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心雕龙·神思》篇对意境理论的贡献

《文心雕龙·神思》篇对意境理论的贡献
《文心雕龙·神思》篇对意境理论的贡献

《文心雕龙·神思》篇对意境理论的贡献

文艺学2001级裴鼎鼎

意境理论是中国古代文论史这座宝库中一颗熠熠生辉的明珠。它的萌生、形成和发展,经历了悠远漫长的审美过程。它吸收了数千年中国文化和历代文论家思想的精华,才结成了这颗异常丰硕、异常空灵和异常瑰丽的审美文化果实。从先秦典籍“境”的概念的出现,到近代王国维“境界”二字的拈出,博大精深的意境理论就在这一代代文学理论巨匠的辛勤探求中成长、成熟。据学界的共识,意境理论到唐代达到了成熟期,但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在唐以前许多理论家的研究成果已经为意境理论的发展起到了奠基的作用。本文想通过对《文心雕龙·神思》篇的研究,管中窥豹式的探讨这部文论史上的宏伟巨作对意境理论的发展所作的贡献。

《神思》篇是《文心雕龙》创作论的第一篇,主要讲述的是以想象为表征的艺术构思问题。这和意境理论有着密切的关系。意境的产生首先是在于艺术家的创作构思过程之中,其次才是表现在作品及读者接受过程中。虽然这是一个多向互动,共同生发而成的过程,但是作家的创造这一环节是必不可少的。

《神思》篇中刘勰创造性的提出了“意象”这个概念,在中国古文论史上有着里程碑式的意义。同时,意象概念的提出,也为意境理论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根据唐代刘禹锡最早对意境内涵的概括—“境生于象外”,则可以简单的说,意境是在意象基础上的超越。当然这种说法过于笼统,但意象的特征如虚实相生,物我交融等已经涉及到了意境的一些特质。故刘勰意

象概念的提出对意境理论有着极大的意义。

刘勰在《神思》篇中提出意象的概念并不是突兀的,而是有着缜密的内在逻辑和丰富的理论储备的。其意象的本质在于在“神用象通,情变所孕。物以貌求,心以理应。”的基础上“思理为妙,神与物游”,然后才能“使玄解之宰,寻声律而定墨;独照之匠,窥意象而运斤。”从中可以看出,意象产生的基础是“神用象通”,通过“神与物游”来实现。“神”就是作家主体方面,“象”就是外在客体方面,这二者互相交融才能产生意象。这里又涉及到另一个概念即“感物说”。

“感物”说是中国古代唯物主义美学关于情与物,文学与现实关系的一个基本观点。最早可上溯到《礼记·乐记》:“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并且还提出诗、音乐与政治的关系:“治世之音安以乐,其政和;”乱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亡国之音哀以思;其民困。”《毛诗序》这在这一基础上进一步指出:“至于王道衰,礼义废,政教失,国异政,家殊俗,而变风变雅作亦。”更明确了时代和政治对文艺创作的影响。早期的感物说受儒家思想的影响较深,关注点多集中在社会政治方面,功利的实用主义色彩比较浓厚。魏晋南北朝之后,进入了一个纯粹的自然审美阶段。这一时期,社会的动乱,人生的无常,儒家思想统治的消解,佛道思想的盛行,致使广大士人隐身遁世,走向大自然。他们淡化了功利性的思想,敞开自己纯真的心灵之门去关照和体验大自然的美。于是,人与自然之间开始建构起一种澄澈晶莹的纯审美关系。这一时期的文艺创作反映到文学理论中就是自然景物与文学创作的关系开始纳入理论家的视野。例如陆机《文赋》云:“遵四时以叹世,瞻万物而思纷。悲落叶于

劲秋,喜柔条于芳春。……慨投篇而援笔,聊宣之乎斯文。”稍晚于刘勰的钟嵘在《诗品序》中也谈到:“若乃春风春鸟,秋月秋蝉,夏云暑雨,冬月祁寒,斯四侯之感诸诗者也。”刘勰在继承各家理论的基础上对心物关系作了更加深刻的论述。我们先来看如下例子:

“人禀七情,应物斯感,感物吟志,莫非自然。”《明诗》

“至于草区禽族,庶品杂类,则触兴致情,因变取会。”《诠赋》

“原夫登高之旨,盖睹物兴情。情以物兴,故义必明雅;物以情观,故词必巧丽。”《诠赋》

“故思理为妙,神与物游。神居胸臆,而志气统其关键;物沿耳目,而辞令管其枢机。”《神思》

“岁有其物,物有其容;情以物迁,辞以情发。”《物色》

“是以诗人感物,联类不穷;流连万象之际,沉吟视听之区。写气图貌,即随物以宛转,属采附声,亦与心而徘徊。”《物色》

“赞曰:山沓水匝,树杂云和。目既往还,心亦吐纳。春日迟迟,秋风飒飒。情往似赠,兴来如答。”《物色》

刘勰对心物关系理论最大的贡献在于改善了前人仅把关注点放在外物对主体的感发触动上这一片面性缺点,不仅阐述了客观物象触发并影响作家的思想感情,使之进入构思想象活动的境地这一层面,还强调了主体情感对外物的能动和主导作用,特别是更进一步阐述了主客体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的往复关系,使主体与客体、情感与对象、心与物双向交流,融会贯通。那么,主体与客体、情与物之间到底是通过什么方式达到相互渗透,融为一体的状态呢?刘勰在这里创造性的提出了一个观点:神与物游。它不仅

体现了物我是如何交融的,还体现了在物我交融的动态过程中主体与客体的状态。可以说“神与物游”是意象生成并向意境超越的媒介和手段,是刘勰关于艺术构思想象理论的精华。

关于对“神与物游”观点的阐释,童庆炳先生的论述比较精辟,特此在这里转述如下。童先生认为“神与物游”有四层意思:第一,“游”是流动、变化,但同时也是“游戏”,自由的游戏,即庄子的“逍遥游”思想。“游”中心观念是精神的自由。但这自由不是随意而为的自由。第二,“游”受“物”的牵引,“物”一旦成为“心中之物”,就有“物”的性格和运动轨迹,这样,“神”就必须依照“物”的规定这样或那样去“游”。第三,这种“游”是双向的互动的,“神”深入“物”,“物“也深入“神”,二者互相引动,正如刘勰所说:情往似赠,兴来如答。(《物色》)这正是对“神与物游”的最好解释。在这里作家把对象拟人化了,作家面对有生命的对象,不能不向对象倾注感情,“情往似赠”,就是把主体之情倾注于客体,可以说这是对象主体化;“兴来如答”这是讲对象与主体进行感情的交流,使主体的感情倾注得到回报,这可以说是主体对象化,就是在这感情的“赠”与“答”中,达到物我同一的境界,这是艺术想象的最高境界。第四,“神与物游”的结果是“独照之匠,窥意象而运斤。”这里的意象已经不是眼中的物象而是心象,“心象”已经脱离了物象的实在性,是作家通过想象虚构出来的可视可感的形象了。如果说物象还是“眼中之竹”的话,那么“心象”就是“胸中之竹”了。因此也就带有作家的个人特征,具有独特性,“独照之匠”就是针对这一点说的。在“神与物游”之后还有两个关键因素制约着意象的生成—“志气”和“辞令”。“志气”之志是情志,来源于情感,有意志,有理想;气是

人之血气和人先天的天赋或才气,总起来说,就是作家以情感为中心的意志和才气。可以视为构思想象的原动力。创作时,情感丰富,精力充沛,想象就活跃,创作出的作品就会更加富有审美感召力。“辞令”在这里不是指写出的文字,而是指作家艺术想象中如何确切的运用语言去与形象匹配的问题。艺术想象是一种思维活动,必然要运用到语言。所以刘勰把语言的运用看成是一件大事是很有道理的。以上所有关键之处畅通无阻,则意象的生成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了。

在作家构思想象创造意象和意境时,作家应该持有一种什么样的精神状态?这个问题对于以联想、想象等内在思维活动为主的艺术构思来说十分关键,试想,一个作家每日琐事缠身,或者心情烦乱,烦躁不安,又如何用优美的文笔写出感人至深的作品呢?更不用说把读者引入一个空灵广阔、至静至美的意境中去了。刘勰在《神思》篇中提出了“虚静说”,把创作主体的澄怀静虑作为展开艺术想象的首要条件。

刘勰的“虚静说”其理论源头来自于《老子》及《庄子》有关斋心诚戒以静默入道的论述。老庄哲学中所讲的“虚静”,是认识论范畴的入道方式,它以虚静入虚无,要求屏除人的感官感知,而用心灵去体察道清。老子提出“涤除玄鉴”,庄子提出“心斋”、“坐忘”,要进入无古今、无生死的境界,而这一境界正是斋心清虚而与道合一的境界。但是老庄的这种认识论是一种既非理性又非感性的神秘直观式的认识论体系很容易陷入不确定性和模糊性的泥淖之中。刘勰这里的“虚静说”并不是对老庄著作中既有的概念术语的沿用,而是对老庄论进入道无所应秉有的心气虚静状态的一种语义取

用。老庄的论虚静,是提出一种虚心静气的体认“道”的方式,它属于哲学认识论的范畴,然而刘勰征引老庄的虚静说,并不是从他原本的哲学认识论意义上来使用的,而是在思维方式和审美境界意义下的转用。

刘勰的前人陆机在《文赋》中论及作家进入创作构思伊始的状态也说到:“其始也,皆收视反听,,耽思傍讯,精骛八极,心游万仞。”①刘勰汲取了陆机的观点,他在《文心雕龙?神思》篇描述艺术想象的情况说:“文之思也,其神远矣。故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焉动容,视通万里;吟咏之间,吐纳珠玉之声;眉睫之间,卷舒风云之色。”刘勰认为,作家的艺术构思之所以能够腾展想象的翅膀,首要的条件就是做到内心虚空静默,由此方能凝神志远,以搜求万物的形貌于胸中。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所以刘勰总结作家创作的主体条件时首先指出:“是以陶钧文思,贵在虚静,疏(瀹)五脏,澡雪精神。”②刘勰把这一条件视为他所说的“驭文之首术”中的首要的一点。

我们知道,在《神思》篇中,“虚静”说是作为作家艺术创作的首备前提而提出来的,它要求创作主体虚化自己的心地,胸无成见,精神澄澈,通过内心的雪洗荡涤,以便给艺术想象活动提供一个自由驰骋的空间。这样说来,作家在临文结构之前的虚静状态,其实也就是实现由生活态向审美态转变的精神转换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作家排除了在现实中所染有的尘俗杂念,生成了艺术审美的心胸。同时,作家进入了澄怀静默的状态之后,又可以在一个广袤的艺术空间中心志专诚的凭虚结想,用心构思,从对脑海所浮现的物相的凝神谛视中生成的审美意象。作为文学创作理论的“虚静”说的这种理论蕴含,究其源是由老庄“修心静气以如道”的认知理论转用过来的,两者虽然不在一个理论层面上,但是它们所描述的作为认知主体(创作主体)

的心智状态则是相似的。老子认为体悟天道的方式是“涤除玄览”,这就是要荡涤人们心灵中既有的认知和欲求,使心灵不染一点世间尘杂,然后在诚明空灵的境界中以内心直观的方式通览万物,做到以虚入无,从而达到对到的直接体认和把握。庄子更加强调道的不可知性和不确定性,认为世俗的一切知识都有悖于道,因此要想得道,只有彻底摆脱包括自己身心在内的一切,才能进入道的大美境界。为了达到这样的精神状态,庄子提出了“心斋”、“坐忘”的方法。所谓“心斋”就是在心灵中以虚对无,因为“惟道集虚”,而虚既是无,要做到“心斋”就是要嗒然忘我,屏除各种感官的认知而以虚静入空无,这也就是所谓的“坐忘”了。“坐忘”就是“堕肢体、黜聪明、离形去知,同于大通。”⑥这不仅要求“去知”,而且要求去身,忘却自身的存在而浑然与道合一。“心斋”、“坐忘”名虽为二,实则为一,其与老子所说的“涤除玄览”内涵相通,都是要让内心处于一种空静虚涵的状态,惟有虚才能虚而代物,驾驭万有而与天地之道相契。这是一种认知方式,也是一种审美体验。因为老庄所向往的道的境界就是大美的境界,而对导的体认与追求,也就是对天地间至美至乐境界的创构与追寻,正是在这一点上,老庄的“虚静”说与文艺创作的“虚静”理论在原理上获得了相沟通的契合点。在文学创作中,作家首先要开拓出一个境域宽阔的审美心胸,这个审美心胸应该是清澄莹澈的。它经过作家情感的提纯和心灵的净化,使之蚕褪浊秽与凡俗,形成一个纯净高洁的精神世界。作家的创作,把生活中普通的事务放到这样一个审美的境界下去关照、去提炼,就能使之得到思想情感上的升华,从而具有凝聚生活真、善、美的思想价值和感动人心、移人性情的艺术魅力。从这个角度来看,作家创作的心态之静,即能拓展心意之境,“静”能生“境”,

作家秉持虚静的精神状态,就能于空灵的审美境界中驰骋艺术想象,进而创造出审美意象。这就是“虚静”为艺术创造提供审美空间进而为创造艺术形象所起到的作用。

艺术想象所需要的活动空间,是一个静默而净洁的审美空间,从这样一个角度来说,虚静之境即光洁晶莹之境,“静”能生“净”,这在作家创作的审美心胸而言,虚静的精神境遇,是一个充满高尚情感的精神世界,作家创作首先就是要洗涤尘俗之想,生成审美心胸,在高尚的审美理想的关照下,提纯生活,创造形象。古代文论“虚静”说的这一重含义,又如道家修心入道时所持有的审美心态那样,是对美的追寻和体认。老庄以入道为天地之美之境。作家的创作有似于此,荡除了庸俗凡近的世俗尘杂的心灵世界,就是世间万象的七色遮光镜,他以其空静虚灵的质性,透射出生活的光彩,并将其熔铸成美的艺术形象。所以说,作家创作心态的虚静之境,也就是主体审视艺术的理想的至美之境。

刘勰在《神思》篇中所阐述的创作主体的虚静说,是本着庄子关于技艺创造中的虚静理论而重点强调了虚静状态下的虚以专诚的构思用心。《神思》篇描述作家的艺术想象活动的情状说:“文之思也,其神远矣。故既然凝虑,思接千载;情焉动容,视通万里。”这里就形象化的描述了作家在艺术构思是,对于客观物象心神专注而凝思结虑的构思状态。刘勰在篇中又称专意营构艺术形象的作家为“玄解之宰”、“独照之匠”这两个比喻性的称谓都取自《庄子》,都是用来指作家的心灵对事物有独特的领会,能够洞见深奥的事理,于其中也就能说明作家的创作构思必须经过专心研阅、精思危虑才能创构出来。刘勰还对艺术想象中的形象创造凭虚建构的特点加以概括说:“夫

神思方运,万凃竞萌,规矩虚位,刻镂无形。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我才之多少,将与风云而并驱矣。”这是说作家的艺术构思是既无求有,在想象中凭空运意的,这就需要作家以心之一虑统贯万象纷纭,面对脑海中所浮现的众多物象,专注于己意所欲营构的意象,由此而删繁就简,凸现主旨。这种在虚静中展开想象,在想象中凝神专注的创造运思特点,也正符合刘勰对构思活动所提出的“博而能一”的要求。这说明刘勰关于文学创作的“虚静”说,其核心是强调作家在虚静状态下的静默精思,他讲虚静,重点是讲虚静中的专一。这种认识直接本于庄子的论技艺神化的虚静说而来,是对老庄哲学的虚静说在作家创作精心结撰方面的转用和发挥。

刘勰所讲的关于作家创作心态的“虚静说”其实也就是作家创造艺术意境时的内心境界要求。后人苏轼在《送参寥师》一诗中对此作了最好的总结和说明:“欲令诗语妙,无厌空且静。静故了群动,空故纳万境。”

刘勰《神思篇》中还谈到了艺术想象构思中“言不尽意”的特征。这一点也成为意境理论发展的一条线索。刘勰在篇中谈到:“方其搦翰,气倍辞前;暨乎篇成,半折心始。何则?意翻空而易奇,言征实而难巧也。”刘勰发现了构思及创作中的一个矛盾性的问题:构思想象时“精鹜八极,心游万仞”(陆机《文赋》),山川海岳如在眼前;等到文章写成,比起开始想象的要打个对折,这是因为艺术想象可以凌空翻飞,千奇百怪,而作为表达工具的语言却比较“徵实”所以难以出巧,构思的奇妙之处很难把它完全表达出来。刘勰还认识到“至于思表纤旨,文外曲致;言所不追,笔固知止。”还有些为思维所不及的细微意义,或者为文辞所难以表达的曲折的情致是不易

说清楚的。刘勰发现不仅言难以尽意,而且言外还有难以用言辞表达的深意。这已经接触到意境理论的“象外之象,言外之旨”的深层意蕴了。

“言意之辨”是魏晋时期一个著名的哲学问题。“言不尽意”说源自于庄子和《周易》,后来到了魏晋时期引发了一场“言尽意”和“言不尽意”之争。刘勰显然是同意“言不尽意”说的。但是魏晋时期的“言”与“意”之争只是为刘勰提供了一个哲学的基础,刘勰还是从美学的角度去认识这个问题。刘勰的“意”不再是类似于“道”的世界本体,而是一种审美性质的艺术情趣,艺术意蕴。刘勰从审美构思和想象的角度与语言的一般特性对比。审美活动不同于一般的认知活动,一般的认知活动发生于人的意识、理解、思维等心理层面,具有抽象、单一、明晰等特点,这样就与语言的一般性特征相匹配,语言就很容易驾驭它,表达它;审美活动是一种主体与客体、感性与理性、直觉与思维、本能与理智、意识与无意识的统一,它的发生深入到了人的本能、直觉、无意识这些深层的心理领域,它与个体生命的本原相联。这样具有一般性特征的语言就很难和匹配,这样“言不尽意”这种矛盾的困境就产生了。

刘勰及其后世的文论家借这个矛盾开创了另一种审美意蕴。他们提出超越语言的方法,就是寄意于言外,在“言外”寻求审美的重旨。刘勰在《隐秀》篇中说:“隐也者,文外之重旨者也;秀也者,篇中之独拔者也。隐以复意为工,秀以卓绝为巧,斯乃旧章之懿绩,才情之嘉会也。”又说:“夫隐之为体,义主文外,秘响傍通,伏采潜发,譬爻象之变互体,川椟之韫珠玉也。”这里所说的“文外”即“言外”,“重旨”、“复意”都是指语言文字没有直接明确说出的意旨。刘勰鉴于“言不尽意”,鉴于“言征实而难巧”,就

想到是否可以在锤炼语言文字的基础上,使意义产生于语言文字之外,就好像秘密的声音从旁边传来,潜伏的文采在暗中闪烁,这样一来,不但“言不尽意”的遗憾没有了,还可以收到以少总多,余意无穷的效果。所以从“言不尽意”到“文外之重旨”、“义主文外”是一种审美意义上的超越,语言有局限,不能尽一切之意,但人们可以避开这种矛盾,寄意于言外,并使人在这言外获得无尽丰富、无限幽远的内涵。

刘勰虽然没有在《文心雕龙》中直接揭橥出意境的概念来,但是从《神思》篇及其全书中可以窥见意境理论发展的脉络。刘勰在此从构成要素、发生的心理机制、内涵特征等角度已经很近的接触到了意境理论的深层次,为后世意境理论的成熟打下了良好的理论基础,正是其始也简,却垂泽久远。

参考文献:

《意境探微》古风著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1年

《中国古代文论的现代意义》童庆炳著北师大出版社2001年

《意象范畴的流变》胡雪冈著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1年

《文艺美学》胡经之著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 年

《文心雕龙讲疏》王元化著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

《中国古代心理诗学与美学》童庆炳著中华书局1992年

《《文心雕龙·神思》中“神与物游”之“游”试析》白长虹选自《社会科学辑刊》2002年第四期139页

《《神思》篇“虚静”说释义》墨白选自《郑州大学学报·哲社版》2002年1期30页

高中语文中国古典诗歌中的意象之导学案(教师版)

《中国古典诗歌中的意象》导学案 【教学目标】 1、了解古典诗词中常用的意象及其特有的内涵。 2、学会从把握意象入手来把握诗词的内容,领会诗词的主旨。 3、养成注意积累的好习惯,提高诗词鉴赏能力。 【学法指导】 一、了解“意象”这一概念,学会赏析诗歌中的意象; 二、掌握“意象”这把钥匙,打开诗歌世界的大门,能够自主阅读、感悟、探索。 【高考试题】 09年浙江省1B高考——“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模块(10分) 中国古代诗歌中有许多意象,如“雁”“柳”“菊”“竹”“莲”等,它们在诗中往往具有象征意味。(1)从5个意象中选取了3个,指出其常见的象征意味。(3分) 意象:象征意味: 意象:象征意味: 意象:象征意味: (2)从5个意象中选取1个,结合具体作品,简析这个意象的特点及作用。(7分)(100字左右) 【意象概念】 古典诗词的意象,是借助客观物象(如山川草木等等)表现出来的带有主观情感的形象。意象就是意中之象,是客观物象经过诗人的感情活动而创造出来的独特形象,是一种富于更多的主观色彩、迥异于生活原态而能为人所感知的具体艺术形象,也就是“借景抒情”中的“景”或“托物言志”中的“物”。 【积累意象】 一、送别类意象(或表达送别诗依依不舍之情,或叙写别后的思念) 1、杨柳。它源于《诗经·小雅》“昔我往矣,杨柳依依(茂盛貌);今我来思,雨雪霏霏(雪大貌)”。杨柳的依依之态和惜别的依依之情融合在一起。“柳”与“留”谐音,古人在送别之时,往往折柳相送,以表达依依惜别的深情,以至许多文人用它来传达怨别、怀远等情思。如柳永《雨霖铃》词中的“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等。 2、长亭。古代路旁置有亭子,供行旅停息休憩或饯别送行。如北周文学家庾信《哀江南赋》:“十里五里,长亭短亭。谓十里一长亭,五里一短亭。”“长亭”成为一个蕴含着依依惜别之情的意象,在古代送别诗词中不断出现。如柳永《雨霖铃》中“寒蝉凄切,对长亭晚”等。 3、南浦。南浦多见于南方水路送别的诗词中,它成为送别诗词中的常见意象与屈原《九歌·河伯》“与子交手兮东行,送美人兮南浦”这一名句有很大关系。南朝文学家江淹作《别赋》(“春草碧色,春水渌波,送君南浦,伤如之何!”)之后,南浦在送别诗中明显多了起来。到唐宋送别诗词中出现得则更为普遍,如唐代白居易《南浦别》中的“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等。 4、酒。元代杨载说:“凡送人多托酒以将意,写一时之景以兴怀,寓相勉之词以致意。”酒在排解愁绪之外,还饱含着深深的祝福。将美酒和离情联系在一起的诗词多不胜举,如:王维的《渭城曲》中的“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白居易《琵琶行》中的“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等,是以酒抒写别离之情。 5、芳草、春草。在古诗中常以远接天涯,绵绵不尽、无处不生的春草,来比喻离别的愁绪。乐府《相和歌辞·饮马长城窟行》:“青青河边草,绵绵思远道。”以“青青河边草”起兴,表达对远方伊人的怀念。 二、思乡类意象(或表达对家乡的思念,或表达对亲人的牵挂) 1、月亮。古诗中的月亮是思乡的代名词。如李白《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特别是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从良好的祝愿出发。意境豁达开朗,意味深长,用深邃无底而又美妙无空的自然境界体会人生。 2、鸿雁(孤鸿、断鸿)。鸿雁是大型候鸟,每年秋季奋力飞回故巢的景象,常常引起游子思乡怀亲和羁旅(长久寄居他乡)伤感之情。如李清照《一剪梅》中“雁字回时,月满西楼”。元代《西厢记》结尾崔莺莺长亭送别时唱的“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情景相生, 1

文心雕龙_神思_翻译

《文心雕龙·神思》原文及翻译 (一) 古人云1:“形在江海之上,心存魏阙之下。”2神思之谓也3。文之思也,其神远矣。故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焉动容4,视通万里。吟咏之间5,吐纳珠玉之声;眉睫之前6,卷舒风云之色:其思理之致乎7!故思理为妙,神与物游8。神居胸臆9,而志气统其关键10;物沿耳目,而辞令管其枢机11。枢机方通12,则物无隐貌;关键将塞13,则神有遁心14。是以陶钧文思15,贵在虚静,疏瀹五藏16,澡雪精神17。积学以储宝18,酌理以富才19,研阅以穷照20,驯致以怿辞21。然后使玄解之宰22,寻声律而定墨23;独照之匠24,窥意象而运斤25。此盖驭文之首术26,谋篇之大端27。夫神思方运,万涂竞萌28;规矩虚位29,刻镂无形30。登山则情满于山31,观海则意溢于海;我才之多少,将与风云而并驱矣。方其搦翰32,气倍辞前33;暨乎篇成34,半折心始35。何则?意翻空而易奇36,言征实而难巧也37。是以意授于思,言授于意;密则无际38,疏则千里39。或理在方寸40,而求之域表41;或义在咫尺42,而思隔山河。是以秉心养术43,无务苦虑44;含章司契45,不必劳情也46。 〔译文〕 古人曾说:“有的人身在江湖,心神却系念着朝廷。”这里说的就是精神上的活动。作家写作时的构思,他的精神活动也是无边无际的。所以当作家静静地思考的时候,他可以联想到千年之前;而在他的容颜隐隐地有所变化的时候,他已观察到万里之外去了。作家在吟哦推敲之中,就像听到了珠玉般悦耳的声音;当他注目凝思,眼前就出现了风云般变幻的景色:这就是构思的效果啊!由此可见,构思的妙处,是在使作家的精神与物象融会贯通。精神蕴藏在内心,却为人的情志和气质所支配;外物接触到作者的耳目,主要是靠优美的语言来表达。如果语言运用得好,那么事物的形貌就可完全刻划出来;若是支配精神的关键有了阻塞,那么精神就不能集中了。因此,在进行构思的时候,必须做到沉寂宁静,思考专一,使内心通畅,精神净化。为了做好构思工作,首先要认真学习来积累自己的知识,其次要辨明事理来丰富自己的才华,再次要参考自己的生活经验来获得对事物的彻底理解,最后要训练自己的情致来恰切地运用文辞。这样才能使懂得深奥道理的心灵,探索写作技巧来定绳墨;正如一个有独到见解的工匠,根据想象中的样子来运用工具一样。这是写作的主要手法,也是考虑全篇布局时必须注意的要点。在作家开始构思时,无数的意念都涌上心头;作家要对这些抽象的意念给以具体的形态,把尚未定形的事物都精雕细刻起来。作家一想到登山,脑中便充满着山的秀色;一想到观海,心里便洋溢着海的奇景。不管作者才华的多少,他的构思都可以随着流风浮云而任意驰骋。在刚拿起笔来的时候,旺盛的气势大大超过文辞本身;等到文章写成的时候,比起开始所想的要打个对折。为什么呢?因为文意出于想象,所以容易出色;但语言比较实在,所以不易见巧。由此可见,文章的内容来自作者的思想,而语言又受内容的支配。如果结合得密切,就如天衣无缝,否则就会远隔千里。有时某些道理就在自己心里,却反而到天涯去搜求;有时某些意思本来就在跟前,却又像隔着山河似的。所以要驾驭好自己的心灵,锻炼好写作的方法,而无须苦思焦虑;应掌握好写作的规则,而不必过分劳累自己的心情。 〔注释〕 1古人:指战国时魏国的公子牟。他的话载《庄子·让王》:“中山公子牟谓瞻子曰:‘身在江海之上,心居乎魏阙之下,奈何!’” 2“形在”二句:原指身在江湖,心在朝廷。这里借喻文学创作的构思活动。魏阙(què却):指朝廷。魏:高大。 3神思:宗炳《画山水序》:“圣贤映于绝代,万趣融其神思。”(《全宋文》卷二十) 4悄(qiǎo巧):静寂。 5“吟咏”二句:指作家刚沉吟构思,文章尚未写成,可是在作家心目中,好像已听到那篇未来作品的音节铿锵了。吐纳:发出。 6睫(jié节):眼毛。 7致:达到。 8神与物游:指作者的精神与外物的形象密切结合,一起活动。 9胸臆:指内心。臆:胸。 10志气:作者主观的情志、气质。统:率领,管理。 11辞令:动听的言语。枢机:指主要部分。《周易·系辞上》:“言行,君子之枢机,枢机之发,荣辱之主也。”孔颖达疏: “枢,谓户枢;机,谓弩牙。言户枢之转, 或明或暗;弩牙之发,或中或否,犹言行之 动,从身而发,以及于物,或是或非也。” 12枢机:这里指“辞令”。 13关键:这里指“志气”。 14遁:隐避。 15陶:制瓦器。钧:造瓦器的转轮。 这里以“陶钧”指文思的掌握和酝酿。 16瀹(yuè月):疏通。藏:同“脏”, 内脏。 17雪:洗涤。《庄子·知北游》:“老 聃曰:‘汝齐(斋)戒疏瀹而(你)心,澡 雪而精神。’” 18宝:这里指人的知识。 19酌:斟酌,有考虑、思辨的意思。 20阅:阅历、经验。穷:探索到底。 照:察看,引申为理解。 21致:情致。怿(yì意):一作“绎”, 译文据“绎”字。“绎”是整理、运用。 22玄:指深奥难懂的事物或道理。宰: 主宰,这里指作家的心灵。 23声律:指作品的音节。安排音节本 来只是写作的技巧之一,这里用以代表一切 写作技巧。墨:绳墨。“墨”与下句“斤” 相对,和《文选·琴赋》中的“离子督墨, 匠石奋斤”用法同。 24独照:独到的理解。 25窥:视。意象:意中之象,指构思 过程中客观事物在作者头脑中构成的形象。 斤:斧。 26驭文:就是写作。驭:驾驭,控制。 术:方法。 27大端:重大的端绪,也就是要点。 28万涂:即万途,指思绪很多。 29规:画圆形的器具。矩:画方形的 器具。这里是用“规矩”指赋予事物以一定 的形态。虚位:指抽象的东西。 30镂(l?u漏):也是刻。无形:和 上句“虚位”意同,这两句和陆机《文赋》 中说的“课虚无以责有,叩寂寞而求音”意 义相近,都指通过艺术构思而赋予抽象的东 西以生动具体的形象。 31登山:指构思中想到登山的情景。 下句“观海”同。

论述题:意象和意境的区别与联系

四.什么是意象?什么是意境?举例说说意象和意境的区别和联系。 “意象”最早见于《易传·系辞》:“子曰:圣人立象以尽意。”后陆机有:“穷形而尽象”的说法。认为只有对物象进行充分描摹,才能使情意得到 完美的展现。《文心雕龙·神思篇》:“独照之匠,窥意象而运斤”。唐代,随着 诗歌创作的繁荣,诗的意象理论日趋深化、成熟。司空图提出:“意象欲生, 造化已奇。”(《二十四诗品·缜密》)胡应麟:古诗之妙,专求意象。“(《诗薮》) 而这些言论的“意”只诗人的审美意识、审美感情;“象”指社会生活中的人 和事,自然界中的景和物。所以,中国古典诗学的“意象”就是指诗人的主观 意志与客观景物在审美感兴中相碰撞而产生的“意中之象”或“心中之象”“人 心营构之象”。从美学高度来看,只有意与象,我与物,主体与客体、 情与景融交在一起,才能创作出美的艺术境界。此时的“象”(或 “境”)已不是纯客观的物了,已是经过心灵化了的,它已浸染上了 作家的主体情志,它是情志的“感性显现”,一般称之为“意象”, 即含主体情志的客体物象。在文学艺术创作领域,都会涉及到物我关 系,诗歌创作是强调“物化”境界,即物我合一的境界,情景交融、 寓情于景、借景抒情的意境,这是一种诗中所描绘的生活图景与所表 现的思想感情融合一致所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在绘画艺术中,郑板 桥将物我关系归纳为眼中之竹、胸中之竹、手中之竹的“竹象三意 说”。 “意境”作为文学理论的概念产于唐代,但它的思想渊源早就出现在先秦以来的典籍中。道家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天 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庄子《齐物论》)这为“意境论”物 我与共,主客为一,情景交融的美学理论提供了哲学前提。唐代诗僧 皎然所说的“文外之旨”。刘禹锡的“境生于象外”;司空图进一步强 调“韵外之至”“味外之旨”。(《与李生论诗书》)都揭示了意境发人 想象的审美特征。第一个明确提出“意境”概念并对其内涵加以说明 的是王昌龄。他在《诗格》中说:“第一个明确提出“意境”概念并 对其内涵加以说明的是王昌龄。他在《诗格》中说:“诗有三境。一 曰物镜:欲为山水诗,则张泉石云峰之境,极丽绝秀者,神之于心,处身于 境,视境于心,莹然掌中,然后用思,了然境象,故得形似。二曰情境:娱乐 愁怨,皆张于意而处于身,然后驰思,深得其情。三曰意境:亦张之于意而

中国古典美学的意境

中国古典美学的意境 意境,指文艺作品或自然景象中所表现出来的情调和境界,以及抒情性作品中呈现的那种情景交融、虚实相生、活跃着生命律动的韵味无穷的诗意空间。如果典型是以单个形象而论的话,意境则是由若干形象构成的形象体系,是以整体形象出现的文学形象的高级形态。意境是中国古典艺术理论的重要范畴,它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审美意识。故而美学与意境就有了那么一层深厚的关系。美学里的意境理论是中国传统美学思想的重要范畴﹐在传统绘画中是作品通过时空境象的描绘﹐在情与景高度融汇後所体现出来的艺术境界。 意境理论最先出现于文学创作与批评。三国两晋南北朝时代文学创作中有“意象”说和“境界”说。唐代诗人王昌龄和皎然提出了“取境”“缘境”的理论﹐刘禹锡和文艺理论家司空图又进一步提出了“象外之象”﹑“景外之景”的创作见解。艺理论界对“境界”说的阐述虽然众说纷纭,为轩为轾,但有一个地方却出人意外,绝大多数评论者都把“境界”和“意境”等同起来。称之为“文学形象”、“作品中的世界”。这种看法无疑是片面的。 “境界”一词作为一般习惯用法,如云“境界有二,有诗人之境界,有常人之境界”,此所谓境界,便当是泛指作品中的一种抽象界域而言者。又如云“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此所谓境界,便当是指修养造诣之各种不同的阶段而言者。又如云“‘明月照积雪’、‘大江日夜流’、‘中天悬明月’、‘黄河落日圆’,此种境界,可谓千古壮观”,此处之所谓境界便当是指作者所描写的景物而言者。 中国古典美学博大精深,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独立的个性,也形成了一系列具有民族特色的独特的美学命题和范畴。“意境”这一中国古典美学的核心范畴,反映了中国古典美学具有如下一些基本特征: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美学范畴的多义性,模糊性和辩证统一性;美学范畴的动态变异性;“以物观物”、“以我观物”的哲学认知和审美认知方式交融的艺术观照方式。“意境”是中国古典美学的独特的范畴,这是从美学范畴说,这个范畴是中国古代思想家提炼出来的,同时也是中国历代许多艺术家有意识去追求的。

论中国古典诗词之美

论中国古典诗词之美 ——以李白为例 中国是个诗歌的国度,到处是产生诗歌的理想土壤。放眼望去,每座山每处水每一个地方,都是一篇篇精美的诗章。放眼望去,慢慢历史长河中,无不闪烁着诗歌的璀璨。说起汨罗江,谁都会想到五月端阳,诵读屈原的《离骚》、《橘颂》等;说起古浔阳,谁都会想到枫叶芦花,看到琵琶声中白居易湿透的青衫;说起黄河,谁都会看到黄河之水天上来、黄河远上白云间、万里黄河绕黑山……忆秦汉,说唐宋,游长城,渡乡关,饮美酒,唱幽情,抒抱负,谁都会看到听到“风萧萧兮易水寒”的壮歌,“靖康耻,犹未雪”时的岳飞冲起的帽冠,水调歌头苏东坡多情的婵娟,王维渭城客游时青青的柳…… 诗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经典,是中国乃至世界文化的艺术瑰宝。中华民族以汉字为载体,按照符合美学规律的格律规则,创造了大量脍炙人口的美好诗篇,形成了一种大美诗体。其意境之深邃,思想之丰富,情感之深切,操守之坚贞,品格之高雅,普及之广泛,流传之久远,影响之巨大,是世界许多拼音文字为载体的诗歌所难以比拟的。下面我以诗仙——李白为例,浅析中国古典诗词的美之所在。 一、美在感染力和说服力上。有人概括说诗美在形象上。诗是情感的象征性图画,诗歌创作的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形象的可感性。通过物象的塑造,使读者受到感染,进而再心灵上达到共鸣。《周易》曰:“圣人立象以尽意”,《文心雕龙》中也有“神与象通、神与物游”的主张。我国古代诗人善用形象思维者,三李也。这三李即为李白、李商隐、李贺。其中李白的形象塑造更是出神入化,例如:“杳杳山外日,茫茫江上天。人迷洞庭水,雁度潇湘烟。”(《郢门秋怀》)运用不同空间的山衔落日、江汉晚天烘托秋景,又把洞庭湖上的游客与南飞的大雁映衬对照,在广阔的时空中展示漂泊的孤苦情怀。犹如李白的《宣城见杜鹃花》中,“蜀国曾闻子规鸟,宣城还见杜鹃花。一唱一回肠一断,三春三月忆蜀巴。”子规鸟又名杜鹃,而映山红因杜鹃啼叫时开放而名杜鹃花,诗人巧妙的将不同性质的意象组合起来,表达两地相思,委婉动人,给人以尺幅千里之感,意蕴深远。 二、美在情感上。黑格尔说过“情致能感动人,因为它自在自为地是人类生存中的强大力量……”任何文学体裁,都不能缺少情感因素,而诗词的情感因素,比起其他体裁来说,显得更集中,更浓郁,更强烈。诗的本质是抒情,是思想感情的抒发。“苟其感不至,则情不深,情不深则无以精心而动魄,垂世而行远”。例如“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中就可以看出李白与友人之间的深厚情感,“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又能感受到诗人坚定不移的冲破重重阻碍的意志。 三、美在风格上。中国诗词有直与曲,露与藏的风格之分。直露型的诗人,其审美取向往往是刚健质朴,其诗风往往是阳刚豪放,其诗以阳刚美取胜。曲藏型诗人,其审美取向往往是委婉曲折,其诗风往往是含蓄细腻,以阴柔美取胜。当然,无论是阳刚美的诗,还是阴柔美的诗,其风格审美效应是可以并存于一体的,古今往来的一些诗人也往往做到阳刚美与阴柔美的兼济互补,实现豪放与婉约并举,阳刚与阴柔互济、直露与曲藏风格的完美统一。如豪放派代表人物李白写了不少美诗,既有“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的豪迈洒

中西文学意象的理论阐释

收稿日期:2010?06?09 作者简介:马秀鹏(1972-),男,南京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博士三研究方向:外国语言文化二外语教学研究三 第10卷 第3期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0(3)VOL.10,NO.3 2010年9月 Journal of Nanji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s Edition) Sep.,2010 中西文学意象的理论阐释 马秀鹏 (南京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江苏南京210095) 摘 要:文学意象是主观的作家的情感与客观的社会生活画面的统一,是形与神的统一,是意会与言传的统一,也是离与合的统一,其具有象征性二荒诞性和哲理性的特征三文学意象是中西方理论家在主体与客体二内容与形式二本质与现象等文化范畴的基础上针对文学形象外在形式与内在意蕴等方面关系和性质所构建的文本形象理论三关键词:文学意象;心象;中西文化 中图分类号:I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 7465(2010)03 0116 04 文学意象是文学追求的艺术至境形态,在文艺作品中意象指的是作家主观情感意志与事物具象的有机统一体三它以表达观念为主导,以寄寓象征为手段,以表明哲理为目的的艺术形态,它与典型二意境鼎足而居,从而形成审美理想的高级形式三[1]文学意象是中西文化阐释的理论结晶,对于意象理论的中西文化阐释的梳理和探讨比单纯介绍文学意象的审美特征更具有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三 一二文学意象概念的文化渊源 1.文学意象概念的中国文化源流 意象”是中国首创的一个审美范畴,它的最 早源头可以上溯到‘周易四系辞“: 子曰:书不尽言,言不尽意三然则圣人之意,其不可见乎?子曰:圣人立象以尽意”[2]三中国古代卦象就是模仿天地自然物象而创造的,‘周易“云: 拟诸形象,象其物宜,是故谓之象”,这是中国意象理论之所谓物象的最为系统和权威的文化阐释[3]三将 意象”作为一个概念,最早出现于汉代王充的‘论衡四乱龙“,其云: 夫画布为熊麋之象,名布为侯,礼贵意象,示义取名也”三这里说的 意象”指古代布侯(布制的箭靶)上画的动物图案不同, 凡侯,天子熊侯,白质;诸侯麋侯,赤质;大夫布侯,画以虎豹; 士布侯,画以鹿三”第一个将 意象”作为文学理论术语的是刘勰,他在‘文心雕龙四神思“中说: 独照之匠,窥意象而运斤”,这里的 意象”是说作家在构思时头脑中形成的符号,主观感情色彩的形象三这样,文学意象的理论逐渐发展起来三 2.文学意象概念的西方文化阐述 在西方,意象是一个既属于心理学,又属于文学理论的概念,康德曾将意象纳入艺术美学范畴加以论述三他给意象下过一个简明定义:由想象力所形成的形象显现,就叫做 意象”三美国学者M四H 艾布拉如斯说: 意象是现代文学批评史最常见也是最含糊的术语”三二十世纪初,英美诗坛上出现了一个流派,这就是以庞德为代表的意象派三1914年9月,庞德为‘两星期评论“杂志撰文主张: 诗歌应该精确地处理个别,而不是含混地处理一段”提出在创作能够精确传达意念的图像来表达一瞬间的感受三他的‘地铁车站“因为在车站出口处看到 一张又一张美丽的面孔”引起他的审美感触, 人群中这些面孔幽灵一般地显行;湿漉漉的黑色枝条上的许多花瓣三”意思说从地铁车站出站时, 妇女,儿童的灿烂天真之美的欣赏,那种从时空隧道中 梨花一枝春带雨”,从中借鉴创造意象的技巧三[4] 总之,意象一词是一个中西都有的概念,文学6 11

试析意境理论的起源和发展

试析意境理论的起源和发展 摘要:意境源自中国,它经历了上千年的发展演变,最终成为一个独立的审美范崎。本文旨在简单的梳理意境理论在中国的不同发展阶段所呈现出的不同特点,展示意境理论发展的独特脉络。 关键词:;意境起源发展 意境说是中国古典美学的独特理论成果,它发源于老子的“道—气—象”范畴,它的发展同时贯穿于中国美学史的各个分期,直至唐代美学家提出“境”这个范畴标志着意境说的真正诞生。王国维在传统意境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著名的“境界说”,对传统意境理论有所继续,从自己独特的视角对传统的意境理论做了发展,剖析。从中国古典美学的发端到中国古典美学的展开总结,意境理论的发展构成了中国美学史的一条重要的线索。 中国古代意境理论的发展历程可分为意境学说的萌芽、诗歌意境论的成熟、诗歌意境美学特征的最终形成及其终结等几个阶段。在此,我首先探讨的是意境学说的萌芽到意境论的成熟这个历史阶段,即从先秦到唐代《二十四诗品》以前的意境理论。 意境学说在先秦时期已经萌芽。意境说早在唐代已经诞生,而它的思想根源可以一直追溯到老子美学,庄子美学。老子美学一般被认为是中国传统美学体系的发端,其主要思想是“道—气—象”三个互相连接的范畴。在老子的眼中,万物的本体和生命是“道”,也就是“气”。如果脱离“道”、“气”就失去了本体和生命,就变得毫无生气了。[1]庄子继续并发展了这个思想,庄子的“言不尽意”说以及

“诗六义”(风、赋、比、兴、雅、颂)说等可以看作是意境学说萌芽的标志。并提出“象罔”,象是境相,罔是虚幻,象罔是有形和无形,境相与罔幻的完美结合。[2]这些片断式的言说从“意”与“象”、“言”与“意”辩证关系的讨论以及“风”、“比”、“兴”等艺术手法的阐释方面初步探讨了“意”、“象”、“言”关系以及创造手法问题,为意境论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汉魏六朝时期,意境学说进入文艺研究领域。陆机、刘勰、钟嵘等文学理论家对情物关系进行了详细的论述。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刘勰在《文心雕龙》中,第一次铸成了“意象”这个词,并且对审美意象做了很重要的分析。《文心雕龙》云“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情意充沛,然后才能为诗。诗美飞扬或沉潜,必有情、意之驱动,无“情”焉得为诗?可是“情”与“物”一样,在佛学观念那里是被彻底否定的。他还首先提出了“隐秀”这一组范畴,刘勰在《文心雕龙隐秀》中这样解释道:“情在词外曰隐,状溢目前曰秀。”“隐”有两层含义,一是指审美意象所蕴含的思想情感不直接用文词说出来,“夫隐之为体,义生文外……”,二是用于说明审美意象的多义性。“隐也者,文外之重旨也”,“隐以复义为工”。而“秀”则说明审美意象应该鲜明生动,直接可感。它们既对立又统一,“隐处即秀处”,不直接说出来的多重情感要通过具体的形象表达出来。 意境说的发展构成了中国美学史的一条重要线索。意境说真正的诞生是在唐代。唐代美学家又在“意象”的基础上提出了“境”这个美学范畴。“境”作为美学范畴的提出,标志着意境说的诞生。[3]

意境作为中国传统美学的核心范畴

意境作为中国传统美学的核心范畴,对它的研究可谓早已形成一门“显学”。学界从各个角度进行探析研究,并取得了一系列有价值有分量的学术成果。 我们常常会随口说某样东西有“意境”,但是如果继续追问下去什么是“意境”;就往往无疾而终。什么是意境?关于这个问题,自王国维以来对它的定义就没有断绝过。 叶朗的《说意境》一文通过对意境这一重要范畴的分析,区别了“意境”和“意象”两个概念,说明了中国传统美学和中国传统艺术的一些特点。在《说意境》中作者首先区分了“意境”和“意象”两个概念,认为情景交融指的是“意象”;而“意境”除了有“意象”的一般规定性(情景交融),还有一些自己的特殊规定性。作者认为意象说和意境说的思想根源是老子的哲学;王夫之建立了一个以审美意象为中心的美学体系,认为作为艺术本体的意象具有宽泛性,某种不确定性,其基本规定是情景交融。老子“道”的思想促使了中国古代艺术家不重视一个具体事物的刻画,而是突破具体的“象”去追求“道”的无限。因为“意境”是要进入无限超越具体的有限,因此就会有一种哲理性的人生感﹑历史感﹑宇宙感——这就是它的特殊规定性。作者从中国绘画﹑诗歌﹑园林等三方面举例证明自己的观点。此外,有“意境”的艺术作品会超越具体的事物而从一个角度去揭示整个人生的意味,如苏东坡的《前赤壁赋》。“意境”还会给人一种特殊的美感,这种美感往往表现为一种惆怅。在这种美感中,包含了对于整个人生的某种体验和感受,是一种最高的美感。 孟二冬的《意境与禅玄——中唐诗歌意境论之诞生》主要是从中唐时期的一些诗歌理论入手分析,认为其产生中唐时期作家和理论家标志着中国古代诗歌意境理论的正式诞生。。。主要探讨了中唐的意境论。。。。首先探讨了其产生的前提条件。前人以及同时代人的创作实践;魏晋以来,文艺理论家对于文学创作中主观情意和客观物象的融合的重视;儒释道中有关学术与哲学的思想,尤其是玄学中“言﹑象﹑意”关系的辨析和佛教中关于“象外”说的理论与意境理论的产生有着密切的关系。其次作者着重分析了《诗格》和《诗式》中对于意境问题的论述。《诗格》中所言及的境象超越了眼前的确定之景,与佛教中“观心”,“象外”之说完全相同;其注重“心法”的理论和见解 意境不可能凭空出世,关于它的诞生一定会有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可能起

宗白华对意境理论的拓展(1)

宗白华对意境理论的拓展(1) 意境理论是宗白华诗学的核心部分。宗白华从20世纪20年代初发表的诗学论文中,就触及到了意境问题,一直到晚年,都孜孜不倦地在意境理论的园地里辛勤耕耘。宗白华认为,中国文化史上最中心最有世界贡献的一方面,就是“研寻其意境的特构,以窥探中国心灵的幽情壮采”,由此,宗白华把意境研究当作为一种“民族文化的自省工作”。(P356~357)他尽毕生的心血,以深湛的中国传统文化的造诣和学贯中西的独特学养,对意境理论进行了深入的现代演绎。 一 首先,我们有必要弄清楚的是,在宗白华那里,什么是意境?因为千百年来,关于意境的内涵一直是聚讼纷纭,莫衷一是。论者不同,时代有异,意境也许就会有相去甚远的理解。也正因为如此,所以,在《中国艺术意境之诞生》(增订稿)一文中,宗白华一开篇要解决的第一个问题就是“意境的意义”。为了便于说明,宗白华把意境纳入到整个人类精神生活的格局中,他认为人生有五种境界——功利境界、伦理境界、政治境界、学术境界、宗教境界。功利境界主于利,伦理境界主于爱,政治境界主于权,学术境界主于真,宗教境界主于神。而意境——“艺术境界”则是介乎学术境界和宗教境界二者之间的一种境界,它既求真,又充满着无穷的神秘,它主于美。宗白华说:“以宇宙人生的具体为对象,赏玩它的色相、秩序、节奏、和谐,借以窥见自我的最深心灵的反映;化实景而为虚境,创形象以为象征,使人类最高的心灵具体化、肉身化,这就是艺术境界。”意思也就是说,意境就是人的最深心灵与具体的宇宙人生相与融合而生成的一种境界。但宗白华觉得这样说也许并不是太清楚,于是他进一步解释道:“主观的生命情调与客观的自然景物交融互渗,成就一个鸢飞鱼跃,活泼玲珑,渊然而深的灵境;这灵境就是构成艺术之所以为艺术的‘意境’。”讲得更简单一点,宗白华说,“意境是‘情’与‘景’(意象)的结晶品。”(P358) 应该说,意境是情与景的融合,这并不是什么新鲜的观点。早在刘勰就提出了“神与物游”,司空图也有“思与境谐”说,其余如宋代的范日希文、元代的方回和明代的谢榛等都有过这方面的论述,明末清初的王夫之更是全面的、充分的、系统的、深刻的阐述了情与景的关系。 那么,在意境的涵义这一问题上,宗白华就没有自己的思考吗?当然不是。宗白华对前人既有继承,更有发展。因为宗白华是一位造诣很深的哲学家,具有良好的哲学修养,因此宗白华的诗学研究很明显地带有一种哲学的眼光。在意境

意境理论的演变流程

意境理论的演变流程 Document number:NOCG-YUNOO-BUYTT-UU986-1986UT

意境理论的演变流程 内容摘要:“意境”是中国古典理论中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质的美学概念和审美范畴。“意境”作为一个理论范畴,只有先对其溯源探究,才能更好的把握这一理论发展的脉络。本文试图梳理其理论的形成与发展的脉络。 关键词:意境发展形成流程 “意境”是中国古典文论中一个具有民族特色的理论概念,也是我国古代美学的基本范畴。“意境”是指由实境所诱发和开拓的审美想象空间,即言外之意、象外之象、境外之境、韵外之致、味外之旨等。而“空白”是这一范畴的美学核心和重要特点。空白与实境,一隐一显,相互作用,形成巨大的艺术张力,拓展了艺术作品的审美空间。 意境一词最早是由代诗人王昌龄提出来的,明清时期才成为美学范畴,但其思想实质可以追溯到先秦时代的“意”、“象”。所以所以本文按照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发展的轨迹,把意境的形成和发展分为以下四个大时期。 一、先秦——意境理论的孕育时期 意境理论,就其源流来说,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的一些典籍中。在《周易? 系辞》中有这么一段话“然则圣人之象,其不可见乎子曰:圣人立象已尽意,设卦以尽情伪,系辞焉以尽其言……”。虽然谈的是《易经》中卦名、卦象。但已可以算是中国古典文论中最早出现“意”和“象”的关系问题的篇章。而意境正是意象的核心。魏王弼则在《周易略例·明象》中作了进一步阐述:“夫象者出意者也,言者明象者也。尽意莫若象,尽象莫若言。言出于象,故可寻言以观象;象生于意,故可寻象以观意。意以象尽,象以言着。故言者所以明象,得象而忘言;象者所以存意,得意而忘象。”已然展示了言、象、意三者之间的递进层次关系。意和象的统一,在此已具有美学的特定含义。又如《庄子》认为,万物本体和生命本原的“道”犹如“玄珠”,感官、理智和言辩都不能获得它,而具有象征意义的、虚实统一的“象罔”却可以把握它。庄子首先承认了言可以传达“形色名声”,指出了意、象、意之间的关系,为诗歌理论中“意象”、“意境”的提出奠定了基础。 不管是《周易》的“圣人立象以尽意”,还是庄子对“象”、“言”、“意”的讨论,都使我们看到了“意”、“象”的影子,这些影子不仅激起了后人对他们的继续讨论和完善,同时也成了后来意境理论形成的发端。 二、魏晋——意境理论的形成时期 魏晋玄学的兴起和发展,佛教的广泛传播和深入人心,尤其是言意之辩和形神之争,则直接影响到意境理论的产生和形成。玄学家王弼在《周易略例》中以老庄解《易》,进一步阐释了意、象、言三者的相互关系,在庄子的“得意忘言”说的基础上提出了“得意忘象”说,强调为“得意”而不可执着于“言”、“象”。而中国化的佛教——禅宗,标举“不立文字,教外别传”,否定了语言文字有表达佛理的可能

浅谈古典诗词中的意境美

浅谈古典诗词中的意境美 【内容摘要】诗词是中国古典文学艺术中的瑰宝,千百年来取得了辉煌的成就。这与古人在追求古典诗词的意境美方面做出的巨大努力是密不可分。因为,意境美是中国古典诗词所追求的最高艺术标准,是决定一首诗好坏的的关键。诗词只有达到美的至境——意境美,才能给人以真正的美感。“意境”所涉及到的领域或范围是很广泛的,音乐、戏剧、美术、体育、绘画、文学等等很多方面都有其自身的意境美感,意境美具体体现在中国古典诗词中的意境美是反复的,多方面的和异常丰富的。 【关键词】古典诗词;意境美;情景交融;含蓄;动态;虚实结合 【正文】 诗词是中国古典文学艺术中的瑰宝,千百年来取得了辉煌的成就。这与古人在追求古典诗词的意境美方面做出的巨大努力是密不可分。因为,意境美是中国古典诗词所追求的最高艺术标准,是决定一首诗好坏的的关键。诗词只有达到美的至境——意境美,才能给人以真正的美感。“意境”所涉及到的领域或范围是很广泛的,音乐、戏剧、美术、体育、绘画、文学等等很多方面都有其自身的意境美感,意境美具体体现在中国古典诗词中的意境美是反复的,多方面的和异常丰富的。本文结合诗人创造意境的艺术经验,探索古典诗歌表现出来的意境美。 一、意境定义的界定 意境是中国文艺理论和古典美学的一个重要概念,它代表着一种重要的审美形态。刘禹锡曾经对意境下了一个比较贴切的最基本的定义——“境生于象外”,也就是说,意境是一种情景交融的“象”,但它又是在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无限延伸的“象”。司空图进一步指出“思与境偕”,标举意境的“象外之象”、“味外之旨”。这些古代学者对意境的认识都被后来的学者很好地继承下来。象“境生于象外、意外之象、味外之旨”都是经典的看法,历来为人们所称道。但是我们还是要从现代科学的角度给它下一个确切的定义。意境的概念虽然众说纷纭,难以形成比较统一的看法,但归结起来,主要有两点。一是认为意境客观地存在于文学作品之中。比如《辞海》就是这样给意境下定义的,“文艺作品中所描绘的生活图景和表现的思想感情融合一致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能使欣赏者通过想

文心雕龙·神思卷二十六原文

文心雕龙·神思卷二十六原文 文心雕龙·神思卷二十六文心雕龙神思卷二十六 【原文】 古人云:形在江海之上,心存魏阙之下。神思之谓也。文之思也,其神远矣。故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焉动容①,视通万里;吟咏之间,吐纳珠玉之声;眉睫之前②,卷舒风云之色:其思理之致乎?故思理为妙,神与物游③,神居胸臆,而志气④统其关键;物沿耳目,而辞令管其枢机⑤。枢机方通,则物无隐貌;关键将塞,则神有遁⑥心。是以陶钧文思,贵在虚静⑦,疏瀹五藏,澡雪⑧精神;积学以储宝⑨,酌理以富才,研阅以穷照⑩,驯致以怿辞,然后使元解之宰11,寻声律而定墨;独照之匠,窥意象而运斤:此盖驭文之首术,谋篇之大端。 【注释】 ①悄:静寂无声。动:变化。容:容颜。用容颜的变动来代替眼神的变动。 ②睫:眼毛。眉睫之前:即眼前。 ③神与物游:神,神思,指想象活动。物,物象,指作家头脑中主观化了的形象。精神和外物一起活动,即思维想象受外物的影响。 ④志气:情志、气质。情志和气质支配着构思活动。 ⑤辞令:语言或文辞。作家头脑中的形象和语言总是交织在一起

的。枢机:关键,即主要部分。 ⑥遁:隐避,逃遁。 ⑦虚:虚怀。静:安静。贵在虚静:刘勰从先秦道家和那里引入文学创作并加以改造的理论,包含两层意思:一是虚才能全面接纳各种事物并很好地认识事物形象的各方面,二是虚才能在文学创作过程中排除干扰,专心一意,更好地驰骋想象,释放感情。 ⑧澡雪:洗涤。以上三句是要求作者思想净化,毫无杂念。 ⑨宝:指知识。 ⑩研阅:研究观察。照:察看,理解。这句是说通过观察研究尽量去明白事理。 11元:杨校作玄。元解:懂得深奥的道理。宰:主宰,指作者的心、脑。 【译文】 古人说:身子住在江海的边上,心思却想到朝廷中去了。这就是说的想象的方法!

(完整版)认知语言学中的意象图式理论

认知语言学中的意象图式理论 一、意象图式的含义与理论基础 意象图式(ImageSchema)是认知模型理论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 研究意象图式对于研究人们如何建构范畴、形成概念、分析隐喻、理 解意义、实行推理等过程具有重要意义。意象和图式原是两个独立的 概念。18世纪时康德讨论了图式的哲学意义,他认为图式是“连接感 知和概念的纽带,是建立概念与物体之间联系的手段,也是建构意象、制造意义的必要程序,个体共有的想象结构”(王寅,2007:172)。而 意象常被视作是一个心理学的术语,指代一种心理表征,即人们在看 不到某物时却仍然能够想象出该物体的形象和特点,而这正是在没有 任何外界事物提示的情况下,人们仍然能在心智中猎取这个事物的印 象的一种认知水平。 Lakoff和Johnson(1987)首次提出了意象图式这个概念。他们将它定 义为:意象图式是感知互动和运动活动中的持续再现的动态模式,这 个结构给我们的经验以连贯性和结构性。(Johnson,1987:xiv)Gibbs 和Colston(1995)描述意象图式为空间关系以及空间中运动的动态模拟表征,而Oakley(2004)认为它则是为了把空间结构映射到概念结构而 对感性经验实行的压缩性的再描写。(李福印,2007:81)认知语言学 家们赞同意象图式是基于人们的感知和体验的,并且先于人类语言。 换言之,“现实—认知—语言”是认知语言学的一条基本原理,并且 认知过程包括:互动体验、意象图式、范畴化、概念化、意义等过程。所以,意象图式只不过是认知过程中的一个细节。认知语言学的哲学 基础是体验哲学,即“经验是在我们持续通过与变化的环境互动之中 产生意义的体验性感知运动和认知结构的结果”(王寅,2007:37), 其心理学基础是皮亚杰的建构论和互动论。所以,意象图式也是基于 体验,与现实世界互动,并抽象出来的一种形而上的结构。 二、意象图式的类型

论皎然_司空图诗论思想倾向与审美趣味的一致性及形成原因

论皎然、司空图诗论思想倾向与审美趣味的一致性及形成原因 张岗 (陇东学院中文系 甘肃庆阳 745000) [摘 要]皎然和司空图这两位处在唐代不同时期的诗论家,其诗论主张有着颇多相似之处及内在联系:不重视诗歌的社会内容,不反映社会问题而注 重探讨诗歌的艺术特征、艺术形式和艺术技巧,如对诗之意境,韵味,风格的论述;自觉追求宁静淡泊的情思和境界,追求闲淡清雅、冷落寂寞的生活情调。反映出两人诗论思想倾向及审美趣味的一致性。从两人所处的时代背景、个人身世、 思想状况等方面反映出来的诸多相似之处可以分析其形成的原因。 [关键词]皎然;司空图;思想倾向;审美趣味;一致性;原因 在文学批评史上,唐代的皎然和司空图以论诗而著名,他们都 因提出了对当时及后世影响深远的诗歌理论,在文学批评史上有着 崇高的地位。皎然的诗论主张集中体现在其《诗式》和《诗议》中。 《诗式》有五卷本和一卷本,它提出了作诗的原则和方法,评价了 历代著名诗人及作品,在这部著作里,皎然既对自己诗歌创作经验 进行了总结,也以其美学观点对诗歌创作经验进行了理论概括,是 一部较为完备的探讨诗歌艺术的专著。《诗议》一卷,又称《诗义》, 原本已佚,一部分内容尚保存在后来的典籍当中。[1]《诗式》偏于 提示品式,《诗议》偏于评论格律,两者相通之处甚多,互相参证, 对后世影响很大,故亦不乏赞美之辞:《唐才子传·皎然上人传》认 为,皎然的这两部诗论专著“皆议论精当,取舍从公,整顿狂澜, 出色骚雅”;明胡震亨也认为,在唐人诗话中,“惟皎师《诗式》、《诗 议》二撰,时有妙解”(《唐音癸签》卷三十二)。司空图的诗论主张 主要体现在《与李生论诗书》、《与极浦书》和《二十四诗品》中。 在这些著作里,司空图对诗歌的艺术特征进行了深入地分析,从韵 味的角度论述了诗歌意境的创造及诗歌的风格。意境理论对后人产 生了十分深远的影响,像宋代严羽的“兴趣”说;清人王士祯的“神 韵”说都得力于该诗论主张。而其诗论代表作《二十四诗品》更是 一部探讨诗歌创作、诗歌美学风格的理论著作,是当时诗歌纯艺术 论的一部集大成著作,对诗歌创作,评论与欣赏等方面有着相当大 的贡献。 皎然论诗首先重“诗格”。什么是格呢?郑玄说“格,旧法也”; 王素说“格,法”;李贤说“格,犹标准也”。看来,“诗格”的含义 不外是诗的法式、标准。日僧空海所编的集初盛唐诗格之大成著作 《文镜秘府论》对“诗格”的界定,从内容上主要是讲诗的声韵、 病犯、对偶、体势。而皎然所讲的“诗格”,主要指诗的体格、格力, 其《诗式·明势》曰:“古今逸格,皆造其极妙矣”;《诗式·文章宗 旨》:“不然,何以得其格高,其气正,其体贞,其貌古,其词深, 其才婉,其德宏,其调逸,其声谐哉?”又《诗式·齐梁诗》:“格 虽弱,气犹正。远比建安,可言体变,不可言道丧。”指出情即感情, 要真挚高远;格即体格、格力,要高雅健壮,他主张情格并重,以 情格来衡量作家作品。因此,皎然推崇曹植、王粲两人的《三良诗》 “体格高远”(《诗式》卷二《三良诗》条)及梁代柳恽的诗“雅而 高”(《文镜秘府论》南卷引)。在《诗式》中,皎然对汉魏至唐的作 家作品,以情格的高低进行了品评,将情格俱高的列为第一、第二 两格;情格稍为低弱的列为第三、第四两格;情格俱下的列为第五 格。晚唐五代的诗格主要指“物象”和“体势”。司空图论诗也重格, 在《与李生论诗书》中曰:“诗贯六义,则讽谕、抑扬、停蓄、温雅, 皆在其间矣。然直致所得,以格自奇。”还曰:“王右丞、韦苏州澄 澹精致,格在其中,岂妨于遒举哉?”在《题柳柳州集后》又云: “金之精粗,效其声,皆可辨也,岂清于磐而浑于钟哉?然则作者 为文为诗,格亦可见,岂当善于彼而不善于此。”在这里,司空图所 指的格指诗文所要达到的一种境界,是一种作诗的向度与要求,不 同与我们现在所说的“风格”。此外,也有“格调”的意味,即“格” 这个词蕴涵着“高、低、雅、俗”之见,认为诗格能够体现诗人品 格和精神状态。王维、韦应物心境淡泊平和,爱好宁静生活,故其诗品格高雅,这是“格”很重要的一层意思。司空图在讲“格”时,一方面注重写出高的格调,另一方面更加强调如何写出高的格调,即他所说的“直致所得”(《与李生论诗书》)、“思与境偕”(《与王驾评诗书》)、“目击可图”(《与极浦谈诗书》)以及《二十四诗品》中所讲的“纤浓”、“绮丽”、“实境”、“形容”。由以上分析可见,皎然与司空图虽然论诗都重格,但格的涵义却有差别。这也恰恰反映出,到唐代才产生的“诗格”这一古代文学批评专有名词,即便在唐代的不同时期也有着不同的含义。 皎然对诗之意境也作了论述。一方面他涉及到了诗境中的情景关系,认为写景乃为抒情,他说:“诗情缘境发”(《秋日遥和卢使君游何山寺宿阳上人房论涅槃经义》);“缘景不尽曰情”,即诗情寄托于境而存在,把诗歌的基本因素情和景有机地统一了起来。另一方面已认识到创造完整的意境即取境问题了。他注意到诗境并非仅仅选取客观物色景界,而有情思作用这一点,所谓“意中之静”、“意中之远”就是指诗境中的情思状态而言。而如何取境?《诗式·取境》曰:“夫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取境之时,须至难至险,始见奇句。”主张要站得高,看得远。司空图对诗之意境有着更为详尽的论述,一方面曰:“意象欲出,造化已奇”(《二十四诗品》);“长于思与境谐,乃诗家之所尚”(《与王驾评诗书》),指出写诗要情景交融,诗不仅要有物象,更重要的是要有“意象”,要有真情实感的自然流露。有“境”而无“意”,就只是写到生活的表象,反对堆砌表象,强调意境的创造。这一点和皎然的说法基本一致,都强调了客观景物与主观情思融合的重要性。另一方面,司空图针对中唐对诗境的认识仅停留在诗境的情景交融的特点,又提出了诗境多层次的理论,即“象外之象”和“景外之景”说。在《与极浦书》中,司空图曰:“戴容州云:‘诗家之景,如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也。’象外之象,景外之景,岂容易可谈哉?然题纪之作,目击可图,体势自别,不可废也。”认为诗歌中所直接描写的形象是具体的、可感的,它由情思与物象组成,带有感情色彩,是易感的有明晰画面的形象。但是,好的诗往往在这一形象之外,还有多层的形象,它们是没有明确画面,更为飘忽,更为空灵的。而后一多层的形象又是借助于读者的美感联想,借助象喻、烘托、暗示呈现出来的。司空图对诗歌意境的多层次特质的理论概括,把意境理论推进了一大步。同时,他所说的“象外之象”的后一个“象”与“景外之景”的后一个“景”,因为包含着读诗者凭借美感联想的再创造在内,这又是对诗歌意境论的一大推进。而司空图又运用其象外象、景外景这一理论,在其《二十四诗品》中,把诗歌风格看作诗歌的意境类型,并对种种不同的意境类型进行了阐述,这就比皎然的意境说理论前进了一大步。可以说,皎然与司空图的有关诗歌意境的理论,有着前后继承的内在联系,皎然的诗论对司空图有一定的启发作用,而司空图更是发挥和推进了皎然的诗论。 与诗境说相类似的是,两人虽亦提到了诗歌的情思韵味,但对其论述的程度却完全不同。皎然《诗式·重意·诗例》曰:“两重意以上,皆文外之旨。”《诗式·池塘生春草明月照积雪》曰:“且如‘池塘生春草’,情在言外,‘明月照积雪’,旨冥句中”,指出了诗人写诗应追求“文外之旨”、“旨冥句中”、“情在言外”。“文外之旨”的“旨”,乃指意而言,“文外之旨”实指义旨深远、不可穷尽,与“旨冥句中”同义;“情在言外”的“情”指情趣、情思、情韵,“情在言外”即要求诗中有可以反复体会的情思韵味。皎然把诗分十九体,首标“高”、“逸”,这“高”、“逸”其实质就是情思的高远脱俗。司空图一方面在《与李生论诗书》中曰:“古今之喻多矣,而愚以为辨于味,而后可以言诗也。”这就提出了辩诗味。“味”即情趣韵味,不同的诗具有不同的情趣韵味;不同的风貌,能够辨别诗中不同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