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无砟轨道自密实混凝土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shangchuan

浅谈无砟轨道自密实混凝土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shangchuan
浅谈无砟轨道自密实混凝土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shangchuan

浅谈无砟轨道自密实混凝土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1、工程概述

现阶段国内的高速铁路正线一般采用CRTS Ⅲ型板式无砟轨道,新建赣州至深圳铁路GSSG-3标,正线设计时速350km/h,轨道工程80.9单线公里。设计采用CRTSⅢ型板式无砟轨道结构设计形式。

2.CRTS Ⅲ型板式无砟轨道结构及自密实混凝土施工工艺

2.1 CRTS Ⅲ型板式无砟轨道结构形式

1、无砟轨道结构形式

CRTSⅢ型板式无砟轨道由钢轨、扣件、预制轨道板、自密实混凝土、限位凹槽、中间隔离层(土工布)和钢筋混凝土底座等部分组成。路基、桥梁(隧道)地段无砟轨道结构高度分别按838mm、738mm设计。底座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路基地段底座混凝土强度等级为 C35,底座宽度为 3100mm,底座板厚度为 300mm,桥梁地段底座混凝土强度等级为 C40,底座宽度为 2900mm,底座板厚度为200mm。桥梁地段底座通过预埋的 L 型钢筋与梁面连接。底座伸缩缝宽度为 20mm,伸缩缝均采用有机硅铜密封,桥梁段横断面结构如图2-1。

2、自密实混凝土

轨道板下铺设自密实混凝土,强度等级为 C40,设计厚度为 90mm,长度和宽度与轨道板对齐,采用单层钢筋焊网,直径为φ12。自密实混凝土与混凝土底座采用限位凹槽的方式进行限位和纵横向力的传递,每块轨道板下设置两个限位凹槽,凹槽尺寸为 700mm×1022mm,限位凹槽处加设配筋,限位凹槽周围(侧面)设置弹性垫层。在自密实混凝土和底座之间设置中间隔离层(土工布)。自密实混凝土通过轨道板预留灌注孔进行灌注。自密实混凝土中设置 2 根φ14 的HRB400 螺纹钢筋通过绝缘卡固定在轨道板门型钢筋内侧。凹槽钢筋和自密实混凝土钢筋网片通过绑扎形成整体。

图2-1

桥梁段横断面结构图

2.2自密实混凝土施工工艺

CRTSⅢ型板式无砟轨道总体施工工艺为:施工准备-沉降评估及CPⅢ建网-桥面凿毛及剪力筋安装-安放底座钢筋网-支立底座模板-浇筑底座混凝土及限位凹槽-伸缩缝填缝-隔离层与弹性垫层施工-轨道板吊装-自密实混凝土结构层配筋安装-轨道板铺设与精调-轨道板固定及模板安装-自密实混凝土结构层灌注-拆除模板。其中在自密实施工前需要根据《高速铁路CRTSⅢ型板式无砟轨道自密实混凝土暂行技术条件》进行初步配合比确定,并通过揭板试验确定最终配合比,揭板试验需要在采用选定的原材料和混凝土搅拌站拌制自密实混凝土,通过新拌自密实混凝土的技术指标测量,和试验灌注2块轨道板自密实混凝土,通过揭板的形式验证自密实混凝土充盈度、厚度、断面状态等指标,并进行配合比和拌制工艺参数调整,使其满足规范要求,最终确定施工标准配合比进行线上自密实混凝土施工,自密实混凝土施工工艺流程如图2-3。

图2-3

自密实混凝土施工工艺流程图

三、自密实混凝土施工质量要求

3.1 自密实混凝土施工相关质量要求

CRTSⅢ型板式无砟轨道自密实混凝土要求结合无砟轨道结构体系及工艺设计特点,确定自密实混凝土施工相关条件参数,结构特性符合C40高性能混凝土的相关要求,具有微膨胀性能且满足低收缩、无收缩混凝土的相关性能,施工特性需保证混凝土坍落扩展度小于等于680mm,具有足够的粘聚性能,施工过程不出现离析、泌水等现象,其流动性满足施工工艺的要求,其他性能符合铁路工程高性能混凝土的相关要求。《高速铁路轨道工程质量验收标准》中要求,自密实混凝土厚度允许偏差为-10mm至+20mm,且厚度不应小于80mm,自密实混凝土灌注完成后轨道板位置允许偏差2mm。规范中要求施工单位每灌注2000块或对灌注质量有疑问时,需揭板抽取不少于1块进行检查。在很多项目施工中因自密实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不到位造成后期返工,花费巨大成本。

自密实混凝土灌注质量技术要求及检测方法如表3-1:

面目测检测

侧面状态侧面不应有空洞、麻面目测法检测

侧面应平整、凸出或凹进轨道板边缘的混凝土厚度不应超出

10mm

钢尺或角尺检测表3-1:自密实混凝土灌注质量技术要求及检测方法

四、自密实混凝土施工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通过对无砟轨道自密实施工工艺、质量要求和现场施工经验交流,自密实混凝施工中易产生的质量通病和预防、防治措施如下:

4.1 充盈度不足

1.原因分析

充盈度是否满足要求是决定自密实混凝土灌注成功与否的最直观的判别依据,也是判断自密实填充层质量合格与否的关键性指标之一,通常在自密实高性能混凝土灌注时通过无砟轨道板的两个观测孔和四角的排气孔,就可以直接判断填充层充盈度合适程度。施工灌注中出现充盈度不足,主要原因有以下几条:

(1)自密实高性能混凝土入模扩展度过小相关性能参数不满足指标要求

入模扩展度是混凝土的流动性的重要指标,技术要求的参考值为扩展度≤680mm,实际可在680mm附近根据气温进行调节。灌注时气温差别大,如果不能随气温进行扩展度的调节,如自密实混凝土的扩展度过小,混凝土就会显得干稠,其T500的时间长,在同样的灌注压力下,自密实混凝土的流动速度慢,相应的灌注时间就会变长,一般一块板的正常灌注时间为8-12min,当灌注超过15min还未达到轨道板的死角时,灌注充盈度不足的几率将呈直线上升。自密实混凝土灌注前需要对下表中的参数进行检验,指标合格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

(2)环境温度过高

夏天环境温度高,梁面上的温度更高,填充层的温度由于空气不流通等原因,内腔的气温将高出气温许多,一般会比环境气温高出12摄氏度左右。当自密实混凝土进入高温的填充层时,混凝土内的水分急剧蒸发,流动性不断丧失,混凝土易在短时间内干硬,即使超过正常扩展度上限的自密实混凝土也很难到达边角,极易造成充盈度严重不足,导致灌注失败。

2.防治措施

(1)合理选择适当的入模扩展度

适当的入模扩展度是指与当时气温相匹配的既灌注顺利又能确保质量的最佳扩展度,气温低自密实混凝土灌注所要求的扩展度也小,反之也大。一般来说如小于适当的扩展度则被认为人模扩展度过小,正常情况按照规范,以扩展度不小于650mm为基准,气温增高则增大,尽量避免灌注时扩展度过小造成充盈度不足。扩展度过低,灌注时间过长,说明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较差,一般对混凝土扩展度影响较大的主要为砂子稳定性,拌和站生产前需要对料斗内骨料进行含水率测定,含水率相差 2%及以上时应将料斗内的骨料清除,将料仓内的骨料用装载机稍加拌和混匀,测定含水率后,重新上料。为确保自密实混凝土质量,一般需要对自密实混凝土所用砂子进行提前不低于90%储备材料。

(2)避开高温时段灌注施工

夏季最不适宜无砟轨道自密实混凝土灌注施工,如必须安排在夏季进行无砟轨道自密实高性能混凝土灌注,则应避开每日高温时段,尽量安排在晚间施工,并切实做好自密实高性能混凝土的保坍工作,防止坍损过快,影响正常灌注。其余季节,气温异常偏高时,也应谨慎避开高温时段,以防造成灌注时自密实层充盈度不足。

4.2 浮浆层

1、浮浆层形成原因分析

浮浆层也指发泡层,是指具有一定厚度的松软层,位于自密实混凝土层表层,与无砟轨道板相接,影响两者的连接力,主要表现形式为已灌注完的自密实层表层与无砟轨道板底板出现离缝,是质量验收中不合格主要指标之一。自密实层产生浮浆层原因主要是自密实混凝土的离析,内部均匀性失调,碎石与浆体分离,碎石下沉,浆体上浮所致。

2、防治措施

自密实层表面出现浮浆层主要防治措施就是控制自密实混凝土的离析,在施工中避免离析的方法与其他高性能混凝土基本相同,主要措施有:

(1)适当掺入改性剂

改降剂是一种具有复合功能的外加剂,具有增稠剂、流平剂、黏度改性剂、密实剂等综合功能,所起作用主要是防止自密实混凝土泌水,确保混凝土内部质地均匀,增强黏聚性,使得自密实高性能混凝土在较大扩展度状态下(小于等于680mm)尽可能减少离析分层以及气泡过度外冒。

(2)改善减水剂性能

如自密实混凝土的黏性较差,很容易导致气泡富集,浆体上浮,导致自密实层表层出现浮浆层。遇到混凝土黏性差的情况,T500要求3s-7s,应该及时调整聚羧酸高性能减水剂性能,增加保黏成分,调整自密实混凝土的黏性,如聚羧酸高性能减水剂减水率偏低,则应提高减水率或适当增加掺量,降低每方自密实混凝土的单位用水量,使自密实高性能混凝土的黏性增强,这有利于控制自密实层表面浮浆层的出现。如在较低冬季施工,特别应注意随着温度的降低,聚羧酸高性能减水剂的保坍成分应不断降低,否则极易导致自密实高性能混凝土出现扩展度返大现象,一旦返大,就可能出现离析,导致灌注后自密实层表层与无砟轨道板底部出现离缝。

4.3 厚度超差

1、厚度超差原因分析

由于高速铁路需要保持轨道的高度平顺,任何经过自密实层灌注后,超出规定标高范围的轨道板,基本为浮板导致,通常无砟轨道板浮板的形式根据严重程度主要分为局部边角上浮和整体上浮,一旦上浮高度超过容许高度均需返工处理。灌注浮板也是造成灌注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通常在灌注过程中造成浮板的原因主要有:

(1)轨道板压紧装置偏少或压紧效果不理想

通常一块轨道板两外侧应至少有足够的压紧装置,确保在一定压力下,不至于浮板,如数量偏少或压紧效果不理想均有可能造成灌注时轨道板上浮。

(2)灌注速度过快

一块板的灌注时间一般在8-12 min之间较为合理,如仅用5-7 min灌完,则灌注过快,极易引起灌注的自密实混凝土对无砟轨道板底的瞬间冲力过大,造成轨道板局部或整体上浮的几率增大。

(3)自密实高性能混凝土扩展度过小

自密实高性能混凝土扩展度过小,即小于合理灌注扩展度下限,则灌注时自密实混凝土流动不畅,易产生局部压力,造成浮板。施工中出现扩展度过小的原因很多,有的是本身混

凝土出拌合站时就偏小,也有的是自密实混凝土在运输途中或等待灌注时间过长造成的扩展度过小。

(4)灌注时相对气温偏高

一般来说在气温适宜季节灌注自密实高性能混凝土,浮板出现的时间以中午时间段为多,晚间相对较少,这主要是一天的中午时段气温相对较高,影响了自密实混凝土的各种性能,造成浮板几率增大。

2、防治措施

(1)适当增加压紧装置或改变压紧方法

以无砟轨道板在正常灌注条件下不出现浮板为原则,在施工灌注时注意总结经验,如无特殊条件的浮板次数增多,则应对压紧装置的数量或压紧效果进行检查。

(2)严格控制灌注下料速度

灌注时避免灌注开关操作不当,造成自密实混凝土下料灌注速度过快。另外自密实混凝土扩展度偏大也可造成灌注过快,这些现场操作人员应予以控制。

(3)防止自密实高性能混凝土扩展度过小

在正式进行灌注之前应对自密实高性能混凝土进行检测,如扩展度过小,则应使用聚羧酸高性能减水剂进行现场调整,使之处于合理范围后再行灌注。

在自密实混凝土施工过程中,还需要做好自密实混凝土拌制过程的控制,确保自密实混凝土用原材料的料源应相对固定、不同批次原材料的品质应基本一致,施工过程中应加强试验检验对原材料的均质性严格控制,尤其是骨料的含泥量对混凝土的影响较大。自密实混凝土施工用砂应进行90%储备,以保证混凝土的稳定性,确保拌制的混凝土各项指标合格,以保证自密实混凝土浇筑质量,避免后期返工成本增加。

主要参考文献:

[1]Q/RC9605-2017 《高速铁路轨道工程施工技术规程》

[2]TB10754-2018 《高速铁路轨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

[3]Q/RC596-2017《高速铁路CRTⅢ型板式无砟轨道自密实混凝土》

[4]铁总科技[2013]125号《高速铁路CRTSⅢ-型板式无砟轨道自密实混凝土暂行技术条件》

[5]铁工管路函(2012)159号《CRTSⅢ型板式无砟轨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指导意见(试行)》

[6]赣深客专施图(轨)-01 CRTS Ⅲ型板路基地段无砟轨道结构图

无砟轨道施工安全规定详细版

文件编号:GD/FS-1790 (管理制度范本系列) 无砟轨道施工安全规定详 细版 The Daily Operation Mode, It Includes All Implementation Items, And Acts To Regulate Individual Actions, Regulate Or Limit All Their Behaviors, And Finally Simplify The Management Process. 编辑: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

无砟轨道施工安全规定详细版 提示语:本管理制度文件适合使用于日常的规则或运作模式中,包含所有的执行事项,并作用于规范个体行动,规范或限制其所有行为,最终实现简化管理过程,提高管理效率。,文档所展示内容即为所得,可在下载完成后直接进行编辑。 京沪高速铁路无砟轨道施工已全面展开,为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保障无砟轨道施工过程安全可控,特编制本规定,以指导施工。 1 主要施工工序及机械 1.0.1 CRTSⅡ型板式无砟轨道施工主要由底座板(支承层)施工、轨道板铺设和水泥乳化沥青砂浆灌注三部分组成。 1.0.2 底座板施工流程为:铺设高强挤塑板及滑动层→钢筋运输及绑扎→立模→底座混凝土浇筑养护→底座板纵连。主要施工机械有钢筋运输车及吊车、混凝土运输车、混凝土泵车。 1.0.3 轨道板铺设施工流程为:轨道板运输及存

放→粗铺轨道板→精调轨道板。主要施工机械有汽车吊、轨道板运输车、双向运板车、悬臂龙门吊、专用吊具。 1.0.4 灌注水泥乳化沥青砂浆施工流程为:安装压紧装置→封边→潮湿底座板基面→注浆→堵孔。主要施工机械是水泥乳化沥青砂浆搅拌车、中转斗提升及转运设备。 2 基本规定 2.0.1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体现“以人为本”的安全原则,为保障人身、设备及工程安全制定本规定。 2.0.2 安全技术规定主要包括工种、机械(设备)和施工作业等部分,本规定主要介绍CRTSⅡ型板式无砟轨道施工各工序安全技术规定,一般施工机

混凝土墙体质量通病的预防措施

预防剪力墙混凝土实体质量通病的措施 混凝土剪力墙的施工过程中一般存在以下质量通病:麻面、露筋、涨模等现象。针对以上质量通病,应该在混凝土剪力墙施工过程中采取相应措施进行控制,从而保证混凝土剪力墙的实体质量。 剪力墙的施工工序主要有:钢筋绑扎、模板支设、混凝土浇筑等工序。剪力墙的实体质量的控制应该按工序进行逐步采取措施进行控制。 一、剪力墙钢筋制作与安装 1、绑扎时先立2~4根竖筋,与下层伸出的搭接筋绑扎,画好水平筋的分档标志,然后于下部及齐胸处绑两根横筋定位,并在横筋上画好标志,接着绑其它余下的横筋,横竖筋的相互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 2、剪力墙钢筋应逐点绑扎,双排钢筋之间设置“S”字墙拉筋,其纵横间距按设计要求:400mm。钢筋外皮(双面)绑扎垫块。 3、墙水平钢筋在两端头、转角、十字节点、联梁等部位的锚固长度及洞口周围加固筋等均应符合设计要求。 4、合模后,对伸出的钢筋应进行修整,宜在搭接处绑一道临时横筋定位。浇筑砼时设专人看管,浇筑后对外露预留的钢筋做再次调整以保证钢筋位置准确。 5、浇筑混凝土前应检查钢筋位置和保护层厚度是否准确,发现问题应及时修整。为保证混凝土保护层的厚度,要注意固定好垫块及钢筋保护卡。

二、模板支设 剪力墙模板以7×7cm木方为边框,中间竖向7×7cm木方为次龙骨,横向为7×7cm木方主龙骨。次龙骨与竹胶板之间、主次龙骨间用钉子连接,次龙骨间距为200mm(净间距),主龙骨的间距与拉螺栓的设置相对应。对拉螺栓应采用Φ14的钢筋,竖向间距为0.45m,横向间距为0.6m,即每一张竹胶板(1220mm×2440mm)上均匀分布6根对拉螺栓,模板上墙之前应按规定打好对拉螺栓孔。 墙体阴角处模板要用7cm×7cm 木方背棱,两块竹胶板中间塞紧海绵条。每次作为一个整体安装、拆除,阳角两竹胶板间要用海绵条塞实,并用木方封住接缝。 支模前要先延墙方向搭设脚手架,用以固定模板,另一侧脚手架,应根据场地实际情况进行搭设,脚手架搭设完毕后开始安装已加工好的竹胶板拼接大模板。按顺序将大模调到指定位置,粗略定位。吊装模板时先安装靠近护壁一侧大模,将大模与绑扎好的钢筋网片临时绑住固定。在吊装另一侧模板时应将对拉螺栓穿上,待模板到位后,再将其拧紧,并通过两侧的架子进行加固。 木模板在浇筑混凝土前,应用清水充分湿润,清洗干净不留积水,使模板缝隙拼接严密。如有缝隙,应用不干胶粘贴,防止漏浆。

混凝土工程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混凝土工程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一、 1)、名称及现象: 蜂窝(混凝土结构局部出现酥松、砂浆少、石子多、石子之间形成空隙类似蜂窝状的窟窿) 2)、产生的原因: 1、混凝土配合比不当或砂、石子、水泥材料加水量不准,造成沙浆少、石子多 2、混凝土搅拌时间不够,未拌和均匀,和易性差,振捣不密实 3、下料不当或下料过高,未设串筒使石子集中,造成石子砂浆离析 4、混凝土未分层下料,振捣不实,或漏振,或振捣时间不够 5、模板分隙未堵严,水泥浆流失 6、钢筋较密,使用的石子粒径过大或坍落度过小 7、基础、柱、墙根部末梢加间歇就继续灌上层混凝土 3)、防治措施: 认真设计,严格控制混凝土配合比,经常检查,做到计量准确;混凝土拌和均匀,坍落度适合;混凝土下料高度超过2m应设串筒和溜槽;浇灌引应分层下料,分层捣固,防止漏振;模板缝应堵塞严密,浇灌中,应随时检查模板支撑情况防止漏浆;基础、柱、墙根部应在下部浇完间歇1~1.5h,沉实后再浇上部混凝土,避免出现“烂脖子”。 小蜂窝:洗刷干净后,用1:2或1:2.5水泥砂浆抹平压实;较大蜂窝:凿去蜂窝处薄弱松散颗粒,刷洗干净,支模用高一级细石混凝土仔细填塞捣实;较深蜂窝:如清除困难,可埋压浆管、排气管、表面抹沙浆或灌注混凝土封闭后进行水泥压浆处理。 二、 1)、名称及现象: 麻面(混凝土局部表面出现缺浆和许多小凹坑、麻点,形成粗糙面,但无钢筋外漏现象) 2)、产生原因: 1、模板表面粗糙或沾附水泥浆渣等杂物未清理干净,拆模时混凝土表面被沾坏

2、模板未浇水湿润或湿润不够,构件表面混凝土的水分被吸去,使混凝土失水过多出现麻面 3、模板拼缝不严,局部漏浆 4、模板隔离剂涂刷不均,或局部漏刷或失效,混凝土表面与模板沾接造成麻面 5、混凝土振捣不实,气泡未排除,停在模板表面形成麻面 3)、防治措施: 模板表面清理干净,不得沾有干硬水泥砂浆等杂物:浇灌混凝土前,模板应浇水充分湿润,模板缝隙,应用油毡纸、腻子等堵严;模板隔离剂应选用长效的,涂刷均匀,不得漏刷;混凝土应分层均匀振捣密实,至排除气泡为止 表面作粉刷的,可不处理,表面无粉刷的,应在麻面部位浇水充分湿润后用原混凝土配合比去石子砂浆,将麻面抹平压光 三、 1)、孔洞(混凝土结构内部有尺寸较大的空隙,局部没有混凝土或蜂窝特别大,钢筋局部裸露或全部裸露) 1、在钢筋较密的部位或预留孔洞和埋设件处,混凝土下料被搁住,未振捣就继续浇筑上层混凝土 2、混凝土离析,砂浆分离,石子成堆,严重跑浆,有未进行振捣 3、混凝土一次下料过多、过厚、下料过高,振捣器振动不到,形成松散孔洞 4、混凝土内掉入工具、木块、泥块等杂物,混凝土被卡住 2)、预防措施: 在钢筋密集处及复杂部位,采用细石子混凝土浇灌,在模板内充满,认真分层振捣密实或配人工捣固;预留孔洞,应两侧同时下料,侧面加开浇灌口,严防漏振;砂石中混有粘土块、模板工具等杂物掉入混凝土内,应及时清除干净 将孔洞周围的松散混凝土和软弱浆膜凿除,用压力水冲洗,支设带托盒的模板,撒水充分湿润后用高强度等级细石混凝土仔细浇灌捣实 四、

无砟轨道安全技术交底

无砟轨道安全技术交底 工程名称汪村边特大桥施工里程DK297+007.8~DK297+845.11工程部位无砟轨道底座板交底日期2013年12月7日一、基本要求1.1 遵守劳动纪律,听从指挥,认真学习,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规则、制度、不违章作业,并劝阻和制止他人的违章行为;1.2 严格执行岗位责任制,特殊工种要持证上岗,不准将机械设备交给无证者操作,在未熟悉机械、设备性能和操作规程前,不能上岗操作;1.3 按照作业要求正确穿戴个人防护用品,进入施工现场必须戴安全帽。二、无砟轨道施工作业应考虑以下主要危险源、危害因素2.1 基础面凿毛碎片飞溅伤人;2.2 钢筋加工、钢筋焊接触电伤害;2.3 混凝土输送泵爆裂;2.4 模板倒运时超载、偏载、捆扎不牢固,发生滑落或者侧翻;2.5 工具轨临时存放、倒运及安装过程中砸伤作业人员;2.6 工具轨、轨枕吊装作业伤害;2.7 轨枕固定架降落过程中用手试探凹槽耦合情况;2.8 组合式轨道排架吊装前支承块与挂篮连接螺栓松动,吊点间距设置不合理,运行过程中下方有作业人员;2.9物流运输过程中发生行车事故;2.10 轨道板吊装作业伤害;2.11 轨道板铺设和对位时压伤手脚,调整时未同步起升,发生倾斜;2.12 基础面凿毛人员应佩戴护目镜,手套等安全防护用品,凿毛作业面周围不得站人,避免混凝土碎块飞溅伤人;2.13 工地倒运模板时应进行捆绑,不应超载,避免模板运输途中滑落,拆除和安装模板过程中,应避免模板倾倒伤人;2.14 运输车辆严禁人、料混装,车辆行驶速度不应过快。为确保运输车就位良好和安全进出,应派专人指挥,平交道口和狭窄的施工场地,设置缓行标志,必要时安排人员指挥交通;2.15 道床板施工区域内施工时,应加强照明设施,不得把灯具挂在竖起的钢筋或者其它金属构件上,导线应架空。三、钢筋加工安全措施3.1 钢材、半成品等应按规格、品种分别堆放整齐,制作场地要平整,工作台要稳固,照明灯必须加网罩;3.2 拉直钢筋时,卡头要卡牢,地锚要结实牢固,拉筋沿线2米区域内禁止行人。人工绞磨拉直,不准用胸、肚接触推杠,应缓慢松解,不得一次松开;3.3 展开圆盘钢筋要一头卡牢,防止回弹,切断时要先用脚踩紧;3.4 人工断料,工具必须牢固。切断小于30厘米的短钢筋,应用钳子夹牢,禁止用手把扶,并在外侧设置

混凝土质量通病防治的措施

混凝土质量通病防治的措施 第一章概述 混凝土工程施工过程中,经常发生一些质量通病,影响结构的安全,如何最大限度的消除质量通病,保证工程结构安全,是工程管理人员急需掌握的,本文就结合工作实际,对混凝土工程的质量通病的产生和防治进行探讨。 第二章蜂窝 (一)现象 混凝土结构局部出现酥松、砂浆少、石子多、石子之间形成空隙类似蜂窝状的窟窿。 (二)产生的原因 (1)混凝土配合比不当或砂、石予、水泥材料加水量计量不准,造成砂浆少、石 于多; (2)混凝土搅拌时间不够,未拌合均匀,和易性差,振捣不密实; (3)下料不当或下料过高,未设串通使石子集中,造成石子砂浆离析, (4)混凝土未分层下料,振捣不实,或漏振,或振捣时间不够; (5)模板缝隙未堵严,水泥浆流失; (6)钢筋较密,使用的石子粒径过大或坍落度过小; (7)基础、柱、墙根部未稍加间歇就继续灌上层混凝土。 (三)防治的措施。

(1)认真设计、严格控制混凝土配合比,经常检查,做到计量准确,混凝土拌合均匀,坍落度适合;混凝土下料高度超过过2m应设串筒或溜槽:浇灌应分层下料,分层振捣,防止漏振:模板缝应堵塞严密,浇灌中,应随时检查模板支撑情况防止漏浆;基础、柱、墙根部应在下部浇完间歇1~1.5h,沉实后再浇上部混凝土,避免出现“烂脖子”。 (2)小蜂窝:洗刷干净后,用1:2或1:2.5水泥砂浆抹平压实;较大蜂窝,凿去蜂窝处薄弱松散颗粒,刷洗净后,支模用高一级细石混凝土仔细填塞捣实,较深蜂窝,如清除困难,可埋压浆管、排气管,表面抹砂浆或灌筑混凝土封闭后,进行水泥压浆处理, 第三章麻面 (一)现象 混凝土局部表面出现缺浆和许多小凹坑、麻点,形成租糙面,但无钢筋外露现象。 (二)产生的原因 (1)模板表面粗糙或粘附水泥浆渣等杂物未清理于净,拆模时混凝土表面被粘坏; (2)模板未浇水湿润或湿润不够,构件表面混凝土的水分被吸去,使混凝土失水过多出现麻面; (3)摸板拼缝不严,局部漏浆; (4)模扳隔离刑涂刷不匀,或局部漏刷或失效.混凝土表面与模板粘结造成麻面

混凝土质量通病产生的原因及防治的措施

混凝土质量通病产生的原因及防治的措施 1.蜂窝、麻面 混凝土结构局部出现酥松、砂浆少、石子多、石子之间形成空隙类似蜂窝状的窟窿,局部表面出现缺浆和许多小凹坑、麻点,形成租糙面,但无钢筋外露现象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1)混凝土配合比不当或计量不准,造成砂浆少、石子多;(2)混凝土搅拌不均匀或搅拌时间不够,和易性差,存在漏振;(3)下料高度超过2m时未设串筒,造成石子砂浆离析,使石子集中,或未分层下料,振捣不实,或漏振,或振捣时间不够;(4)模板缝隙不够严密,有漏浆现象,模板表面粗糙或粘附水泥浆渣等杂物未清理于净,没有足够的养生,拆模时间过早;(5)基础、柱、墙根部未进行接缝处理。(6)模板未浇水湿润或湿润不够,特别是夏季,气温高时构件表面混凝土的水分被吸去,使混凝土失水过多出现麻面;(7)设计不当,造成钢筋过密,使石子不能很好的流动或坍落度过小;防治的措施。(1)认真设计、严格控制混凝土配合比,经常检查,做到计量准确,混凝土拌合均匀,坍落度适合;混凝土下料高度超过2m应设串筒或溜槽:浇灌应分层下料,分层振捣,防止漏振:模板缝应堵塞严密,浇灌中,应随时检查模板支撑情况防止漏浆。设计时充分考虑的钢筋的间距。(2)模板去面清理干净,不得粘有较硬性的杂物,浇灌混凝土前,模板应浇水充分湿润,模板缝隙,应用油毡纸、腻子等堵严,模扳隔离剂应选用长效的,涂刷均匀,不得漏刷;混凝土应分层均匀振捣密实,至排除气泡为止;(3)小蜂窝:洗刷干净后,用1:2或1:2.5水泥砂浆抹平压实;较大蜂窝,凿去蜂窝处薄弱松散颗粒,刷洗净后,支模用高一级 细石混凝土仔细填塞捣实,较深蜂窝,如清除困难,可埋压浆管、排气管,表面抹砂浆或灌筑混凝土封闭后,进行水泥压浆处理, 2.露筋: 混凝土内部各钢筋局部裸露在混凝土的表面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1)浇筑小构件时,设计不当钢筋过密,浇筑混凝土时没有足够的保护层,使钢筋紧靠模。(2)设计不当使钢筋较密、保护层太小、振捣时由于人为因素造成钢筋移位、变形,从而产生露筋;(3)木模扳未浇水湿润.吸水粘结或脱模过早,拆模时缺棱、掉角,导致漏筋(4)混凝土配合比及振捣不当,产生离折,靠模板部位缺浆或模板漏浆。防治的措施(1)浇灌混凝土,应保证钢筋位置和保护层厚度正确,并加强检验查,钢筋密集时,应适当减小石子的粒径,保证混凝土配合比准确和良好的和易性;浇灌高度超过2m,应用串筒、或溜槽进行下料, 以防止离析;模板应充分湿润并认真堵好缝隙;混凝土振捣严禁撞击钢筋,操作时,避免人为因素致使钢筋移位;保护层混凝土要振捣密实;充分养生,不宜过早拆模以使碰坏棱角。(2)表面漏筋,刷洗净后,在表面抹1:2或1:2.5水泥砂浆,将允满漏筋部位抹平;漏筋较深的凿去薄弱混凝上和突出颗粒,洗刷干净后,用比原来高一级的细石混凝土填塞压实.

高速铁路无砟轨道施工安全措施(新版)

( 安全技术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高速铁路无砟轨道施工安全措 施(新版) Technical safety means that the pursuit of technology should also include ensuring that people make mistakes

高速铁路无砟轨道施工安全措施(新版) 一、安全措施: 1.入场大型设备必须“四证一书”齐全,生产(制造)许可证、产品合格证、安装验收合格证、设备操作证及设备履历证书。 2.桥面施工用电安全是安全控制的重点之一,必须严格执行“三级配电、二级保护”与“三项五线”制,必须确保线路无破损、横越桥面的电线必须穿硬质保护套筒保护,严禁使用花线、明插座、碘钨灯,严禁线路在钢筋上缠绕。 3.所有上桥通道必须有安全防护装置,有安全护栏及休息平台。 4.工地照明设备要齐全可靠,确保夜间施工安全。 5.桥面上施工场面狭窄,各种机具、材料要有序堆放,严禁靠桥边缘堆放,且要预留专门的过人通道。 6.两布一膜、高强挤塑板存放、运输、铺设过程中要采取防水

措施,在桥上作业时,操作人员严禁抽烟。 7.施工便道要随时平整压实并设会车通道,基坑回填要密实,防止车辆会车发生倾倒。 8.底座板钢筋网片吊装、轨道板吊装、砂浆吊装等上桥作业前一定要检查吊车的钢丝绳、吊链及吊具的安全状态,吊装过程中,吊臂范围内严禁站人,桥下及桥上要设置两名安全员全程监控,分别负责桥上与桥下的安全监管工作。 9.轨道板粗铺安放时,施工人员应用专用的撬杆安放,防止发生挤伤事故。 10.精调作业小车行走时须缓慢且及时调整方向,防止滚轮脱落导致作业架倾覆,就位后采取拉紧固定措施,避免大风造成作业小车坠落。 11.定期对调节千斤顶进行检查,防止调板过程中意外坠板。 12.及时备份精调的数据文件,防止由于系统瘫痪而使数据丢失。 13.随时关注气候变化情况,遇雷雨天气提前采取措施或调整施

混凝土质量通病预防措施

混凝土质量通病预防、治理(措施) 批准: 审核: 编制: 编制日期:

1 目的 为明确和指导在建工程混凝土缺陷修补工作,保证混凝土表观质量,特制定本交底。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混凝土表观缺陷预防及修补措施。 3 职责划分 3.1 各作业队负责缺陷修补的直接实施。 3.2 工程部负责组织实施和管理。 3.3 质检部负责修补过程质量监控。 3.4 质保部负责实施程序的监控。 3.5 试验室负责混凝土质量控制。 3.6 物资部负责材料供应。 4 引用文件 ——《水运工程质量检验标准》(JTS257-2008) ——《水运工程混凝土施工规范》(JTJ268-96) ——《项目质保大纲》 ——《混凝土缺陷修补》工作程序 5 实施细则 5.1 准备工作 5.1.1 配合比设计: 根据混凝土缺陷类别,需设计配合比的,工程部委托试验室设计修补配合比,经公司试验室审核同意后,按修补配合比执行修补。 5.1.2 人员: 各混凝土施工单位必须配备2~3名专业瓦工专门负责修补。修补过程中,项目部配备1名施工员指导、监控。 5.1.3 设备、材料: 1)设备: 麻袋若干个,铁铲、抹刀3套,临时木模若干套。 2)材料:

水泥—与混凝土用相同的水泥,砂—与混凝土用相同的砂(过筛),养护液—混凝土养护用养护液,水—拌和用水。 5.2 缺陷定义及形成原因、预防措施、修补方法 5.2.1露筋: 1)定义:钢筋未被混凝土所包裹而外露。 原因分析: 1、砼浇注振捣时,钢筋垫块移位或垫块太少甚至漏放,钢筋紧贴模板。 2、钢筋砼结构断面较小,钢筋过密,如遇粒径大碎石卡在钢筋上,砼水泥浆不能充满钢筋周围。 3、因配合比不当砼产生离析,或模板严重漏浆。 4、砼振捣时,振捣棒撞击钢筋,使钢筋移位。 5、砼保护层振捣不密实,或木模板湿润不够,砼表面失水过多,或拆模过早等,拆模时砼缺棱掉角。 预防措施: 1、灌注砼前,检查钢筋位置和保护层厚度是否准确。 2、为保证砼保护层的厚度,要注意固定好垫块。一般每隔1m左右在钢筋上绑一个水泥砂浆垫块。 3、钢筋较密集时,选配适当粒径的碎石。碎石最大粒径不得超过结构截面最小尺寸的1/4,同时不得大于钢筋净距的3/4。结构截面较小,钢筋较密时,可用细石砼浇注。 4、为防止钢筋移位,严禁振捣棒撞击钢筋。 5、砼自由顺落高度超过2m时,要用串筒或溜槽等进行下料。 6、拆模时间要根据试块试验结果确定,防止过早拆模。 7、操作时不得踩踏钢筋,如钢筋有踩弯或脱扣者,及时调直,补扣绑好。 治理方法:将外露钢筋上的砼残渣和铁锈清理干净,用水冲洗湿润,再用1∶2或1∶2.5水泥砂浆抹压平整,如露筋较深,将薄弱砼剔除,冲刷干净湿润,用高一级的细石砼捣实,认真养护。 5.2.2缝隙夹渣: 1)定义

混凝土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一、前言 随着建筑施工工艺改革和建筑工业化的发展,框架结构、大模板、滑升模板等建筑体系得到普遍应用,建筑工程中现浇混凝土占的比重越来越大,因此保证混凝土工程质量,防治现浇混凝土质量通病,成为提高建筑工程质量的重要一环。以下就笔者在施工管理过程中所发现的几个典型事例进行分析,并就此提出笔者的预防措施和处理方法。 二、常见的质量通病和防治措施 (一)混凝土蜂窝、麻面、孔洞 1、产生原因:(1)模板表面粗糙并粘有干混凝土,浇灌混凝土前浇水湿润不够,或模板缝没有堵严,浇捣时,与模板接触部分的混凝土失水过多或滑浆,混凝土呈干硬状态,使混凝土表面形成许多小凹点。(2)混凝土搅拌时间短,加水量不准,混凝土和易性差,混凝土浇筑后有的地方砂浆少石子多,形成蜂窝。(3)混凝土浇灌没有分层浇灌,下料不当,造成混凝土离析,因而出现蜂窝麻面。(4)混凝土浇入后振捣质量差或漏振,造成蜂窝麻面。 2、预防措施:(1)浇灌混凝土前认真检查模板的牢固性及缝隙是否堵好,模板应清洗干净并用清水湿润,不留积水,并使模板缝隙膨胀严密。(2)混凝土搅拌时间要适宜,一般应为1-2分钟。(3)混凝土浇筑高度超过2米时,要采取措施,如用串筒、溜管或振动溜管进行下料。(4)混凝土入模后,必须掌握振捣时间,一般每点振捣时间约20-30秒。合适的振捣时间可由下列现象来判断:混凝土不再显著下沉,不再出现气泡,混凝土表面出浆且呈水平状态,混凝土将模板边角部分填满充实。 3、处理方法:麻面主要影响美观,应加以修补,即将麻面部分湿润后用水泥浆或水泥砂浆抹平。如果是小蜂窝,可先用水洗刷干净后,用1:2或2:5水泥砂浆修补;如果是大蜂窝则先将松动石子剔掉,用水冲刷干净湿透,再用提高一级标号的细石混凝土捣实,加强养护。如果是孔洞,要经过有关人员研究,制定补强方案,方可处理。 (二)露筋 1、产生原因:(1)混凝土振捣时钢筋垫块移位,或垫块太少,钢筋紧贴模板,致使拆模后露筋。(2)钢筋混凝土构件断面小,钢筋过密,如遇大石子卡在钢筋上水泥浆不能充满钢筋周围,使钢筋密集处产生露筋。(3)混凝土振捣时,振捣棒撞击钢筋,将钢筋振散发生移位,因而造成露筋。 2、预防措施:(1)钢筋混凝土施工时,注意垫足垫块,保证厚度,固定好。(2)钢筋混凝土结构钢筋较密集时,要选配适当石子,以免石子过大卡在钢筋处,普通混凝土难以浇灌时,可采用细石混凝土。(3)混凝土振捣时严禁振动钢筋,防止钢筋变形位移,在钢筋密集处,可采用带刀片的振捣棒进行振捣。 3、处理方法:首先将外露钢筋上的混凝土渣子和铁锈清理干净,然后用水冲洗湿润,用1:2或1:2.5水泥砂浆抹压平整;如露筋较深,应将薄弱混凝土全部凿掉,冲刷干净润湿,用提高一级标号的细石混凝土捣实,认真养护。 (三)混凝土强度偏高或偏低

混凝土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混凝土质量通病及防治措 施 Jenny was compiled in January 2021

混凝土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摘要 混凝土工程施工过程中,经常发生蜂窝、麻面等质量通病。如何最大限度地消除质量通病,保证工程结构安全,是工程质量管理部门最关注的问题。近几年,很多房地产公司、建筑公司在工程建设中混凝土工程量越来越大,结合工作实践,对混凝土工程质量通病的产生和防治进行探讨。 关键词:裂缝、分析、防治 1.1砼实体裂缝 原因:1、水灰比过大、干燥裂缝;2、砼保护层偏小,位置放置不当;3、收光时间及收光次数掌握不当;4、过早拆除及承受外部荷载;5、支撑强度不够,使模板产生扰度、沉降不均匀;6、温度变化以及砼收缩变形大于极限拉升变形导致砼裂缝;7、配筋不合理; 8、结构跨度过大,未留置后浇带或后浇带留置不合理。 防治措施:1、尽量减小砼坍落度,在最后一次抹光结束后立即进行覆盖养护;2、浇筑前应检查保护层垫块位置和厚度,并在初凝前进行二次复振;3、砼浇筑后至终凝至少收光三次,最后一次需控制在初凝后终凝前;4、根据同养试块的抗压强度合理选择拆模时间和加荷时间;5、浇筑砼前检查排架各节点锚固是否到位,地基和排架垫木是否硬实;6、确保大体积砼内外温差小于25℃,温度梯度每米小于15℃;7、合理配置钢筋,特别是墙板水平筋和柱、梁交接处加强筋的配置;8、合理留置后浇带。 1.2砼凝结时间异常 原因:1、外加剂计量不准确(过量);2、FA等掺合料是否掺错;3、现场人为随意添加外加剂;4、外加剂本身缓凝成分超量。

防治措施:1、定期对计量系统进行校验,出现异常立即整改;2、查看库存原材料;3、现场添加外加剂必须由技术人员旁站指导监督;4、及时通知外加剂生产厂家根据季节变化调整配比。 1.3现场砼养试块强度不合格 原因:1、配合比设计富余不足;2、取样不规范;3、制作不规范;4、冬季砼强度增长缓慢,且未按要求送检;5、冬季砼受到早期冻害,影响砼强度增长;6、现场随意加水。 防治措施:1、严格按JGJ55-2011设计配合比;2、应在同一车卸料过程中卸料量的1/4至3/4之间取样;3、由专人负责,并严格按照规范制作;4、加强工地砼养试块的管理,记录温度,按规范要求养护及送检;5、当日平均气温低于-5℃时,必须添加防冻剂,并做好保温措施;6、禁止现场加水。 1.4砼坍落度损失较大 原因:1、外加剂保塑性能差;2、现场浇筑缓慢,砼在现场等待时间过长;3、配合比设计不当;4、现场施工人员较少,工地停电,胀模等。 防治措施:1、根据季节变化要求厂商合理调整外加剂中的缓凝成分;2、调整配合比,根据运距控制出厂砼坍落度,合理掺用外加剂;4、施工方应做好施工组织设计,确保浇筑砼人数。 1.5砼蜂窝、麻面、孔洞 原因1、模板表面粗糙,脱模剂涂抹不均匀或品种不当,砼浇筑前未用水湿润;2、对浇筑有一定高度的砼下料不当,造成砼离析;3、砼浇筑后振捣质量差或漏振;4、模板拼缝不严,或是砼浇筑时模板变形导致漏浆。 防治措施:1、模板表面应平整,无粘附物,脱模剂涂抹要均匀,浇筑前应用清水湿润,并不留积水;2、砼浇筑高度不宜大于2米,必要时采取串筒、溜槽进行下料;3、合理掌握振捣时间和振捣间距,振捣均匀,不过振、漏振;4、模板拼装应丝严缝合,并加固牢固。

混凝土工程质量通病与防治措施

混凝土工程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混凝土工程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一、 1)、名称及现象: 蜂窝(混凝土结构局部出现酥松、砂浆少、石子多、石子之间形成空隙类似蜂窝状的窟窿) 2)、产生的原因: 1、混凝土配合比不当或砂、石子、水泥材料加水量不准,造成 沙浆少、石子多 2、混凝土搅拌时间不够,未拌和均匀,和易性差,振捣不密实 3、下料不当或下料过高,未设串筒使石子集中,造成石子砂浆 离析 4、混凝土未分层下料,振捣不实,或漏振,或振捣时间不够 5、模板分隙未堵严,水泥浆流失 6、钢筋较密,使用的石子粒径过大或坍落度过小 7、基础、柱、墙根部末梢加间歇就继续灌上层混凝土 3)、防治措施: 认真设计,严格控制混凝土配合比,经常检查,做到计量准确;混凝土拌和均匀,坍落度适合;混凝土下料高度超过2m应设串筒和溜槽;浇灌引应分层下料,分层捣固,防止漏振;模板缝应堵塞严密,浇灌中,应随时检查模板支撑情况防止漏浆;基础、柱、墙根部应在下部浇完间歇1~1.5h,沉实后再浇上部混凝土,避免出现“烂脖子”。 小蜂窝:洗刷干净后,用1:2或1:2.5水泥砂浆抹平压实;较大蜂窝:凿去蜂窝处薄弱松散颗粒,刷洗干净,支模用高一级细石混凝土仔细填塞捣实;较深蜂窝:如清除困难,可埋压浆管、排气管、表面抹沙浆或灌注混凝土封闭后进行水泥压浆处理。 二、 1)、名称及现象: 麻面(混凝土局部表面出现缺浆和许多小凹坑、麻点,形成粗糙面,但无钢筋外漏现象) 2)、产生原因: 1、模板表面粗糙或沾附水泥浆渣等杂物未清理干净,拆模时混凝 土表面被沾坏 2、模板未浇水湿润或湿润不够,构件表面混凝土的水分被吸去,

使混凝土失水过多出现麻面 3、模板拼缝不严,局部漏浆 4、模板隔离剂涂刷不均,或局部漏刷或失效,混凝土表面与模板 沾接造成麻面 5、混凝土振捣不实,气泡未排除,停在模板表面形成麻面 3)、防治措施: 模板表面清理干净,不得沾有干硬水泥砂浆等杂物:浇灌混凝土前,模板应浇水充分湿润,模板缝隙,应用油毡纸、腻子等堵严;模板隔离剂应选用长效的,涂刷均匀,不得漏刷;混凝土应分层均匀振捣密实,至排除气泡为止 表面作粉刷的,可不处理,表面无粉刷的,应在麻面部位浇水充分湿润后用原混凝土配合比去石子砂浆,将麻面抹平压光 三、 1)、孔洞(混凝土结构内部有尺寸较大的空隙,局部没有混凝土或蜂窝特别大,钢筋局部裸露或全部裸露) 1、在钢筋较密的部位或预留孔洞和埋设件处,混凝土下料被搁 住,未振捣就继续浇筑上层混凝土 2、混凝土离析,砂浆分离,石子成堆,严重跑浆,有未进行振捣 3、混凝土一次下料过多、过厚、下料过高,振捣器振动不到,形 成松散孔洞 4、混凝土内掉入工具、木块、泥块等杂物,混凝土被卡住 2)、预防措施: 在钢筋密集处及复杂部位,采用细石子混凝土浇灌,在模板内充满,认真分层振捣密实或配人工捣固;预留孔洞,应两侧同时下料,侧面加开浇灌口,严防漏振;砂石中混有粘土块、模板工具等杂物掉入混凝土内,应及时清除干净 将孔洞周围的松散混凝土和软弱浆膜凿除,用压力水冲洗,支设带托盒的模板,撒水充分湿润后用高强度等级细石混凝土仔细浇灌捣实 四、 1)、名称及现象: 漏筋(混凝土内部主筋、副筋或箍筋局部裸露在结构构件表面)2)、产生原因: 1、灌筑混凝土时,钢筋保护层垫块位移,或垫块太少或漏放,致 使钢筋紧贴模板外漏 2、结构构件截面小,钢筋过密,石子卡在钢筋上,使水泥砂浆不

无砟轨道施工安全专项施工方案

无砟轨道施工安全专项施工方案 1、编制范围 12、工程简介 13、规划目标 13、1质量目标 13、2安全目标 23、3环境保护目标 23、4文明施工目标 24、质量控制管理要点: 24、1 施工准备 24、2 两布一膜铺设 34、3 底座混凝土 34、4 轨道板粗铺 44、5 轨道板测量及精调 54、6 水泥乳化沥青砂浆灌注 65、质量保证措施 65、1质量保证体系 65、2制度保证措施 85、3质量目标管理制度 95、4施工质量保证措施1 15、5检查和质量信息反馈措施1 26、安全保证措施1 26、1安全生产保障体系1 26、2安全保证措施1 47、环境保护措施1 57、1组织保证措施1 67、2制度保证措施1 67、3综合措施1 67、4施工环境具体措施16无砟轨道施工安全专项施工方案

1、编制范围杭州至长沙铁路客运专线站前工程HKJX-5标全长 68、630km,起止里程DK569+8 39、17~DK638+4 68、75。经综合考虑全标段施工进度、结合架梁工期,拟将DK587+575~DK590+637范围作为无砟轨道施工首件工程,即DK587+5 74、85~DK587+6 57、57段路基(长度 82、72m)、田垄特大桥(中心里程DK588+0 77、 46、长度8 39、78m)DK588+4 97、35~DK588+5 71、87段路基(长度 74、52m)、英山特大桥(中心里程DK589+5 76、 35、长度xx、96m)及2-6路基永久端刺(DK590+5 80、83~DK590+6 36、83段)范围。本段范围架梁时间较早,而且运梁通道将在xx年11月20日结束,最先具备铺板施工条件。本段范围设计全部为CRTSⅡ型板式无砟轨道,按照工管技 【xx】 35号文要求,首件主要施工内容:两布一膜施工(L≤150m的路基:两布施工),底座板施工,CRTSⅡ型无砟轨道板的粗铺、精调、灌浆、轨道板纵向张拉、轨道板板缝混凝土填充、首件工程钢轨铺设及精调等。 2、工程简介本段无砟轨道首件工程起讫里程DK587+575~DK590+637,全长 3、062正线公里。其中,首件工程起点为范家山大桥长沙台DK587+575,终点为英山特大桥长沙台摩擦板范围,全长 3、062km,位于南昌市新建县境内。共含桥梁2座,长2849m;路基2段,

混凝土质量通病的防治及处理

混凝土质量通病的防治及处理 商品混凝土工程施工过程中,经常发生一些质量通病,影响结构的安全,如何最大限度地消除质量通病,保证工程结构安全。本文结合传统的施工工艺及笔者多年的实践经验,对商品混凝土工程的施工中经常出现的一些质量通病,提出相应的防治及处理措施。 一、商品混凝土表面蜂窝现象 指商品混凝土结构局部出现酥松、砂浆少、石子多、石子之间形成空隙类似蜂窝状的窟窿。 1、产生的原因 1.1商品混凝土配合比不当或砂、石子、水泥材料加水量计量不准,造成砂浆少、石子多; 1.2商品混凝土搅拌时间不够,未拌和均匀,和易性差,振捣不密实;把安全工 程师站点加入收藏夹 1.3下料不当或下料过高,未设串通使石子集中,造成石子砂浆离析; 1.4商品混凝土未分层下料,振捣不实,或漏振,或振捣时间不够; 1.5模板缝隙未堵严,水泥浆流失; 1.6钢筋较密,使用的石子粒径过大或坍落度过小; 1.7基础、柱、墙根部未稍加间歇就继续灌上层商品混凝土。 2、防治的措施 2.1认真设计、严格控制商品混凝土配合比,经常检查,做到计量准确,商品混 凝土拌和均匀,坍落度适合;商品混凝土下料高度超过过2m应设串筒或溜槽:浇灌应分层下料,分层振捣,防止漏振:模板缝应堵塞严密,浇灌中,应随时检 查模板支撑情况防止漏浆;基础、柱、墙体根部应在下部浇完间歇1-1.5h,沉实后再浇上部商品混凝土,避免出现“烂脖子”。 2.2小蜂窝:洗刷干净后,用1:2或1:2.5水泥砂浆抹平压实;较大蜂窝,凿去蜂窝处薄弱松散颗粒,刷洗净后,支模用高一级细石商品混凝土仔细填塞捣实,较深蜂窝,如清除困难,可埋压浆管、排气管,表面抹砂浆或灌筑商品混凝

混凝土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混凝土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摘要 混凝土工程施工过程中,经常发生蜂窝、麻面等质量通病。如何最大限度地消除质量通病,保证工程结构安全,是工程质量管理部门最关注的问题。近几年,很多房地产公司、建筑公司在工程建设中混凝土工程量越来越大,结合工作实践,对混凝土工程质量通病的产生和防治进行探讨。 关键词:裂缝、分析、防治 1.1砼实体裂缝 原因:1、水灰比过大、干燥裂缝;2、砼保护层偏小,位置放置不当;3、收光时间及收光次数掌握不当;4、过早拆除及承受外部荷载;5、支撑强度不够,使模板产生扰度、沉降不均匀;6、温度变化以及砼收缩变形大于极限拉升变形导致砼裂缝;7、配筋不合理;8、结构跨度过大,未留置后浇带或后浇带留置不合理。 防治措施:1、尽量减小砼坍落度,在最后一次抹光结束后立即进行覆盖养护;2、浇筑前应检查保护层垫块位置和厚度,并在初凝前进行二次复振;3、砼浇筑后至终凝至少收光三次,最后一次需控制在初凝后终凝前;4、根据同养试块的抗压强度合理选择拆模时间和加荷时间;5、浇筑砼前检查排架各节点锚固是否到位,地基和排架垫木是否硬实;6、确保大体积砼内外温差小于25℃,温度梯度每米小于15℃;7、合理配置钢筋,特别是墙板水平筋和柱、梁交接处加强筋的配置;8、合理留置后浇带。 1.2砼凝结时间异常 原因:1、外加剂计量不准确(过量);2、FA等掺合料是否掺错;3、现场人为随意添加外加剂;4、外加剂本身缓凝成分超量。 防治措施:1、定期对计量系统进行校验,出现异常立即整改;2、查看库存原材料;3、现场添加外加剂必须由技术人员旁站指导监督;4、及时通知外加剂生产厂家根据季节变化调整配比。 1.3现场砼养试块强度不合格 原因:1、配合比设计富余不足;2、取样不规范;3、制作不规范;4、冬季砼强度增长缓慢,且未按要求送检;5、冬季砼受到早期冻害,影响砼强度增长;6、现场随意加水。 防治措施:1、严格按JGJ55-2011设计配合比;2、应在同一车卸料过程中卸料量的1/4至3/4之间取样;3、由专人负责,并严格按照规范制作;4、加强工地砼养试块的管理,记录温度,按规范要求养护及送检;5、当日平均气温低于-5℃时,必须添加防冻剂,并做好保温措施;6、禁止现场加水。 1.4砼坍落度损失较大 原因:1、外加剂保塑性能差;2、现场浇筑缓慢,砼在现场等待时间过长;3、配合比设计不当;4、现场施工人员较少,工地停电,胀模等。 防治措施:1、根据季节变化要求厂商合理调整外加剂中的缓凝成分;2、调整配合比,根据运距控制出厂砼坍落度,合理掺用外加剂;4、施工方应做好施工组织设计,确保浇筑砼人数。 1.5砼蜂窝、麻面、孔洞 原因1、模板表面粗糙,脱模剂涂抹不均匀或品种不当,砼浇筑前未用水湿润;2、对浇筑有一定高度的砼下料不当,造成砼离析;3、砼浇筑后振捣质量差或漏振;4、模板拼缝不严,或是砼浇筑时模板变形导致漏浆。 防治措施:1、模板表面应平整,无粘附物,脱模剂涂抹要均匀,浇筑前应用清水湿润,并不留积水;2、砼浇筑高度不宜大于2米,必要时采取串筒、溜槽进行下料;3、合理掌握振捣时间和振捣间距,振捣均匀,不过振、漏振;4、模板拼装应丝严缝合,并加固牢固。

无砟轨道安全质量

-无砟轨道安全质量

————————————————————————————————作者:————————————————————————————————日期: ?

6-2高铁无碴轨道安全试题 (含单选题30题、填空题25题、简答题14题) 一、选择题:(共30题) 1、轨道板磨床操作前应检查液压站油箱(B)及系统供 油压力是否正常。 A油量B液压C部件 2、轨道板磨床操作,应检查压缩空气气压是否正常(大于7bar),注意储气罐(A)。 A 及时放水B安全防护C经常检查 3、轨道板磨床操作前应确认( A)开关箱电压指示表显示电压正常。 A 总电源 B分配电箱C磨床机 4、打磨机控制电脑( B)启动后,都必须使X1、A1、C1、A2及C2“回零”,以使控制系统能根据测量系统识别出每个轴所处的绝对位置。 A第一次 B 每次 C 三次 5、根据打磨出的轨道板用于( C)的不同,毛坯板应摆放正确并输入打磨机。 A左线B右线 C右线或是左线6、打磨机床出现报警时,必须由( B )来处理。 A现场负责人B经过专门培训并合格的人员 C打磨操作人员。 7、CRTSII型轨道板布料机使用前,应检查液压站油箱及各减速箱的( B )。 A油量 B油位C油浓度 8、CRTSII型轨道板布料机操作前,必须确认混凝土罐( A )布料机上方后,方可启动布料机布料。 A 离开 B 靠近 C接近 9、CRTSII型轨道板拉毛机开机前,开动拉毛机在对混凝土表面进行拉毛处理,拉毛深度控制在( A )。 A 1-2mm B2-3mm C3-4mm 10、真空吊具操作前,每组轨道板模型上两端4组端模琐紧螺母是否(A),以免影响脱模。 A松动B拧紧C牢固

混凝土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我国混凝土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一、均匀沉降裂缝 (一)原因分析 裂缝多属贯穿性的,走向与沉降情况有关,一般与地面呈45°~90°方向发展,裂缝宽度与荷载大小有较大关系,而且与不均匀沉降值成比例。产生不均匀沉降裂缝的原因是由于结构和结构下面的地基未经夯实和没有进行必要的加固处理,或地基受到破坏,使浇筑后地基产生不均匀沉降,另外由于模板支撑没有固定牢固以及过早地拆模,也会引起不均匀沉降裂缝。 (二)预防措施 1、对软硬地基、松软土、填土地基应进行必要的夯实与加固。 2、避免在较深的松软土或回填土上预制构件,如预制应压实加固。 3、构件预制场地不应设在冻土上,周围应做好排水措施。 (三)治理方法 1、模板表面应清理干净,不得有杂物;隔离剂涂刷均匀,不得漏刷;浇筑混凝土前模板应浇水充分湿润,模板缝隙应严密;混凝土应分层均匀振捣密实,直到排出气泡为止。 2、表面做粉刷的,可不处理,表面不粉刷的,应在麻面部位浇水充分湿润后,用原混凝土配合比无石子砂浆,将麻面抹平压光。 二、蜂窝 混凝土结构局部出现酥松、砂浆少、石子多、石子之间形成空隙类似蜂窝状的窟窿。 (一)产生的原因 1、混凝土配合比不当或砂、石予、水泥材料加水量计量不准,造成砂浆少、石于多;

2、混凝土搅拌时间不够,未拌合均匀,和易性差,振捣不密实; 3、未按操作规程浇注砼,下料不当,使碎石集中,造成砼离析。 4、砼一次下料过多,没有分段、分层灌注,振捣不实或下料与振捣配合不好,未允分振捣又下料。 5、模板孔隙未堵好,或模板稳定性不足,振捣砼时模板移位,造成严重漏浆。 (二)防治的措施 1、认真设计、严格控制混凝土配合比,经常检查,做到计量准确,混凝土拌合均匀,坍落度适合;混凝土下料高度超过过2m应设串筒或溜槽:浇灌应分层下料,分层振捣,防止漏振:模板缝应堵塞严密,浇灌中,应随时检查模板支撑情况防止漏浆;基础、柱、墙根部应在下部浇完间歇1~1.5h,沉实后再浇上部混凝土,避免出现“烂脖子”。 2、小蜂窝:洗刷干净后,用1:2或1:2.5水泥砂浆抹平压实;较大蜂窝,凿去蜂窝处薄弱松散颗粒,刷洗净后,支模用高一级细石混凝土仔细填塞捣实,较深蜂窝,如清除困难,可埋压浆管、排气管,表面抹砂浆或灌筑混凝土封闭后,进行水泥压浆处理。 三、露筋: (一)现象。混凝土内部主筋、副筋或箍筋裸露在结构构件表面。 (二)产生的原因: 1、砼浇注振捣时,钢筋垫块移位或垫块太少甚至漏放,钢筋紧贴模板。 2、钢筋砼结构断面较小,钢筋过密,如遇粒径大碎石卡在钢筋上,砼水泥浆不能充满钢筋周围。 3、因配合比不当砼产生离析,或模板严重漏浆。 4、砼振捣时,振捣棒撞击钢筋,使钢筋移位。 5、砼保护层振捣不密实,或木模板湿润不够,砼表面失水过多,或拆模过早等,拆模时砼缺棱掉角。

现浇混凝土施工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现浇混凝土施工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3380>字节集美组2006-1-9 4:48:19 发表于房地产门户-搜房网>业主论坛> 南湖山庄业主论坛https://www.360docs.net/doc/de6829511.html, 摘要:本文作者通过自己的施工实践和总结,较为全面的阐述了现在混凝土施工中常见的一些质量通病和缺陷,分析、列举了这些质量通病产生的主要原因,并相应的提出了一些具有可操作性的预防措施和施工中应着重注控制的环节,另外,本文还简要介绍了一些缺陷的弥补方法,可供同行参考。 关键词:施工质量事故处理 -------------------------------------------------------------------------------- 一、前言 随着建筑施工工艺改革和建筑工业化的发展,框架结构、大模板、滑升模板等建筑体系得到普遍应用,建筑工程中现浇混凝土占的比重越来越大,因此保证混凝土工程质量,防治现浇混凝土质量通病,成为提高建筑工程质量的重要一环。以下就笔者在施工管理过程中所发现的几个典型事例进行分析,并就此提出笔者的预防措施和处理方法。 二、常见的质量通病和防治措施 (一)混凝土蜂窝、麻面、孔洞 1、产生原因:(1)模板表面粗糙并粘有干混凝土,浇灌混凝土前浇水湿润不够,或模板缝没有堵严,浇捣时,与模板接触部分的混凝土失水过多或滑浆,混凝土呈干硬状态,使混凝土表面形成许多小凹点。(2)混凝土搅拌时间短,加水量不准,混凝土和易性差,混凝土浇筑后有的地方砂浆少石子多,形成蜂窝。(3)混凝土浇灌没有分层浇灌,下料不当,造成混凝土离析,因而出现蜂窝麻面。(4)混凝土浇入后振捣质量差或漏振,造成蜂窝麻面。 2、预防措施:(1)浇灌混凝土前认真检查模板的牢固性及缝隙是否堵好,模板应清洗干净并用清水湿润,不留积水,并使模板缝隙膨胀严密。(2)混凝土搅拌时间要适宜,一般应为1-2分钟。(3)混凝土浇筑高度超过2米时,要采取措施,如用串筒、溜管或振动溜管进行下料。 (4)混凝土入模后,必须掌握振捣时间,一般每点振捣时间约20-30秒。合适的振捣时间可由下列现象来判断:混凝土不再显著下沉,不再出现气泡,混凝土表面出浆且呈水平状态,混凝土将模板边角部分填满充实。 3、处理方法:麻面主要影响美观,应加以修补,即将麻面部分湿润后用水泥浆或水泥砂浆抹平。如果是小蜂窝,可先用水洗刷干净后,用1:2或2:5水泥砂浆修补;如果是大蜂窝则先将松动石子剔掉,用水冲刷干净湿透,再用提高一级标号的细石混凝土捣实,加强养护。如果是孔洞,要经过有关人员研究,制定补强方案,方可处理。 (二)露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