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开《管理学概论》-短期成本与长期成本的关系

南开《管理学概论》-短期成本与长期成本的关系
南开《管理学概论》-短期成本与长期成本的关系

南开大学现代远程教育学院考试卷

2020年度春季学期期末(2019.9) 《管理学概论》

主讲教师:喻晓航

一、请同学们在下列(20)题目中任选一题,写成期末论文。

01.论什么是管理

02.论管理的载体

03.论管理的主体与客体

04.论管理的职能

05.论计划的权变因素

06.论计划的核心要素

07.论决策管理的类型

08.论组织高层战略管理的模式

09.论组织中层战略管理的模式

10.论组织设计的要素

11.论传统的组织结构设计模式

12.论现代的组织结构设计模式

13.论组织职务设计

14.论人力资源管理的主要步骤

15.论沟通的过程

16.论沟通的方式

17.论沟通的障碍

18.论控制的过程

19.论控制的类型

20.论有效控制系统的构建

二、论文写作要求

论文题目应为授课教师指定题目,论文要层次清晰、论点清楚、论据准确;

论文写作要理论联系实际,同学们应结合课堂讲授内容,广泛收集与论文有关资料,含有一定案例,参考一定文献资料。

三、论文写作格式要求:

论文题目要求为宋体三号字,加粗居中;

正文部分要求为宋体小四号字,标题加粗,行间距为1.5倍行距;

论文字数要控制在2000-2500字;

论文标题书写顺序依次为一、(一)、1. 。

四、论文提交注意事项:

1、论文一律以此文件为封面,写明学习中心、专业、姓名、学号等信息。论文保存为word文件,以“课程名+学号+姓名”命名。

2、论文一律采用线上提交方式,在学院规定时间内上传到教学教务平台,逾期平台关闭,将不接受补交。

3、不接受纸质论文。

4、如有抄袭雷同现象,将按学院规定严肃处理。

短期成本与长期成本的关系

【摘要】《微观经济学》中通常用”数学坐标曲线”来研究长期成本与短期成本曲线的关系.本文根据市场经济的发展需求,在经济分析确定产量和长期总成本时,对企业短期生产要素进行调整;为了达到总成本取得最小值的目的,我们将在建立短期成本曲线与长期成本曲线数学模型的基础上,采用多元复合函数求导取极值的方法,对短期成本曲线与长期成本曲线的关系作了深入探讨,并进行了严格的数学证明.

【关键词】短期成本曲线;长期成本曲线;证明

在《微观经济学》的理论研究中,阐述了长期成本与短期成本关系的如下命题:命题I:长期总成本曲线是短期总成本曲线簇的包络曲线;

命题Ⅱ长期平均成本曲线是短期平均成本曲线簇的包络曲线;

命题Ⅲ:长期平均成本曲线与某特定的短期平均成本曲线的切点和长期边际成本曲线与对应的短期边际成本曲线的交点,有相同的横坐标(即产量相同).由于在众多的经济学论着中,未对上述命题作出全面,严格的数学证明,因此.对长期成本与短期成本关系的理论分析常出现不同的解释

一、主要区别:

长期总成本和短期总成本的区别并不在于单纯时间上的长短,而主要是依据在考察成本变动时期内,随着产量的变化,是否所有的投入要素都可以变化。如

果只有一部分投入可变化,而另一部分是固定的,那么便是短期成本。如果所有的投入要素都是可以变动的,便是长期成本。由于长期成本曲线是指随着产量变动,企业所用的各种投入都可以及时调整变动而使之达到相互协调的最佳状态,因而曲线的每一点都表示厂商所生产的产量使用了最低的总成本,从而也使用了最低的平均成本。但就短期成本来说,在产量变动的过程中,由于有一部分,如厂房、设备等是固定不变的,在短期内有浪费设备或对设备利用不当的情况,各种投入只有在生产最佳产量的场合才是最协调的,因而在短期成本曲线上只有某一点才表示其对相应的产量使用了最低总成本,从而也使用了最低平均成本。于是,短期平均成本在这种场合才与长期成本相等。在其他场合,短期成本必定都高于长期成本,即短期总成本曲线只有一点与长期总成本曲线重合,其余各点都在长期总成本曲线的上方。

主要联系:

短期总成本曲线可以有无数条,但每一条都有一点与长期总成本曲线重合。这样,长期总成本曲线实际上是无数条短期总成本曲线各自所表示的最低成本的点相连接而形成的曲线,即长期总成本曲线是短期总成本曲线的包络线。

成本指的是一定产量下的最小成本值。短期受固定成本的约束,因此长期中约束放掉的话就可以更低,所以就总量和平均量来说,长期成本总是不大于短期的成本,表现在曲线上,长期成本曲线是短期成本曲线的下包络线(短、长成本曲线相切且短期成本曲线在长期成本曲线上方),就是说,任何一个可行的短期成本,在同样产量下,长期成本总不大于短期成本,并且,当短期产量处在某个水平时,短期成本经过调整正好和长期成本一样大。

二、案例:

上大学每位大学在上学期间(以4年计)的学费、书费等各种支出约为4万元。一个不上大学而去工作每年可以得到1万元,这4年的机会成本就是4万元。上大学的代价就该是会计成本4万元与机会成本4万元,共计8万元。

对一般人来说,上大学会提高工作能力,有更好的机会,以后会收入更多。例如:如果一个没上过大字的人,一生中每年收入1万元,从18岁开始工作到60岁退休,42共计收入42万元。一个上过大学的人,一生中每年收入为1.5万元,从22岁开始工作,到60岁退休,38年共计收入57万元。上大学的人比没

成本会计2019电大形考作业2答案多选

二、多项选择题(共 1. 成本会计的职能包括( 10道试题,共20分。) ) 'A.成本预测、决策 'B.成本核算、分析 C.成本计划 D.成本控制 满分:2 2. 产品成本计算的分类法是 按产品类别设置成本明细账 B.按产品品种设置成本明细账 C.按产品类别归集生产费用,计算产品成本 D.同类产品内各种产品的间接费用采用一定的分配方法分配确定 E.同类产品内各种产品的各种费用均采用一定的分配方法分配确定 满分:2 分 3. 为了正确计算产品成本,必须正确划分以下几个方面的费用界限, ( )。 A.盈利产品和亏损产品 B.可比产品和不可比产品 E. 成本考核

C.生产费用与期间费用 ” D.各个会计期间 E. 完工产品与在产品 满分:2 分 4. 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之间分配的方法有( ) A. 定额比例法 B.按定额成本计价法 C.约当产量比例法 D.计划成本分配法 E.不计在产品成本法 满分:2 分 5. 主要产品单位产品表反映的单位成本包括( A. 本月实际 “ B.历史先进水平 卫?c.本年计划 "D.同行业同类产品实际 E.上年实际平均

满分:2 分 “ A.定额的制定和修订 ’ B.做好原始记录工作 C.正确选择各种分配方法 D.材料物资的计量、收发、领退和盘点 E.成本计划的制定和修订 满分:2 分 7. 在下列方法中,属于辅助生产费用分配方法的有( ) A.交互分配法 B.代数分配法 C.定额比例法 D.直接分配法 E. 计划成本分配法 满分:2 分 8. 分类法下,采用系数法计算各种产品成本时,被选作标准产品的产品应具备的条件是(八 A.产量较大

短期生产函数与成本曲线图

Q TP L O L (a) Q AP L O L ( b)MP L C MC AC AVC O Q ( c) C TC TVC TFC O Q (d) 短期生产函数和短期成本函数之间的对应关系 短期生产开始时,由于可变要素相对于不可变要素投入量而言明显不足,所以边际报酬是递增的,即增加一单位可变要素劳动的投入所生产的边际产量是递增的,增加一个工人生产的产出大于以前工人生产的产出,由于新增劳动力是企业增加产出的成本,所以 1 单位产出所需增加的工人人数减少了,即这一阶段增加一单位产量所需的边际成本是递减的。因此在该阶段,劳动的边际产量上升,边际成本递减。由于总产量上各点的斜率是边际产量,所以总产量以递增的速度增加,同理,总成本上各点的斜率是边际成本,所以总成本曲线以递减的速度增加。 随着可变生产要素的持续增加,由于任何产品的生产过程中,可变要素和不可变要素之间都有一个最佳配合比例,当超过这个临界点后,边际报酬递减规律发生作用,也即增加一单位可变要素投入所带来的边际产量是递减的(总产量曲线以递减的速度增加),反过来说, 1 单位产出所需要的劳动人数增加了,由于劳动是企业的成本支出,所以每增加一单位产量所需要的边际成本增加了。因此,边际产量曲线下降,同时,边际成本递减。 从图中可看出边际量和平均量的关系:只要边际量大于平均量,平均量往上升;反之,只要边际量小于平均量,平均量下降。 另一种方法,用数学方法证明: TVC w L Q1 AVC Q w Q Q L Q即 1 AVC w AP L 上式反映了平均产量与平均可变成本的关系: 首先, AP L与 AVC成反比。当 AP L递减时, AVC递增;当 AP L递增时, AVC递减;当AP L达到最大值时,AVC最小。因此AP L曲线的顶点对应AVC曲线的最低点。 第二,由于产量曲线中 MP L曲线与 AP L曲线在 AP L曲线的顶点相交,所以 MC 曲线在 AVC曲线的最低点与其相交。

成本会计学作业

作业一 1、在实际工作中,计入工业企业的产品成本的有() A、废品损失B、产品销售费用 C、财务费用D、行政管理费用 2、在工业企业,属于期间费用的有() A、生产工人的工资 B、为筹集生产经营资金而发生的筹集费用 C、废品损失 D、为筹集建造固定资金而发生的筹资费用 3、在现代成本会计的各个环节中,最基础的环节是() A、成本决策B、成本控制 C、成本核算D、成本考核 4、大中型企业的成本会计组织机构的分工方式一般采用() A、集中工作方式B、分散工作方式 C、报账工作方式D、既采用集中工作方式,又采用分散工作方式5、下列各项中,不属于“理论成本”的是() A、原材料费用B、生产工人工资 C、废品损失D、期间费用 6、下列各项中,属于专项成本的是() A、产品的生产成本B、商品采购成本 C、施工工程成本D、产品边际成本 7、工业企业在一定时期内发生的,用货币表现的生产耗费,称为() A、生产费用B、经营管理费用 C、生产经营管理费用D、产品的成本 8、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成本预测是在成本决策之前进行的 B、进行成本决策是编制成本计划的前提 C、成本考核是进行成本分析和成本控制的依据 D、成本核算是成本分析的前提 9、工业企业成本会计对象是() A、生产成本B、产品生产成本 C、产品生产成本和经营费用D、产品生产成本和经营管理费用 10、工业企业为生产一定种类、一定数量的产品所支出的各种生产费用的总和称为() A、产品成本B、生产费用 C、生产经营管理费用D、期间费用 (二)多项选择题 1、现代成本会计的对象包括() A、各行业生产经营业务成本B、经营管理费用 C、专项成本D、营业外支出 2、在实际工作中,工业企业的期间费用有() A、废品损失B、产品销售费用 C、财务费用D、管理费用 3、成本会计的中心任务是() A、促使企业降低成本B、改进生产经营管理 C、提高经济效益D、做出各项成本决策 4、企业内部各级成本会计机构的工作方式有() A、集中工作方式B、分散工作方式

《成本会计学》作业(胡北忠版)

贵州财经学院会计学院《成本会计学》教学材料
习题十
项目 月初在产品 本月投产量
贵阳白云机械厂分步法成本计算
甲产品产量统计表 一车间 200 件 1000 件 800 件 400 件 50% 甲产品费用统计表 二车间 300 件 800 件 500 件 600 件 50%
本月完工半成品或产成品 月末在产品 月末在产品在本车间完工程度
车 间 一 二
项目 月初在产品成本 本月费用 月初在产品成本 其中:上车间转入 本月本车间费用
燃料及
直接材料
动力
直接人工 3000 37000 8000 6000 12000 8000 52000 12000 8000 25000
制造费用 10000 70000 16000 11000 32000


16000 80000 24000 24000
37000 239000 60000 49000 69000
要求:1、采用综合逐步结转分步法计算成本。
1

成本计算单
二级科目:一车间(S)完工数量:800 月末在产品数量:400 完工程度:50% 摘要 月初在产品成本 本月费用 费用合计 分配 标准 完工半成品 月末在产品 直接材料 16000 80000 96000 800 400 80 64000 32000
800 燃料及动力
直接工资 80100 5200 60000
800
制造费用 10000 70000 80000
800
合计 37000 239000 276000
3000 37000 10000
200 40 32000 38000
200 60 48000 12000
200 80 64000 16000 260 208000 68000
分配率(单位成本) 完工半成品总成本 月末在产品成本
成本计算单
二级科目:二车间(甲)完工数量: 摘要 月初在产品成本 本月本车间费用 转入半成品成本 费用合计 分配 标准 完工产品 月末在产品 208000 257000 500 600 233.64 116.820 140180
300
月末在产品数量: 直接工资 4000 25000
完工程度: 合计 6000 69000 208000
半成品 49000
燃料及动力
制造费用 5000 32000
20000 12000
14000 500
300
29000 500
300 46.25
37000 500
337000
分配率(单位成本) 完工产品总成本 月末在产品成本
40 8750 12000
36.25
333.63 23125 13875 166845 170180
18125 10875
2

成本会计学平时作业答案

1.【第01章】一般来说,实际工作中的成本开支范围与理论成本包括的内容()。 A 是有一定差别的 B 是相互一致的 C 是不相关的 D 是可以相互替代的 正确答案:A 2.【第01章】成本会计的首要职能是()。 A 反映 B 反映和监督 C 监督 D 计划和考核 正确答案:A 3.【第01章】企业应根据()来组织成本会计工作。 A 生产经营的特点 B 对外报告的需要 C 生产规模的大小 D 成本管理的要求 正确答案:ACD 4.【第01章】成本的主要作用在于()。 A 补偿生产耗费的尺度 B 综合反映企业工作质量的重要指标 C 企业对外报告的主要内容

D 制定产品价格的重要依据 正确答案:ABD 5.【第01章】成本会计的任务包括()。 A 成本预测和决策 B 成本计划和控制 C 成本核算 D 成本考核和分析 正确答案:ABCD 6.【第01章】总括地讲,成本会计的对象就是产品的生产成本。 正确错误 正确答案: 错 7.【第01章】成本的经济实质,是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所耗费的资金的总和。 正确错误 正确答案: 对 8.【第02章】下列各项中,属于直接生产费用的是()。 A 生产车间厂房折旧费 B 产品生产用设备折旧费 C 管理部门固定资产折旧费 D 生产车间管理人员工资 正确答案:B 9.【第02章】下列各项中,应计入制造费用的是()。 A 构成产品实体的原材料费用

B 产品生产工人工资 C 车间管理人员工资 D 车间设备维修费 正确答案:C 10.【第02章】为了1计算产品成本,必须1划分的费用界限有()。 A 生产费用和期间费用的界限 B 各月份的费用界限 C 销售费用与财务费用的界限 D 各种产品的费用界限 正确答案:ACD 11.【第02章】为了1计算产品辰本,必须做好的各项基础工作有()。 A 定额的制定和修订 B 场内计划价格的制定和修订 C 各项原始记录 D 材料物资的计量、收发、领退和盘点 正确答案:ABCD 12.【第02章】在只生产一种产品的车间中,全部生产费用均属于直接计入费用。 正确错误 正确答案: 对 13.【第02章】为了1的计算产品成本,要1划分各个会计期间的费用界限。 正确错误 正确答案: 对

短期成本曲线

短期成本曲线 本词条缺少信息栏,补充相关内容使词条更完整,还能快速升级,赶紧来编辑吧! 短期成本都与产量有关,从而可以得到这些成本与产量关系的曲线,即短期成本曲线。 目录 1. 1特征 2. 2变动规律 3. ?短期边际成本曲线 4. ?短期平均成本曲线 5. ?可变成本、不变成本和总成本曲线 特征 编辑 (1)可变成本曲线从原点出发,随着产量的增加而递增,递增速度先减后增;不变成本曲线不随产量变动而变动,因而是一条平行于产量轴的直线;总成本与可变成本之间的距离为不变成本,其形状及变动规律与可变成本曲线一样。 (2)平均成本曲线与平均可变成本曲线随着产量的增加先递减后增加,即呈现U型。 (3)边际成本曲线随着产量增加先递减后增加,也呈现U型。 (4)边际成本曲线与平均成本曲线和平均可变成本曲线都相交于二者的最低点。 短期成本曲线的特征关键取决于边际成本的性质,而边际成本曲线先下降后上升的性质被称之为边际成本递增规律:在生产中,随着可变投入的增加,边际成本在开始时是递减的,然而,随着可变投入的继续增加,边际成本最终会不断上升。 短期成本曲线共7 条,分别是总成本TC 曲线、总可变成本TVC 曲线、总固定成本TFC 曲线以及相应的平均成本AC 曲线、平均可变成本AVC 曲线、平均固定成本AFC 曲线和边际成本MC 曲线。 (1)TC 曲线、TVC 曲线和MC 曲线之间的关系:每一产量点上的MC 值就是相应的TC 曲线和TVC 曲线的斜率。在边际报酬递减规律的作用下,当MC 曲线逐渐的由下降变为上升时,相应的,TC 曲线和TVC 曲线的斜率 图5-3 也由增加的越来越慢变为增加的越来越快。当MC曲线达到最低点时,TC 曲 线和TVC 曲线相应的各自存在一个拐点。 (2)AC 曲线、AVC 曲线和MC 曲线之间的关系:U 型的AC 曲线与U 型 的MC 曲线相交于AC曲线的最低点。在AC 曲线的下降阶段,MC 曲线在AC 曲 线的下方,在AC 曲线的上升阶段,MC 曲线在AC 曲线的上方。U 型的AVC 曲 线与U 型的MC 曲线相交于AVC 曲线的最低点。在AVC 曲线的下降阶段,MC 曲线在AVC 曲线的下方,在AC 曲线的上升阶段,MC 曲线在AVC曲线的上方。 对于产量变化的反应,边际成本MC 要比平均成本AC 和平均可变成本AVC 敏感得多。反映在图5-3 中,不管是上升还是下降,MC 曲线的变动都快于AC 曲线和AVC 曲线。 (3)比较图中AC 曲线和MC 曲线的交点D 与AVC 曲线和MC 曲线的交点F,可以发现,前者的出现慢于后者,并且前者的位置高于后者。也就是说,AVC 曲线降到最低点F 时,AC 曲线的最小值大于AVC 曲线的最小值。这是因为:在平均总成本中不仅包括平均可变成本还包括不变成本。正是由于平均不变成本的作用,才使得AC 曲线的最低点D 的出现既慢于、又高于AVC曲线的最低点F。

成本会计学(专升本)阶段性作业1

成本会计学(专升本)阶段性作业1 总分:100分考试时间:分钟 单选题 1. 对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费用进行归集和分配,计算有关成本计算对象的实际总成本和单位成本,是______ 。(4分) (A) 成本会计 (B) 成本核算 (C) 成本预测 (D) 成本分析 参考答案:B 2. 成本会计的对象是_____ 。(4分) (A) 诸会计要素的增减变动 (B) 各项期间费用的支出及归集过程 (C) 产品生产成本的形成过程 (D) 各行业企业经营业务的成本和有关的经营管理费用 参考答案:B 3. 成本是产品价值中的______ 部分。(4分) (A) C+V+m (B) C+V (C) V+m (D) C+m 参考答案:B 4. ___ 是成本决策所确定的成本目标的具体化。(4分) (A) 成本预测 (B) 成本计划 (C) 成本控制 (D) 成本考核 参考答案:B 5. 构成产品成本的各项耗费,是指企业的 _______ 。(4分) (A) 生产经营费用 (B) 生产费用 (C) 生产费用和期间费用 (D) 期间费用参考答案:B

6. 会计学的成本概念更强调成本的。(4分) (A) 可理解性 (B) 可计量性 (C) 可报告性 (D) 可补偿性 参考答案:B 7. 产品成本是指为制造一定数量、一定种类的产品而发生的以货币表现的。(4分) (A) 物化劳动耗费 (B) 各种耗费 (C) 原材料耗费 (D) 活劳动耗费 参考答案:B 8. 成本这种资金耗费,是相对于而言的。(4分) (A) 一定对象 (B) 一定时期 (C) 一个单位 (D) 一个企业 参考答案:A 9. 所谓理论成本,就是按照马克思的价值学说计算的成本,它主要包括。(4分) (A) 已耗费有生产资料转移的价值 (B) 劳动者为自己劳动所创造的价值 (C) 劳动者为社会劳动所创造的价值 (D) 已耗费的生产资料转移价值和劳动者为自己劳动所创造的价值 参考答案:D 10. 归为费用的已耗成本,如果不能够对象化”则构成___________ 直接在利润表中反映。(4分) (A) 当期产品成本 (B) 已售产品成本 (C) 未售产品成本 (D) 期间费用 参考答案:D 判断题 11. 从理论上讲,商品价值中补偿部分,就是商品的理论成本。(4分) 正确错误参考答案:正确 解题思路:

短期生产函数与成本曲线图

短期生产开始时,由于可变要素相对于不可变要素投入量而言明显不足,所以边际 报酬是递增的,即增加一单位可变要素劳动 的投入所生产的边际产量是递增的,增加一 个工人生产的产出大于以前工人生产的产 出,由于新增劳动力是企业增加产出的成本, 所以1单位产出所需增加的工人人数减少了,即这一阶段增加一单位产量所需的边际成本 是递减的。因此在该阶段,劳动的边际产量 上升,边际成本递减。由于总产量上各点的斜率是边际产量,所以总产量以递增的速度增加,同理,总成本上各点的斜率是边际成本,所以总成本曲线以递减的速度增加。 随着可变生产要素的持续增加,由于任 何产品的生产过程中,可变要素和不可变要 素之间都有一个最佳配合比例,当超过这个临界点后,边际报酬递减规律发生作用,也即增加一单位可变要素投入所带来的边际产量是递减的(总产量曲线以递减的速度增加),反过来说,1单位产出所需要的劳动人数增加了,由于劳动是企业的成本支出,所以每增加一单位产量所需要的边际成本增加了。因此,边际产量曲线下降,同时,边际成本递减。 从图中可看出边际量和平均量的关系:只要边际量大于平均量,平均 (d ) 短期生产函数和短期 Q O

量往上升;反之,只要边际量小于平均量,平均量下降。 另一种方法,用数学方法证明: ()()Q L Q w Q Q L w Q TVC AVC 1?=?== 即 L AP w AVC 1?= 上式反映了平均产量与平均可变成本的关系: 首先,AP L 与AVC 成反比。当AP L 递减时,AVC 递增;当AP L 递增时,AVC 递减;当AP L 达到最大值时,AVC 最小。因此AP L 曲线的顶点对应AVC 曲线的最低点。 第二,由于产量曲线中MP L 曲线与AP L 曲线在AP L 曲线的顶点相交,所以MC 曲线在AVC 曲线的最低点与其相交。 边际产量与边际成本: ()()dQ k r Q L w d dQ dTC MC ?+?== ()0+?=dQ Q dL w 又因为: ()Q dL dQ MP L = 所以: L MP w MC 1 ?= 从推导的结果可以看出,边际成本MC 与边际产量MP L 也成反比关系。由于MP L 曲线先上升,然后下降,所以MC 曲线先下降,然后上升;且MC 曲线的最低点对应MP L 曲线的顶点。

短期成本曲线特征的解释

短期成本曲线特征的解 释 Company number:【0089WT-8898YT-W8CCB-BUUT-202108】

短期成本曲线特征的解释 从边际报酬递减规律所决定的U形的MC曲线出发,可以解释其他的短期成本曲线的特征以及短期成本曲线相互之间的关系。 图短期成本曲线 第一,关于TC曲线、TVC曲线和MC曲线之间的相互关系。由于在每个产量水平上的MC值就是相应的TC曲线的斜率,又由于在每一产量上的TC曲线和TVC 曲线的斜率是相等的,所以,在每一产量水平的MC值同时就是相应的TC曲线和TVC曲线的斜率。于是,上图中的TC曲线、TVC曲线和MC曲线之间表现出这样的相互关系:与边际报酬递减规律作用的MC曲线的先降后升的特征相对应,TC 曲线和TVC曲线的斜率也由递减变为递增。而且,MC曲线的最低点A与TC曲线的拐点B和TVC曲线的拐点C相对应。 第二,关于AC曲线、AVC曲线和MC曲线之间的相互关系。我们已经知道,对于任何一对边际量和平均量而言,只要边际量小于平均量,边际量就把平均量拉下;只要边际量大于平均量,边际量就把平均量拉上;当边际量等于平均量时,平均量必达本身的极值点。将这种关系具体到AC曲线、AVC曲线和MC曲线的相互关系上,可以推知,由于在边际报酬递减规律作用下的MC曲线有先降后升的U形特征,所以,AC曲线和AVC曲线也必定是先降后升的U形特征。而且,MC曲线必定会分别与AC曲线相交于A。C曲线的最低点,与AVC曲线相交于AVC曲线的最低点。正如上图所示:U形的MC曲线分别与U形的AC曲线相交于AC曲线的最低点D,与U形的AVC曲线相交于AVC曲线的最低点F。在AC曲线的下降段,MC曲线低于AC曲线;在AC曲线的上升段,MC曲线高于AC曲线。相类似地,在AVC曲线的下降段,MC曲线低于AVC曲线;在AVC曲线的上升段,MC曲线高于AVC曲线。 此外,对于产量变化的反应,边际成本MC要比平均成本AC和平均可变成本AVC敏感得多。反映在上图中,不管是下降还是上升,MC曲线的变动都快于AC 曲线和AVC曲线。 最后,比较图中AC曲线和MC曲线的交点D与AVC曲线和MC曲线的交点F,

成本会计学作业

《成本会计学》作业 一、 某企业有供水、运输、机修三个辅助生产车间,本月各辅助生产车间发生的费用和提供的劳务情况如下表所示: 要求:分别采用直接分配法、顺序分配法、一次交互分配法、计划成本分配法和代数分配法编制辅助生产费用分配表,并编制有关的会计分录。 1、辅助生产费用分配表(直接分配法) 19XX年X月 会计分录如下: 借: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甲产品 2500 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乙产品 1875 制造费用——基本生产 312.50 管理费用 312.50 贷: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一供水车间 5000 借: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甲产品 954.66 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乙产品 1272.88 制造费用——基本生产 318.22 管理费用 454.24 贷: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运输车间 3000

借: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甲产品 837.18 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乙产品 744.16 制造费用——基本生产 232.55 管理费用 186.11 贷: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机修车间 2000 2辅助生产费用分配表(顺序分配法) 供水车间单位成本=5000/10000=0.5 分配转出费用:运输0.5×600=300 受益量=200+120=320 机修车间0.5×1400=700 运输车间单位成本=3000/15000=0.2 受益量=300+160=460 分配转出费用:供水车间0.2×1000=200 机修车间0.2×800=160 机修车间单位成本=2000/5000=0.4 受益量=700+160=860 分配转出费用:供水车间0.4×300=120 运输车间0.4×400=160 19XX年X月 3辅助生产费用分配表(交互分配法) 19XX年X月

成本会计作业2答案

作业1、F企业生产C产品,分三道工序陆续加工制成。原材料分工序一次投入。单位产品的原材料费用定额为400元,在各工序的定额分别为:一工序160元,二工序140元,三工序100元。单位产品的工时定额为200小时,在各工序的定额分别为:一工序100小时,二工序60小时,三工序40小时。月初在产品成本为:直接材料8910元,直接人工6860元,制造费用3100元;本月份发生的生产费用为:材料费用23 200元,工资费用12 000元,制造费用9 300元。本月完工产品200件,月末各工序的在产品分别为:一工序120件,二工序40件,三工序60件。 计算C产品的完工产品总成本和月末在产品成本。 作业2、G企业生产E产品,原材料在生产开始时一次性投入,月初在产品成本为:直接材料7850元,直接人工9090元,制造费用8012元。本月发生的生产费用为:材料费用98 000元,工资费用60 900元,制造费用20 420元;单位产品材料费用定额为220元;单位产品工时定额为40小时,在产品平均完工率为50%。每小时费用定额为:直接人工2.1元,制造费用1.8元。本月完工产品502件,月末在产品36件。 要求:计算E产品的月末在产品定额成本和完工产品成本。(在产品成本按定额成本计算法)作业3.某企业生产甲、乙两种产品,共同耗用A、B两种原材料。有关资料如下: 原材料计划单价为:A材料6元,B材料8元。原材料成本差异率为-2%。 要求:(1)按定额消耗量比例分配材料费用: (2)编制耗用原材料的会计分录。

1答案: 原材料分配率=(8910+23200)/(200+138)=95 完工产品原材料费用=200*95=19000 在产品原材料费用=138*95=13110 在产品约当量=120*100*50%/200+40*(100+60*50%)/200+60*(100+60+40*50%)/200=110 直接人工分配率=(6860+12000)/(200+110)=60.8 完工产品直接人工费用=200*60.8=12160 在产品直接人工费用=110*60.8=6700 制造费用分配率=(3100+9300)/(200+110)=40 完工产品制造费用=200*40=8000 在产品制造费用=110*40=4400 完工产品总成本=39160 在产品=24210 2、答案; 月末在产品定额成本=36*220+36*40*50%*(2.1+1.8)=10728 完工产品成本=7850+9090+8012+98000+60900+20420-10728=193544 甲、乙两种产品共同耗用A原材料定额消耗量: =200*5+100*4 =1400千克 甲、乙两种产品共同耗用A原材料定额消耗量分配率 =1400/(200*5+100*4)=1 甲产品耗用A原材料实际数量 200*5*1=1000千克 甲产品耗用A原材料金额 1000*6=6000(元) 乙产品耗用A原材料实际数量 100*4*1=400千克 乙产品耗用A原材料金额 400*6=2400(元) 甲、乙两种产品共同耗用B原材料定额消耗量 200*10+100*2 =2200千克 甲、乙两种产品共同耗用B原材料定额消耗量分配率

短期生产函数与成本曲线图(汇编)

短期生产开始时,由于可变要素相对于不 可变要素投入量而言明显不足,所以边际报酬是递增的,即增加一单位可变要素劳动的投入所生产的边际产量是递增的,增加一个工人生产的产出大于以前工人生产的产出,由于新增劳动力是企业增加产出的成本,所以1单位产出所需增加的工人人数减少了,即这一阶段增加一单位产量所需的边际成本是递减的。因此在该阶段,劳动的边际产量上升,边际成本递减。由于总产量上各点的斜率是边际产量,所以总产量以递增的速度增加,同理,总成本上各点的斜率是边际成本,所以总成本曲线以递减的速度增加。 随着可变生产要素的持续增加,由于任何产品的生产过程中,可变要素和不可变要素之间都有一个最佳配合比例,当超过这个临界点后,边际报酬递减规律发生作用,也即增加一单位可变要素投入所带来的边际产量是递减的(总产量曲线以递减的速度增加),反过来说,1单位产出所需要的劳动人数增加了,由于劳动是企业的成本支出,所以每增加一单位产量所需要的边际成本增加了。因此,边际产量曲线下降,同时,边际成本递减。 从图中可看出边际量和平均量的关系:只要边际量大于平均量,平均量往上升;反之,只要边际量小于平均量,平均量下降。 另一种方法,用数学方法证明: ()()Q L Q w Q Q L w Q TVC AVC 1?=?== 即 L AP w AVC 1? = 上式反映了平均产量与平均可变成本的关系: 首先,AP L 与AVC 成反比。当AP L 递减时,AVC 递增;当AP L 递增时,AVC 递减;当AP L 达到最大值时,AVC 最小。因此AP L 曲线的顶点对应AVC 曲线的最低点。 第二,由于产量曲线中MP L 曲线与AP L 曲线在AP L 曲线的顶点相交,所以MC 曲线在AVC 曲线的最低点与其相交。 短期生产函数和短期成本函数之间的对应关系 Q O

成本会计学在线作业答案

单选题 1.成本会计的基础是: A 成本预测 B 成本计划 C 成本核算 D 成本考核 单选题 2.辅助生产费用的各种分配法中,能分清内部经济责任,有利于实行厂内经济核算的是: ? A 直接分配法 ? B 交互分配法 ? C 顺序分配法 ? D 计划成本分配法 单选题 3.产成品入库后,由于管理不善而损坏变质的损失,应作: ? A 营业外支出 ? B 废品损失 ? C 管理费用 ? D 生产成本

单选题 4.下列费用中,不应计入材料采购成本的是: ? A 运输费 ? B 保险费 ? C 运输途中的合理损耗 ? D 增值税 判断题 5.生产特点和管理要求对产品成本计算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成本计算对 象的确定上。 ?正确错误 判断题 6.制造费用是指直接用于产品生产,可直接计入产品成本的费用 ?正确错误 判断题

7.工资记账的原始凭证主要有工资卡片、考勤记录、产量工时记录和工 资结算单。 ?正确错误 判断题 8.生产人员、车间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的工资及福利费,是产品成本的 重要组成部分,应该直接计入各种产品成本。 ?正确错误 判断题 9.固定资产折旧费是产品成本的组成部分,应该全部计入产品成本。 ?正确错误 判断题 10.成本项目的设置,应根据企业的生产特点和管理的要求来决定。 ?正确错误 单选题

1.假定某产品工时定额为60小时,经两道工序完成,每道工序的工时 定额分别为45小时和15小时,第二工序现已生产7.5小时,则完工程度为: ? A 95% ? B 87.5% ? C 35% ? D 50% 单选题 2.分批法的成本计算对象是: ? A 产品品种 ? B 产品批别 ? C 产品类别 ? D 产品的生产步骤 单选题 3.原材料若是在生产开始时一次投入的,则原材料费用可以按完工产品 和月末在产品的( )分配。 ? A 定额工时

东财《成本会计》在线作业二答案

东财《成本会计》在线作业二-0011 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 一、单选题(共15 道试题,共60 分) 1.单产产品的工资成本,取决于生产这种产品的产量增减及其工资的高低,那么计算工资差异的影响的公式应为: A.计划直接工资总额÷实际产量-单位产品计划直接工资 B.单位产品实际直接工资-计划直接工资总额÷实际产量 C.计划直接工资总额÷实际产量-单位产品实际直接工资 D.单位产品计划直接工资-计划直接工资总额÷实际产量 答案:B 2.区别产品成本计算方法的最主要标志是() A.产品成本计算对象 B.产品成本计算期 C.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的费用分配 D.要素费用的归集与分配 答案:A 3.车间管理人员的工资,应记入: A.“管理费用” B.“营业费用” C.“制造费用” D.“生产成本” 答案:C 4.逐步结转分步法是: A.分车间计算产品成本的方法 B.分产品批别计算产品成本的方法 C.计算产品成本中各步骤“份额”的方法 D.按照生产步骤计算各步骤半成品和最后步骤产成品成本的方法 答案:D 5.所谓成本习性,是指成本() A.经济用途 B.经济内容 C.与业务量的依存关系 D.与利润的依存关系 答案:C 6.企业行政管理部门计提的固定资产折旧费,应借记: A.“预提费用”科目 B.“财务费用”科目 C.“管理费用”科目 D.“营业费用”科目

答案:C 7.平行结转分步法各步骤的费用: A.包括本步骤的费用和上一步骤转入的费用两部分 B.只包括本步骤的费用不包括上一步骤转入的费用 C.第一步骤包括本步骤的费用,其余各步骤均包括上一步骤转入的费用 D.最后步骤包括本步骤的费用,其余各步骤包括上一步骤转入的费用 答案:B 8.按照《企业会计准则》规定,成本报表是() A.对外报表 B.对内报表 C.既是对外报表又是对内报表 D.对内还是对外由企业自行决定 答案:B 9.分批法适用于: A.大量大批生产 B.单件小批生产 C.单步骤生产 D.多步骤生产 答案:B 10.采用逐步结转分步法时,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分配费用,是在: A.完工半成品与月末加工中的在产品 B.前面步骤的完工半成品与加工中的在产品,最后步骤的产成品与加工中的在产品 C.产成品与月末在产品 D.产成品与广义在产品 答案:B 11.下列产品成本计算方法中,属于辅助方法的是() A.品种法 B.分类法 C.分批法 D.分步法 答案:B 12.区别各种成本计算方法的主要标志是: A.成本计算对象 B.成本计算期 C.间接费用的分配方法 D.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分配费用的方法 答案:A

成本会计学第一次作业

《成本会计学》第一次作业 一、某企业有供水、运输、机修三个辅助生产车间,本月各辅助生产车间发生的费用和提供的劳务情况如下表所示: 法编制辅助生产费用分配表,并编制有关的会计分录。 答: 1. 辅助生产费用分配表(直接分配法) 会计分录如下: 借: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甲产品 2500 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乙产品 1875 制造费用-基本生产 312.50 管理费用 312.50 贷: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供水车间 5000 借: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甲产品 954.66 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乙产品 1272.88 制造费用-基本生产 318.22 管理费用 454.24 贷: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运输车间 3000

借: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甲产品 837.18 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乙产品 744.16 制造费用-基本生产 232.55 管理费用 186.11 贷: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机修车间 2000 2. 辅助生产费用分配表(顺序分配法) 供水车间单位成本=5000/10000=0.5 受益量=200+120=320 分配转出费用:运输0.5×600=300 机修车间 0.5×1400=700 运输车间单位成本=3000/15000=0.2 受益量=300+160+460 分配转出费用:供水车间 0.2×1000=200 机修车间 0.2×800=160 机修车间单位成本=2000/5000=0.4 受益量=700+160=860 分配转出费用:供水车间 0.4×300=120 运输车间 0.4×400=160

3. 辅助生产费用分配表(交互分配表) 4.辅助生产费用分配表(计划成本分配表) 会计分录如下:

短期成本函数──长期成本函数

短期成本函数长期成本函数 研究对象C=Φ(Q) 要素价格不变情况下,成本随产量变化而变化的轨迹 获取方法从生产函数与成本方程推导得出 基本概念FC──固定成本(Fixed Cost) AFC──平均固定成本 VC──可变成本(Variable Cost) AVC──平均可变成本 TC──总成本(Total Cost) AC──平均总成本 MC──边际成本(Marginal Cost) 关系表达式STC=SVC+SFC LTC(长期总成本)=STC包络线AC=AVC(平均可变成本)+AFC(平均固定成本) LMC(长期边际成本)不是SMC的包络线 关系函数短期总成本曲线(TC) ?FC是一常数,是一条与横轴平行的直线——表示 不随产量的变动而变动。 ?VC曲线是一条从原点出发且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 ———表示随产量的增加而增加,但先以递减的速 率 增加,后以递增的速率增加。 ?TC曲线的形状与VC曲线相同,向右上方倾斜。 与VC曲线之间的距离即是FC。 长期总成本曲线(LTC) ?LTC是STC的包络线,两者形状相同; ?LTC与STC相切但不相交。 ?LTC形状由规模报酬先递增后递减决定;STC形 状由可变要素边际收益率先递增后递减决定。 C O FC VC TC F C 总成本 可变成本 固定成本 Q C q 1 STC 1 Q STC 2 STC 3 LTC q 2 q 3

短期平均成本曲线() ? 固定不变的FC 随产量的增加,其与产量的比值越来越小,即为AFC 。 ? AC 、AVC 随产量的增加而趋向接近。 ? AC 、AVC 间的垂直距离就是AFC 。 长期平均成本线() ? LAC 与SAC 的联系 LAC 是SAC 的包络线,都呈U 形;当且仅当LAC 处于最低点,唯一对应的SAC 也在最低点与其相切。 ? LAC 与SAC 的区别 LAC 最低点:最佳工厂规模; SAC 最低点:最优产出率 短期边际成本曲线() ? TC (VC )曲线上点的切线的斜率就是MC (即导数)。 ? 边际成本的变化引起和决定总成本和平均成本的变化。 长期边际成曲线() ? 长期边际成本曲线并不是短期边际成本曲线的包络线。长期边际成本曲线上的任一点总是与某一特定短期边际成本曲线相交,交点所代表的产量即是LAC 与SAC 相切之点相应的产量。 O C AFC A VC AC 短期平均成本平均固定成本 Q O C MC 短期边际成本曲线 Q Q C q 1 SAC 1 q SAC 2SAC 3LAC q 2 q 3q 2a Q LAC SAC1 SAC2 SAC3 E H Q1 Q2 Q3 C SMC1 SMC2SMC3 LMC

《成本会计学》作业

作业1.第1题 下列固定资产中,不计提折旧的是 A.经营性租出的房屋 B.临时租入的机器 C.闲置的仓库房 D.正在大修的机器设备 您的答案:B 题目分数:1 此题得分:1.0 2.第2题 下列属于产品成本项目的是__________ A.外购材料费用 B.职工工资 C.制造费用 D.折旧费用 您的答案:C

题目分数:1 此题得分:1.0 3.第3题 辅助生产费用各种分配方法中,能分清内部经济责任,有利于实行厂内经济核算的是 A.直接分配法 B.交互分配法 C.代数分配法 D.计划成本分配法 您的答案:D 题目分数:1 此题得分:1.0 4.第4题 下列属于要素费用的是 A.直接材料 B.制造费用 C.税金

D.直接人工 您的答案:C 题目分数:1 此题得分:1.0 5.第5题 辅助生产费用分配结果准确,但分配计算较复杂的分配方法是 A.直接分配法 B.交互分配法 C.代数分配法 D.计划成本分配法 您的答案:C 题目分数:1 此题得分:1.0 6.第6题 在各辅助生产车间相互提供劳务很少的情况下,适宜采用的辅助生产费用分配方法是 A.直接分配法

B.交互分配法 C.代数分配法 D.计划成本分配法 您的答案:A 题目分数:1 此题得分:1.0 7.第7题 适合机械化程度较低而且有现成分配资料的车间分配制造费用的方法是 A.按年度计划分配率分配法 B.生产工人工资比例分配法 C.生产工时比例分配法 D.机器工时比例分配法 您的答案:C 题目分数:1 此题得分:0.0 8.第8题 适合机械化程度较低与劳动生产率高低联系起来的分配制造费用的方法是

中南大学《成本会计》课程作业二及参考答案

(一) 单选题 1. 在分批法下,完工产品成本计算是( )进行的。 (A) 定期(B) 按月(C) 不定期(D) 年末 参考答案: (C) 2. 平行结转分步法中的在产品是指( )。 (A) 自制半成品 (B) 广义在产品 (C) 狭义在产品 (D) 半成品和产成品 参考答案: (B) 3. 采用分批法计算产品成本,在跨月完工的情况下,如果完工产品数量占产品批量比 重较小时,完工产品的成本不能按( )从成本明细账中转出。 (A) 定额单位成本 (B) 计划单位成本 (C) 最近一期相同产品的实际单位成本 (D) 实际单位成本 参考答案: (D)

4. 成本计算方法是由企业的( )所决定的。 (A) 生产特点和管理要求 (B) 生产 类型 (C) 管理 要求 (D) 企业的性质 参考答案: (A) 5. 简化的分批法与分批法的主要区别是( )。 (A) 不分批计算完工产品成本 (B) 不分批计算在产品成本 (C) 分批核算原材料费用 (D) 不分配间接费用 参考答案: (B) 6. 分批法成本计算的对象是( )。 (A) 产品 品种 (B) 产品 批别 (C) 产品 类别 (D) 产品生 产步骤 参考答案: (B) 7. 装配式生产和连续式生产是生产类型按( )划分的内容。 (A) 生产组织方式 (B) 生产工艺过程 (C) 企业内部职能 (D) 生产 特点 参考答案: (B) 8. 综合逐步结转分步法下,成本还原的对象是( )。

(A) 产成品成本 (B) 各步骤所消耗上一步骤半成品的综合成本 (C) 最后步骤的产成品成本 (D) 各步骤半成品成本 参考答案: (B) 9. 采用累积的间接费用分批法,在产品完工之前,产品成本明细账( )。 (A) 不登记任何费用 (B) 只登记间接费用和生产工时 (C) 只登记直接费用和生产工时 (D) 只登记间接费用 参考答案: (C) 10. 采用逐步结转分步法,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分配费用,是指( )。 (A) 产成品和月末在产品 (B) 完工半成品与月末加工中的在产品 (C) 产成品与广义的在产品 (D) 前面步骤的完工半成品与加工中的在产品之间的费用分配;最后步 骤的产成品与加工中的在产品之间的费用分配 参考答案: (D) 11. 在采用分项逐步结转分步法的情况下,各步骤所耗用的上一步骤半成品成本,按照

浙大远程成本会计学基础离线作业答案

浙江大学远程教育学院 《成本会计学基础》课程作业 姓名:学号: 年级:学习中心:————————————————————————————— 第一章成本的概念、作用和分类 关键名词 1、商业成本 2、财务成本 3、管理成本 4、要素成本 5、成本项目 6、直接成本 7、间接成本 8、可控成本 9、不可控成本10、成本习性11、固定成本12、变动成本13、混合成本14、相关成本15、无关成本 答案: 1、商业成本购进商品的原始进价和购入环节交纳的税金,以及商品流通从事商品购进、调拨、储存、销售活动或提供劳务过程中所发生的各项费用支出。 2、财务成本是指财务会计中根据企业一般成本管理要求根据国家统一的财务会计制度和成本核算规定通过正常的成本核算程序计算出来的企业成本它可以是产品成本也可以是劳务成本等等。 3、管理成本是对各种手于特殊成本管理目的而建立起来的各类较新颖成本概念的总称。人们以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的划分为依据而将成本分为财务成本和管理成本两大类。 4、要素成本企业是用生产要素——资本、劳动力、土地等资源来进行生产的。使用这些要素企业必须向其所有者支付一定的费用这种费用就叫作要素成本。 5、成本项目为了具体地反映计入产品生产成本的生产费用的各种用途还应进一步划分若干个项目即产品生产成本项目简称产品成本项目、成本项目。 6、直接成本是指与某一特定产品具有直接关系的成本。 7、间接成本指与某一特定产品没有直接关系的成本。 8、可控成本指可以由责任单位或个人的行为加以有效控制的那部分成本。是一种责任成本通常也是一种可追溯成本。 9、不可控成本指不能由责任单位或个人的行为加以有效控制的那部分成本。 10、成本习性又称成本性态是指成本总额在相关范围内与业务量之间的依存关系。 11、固定成本指在一定时间和相关范围内其总额不随业务量的变动而变动的那部分成本。 12、变动成本是指那些成本的总发生额在相关范围内随着业务量的变动而呈线性变动的成本。直接人工、直接材料都是典型的变动成本在一定期间内它们的发生总额随着业务量的增减而成正比例变动但单位产品的耗费则保持不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