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易学通·重难点一本过高二政治人教必修第-讲:第三单元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重点列表:

重点名称重要指数

重点1 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

重点2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

重点3 中华民族精神★★★★

重点详解:

重点1: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

【要点解读】

1、发展历程

2、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重点掌握)

(1)汉字①文字:字是文化的基本载体,记载了文化发展的历史轨迹和丰富成果。

文字的发明,是人类文明得以传承,标志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

②汉字:汉字为书写中华文化,传承中华文明,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汉字文化内涵丰富,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

(2)史书典籍:① 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一脉相承的重要见证。

②特点:规模大,留存丰富,世界仅有

3、创造文化的新辉煌

(1)原因:近代中华文化经历了衰微的过程。

(2)要求:①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马克思的指引下,才能创造中华文化的新辉煌。

②中华文化应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既保持民族性,又体现时代性。

【考向1】汉字

【例题】下图是汉字“文”的书写变化的过程,从中我们可以解读出:

①汉字的产生与发展是一种自然现象

②汉字在历史变迁中进行传承和发展

③文化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

④文化的变化与发展有其固有的规律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D

文化形式特点地位作用认识

【名师点睛】

易错易混点: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是文字与史学典籍。(提醒:是汉字,不是文字。文字的发明,使人类文明得以传承,标志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汉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识。)

【考向2】文化典籍

【例题】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我国高度重视文化典籍的整理工作。这是基于( )

①文化典籍是中华文化一脉相承的重要见证

②优秀的文化典籍可以直接转化为物质力量

③整理文化典籍有利于挖掘和保护传统文化

④阅读文化典籍可以帮助人们认识中华文化

A.①②③ 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答案】C

【解析】文化是精神力量,需通过社会实践才能将精神力量转化为物质力量,故②排除。文化典籍是中华

文化一脉相承的重要见证,整理文化典籍有利于挖掘和保护传统文化,阅读文化典籍可以帮助人们认识中华文化,故正确答案是C。

【名师点睛】几种文化形式的地位和作用

重点2:中华文化博大精深

【要点解读】

1.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表现①独特性-----独树一帜,独领风骚。

②区域性-----一方水土,一方文化。

③民族性-----中华之瑰宝,民族之骄傲。

2.怎样创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

①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马克思主义的指引下,才能创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②我们要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中华文化的发展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既保持民族性,又体现时代性。

【考向1】中华文化博大精深

【例题】中国古代园林建筑的独特之处,在于把哲学观念与历史文脉融入砖石草木之中,使建筑成为中华文化传承的视觉象征。例如为世人所称道的苏州园林,“虽未人作,宛自天成”,体现了“天人合一”的精神追求。这印证了()

①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②园林建筑是文化的物质载体

③文化的传承依赖于传统建筑的保护④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A.①②

B.②④

C. ①③

D. ③④

【答案】A

【解析】本题需要明确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表现,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特点侧重于强调丰富厚重,表现为独特性、区域性和民族性,材料中中国古代园林建筑的独特性体现了这一点;解答本题还要明确: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纽带,民族文化是民族身份的重要标志,

是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根基。正确答案是A 。

【考向2】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表现

岭南一年四季多湿热,气温较高,人们用凉水冲淋以消暑爽身,粤语一般称之为“冲凉”,冲凉房在民宅中不可或缺;北方天气多寒冷干燥,人们喜用热水浸泡以去垢爽身,北方话多称之为“洗澡”,盆浴、池浴盛行,澡堂子随处可见,这说明:

A.自然环境决定文化特性

B.中华文化内部存在差异和冲突

C.方言折射出地域文化的差异

D.洗浴文化随实践的发展而发展

【答案】C

【解析】材料说明方言折射出地域文化的差异,A的说法与材料不符,B的说法也偏离材料主题,D也偏离主题,所以本题选C。

重点3:中华民族精神

【要点解读】

1、中华民族精神的地位

①中华文化的力量,集中表现为民族精神的力量。中华民族精神,深深植根于绵延数千年的优秀传统文化之中,始终是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之魂。

②中华民族精神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整体风貌和精神特征,体现了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追求,是中华民族永远的精神火炬。

2.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必要性

当前,面对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要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必须更高地举起民族精神的火炬,把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

3.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意义?

①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的必然要求。②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不断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的要求。

③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需要。

④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征程中,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就是铸造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为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强基固本。

4.怎样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①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最重要的是发挥"主心骨"的作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我们应对世界范围相互激荡的各种思想文化的"主心骨"。

②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必须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③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必须正确对待外来思想文化。

④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必须与弘扬时代精神相结合。

【考向1】中华民族精神

【例题】中华民族精神传承了中华传统文化血脉,已经成为凝聚人心的纽带。下列古语涵义与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基本内涵对应恰当的是:

A 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孔子)自强不息

B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孟子)爱好和平

C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老子)勤劳勇敢

D 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管子)团结统一

【答案】A

【名师点睛】易错易混点:

1.极具传统特色的“中国元素”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内容,是中华文化发展的力量源泉。(提醒: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内容。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是中华文化发展的力量源泉。)

2.诚信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华。(提醒: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华。)

【考向2】中华民族精神的意义

【例题】中华民族精神深深植根于绵延数千年的优秀文化之中。中华民族精神( )

①是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精神基石

②是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

③体现了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追求

④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整体风貌和精神特征

A.①②③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答案】D

【解析】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精神基石,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体现了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追求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整体风貌和精神特征。所以本题选D。

【名师点睛】

含义意义典例

难点列表:

难点1:中华文化与民族文化的关系

【要点解读】

①中华民族是多民族的共同体,中华文化呈现着多民族文化的丰富色彩。②各民族的文化,既有中华文化的共性,又有各自的民族特性。

③它们都是中华文化的瑰宝,都是中华民族的骄傲。各兄弟民族文化相互交融、相互促进,共同创造了中华文化。

④各族人民对共同拥有的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显示了中华民族厚重的文化底蕴和强大的民族凝聚力。

【考向1】中华文化

【例题】中国珠算以算盘为工具,通过计算口诀和手指拨珠进行加、减、乘、除、乘方、开方等运算,珠动数出,算存一体,实用方便,被称为中国古代“第五代发明”。2013年12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中国珠算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回答中国珠算成功申遗

①提供了创新中华文化的成功案例

②丰富了中华民族精神的时代内涵

③促进了中外文化交流互鉴

④彰显了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和价值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D

【名师点睛】易错易混点:

1.中华文化就是中国各民族的文化。(提醒:不能这样认为,中华各民族的文化,既有中华文化的共性,又有各自的民族的特性。)

2.极具传统特色的“中国元素”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内容,是中华文化发展的力量源泉。(提醒: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内容。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是中华文化发展的力量源泉。)

3.诚信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华。(提醒: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华。)

【例题】近年来,海南文艺工作者创作了一批本土题材的剧目,如琼剧《海瑞》、人偶剧《鹿回头》、歌舞诗《达达瑟》、舞剧《黄道婆》等,这些剧目在全国各地演出,展示了海南独特的风土人情和审美情趣,深受观众喜爱,引起了一股海南文化热。演出的成功主要得益于

①剧目具有浓郁的地域文化色彩和魅力②剧目创作坚持市场至上的导向

③剧目创作坚持现实主义风格④对本土历史文化的创造性发掘与转化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③④

【答案】B

【解析】材料中海南剧目演出成功主要得益于剧目具有浓郁的地域文化色彩和魅力对,本土历

史文化的创造性发掘与转化。海南剧目体现文化的地域特色,也突出对本土文化的创造性发掘与转化,而②③的说法都不妥,所以本题选B。

【名师点睛】

难点2:爱国主义

【要点解读】

(1)爱国主义精神与其他民族精神的关系: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它贯穿民族精神的各个方面。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精神,相辅相成,无不体现着爱国主义这个主题。

(2)爱国主义精神的作用:无论什么时期,爱国主义都是动员和鼓舞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是各族人民风雨同舟、自强不息的精神支柱。

(3)爱国主义的内涵:爱国主义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爱国主义有共同的要求,也有不同的具体内涵。

(4)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在当代中国,爱国与爱社会主义本质上是一致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拥护祖国统一,是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

【考向1】爱国主义

【例题】2016年11月11日,习近平在纪念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上的讲话指出:我们绝不允许任何人、任何组织、任何政党、在任何时候、以任何形式、把任何一块中国领土从中国分裂出去!这说明( )

①爱国主义是动员和鼓舞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

②爱国主义是各族人民风雨同舟、自强不息的精神支柱

③爱国主义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

④弘扬民族精神是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答案】B

【解析】材料说明爱国主义是各族人民风雨同舟、自强不息的精神支柱,爱国主义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弘扬民族精神是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①的说服与材料不符,所以本题选B。本题选B。

【考向2】爱国主义的作用

【例题】“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台湾诗人的一首《乡愁》,在海峡两岸广泛流传,引起两岸同胞的广泛共鸣。这种激荡在两岸同胞心中的情感

①表达了海峡两岸人民热切盼望祖国统一的心情

②表明海峡两岸人民具有共同的文化认同感和归属感

③表明海峡两岸的所有人都赞同一个中国的原则

④体现出爱国主义深深地植根于海峡两岸人民的心中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答案】D

【名师点睛】爱国主义的时代价值

1.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继往开来的精神支柱

2.爱国主义是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的纽带

3.爱国主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动力

4.爱国主义是个人实现人生价值的力量源泉。

难点3: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的关系?

【要点解读】

1、文化是一种重要的社会精神力量,中华文化的力量集中表现为民族精神的力量。

2、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在长期共同生活和社会实践基础上形成的优秀文化传统的结晶,它渗透在整个民族文化的各个方面。中华民族精神,深深植根于绵延数千年的优秀文化传统之中,是中华文化的精髓。

【考向1】中华民族文化与民族精神的关系

【例题】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介绍了我国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不同风貌的有代表性的饮食文化。该片在电视台播放后引起了极大关注,产生了广泛影响。通过《舌尖上的中国》,人们感受到的,不仅有美食的味道,还有历史的味道、人情的味道、家乡的味道,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完成题。《舌尖上的中国》之所以引起高度关注并产生广泛影响,是因为()

①中华餐饮文化蕴含着浓郁的人文情怀

②中华餐饮文化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集中反映

③现代传媒极大地提升了中华餐饮文化的魅力

④现代传媒丰富和扩展了中华餐饮文化的内涵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B

【解析】《舌尖上的中国》之所以引起高度关注并产生广泛影响,是因为中华餐饮文化蕴含着浓郁的人文情怀,现代传媒极大地提升了中华餐饮文化的魅力。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③的说法不妥,所以本题选B。

【考向2】民族精神的形成

【例题】千百年来,中华民族一次次战胜了天灾人祸,渡过了急流险滩,昂首挺胸地走到今天。历史上的无数考验都没能征服中华民族,最重要的原因是( )

A.中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 B.中华民族有伟大的民族精神

C.中国历史悠久、文明灿烂 D.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答案】B

【解析】

【趁热打铁】

1. 探访人类文明的发祥地,那些曾经与中华文明相伴而行的古老文明,有的衰落了,有的消亡了,有的融入了其他文明。而起源于黄河、长江流域的中华文明虽历经沧桑,却犹如浩浩荡荡的黄河、长江奔流不息,始终显示出顽强的生命力和无穷的魅力。这段文字所强调的中华文化的一个基本特征是( )

A.源远流长B.博大精深C.异彩纷呈 D.丰富多彩

【答案】A

【解析】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特征,概括的是中华文化悠久的历史发展过程;“博大精深”的特征,概括的是中华文化极为丰富的内容和形式。试题情景材料体现的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这一特征,所以A符合题意。异彩纷呈、丰富多彩,都不是中华文化的特征。正确答案是A。2. 在世界民族之林中,中华民族以华夏为号,炎黄为旗,阴阳为道,中庸为德,龙凤为图,汉字为记,凸显了中华民族的鲜明特征。这表明( )

①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的重要标志

②中华文化有独具特色的内容和表现形式

③中华文化在世界多民族文化中独树一帜

④传统文化是文化创新的动力和源泉

A.①②③B.①②④ C.①③④D.②③④

【答案】 A

【解析】试题考查对中华文化的认识和理解,中华文化在世界多民族文化中独树一帜,是中华民族的重要标志,并且有独具特色的内容和表现形式,故正确答案是A。

3. 一个小儿醒目的站立在象征宗祠的屋顶下,这便是汉字中的“字”。“字”的造字意图可以理解为,把新生命领到天地、祖先面前,通过某种命名仪式,希望他承担起沟通的使命。下列

关于汉字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中华文化创新的源泉②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

③中华文化的基本载体④文化创新的重要途径

A.①②B.①④C.②③ D.③④

【答案】C

【解析】试题考查对“汉字”的认识。汉字是中华文化的基本载体和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也是中华民族绵延不绝的重要文明标志。文化创新的源泉是社会实践,故①说法错误;文化创新的重要途径是面向世界、博采众长与继承传统、推陈出新,故④说法错误。正确答案是C。4. 安徽山清水秀,人杰地灵,不同区域丰富的自然和人文资源滋养了淮河文化、皖江文化和新安文化,三种文化底蕴深厚、影响深远。这体现了

①区域文化各具特色,异彩纷呈

②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

③不同地域决定不同文化的发展

④区域文化相互借鉴,融合统一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 A

【解析】这体现了区域文化各具特色,异彩纷呈,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③④在材料中未体现出来,所以本题选A。

5.《感动中国》走过了十多年的历程,通过它,100多位人物和群体的事迹超越了国界、民族和语言,走进人们的精神世界,挺起民族的精神脊梁。这说明,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就要

A.推动中华民族走向振兴

B.提升我国的国际竞争力

C.发挥先进模范的榜样作用

D.确立新的道德评价体系

【答案】 C

【解析】材料说明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就要发挥先进模范的榜样作用,其它说法在材料中未体现出来,所以本题选C。

6. 琼州胜景五公祠有副脍炙人口的对联:“只知有国,不知有身,任凭千般折磨,益坚其志;先其所忧,后其所乐,但愿群才奋起,莫负斯楼。”这副对联生动体现了中华民族精神中

①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操

②公正廉明、崇尚平等的民主精神

③淡泊名利、宁静致远的超然胸襟

④自强不息、坚韧不拨的顽强斗志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答案】 C

【解析】这副对联生动体现了中华民族精神中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操,自强不息、坚韧不拨的顽强斗志。材料中未体现出②③,所以本题选C。

7. “像牛一样劳动、像土地一样奉献”。路遥用“凤凰涅槃”的方式将自己平凡的生命与他的作品融为一体,用爱和责任铸就追求梦想的“路遥精神”,惠泽亿万大众的心灵,成为千千万万读者励志向前的动力和精神财富。这体现了( )

A.劳动和奉献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

B.中华民族精神是支撑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

C.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须发挥“主心骨”的作用

D.爱国主义是动员和鼓舞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

【答案】 A

【解析】材料体现了劳动和奉献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其它说法虽然正确,但是在材料中未体现出来,所以本题选A。

8. 京剧是中华民族的国粹。它是在18世纪下半叶经徽戏、秦腔、汉调的交融,并借鉴吸收昆曲、京腔之长而形成的。京剧的形成体现了

A. 各具特色的文化艺术异彩缤纷

B. 中华文化薪火相传和一脉相承

C. 中华传统文化所具有的兼容性

D. 不同文化都能够实现融会贯通

【答案】C

【解析】京剧的形成体现了中华传统文化所具有的兼容性,材料中未体现出其它选项,所以本题选C。

9. 《中国好声音》、《我是歌手》等节目受到广大观众的欢迎,主要原因在于引进了国外电视节目制作的创意和运营模式,同时又进行了本土化的包装和创新。这说明文化创新:

A.要处理好中华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

B.要有利于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

C.应着眼于大众喜闻乐见的形式

D.应满足人们多样性的文化需求

【答案】 A

【解析】材料说明文化创新要处理好中华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其它选项在材料中未体现出来,所以本题选A。

10. 新时期,我们仍需要弘扬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主要是因为()

①民族精神不具有时代性,任何时代都不会过时

②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文化的精髓

③这些精神作为中国共产党人的革命精神,已成为现代中华民族精神的主体

④这些精神具有浓厚的民族性、鲜明的时代性和先进性

A.①②

B. ②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 D

11.材料一在由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中心、商务印书馆和人民网联合举办的“汉语盘点2014”活动中,“法”字荣膺中国年度汉字,反映出全社会对法治建设的高度关注。

材料二汉字发展总是在形体简化与理据保留这两种力量共同作用下,去寻求简繁适度的造型。

汉字的构形往往具有可解释性,即有理据。从理据的角度看,汉字的形体越复杂,理据保留程度就越高。“法”字古代写作“灋”。“灋”从“廌” (zhi),“廌”是传说中的一种独角神兽,它生性正直,有着明辨是非、判断曲直的神性,赋予了“法”正直而无偏颇的价值;“灋”从“水”,表示法律、法度追求公平如水;“灋”中包含“去”,“去”即是“弃”、“逐”的意思,延伸出惩罚、惩恶扬善的意义。

汉字历经千古演变,其形体的发展趋势是由繁向简。从书写的角度看,汉字的形体越简单,记忆、书写速度就越快。为此“灋”字后来被人们简化成了我们今天看到的“法”字字形,“廌”字被简省掉,但其中表明平之若水、惩恶扬善的“水”、“去”,至今仍是“法”字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结合上述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处理好汉字形体简化与理据保留关系的意义。(6分)

【答案】①汉字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处理好这一关系有利于保持传统文化的相对稳定性和鲜明的民族性,增强人们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宿感;

②汉字文化内涵丰富,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处理好这一关系有利于传承中华文明,增强文化自信, 推动文化创新;

③文字是文化的基本载体,是重要的文化传播媒介,处理好这一关系有利于中华文化的交流和传播,增强中华文化的影响力,促进世界文化繁荣。

【名师点睛】一般答题模式:

①立足社会实践。析---

②继承传统,推陈出新。

③博采众长,以我为主。既吸取外来有益文化,又保持的民族特色。

④坚持正确方向。克服“守旧主义”和“封闭主义”、“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等错误倾向。

⑤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也是文化创新的主体。要着眼于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发挥人民群众主体作用。

⑥在内容和形式,体制和机制,传播手段上都创新。

12.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20分)

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中华民族英雄是中华民族的栋梁。

近年来,有的人打着“还原历史真相”的旗号颠覆英雄、歪曲历史、消解崇高。如胡诌“黄继光堵枪眼不合情理”“‘火烧邱少云’违背生理学”“董存瑞炸碉堡为虚构”等。凡此种种混淆是非的谣言借助网络等传媒随意传播,一些网民盲目更风、随手转发。这种抹黑英雄形象的谣传引起了一些人历史认知混乱和价值观迷失。

还原历史、守护英雄、捍卫崇高,就是守护良知、正义和精神家园。战场上多次负伤的志愿军老战士李继德动情地说:“黄继光堵枪眼时,我在现场!”当年的老排长郭安民挺身直言,燃烧弹点燃伪装草,“大火整整烧了二十多分钟,邱少云始终一动不动”。董存瑞的生前战友郑顺义多次口述力证,董存瑞舍身炸碉堡,就在他的掩护之下……

(2)结合材料和文化生活知识,探究如何守护英雄、弘扬中华民族精神。(10分)

【答案】尊重历史事实,增强辨别信息真伪、低于落后文化和错误言论的能力。利用网络等大众传媒传播英雄事迹,抵制和批驳肆意抹黑英雄、弯曲历史的言行。大力宣传英雄事迹,使群众懂得英雄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突出表现,继承和弘扬民族精神。

【解析】该题首先要明确设问要求:(1)联系材料;(2)知识范围:文化的作用。(3)该题探究如何守护英雄、弘扬中华民族精神,要从多个角度回答包括尊重历史事实、利用网络等大众传媒传播英雄事迹、大力宣传英雄事迹等等方面。

【名师点睛】怎样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途径):最重要的是发挥“主心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作用;必须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必须正确对待外来思想文化,必须与弘扬时代精神相结合,人人都应该成为民族精神的传播者、弘扬者和建设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