中国古代民族关系

中国古代民族关系
中国古代民族关系

新闻传媒学院课程考试

答卷纸

课程名称 ____中国文化概论____ 学年 _______2016_________ 学期 ________2___________ 专业 ____广播电视编导____ 年级 _______2013_________ 学号 __222013309032008___ 姓名 ______邵彦淇 ______ 任课教师 _______张伟_________ 成绩 ____________________

2016 年 6 月 11 日

中国古代民族关系

邵彦淇

(西南大学新闻传媒学院008)

摘要:

从古至今,民族关系都是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战乱年代也好,和平年代也好,古代也好,现在也好,各民族之间无论发生过什么样的事,有过怎样的交往和联系,最终都需要以一种和平的方式共存着,这是文明发展的需要,同事也是人类生存的需要。

自古以来我国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在这个国家中汉族拥有着绝对的数量优势。汉族的前身是以黄帝、炎帝为首的华夏族。华夏族经过夏商周五代的发展壮大以及数百年来同各民族的融合之后占据了中华民族的主导地位,也形成了以汉族为中心的民族定型。

我们知道,除了汉族之外中国还有其他五十多个民族,那么在现代社会形成之前,各民族的关系远不是现在这般和谐,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也随着时代发展不断变化着。

首先从民族发展概况来看。以唐朝为例,唐朝时中国历史上发展较为繁荣也较为开放的一个朝代。唐朝的民族关系就各个朝代来讲是十分完整的。当时的突厥族是除汉族外十分强大的一个民族,在处理于突厥族的关系时,凭借强大的经济和军事实力,以中央政权为中心,唐朝设置了各处都督府来管理突厥族。而后面许多朝代也效仿唐朝设置都督府来监管其他民族,例如汉朝张骞出使西域,巩固汉朝与匈奴族的关系,同样设置了西域都督府。

其次从民族关系交往的形态来讲。形态总体来讲分为两种:“战”与“和”。历史上各个朝代之间与其他民族之间的战争十分常见,例如西汉与匈奴的斗争,最终被迫选择嫁公主和亲以求安宁;东汉与北匈奴的斗争;西晋更是因为抵制匈奴内迁引发起义而遭到灭国。匈奴族,突厥族,蒙古族等也因其强悍的战斗力让中央吃了不少苦头,在历史上影响巨大,万里长城就是为了抵御这些民族的侵扰而修建的。除了与少数民族的战争,同民族的战争也因为某些原因不断持续着。而在数百年里各个民族间发生的战争总体上分为4种:

一、民族掠夺战争。中原地区发达的经济与资源对于其他民族来说具有相当

的诱惑力,而发动战争侵略便成为最直接的掠夺财富与资源的手段。例如:匈奴与秦汉、突厥与唐朝、契丹与宋朝、蒙古与明朝。这些都是最典型的因为掠夺而产生的战争。

二、民族征服战争。为了权利而引发的战争,。例如:金灭辽宋、蒙古灭西夏、

元灭南宋。直接后果就是政权的丧失与获取,朝代的变更,而非民族的消亡。

三、平定民族战乱的战争。中央政权为了巩固统一反对分裂和割据势力发起

的战争,即“保全自己,毁灭他人”。例如:消灭蒙古、契丹和突厥、消灭大小和卓等。

四、反抗压迫的民族起义。这个最典型的就是西晋时期,各民族内迁遭到西

晋的极力反对和打击压迫引发的起义,最终结果西晋覆灭。

战争会给双方都来带极大的负担和负面影响,没有哪一场战争有哪一方获得完整的胜利,所以和平也就成了更好的处理民族关系的方法。历史上民族之间的和平大致也可以分为4种:

一、和亲。和亲在汉唐时期体现的最为明显,虽然是同样的形式,但是

汉朝与唐朝却有着不同的性质。汉朝实力较弱,把公主嫁给匈奴

族只一种妥协也是一种屈辱,并没有真正的根除匈奴对汉朝的危

害。而唐朝就大不一样了,唐中央政权十分强大,将公主嫁与吐

蕃族是为了加强两组之间的友好关系,巩固政权。例如:文成、

金城公主入藏。

二、开展边境贸易。开展贸易市场以促进双方和平,巩固发展的方式出

现在两宋、辽、金。中央政府在边境设置收税贸易市场,现在的

呼和浩特市的的前身就是这样存留发展至今而形成的。

三、会盟。中国古代各民族政权之间为了互相约束对方的行动,进行会

盟,也让民族关系变得缓和,避免不必要的冲突和战乱。

四、册封。地方民族政权接受中央政权各种形式的册封以及封号。以肯

定的态度对待其他民族政权,给予其正当的名分和肯定,这一方

法在历史上影响深远。唐清两朝在这个方面最为明显,例如;唐

朝封回纥首领为可汗、封摩诃首领为郡王、封南方首领为云南王

等。清朝封喇嘛宗教首领为班禅。这种册封的方法让少数民族与

汉族之间的矛盾变得缓和,改善了各民族之间的关系,利于发展

各自的发展。

从古至今,民族关系都是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战乱年代也好,和平年代也好,古代也好,现在也好,各民族之间无论发生过什么样的事,有过怎样的交往和联系,最终都需要以一种和平的方式共存着,这是文明发展的需要,同事也是人类生存的需要。

参考文献:

1.《中国古代简史》张仁忠 2006年北京大学出版社。

2.《中国通史》吕思勉 2013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3.《近代中国史纲》郭廷以 2009香港格致出版社。

4.《古代中国的历史与文化》劳榦 2010年中华书局出版。

5.《中国古代文化常识》王力 2009年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出版。

6.《中国历史通论》王家范 2000年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7.《中国文化史导论》钱穆 1994年商务印书馆出版。

人教版(部编2019年)中考历史第一轮复习教案:中国古代史(四) 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法

课题:中国古代史(四)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法 教学目标: 1、识记:①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②金与南宋的对峙;③宋代经济的发展; ④蒙古族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⑤宋元时期的都市。 2、培养学生比较、综合分析能力和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认识到辽、宋、夏、金、元时期是我国民族政权并立走向统一的时期,也是民族大融合时期,各民族之间战争是短暂的,和平交融是历史主流。。 教学重难点: 北宋的中央集权政治和元朝的行省制度;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 1、导入提问“什么是“贞观之治”?该皇帝的统治措施有哪些?”待学生思考回答后,教师小结导入课题。 2、指导学生阅读湘版《中考历史》P.9考纲,明确学习目标,转入本课教学。 二、教学新课: 1、夯实基础:请学生速读七年级历史下册教材第6-11课的内容,然后思考完成湘版《中考历史》P.9—11的考点扫描填空题。 (1)960年,宋太祖赵匡胤建立北宋,以开封(称为东京)为都城。10世纪初,契丹族首领耶律阿保机建立辽;11世纪前期,党项族首领元昊建立西夏;1115年,完颜阿骨打建立女真政权大金。 (2)澶州之战后,辽宋议和,辽军撤回,宋朝给辽岁币,史称为“澶渊之盟”。之后,辽宋之间保持了很长时间的和平局面。北宋西夏和谈,订立了宋夏和约,元昊向宋称臣,宋给西夏岁币,议和后宋夏边界贸易兴旺。 (3)金灭辽后,对北宋发动了战争,北宋妥协求和,1127年金军攻破开封,北宋灭亡。北宋灭亡后,赵构称帝定都临安,史称南宋。 (4)南宋抗金名将岳飞在郾城大败金军,收复许多失地。宋高宗和秦桧害怕抗金力量壮大,威胁其统治,就令岳飞班师,并以“莫须有”罪名杀害了岳飞。之后,宋金和议,南宋向金称臣,并给金岁币,双方以淮水至大散关一线划定分界线,宋金对峙局面形成。 (5)宋代经济发展的重大表现:宋朝时,水稻产量跃居粮食作物首位;北宋兴起的江西景德镇,后来发展成著名的瓷都;广州、泉州、明州的造船业领先于世界地位,南宋设计了先进的指南针;宋朝最大的商业城市是开封、杭州;还廷鼓励海外贸易,在主要港口设立市舶司。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宋代商业繁荣超过了前代,开封和临安人口多达百万,出现了早市和夜市。

略论中国民族关系史上的文化交流与整合(一)

略论中国民族关系史上的文化交流与整合(一)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中华民族是一个包括56个民族在内的民族共同体。其中汉族占总人口的92%以上,其他55个少数民族合计只1亿人。就人口说,少数民族不到全国人口的8%,但就居处地域而言,民族聚居地区约占中国幅员的2/3。在5000年的历史进程中,中国境内各民族共同创造了中华文化,并以这一文化为纽带,使中华民族凝聚在一起。虽然经历过历史上多次的大动荡、大分化,也发生过民族间的相互战争和摩擦,但一种巨大的凝聚力仍然把中华民族紧密地团结在一起。是什么原因能使中华民族具有如此大的凝聚力呢?众所周知,民族是以文化来区别的,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文化。倘若各民族间不能找到文化的共同点,不能互相尊重彼此的文化,学习和借鉴彼此的文化成果,那么民族的畛域就很难打破。反之,若各民族之间能够有文化的交流与认同,那么民族之间的差异就会被认同感、和谐感所淡化而相近相亲。中华民族在历史的进程中正是依靠文化的交流;推进文化的整合和融合,从而形成“一体多元,多元一体”的格局,即各个民族既具有中华文化的共性,又有各自的文化个性,各民族之间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交互关系。在这一历史过程中,和谐与交流是形成中华民族的主要因素,兹仅就中国民族史上的民族融合与文化整合数例,以探讨和谐与交流在其中的主导作用。一、和谐与交流促进了民族的融合民族的融合是多民族国家的普遍现象,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古今中外民族共同体的形成、变化、发展都与民族融合紧密相关。中国历史上有过多次民族融合的大浪潮。而每一次浪潮都发端于民族的大迁徙、大汇合、大交流。例如春秋战国时期、秦汉时期、魏晋南北朝时期、隋唐时期以及元代、清代等时期发生的南方、北方民族大迁徙、大交流,都使许多一度活跃于历史舞台的古代民族(部族)融入其他民族之中,例如汉代的匈奴。三国的乌桓、南北的鲜卑、隋唐的吐谷浑、党项等等。还有些古代民族虽然现在还存在,但除了血统的差异外,在文化上已不再具有什么民族特点,例如满族、土家族等等。当满族最初入关。定鼎中原之时,强烈的民族畛域观念,曾因雉发这样的文化习俗差异而大规模流血,但经过300年之后,满汉在文化上已再难找到什么差异。中国的主体民族汉族其实也是一个混合众多民族成分的民族共同体。现今一般将汉族的祖族认定为“华夏族”,祖先认定为炎帝、黄帝。考“华夏”一称始见于周代文献,到了春秋之时才以“华夏”作为民族称呼。“华夏”一词源于炎帝与夏禹。传说炎帝族兴起于“华山”(古代对秦岭的称呼)之野,炎帝与黄帝是“兄弟”。黄帝之后的禹建立了中国第一个王朝夏朝,故中原这一地区的民族被称为“华夏”,《尚书正义》说:“华夏,谓‘中国’也。”《尔雅.释诂》说:“夏,大也。”可知“华夏”一词是用以区别中原地区的民族与其周边的民族(史称“四裔”。即东边被称为“夷”的民族,西边被称为“戎”(羌)的民族,南边被称为“蛮”的民族,北边被称为“狄”的民族)。但“华夏”实际上也并非全为中原之旅,炎帝族、黄帝族都与居于西北高原的“羌”族颇有渊源。“炎帝以姜水成”,而凡从“姜”字均与“羌”有一定关系。黄帝据史载原居于“昆仑之丘”,其先本活动于青藏高原东部,那里亦是“羌、戎”之地。夏代的开国之君禹更是“长于西羌,本西羌夷也”,可见“华夏”之先就已融入了一部分从青藏高原东迁的“羌”系民族成分。此后“华夏”族像滚雪球一样不断地融入许多民族成分,而发展成后来的汉族。可以说在中国的历史上,每一个历史时期汉族所包含的民族成分都不同,随着历史的进程,不断有一些古代民族或部族融合进来。虽然,在汉民族共同体的发展过程中有着依靠强迫力量而使其他民族、部族“同化”于汉族的情况,但从主流和总体上看,则主要是因为文化的交融与吸引而促使民族融合。拓跋鲜卑的汉化就是一个例子:拓跋鲜卑原属于“东夷”民族,最早活动于大兴安岭以北的呼伦贝尔草原一带,以游牧狩猎为生。公元四世纪前期曾一度在今内蒙和林格尔北建立“代国”,不久为前秦所灭。拓跋硅时于公元386年重新建立代国,旋改国号为魏(史称北魏),迁都平城(山西大同)。到孝文帝时又将都城南迁至洛阳,由于北魏国家的统一和扩展,鲜卑民族从边疆逐渐深入中原腹区,与汉族和谐相处,相濡以沫,原有的民族畛域被冲破,原有的生产和生活方式逐渐改变,于是,给民族融合创

中国历史上的民族关系

中国历史上的民族关系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国家,中国各民族长期生活在统一的国家中,共同创造开发了中国的统一、辽阔的疆域与繁荣的民族文化。中国作为一个多民族的泱泱大国,其民族与文化、疆域与统一,在东亚这片土地上,千百年来代代相传、生生不息。 一、地理环境中的民族关系——半封闭内向型的地理环境导致了各民族的内聚趋势 中国的地理环境,从边界的自然环境来看,除东部与南部临海,其他边界大多被山脉、高原、沙漠所阻隔,自然形成了一个半封闭的、内向型的地理区域。这种环境,一方面阻断了区域内各民族与外界的联系,另一方面又有利于区域内各民族之间密切的交往,使各民族的多元文化能在发展中逐渐走向一体,而中国历史上多次分裂后而统一的版图都基本相似也得益于该地理环境。 而从内部环境来看,内部地形变化多样,又造成了各民族社会、经济与文化多样性的发展:北方是蒙古高原,以草原游牧民族为主,相继有北狄、匈奴、鲜卑、突厥、回纥和蒙古等部落和民族;东北既有茂密的森林丘陵又有辽阔的东北平原,主要以狩猎民族为主,相继有东胡、肃慎(满族祖先)、乌桓、鲜卑(锡伯族祖先)、室韦(蒙古族祖先)、契丹和女真等族;西北地区是一系列的山脉和沙漠,其间有绿洲适合人类发展,不少民族在此孕育了绿洲文化,相继有塞人、乌孙、月氏、匈奴、突厥、回纥和蒙古准葛尔部等居住;西南是青藏高原和云贵高原,以藏、羌等半农半牧的高原民族为主,自古就有吐蕃(藏族祖先)、门巴、羌、白、苗、傣等几十个民族。 这些周边地区的民族,与边界外的联系被自然地理屏障所阻断,而中原地区温和的气候、肥沃的平原、丰富的资源物产和先进的文化对他们充满了吸引力。所以,尽管周边民族之间互相也有一定的流动与交往,如东北的鲜卑、室韦等民族向西进入蒙古草原,蒙古草原上的匈奴、突厥向西北扩张等,但总体来说,中国历史上的四边少数民族总是向着中原方向发展的,这是地理环境对于中华民族几千年来不断内聚的影响。 二、政治中的民族关系——“中原—四方”的“天下一统”格局和多元一体的政治制度 中国一词作为我们国家的名称,是从辛亥革命以后才开始使用的。在古代,中国是指国家领域的中心部分,而整个国家的概念是以“天下”、“四海”、“海内”等词来称呼的。中国历代皆认为天下既包括中原地区,也包括四方的少数民族地区,历代中原王朝的统治者,不管是汉族还是其他民族,都有“天下一统”的思想。尽管在国家之内有华夏和狄夷的区分,有民族歧视的观念和政策,但几千年来,“夷夏一体”、“四海一家”的思想始终与这些民族歧视的观念并存。出于维护统治的需要,历代统治者都执行或多或少的善待异民族的政策。在中国历史上,任何一个中原王朝,境内都包括了众多的民族,“夷蛮狄戎,犹错处内地”,而即便是少数民族的地方政权,也往往是多民族杂居的局面。几千年各民族日益密切的交往,特别是少数民族的入主中原,使得华夷之分的概念逐渐淡漠,各民族大一统的思想、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思想则日益深入人心。至清末民初,各民族最终形成了中华民族的意识和中国的国家概念。 几千年来,中国多元一体的政治制度——中央集权制之下允许多种类、层次的管理制度与多种类型的社会经济文化制度的并存,也是多民族得以始终维持统一的重要原因。中央集权制在中国封建社会时期的政治制度中占主导地位,皇帝

中国历史民族关系

中国历史民族关系 姓名XXX 学号;学院;班级年级;1 摘要:中国在数千年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其独具特色的民族关系形态。从总体上来说,历史上民族关系建立的过程,是一个多层次、多方位的民族群体动态平衡过程。由于阶级社会的这一决定性条件,民族关系的调整核心实际上是各民族统治阶级之间利益的调整和关系的调适,而大量的各民族劳动者之间的关系的调整并不在各朝代政策和制度的调整之列,属于地缘、经济等民间需求的自然结果,只不过在一些特定的时期借助了王朝政策的力间需求的自然结果,只不过在一些特定的时期借助了王朝政策的力量。 关键词:历史上民族关系主流;历史民族关系调整;历史民族融合 参考文献; 1)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丁龙召,李晶主编.—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7 2)单静,中国民族关系和谐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07. 3)施芳,中国史史学研究论述[D]云南大学,2012. 正文: 历史上民族关系的主流 我国是一个以汉族为主题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虽然在文化上的发展程度不同,但互相联系、互相影响,对共同发展、共同缔造伟大的中国,都有重要的贡献。各族人民在政治、经济、文化上密切联系,友好往来,共同建设祖国,共同反抗压迫和外来侵略,构成我国古代民族关系的主要内容。 1.春秋战国时期:此时中原战乱,诸侯争霸,华夏族内部及与其他少数民族之 间的相互交往,出现了民族融合的趋势,其主要特征是:华夏族(汉族)的形成。 2.秦汉时期:这时期民族关系呈现出明显的区域特征,即南方地区的开发和融 合加强,西部的贸易和交流频繁,北方边境战争不断。 3.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此时由于少数民族的大批内迁,形成了中华民族大 融合的第一次高潮,各民族间的共同斗争及政治改革,进一步促进了民族融合。其主要特征是少数民族的汉化进程加快。 4. 五代辽宋夏金元时期:此时汉族政权衰微,少数民族政权强盛,各少数民 族为推进自身的发展,纷纷学习汉族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制度,使汉化进程加快。元朝的统一进一步促进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和发展。此时期民族融合的特 征是:民族政权对峙和少数民族汉化。 在古代的民族关系中,有民族斗争的一面;也有民族间经济文化交流、友好往来的一面。民族斗争毕竟不是经常发生的事,不是年年月月天天都要发生的事;而民族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和友好往来的事,确是年年月月天天都在进行的,因而我们认为历史上民族关系的主流是各族人民群众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和友好往来。各族人民基本生活的需要乃是无声的律令,它能够冲破一切障碍而力求满足。就

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和对外关系

当前位置:首页>>初中历史>>学生中心>>同步学习资源>>复习检测>>七年级下册 “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和对外关系”综合检测题 山东冯静 一、单项选择题 1.酷爱旅游的小明准备沿着丝绸之路古道进行一次西部旅游,请你指出他不能游览到的文化遗址 A.四川都江堰 B.秦始皇陵兵马俑 C.敦煌莫高窟 D.吐鲁番火焰山 2.今新疆地区成为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开始于 A.秦朝 B.西汉 C.东汉 D.唐朝 3.汉朝时,中国已开始走向世界,世界也开始关注中国,下列史实不正确的是 A.两汉之际,佛教通过丝绸之路传到中国 B.汉代海上丝绸之路最远可以到达印度半岛南端 C.大秦安敦王朝派使者来到汉朝 D.中国的造纸术经阿拉伯传到欧洲和非洲 4.中日是一衣带水的邻邦,下列不符合史实的是 A.隋唐时期,日本派学问僧、留学生、专业技术人员来中国学习 B.日本曾大量出土唐朝的货币“开元通宝” C.日本留学生阿倍仲麻吕在中国生活多年,并在唐朝做了官 D.日本的茶道在唐朝时传入中国 5.如右图:唐朝时,我国和各国友好往来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盛况,下列原因不符合史实的是 A.中国的对外交通比过去发达

B.中国的经济文化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C.唐朝的疆域比过去扩大 D.唐朝的一些皇帝推行比较开放的对外政策 6.祖国历史是各个民族共同缔造的,建立和谐的民族关系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下列史实中,不是为建立和谐民族关系而进行的是 A.昭君出塞 B.唐玄宗封南诏首领为云南王 C.文成公主入藏 D.鉴真东渡 7.为了写一篇论文,小明同学阅读了《契丹的兴起》《陈桥兵变》《辽、西夏、宋的战与和》等书籍,对此你认为他论文的题目应是 A.民族政权的并立 B.国家的统一 C.民族政权的繁荣 D.中华大家庭的团圆 8. 图示法是我们学习历史的一种好方法,下面能正确反映北宋与少数民族政权并立的示意图是 9. 9. 2008年北京奥运会展现了中国的灿烂文化。在四大发明西传的过程中做出最大贡献的是 A.西方传教士 B.大秦安敦王朝使者 C.阿拉伯人 D.中国航海家 10. 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在其著作中(右图)写到:“外国巨价异物及百物之输入此城者,世界诸城无能与比。”这里说的“此城”是指 A.东京 B.临安 C.大都 D.南京 11.西藏是中国领土神圣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西藏正式成为中国的一个行政区域,始于 A.唐朝 B.宋朝 C.元朝 D.明朝

对汉族在中国民族关系史上的作用的认识

对汉族在中国民族关系史上的作用的认识 我们国家是一个拥有56个民族的多元文化大国,其中,汉族是占有人数最多的大族。根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汉族占全国人口91.51%。并且这大约13亿的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19%,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民族。汉族人口90%以上都分布在中国,在中国大陆,汉族分布于各个省份;在台湾汉族占总人口的98%;在香港和澳门,汉族分别占总人口的95%和97%。除中国两岸四地外,汉族在东南亚和北美洲也有较多分布。 汉族这个人口多、分布广的民族,在中国民族发展史上产生的影响一定是不容小觑的。 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汉族融合了大量北方草原的游牧民族,如匈奴、鲜卑、乌桓、柔然等。汉族与匈奴的融合过程十分曲折,为求得政治上的联合或曰双方关系的和平,汉匈统治阶级上层间开始“和亲”。这种“和亲”表面上是汉族人口的外向迁移,实质上却是匈奴民族汉化的开始。这是因为“和亲”不仅是汉朝宗室的公主嫁到匈奴,与此同时还有大批的使者、奴婢、匠人等随行,并带去大量的农产品、织物等,传播了汉族的文明,从社会生活、政治制度等多方面影响匈奴,对推动匈奴上层的汉化具有重要意义。另一方面,由于战争流散在匈奴的汉人充实了匈奴的力量,占据了其人口的相当比例,同时也带去了新的生产技术,从而向匈奴社会的下层传播汉文化,并与部分匈奴人融合。汉末,百余部近五十余万匈奴人归附汉朝。他们中有的直接融入汉族,有的融入当时北方的其他民族中(如鲜卑等民族),但最终还是融入到汉族中。汉族融合北方游牧民族的过程与融合匈奴的过程极为相似,即向上层输出汉文化,而对其下层的影响主要来自于流散在北方草原地区的大量的汉族兵士和边民。实际上农业经济和牧业经济极大的互补性是汉族与草原游牧各族相互接近、相互联系的基本动力。 而汉族对于百越、蛮、夷等民族通过设县置郡,将其置于汉人的政治统治下,而后通过汉族人口的大量迁徙,使汉族与南方各族交相杂处,逐步同化,进而融合。由于南方各民族大都是农业民族,因而汉化和与汉族融合的速度更快、更顺利。 汉族将多个民族融合起来,这种融合并不是汉族和某个民族的成分的简单相加,而是多个民族的经济、文化等相互碰撞,互取长处,共同发展。 从衣着来说,“胡服骑射”给汉族的影响极大。唐以后,胡装以其舒适、便利的特点征服了汉民族,官庶上下乃至女子都尚穿此服。而如今,少数民族的日常着装大多与汉族的相同,只有在少数民族较集中的地区还会保留着穿本民族特有的日常服装的风俗;在饮食方面,汉族不仅从北方游牧民族那里学会了多种食用牛羊等大畜肉食的方法,还从西域各族那里学会食用“胡饭”、“胡饼”、“胡椒酒”、“胡羹”、“胡麻羹”等及高昌酿法和波斯酿法的葡萄酒,这些使汉族的食品种类大大地丰富起来。而现在这些食物基本成为了各族人民生活中常见的品种,除了部分民族禁忌一些特定的食物,比如猪肉、狗肉等;在住的方面,从东汉时起,游牧民族使用的折叠坐榻——胡床传入汉族地区,晋以后不仅流行北方,而且推广到江南。胡床的使用促使高足家具的出现,改变了过去席地而坐的习惯。现在,椅子已经走进千家万户,各地区各民族还衍出具有自己文化特色的花纹或造型的椅子。 在我看来,汉族凭着人口多且分布广的优势,以及它的民族血统多元性,在我国民族关系史上相当于一个民族文化“大熔炉”。汉族在各方面被周围的各种民族影响,又将这些

中国民族关系史论文

论辽朝的历史定位 中国民族关系史姓名:梁铁芹学号:2009210035 专业:历史学 概要:辽朝(916—1125)是一个以游牧经济为基础建立起来的少数民族政权,历时九帝,传国209年。它在极盛时期的版图,东临黄海,西近阿尔泰山,南至河北中部和山西北部,北至克鲁伦河、鄂尔昆河、色楞格河流域。地域上辽阔的疆土,北方地区的广泛开发,政治上蕃汉体制的推行,文化上契丹文字的创制,民族关系上南北地区纵向联系和东西地区横向联系的加强以及各个民族的相互交融和碰撞,都使辽朝成为一个与众不同的民族;此外,辽朝与中原地区频繁交往的过程中,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都深受先进的汉文化的吸引,而辽朝又是一个谦卑好学的民族,兼收并蓄的结果使辽朝内部被打上了浓厚的中原文明的烙印。总之,各种内外因素的交互作用,使辽朝在北方少数民族政权中脱颖而出,具有一股强大的影响力,为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也在中国古代发展史上划下了不可替代的一笔。 关键词:蕃汉体制汉化文化边疆开发民族融合 在正文开始之前,先简单介绍一下辽朝的族源及历史演变概况:辽朝的前身是契丹,源出于鲜卑宇文部,居于辽水上游一带,以游牧经济为主,辅以渔猎。在古八部时期和大贺时期,契丹实行土地共有制和公社公田制,统治形式上推行军事民主制,生产资料和社会组织形式仍然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大体上还处于原始社会阶段。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贵族势力急剧增长,传统的军事民主制受到严重冲击,而各个部落社会公职的世袭制却得以强化,阶级分化进一步向纵深处发展。强大的世里家族取代遥辇家族积极对外进行扩张和掠夺,削弱了以血缘关系为主的氏族组织,取而代之的是地域联系的加强。九世纪末到十世纪初,以公有制为基础的原始社会开始向以私有制为基础的阶级社会过渡,部落联盟逐渐解体,新的社会组织形式国家产生。后梁贞明二年(916年),耶律阿保机称帝,国号契丹,建元神册,是为辽太祖,为辽朝在历史舞台上的积极活动拉开了序幕。 一、辽朝的特色制度—蕃汉体制 辽朝是北方游牧民族,其经济发展水平远远落后于以农耕经济为基础的中原地区,而落后民族总是被先进民族的文明所绊倒,辽朝也不例外。在与中原王朝频繁的经济贸易和朝贡往来中,深受中原文明的影响,在汉人接受契丹人某些文化因素的同时,契丹更多地接受了汉族的文化因素。中原王朝的政治制度、经济政策、文化传统等陆续传播到辽朝,使其汉化程度不断加深,封建化进程进一步推进。而辽朝又是一个谦卑好学的民族,兼收并蓄,博采中原文明之长,补己不足之处,创造了具有民族个性和地方特色的蕃汉体制。所谓的“蕃汉体制”在这里仅指辽朝在官制方面推行的南面官和北面官制度以及在法律方面实行的蕃汉二律制度,鉴于南北地区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南面官和北面官制度及蕃汉二律制度都是辽统治者为适应不同的民族和不同的生产方式,协调辽与汉与其他少数民族之间相对和谐的民族关系而采取的上策,都是根据各自的地区差异,按照因地制宜的原则,“因俗而治”,不仅带有浓重的汉化色彩,而且也是构建不同民族之间和谐关系的典型范例和一大创举,在中国古代民族关系发展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为当今民族关系的处理方向提供了一副蓝本,具有深刻的借鉴意义和很强的实践性。 (1)南面官和北面官制度的推行 辽太宗时,后唐河东节度使石敬瑭为争取契丹的支持,把幽云十六州割让给辽,辽太宗全盘接收了当地的一整套政权组织机构,汉族地主阶级的政治性代表人物大量涌进辽的国家机构中,汉制得到保留并予以发展。会同九年(946年),辽灭后晋,占领其地盘。由此,为便于行政管理和统治,辽朝确立了汉制和辽制的双轨统治机构,即南面官和北面官制度。所谓的南面官和北面官制度最简单明晰的解释就是“以国制治契丹,以汉制待汉人”。南面官官署位于皇帝牙帐之南,北面官官署位于皇帝牙帐之北,二者都是辽的中央官制,但也存

汉族在民族关系史中的作用

汉族在民族关系史中的 作用 集团档案编码:[YTTR-YTPT28-YTNTL98-UYTYNN08]

我对汉族在中国民族关系史中的作用的理解 中国的统一与辽阔的疆域,是中国各民族共同缔造开发的。中国的文化与历史,也是中国56个民族及其祖先在儿千年的发展过程中共同创造出来的。其中汉族居于主导地位,每一个少数民族都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中国各民族,长期生活在统一的国家之中。早在两千多年前,中国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两千多年来,尽管出现过多次分裂,但与统一相比,分裂的时间是短暂的,统一是中国历史的主流。而且统一的范围越来越大,越来越巩固。那么为什么几千年的中国历史未曾把我们中华民族的大家庭分列开来反而继续朝前发展呢我认为最主要还在于汉族在各民族中间所起的作用,当然任何事物都是相互的,汉族的作用也是建立在个少数民族的相互融合和促进的基础上得以体现的。 以下我从三个方面:政治、经济、文化,分别阐述汉族在中国民族关系史中的作用以及我对这三方面作用的理解。 一、政治作用 中国作为一个多民族的统一的大国,和世界上其他几个文明古国一样,几千年来历经沧桑。国内的动乱,自然的灾害,民族的纷争,特别是近代以来帝国主义列强对她的摧残与瓜分。但中国一直绵延不绝,她的疆域能够基本维持,她的众多民族不仅未曾分散,而且日益团聚,这在世界历史中,特别是与其他古国相比,是一个十分罕见的现象。虽然原因有众多,但中国几千年来的政治制度,是这个多民族的千年古国得以始终维持统一的重要原因。 几千年来中国政治始终在中央集权制度之下,允许多种类、多层次的管理制度与多种类型的社会经济文化制度的并存,比如在一些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实行自治或半自治的(册封)封国制和羁廉府州(土司)制度,是中国传统政治制度的主要特征,也是保证中国数十个发展既不平衡,经济文化又有很大差异的民族能够统一于一个国家之内的重要原因。因此,如果没有汉族建立的中央

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个备

课时学导设计方案 姓名课题课型时间 袁振兴中国古代民族关系专题回归评价课2015.4.20 学导目标 1.知识目标:掌握我国古代各时期与新疆、西藏、台湾、交往和管辖的史实。 2.技能目标:归纳我国各个时期民族交往的方式。 3.情感目标:认识中华民族的历史是汉族和少数民族共同缔造的。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学导重点及方法 本课的重点是历代中央政权对边疆的管理的措施;内容较多,容易混淆。因此学习时对边疆问题先按方位,再按朝代进行梳理。 本课的难点一是分清民族问题和对外关系问题,二是总结民族交往与对外交往的不同特点。学历史,要有大民族观,概念明确,有助于辨别史实。 指导自学和质疑、小组合作探究、全班交流展示、教师预设突出重点。 问题预设 1.民族融合是我国历史发展的主流,根据所学,归纳我国古代中央政府处理民族关系的主要方式有哪几种?从中你得到哪些认识? 2.维护国家统一和加强民族团结是中华民族永恒不变的追求,历史上各朝都重视对边疆地区的管辖,结合所学说说清朝前期是怎样加强统治的?你有何认识? 过程时控学导内容设计 情境创设1分钟 学生诗朗诵《满江红》 设计问题:(1)《满江红》反应的是哪一历史事件? (2)该事件发生在哪一时期?这一时期的时代特点是什么? 南宋与金的抗争——中国古代民族关系的缩影,那么处理民族关系还有哪些方式? 目标咀嚼2分钟师:请同学们朗读《专题回归—评价单》上的学习目标,明确本课的学习任务。 学生速读《问题导读—评价单》上的学习目标,明确本课的学习任务。 个人展示,能生成个人目标。 自学指导8分钟1.要求学生运用查(课本、工具书)、划(划出课本中的重点、难点)、写(写下自己的疑问)、记(记下有价值的问题)、练、思六字诀认真阅读文本,使学生有 效走进文本。

高三历史中国古代史复习学案:2.5 两汉时期边疆各族的发展和民族关系旧人教版

高三中国古代史复习学案:两汉时期边疆各族的发展和民族关系【知识网络】 管理西域:年设立西域都护,管理西域,保护商旅往来,标西域 志。 东汉:初年,无力顾及,明帝时经营西域,联系加强。任命为西域都护,管辖西域。 西南夷:西南地区的数十个少数民族。设郡;西汉末年,夷人起兵反抗;东汉初,重入汉朝版图。 百越:汉朝时,华东、华南地区越人的总称。温州称东越,两广称南越。武帝在南越设等九郡。

[课堂练习] 1.汉武帝得以打败匈奴的原因有 ①休养生息使西汉国力强盛②王国问题基本解决使中央集权加强③匈奴分裂力量削弱④窦固等人的军事才能 A.②③④B.①② C.①②④D.①②③④ 2.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比第一次顺利是因为 A.西域各族政权对汉使的态度截然不同 B.经过第一次出访,沿途情况了如指掌C.随行人数多,便于相互照应 D.匈奴已被打败,扫除了主要阻碍 3.张骞出使西域的作用与影响不包括 A.解除了匈奴对西域的威胁 B.丰富了汉族和西域各族人民的物质生活 C.促进了西域与中原的文化联系 D.中国同西亚和欧洲的交往开始发展起来 4.汉武帝与匈奴的长期战争在历史上值得肯定,主要是因为 A.安定了北部边境人民的生产和生活 B.有效地遏制了匈奴贵族的侵略 C.取得了重大的军事胜利 D.开始沟通了东西方的丝绸之路 5.西域都护设置有着重大的意义,其中不包括 A.西汉疆域得以扩大 B.促进了西域各族经济的发展 C.促进了东西贸易的发展 D.加速了汉族和西域各族的融合 6.西域正式归属中央政权开始于 A.张骞出使西域 B.设置西域都护 C.班超经营西域 D.窦固大败匈败 7.汉朝在南越设南海等九郡始于 A.汉武帝B.汉昭帝 C.汉宣帝D.汉元帝 8.班超和张骞出使西域所起的作用的不同之处是 A.促进了西域和内地的经济文化交流 B.有利于中国同西亚和欧洲的友好往来 C.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发展做出了贡献 D.帮助西域各族摆脱匈奴束缚 9.东汉政府派班超出使西域的目的是 A.加强对西域的控制 B.解除北匈奴的威胁 C.恢复汉和西域的交往 D.帮助西域各族摆脱匈奴的奴役 10.下列对两汉与匈奴战争的认识,正确的是 ①两汉反击匈奴战争是正义之举②双方战争带有侵略性③汉与匈奴的关系以和为主流④匈奴南下带有掠夺性 A.①③④B.②③ C.①②③D.③④ 11.两汉与匈奴的战争实质上反映了 A.民族之间的冲突 B.农牧两种文明的碰撞 C.发展生产的需要 D.正义与非正义的较量 12.被史学家司马迁称为“凿空”的历史事件是 A.孔子创儒家学说 B.战国时出现百家争鸣 C.秦始皇统一中国 D.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 13.今天新疆地区历史上正式归属中央政府始于 A.张骞出使西域 B.西域都护的设置 C.班超经营西域 D.窦固大败北匈奴

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

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 匈奴是我国古代北方游牧民族中第一个以显赫名声载入史册的民族。它与汉族等北方各民族接触频繁,在 政治、经济和文化方面相互影响,对于我国历史的发展进程和文化曾作出过一定的贡献。 匈奴族的形成及其奴隶制国家的建立 战国末年,一个古老而强悍的游牧民族在大漠南北崛起了,它就是匈奴。尧舜时它称做荤鬻(Xūnyù),自称是黄帝的后代。夏朝时与夏族为邻,居内蒙古河套大青山一带,双方交往密切。商朝时称鬼方,西周时称猃狁(Xiǎnyǔn),常侵扰北方,掠财害民。春秋战国之际史称西戎和北狄,与华夏各族时战时和。战国后期称为匈奴。是由许多部落和氏族聚集、结合而形成的民族。 匈奴族诞生的民族“摇篮”是内蒙古五原郡gè@①阳县西北的“头曼城”(今包头市东),这是匈奴第一个单于头曼的驻牧及统治中心。公元前3世纪,匈奴人进入铁器时代,生产力大大提高,产品有了剩余,集体化游牧转变为个体化,公有制转变为私有制。随着私有财产和奴隶制的出现,以及在频繁的掠夺战争中,氏族酋长和军事首领积累了大量财富和奴隶,加强了他们的权力和地位,成为氏族部落中的统治者。公元前3世纪左右,匈奴的头曼单于便在此基础上建立起东邻东胡、西连月氏、南接秦朝,以漠北为中心,庞大的奴隶制国家。前209年头曼长子冒顿(Mòdú)杀父自立为单于。冒顿时期(前209年-前174年),首先加 强和完善组织机构,增设等级森严的各级官职,把匈奴分为左右中三大部,中央设单于庭,统领全国军政,左贤王庭在东部、右贤王庭在西部,分管各自的军政事务。为了维护匈奴奴隶主的统治秩序,冒顿建立了一套从中央到地方的军事行政组织,又发展了一支拥有三十余万铁骑的军队。 冒顿先后东灭东胡;西逐月氏,平定楼兰、乌孙;南灭楼烦王,占白羊河南王之地;北服浑瘐、丁令、屈射、鬲昆、薪犁等各族,把我国北方大漠南北东西统一起来。它的领土东起辽河,西至葱岭,北抵贝加尔湖,南达秦长城,成为西汉时期北方塞外草原上的强敌。在亚洲大陆东部的历史上,第一次形成了两个社会性质不同的政权并列对峙的格局,两大政权开始了长时间的对抗与交往。 匈奴的强盛及其对秦汉的威胁 早在战国时期,“冠带战国七,而三国边于匈奴”。“匈奴驱驰于楼烦之下”,不断南下侵扰燕赵秦北方边境,给三国以很大的威胁,迫使燕赵秦三国修筑长城以御之。前325-前299年赵武灵王北破楼烦、林胡,筑外长城,与匈奴隔长城相望。前265年赵孝成王派李牧守代、雁门郡,以资防备,结果大破匈奴十余万骑,给匈奴以很大打击,迫使匈奴十数年不敢侵扰赵国的边城。秦统一六国后,前215年以头曼为首的匈奴主开始向外扩张,把矛头指向秦朝的河套一带,被蒙恬率32万大军打得大败,夺回“河南地”,迫使匈奴向北退却700余里,从此“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秦始皇“筑塞于河上”(在河套一带筑障塞)又移内地3万家至河北(今乌加河北)、榆中(今河套东北岸)以实边防。前214年又把燕赵秦三国长城连接起来,重新修缮,并向东西扩展,筑成西起临洮、东至辽东郡的万里长城,

汉族在中国民族关系史中的作用

我对汉族在中国民族关系史中的作用的理解 中国的统一与辽阔的疆域,是中国各民族共同缔造开发的。中国的文化与历史,也是中国56个民族及其祖先在儿千年的发展过程中共同创造出来的。其中汉族居于主导地位,每一个少数民族都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中国各民族,长期生活在统一的国家之中。早在两千多年前,中国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两千多年来,尽管出现过多次分裂,但与统一相比,分裂的时间是短暂的,统一是中国历史的主流。而且统一的范围越来越大,越来越巩固。那么为什么几千年的中国历史未曾把我们中华民族的大家庭分列开来反而继续朝前发展呢?我认为最主要还在于汉族在各民族中间所起的作用,当然任何事物都是相互的,汉族的作用也是建立在个少数民族的相互融合和促进的基础上得以体现的。 以下我从三个方面:政治、经济、文化,分别阐述汉族在中国民族关系史中的作用以及我对这三方面作用的理解。 一、政治作用 中国作为一个多民族的统一的大国,和世界上其他几个文明古国一样,几千年来历经沧桑。国内的动乱,自然的灾害,民族的纷争,特别是近代以来帝国主义列强对她的摧残与瓜分。但中国一直绵延不绝,她的疆域能够基本维持,她的众多民族不仅未曾分散,而且日益团聚,这在世界历史中,特别是与其他古国相比,是一个十分罕见的现象。虽然原因有众多,但中国几千年来的政治制度,是这个多民族的千年古国得以始终维持统一的重要原因。 几千年来中国政治始终在中央集权制度之下,允许多种类、多层次的管理制度与多种类型的社会经济文化制度的并存,比如在一些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实行自治或半自治的(册封)封国制和羁廉府州(土司)制度,是中国传统政治制度的主要特征,也是保证中国数十个发展既不平衡,经济文化又有很大差异的民族能够统一于一个国家之内的重要原因。因此,如果没有汉族建立的中央集权制度,中国很难相对安定的条件下区别于其他文明古国而保持我们的文化生机。

中国古代史民族关系

民族关系在中国历史的地位与作用 中国自古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在中国有文字记载的几千年历史中,统一始终是一个主要趋势。中国也曾多次分裂,分裂为很多地方和民族政权,历史上中国疆域内的各民族,不管是处于中央王朝统辖之下,还是建立独立政权时期,不管是统一时期还是分裂时期,都是中国的民族,但在这几千年中,统一的时间远超过分裂的时间,统一始终是历史的主流。在各民族的交往中,曾经发生多次的战争,但和平交往始终是民族关系的主流。 在阶级社会中,不同阶级之间的关系是不平等的,不同民族之间的关系也是不平等的。这种不平等的关系,充满了世界史,也充满了中国史。但我们应该必须用各民族一律平等的原则来分析历史上的民族关系。中国的统一与疆域,中国的历史与文化,是各

民族共同缔造、开发的。中国的历史,是中国疆域内各民族历史的总和。我们在观察和分析各民族的历史活动时,必须基于民族平等的原则。但我们所说的民族平等,主要是指各民族所应享有权利的平等。在历史问题上,应使用同样的标准和尺度,来评价和衡量各民族的历史活动。历史上各民族之间的关系主要有战争与和平两种: 一、唐朝(统一多民族国家的繁荣) 1.与突厥: ①唐太宗大败东突厥,设都督府管辖 ②唐太宗征服依附西突厥的高昌,置安西都护府 ③唐高宗大破西突厥,西突厥灭亡 ④武则天置北庭都护府,管辖西突厥故地 2.与回纥: ①唐太宗任回纥首领为瀚海都督府都督 ②唐玄宗册封骨力裴罗为怀仁可汗 ③回纥兵助唐平安史之乱 ④唐肃宗开始,几次和亲 ⑤回纥人来中原经商,部分贵族开始修宫殿定居

3.与靺鞨(mòhé): ①8世纪前期,唐在黑水靺鞨地区设置都督府 ②开元初,唐玄宗封粟末靺鞨首领大祚荣为渤海郡王 4.与南诏:唐玄宗封南诏首领皮罗阁为云南王 5.与吐蕃: 文成公主和亲,金城公主和亲。 两百年间,新赞普即位,必请唐"册命" 9世纪中期, 吐蕃与唐"长庆会盟" 唐朝民族关系:主要有和亲,册封,会盟等措施,来处理民族关系。由于唐朝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强盛的国力和先进的文化,吸引着各族人民与之交往;在交往中与唐朝加强了政治,经济,文化的交流,同时中原的技术与文化传播到边疆少数民族地区,促进了少数民族的社会发展和进步,也丰富了中原人民经济文化生活,也巩固发展了多民族统一国家的发展。对后来祖国的发展做出了贡献;对于唐朝而言,提高影响力,促进唐朝社会繁荣,而少数民族则提高社会生产力,提高文明水平,特别是契丹,党项

贵州民族关系史

一、名词解释 南蛮:南蛮的称谓最早记载来自于周代,周人自称“华夏”,便把华夏周围四方的人,分别称为东夷、南蛮、西戎、北狄,以区别华夏,先秦时期居于我国南部的少数民族统称为“南蛮”。中国古代华夏民族把生活在长江以南的一些少数民族称为“南蛮”。 百濮:是对在先秦时期广泛地分布在长江中游一直延伸到云贵高原的古代民族的称呼。 百越:是先秦时期广泛地分布在中国长江下游以南的东南沿海一直延伸到越南北部,相当于今天江苏、上海、浙江、福建、江西、广东、广西、海南、云南、越南北部的越人的总称。中国古代南方越人的总称。分布在今浙、闽、粤、桂等地,因部落众多,故总称百越。亦指百越居住的地方。也叫“百粤”、“诸越”。 氐羌:我国古代少数民族、氐族与羌族的并称。都居住在今西北一带。氐羌两字亦可连用泛指中国古代分布在今陕西、甘肃、青海、四川西部的民族。(百度百科) 氐羌是我国古代早期分布在黄河上游、青海甘肃一带的游牧民族。(笔记) 鬼方:首先,“鬼方”是华夏族的先民对于与自己不同的民族的称呼。 王国维《鬼方昆吾考》认定:鬼方是中国商周时期分布在中国西北地区的一个民族,区域大致在今天的甘肃青海一带,是从古代的“戎”中分化出来的民族。(笔记)鬼方是商周时居于我国西北方的少数民族(百度百科) 西南夷:是秦汉以前对于生活在云贵高原上的各民族的统称。分为西夷和南夷两部分。 西夷是对生活在云贵高原以西的民族统称,主要分布在今四川西北部和甘肃 南部。 南夷是对生活在云贵高原以南的民族统称,主要包含今天贵州、云南以及四 川西南部。 夜郎:西南夷的一支,从《史记》记载上看,夜郎是当时西南地区势力最为强大的一个地方政权。其统治区域从今天的黄平、福泉以西,和“滇”相接,向南一直延伸到越南北部,包括今天贵州省的大部分地区,云南省的东北部,广西自治区的西北部地区。 滇:西南夷的一支,中心区域在今天云南省昆明市,王城在今昆明市靖明县,统治区域北到今天曲靖,南到红河,西到楚雄,东到贵州盘县。 昆明:西南夷的一支,分布地应在今云南保山东北和大理洱海地区。 且兰:“夜郎旁小邑”之一,夜郎民族集团组成部分之一。 句町:“夜郎旁小邑”之一,夜郎民族集团组成部分之一。所在区域从今天贵州省西南兴义、安龙、册亨一直往南到广西凌云、百色。

中国古代民族关系史总复习难点剖析

中国古代民族关系史总复习难点剖析 中国古代民族关系史历来是高三复习中的难点,难就难在分析和理解的过程中要涉及到较深层次的历史理论问题。随着历史理论成为历史科高考测试的重要目标,中国古代民族关系史中的历史理论的教学问题应该引起我们高度重视。教材中关于中国古代民族关系史的部分,主要是叙述基本史实,对其中蕴含的历史理论问题需要我们自己去挖掘。掌握了教材中的这些基本史实,如果在高考前夕的总复习中仍然停留在重复这些基本史实上已无意义。总复习中应以这些史实为基础,在面上拓宽,在层次上加深,以培养我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这就必然要涉及到历史唯物主义关于民族关系史的基本观点和基本理论,如何运用这些观点和理论去解决中国古代民族关系史总复习中遇到的若干问题,是一个难点。下面就这个问题谈几点认识。 一,如何理解各民族在祖国缔造过程中所起的作用 在教学中,发现学生普遍对各民族在创造祖国历史中的作用问题的理解存在偏差,对该问题缺乏全面深入的认识与思考。在中国古代,各民族长期共处于一个大国之中,但各民族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很不平衡。汉民族发展程度高,而且在全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生活中起着主导作用。在与各兄弟民族的接触中,汉民族先进的生产和文化对各兄弟民族产生了很大影响。正因为如此,就很容易片面强调汉民族的作用,

从而忽视各少数民族在创造祖国历史中的作用。对此,在总复习中要明确并始终贯穿这样一个观点:汉族和各兄弟民族共同创造了祖国的历史。既要理解汉民族在创造祖国历史和文化中所起的作用和产生的影响,也要充分具体地分析各少数民族对祖国作出的贡献。 通过教材中“黄帝、炎帝、蚩尤的传说”,春秋时期华夏族和其他各族的民族融合,并联系以后历代各民族联系交往、共同生产和民族融合的史实,我们可以看出,从远古起,我们各民族的祖先就劳动、生息和繁衍在中国这块辽阔富饶的大地上,共同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化,并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结合成伟大的中华民族。每个民族都有自己悠久的历史。联系张骞通西域后与西域的经济文化交流、回纥和唐的经济文化交流、辽夏金与汉族的经济文化交流、黄道婆从黎族学到先进的棉纺织技术和鞑靼与明朝的互市等史实,可以说明在各民族的相互交往中,各少数民族也曾在经济文化方面给汉族以不同程度的影响。通过历代中央政府对边疆地区管辖的史实,充分肯定少数民族开发和保卫祖国东北、北方、西北、西南和南方的广大边疆地区,在奠定祖国版图和巩固祖国统一方面作出的重大贡献。从各少数民族社会经济文化发展水平看,有的接近于汉族,甚至在某一方面或某一历史阶段高于汉族,并非所有少数民族在所有方面都比汉族落后。许多以畜牧经济为主的少数民族,对促进祖国的畜牧业发展起了重要作用。有

中国古代盛世与民族关系史

论中国古代盛世与民族关系史 摘要:民族关系主要以战与和的形态表现出来。我国古代和平的民族关系主要有四种形式:1.和亲,指封建王朝与其他民族统治者结亲建立和睦友好关系。汉唐两朝与游牧民族君主和亲在历史上影响最大。2.会盟,民族政权双方以缔结和约的方法来结束双发的军事行动,如宋辽潭渊之盟。会盟有利于缓和民族矛盾,改善民族关系,有利于各民族的发展,成为处理各民族关系的主要形式。3.互市,民族间经济贸易的主要形式,既有官方的也有民间的。互市场所一般在边境地区。4.通贡,官方的经济贸易形势。少数民族为了获得生活必需品,向中原王朝求贡。 关键词:盛世民族关系战和 正文: 一·古代盛世中的民族关系 西汉文景时期,虽然对匈奴采取和亲政策,但为抵御匈奴的侵扰,也做了些防御工作。汉武帝时期,由于中央集权大大加强,国家经济实力空前雄厚,已无后顾之忧,从此揭开了西汉对匈奴大规模战争的序幕。此时,汉武帝为一举击破匈奴,派张骞出使西域。前后两次出使,历经艰险,终于沟通了西域,完成了孤立匈奴,“断匈奴右臂”的政治任务。昭宣时期亦以战争为主。后期逐渐统一了西

域各部族,从此,西汉在西域的统治完全确立。东汉时期民族关系大体上是沿袭西汉的路线进行的。明章时期,汉王朝欲重新打通西域,结果失败。面对西域形式,班超在运用外交和军事手段,节节胜利,此间,东汉政府大破北匈奴,加促了班超统一西域的速度。自此恢复祖国的统一。到北魏孝文帝时,通过改革推动了各民族的发展,加速了北方民族的统一。隋初时,各部族势力逐渐强大,割据一方.至隋末才恢复统一。唐贞观年间,以军事手段恢复了对突厥及西域,整个漠北地区,南诏等地的控制。唐太宗时期虽然进行长期的军事斗争,但友好往来一直是双方关系的主流。永徽年间唐朝控制了整个西域地区。高宗以后,唐朝和吐蕃等民族的关系日益发展。到北宋时期,实际意义上说,北宋并未实现过真正的统一。在它的北边,有契丹族建立的辽政权。在它的西边,由党项族建立的西夏政权。此外还有云南的大理,西藏的吐蕃及西北高昌,龟兹等政权。宋真宗时期,宋辽开始以战为主,后来,潭渊之战宋真宗急于议和,于是双方签订了屈辱的《潭渊之盟》。潭渊之盟对北宋并非完全是消极的和议,此后辽宋进入一个很长的相对稳定时期,促进了两国经济和政治上的和平往来。宋仁宗时期,党项族实力发展,疆域领土广大,称大夏。自此西夏与辽进行战争,最终西夏统治者在各种压力下,终于向北宋政府提出议和的要求。大理对中原地区的先进文化和生产技术非常仰慕,因此,大理与辽实行和平往来。宋仁宗时期,侬智高带兵反宋,宋廷派枢密副使狄青为宣抚使,率兵南下镇压侬军。侬智高反宋失败,宋加强壮族地区的管辖,促进了经济文化的发展,加强了与壮汉人民的联系和团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