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交通运输)交通科技大赛终稿

2020年(交通运输)交通科技大赛终稿
2020年(交通运输)交通科技大赛终稿

(交通运输)交通科技大赛终

稿

第一部分:绪论

1.1设计背景

石漠化是土地退化的一种极端形式,西南地区是我国遭受石漠化最为严重的地区,也是我国石漠化治理的重点地区,缺水、少土和土质贫瘠是造成土地石漠化的主要原因,特别是今年遭遇百年一遇的干旱使石漠化更加严重,严重旱情导致西南5省6130多万人受灾,目前,部分旱区绝收后面临口粮危机。这场灾害还呈现出蔓延和加剧的态势,面对这样一场重大的自然灾害,我们一方面要考虑采取切实有效的办法施救,另一方面,我们更应该从长远的角度来考虑21世纪中国的发展,从根本上遏止生态环境危机的蔓延。大规模收集自然界的雨水也应该成为我们关注的新技术。

图1今年石漠化地区干旱时土地的开裂情况

表面上看来我国石漠化地区的水资源比较丰富,但是由于石漠化地区的特殊的地形结构,夏、秋季节大量白花花的雨水流走,特别是公路上的雨水.如果我们能够在公路收集雨水技术上有新的突破,把这些雨水收集起来,在干旱的时候这些收集的雨水对缓解供水压力就会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

图2石漠化地区大量雨水流走的情况

公路雨水的收集利用不仅仅解决的是水的问题,他可以解决路面积水给交通造成的拥堵、事故、公路的破坏等问题。对水土流失、河水污染等问题也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图3 石漠化地区公路路面积水对交通造成的影响

图4 雨水对公路的破坏

1.2石漠化地区雨水收集量分析

假设本系统设计的公路全长为73.5公里,双向四车道,路幅为L=24米,则其积水面积为A=1764000m2,以贵州省1998年~2008年5~8月平均月降雨量150.86mm为参考数据,则该高速公路的月集水量可达Q0=266117.04m3。考虑到路面收集雨水的损耗,设收集率为I a=80%。Q i=

I a Q0=266117.04×80%=212893.63 m3,即212893.63吨。

1.3国内外雨水收集研究进展

国外有很多国家已经开展了雨水利用工程,近20年来,美、法、德、日、

澳等经济发达、城市化进程发展较早的国家,均将城市雨水资源利用作为解决城市水源问题的战略措施推广。

日本最早实施“雨水利用”工程。东京都墨田区把降到各家屋顶的雨水通过导水管收集到水箱中,然后用于冲厕所、浇庭园和洗车等。

德国Ludwigshafen已经运行十年的公共汽车洗车工程利用1000m2屋面雨水作为主要的冲洗水源;法兰克福Possmann苹果轧汁厂将绿色屋面雨水作为冷却循环水源等。

从国内外来看,开发雨水作为一种水源还没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虽然国外有许多收集雨水的成功范例,但是他们都只局限于屋面雨水收集或者城市道路雨水收集,没有考虑到公路雨水收集也是一个很好的场所。

目前,就国内来讲,我国自上世纪90年代起,北京、上海、南京等城市开始结合自身情况相继开展雨水资源利用的研究和应用,但是该技术并没有大面积的推广。

1.4设计目的

本系统设计的目的:就是把公路的雨水收集起来,用来配合公路的沿线绿化带的建设,比如灌溉、洗车、公路养护等。

1.5可行性分析

一方面,西南地区位于东亚大陆的季风区内,气候类型属中国亚热带高原季风湿润气候,常年雨量充沛,雨水充沛是西南地区的一个主要的气候特征,这是我们能不能收集雨水的一个先决条件。

另一方面,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西南地区的公路建设迎来了黄金时期。各省都在加大对自己的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交通方面的建设。西南地

区公路的快速发展为本系统设计的可行性提供了保证。

第二部分:公路雨水收集利用系统设计

2.1设计思路

我们的设计思路是提供一种实现公路雨水收集再利用系统,包括公路面层、防渗层、公路垫层、集水沟、可置换的初级过滤系统、透水渗透填料、反滤积物、横向排水管、纵向排水管、蓄水池。其面层即为公路的表层,其与公路垫层之间为防渗层;公路垫层位于地层土壤以上,其上为防渗层,由防水材料制成,;在上述三层结构两侧,沿公路延伸方向挖有深沟,在该深沟内的地层土壤表面以及公路垫层的断面铺设有防渗层,该防渗层与上述公路垫层与可渗路面之间的防渗层连为一体;同时在深沟底部沿公路延伸方向设置有纵向排水管,在公路集水沟上设计可置换的初级过滤系统,能控制路面带来的树叶、垃圾、油类和悬浮固体等污染物,纵向排水管周围用反滤织物填充,反滤织物上方为透水填料,透水填料表层为集水沟。沿该纵向排水管延伸方向每隔一定距离连接一个与之交叉相通的横向排水管,该横向排水管伸出深沟以外,横向排水管的出水端连接到带有u型管的蓄水池。

可置换的初级过滤系统具有过滤、截污功能,而且能够多次使用。本系统还能有效地控制雨水对土壤及地下水的污染。

2.2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简易装置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附图所示为本简易装置的横断面图,由于横断面对称,故只显示一侧。

图中所示标号分别为:

1、可置换初级过滤系统

2、集水沟

3、透水渗透填料

4、反滤积物

5、纵向排水管

6、横向排水管

7、带有u型管的蓄水池

8、面层

9、放水层10、垫层

为了更好地说明本系统的实施方式,我们做了挖方和填方的断面图

1、可置换初级过滤系统

2、集水沟

3、透水渗透填料

4、反滤积物

5、纵向排水管

6、双向横向排水管

7、面层

8、防渗层

9、垫层

2.3本系统优点

2.3.1纵向排水管

在深沟底部延公路延伸方向设置有纵向排水管。在该纵向排水管的管体上有小孔;纵向排水管通常采用聚氯乙烯PVC塑料管和聚乙烯PE塑料管;纵向排水管管壁上方等间距(120°o)布设3排槽口或孔口,其开口总面积应为42cm2以上(可设直径10mm、间距50mm的小孔,每束每延米20个孔)。纵向排水管管径按设计流量由水利计算确定,通常在在70-150mm内选用。

纵向排水管的埋设深度应保证不被车辆或施工机械压裂,并应超过当地的冰冻深度。在非冰冻地区,新建路面时,排水管管底常与防渗层底面平齐;改

建路面时,管中心应低于防渗层底面。纵向排水管的纵向坡度宜与公路纵坡相同,但不小于0.25%。其横断面布置(如图8)所示。

2.3.2横向排水管和反滤织物

双向横向出水管选用不带槽或孔的聚氯乙烯或聚乙烯塑料管,管径与排水管相同。其间距和安设位置由水利计算并考虑邻近地面高程和公路纵横断面情况确定,一般在50m-100m范围内选用。出水管的横向坡度不宜小于5%,横向排水管的端头通过半径不小于30cm的90°弯管与排水管相接,出水口的下方应铺设水泥混凝土防冲刷垫板。埋设出水管所开挖的沟,须用低透水材料回填。

出水管外露管口用镀锌铁丝网或格栅罩住,以防杂物、植物等侵入,同时设置防逆水阀,防止水回流。

在上述纵向排水管周围用反滤积物(土工布)填充水填料的底面和外侧围以反滤织物(土工布),以防垫、基层和路肩内的细粒侵人而堵塞填料空隙或管孔。反滤织物可选用由聚醋类、尼龙或聚丙烯材料制成的无纺织物,能透水,但细粒土不能随水一起透过。土工织物可采用无纺土工布,其单位面积质量宜为300g/cm2~500g/cm2,我们通过试验得反滤积物性能要求如表1所示。

表1 反滤积物

质量(N/m2)握持强度

(N)

撕裂强度

(N)

顶破强度

(N)

刺破强度

(N)

O95等效

孔径

(mm)

渗透系数

(cm/s)

≥300 ≥700 ≥250 ≥1350 ≥250 ≤0.21 ≥0.05

2.3.3透水填料和集水沟

对于透水性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空隙率应≤20%,有效孔隙率应≤15%,渗透系数应≤1500m/d,7天浸水抗压强度≤3.5MPa。集料与水泥的质量比可在9.0:1~10.5:1的范围内选用,水泥用量≤160kg/m(实际用量由配比设计定),通过孔隙率、渗透系数和抗压强度试验后确定混合料配比。

粗集料最大粒径不大于40mm,粒径4.5mm以下的细粒含量不超过16%,2.36mm以下的细粒含量不超过6%,为避免带水排水管被堵塞,透水填料3在通过率率为85%时的粒径应比纵向排水管5的槽口宽或孔径口直径大1.0~1.2倍。透水性水泥稳定碎石排水基层的集料级配以(表2)的级配为参考级配进行室内材料组成设计,下表是我们试验透水性水泥稳定碎石建议级配。

表2 透水性水泥稳定碎石建议级配

粒径

(mm)

31.5 26.5 12.5 4.75 2.36 0.075

通过率

(%)

100 95~100 25~60 0~10 0~5 0~2

透水填料上方为集水沟,集水沟顶部的高度略低于公路面层表面。集水沟的内侧边缘可设在行车路面边缘处,有时为了排水管被施工机械压裂,或者避免露肩铺面受集水沟沉降变形的影响,必要时将集水沟向外侧移出60cm~90cm。

集水沟底面的最小宽度,对新建路面,不应小于30cm;对改建路面,应能保证排水管两侧各有至少3cm宽的透水填料其间距和安全位置由水利计算并考虑临近地面高程和公路纵横断面情况而定,一般在50~100cm范围类选用。

在挖方路段坡坡度按土质类别采用1:1.0-1:1.5,梯形集水沟的底宽和深度不应小于0.4m。

受条件限制而需采用矩梯集水沟形横断面时,应在顶面加带槽孔的混凝土盖板,这种情形主要对于挖方路段。

可置换初级过滤系统周围的截水沟用防渗层铺设。

2.3.4可置换的初级系统

所述的可置换初级过滤系统,能控制路面带来的树叶、垃圾、油类和悬浮固体等污染物。

所述的初级可置换系统是由1-2mm直径的不锈钢编织而成的,栅空

5-8mm,其形状为圆角的长方形,其大小由水利计算确定,滤料采用洁净、坚硬而耐久的碎石或卵石,对于碎石其压碎值不应大于30%,最大粒径可为

4-5cm,粒径4.75mm以下细料的含量不应大于10%。

所述的初级可置换系统就是指在雨后可以把该系统拿出来,把里面的浮渣去掉,然后再次使用,里面放置碎石,不仅能更好地过滤公路路面带来的树叶、

垃圾、悬浮固体等污染为,还能够节约本系统的成本,并且可以就地取材。

可置换的初级过滤系统边缘应与集水沟表面平齐。

2.3.5带u型管的蓄水池

所述的蓄水池包括:可移动的盖板、u型管、冲刷垫板、排水管、水廊道、接水槽、沉水池、抽沙泵和抽水泵,u型管设在距离蓄水池底部不高的外墙上,排水管设也设在蓄水池的外墙上,这样能把多余的雨水排走,避免造成对蓄水池的破坏,在蓄水池底部建立矮墙,该矮墙将蓄水池分隔成两个流水廊道。在矮墙的两侧有水泥混凝土做成防冲刷垫板,或出水口的下方的蓄水池表面进行浆砌片石防护,应保证出水口的下方即为防刷垫板。防冲刷垫板设置在蓄水池底部的表面。

所述的蓄水池带有u形管,目的就是能容易测出蓄水池里德水位,为不锈钢制成,其管径大小在1.5cm-2cm内选用

所述的带u形管的蓄水池,还能充当的透气管的作用。蓄水池底部应超过当地的冰冻深度,u形管的端口用用铁丝网罩或格栅罩住,以防杂物、植物等侵入。

要测量里面水位时把铁丝网或格栅拿走即可。本系统具有淤泥处理装置,保证系统能够永续利用。断面图(如图9、10)所示:

1、排水阀门

2、u形管

3、抽水阀门

4、抽沙阀门

5、排水管入蓄水池处

6、流水廊道

7、矮墙

8、接水槽

9、沉水池10、防冲刷垫板

2.3.6实例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系统实施例做详细说明;本实施例在以本系统技术方案为前提条件下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操作过程,但本系统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属实施例。为了更好地说明本实例,我们做了公路雨水收集流程图:

实例1主要用于挖方路段,主要是在地下建立蓄水池,蓄水池在地下的深度要要考虑水压问题,为了更好地排水和排沙,抽水泵连接沉水池,抽沙泵连接沉水池;或者抽沙泵设置在沉沙池底部,抽水泵设置在沉沙池内离底部一定高度。

实例2主要用于填方路段,排沙管道连接沉水池;或者排沙管设置在沉沙池底部,排水管设置在沉沙池内离底部一定高度。,蓄水池在地面的高度要根据实际的水压来确定。

2.3.7实例评价

实例1在地下建立蓄水池,能加大工程量,成本比实例2相应地增加,在修建时,还要考虑到蓄水池里的水结冰时,造成蓄水池的空间扩大,

这时会对公路的结构造成破坏,建立蓄水池时应在蓄水池的空间预留一

定的位置,实例1所述的蓄水池应尽量建在挖方边坡高于路面2m之内,

这样能减少工程量,同时能更好地对蓄水池的结构进行维护,同时实例

1的蓄水池的材料要求比实例2高,其可移动盖板承受的荷载比实例2

高得多。

实例1能节约用地,同时实例1安全性比实例2的要好。

●实例2是地上建立蓄水池,要考虑蓄水池的抗冻,其底部应尽量超过当

地的冰冻深度。同时实例2修建蓄水池要占用大量的土地,会加快公路

两旁的土地资源紧缺步伐,其安全性实例1差。

2.3.8本系统较其他系统的创新之处

经对现有的技术文献检索发现。申请专利号200620056718,名称为:一种实现雨水收集再利用的公路结构.该结构包括纵向排水管、横向排水管、集水沟、透水填料、反滤积物。该结构不足之处在于;1)该结构虽然提供了一种实现雨水收集再利用的公路结构,但是没有提出收集雨水再利用的设想,它只包括了收集系统和输送系统两部分,没有净化系统和蓄水系统;2)该结构提供了一种可置换的初级过滤系统,能有效过滤树叶、垃圾、悬浮颗粒等污染物,这样能有效地防止这些污染物侵人而堵塞填料空隙或管孔

2.3.9本系统的不足之处

本系统虽然有较多的创新之处,但依然存在着不足之处:1)水中废油的含量没有得到有效地处理,一些设备在公路现有的条件下容易丢失;2) 如果是强降雨,那么有部分雨水将得不到有效地收集。

第三部分:本系统的优化设计

3.1设计可置换初级系统的渗入量

●汇水面积和径流系数

设可置换初级系统间距为L,

两个出水口之间的公路的汇水面积为

F=L×11.25×10-6km2

由附表4,查得沥青混泥土路面径流系数为¢=0.95

●汇流历时

设汇流历时为40min

●设计重现期

按公路的重要程度,由附表2,取设计重现期为5年

●降雨强度

按公路所在地区,由JTJ018~97公路排水设计规范,查得该地区5年重现期l0min降雨历时的降雨强度为q5,10=2.6mm/min。由附表3,查得该地区5年重现期时的重现期转换系数为C p=1.0。,由JTJ018~97公路排水设计规范,查得该地区的60min降雨强度转换系数为C60=0.45,再附表6查得40min降雨历时转换系数为C5=0.55,于是,按式

Q=c P c t q5.10

式中q5,10——5年重现期和l0min降雨历时的标准降雨强度(mm/min);

c P——重现期转换系数,为设计重现期降雨强度4。同标准重现期降

雨强度4的比值(q p/q5);

c t——降雨历时转换系数,为降雨历时t的降雨强度q t同10min降

雨历时的降雨强度q10的比值(q t/ q10);

可计算得到降雨强度为

q=1.0×0.55×2.6=1.43mm/min

设计径流量

按下式计算确定:

Q=16.67¢qF

式中Q——设计径流量(m3/s);

q——设计重现期和降雨历时内的平均降雨强度(mm/min)

¢——径流系数

F——汇水面积(km2)

于是径流量为

Q=16.67× 0.95×1.43× 1× 11.25×10-6=0.000257m3/s 如选取出水口间距为L=1m,则设计径流量为

Q=0.000251×1=0.000257m3/s

如果设计可置换初级系统的渗入率为I a=0.85

Q i= Q ×I a=0.000257×0.85=2.188×10-4 m3/s

3.2横向排水管和纵向排水管的设计

排水管和出水管的排水量,可按满宁公式计算确定:

Q0=vA

式中Q0——排水管或出水管的排水能力(m3/s);

v——管内水流的平均流速(m/s);

A——过水断面面积(m2);

n——管壁的粗糙系数,PVC塑料管取0.010;

R——水力半径(m);

i——水力坡度,一般取用管的底坡,可取纵坡1.10%。

取管径d=0.24m,则R=d/4=0.06m,A=πd2/4

=0.0452 m2,v=1.607m/s,满足JTJ018~97中规定的非金属管的最大流速为5m/s,

则排水管泄水量

Q0=0.0452×1.607=0.0726m3/s

横向出水管间距取为L0m,则排水管需要排泄的表面水渗入量相应为

L0=2Q O/Q i = 2×0.0726/(2.188×10-4)=654m 以横向排水管的间距在600m左右,排水管排水能力满足要求。因此,纵向排水管的管径为24cm,纵向排水管的管径为可选用8cm。

集水沟的最小宽度B=2×3+24=30cm,满足JTJ018~97中规定截水沟的最小宽度不应小于30cm。

3.3按表面水渗入量进行透水填料设计

可利用达西定律确定纵向每延米透水的泄水能力Q0:

Q0=K b iA=K b i h h

式中Q0——纵向每延米透水层排水量(m3/d/m);

K——透水材料的渗透系数(m/d);

i——渗流路径的平均水力坡度,当基层有纵坡i z和横坡i h时,水力坡

度为合成坡度;

i h——透水层横坡

A——纵向每延米透水层层的过水断面面积(m2),无纵坡时,A=h,有

纵坡时,

h―透水层厚度(m)。

如所选透水材料的渗透系数为2000m/d,则透水基层排泄设计渗人量所需的厚度为:

H=Q i/k b i h=19.00/(2000×0.02)=0.472m

考虑到透水基层顶面的空隙有可能因面层施工而被堵塞,取透水基层的设计厚度为0.474m。

如选用透水基层设计厚度为0.402m,并设基层顶底面部分空隙被堵塞的深度约为0.02m,基层的有效厚度为0.400m。则透水材料所要求具有的渗透系数为

H=Q i/k b i h =19.00/(0.400×0.02)=2375 m/d

3.4自由水在透水层的渗流时间

渗入透水层的自由水在透水层内的渗流时间为:

渗流路径长度为:

渗流速度为:

式中n g——透水材料的有效空隙率。

t——渗流时间(h);

L s——渗流路径长(M);

V s——渗流速度(m/s);

K b——透水材料的渗透系数(m/s);

B——透水材料的有效孔隙率。

根据试验段纵坡i z=1.10%,横向超高坡度i h=2%,透水性水泥稳定碎石有效空隙率取n e=15%,渗透系数K b=2375m/d,则渗流速度为:

渗流路径长度为:

渗入透水层的自由水在透水层内的渗流时间为:

按照JTJ018~97排水设计规范,渗入水在排水层内的最大渗流时间不应超过2h,渗流路径长度不应超过45-60m。经检验自由水在排水层内的渗流路径长度和渗流时间均能满足设计要求。

3.5蓄水池的结构设计

●蓄水池的间距设计;由以上算可得,蓄水池的间距应和横向排水管的间

距一致,取L= 600 m。

●容积设计;由以上计算可得,在间距为600 m时,每月能收集的雨水为

m3。主要规格尺寸长5m,宽5m,深5m。

●结构设计;建筑材料:浆砌石池,需在拐角处采取防漏加固措施。池体

由池底、池墙、池顶、顶盖组成。池底用浆砌石和混凝土浇筑。底部原

状土夯实后,用75号水泥浆砌石,并灌浆处理,然后在其上浇筑10cm

厚c19混凝土。

井壁处理;在挖深到一定的深度(不超过2m,施工者踩上木蹬能进行井壁处理的操作时就要进行一次井壁处理,然后再进行下一步的施工,否则影

响施工质量,并添加防渗剂。

第四部分:研究结论和展望

4.1本系统的主要设计成果

本系统旨在收集公路路面雨水,实现了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的改善,在提高人们生活的同时尽量减少能源浪费,对控制雨水渗透到地下污染和滞留、和净化回用雨水提供了可能性。

4.2本系统的创新之处

本系统的创新之处还在于:1)提供了一种实现雨水收集再利用的公路系统,包括收集系统、过滤系统、输水系统、回用系统四个部分;2)该结构提供了一种可置换的初级过滤系统,能有效过滤树叶、垃圾、悬浮颗粒等污染物,这样能有效地防止这些污染物侵人而堵塞填料空隙或管孔。3)本系统具有很强的实用性,能够低成本、高效率地收集公路路面雨水。

附录1

附表1 沟壁或管壁的粗糙系数

沟或管类别n 沟或管类别n

塑料管(聚氯乙烯)0.010 土质明沟0.022 石棉水泥管0.012 带杂草土质明沟0.027

水泥混凝土管0.013 砂砾质明沟0.025 陶土管0.013 岩石质明沟0.035

0.035-0.050

铸铁管0.015 植草皮明沟(流速

0.6m/s)

波纹管0.027 植草皮明沟(流速

1.8m/s)

0.050-0.090

沥青路面(光滑)0.013 浆砌片石明沟0.025

沥青路面(粗糙)0.016 干砌片明沟0.032

水泥混凝土路面(镘抹面)0.014 水泥混凝土明沟

(镘抹面)

0.015

水泥混凝土路面(拉毛)

0.016 水泥混凝土明沟

(预测)

0.012 附表2 设计降雨重现期(单位:年)

公路等级路面和路肩表面排水路界内坡面排水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 5 15

二级及二级以下公路 3 10

附表3 重现期转换系数(cp)

地区重现期p(年)

交通运输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开展交通运输行业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工

交通运输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开展交通运输行业信息安全等 级保护工作的通知 【法规类别】交通运输综合规定 【发文字号】厅科技字[2012]120号 【发布部门】交通运输部 【发布日期】2012.05.21 【实施日期】2012.05.21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部门规范性文件 交通运输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开展交通运输行业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工作的通知 (厅科技字〔2012〕120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交通运输厅(局、委),天津市市政公路管理局,天津市、上海市交通运输和港口管理局,部属各单位,部内各单位: 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和《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管理办法》等法规要求,做好交通运输行业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对于提升行业信息安全防护能力和水平,维护公共利益、社会秩序和国家安全具有重要作用。为进一步加强交通运输行业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工作,按照公安部《关于开展全国重要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定级工作的通知》(公信安〔2007〕861号)和《关于开展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安全建设整改工作的指导意见》(公信安〔2009〕1429号)等文件要求,结合交通运输行业实际,

现就开展信息安全等级保护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遵照国家有关信息安全等级保护政策规定和技术标准规范,紧密结合交通运输行业信息化发展实际,按照准确定级、科学评估、统筹考虑、突出重点、注重实效、完善机制的原则,推进交通运输行业信息系统等级保护体系建设,完善信息安全管理制度,建立健全信息安全防控技术措施和手段,切实提高信息系统安全保护能力,保障和促进交通运输行业信息化科学健康有序发展。 二、总体目标 到2015年底前,基本建立交通运输行业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常态化运行和监督检查机制,完善管理制度和技防手段,切实提高交通运输行业信息安全防护能力、隐患发现能力、应急处置能力,为交通运输行业信息化健康发展提供可靠保障。主要是:完成安全保护等级为第二级以上(含第二级)的已运营(运行)信息系统的定级备案、安全建设整改和测评;新建、扩建、升级改造的信息系统在规划建设阶段同步开展信息系统定级、备案、安全建设及测评;完善行业信息安全等级保护政策标准体系,建立行业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工作情况动态报送和监督检查机制。 三、主要依据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国务院147号令); (二)《关于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工作的实施意见》(公通字〔2004〕66号); (三)《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管理办法》(公通字〔2007〕43号); (四)《关于开展全国重要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定级工作的通知》(公通字〔2007〕861号); (五)《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备案实施细则》(公信安〔2007〕1360号); (六)《关于开展信息系统等级保护安全建设整改工作的指导意见》(公信安〔2009〕

交通科技大赛历届参赛作品

首届全国大学生交通科技大赛 一等奖 1 停靠站最佳线路容量研究 …………………………同济大学陆嘉珉,高跃文,赵庆鑫,王文修2 城市轨道交通系统故障处置预案的研究与仿真………………………同济大学常力远,柴永,何晶赟,孙炜庆二等奖 3 废旧混凝土的再生利用研究 ……………………….东南大学丁峻峰,朱彬彬,唐川杰,杜红劲4 短期交通流预测模型研究 ………………………………清华大学徐书楠,王进 5 基于Arena的客运站系统仿真建模 ……………………武汉理工大学朱凯,陈绍辉,张灿,刘斌,林俊6 基于音频信号的道路交通堵塞检测方法研究……………………………吉林大学别一鸣,张心臻,金虎光 7 同济大学多校区间公共交通服务系统服务 …………………..同济大学马士江,钟秀,周维,张觐,周佳 三等奖 8 北京市城市交叉口安全研究---提高交通弱势群体的安全性研究………………………..北京工业大学孟虎,张海婵,马保龙

9 T型轨道静态几何参数检查仪的研制……………………………………中南大学刘刚,梁海啸 10 平面交叉口人行横道和停车线的设计研究………………………………….北京交通大学李加丁,尚立伟 11 “白色家电”再制造物流中心设计与方案模拟………………………………吉林大学罗勇,韩佳辰,张俊超 12曲线出入口隧道交通模拟与交通安全设计 ……………….武汉理工大学郭磊,常自鸣,许强强,王亮,王延锋13 城市公共交通末段服务系统研究 …………………西南交通大学胡鹏,吴平衡,陈芋宏,袁海婷 14 华南理工大学校园交通规划与改善方案研究………………………华南理工大学曾晓思,林焕生,黄义荣 15 客运站行车组织作业计算机仿真 ………………………………中南大学苏武州,陈彦 16 干线单向绿波协调控制设计 …………………华中科技大学宋程,江南,刘勤,张雄飞,雷玲玲17 城市中心区(南京新街口)的交叉口时空资源利用…………………………………………..东南大学徐志红 优秀作品奖 18 城市道路拥挤收费技术研究 ……………………………同济大学陈蔚,邹长富,黄健,吕怡达

江西省交通运输厅科技项目申报书(DOC)

附件1 江西省交通运输厅科技项目 申报书 项目名称: 项目类别: 申报单位: 项目负责人: 归口管理单位: 申报日期: 江西省交通运输厅 二○一五年制

填写说明 一、填写申报书以前,请先查阅《江西省交通运输厅科技项目管理办法》有关规定和本年度科技项目申报指南。申报书内各项内容,应实事求是,认真填写,表述明确。外来语要同时用原文和中文表达,第一次出现的缩略词,须注明全称。 二、封面中的项目类别为:软科学研究、应用技术研究、交通信息化、高新技术研发、成果转化与推广、标准规范和重点工程科技项目。 三、项目归口管理单位主要指各设区市交通运输局、公路局,厅直属各单位,省直管试点县(市)交通运输局、省管交通运输企业等有关单位。 四、申报者须登录江西交通信息网(https://www.360docs.net/doc/de5093244.html,),由“江西交通科技信息管理系统”注册进入,进行网上填报申报书;完成后,必须发送电子文档,并采用标准A4纸打印纸质申报材料(一式2份),报送厅科技教育处。 五、申报项目的负责人每年申报的项目数,不得超过两项。 六、申报书各填写内容,要求达到可行性论证和技术方案深度,可附必要文件资料。 七、申报单位须在本年度申报规定的日期内完成,逾期申报的项目纳入下年度科技项目管理。 八、表格里的文字要求按默认的格式填写,若加小标题,请在默认格式上加粗。 九、本申报书样式可在江西交通信息网(https://www.360docs.net/doc/de5093244.html,)下载。 十、通讯地址:南昌市八一大道275号,江西省交通运输厅科技教育处,邮政编码:330003,E-mail:jttkjc@https://www.360docs.net/doc/de5093244.html,。

一、基本信息

二、立项背景和依据

交通运输部办公厅、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公安部办公厅等关于网

交通运输部办公厅、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公安部办公厅等关于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者申请线上服务能力认定工作 流程的通知 【法规类别】网约车119 【发文字号】交办运[2016]143号 【发布部门】交通运输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 【发布日期】2016.11.03 【实施日期】2016.11.03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部门规范性文件 交通运输部办公厅、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公安部办公厅、中国人民银行办公厅、税务总局办公厅、国家网信办秘书局关于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者申请线上服务能力认定 工作流程的通知 (交办运〔2016〕143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交通运输厅(局、委)、通信管理局、公安厅(局)、国家税务局、地方税务局、网信办,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各分行、营业管理部、省会(首府)城市中心支行、副省级城市中心支行: 按照《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暂行办法》(交通运输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商务部工商总局质检总局国家网信办令2016年第60号)的规定,为优化服务、

规范操作,方便网络预约出租汽车(以下简称网约车)经营者,现将网约车经营线上服务能力认定工作流程通知如下。 一、申请从事网约车经营的,应向企业注册地相应出租汽车行政主管部门提交线上服务能力材料,具体包括如下内容。 (一)具备互联网平台和信息数据交互处理能力的证明材料。 1. 技术研发和维护部门架构及人员证明材料,包括身份证明、技术能力证明及工作合同等材料;拟从事网约车业务的服务器及网络设备的采购或者租赁协议,服务器托管协议或互联网接入协议;平台软硬件及最大处理能力、数据库最大存储能力等情况说明。 2. 面向乘客和驾驶员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APP)的信息内容和服务功能。 (二)具备供相关监管部门依法调取查询相关网络数据信息条件的证明材料。 3. 配合依法查询、调取相关数据信息的功能设计、工作制度和责任机构、责任人以及联系方式等。 (三)数据库接入情况。 4. 提供由国务院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出具的数据库具备接入交通运输部网约车监管信息交互平台条件的情况说明。只为本地提供服务的平台公司,可提供由服务所在地出租汽车行政主管部门出具的具备数据库接入当地监管平台条件的情况说明。 (四)服务器设置在中国内地的情况说明。 5. 网络应用、数据等所有服务器机房地址、接入地址、IP地址、用途分工等情况说明。(五)网络安全管理制度和安全保护技术措施文本。 6. 网络与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定级报告、专家评审意见、备案证明及测评报告。 7. 网络安全防护水平、网络数据安全和个人信息保护措施满足通信行业网络安全管理相关要求的证明材料。 8. 具有完备的用户真实身份认证管理制度、措施,个人隐私数据保护措施和数据跨境流

海南省交通运输厅科技项目管理办法

海南省交通运输厅科技项目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规范与加强全省交通科技项目管理工作,依据交通运输部及海南省科技项目管理的有关规定,结合我省交通科技发展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省交通运输厅科技项目是指使用省厅交通科技计划资金资助和重点工程项目预算内科研、试验费及专项经费开展的科技项目。凡列入省厅科技项目均按本办法执行。列入部、省科技计划项目,按照相应的科技项目管理办法执行。 第三条科技项目管理的内容包括:项目前期工作管理、项目组织与实施管理、项目成果验收和成果管理。 第二章项目前期工作 第四条科技项目前期工作管理包括项目建议、立项、研究单位确定和签约。 第五条科技项目申报每年集中受理一次。每年6月30日前,各市县交通运输局、厅直属各单位、厅相关处室及省内交通运输各企业单位,将《海南省交通科技项目建议书》(附件一)的申报材料报送省厅科技教育处。省厅科技教育处于每年7月30日前,组织有关专家对收到的申报项目进行评审。评审委员会对项目研究必要性、可行性及预算等方面进行评审,提出评审意见和建议立项项目名录。省厅科技教育处汇总科技项目评审有关情况,会同厅财务处确定资金计划后,将年度拟立项项目材料上报厅务会审议,根据厅务会审议结果,下达年度科技项目立项计划,开展相应的课题研究工作。

第六条省厅科技教育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以及海南省政府定期出台的《海南省政府集中采购目录及标准》等文件要求和程序选定研究单位,并按《海南省交通科技项目合同》(附件二)与申报单位、研究单位签订合同。 第三章项目组织与管理 第七条省厅科技教育处是全省交通运输科技管理工作的职能处室,其主要职责如下: (一)组建和管理海南省交通科技项目咨询专家库; (二)负责项目组织与协调工作; (三)根据交通运输领域实际需求,引导研究方向、制定科学研究计划及资金用款计划; (四)对项目执行情况进行监督,并进行项目中期检查; (五)组织或主持项目评审(验收); (六)组织科技成果推广应用工作; (七)加强科研项目财务管理,委托有资质的审计机构对科研项目进行财务审计,财务审计费用在部门预算中列支,财务审计的具体对象为使用省厅部门预算资金或交通基本建设项目预算中列支的研究试验费。 第八条申报单位职责 (一)负责编制项目建议书等申请材料,并报省厅科技教育处; (二)负责项目实施全过程的组织与监督检查; (三)课题研究中,应加大本单位员工参与力度,且参与人数必须为课题主要研究人员的1/3以上; (四)为研究单位提供或协助收集基础研究资料;

交通部内设机构以及职责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交通运输部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的通知 (国办发[2009]18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交通运输部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已经国务院批准,现予印发。 国务院办公厅 二00九年三月二日 交通运输部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 根据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批准的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和《国务院关于机构设置的通知》(国发[2008]11号),设立交通运输部,为国务院组成部门。 一、职责调整 (一)将原交通部的职责,原中国民用航空总局的拟订民航行业规划、政策和标准职责,原建设部的指导城市客运职责,整合划入交通运输部。 (二)取消已由国务院公布取消的行政审批事项。 (三)取消公路养路费、航道养护费、公路运输管理费、公路客货运附加费、水路运输管理费、水运客货运附加费等六项交通规费的管理职责。 (四)将组织推广公路水路行业设备新技术、协调闲置设备调剂等职责交给事业单位,将港口企业与国际港口组织联络等工作交给有关行业协会。 (五)加强综合运输体系的规划协调职责,优化交通运输布局,促进各种运输方式相互衔接,加快形成便捷、通畅、高效、安全的综合运输体系。 (六)加强统筹区域和城乡交通运输协调发展职责,优先发展公共交通,大力发展农村交通,加快推进区域和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 (七)继续探索和完善职能有机统一的交通运输大部门体制建设,进一步优化组织结构,完善综合运输行政运行机制。 二、主要职责 (一)承担涉及综合运输体系的规划协调工作,会同有关部门组织编制综合运输体系规划,指导交通运输枢纽规划和管理。 (二)组织拟订并监督实施公路、水路、民航等行业规划、政策和标准。组织起草法律法规草案,制定部门规章。参与拟订物流业发展战略和规划,拟订有关政策和标准并监督实施。指导公路、水路行业有关体制改革工作。 (三)承担道路、水路运输市场监管责任。组织制定道路、水路运输有关政策、准入制度、技术标准和运营规范并监督实施。指导城乡客运及有关设施规划和管理工作,指导出租汽车行业管理工作。负责汽车出入境运输、国际和国境河流运输及航道有关管理工作。 (四)承担水上交通安全监管责任。负责水上交通管制、船舶及相关水上设施检验、登记和防止污染、水上消防、航海保障、救助打捞、通信导航、船舶与港口设施保安及危险品运输监督管理等工作。负责船员管理有关工作。负责中央管理水域水上交通安全事故、船舶及相关水上设施污染事故的应急处置,依法组织或参与事故调查处理工作,指导地方水上交通安全监管工作。 (五)负责提出公路、水路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和方向、国家财政性资金安排意见,按国务院规定权限审批、核准国家规划内和年度计划规模内固定资产投资项目。拟订公路、水路有关规费政策并监督实施,提出有关财政、土地、价格等政策建议。 (六)承担公路、水路建设市场监管责任。拟订公路、水路工程建设相关政策、制度和技

互联网+大赛活动方案(含附件)

关于举办师院“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的通知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办发〔2015〕36号),进一步激发高校学生创新创业热情,展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成果,教育部办公厅发布了《关于举办第二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的通知》(教高函[2016]4号)。我校特制定师校级初赛的工作方案如下: 一、组织机构 (一)主办单位:招就处 (二)承办单位:教务处、学工处 (三)协办单位:各二级学院 (四)组委会:大赛设立组委会,国云任组委会主任,黄时祥任副主任,招就处工作人员为成员负责大赛的组织工作。 二、参赛要求 参赛项目主要包括以下类型: 1.“互联网+”现代农业,包括农林牧副渔等; 2.“互联网+”制造业,包括智能硬件、先进制造、工业自动化、生物医药、节能环保、新材料、军工等; 3.“互联网+”信息技术服务、包括工具软件、社交网络、媒体门户、数字娱乐、企业服务等; 4.“互联网+”商务服务,包括电子商务、消费生活、金融、旅游户外、房产家居、高效物流等;

5.“互联网+”公共服务,包括教育文化、医疗健康、交通、人力资源服务等; 6.“互联网+”公益创业,以社会价值为导向的非盈利性创业。 三、报名事项 要求各学院推荐项目数不低于10项。通过校级初赛、省级复赛的遴选,择优推荐项目参加全国总决赛。 四、参赛对象 大赛分为创意组、初创组和成长组。具体参赛条件如下: 创意组:参赛项目具有较好的创意和较为成型的产品原型或服务模式,但尚未完成工商登记注册。参赛申报人须为团队负责人,须为普通高等学校在校生(可为本专科生、研究生,不含在职生)。 初创组:参赛项目工商登记注册未满3年(2013年3月1日后注册),且获机构或个人股权投资不超过1轮次。参赛申报人须为企业法人代表,须为普通高等学校在校生(可为本专科生、研究生,不含在职生),或毕业5年以的毕业生(2011年6月10日之后毕业)。 成长组:参赛项目工商登记注册3年以上(2013年3月1日前注册);或工商登记注册未满3年(2013年3月1日后注册),且获机构或个人股权投资2轮次以上(含2轮次)。参赛申报人须为企业法人代表,须为普通高等学校在校生(可为本专科生、研究生,不含在职生),或毕业5年以的毕业生(2011年6月10日之后毕业)。 大赛参赛对象须以创新创业团队为单位报名参赛,允许跨校组建团队,每个参赛团队成员不少于3人。 五、赛程工作流程 (一)初赛报名:

交通运输部办公厅关于建立实施交通运输行业重点科技项目

附件 交通运输部办公厅关于建立实施交通运输行业 重点科技项目清单管理机制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交通运输厅(局、委),中央管理的交通运输企业(集团),交通运输行业重点科研平台依托(牵头)单位,各共建高校,部属各单位,部内各司局: 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统筹优势科技资源,引导全行业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方针,加快交通运输科技创新,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对交通强国建设的支撑作用,部决定建立实施交通运输行业重点科技项目清单(以下简称“清单”)管理机制。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建立实施清单管理机制的意义 随着中央科技改革不断深化,中央财政支持的科技计划管理模式发生重大变革,交通运输行业科技创新与管理工作面临新的形势和要求。建立实施清单管理机制,引导全行业

优势科技资源聚焦交通强国建设,围绕行业重大科技创新需求开展协同创新,促进成果共享,是部顺应中央科技改革要求、创新工作模式的有力举措,有利于进一步发挥企业在市场导向类科技创新中的主体作用,发挥高校及科研机构在应用基础研究中的主力支撑作用和政府在公益性及重大科技攻关中的统筹引导作用。 通过建立实施清单管理机制,可以有效凝聚行业创新力量,统筹行业科技资源,系统支撑行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在科技项目、科研平台和人才团队等方面衔接行业与国家科技创新总体布局,形成行业上下联动、协同创新的新局面,为推进行业相关科技发展规划各项任务落实、服务交通强国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二、清单的组成 清单由创新研发、科技成果推广、国际科技合作3类项目组成。部通过发布年度申报指南指导项目征集,经评审遴选列入清单的项目应为有关单位当年完成立项且落实研发经费的项目。 (一)创新研发项目。 应响应行业科技攻关需求,开展基础性、前瞻性理论研究或前沿性、应用基础研究及共性关键技术研发。 (二)科技成果推广项目。

交通科技大赛

全国大学生交通科技大赛章程 2009修订版 一、宗旨 培养大学生的科技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大学生科学素养,促进高校大学生学术活动开展,加强高校间大学生文化交流,提高本科教学质量。 二、名称及标志 中文名称:全国大学生交通科技大赛 英文名称:Na tional C ompetition of Tran sport Science and Technology for S tudents 英文缩写:NACTranS 标识: 三、组织机构 支持单位:国家教育部高等教育司交通运输部科教司 主办单位:教育部高等学校交通运输与工程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 组织单位:交通工程教学指导分委员会 大赛网站秘书处:同济大学大学生交通科技创新基地 承办单位:采用按自愿申报的原则,向当年大赛组委会提出承办书面申请,由当年全国大学生交通科技大赛组委会讨论,决定下届承办单 位,承办本赛事。原则上,每一高校连续承办赛事不宜超过2 届。 协办单位:由承办单位决定。 赞助单位:由承办单位决定。

组委会:由参赛各校推荐本校学术成就突出并享有较高声誉的教师担任当年组委会成员。设组委会主席、副主席、执行主席。主席由交通 工程指导分委员会主任或副主任担任,副主席由赛事承办高校的 校领导担任,执行主席由当年承办高校派员担任。组委会负责大 赛各项制度的制定并对大赛各项事务拥有最终决定权。 秘书处:设大赛网站秘书处和大赛承办秘书处。大赛网站秘书处是大赛的日常事务管理的常设机构,负责建立大赛作品评审和决赛答辩的 专家库,并负有将赛事的最新进展情况在网站上发布的责任。大 赛网站秘书处由秘书长和若干成员组成,设在同济大学大学生交 通科技创新基地。大赛承办秘书处是当年大赛赛事的直接组织管 理机构,是当年大赛组委会的具体办事机构,由秘书长和若干成 员组成,并由赛事承办学校负责组建。 工作组:大赛承办秘书处下设工作组,由承办高校师生组成,各参赛高校成立相应的工作小组。负责大赛所有具体筹办工作(报名登记、 相关作品资料收集,发布校内通知公告,组织校内预审选拔和报 送等所有大赛相关事宜)。 四、大赛作品评审程序 1、通讯评审:由大赛承办秘书处根据当年参赛作品情况,从专家库中选取通讯评审专家进行评审,每件作品至少有3名专家评审。 2、决赛评审:决赛评审采取公开答辩方式进行,答辩评委原则上由15位专家组成,从专家库中选取评审专家,原则上要保留上届大赛决赛答辩评委的1/2,承办单位最多可有2位决赛答辩专家。 五、赛事组织 本大赛每年举办一届,当年9月开始,次年5月结束。 1、参赛对象:高校交通运输类在读本科生。包括交通工程、交通运输、航海技术、轮机工程、飞行技术、交通土建(道路桥梁、道路铁道)类等专业。欢迎港澳台地区学生参赛。

全国大学生交通科技大赛NACTranS

全国大学生交通科技大赛NACTranS(Na tional C ompetition of Tran sport Science and Technology for S tudents)是国内第一个由诸多在交通运输工程领域拥有优势地位的高校通力合作促成的大学生学科竞赛,是一个以大学生为主体参与者的全国性、学术型的交通科技创新竞赛项目。大赛专业范围包括交通运输、交通工程、载运工具运用工程、交通信息工程与控制、物流等专业,同时涵盖了土木工程(铁道与道路工程)、管理学(交通运输相关)等多个学科领域。 1、启动校级选拔赛,发布选拔赛通知和作品申报书等参赛文件; 2、参赛学生成立参赛小组,联系指导老师,撰写作品申报书; 3、参赛小组提交作品申报书等参赛文件至秘书处(需交打印版); 4、秘书处组织专家初审并公告立项名单; 5、秘书处组织参赛小组集中辅导,开展中期检查并分阶段发布参赛作品进展情况; 6、参赛小组提交参赛作品至秘书处; 7、秘书处组织专家对参赛作品进行复审,评出入围决赛作品; 8、秘书处组织决赛答辩,召开专家评审会,评出选拔赛获奖作品和全国大赛推荐作品; 四、决赛答辩要求 A答辩形式: 参赛小组携带参赛作品按照公布次序依次进行答辩,每个作品答辩过程分为作品介绍和评委提问两个环节,每环节10分钟;具体要求如下: ①各参赛小组应事先制作好幻灯片等演示文稿及参赛作品参加答辩 ②参赛小组自行选派答辩代表2人; ③答辩过程严格遵守时间要求; ④介绍参赛作品时要突出作品重点内容和创新点 B评分标准:决赛答辩实行百分制,参考标准如下: 评分指标专业知识综合运用创新性应用前景现场综合表现作品难度学生自主性表现比重20% 20% 15% 25% 10% 10%

交通运输部主动公开基本目录(2020年)

交通运输部 主动公开基本目录(2020年)

第一部分概述 为认真贯彻落实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以下简称《条例》)以及《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工作的意见>的通知》等文件要求,进一步提高我部主动公开的标准化、规范化水平,特制定本目录。凡列入本目录的公开事项,除《条例》第十四条、第十五条、第十六条规定明确可不予公开的政府信息外,均应按要求主动公开。 一、公开的事项和内容 重点公开机构信息、规章和行政规范性文件、规划计划、政策性文件、标准、行政权力事项、统计信息、重大建设项目、人事人才、财务信息、安全质量与应急管理、综合管理、随机抽查、公众参与、舆情回应、交通扶贫、环境保护与节能减排、科技与信息化、对外和港澳台合作、教育培训、精神文明及其他等22类、46项内容。政府信息公开应及时、准确、规范。 二、公开时限 公开时限为自相关政府信息形成或者变更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法律、法规对政府信息公开的期限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三、公开方式 通过交通运输部政府网站(https://www.360docs.net/doc/de5093244.html,)、政务微信(公众号:motxwb)以及微博、报刊、广播、新闻发布会等途径或法律法规指定渠道公开。

四、责任主体 制作主动公开类政府信息的各责任司局。办公厅负责推进、指导、协调、监督。 五、监督渠道 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认为交通运输部及所属派出机构、直属行政机关在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中侵犯其合法权益的,可以向上一级行政机关或者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主管部门投诉、举报,也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

第二部分:基本目录 一、主题分类目录

交通科技大赛终稿

交通科技大赛终稿 第一部分:绪论 1.1设计背景 石漠化是土地退化的一种极端形式,西南地区是我国遭受石漠化最为严峻的地区,也是我国石漠化治理的重点地区,缺水、少土和土质贫瘠是造成土地石漠化的要紧缘故,专门是今年遭遇百年一遇的洪涝使石漠化更加严峻,严峻旱情导致西南5省6130多万人受灾,目前,部分旱区绝收后面临口粮危机。这场灾难还出现出蔓延和加剧的态势,面对如此一场重大的自然灾难,我们一方面要考虑采取切实有效的方法施救,另一方面,我们更应该从长远的角度来考虑21世纪中国的进展,从全然上遏止生态环境危机的蔓延。大规模收集自然界的雨水也应该成为我们关注的新技术。 图1今年石漠化地区洪涝时土地的开裂情形 表面上看来我国石漠化地区的水资源比较丰富,然而由于石漠化地区的专门的地势结构,夏、秋季节大量白花花的雨水流走,专门是公路上的雨水.如果我们能够在公路收集雨水技术上有新的突破,把这些雨水收集起来,在洪涝的时候这些收集的雨水对缓解供水压力就会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 图2石漠化地区大量雨水流走的情形 公路雨水的收集利用不仅仅解决的是水的咨询题,他能够解决路面积水给交通造成的拥堵、事故、公路的破坏等咨询题。对水土流失、河水污染等咨询题也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图3 石漠化地区公路路面积水对交通造成的阻碍 图4 雨水对公路的破坏 1.2石漠化地区雨水收集量分析 假设本系统设计的公路全长为73.5公里,双向四车道,路幅为L=24米,则其积水面积为A=1764000m2,以贵州省1998年~2008年5~8月平均月降雨量150.86mm为参考数据,则该高速公路的月集水量可达Q0=266117.04 m3。考虑到路面收集雨水的损耗,设收集率为Ia=80%。Qi= IaQ0=26611 7.04×80%=212893.63 m3,即212893.63吨。 1.3国内外雨水收集研究进展 国外有专门多国家差不多开展了雨水利用工程,近20年来,美、法、德、日、澳等经济发达、都市化进程进展较早的国家,均将都市雨水资源利用作为解决都市水源咨询题的战略措施推广。 日本最早实施“雨水利用”工程。东京都墨田区把降到各家屋顶的雨水通过导水管收集到水箱中,然后用于冲厕所、浇庭园和洗车等。 德国Ludwigshafen差不多运行十年的公共汽车洗车工程利用1000 m2屋面雨水作为要紧的冲洗水源;法兰克福Possmann苹果轧汁厂将绿色屋面雨水作为冷却循环水源等。 从国内外来看,开发雨水作为一种水源还没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尽管国外有许多收集雨水的成功范例,然而他们都只局限于屋面雨水收集或者都市道路雨水收集,没有考虑到公路雨水收集也是一个专门好的场所。 目前,就国内来讲,我国自上世纪90年代起,北京、上海、南京等都市开始结合自身情形相继开展雨水资源利用的研究和应用,然而该技术并没有大面积的推广。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运用与检修_2015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比赛项目方案(中职组)

2015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 比赛项目方案申报书 赛项名称:城市轨道交通车辆运用与检修 赛项类别: □规划赛项 ■已有赛项 □新增赛项 赛项组别:(■中职组□高职组) 申报单位(盖章):全国交通运输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 方案申报负责人:怡民 : 4 手机: :yimin8899126. 通讯地址:市大兴区清源路北 邮政编码: 102600 申报时间: 2014年8月20日

一、赛项名称 (一)赛项名称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运用与检修 (二)压题彩照 (a)比赛设备正面 (b)比赛设备背面(三)赛项归属产业类型 轨道交通类、先进制造产业、电子信息产业

(四)赛项归属专业大类 中职专业目录(2010年版): 05 加工制造类 050900 机械加工技术 051000 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 051300 机电技术应用 052800光电仪器制造与维修 053000电气运行与控制 053100电气技术应用 053200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 08 交通运输类 080400 铁道车辆运用与检修 080600 铁道信号 080700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 080800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运用与检修080900 城市轨道交通供电 081000 城市轨道交通信号 09 信息技术类 090100计算机应用 091200电子与信息技术 091300电子技术应用

二、赛项申报专家组 赛项方案设计团体主要由行业成员、企业成员和职业院校成员构成,成 员比例约为25%、25%和50%,请见表1.1。 三、赛项目的 通过技能竞赛,促进中职院校紧贴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的发展与需求,培养轨道交通产业发展需要的高技能人才。推动中职院校城市轨道交通相关专业的建设,展示中职院校城市轨道交通相关专业的教学改革和实践成果。提升中职院校学生的综合素质、

西南交通大学第十一届大学生交通科技大赛

西南交通大学第十一届大学生交通科技大赛 参赛作品说明书格式规范 1.总体要求 全文控制在6页A4纸以内,不加封面。采用Word 2000及以上版本编排,所用照片的像素控制在600*400以内,照片、CAD图或建模图插在文档中(电子版不超过10M)。说明文档按以下顺序编排: 1)作品名; 2)作者; 3)指导教师; 4)学校名+院系名+学校所在城市+邮编; 5)摘要; 6)关键词; 7)正文; 8)参考文献 正文可自行组织,但应包括下列内容:研究背景(含国内外研究现状)、设计原理(原理、关键技术的描述)、创新特色、应用前景。模型全景照片及总体结构CAD图可放在参考文献后,局部图可插入正文中。 2.页面要求 A4页面。页边距:上、下2cm,左、右各2.5cm。正文采用小四号宋体,首行缩进,标准字间距,1.3倍行间距。不要设置页眉,阿拉伯数字页码位于页面底部居中。 3.图表要求 插图按序编号,并加图名(位于图下方)五号宋体,采用嵌入型版式。图中文字用小五号宋体,符号用小五号Times New Roman(矢量、矩阵用黑斜体);坐标图的横纵坐标应标注对应量的名称和符号/单位。 表格按序编号,并加表题(位于表上方)五号宋体。采用三线表,必要时可加辅助线。 4.字号、字体范例 ××行车安全诱导标设置研究 作者:×××1,×××2,×××,×××,××× 指导教师:×××,××× (XX大学1XX学院,2 XX学院广州510640) (空一行) 摘要:道路行车安全……(400—600字以内)。 (空一行)

关键字:交通安全;诱导标;×××……(3到8个) (空一行) 1.研究背景 目前高速公路交通安全行车中,视线诱导标…… 2.设计原理 2.1 设计思路 随着×××应用的推广,…… 2.2 研究方法 本作研究所采用的是……, ×× 表1 × 从上述分析可知,…… 3. 创新特色 4. 应用前景(结语) 参考文献 [1]xxx. 汽车驾驶员×××评价[M]. 北京: 人民交通出版社, 2003. [2]xxx, xxx. 基于×××的×××公路安全性评价[J]. 中国公路学报, 2011, 24(2): 103-108. [3]Orfila, O., Coiret, A., Do, M.T., Mammar, S. Modeling of dynamic vehicle–road interactions for safety-related road evaluation [J]. Accident Analysis and Prevention, 2010, 42: 1736-1743. ……

全国大学生交通科技大赛论文集7

基于Arena的客运站系统仿真建模 朱凯,陈绍辉,张灿,刘斌,林俊 (武汉理工大学交通学院,武汉,430063) 摘要:本文采用面向对象的思想,基于Arena离散仿真平台对汽车客运站运营情况进行了仿真建模,使之成为进行分析、评价的决策辅助工具。该系统目前可以用来研究汽车客运站运营效率、运营方案预测、分析客运站系统瓶径、服务效率、资源配备和员工工作强度等一系列问题。该系统充分发挥了计算机仿真技术的优势,使用方法简便,运行结果可靠,能够较好的反映客运站在不同条件下的运营状况。同时,该系统在运用计算机仿真技术进行场站建模方面有了一定的创新,为后继研究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Arena,系统仿真,建模,客运站 1.简介 1.1 研究背景 汽车客运站是客运车辆和旅客集散的场所,是重要的社会公益设施,是使旅客和货物产生空间位移的起点和终点。它与其他类型的客运枢纽一样,不仅是交通运输的重要枢纽,而且是城市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建设的窗口。在旅客运输过程中,客运站始终起着组织、协调、指挥、服务的重要作用1。因此,重视公路汽车客运站的作用,加强公路汽车客运站的建设,切实解决汽车客运站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对实现交通运输的目的、促进公路运输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目前,有很多方法对客运站规划进行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站址选择、平面布局、设施、管理等方面。然而由于整个客运站系统过于复杂,系统中存在大量随机事件,都直接影响系统中各个环节的运作,从而对整个系统的服务水平和成本等因素产生影响。比如乘客到达客运站方式所呈现的高峰和平峰变化,乘客在售票窗口、检票口、信息咨询等环节的时间消耗,乘客提前抵达车站的时间,乘客在客运站系统中的移动时间等,往往受各种因素影响而呈现随机变化。而经典的数学分析方法在处理这类问题的时候,由于受建模难度和计算可能性的限制,只能对现实进行大量抽象和简化,从而导致分析结果与实际偏差甚远。这也使得客运站设计人员和管理人员在面对各种布局方案和管理方案的研究时,特别是涉及到其服务水平和效率方面的研究时,往往都只能做定性分析,而无法进行深入的定量分析。因此需要采用一种新的研究方法,来对客运站中这类问题进行研究,从而辅助场站设计和管理人员进行科学决策。 1.2 研究目的 计算机仿真技术的出现,为此类复杂系统的分析提供了一个有力武器。随着计算机功能的不断强大和各种应用软件的开发使用,计算机仿真技术已经逐渐深入到交通、物流、管理、规划等各个领域并取得丰富成果。如果可以将计算机仿真技术应用到客运站效率分析上,将客运站的平面布局方案、流线组织方案、各种资源的配备、各环节的服务时间、以及乘客的到达方式作为参数输入到一个仿真模型中,通过计算机仿真运算,求解系统中关心的各种指标值,从而为场站设计人员和管理人员提供决策参考依据,不仅能极大地提高工作效率,而且也可以避免大量调查工作,节省支出。 本次研究的目的之一,就是利用计算机仿真技术,开发出一套可以方便汽车客运站设计1本文中如无特别指出,所提“客运站”一词均指汽车客运站

交通科技大赛的比赛程序评审流程及评分标准

贵州大学第三届交通科技大赛 评审流程及评分标准 第一部分评审流程安排 一、各参赛小组应事先制作好幻灯片并准备好参赛作品参加答辩,答辩要求如下: ①参赛小组代表向评委介绍自己的作品,要求突出作品重点内容和创新之处 (10分钟)。 ②回答评委对课题的提问(5分钟)。 二、每参赛小组答辩完成后,由评委根据评分标准进行逐项打分。 三、全部参赛小组答辩完以后,评委对参赛小组进行点评。 四、评审秘书进行统计汇总,去掉一个最高分和最低分后,以总分计为参赛小组答 辩最终成绩,并按照分数高低排序。 五、由评审主席宣布获奖小组及作品名称。 第二部分评分标准及要求 一、本届大赛答辩评分标准,实行百分制,具体如下: 技术路线、方法及可行评分指标专业知识综合运用创新性应用前景现场综合表现作品难度 性分析 比重25%20%15%15%10%15% 评分 二、各项评分指标评分时以整数计,也即不再保留小数。 三、评分若有改动,请不要直接涂改,而是将原评分值划一“\”线,再写在其右侧。 四、本届大赛答辩评分标准依据“第四届全国大学生交通科技大赛实施方案”制定。 第三部分附则 一、各参赛小组答辩次序由各组负责人赛前抽签产生。

二、参赛作品形式包括实物模型、计算机软件、设计图纸、研究报告等,所有作品 都应为原创并须撰写论文。 三、作品无论以何种形式展现,均须围绕交通运输、交通工程、交通工具运用工程、 交通信息工程与控制、交通运输管理、物流工程等主题进行研究或设计,主题内容应明确,创新点应突出,特色应鲜明。 第四部分评分结果

24基于出行时间连通可靠性的最优路径问题的混合遗传算法中国矿业大学 25基于WebGiS的铁路旅客出行换乘方案的研究与开发兰州交通大学 26“拉贡公路”交通景观改造设计西藏大学 27连续传送式智能停车楼研制扬州大学 28视频车辆检测系统检测精度及使用效果分析研究报告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29居民出行调查数据管理系统开发上海海事大学 30藏文交通标志标牌设计规范研究西藏大学 31色彩在道路交通管理中的应用浙江师范大学 32出租车均衡布局的价格静态调控及GPS动态调度优化方法中南大学 33基于VISUAL STUDIO C#.NET船舶压缩空气系统的仿真与实现大连海事大学 34基于压电陶瓷特性的铁路压力发电系统研究东北林业大学 35停车场自动选择技术的实现分析华中科技大学 36基于VISSIM的机场陆侧交通参数标定与应用中国民航大学 37双型变形自行车设计北京理工珠海学院 38有行人专用相位交叉口支路行人闯红灯行为分析及应对策略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39基于压力传感器的混合交通参数采集方法研究石家庄铁道大学 40冲击钻孔振动效应的监测及相关减震措施西南科技大学 41公共自行车交通规划及评价研究吉林建筑工程学院 42基于VBA的公铁联运物流决策支持系统开发江苏大学 43布达拉宫核心区微观仿真平台的设计与实现西藏大学 44电动自行车制动过程力学分析模型的研究浙江师范大学 “

交通运输部办公厅关于表彰2012年交通运输部政府网站共建工作先进

交通运输部办公厅关于表彰2012年交通运输部政府网站共建工作先进单位先进个人和行业优秀政府网站的通报 【法规类别】互联网 【发布部门】交通运输部 【发布日期】2013.03.13 【实施日期】2013.03.13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XE0303 交通运输部办公厅关于表彰2012年交通运输部政府网站共建工作先进单位先进个人和行 业优秀政府网站的通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交通运输厅(局、委),天津市、上海市交通运输和港口管理局,天津市市政公路管理局,部海事局、救捞局,长江、珠江航务管理局,中国船级社,职业资格中心,部质监局,部内有关单位,部科学研究院: 2012年在地方交通运输主管部门、部属有关单位和部机关各司局的共同努力下,交通运输部政府网站共建和交通运输行业政府网站建设管理工作稳步推进,涌现出一批共建工作先进单位、先进个人和优秀政府网站。 按照《交通运输部政府网站管理办法》有关规定,依据2012年部政府网站共建工作绩效考评结果、共建联络员工作开展情况和2012年交通运输行业政府网站绩效评估结果,部评选出浙江省交通运输厅等19个单位为部政府网站共建工作先进单位,石光等27名人

员为部政府网站共建工作先进个人,江苏省交通运输厅网站等15个网站为交通运输行业优秀政府网站,予以通报表彰。此外,湖南省交通运输厅、河南省交通运输厅、贵州省交通运输厅、天津市市政公路管理局网站等4个单位的网站绩效较2011年有大幅提升,特提出表扬。 希望各获表彰的单位和个人再接再厉,开拓创新,继续发挥表率作用,不断作出新的成绩。各单位要向获得表彰的单位和个人学习,进一步提高对网站建设管理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努力适应社会信息化发展的趋势和要求,切实贯彻以用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不断提升政府网站服务效能,为构建和谐交通运输营造良好氛围,为推进现代交通运输业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附件:1. 2012年交通

交通运输部办公厅、公安部办公厅、市场监管总局办公厅关于进一步

交通运输部办公厅、公安部办公厅、市场监管总局办公厅关于进一步落实道路货运车辆检验检测改革政策有关工作的通 知 【法规类别】交通运输综合规定 【发文字号】交办运[2018]125号 【发布部门】交通运输部公安部60426 【发布日期】2018.09.30 【实施日期】2018.09.30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部门规范性文件 交通运输部办公厅、公安部办公厅、市场监管总局办公厅关于进一步落实道路货运车辆 检验检测改革政策有关工作的通知 (交办运〔2018〕125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交通运输厅(局、委),公安厅(局),质量技术监督局(市场监督管理部门): 按照国务院关于推进物流降本增效促进实体经济发展的部署要求,交通运输部、公安部、质检总局联合印发了《关于加快推进道路货运车辆检验检测改革工作的通知》(交运发〔2017〕207号),部署开展道路货运车辆年检(安全技术检验)和年审(综合性能检测)依法合并工作。目前,各地货运车辆年检和年审合并改革政策(以下简称“两检

合一”政策)落地实施取得初步成效,但仍存在部分地区贯彻改革政策缓慢、落实不到位,部分货运车辆检验检测机构落实政策不积极、不彻底等问题。为确保“两检合一”政策不折不扣落实到位,经交通运输部、公安部、市场监管总局同意,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限时推进“两检合一”式检验检测机构实现“一次上线、一次检测、一次收费” 加快推进道路货运车辆“两检合一”改革,2018年10月15日前,具备安检、综检“两检合一”资质条件的检验检测机构(即同一企业法人,同时具备安检、综检两项资质认定)必须全面实现“一次上线、一次检测、一次收费”。省级交通运输、公安、质监主管部门要进一步完善落实举措,明确责任部门、责任人员和工作标准,迅速开展联合行动,逐地逐站落实,确保“两检合一”目标如期实现。 二、公开货运车辆“两检合一”检验检测机构名单 2018年10月10日前,省级交通运输、公安、质监主管部门要通过政府部门网站、微信公众账号、新闻报刊等途径向社会公布本省份具备安检、综检“两检合一”资质的货运车辆检验检测机构名录、联系电话及经营地址,为广大车主就近检车提供便利。要加大社会宣传力度,阐明政策要求,积极引导广大货车车主选择到“两检合一”式的检验检测机构进行检验检测,便于实现“一次上线、一次检测、一次收费”,减少检验检测排队等候时间,切实减轻经营负担。 三、逐站签署“两检合一”改革政策落地承诺书 2018年10月10日前,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