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复习:湘教版初中地理复习提纲(全4册)

中考复习:湘教版初中地理复习提纲(全4册)
中考复习:湘教版初中地理复习提纲(全4册)

中考地理复习提纲

七年级上册

第一章让我们走近地理

第一节我们身边的地理知识

一、解开地理之迷:

我国:最早出现“地理”一词的是公元前5世纪《易。系辞》

西方:公元前2世纪古希腊学者埃拉托色尼写出第一本地理专著《地理学》

二、地理与日常生活:熟悉生活环境、确认方向、识别天气、了解风土人情、提高生活适应能力

三、地理与生产建设:1、地理与农业生产2、地理兴建工业企业

3、地理与交通、商业网点、区域规划、解决全球性的问题等

四、地理与风土人情:西伯利亚居民、狂欢节、圣诞节、斗牛、阿拉伯人的服装等。

第二节我们怎样学习地理

一、学会看地图:1、地图制作过程:鸟瞰图形----平面图-----地图(P6)

(学习基础)2、最早的地图:距今4700多年苏美尔人

3、地图的种类:(P7)

二、地图三要素:

1、方向:

(1)通常方法: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2)有指向标地图:箭头指向北方

(3)有经纬网地图: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

(4)室外看地图:面朝北背朝南

(5)确定地平面方向:指南针;北极星;太阳;年轮;树叶疏密;山两侧的潮湿程度

2、比例尺:(1)定义:图上距离与实地距离之比

(2)表示方法:数字式;文字式;线段式

(3)大小比较:分子为1分母大,比例尺小

(4

(5)相同图幅的两幅地图

(6)学校平面图宜用约1/1000的比例尺

3、图例与注记:(1)图例与注记的区别(P10)

(2)常用图例符号(P10)

4、看地图的顺序:图名——方向——图例——比例尺——图的内容

5、学会收集地理信息(学习之本):图书馆查阅资料;上网查询;社会实践等

6、学会思考地理问题(学习关健):地理事物的名称、分布、特征、成因、联系等

7、在野外旅行中学习地理(重要途径):准备好地图、指南针、笔记本、照相机等

第二章地球的面貌

第一节认识地球

一、地球的形状

1、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盖天说—浑天说—麦哲伦环球航行—卫星探测

即天圆地方—张衡的“天之包地,犹地之裹黄”—球体—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2、麦哲伦航行的时间和路线:(P15)

3、地球是球体的证据:(1)海边看船;(2)草原看马;(3)麦哲伦环球航行;(4)月食时月球表面的圆弧形阴影;(5)现代探测技术及照片;(6)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7)登高望远

二、地球的大小: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平均半径:6371千米;

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

三、地球仪

1、几个概念:地球仪;地轴;北极;南极;赤道;经线;纬线;经度;纬度

本初子午线

°

赤道

4、重要的经纬线:

(1)0°经线:又称本初子午线,经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旧址,经度起点线 (2)180°经线:只有一条

(3)西经20°和东经160°:东西半球的划分界线

(4)0°纬线:又称赤道,经过厄瓜多尔首都基多,南北半球的分界线 (5)北纬23.5°与南纬23.5°:北回归线与南回归线 (6)北纬66.5°与南纬66.5°:北极圈与南极圈

5、低中高纬度的划分:0°——30°——60°——90° 低 中 高

6、东西半球的划分:赤道以北为北半球,以南为南半球;西经20度向东到东经160度为东半球,西经20°向西到

东经160°为西半球

7、相对应的经线:组成一个经线圈,度数之和为180°,符号相反。 三、经纬网:确定地球表面的任何一点的位置

第二节 世界的海陆分布

一、海陆分布大势:

七分海洋,三分陆地(71 %/ 29% );

无论怎样把地球分成出两个半球,都是水半球面积大于陆半球面积 二、七大洲和四大洋

1、 几人概念:大陆;大洲;岛屿;半岛;洋;海;海峡;

2、 口诀:亚非北南美,南极欧大洋,太大及印北

3、 洲界线:亚洲与欧洲:乌拉尔山—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黑海—土耳其海峡 亚洲与非洲:苏伊士运河 亚洲与北美洲:白令海峡 北美洲与南美洲:巴拿马运河

4、 绘制海陆轮廓

第三节世界的地形

一、陆地地形

1、海拔与相对高度:两者的概念与计算

安第斯山)西岸为日本群岛台湾岛菲律宾群岛组成的岛弧

(2)横穿亚欧大陆南部和非洲大陆北部的山脉带:喜马拉雅山、阿尔卑斯山和阿特拉斯山

二、海底地形

大陆架:坡度缓,水深在200米以内

大洋中脊:新海洋诞生的地方

大陆坡:大陆架向外倾斜的陡坡

海沟:最深的地方(马里亚纳海沟)

三、学看地形图

1、地形图的绘制过程:鸟瞰图—平面图—等高线地形图—等高线分层设色地形图

2、五种地形部位的等高线表示图

3、五种地形类型的表示图

4、颜色与地形:黄色——陆地,蓝色——水域,绿色——平原,大面积黄色或棕色——高原,长条

形黄色或棕色——山脉,众多小块黄色——丘陵

5、山脊处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山谷处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

6、坡陡处等高线密集,坡缓处等高线稀疏

7、如何利用等高线爬山

第四节海陆变迁

一、地表形态变化:处于不停息的运动变化之中

海洋——陆地:喜马拉雅山和青藏高原海洋生物化石;地中海不断缩小

陆地——海洋:台湾海峡森林林遗迹;东非大裂谷将形成海洋

二、大陆漂移假说:魏格纳和假说内容(P33)

三、板块构造学说:(P35)1、内容:3点2、六大板块名称与分布3、解释了大陆漂移

四、火山和地震:两大火山地震带: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喜马拉雅—地中海火山地震带

第三章世界的居民

第一节世界的人口

一、世界的人口数量与增长

1、总数:65亿

2、增长:18世纪以前增长缓慢,18世纪以后增长迅速。原因:生活和医疗水平的提高,死亡率下降,寿

命延长。

3、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计算

三、世界人口的分布——不均匀

1、分布地区:中低纬度地区,原因:气候温和、降水较多的平原和盆地及沿海地区

2、四大稠密区:亚洲的东部和南部、欧洲的西部、北美洲和南美洲的东部

3、四大稀疏区:干旱的荒漠、寒冷的极地、空气稀薄的高山高原、原始的热带雨林

四、世界的人口问题

1、人口过多增长过快所带来的问题

(1)、给资源和环境造成压力: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各种污染和灾害

(2)、给社会经济发展造成压力:就业、居住、教育、医疗等问题

2、人口增长过慢所带来的问题:劳动力短缺、兵源不足、人口老龄化等

3、对策与出路:人口增长应与资源、环境相协调,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

4、城市人口比重(P43)

5、人口迁移:发展中国家:人口由农村向城市迁移;发达国家:人口由城市向农村迁移

第二节世界的人种

一、人种的概念与种类(P45)黄色人种、白色人种、黑色人种

第三节世界的语言和宗教

一、世界的语言

1、总数:2000种

二、世界的宗教

第五节世界的聚落

一、聚落的形态

1、聚落的概念与类型:城市和乡村

4、乡村演变成城市的各个阶段的外表景观的变化(P52图)

5、容易形成聚落的地方:河流的交汇处、入海口;沿河沿湖;铁路或公路的交叉处;平原和山麓地带

6、民居建筑特色与自然环境的关系(P53)

7、湿热地区——双层结构、屋顶倾斜(坡形屋)、人住上层

寒冷地区——墙厚窗小、双层玻璃

炎热干旱地区——屋顶平(平顶屋)、窗小

二、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

1、文化遗产的类型:

2、保护措施:(P54第二段)

第四章世界的气候

第一节天气与气候

三、卫星云图:绿色表示陆地;蓝色表示海洋;白色表示云雨区,越白表示云层越厚,下雨的可能性越大。

四、天气预报:报气温和降水;中央电视台:卫星云图—天气形势图—城市天气预报图

五、天气与气候跟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第二节气温和降水

一、气温

1、概念与单位

2、世界年平均气温的分布

(1)年平均气温的分布规律:A由低纬度向高纬度地区递减;B同纬度的海陆气温不同C南半球等温线平直;D海拔低处气温高海拔高处气温低(P61)

(2)一月平均气温分布(最冷月);七月平均气温分布(最热月)(P62、P63)

(3)最热的地方是非洲大陆;最冷的地方是南极洲

3、气温的测定:一日4次;日均温(除以4),月均温(除以月天数),

年均温的计算(除以12)

三、降水

1、降水的条件:三方面:水汽;气温下降;有凝结核

2、降水的类型及区别:地形雨;对流雨;锋面雨

3、降水量的测定:月降水量和年降水量(计总和)

4、世界降水的分布规律:A赤道地区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B沿海地区降水多,

内陆地区降水少;C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降水多,大陆西岸降水少。

5、世界的雨极和干极:乞拉朋齐、夏威夷群岛卡维金尼山;撒哈拉沙漠

6、气候资料的统计方法

(1)表示方法:横坐标表示时间,左侧纵坐标表示气温,右侧纵坐标表示降水量

(2)绘制过程:先描点,画光滑的气温曲线,再画逐月降水量柱状图

(3)分析方法:A看气温最高月与最低月及其气温值和年温差

B看降水逐月分布情况、季节分配情况、总降水量情况

(4)特殊值:热带:全年T >20度(16度) 亚热带:最冷月T>0度

温带:最冷月T<0度最热月T>16度寒带:最热月<5度

多雨:月R>100MM 适中:月R=50MM左右少雨:月R<30MM

第三节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一、地球的形状即纬度位置

太阳高度角从低纬度地区向高纬度地区逐渐变小——气温由低纬度地区向高纬度地区递减

二、地球的运动

2、公转示意图和地轴与公转轨道面的交角图(P69)

3、地球上的五带

(1)名称(2)分界线(3)太阳直射情况(4)极昼极夜现象(5)获的光热情况

1、屏障作用:阴坡气温低湿度大,阳坡气温高湿度小

2、阻挡作用: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3、垂直作用:气温随着海拔的升高而降低,每升高100米约降低0。6度,导致高山高原气温低,平原气温高。

四、人类活动

1、影响局部气候:缓和与恶化

2、导致气候反常:产生温室效应,臭氧层破坏,旱涝灾害

4、城市热岛效应:城区和郊区气温和降水不同

五、洋流影响:暖流经过地区增温增湿,寒流经过地区降温降湿。

六、地球变暖的结果:海平面上升,热带风暴加剧,干旱面积扩大,生物多样性受到威胁

第四节世界主要气候类型

一、划分标准:各地气温和降水的组合而形成的气候特征。

气候类型气候特征分布地区

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中国东北部,俄罗斯东南部,

朝鲜半岛和附近地区

温带海洋性气候终年温和湿润中纬度40-60度的大陆西岸

温带大陆性气候和亚寒带针叶林气候夏季温和,降水稍多,冬季寒冷干燥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的中部

和北部

气候类型气候特征分布地区

苔原气候夏季短暂温和,冬季漫长而严

寒,终年降水极少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的北冰洋沿岸

冰原气候格陵兰岛和南极大陆

六、学习方法:1、本章节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世界气温分布和降水分布的各三大规律要与影响气候的主要

因素一一对应分析。2、世界气候类型要用比较法来学习,认真查阅图表:如热带、亚热带、温带气候的异同点;亚热带季风气候与地中海气候异同点;温带季风气候与温带大陆性气候的异同点。3、了解热带雨林气候的功能,热带草原气候的动植物,地中海气候的硬叶林和旅游,温带大陆性气候内部景观差异,亚寒带针叶林分布,南北极地区的动物,非洲气候类型分布的对称特点。

第五章世界的发展差异

第一节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

一、不同类型的国家:200个国家和地区

1、面积上:俄罗斯、加拿大、中国、美国、梵蒂冈

2、人口上:中国、印度、美国、梵蒂冈

3、社会制度上:社:中越朝古;资:美英法

4、地区:格陵兰(丹麦)、百慕大地区

二、分布特点

1、划分标准: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

2、半球分布:发达国家:北半球;发展中国家:南半球和北半球的南部。

3、大洲分布:发达国家:欧洲、北美洲、大洋洲;发展中国家:亚洲、非洲、拉丁美洲

4、南北对话、南南合作、五项原则

三、发展差异

1、发展差异的原因: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造成

2、差异表现:人口与国内生产总值的差异:占世界人口80%发展中国家只占世界22%的国民生产总值,发达国家却相反。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差异;工农业生产发展水平不同。

3、发展较快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巴西、东南亚国家。

第二节国际合作

一、国际间的矛盾和与冲突:

1、原因: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日益扩大的贫富差距。

2、表现:见课本P92图

二、世界的主题:和平与发展;世界三大问题:人口爆炸;资源危机;环境污染

三、国际合作与经济全球化:能说明P42的图

第三节国际组织

1、意义:重要工具、纽带和桥梁

2、联合国:记5 大常任理事国与总部、了解六大机构。

3、WTO、奥委会、红十字会:记总部所在地,了解宗旨和职能及认别标志。

4、其它国际组织总部所在地。

七年级下册

第一章认识大洲

第一节亚洲和欧洲

一、“亚细亚”和“欧罗巴”

1、洲名的由来

2、亚欧大陆的的含义

1、亚洲:(1)类型上:以高原山地为主,平均海拔高;(2)起伏上:地面起伏大,高低悬殊;(3)地势上:中部高

四周低;(4)最典型的特色地形:大陆东侧和东南侧有世界上规模最大最典型的呈弧形排列的群岛

2、欧洲:(1)平均海拔最低的洲;(2)地面起伏较小;(3)地形类型:以平原为主;山地分布在南北两侧(4)典

型地形:冰川地貌广布

三、气候

1、亚洲:(1)类型:除温带海洋性气候缺失外,其它气候类型都有

(2)特点:气候复杂多样大陆特征显著季风气候典型

2、欧洲:(1)类型上:以温带气候类型为主

(2)特点:温带气候占优势海洋性气候特征典型温带海洋性气候和地中海气候特征显著

四、河湖:

1、河流:(1)主要河流:长江、湄公河等

(2)河网特点:放射状分布;内流区面积广大

2、湖泊:课本P10活动题3。

五、人口与国家:

1、人口:亚洲最多,分布在东南部和南部;欧洲人口密度大自然增长率最低,分布在西部

2、人种:亚洲以黄色人种为主,欧洲以白色人种为主

3、国家:亚洲48个,欧洲43个

4、时区和日界线:

(1)、24个时区,每个时区跨经度15度

(2)、东边时区时刻比西边时刻早,相差几个时区就相差几小时

(3)、自西向东过日界线,日期减一天。

第二节非洲

一、国家最多的洲

1、非洲的名称含义

2、地理位置:(1)半球位置:东半球西部(2)海陆位置:课文P15

(3)经纬度位置:20°W—50°E;35°S—35°N

3、政治地图的变化:二战前三个独立国家:埃及、埃塞俄比亚、利比亚。

二、地形

1、地形类型:以高原为主,被称为“高原大陆”。

2、地势:东南高西北低

3、海岸线平直,少半岛、岛屿、和海湾

4、典型地形区:刚果盆地、东非大裂谷(世界最大)、撒哈拉沙漠(世界最大)乞力马扎罗山(非洲屋脊)

三、气候

1、特点:(1)普遍暖势(气温高),被称为“热带大陆”;

(2)降水分布不均,干旱面积广大;

(3)气候类型呈南北对称分布。

2、气候农业生产的关系:草原气候—畜牧业;沙漠气候—多绿洲,灌溉农业;

地中海气候—柑橘、葡萄、油橄榄

四、资源:

1、矿产资源:种类多储量大,有金刚石、黄金、等

2、动植物资源:桃花心木、檀木、花梨木、和野生动物

3、水力资源:尼罗河、刚果河流经山区时。

五、经济

1、人口:仅次于亚洲,人口自然增长率世界最高

2、经济:发展水平最低

3、农业:仍是经济的重要部门:(1)粮食作物:玉米;小麦水稻不能自给

(2)经济作物出口:咖啡、可可、花生、棉花、剑麻、棕榈油

4、河流:尼罗河:世界最长的河流;刚果河:世界水量第二

第三节美洲

一、新大陆

1、地理大发现

2、巴拿马运河:南北美洲的分界线;沟通太平洋与大西洋。

3、中美地峡:(P25)范围:;地形、作物、居民

4、白令海峡:亚洲与北美洲、俄罗斯与美国的分界线、国际日期变更线“三线”穿过

5、西印度群岛:(P25)位置、哥伦布

二、南北各异的自然环境

1、北美洲的地形特征:(1)南北纵列的三大地形区:东部:低矮的高原和山地;中部:大平原;西部:高原山地;

(2)平均海报较高,地势起伏大;(3)冰川作用显著:格陵兰岛:世界第一大岛屿

2、北美洲的气候特征:(1)气候复杂多样,缺失温带季风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

1.以温带气候为主:温带大陆性气候和亚寒带针叶林气候;

2.地形对气候的影响:课文P27第一段和P29的活动题。

3、南美洲的地形特征:(1)西部:高大的山地:安第斯山(世界最长的山脉)

(2)东部:高原与平原相间分布

4、南美洲的气候特征:(1)以热带气候为主(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草原气候),温带面不大,缺失寒带气候。(2)

世界上最湿润的大洲:降水量在1000毫米以上。

三、世界四大河流的长度、面积、流量等对比:P30

四、移民与经济

1、居民组成:

(1)英法等国人移入北美;西班牙葡萄牙人移入拉丁美洲;

(2)南美洲:世界人种大熔炉,以混血人种为主。(3)原住居民:印第安人

2、经济发展不平衡:

(1)发达国家:美国、加拿大

(2)发展中国家:拉丁美洲国家:墨西哥:石油,玉米的原产地,墨西哥城;阿根庭:小麦、放牛业。

第二章了解地区

第一节东南亚

一、东南亚的范围位置与国家:亚洲东南部,包括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老挝为内陆国。

二、中南半岛:中国以南而得名。

1、地形:山河相间,纵列分布,北高南低。

2、河流:5条河流的名称,湄公河是亚洲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中缅老泰柬越,在中国境内称澜沧江,注入南海)

3、气候:以热带季风气候为主,终年高温,降水分旱雨两季。雨季播种,旱季收获。

4、地形与河流的关系:山区——上游水急,平原——下游水缓

三、马来群岛:2万多个岛屿

1、地形:地势崎岖,山岭众多,平原少。

2、河流:短而急多,

3、火山地震,位于亚欧板块,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的交界处。

4、气候:热带雨林气候,终年高温多雨,随时播种,一年都有收获。

四、马六甲海峡:记住位置,重要意义,并能填图。

五、富饶的物产:

1、热带经济作物重要产地:天然橡胶(泰国、印尼、马来西亚)、油棕(泰国)、椰子(菲律宾)

2、粮食作物:水稻(泰国、越南、缅甸)

3、矿产:石油——印尼,锡(占世界1/2以上)——马来西亚(第一位),

六、海外华人最大聚居地:

1、人口分布:主要分布在河口三角洲,冲积平原和沿海平原上。

2、华人:2000万以上。

3、华人与华侨的区别:

4、侨乡:广东省和福建省

第二节南亚

一、范围位置与国家:

1、范围位置:喜山中西段与印度洋之间的地区,东临孟加拉湾西滨阿拉伯海(北回归线穿过中部)

2、国家:三个临海国(印、巴、孟),二个内陆国(尼、不)二个岛国(马、斯)

二、南亚“次大陆”的含义

三、地形与河流:

1、三大地形区:北部:喜山,中部:恒河平原、印度河平原,南部:德干高原

2、两大河流:恒河:经印度和孟加拉国,注入孟加拉湾;印度河:源于我国西藏,经巴基斯坦,注入阿拉伯海

3、地势:南、北高中部低。

四、气候:

1、热带季风气候:全年高温,一年分三季:热季(3-5月)雨季(6-10月)干季(11-次年2月

2、地形对气候的影响:北部有高山阻挡冷空气,南部有印度洋暖湿气流。

3、原因:P43

4、热带季风气候对农业的影响:西南季风使降水多分布在半岛的西侧和东北部地区

小麦——半岛西北部(干旱少雨)

黄麻——恒河直游地区(降水多,地形平坦)

棉花——德干高原西北部(降水少)

五、宗教与社会:佛教和印度教的发源地。(印度人信仰印度教)

六、人口和经济:

1、人口超过1亿的南亚国家: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国

2、印度的经济:电脑软件业与新兴产业。

第三节西亚

一、西亚的范围和主要国家

二、地理位置:沟通两洋三洲五海之地(分布指什么,能填图)

1、自古以来是东西方交通要冲:(1)古代丝绸之路(2)现代海陆空交通要冲

2、两个交通要冲和战略要地:土耳其海峡和霍尔木兹海峡

三、干旱环境中的农牧业。

1、气候:大部分地区为热带沙漠。沙漠面积广大。

2、畜牧业:安卡拉羊、紫羊羔皮、地毯。

3、农业:多灌溉农业,多分布在河谷平原和绿洲上,如两河平原。

4、以色列的节水农业:2个技术(P49)

四、阿拉伯国家和伊斯兰教

1、西亚是阿拉伯人的聚居区

2、西亚是伊斯兰教、犹太教、基督教的发源地。

3、两圣城:麦加和耶路撒冷

五、世界的石油宝库

1、地位:储量、产量、输出量最多(分别占世界的1/

2、1/4、3/5)

2、分布:波斯湾及其沿岸地区;沙特、伊朗、科威特、伊拉克。

3、输往国家:西欧、美国、和日暮途穷本

4、石油特点:储量大、埋藏浅、成本低、出油多、油质好

第四节欧洲西部

一、范围和位置及国家

1、范围:欧洲的西半部

2、地理位置:亚欧大陆向西伸出的大半岛。

(1)纬度位置:36°N—71°N,北半球西风带内;

(2)海陆位置:北临北冰洋,西临大西洋,南临地中海。

3、海岸线:曲折,多半岛、岛屿、内海和海湾,世界上海岸线最曲折的洲。

3、国家:30多个,大多数是发达国家。(大国的空间分布---填图)

二、雄厚的经济实力

1、资本主义经济最早发展的大洲,发展水平居各大洲之首。

2、工业部门齐全,工业地带密集

3、农业比重小,但生产水平高,农牧业结构合理

4、交通运输网发达

5、特色产业:瑞士——钟表;瑞典——造船;丹麦——欧洲牧场和食品库

挪威——渔业;荷兰——花卉

三、繁荣的旅游业

1、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丰富:记住P55的旅游资源和国家的一一对应。

2、世界旅游业最发达的地区:法国、西班牙、和意大利

3、袖珍国:梵蒂冈、摩纳哥、圣马力诺、马耳他、安道尔

第五节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

一、极地地区的范围和位置

1、北极地区:(1)范围:北极圈以内地区。包括北冰洋、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的北部

(2)位置:66.5°N以北,跨经度360°

2、南极地区:(1)范围:南极圈以内地区,包括南极大陆、沿海岛屿及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的一部分。

3、北极和南极地区在国际航空线中有重要地位。

二、极地图

1、方向:北极地区:逆时针;南极地区:顺时针(均从两极上空看)

2、组成:北极地区:以海洋为主;南极地区:以陆地为主。

3、填图:极地地区周围的陆地或海洋

1、两极地区气候特征:酷寒、多狂风、降水稀少(南极:酷寒、烈风、干燥)

2、成因:纬度高;冰雪覆盖;太阳高度角小

3、南极比北极地区冷得多的成因:南极海拔高、更多的冰雪,太阳辐射反射强

四、自然环境

1、北极地区以海洋为主,浮冰广布

2、南极地区以陆地为主,冰盖广布,平均海拔最高的洲。

五、自然资源

1、淡水资源:占全球的68%。

2、矿产资源:220种,煤、铁

3、生物资源:800种,地衣、苔藓、藻类。动物:北极有北极熊、北极狐、南极洲有企鹅、磷虾,共有海象、海

豹。

六、居民:北极有因纽特人和拉普人,南极无人定居

七、科考宝地:1、科考价值:(1)未经雕刻的原始环境;(2)淡水矿产生物资源丰富;

(3)可以找到其它洲所找不到的资料

2、长城站和中山站:位置和方向;北极科考站:斯瓦尔群岛

3、科考时间:南极:11月至次年3月;北极:6—8月。

第二章走近国家

第一节日本

一、东亚岛国:能填图

1、位置:亚洲东部,太平洋西部,纬度:24°N—48°N

2、组成: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及附近3900个岛屿

3、首都——东京;语言——日语;民族——大和民族

4、海岸线:曲折多半岛、岛屿和海湾

二、地形:

1、以山地丘陵为主,占3/4

2、多火山地震:介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上,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交界处

三、温湿的气候:

1、类型:南部:亚热带季风气候,北部:温带季风气候

2、特征:四季分明,降水较多,海洋性特征明显

四、东西融合的文化:受中国和西方科技文艺影响大。

五、经济发达:

1、有利条件:(1)岛国多港湾,便于海运。(2)气候适宜。(3)高素质的劳动力。(4)发达的科技。(5)高效率的

管理。(6)渔业和森林资源丰富。

2、不利条件:(1)矿产资源稀缺,(2)国内市场狭小,(3)过分依赖国际市场

3、经济概况:

(1)国内生产总值居世界第二位

(2)进出口贸易:发达;对象:美国、中国、欧洲

(3)工业:发达,竞争力强

(4)农业:耕地面积小,劳力不足,但水平高,稻米、畜产和蔬菜中三大部门。

(5)渔业:北海道渔场,附近有寒暖流交汇;近海、远洋捕捞和海水养殖。

(6)交通业:国际货运以海运为主,客运以航空为主;国内以沿海航运和高速公路占优。

(7)工业布局:(P69能填工业带和主要工业城市图)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

原因:资源缺乏,需进口,国内市场狭小,需出口,而日本海运便利,有利降低成本。

六、主要城市:东京、筑波、大阪、横滨、名古屋、神户、广岛、京都、奈良

第二节埃及

一、地跨两洲:

1、亚洲与非洲,大西洋和印度洋的交通要道

2、西奈半岛:亚洲部分,属于埃及

3、民族——阿拉伯民族;宗教——伊斯兰教;语言——阿拉伯语;首都——开罗

二、沙漠广布:沙漠王国——热带沙漠气候为主;地中海沿岸是地中海气候。

三、文明古国

1、历史遗迹:金字塔、狮身人面像、木乃伊

2、古代文化:象形字、天文历法

3、分布:在尼罗河沿岸,因为尼罗河定期泛滥为早期农业带来肥沃的土壤。

四、工农业:集中在尼罗河沿岸和三角洲地区;长绒棉居世界首位。

1、苏伊士运河:沟通地中海和红海,缩短大西洋与印度洋之间的航程

2、尼罗河:贡献P73

第三节俄罗斯

一、面积最大的国家:

1、跨亚欧两洲和东西半球,面积最大,传统上的欧洲国家

2、河流:伏尔加河是欧洲最长的河流(内流河);鄂毕河、叶尼塞河、勒拿河

二、平原面积广大:

1、四大地形区及分界线:

东欧平原————西西伯利亚平原————中西伯利亚高原———东西伯利亚山地

乌拉尔山叶尼塞河勒拿河

2、地势:东高西低,南高北低,平原面积占70%。

三、温凉的气候: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冬季漫长而严寒,夏季短促而凉爽,东西部差异明显

四、丰富的资源

1、淡水资源:世界第2位,贝加尔湖(世界最深,淡水最多)

2、森林资源:亚寒带针叶林(世界最大)

3、矿产资源:煤、铁、石油

五、改革中的经济:集中在欧洲部分

1、四大工业区:莫斯科工业区、圣彼得堡工业区、乌拉尔工业区新西伯利亚工业区

2、工业中心:莫斯科、圣彼得堡、新西伯利亚

3、农业:分布在东欧平原的伏尔加河流域和顿河流域,有谷物马铃薯亚麻乳肉制品

4、城市:圣彼得堡(波罗的海)、海参崴(太平洋)、摩尔曼斯克(北冰洋不冻港)

六、西伯利的开发:西伯利亚大铁路、贝阿铁路、秋明油田、库兹巴斯煤炭

第四节法国

一、欧洲的经济大国

1、面积、人口、首都:巴黎

2、地形地势:东南高西北低,平原和丘陵为主

3、国土轮廓:六边形,三面临海三面靠陆。

4、位置与气候:43°N—52°N,中纬度,大西洋沿岸为温带海洋性气候,气温温和,降水均匀,无旱涝灾害。

地中海沿岸是地中海气候。

5、农业:巴黎盆地是农业区,法国是欧洲出口小麦最多的国家。地中海沿岸利于种植葡萄,加上独特的工艺,

悠久的历史,葡萄酒畅销世界。

6、工业:发达,汽车与制造业为主,核电比重最大的国家。

二、文化与旅游

1、旅游资源:埃菲尔铁塔、凯旋门和罗浮宫是巴黎的象征,时装、香水、艺术表演等。

2、接待外国游客最多的国家。

3、旅游业成为经济支柱。

第五节美国

一、美国的领土

1、本土48个州和哥伦比亚特区,2个海外洲:阿拉斯加州和夏威夷州。

2、国旗:星条旗含义。

3、位置:(P84)东临大西洋,西临太平洋,南临墨西哥湾

4、地形:西部是高原山地(落基山),中部是大平原,东部是低矮的山地(阿巴拉契亚山)

二、高度发达的经济

1、工农业总产值一直居世界首位。

2、农业大国:小麦、玉米、大豆产量高

(1)农业地区专门化:含义(P85);六大农业区的分布;

(2)农业生产的有利条件:气候温暖湿润,平原面积广,耕地多,多港湾便运输。

(3)农业生产专门化:P85

(4)世界上出口粮食最多的国家,进口咖啡、可可、天然橡胶

3、工业大国:

(1)有利条件:资源丰富,交通发达,科技力量雄厚。

(2)三大工业地区:东北部工业区:最早发展;南部工业区:石油飞机等;西部工业区:电子信息等

(3)传统工业衰落,新兴工业崛起。逐渐由东北部向南部发展。

(4)输出工农业产品最多、出口贸易额最大,进口汽车、石油、纺织品最多的国家。

4、环境问题与保护措施P86

1、人口:2.8亿,由移民及其后裔组成。以白人为主,有色人种有黑人、华人、和印第安人。主要分布在沿海平

原和五大湖附近。

2、主要城市:华盛顿——首都;纽约——人口最多、最大港口、世界四大金融中心之一;

洛杉矶——太平洋沿岸最大港口,电影城好莱坞和迪斯尼乐园;

圣弗朗西斯科——硅谷,世界最大的高新技术产业区。

芝加哥——交通中心;底特律——汽车工业;匹兹堡——钢铁工业。

3、黄石国家公园——世界最早的国家公园;科罗拉多大峡谷——世界最长的河流峡谷。

第六节巴西

一、亚马孙平原与亚马孙河

1、地形:主要是巴西高原和亚马孙平原,各占2/3,1/3

2、亚马孙平原:世界最大的平原,有最大的热带雨林区。

3、亚马孙河:世界上水量最大、流域面积最广、长度第二的河流。

4、气候: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草原气候。

二、发展迅速的经济

1、工业:体系完整,水平较高

2、农业:机械化程度较高,咖啡、蔗糖、香蕉、剑麻的产量居世界首位。

3、资源:铁矿和水能(伊泰普水电站)

三、人口与城市

1、人口:集中东南部沿海,白色人种和混血人种为主,城市人口比重大。

2、城市:巴西利亚——首都,圣保罗——最大城市,里约热内卢——最大海港。

第七节澳大利亚

一、大洋洲:组成:P95

二、拥有一个大陆

1、大洋洲最大的国家(世界第6位)

2、位置与组成:P95和P96

3、城市:堪培拉——首都;悉尼——最大的工业中心和港口;墨尔本——第二大城市

三、低平的地形:世界上地势起伏最和缓的大陆。

1、西部:宽广平坦低矮的高原(艾尔斯巨石)

2、中部:平原区:大自流盆地

3、东部:山地:大分水岭和墨累河

4、大自流盆地:图3-51的示意图

四、人中分布:东南沿海(气候适宜,港口优良,交通便利,经济发达)

五、气候:图3-53:呈环状

六、古老的动物:

1、原因:长期孤立于南半球的汪洋中,自然条件单一,动物演化缓慢。

2、动物:袋鼠、鸭嘴兽、针鼹、鸸鹋。

七、发达的农牧业和工矿业——产业基础

1、骑在羊背上的国家:世界绵羊最多的国家,重要的羊毛和小麦输出国。

2、坐在矿车上的国家:铁、煤、铝土。

八年级上册

第一章中国的疆域和人口

第一节中国的疆域

一、伟大的祖国(位置)

1、半球位置:东半球、北半球

2、海陆位置: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

3、经纬度位置:4°N—53°N;73°E—135°E,东西跨经度60多度(跨5个时区,相差4个小时),南北跨纬度

近50度。大部分在北温带,小部分在热带,没有寒带。

二、辽阔的疆域:

1、领土的四端:最北:漠河镇以北的黑龙江主航道中心;最南:曾母暗沙

最西:帕米尔高原;最东:黑龙江与乌苏里江的汇合处。

内海有渤海和琼州海峡。海域面积300万平方千米。

三、众多的邻国

1、陆界线:2万多千米

2、陆上邻国:14个:朝、俄、蒙、哈、吉、塔、阿、巴、印、尼、不、缅、老、越

3、隔海相望的国家:日、韩、菲、马、文、印尼

第二节中国的行政区划

一、历史上的行政区划:早在春秋战国,清朝影响最大。

二、行政区划

1、三级行政区划:省、县、乡三级及特别行政区

2、34个省级行政单位: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和2个特别行政区

3、各省级行政区的简称和行政中心:

(1)名称:P6的三字经

(2)简称和行政中心:P8

第三节中国的人口

一、人口数量世界第一:

1、总量:2000年达12.95亿;占世界21.2%。

2、省区分布:最多:河南省;最少:澳门。

二、人口增长速度较快

1、新中国成立以来人口增长快的主要原因:(1)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和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2)死亡率下降,

出生率上升。

2、我国的人口增长趋势:呈直线上升。

3、东部地区和特大城市的人口增长快的原因是人口迁移

三、分布疏密不均。

1、地理分布特点:东部人口密度大、人口多;西部人口密度小、人口少。(沿海河湖、平原、

盆地交通和经济发达等地区人口多)

2、农村、城镇人口他布特点:农村人口比重大城市人口比重小。(6

3、8%,36、2%)

三、我国的人口政策:

1、我国人口总量仍持续增长的原因:人口基数大,青少年比重高。

2、我国人口的基本国策: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第四节中国的民族

一、56个民族

1、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汉族人口占92%,少数民族占8%。

2、少数民族人口不一:壮族人口最多。

3、各民族具有平等的地位。

二、大杂居、小聚居。(这是我国民族分布特点)

1、汉族主要分布在东部的中部

2、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和东北。(5个少数民族自治区,台湾与福建为高山族,福建省有畲族,少数民

族最多的省区是云南省。)

三、独特的民族风情:

彝族——火把节白族——三月三歌会藏族——晒佛节傣族——泼水节

蒙古族——那达慕大会汉族——赛龙舟朝鲜族——跳跳板苗族侗族——芦笙节

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

第一节中国的地形

一、地势西高东低

1、我国地势的突出特征: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分布

(1)对气候:使暖湿气流从东至西深入内地形成降水;

(3)对交通:东西向的河流沟通了东西交通;

(4)对经济:方便了沿海和内陆的联系;

(5)对水能:在阶梯的交界处,落差大,水能丰富,有利发电。

二、山脉纵横交错

1、山脉构成地形的骨架

(1)山脉纵横交错,把全国分成若干地形区

(2)山脉成为地形区的界线P27的表格1

2、我国主要山脉的走向和分布P20——P21

(1)三列东西向的山脉

(2)三列东北—西南向的山脉

(3)西北—东南向的山脉

(4)南北向的山脉

(5)弧形山脉:喜马拉雅山

3、中华五岳:泰山、华山、衡山、恒山、嵩山

三、地形复杂多样

1、地形特点:复杂多样,五种地形类型齐全,山区面积广大。(五种地形比例图)

2、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3、主要地形区特征:

(1)四大高原:青藏高原——世界屋脊,雪山连绵,大江大河发源地;

内蒙古高原——地表坦荡

黄土高原——千沟万壑,黄土广布;

云贵高原——石灰岩广布,地表崎岖

(2)四大盆地:塔里木盆地——最大;内有我国最大的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和丰富的

油气资源

准噶尔盆地——绿洲和垦区,受大西洋湿润气流影响。

柴达木盆地——内陆高原盆地和聚宝盆;

四川盆地——紫色盆地,内有成都平原(天府之国)

(3)三大丘陵:辽东丘陵,山东丘陵,东南丘陵——林业和牧业

(4)三大平原:东北平原——最大,黑土广布;

华北平原——黄淮海平原,地势低平

长江中下游平原——鱼米之乡

第二节中国的气候

一、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

1、气候复杂多样

(1)气温分布与温度带

我国冬季气温分布特点:南北温差大。成因:纬度位置

我国夏季气温分布特点:南北普遍高温。成因:纬度位置

温度带的划分与分布:P30—31表格和图2、16。

(2)我国降水的时空分布与干湿地区

空间上分布即地区分布:从东南沿海向西内陆递减。成因:受夏季风影响。

时间上分布即季节变化与年际变化:降水集中在夏秋季节,降水年际变化大。(由南往北降水的月数渐少,总量渐少,但集中在7、8月;降水年际变化渐大)

我国的干湿地区:P33表格

2、季风气候显著

(1)什么是季风:夏季——偏南风;冬季——偏北风

(2)夏季风影响降水和时空分布

(3)夏季风影响雨带推移及带来的旱涝灾害,P36第二段

(4)冬季风几乎不带来降水

(5)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划分:大兴安岭—阴山—冈底斯山为界线

(6)季风气候显著的原因:位于最大的大陆亚欧大陆东南部和最大的大洋太平洋之间,海陆热力差异大。

3、大陆性特征强烈:与世界上同纬度的其它地区相比,气温冬季明显偏低,夏季明显偏高。

二、特殊天气

1、寒潮:概念、侵入路径和影响范围(青藏高原海南省、台湾、云贵高原等不易受影响)

危害:农作物受冻等。

2、梅雨与伏旱:6月中旬—7月中旬与7月中旬---8月中旬;江淮地区。

4、沙尘暴:在干燥的春季多发生。

三、对我国影响最大的气象灾害——旱涝灾害

1、洪涝:夏秋季节

2、干旱:影响最大、最常见、范围最广。

第三节中国的河流

一、外流区为主

1、流域与水系、外流河与内流河、外流区与内流区的概念。

2、内外流区的划分界线:大致是大兴安岭—阴山—冈底斯山

3、外流区

(1)主要外流河及注入的海洋

注入太平洋:黑龙江、乌苏里江、辽河、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闽江、珠江、澜沧江注入印度洋:雅鲁藏布江、怒江。

注入北冰洋:额尔齐斯河

(2)外流河的水文特征:见表格

4、内流区

(1)主要内流河:塔里木河:我国最长的内流河,位于塔里木盆地北部。

(2)内流河的水文特征:见表格

5、内外流河的水文特征对比

夏季风盛行时水文特征水量水位结冰期含沙量

水量大水位上涨形

成汛期

无结冰期辽河、海河、

黄河含沙量

成因降水量大气温高

冬季风盛行时水文特征水量小水位下降形

成枯水期

秦岭淮河以北的河流

有结冰期

成因降水量小1月气温在0度以下

(1)青藏高原湖区:青海湖是我国第一大内流湖,也是我国最大的湖泊。

(2)东部平原湖区:鄱阳湖(第一大淡水湖)、洞庭湖、太湖、洪泽湖、巢湖。

二、滚滚长江

1、长江的源流概况

(1)发源地、流经的省区和主要地形区、注入海洋;

(2)长度、入海水量、流域面积;

(3)上、中、下游的划分;

(4)主要支流及湖泊

2、长江的水能开发

(1)水能最集中的河段:集中在上游河段源头至宜宾段三峡段;原因:落差大,降水丰富。

(2)长江三峡:由矍塘峡、巫峡、西陵峡组成;位于第二和第三阶梯的交界处;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具有防洪、发电、航运、水产养殖、供水、灌溉、旅游等功能,世界最大的水电站。

(3)葛洲坝、二滩、龚嘴、丹江口等

3、黄金水道

(1)有利条件:降水丰富,江阔水深,终年不冻,干支流通航里程长约7万千米。

(2)运输价值:水运成本低;流域经济发达,资历源丰富;与南北向的铁路线相交,联系广泛。

(3)货运量占全国的60%。

4、长江之害在于中下的洪涝灾害:上游地区植树造林;中下游地区兴建分洪蓄洪工程,加固江防大堤。

三、滔滔黄河

1、黄河的源概况

(1)发源地、流经省区和主要地形区、注入海洋;

(2)长度、流域面积;

(3)上、中、下游的划分

(4)主要支流

2、黄河的水能开发

(1)水能集中上、中游

(2)主要水电站:龙羊峡、李家峡、刘家峡、青铜峡、三门峡、小浪底等

3、“地上河”的成因与危害及治理

中游地区植被差下游地区是平原,水流平缓,泥沙沉积。

(2)危害:在于下游的决口改道。

(3)治理:根本在于加强上中游地区黄土高原的水土保持:植树造林;修筑梯田;打坝淤地;下游:加固江防大堤;修建分洪工程;修建水利枢纽工程。

项目长江黄河

发源地青藏高原上的唐古拉山青藏高原上的巴喀拉山

源头沱沱河约古宗列曲(卡日曲)

注入海洋东海渤海

长度6300千米,我国第一长河5500千米,第二长河

流域面积180万平方千米75万平方千米

上中下游的划分源头——宜昌——湖口—入海口

上中下

源头——河口——旧孟津——入海口

上中下

支流与湖泊北:雅砻江、岷江、嘉陵江、汉江

南:乌江、湘江、赣江

湟水、洮河、汾河、渭河、泾河

流经省区青、藏、川、滇、渝、鄂、湘、赣、

皖、苏、沪;鄱阳湖、洞庭湖、太

湖、巢湖青、川、甘、宁、内蒙古、晋、陕、豫、鲁

流经地形区青藏高原、横断山脉、四川盆地、

长江中下游平原

青藏高原、黄土高原、华北平原

水文特征流量大、汛期长、含沙量小、无结

冰期

流量小、汛期短、含沙量大、有结冰期

第三章中国的自然资源

第一节自然资源概况

一、什么是自然资源

1、概念:

2、主要类型:气候资源、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矿产资源、海洋资源

3、自然资源的特征

(1)科学技术进步不断拓展资源开发和保护的空间:空气、风景

(2)自然资源数量巨大,但又是有限的

(3)自然资源质量的差异

(4)自然资源分布的规律性和不均匀性

(5)自然资源的状况处在不断变化之中

第二节中国的土地资源

一、人多地少

1、土地是人类生存最基本的自然资源

2、“人多地少”是我国的基本中情:不及世界的1/3。

三、类型齐全

1、各类土地资源齐全:耕地、林地、草地等(各类土地利用类型比例图)

2、草地面积广,居世界前列。

3、林地一比重小。

4、用占世界7%的耕地养育占世界22%的人口。(1.3亿公顷)

四、区域差异明显:空间分布不平衡,土地生产力区域差异明显

1、耕地分布在东部季风区的平原和盆地地区

2、林地分布在东北、西南、和东南山区

3、草地分布在内蒙东部,青藏高原的东部和南部。

4、难以利用的土地比重较大,分布在新疆,内蒙古和青藏高原

5、土地资源质量的区域差异:

区域地形热量与降水土地类型

东部季风区北方平原广,耕地多热量较低,降水少旱地为主

南方丘陵山地耕地少热量高,降水丰富水田为主

西部内陆荒漠为主耕地少热量较为丰富,降水不足草地和荒漠为主

青藏高原光照充足,热量不足高寒荒野

提高耕地的生产力,适当开垦荒地,提高利用率。

2、林地存在的问题:管理不力,滥伐现象严重—对策:营林造林护林采育结合,永续利用

3、草地存在的问题:超载,管理不力,造成退化——划区轮牧,防灾。

第三节中国的水资源

一、地区分布悬殊——东多西少,南丰北缺,水土资源配合欠佳。

1、南方约占全国总面积的40%,却占全国总流量80%以上。

2、黄、淮、海流域面积占全国耕地的38%,以上但水资源只占6%。

3、水资源空间分布的五个带:P66;图3、17

二、时间分配不均及其对生产的影响。

1、季节变化大,夏秋多冬春少。

2、年际变化大。

3、对生产的影响——易造成干旱和洪涝灾害。

三、节约每一滴水

1、地区分布不均——跨流域调水。

2、时间分布不均——修水库

3、污染和浪费——节约和防治

4、缓解缺水问题的根本途径:节约用水,科学用水,保护水资源,防止水污染。

5、南水北调工程:东、中、西三条路线:P69图3、19

四、水能资源:P70图3、20中的主要水电站。

第四节中国的海洋资源

一、多样的生物资源

1、优越的海洋自然环境

(1)地跨多个温度带:暖温带、亚热带、热带。

(2)大陆架面积宽广。

(3)海水温度适中。

2、四大海产:大黄鱼、小黄鱼、带鱼、乌贼

3、四大渔场:黄渤海渔场、舟山渔场、南海沿岸渔场、北部湾渔场。

4、水产养殖业发展迅速。

三、丰富的矿产资源

1、海上油田及分布:渤海湾盆地、东海盆地、北部湾盆地等

2、海滨砂矿资源:16亿吨,60多种。

三、巨量的化学资源

1、开发利用化学资源的途径:提取海盐、和镁、溴、碘等化学元素

2、海盐生产及主要盐场:海盐总量世界第一,各省区都有盐场。85%的海盐在淮河以北的北方盐区,长芦盐场最大,

别有莺歌海盐场、布袋盐场、淮北盐场。

四、保护“蓝色国土”

1、海洋有丰富的能源;

2、海洋蕴藏着巨大可开发空间;

3、海洋污染及其它问题:石油污染最为严重。赤潮时有发生。

4、保护

第三章中国的区域差异

第一节秦岭——淮河线

一、秦岭与淮河

1、经过的省级行政区:甘肃、陕西、河南、安徽、江苏

2、走向与流向:东西向

3、黄河与长江的分水岭。

二、秦岭——淮河线的地理意义

1、地理区域和地理界线

2、秦岭——淮河线南北两侧的地理差异:背P77表格内容和P78—79活动题

五、四大地理区域

1、四大地理区域的分界线:秦岭——淮河线;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青藏高原边缘线

2、四大地理区域: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

八年级下册

第一章中国的主要产业

第一节农业

一、农业及其主要部门: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1、农业包括种植业、林业、牧业、渔业和副业

2、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粟、种桑养蚕、栽培茶树的国家。

二、我国农业的发展

1、粮食、肉类、花生、油菜子、水果等产量居世界第一位。棉花人均超世均。

2、农业生产条件改善,但基础设施仍较薄弱。

3、农业生产地区分布趋于合理。

初中地理会考复习大全湘教版

初中地理会考复习大全 湘教版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中考地理复习提纲七年级上册 第一章让我们走近地理 第一节我们身边的地理知识 一、解开地理之迷: 我国:最早出现“地理”一词的是公元前5世纪《易。系辞》 西方:公元前2世纪古希腊学者埃拉托色尼写出第一本地理专著《地理学》二、地理与日常生活:熟悉生活环境、确认方向、识别天气、了解风土人 情、提高生活适应能力 三、地理与生产建设:1、地理与农业生产 2、地理兴建工业企业 3、地理与交通、商业网点、区域规划、解决全球性的问题等 四、地理与风土人情:西伯利亚居民、狂欢节、圣诞节、斗牛、阿拉伯人的服装等。 第二节我们怎样学习地理 一、学会看地图:1、地图制作过程:鸟瞰图形----平面图-----地图(P6) (学习基础) 2、最早的地图:距今4700多年苏美尔人 3、地图的种类:(P7) 二、地图三要素: 1、方向: (1)通常方法: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2)有指向标地图:箭头指向北方 (3)有经纬网地图: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 (4)室外看地图:面朝北背朝南 (5)确定地平面方向:指南针;北极星;太阳;年轮;树叶疏密;山两侧的潮湿程度 2、比例尺:(1)定义:图上距离与实地距离之比 (2)表示方法:数字式;文字式;线段式 (3)大小比较:分子为1分母大,比例尺小 (4 (5)相同图幅的两幅地图 (6)学校平面图宜用约1/1000的比例尺 3、图例与注记:(1)图例与注记的区别(P10) (2)常用图例符号(P10) 4、看地图的顺序:图名——方向——图例——比例尺——图的内容 2

新湘教版初中地理知识点整理归纳

新湘教版初中地理知识点整理归纳 目录 1.运用地图说明某一大洲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 (1) 2.认识地区 (2) 3、我国的人口 (5) 4、我国的民族 (6) 5、我国的地形 (6) 6、我国的气候 (9) 7、我国自然资源的特点 (12) 8、我国的交通 (13) 9、我国的农业 (14) 10、我国的工业 (15) 1.运用地图说明某一大洲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 (1)亚洲的海陆位置:在亚欧大陆东部、太平洋西岸,北临北冰洋,南临印度洋,东部隔白令海峡与北美洲相望。纬度位置:从东西半球来看,大部分在东半球;从南北半球来看,大部分在北半球。(2)归纳某一大洲的地形、气候、河流特点及其相互关系。亚洲:高原山地为主的地形,气候特点是气候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大陆性气候分布广;河流分布受地势中间高四周低的影响,河流大多发源于中部,呈放射状流向四周。 (3)运用有关资料说出某一大洲存在的人口、环境、发展等问题。亚洲人口最多,占全球总人口61%,亚洲众多的人口给资源环境产

生了沉重的压力;同时亚洲经济发展极不平衡。 2.认识地区(在地图上找到某一地区的位置、范围、主要国家及其首都,说出该地区地理位置的特点) (1)日本。在我国的东面,是一个多火山地震的岛国,领土由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等岛屿和海域组成,首都是东京。其多火山地震的原因是处于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处。日本的经济是发达的加工贸易经济,原料和燃料从国外进口,产品出口。工业主要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其民族构成单一,大和民族为主,具有东西方兼容的文化。首都是东京。 (2)东南亚。在亚洲的东南部,包括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处在亚洲与大洋州、印度洋与太平洋之间的“十字路口”。本区的马六甲海峡是连接太平洋和印度洋的重要海上通道。东南亚高温多雨的热带气候,使水稻成了这里主要的粮食作物。中南半岛的山脉和河流相间南北延伸,纵列分布,大城市主要分布在河流沿岸及河口三角洲。同时,东南亚是华人和华侨分布最集中的地区。本区旅游资源丰富,比如缅甸仰光的大金塔,柬埔寨的吴哥窟,越南的 下龙湾,印度尼西亚的婆罗浮屠,花园城市新加坡。 (3)印度。世界第二人口大国,南亚最大的国家,受热带季风气候的影响,印度水旱灾害频繁,20世纪60年代,实行“绿色革命”改良生产技术,粮食自给有余,主要的粮食作物是水稻和小麦。印度的核技术、软件工业和卫星发射技术居世界前列。首都新德里。印度著

湘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下册会考复习专题试题 全册

七年级地理下册总复习 第一章认识大洲 第一节亚洲及欧洲 一、世界第一大洲 1、第一大洲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大洲;跨纬度最广; 2、与各洲的界线: 亚洲与欧洲分界:乌拉尔山、乌拉尔河、大高加索山脉、、土耳其海峡; 亚洲与非洲分界:苏伊士运河、红海; 亚洲与北美洲分界:白令海峡; 二、亚洲的位置 1、半球位置:绝大部分位于半球和半球 2、海陆位置:东临洋、北临洋、南临洋,西隔与洲相连,并与海为临。 3、纬度位置:大部分位于中纬度带地区,小部分位于低纬度热带和高纬度寒带地区。 三、地形和河流 1、地形 地形特征:地形复杂,地势。地形以、为,约占全洲的3/4; 2、河流 河流特征:多发源于中部、,呈状流向周边的海洋,形成众多长河。 四、复杂的气候 1、纬度位置:跨热、温、寒三带,是世界上跨纬度最广的大洲; 海陆位置:东、北、南三面分别临太平洋、北冰洋、印度洋,西部深入亚欧大陆内部,并与地中海为临; 2、亚洲气候特点:气候、气候显著、气候分布广; 3、亚洲气候类型、特征及分布

4、亚洲气候类型分布图 第二节人文环境 一、人口最多的大洲 1、亚洲人口特点:地广人多。东亚、和是人口稠密的地区,其中有6个国家人口超过1亿。 2、世界前十一个人口超过1亿的大国:中、印(印度)、美、印(印尼)、巴(巴西)、巴(巴基斯坦)、俄;孟、尼(尼日利亚)、日本、墨西哥; 3、各大洲的人口数量:亚、非、欧,拉丁美洲;北美地区、大洋洲; 4、各大洲的人口自然增长率:非、拉、亚、大;北美、欧洲; 二、、经济发展差异 1、亚洲大部分国家为发展中国家,小是发达国家。 2、发达国家大多数第一产业比重很,第三产业比重最。 三、亚洲地理集锦 喜马拉雅山脉——世界最高大的山脉,海拔超过7000米的高峰有50多座; 珠穆朗玛峰——喜马拉雅山主峰,世界最高峰,海拔8844.43米;被称做地球第三极; 青藏高原——世界最高的大高原,平均海拔4500米以上,有“世界屋脊”之称; 里海——世界最大的湖泊,咸水湖,面积约37万平方千米; 贝加尔湖——世界最深蓄水量最大的淡水湖,最深处达1620米,蓄水量2.3万M3 死海——湖面低于海平面400米,是世界陆地最低点,也是世界含盐量最高的湖泊; 阿拉伯半岛——世界最大半岛,面积约300万平方千米; 马来群岛——世界最大的群岛,共有岛屿2万多个,面积243万平方千米;

湘教版初中地理会考历年考试试卷

初中会考考试试卷 地理 考生注意:本次考试为开卷考试,考生允许翻阅自带的教科书和其它复习资料,但不允许讨论。本学科试卷共三道大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量90分钟。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道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将正确答案前面的字母填入题首的表格内,每小题2分,共5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答案代号 题号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答案代号 咸蛋超人住在27oS、67oW,有一天他想要拜访住在地球另一端的面包超人,并决定“遁地”前去。于是他从家中钻入地底,始终保持直线前进并穿越地心来到面包超人家。据此回答1—2题 1.咸蛋超人“遁地”穿行的距离约为 A.6378千米B.6371千米C.40000千米D.12742千米 2.根据题中所给的信息判断面包超人应该住在下列哪个国家 A.中国B.俄罗斯C.美国D.澳大利亚 3.我们生活中的很多现象,往往蕴涵了地理知识。下列现象中,与地球自转有关的是A.正午时,学校操场上旗杆的影子总是指向北方,且在不同季节长短不同 B.学校在冬季和夏季采用不同的作息时间,夏季起床时间要比冬季早 C.小明凌晨从床上爬起来观看德国世界杯足球赛现场直播 D.我们株洲四季分明,春暖、夏热、秋凉、冬冷 4.小薇暑假随父母去非洲旅游,到了如右图所示的四个 地点。关于四个地点的描述,正确的是 A.①地很热,滴雨未下,满眼是一望无际的沙漠 B.②地阳光明媚,种植着葡萄、柑橘等作物 C.③地很闷热,几乎天天下雨,到处是茂密的森林 D.④地正值冬季,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④ 5.宗教是人类社会中一种重要的文化现象。世界三大宗教都起源于 A.亚洲B.欧洲C.非洲D.北美洲 6 人口密度(人/平方千米)出生率(%)死亡率(%)X 108 4.2 1.8 Y 275 0.6 0.7

湘教版初中地理新课程标准解读和教材分析

湘教版初中地理新课程标准解读和教材分析 地球 一、标准要求 1.地球的形状、大小与运动 ?提出证据说明地球是个球体。 ?用平均半径、赤道周长和表面积描述地球的大小。 ?用事实分别说明地球自转、公转及其产生的地理现象。 2.地球仪 ?运用地球仪,说出经线与纬线、经度与纬度的划分。 ?用经纬网确定任意地点的位置。 二、对“标准”要求的把握 1.地球与地球仪 (1)提出证据说明地球是个球体。 由于学生在小学已经了解了地球的形状,因此在让学生认识地球是个球体时,没有必要转弯抹角通过一些实例来说明。对“标准”把握的重点是放在“提出证据说明”上,并进一步对此标准附加说明,目的是“使学生受到有关的科学史教育”。 从本条“标准”及其“说明”来看,它有两个要求,一是了解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二是学生能自己提出证明地球是球体的证据。 (2)用平均半径、赤道周长和表面积描述地球的大小。 地球的大小,学生在小学也已经学过。因此,本条“标准”要求学生能描述地球的大小。知识要求是次要的,而培养能力(描述地理事物)是主要的。 从“标准”的表达看,不要求学生记住地球的平均半径、赤道周长和表面积的数字,只是要求学生会用这些数字来描述。 对地球的形状和大小,没有必要象以往的教学,要求学生了解“地球的赤道略鼓,两极略扁,南北两极不对称”。 (3)用事实分别说明地球自转、公转及其产生的地理现象。 把握三点:一是地球的自转和公转的周期、方向等被看作是学生已有的知识;二是不要求学生系统地理解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用“地理现象”代替了“地理意义”;三是不要求学生被动地接受,而是要求学生能用事实(地理现象)说明。 对本条“标准”,应理解为,只要学生能用事实(哪怕是一条)说明地球的自转和公转,或者说学生能分别说明哪些现象(哪怕是一种)是由自转或公转产生的,就可以说达到了“标准”的要求。 一般来说,学生较易理解的现象有:用昼夜交替现象来说明地球的自转,用四季更替和不同纬度地区热量的差异来说明地球的公转。 (4)运用地球仪,说出经线与纬线、经度与纬度的划分。

新湘教版八年级初二地理下册知识点归纳

欢迎阅读 页脚内容 八年级下册地理 第五章 中国的地域差异 一、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 (一) 秦岭—淮河线 1. 秦岭—淮河线的地理意义 (1)1月0℃等温线经过的地方(2)800毫米等降水量线经过的地方 (3)暖温带与亚热带分界线 (4)温带季风气候与亚热带 1.分界线:秦岭—淮河线、400毫米等降水量线、青藏高原边缘线 2.四大地理区域: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 3.确定分界线的主导因素: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气候 西北地区和北方地区:夏季风 青藏地区和其他地区:地形地势(或平均海拔) 二.北方地区 1.位置:秦岭—淮河以北,长城以南,青藏高原、大兴安岭以东。 2.面积和人口:面积约占全国的20﹪,人口约占全国的40﹪.3.地形:以平原和高原为西安、兰州等。 16:着名古都:西安、北京、洛阳、开封。 三.南方地区 1.位置:秦岭-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以东地区。2.面积和人口:面积约占全国的25﹪.人口约占全国的55﹪. 3.民族:本区拥有30多个民 族,云南是中国少数民族最多 的省区。 4.地形区:云贵高原、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东南丘陵。 5.气候:亚热带和热带季风气候 6.年降水量:800毫米以上。 7.作物熟制:一年两熟到三熟。8.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热量充足、降水丰沛。 成都平原素称“天府之国”、长江中下游平原是“鱼米之剑麻、 矿产资 湾日月潭等 四.西北地区 1.位置:长城--祁连山--阿尔金山--昆仑山一线以北,大兴安岭以西。 2.面积和人口:面积约占全国的30﹪,人口约占全国的4﹪. 3.民族:汉族约占全国的2/3,

少数民族主要有蒙古族、回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4.地形:高原和盆地为主。5.自然环境特征:干旱 6.干旱原因:地处内陆,又有山岭阻隔,来自海洋的湿润气流难以到达,降水稀少。 7.年降水量:400毫米以下,并呈现出由东向西逐渐减少的趋势。 8.地面植被:东部为肥美草原,中部为荒漠草原,西北为荒漠。 9. 10. 11. 矿, 12. 短缺。 14. 1. 西部。 2. 的25 左右。 3.主要地形区:青藏高原、柴达木盆地。 4.自然环境特征:高寒(原因是海拔高) 5.河流特点:是亚洲众多大江大河的源头(发源地),长江、黄河、澜沧江、雅鲁藏布江、恒河、印度河都发源于这里。 6.珍惜动物:藏羚羊、雪豹、野驴。 7.环境问题:自然环境严酷,生态脆弱。 8.保护环境的意义:防止生态破坏和草场退化,保护珍稀动物。 9.自然保护区:三江源自然保 护区(长江、黄河、澜沧江的 发源地)。 10.农业类型:主要以畜牧业 为主,农作物一般分布在地势 较低的河谷地带,农业为河谷 农业(地势较低,气温较高)。 11.主要农业区:湟水谷地和 雅鲁藏布江谷地。 12.主要农作物:青稞、豌豆、 小麦、油菜等。 13.主要牲畜:牦牛、藏绵羊、 省(简称东北三省),位于中 国东北部,地处东北亚的核心 位置,东、北两面与朝鲜及俄 罗斯为邻;西接内蒙古自治 区,南连河北省,与山东半岛 隔海相望,战略地位十分重 要。 2.地形特征:东北地区的地形 以平原、丘陵和山地为主,地 表结构大致呈半环状的三带: 外围是黑龙江、乌苏里江、图 们江和鸭绿江等流域低地,中 间是山地和丘陵,内部则是广 阔的平原。 3.气候特征:东北地区属温带 季风气候,冬季寒冷漫长,夏 季温暖短暂。东北地区自南向 北跨暖温带、中温带与寒温 带,冬季南北气温差异明显。 降水多集中在夏季;冬季降雪 较多,地表积雪时间长,是中 国降水较多的地区。 4.人口分布:(1)东北地区人 口分布不均。中部和南部平原 地区人可多,工业和交通运输 发达的地区人可多,其中松嫩 )东北 最大的综合性中心城市和交 通枢纽,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工业部门:以机电、重型机械、 有色冶金着称。 (5)大连:职能:是东北地 区的重要门户,着名的避暑旅 游胜地,全国重要的水产基 地。工业部门:造船、机车制 造、石油化学、服装等工业发 达。 6.农产品生产基地 (1)农业发展条件:土地资 源丰富,气候温和湿润。 页脚内容

湘教版地理会考试题

湘教版地理会考模拟试卷 青岛开发区第四中学 xxx 姓名:班级:得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答案 题号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答案 题号27 28 29 30 答案 1、亚洲地形的显著特征是: A.地势平坦,起伏不大B.以高原山地为主C.以丘陵为主D.以平原为主 2、下列大洲中,人口自然增长率最低的大洲是 A.北美洲B.大洋洲C.欧洲D.非洲 3、日本多火山、地震的原因是: A.位于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处,地壳很不稳定B.暴雨很多 C.板块张裂的结果D.两个大陆板块碰撞的结果 4、下列地区,处在亚洲与大洋洲、印度洋与太平洋“十字路口”的是 A、西亚 B、东南亚 C、南亚 D、东亚 5、下列城市是伊斯兰教创始人穆德诞生地的是 A、耶路撒冷 B、麦地那 C、巴格达 D、麦加 6、下列四个国家中独自占有一块大陆的是 A①、B②、C③、D④ 7、同学们在观看世界体育节目时,经常可以看见黑人体育明星,如“飞人”乔丹、“拳王”泰森。虽然他们现在是美国人,但是他们的祖先却是 A、南美洲人 B、大洋洲人 C、欧洲人 D、撒哈拉以南的非洲人 8、李明同学去欧洲某国旅游,目睹了斗牛士的精彩表演,由此可见李明去的国家是 A、法国 B、瑞士 C、西班牙 D、英国 9、下面是四个同学凭想像描写南极地区的画面,请判断哪一位描写得最准确 A、到处绿树成荫,鸟儿欢叫,鲜花、野果漫山遍野…… B、深山老林,狂风呼啸,阴森恐怖…… C、洁白的世界,冰积如山,狂风暴雨…… D、冰山漂浮,企鹅漫步…… 10、有关澳大利亚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湘教版初中地理会考知识点汇总

七年级地理(上册)知识点 第一章让我们走进地理 一、平面上的八个方向: 1、地图的三要素:方向、比例尺、图例和注记。 ⑴、方向①、平面上的八个方向:东、南、西、北、东北、东南、西北、西南。 ②、地图上方向的表示法: a、有指向标的地图,应根椐指向标所标方向去辨认(箭头指向北方); b、没有指向标的地图,通常采用“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规定确定方向; c、在经纬网上应根椐经纬网所指的方向确定方向。 图上距离 ⑵、比例尺:①、比例尺=————- 实地距离 ②、比例尺的方式:数字式 1/1000或1:1000; 文字式图上1厘米等于实地距离100千米; 线段式 0 1 2 3 ③、比例尺的选择:比例尺越大,表示的范围越小,内容越详细;比 例尺越小,表示的范围越大,内容越简单。如:学校平面图应选择较大比例尺;画中国政区图应选择较小的比例尺。 ⑶、图例和注记: 第二章地球的面貌 一、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1、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球体。依据: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的实例。 2、地球的表面积是亿平方千米,平均半径6371千米,赤道周长约4 万千米。 二、地球仪 在地球仪上识记以下内容。 南、北极,赤道,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 三、纬线的纬度 ⑴、纬线:在地球仪上,赤道和与赤道平行的的圆圈叫纬线。 纬线有三个特点: ①、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②、纬线的长度不相等(赤道最长,从赤道向两极,纬线逐渐缩短,最后成一个 点); ③、自成一个圆。 ⑵、纬度: ①、赤道为0°,赤道以北为北纬(0°—90°N),赤道以南为南纬(0°—90°S)。 赤道将地球平分南、北两个半球。纬度数从赤道向北、向南逐渐增大。纬度最大值90°。 ②、人们规定:0°—30°为低纬度;30°—60°为中纬度;60°—90°为高纬度。 四、经线和经度 1、经线:在地球仪上,连结南、北两极并垂直于纬线的弧线。 经线有三个特点:⑴、指示南北方向;⑵、长度都相等;⑶、自成半圆。 2、经度:

湘教版初中地理教材分析【湘教版初中地理教材特点与教法探讨】

湘教版初中地理教材分析【湘教版初中地理教材特点与教法 探讨】 湘版新编初中地理教材给人以清新朗目之感,它在内容编排、形式结构等方面都与以往所使用的教材有很大的不同。本文侧重探讨根据该教材的特点,采用相适应的教法,提高地理教学效果。 从整体编排来看,湘版地理教材按“先总后分”的原则编写,即“世界一大洲一地区一国家”。初一上册安排的是关于全球的知识:地球的面貌、世界的居民、世界的气候、世界的发展差异;初一下册则是分区地理:认识大洲、了解地区、走进国家。初二中国地理的编写也是按照这个原则进行,初二上册学习的内容有:中国的疆域与人口、中国的自然环境、中国的自然资源及中国的区域差异;下册内容的第一章为中国的主要产业,以后的各章则主要是分省地理,教材把我国三十四个省级行政单位按沿海(第二章沿海万里行)、沿边(第三章陆疆万里行)、沿江(第四章黄河万里行和第五章长江万里行)的位置特点分别加以介绍,区别于以前的教材按东北、西南、华南、西北等方位编写的方法,这也是湘版地理教材的一大特点。 从结构上看,湘版地理教材采用大字正文和辅助文字混排的形式,重点突出,版式新颖。大字正文一般叙述地理事实,讲解地理概念,解释地理成因,说明地理规律。辅助文字主要包括富有特色的两个栏目:“活动”栏目侧重安排富有启发性、思考性的地理问题,密

切配合课文的重点、要点以及关键内容,以加深理解,启迪思维,让学生养成学思结合的良好习惯;“阅读”栏目侧重选编短小精悍、内容丰富、类型多样的阅读材料,与课文所讲内容密切配合,以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自学能力。而且在每一章的前面,都配上一段优美的文字,该段文字不但概括了本章的主要内容,还起到导入新课、引起学生兴趣的作用。从形式上看,湘版地理教材图文并茂,直观性强,生动形象。在课本的封面、封底、以及课文里面,增加了大量引人入胜的彩图,在课文之中穿插了内容简明、重点突出、种类多样的地图、速描图、示意图、模型图、统计图、漫画图以及卫星图片等。这些图像与课文紧密配合,以图引文、以图释文、以图补文、以图代文,形象直观地反映和说明地理问题,把繁、难和语言不便表达的地理知识形象地呈现给学生,不仅改变了地理教材的面貌,也增强了地理教材的吸引力,便于学生理解知识的难点和重点。 从内容上看,湘版地理教材选材典型,知识量适当,不求全不求深,表述生动活泼;围绕环境、资源、人类活动这些主题,选材上注重体现人地关系,地理知识的时代性、实用性、教育性以及科学性;适当降低了教学难度,删减了难教难学的有关内容;注意减轻学生负担,删减单纯记忆性知识,如国家减少为七个有代表性的、区域特征典型的国家来讲授,这七个国家,既包括了发达国家、中等发达国家,也有发展中国家。课文表述不但简洁、明了、准确,而且主要还联系社会、生产、生活和学生的实际,通过读图思考、启发设问、引用实

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教案-第一章中国的主要产业-工业

第一章xx的主要产业 第二节工业第 个教案 教学目标: 1、理解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地位。 2、了解建国以来中国工业增长速度较快,门类较齐全,布局日趋合理。认识新中国工业发展的巨大成就,增强民族自豪感,树 立民族自信心。 3、学会运用示意图、统计图以及其他图表资料来分析和总结我国工业的发展状况及其分布情况。 4、了解基础工业的概念,并掌握重要基础工业――能源工业、钢铁工业、机械工业、纺织工业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 教学指导: 在“工业”一节的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联系生活、联系实际 要贯穿始终。只有这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才会趣味盎然,不至于枯燥乏味。如在讲述工业“较高的增长速度”时,既要有详实 的数据统计,又要让学生以现实生活中的真切感受来印证。要组织学生参观附近的工厂,了解一些工业生产的流程,感受工业生产的氛围。 新课导人: 方案①:同学们,通过“农业”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农业

给人们提供了基本生存保障。但大家试想:如果只有农业,人们的生活将会怎样?(学生的答案会有多样,教师要从多方面引导学生思考。)对,一个国家的国民经济光靠农业是远远不够的,其他产业部门,如工业、交通、商业等都必须大力发展,尤其是工业,它是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下面让我们开始学习“工业”。 方案②:在屏幕上依次展示一些工业产品的图片:书本、纸 张、文具、锅、碗、菜刀。瓷砖、彩电、洗衣机、化肥、收割机、投影仪、计算机、玻璃、水泥板、汽车、军舰、战斗机……提问:同学们,上面展示的这些物品,与我们的学习和生活、工农业生产、国家建设、国防安全关系十分密切,你们知道它们是由哪一产业部门生产的吗?(学生回答:工——用;(3)显然,对于交通和国防建设来说,其现代化水平同样取决于工业发展水平。因此,工业在国民经济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是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 3.设问:由于工业生产如此重要,所以各个地区都想发展具 有当地特色的工业。那么,一个地区发展工业生产时,应考虑哪些因素的影响?(启发学生联系当地实际,进行简单分析,教师进行适当补充和解释。) 1.学生活动:简述你所了解的一种工业生产的流程过程(可安排在组织学生参观附近一工厂后进行)。结合实际,谈一谈工业 生产和农业生产有什么不同。

中考地理模拟试题(一)湘教版

2010年中考地理模拟试题(一) 一、选择题。(0.5×60=30分) 1、我国最东端、最北端所在省区是() A、黑龙江 B、内蒙古、黑龙江 C、黑龙江、辽宁 D、新疆、黑龙江 2、与我国隔海相望的国家是() A、蒙古 B、朝鲜 C、越南 D、日本 3、下列省区与简称、人民政府驻地的连线,正确的是() A、广西—桂—桂林 B、福建—闽—厦门 C、青海—甘—兰州 D、贵州—黔—贵阳 4、下列各组国家中,与我国云南省相邻的一组是() A、蒙古、俄罗斯 B、越南、老挝 C、尼泊尔、锡金 D、阿富汗、巴基斯坦 5、我国下列省级行政区中,有两个简称的是() A、湖北、湖南 B、西藏、台湾 C、山西、吉林 D、四川、云南 6、我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是() A、维吾尔族 B、壮族 C、蒙古族 D、藏族 7、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地理界线是() A、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B、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 C、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 D、青藏高原的东南边缘—秦岭—淮河 8、在渝、鄂两省区交界处的山脉是() A、太行山 B、武夷山 C、巫山 D、祁连山 9、当黑龙江还是冰天雪地时,海南岛已在春耕生产了,这是由于我国() A、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大 B、东西距海远近判别大 C、地势垂直变化差异大 D、南北跨纬度很广10、有关我国冬夏气温的说法,正确的是() A、夏季气温最低的地方是青藏高原 B、冬季气温最高的地方是吐鲁番 C、影响我国冬季气温分布的主要因素是冬季风 D、漠河镇是我国冬、夏季气温最低的地方 11、湖南省所属的温度带和干湿地区是() A、暖温带、湿润地区 B、暖温带、半湿润地区 C、亚热带、半湿润地区 D、亚热带、湿润地区 12、我国降水最多和最少的地区分别是() A、广州市和托克逊 B、海口和呼和浩特 C、火烧寮和托克逊 D、大连和拉萨 13、我国海域辽阔,素有“天然鱼仓”之称并分布有我国最大渔场的海域是() A、黄海 B、东海 C、南海 D、渤海 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黑龙江北部降水少属于干旱地区 B、塔里木盆地气温较高属于热带 C、海南省属于热带 D、珠江三角洲属于热带 15、下列地形区中,位于非季风区的是() A、东北平原 B、四川盆地 C、准噶尔盆地 D、云贵高原 16、我国夏季气温最高的地方是() A、曾母暗沙 B、海南岛 C、漠河 D、吐鲁番 17、我国内流区大致位于() A、东南部季风区 B、西北部非季风区 C、南部湿润地区 D、北部湿润地区 18、关于塔里木盆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暖温带②半干旱地区③干旱地区④草原广阔⑤地表植被以荒漠为主 A、①③⑤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⑤ 19、黄河水土流失最严重的河段是()

最新初二地理会考知识点大全(湘教版)

2012年地理会考知识点大全(湘教版) 第一部分 地球与地图(七年级上册) 一、地球的形状、大小与运动 1、地球的形状: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2、地球的大小: (1)地球的平均半径约6371千米。 (2)地球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 (3)地球表面积约5.1亿平方千米。 3、地球的运动 (1)地球的自转: ①自转:地球绕地轴不停地旋转,叫做地球自转。 ②地球的自转周期:地球的自转一周为一天,就是24小时。 ③地球自转的方向:自西向东。 ④自转产生的地球现象 a . 昼夜交替现象 b . 地方时:国际上规定,每隔经度15o,分为一个时区,全球共划分为24个时区。相邻两个时区的区时,相差1小时;相差N 个时区,则相差N 小时,按照“东加西减”的方法。 注:北京时间就是中国首都北京所在的东八区的区时,即东经120o经线上的地方时。 (2)地球的公转 ①地球的公转的定义:地球绕太阳的旋转就是公转,公转一周(即周期)为一年。 ②地球公转的方向:自西向东。 注:公转轨道面与地轴总是保持66o34′的夹角。北极总是指向北极星附近。 ③地球公转产生的地球现象 a. 一年四季的变化。注:(a )任何一天,赤道地区均昼夜平分。(b )任何地点,春秋二分均昼夜平分。(c )太阳直射北半球(北半球的夏半年,3月21日至9月23日),越向北方向昼越长;太阳直射南半球(北半球的冬半年,9月23日至次年3月21日),越向南方向昼越长。(D )凡太阳直射的地区都昼长夜短(除赤道外)。 b .地球的五带 (a)地球五带的划分依据:主要是根据有无太阳直射现象,或者是有无极昼、极夜现象来划分的。 (b)根据太阳热量在地球表面的分布状况,把地球划分为五带:热带、北温带、南温带、北寒带、 二、地球仪 1、地球绕着固定的轴转动,称之为地轴,它与地球表面相交的两点,叫两极―北极(N )、南极(S )。 2、经线与纬线 4、几个重要的分界 几条重要的纬线 五带的分布 低、中、高纬 南、北半球 东、西半球 三、地图 1、地图上的三要素包括:方向、比例尺、图例和注记。 A :方向:(地平面上有东、南、西、北、东北、东南、西南、西北,共八个方向) 判断:(其他方式:以指南针、北极星、手表定方向) 北极圈 (66.5°N ) 南极圈 (66.5°S ) 北回归线 (23.5°N ) 南回归线 (23.5°S ) 赤道 (0°) 赤道0o 低纬度 中纬度中纬度 高纬度 高纬度 60oN 30oN 30oS 60oS 90oN S 北寒带 北极圈(66.5°N ) 南极圈(66.5°S ) 北回归线(23.5°N ) 南回归线(23.5°S ) 赤道(0°) 北温带 热 带 南温带 南寒带 赤道北半球 南半球 o

湘教版七年级地理教学计划

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教学计划 本学期我担任七年级两个班的地理教学任务,每周两课时,所用教材是在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精神和《全日制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指导下编写的湘教版七年级地理教材。 一、指导思想 在新课标理论的指导下,以学校教导处工作计划为指导,高效地完成本学科教学目标。积极参加教科研活动,努力使教学水平,业务能力有更大的提高。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和初步能力,最终使学生从“学会地理”,走向“会学地理”。 二、教材分析 湘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以世界地理为主要内容,包括世界自然地理与世界人文地理的基础知识。主要包括地球的面貌、世界的居民、世界的气候、世界的发展差异四部分内容。共计五章,16节:第一章《让我们走进地理》,第二章《地球的面貌》,第三章《世界的居民》,第四章《世界的气候》,第五章《世界的发展差异》。 《地球的面貌》这章主要包括认识地球、世界的海陆分布、世界的地形、海陆变迁四部分内容。认识地球,了解世界的海陆分布,世界的地形以及海陆变迁,了解全球海陆分布发展演化的基本规律,是学习地理的基础。 《世界的居民》属于人文地理的内容,从宏观的角度阐述世界的人口、人种、语言、宗教、聚落以及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 《世界的气候》这章包括天气和气候、气温和降水、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四部分内容。从本章知识在整个教材体系中的地位来看,是后面学习区域地理及中国地里的基础之一。 在前面各章了解自然地理,人文状况的基础上,《世界的发展差异》这章引入世界的发展差异,国际合作,国际组织等政治经济概念,为学生以后学习各大洲、认识国家和地区的人文地理概况起到基础性作用。 二、学生学情分析 七年级共计2个教学班,每班接近70人。刚刚升入七年级的初中学生,在小学社会课中,接触了一些地理知识,但比较零碎。地理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初一年的学生还是第一次接触,是一个陌生的学科,很多学生不知道应该如何学习地理,地理学科所需各种加到7各科目,学习压力加大,小学的学习方法、学习习惯都要有所改变,而我校很多学生的小学时期的学习习惯都比较不好。所以,初一上学期以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为目标,掌握最基础的地理知识。比较系统地学习地理知识,做好从零开始的准备。由于地理课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学生有新鲜感,教师要抓住这一点,上好第一节课,注重培养兴趣,打一个良好开端。 三、教材重难点分析及措施 本册书重点需要掌握的内容有:地图的判读方法;认识地球的面貌及海陆分布;世界的地形;世界的气候。 难点:认识地球(地球空间概念的构建,如经纬网的判读),地形图读图能力培养,世界气候。 应对策略: 1、认真学习新课标理论,领会新课标精髓,用科学的理论指导教学实践。 2、抓好常规地理课堂教学。认真备好每一节课,努力讲好每一节课,提高课堂有效性。 3、认真参与集体备课,精益求精 4、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切实做好地课备课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为地理课件的制作准备充分的素 材。 5、参加听课评课活动。虚心向他人学习,取长补短,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6、拟好复习计划,制定复习提纲,认真组织复习。 7、每次考试后,全面做好每个班级的质量分析。注意发现教学和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解决。 8、积极参加计算机培训并不断自学,提高课件的制作水平 四、帮困扶优措施

湘教版初中地理知识点大汇编

湘教版初中地理知识点大汇编 湘教版通用 第一部分地球与地图七年级上册 一地球的形状大小与运动 1地球的形状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2地球的大小 1地球的平均半径约6371千米 2地球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 3地球表面积约51亿平方千米 3地球的运动 1地球的自转 ①自转地球绕地轴不停地旋转叫做地球自转 ②地球的自转周期地球的自转一周为一天就是24小时 ③地球自转的方向自西向东 ④自转产生的地球现象 昼夜交替现象 地方时国际上规定每隔经度15o分为一个时区全球共划分为24个时区相邻两个时区的区时相差1小时相差N个时区则相差N小时按照东加西减的方法注北京时间就是中国首都北京所在的东八区的区时即东经120o经线上的地方时

2地球的公转 ①地球的公转的定义地球绕太阳的旋转就是公转公转一周即周期为一年 ②地球公转的方向自西向东 注公转轨道面与地轴总是保持66o34′的夹角北极总是指向北极星附近 ③地球公转产生的地球现象 一年四<>季<>的变化注a任何一天赤道地区均昼夜平分b 任何地点春秋二分均昼夜平分c太阳直射北半球北半球的夏半年3月21日至9月23日越向北方向昼越长太阳直射南半球北半球的冬半年9月23日至次年3月21日越向南方向昼越长D凡太阳直射的地区都昼长夜短除赤道外b.地球的五带 a 地球五带的划分依据主要是根据有无太阳直射现象或者是有无极昼极夜现象来划分的 b 根据太阳热量在地球表面的分布状况把地球划分为五带热带北温带南温带北寒带南寒带 热带有太阳光直射现象终年炎热南北温带既没有太阳直射现象也没有极昼极夜现象四季<>变化比较明显南北寒带有极昼极夜现象终年寒冷二地球仪 1地球绕着固定的轴转动称之为地轴它与地球表面相交的两点叫两极―北极N南极S 2经线与纬线

湘教版地理中考模拟题

湘教版地理中考模拟题 新泰市初二学业水平考试地理模拟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相应的表格内,每题1分,共60分) 1.地理老师在自己的博客里上传了《地球的面貌》的课件,学生们浏览了课件之后纷纷留言,请你指出哪位学生的说法有误() A.玲玲:人们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漫长的过程 B.贝贝:麦哲伦的环球航行,证实了地球是个球体 C.齐齐:地球仪是人们根据地球的形状,按照一定的比例把它缩小制成的 D.芳芳:只用纬度就可以确定地球表面某一点的位置 2.下面四幅图中,按比例尺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①④②③ B.①②③④ C.④③②① D.②④①③ 一艘大型油轮由于受到风浪的袭击,在下图中某大洋A点附近海 域遭遇险情,而此时,接到求救信号的最近的一艘轮船正好位于这个 海域的B点位置。据此回答3、4题。 3.遇险的轮船位于() A.南纬15°、西经25° B.北纬15°、西经25° C.北纬15°、东经25° D.南纬15°、东经25° 4.接到求救信号的轮船位于() A.大西洋中 B.太平洋中 C.印度洋中 D.北冰洋中 意大利中部城市阿奎拉某次发生里氏6.3级地震。读图,完成5、6题。 5.本次地震是哪两个板块挤压碰撞引起的() A.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 B.非洲板块与亚欧板块 C.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 D.南极洲板块与美洲板块 6.想了解阿奎拉在意大利的位置,最合适的地图是() A.世界政区图 B.世界地形图 C.意大利政区图 D.意大利人口分布图 7.下图是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图中所示的地形为() A.高原 B.平原 C.山地 D.盆地 9.该地当日的气温日较差是() A.1℃ B.-1℃ C.9 ℃ D.-9 ℃ 10.会出现上述天气状况的地方最可能是() A.赤道附近 B.极地附近 C.温带地区 D.回归线附近 右图是地球上昼夜分布示意图(阴影部分表示黑夜),据图回答 11、12题。 11.A地的季节和此时的昼夜长短状况是() ①冬季②夏季③昼短夜长④昼长夜短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2.在图示季节,新泰市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A.大地一片葱绿 B.同学们穿着厚厚的羽绒服上学 C.雷雨天气经常发生 D.正午房屋的影子朝南 上海世博会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请回答13~15题。 13.在上海世博会上,安排了很多懂英语的志愿者,因为英语是() A.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 B.世界上使用范围最广泛的语言 C.联合国规定的惟一工作语言 D.上海世博会惟一指定外语 14.志愿者小丽发现某游客:“皮肤白皙,头发呈波状、色浅,鼻梁高,嘴唇薄,带十字架饰物”。该游客最有可能信奉() A.伊斯兰教 B.佛教 C.基督教 D.喇嘛教 15.参观过“非洲联合馆”的游客,会认为() A.非洲大部分国家是发达国家 B.非洲多数是黑种人 C.非洲的聚落现代化程度很高 D.非洲气候终年寒冷 印度总理辛格应胡锦涛主席邀请,于4月12日晚抵达三亚,出席14日在三亚举行的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三次会晤。据此完成16、17题。 16.印度位于() A.中南半岛 B.马来半岛 C.印度半岛 D.马来群岛 17.印度所在地区的气候类型主要是() A.热带雨林气候 B.热带草原气候 C.热带季风气候 D.热带沙漠气候 读欧洲西部国家轮廓图,回答19~21题。 19.图中序号所表示的国家对应正确的是() A.①—德国 B.②—意大利 C.③—法国 D.④—英国 20.图中甲半岛是() A.斯堪的纳维亚半岛 B.伊比利亚半岛 C.亚平宁半岛 D.巴尔干半岛 21.该地区的部分国家工业特色组合不正确的是() A.瑞士——钟表王国 B.丹麦——欧洲的牧场和食品库 C.法国——工业大国 D.英国——郁金香王国 22.赵强在日志中写道:“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北临北冰洋,伏尔加河被称为‘母亲河’,这里自然资源丰富,轻工业发达……”。其中不太妥当的内容是() A.北临北冰洋 B.伏尔加河被称为“母亲河” C.自然资源丰富 D.轻工业发达 23.读南极洲略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与长城站隔海相望的大洲是非洲 B.我国三个科学考察站都位于东半球 C.南极洲年平均降水量虽少,但水资源丰富 D.我国在南极建科学考察站都选择在7月 24.读法国农业分布图,判断下列说 法正确的是() A.巴黎盆地是法国重要的小麦产区 B.卢瓦尔平原和阿基坦盆地是法国 重要的葡萄产地

初中地理工业教案

初中地理工业教案 【篇一:湘教版地理教案工业】 澧阳镇中学 【篇二: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4.3《工业》教案】《工业》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理解工业的含义及作用。 2.掌握我国工业的空间分布、主要的工业基地及特点。 3.理解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分布特点,并学会分析高新技术产业的 地区发展差异。 过程与方法 使用读图和资料分析及自主学习等方法获取地理知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学生认识到要实现国强民富,必须大力发展工业生产。关心工业,增强爱国情感。 【重点与难点】 1.我国工业布局的现状。 2.我国工业的作用。 3.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情况。 【教学方法】 自主学习、资料分析、读图分析。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我们的生活与工业密切相关。在生活中,小到拿在手中的手电筒, 大到发射卫星的火箭,都是工业生产的成果。 工业的地位有多重要?我国的工业状况如何?让我们在第三节《工业》中寻找答案吧! 二、新课学习 (一)工业及其重要性 1.工业的概念

与农业一样,工业也是基本的物质生产部门。工业生产包括开采自然资源(煤炭、石油、铁矿石等)以及对原材料(矿产品、农产品等)进行加工和再加工。 2.工业的作用——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 现代工业为社会经济各部门提供先进的工具和设备、原材料和动力等生产必需的物质条件。 (1)现代化的农业离不开工业的支持,如工业为农业提供化肥、农药、电力设备以及各种各样 的农用机械、运输工具等,大大提高了农业生产水平。 (2)现代化的城乡建设离不开工业提供的建筑机械和建筑材料,如起重机、水泥、玻璃、钢材等。 (3)现代化的交通运输离不开工业提供的交通工具、设备和材料,如汽车、火车、飞机、轮船等。修筑公路、铁路、机场、港口需要的工程机械和材料,都是由工业提供的。 (4)工业为科学研究提供精密仪器和设备,如显微镜、计算机、望远镜等。 活动:认识工业产品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找出张梦家中的工业产品。(玻璃、灯具、钢琴等) 仿照下面分解图,任选一个工业产品进行追根溯源。(如灯具等)拓展延伸:对比工、农业的地位 农业是支撑国民经济建设与发展的基础产业,因为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 工业是主导产业,因为它在国民经济各产业部门中占据主导和支配地位。 3.我国工业的发展状况 自主学习:阅读教材p102内容,完成表格 (二)我国工业的分布 1. 工业中心的发展变化 自主学习:阅读教材p103内容,完成表格 四大工业基地及工业发展特色 (辽中南:我国著名的重工业基地;京津唐:我国北方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长江三角洲:全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珠江三角洲:以轻工业为主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2.中西部地区的工业发展

湘教版中考地理知识要点

初二地理会考总复习知识要点湘教版 第一章让我们走进地理 一、平面上的八个方向: 1、地图的三要素。 ⑴、方向①、平面上的八个方向:东、南、西、北、东北、东南、西北、西南。 ②、地图上方向的表示法: a、有指向标的地图,应根椐指向标所标方向去辨认(箭头指向) b、没有指向标的地图,通常采用“”的规定确定方向; c、在经纬网上应根椐经纬网所指的方向确定方向。 ⑵、比例尺:①、比例尺=———— ②、比例尺的方式:数字式 1/1000或1:1000; 文字式图上 1厘米等于实地距离100千米; 线段式 0 1 2 3 ③、比例尺的选择:比例尺越大,表示的范围越,内容越;比例尺越小,表示的范围越,内容越。学校平面图应选择较大比例尺;画中国政区图应选择较小的比例尺。 ⑶、图例和注记:让学生识记一些常用的图例(见世界地理(上册)P 10 面上的表格)。 第二章地球的面貌 一、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1、地球是一个。依据: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的实例。 2、地球的表面积是亿平方千米,平均半径千米,赤道周长约万千米。 二、地球仪 在地球仪上识记以下内容。 南、北极,赤道,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 三、纬线、纬度 ⑴、纬线:在地球仪上,赤道和与赤道平行的的圆圈叫。 纬线有三个特点: ①、纬线指示方向; ②、纬线的长度(赤道最长,从赤道向两极,纬线逐渐缩短,最后成一个点); ③、自成一个。 ⑵、纬度: ①、赤道为0°,赤道以北为北纬(0°—90°N),赤道以南为南纬(0°—90°S)。将地球平分南、北两个半球。纬度数从赤道向北、向南逐渐增大。纬度最大值90°。 ②、人们规定:0°—30°为纬度;30°—60°为纬度;60°—90°为纬度。 四、经线和经度 1、经线:在地球仪上,连结南、北两极并垂直于纬线的弧线。 经线有三个特点:⑴、指示方向;⑵、长度都;⑶、自成。 2、经度: ⑴、经度的起点是0°经线,也称“”。0°经线以东为东经(0°—180°E);以西为西经(0°—180°W),所以东西经最大度数为180°。经度数从0°经线向东、向西逐渐增大。 ⑵、180°经线:180°E和180°W重合的经线。 ⑶、任何一个经线圈,都把地球分成相等的两个半球。国际上规定两条经线组成的经线圈,作为划分东西两个半球的分界线。如:15°W位于东半球;165°E位于西半球。 五、经纬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