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上海市初三语文质量调研试卷

2009年上海市初三语文质量调研试卷
2009年上海市初三语文质量调研试卷

2009年上海市初三语文质量调研试卷

(满分150分,时间100分钟)

答卷者注意:本卷共有27题。请将所有答案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卷上不计分。

第一部分阅读(90分)

一、文言文阅读(共42分)

(一)默写,完成1-6题(18分)

1.落红不是无情物,_________。(《己亥杂诗》)

2.________,人约黄昏后。(《生查子·元夕》)

3.日暮乡关何处是,_________。(《黄鹤楼》)

4.浮云游子意,_________。(《送友人》)

5.学而不思则罔,_________。(《孔孟论学》)

6.________,在乎山水之间也。(《醉翁亭记》)

(二)阅读古诗词,完成7-8题(4分)

望岳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7.“岱宗”是对________的尊称。(2分)

8.下列说法中不正确

...的一项是________。(2分)

A. 第二句、第四句由不同距离之所望表现了“岱宗”的高大形象。

B. 第五、六句描绘了“岱宗”的神奇秀丽景色。

C. 七八句写由望岳而产生的登岳的意愿。

D. 整首诗抒发了诗人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

(三)阅读课内古文,完成9-11题(8分)

孟子曰:“无或乎王之不智也。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吾见亦罕矣,吾退而寒之者

至矣,吾如有萌焉何哉?今夫弈之为数,小数也;不专心致志,则不得也。弈秋,通国之善.奕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

曰:非然也。”(《孟子·告子上》)

9.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4分)

(1)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易:_________

(2)通国之善.奕者也善:_________

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今夫弈之为数,小数也;不专心致志,则不得也。_________

11.除“专心致志”外,出自上文的另一个成语是_________。(2分)

(四)阅读课外古文,完成12-15题(12分)

范仲淹罢宴

范文正公守邠州,暇日率僚属登楼置酒,未举.觞,见缞绖①数人营理葬具者。公亟令询之,乃寓居士人②卒于邠,将出殡近郊,赗③敛棺槨皆所未具.。公怃然,即撤宴席,厚赒④给之,使毕其事。坐客感叹有泣下者。

注释:①缞绖:丧服。②寓居士人:寄居在外的读书人。③赗:送给丧家送葬之物。④赒:救济。

12.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4分)

(1)未举.觞举:_________

(2)赗敛棺槨皆所未具.具:_________

1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注意加点字的含义和用法。(2分)

厚赒给之.,使毕其.事。__________

14.范仲淹罢宴的具体原因是__________。(3分)

15.这个故事表现了范仲淹_________的品质。(3分)

二、现代文阅读(共48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16—21题(22分)

销声匿迹者

①一位建筑学家曾这样说:“每一块砖头都想出类拔萃。”他形象地说明,每个建筑师所使用的材料都是相同的,但杰出

的建筑师可以用普通的砖头造出了不起的建筑。能够使一块普普通通的砖头出类拔萃的建筑师,同样凭借了不起的建筑使自己

成了出类拔萃的人。我想,大概每个人都有出类拔萃的愿望。这本身没有什么不好。出类拔萃的愿望,正是许多人对文化最终

作出巨大贡献的原动力。

②一块砖头在人生的道路上绊人一跤,从而引起了“关注”,甚至登了报上了媒体,成为红极一时的角色,这是不是砖头

的向往呢?我认为这不是砖头的真正愿望。每一块砖头的真正愿望是成为一幢建筑的一部分(无论该建筑是否伟大),而不愿被闲置在工地之外。除非它想成为任何一幢建筑的一部分的所有努力都遭到了彻底的挫败,它才会铤而走险....,不择手段地靠绊人一跤式的“出人头地”来代替真正的出类拔萃。

③但是,一块砖头一旦成为一幢建筑的一部分,无论这幢建筑多么伟大,它自己可能就永远消失了。砖头成为伟大建筑

之一部分的愿望,可能是以自我消失的方式实现的。也就是说,在这幢伟大的建筑中,这块砖头没有成为“出类拔萃”的飞檐

或柱头,而是成了销声匿迹的内墙或过道。明白了这一点...之后,砖头将何去何从呢?我认为,一块真正出类拔萃的砖头,将宁

愿在建筑中销声匿迹,也不肯在大道上绊人一跤。因为人同时有另一种与出类拔萃相反的愿望,即销声匿迹的愿望。正如一句

西方谚语所说:“隐藏树叶的最佳地方是森林,隐藏水滴的最佳地方是大海。”我们也可以说:。

④可见,出类拔萃和销声匿迹这两种截然相反的愿望,并非完全不能相容。

⑤或许在内心深处,每个人都希望自己不朽(1)不朽是出类拔萃的进一步放大(2)但真正的不朽者,必须愿意做速朽

的事业。鲁迅说:“愿我的文章速朽。”正因为愿意速朽,鲁迅没有去经营名山胜业;正因为不怕速朽,鲁迅成了他那个时代最

伟大的批评家,从而走向了真正的不朽。一切妄图逃避时代、逃避责任、逃避义务的人,都会像那块不愿消失在建筑中,而宁

愿不择手段

....,然后真正地、永远地销声匿迹。

....”的砖头那样,很快就生败名裂

....地绊人一跤以“出人头地

16.下列选项中有错别字

...的一项是_______(2分)

A.铤而走险 B.出人头地 C.不择手段 D.生败名裂

17.仿照例句,联系上下文补写出第③段横线处的句子。(3分)

例句:隐藏水滴的最佳地方是大海。

18.对第⑤段画线句括号内应使用的标点符号判断正确的一项是_______(2分)

A.(1)逗号;(2)分号 B.(1)句号;(2)逗号

C.(1)破折号(2)逗号 D.(1)分号;(2)破折号

19.下列理解不正确

...的一项是_______(3分)

A.第②段画线句的意思是砖头的努力遭到挫败后可以铤而走险来换取出类拔萃。

B.第③段中加点词“这一点”具体是指一块砖头一旦成为一幢建筑的一部分,它自己可能就永远消失了。

C.第⑤段叙述鲁迅的事例是用事实证明真正的不朽者,必须愿意做速朽的事业的观点。

D.第⑤段主要是用正反对照的方式来具体阐发作者的看法。

20.选文采用了层层深入的结构展开论述。第①段首先明确;第②段接着指出绊人一跤不是砖头的向往,砖头的真正愿望是成为建筑的一部分;第③段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阐述了;文章最后两段得出结论:出类拔萃和销声匿迹这两种截然相反的愿望实质是相容的,是对立统一的关系。(6分)

21.从全文看,文章标题“销声匿迹者”既指的人;又指的人。(6分)

(二)阅读下文,完成22—26题(26分)

花事知多少

①春天了。那个卖花的小伙子来得勤了。黄鱼车上的花木比之冬日孤单单的绿,多了些鹅黄、桃红、烟紫和梨白。老样子,

车停在菜市场外面一隅,一刻功夫,人就三三两两地围了过来。有的对着花,看一会儿,评一会儿,与主人闲聊一会儿,空手

走了。也有的端起这盆,放下那盆,左顾右盼好一会儿,最后说好价,掏出钱,抱走了。

②刚开始,我并未发现小伙子的异样。那天,起了风,菜市场外人很少。他蹲在地上,闷着头,一手缩在袖子里,一手捏

着本书,看得入神。

③难得见他车上有盆挺大的仙人球,装在一只颇有古气的青花瓷盆里,我想买。听到我要买花,他站了起来。搬动花盆时,

这才发现,他的一只袖子空荡荡的少了一条手臂!瓷盆重,装满土足有几十斤。他用黄鱼车,载着仙人球,送上门。到家时,

我招招手,请门卫帮忙把花盆搬上楼,谁知他竟挥挥手让门卫走。见我开了大门,他立马弯下腰,用一只手将花盆拦腰一钩,

夹在臂弯里,便腾腾腾上楼了。我才到二楼,他已从三楼下来了。我诧异...,随后便夸他好力气。他笑呵呵丢下一句话:这不算重!

④到了夏天,他穿件汗衫,露出了手臂的伤残处,像一截短短的木杵伸出袖口。是烧伤?砸伤?电击伤?还是其他病因?

见到他,我有时会想这个问题。但不管何种原因,这总是一个受过苦难的年轻人。现在,他明亮的眼睛里看不到一丝儿阴影。

2008年上海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2008年上海市初中毕业生统一学业考试 语文试卷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考生注意:本卷共有21题。请将所有答案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卷上不计分。 第一部分阅读(86分) 一、文言文(共38分) 考生注意: 1.第1—3题为选做题,请从下列A、B、C三组中选择一组,并将选定的组号填入答题纸的指定处。A组:供使用H版教材的考生完成。B组:供使用S版教材的考生完成。C 组:供使用二期课改教材(试验本)的考生完成。 2.第4—10题为必做题。 A组:供使用H版教材的考生完成 (一)默写(15分) 1.(1)峰峦如聚,,山河表里潼关路。(《山坡羊·潼关怀古》) (2),柳暗花明又一村。(《游山西村》) (3)斯是陋室,。(《陋室铭》) (4)由是感激,。(《出师表》) (5)《桃花源记》中交代源中人来到桃花源原因的句子是:“”。 (二)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4分) 2.使.人索扁鹊() 3.盖一岁之犯.死者二焉() B组:供使用S版教材的考生完成 (一)默写(15分) 1.(1)会当凌绝顶,。(《望岳》) (2)——,空见蒲萄人汉家。(《古从军行》) (3)千门万户瞳瞳日,。(《元日》) (4)屠乃奔倚其下,。(《狼》) (5)《桃花源记》中交代源中人来到桃花源原因的句子是:“”。 (二)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4分) 2.桓侯故使.人问之() 3.所守者道义,所行者忠信.() C组:供使用二期课改教材(试验本)的考生完成

(一)默写(15分) 1.(1)老骥伏枥,。(《步出夏门行》) (2),长使英雄泪满襟。(《蜀相》) (3)可怜身上衣正单,。(《卖炭翁》) (4)敏而好学,,是以谓之文也。(《孔孟论学》) (5)《桃花源记》中交代源中人来到桃花源原因的句子是:“”。 (二)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4分) 2.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 3.及其日中如探汤.() (三)阅读下文,完成第4—6题(7分) 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苏、黄共阅一手卷。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东坡现右足,鲁直现左足,各微侧,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卧右膝,诎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珠可历历数也。 舟尾横卧一楫。楫左右舟子各一人。居右者椎髻仰面,左手倚一衡木,右手攀右趾,若啸呼状。居左者右手执蒲葵扇,左手抚炉,炉上有壶,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4.上文出自课文《》,其作者是明朝魏学洢。第一自然段中“东坡”指的是北宋文学家(人名)。(2分) 5.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画线的句子(2分) 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 6.上文具体描写了“船头”和“舟尾”人物各异的情态,其目的是。(3分) (四)阅读下文,完成第7—10题(12分) 误认 卓茂①尝出门,有人认其马。茂问之曰:“子亡马几何时矣?”对曰:“月余日矣。”茂有马数年,心知非是,解以与之,而自挽车去。将去,顾而谓曰:“若非公②马,幸至丞相府归.我。”他日,马主别得亡马,乃诣.丞相府归马。 [注] ①卓茂:人名。②公:对人的尊称。 7.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4分) (1)幸至丞相府归.我() (2)乃诣.丞相府归马() 8.对画线句“心知非是,解以与之”解释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心里知道这马不是那人的,就连忙跟他解释。 B.心里明白这个人不辨是非,就连忙跟他解释。

2018上海市初三语文一模定稿D卷含答案

上海市初三语文质量测试(D)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共28题。 2.请将所有答案做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计分。 一、文言文(40分) (一)默写(15分) 1. 沉舟侧畔千帆过,____________。(《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2. ___________,身世浮沉雨打萍。(《过零丁洋》) 3.欲把西湖比西子,__________。(《饮湖上初晴后雨》) 4.虎见之,___________,以为神……。(《黔之驴》) 5.……亭亭净植,_ _________。(《爱莲说》) (二)阅读下面的词,完成第6—7题(4分) 诉衷情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6.词中“封侯”指的是,“匹马”强调的是(2分) 7.下列对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2分) A.“当年”两句表明诗人只身远离家乡奔赴抗金前线。 B.“关河”两句强调当年所作所为如今只能梦里见到。 C.“胡未灭”三句抒发了诗人壮志难酬的抑郁和悲愤。 D.最后三句“天山”和“沧洲”对比,表明志向未变。 (三)阅读下文,完成第8—10题(9分) 核舟记(节选) ①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苏、黄共阅一手卷。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东坡现右足,鲁直现左足,各微侧,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卧右膝,诎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珠可历历数也。 ②舟尾横卧一楫。楫左右舟子各一人。居右者椎髻仰面,左手倚一衡木,右手攀右趾,若啸呼状。居左者右手执蒲葵扇,左手抚炉,炉上有壶,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③其船背稍夷,则题名其上,文曰“天启壬戌秋日,虞山王毅叔远甫刻”,细若蚊足,钩画了了,其色墨。又用篆章一,文曰“初平山人”,其色丹。 8.选文的作者是明朝的(人名)。选文的文体是。(3分) 9.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句。(3分)

2010年上海中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2010年上海市初中毕业统一学业考试 语文试卷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共27题。 2.请将所有答案做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计分。 (一)默写(18分) l.浮云游子意,。(《送友人》) 2. ,不尽长江滚滚来。 3.风萧声动。,一夜鱼龙舞。(《登高》)(《青玉案·元夕》) 4. 黄山绿水,。(《天净沙·秋》) 暴嚣长江蒲淡寒。(《登离》> 5.潭中鱼可百许头,。(《小石潭记》) 6.,百废俱兴。(《岳阳楼记》) (二)阅读下面的诗,完成第7—8题。(4分)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吞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7.诗中的“太清”意思是。(2分) 8.下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八月湖水平”写出了洞庭湖的水面平静。 B.“波撼岳阳城”描写了岳阳城摇摇欲坠的景象。 C.后两联表达了作者寄情山水、归隐田园的愿望。 D.全诗委婉地表达了作者希望一展才华的政治抱负。 (三)阅读下文,完成第9一l1题(8分) 记承天寺夜游 ①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②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③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héng),盖竹柏影也。④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9.本文作者是(朝代)的(人名)(2分) lO.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注意加点词的含义(3分) 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11.下面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第①句交代了夜游的时间、地点和起因。 B.第②句写出了作者与张怀民的情趣相投。。 C.第③句描写了承天寺庭院清幽空明之景。

2019上海市初三语文一模定稿A卷(含答案)

上海市初三语文质量测试(A)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一、文言文(40分) (一)默写(15分) (二)阅读下面宋词,完成第6—7题(4分)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宋] 辛弃疾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6”来抒发作者的情感。(2分) 7.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少年不识愁滋味”说明少时的幼稚无知和天真。 B.“爱上层楼”叠用表现了少年活泼、顽皮的特点。 C.“识尽”写出词人阅尽人间艰辛,饱尝忧患苦难。 D.“却道”句突出了词人心头难以摆脱的沉重抑郁。 (三)阅读下文,完成第8—10题(9分) 王顾左右而言他 孟子谓齐宣王曰:“王之臣,有托其妻子于其友而之楚游者。比其反也,则冻馁其妻子,则如之何?” 王曰:“弃之。” 曰:“士师不能治士,则如之何?” 王曰:“已之。” 曰:“四境之内不治,则如之何?” 王顾左右而言他。

C.孟子站在齐王面前与他对话,其实就是在推行他自己的政治主张。 D.孟子是一个机智勇敢、关心民生、敢于批评时政又善于设问的人。 (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1—13题(12分) 鲍氏之子 齐田氏祖①于庭,食客千人。有献鱼、雁者,田氏视之,乃叹曰:“天之于民厚矣!殖五谷,生鱼鸟,以为之用。”众客和之。有鲍氏之子,年十二,亦在坐,进曰:“不如君言。天地万物与我并生,类也。类无贵贱,徒以小大智力而相制,彼此相食,非相为而生②。人取可食者食之,岂天本为人生之?且蚊蚋③噆④肢,虎狼食肉,非天本为蚊蚋生人、虎狼生肉者也!” 【注】①祖:古人出远门设宴祭路神叫“祖”。②非相为而生:不是为了对方的生存而生存的。③蚋:一种吸血的小虫。④噆(zǎn):叮,咬。 1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4分) (1)殖五谷,生.鱼鸟()(2)人取.可食者食之() 12.“食客千人”“众客和之”从侧面反映出齐田氏是一个的人。文中他的观点被鲍氏之子反驳。(用自己的语言回答)(4分) 13.下列语句中最能反映鲍氏之子观点的一项是(4分) A.天地万物与我并生,类也。 B.类无贵贱……彼此相食,非相为而生。 C.人取可食者食之,岂天本为人生之? D.非天本为蚊蚋生人、虎狼生肉者也! 二、现代文(40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4—18题(20分) 人类天生是跑步的动物 ①我们一直认为,人类自从直立行走以来,膝盖和双脚就承受了身体巨大的负荷,而跑步无疑加重了这一负荷。事实证明,80%的跑步者每年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伤病。因此,,尤其是长距离耐力跑更是会对膝盖的完整性造成严重威胁。 ②然而美国科学家研究发现,跑步损伤的情况恰恰是在高科技的跑步鞋出现之后才逐渐多起来的。因为运动鞋根本不会降低受伤的几率,反而阻碍了双脚在跑步时的感觉,导致我们采取了错误的跑步姿势。几百万年来,人类都是赤脚跑步,后来也只穿着鞋底很薄的普通鞋跑步。这样,我们跑步时根本无法让脚跟先着地,因为太痛了。我们会前脚着地、缩小步幅、提高迈步的频率。这才是正确的跑步姿势。 ③科学家发现,只要跑步姿势正确,人类的身体天生就是一部跑步机器。人类的头部后方有一条颈韧带,这是任何擅长奔跑的动物的专用设备,它唯一的功能就是在快速移动时固定头部。猪由于没有这条韧带,导致它们走路时总是摇头晃脑,所以这类动物是不会跑步的。人类连接小腿与脚跟的跟腱也无比发达,它就像橡皮筋一样,当人类的脚处于悬空时,脚跟会自动收缩,使脚掌向下,让人类获得向前的动力。此外,人类还拥有发达的

(完整word版)2005年上海市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2005年上海市初中毕业生统一学业考试语文试卷 (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考生注意:本卷共有19题。请将所有答案写在答卷上,写在试卷上不计分。 第一部分阅读(70分) 一、文言文(共30分) (一)默写(10分) 1.考生注意;谓任选5句,多选按答题的前5句计分。 (1)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夹岸数百步…… (2) ,各领风骚数百年。 (3)山重水复疑无路,。 (4)问渠那得清如许? 。 (5)人生自古谁无死? 。 (6)左刻“,”,石青糁之。 (7)日上,正赤如丹,,或曰,此东海也。 (8)以兴利除弊,不为生事;为,…… (二)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4分) 2.肉食者鄙 ( ) 3.全石以为底 ( ) (三)从下列A、B、C三组中选择一组,完成4—6题(6分) A组:供使用H版教材的考生完成。 卖油翁 陈康肃公尧咨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五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4.本文作者是 (朝代)的文学家 (人名)。(2分) 5.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画线的句子。(2分) 我亦无他,惟手熟尔。 6.请用—个成语概括本文的主旨。 (2分) B组:供使用S版教材的考生完成。

童区寄传(节选) 童寄者,郴州荛牧儿也。行牧且荛,二豪贼劫持,反接,布囊其口,去逾四十里,之虚所卖之。寄伪儿啼,恐栗,为儿恒状。贼易之,对饮酒,醉。一人去为市;一人卧,植刃道上。童微伺其睡,以缚背刃,力下上,得绝;因取刃杀之。 虚吏白州。州白大府。大府召视儿,幼愿耳。刺史颜证奇之,留为小吏,不肯。与衣裳,吏护还之乡。 4.本文作者是 (朝代)的文学家 (人名)。(2分) 5.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画线的句子。(2分) 与衣裳,吏护还之乡。 6.请用一个成语或四个字的词语概括区寄的特点。 (2分) C组:供使用二期课改教材(试验本)的考生完成。 黔之驴 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蔽林间窥之。稍出近之,懋懋然,莫相知。 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甚恐。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稍近,益狎,荡倚冲冒。驴不胜怒,蹄之。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大阚,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4.本文作者是 (朝代)的文学家 (人名)。(2分) 5.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画线的句子。(2分) 驴不胜怒,蹄之。 6.请用一个成语概括本文的内容。 (2分) (四)阅读下文,完成7—10题(10分) 郑人逃暑① 郑人有逃暑于孤林②之下者,日流影移,而徙衽③以从阴。及至暮,反席于树下。及月流影移,复徙衽以从阴,而患露之濡④于身。其阴逾⑤去,而其身逾湿,是巧于用昼而拙于用夕矣。 [注释] ①逃暑:避暑,乘凉。②孤林:独立的一棵树。③衽(rěn):卧席。④濡(rú):沾湿。⑤逾:同“愈”,更加。 7.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4分) (1)徙衽以从阴 ( ) (2)其阴逾去 ( ) 8.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画线的句子。(2分) 是巧于用昼而拙于用夕矣。 9.郑人的“拙”具体表现在。(用自己的语言表达)(2分) 10.这则寓言告诉人们的道理是。(2分) 二、现代文(共40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11一13题(15分) 为你打开一扇门 ①世界上有无数关闭着的门。每一扇门里,都有一个你不了解的世界。求知和阅世的过程,就是打开这些门的过程;打开这些门,走进去,浏览新鲜的景物,探求未知的天地,这是一件激动人心的事情,也是一个乐趣无穷的过程。只要你对门里的世界有探索和了解的愿望,这些门一定会在你面前洞开,为你展现新奇美妙的风景。 ②这些门中,有一扇非常重要的大门。这扇门上写着两个字:文学。 ③文学是人类感情的最丰富最生动的表达,是人类历史的最形象的诠释。一个民族的文学,是这个民族的历史。一个时代的优秀文学作品,是这个时代的缩影,是这个时代千姿百态的

上海市初三语文一模试卷(含标准答案)A卷

上海市初三语文质量测试A卷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共25题。 2.请将所有答案做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计分。 一、文言文(39分) (一)默写(15分) 1.月上柳梢头,。(《生查子·元夕》) 2.,决眦入归鸟。(《望岳》) 3.,古道西风瘦马。(《天净沙·秋思》) 4.一鼓作气,,三而竭(《曹刿论战》) 5.,盖以诱敌。(《狼》) (二)阅读下面的诗,完成第7—8题(4分) 题破山寺后禅院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 6.对诗中“悦”和“空”理解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悦服空灵 B.悦耳空明 C.愉悦空明 D.愉悦空灵 7.诗人借禅院幽深静穆的环境氛围,表达出自己的思想感情。(2分) (三)阅读下文,完成第8—10题(8分) 伤仲永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8.上文的作者是(朝代)的作家(人名)(2分) 9.用现代汉语解释下面的句子,注意加点词的含义。(3分) 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 10.下列对方仲永“泯然众人矣”的原因分析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 过早成才,后劲不足。 B. 过于骄傲,江郎才尽。 C. 乡人追捧,金钱利诱。 D. 父不使学,止步不前。 (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1—14题(12分) 永州之氓①咸善游。一日,水暴甚,有五六氓乘小船绝②湘水,中济③,船破,皆游。其一氓尽力而不能寻常。其侣.曰:“汝善游最也,今何后为?”曰:“吾腰千钱,重,是以后。”曰:“何不去.之?”不应,摇其首。有顷,益.怠。已济者立岸上呼且号曰:“汝愚之甚!蔽之甚!身且死,何以货为?”又摇其首,遂溺死。 (柳宗元《哀溺文》)【注】①氓:民,百姓。②绝:横渡。③济:渡至中途。 11.解释文中的加点词(4分) (1)何不去.之() (2)有顷,益.怠() 12.对文中画线句意思翻译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你是最善于游泳的,今天为什么落在后面? B.你游泳是最好的,今天怎么落在后面了呢? C.你游泳是最好的,今天为什么落在后面? D.你是最善于游泳的,今天怎么落在后面了呢? 13.“其一氓尽力而不能寻常”的原因是。(用原文语句回答)(2分) 14.本文告诉我们的道理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要惜金如命 B.不要学会变通 C.不要被钱所累 D.要珍惜生命

2009年上海中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2009年上海市初中毕业统一学业考试语文试卷 1.本试卷共27题。 2.请将所有答案做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计分。 一、文言文(42分) (一)默写(18分) 1.柴门闻犬吠,____。(《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2.____,潭影空人心。(《题破山寺后禅院》) 3.黄鹤一去不复返,____。(《黄鹤楼》) 4.醉里挑灯看剑,____。(《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 5.吾视其辙乱,____,故逐之。(《曹刿论战》) 6.____,佳木秀而繁阴。(《醉翁亭记》) 答案:1.风雪夜归人 2.山光悦鸟性 3.白云千载空悠悠 4.梦回吹角连营 5.望其旗靡 6.野芳发而幽香(二)阅读下面的诗,完成第7—8题(4分) 山居秋暝 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7.诗中的“王孙”指的是____。(2分) 8.下列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 A.“晚来秋”紧扣标题,点明时间。 B.“春芳歇”指春色怡人,适于观赏。 C.诗歌所绘景色如画,清新自然。 D.诗歌寄托了诗人高洁的情怀。 答案:7.王维/诗人自己8.B (三)阅读下文,完成第9—11题(8分)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呜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堪,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影布石上,怡然不动;傲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9.上文选自《小石潭记》,作者是____。我们在教材中还学过他的《____》(2分) 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 11.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第二自然段写潭中游鱼的姿态和情趣。

2011年上海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启用前☆机密试卷类型:A 上海市2011年初中毕业生统一学业考试 语文 一、文言文部分 (一)默写(18分) 1.草枯鹰眼疾,。(王维《观猎》) 2.欲把西湖比西子,。(苏轼《饮湖上初晴雨后》) 3.,千载谁堪伯仲间。(陆游《书愤》) 4.当年万里觅封候,。(陆游《诉衷情》) 5.,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 6.醉翁之意不在酒,。(欧阳修《醉翁亭记》) (二)阅读下面的词,完成第7-8题(4分) 如梦令 李清照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7.“浓睡”在词中的意思是。(4分) 8.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雨疏风骤”的意思是雨点稀疏,晚风急猛。 B.“海棠依旧”是此人对“卷帘人”的回答。 C.“绿肥红瘦”描写出雨后海棠花的情景。 D.这首词篇幅短小,有人物,有对话,意味深长。 (三)阅读下文,完成第9-11题。(8分) 蒋氏大戚,汪然出涕曰:“君将哀而生之乎?则吾斯役之不幸,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自吾氏三世居是乡,积于今六十岁矣,而乡邻之生日蹙(cù)。殚(dān)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号呼而转徙(xǐ),饥渴而顿踣(bó),触风雨,犯寒暑,呼嘘毒疠,往往而死者相藉(jiè)也。曩(nǎng)与吾祖居者,今其室十无一焉,与吾父居者,今其室十无二三焉,与吾居十二年者,今其室十无四五焉,非死则徙尔,而吾以捕蛇独存。悍吏之来吾乡,叫嚣乎东西,隳(huī)突乎南北,哗然而骇者,虽鸡狗不得宁焉。吾恂恂(xún xún)而起,视其缶(fǒu),而吾蛇尚存,则弛然而卧。谨食(sì)之,时而献焉。退而甘食其土之有,以尽吾齿。盖一岁之犯死者二焉,其余则熙熙而乐……” 9.上文节选自课文《》,作者柳宗元是(朝代)的作家。(2分) 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注意加点词的含意。(3分) 谨食.之,时而献焉。 11.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蒋氏上交捕来的蛇是为了抵充税赋。 B.上文写出了百姓生活困苦不堪的现实。 C.凶残的官吏把乡里搅得鸡犬不宁。 D.蒋氏的生活态度是随遇而安。

2018上海市初三语文二模定稿C卷(含答案)

2018上海市初三语文二模定稿 C 卷(含答案) 上海市三级语言素质测试(C) (满分150 分测试时间100分) 考生备注: 1。这张试卷有27 道题 2。请将所有答案放在答题纸上指定的位置,不要在试卷上打分。1,文言文(40 分) (1)默写(15分) 1。我们挥手道别,(李白的《送朋友》)2。人们渴望伊拉克(刘勇的《梁祝》) 3。迎一水剑,(匿名“一路牵牛星”)。4 如果所有的旅行都是空的,那就没有根据了。(柳宗元的《小石塘的故事》) 5。所以要有耐心。(《孟子》生在忧患中,死在幸福中) (2)读下面的《元曲》并完成问题6-7 (4 分) [A] 古村的日落,轻烟和老树西寒鸦,在小小的洪飞阴影下青山绿水,白草如茵,红叶黄花[ ·B]枯萎的藤蔓、老树、昏暗的乌鸦、小桥流水、古道、西风和瘦马夕阳西下,心碎的人在世界的尽头。6.这两首元曲的题目是,元曲的作者是[(2 分)7。以下两首元曲被正确理解为(2 分)。 A。两者都用对比强烈地表达了作者的内心感受。 b。所有这些都通过各种场景组合创造出深刻的意境C.所有人都通过

欢快的场景表达他们的悲伤。D.这首歌结尾的所有句子都直接表达了诗人的情感。 (3)读下面的短文,完成问题8-10 (9 分) (1)当森林缺水时,就会有一座山。这座山有小开口,好像有光。他放弃了船,从入口进入。在极度狭窄的开始,只有通过人十步之后,豁然开朗土地平坦开阔,房屋看起来像肥沃的土地、美丽的池塘和桑树。路上的交通和鸡犬的气味其中,男人和女人穿的衣服和外人一样。黄头发耷拉着,很开心。 (2)见渔人,大惊,问绝有一个答案我们必须回家,摆酒杀鸡吃。听说村子里有这个人,咸就过来打听。自从秦朝第一次避乱的时候,带领妻子城的人到了这种绝望的境地,没有回来;因此在外人看来我不知道谁是汉人,不管在魏晋时期。这个人是一个接一个地说了又听了,个个慨叹其余的人各自延伸到自己的家里,全都没有酒和食物停几天,辞职中国有句谚语,“光是局外人是不够的。”“。8以上作者是东晋时期一位伟大的诗人。(2分)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3 分)森林耗尽水源,然后得到一座山。 10。总结第1 段的内容:文章指出了源汉语“走到这种绝境”的时间和原因,并指出句子是“绝望的”(4分) C 论文1 (4)读下面的短文,完成问题11-13 (12分)李的家庭很穷。他和李生在同一条街上工作,每次都赚了很多钱。 公感其意,拜为兄弟先寻为进士,李生

上海市长宁区2009年初三语文中考模拟卷

上海市长宁区2009年初三语文中考模拟卷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考生注意:本卷共有28题。请将所有答案写在答卷上,若写在本试卷上则不计分。 第一部分阅读(90分) 一、文言文阅读(共42分) (一)诗文积累(共18分) 1.____,清泉石上流。 2.____,西北望,射天狼。 3.无边落木萧萧下,____ 4.____,病树前头万木春。 5.____,在乎山水之间也。 6.予独爱____,濯清涟而不妖。 (二)诗词鉴赏(4分) 饮湖上初晴后雨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7.对这首诗的赏析,正确的一项是___(2分) A.首句写了雨中西湖水波荡漾,但是没有晴天美好。 B.第二句说雨中的山云雾迷茫似有若无,非常奇怪。 C.第三句在西湖和西施之间建立了比喻的关系。 D.第四句“淡妆浓抹总相宜”是描写西施的,不是描写西湖的。 8.本诗表现了____(2分) (三)课内文言文阅读(8分) 卖油翁 ①陈康肃公尧咨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②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9.对第②段画线句“尔安敢轻吾射”的翻译,下列最合理的一项是___(2分) A 你敢轻视我的射箭本领吗? B 你怎么敢把我射箭的本领看得这么轻巧! C 你怎么敢轻视我射箭的本领! 10.第①段介绍陈尧咨“发矢十中八九”。(共3分) ?所以他自以为____,文本依据是____ ?而卖油翁却不以为然,文本依据是____ 11.卖油翁一句通俗的话语:“____”,揭示了本文要阐述的深刻道理:____(共3分)(四)课外文言文阅读(12分) 唐太宗论弓矢 上(李世民)谓太子师萧璃曰:“朕少好弓矢,得良弓十数,自谓无以加。近以示弓工,乃曰

2018上海市初三语文二模定稿C卷(含答案)

上海市初三语文质量测试(C) (满分 150分考试时间 100 分钟)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共27 题。 2. 请将所有答案做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计分。 (一)默写(15 分)1.挥手自兹去,。2.,为伊消得人憔悴。 3.盈盈一水间,。4.,皆若空游无所依。 5.所以动心忍性,。文言文(40 分) (李白《送友人》) (柳永《蝶恋花》)(无名氏《迢迢牵牛星》)(柳宗元 《小石潭记》) (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二)阅读下面的元曲,完成第6-7 题(4 分) 【甲】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 乙】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6.这两首元曲的曲牌是,元曲【甲】的作者是。(2 分) 7.下列对这首两首元曲理解正确..的一项是(2 分) A.都运用对比手法强烈表达作者内心情感。 B.都通过多种景物组合营造出深远的意境。 C.都通过明丽欢快之景描绘烘托伤感之情。 D.都在曲的结尾句直接表达出诗人的情感。 (三)阅读下面的短文,完成第8-10 题(9 分) ①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②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8.上文的作者是东晋大诗人。(2 分) 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3 分)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 10. 概括第①段的内。文章点明源中人“来此绝境” 的时间和原因的句子是“ ”。 4 分) (四)阅读下面的短文,完成第11-13 题(12 分)李文定公家甚贫,同

2019上海市初三语文一模定稿卷A卷(含答案)

上海市初三语文质量测试(A)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共27题。 2.请将所有答案做在答题纸指定位置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计分。 一、文言文(40分) (一)默写(15分) 1.明月松间照,。(《山居秋暝》) 2. ,为伊消得人憔悴。(《蝶恋花》) 3.河汉清且浅,。(《迢迢牵牛星》) 4. ,千里暮云平。(《观猎》) 5.潭中鱼可百许头,。(《小石潭记》) (二)阅读下面,完成第6—7题(4分) 观沧海 三国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望岳 唐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6.两首诗中,表达诗人博大胸怀和远大志向诗句分别是:和(2分)7.下列理解不正确 ...一项是(2分) A.两首诗都是诗人即景抒情的佳作。 B.两首诗都是诗人老当益壮的抒怀。 C.《观沧海》是诗人得胜归来时所作。 D.《望岳》是诗人名落孙山出游时所作。 (三)阅读下文,完成第8—10题(9分) 狼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

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8.上文选自《》,作者是朝(代)的(姓名)。(3分) 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3分) 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10.关于“狼黠”的表现,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___(3分) A.“途中两狼,缀行甚远”:两狼一路紧随,让屠夫产生紧张心理。 B.“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两狼分工明确,紧跟屠夫,不放弃。 C.“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一狼离去,剩下一狼仍拦在屠夫前面。 D.“一狼洞其中”:佯作离去的狼与假寐之狼配合,想从后方攻击屠夫。 (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1—13题(12分) 刘凝之字志安,小名长年,南郡枝江人也。凝之慕老莱、严子陵为人,推①家财与弟及兄子,立屋于野外,非其力不食.,州里重其德行。州三礼辟②西曹主簿,举.秀才,不就。妻梁州刺史郭铨女也,遣送丰丽③,凝之悉散之亲属。妻亦能不慕荣华,与凝之共安俭苦。夫妻共乘薄笨车④,出市买易,周用之外,辄以施人。 【注】①推:让出。②辟:征召。③遣送丰丽:陪嫁很丰厚。④薄笨车:是指一种制作粗简而行驶不快的车子。 1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4分) (1)非其力不食()(2)举秀才() 二、现代文(40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4—18题(20分) 语言消亡最快的地区 ①地球上有些物种濒临灭绝甚至已经灭绝。和地球上有些物种一样,人类语言也正面临日渐消亡的危险。 ②据统计,一万年前,世界上已知的语言可能有两万多种,但到目前为止,只剩下不到7000种了,而且正在以比物种灭绝还要快速度消亡,差不多每两周就有一种语言宣告“死亡”。预计到2100年,很可能又会有一半的语言消亡。很多濒危语言往往是随着最后使用者的过世而消失的。例如美国阿拉斯加的埃雅克语,当最后一名埃雅克语使用者在2008年去世后,这种语言消失了;土耳其尤比克语的最后一位流利使用者死于1992年。 ③随着经济和教育的发展,一些优势语言,如世界通用语言英语、中国普通话等将会占据主导地位。在贸易活动中,经济强势的一方通常会吸引经济弱势的一方更多地使用自己

上海市2017年初三语文质量检测试卷(B)[答案

上海市2017年初三语文质量检测试卷(B)[答案上海市初三语文质量测试(B)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共27题。 2.请将所有答案做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计分。 一、文言文(40分) (一)默写(15分) 1.东边日出西边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竹枝词》) 2.___________________,山色空蒙雨亦奇。《饮湖上初晴后雨》) 3.爱上层楼,__________________。(《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4._________________,不可知其源。(《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草色入帘青。(《陋室铭》) (二)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第6——7题(4分)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唐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6.诗中“歌一曲”是指_________________。(2分) 7.对“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诗句理解错误..的一项是()(2分)A.描绘了一幅大自然千帆竞发、万木争春的景象。 B.表现了诗人对仕宦升沉、世事变迁的无可奈何。 C.告诉人们旧事物必将消逝,新事物必将发展起来。 D.既是对友人关怀的感谢,也是和友人的共勉。 (三)阅读下文,完成第8——10题(9分)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中,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8.解释下列加点的词。(2分)

2019上海市初三语文一模真题定稿C卷(含答案)

上海市初三语文质量测试(C)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一、文言文(40分) (一)默写(15分) 1. 人生自古谁无死,。(文天祥《过零丁洋》) 2. ,雪尽马蹄轻。。(王维《观猎》) 3. 当年万里觅封候,。(陆游《诉衷情》) 4. ,往来无白丁。(刘禹锡《陋室铭》) 5. 山水之乐,。(欧阳修《醉翁亭记》) (二)阅读下面的诗,完成第6—7题(4分) 望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6.这首诗中的“造化”是指。(2分) 7.下列对这首诗内容的理解,不.正确 ..的一项是()(2分) A.全诗以“望”字统领,情景交融,给人身临其境之感。 B.全诗表现了诗人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 C.全诗用字精当,表现出“语不惊人誓不休”的严谨风格。 D.全诗是对泰山的真实描写,体现出现实主义的创作理念。 (三)阅读下文,完成第8—10题(9分) 橘逾淮为枳 晏子将使楚,楚王闻之,谓左右曰:“晏婴,齐之习辞者也,今方来,吾欲辱之,何以也?” 左右对曰:“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王曰:‘何为者也?’对曰:‘齐人也。’王曰:‘何坐?’曰:‘坐盗。’” 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酒酣,吏二缚一人诣王。王曰:“缚者曷为者也?”对曰:“齐人也,坐盗。” 王视晏子曰:“齐人固善盗乎?” 晏子避席对曰:“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 王笑曰:“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8.下列理解不正确 ...的一项是()。(2分) A.首段“习辞”二字为晏子最终战胜楚王埋下伏笔。 B.晏子“避席”显示出他从容应对楚王的淡定从容。 C.晏子用橘逾淮为枳作比喻,知道那盗者是齐国人。 D.楚王精心地导演“齐人坐盗被缚”,却自取其辱。 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 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 10.本文成功地塑造了晏子的形象。(4分)

2009年上海中考初三语文模拟考试J卷

2009年上海中考初三语文模拟考试J卷 一、文言文阅读(42分) (一)默写(18分) 1、气蒸云梦泽,。(《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2、,化作春泥更护花。(《己亥杂诗》) 3、出师一表真名世,。(《书愤》) 4、,风雪夜归人。(《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5、可怜身上衣正单,。(《卖炭翁》) 6、,则久已病矣。(《捕蛇者说》) (二)阅读下列诗词,完成7—8题(4分) 送友人 唐李白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7、“孤蓬万里征”中“孤蓬”是指。(2分) 8、下面对这首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一句点明诗人与友人分别的地点、环境。 B、“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一句以“浮云”、“落日”来表现“诗人”与“故人”的惜别之情。 C、“萧萧班马鸣”一句,既委婉地表达依依惜别之情,又给读者很大的想象空间。 D、这是一首送别诗,全诗情景交融,感情真挚,流露出缠绵悱恻、哀怨悲伤的情感。 (三)阅读下文,完成9—11题(8分) 邹忌讽齐王纳谏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公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2011年上海市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2011年上海市初中毕业统一学业考试 语文试卷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共27题。 2.请将所有答案做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计分。 一、文言文(42分) (一)默写(18分) I.草枯鹰眼疾,____________(《观猎》) 2.欲把西湖比西子,____________(《饮湖上初晴后雨》) 3.____________,千载谁堪伯仲间。(《书愤》) 4.当年万里觅封侯,____________。(《诉衷情》) 5.____________,思而不学则殆。(《孔孟论学》) 6.醉翁之意不在酒,____________。(《醉翁亭记》) (二)阅读下面的词,完成第7—8题(4分) 如梦令 李清照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7.“浓睡”在词中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2分) 8.下列理解不正确的—项是______(2分) A“雨疏风骤”的意思是雨点稀疏,晚风急猛。 B“海棠依旧”是词人对“卷帘人”的回答。 C“绿肥红瘦”描写出雨后海棠花的情景。 D这首词篇幅短小,有人物,有对话,意味深长。 (三)阅读下文,完成第9—11题(8分) 蒋氏大戚,汪然出涕曰:“君将哀而生之乎?则吾斯役之不幸,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自吾氏三世居是乡,积于今六十岁矣,而乡邻之生日蹙,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号呼而转徙,饥渴而顿踣,触风雨,犯寒暑,呼嘘毒疠,往往而死者相藉也。曩与吾祖居者,今其室十无一焉;与吾父居者,今其

室十无二三焉;与吾居十二年者,今其室十无四五焉。非死则徙尔。而吾以捕蛇独存。悍吏之来吾乡,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哗然而骇者,虽鸡狗不得宁焉。吾恂恂而起,视其缶,而吾蛇尚存,则弛然而卧。谨食之,时而献焉。退而甘食其土之有,以尽吾齿。盖一岁之犯死者二焉;其余则熙熙而乐……” 9.上文节选自课文《____________》,作者柳宗元是_________(朝代)的文学家。(2分) 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注意加点词的含义(3分) 谨食之.,时而献焉。 11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_(3分) A.蒋氏上交捕来的蛇是为了抵充赋税。 B.上文写出了百姓生活困苦不堪的现实 C.凶暴的官吏把乡里搅得鸡犬不宁。 D.蒋氏的生活态度是随遇而安。 (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2—15题(12分) 韩魏公知北都①,有中外亲②献玉盏一只,云.:“耕者入坏冢③而得.,真绝宝也。”特设一卓④,致玉盏其上。且 将用之将酒,遍劝坐客。俄为吏将误触台倒,玉盏俱碎,坐客皆愕然,吏将伏地待罪。公神色不动,笑谓坐客曰:“物破亦自有时。”谓吏将曰:“非故也,何罪之有?” 【注】韩魏公知北都:韩魏公担任北都的行政长官。中外亲:表兄弟。坏冢:荒墓。 卓:同“桌”。 12.解释上文中的加点词(4分) (1)云_____(2)得_____ 13.对文中画线句翻译正确的一项是______(3分) A.(你)不是故意的,有什么罪呢? B.不是这个原因,(你)有什么罪呢? C.(你)不是故意的,何必怪罪你呢? D.不是这个原因,何必怪罪你呢? 14.“吏将伏地待罪”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用原文语句回答) 2

上海市初中语文古诗文

上海市初中语文古诗文 六上 秋思 【唐】张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春望 【唐】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寄酬韩冬郎兼呈畏之员外(其一) 【唐】李商隐 十岁裁诗走马成,冷灰残烛动离情。桐花万里丹山路,雏凤清于老凤声。 采莲子(其二) 【唐】皇甫松 船动湖光滟滟秋,贪看年少信船流。无端隔水抛莲子,遥被人知半日羞。 江上 【宋】王安石 江北秋阴一半开,晚云含雨却低徊。青山缭绕疑无路,忽见千帆隐映来。 新晴 【宋】刘攽(攽) 青苔满地初晴后,绿树无人昼梦余。唯有南风旧相识,偷开门户又翻书。 就义诗 【明】杨继盛 浩气还太虚,丹心照千古。 生平未报国,留作忠魂补。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南宋】陆游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宿甘露僧舍 【北宋】曾公亮 枕中云气千峰近,床底松声万壑哀。要看银山拍天浪,开窗放入大江来。 清平乐 【宋】刘克庄 风高浪快,万里骑蟾背。曾识姮娥真体态,素面原无粉黛。 身游银阙珠宫。俯看积气蒙蒙。醉里偶摇桂树,人间唤作凉风。 蜂 【唐】罗隐 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蝉 【隨唐】虞世南 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冬夜读书示子聿(其三) 【南宋】陆游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白鹿洞二首(其一) 【唐】王贞白 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不是道人来引笑,周情孔思正追寻。 上京即事五首(其三) 【元】萨都剌 牛羊散漫落日下,野草生香乳酪甜。卷地朔风沙似雪,家家行帐下毡帘。 暮江吟 【唐】白居易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鹭鸶 【唐】罗隐 斜阳淡淡柳阴阴,风袅寒丝映水深。不要向人夸洁白,也知常有羡鱼心。 《咏蟹》 【唐】皮日休 未游沧海早知名,有骨还从肉上生。莫道无心畏雷电,海龙王处也横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