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药科大学药物毒理学期末总结

中国药科大学药物毒理学期末总结
中国药科大学药物毒理学期末总结

药物毒理学学习要点

一.名词解释

促长剂:Growth promoting agent,本身并无致癌性,但可使化学物诱发突变细胞的克隆扩增,与致癌物共同作用或在致癌物作用之后,这类物质反复作用于细胞,具有促进癌的发生或加速癌细胞发展成为癌瘤的间接致癌作用。常见的促癌物有佛波酯(TPA),巴豆油,煤焦油中的酚类、卤代烃,烟草中的某些成分等。

完全致癌物:complete carcinogen,指同时具有引发、促长和恶性进展作用的化学致癌物。

致畸指数:teratogenic index,指药物对母体的LD50与最小致畸剂量之比。指数<10者判为不致畸,10~100为致畸,>100为强致畸。

交叉依赖性:cross dependence,有的药物可以抑制另一种药物戒断后出现的戒断症状,并有替代或维持后者所产生的身体依赖状态的能力,这种现象称之为交叉依赖性。这种相互替代可以是全部的,也可以是部分的。例如中枢抑制剂之间,阿片类药物之间具有交叉依赖性,镇静催眠药与酒精之间具有部分交叉依赖性。

催促戒断试验:precipitation or withdrawal test,在较短时间里药物以较大剂量、多次递增方式对动物给药,然后以阿片类拮抗剂,催促其产生戒断反应,若出现吗啡样阶段症状,说明其与吗啡属同类型药物。催促试验戒断症状发作快,症状重且典型,持续时间短,便于观察比较。此法只适用于有竞争性受体拮抗剂的阿片类药物。常用的受体拮抗剂有纳洛酮,亦可用环丙羟丙吗啡。

生殖毒理学:reproductive toxicology,主要研究外源化学物对生殖细胞发生、卵细胞受精、胚胎形成、妊娠、分娩和哺乳过程的损害作用及其评定-生殖毒性试验。

发育毒理学:Developmental toxicology,主要研究外源化学物对胚胎发育、胎仔发育以及出生幼仔发育的影响及其评定-发育毒性试验,其中主要为致畸试验。

胚胎毒性:embryotoxicity,指药物对胚胎的选择毒性作用。在一定剂量时,仅对胚胎有毒性作用而对母体无毒性作用。通常可表现为所有对胚胎生长不利的毒性作用,如胚胎死亡,胚胎生长迟缓,畸形以及出生后功能不全。具有这些作用的物质称为胚胎毒物。

外源化学物:xenobiotic,是在人类生活的外界环境中存在可能与机体接触并进入机体在体内呈现一定生物学作用的化学物质,又称为“外源生物活性物质”,包括药物、农药、食品添加剂、化工产品及环境化合物等。

蓄积毒性:Cumulative toxicity,当较长时间连续反复给药,或者说给药的时间间隔和剂量超过机体消除药物的能力时,出现药物进入机体

的速度或总量超过排出的速度或总量的现象。这时,药物就有可能在体内逐渐增加并贮存起来产生毒性。

选择毒性: Selective toxicity,指一种化学物质只对某种生物产生损害作用,而对其他生物无害,或只对机体内某一器官发挥毒性,而对其他组织器官不具毒作用。

代偿能力:当体内组织或器官局部发生病变时,病变处功能降低,此时非病变处组织通过自身功能的加强来弥补病变处功能不足的能力。最大无作用剂量:Maximum non-effect dose or concentration,即ED0或EC0,指药物在一定时间内,按一定方式或途径与机体接触,用目前最灵敏的检测方法或观察指标,不能观察到对机体有任何损害作用的最高剂量,亦称为“不能观察到的效应水平”(No observed effect level, NOEL)

中毒阈剂量:Toxic threshold dose or concentration,指在一群试验动物中,只有少数个别动物的某项生理、生化或其他观察指标出现轻微变化的最小剂量或浓度,又称最小中毒量(Minimal toxic dose),一般略高于最大无作用剂量或浓度。

急性毒作用带:Acute toxic effect zone , Zac,半数致死量与急性阈剂量之比值,其公式为:Zac=LD50/Limac,式中LD50代表毒性作用的上限,Limac为急性阈剂量,代表毒性作用的下限。其比值的大小反映了急性阈剂量值距离LD50的宽窄,比值越大从急性阈剂量到引起死亡的剂量距离越宽,化合物引起死亡的危险性就越小,反之亦然。

慢性毒作用带:Chronic toxic effect zone, Zch,急性阈剂量与慢性阈剂量之比值,其公式为:Zch=Limac/limch,其比值越大,表明从慢性阈剂量至急性阈剂量之间的距离越宽,即引起慢性中毒或亚慢性中毒的剂量范围越宽,发生慢性中毒的机会就越多,反之亦然。QAU:Qaulity Assurance Unit,质量保证部门,指负责保证安全性研究机构的各项研究工作符合本规定要求的机构。在GLP的组织结构中,QAU占有比较重要的位置,它是独立于课题组之外而直接向总管理者负责的一个常设机构。QAU人员应当是熟悉业务的内行,并且要了解所检查课题的任务和计划,QAU要为每一课题指定一名检查负责人。

SOP:Standard Operating Procedures,标准操作规程:为了得到准确的实验数据,必须要求正确而且统一的操作,因此对所有实验操作应全部用SOP加以具体规定。SOP是研究室的技术法规,是GLP最重要的工作软件,它体现研究室日常建设的成果,也反映研究室的技术水平。

急性毒性:acute toxicity 是指机体(人或试验动物)一次接触或24小时内多次接触药物后在短期(最长到14天)内所发生的毒性效应,

包括一般行为、外观改变、大体形态变化以及死亡效应。

质反应:quantal response,用于表示化学物质在群体中引起的某种毒效应的发生比例。属于计数资料,没有强度的差别,不能以具体的数值表示,而只能以“阴性或阳性”、“有或无”来表示,如死亡或存活、患病或未患病等,称为质反应。

近似致死量:approximate lethal dose, ALD,是介于最小致死量(minimum lethal dose, MLD)与最大非致死量(maximum non-lethal dose, MNLD)之间的剂量,其中MLD是指药物在最低剂量组的一群实验动物中仅引起个别动物死亡的剂量,在急性毒性试验中可表示为LD10或LD5;MNLD实际上是急性毒性试验中以死亡为毒效应时的一种最大耐受量,指药物不引起实验动物死亡的最大剂量,可以表示为LD0.

SPF动物:specificpathogen-free animal, SPF,是指无特定病原体动物,指机体内无特殊的微生物和寄生虫存在的实验动物。

悉生动物:Gnotobiotic animal,对无菌动物人工投以某些已知微生物(一般为埃希大肠杆菌、葡萄球菌及乳酸杆菌等)而获得。根据投入已知菌的种类,分别称为单菌、双菌、三菌或多菌动物。

蓄积系数:accumulation coefficient,是多次给药使半数动物出现死亡的蓄积剂量(LD50(n))与一次给药使半数动物出现死亡的剂量(LD50(l))的比值,即:K= LD50(n)/ LD50(l)。

脏器系数:The organ coefficient,器官重量在进行统计学处理时常表示为单位体重的重量,即器官系数。

毒代动力学:Toxicokinetics, TK,是一门新兴的涉及药物代谢动力学和毒理学研究的边缘学科,是在毒性剂量条件下进行的研究,用于解释毒性试验,为药物的安全性提供评价依据,而不是描述药物的基本药物动力学参数的特征。

突变作用:mutagenesis,生物体遗传物质发生急剧的遗传学变化,导致可遗传的表型变异,其表型变异为不可逆的,这种现象称为突变作用。突变作用可视为DNA结构在任一水平上受到破坏,并由此造成了体细胞或生殖细胞中的遗传信息的改变。广义地包括基因突变和染色体畸变。

移码突变:frameshift mutation,指DNA多核苷酸链上碱基序列中丢失一个或几个碱基,或插入一个或几个化合物分子,结果使突变位点以下的碱基序列发生变更,以致使三联密码转录和翻译时,发生较多遗传信息的改变。多环芳香烃类、芳香胺类、嘧啶类化合物和黄曲霉素B1等都能引起插入型移码突变。

转换型突变:transition,指DNA多核苷酸链上的碱基中,嘌呤互相取代(鸟嘌呤置换腺嘌呤或相反)或嘧啶互相取代(胞嘧啶取代胸腺

嘧啶或相反)所引起的突变。DNA转录时可引起一个RNA密码子的改变,在翻译时可使多肽链中的一个氨基酸发生变更,如亚硝酸可引起这种突变。

染色体畸变:chromosome aberration,药物或化合物对遗传物质的影响涉及到整个染色体,表现为染色体结构与数目的变化称为染色体畸变,用光学显微镜可以直接进行观察。

碱基作用物:如烷基硫酸酯、N-亚硝基化合物、环状化合物及卤代亚硝基脲,其共同特性是具有较强的反应活性,易使DNA分子中的碱基发生烷化作用,形成共价结合的加成物。

多倍体:polyploid,正常的生殖细胞染色体为单倍体,体细胞为双倍体,在突变细胞中,染色体呈整倍的发生变化,以致形成三倍体、四倍体……二倍体以上统称为多倍体。

间接致突变物:indirect-acting mutagen,有的药物,本身不引起突变,必须在体内经过代谢活化后才具有致突变作用,则称为间接致突变物。间接致突变物属于药物致突变物的一种。

碱基类似物:有些药物的化学结构与DNA链上四种天然碱基非常相似,称为碱基类似物,如5-溴脱氧尿苷嘧啶核苷与胸腺嘧啶相似,2-氨基嘌呤与鸟嘌呤相似。如这些碱基类似物在DNA合成期中存在,能与天然碱基竞争,取代其位置,从而掺入DNA分子中。

微核:micronucleus,骨髓细胞经致突变物作用,其染色体可发生畸变以致断裂。其断裂的碎片在分裂间期留在子代细胞内形成规则的一个或几个圆形或椭圆形结构的小块物质,由于它比普通细胞核要小,故称之微核。观察骨髓细胞中的微核率,有助于检验药物是否具有致突变作用。但由于骨髓细胞中缺乏代谢活化酶系,对间接诱变物反应较差。

程序外DNA合成:unschedule DNA synthesis UDS,正常细胞在有丝分裂过程中,仅在S期进行DNA复制合成,当DNA受损后,DNA 的修复合成可发生在S期以外的时期,这种合成称为程序外DNA合成。基本方法是测定S期以外3H-胸苷掺入胞核的量,这一掺入量可反映DNA损伤后修复合成的量。一般使用人淋巴细胞或啮齿动物肝细胞等不处于正在增殖的细胞较为方便,否则就需要人为地将细胞阻断于G1期,使增殖同步化。

二.解答题

1.化学致癌物的分类

有多种分类方法,例如:

按致癌物的化学性质分类:有机化学致癌物,无机化学致癌物

按致癌作用机制分类:遗传毒性致癌物,非遗传毒性致癌物

国际癌症研究所( Intenational Agency for Research on Cancer,IARC )将化学物按对人致癌的证据强度将致癌物分为四大类:

1.第一类是对人肯定的致癌物,有足够的流行病学证据支持接触因素与癌症发生的因果关系。

2.第二类分为AB两组:A组包括对人很可能(probably)是致癌的物质,此类物质有一定的流行病学证据表明其可能致癌。B组包括对人可能(possible)是致癌的物质,此类物质的流行病学资料不够充分或者缺乏。

⒊第三类是指对人的致癌性尚不能确定的化学物,此类物质缺乏人类致癌的资料。

⒋第四类指对对人类很可能不致癌的物质,此类物质对人及动物的致癌性证据不充分。

2.化学致癌三阶段理论

引发阶段、促长阶段和恶性进展阶段。

1.引发阶段:致癌物直接作用于DNA的初级序列,引起基因突变,使单个细胞或少量细胞发生永久性的、不可逆的遗传性改变,诱发细胞突变的因素称为引发剂。

2.促癌阶段:细胞经第一阶段变成引发细胞后,在某些因素作用下,以相对于周围正常细胞的选择优势进行克隆扩增,形成镜下才能观察到的或有时肉眼可见的细胞群,即良性肿瘤,如乳头状瘤或腺瘤。

3.恶性进展阶段:随着恶性度的增加,肿瘤细胞开始获得一些新的性质,如高度侵袭性、转移生长性、无规律性以及快速生长和特有的对激素的反应性等。这些细胞可溶解和穿透组织的基底膜,可以在血流中生存并对免疫系统产生抗性,能耐受许多治疗药物的毒作用,刺激血管的新生,产生新的血管使肿瘤细胞能从血液中获得营养物和氧分,最终不管宿主如何试图破坏它,肿瘤都能存活下来并不断地恶性进展。

3.何谓恶性转化试验?转化后的细胞表型有哪些改变?

培养细胞恶性转化试验是指对培养细胞诱发与肿瘤形成有关的表型改变。常用叙利亚地鼠(SHE)胚胎细胞,或其他哺乳动物细胞。此种表型改变是因致癌物所致核型改变的结果,其改变包括细胞形态、细胞生长能力、生化表型等变化,以及移植于动物体内形成肿瘤的能力。

4.致畸作用的毒理学特点及其评价方法

特点:

1.器官发生期的胚胎对致畸物最为敏感,一般称为危险期或关键期,在这期间给予具有致畸作用的药物,可能造成形态结构异常。

2.剂量与效应关系较为复杂:①在器官形成期与具有发育毒性的药物接触,可以出现畸形,但也可引起胚胎致死。当剂量增加时,毒性作用增强,往往胚胎致死作用增强更明显。胚胎死亡增加,畸胎数却因而减少。②某种致畸物可以引起一定的畸形,但在同一条件下,给予更高的剂量,并不出现同一类型的畸形。可能由于较高剂量往往造成较为严重的畸形,较低剂量一般引起轻度畸形,而严重畸形有时可掩盖轻度畸形。③致畸作用的剂量反应曲线较为陡峭:最大无作用剂量与100%致畸剂量之间距离较小,一般相差1倍,曲线斜率也较大。往往100%致畸剂量即可出现胚胎死亡,剂量再增加,即引起母体死亡。

3.物种差异以及个体差异在致畸作用中较为明显:同一致畸物在不同动物并不一定都具有致畸作用,引起畸形的类型也不一致。

评价方法:致畸敏感期毒性试验:确定药物是否具有胚胎毒性或致畸性。在这一阶段,药物对生殖过程的影响不是作用于生殖细胞的结果,而是胚胎直接受到药物影响的结果,致畸性药物制药能穿透子宫或胎盘到达一定浓度,就可对胚胎发育产生影响,出现致畸作用或胚胎毒性。因此,致畸作用研究的阶段主要限于胚胎细胞分化至器官形成阶段。

每组孕大、小鼠20只,孕兔10只,剂量为高中低三个剂量,限度剂量为1g/kg,高剂量应有母体毒性反应,低剂量应为无母体和胚胎毒性反应,一般为临床拟用剂量的某些主量,给药途径原则上与临床用药途径相同,不宜采用腹腔注射。在胚胎器官形成期连续给药,大鼠孕后6-15天,小鼠6-15天,家兔6-18天。同时设溶媒对照和阳性对照。自然分娩前1-2日(大鼠受孕后19-20天,小鼠18-19天,家兔第29天)处死动物,剖腹取出子宫及胎仔,记录黄体数、活胎数、

围产期毒性试验:检测受试药物可能对胚胎发育后期、母体妊娠、分娩过程、哺乳和幼仔在新生期间存活和生长发育的影响。给药时间是

5.何谓非遗传毒性致癌物?试述其分类和各类的主要致癌特点

指没有直接与DNA共价结合的能力,不改变DNA的初级序列,即对遗传物质没有影响的一类致癌物。致癌作用机制主要是促进细胞的过度增殖。

1.促长剂:本身并无致癌性,但可使化学物诱发突变细胞的克隆扩增,与致癌物共同作用或在致癌物作用之后,这类物质反复作用于细胞,具有促进癌的发生或加速癌细胞发展成为癌瘤的间接致癌作用。

2.细胞毒物:能导致细胞死亡的物质可引起代偿性增生,以至发生肿瘤。

3.激素:雌性激素和干扰内分泌器官功能的物质可引起动物肿瘤或使这些器官的肿瘤形成增多。

4.免疫抑制剂:如巯唑嘌呤等免疫抑制剂或免疫血清均能使动物和人发生白血病或淋巴瘤,但很少发生实体肿瘤。

5.固态物质:动物皮下包埋塑料后,经过较长的潜伏期,可导致肉瘤形成,

6.过氧化物酶体增生剂:能使啮齿类动物肝脏中的过氧化物酶体增生的各类物质都可诱发肝肿瘤。如降血脂药安妥明、降脂异丙酯等。6.药物依赖性分为哪两种?分别叙述其评价方法及其原理

身体依赖性(physical dependence),又称生理依赖性(physiological dependence),是由于反复用药所造成的一种适应状态,当中断用药后产生一种强烈的身体方面的损害,即戒断症状(abstinence syndrome),变现为精神和身体方面一系列特有的症状。

精神依赖性(psychic dependence):又称心理依赖性(psychological dependence),是指用药后使人产生愉快、满足或欣快感,并在精神上驱使该用药者形成一种周期性地或连续用药的欲望,产生强迫用药行为,以获得满足或避免不适感。精神依赖者断药后不出现生理戒断症状。

评价方法及其原理:

身体依赖性评价方法:自然戒断试验、催促戒断试验、替代试验。自然戒断试验原理是连续给于动物一段时间的受试药后突然停药,观察动物出现的戒断症状,与同类代表药物相比较,按照戒断症状的严重程度判断受试药的依赖性潜力。

替代试验原理是给予实验动物各类代表性药物(吗啡、苯巴比妥或巴比妥钠)使之产生身体依赖性后,停止给予这些代表药,替之以受试药,观察记录动物是否发生戒断症状及其发作程度,以判断受试药是否具有类似代表药的依赖性潜力。

催促戒断试验原理是短期内给与动物大剂量受试药物,然后注射一剂受体拮抗剂,观察和记录给予受体拮抗剂后动物出现的戒断症状及其程度,此法只适用于有竞争性受体拮抗剂的阿片类药物。

精神依赖性评价方法:自身给药试验、药物辨别试验、条件性位置偏爱试验、行为敏化试验。

自身给药试验原理:具有精神依赖性的药物对觅药行为和用药行为都有强化效应,这一效应可通过自身给药实验来判断,是当前国际上通用的评价药物依赖性潜力的试验方法。

药物辨别试验:依赖性药物使人产生的情绪效应如欣快、满足感等,属于主观性效应。具有主观性效应的药物可以控制动物的行为反应,使之产生辨别行为效应。本试验可准确判断受试物是否属于阿片类药物,以及产生精神依赖性潜力大小。

条件性位置偏爱试验:根据巴甫洛夫的条件反射学说,如果把奖赏刺激与某个特定的非奖赏性条件刺激如某特定环境反复练习之后,后者便可获得奖赏特性。反复几次将动物给药后放在一个特定的环境中,如药物具有奖赏效应,则特定环境就会具有了奖赏效应的特性,动物在不给药的情况下依然有对此特定环境的偏爱。

7.较常用的评价肝毒性的血清酶学指标有哪些?

ALT(GPT)谷丙转氨酶:存在于细胞质可溶部分,肝组织中含量为血清中的10倍,当肝细胞发生炎症或坏死时,肝细胞内的GPT可进入血液导致血中含量增高,血清中GPT含量增加与肝细胞的病变程度大致平行,故对判断肝脏损害有较重要的意义。

总胆红素:胆红素由红细胞裂解而转化释出,血中大部分胆红素与白蛋白相结合,称为游离胆红素,胆红素在肝脏中与葡萄糖醛酸结合成水溶性的结合物,称为结合胆红素,通过胆小管进入到胆汁中,两者合称为总胆红素。在肝胆管堵塞或肝细胞损伤的情况下,胆红素反流入血液出现高胆红素血症而使组织黄染。

碱性磷酸酶:存在于骨、肝和肾脏中,也存在同工酶。成骨细胞活性

增强、肝功能损伤、胆汁淤积时该酶的活性升高,而营养缺乏时,该酶的活力下降。

白蛋白:血清中白蛋白全部由肝细胞制造,具有维持胶体渗透压的功能,当降低至3g%时,一般均会出现全身性水肿,常见于蛋白质摄入不足、合成功能不全(如肝脏实质性病变)、消耗或丢失过多等情况。

ALT,AST,ALP,GGLP,5ND,SDH,OCT

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碱性磷酸激酶,r-谷氨酰转肽酶,5-核苷酸酶

山梨醇脱氢酶,鸟氨酸氨甲基转移酶

8.结合实例论述药物对肾脏的毒性作用机制

1.直接肾毒性作用:指肾脏毒物通过干扰生化过程而直接影响肾脏实质组织细胞的代谢。如汞剂中的汞离子与线粒体膜上含巯基的蛋白质结合而破坏线粒体,所致病理改变主要为近曲小管上皮细胞混浊、肿胀和坏死,严重时累及整个肾小管和肾小球,间质也出现水肿和炎症细胞浸润。

2.免疫反应:某些肾脏毒物进入体内,作为一种全抗原(如抗血清),可与机体产生的抗体结合成为抗原-抗体复合物,作用于肾小球基膜而引起病变;另一些毒物则作为半抗原,如先与血浆中蛋白质或直接与肾小球基膜的蛋白质结合,可能需要在补体的参与下,对肾小球基膜发生免疫反应。如三甲双酮等通过免疫介导引起肾小球肾炎。

3.肾小管管腔阻塞:肾小管机械性阻塞,可导致其功能丧失,使肾小管变性、坏死。如噻嗪类利尿药可引起尿酸结石。

4.血流动力学改变:血流动力学的改变与肾脏功能和病理变化有密切关系。如长期过量使用水杨酸盐类镇痛剂,如水杨酸类、保泰松、吲哚美辛、非那西汀等,可导致慢性间质性肾炎。

9.影响化学物毒性作用的因素有哪些?

剂量:毒性反应毒物的剂量与机体反应之间的关系,因此引起机体某种有害反应的剂量是衡量毒物毒性的指标。毒性较高的物质,只需要相对较小的剂量或浓度即可对机体造成一定的损害;而毒性较低的物质,则需要较高的剂量或浓度才能呈现毒性作用。

接触途径:多数情况下,外源化学物需要进入血液并随血流到达作用部位才能发挥其毒性,而同一种外源化学物经由不同途径(口,皮,呼吸道)与机体接触时,其吸收系数(即入血量与接触量之比)是不同的。

1.药物的理化性质,包括:结构功能团、基团的电荷性、光学异构、脂水分配系数、电离度、溶解度这6个理化性质方面与毒性作用的关系

2.受试动物的种属及个体差异,包括实验动物的种属和品系与毒性反应、实验动物个体因素与毒性效应、动物疾病因素与毒性效应

3.药物赋形剂,添加剂

4.给药途径

5.环境因素

10.损害作用具有哪些特点?

1.机体的形态正常、生长发育过程受到严重影响,寿命亦将缩短。

2.功能容量降低。

3.对外界不利因素的易感性增强,对应激状态的代偿能力下降

4.机体维持内环境稳态能力下降且为不可逆

5.从药物在机体内代谢过程和生化变化的角度来看,损害作用还应具有以下特点:①随着药物与机体接触剂量的增加,机体对该物质的代谢转化速率降低或该物质由体内消除速度变慢;②机体各种物质代谢过程中具有关键意义的酶被抑制,或某些酶系统的相对活力发生改变。③由于某些没被抑制,与其有关的天然底物在体内浓度增高,或/及在负荷试验中对专一性底物的代谢能力降低,如胆碱酯酶。

11.试述毒性作用的分类

1.局部作用和全身作用

局部作用是指药物对与机体最初接触的部位所造成的直接损害作用。全身作用是指经吸收、分布至机体的其它部位后才产生的损害作用。

2.可逆作用和不可逆作用

可逆作用指停药后可自行消失的毒性作用。

不可逆作用是指停药后仍继续存在甚至进一步发展的毒性作用,例如某些实质性损害。

3.速发作用和迟发作用

速发作用指在一次接触后段时间内即引起的损害作用。

迟发作用则在一定的时间间隔后才发生,甚至停药后才发生。

4.变态反应和特异质反应

变态反应是机体对外源化学物产生的一种病理性免疫反应,由于既往已被该类药物致敏所致。特点:1.过去有接触史。2.不呈典型的S型剂量—反应曲线。

特异质反应:指机体对药物的一种遗传性异常反应。

12.试述毒性作用的常用参数

毒性上限指标:引起实验动物急性中毒死亡的剂量(或浓度),是评

价药物毒性和危险性的一类重要参数。包括①绝对致死量(浓度):LD100或LC100,指药物引起一群实验动物全部死亡的最低剂量或浓度。②半数致死量:LD50或LC50,指药物能引起一群实验动物50%死亡所需的剂量或浓度。③最小致死量(MLD)或浓度(MLC),LD10或LC10指药物在最低剂量组的一群实验动物中仅引起个别动物死亡的剂量或浓度。④最大耐受量(MTD)或最大耐受浓度(LD0或LC0),指药物在实验动物中不引起实验动物死亡的最大剂量或最大浓度。⑤致死剂量或致死浓度(LD 或LC),指笼统的表示药物对实验动物引起死亡的剂量或浓度。

毒性下限指标:有害作用阈剂量及最大未观察到有害作用的剂量。包括①急性阈剂量或阈浓度(Limac),指一次接触药物所得的阈剂量或阈浓度②慢性阈剂量或阈浓度(Limch):指长期连续接触药物所得的阈剂量或阈浓度③最大无作用剂量或浓度(ED0或EC0),指药物在一定时间内,按一定方式与机体接触,按目前最灵敏的检测方法或观察指标,不能观察到任何损害作用的最高剂量。④最小有作用剂量,亦称中毒阈剂量,是指能使机体在某项观察指标发生异常变化所需的最小剂量,即能使机体开始出现毒性反应的最低剂量。

毒作用带:表示一种药物的毒性。一般用药物的半数致死量与急性毒性或长期毒性最小有作用剂量(阈剂量)的比值来表示。包括急性毒作用带(=LD50/Limac),和长期毒性作用带=(Limac/limch)。

13.A型损害性反应与B型损害性反应有何异同?

1.A型是一种过性的,在常用剂量下出现的药理作用的延伸。

2.B型为完全异常的反应。

14.试述LD50测定的意义

1.LD50是药物重要特征性参数之一,常被用来判断药物对机体的毒性程度,其数值越大,说明该药物越安全。

2.有助于计算其他相关的毒性参数:①急性毒作用带(Zac)=LD50/Limac;②治疗指数(TI)=LD50/ED50

3.为药物急性毒性分级依据。

4.为长期毒性试验、特殊毒性试验和临床药理评价提供指标及剂量设计依据。

5.为毒效应靶器官确定和机制分析提供线索。

6.作为药物生产过程中的质量监控的检测措施。

15.试述实验动物按微生物控制标准的分级

实验动物按微生物控制分类法,可分为普通级动物CV、清洁动物CL、无特定病原体动物SPF、无菌动物GF和悉生动物五级。

16.试述长期毒性试验中主要的血液生化学指标及其意义

1.氨基转移酶:ALT,其含量与肝细胞病变程度大致平行,对于判断肝损伤有重要意义;AST,在心肌中含量较高,可用于辅助诊断心肌炎、心肌梗塞等疾病。

2.总胆红素:当肝胆管阻塞或肝细胞受损的情况下,胆红素会返流入血液出现高胆红素血症而使组织黄染。

3.碱性磷酸酶:成骨细胞活性增强、肝功能损伤、胆汁淤积时该酶活性升高,而营养缺乏时下降。

4.尿素氮:指示肾功能损伤、痛风和肌肉损伤等。

5.乳酸脱氢酶:根据同工酶谱分析可判断什么组织损或器官出现损伤

6.血糖:相关激素水平和腺体功能。

7.蛋白:包括白蛋白,球蛋白,血红蛋白,测定具体蛋白质有时更显得有指导意义,血清中白蛋白全部由肝细胞制造,白/球比例为1~1.5,比例倒置会在肝脏晚期病变。

8.电解质:钠,钾,钙,氯,磷酸根离子等

9.肌酸磷酸激酶:肌肉异常、心肌梗塞和肺循环异常时改酶增高

10.R-谷氨酰转肽酶:肝胆疾病指标

17.基因突变有哪些常见的类型?

包括:点突变:转换型突变和颠换型突变;移码突变

转换型突变:指DNA多核苷酸链上的碱基中,嘌呤互相取代或嘧啶互相取代,DNA转录时可引起一个RNA密码子的改变。

颠换型突变:DNA多核苷酸链上的碱基,嘌呤取代嘧啶或嘧啶取代嘌呤,结果也是多肽链中一个氨基酸的变更。

移码突变:指DNA多核苷酸链上碱基序列中丢失一个或几个碱基,或插入一个或几个化合物分子,结果使突变位点以下的碱基序列发生变更,以致使三联密码转录和翻译时,发生较多遗传信息的改变。

18.Ames试验原理及方法评价

原理:利用组氨酸缺陷型的鼠伤寒沙门氏菌突变株为测试指示菌,观察其在某受试物作用下回复突变为野生型的一种测试方法。组氨酸缺陷型的鼠伤寒沙门氏菌在缺乏组氨酸的培养基上不能生长,但在加有突变原的培养基上培养,则可使突变型产生回复突变成野生型,即恢复合成组氨酸的能力,于是就能在缺乏组氨酸的培养基上生长成菌落,通过计数菌落出现数目就可以估算药物诱变性得强弱。

优点:可用来作为诱变指示物的微生物有噬菌体、细菌和真菌等;微生物具有繁殖快、个体数量多、容易观察检出等特点,而且方法较为敏感、检出率较高、试验周期短、费用也较低。

缺点:微生物是单细胞生物,与哺乳动物及人类有较大的差别;有些受试物,在体外并不直接具有致突变性,而在体内形成的代谢产物却具有致突变作用,就会得出“假阴性”的结论。反之则可能得出“假阳性”结论。

19.Ames试验菌株鉴定及试验方法

1.组氨酸营养缺陷鉴定:培养基分两组,一组加入组氨酸和生物素,另一组只加入生物素。在无组氨酸的培养基中无法生存的即为组氨酸营养缺陷型菌株。

2.深粗糙型(rfa)鉴定(结晶紫抑菌试验)方法:于琼脂平皿上滴加0.1%结晶紫溶液,竖起平皿,让结晶紫溶液顺平皿流下。在与结晶紫溶液流下的方向垂直划线接种试验菌株。培养24~48小时,观察生长情况。在结晶紫溶液渗透区出现抑菌,证明试验菌株有rfa突变存在,意味结晶紫大分子进入菌体并杀死细菌。

3.uvrB缺失的鉴定(紫外线敏感试验)方法:将受试菌液在琼脂平皿上划线,用黑纸覆盖培养皿的一半,然后在紫外灯下照射,培养24小时。如果经紫外线照射部分无细菌生长,则说明对紫外线敏感,亦即此菌株具有uvrB缺失的特性。

4.R因子测定(氨苄青霉素耐药试验)方法:在琼脂平皿上滴加氨苄青霉素溶液,不含R因子的菌株在氨苄青霉素周围有一生长抑制区,含R因子的菌株因具有抗氨苄青霉素的作用,故无抑制区。

5.自发回变数测定方法:取受试菌株新鲜培养液加到顶层琼脂中,摇匀,迅速倾入底层葡萄糖平皿上,培养48小时,计数自发回变菌落

20.微核试验的原理及方法

原理:骨髓细胞经致突变物作用,染色体发生畸变断裂,其断裂碎片在分裂间期留在子代细胞内形成微核,所以观察骨髓细胞中的微核率,有助于检验药物是否具有致突变作用。

方法:一般选择NIH小鼠,每组10只雌雄各半的性成熟动物,分高(1/2LD50)、中、低三个剂量给药,给药途径尽量与临床拟用途径相同,以溶媒为阴性对照,已知能诱发微核率升高的药物(常用环磷酰胺)作为阳性对照,进行试验,骨髓采样,骨髓直接涂片法涂片,固定,染色,镜检。

21.果蝇伴性隐性致死试验的原理及结果判定

原理:是利用隐性基因在伴性遗传中的交叉遗传特征而设计的。雄性果蝇X染色体的突变传给F1代雌性果蝇,F1 雌性果蝇为杂合性,不能表达;F1代雌性果蝇又传给F2代雄性果蝇,F2代雄性果蝇为半合性,能表达出来。如果亲代雄性果蝇接触受试物后X染色体出现隐性致死突变,则F1代雌性果蝇中不表达,而F2代雄性果蝇中因有一半接受了这个已发生突变的X染色体,结果F2代雄性果蝇数目比雌性果蝇少一半。

结果判断:将受试染色体数,给药的和无生育力的雄性数,F2代培养群数目,每一生殖细胞期检测的带有致死基因的染色体数按下式计算致死突变率:致死突变率%=致死管数/受试染色体数*100%。当致死率大于自然突变率的2倍并有剂量关系时记阳性;在F2代,有一支培养管中,若雌、雄合计有20只以上未发现有雄蝇者为阳性,反之,有2只以上雄蝇者为阴性;在F2代中,有一支培养管中,若雌雄果蝇合计少于20只时或至少有一只雄果蝇者为可以,需观察F3代;仅存雌雄果蝇亲本而无子代者为不育。

22.啮齿类动物显性致死试验的原理

显性致死试验是观察哺乳动物生殖细胞染色体损伤的一种方法。生殖细胞在减数分裂期和受精期最易发生突变,突变后失去与异性生殖细胞结合的能力,或者结合后会出现发育不正常的胚胎,以致造成总着床数减少或早期胚胎死亡及畸胎等现象。

动物:性成熟小鼠。每组至少15只雄鼠,20只以上孕鼠;对照:阳性,阴性(溶剂);剂量:高中低,最高剂量应导致毒性症状或减低

繁殖力;交配方法:①在最后一次给药当天开始于雌鼠交配。②每只雄鼠单独饲养,与2-3只未交配过的雌鼠同笼,5天后取出雌鼠,间隔1-2天后,再放入第二批雌鼠,如此持续6-8周;观察与解剖:雌雄同笼后,小鼠以阴栓的出现作为妊娠第一天,若未检出阴栓,则从同笼的第三天记为妊娠第1天。于妊娠第14天处死雌鼠,观察双角子宫内的着床数,吸收胎,晚期死胎及活胎数。

23.如何鉴别活胎、早期死亡胚胎和晚期死亡胚胎

活胎:胚胎已完整成型,色鲜红,有自然运动,机械刺激后有运动反应。

早期死亡胚胎:胚胎的大小、外形和色泽可因死亡时间的相对迟早及死后自溶时间的长短变化很大,一般胎盘较小或不明显,胚胎形体较小,外形不完整,各部位发育尚未完全,呈紫红色,无自然运动。

24.SOS显色试验的原理及评价

原理:通过直接监测细胞DNA受损后的SOS修复反应来检测化合物的生物遗传毒性,SOS chromotest是一种特异性的β-半乳糖苷酶诱导实验,一旦DNA损伤,组成该系统的RecA蛋白即转化为RecA蛋白水解酶,此酶分解阻遏蛋白,使受阻遏的SfiA基因去阻遏,并启动lacZ基因转录翻译,产生半乳糖苷酶,此酶分解邻硝基苯β-D-半乳糖苷ONPG,产生黄色可溶性物质,根据其颜色的深浅对被诱导酶的数量进行定量测定,从而判断DNA是否受损伤及损伤的程度。优点:(1)快速、简便,测定过程只需7h (2)灵敏,被处理细胞全产生或不产生SOS反应,用分光光度法测定邻硝基苯β-D-半乳糖苷分解产物非常灵敏(3)准确,SOS显色法测定的是遗传物质对细胞原发的直接反应,其阳性结果较可信。

药物毒理学18907

染色体畸变 在某些条件下,染色体的形态结构或树目所发生的异常改变是染色体畸变。 核内复制 核内复制是指在一次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不是复制一次,而是复制两次,而细胞只分裂了一次。 首过代谢或首过效应 指某些药物首次通过肠壁或经门静脉进入肝脏时,被其中的酶所代谢,体致使进入循环的药量减少的一种现象。 体细胞突变学说 体细胞突变学说(somatic mutation theory)认为突变引起的细胞形态变化及功能失调或丧失是人体衰老的重要原因。二倍体细胞中两条染色体上等位基因都被某些突变因素击中时,子代细胞会很快发生形成、功能的改变,甚至死亡。由此可见,二倍体细胞的衰老性改变取决于这种等位基因被击中的比率以及所造成缺陷的水平。 突变 突变是指物种遗传基因在某些物理、化学、生物因素作用下,短期内发生的某些基因序列的变化。 基因突变 基因突变指基因的核苷酸序列或数目发生改变。 蓄积作用

外来化合物一次性进入机体之后,可经代谢或原型排出体外,但当化合物与机体发生亚慢性接触,将反复进入机体,而且当进入的速度或总量超过代谢转化与排出的速度或总量时,化合物就有可能在机体内逐渐增加并贮留,这种现象称为化合物的蓄积作用。 可靠安全系数 药理学的名词,是指会使1%实验总体死亡的1%致死量,相对于可以治疗99%实验总体的99%有效剂量之间的比例(LD1/ED99)。 安全指数及意义 是指基本无害量与基本有效量之比值。其公式为 SI=LD5/ED95。SI价值可以说明药物的临床安全性,但该值往往难以精确地测定出来,因为LD5及ED95处于S型曲线平坦端,测定误差很大。 剂量 剂量:剂量的概念相当广泛,可指给予机体药物的量或与机体各部位接触药物的量,也可指药物被吸收入机体的量、或药物在靶器官作用部位或体液中的浓度等。由于被吸收进入机体靶器官的量不易测定,故剂量一词,一般指给予机体或与机体接触的量,并以每单位体重给予药物的重量来表示,如 g/kg体重,mg/kg体重。 急性毒作用带及其意义 答:急性毒作用带(Zac)是药物的半数致死量与急性毒性最小有作用剂量(阈剂量)的比值来表示。此值愈大,则急性毒性最小有作用剂量与可能引起死亡的剂量(以LD50表示)的差距就愈大,此种药物引起死亡的危险性就愈小;反之,比值愈小,则引起死亡的危险性就愈大。 急性毒性试验剂量水平选择的基本原则 1、以测定LD50及剂量-反应曲线的斜率为目的(10%-50%-90%)

药物毒理学重点复习知识总结

药物毒理学简答总结 第三章 一、简述肝损伤的类型及主要代表药 1.肝细胞死亡:对乙酰氨基酚、烷化剂 2.脂肪肝:丙戊酸、四环素 3.小管胆汁淤积:第一代头孢菌素、环孢素 4.胆道损害:亚甲基二本胺 5.肝纤维化:甲氨蝶呤、维生素A 6.血管损伤:达卡巴嗪 7.过敏性肝炎:氯丙嗪、氟烷 8.肝肿瘤:雄激素类、亚硝酸盐 二、肝脏是药物毒性靶器官的原因 1.血供丰富(1.5L/min) 2双重血供(门静脉2/3) 3.肝脏是重要代谢器官 4.肝血窦结构特殊 5.胆汁形成排泄 三、简述肝损伤的类型和主要代表药 第四章 一、.药物引起肾脏损伤的类型有哪些 ①性肾小管坏死 药物:氨基糖苷类、一、二代头孢、多粘菌素、过量阿司匹林、过量对乙酰氨基酚、金属离子、两性霉素B、麻醉药 ②小球肾炎和肾病综合征 药物:非甾体类抗炎药、锂盐、含巯基药物、阿霉素、丝裂霉素C、金属、汞制剂、吲哚美素、保泰松、利福平、磺胺类、海洛因 ③质性肾炎 药物:青霉素、头孢菌素类、氨基糖苷类、利福平、非甾体抗炎药、磺胺类、普萘洛尔、干扰素等 ④阻性肾脏衰竭(原因:结晶在肾小管沉积)药物:呋塞米、抗癌药、磺胺类 ⑤疮样综合征圈6其它:锂盐 药物:异烟肼、普鲁卡因胺、甲基多巴、苯妥英钠、氯丙嗪、利血平、奎尼丁、金制剂

二、肾是药物毒性靶器官的原因 1.血流丰富 2.肾小管浓缩 3.尿液PH变化 4.也可进行生物转化 5.免疫复合物易沉着 第五章 一、请例举临床上常见的心血管毒性药物 抗心律失常药: 奎尼丁,利多卡因等,是心脏传导速率减慢,早期心律失常,心动过缓,传导阻滞等; 洋地黄毒苷,地高辛等影响动作电位延续时间,AV传导减慢; 儿茶酚胺类药物如多巴酚丁酚,扎莫特罗等导致心动过速,心肌细胞死亡; 支气管扩张药:如肾上腺素,异丙肾上腺素等导致心动过速; 抗肿瘤药:如多柔比星等导致心肌病,心力衰竭; 抗病毒药:如利巴韦林等导致心肌病。 二、药物对心血管损伤类型 1.心力衰竭 2.心律失常(冲动形成异常冲动传导异常) 3.心肌炎与心肌病 4.心包炎 5.心脏瓣膜病 6.高血压 7.低血压 8.血管炎 三、.药物对心血管系统的毒性作用的机制有哪些 ①干扰离子通道和离子稳定:干扰Na离子通道、K离子通道、Ca离子通道、影响细胞内Ca 离子稳定 ②改变冠脉流量和心肌能量代谢 ③细胞凋亡与坏死,可诱导心肌凋亡药物:可卡因、罗红霉素、异丙肾上腺 第六章 一、试述药物对呼吸系统的毒性作用 1、呼吸抑制 (1)吗啡:急性中毒致死的主要原因 (2)巴比妥类:抑制呼吸中枢 (3)筒箭毒碱:阻断呼吸及神经肌肉接头的N2受体,引起呼吸麻痹。 2、哮喘 (1)解热镇痛抗炎药:某些哮喘患者服阿司匹林或其他解热镇痛抗炎药后可诱发哮喘,称为“阿司匹林哮喘”。 (2)β-受体阻断药:阻断支气管平滑肌上β2受体,导致支气管收缩,引发哮喘。 (3)拟胆碱药:毛果芸香碱、乙酰胆碱等可兴奋支气管平滑肌上的M受体,导致支气管收缩,引发哮喘。 (4)麻醉性药物:氯胺酮、普鲁卡因胺、利多卡因可引起支气管痉挛,引发哮喘 (5)其他:青霉素、头孢、磺胺类、喹诺酮类、多粘菌素B、新霉素、四环素等抗菌药,疫苗、抗毒素、血清等生物制品(机制:1型变态反应)

中国药科大学 药物分析 期末试卷(B卷)

中国药科大学药物分析期末试卷(B卷) 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 专业药学专业药物分析方向班级学号姓名 核分人: 一、选择题(共15分) (最佳选择题) 每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最佳答案(每题1分) 1. 中国药典主要内容包括:( ) A 正文、含量测定、索引 B 凡例、制剂、原料 C 鉴别、检查、含量测定 D 前言、正文、附录 E 凡例、正文、附录 2. 日本药局方与USP的正文内容均不包括( ) A.作用与用途 B.性状 C.含量规定 D.贮藏 E.鉴别 3. 按药典规定, 精密标定的滴定液(如氢氧化钠及其浓度)正确表示为( ) A.氢氧化钠滴定液(0.1520M) B.氢氧化钠滴定液 (0.1524mol/L) C 氢氧化钠滴定液(0.1520M/L) D. 0.1520M氢氧化钠滴定液 E. 0.1520mol/L盐酸滴定液 4、药物中氯化物杂质检查的一般意义在于它( ) A. 是有疗效的物质 B. 是对药物疗效有不利影响的物质 C.是对人体健康有害的物质 D. 是影响药物稳定性的物质 E.可以考核生产工艺和企业管理是否正常

5. Ag-DDC 法是用来检查 ( ) A. 氯化物 B. 硫酸盐 C. 硫化物 D. 砷盐 E. 重金属 6. 采用碘量法测定碘苯酯含量时,所用的方法为 ( ) A. 直接回流后测定法 B. 碱性还原后测定法 C. 干法破坏后测定法. D. 氧瓶燃烧后测定法 E. 双氧水氧化后测定法 7. 四环素类药物在碱性溶液中,C 环打开,生成 ( ) A. 异四环素 B. 差向四环素 C. 脱水四环素 D. 差向脱水四环素 E. 配位化合物 8. 甾体激素类药物鉴别的专属方法为 ( ) A. UV B. GC C. IR D. 异烟肼法 E. 与浓硫酸反应 9. 药物的碱性溶液,加入铁氰化钾后,再加正丁醇,显蓝色荧光的是 ( ) A .维生素A B .维生素B 1 C .维生素C D .维生素D 10. 中国药典2000年版测定维生素E 含量的内标物为 ( ) A.正二十八烷 B.正三十烷 C.正三十二烷 D.正三十烷 E.十六酸十六醇酯 11. 加入氨制硝酸银后能产生银镜反应的药物是 ( ) A.地西泮 B.阿司匹林 C.异烟肼 D.苯佐卡因 E.苯巴比妥 12. 坂口(Sakaguchi)反应可用于鉴别的药物为 ( ) A. 雌激素 B. 链霉素 C. 维生素B 1 D. 皮质激素 E. 维生素C 13. 维生素A 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含量,计算公式中换算因子为 ( ) A .效价(IU/g) B .效价(g/IU) C .(g/IU)1% cm 1效价E D .1% cm 1(IU/g)E 效价 E .(IU/g)1% cm 1效价E

中国药科大学 药物分析 期末试卷

中国药科大学药物分析期末试卷(A卷) 2007-2008学年第一学期 专业药学专业药物分析方向班级学号姓名 人: 得分评卷人一、填空题(每空0.5分,共15分) 1、非盐酸盐药物在生产过程中也可能引入的氯离子,氯离子对人体_______,但它能反映药物的_______及生产过程_______,因此氯化物常作为_______杂质检查。药物中的微量氯化物检查的条件是在______比色管中,在_________条件下与__________反应,生成氯化银胶体微粒而显白色浑浊,与一定量的_____________溶液在相同条件下产生的氯化银浑浊程度比较,判定供试品中氯化物是否符合________规定。比较时,比色管同置______背景上,从比色管__________观察,比较,即得。氯化物浓度以50ml中含_________μg的Cl-为宜,此范围内氯化物所显浑浊度明显,便于比较。供试品溶液如不澄清,应________;如带颜色,可采用____________解决。 2、药品质量标准分析方法验证的目的是证明采用的方法适合于相应检测要求。建立药品质量标准时分析方法需经验证。验证内容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HPLC法进行药物分析测定时系统适用性试验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系统适用性试验的常见内容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砷盐的检查时,有机结合的砷通常须经 ______________________处理:取规定量的供试品与_________或氢氧化钙、硝酸镁共热转化为_________后,依法检查。操作中应注意炽灼温度不宜超过700℃。

药物毒理复习题B

药物毒理学复习题B 一、概念 1. 剂量 2. 安全指数及意义 3. 非损害作用 4. 非临床研究 5. 急性毒作用带及其意义 6. 致畸性 7. 皮肤毒性试验 8. 毒药 9.微核 二、填空 1. 在点突变中,如果在DNA多核苷酸链上发生嘌呤相互取代或嘧啶相互取代的突变,叫,如果嘌呤取代嘧啶或嘧啶取代嘌呤,称。 2. 是口服药物的主要吸收部位。 3. Ames试验菌株鉴定实验包括:;;。 4. 一个药物的脂水分配系数大,表明其易溶于脂,反之表明易溶于水。凡易溶于脂的物质,在机体内就呈现,而易溶于水则呈现。 5. 是药物对骨髓造血机能最严重的损伤。 6. 胚胎对药物致畸最敏感的时期是,在此时期之前及后则敏感性均较差,如超过一定的时期,则失去敏感性,即使加大剂量也仅仅引起胚胎或胎儿死亡无致畸。 三、判断,正确的划√,错误的划×,不用改正 1. 微粒沉积到呼吸道前其大小可能发生变化。 2. 口服的药物在胃内的停留过程中大部分可被崩解、分散、和溶解。但由于胃缺乏绒毛,故吸收面积有限,除一些弱碱性药物有较好吸收外,大多数药物吸收较差。 3.急性毒作用带(Zac)值愈大,则急性毒性最小有作用剂量与可能引起死亡的剂量( 以LD50 表示) 的差距就愈小,此种药物引起死亡的危险性就愈大。 4. 过敏反应的形成必须具备三个要素:致敏原,致敏条件、激发。

5.芳香族药物中引入羟基后,由于极性增强而减小了毒性。 6. 药物通过结肠的速度较快,并且结肠中分泌液量小,不利于药物的吸收。 7.皮肤急性毒性试验是观察完整皮肤在一次接触外用药物短期内所产生的毒性反应。8.作用量积蓄及功能性蓄积均可用化学方法检测出。 9.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 缺陷人群要慎用伯氨喹啉、磺胺类等氧化类药物。10. 四氯化碳是公认的典型的肝脏毒物,毒性较强,对各种实验动物和人均能造成肝损害,常以它的毒性指数来比较其它肝脏毒物的毒性。 四、简答 1、慢性中毒 2.安全指数及意义 3.Ames试验原理 4. 药物对内分泌系统的毒性作用特点 5. 微生物回复突变的原理 6. GLP的研究过程中需要修改实验方案时,如何办? 五、论述 Ames试验菌株鉴定实验包括哪些内容 药物毒理学复习题B答案 一、概念 1. 剂量:剂量的概念相当广泛,可指给予机体药物的量或与机体各部位接触药物的量,也可指药物被吸收入机体的量、或药物在靶器官作用部位或体液中的浓度等。由于被吸收进入机体靶器官的量不易测定,故剂量一词,一般指给予机体或与机体接触的量,并以每单位体重给予药物的重量来表示,如 g/kg体重,mg/kg体重。 2. 安全指数及意义:安全指数(SI)是指基本无害量与基本有效量之比值。其公式为 :SI=LD5/ED95 3. 非损害作用:非损害作用亦称无损害作用。一般认为非损害作用的特点是不引起机体形态、生长发育和寿命的改变;不引起机体功能容量和机体对额外应激状态代偿能力的损伤,应激状态是外界有害因素在机体引起的所有非特异性生物学作用的总称。

第七版 毒理学基础总结

毒理学基础总结归纳 第一章绪论 一、名词解释 1、毒理学(Toxicology):研究毒物性质与机体或生态系统相互作用规律的学科。(包括毒性、入侵途径、中毒机理和病理过程) 2、现代毒理学(modern Toxicology ):研究所有外源因素(如化学、物理和生物因素)对生物系统(living systems)和生态系统(ecosystem)的损害作用/有害效应(adverse/harmful effects)与机制,以及中毒的预防、诊断和救治的科学。 二、问答题 1、简述毒理学的基本功能以及三大领域: 答:⑴毒理学两个基本功能: ①检测理化因素产生的有害作用的性质(危害性鉴定功能); ②评价在特殊暴露条件下出现毒性的可能性(危险度评价功能); ⑵三大研究领域: ①描述毒理学(descriptive toxicology) ②机制毒理学(mechanistic toxicology) ③管理毒理学(regulatory toxicology) 2、毒理学方法: 答:体内试验(整体动物试验),体外试验,人体试验,流行病学研究 3、3R原则: 答:替代,减少,优化和改良 第二章毒理学基本概念 一、名词解释 1、外源化学物(Xenobiotics):是在人类生活的外界环境中存在、可能与机体接触并进入机体,在体内呈现一定的生物学作用的化学物质,又称为“外源生物活性物质”。

2、毒性(toxicity):化学物引起有害作用的固有能力,毒性是一种内在的、不变的性质,取决于物质的化学结构。 3、毒物(toxic substance , poison ,toxicant):在较低的剂量下可导致机体损伤的物质。 4、损害作用(adverse effect):指影响机体行为的生物化学改变,功能紊乱或病理损害,或者降低对外界环境应激的反应能力。 5、非损害作用(non-adverse effect):机体发生的生物学变化应在生物题适应代偿能力范围之内,生物体对其他外界不利因素影响的易感性也不应增高。 6、速发型毒作用(immediate toxic effect):某些外源化学物在一次暴露后的短时间内所引起的毒作用。 7、迟发型毒作用(delayed toxic effect):在一次或多次暴露某种外源性化学物后,经一定时间间隔才出现的毒作用。 8、局部毒性作用(local toxic effect):某些外源化学物在生物体暴露部位直接造成的损害作用。 9、全身毒作用(systemic toxic effect):外源化学物被机体吸收后并分布至靶器官或全身后所产生的损害作用。 10、剂量(dose):是决定外源化学物对生物体损害作用的重要因素。 11、暴露剂量:表示个人或人群暴露的物质的量;动物的暴露剂量被称为给予剂量。 12、内剂量:为经吸收到机体血液的外源化学物的量。 13、靶器官剂量:为发生损害作用部位的外源化学物的量,可更好地反映剂量-效应关系,也称到达剂量和生物有效剂量。 14、靶器官:外源化学物直接发挥毒作用的器官。 15、生物标志(biomarker):外源化学物通过生物学屏障并进入组织或体液后,对该外源化学物或其生物学后果的测定指标。通常把生物标志分为暴露标志、效应标志和易感性标志。 16、暴露生物标志(biomarker of exposure):是测定组织,体液或排泄物中吸收的外源化学物其代谢产物或与内源性物质的反应产物作为吸收剂量或靶剂量的指标,提供关于暴露于外源化学物的信息。包括内剂量标志和生物效应标志。 17、效应生物标志(biomarker of effect):机体中可测出的生化生理行为和其他改变

【考试重点】中国药科大学《药物色谱分析》期末考试重点

《药物色谱分析》复习重点 第三章 气相色谱法 1. 了解气相色谱法的特点及分类; 2. 气相色谱的固定液 (1)对固定液的要求 (2)样品组分与固定液之间的分子作用力的种类 (3)固定液的极性与分离特性评价,主要掌握Rohrschneider 常数,了解McReynolds 常数 (4)固定液的分类,掌握几种常见固定液如聚二甲基硅氧烷类、聚苯基甲基硅氧烷类、氰烷基聚硅氧烷类和聚乙二醇的特点及使用分析对象。 (5)气相色谱中如何选择固定液 3、气-液色谱柱气相色谱法 (1)气-液色谱柱气相色谱法中对担体的要求; (2)使用前担体的表面处理的原因及方法,其中担体表面处理时釉化的目的是什么? (3)填充柱的老化的目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4.气-固色谱与气-液色谱的特点比较 5. 毛毛细细管管柱柱气气相相色色谱谱法法 (1)毛细管柱的柱管使用聚酰亚胺涂层的原因及作用 (2)交联毛细管柱的特点及常用交联方法,毛细管气相色谱柱交联引发剂主要有哪些?

(3)毛细管柱进样方式,掌握分流及吹尾气目的。 (4)分流比及测定方法;线性分流与非线性分流及影响样品失真的因素。 (5)分流进样法的优缺点。 第四章气相色谱检测器 气相色谱检测器的种类及其原理、性能特点(主要FID、 ECD、NPD) 第五章气相色谱相关技术 1.程序升温色谱法 (1)特点 (2)主要方式及适用对象 2.顶空气相色谱法 (1)特点、分类 (2)静态顶空分析的原理及影响静态顶空气相色谱分析的因素 (3)动态顶空分析的原理及动态顶空法操作条件选择 第六章GC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 1. 如何判断待测物是否可以直接进行GC分析 2. 哪些化合物经过衍生化后可以进行GC分析

毒理学 简答整理

1.生物学标志的概念和分类?答:概念:生物学标志又称生物学标记或生物学标志物,是针对通过生物学屏障并进人组织或体液的化学物及其代谢产物,以及它们引起的生物学效应而采用的检测指标。分类:①.暴露生物标志:是测定组织、体液或排泄物中吸收的外源化学物及其代谢物或与内源性物质的反应产物,作为吸收量或靶剂量的指标,包括⑴内剂量生物标志;⑵生物有效剂量生物标志。②.效应生物标志:指机体内可测量的生化、生理或其他方面的改变。③.易感性生物标志:是关于个体对外源化学物的生物易感性的指标,即反映机体先天具有或后天获得的对暴露外源性物质产生反应能力的指标。 2.贮存库的概念及其毒理学意义?答:贮存库是指虽有外源化学物的蓄积,但尚未显示相应中毒效应的部位。意义:①减少蓄积部位以外的靶器官的毒物剂量,减轻急毒②体内慢性中毒的来源:动态平衡消除-再释放-潜在危害。 3.修复障碍主要引起哪些毒性?答:炎症;坏死;纤维化;致癌作用。 4.毒物与靶分子结合的类型?答:a.非共价结合:通过非极性交互作用或形成氢键与离子键,特点:互不结合,通常是可逆的;b.共价结合(相对重要):一般是不可逆的,能永久性改变内源性分子结构,故共价结合具有重要的毒理学意义;c.脱氢反应:自由基迅速引起内源化学物脱氢,生产新的内源性自由基;d.电子转移:如化学物将血红蛋白分子中的亚铁氧化生成铁,引起高铁蛋白血症;e.酶促反应:少数毒素通过酶促反应作用于特定靶蛋白。 5. 危险度评定的内容包括四个部分?答:明确外源化学物对机体损害作用的存在与否(危害认定);定量评定接触剂量与损害程度关系(剂量-反应关系评定);确定人类实际接触量和接触情况(接触评定);在此接触情况下对人群危险度的估计(危险度特征分析)。 6. 毒物发挥其对机体毒性作用的四个过程?答:1.经吸收进入机体的毒物通过多种屏障转运至一个或多个靶部位;2.进入靶部位的终毒物与内源靶分子发生交互作用;3.毒物引起机体分子、细胞和组织水平功能和结构的紊乱;4.机体启动不同水平的修复机制应对毒物对机体的作用,当机体修复功能低下或毒物引起的功能和结构紊乱超过机体的修复能力时,机体即出现组织坏死、癌症和纤维化等毒性损害。 7. 影响外源化学物毒性作用的主要四类因素?答:1.化学物因素:化学结构(取代基团对毒性的影响;异构体和立体构型对毒性的影响;同系物的碳原子数和结构对毒性的影响);理化性质(脂水分配系数对毒性的影响;分子量、颗粒、比重对毒性的影响;挥发性和稳定性对毒性的影响;气态物质的血气分配系数对毒性的影响;电离度和荷电性对毒性的影响);不纯物或杂物。2.机体因素:物种、品系差异;个体间的遗传学差异;机体其他因素。3.环境因素:气象因素;噪声、振动与紫外线;昼夜与季节节律;动物饲养条件。4.化学物的联合作用。*5.暴露因素。 8.突变的类型?答:1.自发突变。2.诱发突变:a.基因突变(碱基臵换和移码突变);b.染色体畸变(染色单体型畸变、染色体型畸变);c.染色体数目的改变(非整倍体和多倍体)。 9.遗传学终点分类?答:①DNA原始损伤(形成加合物,断裂,交联);②基因突变; ③染色体畸变;④染色体组畸变。 10.化学致癌物分类(各种致癌因素分组)?答:组1,人类致癌物,对人类致癌性证据充分者属于本组;组2,人类可能致癌物(组2A)和人类可疑致癌物(组2B);组3,基于现有证据不能对人类致癌性进行分类;组4,人类可能非致癌物。 11.发育毒性的定义和主要表现有?答:1.概念:指出生前后接触有害因素,子代个体发育为成体之前诱发的任何有害影响。2.主要表现为:发育生物体死亡;生长改变;结构 异常;功能缺陷;子代对某些疾病的易感性 增加。 12.发育各阶段发育毒性作用的特点?答:1. 着床前期:一般很少发生特异的致畸效应, 通常是着床前丢失,即指未分化细胞受化学 毒物损伤而致胚泡死亡。2.器官形成期:是 发生结构畸形的关键期或致畸敏感期。发育 毒性的主要表现:(1)结构畸形:最为突出 (2)胚胎死亡:吸收胎、流产(3)生长迟 缓。3.胎儿期:接触发育毒物很可能对生长 和功能成熟产生影响,如免疫系统、中枢神 经系统和生殖器官的功能异常等。不良作用 主要表现为生长迟缓、特异的功能障碍、经 胎盘致癌和偶见死胎。4.围生期和出生后的 发育期:围生期是一生中对致癌物最敏感的 时期。 13. 急性毒性试验的目的?答:1.确定受试 物的一系列急性毒性参数,通常以LD50为最 主要的参数,并根据LD50值进行急性毒性分 级。2.初步评价受试物对动物的毒性和对人 体产生损害的的危险性大小、毒效应的特征、 靶器官和剂量-反应关系等。3.为亚急性、亚 慢性和慢性毒性试验以及其他毒理研究的染 毒剂量设计和观察指标选择提供依据和建 议。4.为毒作用机制研究提供初步线索。 14. Ames实验的原理、定义?答:定义:细 菌回复突变试验是利用突变体的测试菌株, 观察受试物能否纠正或补偿突变体所携带的 突变改变,判断其致突变性。原理:人工诱 变的突变株在组氨酸操纵子中有一个突变, 突变的菌株必须依赖外源性组氨酸才能生 长,而在无组氨酸的选择性培养基上不能存 活,致突变物可使其基因发生回复突变,使 它在缺乏组氨酸的培养基上也能生长。计数 诱发的回复菌落数即可判断化学毒物的致突 变性。 15.母体毒性与发育毒性的关系?答:1.具有 发育毒性,但无母体毒性,表示发育毒性有 特定的机制,与母体毒性无关。2.出现发育 毒性也出现母体毒性,尤其是当发育毒性只 在母体毒性存在时才能被观察到的时候,发 育效应可能是间接的,往往不具有特定的致 畸机制。3.具有母体毒性,但不具有致畸作 用。这类物质在妊娠期容易引起警觉。4.在 一定剂量下,既无母体毒性,也不出现发育 毒性。 16.致畸(发育毒性)作用机制?答:基因突 变与染色体畸变;干扰基因表达;细胞损伤 与死亡;干扰细胞-细胞交互作用;通过胎盘 毒性引起发育毒性;干扰母体稳态;细胞凋 亡;内分泌干扰作用。 17.三段生殖毒性试验分别为?答:I段:生 育力和早期胚胎发育毒性试验(一般生殖毒 性试验);II段:胚体-胎体毒性试验(致畸 试验);III段:出生前后发育毒性试验(围 生期毒性试验)。 18.确认人类致畸物的标准?答:1.一种特殊 的缺陷或几种缺陷并发的频率突然增加;2. 缺陷的增加与某种已知的环境改变相关联; 3.在妊娠的特殊阶段已知暴露于某种环境的 改变,产生有特征性缺陷的综合征;4.缺少 妊娠时引起特征性缺陷婴儿的其它共同的因 子。 19.实验动物的选择1.急性毒性试验:大鼠、 小鼠、狗;2.亚慢性、慢性毒性试验:大鼠、 狗;3.皮肤刺激试验和致敏试验:兔豚鼠; 3.眼刺激试验:兔; 4.遗传毒理学试验:小 鼠;5.致畸试验:大鼠、小鼠和兔;6.致癌 试验:大鼠和小鼠;7.迟发性神经毒性试验: 母鸡。 20. 细胞色素P450酶系催化的主要反应类型 有?答:脂肪族羟化、芳香族羟化、环氧化、 杂原子(S-、N-、I-)氧化和N-羟化、杂原 子(O-、S-、N-)脱烷基、氧化基团转移、 酯裂解、脱氢。 21.急性毒性试验方法的要点:实验动物的选 择和控制、受试物及处理、实验动物染毒方 式、剂量分组、毒性作用观察、观察持续时 间和周期、急性毒性分级和评价。 22. 哺乳动物长期致癌实验?答:动物选择, 目前通常选用两种动物(大鼠和小鼠)进行 试验;动物数量,每组动物数应较一般毒性 试验为多;剂量设计,为观察到剂量-反应关 系,一般使用三个剂量;实验期限与染毒时 间,原则上实验期限要求长期或终生;结果 的观察、分析和判定,主要的分析指标有肿 瘤发生率、多发性、潜伏期。 23.DNA损伤修复方法?答:直接修复、碱基 切除修复、核苷酸切除修复、双链断裂修复, 交联修复。 24.致癌三个过程及特征?答:1.引发阶段: 不可逆;所引发的“干细胞”在形态学上无 法识别;对外源性化学物质和其他化学因素 敏感;引发细胞可能自发(内源性)启动; 需要通过细胞分裂“固定突变”;剂量-反应 关系良好,但很难测定的阈值,无可测定的 最大反应;引发剂的强度以经一定的促长阶 段后发生的癌前病变来定量。2.促长阶段: 可逆(基因表达、细胞水平);持续给以促长 剂才可维持促长细胞群;对衰老、饮食和激 素因子敏感;内源性促长剂可起“自发”促 长作用;剂量—反应关系显示有可测阈值和 最大作用;以能否有效地扩大引发细胞群来 确定促长剂的相对强度。3.进展阶段:不可 逆;核型不稳性性导致细胞基因组结构的形 态学改变;进展的早期阶段,已改变的细胞 对环境因素敏感;在进展阶段可以观察到良 性或恶性肿瘤;进展剂使已促长的细胞进入。

中国药科大学中药制剂分析重点综述

中国药科大学中药制剂分析期末考试~ 级王学姐by---10 回忆了一下本届考试的内容,不太记得了,说下大概。答案不一定全对。考试题型:)分*20一.填空题(1杂质的检查分为:制剂通则检查,一般杂质检查,特殊杂质检查,残余农药检查,黄曲霉1. 素检查,二氧化硫检查,微生物限度检查。 2.取样的基本原则:代表性,真实性,科学性阴性对照溶液是将制剂处方中减去欲鉴定药味后的其它所有各味药材,按制剂方法处理3.后,再以制备样品供试液相同的比例、方法、条件制成溶液。:凡例,正文,附录,索引4.中国药典的内容一般分为 5.氧化反应,代谢反应为药物代谢第一相反应,结合反应为第二相反应 6.挥发油为混合物,含脂肪族,芳香族,萜类类物质。-碘化钾,碘化铋钾,碘化汞钾,硅钨酸7.生物碱沉淀试剂:碘 分)单选题(2*10二.给了药材名其他有选填题,选择题第一题是以下哪项为砷盐检查法,有 一题是皂苷的性质,称,让你选鉴别方法,所以要记得药材的主要成分是哪类物质。)判断题(2*10三.重金属是指能与硫化钠沉淀的物质。错,硫代乙2.1.取样后的样品要销毁。错,留样观察。芦丁与槲皮素4.Hgs。酰胺,硫化钠。3.熊胆的主要成分牛磺熊去氧胆酸,朱砂的主要成 分中药大。5.Rf在聚酰胺薄层上芦丁的极性大,所以芦丁的Rf小。错,芦丁酚羟基比例小,皂苷流动相中加入二乙胺,顺序反过来6.浓酸,稀酸,水。错,矿物质的处理顺序是混合酸,不记得了,大概是说可以使原本不能分开的有双键等差异的物质分开。错,加入硝酸银。7.不含熊磺酸的阴性对照二至丸的鉴别的试剂有二至丸供试品,不含女贞子的阴性对照溶液,溶液。)简答题(1*8,1*7,1*10四.方法学考察的内容:提取条件的选定;净化分离方法的选定;测定条件的选择;空白试验1.重复性试验;检测灵条件的选择;线性关系考察;测定方法的稳定性考察;精密度实验;敏度及最小检出量;2.中药制剂质量标准的前提:药物组成稳定、原料稳定、制 备工艺稳定 3.类似上述简答题中的第六题。给了一段蜜丸提取鉴别的文字,问目的和提取到的物质。第一问是问将蜜丸打碎后加入水溶散的目的。第二问是问加入乙醚提取到的物质及鉴别方法,第三问是问加入甲醇后提取到到的物质及鉴别方法。 五.综合题(15) 复方丹参方由丹参,三七,冰片组成。 (1)叙述丹参的提取分离方法及定性鉴别的方法并说明现象。 (2)叙述三七的提取分离方法及用高效液相定量分析的方法。 重点: 第一章绪论 1.中药制剂分析的特点⑴中药制剂化学成分的多样性与复杂性:日本学者对浸膏剂质量进行研究,

毒理学重点汇总

毒理学上半部分总结 目前还存在以下几点需要补充和细化的地方: ⑴代谢活化的两相 ⑵癌基因的分类,具体机制 ⑶细胞恶性转化后的特点 第十六章药物致突变作用的研究及其试验方法 一、Ames试验 (一)原理 组氨酸缺陷型的鼠伤寒沙门氏菌在缺乏组氨酸的培养基上不能生长,但在加有致突变原的培养基上培养,可产生回复突变,恢复合成组氨酸的能力成为野生型,能在缺乏组氨酸的的培养基上生长成为菌落,通过计数菌落出现的数目就可以估算药物诱变性的强弱。 正向突变 鼠伤寒沙门菌组氨酸+ 鼠伤寒沙门菌组氨酸- (野生型)回复突变(突变型、营养缺陷型) S9混合液 受试物 10098 多数致突变物和致癌物的检测 (三)计量设计 西药<=5mg/皿,中药可超过5mg/皿,最低剂量1ug/皿或0.1ug/皿,至少五种不同剂量(药物不溶于水可用DMSO或乙醇作溶剂) (四)对照组 用溶媒作阴性对照;已知致突变作阳性对照;使用间接诱变物作对照时,注意平行设加S9与不加S9的对照。 (五)代谢活化:S9(经诱导剂处理过的肝脏微粒体酶) (六)试验方法:渗入法;点试法 (七)结果判断 1、渗入法:当药物浓度达到5mg/皿仍为阴性者,可以认为是阴性。 2、点试法:凡在滤纸片周围长出一圈密集的回变菌落,该药物即为致突变物质,如只在平皿上出现少数散在的自发回变菌落,则为阴性。 二、哺乳动物培养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对象,选材,剂量,实验设计(理解),结果判定,公式(考试不给)) (一)动物 1、细胞:中国仓鼠肺细胞(CHL) 2、剂量:至少三种不同剂量,高剂量以50%细胞生长抑制浓度,但最高不要超过10mmol/L, 中低剂量采用倍量稀释法。 3、代谢活化:S9(哺乳动物肝微粒体酶)进行体外代谢活化。 4、药物作用时间:非活化组分别作用24和28小时收获细胞,活化组作用6小时以上。 5、标本制作时间:分别在24和48h收获细胞制作标本,活化组可省略48h时间点。 6、对照:空白对照、阳性对照、溶剂对照和S9对照。

中国药科大学年药物化学期末考试

中国药科大学年药物化学期末考试

————————————————————————————————作者:————————————————————————————————日期:

.中国药科大学2005年药物化学期末试卷 盐酸乙胺丁醇临床用于_____________。 5.烷化剂类抗肿瘤药分为氮芥类、_____________类、磺酸酯及卤代多元醇类、_____________类。 6.头孢菌素与青霉素相比特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炔雌醇的结构是_____________临床用于_____________。 3.对乙酰氨基酚的结构式是_____。 4.吗啡分子结构中因具有_____及_____,因而显酸碱两性。 6.顺铂临床用于__________。 7.环磷酰胺临床使用的剂型为_____。 8.林可霉素的主要用途是__________。 9.6-APA的结构式为_____。 10.孕甾烷的基本结构式是_____。 11.对氨基水杨酸钠临床用途是_____。 12.克霉唑的临床用途为_____。 2.炔诺酮的化学名为。 3.氟尿嘧啶为抗肿瘤药;卡莫司汀为抗肿瘤药。 4.半合成青霉素的主要中间体为,半合成头孢菌素的主要中间体为。 5.磺胺类药物的必需结构为,且氨基与基必须成对位。 6.盐酸吗啡注射液放置能被空气氧化成毒性较大的,故应避光、密闭保存。 1.心血管系统药物可分为(1)__________(2)(3)__________和抗心律失常药四大类。 2.甲丙氨酯又可称为__________。 3.盐酸哌替啶为__________类镇痛药。 4.去甲肾上腺素属于__________类拟肾上腺素药,其主要用途是__________。 5.6-APA的结构式为__________。 6.土霉素结构中含有__________显弱酸性,还含有显碱性,故为两性化合物。 7.甾类激素按化学结构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和孕甾烷三类。 8.5-氟尿嘧啶临床用于__________6-巯基嘌呤临床用于__________。 2.扑热息痛药物中应检查( )杂质的含量。 A.对乙酰氨基酚 B.对氨基酚 C.水杨酸 D.对氨基苯甲酸 E.醋酸 3.双氯芬酸钠属于哪类药物( ) A.邻氨基苯甲酸类 B.吲哚乙酸类 C.芳基烷酸类 D.吡唑烷酮类 E.苯胺类 4.盐酸哌替啶的水溶液在pH值为( )时最稳定,短时煮沸不致破坏。 A.3 B.4 C.5 D.6 E.7 11.下列哪一药物属于抗菌增效剂( ) A.甲氧苄啶(TMP) B.卡托普利 C.磺胺嘧啶

中国药科大学-考研-分析化学名词解释

分析化学 第一部分误差和分析数据处理 Accuracy:准确度。测最值与真实值接近的程度(用误差表示)。 Precision:精密度:测定条件相同时,一组平行测定值之间相互接近的程度(用偏差来表示)。 偏差:测量值与平均值之差。 Absolute error:绝对误差。测量值与真实值之差。 方法误差:用于不适当的实验设计或所选方法不恰当所引起的误差。 仪器或试剂误差:由于仪器未经过校准或试剂不合规格所引起的误差。 操作误差:由于分析者操作不符合要求所造成的误差。 Relative error:相对误差。绝对误差与以实值的比值。 Systematic error:系统误差。由某种确定原因引起的误差,一般具有固定的方向和大小,重复测定时重复出现。 恒定误差:在多次测定中绝对值保持不变,但相对值随被测组分的含量增大而减少,这种系统误差叫恒定误差。 比例误差:在多次测定中,绝对值随样品量的增大而成比例的增大,但相对值保持不变,这样的系统误差叫做比例误差。 Accidental error:偶然误差。也叫随机误差,是由于偶然的原因引起的误差。 Significant figure有效数字:指在分析工作中实际能测量到的数字(保留1位欠准数字)。 置信区间:在一定置信水平时,以测量结果为中心,包括总体均值在内的可信范围。 相关系数:描述两个变量间相关性的参数。 显著性检验:用于判断某一分析方法或操作过程中是否存在较大的系统误差和偶然误差的检验。包括t检验和F检验。

第二部分容量分析法 Titer滴定度:指每毫升标准溶液相当于的待测组分的质量。 酸碱:凡能给出质子的物质是酸,能接受质子的物质是碱。 酸的浓度:在一定体积的溶液中含某种酸溶质的量称为酸的浓度。 碱的浓度:在一定体积的溶液中含某种碱溶质的量称为碱的浓度。 酸度:溶液中氢离子的浓度,严格讲是氢离子的活度,用pH表示。 碱度:溶液中氢氧根离子的浓度,严格讲是氢氧根离子的活度,用pOH表示。 电荷平衡:指在一个化学平衡体系中正离子带电荷总和与负离子带电荷总和相同,即溶液是电中性的。material balance质量平衡:也称为物料平衡,是指在一个化学平衡体系中某一组分的分析浓度等于该组分各种存在型体的平均浓度之和。 电荷平衡式:是指在一个化学平衡体系中正离子带电荷总和与负离子带电荷总和的数学表达式。 质量平衡式:是指在一个化学平衡体系中某一组分的分析浓度等于该组分各种存在型体的平均浓度之和的数学表达式。 Autoprolysis reaction溶剂的质子自递反应:在溶剂分子间发生的质子转移反应。 酸碱滴定曲线:在酸碱滴定中,以滴定过程中溶液的pH的变化对滴定剂消耗的体积(或滴定体积百分数)作图即酸碱滴定曲线。 缓冲溶液:由弱酸及其共轭碱或由弱碱及其共轭酸组成的具有一定PH范围缓冲能力的溶液。 分布系数:溶液中某种酸碱组分的平衡浓度占其总浓度的分数。 副反应系数:每种物质存在型体浓度占各种物质存在型体浓度总和比值的倒数,称为副反应系数。Proton balance equation质子条件式:酸碱反应达到平衡时,酸失去的质子数等于碱得到的质子数。Acid-base indicator酸碱指示剂;是一些有机弱酸和弱碱及其共轭酸与其共轭碱具有不同的结构,显现不同的颜色。 Colour change interval 指示剂的变色范围:酸碱指示剂的变色范围指酸碱指示剂发生颜色突变的pH 范围。 酸碱滴定突跃和突跃范围:在酸碱滴定过程中,溶液PH值的突变称为滴定突跃,突跃所在的PH范围为突跃范围。 反滴定法:又称剩余滴定法或回滴定法,当反应速度较慢或者反应物是固体的情形,滴定剂加入样品后反应无法在瞬间定量完成,此时可先加入一定量的过量标准溶液,待反应定量完成后再用另一种标准溶液作为滴定剂滴定剩余的标准溶液,称为反滴定法。 置换滴定法:对于不按照确定化学计量关系反应的物质(如有副反应),有时可通过其他化学反应间接进行滴定,即加入适当试剂与待测物质反应,使其被定量的置换出另外一种可直接滴定的物质,用标准溶液滴定此生成物,称为置换滴定法。 Stoichiometric point化学计量点:当化学反应按计量关系完全反应,即滴入标准溶液物质的量与待测组分物质的量恰好符合化学反应式所表示的计量关系,称反应达到了化学计量点.。 滴定终点:滴定分析中,借助指示剂变色来确定化学计量点到达,故指示剂的变色点称为滴定终点.。标定:用配置溶液滴定基准物质来计算其准确浓度的方法称为标定。 对标:用另外一种标准溶液滴定一定量的配制溶液或用该溶液滴定另外一种标准溶液来确定其浓度的方法。 Titration error滴定误差:由滴定终点与化学计量点不相符合引起的相对误差。 Nonaqueous titrations:非水滴定法。在非水溶剂中进行的滴定分析法称为非水滴定法。 Protonic solvent:质子溶剂。能给出质子或接受质子的溶液称为质子溶剂。 Aprotic solvent:非质子溶剂。分子中无转移性质子的溶剂称为非质子溶剂。

中国药科大学 波普解析期末试卷

中国药科大学波谱解析期末试卷(A卷) 2009-2010学年第二学期 专业班级学号姓名 核分人: 本试题可能用到的数据:苯的取代基位移(苯无取代时,δC128) 取代基Ci ortho meta para NMe +22.6 -15.6 +1.0 -11.5 CHO +9.0 +1.2 +1.2 +6.0 Me +9.1 +0.6 -0.2 -3.1 一、单项选择题(只考质谱氢谱和碳谱) (每小题2分,共30分) 1.质谱图中强度最大的峰,规定其相对强度为100%,称为()(A)分子离子峰(B)基峰(C)亚稳离子峰(D)准分子离峰 2.一般想要得到较多离子碎片信息,应该采用下列哪种离子源() (A) EI (B) APCI (C) ESI (D) FAB 3.下列方法能直接获得有机化合物分子式的是()(A)HR- MS (B)ESI-MS (C)FAB-MS (D)元素分析 。。。。。。 15.以下为同一化合物的两种表达方式,有关偶合常数大小描述不正确的是() (A) J7A, 7S>J2, 3N (B) J3X, 2>J1,2(C) J7S, 2 >J7A, 2 (D) J3N, 2> J3X, 2

二、简答题(质谱、氢谱和碳谱各一道题) (每小题10分,共30分) 1.某化合物,质谱图如下,试问其结构可能是(A)和(B)中的哪一种,请写出碎片m/z: 137, 120, 92的裂解途径。 (A)(B) 三、某化合物分子式为C8H14O3,MS、IR、1H NMR 和13C NMR图谱如下,请根据以上信息,推导出化 合物的结构 请按照以下顺序回答(不饱和度1分,IR2分,1H-NMR 4 分,13C-NMR 4分,推导过程4分,MS 3分,结构式2分, 共20分) 四、某化合物紫外光谱显示在258nm有最大吸收、 MS、IR、1H NMR和13C NMR图谱如下,请根据 以上信息,推导出化合物的结构 请按照以下顺序回答(UV 1分,IR 2分,1H-NMR 4分, 13C-NMR 4分,推导过程4分,MS 3分,结构式2分,共 20分)

最新整理卫生毒理学考试重点知识讲解

卫生毒理学考试重点 第一部分毒理学原理 第一章绪论 1、毒理学:现代毒理学以发展为研究所有外源因素(如化学、物理和生物因素)对生物系统的损害作用、生物学机制、安全性评价与危险性分析的学科。 2、毒物:指较低的剂量进入机体后能引起疾病或危及生命的物质。 3、所有的物质都是毒物,不存在任何非毒物质,剂量决定了一种物质是毒物还是药物。 4、二巯基丙醇(BAL)可用于治疗砷化物中毒,硝酸盐和硫代硫酸盐可用于治疗氰化物中毒,解磷定(2—PAM)可用于治疗有机磷农药中毒。 5、安全系数(SF): 6、毒理学替代法(又称3R法):即优化(refinement)试验方法和技术,减少(reduction)受试动物的数量和痛苦,取代(replacement)整体动物实验的方法。 7、根据化学物的结构、理化特性和某些生物学活性,即SAR,则可初步预测其潜在的危害性或致癌性。 8、人类基因组计划(HGP)是生命科学史上第一个大科学工程。 9、系统生物学是在分子水平上整体研究生物系统(细胞、组织、器官和整体)的一门学科。 10、系统毒理学:是研究外源化学物和应激因子对生物系统的干扰作用,检测分子表达和毒理学参数的变化,反复整合各种数据和资料以描述生物体更能的一门学科。 第二章毒理学基本概念 1、毒性:指化学物引起毒害作用的固有能力。毒效应:指化学物对机体健康引起的有害作用。二者是有区别的:毒性是化学物固有的生物学性质,我们不能改变

化学物的毒性,而毒效应是化学物毒性在某些条件下引起机体健康有害作用的表现,改变条件就可能影响毒效应。 2、中毒:生物体收到毒物作用而引起功能性或器质性改变后出现的疾病状态。途径:消化道、呼吸道、皮肤、注射器等。特点:各种更能障碍,应激能力下降,维持集体稳态能力下降,对环境中其他有害因素敏感性增高等。 3、任何一种化学物只要达到一定剂量,在一定条件下都有可能对机体产生有害作用。化学物的毒效应总是与一定的剂量联系在一起的的。剂量是决定化学物毒性的根本指标 4、毒物:在一定条件下,以较小剂量进入机体就能干扰正常的生化过程或生理过程,引起暂时或永久性的生理改变,甚至危及生命的化学物质。 5、毒效应是化学物质本身或其代谢产物在作用部位达到一定数量并停留一定时间,与组织大分子成分相互作用的结果。 6、按外源化学物的用途及分布范围,将读物分为:工业毒物、环境污染物、食品中有毒成分、农用化学物、嗜好品、生物性毒物和一用药物等。 7、损害作用:是指影响机体行为的生物化学改变,更能紊乱或病理损害,或者降低对外界环境的应激能力。有害效应又称为健康效应。 8、外源化学物作用于生物体的毒作用谱,随剂量增加可表现为:机体对外源化学物的负荷增加,意义不明的生理或生化改变,亚临床改变,临床中毒,甚至死亡等。 9、毒作用的分类: (1)速发性或迟发性作用 (2)局部或全身作用 (3)可逆或不可逆作用 (4)超敏反应 (5)特异质反应 10、选择性毒性:指一种化学物质只对某种生物产生损害作用,而对其他种类生物无害,或对机体内某一组织器官有毒性,而对其他组织器官不具有毒性作用。选择性毒性可发生在物种之间,个体内(易感器官为靶器官)和群体内(易感人群为高危人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