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构主义批评之批评

解构主义批评之批评
解构主义批评之批评

解构主义批评之批评

——从希利斯·米勒的《小说和重复》谈起

【原文出处】文艺理论研究

【原刊地名】沪

【原刊期号】20095

【原刊页号】74~80

【分类号】J4

【分类名】外国文学研究

【复印期号】201002

【英文标题】Hillis Miller’s Fiction and Repetition:A Critic ism of Deconstructionist Criticism 【标题注释】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科后期资助项目(项目批号:07JHQ0032)“意识批评、话语分析、行为研究”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作者】肖锦龙

【作者简介】肖锦龙(1960-),男,甘肃定西人,南京大学文学院教授,文学博士,从事西方文论和西方文学专业,江苏南京210093

【内容提要】近年,国内学界探讨解构主义的成果虽然很多,但由于大部分停留在理论阐释的层面上,而未深入探讨它的批评实践活动和批评成果,因而对解构主义批评的阐发还不够深入透彻。鉴于此,本文转换视角,从对解构主义批评的一项代表性成果即希利斯·米勒的《小说和重复》以及其中对《德伯家的苔丝》的解读入手对解构主义批评进行了具体的分析探讨。文章首先通过分析《小说和重复》中的关键词“重复”阐述了解构主义批评的基本理路方法及其洞见和盲区,接着介绍了米勒对《德伯家的苔丝》的解构主义解读,阐述了它的显著成就和严重缺陷,最后引入了一种解解构主义批评的解读,借之批评了解构主义的批评方法。

【摘要题】理论撷英

【关键词】重复/异质性/《德伯家的苔丝》/话语模式

近年,国内的解构主义研究取得了极丰硕的成果。理论界讨论解构主义的论著数不胜数,批评界尝试用解构主义方法解读中外文学作品的论作更是层出不穷。尽管如此,一旦涉及解构主义批评的原理、方法、成就和局限等根本性问题时,很多人依然语焉不详。究其原因,过去人们对它的探讨大部分仍停留在理论概念阐释的层面上,很少触及到它的批评实践。鉴于此,本文想换个角度,从解构主义批评的实践活动出发对之进行阐述。希利斯·米勒的《小说和重复》是西方解构主义批评的经典之作,下面我们就以之为例具体考察一下解构主义批评的基本套路和成败得失。

希利斯·米勒平生出版过20多部批评论著。他的批评论著有一个显著特点:即一部论著主要围绕着一个关键词展开论述。《小说和重复》的关键词是重复(repetition)。米勒的重复在很大程度上是对德里达的关键词延异(differance)的发挥。德里达的延异是其解构理论的根基性术语。德里达的解构理论与以往的哲学理论的根本区别在于它不是以更新既有的哲学思想观点和系统为目标而是以更新这些思想观点和系统的根基即思想方式为目标,其巨大贡献在于彻底瓦解了西方几千年来的思想方式即逻格斯中心主义思想方式。这种思想方式的基本理路是:(1)将事物一分为二,切为A与B两半;(2)认为二者是一方决定另一方的等级关系,如A决定B或B决定A;(3)认为每一方都是内在统一的、自成一体的、同质的。基于这种思想方式之上西方人历来都认定事物和世界基于某种中心之上,是统一的一体的。德里达借延异彻底瓦解了这种思想方式和思想观念。延异主要指的是不同的事物间的差异互补关系和

一种事物内部的矛盾异质状态。具体而言:(1)没有事物B,事物A就不能存在,二者相辅相成,是平行互补的,事物B既补充事物A又变异它,是对后者的延续和衍生,反之亦然;如没有作为事物之表现形态的“表述”,作为事物的“意识”就无法呈现出来,“表述”和“意识”间不像胡塞尔所说是“意识”决定“表述”的等级关系,而是两者平行互补的差异关系,“表述”是对“意识”的重复和延伸;同样在事物之表现形态内部,没有“文字图像”,“言说声音”无法独立存在,所以二者间不像索绪尔等所言是“言说声音”决定“文字图像”的等级关系,而是二者平行互补的差异关系,“文字图像”是对“言说声音”的重复和延衍。

(2)由于事物B在表现事物A时,既重复和保留了事物A的因素又以自己独特的方式重构和变异了后者,所以其中既有事物A的因素又有自己的因素,其内部是二重的开裂的,是矛盾异质的;如由于“表述”在表现“意识”时既保留了“意识”的印迹又将后者盛装到自己的形体中,所以其中既有“意识”的因素又有自身的因素,是矛盾异质的。世界是由事物组构成的,而事物从根本上说其相互间是平行互补的,没有中心,其内部是二重的内在开裂的,没有同质性,那么整个世界自然无基点、无统一性,自然是多元的开放的差异的异质的,是无限丰富复杂的。

米勒的重复是德里达的延异在批评领域里的翻版。所谓重复,用米勒的话说,是指“一种事例以这样或那样的方式在另一种事例中重新呈现出来”,或者说“另一种事例”以这样或那样的方式重现“一种事例”。从形态看,有“许多不同形式的重复”。小而言之,有文本内部“词语因素的重复”,即一种词语形式重复另一种词语形式,如《德伯家的苔丝》中哈代用渲染苔丝被强暴的意象来重复描述苔丝被强暴的叙述话语的状况就是典型的例证,此类重复将作品内部各种不同的词语形式链接到一起,组构成一种“线形序列”,使之成为一个整体,赋予它们以特定的意义,我们可以将之视作是横向的重复。大而言之,有“事件或场景”的重复,即文本中的事件或场景复现文本外的事件或场景,如文本内部事件或场景活现“作者的大脑图景或他的生活”等,此类重复将文本外部的所指内容和文本内部的词语形象连接起来,使之合为一体,我们可以将之称作纵向重复①。

“任何小说都是重复和重复中的重复的编织物。”②在米勒看来,正是这两类不同形态的重复建构了小说作品:纵向的重复将外在现实和作家的大脑意识转换成书本上的各类词语形象,横向的重复将这些词语形象连接为一体。小说等文学作品是由上述两类不同形态的重复的交互运动组构成的。

从性质看,重复主要有“柏拉图式的重复”和“尼采式的重复”两种方式:前者是同质性的重复,它是一事物对另一事物的复制;后者是异质性的重复,它是一事物对另一种事物的变异,在它那里“每一种事物都是独特的,它本质上不同于其它任何一种事物”③。“重复的一种形式在召唤作为它的影子式的伴侣的另一种形式。”④重复的这两类形式相反相成,永远纠结在一起。文学作品中所有的成分都基于此两类相反相成的重复的差异运动之上:它们都既是对其他成分的模仿或复制又是对其他成分的重构或变异,其中都既有被重复物的因素又有其自身的因素,都是二重的内在开裂的,因而都是矛盾异质的。

文学作品从构成因素看是由内在的和外在的各种不同的线条编织成的,从构成方式看是由同一和差异两种相反的运作方式组构成的。作品中各种线条间既相互关联又大为相异,各种线条内部都矛盾自反,由此而言其内在机制自然非异质莫属。正是在这上意义上米勒便将他的解构主义批评定位在对文学作品的奇异性、异质性的阐释发掘上:“这本书中各种文学阅读的首要动机亦是我研究文学的初衷:设计一种方式以体察文学语言的怪异性,并尝试着解释它。”⑤

文学作品的内在机制问题是人类文学领域里的核心问题,也是历代思想家文学家关注的焦点问题。过去由于人们为传统的逻格斯中心主义形而上学思想所囿限,一贯认为文学作品基于某个中心点之上,是一元的、有机统一的,他们对文学作品的多元性、矛盾复杂性和异

质性差不多视而不见。基于德里达的反逻格斯中心主义的解构思想之上,米勒一反传统的根深蒂固的文学有机统一论理论,从对关键词重复的分析阐发入手深刻论证了一切文学作品都基于丰富多元和矛盾自反的因素之上、都是异质的文学观念,充分揭示了文学作品机制中曾被遮蔽了几千年的一种重要属性即矛盾异质属性,这不能不说是空前新颖的,不能不令人耳目一新。

在德里达等后结构主义者看来,人类世界是由语言主体“书写”成的;一个语言主体在使用某种语言符号前不能不先进入到该语言符号系统,不能不先将它的词法、句法、程式、规则内化在自己的精神机制中,语言主体是由语言符号结构铸造成的,是由后者主宰的;语言符号内在既包含所指观念成分又包含能指形式成分,是矛盾多元的、多义的,如词语“你真好!”就有夸赞和贬斥两种意味;所以基于语言符号之上的语言主体以及由之所“书写”成的整个人类世界自然是矛盾多元的。语言符号是这样,作为人类语言符号之一种形式的文学自然不能例外。从后结构主义的语言说人的观念出发看问题,米勒的文学异质性理论自然无懈可击。不过这只是问题的一个方面。从另一个方面看,语言符号是由语言主体制作的,离开语言主体,语言符号不可能存在,也无存在价值。一种具体的处于流通状态的鲜活的语言符号无不承载着语言主体的思想信息,无不为语言符号主体所操控。人们通常将现实中的这种活生生的“处于实际应用中的语言而不是作为抽象体系的语言”称作是“话语”⑥。如果我们不是从语言符号结构的角度看问题,将语言符号看成是一种独立自主的系统,而是从语言符号应用的角度看问题,将之看作是由语言主体所操控的、用来传达和交流其思想意识的言说方式(或言话语)的话,我们就不难发现它并不是多义的而是单义性,不是矛盾自反的而是内在统一的。因为为了明确表达自我,语言主体在使用词语时无不对语言符号的多元意味进行严格筛选过滤,无不极力从中撷取某一种适于表达自己思想意识的意味。这样,处于流通状态的活生生的话语无不是单义的、明晰的。以词语“你真好!”为例,在前应用的层面上它的确包含着夸赞和贬斥两重矛盾的意味,但当它被某个主体所应用、在某种特定的语境中被说出来时,便只能有一种意味:即夸赞某人,或贬斥某人——否则它便是无意义的,便是无稽之谈。一般语言符号是这样,文学符号自然也不例外。在具体的作家手中文学符号无不被后者所统摄,无不被赋予这样那样的序列,无不是统一的有序的。从人说语言的角度看,解构主义批评家米勒只注意到了语言符号的结构性和客观自律的一面,而未意识到它的实用性和主观自为的一面,因而只看到了基于语言符号结构自律性之上的文学作品的异质性的一面,而完全忽略了基于语言符号现实自为性之上的文学作品的同质性的一面,他的语言文学观的偏误之处是显而易见的。

既然文学作品是是多元的异质的,那么对它的解读自然当以揭示和解释它的异质性为重心。正因此,米勒在《小说和重复》中一开篇就宣称:“本著的七种阅读拟辨析各种状态中的不规则性,并试着去解释这种不规则性。”⑦米勒在《小说和重复》以重复观念为根据,阐释开掘了英国维多利亚时代的一系列重要作品中的“不规则性”或者说异质性状态,下面就让我们以他在第五章中对《德伯家的苔丝》的解读为例看看他是怎么开发文学异质性的。

第五章集中分析阐述了《德伯家的苔丝》的“内在设计”的矛盾异质性。米勒的讨论是围绕着《德伯家的苔丝》第十一章末尾的四段文字展开的⑧。米勒认为,那些文字集结了作品中展现苔丝悲剧的两条核心线索即描绘“苔丝被强暴”的线索和解释“苔丝为什么如此多灾多难”的线索,因而堪称是有关作品之整体设计的结晶性的段落。

关于“苔丝被强暴”哈代是借描述、意象等线条绘制出来的,这些线条从根本上说都是重复性的。作品描述苔丝的被强暴的文字只有这样几句话:“这样美丽的一副细肌腻理组织的软縠明罗,顶到那时,还像游丝一样,轻拂立即袅袅;还像白雪一般,洁质只呈皑皑。为什么偏偏要在那上面,描绘上这样一种粗俗鄙野的花样,像命中注定要受的那样呢?”(80-90)

在这段话中,苔丝被亚雷强暴的情景和过程都被省略了。很明显,表现在作品中的苔丝被强暴事件不是现实中的真人真事的直呈,而是后者的词语转换形式,或者说是生活事件的隐喻。而作为生活事件的重复物,作品中的苔丝被强暴事件则既有生活事件的影子,同时又完全不同于后者。因为其中深深融合了艺术符号形式。它既复制了现实中的生活事件又对之进行了艺术建构和变异,是二重的、矛盾异质的。

除了行为事件描述外,意象展现也是《德伯家的苔丝》中描绘苔丝的被强暴的一个重要线条。作品中主要用太阳光射入事物来暗示苔丝被强暴事件。第五章中站在苔丝面前、抽着烟的亚雷是进入“[苔丝]妙龄绮年的灿烂光谱中的一道如血的红光。”(53)第十四章中太阳光“透过了农舍的百叶窗缝儿,一直射到屋子里面,把碗橱柜和别的家具,都映上了一条一条的红线,好像烧红了的通条[拨火棒]一般。”(106)第五十八章写到:“一道光线射到苔丝没有知觉的身上,透过她的眼皮,使她醒来。”(458)这里的太阳光隐喻男人的阴茎,所有这些太阳光射入事物的意象都既暗示了苔丝被强暴的事件,间接地重复了后者,又以一种特殊的方式重新书写了该事件,因而它们无不包含着现实事件和艺术展现两种因素,无不是二重的矛盾异质的。

除对苔丝受欺凌状态的展示外,对她的苦难命运的解释也是作品内在设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作品中引入了历史的、自然的、宗教的、哲理的、命运的等五种可能的模式,用以解释苔丝的苦难。不过这些模式最终全被拒绝了,因为它们与它们的解释对象哈代的被欺凌事件之间并不对等。生活是一条连续的无法割断的河流。在历史长河中,个人的行为无不由这样那样的既有模式所规导,无不重复着既有的生活模式。不过个人的行为对过去的模式的重复不是简单机械的复写,而是能动独到的重构,所以个人的行为本质上既有与已有的生活模式相同的一面,又有与之相异的一面。所有的人的行为是这样,苔丝的行为也不例外。明白了这一点就不难明白苔丝被凌辱事件为什么会既与过去历史的、自然的、宗教的、哲理的、命运的等各种模式有类同之处又与之大相径庭、人们无法用这些既有模式解释苔丝的苦难经历的缘由。生活是一条由各不相同的无尽的事件构成的事件链,个人的行为事件只是此无限的链条上的具体的一环。它既是普遍的又是独特的。

《德伯家的苔丝》是由很多条引线编织成的,其中所有的引线都重复着同一个东西即苔丝的被强暴事件,所以有同一性,同时它们中的每一条引线又以各自不同的方式重复该事件,所以又是各不相同的。除相互差异外,这些引线中的每一条内部都既是对其他东西的因袭,又有自己的独特形式,因而是二重的开裂的。既然整部《德伯家的苔丝》是由很多引线编织成的,而这些引线无不是差异的异质的,那么它的内在设计或逻辑构架自然无不是多元矛盾的,它的艺术境界自然无不是丰富的复杂的,它的意义自然无不是含混的不可穷尽的。

米勒《德伯家的苔丝》批评的理论观念是空前新颖性的,这毋庸置疑。过去人们虽然从不同的角度对《德伯家的苔丝》的思想内涵进行过极充分的研发,但开掘出来的大多是作品的某种思想或艺术统一性,很少涉及到它的多元异质性。基于德里达的延异理论之上,米勒全面深刻地剖析了《德伯家的苔丝》的各种艺术符号如描述话语、意象等既重复又变异苔丝被强暴的生活事件的状况,阐述了现实生活事件本身(如苔丝的苦难经历)既重复又变异过去的各种生活模式的状况,深刻揭示了《德伯家的苔丝》中的各种各类语言符号的与生俱来的二重性,从而极充分有力地展示了《德伯家的苔丝》的文学世界的无限丰富复杂性,给人们展露了一副全新的作品景观,这无不令人大开眼界。不过它的理论价值却很值得怀疑:德里达宣称人类的社会文化图景是由人类语言符号编织成的,由于人类语言符号在根本上是内在开裂的、二重的、自我解构的,所以人类世界在根本上是矛盾的异质的丰富复杂的,米勒则论证《德伯家的苔丝》是由各级各类的书写符号(包括能指的和所指的、艺术的和现实的)编织成的,由于这些书写符号内在无不包含着两种不同的、自相矛盾的因素,无不是自反的,所以由之打造的作品世界内在无不充满了矛盾和悖论,无不是多元异质的;在这里米勒除了

借分析《德伯家的苔丝》语言符号的重复机制揭示了作品的无限丰富复杂性从而充分例释了德里达的延异理论外,对作品自身的思想艺术特点和价值并没有多说些什么。就作品本身而言,我们不仅有必要知道它是一座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藏、有待我们从不同的角度去全力开掘的原理,更有必要知道它是怎么构成的、妙在何处、思想和艺术上有什么独到之处、给我们留下了哪些有益的思想和艺术资源等,而对后面的这些根本性问题,米勒的批评压根未曾涉及。所以可以说他的解构批评理论创新度虽很高,但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并不很大。这也正是他所领导的美国解构主义批评在70、80年代曾时兴了一、二十年后最终走向衰亡的缘由。

如果不是从语言符号自律的角度看问题,而是从文学创造的角度看问题,我们就会看到《德伯家的苔丝》完全基于哈代独特的文学话语模式之上,是统一有序的。哈代在《德伯家的苔丝》第五版序言里称:“这部书的本意,既不想教训人,也不想攻击人,而只想在描叙的部分,简单朴素地把意思表达出来,在思考的部分,多写进去一些印象,少写进去一些主见。”(3页)很明显,在这部作品中哈代是想将自己对社会生活的印象呈现给世人。哈代对生活的印象,也许像很多批评家所指出的,与他的感知对象即19世纪后期的英国社会不可分,或与他感知事物时的主观心境深切相关。不过在我看来,则更与他感知世界的方式联系在一起。因为作为一个创作了多部作品、其作品有明显的思想和艺术一贯性的自成一体的伟大作家,他关于社会生活的印象无不是独特的自成体系的模式化的,而这些独特的模式化的印象在根本上无不与他理解和把握世界人生的一贯的审美视角和方式深刻联系在一起,或者说与他书写世界的独特的文学话语模式深刻联系在一起。而他的这种一贯的审美视角和方式从根本上说则无不是由他所接受的这样或那样的思想和文学的话语形式不知不觉地塑造成的,所以我们在了解他的特殊的生活印象之前则不能不首先了解他深厚的思想和艺术积累与修炼。

哈代平生所接受的话语主要有文学的、科学的、哲学的等三类。哈代很小的时候,母亲就引导他读了许多文学作品,对文学产生了浓厚兴趣。22岁到伦敦后,钻研了大量作品,如莎士比亚的作品,浪漫主义诗人特别是华兹华斯、雪莱、济慈的作品,同时创作了大量诗作。正像英国哈代专家默里恩·威廉姆斯所说,在哈代的创作生涯中最早激发他的创作热情、打造他的审美视野和创作模式的是英国诗歌、特别是英国浪漫主义诗人的诗歌:“确切无疑他受到诗人的影响远比小说家的影响大。他对弥尔顿和莎士比亚有透彻的了解,然而他真正的根基是英国的浪漫派传统。”⑨小时候他模仿华兹华斯创作了《家宅》等诗,28岁从伦敦回到家乡,曾细品过华兹华斯的《不屈不挠和独立》等作品以期使自己摆脱失望心境。济慈的《夜莺颂》和雪莱的《致云雀》激发他写出了名诗《在阴郁中》。他称雪莱是“了不起的抒情诗人”⑩。

众所周知,浪漫主义产生于18世纪后期。伟大思想家和作家卢梭是其先驱。卢梭在《论科学和艺术》、《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新爱洛伊斯》等著作和作品中将自然和文化对立起来,极力赞美前者,贬斥后者,是一个典型的自然至上论者。卢梭的理论和创作深刻影响了19世纪很多浪漫派作家,堪称是浪漫主义的奠基人。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伟大作家,从歌德、雨果、华兹华斯、济慈、拜伦到雪莱等无不是将自然、自然人性和文化、社会文明对立起来,无不赞扬前者而贬抑后者。作为浪漫派诗人的崇拜者和模仿者,哈代在无意识中完全禀承了这些先驱们的审美视野和写作模型。对之西方批评家戈德哈特说得再明白不过:“就关于自然和社会对立程度的看法而论,哈代则是一个彻头彻尾的浪漫派抒情诗人。”(11)“在劳伦斯之前,哈代不遗余力地痛斥了文明的暴行。”(12)

哈代的信件和笔记表明,他曾熟读过达尔文和赫胥黎的著作,对他们深为尊崇。通过阅读他们的论著哈代深刻认识到,世界上的物种和生命并不是由上帝主宰的,而是由自然法则支配的,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不断变异的。哈代涉猎过很多同代哲学家的学说,约翰·斯

图亚特·穆勒和叔本华的学说对他思想影响最大。通过阅读穆勒,哈代明白了个人自由远比社会控制更可取和个人快乐远比社会机制更重要的道理。通过钻研叔本华的论著他认识到:支配宇宙万物的根本力量是其内在的不可扼制的生存意志,这种非理性的原始冲动是驱使世界万物运动的真正的力量。

以上各种林林总总的话语集结到一起不知不觉地塑造了哈代关于世界和人生的基本观点和视野:世界万物不是由超自然的天主主宰的,而是由自然本身的客观法则支配的;每一种存在内在都有一种不可抗拒的天然力量即意志,正是它驱使事物运动发展;人类也是凭着这种源自自然本身的原始的、本能的、天然的、纯真的意志行事的;在现实中人的自然天性或内在意志无不受到各种人为的社会力量如社会环境、文化传统、道德观念等的限制、挤对、压迫以至扼杀,所以现实中的人无不处于痛苦之中,其人生无不是悲剧式的。哈代是这样理解世界和人生的,也是这样创造文学形象的。哈代的主人公大部分都依自然本性和意志行事,从而与环境和社会发生了激烈冲突,最后以悲剧结束。他的名作《还乡》中的游苔莎和姚伯、《卡斯特桥市长》中的亨查德、《无名的裘德》中的裘德和淑是如此,他的代表作《德伯家的苔丝》中的苔丝亦不例外。

《德伯家的苔丝》完成于1891年,是哈代著名的“性格与环境小说”系列中的最重要的一部,主要写的是苔丝的经历经验。苔丝是一个乡下姑娘,美丽、真诚、质朴、纯洁无瑕,堪称是大自然的杰作。这样一个美丽动人、纯正无邪的自然之子、一个光彩照人的人间“尤物”本来应养尊处优,自由美满,幸福快乐。可事实正相反:她的自然本性受到了严重扭曲,她的生命意志被严重摧残,她承受了常人所无法承受的苦楚,她的生活充满了痛苦和悲伤。究其原因,她所处的环境太鄙陋太黑暗了,用她自己的话说,她投错了胎、降生在了这样一个到处是“毛病的”星球上——即“疤拉流星”上。她的人生悲剧完全是由那逆她的自然本性和自由意志而动的社会力量造成的。此社会力量归结起来主要有两大类:一是外在力量,包括两种,一种是她所处的鄙陋的生活环境如她贫寒的家境、懒惰而虚荣的父亲,势利的母亲等,另一种是邪恶的社会势力如狂暴放纵的富家子弟亚雷·德伯等;二是内在力量,主要包括她自己内在的贞洁观念和克莱精神中的传统道德思想等。苔丝从十六岁到二十多岁间经历了被亚雷强暴、被克莱抛弃、被社会送上断头台等三段人间悲剧,这些悲剧无不是由上述强大的两种社会力量导致的:如在第一阶段,贫困的家庭环境将她送到亚雷手中,邪恶的亚雷夺去了她的贞操,贞洁观念使她无地自容,无比痛苦;在第二阶段,贞洁观念使她自惭形秽,不但未从与克莱的爱情中得到幸福,相反却受到无尽的折磨,克莱保守的道德观念使她饱受精神摧残,虚荣的父母使她有家难回,到处漂泊;在第三阶段,无赖亚雷死乞白赖的追求使她无路可逃,家境的极度贫困将她重新送入亚雷的魔掌,残酷虚伪的社会道德法律扼断了她短暂的幸福快乐,将她送上了断头台。

哈代在作品之第四十三章描述苔丝在棱窟槐的生存境况时说过:“在这个地方,也和在别的地方一样,有两种势力互相冲突:天生的意志想要享乐,环境的意志却不允许享乐。”(337)其实这种一面渴望幸福,一面不得不受苦的生存境况不止是苔丝在棱窟槐的生存境况,而是她一生的生存境况。跟所有的人一样,她生命中有一种强烈的本能、冲动,就是自由自在、无拘无束、快快活活地生活,可是她的环境、她所面对的各种社会力量,如窘迫的家庭状况、父母愚昧而庸俗的言行、社会强势群体的代表亚雷的恶行、前人所敲定的非人性的宗教道德偏见等,死死地将她追求自由和幸福的个人意志箍束起来,加以扭曲、扼压、摧残、折磨,使之永远处在压迫和煎熬之中。苔丝的悲剧是个人意志受各种社会力量的约束挤压的结果,是自然天性受文明理性暴虐凌辱的产物。哈代在这里借苔丝的悲剧强烈谴责了人类几千年以来的违背自然法则、人的自然天性、自由意志的社会文明和传统的世俗观念。

如前所述,自然法则和社会法则的对立曾是卢梭以降的十八世纪末十九世纪初浪漫主义作家笔下的一个普遍的主题和一种基本的话语模式,浪漫主义者们借自然法则深刻质疑了人

类社会文化文明的合理性和正当性,为人类重新审视自己的社会文化、设计新的文化方案和行程提供了极重要的参考系统,在人类文化史上有划时代的意义。从19世纪30、40年代开始,史达尔夫人、泰纳、马克思等普遍认为人与他所生存于其中的环境不可分,人是社会环境的产物,人性即是人的这样或那样的社会性。与之相应,19世纪中后期的作家们不再将人性看作是一种与社会环境对立的东西,而将之视作是它的产物,视作是社会现实的一部分。固然此时期的作家亦在写人生的悲剧,在批判社会,不过他们不再像卢梭等浪漫主义者那样站在社会文明之外批判社会,而是站在社会文明之内批判社会文明,以一种文明形态为尺度来鞭挞另一种文明形态。正像西方批评家戈德哈特分析指出的:这个时期的“小说家也许会经典性地批评和讽刺社会,甚至表现出排斥社会的姿态,但当他委身于社会现实之际,仅仅排斥社会的某种特殊的形态。”(13)哈代的创作、特别是“性格与环境小说”的独特性正在于他一反同时代作家站在社会内部批判社会的姿态,以浪漫主义者为样板,站在社会之外批判社会。他借自然法则无情鞭挞与之背道而驰的社会法则,他从个人意志出发深刻揭露社会现实、传统宗教道德观念、以至整个人类文明的非人道性,他对社会文明的批判可谓是釜底抽薪,深彻见底。而从思想效应看,他的小说以自然法则为根据对文明、理性、传统的思想道德观念、特别是性观念的彻底反思批判开了20世纪非理性主义和性解放的先河,具有占现代主义之先的价值。

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到,哈代的《德伯家的苔丝》并不是基于语言词语的客观运行法则之上而是基于哈代的主观艺术创造之上,不是文学符号的自律性的延异运动的产物而是哈代自为性的创作活动的产物,不是失控的矛盾的无序的,而是根之于哈代无意识的独特审美视野和方式或言文学话语模式(即自然与社会对立模式),是统一的有序的。米勒关于《德伯家的苔丝》解构主义批评从德里达的延异理论出发把注意力完全放在论证作品的语言修辞性(即矛盾自反性)上,而忽略了对它的艺术独创性的开发,仅仅例释和印证了德里达的哲学思想,而对未对《德伯家的苔丝》独特的思想艺术成就作出深度阐发,它的局限性不言而喻。

注释:

①②③④⑤⑦Hillis Miller, Fiction and Repetition,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82, pp. 1-3, p. 16,p. 3,p. 16,p.20, p. 5.

⑥Jeremy Hawthorn, A Glossary of Contemporary Literary Theory, London: Arnold 2000, p.

87.

⑧请参阅哈代《德伯家的苔丝》,张谷若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89-90页——下面出自本著的引文仅标页码。

⑨⑩[英]Merryn Williams著,《哈代导读》,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56页,第56-61页。

(11)(12)(13)Eugene Goodheart, 'Thomas Hardy and The Lyrical Novel', in Nineteenth-Century Fiction, V ol. 12, No. 3(Dec., 1957), p. 219, p. 225, pp. 216-217.

解构主义的翻译理论

解构主义的翻译理论 马梦琪 一、什么是解构主义 解构主义是20世纪60年代末自法国兴盛起来的一股颇引人注目的后现代主义思潮,其重要代表人物有雅克·德里达(Jacques Derrida)、罗兰·巴尔特(Roland Barthes)、麦克·福柯(Michel Foucault)和朱丽娅·克利斯蒂娃(Julia Kristeva)等。解构主义是在对结构主义的批判中建立起来的,以消解性为主要特征,系统地解构了结构主义关于结构和意义等重要概念,故名曰“解构主义”。二、解构主义的起源与发展 解构主义最先兴起于哲学领域。在海德格尔看来,西方的哲学史即是形而上学的历史,发端于柏拉图对于古希腊逻各斯(Logos)问题的强行曲解。在柏拉图及其弟子看来,真理源于逻各斯,即真理的声音,上帝之音。这种逻各斯主义认为,世上万物的存在都与它的在场紧密相联。为此,最理想的方式应当是直接思考“思想”,而尽量避免语言的媒介。他们要求语言应该尽量透明,以便人类能够通过自身的言语(speech),自然而然地成为真理的代言人。换言之,逻各斯主义认为,言语与意义(即真理,上帝的话)之间有一种自然、内在的直接关系。言语是讲话人思想“自然的流露”,是其“此刻所思”的透明符号。据此,逻各斯主义也被后人称为“语音中心论”(phonocentrism)。与此同时,书面文字(writing)则传统地被认为是第二位的,是一种对于声音的代替,是媒介的媒介。即便是索绪尔(Saussure)的能指,也首先是一种“声音的意像”。书面文字作为能指,则是由声音转化而来的。 另外,他们也认为在万物背后都有一个根本原则,一个中心语词,一个支配性的力,一个潜在的神或上帝,这种终极的、真理的、第一性的东西构成了一系列的逻各斯,所有的人和物都拜倒在逻各斯门下,遵循逻各斯的运转逻辑,而逻各斯则是永恒不变,它近似于“神的法律”,背离逻各斯就意味着走向谬误。 19世纪末,尼采宣称“上帝死了”,并要求“重估一切价值”,他的哲学思想对西方产生了深远影响,成为解构主义的思想渊源之一。另外两股启迪和滋养了解构主义的重要思想运动,分别是海德格尔的现象学以及欧洲左派批判理论。

解构主义批评举例

解构主义批评举例 【篇一:解构主义批评举例】 ①解构主义是整个后结构主义思潮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兴起于60年代末盛行于70年代,总体上表 现出对结构主义的不满和失望乃至批判否定。60年代法国一些文论家、作家和哲学家组成了太凯系集团,明确打出后结构主义的旗号,德里达也是其重要成员之一,该集团在思想上与尼采的非理性主义有 密切的联系。随后德里达将解构主义介绍至美国,很快取代了新批评长期以来的支配地位,尤其是耶鲁 学派的解构主义文学批评颇负盛名,80年代后半期解构主义逐渐退潮。②代表人物:德里达、德曼、 哈特曼、布鲁姆、米勒、福柯等。⑴尼采和非理性主义:尼采的非理性主义与解构主义关系密切,他 主张文字超越一切观念形态,真理就是一支由隐喻、拟人和双关等修辞手段组成的军队,哲学和一切观 念形态都首先是文字。德里达受尼采影响也肯定文字的自由游戏。⑵海德格尔:德里达在解构西方形 而上学的哲学传统上与海德格尔极为相似,其语言第一的观点以及用文学和艺术来解构并拯救哲学的观 点也对德里达发生了直接影响。⑶巴尔特:巴尔特后期转向了后结构主义,建构了独特的文本理论与 阅读理论:⒈能指群与复数的文本:从消解索绪尔的符号理论入手,认为文本语言的能指与所指并不 能构成索绪尔所谓的完整固定的符号,能指所指涉的不是一个概念即所指,而是一个能指群,这就导致 能指与所指的分裂,能指的意指活动还未达到其所指前就已经转向了其他的能指,能指最终只能够在所 指的表面进行自由漂移,语词符号不再是明确固定的意义实体,有限的能指符号所折射的是一个能指大海。巴尔特据此指出作品是单数的而文本则是复数的,任何文本真正成为文本时,其四周已经是一片无 形的文本海洋,每个文本都是由其他文本的碎片编织而成的,根本不存在一个原初文本,这种复数特点 导致文本意义的不断播散和转换,文本本身只是一个开放无尽的象征活动,任何意义都只不过是这个活 动中迅速生成而又迅速消失的东西,这是对结构主义作品论的有力消解。⒉阅读理论包括以下三个方 面: a、阅读结构主义作品只需要理解性思维,而阅读他所谓的文本则需要转喻式的思维,就是需要把 文本的每一部分和每一个象征都看作对另外更大部分和象征群体的无限替代品。 b、判断结构主义作品 间的区别主要根据我们所理解的确定的意义内容,而判断他所谓的文本之间的区别则需要根据不同的能 指所指的活动路线和意义传播过程。 c、阅读结构主义作品是按照兴趣享受意义的文化商业消费,而阅 读他所谓的文本则是一种创造的双重游戏,既要遵循文本意指活动玩文本游戏,不断再生产文本的意义,又要把文本当做乐谱来演奏,这种演奏不是解释而是生产,是一种合作式的创造,在此意义上阅读就是 写作和批评。④解构主义对文学的影响:乔纳森卡勒指出解构主义对文学产生了以下影响:⑴解构主 义影响了一系列有关文学和文学批评的概念,包括文学本身的概念。⑵解构主义为文学批评提供了新 话题。⑶德里达本人的解构阅读实践为一个新读解模式树立了样板。⑷解构主义还影响了人们对文学 批评性质目标的看法。⑤评价:⑴重要贡献:⒈试图推翻逻各斯中心主义,动摇了西方全部哲学传统 赖以安身立命的始源范畴的语言学基础,无疑是对企图为世界寻找某个终极根源的整个西方传统哲学的 根本的反叛和致命的打击。体现出一种极其鲜明的反传统色彩和大胆变革、锐意创新的强烈愿望,为西 方哲学美学和文学理论的现代变革打开了全新思路。⒉发现了揭示了文本的无始源性、开放性和互文 性,把包括文学文本在内的一切文本都看作无限开放和永恒变化的动态过程,这是辩证而深刻的,对于 说明一切优秀作品的无限生命力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⒊分解式阅读理论强调了阅读批评的创造性, 把阅读等同于写作,与接受美学遥相呼应,与当代主张文学平民化的方向也是一致的。⒋解构主义文 论彻底反传统、反中心、反权威、反社会的超前倾向表现出后工业文明时代知识分子对抗资本主义现存 秩序的一种普遍心态,与西方马克思主义反对现代资本主义异化的思潮异曲同工,具有一定积极意义。 ⑵根本缺陷:⒈过分强调语言文本的隐喻性和修辞性,从而实际上彻底否认了语言的表意和交际功能,由此对语言文本的一切阅读实际上也面临无所适从的困境。⒉从怀疑、破坏、反抗一切权威、中心、 传统的怀疑主义出发,彻底否定颠倒消解一切现有的秩序、界限、传统和框框,终于走向相对主义和虚 无主义,走向充满自相矛盾的谬误,最终也难逃被怀疑、被颠覆和被消解的命运。 【篇二:解构主义批评举例】 大背景解说 19世纪末,尼采宣称“上帝死了”,并要求“重估一切价值”。他的叛逆思想从此对西方产生了深远影响。作为一股质疑理性、

论解构主义文学批评

论解构主义文学批评 字数:2787 来源:金田2016年4期字体:大中小打印当页正文 摘要:解构主义是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中后期的一种哲学文化思潮。在文学批评领域,解构最简便的定义为对构成西方思想按等级划分的各种对立关系的批评。这种解构是一种手段,它在解构的同时往往通过解构行动有意无意地产生新的意义置换。本文试图通过对卢梭的《忏悔录》和哈代的《德伯家的苔丝》进行解构主义的文本分析,从而反证解构主义文学理论在文学作品分析中的具体运用。 关键词:解构主义;文学理论;反逻各斯中心主义;反二元论;异延 一、解构主义的起源与理论主张 解构主义作为一种思想运动和哲学思潮,其思想主要源自“雅克·德里达和米歇尔·福柯的指引”(黄勇,2004)。在文学批评领域,主要集中在美国耶鲁大学文学教授保尔·德·曼、希利斯·米勒、哈罗德·布鲁姆和杰弗里·哈特曼四人身上。解构最简便的定义为对构成西方思想按等级划分的各种对立关系的批评,要解构这种对立关系目的在于显现它不是自然的和无法避免的,更是一种建构,是由依赖于这种对立关系的话语制造出来的,并且还要显现它是存在于力图拆解和重新描述它的解构作品之中的结构。解构试图消解结构主义提倡的逻各斯中心主义、语音中心主义、在场形而上学话语,而以思想和语言游戏对“中心化”的结构主义加以拆解。解构主义领军人物德里达以解除“在场”为其理论的思维起点,以符号的同一性的破裂、能指与所指的永难弥合、结构中心性颠覆为“差异性”的意义链为自己的理论做出了推演展开。他认为语言的意义是独立存在的、非先天的,永远处在变化之中,这样就能把语言、符号和文本从逻各斯的束缚中解放出来。 二、从“逻各斯中心主义的反叛”解读《忏悔录》 《忏悔录》中,卢梭在都灵的一个贵族家庭当仆人时,偷了一条“玫瑰色和银色相间的小丝带。”当他被人们发觉时,他说是一个年轻的女仆把丝带给他的,言外之意她试图勾引他。在当众对质时,他一口咬定是女仆玛丽永偷的,从而诬陷了一个从未伤害过他的纯洁清白的姑娘。然而,在《忏悔录》前三章叙述的各种各样童年和青年时代的多少有点不道德、令人为难的情节中,正如上述叙述的,卢梭选择将玛丽永事件和具有特殊感情意味的丝带作为策略安排在文本中并以

13解构主义

0227、解构主义是什么 (1)解构主义是整个后结构主义思潮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兴起于60年代末盛行于70年代,80年代后半期解构主义逐渐退潮。 (2)该学派总体上表现出对结构主义的不满和失望乃至批判否定。代表人物:德里达、德?曼、哈特曼、布鲁姆、米勒、福柯等。 (3)理论来源: ①德里达受尼采的非理性主义影响也肯定文字的自由游戏。 ②海德格尔语言第一的观点以及用文学和艺术来解构并拯救哲学的观点也对德里达发生了直接影响。 (4)评价:一是彻底否认了语言的表意和交际功能,二是走向了相对主义和虚无主义,走向充满自相矛盾的谬误。 0228、转向解构的巴尔特的文本理论和文本阅读理论: (1)文本理论:从来不存在“原初”文本,每个文本都是由其他文本的碎片编织而成;文本这种“复数”特点导致文本意义的不断游移、播撒、流转、扩散、转换和增殖,文本本身只是开放的无穷无尽的象征活动。 (2)文本阅读理论:a阅读“文本”需转喻式思维;b判断“文本”间的区别,要依据它们不同的能指意指的活动路线与意义播撒过程;c阅读“文本”是一种创造的双重“游戏”。0229、巴尔特的代码理论 (1)巴尔特在其《S/Z》中分析巴尔扎克的小说《萨拉辛》时提出了关于代码的理论,用S 和Z分别代表书中的两位主要人物。 : (2)他认为这篇小说具有自足结构和能指性质,小说中的人物、读者和作者都不过是各种代码,并不具有实体性。 (3)他主要探讨词汇组合所包含的意义,用五种代码分析文本的能指,释义代码、寓意代码、选择代码、象征代码和文化代码。 0230、解构主义的贡献有四点: 一是推翻了逻各斯中心主义,动摇了西方全部哲学传统赖以安身立命的始源范畴的语言学基础,为西方哲学美学和文学理论的现代变革打开了全新思路。 二是发现并揭示了文本的无始源性、开放性和互文性,把包括文学文本在内的一切文本都看作无限开放和永恒变化的动态过程。 三是分解式阅读理论强调了阅读、批评的创造性,把阅读等同于写作,与接受美学遥相呼应,与当代主张文学平民化的方向也是一致的。 四是解构主义文论彻底反传统、反中心、反权威、反社会的超前倾向表现出后工业文明时代知识分子对抗资本主义现存秩序的一种普遍心态,具有一定积极意义。

什么是解构主义

解构主义 解构主义60年代缘起于法国,雅克〃德里达——解构主义领袖——不满于西方几千年来贯穿至今的哲学思想,对那种传统的不容置疑的哲学信念发起挑战,对自柏拉图以来的西方形而上学传统大加责难。 在德里达看来,西方的哲学历史即是形而上学的历史,它的原型是将“存在”定为“在场”,借助于海德格尔的概念,德里达将此称作“在场的形而上学”。“在场的形而上学”意味着在万物背后都有一个根本原则,一个中心语词,一个支配性的力,一个潜在的神或上帝,这种终极的、真理的、第一性的东西构成了一系列的逻各斯(logos),所有的人和物都拜倒在逻各斯门下,遵循逻各斯的运转逻辑,而逻各斯则是永恒不变,它近似于“神的法律”,背离逻各斯就意味着走向谬误。 而德里达及其他解构主义者攻击的主要目标正好是这种称之为逻各斯中心主义的思想传统。简言之,解构主义及解构主义者就是打破现有的单元化的秩序。当然这秩序并不仅仅指社会秩序,除了包括既有的社会道德秩序、婚姻秩序、伦理道德规范之外,而且还包括个人意识上的秩序,比如创作习惯、接受习惯、思维习惯和人的内心较抽象的文化底蕴积淀形成的无意识的民族性格。反正是打破秩序然后再创造更为合理的秩序。 也许耶鲁批评学派中的激进分子希利斯〃米勒在这一问题上阐述得更为形象一点,他说:“解构一词使人觉得这种批评是把某种整体

的东西分解为互不相干的碎片或零件的活动,使人联想到孩子拆卸他父亲的手表,将它还原为一堆无法重新组合的零件。一个解构主义者不是寄生虫,而是叛逆者,他是破坏西方形而上学机制,使之不能再修复的孩子。” 德里达以《文字语言学》、《声音与现象》、《书写与差异》三部书出版宣告解构主义的确立,形成以德里达、罗兰〃巴尔特、福科、保尔〃德〃曼等理论家为核心并互相呼应的解构主义思潮。解构主义直接对人类文化传播载体--语言提出了挑战。德里达以人的永恒参与为理由,认为写作和阅读中的偏差永远存在。他把解除"在场"作为理论的思维起点,以符号的同一性的破裂,能指与所指的永难弥合,结构中心胜颠覆为"差异性"的意义链为自己理论的推演展开。 在欧陆哲学与文学批评中,解构主义是一个由法国後结构主义哲学家德希达所创立的批评学派。德希达提出了一种他称之为解构阅读西方哲学的方法。大体来说,解构阅读是一种揭露文本结构与其西方形上本质(Western metaphysical essence)之间差异的文本分析方法。解构阅读呈现出文本不能只是被阅读成单一作者在传达一个明显的讯息,而应该被阅读成在某个文化或世界观中各种冲突的体现。一个被解构的文本会显示出许多同时存在的各种观点,而这些观点通常会彼此冲突。将一个文本的解构阅读与其传统阅读来相比较的话,也会显示出这当中的许多观点是被压抑与忽视的。 解构分析的主要方法是去看一个文本中的二元对立(比如说,男性与女性、同性恋与异性恋),并且呈现出这两个对立的面向事实上

德里达解构主义

解构主义(Deconstruction) 什么是解构主义(Deconstruction)?这个问题不好回答。对此德里达会挑剔说“什么是……?”这种句法本身就有毛病,它暗示世上存有某种事物,而这事物不但能被人理解,还能被贴上不同的名称或标签。解构主义拒绝这种僵硬的定义,它称自己是一种针对形而上学的批判、一套消解语言及其意义确定性的策略。这些批判理论与策略包括:反逻各斯中心主义(anti-logocentrism)、延异(différance)、替补(supplementarity)、互文性(intertextuality)。 大背景解说 19世纪末,尼采宣称“上帝死了”,并要求“重估一切价值”。他的叛逆思想从此对西方产生了深远影响。作为一股质疑理性、颠覆传统的思潮,尼采哲学成为解构主义的思想渊源之一。另外两股启迪和滋养了解构主义的重要思想运动,分别是海德格尔的现象学以及欧洲左派批判理论。 1968年,一场激进学生运动席卷整个欧美资本主义世界。在法国,抗议运动被称作“五月风暴”。可悲的是,这场轰轰烈烈的革命昙花一现,转眼即逝。在随之而来的郁闷年代里,激进学者难以压抑的革命激情被迫转向学术思想深层的拆解工作。不妨说,他们明知资本主义根深蒂固、难以摇撼,却偏要去破坏瓦解它所依赖的强大发达的各种基础,从它的语言、信仰、机构、制度,直到学术规范与权力网络。 解构主义在此背景下应运而生。为了反对形而上学、逻各斯中心,乃至一切封闭僵硬的体系,解构运动大力宣扬主体消散、意义延异、能指自由。换言之,它强调语言和思想的自由嬉戏,哪怕这种自由仅仅是一曲“带着镣铐的舞蹈”。除了它天生的叛逆品格,解构主义又是一种自相矛盾的理论。用德里达的话说,解构主义并非一种在场,而是一种迹踪。它难以限定,无形无踪,却又无时无处不在。换言之,解构主义一旦被定义,或被确定为是什么,它本身随之就会被解构掉。解构的两大基本特征分别是开放性和无终止性。解构一句话、一个命题、或一种传统信念,就是通过对其中修辞方法的分析,来破坏它所声称的哲学基础和它所依赖的等级对立。 与此同时,我们必须看到,解构主义所运用的逻辑、方法与理论,大多是从形而上学传统中借用的。如此看来,解构主义不过是一种典型的权宜之计,或是一种以己之矛攻己之盾的对抗策略。 海德格尔探查逻各斯 德里达的解构思想起先是受到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的启发。作为现象学运动的领袖之一,海德格尔率先在《形而上学导论》中探查西方哲学史上的存在问题与逻各斯问题。在海德格尔看来,逻各斯问题十分要紧,它不仅涉及西方思想和语言的起源,还从根本上影响着现代西方人与当下存在的关系。海德格尔就此发出一个著名诘问:古代的逻各斯是怎样变成了近代的逻辑,进而与存在相分离?它又如何以理性的名义,达到一种西方思想上的统治地位? 通过分析古希腊哲人巴门尼德的残篇,海德格尔声称他发现了“逻各斯与存在”的原始意义相通。在古人遗稿里,Logos并不代表逻辑(Logic)或理念(Idee),它原表示一种连续运作中的聚集状态。有趣的是,这种发生过程中的聚集,恰好印合古希腊人有关存在(Physis)的古朴看法。在他们心目中,存在本是一种不断涌现、聚合与消散的活动。也可以说,它意味着存在者的持续到场与离去。海德格尔据此认定,Physis与Logos的原始意义同一,但它们的血肉联系却在柏拉图那里发生了重大分离。 自从柏拉图创立形而上学,Logos便被西方人强行解释成一种“逻辑陈述”。对此,海德格尔尖锐地批评说,这一历史性的曲解不仅造成存在与思想的离异,而且导致西方思想中绵延千年的主客体对立。有一个具体例子关系到巴门尼德名言“存在与思想同一”的翻译:句中“思想”一词原先写作Noein,现代西方人将其理解为主体思想,这无疑严重偏离了巴门尼德的本意。海德格尔说Noein是觉悟,或是一种不断察觉、醒悟、并依据外界变化而调整自身的

解构主义批评DECONSTRUCTION专题

解构主义批评DECONSTRUCTION 解构主义是西方后现代哲学思潮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由法国哲学家雅克·德里达提出的,并同后期罗兰·巴尔特对结构主义的批判一起,在文学批评领域掀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解构主义运动,最后在美国形成的以希利斯·米勒、杰弗里·哈特曼、保罗·德·曼等为代表的“耶鲁学派”的解构主义批评,成为当代西方又一重要批评模式。 德里达不满于西方几千年来贯穿至今的哲学思想,对那种传统的不容置疑的哲学信念发起挑战,对自柏拉图以来的西方形而上学传统大加责难。他从对逻各斯中心主义和索绪尔语言学的批评开始对结构主义的批评,声称书写文字并不见得天生就低劣于语言发音,为了打破传统的“语音中心”偏见,他力图建立一种“文字学”。他对文学二元对立进行彻底解构则标志了他的解构主义思想的发展,认为任何由语言符号构成的文本都是无中心的系统。德·曼最富创造性的见解,是他继承并发扬了尼采的修辞理论,使之成为重要的解构策略。他指出,修辞并不是雄辩和劝说的点缀,也不是文本中可有可无的成分。实际上,修辞是语言本身特有的、必不可少的本质。它的特性就在于怀疑、拒绝并否认外在真理的存在。哈特曼的独到之处在于,他继德里达之后彻底消除了文学与哲学的界限,进而把文学批评与文学文本同样看待。在他看来,文学批评并不是一种被动工作,它与文学创作一样,具有鲜明的思考性和创造性。正是这种创造性,使得文学与批评相互沟通,融为一体。文学批评同样也具有打动人类情感的性质与功能。至于米勒的解构思想则主要体现在他对具体小说的阅读分析中。在米勒看来,语义扩散的结果揭示了文本层出不穷的解释可能。他的解构主义策略,就是仔细挑选某些重复出现的关键修辞、概念或文章主旨,分析它们在不同情况下重复时所释放出来的破坏性力量,从而瓦解文本所依赖的等级秩序与权威经典,暴露它对边缘思想和“非法”传统的压抑。 解构主义具有反传统、反权威、反理性的特征,强调语言和思想的自由,但又是一种自相矛盾的理论。它有明显虚无主义倾向,是极端和片面的。解构主义文学批评把文本仅仅看成一种符号游戏,实际上是极端的形式主义,并没摆脱它所批判的结构主义的局限,但从某种意义上看它仍是西方形式主义文论的一个合乎逻辑的发展。 解构主义批评 ●保罗·德·曼:《辩解——论〈忏悔录〉》《解构之图》 ●周兰桂:《水浒传》小说主题释读的多重困境——《水浒传》小说主题研究的 解构主义尝试 ●周涛:试论《围城》中的解构主义特征

20世纪西方文论讲义-第六章解构主义

第六章解构主义 ?罗兰-巴尔特对追寻基本结构的批评:妄想在蚕豆中见出一个国家( 《S/Z》) ?雅克-德里达,对"逻各斯中心主义”(logoce ntrism )的批评 ?逻各斯中心主义认定在语言表达之前先有明确的内在意义。语言文字只是外在形式:意义好像灵魂,语言象粗俗的肉体,或者意义象存在的肉体,语言只是它的服饰。 ?互文性( intertexualite ):构成本文的每个语言符号都与本文之外的其他符号相关联,在形成差异时显出自己的价值。没有任何本文是真正独创的,所有的本文都是“互文” ( intertext )。 ?“互文性”最终要说明的是:文学作品的意义总是超出本文范围,不断变动游移。 对比: ?结构主义者设想有一个超然结构决定符号的意义,成为意义的根据或中心,并且力求对这个结构作出客观描述。 ?后结构主义者却否认任何内在结构或中心,认为作品本文是一个“无中心的系统”,并无终极的意义。(巴尔特:无穷层的葱皮) ?多种意义的可能性,不是限制理解,而是语言的解放。导致阐释的多元论和相对主义,导致对读者和阅读过程的重视,而符号的游戏观念还暗示一种享乐主义的审美态度。 ?作者已死(罗兰-巴尔特) :“互文性”概念彻底破坏了文学独创性的幻想,也就推翻了作者的权威。本文的意义并不在它本身,而存在于读者与本文接触的体会中。 ?作品本文越多为读者的体会留出余地,就越是令人满意。巴尔特把文学作品分两类:1.巴尔扎克式传统写实主义小说,“可读的” ( lelisible ),只给读者留下“接受或拒绝作品的可怜的自由”;2.另一类以法国“新小说” 为代表,读者不能被动接受,却必须积极思考。“可写的”,( lescriptible ),读者参与了写作活动。 ?消解批评往往指出作品本文的自我消解性质,论证不存在恒定的结构和意义。

罗兰·巴特的解构主义批评理论

谈到解构主义,我们不能不提到结构主义。20世纪50年代后期至60年代,结构主义大行其道。我们都了解了,结构主义是从语言学模式入手,将对作品的意义及其内涵或价值上的研究,转向了意义之所以产生的结构,很快就从欧洲风靡到了美国。但在1966年的霍普金斯讨论会上,德里达发表了一篇名为《结构,符号与人文科学话语的嬉戏》,率先向索绪尔的结构主义语言学开刀,揭开了解构主义的序幕。而曾经的结构主义者,如拉康、福柯等人也认识到了结构主义的局限,在文学批评领域进行了进一步的思考,于是就有了后结构主义,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解构主义。 罗兰·巴特就是这样的一位学者,他早年是索绪尔结构主义理论的粉丝,并为其构建了一个庞大的符号帝国,但是后来受到德里达的影响,具有非常明显的解构主义色彩。让一伊夫·塔迪埃所说“在长达25年的时间里,这位杰出作家大概代表了法国批评界和语言学界几乎所有貌似现代派的思想,简直令人难以置信。他并非总是第一个提出某种思想,然而他总是以其深刻性很快成为该思想方面的旗手。”所以有人戏称他为“变色龙”。(但是我认为罗兰·巴特并不是我们平时所说的墙头草,因为他的转变发生在他瞧见了结构主义的弊端之后,也就是说,这是对文学批评理论的进一步思考) ?符号学研究的扩展或许将引导我们去研究系列性的而不只是对立性的聚合关系或许不可能消除这些关系,因为并不肯定,在研究涉及质料和用法两个方面的复杂对象时,我们是否仍能在两极成分之间的选择中,或在一个标记和一个零度的对立中,使意义起作用,这就提醒我们,二元选择结构是最有争议的问题。?(罗兰·巴特.符号学原理—结构主义文学理论文选[M].李幼蒸译.北京三联书店,1986) 在1970年出版的《s/z》是巴特从结构主义到解构主义的过渡。?据说,某些佛教徒依恃苦修,最终乃在芥子内见须弥。这恰是初期叙事分析家的意图所在在单一的结构中,见出世间的全部故事曾有的量,一如恒河沙数他们盘算着,我们应从每个故事中,抽离出它特有的模型,然后经由众模型,导引出一个包纳万有的大叙事结构,为了检核,再反转来,把这大结构施用于随便哪个叙事。这是桩苦差事,竭精弹思?满腔……苦刑?,终竟生了疲厌,因为文(texte)由此而失掉了

解构主义文学理论概述

解构主义文学理论概述 解构主义思想大多是从文学理论及其批评实践中形成的,所以可以说文学理论是解构主义的主要阵地;即使在哲学家如德里达和福柯的理论中,也涉及到解构主义的文学思想。现在我们所要介绍的是以文学理论著名的法国学者罗兰·巴特,以及解构主义在美国的发展。 一、罗兰·巴特的解构主义文学理论 除德里达外,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法国还有一批文论家从结构主义阵营退出,转向解构主义。其中最突出的代表是罗兰·巴特。巴特对自己原先奉行的结构主义进行了清算和嘲讽,他在《S/Z》中曾这样说:“据说某些佛教徒凭着苦修,终于能在一粒蛋豆里见出一个国家。这正是前期作品分析家想做的事:在单一的结构里,……见出全世界的作品来。他们认为,我们应该从每个故事里抽出它的模型,然后从这些模型里得出一个宏大的叙事结构。我们(为了验证)再把这个结构应用于任何故事:这真是令人殚精竭虑的任务……而且最终会叫人生厌,因为作品会因此显不出任何差别。”①正是出于对结构主义文学理论的反省和批判,巴特提出了自己独特的文本和阅读理论。 巴特认为,文本中的语词符号不是明确固定的意义实体,而是一片“闪烁的能指星群”,它们可以互相指涉、交织、复叠;文本中出现的虽只是有限的能指符号,却像水珠般折射出无边际的能指大海,所以巴特认为“文本无所谓构造”,“文本没有任何句式”,“文本是能指的天地”②。巴特把结构主义的“作品”与他心目中的“文本”加以区分,认为“作品”是“单数”的,“文本”则是“复数”的。因为任何语词单独存在时不可能有任何意指活动,当它真正成为语词时,它四周已是一片无形的文本海洋,每一文本都从中提取已被写过和读过的段落、片段或语词,从来不存在“原初”文本,每个文本都是由其他文本的碎片编织而成;文本的这种“复数”特点导致文本意义的不断游移、播撒、流转、扩散、转换和增殖,文本本身只是开放的无穷无尽的象征活动,任何意义只是这一活动过 ①罗兰·巴特:《S∕Z》[M],第九页,伦敦1970年,转引自朱立元、张德兴等:《西方美学通史》(第七卷)[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9,第153页。

解构主义批评之批评

解构主义批评之批评 ——从希利斯·米勒的《小说和重复》谈起 【原文出处】文艺理论研究 【原刊地名】沪 【原刊期号】20095 【原刊页号】74~80 【分类号】J4 【分类名】外国文学研究 【复印期号】201002 【英文标题】Hillis Miller’s Fiction and Repetition:A Critic ism of Deconstructionist Criticism 【标题注释】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科后期资助项目(项目批号:07JHQ0032)“意识批评、话语分析、行为研究”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作者】肖锦龙 【作者简介】肖锦龙(1960-),男,甘肃定西人,南京大学文学院教授,文学博士,从事西方文论和西方文学专业,江苏南京210093 【内容提要】近年,国内学界探讨解构主义的成果虽然很多,但由于大部分停留在理论阐释的层面上,而未深入探讨它的批评实践活动和批评成果,因而对解构主义批评的阐发还不够深入透彻。鉴于此,本文转换视角,从对解构主义批评的一项代表性成果即希利斯·米勒的《小说和重复》以及其中对《德伯家的苔丝》的解读入手对解构主义批评进行了具体的分析探讨。文章首先通过分析《小说和重复》中的关键词“重复”阐述了解构主义批评的基本理路方法及其洞见和盲区,接着介绍了米勒对《德伯家的苔丝》的解构主义解读,阐述了它的显著成就和严重缺陷,最后引入了一种解解构主义批评的解读,借之批评了解构主义的批评方法。 【摘要题】理论撷英 【关键词】重复/异质性/《德伯家的苔丝》/话语模式 近年,国内的解构主义研究取得了极丰硕的成果。理论界讨论解构主义的论著数不胜数,批评界尝试用解构主义方法解读中外文学作品的论作更是层出不穷。尽管如此,一旦涉及解构主义批评的原理、方法、成就和局限等根本性问题时,很多人依然语焉不详。究其原因,过去人们对它的探讨大部分仍停留在理论概念阐释的层面上,很少触及到它的批评实践。鉴于此,本文想换个角度,从解构主义批评的实践活动出发对之进行阐述。希利斯·米勒的《小说和重复》是西方解构主义批评的经典之作,下面我们就以之为例具体考察一下解构主义批评的基本套路和成败得失。 一 希利斯·米勒平生出版过20多部批评论著。他的批评论著有一个显著特点:即一部论著主要围绕着一个关键词展开论述。《小说和重复》的关键词是重复(repetition)。米勒的重复在很大程度上是对德里达的关键词延异(differance)的发挥。德里达的延异是其解构理论的根基性术语。德里达的解构理论与以往的哲学理论的根本区别在于它不是以更新既有的哲学思想观点和系统为目标而是以更新这些思想观点和系统的根基即思想方式为目标,其巨大贡献在于彻底瓦解了西方几千年来的思想方式即逻格斯中心主义思想方式。这种思想方式的基本理路是:(1)将事物一分为二,切为A与B两半;(2)认为二者是一方决定另一方的等级关系,如A决定B或B决定A;(3)认为每一方都是内在统一的、自成一体的、同质的。基于这种思想方式之上西方人历来都认定事物和世界基于某种中心之上,是统一的一体的。德里达借延异彻底瓦解了这种思想方式和思想观念。延异主要指的是不同的事物间的差异互补关系和

解构主义

解构主义 一句话概说 什么是解构主义(Deconstruction)?这个问题不好回答。对此德里达会挑剔说“什么是……?”这种句法本身就有毛病,它暗示世上存有某种事物,而这事物不但能被人理解,还能被贴上不同的名称或标签。解构主义拒绝这种僵硬的定义,它称自己是一种针对形而上学的批判、一套消解语言及其意义确定性的策略。这些批判理论与策略包括:反逻各斯中心主义(anti-logocentrism)、延异(différance)、替补(supplementarity)、互文性(intertextuality)。 大背景解说 19世纪末,尼采宣称“上帝死了”,并要求“重估一切价值”。他的叛逆思想从此对西方产生了深远影响。作为一股质疑理性、颠覆传统的思潮,尼采哲学成为解构主义的思想渊源之一。另外两股启迪和滋养了解构主义的重要思想运动,分别是海德格尔的现象学以及欧洲左派批判理论。 1968年,一场激进学生运动席卷整个欧美资本主义世界。在法国,抗议运动被称作“五月风暴”。可悲的是,这场轰轰烈烈的革命昙花一现,转眼即逝。在随之而来的郁闷年代里,激进学者难以压抑的革命激情被迫转向学术思想深层的拆解工作。不妨说,他们明知资本主义根深蒂固、难以摇撼,却偏要去破坏瓦解它所依赖的强大发达的各种基础,从它的语言、信仰、机构、制度,直到学术规范与权力网络。 解构主义在此背景下应运而生。为了反对形而上学、逻各斯中心,乃至一切封闭僵硬的体系,解构运动大力宣扬主体消散、意义延异、能指自由。换言之,它强调语言和思想的自由嬉戏,哪怕这种自由仅仅是一曲“带着镣铐的舞蹈”。除了它天生的叛逆品格,解构主义又是一种自相矛盾的理论。用德里达的话说,解构主义并非一种在场,而是一种迹踪。它难以限定,无形无踪,却又无时无处不在。换言之,解构主义一旦被定义,或被确定为是什么,它本身随之就会被解构掉。解构的两大基本特征分别是开放性和无终止性。解构一句话、一个命题、或一种传统信念,就是通过对其中修辞方法的分析,来破坏它所声称的哲学基础和它所依赖的等级对立。 与此同时,我们必须看到,解构主义所运用的逻辑、方法与理论,大多是从形而上学传统中借用的。如此看来,解构主义不过是一种典型的权宜之计,或是一种以己之矛攻己之盾的对抗策略。 海德格尔探查逻各斯 德里达的解构思想起先是受到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的启发。作为现象学运动的领袖之一,海德格尔率先在《形而上学导论》中探查西方哲学史上的存在问题与逻各斯问题。在海德格尔看来,逻各斯问题十分要紧,它不仅涉及西方思想和语言的起源,还从根本上影响着现代西方人与当下存在的关系。海德格尔就此发出一个著名诘问:古代的逻各斯是怎样变成了近代的逻辑,进而与存在相分离?它又如何以理性的名义,达到一种西方思想上的统治地位? 通过分析古希腊哲人巴门尼德的残篇,海德格尔声称他发现了“逻各斯与存在”的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