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粗大运动发育规律

儿童粗大运动发育规律
儿童粗大运动发育规律

儿童粗大运动发育规律

一、仰卧位姿势发冇规律:

1?头向一侧或正中、屈曲(1个月〉

2?头向一侧或回旋、伸展(2个月〉

3?非对称伸展、翻身(3?4个月)

4?屈曲、手口眼协(5?6个月)

5?四肢自由伸展(8?9个月)

二、俯卧位姿势运动发育特点

①由屈曲向伸展发育

②抗重力伸展发育

③由低爬向高爬的发育

俯卧位姿势发育规律

姿势,瞬间抬头(1个月)

2?臀头同高,TLR姿势,

瞬间抬头(2个月)

3?抬头45度,两肘支撑(3个月〉

4?抬头45度为0度,胸离床(4个月)

5?抬头90度两手支撑(5飞个月)

6.腹爬(8个月)

7?四爬(10个月)

&高爬(11个月)

14月:手膝关爬楼梯2台阶 15-16: ^^|J爬楼

梯3台阶

三、坐位姿势运动发育特点

①全前倾f半前倾一扶腰坐一拱背坐f直腰坐f扭身坐

②与平衡反应密切相关

③是抗重力伸展以及相关肌群发冇的过程

坐位姿势发育规律

1?全前倾(1个月)

2.半前倾(2~3个月)

3.扶腰坐(4~5个月)

4.拱背坐(6个月)

5.直腰坐(7个月)

6?扭身坐(8个月)

7?坐位自由玩(9个月)

9月:坐位自由玩,臀移(向前移动人坐位转圈90度(两侧)11月:坐位转圈180度

四、立位姿势运动发育

10个阶段

阳性支持反射一不能支持体重一短暂支持体

重一足尖支持体重一立位跳跃一扶站一抓站

-独站f牵手走一独走

1?阳性支持反射(1个月)

2?不支持(2个月)

3?短暂支持(3个月)

4?尖足支持(4个月)

5.立位跳跃(5、6个月)

6.扶站(7'8个月)

7?独站(10个月)

&牵手走(11个月)

9?独走仃2个月)

具体每月表现:

2月:扶站,足底放平,膝关节屈曲,支持体重3s? 9月:扶物站起。

10月:小儿握住大人的食指屈膝跳三次:扶物侧向迈步,扶物卞蹲到坐位且不跌倒:扶小儿腋下能够两脚交替原地踏步或者向前泄4步:独站保持平衡3秒 11月:握住小儿一只手,能够两脚交替原地踏步或者向前泄4步;独站保持平衡5秒 12月:坐位站起:握住小儿一只手,交替迈步泄:2米:独走5步 13月:捡起玩具,站起来继续泄三步,保持平衡: 14月:窄基底而支持,跟■趾步态走3米,至少一半路程有手交叉 15-16月:扶物上4个台阶 17-18月:快走:倒退走(拉或者不拉玩具车):拉手指下楼梯(四个台阶) 19-20月:向前跑3米:双脚一前一后站在线上,两脚之间距离小于8cm;

21-22月:侧向走3米:走直线(米人 23-24月:向前跳(10厘米,保持平衡)双脚起跳向上跳5厘米;向下跳;独上楼梯(四个台阶人

25-26月:下楼梯(无辅助h倒走三米(足跟不碰足尖入

27-28月:双手叉腰向前走直线(3步人扶墙或者栏杆,一步一台阶,上四个台阶:向下跳(40厘米台阶);

29-30月:双手叉腰踮脚走0步:快跑: 31-32月:向前跳(米,双足同时起跳与落地):向下跳(米,双脚同时起跳与落地) 33-34月:跳跃障碍:双手叉腰踮脚走3米 35-36月:独上楼梯 39-40月:向前跳70厘米,双足同时起跳与落地 41-42月:正确跑步姿势(前后横跨妪「?的摆动,躯丁?前倾) 43-44月:单脚跳15厘米;

45-46月:跑步两步之内停下,不跌倒;倒退走宜线米,脚跟不碰脚趾

47-48月:向前跳75厘米;单脚跳五步,换另一只脚跳3-5步 51-52月:倒退走直线5步:前翻滚:马步跳走;

53-54月:向前跳87厘米;转身跳:单脚跳回;

57-58月:踮脚跳 59-60月:侧向跳(三个回合) 61-62月:交替单脚跳

五、步行姿势运动发育婴幼儿待点8项

(1) 由两脚分开大足距向两脚并拢小足距发展

(2) 由上肢上举到上肢下降发展

(3) 由无上肢的交替运动到有上肢的交替运动

(4) 由肩与丹盆的无分离运动,到有分离运动

(5) 由小步跑,步幅不一致,到迈大步、有节律的步态发展

(6) 由缺乏丹盆的回旋到加强竹盆的回旋

(7) 足尖与足跟接地时间短,主要为脚掌着地

(8) 站立位的膝过伸展

婴幼儿粗大运动发育特点(表格〉

头与躯干控制

爬,站,行疋

新生儿

10 个月

臀高头低,瞬间抬头

短暂抬头,臀、头同高

肘支撑抬头45度

抬头45?90度,头高

于臀部、玩两手

仰卧位

翻身

双手或前臀支撑,抬头

90度,手、口、眼协调

随意运动增多,抬

头〉90度

双手或单手支撑,支撑

向后成坐位

胸部离床

手或肘支撑,腰部离床

全前倾

半前倾

扶腰坐

至侧位

独坐手

阳性支持反射

不支持

短暂支持

足尖支持

跳跃

仰卧位

翻身

至俯卧

俯卧位

至仰

卧位

支撑

直腰坐

扭身坐

坐位自

由交

换体位

肘爬,扶站

腹爬

后退移动、抓站

四爬、独站

高爬.牵手泄

跪立位前移、独

独走稳、蹲着玩

拉玩具车走、爬

台阶

跑步、跳

11

月龄(月)

t

数值(厘米)

项目 向前跳 向上跳 向下跳

23-24 10

29-30

1

50

31-32 60

60 39-40

67

>

45-46

47-48 75

53-54

87

12

15 18 个月 以

踮着足尖定或

替下桂

人体发育学(考试重点)

第一章人体发育学概论 二、名词解释 2.生长:生长是指儿童身体器官系统和身体形态上的变化,以身高(身长)、体重、头围、胸围等体格测量表示,是量的增加。 3.发育:发育是个体在的,潜在的功能随时间的变化逐渐表现出其相应的特征,是身体认知,情绪,运动等各种功能有机的统一并伴随时间而变化的过程,是质的改变。 4.成熟:成熟是指生命体的结构和功能成为稳定的完全的发育状态,心理学的成熟是指在自我调节机制的完成和完善状态。 (三)简答题 生长发育的分期:①胎儿期②新生儿期③婴儿期④幼儿期⑤学龄前期⑥学龄期⑦青春期 ⑧成人期 7.生长发育的一般规律。 生长发育遵循由上到下、由近到远、由粗到细、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规律。 9.生长发育的连续性和阶段性。 10.生长发育的不均衡性。 15.运动发育的主要特点。 ①运动发育包括粗大运动与精细运动发育两部分,是一个连续的过程。粗大运动发育在先,精细运动发育在后,两者相互交融,共同发展;②原始反射的发育存在与消失是以后自主运动发育的基础;③立直反射与平衡反应的发育是人类建立和保持正常姿势运动的基础; ④每个小儿都有运动发育的“关键龄”,关键龄时运动发育会有质的变化;⑤头部运动先发育成熟,上肢运动发育比下肢早,会走之前手的功能已发育较好;⑥头颈躯干的运动发育早于上肢与下肢的发育;⑦所有小儿运动发育的顺序相同,但发育速度存在个体差异;⑧粗大运动主要是指抬头、坐、翻身、爬、站、走等运动;⑨精细运动主要指手的运动。 第二章胎儿期 (二)名词解释 1.胎儿期:胎儿期是人体发育的最早阶段,是婴儿出生前在母体宫发育的阶段,从受孕到分娩共10个月左右,约280天。 2.胎动:胎动是指胎儿在母体自发的身体活动或蠕动。 (三)简答题 胎儿期认知发育:①视觉的发育②听觉的发育③味、嗅、触觉的发育④记忆力⑤言语⑥学习的可能性 第三章婴幼儿期粗大运动发育 (二)名词解释 1.粗大运动发育:粗大运动发育指抬头、坐、翻身、爬、站、走、跳等运动发育,是人类最基本的姿势和移动能力的发育。 10.立直反射:立直反射身体在空间发生位置变化时,主动将身体恢复立直状态的反射,立直反射的中枢在中脑。其主要功能是维持头在空间的正常姿势、头颈和躯干间、躯干与四肢间的正常协调关系,是平衡反应功能发展的基础。多于出生后3~4个月出现,持续终生。 12.平衡反应:平衡反应当身体重心移动或支持面倾斜时,机体为了适应重心的变化,通过调节肌力以及躯干与四肢的代偿性动作,保持正常姿势。 (三)简答题 原始反射发育顺序(看课本14个) 3.仰卧位姿势运动发育的特点。 ①由屈曲向伸展发育;②从反射活动到随意运动发育;③手、口、眼的协调发育。 4.俯卧位姿势运动发育特点。 ①由屈曲向伸展发育;②抗重力伸展发育;③由低爬向高爬的发育。

人体发育学知识总结

名词解释: ●人体发育学:属于发育科学的分支领域, 是一门新的学科, 是研究人体发生、发育全过 程及其变化规律的科学,包括对人生各个阶段的生理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等方面的研究。 ●生长:是指儿童身体器官、系统和身体形态上的变化,以身高(身长)、体重、头围、 胸围等体格测量表示,是量的增加。 ●发育:是指细胞、组织和器官的分化与功能成熟,主要指一系列生理、心理和社会功能 发育,重点涉及儿童的感知发育、思维发育、语言发育、人格发育和学习能力的发育等,是质的改变。 ●成熟:是指生命体的结构和功能成为稳定的、完全发育状态,心理学的成熟是指内在自 我调节机制的完成和完善状态。 ●本我:是与生俱来的,包含各种欲望和冲动,是无意识的、非道德的,服从于“快乐原 则”。 ●自我:是从“本我”中发展而来,代表人们在满足外部现实制约的同时,满足本我的基本 冲动的努力,是有意识的、理性的,按“现实原则”行事。 ●超我:代表着社会的伦理道德,按“至善原则”行动,限制“自我”对“本我”的满足。 ●胎动:是指胎儿在母体内自发的身体活动或蠕动。胎儿8周时即可出现,妊娠28~30 周是胎动最活跃的时期。明显的胎动有3种类型:①缓慢的蠕动或扭动,在妊娠3~4个月时最易察觉;②剧烈的踢脚或冲撞,从6个月起增加,直至分娩;③剧烈的痉挛动作。 ●胎教:即胎儿教育的简称,就是通过调节孕妇身体的内外环境,消除不良刺激对胎儿的 影响,根据胎儿各感觉机能发育的实际情况对胎儿有针对性地、积极主动地给予适当合理的训练和教育,旨在使胎儿的身心发育更加健康成熟,为其出生后的继续教育奠定良好的物质基础。 ●粗大运动发育:是指抬头、坐、翻身、爬、站、走、跳等运动发育,是人类最基本的姿 势和移动能力的发育。粗大运动发育主要指反射发育及姿势运动发育两方面。 ●平衡:在不同环境和情况下,维持身体直立姿势的能力。主要包括保持体位,在随意运 动中调整姿势,对外来干扰做出安全有效反应。靠视觉、躯体感觉和前庭。 ●运动的协调性:在准确完成动作的过程中,多组肌群共同参与并互相配合,和谐地完成 动作。 ●痉挛:被动屈伸肢体时,起始阻力大,终末阻力突然减弱,称为折刀现象,为锥体束损 害现象。 ●精细运动能力:个体主要凭借手以及手指等部位的小肌或小肌群的运动在感知觉、注意 等心理活动的配合下完成特定任务的能力。 ●双手协调:是指同时使用双手操作物体的能力将物体从一只手中传递到另一只手中,同 时使用双手进行游戏 ●手眼协调:是指在视觉配合下手的精细动作的协调性。 ●触觉识别:是人类单凭用手触及物体无需用眼看就能识别物体的能力是手指的精细感觉●语言:是以语音或字形为物质外壳,以词汇为基本单位,以语法为构造规则的符号系统。 ●言语:是人们运用语言材料和语言规则所进行交际活动的过程和产物,即人们说出的话 和听到的话,又叫“话语”。 ●言语链:是借用“链”的结构形式,形象地说明说话人的意思到达听话人、从而完成言 语交际任务的紧紧相扣的转换过程。包括编码-发送-传递-接收-译码5个环节,包括三

第三章粗大运动发育 Word 文档

《人体发育学》练习题——第三章婴幼儿期粗大运动发育 (一)选择题 [A1型题] 1.觅食反射在正常新生儿即可见到,其存在时期为( ) 1.B A.2~3个月 B.0~4个月 C.0~6个月 D.4~6个月 E.0~8个月 2.握持反射在生后即出现,以后逐渐被有意识的握物所替代,其存在的时期为( ) 2.C A.2~3个月 B.3~4个月 C.0~4个月 D.4~5个月 E.O~6个月 3.拥抱反射又称惊吓反射,其反应分为两型,其中拥抱型存在时期为( ) 3.A A.0~3个月 B.4~6个月 C.0~6个月 D.6~8个月 E.2~3个月 4.拥抱反射又称惊吓反射,其反应分为两型,其中伸展型存在时期为( ) 4.B A.0~3个月 B.4~6个月 C.O~6个月 D.6~8个月 E.2~3个月 5.放置反射又称跨步反射,其存在时期为( ) 5.B A.0~1个月 B.O~2个月 C.0~3个月 D.0~4个月 E.O~5个月 6.踏步反射又称步行反射,其存在的时期为( ) 6.C A.0~1个月 B.0~2个月 C.0~3个月 D.0~4个月 E.O~5个月 7.上肢移位反射存在时期为( ) 7.C A.0~2周 B.0~4周 C.0~6周 D.0~8周 E.0~10周 8.侧弯反射又称躯干内弯反射,存在时期为( ) 8.C

A.0~1个月 B.0~2个月 C.0~3个月 D.0~4个月 E.0~5个月 9.紧张性迷路反射持续存在将影响婴儿自主抬头的发育,其存在时期为( ) 9.D A.0~1个月 B.0~2个月 C.0~3个月 D.0~4个月 E.0~5个月 10.对称性紧张性颈反射头前屈的反应为( ) 10.A A.上肢屈曲、下肢伸展 B.上肢伸展、下肢屈曲 C.上肢伸展、下肢伸展 D.上肢屈曲、下肢屈曲 E.上肢外旋外展、下肢内旋内收 11.立直反射中枢位于( ) 11.D E A.脊髓 B.延髓 C.脑桥 D.中脑 E.间脑 12.非对称性紧张性颈反射存在时期( ) 12.D A.0~1个月 B.O~2个月 C.0~3个月 D.O~4个月 E.0~5个月 13.对称性紧张性颈反射存在时期( ) 13.D A.O~1个月 B.0~2个月 C.0~3个月 D.0~4个月 E.O~5个月 14.非对称性紧张性颈反射意义同( ) 14.A A.对称性紧张性颈反射 B.侧弯反射 C.紧张性迷路反射 D.交叉伸展反射 E.踏步反射 15.交叉伸展反射存在时期( ) 15.B A.0~1个月 B.0~2个月 C.0~3个月 D.0~4个月 E.0~5个月 16.阳性支持反射存在时期( ) 16.B A.O~1个月 B.0~2个月 C.0~3个月 D.0~4个月 E.O~5个月

人体发育学试题

、单选 1 此模式多见于存在运动功能障碍的儿童,大部分有利于正常运动的形成,但如果存在 过久则可干扰正常运动的形成,这种模式也可用于临床治疗() A. 原始反射模式 B.本体反射模式 C.前庭模式 D.皮肤介导模式 E.运动模式 2 儿童运动发育自头端向足端进行所遵循的发育规律是() A. 从上到下 B. 从近到远 C. 粗大运动 D. 精细动作 E. 从泛化到集中 3 下列有关原始反射模式的说法错误的是()。 A. 多见于存在运动功能障碍的儿童 B. 大部分是不利于正常运动的形成 C. 存在过久会干扰正常运动的形成 D .可应用于临床治疗中 E.正常情况下2?6个月内消失 4 幼儿能够理解成人的语言,并能够指出自己的“鼻子”、“眼”的年龄是() A. 3?5个月 B.6?8个月 C.9?11个月 D.12?18个月 E.2岁 5 小儿脑耗氧量在基础代谢状态下占总耗氧量的() A. 20% B.30% C.45% D.50% E.60% 6 婴儿由最初的全身性的、不精确的动作逐步分化为局部性的、精确的动作所遵循的发育规律是() A. 从上到下 B. 从近到远 C. 粗大运动 D. 精细动作 E. 从泛化到集中 7 下列关于儿童自我意识发展阶段不正确的说法是() A. 对身体的自我感觉(1 岁) B .对自我扩展的意识(4 岁) C .自我尊重的意识(3岁) D .追求自我的形成(6 岁) E .理解自我的形成(成年) 8 下列有关语言发育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4 个月的婴儿辅音增加 B. 1 个月的婴儿呈自然反射发音 C. 6 个月的婴儿已能模仿单音节声音 D. 11 个月的婴儿出现双音节 E. 12 个月的婴儿能说出简单的词和重复的字 9 儿童擦腿综合征属于() A?生物功能行为问题B.运动行为问题C.社会行为问题D.性格行为问题E.语言问题

人体发育学复习

重点掌握(重中之重) 第一章 一.名词解释 1.人体发育学:是研究人体发生、发育全过程及其变化规律的科学,包括对人生各个阶段的生理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等方面的研究。 2.生长:是细胞的繁殖、增大及细胞间质的增加,表现为各组织、器官的大小、长度、重量及容积的增大,是一个量变的过程。 3.发育:是指细胞、组织和器官的分化与功能成熟,是一个质变的过程。 6.唐氏综合症:即21-三体综合征。是一种先天性常染色体畸变性所导致的出生缺陷类疾病,多见于小儿。 7.同质人群:是由特点相似的个体组成的群体,包括性别、年龄、性格、能力、教育、文化背景、心理问题等。是社会学研究的重要范畴。 8.发育水平:是指某一年龄时间、儿童某一体格生长指标与该人群参考值比较所到达的程度二.问答题 1..简述人体生长发育分期及各期主要特点P11-13 1)胎儿期:从受精卵形成至胎儿娩出前,为期40周。 是个体出生前身体结构和功能在母体子宫内发育的重要时期,其影响是长期的 2)新生儿期:自胎儿娩出脐带结扎至28天 适应子宫外生活的生理学特征(呼吸、循环、消化); 适应独立生活的行为学特征及觉醒状态的调节(视物、对声音有反应); 与外界环境和人相互作用的特征(保持警觉) 3)婴儿期;自胎儿娩出脐带结扎至一周岁之前为婴儿期。 感觉和运动功能迅速发育; 言语功能的发育; 开始产生最初的思维过程; 可以接受大小便控制。 4)幼儿期:自1周岁至满3周岁之前为幼儿期 体格发育速度较前稍减慢;智能发育迅速;开始会走,活动范围渐广;语言、思维和社交能力的发育日渐增速;消化系统功能仍不完善;对于危险事物的识别能力和自身保护能力有限5)学龄前期:自3周岁至6~7岁入小学前 体格发育处于稳步增长状态;各类感觉功能日趋完善;智能发育更加迅速;可以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思维和感情;神经系统兴奋过程占优势,抑制力量相对较弱;与同龄儿童和社会事物有了广泛的接触;初步对自己的性别有所认识 6)学龄期:自入小学(6~7)开始至青春期前。 体格生长速度相对较缓;认知功能继续发育,智能发育更加成熟;思维过程开始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情感的广度、深度和稳定性都较前提高;意志方面开始有了一定程度的自觉性、坚持性和自制力;个性逐渐形成 7)青春期:一般从10岁到20岁,女孩的青春期开始年龄和结束年龄都比男孩早2年左右。体格生长发育再次加速,出现第二次高峰;生殖系统发育加速并渐趋成熟;进入抽象思维阶段;个性的形成;随着性的成熟、身材的陡长和第二性征的出现,心理上发生变化。 8)成人期:18岁以后为成人期,又分为青年期(18~25岁)、成年期(25~60岁)和老年期(60岁以后)。 青年期的发育基本成熟,功能最强但不够稳定;成年期的生理功能逐渐衰退;老年的生理功能与心理功能全面衰退,社会功能减弱,直至生命结束。

人体发育学试题

一、单选 1此模式多见于存在运动功能障碍的儿童,大部分有利于正常运动的形成,但如果存在过久则可干扰正常运动的形成,这种模式也可用于临床治疗() A.原始反射模式 B.本体反射模式 C.前庭模式 D.皮肤介导模式 E.运动模式 2 儿童运动发育自头端向足端进行所遵循的发育规律是() A.从上到下 B.从近到远 C.粗大运动 D.精细动作 E.从泛化到集中 3 下列有关原始反射模式的说法错误的是()。 A.多见于存在运动功能障碍的儿童 B.大部分是不利于正常运动的形成 C.存在过久会干扰正常运动的形成 D.可应用于临床治疗中 E.正常情况下2~6个月内消失 4 幼儿能够理解成人的语言,并能够指出自己的“鼻子”、“眼”的年龄是() A.3~5个月 B.6~8个月 C.9~11个月 D.12~18个月 E.2岁 5 小儿脑耗氧量在基础代谢状态下占总耗氧量的() A.20% B.30% C.45% D.50% E.60% 6婴儿由最初的全身性的、不精确的动作逐步分化为局部性的、精确的动作所遵循的发育规律是() A.从上到下 B.从近到远 C.粗大运动 D.精细动作 E.从泛化到集中 7下列关于儿童自我意识发展阶段不正确的说法是() A.对身体的自我感觉(1岁) B.对自我扩展的意识(4岁) C.自我尊重的意识(3岁) D.追求自我的形成(6岁) E.理解自我的形成(成年) 8下列有关语言发育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4个月的婴儿辅音增加 B.1个月的婴儿呈自然反射发音 C.6个月的婴儿已能模仿单音节声音 D.11个月的婴儿出现双音节 E.12个月的婴儿能说出简单的词和重复的字 9儿童擦腿综合征属于() A.生物功能行为问题 B.运动行为问题 C.社会行为问题 D.性格行为问题 E.语言问题 10小儿在用手拿物时先全掌握持,以后才会用手指取物所遵循的发育规律是() A.由头到尾 B.从上到下 C.由近到远 D.由粗到细 E.由动到静

人体发育学试题

一、单选 1 A.原始反射模式 B.本体反射模式 C.前庭模式 D.皮肤介导模式 E.运动模式 2 A.从上到下 B.从近到远 C.粗大运动 D.精细动作 E.从泛化到集中 3 A.多见于存在运动功能障碍的儿童 B.大部分是不利于正常运动的形成 C.存在过久会干扰正常运动的形成 D.可应用于临床治疗中 E.正常情况下2~6个月内消失 4 ~5个月~8个月~11个月~18个月岁 5 %%%%% 6 A.从上到下 B.从近到远 C.粗大运动 D.精细动作 E.从泛化到集中 7 A.对身体的自我感觉(1岁) B.对自我扩展的意识(4岁) C.自我尊重的意识(3岁) D.追求自我的形成(6岁) E.理解自我的形成(成年) 8

个月的婴儿辅音增加 个月的婴儿呈自然反射发音 个月的婴儿已能模仿单音节声音 个月的婴儿出现双音节 个月的婴儿能说出简单的词和重复的字 9 A.生物功能行为问题 B.运动行为问题 C.社会行为问题 D.性格行为问题 E.语言问题 10 A.由头到尾 B.从上到下 C.由近到远 D.由粗到细 E.由动到静 11 A.拥抱反射 B.手握持反射 C.紧张性颈反射 D.跟腱反射 E.紧张性迷路反射 12 A.阶段性 B.渐进性 C.不平衡性 D.程序性 E.个体性 13 A.阶段性 B.渐进性 C.不平衡性 D.程序性 E.个体性 14 A.肌营养不良 B.磨牙 C.儿童擦腿综合征 D.吉兰-巴雷综合征 E.脊柱裂 15健康小儿,能独坐一会,用手摇玩具,能辨认熟人和陌生人,其年龄约为 A.1~2个月B.2~3个月C.3~4个月D.5~6个月E.7~8个月 16 A.生物功能行为问题

第6篇 人体发育学

康复医学治疗技术(士、师、中级) 精选模拟习题(一) 基础知识 一、以下每一道考题下面有A、B、C、D、E五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并在答题卡上将相应题号的相应字母所属的方框涂黑。 49.下列有关生长发育不平衡性的说法错误的是 A.在整个生长发育阶段,开始发育的速度是不均一的 B.各器官、组织生长发育的速度也是不等同的 C.小儿生长发育可见身高和体格明显增大的两个高峰期 D.生长发育的两个高峰期:一个是儿童期,一个是青春期 E.器官功能发育是不等速的,是与其功能需要相适应的 【答案】D 【解析】生长发育过程中两个高峰期,一个为婴儿期,一个是青春期。 50.出生时发育尚未成熟的是 A.丘脑、下丘脑 B.下丘脑、苍白球 C.丘脑、苍白球 D.苍白球、新纹状体 E.大脑皮质、新纹状体 【答案】E 【解析】出生时大脑皮质下中枢如丘脑、下丘脑、苍白球系统发育较成熟,但大脑皮质及新纹状体发育尚未成熟,故出生时的活动主要由皮质下系统调节。随着脑实质逐渐增长、成熟,活动转为由大脑皮质中枢控制调节,对皮质下中枢的抑制作用也趋明显。 51.最早能够辨别体积相同、重量不同的两个物体的年龄是 A.2~3岁 B.3~4岁 C.4~5岁 D.5~6岁 E.6~7岁 【答案】D 【解析】皮肤感觉包括触觉、痛觉、温度觉和深感觉等。2~3岁时能通过接触区分物体的软、硬、冷、热等属性。5~6岁时才能分辨体积相同、重量不同的两个物体,所以选项为D。 三、以下提供若干组考题,每组考题共同使用在考题前列出的A、B、C、D、E五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与考题关系最密切的答案。并在答题卡上将相应题号的相应字母所属的方框涂黑。每个备选答案可能被选择一次,多次或不被选择。 (97~98题共用备选答案) A.13.3~16.0kPa(100~120mmHg) B.8.0~10.6kPa(60~80mmHg) C.4.0~5.3kPa(30~40mmHg) D.13.3kPa(100mmHg) E.8.0~16.0kPa(60~120mmHg) 97.我国健康青年人在安静状态时的舒张压为 【答案】B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