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造考试设计任务书

构造考试设计任务书
构造考试设计任务书

一、建设地点

拟在广州市某景区公园内新建一咖啡厅。(见附图)

二、设计内容

1、拟建一栋总建筑面积为400m2(按轴线计算,上下浮动不超过±5%)的咖啡厅。

2、结构类型:砖混结构、框架结构.

3、面积分配:

A.客用部分

·营业厅:200 m2。可集中或分散布置,座位100-120个。营造富有咖啡文化的氛围,空间既有不同的分隔,又有相互的流通和联系。创造出富有特色的氛围和情调。

·付货柜台:15m2。各种饮料及小食品的陈列和供应,可兼收银。应衔接营业厅和制作间,与顾客与服务人员均有联系。也可设在营业厅或门厅内。

·门厅:10m2。引导顾客进入茶室。也可设计成门廊。

·卫生间:12m2。男、女各一间,各设2个厕位,应设盥洗前室,设带面板洗手池1-2个。

B.辅助部分

·备品制作间:15m2。包括烧开水、冲咖啡、茶具洗涤、消毒;烧水与食品加工主要用电器。要求与付货柜台联系方便。

·库房:8m2。存放各种咖啡原料、茶叶、点心、小食品等。

·员工卫生间:6m2。男、女各一间,每间设厕位,洗手盆各1个。

·更衣室:10m2。男、女各一间,每间设更衣柜,洗手盆。

·办公室:24m2。二间,包括经理办公室、会计办公室。

三、设计要求

1、初步了解建筑物与周围环境密切结合的重要性及周围环境对建筑的影响,紧密结合基地环境,处理好建筑与环境的关系。室内、室外相结合。绿地率≥30%。在平面布局和体形推敲时,要充分考虑其与附近现有建筑和周围环境之间的关系及所在地区的气候特征。

四、图纸要求

(一)图纸规格:

1、图纸尺寸:A2。比例自定,要求布图匀称,线型、尺寸标注、标高、图例等符合《建筑制图标准》规定,文字采用长仿宋字,表达清晰,正确。

2、要求按照给出的用地红线规划图上绘制建筑平面图(屋顶平面除外),注明各建筑出入口的性质和位置;应注明各房间名称(禁用编号表示);室内家具、卫生设备布置等

标题栏格式

(按本格式尺寸大小放大1.5倍)

六、设计进度安排

1)了解各房间的使用情况,所需面积,各房间之间的关系;

2)分析地段条件,确定出入口的位置,朝向;

3)建筑物的性格分析;

4)对设计对象进行功能分区,闹、静分区;

5)合理地组织人流流线;

6)建筑形象符合建筑性格和地段要求,建筑物的体量组合符合功能要求,主次关系不违反基本构图规律。

附图:

五、收图时间:17周周五上午上交

过期未交视为缺考!

楼梯构造设计任务书(建筑学)

楼梯构造课程设计任务书 -------建筑学 一、目的与要求 根据本课程的特点,学生完成设计以后,应达到下列基本要求: 1、了解楼梯构造设计的主要内容和深度,掌握楼梯的设计方法和步骤,学会熟练查阅相关建筑规范、图集等资料。 2、熟悉相关建筑制图规范,能识读一般的建筑施工图, 掌握建筑细部构造节点图样。初步具备绘制建筑施工图的一定能力。 二、建议做法 按提供的楼梯间尺寸和使用要求,决定楼梯尺寸和构造,并画出楼梯图。 三、内容与要求 1、平面图(3个)1:50 。 2、剖面图(1个)1:50 。 3、节点详图(3个)。 四、设计步骤 (1)根据建筑物的类别和楼梯在平面中的位置,确定楼梯的形式。 (2)根据楼梯的性质和用途,确定楼梯的适宜坡度,选择踏步高h,踏步宽b。(3)根据通过的人数和楼梯间的尺寸确定楼梯间的楼梯段宽度B。 (4)确定踏步级数。用房屋的层高H除以踏步高h,得出踏步级数n=H/h。踏步应为整数。结合楼梯的形式,确定每个楼梯段的级数。 (5)确定楼梯平台的宽度B。 (6)由初定的踏步宽b确定楼梯段的水平投影长度。注意楼梯段的踏步宽的个数比楼梯的踏步级数少一个,最后一个踏步宽并入了平台宽。 (7)进行楼梯净空的计算,使之符合净空高度的要求。 (8)最后绘制楼梯平面图及剖面图。 五、设计题目 1、设计条件 ( 1)、某住宅楼梯间平面及剖面见附图1。开间尺寸2700mm,层高3.0m,进深不大于5.8米,层数三层,室内外高差0.6m。

( 2)楼梯间墙体厚度为200mm;柱子300×600mm(尺寸不标注),定位轴线对墙中。 (3)楼梯间底层休息平台下设置敞开的对外出入口,出入口处及平台下净高要求≥2m,出入口顶部设有过粱及雨篷,雨篷挑出1000mm,出入口内的地坪至少应高于室外地坪50mm(出入口处可设坡道)。 (4)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梯(板式或斜粱式),楼板与平台板厚100mm,平台粱宽度200,高度270-300mm(包括板厚)。 (5)楼梯间休息平台外墙上设置窗洞。 (6)楼梯栏杆采用漏空式(金属或预制花格)。 2、设计要求 (1)设计确定梯段宽度和长度,各梯段的踏步级数及踏步高宽尺寸; (2)设计确定楼层走廊宽度及休息平台宽度; (3)设计确定楼梯间进深尺寸(不大于5.8米); (4)设计确定栏杆扶手高度及材料。 3、图纸内容 (1)楼梯底层平面图、二层平面图及顶层平面图 1:50 (2)楼梯剖面图(屋顶必须画出)1:50 4、图纸要求: (1)采用A2图幅,白绘图纸墨线绘制。 (2)图面要求字迹工整、图样布局均匀,线型粗细及材料图例等应符合施工图要求及建筑制图国家标准。 5、图纸上交时间:本周五下午两点。(过期一天扣10分,扣完为止) 附图:(图中示意2.9米的层高改成3.0米)

产品包装设计任务书

XXXXXX学院 毕业设计任务书 数字艺术系电脑艺术设计专业教研室 2011年9月1日

XXXXXX学院 毕业设计任务书 系专业班级 学号姓名指导教师 一、指导教师、学生分组: 指导教师: 学生人数: 二、课题:产品包装设计 三、内容及要求: 1、产品包装设计(产品类别自定) 2、呈交要求: 1)、呈交产品设计电子稿和产品包装设计成品(成品数量不少于6)。 2)、呈交包装设计小宣传册,尺寸自定,并不少于10P,装订上交。 3)、制作展板,并呈交不少于2000字的设计说明书,A4打印,装订上交。 4)、上诉几项电子文档统一放于以自己学号+姓名命名的文件夹并刻录光盘。 5)、交毕业设计作品同时上交实习日志和毕业生跟踪调查表。 四、毕业设计及设计说明日期及进度安排 起止日期:2011年9月1日至2012年3月6日 1、社会实态调研及方案构思:2011年9月1日---2011年10月12日 选择产品的类别与品牌,通过实地调研、网络或其他一些途径搜集相关资料和素材。并且通过社会实态调查,了解包装设计对象现状,掌握包装设计对象定位,加深对课题的理解,并进而确定设计目标。 2、方案确定及初稿成型:2011年10月13日---2011年12月17日 围绕设计定位,展开发散性思维,尽可能多的找到解决问题的思路,并通过草图的方式表现出来。更多的从环保、便携、地域特色、文化特质,材质、结构的角度去考虑。 3、中期检查时间:2011年12月18日

4、中期设计:2011年12月19日---2012年1月30日 通过对设计初稿的筛选和比较,不断完善和细化,并进行包装设计和宣传册等两大方面的研究与设计。 5、设计制作并撰写设计说明:2012年2月1日---2012年3月6日 将设计稿运用不同的手段与形式制作出实物,使用材料不限。毕业设计说明书不少于2000字。 6、设计展示: 在参加毕业答辩时,学生需要制作图文并茂的展板(90cm×120cm),来展示自己的设计过程和最终完成的设计方案,并举办毕业作品展览。 指导教师(签名)年月日五、教研室审查意见: 教研室主任(签名)年月日 学院批准人(签名)年月日

基本放大电路

第二章基本放大电路 [教学目的] 1、了解放大电路的性能指标,掌握单管共射放大电路的工作原理,掌握放大电路的静态、 动态分析与计算方法(图解法、等效电路法) 2、掌握放大电路的三种基本接法及其特点 3、掌握场效应管的等效模型及共源放大电路的原理及特点 [教学重点和难点] 1、基本共射放大电路的静态工作点、电压放大倍数、输入电阻和输出电阻的分析及计算 2、BJT放大电路的三种组态特点、FET放大电路的三种组态特点 [教学时数]8学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放大的概念和放大电路的主要性能指标 一、放大的概念 二、放大电路的性能指标 第二节基本共射放大电路的工作原理 一、基本共射放大电路的组成及各元件的作用 二、设置静态工作点必要性 三、基本共射放大电路的工作原理 四、放大电路的组成原理 第三节放大电路的分析方法 一、直流通路与交流通路 二、图解法 三、等效电路法 第四节放大电路静态工作点的稳定 一、静态工作点稳定的必要性 二、典型的静态工作点稳定电路 三、稳定静态工作点的措施 第五节晶体管单管放大电路的三种基本接法 第六节晶体管放大电路的派生电路 第七节场效应管放大电路

一、场效应管放大电路的三种接法 二、场效应管放大电路静态工作点的设置方法及分析估算 三、场效应管放大电路的动态分析 四、场效应管放大电路的特点 [电子教案] 本章讨论的问题:1.什么是放大?放大电路放大信号与放大镜放大物体意义相 同吗?放大的特征是什么?2.为什么晶体管的输入、输出特性说明它有放大作用?如何将晶体管接入电路才能起到放大作用?组成放大电路的原则是什么?有几种接法?3.如何评价放大电路的性能?有哪些主要指标?4.晶体管三种基本放大电路各有什么特点?如何根据它们的特点组成派生电路? 5.如何根据放大电路的组成原则利用场效应管构成放大电路?它有三种接法吗? 6.场效应管放大电路与晶体管放大电路有哪些不同处?在不同的场合下,应如何选用放大电路? 2.1 放大电路的基本概念和放大电路的主要性能指标2.1.1 放大的概念 基本放大电路一般是指由一个三极管组成的三种基本组态放大电路。 1. 放大电路主要用于放大微弱信号,输出电压或电流在幅度上得到了放大,输出信号的能量得到了加强。 2. 输出信号的能量实际上是由直流电源提供的,只是经过三极管的控制,使之转换成信号能量,提供给负载。放大电路的结构示意图见图。 放大概念示意图 2.1.2 放大电路的性能指标 (1) 放大倍数 输出信号的电压和电流幅度得到了放大,所以输出功率也会有所放大。对放大电路而言有电压放大倍数、电流放大倍数和功率放大倍数,它们通常都是按正弦量定义的。放大倍数定义式中各有关量如图所示。

《包装结构设计》课程设计任务书

天津科技大学 M&M豆包装与比萨斜塔纯爱信物书 设计说明书 学院:包装与印刷工程学院 班级:130611班 姓名:可欣 学号:13061116 指导教师:彬青、黄利强 日期:2015年1月10日

《包装结构设计》课程设计任务书 130611,130612,130613,130614 班 一、设计题目 作业:每人必须完成两项包装设计任务,其中至少选择一个必选题。根据产品的特性选择材料, 可以优先考虑纸包装设计。 必选题目: (1)M&M豆的包装设计方案 要求:定位为儿童,针对国外不同的节日进行设计,如万圣节、春节、儿童节、圣诞节等,形式可以是袋装集合的展示板盒体;塑料罐 100g 两罐装的集合(可带礼品);万圣节的糖果小包等。 (2)脆香米的包装设计方案 要求:定位为儿童,主题为城堡、汽车等特殊造型、秘密花园及多功能性,产品规格可以是整体展示架、小盒包装、碗装。 (3)Dove德芙的包装设计方案 要求:定位为情侣、白领和婚庆,43g 巧克力考虑以双城记、红包、情人节、城市文化限量版等主题,4.5g 巧克力考虑喜糖为主题。 其他选题: (1)锅类运输包装 产品类型:炒锅,电饭锅,平底锅,汤锅,高压锅等; 特点:带玻璃盖子(易碎),金属锅体(涂层易刮坏、撞击易变形),控制面板或按钮(撞击易 失灵),附带赠品(如刀、铲、勺、碗)等; 方案要求:单只锅的包装或两只锅组合包装,结构需创新,突出保护性能,便捷。 (2)美妆电商集合运输包装 产品类型:洗面奶、爽肤水、乳液、眼霜、瓶装面膜、单片包装面膜、粉底液、粉饼、口红、眉笔、眼影、睫毛膏等; 特点:包装可能有塑料瓶、玻璃瓶、塑料软管、塑料袋、硬质塑料盒等,消费者购买时会选择不同的类型、数量、规格的产品;方案要求:设计2~3个外箱规格,部结构通用性强,可以容纳不同组合的产品包装需求,最大 限度的保护产品同时节约成本; (3)快消品运输+展示一体包装 产品类型:袋装、碗装糖果、巧克力等食品; 特点:挤压容易变形,销量大而独立包装较小,零售为主;方案要求:任选袋装或碗装巧克力产品,设计运输+展示一体包装,使外包装纸箱下线后可以直 接适应长短途运输并进入超市直接上架销售,整个过程操作便捷;同时,装箱率不受太大影响。 (4)电商运输包装的再利用现状:在电商蓬勃发展的当下,其运输包装大都是瓦楞纸箱+气泡袋/EPS/EPE等组合,并且一 次性使用后直接废弃处理,造成了很大的资源消耗,更增加了环境治理的负担。 要求:在不考虑回收包装周转使用的前提下,做电商运输包装的创新再利用设计,使消费者收到购买产品后,将包装稍作处理可另作他用,并且在其使用寿命结束后,不会给废弃物回收处理造成更大负担。 (5)恒大香烟的包装设计方案 (6)好丽友产品的包装设计方案 (7)春节礼品包装设计(食品,创意与环保的结合); (8)端午节礼品包装设计(食品,创意与环保的结 合); (9)中秋节礼品包装设计(食品,创意与环保的结 合);(10)其他食品包装设计方案 重点体现简约风格,从当前过于繁复、沉重的包装中走出来。然而简洁不是简单,也不是粗糙, 而是具有独立个性的简约和美感;同时,还要考虑到包装的其他功能及选用材质的环保安全特性,

《基本放大电路例题》word版

第2章基本放大电路例题解析 例2.1三极管组成电路如图2.2(a)~(f)所示,试判断这些电路能不能对输入的交流信号进行正常放大,并说明理由。 解:解此类题要注意以下问题: (1)判别三极管是否满足发射结正偏,集电结反偏的条件,具备合适的静态工作点。对NPN型晶体管构成的电路,集电极电源V CC的正极接集电极C,负极接“地”;对PNP型晶体管构成的电路,集电极电源V CC的负极接集电极C,正极接“地”。 (2)判断有无完善的直流通路。 (3)判断有无完善的交流通路。 (4)在前三步判断得到肯定的结果时,再根据电路给出的参数值计算、判断三极管是否工作在放大区。电路的分析如下: 图(a)电路由NPN管组成,静态情况下发射结无正向偏置,电路没有合适的静态工作点, 图2.2 不具备放大作用。 图(b)电路由NPN管组成,发射结满足正偏条件,但集电结不是反偏,也不具备合适的静态工作点,不能放大。 图(c)电路由NPN管组成,三极管的发射结、集电结满足正偏和反偏的条件,但发射结的偏置电源V BB将输入的交流信号旁路而不能进入三极管b,e间的输入回路,所以尽管电路具备合适的静态工作点,仍不能对交流信号进行正常的放大。 图(d)电路由PNP管组成,三极管发射结正偏,集电结反偏,交流信号能进入b,e间的输入回路,经放大后在输出端出现,放电路能进行正常的放大。 图(e)电路由PNP型管组成,三极管的发射结、集电结均满足放大的偏置条件,输入信

号也能进入输入回路,但输出端无电阻R

c ,故输出交流信号将经电源V CC 被地短路,因此电路也不能进行正常的放大。 图(f)电路由PNP 管组成,三极管的偏置满足放大的条件,二极管VD 为反向偏置,在电路中起温度补偿的作用,放电路能正常的放大。 例2.2 图2.3(a)固定偏流放大电路中,三极管的输出特性及交、直流负载线如图2.3 (b),试求: (1)电源电压V CC ,静态电流I B 、I C 和管压降V CE 的值; (2)电阻R b 、R C 的值; (3)输出电压的最大不失真幅度V OM ; 解 (1)由图解法可知,直流负载线与输出特性横坐标轴的交点的电压值即是V CC 值的大小,由图2.3 (b),读得I b ≈20μA ,V CC ≈6V 。由Q 点分别向横、纵轴作垂线,得I C =1mA ,V CE =3V 。 (2)由直流通路基极回路得 Ω?=?=≈-361030010206A V I V R B CC B 由集射极回路得 Ω=-= k I V V R C CE CC C 3 (3)由交流负载线②与静态工作点Q 的情况可看出,在输入信号的正半周,输出电压V CE 在3V 到0.8V 范围内,变化范围为2.2V ;在信号的负半周输出电压V CE 在3V 到4.6V 范围内,变化范围为1.6V 。输出电压的最大不失真幅度应取变化范围小者,故V OM 为1.6V 。 例2.3 用示波器观察NPN 管共射单级放大电路输出电压,得到图2.4所示三种失真的波形,试分别写出失真的类型。 图2.3

三极管10倍放大电路实验报告

三极管放大电路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掌握三极管的工作模式,三极管输入输出特性曲线,静态工作点,以及常用的放大电路分析,估算(计算/图解) 二、准备工具材料: 工具材料:面包板,面包线,电阻若干,三极管NPN C1815 PNP A1015 ,电容若干 仪器仪表:万用表,双踪显示示波器,函数信号发生器,开关稳压电源 三、电路功能要求: ①.电源为12V单电源 ②.输入信号正弦波1KHz 峰值:50mV ③.电压放大倍数Au=10; ④.波形不失真,误差+-10%,不考虑频率响应范围 四、电路设计(NPN共发射极分压偏置放大电路): 根据资料:三极管C1815 参数: 硅管,b值为200----400 UCE=0.7 设计:计算静态工作点:IB,IC,UCE Q点应工作在输出特性曲线的中央 根据三极管输出特性曲线图,要使Q点在中央,数值IB在50—150uA范围 数值UCE在6—8V范围;设Ub点电位为电源电压一半,即:UB=1/2VCC,IC=IE在b(50—150uA)mA范围,这里取IB为50uA,b为300,电压放大倍数为10,电路不带负载 计算过程:理论值 UE=UB--UBE=5.3V; IE=IC=IB*b; IE=IC=50uA*b=15mA RE=UE/IE=5.3V/0.015A=353R; UB=(Rb1/Rb1+Rb2)*VCC=5; Rb1= Rb2=50K Au=10=-b(RL’/rBE) rBE=300+(1+b)*(26/IE)=821R RL’=RC//RL RC=(rBE/b)*Au=27.4R; UCE=VCC-IC(RC+RE)=6.294V 五、实验过程: 按照设计好的电路,在面包板上实验,输入正弦1KHz信号,峰值50mA 用示波器观察输入波形;给放大电路接上电源,用示波器观察输出波形,两路信号相比较,发现放大倍数没有10倍,理论值跟实际值有差别,调节电阻RC使得放大倍数为10倍,且不失真的情况下RC=50R 时,电压放大倍数刚好10倍, 温度变化时,对放大电路的影响比较小,说明分压偏置放大是可靠的 测试频率响应范围,在不失真,放大倍数不改变的情况下为500Hz-------500KHz

(完整版)4-施工图设计任务书

施工图设计任务书(参考) 目录 1.总则 (3) 1.1 目的 (3) 1.2 依据 (3) 1.3 适用范围 (3) 1.4 内容说明 (3) 1.5 解释权 (3) 2.建筑专业 2.1 设计说明 (4) 2.2 住宅设计统一技术要求 (4) 2.3 装修标准 (13) 3.结构专业 (15) 4. 给排水专业 (17) 5.暖通专业 (19) 6.电气专业 (20) 7.屋面、楼地面构造做法 (25) 8.设计配合 (25)

第一部分:总则 1.目的 为使xx集团各地区公司房地产项目满足居住舒适、造价经济、管理安全、维修方便、施工合理的要求,提高住宅设计质量,特制订本《施工图设计任务书》; 2.依据 本指导书作为xx集团各地区房地产公司在各地区的住宅施工图设计指导手册;是在国家相应标准及规范的基础之上,结合以往住宅开发的实践经验,对住宅设计中的一般要求和常用做法,进行必要的明确、补充和完善后编制而成; 3.适用范围 承接xx各房地产项目的设计单位,在施工图设计中应参考本指导书,预防设计常见问题,统一设计做法、提高住宅设计质量。 4.内容说明 a)本指导书以建筑设计的专业划分章节,各专业设计人员可参考本专业章 节的内容进行设计; b)本指导书中所列尺寸,未标明单位的按毫米计,标明单位的以所标单位 为准; 5.解释权 本指导书的解释权属xx公司产品技术部;设计任务书中和现行国家规范有矛盾之处,应交由集团产品技术部协商。

第二部分:建筑专业 1.设计说明 a)工程名称: b)图纸以1#图为主要出图图幅; c)建筑设计总说明各子项材料做法表、装修做法表汇总统一编写;子项说 明可根据具体情况单独编写。 d)建筑设计总说明中关于建筑面积的计算要精确,并随设计的加深不断核 算,直至最终成果,建筑面积计算应严格按照成都市颁发的建筑面积计 算标准执行。 e)所有门窗需统一编制门窗表,进行编号并注明选料,以保证施工备料中 不发生混淆。 2.住宅设计统一技术要求 a)层高 i.平层公寓:不小于2900,坡屋顶,最低处不小于2200; ii.花园洋房:不小于3000,坡屋顶,最低处不小于2200; iii.联排别墅:起居室、客厅不小于3300,卧室不小于3000,坡屋顶最低处不小于2200。 b)墙体 i.外墙:南方,不小于200厚砌块;北方,不小于250厚砌块; ii.分户墙:不小于200厚砌块; iii.户内隔墙:100厚轻质隔墙砌块; iv.厨房、卫生间:120厚实心砌块; v.预留洞:内外墙上所有留洞均应有水平和竖向定位;柱上留洞不仅在建筑图上标注,还应在结构图中采取相应措施,并注明; vi.异型柱:起居厅与主卧室隔墙异性柱,保证主卧室墙面平整;起居厅与次卧室或其他辅助房间隔墙异型柱,保证起居厅墙面平整;卧 室与次卧室或其他辅助房间隔墙异型柱,保证主卧室墙面平整; vii.墙体保温: 1.北方地区外墙应加设保温层; 2.当外墙面层为涂料时,建议采用外墙外保温; 3.当外墙面层为面砖或石材时,建议采用外墙内保温。 c)楼地面 i.除底层架空并有走管要求外,所有楼板均采用现浇楼板;

包装造型与装潢设计课程设计任务书

课程设计任务书 学生姓名:专业班级: 指导教师:工作单位: 题目:创意系列包装设计 初始条件: 为配合2012中国包装创意设计大赛,本次课程设计以创意包装设计为内容,要求综合所学专业知识,利用包装与造型装潢课程设计创造出有新意的包装作品,体现“绿色、创新、发展,新理念、新包装”。 在以下主题中选择自己最感兴趣最有创意的主题进行设计: 1.笔记本装帧设计及生活手册设计; 2.明信片系列设计; 3.文具、饰品、手提袋及箱包等日用品的包装装潢或包装结构设计; 4.标志、广告、插图、VI系列、海报、网页等的平面设计; 5.易碎日用品、机电产品、食品和生鲜农产品等的包装装潢或防护包装设计; 6.含气饮料、旅行(运动)饮料、粉粒物料、香肠、休闲食品等的包装装潢或包装结构创新设计; 7.实现防潮、阻隔、防火、防霉菌等特殊功能的新颖包装材料设计; 8.实现快速、高效、自动化的裹包、灌装、计数、充填、包装件加工等工艺方案设计; 9.包装产品绿色环保印刷新工艺、新产品创新设计; 10.视觉传达平面设计; 11.产品包装造型与结构设计; 12.容器造型具象和抽象创意设计; 13.产品防护包装设计; 14.包装新结构、新材料、新工艺、新产品创意设计; 15.包装印刷新工艺、新产品创意设计; 16.其他相关创意设计。 要求完成的主要任务:(包括课程设计工作量及其技术要求,以及说明书撰写等具体要求) 1作品必须是自主设计、且无抄袭仿冒。 2充分利用材料、结构、装潢等元素进行创新。 3 在作品中体现出本课程知识点,比如对商品进行市场调查,准确的市场定位,合理而有创新的运用图形、文字与色彩的设计,独特的造型与结构设计,新颖的编排,使本课程设计作品体现自己最高的设计水平。 4 熟练应用Photoshop Coreldraw 3DMax等图形处理软件。 5提交作品的平面图、设计图和效果图或实物照片(300dpi JPEG或TIF格式及DGW格式)、设计说明文档、参加课程设计答辩。 6要求包装设计精美、使用新材料、平面设计美观大方、体现商业属性、方便开启使用安全、对内装物有良好保护功能、结构设计独特创新、有益于环境保护、

电子技术(康润生)第二章基本放大电路答案

第二章 基本放大电路 习题解析 2-1试判断图2-48中各电路有无交流电压放大作用?如果没有,电路应如何改动使之具备放大作用。 解:(a)可以; (b)交流通路集电极对地短接; (c)直流通路基极开路,将电容移到B R 的外边即可; (d) B C V V >三极管没有工作在放大状态。 2-2半导体晶体管放大电路如图2-49(a )所示,已知CC U =12V ,C R =3k Ω,B R =240 k Ω,晶体管的β=40。(1)试根据直流通路估算各静态值(B I 、C I 、CE U );(2)如果晶体管的输出特性如图2-64(b )所示,试用图解法求放大电路的静态工作点;(3)在静态时(i u =0),1C 和2C 上的电压各为多少?并标出极性。

解:(1)由电路的直流通路可知:

12 0.05240 400.05212326CC BE CC B b b C B CE CC c C U U U I mA R R I I mA U U R I V β-= ≈====?==-=-?= (2)在图中画出方程为CE CC c C U U R I =-的直线,和50B I A μ=的曲线交点即为静态工作点。 (3)120.7,C C CE U V U U ==,极性如图中所示。 2-3在题2-2中,若使CE U =3V ,B R 应变为多少?若改变B R ,使C I =1.5mA, B R 应等于多少?在图上分别标出静态工作点。 解:CE CC C C U U R I =- 40123 160123 4012 3201.5 CC CE CC C B C B CC C B C C CE CC B C U U U I I R R U R R k U U U R k I ββββ-∴= ==??∴= = =Ω--?= = =Ω 2-4在图2-49(a )中,若CC U =12V ,要求静态值CE U =5V ,C I =2mA 。试求C R 和B R 的阻值。设晶体管的放大倍数β=40。 解: 4012 2402 125 3.52 CC B C CC CE C C U R k I U U R k I β?= = =Ω--===Ω 2-5放大电路如图2-50(a )所示,晶体管的输出特性及放大电路的交、直流负载线如图2-50(b )所示。试问:(1)C R 、B R 、L R 各为多少?(2)不产生失真的最大输入电压im U 和输出om U 电压各为多少?(3)若不断加大输入电压的幅值,该电路先出现何种性质的失真?调节电路中哪个电阻能消除失真?将阻值调大还是调小?(4)将L R 阻值变大,对交、直流负载线会产生什么影响?(5)若电路中其他参数不变,只将晶体管换一个β值小一半的管子,B I 、C I 、CE U 和

增益自动切换的放大电路设计

东南大学电工电子实验中心 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电子线路实践 第二次实验 实验名称:增益自动切换电压放大电路的设计院(系):专业: 姓名:学号: 实验室: 实验组别: 同组人员:实验时间: 评定成绩:审阅教师:

实验二增益自动切换电压放大电路的设计 一、实验内容及要求 设计一个电压放大电路,能够根据输入信号幅值自动切换调整增益。设输入信号频率为0~20KHz,其幅值范围为0.1~10V(峰峰值Upp)。电路应实现的功能与技术指标如下:1.基本要求 当输入为直流信号时,要求设计的电路达到以下要求: U<0.5V时,电路的增益约为10倍。 (1)当i U<3V时,电路的增益约为1倍。 (2)当0.5

房屋建筑学设计任务书

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任务书1 教学楼设计 一、题目 永川区xx中学教学楼设计 二、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次设计学生能够运用已学过的建筑空间环境设计的理论和方法进行一般的建筑初步设计,进一步理解建筑设计的基本原理,了解初步设计的步骤和方法。 三、设计条件 1.建设地点 学校位于永川区新城。 房间名称与使用面积表参考表 2.建筑标准 (1)规模:层数:3-5层;面积大于3500

(2)层高:教学用房、办公用房3.6m。 (3)耐火等级:二级。 (4)结构形式: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5)卫生标准:设室内厕所(水冲式),教职工厕所与学生厕所分设,男女学生比例为1:1,厕所卫生器具数量指标应符合下列规定:女生按每25人设一个人便器(或者说1100mm 长小便槽计算,每90人应设一个洗手盆(或者600mm长盥洗槽),厕所内应设污水池和地漏。 (6)屋顶:采有平房顶有组织排水方案,屋顶有保温或隔热要求,檐口形式及屋面防水方案由学生自定。 (7)结构抗震按7°设防设计。 四、设计内容及图纸要求 完成下列内容: 1.平面图 底层、标准层平面,比例1: 100。 (1)确定各房间的形状、尺寸及位置,表示固定设备及主要家具布置,注明房间名称。 (2)确定门窗的大小位置,表示门的开启方向。 (3)表示楼梯的踏步、平台及上下行指示线。 (4)标注三道外部尺寸(总尺寸和轴线尺寸及门窗尺寸)和必要的内部尺寸。 (5)标注剖切符号,注写图名和比例。 屋顶平面图 比例1:100 (1)画出各坡面交线、檐沟或女儿墙和天沟、雨水口和屋面上人孔等,刚性屋面还应画出纵横分格缝。 (2)标注屋面和檐沟或天沟内的排水方向和坡度值,标注屋石以孔等突出屋石部分的有关尺寸,标注房石标多(结构上表石标多)。 (3)标注各转角处的定位轴线和编号。 (4)外部标注两道尺寸(即轴线尺寸和雨水汇到邻近轴线的距离或雨水口的间距)。 (5)标注墙图索引符号,注写图名和比例。 2.立面图 主要立面及侧立面,比例1:100。 (1)表示出门窗、室外台阶、雨篷等构配件的形成和位置。 (2)注写图名和比例。 3.剖面图(楼梯处) 比例1:100。

-产品包装生产线(方案1)设计任务书(2012.6)精品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任务书 姓名:院(系): 专业:班号: 任务起至日期:2013 年7 月5 日至2013 年7 月14 日 设计题目:产品包装生产线(方案1) 1.产品包装生产线使用功能描述 如下图所示,输送线 1 上为小包装产品,其尺寸为长宽高600 200 200 ,采取步进式输送方式,小包装产品送至 A 处(自由下落)达到2包时,被送到下一个工位进行包装。原动机转速为1430 rpm ,产品输送数量分三档可调,每分钟向下一工位可以分别输送,,件小包装产品。 280 1 A 序号三档运输包装件数序号三档运输包装件数 1 12,18,26 7 12,18,30 2 8,16,24 8 8,14,22 3 10,16,22 9 8,16,22 4 14,20,30 10 10,14,22 5 14,24,30 11 10,16,24 6 12,20,26 12 14,22,28 2.设计要求 □(1)画出机械系统运动循环图; □(2)画出机械系统运动功能系统图; □(3)选定电动机转速、拟定机械系统运动方案; □(4)确定机械系统传动部分运动尺寸、执行机构运动尺寸,并对机械系统进行运动分析。

3、工作量 完成 1 张机械系统运动简图(A3),1 份设计说明书。 4、成绩构成 平时(出勤、设计过程)40%; 设计图纸、设计说明书60%。 5、工作计划安排 (1)查资料,画出机械系统运动循环图( 1 天); (2)画机械系统运动功能系统图( 1 天); (3)选定电动机转速、拟定机械系统运动方案(2 天); (4)确定机械系统传动部分运动尺寸、执行机构运动尺寸并对机械系统进行运动分析( 2 天学时);(5)画机械系统运动简图、机械系统实际运动循环图( 1 天); (6)撰写设计说明书( 1 天)。 指导教师签字___________________ 年月日教研室主任意见: 教研室主任签字___________________ 年月日

基本运算放大器电路设计

基本运算放大器电路设计

————————————————————————————————作者:————————————————————————————————日期:

武汉理工大学 开放性实验报告 (A类) 项目名称:基本运算放大器电路设计实验室名称:创新实验室 学生姓名:**

创新实验项目报告书 实验名称基本运算放大器电路设计日期2018.1.14 姓名** 专业电子信息工程 一、实验目的(详细指明输入输出) 1、采用LM324集成运放完成反相放大器与加法器设计 2、电源为单5V供电,输入输出阻抗均为50Ω,测试负载为50Ω输出误差 不大于5% 3、输入正弦信号峰峰值V1≤50mV,V2=1V,输出为-10V1+V2. 二、实验原理(详细写出理论计算、理论电路分析过程)(不超过1页) 通过使用LM324来设计反相放大器和加法器,因为每一个芯片内都有4个运放,所以我们就是使用其内部的运放来连接成运算放大器电路。 我们采用两个芯片串联的方式进行芯片的级联。对于反相放大器,输出电压Vo=-Rf/R1*Vi;对于同相加法器,Vo=(Rf/R1*Vi1+Rf/R2*Vi2)。 由于对该运放使用单电源5V供电,故需要对整个电路的共地端进行 2.5V 的直流偏置。为实现2.5V的共地端,在这里采用了电压跟随器的运放模型。2.5V 的分压点用两个相同100k的电阻进行分压,并根据经验选取了一个10uF的极性电容并联在2.5V分压点处,起滤除电源噪声的作用。最终由电压跟随器输出端作为后面电路的共地端。同样为使反相放大器能够放大10倍,有-Rf/R1=-10,即Rf=10R1,可取R1=10kΩ,Rf=100kΩ,则R2=R1//Rf。对于加法器,有R1=R2=Rf,均取为100kΩ,则R=100kΩ。

结构设计任务书

结构设计任务书 钢筋砼现浇梁板结构钢筋砼排架结构单层厂房 河北工程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建筑工程系 王晓虹 2012年8月

(一)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 一、设计资料: 1、某多层工业用仓库,标准层楼盖平面总尺寸(轴线尺寸)如图所示,B、L取值见数据表。外围以 370mm 砖墙承重,不设内墙。由于空间较大,内部需设钢筋混凝土柱,柱截面尺寸可假定为500×500mm。楼梯间在此范围之外,不予考虑。 (取值见数据表)。 2、楼面活荷载标准值为q k 3、建筑作法: 楼面面层为20mm厚水泥砂浆抹面(20kN/m3)。 梁板的天花抹灰为15mm厚混合砂浆(17kN/m3) 4、材料选用: 混凝土:采用C30级。 =360N/mm2); 钢筋:梁中受力纵筋采用HRB400级钢筋(f y 梁箍筋和板中钢筋可采用HPB300级钢筋(f =270N/mm2),也可采用HRB335级。 y 二、设计要求: 1、选定合宜的单向板肋形楼盖结构方案(确定柱网、梁格、梁截面尺寸及板厚)。 2、进行板、次梁和主梁的内力及配筋计算,并写出完整的设计计算说明书。板和次梁可采用塑性法 计算内力,主梁应采用弹性法计算。计算书中应有主梁弯矩包络图和抵抗弯矩图(也称作“材料图”、“抗弯承载力图”)。 3、绘制结构施工图一张(建议采用A2或A2加长)。内容包括梁板结构布置,板、次梁和主梁的 配筋图及钢筋表等。要求板配筋采用弯起式。钢筋表中列出板和次梁的钢筋,主梁钢筋画出抽筋图。 4、施工图绘制应符合《建筑结构制图标准》中关于线型、字体、图例等各项规定。其他要求详见 任务书附件。

(二)单层工业厂房设计 一、设计项目: 某地某厂金工车间(不设天窗)单跨单层厂房,总长60m,总宽(跨度)18m、21m、24m,设两台A5级工作制桥式软钩吊车(单闸),吊车吨位及轨顶标高见数据表。厂房位于郊区。 二、设计资料: 1、自然条件: 基本风压:见数据表 基本雪压:200N/m2 =200kPa 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 ak 2、建筑资料: ①屋面作法:防水层、找平层、保温层、隔气层累计1.25kN/m2 ②围护墙:240mm厚实心砖墙,内墙面为石灰砂浆抹面,纸筋灰罩面,外墙为清水砖墙,墙体单位面积总重5.24kN/m2。 ③门窗:纵墙面每开间设三层窗,第一层窗台标高1.10m, 第二层窗顶标高同牛腿顶面标高。轨顶标高为9m时,一、二层窗尺寸皆为3600mm(宽)×2400 mm(高);轨顶标高为11m时,一、二层窗尺寸皆为3600mm(宽)×3000 mm(高),第三层窗顶标高为柱顶标高-300mm,尺寸3600mm×1800mm,采用钢框玻璃窗,自重0.45kN/m2。两端山墙各开大门一樘,尺寸3900mm×4500mm(山墙正中设有抗风柱时,大门可偏置)。 ④地面:混凝土地面。室内外高差0.15m。 ⑤雨水管数量:不少于屋面每150m2一根。 3、吊车资料:参见教材附录12。 4、建议选用的标准构件: ⑴1.5m×6m预应力砼屋面板,选自G410(一)。 ⑵预应力砼折线形屋架。各参数见图集G415。 ⑶先张法预应力砼吊车梁,选自G425。(也可另行选取) 轨道及连接件重量沿长度方向2kN/m,轨道及垫层构造高度200mm。 ⑷天沟板采用外天沟TGB77-1,选自G410(三)。 ⑸基础梁、连系梁:见图集G320,G321。 5、建议选用的材料: ⑴混凝土:柱C40,基础C30 ⑵钢筋:柱纵向钢筋HRB400级,箍筋HPB300级; 基础配筋HRB335级或HRB400级, 也可采用HRB300级。 6、屋面检修活荷载:0.5kN/m2。

设计任务书(结构专业)

结构专业 一、总则 1.必须严格执行规范中的强制性条文。 2.结构方案应合理优化,设计应兼顾质量与成本,在保证结构安全的前提下力求节约,坚持成本最 优原则。构件尺寸及配筋若不是计算和概念设计需要,应取最小值。 3.主体钢筋混凝土如果存在附属的钢结构,应充分考虑钢结构的设计,并应预先在钢筋混凝土结构 设计中设置钢结构的预埋件,避免事后打凿砼。 4.较大的(需加强配筋)墙、梁、板预留孔洞及预埋套管应出定位图。 5.楼层标高应采用结构标高,同一工程的各子项结构标高表达方法应统一。 6.各工程子项的技术标准及绘图标准必须统一。 7.图纸绘制应采用国家标准平法图集《03G101》表示,深度满足国家及当地建筑工程施工图设计文 件编制深度规定。 8.对本指导书中相关条文如有不同意见,应提前与我方沟通。 9.结构设计钢筋、混凝土单方含量应控制在设计合同指标范围内。 二、材料选择 1.加气混凝土砌块:加气混凝土砌块填充墙的设计统一技术要求 1)应用范围:地面(±0.00)以上的内外墙和地面以下的内隔墙( (有特殊要求的墙体除外)。 2)不能应用: A.建筑物±0.00以下(地下室的非承重内隔墙除外)部位。 B.长期浸水或经常干湿交替的部位。 C.受化学侵蚀的环境。 D.砌块表面经常处于80℃以上的高温环境。 E.屋面女儿墙。 F.屋面女儿墙烟道、排气管道,电梯井道。 a)干体积密度为≤7 KN/M3 b)砌体密度(容重)8~9 KN/M3(一般取9 KN/M3) c)内墙砌块强度MU5(A5。0),外墙砌块强度MU5(A5。0); d)内墙100厚砌筑砂浆M5(H≤2。4 M),外墙200厚砌筑砂浆M5(H≤4。4 M); e)砌块墙体拉结:砌块墙体应与钢筋混凝土柱或剪力墙拉结。拉结方式可采用沿柱或剪力墙 的高度方向每隔600mm后植热轧钢筋,直径Φ6。钢筋伸入砌体内的长度不应小于墙长的1/5 且不小于700mm。后植钢筋的锚固长度不宜小于100mm。 2.构造柱 1)设置位置 a)宽度大于2m的洞口的两侧。 b)长度超过2.5m的独立墙体的端部。 c)当墙体长度超过5米时,应在墙体中间设置构造柱。 d)外墙的阳角(包括悬挑结构的阳角)应设置构造柱。 e)支承在悬臂梁和悬臂板上的墙体,应按图1.1a和图1.1b所示设置钢筋混凝土抗裂柱。尺寸 及配筋同构造柱。

施工图设计任务书

项目 施工图初设计任务书 公司

年月日 目录第一部分总则 第二部分建筑专业 第三部分结构专业 第四部分电气专业 第五部分给排水专业 第六部分暖通设计 第七部分设计配合及图纸要求

第一部分总则 一、项目概况 1.1、项目名称 1.2、土地位置和概况 1.3、项目标准和规模( 简述项目的建设标准、市场定位和面积、幢数、 高度、层数等主要内容) 二、项目设计依据 2.1、政府有关部门批准的项目扩初文件(及电子文件); 2.2、规划、环保、卫生、绿化、消防、人防、抗震等政府批复意见; 2.3、气象水文地质、市政管网、公用设施等工程基础资料; 2.4、本设计任务书及相关附件(甲方提供); 2.5、相关的建筑设计规范及国家所要求的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要求; 三、任务书编制说明 为使住宅项目,满足居住舒适、造价经济、管理安全、维修方便、隔声节能、施工合理的要求,提高住宅设计质量,特制订本设 计任务书。

本任务书是在国家相应标准及规范的基础之上,结合仁恒地产以往成品房住宅开发的实践经验,对住宅设计中的一般要求和常用做法,进行必要的明确、补充和完善后编制而成。 本指导书以建筑设计的专业划分章节,各专业设计人员可参考本专业章节的内容进行设计。本指导书中所列尺寸,未标明单位的按毫米计,标明单位的以所标单位为准(如其中数据与当地规范冲突,乙方可知会甲方并做出相应修改)。 本指导书的解释权属公司设计部。 第二部分建筑专业 一、设计成果要求说明 1.1、以图为主要出图图幅。 1.2、最终设计成果需满足施工图设计深度要求,文件需注明编制年月、单 位名称、单位法定代表人名称、项目总负责人名称,专业负责人名称 并授权盖章,文件内容包括:图纸目录、设计说明、设计图纸、计算 书等。 1.3、建筑设计总说明中,各子项材料做法表、装修做法表汇需统一编写; 消防、节能等其他子项说明可根据具体情况单独编写。 1.4、建筑设计总说明中关于建筑面积的计算要精确,并随设计的加深不断 核算,直至最终成果,建筑面积计算应严格按照国家及地方最新标 准执行。

多级放大电路的设计报告报告

电工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报告 题目:多级放大电路的设计 二级学院机械工程学院 年级专业 14 动力本 学号 1401250029 学生姓名周俊 指导教师张云莉 教师职称讲师 报告时间:2015.12.28

目录 第一章.基本要求和放电电路的性能指标 (1) 第二章.概述和任务分析 (5) 第三章.电路原理图和电路参数 (6) 第四章.主要的计算过程 (9) 第五章.电路调试运算结果 (11) 第六章.总结 (12) 制作调试步骤及结果 (12) 收获和体会 (13) 第七章.误差和分析 (14) 第八章.参考文献 (15)

第一章.基本要求和放电电路的性能指标 1. 基本要求: 用给定的三极管2SC1815(NPN),2SA1015(PNP)设计多级放大器,已知V CC =+12V, -V EE =-12V ,要求设计差分放大器恒流源的射极电流I EQ3=1~1.5mA ,第二 级放大射极电流I EQ4=2~3mA ;差分放大器的单端输入单端输出不是真电压增益至 少大于10倍,主放大器的不失真电压增益不小于100倍;双端输入电阻大于10k Ω,输出电阻小于10Ω,并保证输入级和输出级的直流点位为零。设计并仿真实现。 2. 放电电路的性能指标: 第一种是对应于一个幅值已定、频率已定的信号输入时的性能,这是放大电路的基本性能。第二种是对于幅值不变而频率改变的信号输出时的性能。第三种是对应于频率不变而幅值改变的信号输入时的性能。 1.1第一种类型的指标: 1.放大倍数 放大倍数是衡量放大电路放大能力的指标。它定义为输出变化量的幅值与输入变化量的幅值之比,有时也称为增益。虽然放大电路能实现功率的放大,然而在很多场合,人们常常只关心某一单项指标的放大的倍数,比如电压或者电流的放大倍数。由于输出和输入信号都有电压和电流量,所以存在以下四中比值: (1-1) 1.

综合办公楼建筑设计任务书

城市办公楼综合体建筑设计 任务书 成都理工大学旅游与城乡规划学院 建筑学专业2009级 指导教师:肖瑜李艳菊

一、建筑设计步骤和方法 1、资料分析 明确任务,包括了解设计的内容和要求:熟悉设计资料;进一步收集和阅读有关资料。 (1)建筑耐火等级:使设计者了解设计对象的质量标准。查阅防火规范,以便确定平面设计中应解决的问题。 (2)自然气侯条件:根据设计地区的气侯条件,确定排水、防水、防潮处理,考虑取暖、隔热、通风等要求以及建筑色彩的确定。 (3)地震烈度:根据该地区地震烈度,确定相应的抗震设防。 2、设计研究 在掌握设计基本资料的基础上,应用所学原理及系统理论方法,采取先原则后具体、先有构思后做设计、先分析后动手、由浅入深的方法顺序交叉的进行设计。 (1)根据设计任务书,明确目标,拟定原则,蕴酿构思。 (2)总平面设计对所给地形进行分析,按照任务书所提的要求,合理进行功能区划,对人流、车流、疏散广场、绿地的规划与分析。处理好建筑与环境的关系,并满足城市规划及防火规范要求。 (3)建筑平面及空间设计熟悉了解该类建筑的特点和功能要求,根据任务书所提供的要求,进一步研究其功能分区,从总体布局上运用建筑设计构图原理,处理好该建筑的型体,立面细节处理。要适合于当地的特点,并能体现该建筑的个性。 (4)建筑结构选型设计:重点了解常用结构类型的空间结构形态及其结构体系的特征与适用范围,熟练掌握结构选型的基本方法。 (5)建筑构造设计了解和熟悉有关构造的特点以及对建筑方案的影响;熟悉各类墙体以及屋盖的特点,根据使用功能和自然条件的要求,正确选择构造方案。熟悉全国统一编制及地区部委或的建筑构配件标准图集,设计中尽可能参考和选用并对其设计方案中局部具有特点的构造能自行设计。 (6)设备设计掌握建筑设备的相关知识,了解配电房、水泵房、电梯设备间、消防控制室等相关设计知识。 (7)方案设计 平面设计 ①根据基本资料,设计依据及参观调研结果,确定建筑平 面功能分区及内部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