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复习之湖南乡土地理

中考复习之湖南乡土地理
中考复习之湖南乡土地理

中考复习之湖南乡土地理

1、湖南的位置:湖南位于我国的中部偏南,长江中游南岸,东经108°47′—114°15′北纬24°39′—30°08′。大部分地区位于洞庭湖以南,故名湖南,简称“湘”。

2、湖南行政区划和人口分布状况:全省划分为(13)个省辖市,(1)个自治州,省会长沙市。全省现有人口(6697.7)万人,其中城镇人口(2377.68)万人,乡村人口(4320.02)万人。受自然环境和经济条件的影响,人口主要分布在湘东、湘中、湘南和湘北地区,湘西地区人口偏少,仅占全省总人口的12%。

3、湖南地势特点和主要地形区的分布:

湖南地势特点:东南西三面环山;中部丘陵起伏;北部平原展布;向东北开口呈马蹄形盆地。主要地形区的分布:大致分为四部分:

西部是湘西山地,海拔在400—1000米;南部、东部是湘南、湘东山地,海拔在300—1000米;中部是湘中丘陵,海拔一般在500以下;北部的洞庭湖平原是长江中下游平原的一部分。

4、洞庭湖对水量的调蓄作用:

洞庭湖从西北面的松滋口、太平口、藕池口等数条水道接纳长江来水,然后从东北面的城陵矶附近在入长江,成为了长江的一座天然的水库,对长江的水量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随着洞庭湖面积的缩小,对长江的调节作用也大大减弱。

湘、资、沅、澧四水和主要的水电站:(如图)

湘江:发源于广西东北部的海洋山西麓,全长850千米,水量丰富,水流平稳,两岸工农业发达。耒水上的江东水电站是湖南较大的水电站之一。资水:发源于桂东北和湘西南地区,全长650千米,中游有著名的柘溪水电站。

沅江:发源于贵州东部云雾山,全长1000多千米,是湖南水力资源最丰富的河流,干流和支流上有凤滩水电站和五强溪水电站(湖南装机容量最大的水电站)。

澧水:发源于湖南西北部,是四水中最短的河流。

5、湖南主要的自然灾害:(山体滑坡)、(崩塌)和(泥石流)

9、湖南农业和工业生产的概况:

农业概况:水热条件优越,耕地、林地面积广阔,水系发达,是我国重要的农业大省。以水稻为主的种植业、以生猪饲养为主的畜牧业和淡水鱼养殖为主的养殖业是主要的农业生产部门。是久负盛名的“鱼米之乡”。

工业概况:矿产资源丰富,农产品和劳动力充足,为湖南的工业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工业已经成为湖南经济的重要支柱,形成了以冶金、机械、电子、石油化工、建材、食品、纺织等为主的工业体系,并发展了高新技术产业。

6、湖南境内的铁路干线和高速公路:

南北干线:(京广线)、(焦柳线)

东西干线:(浙赣线—湘黔线)、(湘桂线)、(石长线)

主要铁路枢纽:

株州、(浙赣线—湘黔线和京广线)

怀化(焦柳线—湘黔线)和、

衡阳(京广线——湘桂线)

高速公路:

10、具有地方特色的主要农副产品:棉花、苎麻、茶叶、茶油、中华猕猴桃;水产品中华鳖

11、有色金属之乡:矿产资源丰富,各类矿产共141中。有色金属种类齐全、分布广、储量大。钨、锑、铋、储量居全国之首,钒、铷列全国第二,锡、汞、铅、锌居全国前列。大型矿山有锡矿山锑矿(世界锑都)、水口山铅锌矿等。

12、高新技术极其产业在推进湖南工业化进程中的作用:高新技术产业已经成为湖南强劲的新的经济增长点,对经济发展起到了明显的带动作用。

13、长株潭一体化:指长沙、株洲、湘潭将实施以三个城市交通、电力、信息、金融、环抱等建设为重点,融合三市要素,实现立体交通和绿化带相连接,形成以三个城市为核心,周边小城市和一批中心城镇组成的现代化、生态化的网状城市群。

14、中等城市发展的特点:一是着力提高现有中等城市的质量与内涵,扩大规模,一些地区性中心城市;二是在小城市的发展上,不以增加数量为重点,而是以扩容提质为重点。

15、小城镇的发展特点:注重完善县域范围内城镇体系总体布局,形成县城(县级市市区)——区域性中心镇——般乡镇的层次分明的空间结构,逐步健全小城镇的各项功能,提高小城镇为农村经济和农民生活服务的综合水平。

16、湖南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使人民生活水平高于温饱但不够富裕,达到丰衣足食、安居乐业、生活舒适便利、精神健康充实。

7、湖南著名的旅游景区:

世界自然遗产——武陵源:位于湖南省张家界市,由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天子山、索溪峪、杨家界等景区组成,被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

历史文化名城——长沙、岳阳:

长沙——全国首批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有岳麓山、马王堆汉墓、天心阁、开福寺、湖南第一师范、世界之窗、烈士公园、湖南省博物馆等旅游景点。

岳阳——古称巴陵,以“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和龙舟文化为特色的旅游景点,主要景区有岳阳楼、君山、南湖等。

南岳——衡山:景色十分秀丽,有“南岳独秀”的美称。“祝融峰之高,万广寺之深,藏经殿之秀,水帘洞之奇” 被称为南岳“四绝”

国家地质公园——崀(lang)山:位于邵阳市新宁县,是“国家地质公园”,属于“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

伟人故里——韶山:伟人毛泽东的故乡,是革命纪念地之一。

人间仙境——桃花源:位于桃源县,是大诗人陶渊明描绘的人间仙境,至今有1600多年的历史。

8、旅游开发中应注意的问题:为了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则必须坚持保护与开发并重,合理开发,优化利用的方针,杜绝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生态环境和景观的破坏,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湖南地理专题练习

一、填空题.

1、湖南简称湘,省会是长沙,有 6 个相邻省市,即广东、江西、湖北、贵州、广西壮族自治区和重庆直辖市。被首批批准为全国历史文化名城的城市是长沙,另外还有岳阳市为全国历史文化名城。

2、湖南的地形类型以山地和丘陵为主,地势特点三面高,中部低,朝北开口的马蹄形盆地(或大致南高北低),气候类型是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特点是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少雨.

3、长江在湖南的支流主要有湘江、资江、沅江、澧水,它们都自南向北流入洞庭湖。四水中,流经长沙的是湘江。

4、湖南主要的自然灾害洪涝(6月)和伏旱(7、8月)。

5、通过湖南的主要铁路南北向(纵向)的有京广线、焦柳线

东西向(横向)的主要铁路有浙赣-湘黔线、湘桂线、石长线。经过长沙的是浙赣-湘黔线和湘桂线。铁路枢纽有株洲(浙赣、湘黔、京广线交汇)和怀化(湘黔线、焦柳线交汇)。

6、通过湖南的主要高速公路南北向(纵向)的有京珠高速,东西向(横向)的上海-瑞丽、衡阳-昆明、常德-张家界、长沙-重庆

7、著名的旅游景区:武陵源风景区(张家界--世界自然遗产);

南岳衡山(衡阳市);国家地质公园崀山(邵阳市新宁县);

毛泽东故里湘乡(湘潭);人间仙境桃花源(桃源县);

长沙(岳麓山、岳麓书院、马王堆汉墓、天心阁、开福寺、第一师范、世界之窗、石燕湖生态公园等);

岳阳(岳阳楼、君山、南湖)。

二、综合题:

1.写出下列地理事物名称:

河湖:①②

铁路:③焦柳线④湘黔线⑤京广线

矿产地⑥水口山(铅锌矿)

风景区⑦武陵源风景区

2.读湖南省区略图填空:

(1)A是该省区的行政中心长沙

(2)B是重要的铁路枢纽,它是株洲,通过该地南北方向的铁路干线是京广线

(3)C是雪峰山,其走向是东北-西南

它是我国第二级阶梯和第三级阶梯的分界线。

(4)D处是著名的“五岳”之一衡山

(5)请你列举该湖南的三个个著名商标或企业

远大空调、中联重科、三一重工、长丰汽车、华菱钢铁、岳阳纸业、菲利浦LG曙光、株洲电力机车、株洲硬质合金、湘潭电机、长沙卷烟厂等.

三.简答题:

1、湖南的地势特点是三面高,中部低,朝北开口的马蹄形盆地(或南高北低),判断依据是境内河流大致由南向北流向

2、洞庭湖面积变小的自然原因是泥沙淤积,人为原因是围湖造田;主要危害是消减洪峰和调蓄洪水的能力大大削弱,治理的措施是退田还湖和移民建镇;被称为“鱼米之乡”的原因是(鱼)洞庭湖是我国第二大淡水湖,湖内鱼类资源丰富和湖区土壤肥沃,农作物丰富,盛产水稻,油菜等。

3、坐火车从长沙到张家界旅游,依次经过的铁路干线有

A 京广线→湘黔线→焦柳线

B 石长线→焦柳线

湖南行政区划图

四.选择题.

1、湖南省的简称来源于哪一条河?()

A沅江B、资水C、澧水D湘江

2、湖南按温度带和干湿地区划分属于()

A、暖温带、半湿润区

B、暖温带、湿润区

C、亚热带、湿润区

D、亚热带、半湿润区

3、下列风景区距洞庭湖最近的是()

A、武陵源

B、岳阳楼

C、衡山

D、莨山

4、东北-西南走向的雪峰山是我国重要分界线上的山脉,这条界限是()

A、季风区和非季风区分界线

B、地形第二级阶梯和第三级阶梯分界线

C、农耕区和畜牧区分界线

D、亚热带和暖温带分界线

5、长沙地区中有“千年学府”和“花炮之乡”之称的是()

A、岳麓书院和浏阳

B、毛泽东故居和南岳衡山

C、桃花源和浏阳

D、世界之窗和岳阳楼

6、游览“五岳”之一的衡山,需要去()

A、吉首市

B、衡阳市

C、常德市

D、怀化市

7、一个农业开发公司来湖南投资创业,以下四种投资方向,不适合的是()

A、种植优质水稻

B、发展特种水产

C、饲养瘦肉型生猪

D、在丘陵山地栽培苹果树

8、湖南省的森林资源主要分布在()

A、湘东、湘南、湘中山地

B、湘西、湘南、湘北山地

C、湘西、湘南、湘东山地

D、湘东、湘南、湘北山地

9、下列铁路干线和高速公路,通过湖南省会长沙的是()

①京广线②浙赣线③焦柳线④湘黔线⑤京珠高速⑥上瑞高速

A 、①⑥B、②⑤C、①⑤D、③④

(1、D 2、C 3、B 4、B 5、A 6、B 7、D 8、C 9、C)

《湖南地理》复习纲要

1、地理位置:湖南省位于中国的中部偏南,长江中游南岸,东临江西省,西临贵州省、重庆市,南临广东、广西,北临湖北省。因大部分在洞庭湖以南而得名

湖南,因省内最大的河流湘江贯穿其境,故简称“湘”。

2、行政区划:共14个,包括13个省辖市、1个自治区(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长沙市是湖南的省会。

3、人口分布:2002年人口总数为6628.5万,人口分布特点是中部和北部人口稠密,湘东、湘西和湘南人口稀疏。

4、地形地势的基本特征: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全省地势形似一个马蹄形盆地:东、西、南三面高,中部低,朝北开口。全省分四大地形区:西部是雪峰山等湘西山地,南部是南岭等山地,中部是湘中丘陵,北部是洞庭湖平原,是长江中下游平原的一部分。洞庭湖平原主要是长江和湘、资、沅、澧四水冲积而成。邵阳地处湘中丘陵区。

5、河流:湖南有“四水”,即湘江、资水、沅江和澧水,均注入洞庭湖,后经长江注入东海。湘江流经本省最重要的工业区,是最重要的河流和流域面积最大的河流,中游建有柘溪水电站;沅江是湖南水力资源最丰富的河流,正在建设的五强溪水电站是我省最大的水电站;澧水地处暴雨区,河流水位季节变化大。邵阳主要属资水流域。

6、洞庭湖:是我国第二大淡水湖。西北部“吞”入长江水,然后从东北部城陵矶附近“吐”出水入长江,对长江的水量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但由于长江的“四水”泥沙淤积和围湖造田等原因,洞庭湖面积在不断减小。近几年来,采取了退田还湖、植树造林等措施。

7、自然灾害:湖南省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少雨。主要气象灾害有干旱、洪涝、寒潮等。山区多山洪(即泥石流),平原地区多涝灾。

8、农业:是全国有名的“鱼米之乡”。主要农业部门有种植业、生猪饲养为主的畜牧业和渔业,主要粮食产品有稻谷、玉米、小麦、红薯等,主要林产品有油茶、柑橘等。

9、有色金属矿产:湖南素有“有色金属之乡”之称。“世界锑都”——锡矿山,有色金属博物馆——柿竹园,“铅都”——水口山。

10、工业概况:主要工业部门有冶金机械、食品等传统工业和高新技术产业。

11、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现已建立长沙、株洲2个国家级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长、株、潭地区是高新技术及产业的密集区。

12、交通运输业:湖南交通的主要运输方式是铁路运输。面北向的铁路干线有京广线、洛湛线和焦柳线,东西向的铁路干线有石长线、浙赣—湘黔线、湘桂线。主要铁路枢纽有株洲、怀化(号称“火车拉来的城市”)、长沙、衡阳等。高速公路形成了“一纵四横”的主骨架,其中上海—瑞丽的高速公路湖南段贯穿我市,潭邵高速公路已通车。

13、旅游资源:世界自然遗产——武陵源,位于湖南省张家界市,被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长沙、岳阳。南岳——衡山。国家地质公园——山,山风景区位于邵阳市新宁县,属于“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伟人故里——韶山。人间仙境——桃花源。南山牧场——城步。

14、旅游业与环境保护:合理开发,优化利用,注意保护。

15、长株潭经济一体化:长株潭是长沙、株洲、湘潭三市的简称,它们地处湘江下游,是湖南经济最发达的地区。

【强烈推荐】全套中考地理复习资料(湘教版)

七年级地理(上册)知识点 第一章让我们走进地理 一、地图 1、地图的基本要素:比例尺、方向、图例。 (1)比例尺 1)概念:表示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2)公式: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 3)表示方式:A线段式:如 0 40 80 120千米 B数字式:如1:4000000 C文字式:如:图上一厘米代表实地40千米 4)大小:A、比值确定:分母小比值大比例尺大 分母大比值小比例尺小 B、图幅相同:比例尺大范围小内容详细 (地图大小相等)比例尺小范围大内容简略 C、同一地区:比例尺大图幅大内容详细 比例尺小图幅小内容简略 D、比例尺的选择:比例尺越大,则表示的范围越小,内容越详细; 比例尺越小,表示的范围越大,内容越简单。如:学校平面图应选择较大比例尺;画中国政区图应选择较小的比例尺。 (2)方向a、一般定向法:面向地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b、指向标定向法:按指向标判别方向,指向标的箭头指示正北方向。 c、经纬网定向法: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3)图例和注记P10,图1-17一些常用图例 第二章地球的面貌 一、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1、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球体。依据: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的实例。 2、地球的表面积是5.1亿平方千米,平均半径6371千米,赤道周长约4 万千米。 二、地球仪在地球仪上识记以下内容。南极、北极,赤道,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 三、经线、纬线 (1)

(2) —90°为高纬度。 ⑶、南北半球和东西半球的划分:赤道将地球划分为南北两半球;国际上规定20°W和160°E两条经线组成的经线圈,作为划分东西两个半球的分界线。如:15°W位于东半球;165°E位于西半球。 五、世界的海陆分布 1、海洋与陆地:海洋占71%,陆地占29%。 2、海陆分布特点:世界海陆分布很不均匀。陆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但是北极周围却是一片海洋; 海洋大多分布在南半球,而南极周围却是一块陆地。 2、七大洲,四大洋 ⑴、识记七大洲的名称和基本轮廓(世界地理P 23 的图)。 (2)、面积最大和最小的大洲:亚洲、大洋洲; (3)、全部位于北半球的大洲:欧洲、北美洲 (4)、全部位于南半球的洲:南极洲 (5)、跨经度最多的大洲和大洋:南极洲、北冰洋 (6)、赤道穿过的大洲:非洲、亚洲、大洋洲、南美洲。 (7)、大西洋的形状呈“S”形 (8)、面积最大,最深的大洋:太平洋;面积最小,最浅的大洋:北冰洋。 3、洲界线: 亚、欧两洲分界线:乌拉尔山—乌拉尔河—大高加索山脉。亚、非两洲分界线:苏伊士运河。 南、北美洲分界线:巴拿马运河。亚、北美洲分界线:白令海峡。 八、海陆变迁 1、地球表面形态处在永不停止的变化之中。如:地震、火山等(地中海面积的 缩小,红海面积的扩大,东非大裂谷的扩张等都说明地球内部在运动)。2、魏格纳提出的大陆漂移假说证据:南美洲的东岸和非洲的西岸可以嵌合在一 起。 2、板块构造学说:地球共分为六大板块,(见初一地理(上册)P 35 图)。(1)六大板块中,太平洋板块几乎全部是海洋。 (2)澳大利亚大陆、印度半岛、阿拉伯半岛位于印度洋板块。 (3)板块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跃。 (4)板块碰撞挤压形成高山高原(如:印度洋板块和亚欧板块碰撞挤压形成喜马拉雅山脉),张裂拉伸形成海洋或裂谷(如:红海,东非裂谷) 3、火山与地震:世界上两大火山、地震带:⑴、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⑵、地

6湖南乡土地理必考

湖南乡土地理必考(10分综合题) 一、湖南的地理位置 1、绝大部分位于低纬度,在五带中位于北温带,在我 国温度带中位于亚热带,洞庭湖以南,长江中游南岸。 2、邻省位置:北面邻湖北(简称鄂、武汉)、西北邻重 庆(简称渝、重庆),西与贵州(简称贵或黔、贵阳)接壤, 西南与广西(简称桂、南宁)、南与广东(简称粤、广州) 相邻,东与江西(简称赣、南昌)为界。由于大部分地区位 于洞庭湖以南,故名湖南。 3、湖南的省会城市是长沙。 4、湖南的地形特点:山地、丘陵为主,地形复杂 多样,山区面积广大。 5、地势特点:全省地势恰是一个东、西、南三面 高中部低,朝北开口的马蹄形盆地。 6、雪峰山:东北一西南走向,是我国地势第二、 三级阶梯的分界线,也是湖南东西两部分自然和经济的 重要界线。) 二、湖南气候及河流湖泊 7、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光热充足,降 水丰沛,雨热同期。 湖南植被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土壤以红壤和黄壤为主。 8、洞庭湖是长江的天然水库,洞庭湖面积缩小了很多, 洞庭湖的面积在不断缩小的原因有:⑴自然原因:泥沙 淤积;⑵人为原因:围湖造田。 9、洞庭湖面积缩小会引起⑴洞庭湖调节长江水量的能 力大大下降;⑵洪涝灾害频繁;⑶生物的多样性受破坏; 10、治理措施:主要有⑴退田还湖,移民建镇;⑵在 洞庭湖以上的长江中、上游地区和洞庭湖水系植树造 林、保持水土,减少泥沙淤积。 11、湖南境内自东向西有湘江、资水、沅江、澧水四水, 从不同的方向汇入洞庭湖,构成洞庭湖水系,然后注入 长江。 12、湘江:自南向北主要流经湖南东部地区,是湖南 最重要的河流,号称湖南的母亲河,建有东江水电站; 13、资水:有“滩河"之称.资水水力资源丰富,中游建 有著名的柘溪水电站; 14、沅江:沅江是湖南水力资源最丰富的河流.五强溪 水电站(干流上)是湖南装机容量最大的水电站。 15、澧水:是“四水"中最短的河流。

八年级上册地理总复习资料的

八年级上册地理总复习资料 1.我国陆地面积是960万km2。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我国总人数为1 2.95亿。占世界总人口的1/5以上。我国共有56个民族,各民族具有“大杂居、小聚居”的分布特点。 2.从海陆位置看,我国位于世界最大的亚欧大陆的东部,世界上最大的洋太平洋的西岸,有众多的岛屿和海湾,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 3..各民族中汉族人口最多,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是壮族。我国面积最大的省级行政区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口最多的省区河南。我国的内海有渤海和琼洲海峡。 4.我国人口的突出特点是基数大,增长快。每年新增人口为1200万左右。我国被称为“日光城”的地方是拉萨。“聚宝盆”是指柴达木盆地。 5.我国平均人口密度为134人/平方km。是世界平均人口密度的3倍多。我国人口的分布特点是东部人口密度大,人口多;西部人口密度小,人口少。我国最大的盐场是长芦盐场,最大的渔场是舟山渔场。 6.我国的两个特别行政区是香港特别行政区,收回的时间是199 7.7.1. 第一任行政长官是董建华;澳门特别行政区,收回的时间是1999.12.20,第一任行政长官是何厚铧.。我国的三级行政区划是省、县、乡。江苏省的简称是苏。 7.为了使人口数量的增长,同社会、经济的发展相适应和资源、环境条件相协调,我国政府把实行计划生育作为一项基本国策。我国少数民族最多的省区是云南。 8.我国秦岭---淮河一线大致与800mm年等降水量线和一月0℃等温线一致。又是我国干湿地区湿润地区和半湿润地区的分界线,温度带暖温带和亚热带的分界线,河流长江和黄河的分水线。 9.我国南方地区的主要农作物是甘蔗、油菜、水稻;北方地区的是小麦、花生、棉花。传统民居特点是南方墙体高、坡度陡,北方墙体厚、坡度小。 10. 西双版纳可爱的热带雨林动物有绿孔雀、长嘴犀鸟、长尾猿、亚洲大象。黄土高原生态建设中面临的重要问题是人多地少。 11.我国气温分布的特点是冬季南北温差大、夏季南北普遍高温。西双版纳著名的热带雨林的奇观有望天树、板状根、独木成林、绞杀植物。 12.台湾海峡属于东海的范围。台湾的少数民族是高山族。青藏地区的两个农业区是湟水谷地和雅鲁藏布江谷地(藏南谷地)。 13.我国西北地区地形以高原、盆地为主。我国面积最大的沙漠是塔克拉玛干沙漠。我国西北地区常见风力作用形成的雅丹地貌。 14.从中国在地球上的位置看,位于东半球和北半球两半球;从海陆位置看,中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长江是我国的“黄金水道”,干支流通航里程达8万km。 15.西双版纳被称为“北回归线”上的绿洲,原因是其他地方受副热带高气压的影响,干旱少雨,本地受雨热同期的季风气候的影响。 16.四大地理分区中的西北地区是我国跨经度最广的地区。青藏地区的自然特征是高、寒。被称为“高原之舟”的牲畜是牦牛。 17.西北地区的最突出的自然特征是干旱。当地的河流稀少,多为内流河。我国最大的内流

2020年整理中考复习:湘教版初中地理复习提纲(全4册).doc

中考地理复习提纲 七年级上册 第二节 我们怎样学习地理 一、学会看地图:1、地图制作过程:鸟瞰图形----平面图-----地图(P6) (学习基础) 2、最早的地图:距今4700多年苏美尔人 3、地图的种类:(P7) 二、地图三要素: 1、方向: (1)通常方法: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2)有指向标地图:箭头指向北方 (3)有经纬网地图: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 (4)室外看地图:面朝北背朝南 (5)确定地平面方向:指南针;北极星;太阳;年轮;树叶疏密;山两侧的潮湿程度 2、比例尺:(1)定义:图上距离与实地距离之比 (2)表示方法:数字式;文字式;线段式 (3)大小比较:分子为1分母大,比例尺小 (4 (5)相同图幅的两幅地图 (6)学校平面图宜用约1/1000的比例尺 3、图例与注记:(1)图例与注记的区别(P10) (2)常用图例符号(P10) 4、看地图的顺序:图名——方向——图例——比例尺——图的内容 5、学会收集地理信息(学习之本):图书馆查阅资料;上网查询;社会实践等 6、学会思考地理问题(学习关健):地理事物的名称、分布、特征、成因、联系等 7、在野外旅行中学习地理(重要途径):准备好地图、指南针、笔记本、照相机等 第一章 地球的面貌 第一节 认识地球 一、地球的形状 1、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盖天说—浑天说—麦哲伦环球航行—卫星探测 即天圆地方—张衡的“天之包地,犹地之裹黄”—球体—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2、麦哲伦航行的时间和路线:(P15) 3、地球是球体的证据:(1)海边看船;(2)草原看马;(3)麦哲伦环球航行;(4)月食时月球表面 的圆弧形阴影;(5)现代探测技术及照片;(6)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7)登高望远 二、地球的大小: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平均半径:6371千米; 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 三、 地球仪 1、 几个概念:地球仪;地轴;北极;南极;赤道;经线;纬线;经度;纬度

湖南乡土地理知识

湖 南 乡 土 地 理 编写者:彭红阳 修改者:谢丽琼 龙江南 _____班 姓名___________ 使用日期_____________ 湖南乡土地理知识点 1.概况 (1 )湖南的位置:湖南位于我国的中部偏南,长江中游南岸,东经108°47′—114°15′北纬24°39′—30°08′。大部分地区位于洞庭湖以南,故名湖南,简称“湘”。绝大部分位于低纬度,在五带中位于北温带;其北邻湖北省,东邻江西省,南邻广东省,西南邻广西壮族自治区,西邻贵州省,西北邻重庆市。 (2)人口:2004年达到6697.7万人,316人/平方千米。民族众多,以汉族人为主,少数民族中人口较多的有土家族、苗族、侗族、瑶族、回族等,主要分布在湘西、湘南和湘东的边远山区。中部和北部人口稠密,东、南、西部相对稀疏(3)行政区划:现有13个省辖市、1个自治州,分为122个县级行政单位,长沙市是行政中心, 2.湖南地势特点和主要地形区、河流的分布: 湖北省、鄂、武汉 重庆市、渝 贵 州 省 、 贵 或 黔 、 贵 广西壮族自治区、桂、 南宁 广东省、粤、广州 江西省 、 赣 、 南昌

(1)地势:东、西、南三面高,中部低,朝北开口的马蹄形盆地。 (2)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 东部是湘东山地,主要是罗霄山脉。 南部是湘南山地,主要是南岭及附近山岭。 西部是全省地面积最广,平均海拔最高的湘西山地,主要有武陵山和雪峰山脉。 北部是洞庭湖平原,中部是湘中丘陵。 (3)洞庭湖水系: 洞庭湖:位于湖南北部,是我国第二大淡水湖,从东北城陵矶汇入长江,从而对长江水量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随着泥沙淤积和围垸垦殖等原因洞庭湖日益萎缩,对长江水量的调节能力减弱,导致洞庭湖区洪涝灾害频发治理措施:退田还湖;在长江中、上游和洞庭湖水系植树造林,保持水土,减少泥沙淤积。 湘江:是湖南最大的河流,是湖南人们的母亲河,自南向北注入洞庭湖,源于广西,流经衡阳、株洲、湘潭、长沙等重要城市,其支流耒水上建有东江水电站。 资江:中游建有著名的柘溪水电站。 沅江:是湖南水力资源最丰富的河流,干支流上建有的五强溪水电站是我省装机容量最大的水电站。 澧水:发源于湖南西北部,四水中流程最短的,有“百里画廊”之称。 3.主要自然灾害 (1)山地灾害:湘西山地和湘中丘陵等山丘区易发生山地灾害,主要表现为山体滑坡、崩塌和泥石流。 (2)气象灾害:主要气象灾害有寒潮、干旱、洪涝、冰雹、龙卷风、大风和冰冻。 (3)洞庭湖区洪涝灾害形成的主要原因有二个: 一是长江来水和湘、资、沅、澧四水带来的泥沙再湖泊中淤积,降低了湖泊的调蓄能力;二是盲目的围垸垦殖、围湖造田,使泄洪流量和调蓄容积逐年减少。 4.气候 湖南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光热充足,降水丰沛,雨热同期。湖南降水集中在4-5月、9-10月,年季变化大,所以民间有“三月三,九月九,无事莫到江边走”的说法。 5.交通与旅游 (1)湖南“田”字形的铁路干线网 南北向的有京广线、洛湛线和焦柳线,东西向的有 浙赣线—湘黔线、湘桂线、石长线。 处于几何中心的城市是娄底市,株洲、怀化有火车拉 来的城市之称。目前,国家正在开工建设从长沙到昆 明的高铁。 (2)主要旅游景点

八年级地理中考总复习教学计划

浅谈地理中考复习计划 地理组2015年八年级地理总复习教学时间短,任务重,要求高。为了在有限的时间里,掌握考试要点,做到科学合理、优质高效地组织复习,努力提升地理总复习的质量和效果 现状分析 因为学业考试范围广,有地球和地图、世界地理、中国地理、乡土地理的内容,对学生来说地理知识杂乱无章、千头万绪,学生对各种需要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常常手足无措;对各种地理图表,常眼花燎乱,地理名称与所在位置脱节,海陆搬家的情况时有发生,而填图读图又是地理考试的重点,常出现图文转换,无图考图等题目,如何让学生在短时间内既掌握知识同时又培养能力,进行有效的复习,这是我们面临的主要问题,本人认为必须吃透【甘肃省初中地理学业考试大纲】,同时结合平凉市的具体布署,针对学生实际,制定好复习计划。具体实施步骤如下: 一、复习策略: 1、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回归教材,巩固基础。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一定要先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树立起学生的自信心,同时传授一些中考的复习方法与技巧,最终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教学过程中落实“讲、练、查”三个环节: 第一步是“讲”。教师必须根据《甘肃省初中地理学业考试大纲》要求,向学生讲清概念,复习过程要突出重点,讲清因果,使地理知识系统化。从而让学生做到概念准确,知识网络清晰。例如在讲到农业的分布时,可以与四大地理区域联系起来,东部地区农业的差异,具体体现在北方和南方的差异上;而东部与西部的差异,可以联系降水的分布进行讲述,这样就有利于学生认识并掌握地理知识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并能把学到的知识融会贯通,做到举一反三 第二步“练”。练是实践。学生只有通过练习,才能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教师也必须通过学生的练习,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练”要循序渐进,练习的题目类型要多样,同一内容,要从不同角度提出问题,这样有利于学生从不同角度理解、运用所学的知识。 第三步“查”。章节过关,节节检测,不留疑点到下一节课,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湖南乡土地理复习(2016优化版)

湖南地方文化常识复习资料 一、地理位置与行政区划班级姓名 1、湖南的位置:湖南位于我国的中部偏南,长江中游南岸,东经108°47′—114°15′ 北纬24°39′—30°08′。大部分地区位于洞庭湖以南,故名湖南,简称“湘”。绝大部 分位于低纬度,在五带中位于北温带;其北邻湖北省,东邻江西省,南邻广东省,西南 邻广西壮族自治区,西邻贵州省,西北邻重庆市。(请同学们掌握湖南的邻省) 2、湖南行政区划:全省划分为(13)个省辖 市,(1)个自治州—(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行政中心吉首),省会长沙市。 二、自然环境 1、湖南地形、地势的主要特征: ①、地形特点:山地、丘陵为主,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 ②、地势特征:湖南东、西、南三面山岭相连,中部多为丘陵和盆地,起伏和缓;北 部为平原,地势低平,从总体上看,全省恰似一个三面高、中部低、朝北部敞开的“马 蹄形”盆地。 ③、主要山脉分布:东、西、南三面是山地,东面是幕阜山脉、罗霄山脉,南面是南

岭,西面是武陵山脉和雪峰山脉。 2、气温、降水的分布概况: ①、气温分布概况:湖南年平均气温在16℃~18℃,冬季寒冷,春季温暖,夏季炎热, 秋季凉爽,四季变化明显。 ②、降水的分布概况: 湖南年平均降水量在1200~1700毫米之间,降水丰沛。 时间分布:湖南雨季集中在4~6月,这期间的降水占全年降水量的40%~50%。降水的 变化大,降水强度大是湖南省降水的一个明显特征。 空间分布:山地降水一般多于平原。 3、气候主要特征: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光热充足,降水丰沛,雨热同期。 4、洞庭湖的概况:①、洞庭湖位于湖南北部,长江中游以南,由东洞庭湖、南洞庭湖、西洞庭湖组成,是我国第二大淡水湖,洞庭湖西北面有松滋口、太平口、藕池口等数条水道接纳长江来水,然后从东北面的城 陵矶附近在入长江,成为一座天然水 库,对调节长江的水量起着重要作 用。 ②、目前的洞庭湖较以前比较,面积大为缩小;面积缩小的原因有泥沙淤 积和围湖造田。 治理措施:主要有退田还湖;在长江 中、上游和洞庭湖水系植树造林,保 持水土,减少泥沙淤积。 5、湘、资、沅、澧四水和主要的水电站: 湘 江:发源于广西东北部的海洋 山西麓,全长850 千米,水量丰富,水流平稳,两岸工农业发达。耒水上的 东江水电站 (冷水江市)

湖南乡土地理资料

湖南,乡土,地理,资料,湖南,乡土,地理,10分,一,湖南乡土地理(10分) 一.地理位置与行政区划 1.地理位置:湖南省地处108°47′E~114°15′E,24°39′N~30°08′N,绝大部分位于低纬度,在五带中位于北温带;在我国温度带中的位于亚热带。湖南位于我国中部偏南,长江中游南岸,大部分地区位于洞庭湖以南,位于东部沿海与西部内陆的过渡地带,北邻湖北省,东邻江西省,南邻广东省,西南邻广西壮族自治区,西邻贵州省,西北邻重庆市。 2.地级行政区及行政中心:全省包括13个省辖市,1个自治州,122个县级行政单位。14个市、州,分别是长沙市,株洲市,湘潭市,衡阳市,郴州市,永州市,岳阳市,邵阳市,娄底市、常德市,益阳市,张家界市,怀化市,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省会是长沙。 二.自然环境 1.地形、地势的主要特征 ①.湖南的地形特点:山地、丘陵为主,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 ②.湖南省的地势特征:湖南东、西、南三面高、中部低、朝北部敞开的“马蹄形”盆地。 2.主要山脉分布:东、西、南三面是山地,东面是幕阜山脉、罗霄山脉,南面是南岭,西面是武陵山脉和雪峰山脉。 3.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 四季分明,光热充足,降水丰沛,雨热同期。 5.洞庭湖的概况:①.洞庭湖位于湖南北部,长江中游以南,是我国第二大淡水湖,对调节长江的水量起着重要作用 ②.目前的洞庭湖面积大为缩小,面积缩小的原因有泥沙淤积和围湖造田。 治理措施:主要有退田还湖;在洞庭湖以上的长江中、上游地区和洞庭湖水系植树造林,保持水土,减少泥沙淤积。 6.湘、资、沅、澧四水及主要的水电站 ①.湘(江)、资(江)、沅(江)、澧(水)四水,从不同的方向汇入洞庭湖,构成洞庭湖水系,然后注入长江。四水中,湘江自南向北流入洞庭湖,是湖南流域面积最大的河流,沅江是湖

八年级地理中考复习计划

八年级地理中考复习计划 八年级地理中考复习计划 201*年中考地理复习教学,要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完成整个初中阶段的地理复习,难度是非常大的。为此,特结合近年来丰南市中考 地理试题的变化趋势及新课程标准对初中地理的教学要求,以及本 班学生的实际情况,特制定如下复习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二、复习计划 第一轮复习:时间从三月下旬至四月下旬 考试题型千变万化,但万变不离其宗,任何科目的试题都离不开基本知识,地理也不例外。因此本轮复习以书本为主,紧扣《课标》,狠抓地理基本概念的记忆和理解。特别是要注意地图的复习,要求学生把教材中重要的地图、地理图片装进大脑,记在心中。考 虑到现在中考地图所占的比例相当大,因此在复习的过程中,不仅 要抓好地理概念、地理要素、地理现象的记忆,还要将这些知识点 与地图充分结合起来,形成理解记忆,做到地图与知识点两者之间 的转化非常娴熟,切实提高学生读图、填图和绘图的能力。 第二轮复习:时间从五月上旬至五月下旬 通过第一轮的复习,学生对地理概念记忆更清晰,地理现象理解更透彻,阅图填图的能力也得到了充分的提高,然后在此基础上进 行第二轮复习。本轮复习主要以分析、理解、综合、提高为根本目的。通过精选近年来全国各地中考地理试题中出现的重点问题、热 点问题、难点问题,训练学生运用地理知识分析地理现象,解决实 际问题的能力。复习过程中要以学生为主体,发挥老师的主导作用,引导学生用地理概念、地理现象、地理原理对实际问题进行分析, 从中发现两者之间的内存联系。

第三轮复习:时间从六月上旬至中考前夕 本轮复习主要是组织模拟考试,进行查漏补缺,发现问题及时采取补救措施。通过模拟考试对学生进行考前培训,向学生传授中考 临场作答技巧和作答注意事项,并进行迎考心理辅导,使学生尽快 适应中考气氛,进行中考状态,避免在中考作答时出乱子。 三、注意事项 1、在第一轮复习中,首先要抓好学生背书、背图、背知识点。 其次在复习教学的过程中,要面向全体学生,以整合地理基础知识 为主,并穿插相关的考试试题加以巩固提高。示例和练习以基础知 识为主,要切中《课标》要求,具有典型意义和代表性,符合《课标》命题方向和要求。注重课后对学生的检查督促,提高复习的`效率。并要求学生自主完成《课标》中的练习题,对其中少部分综合 性比较强的习题集中进行分析解答,力求透彻。 2、在第二轮复习中,重点要加强对学生分析理解能力的训练, 培养学生独立思维习惯,提高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和作答的准确性。在本轮复习中,主要是通过收集大量的近年各地中考中出现的重点 知识、热门考点和开放性试题对学生进行强化训练,增加学生的分 析能力,提高对知识点的理解和综合应用的能力。精选的示例主要 以近三年来黄冈市中考试题为主,练习题则精选2009年全国各地的 中考试题,特别是要注重人口问题、资源问题、社会问题等方面的 开放性题型的训练。课后练习要求学生独立完成,并做到及时检查,对少数学生存在的问题进行课后个别辅导,对大面积存在的问题则 要精心讲解。 3、在第三轮复习中,除了注重知识点的查漏补缺和进行临场指 导外,更要注意指导学生作答的技巧,特别是要随时提醒学生仔细 阅读试题,考虑问题要周到全面,养成好的作答习惯,注重学生书 写工整,杜绝因书写错误而造成的不必要的失分。 四、备课准备 认真阅读《课标》,领悟《课标》的精神,把握中考命题趋势。精心设计复习教学计划,做到精讲多练,以学生为主。注重资料收

地理湘教版地理中考复习资料(300题)

湘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复习资料 .地球纬线的最大周长是,长约。地球的表面积是平方千米。地球的平均半径是。 .世界面积最大的大洲是,最小的大洲是。四大洋中最大的是,最小的大洋是,纬度最高的大洋是。 . 地图上如果比例尺大,则表示的范围,但内容。比例尺一般有三种形式、、。地球上的四大洋中,跨经度最广的大洋是。 .在等高线地形图上,坡陡的地方,等高线;坡缓的地方,等高线。地图的三要素是、、。世界最大的岛屿是。 . 陆地地形一般有五种形态,即、、、、。造成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有和。五带中,地面得到太阳光热最少的是。 .世界上第一个乘坐宇宙飞船进入太空的宇航员是。我国第一个乘坐宇宙飞船进入太空的宇航员是。地球表面上,陆地总面积占总表面积的。 .在世界的七大洲中,北美洲和南美洲的分界线是。亚洲和非洲的分界线是。亚洲和欧洲的分界线是。 .世界上最大的湖泊是。世界上平均海拔最高的大洲,有“冰雪高原”之称的大洲是。世界最大的沙漠是。 .大陆漂移学说是由国科学家提出来的。世纪年代人们又提出了板块构造学说,地球表面由六大板块组成,即、、、、、。 .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平原是。世界水量最大的河流是。世界最长的河流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热带雨林气候区是。 .地球上的陆地从南半球和北半球看,主要分布在。.在地球两半球的划分上,南北半球是以划分的,东西半球是以划分的。 .空气质量的高低,与空气中所含的数量有关,可以用来表示,如果该数值(大、小),则对人体健康有利。世界遗产可分为、、三大类。 .在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的半圆是线,指示的方向是。所有该线的长度。 在卫星云图上,蓝色表示的是,绿色表示,白色表示。 .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半岛是。零度经线叫,零度纬线叫。面积最大的高原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盆地是。赤道穿过的大陆有、。 . 年月日,世界人口总数达到亿。人口自然增长率是用减去。人口密度。大陆向海洋延伸的浅海区叫。.北美的土著居民有印第安人和因纽特人,属于人种。各大洲中,地形以平原为主的是。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向低处凸,此处的地形是。 .世界人口稠密的地区主要分布在亚洲的和,和,从全球看主要分布在。 .目前,世界上每年增加近万人。人口数量过多、人口数量过快对、和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为了人口增长过快带来的问题,人类必须控制自己,做到有计划的生育,使人口的增长与的发展相适应,与、条件相协调。 .世界上三个主要的人种是、、。世界上的三大人种都是的,没有优劣之分。黑种人的故乡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是。 .世界的三大宗教是、、。其中教徒最多的宗教是。联合国的工作语、、、、、。 .人口稀疏区主要分布在:干旱的地区,气候过于潮湿的地区,终年严寒的地区或地势高峻的、。 .亚洲东部的主要人种是,欧洲的人种主要是,非洲南部的主要人种是。内力作用的表现形式有、、。外力作用的表现形式有、、、。 .聚落发展的标志主要有、、 。纵贯南美洲西部的山脉是。 .聚落形成与发展的主要因素有、、、、等。地图上的比例尺小,则表示的范围。 .聚落是指人们的集中居住地,可分为和两大类。降水的三种类型是、、。世界上使用范围最广的语言

湖南省 中考地理 知识点 考点大全 人教新课标版

湖南乡土地理 1、湖南的位置:湖南位于我国的中部偏南,长江中游南岸,东经108°47′—114°15′北纬24°39′—30°08′。大部分地区位于洞庭湖以南,故名湖南,简称“湘”。 2、湖南行政区划和人口分布状况:全省划分为(13)个省辖市,(1)个自治州,省会长沙市。全省现有人口(6697.7)万人,其中城镇人 口(2377.68)万人,乡村人口(4320.02)万人。受自然环境和经济条件的影响,人口主要分布在湘东、湘中、湘南和湘北地区,湘西地区人口偏少,仅占全省总人口的12%。 3、湖南地势特点和主要地形区的分布:

湖南地势特点:东南西三面环山;中部丘陵起伏;北部平原展布;向东北开口呈马蹄形盆地。主要地形区的分布:大致分为四部分:西部是湘西山地,海拔在400—1000米;南部、东部是湘南、湘东山地,海拔在300—1000米;中部是湘中丘陵,海拔一般在500以下;北部的洞庭湖平原是长江中下游平原的一部分。 4、洞庭湖对水量的调蓄作用: 洞庭湖从西北面的松滋口、太平口、藕池口等数条水道接纳长江 来水,然后从东北面的城陵矶附近在入长江,成为了长江的一座天然的水库,对长江的水量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随着洞庭湖面积的缩小,对长江的调节作用也大大减弱。 湘、资、沅、澧四水和主要的水电站:(如图)

湘江:发源于广西东北部的海洋山西麓,全长850千米,水量丰富,水流平稳,两岸工农业发达。耒水上的江东水电站是湖南较大的水电站之一。 资水:发源于桂东北和湘西南地区,全长650千米,中游有著名的柘溪水电站。 沅江:发源于贵州东部云雾山,全长1000多千米,是湖南水力资源最丰富的河流,干流和支流上有凤滩水电站和五强溪水电站(湖南装机容量最大的水电站)。 澧水:发源于湖南西北部,是四水中最短的河流。 5、湖南主要的自然灾害:(山体滑坡)、(崩塌)和(泥石流) 9、湖南农业和工业生产的概况: 农业概况:水热条件优越,耕地、林地面积广阔,水系发达,是我国重要的农业大省。以水稻为主的种植业、以生猪饲养为主的畜牧业和淡水鱼养殖为主的养殖业是主要的农业生产部门。是久负盛名的“鱼米之乡”。 工业概况:矿产资源丰富,农产品和劳动力充足,为湖南的工业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工业已经成为湖南经济的重要支柱,形成了以冶金、机械、电子、石油化工、建材、食品、纺织等为主的工业体系,并发展了高新技术产业。

最新八年级地理复习计划

篇一:2014年八年级地理中考复习计划 2 014年地理中考冲刺复习计划 八年 级地理备课组 一,复 习安排 针对 我校学生地理学科基础薄弱,且中考复习时间短、内容多的实际情况,为了在有限的时间里, 把握考试要点,做到科学合理、优质高效地复习,我们八年级地理教师经过仔细磋商,在全面 分析课程标准和考试大纲的基础上,特制定三阶段复习计划。 第一 阶段:(3月中旬——4月下旬,约40天)看书复习教材,梳理知识体系,准确把握课程标 准,立足课本,夯实基础。因此这一阶段的复习主要是严格扣紧考试课标规定的范围,建立知 识体系为线索,搞好单元过关,引导学生认真研读课本,特别是课本中大小标题(黑体字)的 内容,它们概括性强,重点突出。 第二 阶段:(4月下旬——5月下旬,约30天)专题复习。 该阶 段的复习按“地球和地图”到“世界地理”和“中国地理” 的顺序复习,结合《考试说明》和 《教材研究》上的练习做到有讲有练,巩固强化。以上两阶段的复习已经结束,根据练习和 模拟题学生得分情况进入第三阶段的冲刺复习。 第三 阶段:(5月下旬——中考,约20天),综合模拟,强化训练,冲刺中考。 这一 阶段的复习目的是:通过模拟题实战的强化训练(读图、填图、绘图训练,材料分析题训练, 开放性题目训练),各种专题的讲练(精选部分中考试题,组成几套专题练习)。通过讲练,帮 助学生总结和归纳有规律性的知识,教给学生解题思路和方法。学习解决某一类问题抓切入点 的方法、规范表达的方法、分析地图的方法及提取有效信息的方法。精选几套中考模拟试题进 行近似实战的强化训练(做到限时、限量、优质),注意发现问题,及时指导,进一步提高学 生综合运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并熟练掌握解题方法、解题技巧,最终以百倍的信心 冲刺中考。 此阶 段共计6课时 第一 节课:地球和地图重点知识梳理,选择5个典型题目加以强化巩固。

八年级地理中考复习地图专题复习题

让我们走进地理 1.在甲、乙两张图幅大小相同的地图上,某两地间的图上距离分别为8厘米和4厘米,这说明( ) A. 甲图表示的实地范围比乙图广 B. 进行工程建设选用乙图更为实用 C. 甲图的比例尺比乙图小 D. 甲图所表示的内容比乙图更详细 (2019.山东东营)2019 年 4 月 20 日,中国万达·2019 黄河口国际马拉松赛在东营举行,比赛设马拉松、半程马拉松、迷你马拉松三个项目。据此回答下题。 2.迷你马拉松里程为5km,在比例尺为1∶20000 的比赛路线图上,该里程的长度为 A.10 厘米 B.25厘米 C.40厘米 D.100厘米 3.有比例尺为①1:1 000 000,②1:100 000,③1:1000图幅相同的三幅地图,据此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①图的比例尺最大 B.②图表示的地理事物最详细 C.③图表示的范围最大 D.若其中一幅是某村规划图,应当是③图 4.(2019.山东泰安)右图为广州高铁南站白云机场成都百度电 子截屏示意图,图中提供的信息有() ①行程距离②乘车线路③天气状况④路程用时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5.若学校的范围是:东西长200米,南北宽140米,在一张长1.1米,宽80厘米的纸上绘学校的平面图,要求边框各留5厘米,那么这张平面图应选择的比例尺是()A.1∶100 B.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0.5 C. D.1∶50 6.玲玲在北京动物园游览时,看到了两幅地图。请你帮她作出正确判断() A.甲图表示的内容详细 B.乙图表示的范围大 C.动物园在北京城区的东北 方向

D.甲图的比例尺小 6.贝贝今天去高级中学参加升学考试,其行进路线如右图。请说明其行进路线方向的变化() A.东北→东→北 B.北→东北→西北 C.北→东→西北 D.东北→东→西北 8.读泰安市区部分图,回答下列问题。 (1)星期天上午,小明和小亮相约去天平湖划船,图中①②两处分别是小明和小亮的家,根据地图提供的信息,判断他们的位置:小明家位于体育场的方向,小亮家位于岱庙的方向。 (2)图中火车站以西“东岳大街”的走向是。 (3)在划船过程中,船从A处划向B处是顺风还是逆风?(表示西北风)。(4)如果他们两人保持25米每分的划船速度,量的从A处到B处约1厘米,他们从A 处到B处大约需要多长时间? 。 (5)他们计划下星期天叫上小伟一起去徂徕山进行定向越野活动,事先要没汁行动方案,他们应选择哪种类型的地图进行策划?。

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上会考复习提纲教案

二、 1.我国最北端:漠河以北黑龙江主航道中心(53°N附近)最南端:曾母暗沙(4°N附近)最东端: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汇合处(约135°E)最西端:帕米尔高原(约73°E)2.我国南北跨纬度约50度,我国领土大部分位于北温带,小部分在热带,没有寒带,我国东西经度相差60多度,跨五个时区 3.幅员辽阔、疆域广大,陆地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世界居第三。(俄罗斯1710万平方千米,加拿大997万平方千米,美国937万平方千米,欧洲1060万平方千米) 4.海洋大国,大陆海岸线长达18000多千米,是世界海岸线最长的国家之 一;四大领海(北-南):渤海、黄海、东海、南海,均属太平洋的边缘部分;台湾岛东岸直接面向太平洋;海峡:台湾海峡、琼州海峡;两大内海:渤海、琼州海峡;我国领海的宽度是12海里,管辖的海域面积约300万平方千米. 三、 1.与我国相接壤的国家有14个:东——朝鲜;北——俄罗斯、蒙古;西北——哈萨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吉尔吉斯坦;西部—阿富汗、巴基斯坦:西南——印度、尼泊尔、不丹;南——缅甸、老挝、越南。(顺口溜):东朝鲜、北蒙古、东北西北俄罗斯;西部哈吉塔阿巴;西南印度尼丹;南部还有缅老越。 2.与我国隔海相望的国家:日本、韩国、菲律宾、马来西亚、文莱、印度尼西亚等。顺口溜):印尼马文菲日韩。 第二节中国的行政区划 一、“郡”、“县”的名称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已经出现;清朝的“省”、“县”行政区划,对我国现行行政区划有很大影响. 二、我国现行的行政区划基本上划分为省(自治区、直辖市)、县(自治县、县级市)、镇(乡)三级。国家根据需要设立特别行政区。34省级行政单位(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2个特别行政区) 第三节中国的人口 一、2000年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结果,我国总人口为亿,约占世界人口总数%,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我国外,印度的人口是第二大国二、1.人口增长速度较快的原因:新中国成立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人口死亡率大幅度下降,人口出生率明显上升; 2.人口增长趋势:人口增速减缓,但我国人口基数大,青少年比重高,人口总重持续增加一段时期,在渡过高峰期后,人口总数将呈下降趋势。 三、1.人口分布疏密不均,地理分布特点:以黑河、腾冲为界,东多西少;

湖南乡土地理

湖南乡土地理: 1、湖南的位置:湖南位于我国的中部偏南,长江中游南岸,东经108°47′—114°15′北纬24°39′—30°08′。大部分地区位于洞庭湖以南,故名湖南,简称“湘”。 2、湖南行政区划和人口分布状况:全省划分为(13)个省辖市,(1)个自治州,省会长沙市。全省现有人口(6697.7)万人,人口主要分布在湘东、湘中、湘南和湘北地区,湘西地区人口偏少,仅占全省总人口的12%。民族以汉族为主,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湘西、湘东、湘南山区。 3、湖南地势特点和主要地形区的分布: 湖南地势特点:东南西三面环山,向北开口呈马蹄形盆地。 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 4、洞庭湖对水量的调蓄作用: 洞庭湖从西北面的松滋口、太平口、藕池口等数条水道接纳长江来水,然后从东北面的城陵矶附近在入长江,成为了长江的一座天然的水库,对长江的水量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随着洞庭湖面积的缩小,对长江的调节作用也大大减弱。 湘、资、沅、澧四水和主要的水电站: 湘江:发源于广西东北部的海洋山西麓,全长850千米,水量丰富,水流平稳,两岸工农业发达。耒水上的江东水电站是湖南较大的水电站之一。 资水:发源于桂东北和湘西南地区,全长650千米,中游有著名的柘溪水电站。 沅江:发源于贵州东部云雾山,全长1000多千米,是湖南水力资源最丰富的河流,干流和支流上有凤滩水电站和五强溪水电站(湖南装机容量最大的水电站)。 澧水:发源于湖南西北部,是四水中最短的河流。 5、湖南主要的自然灾害: 地质灾害:山体滑坡、崩塌和泥石流 气候灾害:旱涝 9、湖南农业和工业生产的概况: 农业概况:水热条件优越,耕地、林地面积广阔,水系发达,是我国重要的农业大省。以水稻为主的种植业、以生猪饲养为主的畜牧业和淡水鱼养殖为主的养殖业是主要的农业生产部门。是久负盛名的“鱼米之乡”。 工业概况:矿产资源丰富,农产品和劳动力充足,为湖南的工业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工业已经成为湖南经济的重要支柱,形成了以冶金、机械、电子、石油化工、建材、食品、纺织等为主的工业体系,并发展了高新技术产业。 6、湖南境内的铁路干线和高速公路: 南北干线:(京广线)、(焦柳线) 东西干线:(浙赣线—湘黔线)、(湘桂线)、(石长线) 主要铁路枢纽: 株州、(浙赣线—湘黔线和京广线) 怀化(焦柳线—湘黔线)和、衡阳(京广线——湘桂线)

湖南乡土地理资料

湖南乡土地理(10分) 一.地理位置与行政区划 1.地理位置:湖南省地处108°47′E ~114°15′E,24°39′N ~30°08′N ,绝大部分位于低纬度,在五带中位于北温带;在我国温度带中的位于亚热带 。湖南位于我国中部偏南,长江中游南岸,大部分地区位于洞庭湖以南, 位于东部沿海与西部内陆的过渡地带,北邻湖北省,东邻江西省,南邻广东省,西南邻广西壮族自治区,西邻贵州省,西北邻重庆市。 2.地级行政区及行政中心:全省包括13个省辖市,1个自治州,122个县级行政单位。14个市、州,分别是长沙市,株洲市,湘潭市,衡阳市,郴州市,永州市,岳阳市,邵阳市,娄底市、常德市,益阳市,张家界市,怀化市,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省会是长沙。 二.自然环境 1.地形、地势的主要特征 ①.湖南的地形特点:山地、丘陵为主,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 ②.湖南省的地势特征:湖南东、西、南三面高、中部低、朝北部敞开的 “马蹄形”盆地。 2.主要山脉分布:东、西、南三面是山地,东面 是幕阜山脉、罗霄山脉,南面是南岭,西面是武 陵山脉和雪峰山脉。 3.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 四季分明,光热充足,降水丰沛,雨热同期。 5.洞庭湖的概况:①.洞庭湖位于湖南北部,长江 中游以南,是我国第二大淡水湖,对调节长江的水 量起着重要作用 ②.目前的洞庭湖面积大为缩小, 面积缩小的原因

有泥沙淤积和围湖造田。 治理措施:主要有退田还湖;在洞庭湖以上的长江中、上游地区和洞庭湖水系植树造林,保持水土,减少泥沙淤积。 6.湘、资、沅、澧四水及主要的水电站 ①.湘(江)、资(江)、沅(江)、澧(水)四水, 从不同的方向汇入洞庭湖,构成洞庭湖水系,然后注入长江。四水中,湘江自南向北流入洞庭湖,是湖南流域面积最大的河流,沅江是湖南水力资源最丰富的河流,澧水是“四水”中最短的河流。 ②.主要的水电站有沅江的五强溪水电站、凤滩水电站;资江的柘溪水电站;湘江的东江水电站。五强溪是湖南省装机容量最大的水电站。 7.湖南的自然灾害 ①.湖南的自然灾害主要有:地质灾害、气象灾害、生物灾害。 ②.地质灾害:主要有泥石流、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滑坡主要分布在湖南的西部、南部、东部山区。造成地质灾害发生的人为原因是乱砍滥伐森林,自然原因是多山,降雨集中。 ③.气象灾害:主要有干旱、洪涝、寒潮等。旱涝产生的主要原因是受季风的影响,降水的变化大。抗旱减灾的措施主要有:加强各种水利建设;提高灌溉技术;发展节水农业;兴修水库;人工降雨等;抗洪防涝的措施主要有:修筑堤防;整治河道;修建水库拦蓄洪水;植树造林,保持水土。 ④.生物灾害:虫灾、鼠灾和农作物病害 8.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湖南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平原主要分布在北部,山区适宜发展林业或栽种经济林,但对交通运输发展不利,平原地区耕地面积广,适宜发展种植业;河流、湖泊对发展水运有利,同时可养殖淡水鱼,湖区地势低平,易产生洪涝灾害;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光热充足,降水丰沛,雨热同期,对农业生产有利,但降水的变化大,易产生旱涝灾害,对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影响很大。 三.人口与民族 1.人口概况与人口问题: 湖南省人口数量多。湖南省人口数量排名全国第7位,人口密度大,老龄化进程加快。 2.人口分布概况。湖南省人口分布不平衡,人口密度约为320人/平方千米,是我国人口最稠密的省份之一,人口主要分布在湘东、湘中、湘南和湘北地区,湘西地区人口偏少。

初二地理生物会考复习资料

初二地理生物会考复习资料 生物提纲:中考初中生物复习提纲义务教育阶段生物课程的内容标准是(标准》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10个一级主题:1.科学探究2.生物体的结构层次 3.生物与环境4.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5.生物圈中的人6.动物的运动和行为7.生物的生殖、发育与遗传8.生物的多样性9.生物技术10.健康地生活 一、科学探究1、理解科学探究 (1)体验到科学探究是人们获取科学知识、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之一。 (2)意识到提出问题是科学探究的基础,解决科学问题常常需要作出假设。 (3)意识到科学探究可以通过观察、实验、调查等多种途径来获得事实和证据。 (4)意识到科学探究既需要观察、实验、调查,又需要进行推理和判断。 (5)体会到科学探究需要正确地表达、需要与人交流和合作。2、发展科学探究能力 二、生物体的结构层次 1.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说明显微镜的基本构造和作用。使用显微镜和模仿制作临时装片。阐明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结构功能单位。 说明单细胞生物可以独立完成生命活动。区别动、植物细胞结构的主要不同点。描述细胞核在生物遗传中的重要功能。 2.细胞分裂、分化形成组织 描述细胞分裂的基本过程。概述生物体的各种组织是由细胞分裂、分化形成的。识别人体的几种基本组织。识别植物的几种主要组织。 3.多细胞生物体的结构层次 描述绿色开花植物体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个体的结构层次。描述人体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的结构层次。 (1)细胞的基本结构是:、和。 (2)动植物细胞结构上有哪些主要的区别? 三、生物与环境 1.生物的生存依赖一定的环境举例说出水、温度、空气、光等是生物生存的环境条件。举例说明生物和生物之间有密切的联系。 2.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概述生态系统的组成。列举不同的生态系统。描述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解释某些有害物质会通过食物链不断积累。阐明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限的。 3.生物圈是人类与其他生物的共同家园阐明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确立保护生物圈的意识。分析和讨论生物圈中的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食物链和食物网以及能量流动、物质循环的情况。 四、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 1.绿色开花植物的一生描述种子萌发的条件和过程。描述芽的发育和根的生长过程。概述开花和结果的过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