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电图诊断与解析12

心电图诊断与解析12
心电图诊断与解析12

患者女,54岁,图为其正常体检心电图

诊断:

解析:

结论:1.窦性心律

2.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

分析:如图所示,P波在Ⅰ、Ⅱ、aVF、V4-V6导联直立向上,avR导联向下,由此判定其为窦性心律;QRS波群时间≥0.12秒,V1、V2呈rS型(r波极小且S波明显加深增宽);Ⅰ、avL、V5、V6导联R波增宽,顶峰粗钝或有切迹,ST-T有继发性改变,由此判定其为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

患者男,29岁,因偶发心悸来医院就诊,图为其体检心电图。

诊断:

解析:

结论:1.窦性心律

2.左心室高电压

3.W-P-W综合征(B型)

分析:如图所示,P波在Ⅰ、Ⅱ、aVF、V4-V6导联直立向上,avR导联向下,由此判定其为窦性心律;RV5>2.5mV,由此判定其为左心室高电压;且PR间期缩短,小于0.12s,QRS波增宽大于等于0.12s,QRS波起始有预激波(delta波),并且V1导联主波向下,ST-T发生继发性改变,由此判定其为W-P-W综合征(B型)

患者女,25岁,图为其正常体检心电图

诊断:

解析:

结论:1.窦性心律

2.W-P-W综合征(A型)

分析:如图所示,P波在Ⅰ、Ⅱ、aVF、V4-V6导联直立向上,avR导联向下,由此判定其为窦性心律,且PR间期缩短,小于0.12s,QRS波增宽大于等于0.12s,QRS波起始有预激波(delta波),并且V1导联主波向上,ST-T发生继发性改变,由此判定其为W-P-W综合征(A型)

患者男,73岁,因突发晕厥来医院就诊,图为其体检心电图

诊断:

解析:

结论: 1.窦性心律

2.窦性停博

3.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

4.交界性逸博

分析:如图所示,P波在在Ⅰ、Ⅱ、aVF、V4-V6导联直立向上,avR导联向下,由此判定其为窦性心律;第2个P-P间期突然延长,与正常P-P间期无倍数关系,由此判定其为窦性停博;QRS波群时限大于0.12s,在V1、V2呈rS型(r波极小且S波明显加深增宽);Ⅰ、avL、V5、V6导联R波增宽,顶峰粗钝或有切迹,由此判定其为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第3个QRS波群在长间隙后出现,其前无P波,形态与正常QRS波群类似,由此判定其为交界性逸博。

患者男,18岁,图为其正常体检心电图

诊断:

解析:

结论:窦性心律不齐

分析:如图所示,P波在Ⅰ、Ⅱ、aVF、V4-V6导联直立向上,avR导联向下,且P-P间期之间最大相差已经超过0.12s,由此判定为窦性心律不齐

患者男,73岁,因胸闷心悸来医院就诊,图为其体检心电图。

诊断

解析:

结论: 1.窦性心动过速

2.三度房室传导阻滞

3.室性逸博心律

分析:如图所示,P波在在Ⅰ、Ⅱ、aVF、V4-V6导联直立向上,avR导联向下,P-P间期小于3大格即心率大于100次/分钟,由此判定其为窦性心动过速;P-P匀齐,R-R匀齐,P-R无关,P-P频率大于R-R频率,由此判定其为三度房室传导阻滞;QRS波群宽大畸形且无患者病史,因此优先考虑其为室性逸博心律。

患者女,73岁,因胸闷心悸来医院就诊,图为其体检心电图

诊断:

解析:

结论:1.窦性心动过缓

2.T-U异常

分析:如图所示,P波在在Ⅰ、Ⅱ、aVF、V4-V6导联直立向上,avR导联向下,P-P间期大于5大格即心率小于60次/分钟,由此判定其为窦性心动过缓;T波在Ⅰ、Ⅱ、aVF、V4-V6导联呈低平,V2-V5导联T波后出现U 波,幅度大于同导联T波1/2,由此判定其为T-U异常。

患者女,32岁,图为其正常体检心电图

诊断:

解析:

结论: 1.窦性心律

2.正常心电图

患者男,76岁,因胸闷心悸来医院就诊,图为其体检心电图

诊断:

解析:

结论: 1.窦性心律

2.窦性停博

3.室性逸博

4.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伴左前分支传导阻滞

5.V5 R/S<1

分析:如图所示,P波在在Ⅰ、Ⅱ、aVF、V4-V6导联直立向上,avR导联向下,由此判定其为窦性心律;第2个P-P间期突然延长,与正常P-P间期无倍数关系,由此判定其为窦性停博;第3个QRS波群在长间隙后出现,其前无P波,形态宽大畸形,由此判定其为室性逸博;QRS波群时限≥0.12s,并且V1导联呈rsR‘形态,Ⅱ、Ⅲ、avF导联呈rS型,并且SⅢ大于SⅡ,Ⅰ、avL导联呈qR型,切RavL大于RⅠ,由此判定其为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伴左前分支传导阻滞;由图可见V5 R/S>1.

患者女,54岁,图为其正常体检心电图

诊断:

解析:

结论:1.窦性心律

2.二度二型窦房传导阻滞

分析:如图所示,P波在在Ⅰ、Ⅱ、aVF、V4-V6导联直立向上,avR导联向下,由此判定其为窦性心律;第三个P-P间隙中突然出现一个长间隙,且长间隙为正常窦性P-P间隙长度的倍数关系,由此判定其为二度二型窦房阻滞。2020.6.3昨日读图分析

动态心电图诊断标准79533

动态心电图诊断标准 动态心电图对于心律失常、ST段改变的诊断一般应根据心电图的诊断方法及标准进行。由于动态心电图具有长时程连续记录、计算机定量检测分析等特点,对于心律失常、心肌缺血、药物疗效评价、心率变异性分析等可参照以下标准做出诊断和评价: 1. 心律失常诊断评价标准 正常人室性早搏≤100次/24小时,或5次/小时,超过此数只能说明有心脏电活动异常,是否属病理性应综合临床资料判断。 室性早搏以Lown法分级,3级及3级以上,即成对室性早搏、多形性室性早搏、短阵室性心动过速(3个以上持续时间<30s)、多形性室性心动过速(3个以上,持续时间≥30s)均有病理意义。 室性心律失常药物疗效评价,可采用ESVEN标准,即患者治疗前后自身对照,达到以下标准才能判定治疗有效; 室性过早搏动减少≥70%; 成对室性早搏减少≥80%; 短阵室性心动速消失≥90%,15次以上室性心动过速及运动时≥5次的室性心动速完全消失。 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经动态心电图复查,若室性早搏增加数倍以上或出现新的快速心律失常抑或由非持续性心动过速转变为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出现明显的房室阻滞及QT间期延长等,应注意药物的致心律失常作用。 窦房结功能不全诊断标准 窦性心动过缓≤40bpm持续1 min; 二度Ⅱ型窦房阻滞; 窦性停搏>3.0s,窦性心动过缓伴短阵心房颤动、心房扑动或室上性心动过速,发作停止时窦性搏动恢复时间>2s。 要注意药物引起的一过性窦房结功能异常。 2. 心肌缺血诊断及评价标准(应密切结合临床资料)。诊断心肌缺血标准: ST段呈水平或下垂型压低≥1.0mV(1.0mm),持续≥1.0min,2次发作间隔时间≥1.0min。 对于这个标准,目前尚有不同意见。 心率对ST段变化的影响及校正: 正常心率时,ST段下移点(L点)在J点之后80ms,如心率增快120bpm 以上L点应自动转点J点之后5ms; 可以ST/HR消除心率的影响,ST段为μV(1mm=100μV),HR为bpm,ST /HR≥1.2μV/bpm为异常。 心肌缺血负荷测算: 根据ST段异常改变幅度、阵次、持续时间计算:ST段下降幅度×发作阵次×持续时间 描记ST段趋势曲线的基础上,计算ST段下移的面积(min×min) 根据心肌缺血及缺血负荷检测,可评价冠心病心肌缺血情况及疗效。 3. 心率变异性分析 心率变异性时域分析评价标准: 以24小时动态心电图连续记录作心率变异性时域分析,主要诊断指标有: 24小时RR间期标准差(SDNN)<50ms,三角指数<15,心率变异性明显降低; SDNN<100ms,三角指数<20,心率变异性轻度降低。 心率变异性频域分析评价标准: 以500次心搏、5min短程记录或24h动态心电图连续记录作心率变异性频域分析,以下指标提示心率变异性降低: 所有频带均有功率下降;

常心电图各波段的正常值及意义

常心电图各波段的正常值及意义如下: (1)P波:呈钝圆形,可有轻微切迹。P波宽度不超过0.11秒,振幅不超过0.25 毫伏。P波方向在Ⅰ、Ⅱ、aVF、V4-6导联直立,aVR导联倒置。在Ⅲ、aVL、V1-3导 联可直立、倒置或双向。P波的振幅和宽度超过上述范围即为异常,常表示心房肥 大。P波在aVR导联直立,Ⅱ、Ⅲ、aVF导联倒置者称为逆行型P波,表示激动自房室 交界区向心房逆行传导,常见于房室交界性心律,这是一种异位心律。 (2)P R间期:即由P波起点到QRS波群起点间的时间。一般成人P-R间期为0.1 2~0.20秒。P-R间期随心率与年龄而变化,年龄越大或心率越慢,其P R间期越长 。P-R间期延长常表示激动通过房室交界区的时间延长,说明有房室传导障碍,常 见于房室传导阻滞等。 (3)QRS波群:代表两心室除极和最早期复极过程的电位和时间变化。 ①QRS波群时间:正常成人为0.06~0.10秒,儿童为0.04~0.08秒。V1、V2导 联的室壁激动时间小于0.03秒,V5、V6的室壁激动时间小于0.05秒。QRS波群时间 或室壁激动时间延长常见于心室肥大或心室内传导阻滞等。 ②QRS波群振幅:加压单极肢体导联aVL导联R波不超过1.2毫伏,aVF导联R波不 超过2.0毫伏。如超过此值,可能为左室肥大。aVR导联R波不应超过0 .5毫伏,超 过此值,可能为右室肥大。如果六个肢体导联每个QRS波群电压(R+S或Q+R 的算术和 )均小于0.5毫伏或每个心前导联QRS电压的算术和均不超过0.8毫伏称为低电压,见 于肺气肿、心包积液、全身浮肿、粘液水肿、心肌损害,但亦见于极少数的正常人 等。个别导联QRS波群振幅很小,并无意义。 心前导联:V1、V2导联呈rS型、R/S<1,RV1一般不超过1.0毫伏。V5、V6导联

动态心电诊断标准

动态心电图报告书写规范 一、心律及心率 1、基础心律的性质。 2、24小时内心率动态变化(最高与最低心率之差)是否正常。 3、24小时平均心率是否正常。 4、最低心率是否正常。 二、心律起源异常 1、有无窦性游走心律及发生规律。 2、房性早搏的发生频度及起源情况。 3、室性早搏的发生频度及起源情况,单发或双发,形态特征、联律是否相等,昼夜发生率有无差异。 4、交界性早搏的发生频度,联律是否相等,是否并行心律。 5、各类心动过速及发生频度,是否多源,每阵持续时间(最短与最长者)是多少 6、心房及心室扑动、纤颤的发生频度,是持续性或是短阵性,总计发生了几阵,最短与最长一阵持续多长时间。 7、各节律点有无停搏现象,发生频度及数量,停搏的时间(最短及最长者)及有无并发症状。 三、激动传导异常 1、窦房传导阻滞:发生频度,发生时段,昼夜发生率差异。 2、心房传导阻滞:发生频度,发生时段。 3、房室传导阻滞: 一度房室传导阻滞:持续或短阵,发生频度,昼夜有无差异,最长的持续时间,是否与迷走神经有关。 4、二度房室传导阻滞:发生频度,总计发生几次心室脱漏,昼夜有无差异,是否与迷走神经有关。 5、高度房室传导阻滞:同二度。 6、三度房室传导阻滞:全天无一次室上性冲动下传。 7、束支传导阻滞:持续性或间歇性,是否频率依赖性,阻滞阈值是多少。 8、左前分支传导阻滞及左后分支传导阻滞的诊断应以常规心电图为准。 9、心室内传导阻滞:以常规心电图图形为准,其余内容与束支阻滞相同。 10、心室肌内传导阻滞:持续性或间歇性或隐匿性,其余内容与束支阻滞相同。 11、预激综合征:持续性或间歇性及所属类型,分类按大类区分。无突发心动过速史者诊断术语同常规心电图。预激波的认定应以同步测量法为准。 四、心肌梗死 1、陈旧性心肌梗死:图形不典型时(如局灶性、碎裂波、等位性Q波、R递增不良等),应以常规心电图为准,因此类改变在DCG中易受体位、心率、电极噪声影

心电图诊断标准

心电图诊断标准 房室肥大 一,左心房肥大(Left Atrial Hypertrophy) ●I、II、aVL、V4~V6导联上,P波增宽,时间>0。11秒; ●P波顶部有切迹,呈双峰型,峰距≥0、04秒,称为“二尖瓣"型P波; ●PTF-V1≤—0.04毫米.秒。 二,右心房肥大(Right Atrial Hypertrophy) ●II、III、aVF导联上,P波高尖,电压>0.25mV,又称为“肺型P波”; ●I、aVL导联P波低平或倒置; ●V1、V2导联P波,多高尖耸立,少数低平或倒置; ●P波时间正常。 注解: “二尖瓣P波”并非只见于二尖瓣狭窄,二尖瓣狭窄得病人也不一定全部显示此种图形特征、 “肺型P波”虽多见于肺部疾患所致右房肥大,但在晚期风湿性二尖瓣狭窄病人也常可见到。 所以作为心房肥大得定位诊断,仍需要结合其它改变及临床资料来肯定诊断、 目前采用一种简便而实用得鉴别方法就是测量P/P—R段比值。此比值在1、0~1、6范围内为正常,如左心房肥大者,因P波时间延长,故此比值大于1、6,右心房肥大者,此比值小于1、0,但尚须结合病史等综合判断。 三,左心室肥大(Left Ventricular Hypertrophy) ●RI〉1.5mV, RavL>1。2mV,RavF>2。0mV,或RI+SIII>2、5mV,RV5〉 2、5mV,SV1+RV5≥3、5mV(女),4。0mV(男) ●QRS综合波时间延长,可达0。10~0。11秒; ●V1、V5、V6导联T波呈低平、双向或倒置,S-T段下移>0、05mV; ●心电轴左偏。 注解: 原有得一项即V5导联得VAT〉0、05秒,现有学者认为这个概念并不正确,实际在左心室肥大得诊断中非常有限,故可删除这项标准、 如临床无引致左心室肥大得疾病存在,心电图仅有QRS综合波V5电压增高,或平均电轴轻度左偏时,只能作出QRS综合波高电压或电轴左偏得诊断,当见于青年人与儿童一般无病理意义、另外要注意与不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左心室肥大伴左前分支传导阻滞得鉴别。 最近有人认为传统得诊断标准不够理想,推荐加用以下新指标可供探讨: ①12导联部振幅(∑QRS)>175mm; ②V1~V3导联得S波电压之与(∑Sv1~3)>38mm; )>23mm; ③I II aVL导联得R波电压之与(∑RI 、II、aVL ④∑Sv1~3+∑R I、II、aVL>54mm; ⑤其中④项最有意义、 四,右心室肥大(RightVentricular Hypertrophy) ●RavR〉0、5mV, R/Q>1; ●RV1〉1.0mV, RV1+SV5>1、2mV;

心电图各波段正常范围

心电图各波段正常范围 P波(1)左右心房期除极波意义:P波时间>0.11S左房肥大(2)方向:向上ⅠⅡavF、V3—V6 (3)形态:图顶形切迹<0.04S (4)时间<0.11S (5)电压:胸导:<0.2mv 肢导:<0.25 mv (二)P—R间期:1、激动心房传到心室所需时间 2、正常心率60—100次/分 P—R间期范围0.12—0.20S 意义:P—R延长>0.20S:生理性:老年人运动员 病理性:房室传导阻滞 P—R间期范围:0.12—0.20S 意义:P—R缩短<0.12S:主要见于预激综合症 生理性见于心率加快,年龄越小(三)QRS波群:1、代表左右心室期除极 1、时间:0.06—0.10S 室壁激动时间V1V2<0.03S V5V6<0.05S 时间延长表示心室肥大或心室内传导阻滞 2、波形和振幅:肢导:avL R<1.2mL avF R<2.0mV若超过可 能左室肥大 胸导:V1、V2 R rS R/S<1 R1<1.0mv V5V6 R<2.5mv

V3 R与S波大致相等 3、低电压;R+S或Q+R绝对值和均小于0.5mV见于肺气肿心 包积液,全身水肿。 Q波(1)ⅢavL除处其他导联,Q波<1/4R波 (2)时间<0.04S V1V2不应有q波可有QS型 超过正常范围Q波称为异常Q波,最常见于心肌梗死。 S—T段:代表心室除极结束至复极开始的一段时间 正常应在S—T段为一等电位线。S—T段下移<0.05mv可见 于心肌缺血、心肌损伤等。 S—T段上抬,在肢导、胸导V4—V6<0.1mv,V1—V3<0.3mv。 见急性心梗心包炎 T波;心室复极波形 1、方向:与QRS波群主波方向一致,在Ⅰ、Ⅱ、V4—V6直立; avR倒置 Ⅰ、avF、avL、V1—V3等导联可以直立,双向、倒置,如果 在V1直立,V3就不能倒置 2、振幅:T波不应低于1/10R,胸导T可达1.2—1.5mv V1导联T波<0.4mv ,V1T波过高可见于正常人,也可见 于心肌梗塞早期,高血钾 Q—T间期:正常范围:0.32—0.44S 增大见于心甘情愿肌损害,心肌缺血,低血钾 缩短见于高血Ca洋地黄效应 U波;T波后0.02—0.04S出现小波,与T波方向一致,一

常见异常心电图诊断标准

常见异常心电图诊断标准 一、心肌梗塞 1、基本图形:a ①坏死Q波,时间>0、04秒,深度>1/4R。 ②损伤性ST段抬高,弓背向上。 ③缺血性T波改变。 2.心电图演变过程: 起病数小时之内,可无异常或仅出现高耸T波、起病数小时之后,ST段明显抬高呈弓背向上,ST段与T波融合形成单向曲线。数小时至两天左右,出现病理性Q波,此为急性期改变,病理性Q波永久存在(偶可见Q波消失)。抬高得ST段可持续数天至两周左右后,恢复至基线水平,T波可以低平或倒置,此为亚急性期得改变。起病数周数月之后,T波呈V行倒置,倒置得T波可永久存在,或在数月至数年后恢复正常。 3.心电图定位: 前间壁V1—-—V3下壁ⅡⅢ avF 广泛前壁V1—--V5高侧壁Ⅰ avL 前侧壁V5—V7Ⅰ avL 二、慢性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心电图表现 1、T波变化,最早TV1>TV5,然后T波低平(T<1/10R)、双向、甚至倒置(QRS波群不以R为主可以倒置,如Ⅲ,AVR,V3R,V1,V2可倒置)。 2、 ST段下移超过0。05mv(除A VR)。 3。出现心律失常,传导阻滞、 4、 QT间期延长(正常心率者QT间期0、36~0。44秒)、 三. 房性早搏: 1。提早出现房性P’波,形态与窦性不同、P'—R间期≥0。12秒。 2、房性P’波之后有正常形态得QRS波群,T波与QRS波得主波一致、 3. 不完全代偿间歇、 四. 交界区早搏 1。提前出现得QRS波群,形态基本正常。 2、P’波有三种可能:①先有逆行P'波(即倒置得P波),再有QRS波群,但此P'-R间期<0、12秒②先有QRS波群然后有逆行P’波,此R’-P间期<0、20秒③只有QRS波群而无P'波。 3、交界区早搏得T波与QRS波群主波一致。 4。完全代偿间歇、 五、室性早搏 1. 提早出现宽大畸形得QRS波群,前无P波、 2。QRS波群时间≥0、12秒、.

常见异常心电图诊断标准

常见异常心电图诊断标准 一. 心肌梗塞 1.基本图形: ①坏死Q波,时间>秒,深度>1/4R。 ②损伤性ST段抬高,弓背向上。 ③缺血性T波改变。 2.心电图演变过程: 起病数小时之内,可无异常或仅出现高耸T波。起病数小时之后,ST段明显抬高呈弓背向上,ST段与T波融合形成单向曲线。数小时至两天左右,出现病理性Q波,此为急性期改变,病理性Q波永久存在(偶可见Q波消失)。抬高的ST段可持续数天至两周左右后,恢复至基线水平,T波可以低平或倒置,此为亚急性期的改变。起病数周数月之后,T波呈V行倒置,倒置的T波可永久存在,或在数月至数年后恢复正常。 3.心电图定位: 二. 慢性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心电图表现 1. T波变化,最早TV1>TV5,然后T波低平(T<1/10R)、双向、甚至倒置(QRS波群不以R为主可以倒置,如Ⅲ,AVR,V3R,V1,V2可倒置)。 2. ST段下移超过(除AVR)。

3. 出现心律失常,传导阻滞。 4. QT间期延长(正常心率者QT间期~秒)。 三. 房性早搏: 1. 提早出现房性P’波,形态与窦性不同。P’-R间期≥秒。 2. 房性P’波之后有正常形态的QRS波群,T波与QRS波的主波一致。 3. 不完全代偿间歇。 四. 交界区早搏 1. 提前出现的QRS波群,形态基本正常。 2. P’波有三种可能:①先有逆行P’波(即倒置的P波),再有QRS波群,但此P’-R间期<秒②先有QRS波群然后有逆行P’波,此R’-P间期<秒③只有QRS波群而无P’波。 3. 交界区早搏的T波与QRS波群主波一致。 4. 完全代偿间歇。 五. 室性早搏 1. 提早出现宽大畸形的QRS波群,前无P波。 2. QRS波群时间≥秒。. 3. T波与QRS波群主波方向相反。 4. 完全代偿间歇。 六.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动态心电图临床应用规范

动态心电图是将患者昼夜日常活动状态下的心脏电活动,用3通道或多导联记录器连续24h,有的可48h或更长时间记录,在专业技术人员干预下经计算机分析处理,并打印出图文分析报告和各类明细数据。动态心电图则可对日常活动中心脏增加负荷时的心肌供血状况、心肌细胞缺氧后的状况以及夜间深睡时自主神经调节失衡状态的心律状况进行检测。它不仅是心律失常、无症状心肌缺血首选的无创性检查方法,而且也可用于药物疗效的评价和起搏器功能的评定。尤其是它可捕捉复杂疑难心电图,是临床心血管疾病诊断无可替代的重要手段。2动态心电图的临床应用范围 ①对间歇性或阵发性的症状进行检测,并对患者有症状时相关的心律失常进行诊断以及对运动时胸痛患者加以评估。②对不明原因的晕厥、先兆晕厥头晕、黑蒙现象以及发作性心律失常的患者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并对心律失常患者给予危险性评估。③协助鉴别冠心病心绞痛的类型,如:变异型心绞痛、劳力型心绞痛、卧位性心绞痛,尤其是无症状性心绞痛。④对已确诊的冠心病患者进行心肌缺血的定性定量及相对定位分析。⑤对心肌梗死或其他心脏病患者的评估以及生活能力的评定。⑥评定窦房结功能,并可对心脏的变时性功能作初步评估。⑦评定抗心律失常和抗心肌缺血药物的疗效。⑧评定ICD和起搏器的起搏与感知功能以及起搏器的参数和特殊功能对该患者适宜与否。⑨检测长QT综合征、心肌病等患者出现的恶性心律失常。瑏瑠可进行心率变异性、心室晚电位、TpTe间期、T波电交替、窦性心率震荡、DC(心率减 速力)、DR以及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等检测分析,并可根据这些无创的高危预测指标为患者进行危险分层和风险评估,以便给予有效的干预性治疗。 3基本技术指标 动态心电图系统是由记录系统、回放分析系统和打印机3部分组成。专业人员应该对记录器影响心电图波形质量的关键指标大概了解,即频率响 应、采样率和分辨率。 3.1频率响应频率响应是电子学领域中用来衡量线形电子学系统性能的主要指标。目前多数记录器的频响范围是0.5~60Hz,低频下限频率过高时,

典型心电图详细讲解

一、心率的测量 测量心率时,只需测量一个RR(或PP)间期的秒数,然后被60除即可求出。例如RR间距为0.8S,则心率为60/0.8=75次/分。还可采用查表法或使用专门的心率尺直接读出相应的心率数。心律明显不齐时,一般采取数个心动周期的平均数值进行测算。 二、各波段振幅的测量 P波振幅测量的参考水平应以P波起始前的水平浅为准。测量QRS波群、J 点、ST段、T波和U波振幅,统一采用QRS超始部水平作为参考水平。如果QRS 起始部为一斜段(例如受心房复极波影响,预激等情况),应以QRS波起点作为测量参考点。,应以参考水平线上缘垂直地测量到波的顶端;测量负向波形的深度时,应以参考水平线下缘垂直地测量到波的底端。 三、各波段时间的测量 12导联同步心电图仪记录心电图测量规定:测量P波和QRS波时间,应分别从12导联同步记录中最早的P波起点测量至最晚的P波终点以及从最早QRS 波起点测量至最晚的QRS波终点医学教育网;PR间期应从12导联同步心电图中最早的P波起点测量至最早的QRS波起点;QT间期应是12导联同步心电图中最早的QRS波起点至最晚的T波终点的间距。 单导联心电图仪记录测量:P波及QRS波时间应选择12个导联中最宽的P 波及QRS波进行测量;PR间期应选择12导联中P波宽大且有Q波的导联进行测量;QT间期测量应取12导联中最长的QT间期。 一般规定,测量各波时间应自波形起点的内缘测至波形终点的内缘。 胸导联: V1胸骨右缘第四肋间 V2胸骨左缘第四肋间 V4左锁骨中线第五肋间 V3:V2与V4连线中点 V5:左腋前线平V4 V6:左腋中线平V4 V7:左腋后线平V4 V8:左肩胛线平V4 V9:左脊旁线平V4 V3R-V5R:与左侧V3-V5对称,一般作V3R、V4R的,很少作V5R。 第一节临床心电学的基本知识1.心电图产生原理 静息状态外正内负 除极(depolarization)状态外负内正电源前电穴后电极对向电源-向上波形 复极(repolarization)电源后电穴前电极对向电源-向下波形 心电综合向量原则 2.心电图各波段的组成和命名 P波:心房的除极过程 P-R段(P-Q段):心房复极过程及房室结、希氏束、束支的电活动 P-R间期:自心房开始除极至心室开始除极

左主干病变心电图诊断

左主干病变心电图诊断Marriott教授指出:心电图是临床应用最广、效价比最高和诊断价值最大的心脏检查技术。体表心电图对急性心肌梗死已不再局限于确定心肌梗死的部位,近年来,在结合冠状动脉造影的基础上,心电图有助于判断缺血或梗死相关动脉,引起临床广泛的关注。左主干病变是指冠脉造影发现左主干直径狭窄﹥50%时,产生显著的血流动力学影响的严重类型,无论慢性狭窄或急性闭塞,均对患者生命构成严重威胁。冠状动脉左主干(简称左主干)病变危险程度大,死亡率高,可高达70%。曾被誉为“寡妇制造者、寡妇工厂”。左主干病变的发生率左主干急性闭塞=前降支+回旋支闭塞,病情极度凶险,心源性休克的发生率高达77.8%,患者多死于院外,故其占急性心梗的真实比例难以确定。较早曾有报道左主干病变占所有冠脉病变的3-5%,日本报道一组2211例急性心梗患者经急诊PCI干预治疗,其中左主干病变占25例(占1.1%)。国内亚心医院在2004-2005年的4309例中发现左主干病变129例(占2.9%)。冠状动脉解剖:正常冠状动脉包括左冠状动脉和右冠状动脉,而左冠状动脉主干又分为前降支和回旋支。左主干起源于主动脉的左冠状窦,先向左走行于左心耳与肺动脉主干之间,左主干直径约4-7mm,长度从数毫米到1—4厘米。多数情况下,冠脉呈右优势型(占80%), 右优势者左主干对左心室供血占60%。左优势型冠脉占10—15%,左优势者左主干对左心室供血90%。从临床上来看,左

主干病变引起心肌梗死范围大,常合并低血压甚至休克、急性左心衰,多数患者死于院外。因此,临床上很少见到左主干闭塞引起的急性心肌梗死,左优势型的左主干闭塞病例更为少见,这些患者几乎无法生存。在临床上能够见到的左主干闭塞患者常有以下的原因:1、回旋支比较小,冠脉呈右优势型。2、已形成侧枝循环(从右冠状动脉)。3、左主干闭塞呈间歇性。左主干闭塞的心电图特点急性前壁心梗多数是由前降支病变引起,少数是由左主干病变引起。在前壁或广泛前壁心梗的基础上有直接证据和间接证据支持左主干病变。左主干闭塞的直接证据:1.合并正后壁心梗,V7-V9导联ST段抬高(根据心脏磁共振成像技术定位的结果,提出了新的定位诊断术语,心电图上正后壁心梗位于左室侧壁,表现为V1和V2导联异常增高的R波)。2.合并下壁心梗,下壁导联ST段抬高,STⅡ↑≥STⅢ↑。3.合并心房梗死,PTa的改变。心房梗死约占急性心肌梗的0.7%--1.5%,其诊断常被同时伴发的心室梗死所掩盖,故早期诊断较困难。其诊断主要是病史、症状、和心电图相结合。心电图是诊断心房梗死的主要手段:1、P-Ta段移位是心房梗死最具特征的心电图征象,P-R段压低>0.8mm(V1、V2、Ⅱ、Ⅲ导联)或抬高>0.5mm(V5、V6、Ⅰ导联)高度提示心房梗死。2、心房传导阻滞所致的畸形P波,包括P波增宽、切迹、和粗钝,形成“W”或“M”型或成锯齿状。3、出现各种房性心律失常,如房早、房速、房扑和房颤。Ta又称Tp波,是

动态心电图简介

动态心电图 动态心电图是一种可以长时间连续记录并编集分析人体心脏在活动和安静状态下心电图变化的方法。 动态心电图仪 动态心电图技术于1947年由Holter首先应用于监测心脏电活动的研究,所以又称Holter监测心电图仪,目前已成为临床心血管领域中非创伤性检查的重要诊断方法之一。与普通心电图相比,动态心电图于24小时内可连续记录多达10万次左右的心电信号,这样可以提高对非持续性心律失常,尤其是对一过性心律失常及短暂的心肌缺血发作的检出率,因此扩大了心电图临床运用的范围。 动态心电图仪器 动态心电图(Dynamic Electrocardiography DCG)于1949年由美国Holter首创,故又称Holter心电图. 国外80年代已在临床广泛应用,国内近几年迅猛发展,其仪器由磁带式记录发展为固态式记录、闪光卡记录,由单导、双导发展为12导联全记录。DCG可连续记录24小时心电活动的全过程,包括休息、活动、进餐、工作、学习和睡眠等不同情况下的心电图资料,能够发现常规 ECG不易发现的心律失常和心肌缺血,是临床分析病情.确立诊断.判断疗效重要的客观依据。近半世纪以来,随着动态监护领域的进一步拓展,如动态血压、动态脑电、动态睡眠呼吸监测等技术在医学临床及科研中的广泛应用,现今,Holter的全新诠释应包括:动态心电/动态血压/动态睡眠呼吸等多种参数。

以往诊治的局限或失误提醒人们,无论是预防、治疗疾病,还是判断疾病预后者需要充分证据。但人类疾病往往是继发或同时并存的,如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可引发高血压、肺心病、心律失常、心肌缺血等,高血压可引发冠心病、心衰等,而多数降压药物又会对呼吸产生不同程度的抑制,由此可见,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SAS)、高血压(Hypertension)与心脏病(Heart Disease)之间DCG有着广泛的因果联系。同步多参数Holter可有助于我们准确甄别出原发病灶与继发改变。 由于Holter是个英文名字,不好理解,但是记录仪是背在身上的,很多人就把它形象的称其为“背包”。 动态心电图可确定病人的心悸、头晕、昏厥等症状是否与心律失常有关,如极度心动过缓、心脏停搏、传导阻滞、室性心动过速等,这是目前24小时动态心电图最重要、应用最广泛的情况之一。24小时动态心电图也是监测心肌缺血的标准化方法之一。 动态心电图临床使用 1. 检出隐匿性心律失常:短暂的,特定情况下始出现的心律失常,常规ECG易漏诊,而DCG可以捕捉到短暂的异常心电变化, 了解心律失的起源.持续时间、频率、发生与终止规律,可与临床症状,日常活动同步分析其相互关系。 2.监测快速性心律失常:可进一步了解其发生与终止规律.是否伴有SSS综合征或预激综合征(尤其间歇性)以及其分型。 3. 观察缓慢性心律失常:了解其主要表现形式及有无窦房结功能不

心电图诊断术语

心电图诊断术语 由美国心脏协会(AHA)发起,AHA临床心脏病分会心电图与心律失常委员会、美国心脏病学会基金会(ACCF)、心律协会(HRS)组织了30位权威专家撰写和审核了《心电图标准化与解析建议》(2009)文件,并得到国际自动化心电图协会(ISCE)的认可。本建议以期促使心电图诊断在全球内的统一。这些术语适用于临床,其中避免了不必要的重复及模糊术语;而一些不能提供诊断或临床信息的术语不包括在内;意义相同的术语不再重复出现。其宗旨是在全球范围内提高心电图解读的一致性,心电图诊断的一致性可以更好地改进病人的治疗。心电图诊断术语包括首要诊断术语(心电图常用术语)、次要诊断术语(心电图与临床均可应用的术语)、修饰性词汇和简明比较性术语,而首要诊断术语和次要诊断术语是心电图诊断中的核心用语,现解读如下。 第一节首要诊断用语 这一部分系心电图诊断中的常用术语,与我们日常作心电图诊断时应用的术语相一致,只有一小部分作出更新而已;一些模糊、有争议、不能定性的术语均未录用。 1.总论:①标准心电图;②其他正常心电图;③异常心电图;④无法解释的心电图。 2.技术条件:①肢体导联反接;②胸导联位置错误;③导联脱落;④右心前区导联;⑤人工伪差;⑥数据质量差;⑦后壁导联。 3.窦性心律及窦性心律失常:①窦性心律;②窦性心动过速;③窦性心动过缓;④窦性心律失常;⑤一度窦房阻滞;⑥二度窦房阻滞;⑦窦性停搏;⑧不确定性室上性心律。 4. 室上性心律失常:①房性早搏;②房性早搏未下传;③折返性房性早搏;④不稳定性心房起搏;⑤心房异位节律;⑥多源性心房异位节律;⑦交界性早搏;⑧交界性逸搏;⑨交界性心律;⑩加速交界性心律;?室上性心律;?室上性;?非窦性心动过缓;?心房颤动;?心房扑动;?异位房性心动过速(单源性);?异位房性心动过速(多源性);?交界性心动过速;?室上性心动过速;?窄QRS波群心动过速。 5. 室性心律失常:①室性早搏;②融合波;③室性逸搏;④室性自主心律;⑤加速性室性自主心律;⑥分支性节律;⑦并行心律;⑧室性心动过速;⑨非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⑩多源性室性心动过速;?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分支性心动过速;?宽QRS波群心动过速。 6. 房室传导:①PR间期过短;②房室传导比N:D;③PR间期延长;④二度房室阻滞莫氏I型;⑤二度房室阻滞莫氏Ⅱ型;⑥2:1房室传导;⑦房室阻滞(不稳定传导);⑧高度房室阻滞;⑨三度房室阻滞;⑩房室分离。 7. 心房内及心室内传导:①右心房传导异常;②左心房传导异常;③Epsilon波;④室上性节律异常传导;⑤左前分支阻滞;⑥左后分支阻滞;⑦左束支阻滞;⑧不完全性右束支阻滞;⑨右束支阻滞;⑩室性差异性传导;?心室预激。 8. 电轴及电压:①电轴右偏;②电轴左偏;③右上电轴;④不确定电轴;⑤电交替; ⑥低电压;⑦心前区R波异常增高;⑧P波电轴异常。 9. 心脏肥厚及扩大:①左房肥大;②右房肥大;③左室肥厚;④右室肥厚;⑤室间隔肥厚。 10. ST段、T波、U波:①ST段改变;②ST-T改变;③T波异常;④QT间期延长;⑤短QT间期;⑥U波高尖;⑦插入性U波;⑧T波U波融合;⑨心室肥厚所致的ST-T改变;⑩Osborn波;?过早复极。

正常心电图各波段的正常值及意义如下

正常心电图各波段的正常值及意义如下: (1)P波:呈钝圆形,可有轻微切迹。P波宽度不超过0.11秒,振幅不超过0.25毫伏。P波方向在Ⅰ、Ⅱ、aVF、V4-6导联直立,aVR导联倒置。在Ⅲ、aVL、V1-3导联可直立、倒置或双向。P波的振幅和宽度超过上述范围即为异常,常表示心房肥大。P波在aVR导联直立,Ⅱ、Ⅲ、aVF导联倒置者称为逆行型P波,表示激动自房室交界区向心房逆行传导,常见于房室交界性心律,这是一种异位心律。 (2)PR间期:即由P波起点到QRS波群起点间的时间。一般成人P-R间期为0.12~0.20秒。P-R间期随心率与年龄而变化,年龄越大或心率越慢,其PR间期越长。P-R间期延长常表示激动通过房室交界区的时间延长,说明有房室传导障碍,常见于房室传导阻滞等。 (3)QRS波群:代表两心室除极和最早期复极过程的电位和时间变化。 ①QRS波群时间:正常成人为0.06~0.10秒,儿童为0.04~0.08秒。V1、V2 导联的室壁激动时间小于0.03秒,V5、V6的室壁激动时间小于0.05秒。QRS 波群时间或室壁激动时间延长常见于心室肥大或心室内传导阻滞等。 ②QRS波群振幅:加压单极肢体导联aVL导联R波不超过1.2毫伏,aVF导联R 波不超过2.0毫伏。如超过此值,可能为左室肥大。aVR导联R波不应超过0 .5毫伏,超过此值,可能为右室肥大。如果六个肢体导联每个QRS波群电压(R+S 或Q+R的算术和)均小于0.5毫伏或每个心前导联QRS电压的算术和均不超过0.8毫伏称为低电压,见于肺气肿、心包积液、全身浮肿、粘液水肿、心肌损害,但亦见于极少数的正常人等。个别导联QRS波群振幅很小,并无意义。心前导联:V1、V2导联呈rS型、R/S<1,RV1一般不超过1.0毫伏。V5、V6导联主波向上,呈qR、qRS、Rs或R型,R波不超过2.5毫伏,R/S>1。在V3导联,R波同S 波的振幅大致相等。正常人,自V1至V5,R波逐渐增高,S波逐渐减小 (4)Q波:除aVR导联可呈QS或Qr型外,其他导联Q波的振幅不得超过同导联R 波的1/4,时间不超过0.04秒,而且无切迹。正常V1、V2导联不应有Q波,但可呈QS 波型。超过正常范围的Q波称为异常Q波,常见于心肌梗塞等。 (5)S-T段:自QRS波群的终点(J点)至T波起点的一段水平线称为S-T段。正常任一导联S-T向下偏移都不应超过0.05 毫伏。超过正常范围的S-T段下移常见于心肌缺血或劳损。正常S-T段向上偏移,在肢体导联及心前导联V4—6 不应超过0.1毫伏,心前导联V1—3不超过0.3毫伏,S-T 上移超过正常范围多见于急性心肌梗塞、急性心包炎等。 (6)T波:T波钝圆,占时较长,从基线开始缓慢上升,然后较快下降,形成前肢较长、后肢较短的波形。T波方向常和QRS波群的主波方向一致。在Ⅰ、Ⅱ、V4-6导联直立,aVR导联倒置。其他导联可直立、双向或倒置。如果V1直立,V3不能倒置。在以R波为主导联中,T波的振幅不应低于同导联R波的1/10,心前导联的T波可高达1.2~1.5毫伏。在QRS波群主波向上的导联中,T波低平或倒置,常见于心肌缺血、低血钾等。

24小时动态心电图

第4节24小时动态心电图 动态心电图(ambulatory electrocardiograph, AECG)是指长时间连续记录的体表心电图,1961年由美国Norman J. Holter发明问世,迄今临床中仍广泛将其称为“Holter”。它能长时程连续、动态记录心电图,更易获得一过性心电变化(心律失常、心肌缺血),有助于明确症状与心电图改变和生活状态的关系,能对心律失常和心肌缺血做出定量分析,明确发生规律,指导治疗、估测预后。 一、动态心电图系统的基本构成 动态心电图系统包括记录器、电极、导联线和回放分析系统。记录器是核心部分,是通过导联线与受检者相连的、随身携带的心电信息采集和存储设备。随着电子学和计算机技术的进步,记录器的记录介质从盒式磁带发展为电子硬盘、闪存卡和电子优盘。由于闪光卡存储器的体积小,耗电低,具有记忆功能,克服了断电后数据丢失的缺点,成为目前临床上普遍应用的记录器。业内人士认为电子优盘存储器是今后发展的方向。回放分析系统采用性能良好的计算机或心电工作站通过专用的动态心电图分析软件浏览分析所记录的心电图形。 二、动态心电图的导联系统 监测导联由单道、3导联发展到了12导联同步实时监测。 1. 双极导联目前在国内普遍应用的是模拟常规导联的双极导联,常用模拟导联的解剖定位见表7-4-1,最常用的是同步记录CM1、CM5和MaVF三个导联。 表7-4-1 动态心电图双极导联位置 导联正极负极 模拟V1(CM1)右第四肋间胸骨旁2.5cm处右锁骨下窝中1/3处 模拟V2(CM2)左第四肋间胸骨旁2.5cm处右锁骨下窝中1/3处 模拟V5(CM5)左第五肋间腋前线左锁骨下窝中1/3处 模拟aVF(MaVF)左腋前线肋缘左锁骨下窝内1/3处 注:无干电极在右锁骨下窝外1/3处,或右胸第五肋间腋前线或胸骨下段中部。 2. Mason-Linkar导联随着记录器存储能力提高,同步记录12导联的动态心电图临床中应用逐渐增加。为连续记录患者日常活动时的心电图,10个记录电极集中在前胸,将常规体表心电图记录电极中的3个肢体电极和接地电极移至躯干部与肢

2020年心电图诊断术语标准化解读(全文)

2020年心电图诊断术语标准化解读(全文) 由美国心脏协会(AHA)发起,AHA临床心脏病分会心电图与心律失常委员会、美国心脏病学会基金会(ACCF)、心律协会(HRS)组织了30位权威专家撰写和审核了《心电图标准化与解析建议》(2009)文件,并得到国际自动化心电图协会(ISCE)的认可。本建议以期促使心电图诊断在全球内的统一。这些术语适用于临床,其中避免了不必要的重复及模糊术语;而一些不能提供诊断或临床信息的术语不包括在内;意义相同的术语不再重复出现。其宗旨是在全球范围内提高心电图解读的一致性,心电图诊断的一致性可以更好地改进病人的治疗。心电图诊断术语包括首要诊断术语(心电图常用术语)、次要诊断术语(心电图与临床均可应用的术语)、修饰性词汇和简明比较性术语,而首要诊断术语和次要诊断术语是心电图诊断中的核心用语,本术语经中国心电学会、中华医学会心律失常分会联合推广应用。现解读如下。 第一节首要诊断用语 这一部分系心电图诊断中的常用术语,与我们日常作心电图诊断时应用的术语相一致,只有一小部分作出更新而已;一些模糊、有争议、不能定性的术语均未录用。

1.总论:⑴标准心电图;⑵其他正常心电图;⑶异常心电图;⑷无法解释的心电图。 2.技术条件:⑴肢体导联反接;⑵胸导联位置错误;⑶导联脱落;⑷右心前区导联;⑸人工伪差;⑹数据质量差;⑺后壁导联。 3.窦性心律及窦性心律失常:⑴窦性心律;⑵窦性心动过速;⑶窦性心动过缓;⑷窦性心律失常;⑸一度窦房阻滞;⑹二度窦房阻滞;⑺窦性停搏;⑻不确定性室上性心律。 4. 室上性心律失常:⑴房性早搏;⑵房性早搏未下传;⑶折返性房性早搏;⑷不稳定性心房起搏;⑸心房异位节律;⑹多源性心房异位节律; ⑺交界性早搏;⑻交界性逸搏;⑼交界性心律;⑽加速交界性心律;⑾室上性心律;⑿室上性;⒀非窦性心动过缓;⒁心房颤动;⒂心房扑动;⒃异位房性心动过速(单源性);⒄异位房性心动过速(多源性);⒅交界性心动过速;⒆室上性心动过速;⒇窄QRS波群心动过速。 5. 室性心律失常:⑴室性早搏;⑵融合波;⑶室性逸搏;⑷室性自主心律;⑸加速性室性自主心律;⑹分支性节律;⑺并行心律;⑻室性心动过速;⑼非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⑽多源性室性心动过速;⑾尖端扭转

心电图试题及标准答案

七年制心电图试题 第一套 图1: 图2:

图3: 图4: 图5:

标准答案(第一套): 图一: 心电图诊断:1、窦性心动过速 2、多导联T波低平及部分ST下移异常 诊断依据:1、窦性P波规整发生,频率136次/分 2、除V2、3导联外,余T波低平,STⅢ、avF下移≥0.05mv 图二: 心电图诊断:1、窦性心律 2、右房室肥大伴心肌劳损 诊断依据:1、窦性P波规整显现,频率正常 2、V1呈qR型,V5呈RS型,R/S<1,R V1+S V5=7.2mv,电轴右倾>120°,P V1、V2正向高 尖≥.2mv 3、除I、V6、avL导联ST、T正常外,余ST-T明显异常,ST下移0.1-0.5mv,T波倒置, U V2-V4波倒置 图三: 心电图诊断:1、窦性心律 2、急性前间壁心肌梗塞 3、P波增宽及Ptfv1异常 诊断依据:1、窦性P波有序显现,频率正常高值(100次/分) 2、V1、2导联呈QS型,V3呈qrS型,3导联均伴ST-T梗塞型改变(ST弓背上抬0.1-0.3mv, T波正负双向),T I、avL低平 3、P II时限0.12s,Ptfv1>-0.04mms 图四: 心电图诊断:1、窦性心律 2、左房室肥大伴心肌劳损 3、频发成对室性早搏 诊断依据:1、窦性P波规律显现,频率正常

2、PⅡ明显增宽>0.1s,S V1+R V5=7.9mv S V2+R V6=6.2mv S V3+R avL=2.9mv,STⅠ、Ⅱ、avL、V5、 6下移>0.05mv,伴T波倒置,TⅢ低平,T avR直立,电轴轻度左倾 3、R1、R2和R9、R10为两组成对提早搏动,宽大畸形,其前后相关P'波有代偿间歇 图五: 心电图诊断:1、窦性心律 2、交界性逸搏心律伴完全性右束支阻滞或室性逸搏心律 3、三度房室传导阻滞 诊断依据:1、窦性P波有序发放,略有不齐,频率正常 2、QRS波群缓慢显现,频率48次/分,时限增宽为0.12s,V1呈rR'型,多导联QRS综 末波宽钝切迹 3、P-QRS波均独立发放,P-R间期绝对不一,P波频率快于QRS波频率,显示P-QRS 波无传导关联

心电图检查报告单常见名词是哪些

康康体检网,中国人的健康体检服务平台,提供全国范围内公立医院,体检机构套餐预约,检后结果查 询。 心电图检查报告单常见名词是哪些 在做所有常规体检中都会有心电图这一项目。心电图是心脏检查中最重要、最常用、安全准确的检查方法。心电图诊断结果的专业术语,英文字符很多人是一头雾水。很多做心电图项目的体检者,拿到心电图报告结果根本看不懂是什么意思,下面康康体检网为大家介绍心电图相关的知识。 窦性心律:属于正常节律。 窦性心动过速:指成人窦性心律频率〉100次/分。常见于运动、精神紧张、发热、甲状腺功能亢进、贫血、失血、心肌炎和拟肾上腺素类药物作用等情况。 窦性心动过缓:一般规定窦性心律的频率〈60次/分。近年大样本人群调查显示:约15%正常人静息心率可〈60次/分,尤其是男性。老年人和运动员心率可以相对较缓。窦房结功能障碍、颅内压增高、甲状腺功能低下、服用某些药物等亦可引起窦性心动过缓。 窦性心律不齐:较常见的一类心律不齐与呼吸周期有关,多见于青少年,一般无临床意义。另有一些比较少见的窦性心律不齐与呼吸无关,例如与心室收缩排血有关的窦性心律不齐以及窦房结内游走性心律不齐等。 ST段:ST段异常抬高多见于急性心肌梗死、急性心包炎等;若异常压低,多见于慢性冠心病、心内膜下心肌梗死、急性心肌炎、心室肥大、心房肥大等。 Q-T间期:Q-T间期延长见于心肌梗死、冠状动脉供血不足、低钾血症、低钙血症、药物的影响,也可见于遗传性原发性Q-T间期延长。 P-R间期:中老年患者P-R间期延长常见于房室传导阻滞。 T波:多数T波轻微改变没有太大意义。但如果T波明显增高,可能是心肌梗死早期或者是高钾血症。T波低平或倒置可见于冠心病心肌缺血、高血压、围绝经期综合征(女性更年期)、电解质紊乱、心肌炎、心肌病、神经功能异常、药物影响等。 U波:U波倒置见于高血压、心肌缺血、左室负荷过重或电解质改变等。U波明显增高见于血钾过低。 心电图曲线的变化对各类心脏疾病的诊断、疗效评价、预后评估提供了重要的依据和参考。

体检报告解读 心电图诊断术语解读及检查注意事项

体检报告解读| 心电图诊断术语解读及检查注意事项 面对满满都是医学术语的体检报告单、化验单,很多人都傻眼了,因为看不懂那些复杂的医学术语。 比如“窦性心律不齐”到底是在说什么?血压怎么测、尿常规是查什么的、脑血管病有什么先兆、肿瘤筛查重要吗…… 今天我们就来说说『心电图』。 很多人都不了解心电图(ECG或者EKG)上弯弯曲曲的线表示什么,其实这些线记录的是心脏跳动中产生的电活动变化。有经验的临床医生可以在这些折线中了解心脏健康情况。 心电图检查在一些心血管病的诊断上有较大的准确性,它简便易行,花费少,随时随地即可进行,几分钟内可以作出诊断,临床上主要将其用于: 记录人体心脏的电活动; 帮助诊断心律失常; 帮助诊断心肌缺血、心肌梗死、 判断心肌梗死的部位; 诊断药物或电解质情况对心脏的影响; 判断人工心脏起搏状况。 术语解读 心律失常

心律失常是心血管疾病中重要的一组疾病。它可单独发病亦可与心血管病伴发。可突然发作而致猝死,亦可持续累及心脏而致其衰竭。 窦性心律 窦性心律是正常心率。在人体右心房上有一个特殊的小结节,由特殊的细胞构成,叫做窦房结。窦房结每发生1次冲动,心脏就跳动1次,在医学上称为“窦性心律”,是唯一正常的心律,其他的比如房性的、交界性的都是不正常的。 左心室高电压 左心室高电压代表心室除极时间增长,主要是由于心室壁增厚导致,临床上以高血压、冠心病病人多见。 不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 不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可见于无心脏病的健康人。完全性右束枝传导阻滞者也不一定有广泛的心肌损害,如不伴有其它器质性心脏病,常无重要意义。 ST段改变 ST段改变可能提示有心肌缺血/心肌损伤、急性心梗、急性渗出性心包炎、变异性心绞痛等情况。 T波改变 轻度升高一般无重要意义,如显著增高则可能为心梗超急性期、高血钾; 低平/倒置可能为心肌损伤、心肌缺血、低血钾等; 明显倒置且两支对称,顶端居中(冠状T波)有可能急性心梗、慢性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左室肥大。 HR HR即心率,心脏每分钟那个跳动的次数,如HR64就是心律64次/分。 窦性心律不齐 窦性心律不齐指心律随呼吸出现周期变动,吸气时心率增快,呼气时心率减慢,屏气或活动后心律不齐现象常消失。窦性心律不齐一般无重要临床意义,出现窦性心律不齐的人不必因此而顾虑重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