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玉米生产技术规程2

ICS

备案号:

河南

DB41

春玉米生产技术规程

河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前言

本标准由河南农业大学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农学院农贸09-1班。

本标准起草人:刘英华、郝秦玲、冀文龙、陆广路、吴永强。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春玉米栽培的选地整地、田间管理、施肥管理、灌溉排水技术、病虫害防治、收获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春玉米田间栽培管理。

2规范性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鼓励使用标准的各方研究使用这些文件最新版本的可能性。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3095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 4285 农药安全使用标准

GB 5084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GB 8321 农药合理使用标准

GB 15618 土壤环境质量标准

GB/T 17419 含氮基酸叶面肥料

GB/T 17420 微量元素叶面肥料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畸形苗

是指田间的单株个体由于自身或环境原因,长势长相与玉米正常苗不一致,从叶片或株高上表现呈现畸形,对玉米产量有影响。

3.2病苗

是由于玉米在萌发和出苗过程中,受到土壤有害微生物、药剂、地下害虫或苗期的虫害和病害的危害,使生长出现异常,出现生长形态和生长势明显差,称之为病苗。

3.3发芽率和发芽势

种子发芽势=种子发芽数/样品数×100

种子发芽率=发芽种子数/样品数×100

4栽培技术

4.1选地

选择土壤肥沃、日照充足、雨热同步、昼夜温差大的土地,周围环境应该符合GB 3095的要求,来种植春玉米。

4.2整地

整地一定要精细,要求根茬翻埋良好,地面平整,其目的就是让种子从落地时开始就有一个良好的土壤环境。土壤环境质量应该符合GB 15618的要求,翻地一般在秋天进行,翻耕深度为18~25厘米。翻耕后及时耙圧,可用圆盘耙、钉齿耙耙平。秋翻地,可隔一年进行一次。在不翻地的年份,可以在秋天用拖拉机带旋耕机灭茬。

4.3品种选择

选用耐密型,有利密植高产,在当地既能充分成熟又不浪费光热资源,丰产性和稳产性好,对旱涝低温及病虫害等不利环境的抗逆性强的品种。不同的品种类型要因地制宜,搭配种植,不同生育期的品种要搭配种植,喜肥好水的品种与耐瘠抗旱的品种要搭配种植。

目前春玉米产区主推品种有沈单16、沈单18、丹玉24、丹玉39、吉单209、

通吉100、郑单958、东农250、龙单13、龙单23、四单19、四单101等。

4.4种子处理

4.4.1种子精选

清除种子中的夹杂物,如穗轴,穗苞叶,土块,草籽以及大小不符合规定

1 的种子

4.4.2测试发芽率

播种前十五天测试发芽率,发芽率应大于85%,精量播种的种子发芽率应大

于95%。

4.4.3晒种

播种前五至七天,将种子铺在农家院里或种子库晒场上晾晒两天,经常翻动。晒种可以提高种子活力。

4.4.4药剂处理

4.4.4.1药剂闷种

地下害虫严重的地块,可用50%的辛硫磷按种子质量的0.2%拌种。一公斤药

加五十公斤水拌五百公斤种子闷两至三个小时,阴干后可以播种

4.4.4.2种子包衣

种子包衣可以综合防治苗期病虫鼠害。包衣后的种子可以促进作物的生长,抗菌性增强,保产、增产。目前生产上应用的种衣剂类别很多,要根据本地区的

生态条件、病虫害的特点、品种的特性因地制宜的进行选择。

4.4.4.3药剂拌种

玉米丝黑穗病和苗期病害严重的地区,可用15%三唑醇可湿性粉剂按种子质

量0.4%拌种,防治丝黑穗病和苗期病害。

4.5播种

4.5.1播种时间

当土壤5cm处地温稳定通过6至8摄氏度,土壤耕层含水量在20%左右即可

开始播种,最佳播种期要随春季的土壤墒情适当调整,一般在四月二十号左右,干旱年提前三至五天,多雨年份推迟五至七天。

4.5.2播种要求

可采用机械播种和人工处理播种两种方式。播种的深度要根据土壤的质地、土壤的水分以及种子的特性而异,当土质黏重、水分充足,种子拱土能力较弱时,应适当浅些,但是不能浅于2.5厘米,如果土壤疏松、水分较少、种子拱土能力

强时,可适当深些,最深不宜超过5厘米。玉米播种也可采用坐水种技术,播种

时首先在起好的垄上按要播种的玉米品种,保苗株数,确定合理的株距。在人工

等距刨埯先施入口肥,将氮肥的5%,磷肥、钾肥20%作口肥使用,然后盖上一层

土根据土壤的墒情决定每埯的浇水量,一般是每埯浇水一至两公斤,当水完全下

渗后,每埯播种两至三粒,播种后先盖三厘米左右的细土踩实,然后再在踩实的

埯上盖上一层覆土,播种后待表面有一层干土时镇压。

4.6播种密度

在产量3000公斤每公顷水平的低肥力地块上,适宜种植密度不宜超过3.0

万株每公顷;在产量5000公斤每公顷的中低肥力地块上,最高产量密度为3.5

万株每公顷,产量7000㎏每公顷中高肥力地块上,最高产量密度4.5万株每公顷,适宜密度范围是4.0-5.0万株每公顷;在产量9000㎏每公顷高肥力地块上,最高产量密度也是4.5万株每公顷,但它的适宜密度范围更宽,在3.5-6.5万株

每公顷范围内。

5田间管理

5.1间苗定苗

玉米三到五叶期进行间苗定苗。定苗时可以不等株距留苗,只留大苗壮苗,

2 定苗时应适当多留一层苗,在第一次追肥时去掉弱小病苗,达到正常的密度。

5.2中耕

中耕有疏松土壤,灭除杂草,起垄培土的作用。中耕要在六七月份高温多雨

季节进行。

5.3灌溉补水

通过测量土壤水分的状况来分析土壤中德水分含量,测得的土壤水分结果,

比照不同土壤类型和玉米各生育时期适宜的水分下限,决定是否进行灌溉,灌溉

量为多少。灌溉用水应该符合GB 5084的要求,春玉米产区主要采取地面灌溉,

也有少量的喷灌。

5.4化学除草

5.4.1播种后出苗前除草

播种后出苗前,要用除草剂进行土壤封闭处理,土壤处理时间宜早不宜晚,

施药要选择无风或风小的天气,最好赶在雨前施药。主要选择的除草剂有阿特拉

津加乙草胺,72%的乙草胺乳油,40%异丙草,50%的乙二乳油、乙草胺加 2.4-D

丁酯等采用机液喷雾机,喷药时喷药量每公顷应该在200L以上。

5.4.2茎叶处理

在小苗七片叶以内,杂草3~5叶之前及时喷施叶面除草剂,主要选择的除草

剂有:40%玉农乐加40%莠去津,45%稗草益友,20%百草枯,25%宝成干悬浮剂等,

用背式喷雾器在上午九十点之前或下午三四点之后,选择无风或风小于二级的天

气进行茎叶喷雾处理。

5.5站杆扒皮

在种子蜡熟的中期(收获前的10-20天)将果穗苞叶拨开至果穗长度的

3/4-4/5处,是籽粒暴露于阳光下,有利降水,促进早熟

5.6晾晒

5.6.1高茬晾晒

选通风向阳地为挂晒的场地,把场地玉米杆留45cm高茬,每茬挂6-10个果

穗,挂好后果穗最低点距地面7-10cm,挂晒20天左右

5.6.2籽粒自然晾晒

籽粒摊放在农家院内或水泥晒场,种子摊成波浪形,晒种时要经常翻动,是

下上层干燥均匀,经过晾晒的种子含水率要低于15%

5.7施肥管理

5.7.1施肥依据

根据土壤养分状况,种植品种的营养特性,及常年的产量水平,有针对性的

选择必要的各类肥料,实现平衡施肥。

5.7.2施肥数量

5.7.2.1氮肥用量

N肥用量总的趋势是随产量水平的提高而增加需要量,并且因地力、品种、

密度而异。

在高肥力农田上,适宜施N每公顷135~180公斤(相当于尿素255~330公斤);

中等肥力农田适宜施纯氮量为每公顷165~270公斤(相当于尿素308~510公

斤);

低肥力农田适宜是纯氮量每公顷180~260公斤(相当于尿素340~470公斤)。

5.7.2.2磷肥用量

磷肥用量与土壤肥力、品种、种植密度有关。

在高肥力的土壤上适宜施纯磷用量为45~75Kg/公顷(相当磷酸二铵100~160

公斤/公顷);

3 中等肥力农田上,适宜施纯磷用量为60~90公斤/公顷(相当磷酸二铵130~195公斤/公顷);

低肥力农田上适宜施纯磷用量为75~105公斤/公顷(相当磷酸二铵160~225

公斤/公顷)。

磷肥在土壤中不易流失,磷肥施用后在第二年或第三年对玉米的生长仍有一

定的作用,所以不必连年施用磷肥。

5.7.2.3钾肥用量

在高肥力土壤上,纯钾适宜用量为65-90公斤每公顷(相当硫酸钾130-180

公斤每公顷)、中等肥力土壤纯钾用量为75-125公斤每公顷(相当硫酸钾150-250

公斤每公顷)、低肥力土壤为85-130公斤每公顷(相当硫酸钾170-260公斤每

公顷)。

5.7.3基肥

将P肥和K肥全部作底肥,将N肥的一半作为底肥施入。春播时利用播种机

在播种的同时施入底肥。

5.7.4追肥

追肥是满足玉米生育后期养分的重要管理措施。追肥的时期是宜早不宜晚,常用的追肥方法是在玉米的株间刨坑追肥,另一种方法是,先用人工将化肥施在

垄面上,随后用中耕机将化肥盖上土,必须注意的是随施肥随覆土,两项作业不

可间隔时间过长,否则会造成化肥挥发损失。也可以用大型拖拉机,带中耕机同

时完成中耕施肥作业。

5.7.5叶面追肥

当玉米生育期出现脱肥的状况时,应及时采用叶面喷施方式进行根外追肥,喷施

叶面肥要符合GB/T 17419和GB/T 17420的规定,可以用1%的尿素和0.2%的磷

酸二氢钾,喷施以叶面湿润为宜。

6病虫害防治

病虫害防治用药应当符合GB 8321和GB 4285的农药使用标准。

6.1苗期病害

苗期害虫主要有蛴螬,蝼蛄,金针虫,小地老虎,根蛆等。对于苗期害虫的

防治,主要是推广种衣剂拌种技术,常用的种衣剂有17%的克复醇,7%的克百威,50%的福美双,15%的克复酮,17%的福多,17%的克多酮等。

6.2生长期病虫害

6.2.1玉米螟

防治玉米螟可采用生物防治,用赤眼蜂消灭玉米螟卵块。放峰时间,一般选

在玉米螟卵块化蛹率达到20%时向后推10天进行第一次放蜂,隔5~7天再放第

二次蜂,一般是在七月的上中旬。还可以用每克25亿的白僵菌,每公顷7~11千克,掺入少量细沙搅拌均匀,形成颗粒状,在玉米新叶末期,七月中旬左右,使

用前要喷少量的水,使菌粉达到不飘走,不粘手的程度,然后按每株玉米2克撒

入玉米心叶内即可。

6.2.2粘虫

6月下旬~7月上旬,每667㎡(亩)用90%晶体敌百虫75g~100g热水化开后

拌15kg~20kg细砂扬散。

6.2.3玉米大斑病

用50%多菌灵乳油等药剂在玉米抽雄时期喷施,每隔7~10天喷一次,连续喷

2~3次,

6.2.4弯孢菌叶斑病

当田间病株达到10%时应立即喷药防治。主要使用的药剂有70%的代森锰锌

4 500倍液,75%的百菌清可湿性粉剂等。

6.2.5茎腐病

主要选用抗病杂交种为基础,采取合理密植,适当晚播,合理配合施肥,注

意增加钾肥等措施。采用种衣剂拌种,主要药剂有11.7%的克复唑,17%的福多,50%的福双等。

6.2.6丝黑穗病

播前进行种子处理,主要是采用种子包衣技术,使用的药剂有黑穗净,黑虫

双全、吉农3号,吉农4号,黑盖,黑败,黑穗克星等。发病初期每667㎡(亩)

用20%萎锈宁0.15kg~0.2kg兑水50kg喷施。

7采收

当田间90%以上的玉米变黄,果穗、苞叶枯白而且变得松散,籽粒变硬,用

手指甲掐不出凹痕,籽粒表面有光泽,呈现出该品种的颜色,靠其胚的基部出现

黑色层,可以收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