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天气的预防及应对措施

高温天气的预防及应对措施
高温天气的预防及应对措施

高温天气的预防及应对措施

高温天气一般是指气温在35℃以上。高温通常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气温高而湿度小的干热性高温;另一种是气温高、湿度大的闷热性高温,称为“桑拿天儿”。

高温天气一般是指气温在35℃以上。高温通常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气温高而湿度小的干热性高温;另一种是气温高、湿度大的闷热性高温,称为“桑拿天儿”。

1.高温天气的危害

高温天气对人体健康的主要影响是产生中暑以及诱发心、脑血管疾病导致死亡。人体在过高环境温度作用下,体温调节机制暂时发生障碍,而发生体内热蓄积,导致中暑。中暑按发病症状与程度,可分为:热虚脱,是中暑最轻度表现,也最常见;热辐射,是长期在高温环境中工作,导致下肢血管扩张,血液淤积,而发生昏倒;日射病是由于长时间暴晒,导致排汗功能障碍所致。

对于患有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在高温潮湿无风低气压的环境里,人体排汗受到抑制,体内蓄热量不断增加,心肌耗氧量增加,使心血管处于紧张状态,闷热还可导致人体血管扩张,血液粘稠度增加,易发生脑出血、脑梗死、心肌梗等症状,严重的可能导致死亡。据对北京地区心脑血管疾病的调查发现,高温闷热天气是导致缺血性脑卒中的危险天气。

在夏季闷热的天气里,还易出现热伤风(夏季感冒)、腹泻和皮肤过敏等疾病。原因是由于高温环境下,人体代谢旺盛,能量消耗较大,而闷热又常使人睡眠不足,食欲不振,造成人体免疫力下降,此时再不加节制地使用空调或电扇来解暑,人体长时间处于过低温度环境里,机体适应能力减退,抵抗力下降,病菌、病毒就会乘虚而入,急易引起上呼吸道感染(感冒);另外,高温高湿环境,细菌、病毒等微生物大量滋生,食物极易腐败变质,食用后会引起消化不良、急性胃肠炎、痢疾、腹泻等疾病的发生;再有人们从室外高温环境中回到家中,习惯马上打开空调或用电扇直吹,吃些冰镇食品,这一冷一热,立马见效,马上就开始腹泻;闷热天气,人体排汗不畅,还容易导致皮肤过敏症,特别是10岁以下的儿童,主要为丘疹样荨麻疹、湿疹、接触性皮炎等,因是儿童对高温高湿天气的适应能力差,以及蚊虫叮咬、花粉、粉尘过敏等引起的。另外,消化不良、食积、寄生虫也可以致病。

2.高温天气的预防与应对措施

(1)尽量留在室内,并避免阳光直射;必须外出时要打遮阳伞、穿浅色衣服、戴宽沿帽。

(2)暂停户外或室内大型集会。

(3)室内空调温度不要过低;空调无法使用时,选择其他降温方法,比如向地面洒些水等。

(4)浑身大汗时不宜立即用冷水洗澡;应先擦干汗水,稍事休息再用温水洗澡。

(5)注意作息时间,保证睡眠;暂停大量消耗体力的工作。

(6)宜吃咸食,多饮凉白开水、冷盐水、白菊花水、绿豆汤等;不要过度饮用冷饮或含酒精饮料。

高温天气应急预案

通州区2015年老旧小区(玉桥北里36号楼等19项) 节能改造工程 (高温天气施工应急预案) 编制人: 审核人: 审批人: 编制单位:华北铁建建设有限公司 日期:2015年7月14日

目录

1.总则 编制目的 由于近日北京通州持续高温气候,连续白天温度在35°以上,为确保本项目部在高温季节施工时避免作业人员中暑,以及中暑后能迅速地进行抢救,并将中暑事件的严重性降至最低的可接受程度,特制定本预案。 编制依据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建设工程安全生产条例》、《北京市通州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通州区2012年老旧小区综合整治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和《玉桥街道办事处老旧小区综合整治节能、抗震改造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等有关要求及文件。 适用范围 本应急预案适用于工地范围内发生高温中暑事件时,做出应急准备与响应。 工作原则 以人为本,预防为主,快速响应,果断处置。 2. 事故类型和危险程度分析 由于持续高温气候,未按要求避开高温作业、所在的作业现场通风条件差、中暑者本人身体条件、水量补充不足等因素,导致产热大于散热或散热受阻,体内有过量热蓄积,即产生高热中暑。 高热中暑可分为:先兆性中暑、轻度中暑和高度中暑。高度中暑者体温可超过40℃、痉挛、晕厥、昏迷、血压下降,甚至危及生命。 3. 应急救援组织机构及职责 应急组织机构 项目部成立应急领导小组,领导小组成员名单如下:

职责 1.负责指挥高热中暑的应急处理。 2.对中暑人员进行现场急救,及时送中暑人员到附近医院就医。4. 预防与预警 防备中暑 1. 日最高气温达40℃以上(含40℃)时,当日停止施工作业; 2. 日最高气温达37℃以上(含37℃)时,中午时段(即11时~16时)停止室外露天和高处作业;

精选-中国疾病预防控制发展史

我国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的发展史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可分为恢复发展时期、改革调整时期和健全发展时期三个阶段。 一、恢复发展时期(1978~2000年)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卫生防疫工作进入了新的历史时期。这一时期可分为两个阶段: (一)全面恢复发展阶段(1978~1985年) 这一阶段通过加强条例、法规的建设与完善,大大促进了卫生防疫体系、特别是其主体机构----卫生防疫站的恢复与发展。1978年9月,在1955年《传染病管理办法》的基础上颁布了《急性传染病管理条例》,条例的实施加强了卫生防疫体系在预防控制传染病中的责任、地位和作用。 1979年,卫生部在《卫生防疫站暂行办法和各级卫生防疫组织编制规定》的基础上,颁布了《全国卫生防疫站工作条例》,同年卫生部、财政部、国家劳动总局联合下发了《卫生防疫人员实行卫生防疫津贴的规定》。 1980年,国家编委和卫生部联合下发了《各级卫生防疫站组织编制规定》;卫生部下发了《关于加强县卫生防疫站工作和几点意见》。

1982年,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试行)》,使卫生防疫体系从几十年的行政管理开始步入了法制管理的轨道,《食品卫生法(试行)》的实施也极大地强化了卫生防疫体系的社会职能。 1982年,卫生部成立了国家预防医学中心(1985年改为预防医学科学院),开展应用性科学研究,为全国卫生防疫机构提供业务技术指导、高层次专业人员培训等服务。 到1985年底全国已建立各级、各类卫生防疫站3410个,比1965年增加了911个,专业(站)1566个,比1965年增加了744个。卫生防疫人员增至194829人,比1965年增加117650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增加了87821人,卫生防疫工作力量得到了显著增强。初步形成了从中央到地方的联系紧密的业务技术服务和信息沟通网络系统。 (二)规范建设阶段(1986~2000年) 这个阶段是我国卫生防疫工作不断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变革,深化改革,不断加强内涵建设,提高科学管理水平,与国际接轨,走向世界的重要时期。 内涵建设:在这期间通过推进科学管理,开展和规范有偿服务,制定实施各级、各类卫生防疫站的技术规范,加强县级卫生防疫站的规范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卫生防疫站等级评审,加强卫生防疫机构主要领导和骨干的现代管理培训、应用型专业高级培训,促进了管理水平和业务技术服务水平的提高。

高温天气的预防及应对措施

高温天气的预防及应对措 施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was revised on the afternoon of December 13, 2020

高温天气的预防及应对措施 高温天气一般是指气温在35℃以上。高温通常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气温高而湿度小的干热性高温;另一种是气温高、湿度大的闷热性高温,称为“桑拿天儿”。 高温天气一般是指气温在35℃以上。高温通常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气温高而湿度小的干热性高温;另一种是气温高、湿度大的闷热性高温,称为“桑拿天儿”。 1.高温天气的危害 高温天气对人体健康的主要影响是产生中暑以及诱发心、脑血管疾病导致死亡。人体在过高环境温度作用下,体温调节机制暂时发生障碍,而发生体内热蓄积,导致中暑。中暑按发病症状与程度,可分为:热虚脱,是中暑最轻度表现,也最常见;热辐射,是长期在高温环境中工作,导致下肢血管扩张,血液淤积,而发生昏倒;日射病是由于长时间暴晒,导致排汗功能障碍所致。 对于患有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在高温潮湿无风低气压的环境里,人体排汗受到抑制,体内蓄热量不断增加,心肌耗氧量增加,使心血管处于紧张状态,闷热还可导致人体血管扩张,血液粘稠度增加,易发生脑出血、脑梗死、心肌梗等症状,严重的可能导致死亡。据对北京地区心脑血管疾病的调查发现,高温闷热天气是导致缺血性脑卒中的危险天气。

在夏季闷热的天气里,还易出现热伤风(夏季感冒)、腹泻和皮肤过敏等疾病。原因是由于高温环境下,人体代谢旺盛,能量消耗较大,而闷热又常使人睡眠不足,食欲不振,造成人体免疫力下降,此时再不加节制地使用空调或电扇来解暑,人体长时间处于过低温度环境里,机体适应能力减退,抵抗力下降,病菌、病毒就会乘虚而入,急易引起上呼吸道感染(感冒);另外,高温高湿环境,细菌、病毒等微生物大量滋生,食物极易腐败变质,食用后会引起消化不良、急性胃肠炎、痢疾、腹泻等疾病的发生;再有人们从室外高温环境中回到家中,习惯马上打开空调或用电扇直吹,吃些冰镇食品,这一冷一热,立马见效,马上就开始腹泻;闷热天气,人体排汗不畅,还容易导致皮肤过敏症,特别是10岁以下的儿童,主要为丘疹样荨麻疹、湿疹、接触性皮炎等,因是儿童对高温高湿天气的适应能力差,以及蚊虫叮咬、花粉、粉尘过敏等引起的。另外,消化不良、食积、寄生虫也可以致病。 2.高温天气的预防与应对措施 (1)尽量留在室内,并避免阳光直射;必须外出时要打遮阳伞、穿浅色衣服、戴宽沿帽。 (2)暂停户外或室内大型集会。 (3)室内空调温度不要过低;空调无法使用时,选择其他降温方法,比如向地面洒些水等。 (4)浑身大汗时不宜立即用冷水洗澡;应先擦干汗水,稍事休息再用温水洗澡。

防暑降温及高温天气安全注意事项

夏季防暑降温、防雷电知识培训材料 一、高温天气作业安全注意事项 目前,盛夏高温季节来临,作业现场环境温度高,工作条件相对恶劣,作业人员劳动强度大,易出现过度疲劳、中暑现象,是事故多发时期。为确保高温季节现场作业安全,现特将高温天气作业安全注意事项下发: 1、各单位、车间在布臵工作任务时,要充分考虑当日气温条件,并布臵好防暑降温及安全注意事项。高温天气要根据具体工作任务、气温情况安排好作业人员以及布臵好防暑降温安全注意事项。 ①高温天气的认定 高温天气是指地市级以上气象主管部门所属气象台站向公众发布的日最高气温35℃以上的天气。 ②日最高气温达到40℃以上,应当停止当日室外作业。 ③日最高气温达到37℃以上、40℃以下时,各单位安排员工室外作业时间不得超过5小时,并在12时至15时不得安排室外作业。 ④日最高气温达到35℃以上、37℃(不含37℃)以下时,各单位应采取轮换作业制,缩短员工连续作业时间,并且不得安排室外作业员工加班。 2、高温作业时,可采取以下措施进行高温防护: ①高温区域从事维修等高强度作业时,作业组人员至少3人以上,并至少安排1名管理人员在现场进行安全监控;牵涉到危险作业的,按规定办理危险作业申请审批手续; ②高温天气,作业人员要尽量避免在强烈阳光下进行作业,确实需要长时间作业的点,要搭设遮阳设施; ③在高温区域进行(维修)作业时,根据现场情况加装轴流风机,达到散热目的; ④夏季人员作业时,在高温区域停留时间不宜过长,各单位应对高温作业人员采取轮换式作业,让作业员工得到充分休息。也可根据情况适当调整劳动休息制度,尽可能缩短在高温区域的持续劳动时间; ⑤高温天气在设备内部等受限空间内的作业时,必须保证人孔门(通风口)常开,保持空气流通,并安排专人进行安全监控; ⑥各单位、车间要为高温作业、高温天气作业的员工供给足够的饮用水及防暑降温药品,各作业组在高温天气作业过程中必须携带好防暑降温药品及饮用水; ⑦员工作业过程中出现头痛、头晕、口渴、多汗、四肢无力发酸、注意力不集中、动作不协调等轻度中暑症状时,一定要停止作业,立即到阴凉、通风处休息,并服用防暑降温药品;出现重症中暑的情况,要立即汇报上级领导,请以求助医务人员紧急救治; ⑧各业主单位、车间要向作业员工提供高温区域作业必需高温防护设备(如轴流风机等)和个人防护用品,并加强对高温防护设备的维护和个人防护用品的管理; ⑨计划检修期间,业主单位要在检修场所设立茶水点,供应茶水、绿豆汤、紫菜汤等防暑降温饮品,安环科要根据气温情况提供瓶装水,让作业人员及时补

关于规范县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科室设置的意见

关于规范县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科室设置的意见 县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建设是疾病预防控制体系的重要内容,也是以社区卫生服务为基础的城乡卫生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县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内部科室的合理设置是保证落实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工作职责,提高工作效率的前提。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和《关于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的若干规定》等有关卫生法律法规中明确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职责与义务,加强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规范化管理,提高县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综合服务和应变、应急能力,进一步完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建设,现就县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科室设置提出如下意见一、科室设置原则 (一)管理规范,精简高效 以有利于疾病预防控制工作落实为出发点,规范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建设,提高机构内部中心领导层与科室二级管理效能,避免出现职能空白和工作盲区。 (二)功能一致,职责明确 履行政府疾病预防控制职能,为辖区开展各项疾病预防控制工作提供服务、业务指导、技术支持、人员培训、考核评价,同

时兼顾辖区主要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现状,有利于防病、应急反应和技术储备等能力提高,避免出现科室间职能和工作内容的重复与交叉。 (三)结构合理,资源共享 根据机构现有人员条件,使不同业务水平人员合理调配,优化组织结构,明确科室职责和岗位工作任务,以发挥组织的整体合力,完善团队工作机制,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效能,节约运行成本。 二、科室设置 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内部管理实施中心主任、科室科长二级管理。全国统一基本科室设置,各省可根据辖区疾病预防控制服务与卫生防病需要设置其它相关的业务科室。 (一)基本科室(必设科室) 综合防治管理科、传染病防治科、免疫规划管理科、健康教育与促进科、卫生科、检验科、行政管理科。 (二)增设科室(选设科室)

高温天气施工防护措施及安全预案

高温天气施工防护措施 及安全预案 标准化管理处编码[BBX968T-XBB8968-NNJ668-MM9N]

高温天气施工防护措施及安全预案 标段名称:城南新区解放路西绿化养护工程 养护单位:江苏天海景观建设有限公司 由于近段时间天气炎热,高温持续时间较长,我单位本着“以人为本,安全第一”的原则,在做好城南新区解放路西绿化养护工作的同时,保障施工安全,避免高温天气带来的隐患,特制定高温天气施工防护措施及高温期间出现的旱季、雨季以及大风天气的安全预案。 一、高温天气施工防护措施 1、合理调整一线日常养护工人及修剪工人的工作时间,采取每天早上提早作业,晚上延长作业时间,减轻劳动强度,合理安排工间休息,尽量避免中午高温期间的养护作业,尤其是上午11点之后,下午3点之前的这一段时间; 2、高温期间,加强对一线养护工人的劳动保护工作,为一线养护工人配备必要的劳动保护用品,发放凉帽、毛巾、清凉油、人丹、藿香正气水等防暑物资,切实做好一线养护工人防暑降温的保障工作,防止一线养护工人中暑现象的发生; 3、针对苗木的抗旱浇水工作,同样也要选择合理的时间(早上5点-8点;晚上6点之后),浇灌作业时,尽量浇足浇透,尽量采用大水浇灌,保证植物正常生长的同时要考虑到蒸发量,避免苗木因高温干旱缺水导致大面积绿地受损情况出现; 4、对绿地进行浇水后的2-3天要对高大乔灌木的根部进行松土,防止土壤板结影响植物根系的呼吸; 5、高温季节也是病虫害高发的季节,对这一期间发生的病虫害,要及时发现,及时防治,合理用药,在喷药的同时注意喷药人员的自身防护工作,防止药物中毒现象的出现。 二、安全预案 1、旱季应急预案

高温天气作业安全注意事项

高温天气作业安全注意事项 目前,盛夏高温季节来临,作业现场环境温度高,工作条件相对恶劣,作业人员劳动强度大,易出现过度疲劳、中暑现象,是事故多发时期。为确保高温季节现场作业安全,现特将高温天气作业安全注意事项下发: 1、各单位、工段在布置工作任务时,要充分考虑当日气温条件,并布置好防暑降温及安全注意事项。高温天气要根据具体工作任务、气温情况安排好作业人员以及布置好防暑降温安全注意事项。 ①高温天气的认定 高温天气是指地市级以上气象主管部门所属气象台站向公众发布的日最高气温35℃以上的天气。 ②日最高气温达到40℃以上,应当停止当日室外作业。 ③日最高气温达到37℃以上、40℃以下时,各单位安排员工室外作业时间不得超过5小时,并在12时至15时不得安排室外作业。 ④日最高气温达到35℃以上、37℃(不含37℃)以下时,各单位应采取轮换作业制,缩短员工连续作业时间,并且不得安排室外作业员工加班。 2、高温作业时,可采取以下措施进行高温防护: ①高温区域从事维修等高强度作业时,作业组人员至少3人以上,并至少安排1名管理人员在现场进行安全监控;牵涉到危险作业的,按规定办理危险作业申请审批手续; ②高温天气,作业人员要尽量避免在强烈阳光下进行作业,确实需要长时间作业的点,要搭设遮阳设施; ③在烧成等高温区域进行(维修)作业时,根据现场情况加装轴流风机,达到散热目的; ④夏季人员作业时,在高温区域停留时间不宜过长,生产单位应对高温作业人员采取轮换式作业,让作业员工得到充分休息。也可根据情况适当调整劳动休息制度,尽可能缩

短在高温区域的持续劳动时间; ⑤高温天气在设备内部等受限空间内的作业时,必须保证人孔门(通风口)常开,保持空气流通,并安排专人进行安全监控; ⑥各单位、工段要为高温作业、高温天气作业的员工供给足够的饮用水及防暑降温药品,各作业组在高温天气作业过程中必须携带好防暑降温药品及饮用水; ⑦员工作业过程中出现头痛、头晕、口渴、多汗、四肢无力发酸、注意力不集中、动作不协调等轻度中暑症状时,一定要停止作业,立即到阴凉、通风处休息,并服用防暑降温药品;出现重症中暑的情况,要立即汇报上级领导,求助医务人员紧急救治; ⑧各单位、工段要向作业员工提供高温区域作业必需高温防护设备(如轴流风机等)和个人防护用品,并加强对高温防护设备的维护和个人防护用品的管理; ⑨计划检修期间,办公室要在检修场所设立茶水点,供应茶水、绿豆汤、紫菜汤等防暑降温饮品,生产安全处要根据气温情况提供瓶装水,让作业人员及时补充水分;员工在饮用防暑降温饮品时,应有节制合理饮用,避免因饮用过量导致的肠胃不适; ⑩各部门员工值班室内的空调、电风扇等要确保完好,保证工人夏季能得到充分的休息。员工个人应注意加强营养,在高温环境中劳动时,能量和蛋白质的消耗都比较多,所以应进食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食品。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用户与权限管理规范(试行)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用户与权限管理规范 (试行) 1.总则 1.1目的 为加强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规范化管理,保障国家核心业务信息系统的正常安全运行,增强疾病预防控制公共卫生信息获取的时效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提高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的管理和服务能力,特制定本规范。 1.2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办法》《国家救灾防病与公共卫生事件信息报告管理规范》 《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管理工作规范(试行)》《各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基本职责》 《艾滋病疫情信息报告管理规范》 《结核病预防控制工作规范》 《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 《卫生系统电子认证服务管理办法(试行)》 1.3适用范围 本规范适用于管理使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的各级各类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医疗卫生机构及其它机构。 1.4责任单位及责任人 1.4.1责任单位 管理使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的各级各类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医疗卫生机构及其它机构,包括该机构的信息管理部门及相

关业务管理部门。 1.4.2责任人 (1)各级责任单位指定负责信息系统管理的专业技术人员为系统用户管理的责任人。 (2)各级责任单位信息系统相关业务部门指定业务专业人员为该业务应用系统管理责任人。 2.用户管理 2.1用户类型 2.1.1系统管理员 指国家、省、市、县四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授权使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履行用户管理与服务职能的唯一责任人。2.1.2业务管理员 指国家、省、市、县四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医疗卫生机构及其它机构,由各业务归口管理部门或单位指定负责管理该业务权限分配的唯一责任人。 2.1.3本级用户 指国家、省、市、县四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医疗卫生机构及其它机构各业务归口管理部门或单位,由本级业务管理员分配的具有不同权限和业务操作功能的同级用户。 2.1.4直报用户 指由县区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系统管理员审核,各系统业务管理员授权的通过使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录入报告各类信息的用户。 2.2用户职责 2.2.1职责分类 (1)系统管理员职责

恶劣天气应对措施(1)

维修队恶劣天气安全隐患应对措施 为有效防范、处置因恶劣天气对施工安全带来的不安全因素和安全隐患,最大限度地减少各类损失和消除不安全因素,遏制事故的发生,切实保障员工生命及公司财产的安全,维护生产秩序的稳定,确保公司安全生产,根据盘锦市自然天气情况, 结合本队实际,制定本措施。 一、适用范围 本措施适用于本队各作业区及相关方单位。 二、工作原则 1、把保障员工生命安全放在恶劣天气防范首位,把安全隐患排查预防放在突出环节,扎实做好防范工作。 2、强制度、明职责。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按职责抓落实,将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防患于未然。 3、快速反应,果断处置。一旦发生不安全的因素和隐患,应迅速响应,及时启动应对措施,各部门密切配合,组织人员处理各种因恶劣天气带来的不安全因素。 三、可能出现的恶劣天气 盘锦市属于温带海洋气候,昼夜温差大,年降水量80多毫米。一月份最冷,七月份最热。可能出现的恶劣天气主要有:大雪、冰冻、低温天气;大风(扬沙)天气;高温炎热天气;降雨和连续降雨天气。 四、恶劣天气带来的影响、隐患及措施 (一)大雪、冰冻、低温天气

1、大雪、冰冻、低温天气的不安全因素 一是降温或持续的低温天气,严重影响员工设备机具的正常操作,易出现操作失误引发不安全因素;二是降温或持续的低温天气易出现气割胶管、水管、暖气管道冻结、冻裂问题,影响生产秩序;三是降雪、雨雪后冰冻,导致路面、生产施工场地、机械结冰,给施工和设备机具操作,带来不安全的隐患。 2、应对措施 一是在大雪天气应停止室外作业,由组长组织清除生活区及施工现场、作业区域的积雪。有积雪、结冰的道路、门口、台阶等要有可靠的防滑措施,经工程管理人员、现场安全员检查确认后方可进场作业;二是强化现场管理,安全员加强现场检查,及时发现安全隐患。做好施工现场的安全生产条件检查和保温防范措施检查;三是管理人员协调维修人员进行设备检修和保养,并对设备做好保温防冻处理;四是雪后综合部组织各单位按责任区分及时清理积雪,作业现场由工程管理人员负责组织清理,达到安全施工条件方可施工。 (二)大风(扬沙)天气 1、大风(扬沙)天气的不安全因素 一是对安全用电带来隐患;二是大风天气对电焊,气焊作业带来不安全影响。 2、应对措施 遇到刮风(扬沙)天气,安全员确认工作环境和风力,对能否施工作出安全评价。工程管理人员加强现场管理,组织相关人员做好预防工作。一是因大风而停止工作的现场应切断工作电源,及时检查并熄灭火源;三是刮风

自然灾害防范应对——高温天气

自然灾害防范应对——高温天气

高温天气 一、高温天气介绍 气象学将日最高气温大于或等于35℃定义为“高温日”,连续5天以上“高温日”称作“持续高温”;达到或超过37℃时称酷暑。高温是一种较常见的气象灾害,我国除东北、青藏高原极少或不出现高温天气外,其他地区均会出现不同程度的高温天气。 我国的高温天气主要集中在5~10月,从地理位置上看,江南、华南、西南及新疆都是高温频发地。1951~2009年的统计资料显示,我国省级以上城市中(除拉萨没有高温天气)重庆出现的次数最多,达1853天;西宁最少,只有3天。我国新疆盆地也是高温频发地,吐鲁番多次出现全月(6、7、8月)每天都为高温的情况。 盛夏季节,长江中下游地区常在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控制下,出现高温酷热天气,是我国夏季热浪袭击的重灾区。梅雨季节过后的7、8月份,一般年份都会出现20~30天的高温天气,梅雨期短的年份高温日数可超过40天。近50年来,全国平均高温日天数呈现先减后增的态

势,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初高温日数减少,80年代初开始呈现明显增加的趋势。西北、华北高温日数存在线性增加的趋势,其中华南地区增加趋势最为明显。 1.高温类型 人体对冷热的感觉不仅取决于气温,还与空气湿度、风速、太阳热辐射等有关。因此,不同气象条件下的高温天气,也有其相应的特征。高温通常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气温高而湿度小的干热性高温;另一种是气温高、湿度大的闷热性高温,称为“桑拿天儿”。 (1)干热型高温 气温很高、太阳辐射强而且空气湿度小的高温天气,被称为干热型高温,经常在我国新疆、甘肃、宁夏、内蒙古、北京、天津、石家庄等地夏季出现。 (2)闷热型高温 夏季水汽丰富,空气湿度大,在相对气温并不十分高时,人们仍感觉闷热,此类天气被称之为闷热型高温。经常在我国沿海及长江中下游、华南等地出现。 2.预警信号

2021年度疾病预防控制(爱国卫生)工作要点

2021年度疾病预防控制(爱国卫生)工作要点 xx年疾病预防控制(爱国卫生)工作要点 1、以落实《关于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的若干规定》为重点,加强和完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开展综合性的调查研究和督导检查,开展边境地区及经济欠发达地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现状调研,完成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人员编制、县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内设机构和工作规范、基层防保组织在疾病预防控制工作中的职责与任务等阶段性研究工作,修订《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管理工作规范》,研究制订《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考核标准》。 2、继续推进盛地两级疾病预防控制管理干部的科学管理培训工作;开展市(地)、县(区)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实验室管理人员培训;完成实验室常用微生物检验技术培训材料的编写,组织开展培训;继续推进现场流行病学培训工作,开展以案例研讨为主要形式的培训;结合疾病预防控制重点项目的实施,组织开展相关专业技术培训工作。 3、加强督导、检查,推进中央转移支付项目疾病预防控制专项资金执行效率,提高执行效益,促进重点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开展。加大《传染病防治法》等疾病预防控制相关法律法规实施力度。进一步规范全国传染病疫情网络直报工作,加强疫情报告信息的分析

利用工作,组织开展网络直报工作及新修订传染病报告卡使用情况的督导检查。加强部门间传染病防治协调,充分发动群众,提高防病意识,形成全社会关心和支持公共卫生建设的新局面。 4、加强全国鼠疫监测和国家级鼠疫监测点建设,有效应对和控制人间鼠疫的发生和流行。加强霍乱监测,坚持肠道门诊制度,大力开展肠道传染病健康教育,防止疫情的暴发。加强不明原因肺炎的监测,及早发现非典和人感染高致病性 ___病例,提高各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及流感监测哨点的工作水平,逐步建立区域流感中心,做好应对流感大流行准备计划和应急预案各项工作的落实和督导检查工作。继续加强对重点地区结核病防治工作的督导检查力度,保持现代结核病控制策略(dots)覆盖率100%;新涂阳肺结核病人发现率保持在70%及以上;新涂阳肺结核病人治愈率保持在85%及以上,开展耐药结核病以及结核并艾滋病双重感染控制工作。做好其他传染病的监测与防治工作,制定重点传染病防治工作规范。 5、做好《艾滋病防治条例》及《中国遏制与防治艾滋病行动计划(xx—xx)年》发布后的贯彻工作,全面落实艾滋病防治工作措施。成立艾滋病防治政策宣讲团,争取到xx年底,将全国50%的县级以上主管领导干部培训一次,落实“全国农民工预防艾滋病宣传教育工程”,xx年完成详细工作方案的制订,在流入地和流出地深入开展宣传,使农民工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达到65%。进一步完善监

高温雷雨天气作业规定和防范措施

*********高温、雷雨季节 作业规定和防范措施 1总则 夏季装置操作以及施工作业面临高温、雷雨、大风等不利环境因素的影响,并能直接危及生产、人身安全,给单位和个人带来无法估量的损失。为预防各类事故的发生,确保生产、作业的安全,提高对抗风险能力,同时结合公司实际,特制订本规定。 现场所有作业必须科学、合理、规范、安全、有效。 2适用范围 本规定适用于***********所有作业过程,包括外来施工作业。3职责 3.1***********全体员工有义务有权利使用、监督本规定实施。 3.2HSE部为本规定的主导监督部门,其他部门积极、密切配合。4夏季安全生产的特点: 4.1夏季高温、潮湿,容易中暑。夏季天气比较炎热,同时雷雨 天气多,生产现场存在高温、潮湿环境,极大的增加了中暑 的风险。

4.2天气炎热,心情容易烦躁,违章操作现象普遍增加。长期处 于炎热环境中时,容易使人心情烦躁,表现在作业现场中就 是违章作业现象普遍增多。员工心情烦躁时,往往会精力不 集中,作业时容易走神,极易引发工伤事故。 4.3为避高温,大量夜班作业较为普遍。进入夏季,随着装卸量 增大,为避高温,大量作业安排夜班或加班进行比较普遍, 而夜班或加班一方面疏于管理,一方面又疲劳严重,从而大 幅增加了事故发生的风险。 4.4夏季天气炎热,劳动保护相对薄弱。夏季气温高,化工物料 极易挥发或升华,天气炎热或因出汗等诸多原因,员工作业 期间往往不规范穿戴工作服、安全帽、防护手套、劳保鞋、 防护面罩、呼吸器等劳保防护用品,而这些防护用品都是员 工人身安全防护的一道屏障,一旦缺失,刮伤、碰伤、灼伤、 呼吸不适等轻微事故就不可避免了。 4.5雷雨天气多发。雷击、火灾事故增多,雷电天气往往伴随着 强放电现象,因雷电放电电压极高,极易造成装置、人身触 电和火灾事故;雨水较多,易生涝情水患。本厂土地土质多 为黄土,易生灾情。 5夏季安全生产注意事项 5.1合理安排上班时间,确保员工精神饱满。各班组、外协施工 队安排上班时间时,务必确保员工充分休息,并错开极易疲 劳的时段,同时要求管理人员加强对员工作业时精神状态的 检查,发现精神不好或状态不佳的员工时,必须及时制止。

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实施方案

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实施方案 医院是公共卫生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传染病、慢性病及部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的前沿阵地。为加强我院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规范化管理,经院长办公会研究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预防为主的工作方针,强化公立医院公共卫生职能,将公共卫生服务与临床医疗服务紧密结合,并融入到医疗服务的全过程,形成工作职责更加明确、服务更加规范、保障更加有力、群众健康权益得到更好维护的防治结合型医疗服务体系。 二、领导小组 下设办公室,地点 三、主要工作 医院疾病预防控制工作主要包括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管理、传染病疫情报告、传染病诊疗管理、结核病防治管理、性病艾滋病防治管理、其他重点传染病防治管理、预防接种服务管理、精神疾病防治管理、疾病监测与报告、实验室生物安全与放射防护、爱国卫生与健康教育等。 四、工作措施 (一)建立医疗机构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管理相关制度,并督促落实。 (二)制定疾病预防控制工作计划、方案,并组织实施、督导和考评。 (三)做好本院传染病防治综合管理工作: 1、制定传染病防控重点工作流程并组织实施,包括预检分诊工作流程、传染病患者或可疑者就诊转诊流程、传染病报告卡传递流程、突发疫情和公共卫生事件信息传递流程、传染病诊断会诊流程、死亡病例传染病排查流程等;

2、依法承担职责范围内的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监测、信息报告、异常信息收集与统计等工作; 3、制定传染病防治知识与技能的培训计划,并组织实施。 (四)承担院内死亡信息监测、报告与管理工作,组织做好死因登记报告培训工作。 (五)组织做好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食品安全事件、食源性疾病的病例报告和监测统计工作。 (六)落实区域内的预防接种和信息报告管理工作。 (七)落实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放射安全防护等措施。 (八)督促院内感染预防措施的落实,发生院内感染事故时督导相关控制措施。 (九)组织开展卫生知识宣传、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普及卫生防病知识;按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要求,承担社会人群健康教育工作任务。 (十)配合疾控机构督促做好新生儿首针乙肝疫苗及卡介苗接种和新生儿信息的采集、上报工作。 (十一)承担结核病、艾滋病等重大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收集、审核、报告、转诊、汇总分析以及减免政策落实情况等工作。协助疾控机构开展流行病学调查、采集样本、采取控制措施等。 (十二)负责传染病报告管理,按要求协助疾控机构做好调查、样本采集及转诊工作。 (十三)承担高血压、糖尿病、脑卒中、肿瘤、精神疾病等慢性病的诊疗、监测等信息的收集、报告与管理工作。 (十四)承担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完成属地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和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交办的其他疾病预防控制任务。 五、保障措施:

高温天气对化工生产的影响及采取措施标准版本

文件编号:RHD-QB-K2252 (解决方案范本系列) 编辑:XXXXXX 查核:XXXXXX 时间:XXXXXX 高温天气对化工生产的影响及采取措施标准版 本

高温天气对化工生产的影响及采取 措施标准版本 操作指导:该解决方案文件为日常单位或公司为保证的工作、生产能够安全稳定地有效运转而制定的,并由相关人员在办理业务或操作时进行更好的判断与管理。,其中条款可根据自己现实基础上调整,请仔细浏览后进行编辑与保存。 夏季来临,天气持续高温,在这种情况下各种安全隐患也随之而来。 高温对化工生产影响比较大,主要是以下三个方面:一是人员的不安全因素,天气炎热,容易疲倦,思想不集中,操作容易出现问题;二是对工艺的影响,比如循环水、冷却水等温度升高,带给工艺的一些温度也会不断升高;三是设备的运行温度升高,尤其是一些大功率的设备和电机,由于长时间运转得不到备用,会导致设备的运转的可靠性下降。 因此,为确保安全、稳定、连续生产,应该从源

头抓起,做好人员和设备管理。 首先做好人的工作。在高温天气,人的情绪容易烦躁,尤其是在现场干活,相比之下,更容易发生人为事故。因此,在高温天气下,对员工的行为管理要加强。主要是要做好安全宣传教育工作,让员工明白高温季节事故的易发性,做好员工的防暑降温工作,让其安心谨慎操作。 在工艺上需要及时关注循环冷却系统的各项参数,按规定随气温作出相应调整,对一些低沸点易挥发液体贮存容器做好检查,妥善安置,必要时进行用水浇罐的做法对系统进行降温。同时应对消防器材做一次全面检查。 受到高温天气影响最大的还是化工设备,应提前做好设备的维护、检修工作。机器设备和人一样也会中暑,因此,要特别加强人工养护,预防设备“中

防高温天气应急预案

防高温天气应急预案 一、目的: 为有效落实夏季“八防”各项工作,切实做好员工特别是生产一线员工的防暑降温工作,有效保障员工及旅客的安全健康,根据《关于印发防暑降温措施管理办法的通知》(安监总安健【2012】89号)的规定,结合公司实际情况,特制定本预案。 二、事故范围及危害度分析: 高温天气:是指市气象主管部门所属气象台站向公众发 布的日最高气温在35C以上(含35C)的天气。 事故范围:高温中暑安全事故。 特征:中暑属于突发性安全事故,一般以暑季为高发期,中暑者一般会出现胸闷、气短、呼吸不畅、无力等症状。 1.川级状态: (1)公司所在地区异常高温天气连续3天或日最高气温為5C连续5天; (2)员工出现头昏、头痛、口渴、多汗、全身疲乏,心悸、注意力不集中、动作不协调等症状以及体温正常或略有升高表现的先兆中暑现象; (3)生产设备系统出现不正常运行状态,主要辅助运转设备

等监视参数报警等。 2.□级状态: (1)公司所在地区异常高温天气连续3天或日最高气温為8C连续5天; (2)员工除有先兆中暑的症状外,出现面色潮红、大 量出汗、脉搏快速等表现,体温升高至38.5 C以上轻、中度中暑现象; (3)主要辅助运转设备故障或主机系统主要监视参数报警,多台机组被迫降出力运行或单台机组被迫停运与电网解列等; 3.I级状态: (1)企业所在地区异常高温天气连续3天或日最高气温绍0C; (2)员工出现热射病、热痉挛、热衰竭、日射病等重度中暑现象; (3)多台机组被迫停运与电网解列,对电网稳定运行造成影响。 (4)异常高温天气引发的火灾 三、应急处置的基本原则 以安全第一、预防为主”为生产方针,以保护员工的生命、健康权益为首要,以保人身、保电网、保设备”为原则,坚持以人为

高温天气防范与应急知识

编号:AQ-CS-00581 ( 安全常识)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 WORD文档/ A4打印/ 可编辑 高温天气防范与应急知识High temperature weather prevention and emergency knowledge

高温天气防范与应急知识 备注:安全是指没有受到威胁、没有危险、危害、损失。人类的整体与生存环境资源的和谐相处,互相不伤害,不存在危险、危害的隐患, 是免除了不可接受的损害风险的状态,安全是在人类生产过程中,将系统的 运行状态对人类的生命、财产、环境可能产生的损害控制在人类能接受水平以下的状态。 一、高温天气介绍 气象学将日最高气温大于或等于35℃定义为“高温日”,连续5天以上“高温日”称作“持续高温”;达到或超过37℃时称酷暑。高温是一种较常见的气象灾害,我国除东北、青藏高原极少或不出现高温天气外,其他地区均会出现不同程度的高温天气。 我国的高温天气主要集中在5~10月,从地理位置上看,江南、华南、西南及新疆都是高温频发地。1951~2009年的统计资料显示,我国省级以上城市中(除拉萨没有高温天气)重庆出现的次数最多,达1853天;西宁最少,只有3天。我国新疆盆地也是高温频发地,吐鲁番多次出现全月(6、7、8月)每天都为高温的情况。 盛夏季节,长江中下游地区常在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控制下,出现高温酷热天气,是我国夏季热浪袭击的重灾区。梅雨季节过后的7、8月份,一般年份都会出现20~30天的高温天气,梅雨期短

应对高温天气加强安全生产管理的相关措施

应对高温天气加强安全生产管理的相关措施一、在项目部内部做好夏季防暑降温工作的宣贯工作,依据(安监 总安健〔2012〕89号)《关于印发防暑降温措施管理办法的通知》,向全体人员进行夏季户外施工作业防暑安全教育,加强施工现场的安全防范力度。 二、密切留意天气变化,做好高温天气的预警,并做好工作时段的 适当安排,合理避开高温时段。 三、日最高气温达到40℃以上,应当停止当日室外露天作业; 四、日最高气温达到37℃以上、40℃以下时,安排员工室外露天作 业时间全天累计不得超过6小时,连续作业时间不得超过国家规定,且在气温最高时段3小时内不得安排室外露天作业;五、日最高气温达到35℃以上、37℃以下时,项目部应当采取换班 轮休等方式,缩短员工连续作业时间,并且不得安排室外露天作业劳动者加班。 六、做好户外作业设施的准备工作,将防暑降温工作落实到每一个 现场,并派遣项目部的安全质控员进行管理督促。加强高温作业、高温天气作业劳动保护工作,确保员工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七、员工外出时应注意避免长时间在太阳下暴晒,注意及时补充水 分。从室内到室外时注意温差变化,发现身体不适时应该及时向项目部反映。

八、调节情绪、科学饮食。由于天气炎热,人员容易出现脱水、食 欲不振等现象。大家要保持科学的生活规律,避免过度劳累,多饮水,注意饮食清淡,少食刺激性食物。项目部、驻点可组织制作绿豆沙供员工饮用。 九、各项目部结合当地天气情况,组织向各施工单位下发高温天气 期间做好施工安全保障的监理安全通知书。提醒施工单位做好户外作业特别是市区内户外作业安全、交通安全、施工人员劳动保障等工作。 十、各项目部完善高温中暑应急预案,定期进行应急救援的演习, 并根据从事高温作业和高温天气作业的人员数量及作业条件等情况,配备足够的的急救药品。

高温天气安全生产工作方案

高温天气安全生产工作 方案 Document number:PBGCG-0857-BTDO-0089-PTT1998

XXXX公司高温天气下安全生产工作方案当前,正值酷暑高温季节,也是交通事故易发、多发季节。为进一步做好企业安全管理工作,及时消除交通事故隐患,积极应对高温天气给道路运输安全带来的影响,结合我司实际,特制定此方案。 一、高度重视,加强组织领导 成立了以总经理任组长,副经理任副组长,各科室主要负责同志为成员的安全生产专项领导小组。各有关科室负责人要针对目前高温天气安全生产工作特点,认真查找自身存在的薄弱环节和各种漏洞,立足超前防范,确保交通运输安全生产形势稳定。 二、强化宣传,营造舆论氛围 通过板报、LED、宣传栏等多种宣传媒介进行交通安全知识宣传,强化全员的安全意识,营造舆论氛围。 三、突出重点,加强监督检查 认真落实“一岗双责、党政同责”要求,组织一次安全生产自查活动,加强对高温季节安全生产工作检查,尤其对重点岗位、重点部位和重点环节加强监督检查,消除事故隐患。 1、增强安全意识,强化对驾驶员安全教育,增强安全责任感,自觉遵守交通法规、法律和企业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做到不超速行驶,不超载运营,不强行超车,不酒后开车,不疲劳驾驶;督促驾驶员在夏季出车前,必须保障充足的休息和睡眠,保持精力充

沛。炎热天气行车要控制车速,避免过长时间高速行车,以免造成发动机或轮胎温度过高发生爆胎等安全事故;行车中应密切注视非机动车和行人动态,要提防非机动车和行人为避凉而突然横穿道路,客运车辆和客运站要配好必要设备,做好车辆行驶和站内旅客防暑、降温等安全预防工作,全力避免重特大事故的发生。 2、密切关注天气变化,认真分析当前道路通行条件下运输安全面临的各种情况,研究有效的应对措施,精心组织运输生产。要及时掌握通行路段的路况及天气情况,合理调整运行路线,做好各种预案和各项保障工作,确保运输通畅。保持与出行车辆的联络,加强对车辆的跟踪调度和指挥,随时应对各种情况,及时妥善处理,驾驶员在行驶途中遇阻、个人难以处置时要及时报告所在企业,请求有关部门帮助,防止出现意外。 3、要进一步加强车辆安全检查,确保车辆技术状况良好。重点检查车辆安全部位,严禁病车上路行驶。加强行车安全管理,充分运用车辆动态监控系统的功能,保持与驾驶员的联络;长途客运车辆要严格落实配备2名驾驶员,为防止疲劳驾驶,400公里以下的线路,根据运行路段的路况,必要时也应配备机动驾驶员。 4、加强应急管理,做好恶劣天气下及客流高峰时的运输保障工作。保证应急车辆技术状况良好,确保做到快速反应,及时调动,迅速疏运,保障旅客和重点物资运输。客运站要储备充足的饮

高温作业的危害和防护

高温作业防护措施 气温等于或高于35摄氏度称为高温,如果连续5天气温高于35摄氏度称之为持续高温。 高温作业是指:指工作地点有生产性热源,其气温等于或高于本地区夏季通风室外设计计算温度2摄氏度的作业,或气温高于35摄氏度的室外露天作业。 高温对生理功能的影响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体温的调节:高温作业的气象条件、劳动强度、劳动时间及人体的健康状况等因素,对体温调节都有影响。 2、水盐代谢:高温作业时,排汗显著增加,可导致机体损失水分、氧化钠、钾、钙、镁、维生素等,如不及时补充,可导致机体严重脱水,循环衰竭,热痉挛等。 3、循环系统:高温作业时,心血管系统经常处于紧张状态,可导致血压发生变化。高血压患者随着高温作业工龄的增加而增加。 4、消化系统:可引起食欲减退,消化不良,胃肠道疾病的患病率随工龄的增加而增加。 5、神经内分泌系统:可出现中枢神经抑制,注意力、工作能力降低,易发生工伤事故。 6、泌尿系统:由于大量水分经汗腺排出,如不及时补充,可出现肾功能不全,蛋白尿等。 中暑先兆是指在高温作业场所劳动一定时间后,出现头昏、头痛、口渴、多汗、全身疲乏、心悸、注意力不集中、动作不协调等症状,体温正常或略有升高。 轻症中暑轻症中暑除中暑先兆的症状加重外,出现面色潮红、大量出汗、脉搏快速等表现,体温升高至38.5℃以上。 重症中暑重症中暑可分为热射病、热痉挛和热衰竭三型,也可出现混合型。 治疗原则: 中暑先兆:暂时脱离高温现场,并予以密切观察。 轻症中暑:迅速脱离高温现场,到通风阴凉处休息;给予含盐清凉饮料及对症处理。 重症中暑:迅速予以物理降温和(或)药物降温;纠正水与电解质紊乱;对症治疗。 高温作业的危害和防护 高温作业是指作业环境热强度高,劳动强度大,对人体易造成危害的作业。在我国劳动安全卫生法规规定中,是指工业企业和服务行业工作地点具有生产性热源,当室外出现本地区夏季室外通过设计计算温度标准的气温时,其工作地点气温高于室外气温2℃或2℃以上的作业。 高温环境容易影响人体的生理及心理状态,在这种环境下工作,除了会影响工作效率外,更会引发各种意外和危机。近年工人因中暑晕倒或受伤,甚至致死的事件时有报导。 高温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1.人体的热平衡 人体保持着恒定的体温(37℃),对于维持正常的代谢和生理功能都十分重要。但在高温、强辐射和高气湿环境中作业时,劳动者自身的散热只能靠蒸发来完成、甚至受到阻碍,严重影响身体的热平衡。 2.水盐代谢 在炎热季节,正常人每天出汗量为l升,而在高温下从事体力劳动,排汗量大大增加,每天平均达3升~8升。当水分丧失达到体重的5%—8%,而未能及时得到补充时,可能出

县级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工作机制

县级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工作机制 发表时间:2013-03-21T14:16:44.187Z 来源:《医药前沿》2013年第1期供稿作者:杨君伍利燕肖铁燕 [导读] 没有学历以及学历低下和与本系统无关的专业技术人员在整个系统中所占的比例非常的高。 杨君伍利燕肖铁燕(贵州省天柱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556699) 【摘要】目的对我县目前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的现状进行研究和探讨,并将现存的一些问题以及控制对策进行深入的分析。方法对我县2011年的疾病预防控制系统的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并采取调查的方式来完成调查。结果经过对该系统数据的调查发现,整个系统中存在人员的配置不合理以及基层技术人员技术及业务水平较差等现象,并且该系统中,使用的仪器设备陈旧、老化等一些问题。结论要改善目前我县疾病预防控制系统存在的一些问题以及不足,必须加大对基层技术人员的培训,对系统中陈旧、老化仪器设备进行更新,引进一些先进设备。 【关键词】疾控预防控制调查分析 【中图分类号】R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3)01-0363-02 随着目前社会的快速发展,在公共卫生服务体系中,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对人民的生命保障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十二五”期间,我县为了更进一步的加大对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建设投入力度,建立并完善了县、乡、村疾病预防控制队伍。然而,随着社会环境的不断改变,我们人类也在时刻面对新的问题出现,因此,我们疾病预防控制体系也是首当其冲,面临着更大、更严峻的挑战。 1 目前的工作机制与面临的问题 1.1目前的工作机制 我县围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和疾病预防控制体系”的建设,建立并完善了以县疾控中心为主体的疾病监测预警机制,同时也开展了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以及和健康相关的一些危险因素的监控。 1.2面临的主要问题 1.2.1加强监测预警职能目前,我们国家的县级疾病预防控制系统正在逐步的完善并开展一系列的疾病监测以及与健康相关的危险因素的监控工作。但是由于受到监测资料的利用度以及实验室的检测技术水平和技术员的作业水平的影响,从而导致我们的监测工作无法做到位。因此,对监测信息的综合分析利用能力以及对监测资料的预警信息转化力度不够。所以需要我们进一步加强这方面的能力,以及进一步提高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实验室的检测水平和技术员的业务水平。 1.2.2人员的配置不足,结构的不合理 经过对疾病预防控制系统的调查,从此次的调查来看,我县疾病预防控制系统的人员数量和其他各级别所需的人员都没有达到国家所要求的编制规定,对整个系统中的人员结构安排也是非常的不合理。所有的专业技术人员,没有学历以及学历低下和与本系统无关的专业技术人员在整个系统中所占的比例非常的高[1]。 1.2.3强化医疗机构公共卫生职能 目前,在公共关系卫生体系中,医疗卫生机构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不仅承担着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救治工作,还承担着传染病报告以及疾病的监测和健康教育工作。但是,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限制,导致目前出现有的医疗卫生单位积极性不高以及存在管理上的薄弱,对部分相关的卫生工作没有很好地开展。 1.2.4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与医疗卫生机构信息不对称 对于目前来说,我们县里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与现有的医疗卫生机构的工作性质以及工作内容和重点方向不同,再加上各医疗卫生机构之间没有实现网络互通和资源共享的原因,使得疾病预防控制的信息没有及时地在全县传播开来,因此,医疗卫生机构的卫生服务信息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 2 对整个系统存在问题现象的原因分析 对这几年的疾病控制工作,大多都是雷声大雨点小的现象,没有实际大的行动。疾病控制工作也没有得到社会群体和部分上级领导的真正重视,导致目前存在这么一种现象,绝大多数人的认识就是没有病就踏实过生活,得了小病就去药房拿点药吃,只有在得了大病,不得已的情况下才到医院,对于疾病控制这项属于幕后英雄性质的工作不能充分的肯定和予以支持,更严重的是,一些直属的领导根本就没有真正的认识到疾病预防控制的真正职能作用。在绝大多数人的心中,重医轻防的观念已经根深蒂固,这个是目前导致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很难展开的一个重要的原因[2]。在经过我们的调查发现,很多的领导对本体系内的一个医疗情况根本就不是很了解,更不用说预防的工作信息了,那更是很少有人去深入了解和研究。其实,这不仅仅是一个医疗团体和一个领导的问题,主要还是要我们的整个社会团体有这个意识并积极参与到疾病预防控制这个工作中来,一起努力把这项工作做好、做到位。 3 关于新形势下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工作机制的思考 3.1建立和健全相关的县级疾病预防控制体系 对本县的疾病预防控制资源进行完善和整合,建立起一个完善的县级的疾病预防控制系统。将全县的卫生服务信息进行互通,对重大性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进行重点建设,还有对突发性的卫生事件进行完善。对传染病以及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等进行有效的监测和预防。努力为全县的疾病预防控制系统服务。 3.2疾控机构重要性的宣传 目前,社会上对该系统的认知都比较差,要得到更多人的认可,那么就要对广大的市民进行宣传和教育,通过这种方式来让市民更多的了解和认识到该系统的重要性。同时也把自己的服务理念以及自身的作用进行宣传,以提高自己在社会上的影响力,进而肯定它的价值存在。 3.3完善设备,强化业务技能 在整个系统中,医疗设备仪器那是相当的陈旧和落后,对于这种现象就必须得到重视,要向相关的领导和机构进行汇报。对陈旧的设备进行更换,引进一批先进的设备,对该系统的人员进行必要的技能培训,对所有的人员进行技术的培训,进而提高系统的整体水平[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