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三专题六复习训练题

必修三专题六复习训练题
必修三专题六复习训练题

必修三专题六复习训练题

————————————————————————————————作者:————————————————————————————————日期:

1

试卷第7页,总7页

1.世界近代史上第一个自然科学的学术组织“自然秘密协会”于1560年在意大利那不勒斯创立。1601年,意大利创立的罗马林琴学院,拥有32名院士,包括物理学家伽利略。促使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因素是

A. 教会由研究神学转向研究科学

B. 意大利保留了丰富的古典文化

C. 文艺复兴带来的社会文化氛围

D. 禁锢人们思想的神学已被推翻

2.普罗泰格拉认为,人以自身的感觉获得知识,也以感性的欲望和私利的追求作为道德的标准,道德是因人而异的。这说明他

A. 主张以教育培养道德

B. 强调人的价值和作用

C. 持客观唯心主义思想

D. 仍抱有传统神学观念

3.它的幸运是一环套一环的,它在15世纪开始文艺复兴,16世纪进行宗教改革,17世纪就发生政治革命,“它”是

A. 法国

B. 德国

C. 意大利

D. 英国

4.“自从人类察觉到一个人具有两个人食粮的好处的时候起,平等就消失了……不久便可以看到奴役和贫困伴随着农作物在田野中萌芽和滋长”。这段话可能是

A. 伏尔泰的言论

B. 孟德斯鸠的言论

C. 卢梭的言论

D. 苏格拉底的言论

5.有学者指出:对于欧洲的现代化进程而言,真正的文化起点不是富庶的意大利那场华丽而感性的

17-18年实验班 实验班强化训练 第6期 组稿:姚胜军

综合训练 专题六:西方人文主义的兴起与发展

文艺复兴,而是贫穷的北欧那场质朴而深刻的宗教改革。这一认识主要是基于宗教改革

A. 倡导个性解放,反对盲从

B. 突显了资产阶级的革命精神

C. 具有更为广泛的群众基础

D. 摧毁了欧洲传统的宗教信仰

6.在15 世纪,法国斯特拉斯堡的印刷出版物中50%以上属于宗教书籍,10%属于古典书籍。从1500到1520年,在该市的印刷出版物中古典书籍上升到总数的33%,而与宗教相关的书籍下降为总数的27%。这一变化反映了

A. 人文精神的复兴

B. 欧洲宗教仪式日趋淡漠

C. 启蒙思想的兴起

D. 法国成为欧洲文化中心

7.在古希腊,从事绘画、雕塑的人被视为卑下的体力劳动者;中世纪时,画师一般与鞋匠、面包师、理发师等手艺人为伍。著于14世纪的《佛罗伦萨城的起源及其著名公民传》将一些画师归入“著名公民”之列。这一现象实质上反映了

A. 意大利的手艺人蜕变成艺术家

B. 艺术的人文性获得社会的重视

C. 人文主义贯穿西欧的各个时期

D. 文艺复兴提高画师的社会地位

8.“文艺复兴时代的人士受中世纪先人们学识与艺术的恩惠,无疑的实在很多,而且,文艺复兴时代的人士们也无疑的与他们的祖先一样的笃信宗教,轻信人言,满怀阶级意识和封建思想。可是他们也是唯物论者,怀疑论者和个人主义,这些都是中世纪闻所未闻的。”这段话的主旨是

A. 文艺复兴运动呈现过渡时期的风格特点

B. 文艺复兴运动完全摒弃中世纪思想文化

C. 文艺复兴运动不可避免具有中世纪遗风

D. 文艺复兴时期的人己初具人文主义精神

9.但丁在《神曲》里写道:“宝剑和十字架都拿在一个人的手里……今日罗马教会,把两种权力都抱在一起,跌入泥塘里去了,她自己和她所抱着的都弄污秽了!”据此可知但丁

A. 主张废除宗教信仰

B. 反对教会集权和腐败

C. 主张用新教取代天主教

D. 主张实行分权与制衡

10.马克思曾有一段非常精辟的论述:“他把人从外在宗教解放出来,但又把宗教变成了人的内在世界。他把肉体从锁链中解放出来,但又给人的心灵套上了锁链。”马克思口中的“他”是

A. 彼特拉克

B. 但丁

C. 马丁·路德

D. 伏尔泰

11.有学者指出:“如果说文艺复兴为人本主义者们‘清理了场地’”,那么启蒙运动则是‘大兴

试卷第7页,总7页

土木’”。这里的“大兴土木”是指

A. 主张简化教规教仪

B. 强调知识与道德

C. 肯定人的价值与尊严

D. 构建“理性王国”

12.文艺复兴时期,彼特拉克说:“真正的贵族并非天生,而是自为的。”这句话的实质意义是

A. 鼓励个人的奋斗

B. 反对封建的等级特权

C. 否定上帝的存在

D. 打破天主教精神枷锁

13.“行政权力的受任者绝不是人民的主人,而只是人民的官吏,只要人民愿意就可以委任他们,也可以撤换他们;对这些官吏来说,这绝不是订立契约的问题,而只是服从的问题。”材料主要体现了

A. 自由平等

B. 三权分立

C. 人民主权

D. 天赋人权

14.“我们每个人都以其自身及其全部的力量共同置于公意的最高指导之下,而且我们在共同体中接纳每一个成员作为全体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材料体现的思想是

A. 人民主权

B. 天赋人权

C. 社会契约

D. 分权制衡

15.康德说:“通过一场革命或许很可能实现推翻个人专制以及贪婪心和权势欲的压迫,但却绝不能实现思维方式的真正改革。而新的偏见也正如镜子一样,将会成为驾驭缺少思想的广大人群的圈套。”这一观点强调

A. 政治革命,推翮专制

B. 批判质疑,理性思考

C. 主权在民,人人平等

D. 信仰自由,社会契约

16.在西方人文精神演变过程中,“……他们提出了一整套有关人类事务的原则:人类是善良的,至少是可以完善提高的……人的理性是获取真理的钥匙,而依赖盲目信仰或者拒绝容忍多样性的宗教是错误的”。这—局面的出现表明

A. 宗教改革打破了人们对教会的迷信

B. 人们积极反对教会宣扬的禁欲思想

C. 人类社会开始成为人们探索的主题

D. 启蒙运动促使西方理性时代的到来

17.14世纪中叶,英国颁布了教职选举规章和“王权侵害罪法”,前者规定英国教士的选举不受教皇干涉,概由本国解决,后者则禁止人们把司法案件从英国带到罗马教廷上诉, 否则按侵害王权罪论处。它体现的宗教思想是

试卷第7页,总7页

A. “因信称义”

B. “教随国定”

C. “信徒皆祭司”

D. “上帝死了”

18.《希腊人与希腊文明》中写道:“我们会盲目地给祖国送上赞歌,但我们都负载着一个沉重的责任——把自己教育成有理解力的人类,进而从这种知识中探知我们作为公民的真正责任。”该论述()

A. 体现个人主义倾向

B. 强调人应具理性思维

C. 忽略了道德的作用

D. 深刻批判了民主政治

19.有学者在评述欧洲某时期的社会现状时说:“这是个受无知和迷信牵制的世界。社会有两股非理性的强大势力,一是教会,即天主教廷;二是国王,那位绝对专制的一国之君。他们的地位之所以屹立不摇,靠的就是人民的无知。”为此,欧洲兴起了

A. 智者运动

B. 文艺复兴运动

C. 宗教改革运动

D. 启豢运动

20.路德对于当时没有任何神学根据、夸张地宣传赎罪券功效的行径很是气愤。于是,他按照当时神学问题辩论的正常惯例,在1517年10月31日夜将《关于赎罪券效能的辩论》提纲贴在了威登堡教堂大门上,提纲中的言辞比较温和。这说明当时路德

A. 运用学术辩论手段揭露教会的腐败

B. 信奉“教随国定”原则

C. 号召基督徒为民族国家建立而斗争

D. 与罗马教廷彻底决裂

21.彼特拉克在散文《秘密》中热烈地为爱情和荣誉辩护:认为爱情同热爱上帝,追求人间的幸福同追求永恒的幸福是一致的。由此反映了彼特拉克

A. 关注凡人的世俗生活

B. 追求人的宗教信仰自由

C. 抨击贵族的等级观念

D. 主张基督教的禁欲主义

22.苏格拉底用“认识你自己”这句话扭转了希腊哲学的方向,把希腊哲学从天空拉到人间。这说明此时期希腊哲学

A. 放弃对自然的研究转向人事问题

B. 开始追求绝对不变的本体和理念

C. 通过心灵的内在原则来认识外部世界

D. 从理性角度思考自己所处的环境

23.伏尔泰在《哲学通信》中说:“像牛顿先生这样一个10个世纪以来的杰出的人,才真正是伟大的人物。……我们应当尊敬的是凭真理的力量统治人心的人,而不是依靠暴力来奴役人的人;是认识宇宙的人而不是歪曲宇宙的人。”基于这一认识,伏尔泰

试卷第7页,总7页

A. 提倡个性自由阐释人性之美

B. 提出三权分立学说防止暴政

C. 否定外在权威推崇理性思考

D. 倡导人民主权反对君主制度

24.“他们将自己视为大无畏的文化先锋,并且有义务引导世界走出充满着传统教义、非理性、盲目信念以及专制为目的的‘黑暗时期’,他们应用理性之光驱散现实的黑暗,把人们引向光明。”“他们”发起的运动

A. 复兴了古代希腊人文精神

B. 打破了天主教会精神垄断

C. 冲击了欧洲封建专制统治

D. 推动了近代自然科学产生

25.苏格拉底认为,作为一个将军,“除了具备其他资格之外,必须还是一个会演说的人”。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 人文主义的兴起

B. 商品经济的发展

C. 直接民主的泛滥

D. 民主政体的违立

26.有学者指出:“文艺复兴说到底是阿尔卑斯山以南的富庶世界,尤其是意大利的一场华丽而感性的时毛风潮,宗教改革则是贫穷而道德严谨的北欧世界的一场质朴而深刻的思想革命。”该学者旨在强调

A. 近代思想解放运动都具有地域性特征

B. 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的斗争对象不同

C. 宗教改革更有利于推动现代化进程

D. 部分人文主义者过分追求感官享受

27.苏格拉底在受审时申辩说:“打一个可笑的比喻,我就像一只牛虻,整天到处叮住你们不放,唤醒你们、说服你们、指责你们……我要让你们知道,要是杀死像我这样的人,那么对你们造成的损害将会超过对我的残害.”这段话表明苏格拉底是

A. 维护公民生存权益

B. 捍卫思想自由原则

C. 抗议雅典司法不公

D. 反对贵族专权暴政

28.马克垚主编《世界文明史》认为:文艺复兴对世界文明最伟大的贡献,还是它通过自己各方面的重大成就,昭示了一种个人主义的伦理观……只有解决了个人主义的合法性(或正当性)问题,……以往一直受到严重抑制的个人创造潜能才有可能得到充分发挥,社会才有可能开启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变进程。据此,以下对文艺复兴影响的理解错误的是

A. 有利于充分发挥个人的创造潜能

B. 最大贡献是推动人文主义到顶峰

试卷第7页,总7页

C. 开启了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变进程

D. 冲击了宗教神权对个性发展的束缚

29.“在这一群优秀的人物中间所主张的学说是:这个有形的世界是上帝以爱来创造的,是在上帝心中先有的一个模型的仿制.上帝将永远是它的推动者和恢复者。人能够由于承认上帝而把他吸引到自己灵魂的狭窄范围以内来,但也能由于热爱上帝而使自己的灵魂扩展到他的无限大之中——这就是在尘世中的幸福。”材料中“优秀人物”所主张的学说出现于下列哪一历史事件中

A. 智者运动

B. 宗教改革

C. 文艺复兴

D. 启蒙运动

30.自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以后,当时罗马公教以教皇为首,利用宗教在中世纪的欧洲逐渐形成一种统一的精神象征,维持着欧洲的统治秩序。而到14、15世纪,欧洲的英、法、西班牙等国君主和平民日益把教皇看作外国人。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 社会经济发展增强了民族意识

B. 人文主义者大胆揭露教会的腐败

C. 科学发展破除了对神学的迷信

D. 德国宗教改革冲击了教皇的权威

31.英国哲学家培根的“知识就是力量”,法国哲学家笛卡儿的“我思故我在”,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伽利略的“加速度定律”,美国的《独立宣言》等,这些看似不同领域的思想成就,其背后却有一个共同的信念,此信念是指相信

A. 上帝是一切事物的根源

B. 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均蕴含着通则

C. 科学能够带给人类幸福

D. 知识是改善人类生活的主要工具

32.在14世纪,许多对古代罗马文化有浓厚兴趣的博学学者定居于意大利的富裕城市中,这些城市的统治者和豪商巨贾,对来自各方的诗人、学者、艺术家,竟相延纳,加以庇护,给他们提供多方面的帮助:优越的创作机会及条件,高层的社会交往以及对作品的推许等。这说明

A. 资本主义萌芽最早出现在意大利

B. 意大利反对基督教禁锢人性

C. 文艺复兴源于意大利有上层支持

D. 意大利有着独特的文化环境

33.文艺复兴名义上是复兴古希腊、古罗马的古典文化,实际上是创造一种反对封建神权的新文化,认为人是现实生活的创造者和享受者。是世界的主体。应该从神学教条的禁锢中解放出来,恢复自己的价值和尊严。可见,人文主义之“新”的意义在于

A. 奠定了近代人权的基础

B. 有助于共和制取代君主制

C. 推动“新航路”的开辟

D. 促进近代自然科学的独立

34.英国经过宗教改革和圈地运动确立了土地私有制和大租佃制的经营方式以后,在1600—1800年农业技术和生产能力都出现了转折。1700年后谷物和面粉的出口大幅上升,到1750年总数达20方

试卷第7页,总7页

吨,是当时的“欧洲粮仓”。英国成为“欧洲粮仓”的根本原因是

A. 工业革命对农业的有力推动

B. 农业技术和生产能力的提高

C. 谷物和面粉大幅出口的刺激

D. 新的生产关系对农业的促进

35.教皇尼古拉五世时期(1447~1455年),佩脱罗翻译波利比乌斯(古罗马历史学家)的作品,得到了五百金币奖励;盖利诺翻译斯特拉博(希腊历史、地理学家)的《地理》一书,得到了一千五百佛罗林;费勒福翻译《荷马史诗》,尼古拉五世在银行里给他存入了一万佛罗林。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 教皇收买学者阻挠人文主义的传播

B. 教皇迎合文艺复兴的历史潮流

C. 人文主义思想为欧洲社会普遍接受

D. 罗马教会成为文艺复兴的中心

3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中国传统文化以身份文化为核心,其自身的内在机制对契约法有一种抑制和消解的功能,其结果是在这种文化中根本就不可能培育出契约精神。在尊卑有别、长幼有序的环境下,平等便是异物;在“三姻五常”的熏陶和约束下,人格的独立既无可能也无必要;在“忠孝”的阴影下,自由成了奔望;在“父母官”与“子民”之间,诚信与合作也只脆成为无足轻重的摆设;在“重义轻利”的教化下,互惠互利失去了存在的环境。而正是这些宝贵精神的缺乏,使我们丧失了与西方社会同步进入现代文明的机缘。

——摘编自《中国契约的文化探讨》

材料二在西方的传统观念中,契约是神圣的,不可侵犯的。最早可追溯到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在伦理学中有关正义的论述,以及交换正义的概念就蕴含丰富的契约思想,对契约理论影响深远。在近代,欧洲启蒙思想家霍布斯、洛克、卢校从人性和自然法角度出发,强调契约对社会的普遥意义,用契约思想构建国家理论,从而使契约由经济领域拓展到法律、政治领域,实现了经济生活、政治生活契约化,形成了西方契约文化的核心理念―“契约精神”。

——摘编自《不同文化背景中的高等教育》

(l)根据材料一,归纳中国不能产生契约精神的文化因素。

(2)根据材料二,概括西方契约思想发展的特点。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对契约文化在中西不同遭遇的认识。

试卷第7页,总7页

参考答案

1.C【解析】据材料“自然秘密协会于1560年在意大利那不勒斯创立。1601年,意大利创立的罗马林琴学院……包括物理学家伽利略”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当时意大利处于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精神推动了自然科学的研究,故C项正确;文艺复兴时期教会没有由研究神学转向研究科学,故A 项错误;“意大利保留了丰富的古典文化”只是文艺复兴的条件之一,故B项错误;当时神学还没有被推翻,故D项错误。故选C。

2.B【解析】据材料“人以自身的感觉获得知识,也以感性的欲望和私利的追求作为道德的标准”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普罗泰格拉强调人的价值和作用,故B项正确;材料未涉及教育培养道德的问题,故B项错误;普罗泰格拉的主张属于主观唯心主义思想,故C项错误;普罗泰格拉否定神,强调人的价值,故D项错误。故选B。

3.D【解析】根据题干可知,15世纪英国发生开始文艺复兴;16世纪英国进行宗教改革;17世纪发生资产阶级革命,建立君主立宪制,故D正确,法国在15世纪没有发生文艺复兴,排除A。意大利、德国在17世纪没有发生资产阶级革命,排除BC。

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抓住题干的时间和事件“15世纪开始文艺复兴”“16世纪进行宗教改革”“17世纪就发生政治革命”即可知道是英国。

4.C【解析】根据题干“自从人类察觉到一个人据有两个人食粮的好处的时候起,平等就消失了”反应了当私人占有不等额财产后,人类社会不再平等的主张,即卢梭认为贫富差距导致人类社会的不平等,据所学知识可知,卢梭提出贫富不均的私有制是社会不平等的根源,排除ABD,所以选C。

点睛:本题以卢梭的思想为切入点,解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题干信息“自从人类察觉到一个人具有两个人食粮的好处的时候起,平等就消失了”“奴役和贫困伴随着农作物在田野中萌芽和滋长”即可。

5.C【解析】根据题干可知,宗教改革是一场质朴而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因为宗教改革的比文艺复兴的群众基础更为广泛,C项正确。AB项属于启蒙思想的内容,排除。宗教改革没有摧毁信仰,依然保留信仰,排除D。

6.A【解析】1500到1520年属于文艺复兴时期,是人文精神的复兴使与宗教相关的书籍下降,选A 是符合题意的,正确;材料未涉及宗教仪式问题,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反映的是人文精神而非启蒙思想,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意大利是当时成为欧洲文化中心,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A。

7.B【解析】根据题干和所学知识可知,14世纪时画师成了“著名公民”,反映了文艺复兴(14—16

答案第6页,总6页

历史必修三专题六知识点总结

第一课 一、智者学派 1、智者学派出现的背景 ①古希腊经济的繁荣②民主政治的发展③人的地位的提高 2、代表人物及主张 (1)普罗塔戈拉 代表著作:《论神》、《论真理》和《论相反论证》 思想主张:①反对迷信,强调人的自由。 ②强调人的价值,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 ③在社会道德方面,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的判断标准,不应该强求一律。 3、影响 积极:①把人置于世界和社会的中心 ②在原始宗教和自然统治下人类自我意识的第一次觉醒 ③西方人文精神的滥觞(起源、发端) ④推动西方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消极:①从认识论角度来说,它带有相对主义和主观主义的倾向。 ②过分强调个人价值,否定了制度、法律和道德对人行为的约束力,不利于建立正常 的社会秩序和社会公德。 二、苏格拉底的主张(核心:理性自由) 1、背景:①智者学派重视人的作用,但忽视道德。②雅典社会世风日下、道德沦丧。 2、主张:①认识你自己②有思想力的人才是万物的尺度③美德即知识 3、苏格拉底之死体现的人文精神 体现了遵守法律,捍卫思想自由和人格尊严等人文精神. 4、苏格拉底思想的影响 对人性本身的研究,是人类精神觉醒的一个重要表现,他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研究人的学问。

三、人生而平等 1、斯多亚学派的哲学主张 ①“逻各斯”(Logos )是最高理性②人与生俱来带有理性 ③顺应自然的生活就是至善④人生而平等 2、斯多亚哲学兴起的意义 3、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论证了天赋人权、人生而平等这一西方人文主义的核心理论。 四、问题探究 1、古希腊人文精神兴起的原因 提示:(1)原因 ①经济上:古希腊发达的工商业及城邦经济的繁荣,为古希 腊人文主义兴起奠定了基础。 ②政治上:希腊民主政治的发展,重视公民的个人价值,强 调培养公民的责任感,是人文主义精神兴起的政治保证。 ③文化上:形成思想自由、渴求知识、乐于探究的文化传统。 ④社会环境:开放、冒险的海洋文明,造就了希腊思想家追 求平等、诚信、不断探究的品质。 2、古希腊人文精神兴起的内涵 (2)内涵 ①把探讨重点从认识自然转移到认识社会再到认识人自己。 ②提倡怀疑精神,反对迷信和绝对权威。 ③强调人的价值,崇尚人的理性,追求思想自由。 ④重视知识的作用,强调好学深思,发挥人的主体作用。 3、比较孔子和苏格拉底的主张 助力通关] 1.比较孔子与苏格拉底的主张 提示:

高中历史必修三专题五知识点整理

专题五现代中国的文化与科技 三科学技术的发展与成就 1.新中国尖端科技领域和薄弱空白学科的开拓者——(a) 如李四光、华罗庚、钱学森、吴阶平、邓稼先等。 世纪六七十年代的重大科学技术成就——(b) (1)国防科学技术领域(最为显着) ①1958年,中国第一座实验性原子反应堆建成,标志着中国开始跨入原子能时代。 ②1964年,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③1967年,成功爆炸第一颗氢弹。 ④1970年,用自制“长征1号”运载火箭成功把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送入预定轨道。成为我国航天时代开始的标志。 (2)医学:1965年,在世界上首次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 (3)农业科技:1973年,袁隆平培育出被誉为“第二次绿色革命”的籼型杂交水稻。 3.“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提出——(b) (1)提出:1988年9月,邓小平第一次明确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 (2)意义:这个论断反映了20世纪七八十年代科技和社会发展的鲜明特点,是对科学技术在

当代生产力和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大变革作用的理论概括,成为中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理论基础。 4.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空间技术领域与运载火箭研究方面取得的重大成就——(b) (1)空间技术领域 ①1984年,成功发射了第一颗通信卫星,随后第一颗实用通信广播卫星升空。 ②中国是世界上少数几个掌握了卫星回收技术和“一箭多星”技术的国家之一。 ③1990年开始,中国进入卫星发射市场。 (2)运载火箭研究 ①1980年5月,中国向南太平洋成功发射远程运载火箭。 ②1999年11月以来,成功运用长征2号系列运载火箭进行了五次“神舟号”飞船的发射和回收试验。 ③2003年10月,在甘肃酒泉成功发射了“神舟5号”载人宇宙飞船, 杨利伟成为中国航天史上首位进入太空的航天员。“神舟号”宇宙飞船的成功发射,标志着中国在航天技术和运载火箭技术方面已经迈入世界先进国家行列。 (3)作用:对于增强中国的综合国力和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人教版必修三Unit3语法讲专题练习:宾语从句和表语从句(最新整理)

Ⅰ.用适当的连接词填空 1.The trouble is that I can’t find my way. 2.We are discussing what we shall do to help the poor. 3.It depends on whether you can do the work well. 4.I wonder how you are getting on with your studies. 5.He got caught in the heavy traffic.That was why he was late. 6.Energy is what makes things work. 7.We didn’t set out; it was because we wanted to wait until our mother came back. 8.We consider it necessary that he should improve his pronunciation. Ⅱ.单项填空 1.—Can you join us in the party this evening? —Well, that depends on ________ I can finish my report before then. A.whether B.if C.that D.when 解析:选A。句意:“你今天晚上能参加我们的聚会吗?”“嗯,那得看到时候我的报 告能不能完成。”连词whether表示“是否”,引导宾语从句。if表示“是否”,不引导介词的宾语从句;that没有意义;when“当……时”。 2.I don’t think ________ possible ________ one can master a foreign language without much memory work. A.it; whether B.it; that C.which; whether D.this; that 解析:选B。it在句中作形式宾语;possible作宾补;真正的宾语是that引导的宾语从句。 3.He said________he had eaten nothing for a long time and________he was very hungry. A.that; 不填B.不填;that C.不填;不填D.what; what 解析:选B。考查宾语从句中that的省略问题。said后接了两个that引导的宾语从句,其中第一个从句中的that可省略,后面的that不可省略。 4.The reason for his coming to China was ________ he wanted to study Chinese medicine. A.that B.what

高考真题汇编必修三专题

07-11年高考真题汇编:必修三专题2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4小题) 1.(2009年高考安徽文综14题)西方学者查尔斯·默里在《文明的解析》一书中以下图表示公元600~1800年中国绘画的发展状况,约每200年间出现一个高峰。处于该图第一个高峰期的著名画家是 A.顾恺之 B.吴道子 C.张择端 D.郑板桥 【答案】B 【点拨】本题主要考查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中的书画的发展的内容,时间跨度大,并以新材料和图示的方式出现,设计新颖。从图中可以看出,第一个高峰大约出现在唐朝,顾恺之是东晋画家,张择端是北宋画家,郑板桥是清朝画家。由此可知,只有吴道子符合题意。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绘画艺术,属于容易题。解题关键是古代绘画的杰出代表人物,图中第一个高峰应为唐朝时期,A顾恺之是魏晋时期,B吴道子是唐朝时期,C张择端是北宋时期,D郑板桥是清朝时期,故B项正确。 2.(2008年高考广东理科基础62题)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主流表达形式从诗、词转变到散曲、小说。这反映了 A.自然经济缓慢解体 B.城市经济逐渐繁荣 C.中央集权不断加强 D.儒家地位逐步提高 【答案】B 【点拨】城市商品经济的繁荣对文学形式的发展起了推动作用。自然经济的解体始于鸦片战争后;儒家思想自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后,就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

统治思想;中央集权的不断加强在文化教育方面主要体现在考试内容的限定上。 3.(2007年高考广东单科5题)从汉赋、唐诗、宋词、明清小说等主流文学表达形式的变化看,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趋势是() A.逐渐平民化 B.逐渐贵族化 C.逐渐神秘化 D.逐渐宗教化 【答案】A 【点拨】属于中等难度题。本题考查考生对历史概念的理解和比较能力。汉赋、唐诗、宋词以及明清小说的发展反映了当时社会商品经济发展,市民阶层日渐兴起历史。日益平民化,反映平民的生活、对精神生活的追求是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趋势。 此题考查考生的时序思维和概括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我国古代文学艺术灿烂辉煌,各朝代有自己的主流文学形式,一起构成我国古代丰富多彩的文化。从汉代到明清,主流文学形式由“赋”到“小说”的变化,考生只要按时序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就会明白主流文化是日趋平民化了。此题选A。 4.(2009年高考浙江文综23题)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的进步,一些图书馆的纸质历史文献已经以电子文本的形式提供利用。我们应如何历史地看待这一现象? A.现代发明比古代发明更为重要 B.造纸术的发明已经失去历史意义 C.历史文献不应该采用时髦的电子文本 D.不论是纸质文本还是电子文本,《论语》终究还是《论语》 【答案】D 【点拨】电子文献具有多媒体信息存储和传递功能、检索方便、信息存储容量大等优点;纸质文献则更符合人们的阅读习惯、更具有权威性等优点。电子文献与纸质文献各有特色,优势互补,在很长的时期内将共生共存。工具发生了变化,那仅仅是表现形式发生了变化而已,但是本质并没有发生变化,它们对保留民族文化遗产都有各自不可替代的作用。 5.(2007年高考江苏单科2题)平灭六国后,秦始皇“一法度、衡石、丈尺。车同轨,书同文字”。其中“书同文字”是指把以下哪种字体作为全国统一的官方书体? ()

高三生物必修三专题训练

2014届高三生物必修三专题训练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 1.如下图表示相邻两个细胞的细胞膜接触,信息从一个细胞传递给另一个细胞。下列属于图示细胞间信息交流方式的是( ) A.受精作用时,精子和卵细胞之间的识别和结合 B.膝跳反射时,传入神经元引起传出神经元兴奋 C.甲状腺细胞对垂体细胞分泌TSH的反馈调节 D.高等植物细胞之间通过胞间连丝进行信息交流 2.关于哺乳动物下丘脑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下丘脑具有内分泌功能 B.调节产热和散热,维持体温的相对恒定 C.感受细胞外液渗透压变化,调节动物体水盐平衡 D.分泌促甲状腺激素,调节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和分泌 3.下列关于人体在寒冷环境中体温调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寒冷时人体可通过骨骼肌不自主地颤栗来增加产热 B.受寒冷刺激,皮肤毛细血管收缩,这是一个非条件反射 C.寒冷环境中,人体代谢增强、产热增多与多种激素分泌增多有关 D.寒冷环境中正常人体的产热速率大于20 ℃的产热速率,散热速率小于20 ℃的散热速率4.人体稳态的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下列现象属于内环境稳态失调的是( ) A.寒冷时出现寒颤 B.从平原到高原,有的人出现肺水肿症状 C.接受抗原刺激后,B淋巴细胞增殖和分化 D.饮水不足时,抗利尿激素释放增加 5.下图表示信号传导的一种方式。甲表示产生信息分子X的细胞,乙是X的靶细胞。下列对应关系合理的是( ) A.甲是感受器细胞,乙是肌细胞,X使乙发生膜电位的变化 B.甲是下丘脑细胞,乙是垂体细胞,X促进乙分泌促激素释放激素 C.甲是胰岛A细胞,乙是肌细胞,X促进乙中储能物质水解 D.甲是甲状腺细胞,乙是肝脏细胞,X加快乙的新陈代谢 6.如图甲是突触的亚显微结构,a、d分别表示两个神经元的局部。下列与此相关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三专题六测试题(二)

高中历史必修三专题六测试题(二) 一、单项选择题 1.普罗塔哥拉有一句名言,“至于神,我既不知道他们是否存在,也不知道他们像什么东西。 有许多东西我们认识不了的,问题是晦涩的,人生是短促的”。对此言论内涵的理解,准确的是() A.人要在自己的灵魂中发现神 B.希望知道神是否存在 C.否定神的意志,反思人类自己D.慨叹人生短暂认识有限 2.公元前5世纪的古希腊智者安提丰认为:“一个人应该以他最有利的方式对待法律。在众 目睽睽之下,他应非常尊重法律。但当可以自主而又无人在场的情况下,他可以随本性驱动行事……”这表明() A.民主政体下希腊人不受法律约束B.古代希腊人缺乏人民主权观念 C.智者学派反对法律对人的约束D.智者学派忽视了社会道德建设 3.在元杂剧《冯玉兰》第一折中有这样的台词:“只我这知书达礼当恭谨,怎肯着出乖露丑遭谈论。”下列西方名言中与“知书达礼”的内涵最为接近的是() A.“人是万物的尺度” B.“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 C.“知识即美德” D.“认识你自己” 4. “世界上最快乐得事,莫过于为理想而奋斗……‘为善至乐’的乐,乃是从道德中产生 出来的。为理想而奋斗的人,必能获得这种快乐,因为理想的本质就含有道德的价值。” 材料中所蕴含的哲学思想出自:() A.苏格拉底B.柏拉图C.普罗泰戈拉 D.亚里士多德 5.1497年,在市政厅广场的中心树立起一个金字塔形的“火葬台”。在最下面一层摆着假须、假面具和狂欢节的化妆品服;上面一层是拉丁文和意大利诗人的著作,其中有薄伽丘的作品;其次是妇女的装饰品和化妆品、香料、镜子、面纱和假发。([瑞士]雅各布·布克哈特,《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这些物品被焚烧的主要原因是()A.违背传统宗教观念 B.导致社会奢侈成风 C.危机封建君主统治 D.倡导民主自由思想6.“这是一个多彩多姿而变化万千的时代,和中国的战国时代最可比拟。在这个时期的形形色色中有不少仍是中世的,有不少显然已是近代的,但也有不少为这个时期所特有。这个时期上承中世,下启近代,同时也自成一个时代,充满了强烈的政治、社会和思想的活动。”这段话描述的历史时代与下列哪一重大历史事件直接相关() A.梭伦改革B.文艺复兴C.启蒙运动D.工业革命 7.马丁·路德在《致德意志基督教贵族公开书》中说:“一个皮匠、铁匠、农民,各有各的工作和职务,但都是被授予圣职的神甫和主教。”对此理解最准确的是()A.从事各种职业的人就是神甫和主B.神甫和主教要在从事各种职业的人中选举产生C.从事各种职业的人都要信仰上帝 D.从事各种职业的人在上帝面前是权利平等的教士8. “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在行为上多么像一个天使!在智慧 上多么像一个天神!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这是莎士比亚名著《哈姆雷特》中的

关于高级高中地理必修三 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专题训练

高二地理期末复习12 一、单选题 1.2016年年初,中科院科研人员提出一种利用卫星监测并瞬时估算浓度的方法。据此完成下题。 利用卫星监测并估算浓度,采用的地理信息技术主要是 A. 地理信息系统 B. 遥感技术 C. 全球定位系统 D. 数字地球 2.顺丰快递自主研发的用于派送快件的无人机已在局部地区试运行。这种无人机飞行高度约100 米,内置导航系统,工作人员利用高精度的 3D 地图数据库预先设置好目的地和飞行路线,无人机就可以自动到达目的地,误差在 2 米以内。它直接用到的地理信息技术主要是 A. RS 和 GPS B. GPS 和 GIS C. RS 和 GIS D. RS,GPS 和 GIS 太平洋岛国汤加附近的海底火山剧烈喷发,火山喷发处悄然升起了一座新岛屿,新岛屿长 约千米,宽约千米,海拔高度100米左右。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3.组成该岛屿的岩石可能是 A. 花岗岩 B. 玄武岩 C. 石灰岩 D. 板岩 4.目前科学家使用现代地理技术监测板块之间的相互移动,这种技术还可以应用于 A. 珠峰高度的测量 B. 地震震区灾情的监测 C. 最佳路径的选择 D. 农作物估产 据统计,2016天猫“双十一”当天交易额超1207亿元,无线成交占比近82%,阿里巴巴通过菜鸟网络管理所有包裹的收发情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菜鸟网络公司能够实时掌握包裹的精确位置,其主要使用的技术是 A. RS B. GIS C. GPS D. 数字地球 6.在包裹查询界面,菜鸟网络还可以显示包裹的承运公司,投递包裹的快递员,以及包裹预计到达的时间,其使用的技术是 A. RS B. GIS C. GPS D. 数字地球 读沪宁杭(甲)和珠江三角洲(乙)工业基地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7.目前国家实施的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与两工业基地无关的是 A. 南水北调 B. 西电东送 C. 西气东输 D. 晋煤南运 8.两工业基地在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属于生态破坏方面的是 A. 大气污染日益加剧,已成为全国的酸雨中心 B. 水污染严重,“水质性”缺水问题突出 C. 噪声扰民,城市环境质量下降 D. 耕地锐减,土地资源紧缺 9.要监测和分析两工业基地土地利用结构的变化,最有效的地理信息技术手段是 A. RS和GPS B. GIS和GPS C. 数字地球 D. RS和GIS 第一批两颗“北斗三号”卫星将于2017年9月29日从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升空,这是将迄今为止精度最高的北斗卫星,民用定位精度高达2米。中国自主研制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预计在2020年左右形成覆盖全球的卫星导航定位系统。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0.“北斗”系统可能用于以下哪些工作 ①路线选择②搜索营救③作物估产④精准农业 A. ①② B. ②④ C. ①③ D. ②③ 11.一支地理考察队用手持式北斗导航定位系统信号接收机,显示如下界面,据此判断考察队

高考历史(必修三专题六)1人是万物的尺度

必修三专题六:1、“人是万物的尺度” 一、选择题 1.(2011年12月北京顺义区15题)古希腊的人文主义的主张与近代西方的人文主义的主张相同之处是A.摆脱神的束缚 B.提出天赋人权 C.要求民主自由 D.肯定人的价值 2.(2012年2月西安五校一模28题)古代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说:“如果做鞋或评判鞋的好坏要请教具有专门知识的鞋匠,为什么治理国家和评判政治的好坏却不去请教具有专门政治知识的人,而去请教只具有制鞋、做马具等手艺的人,甚至并无任何专门知识可言的人呢?”这表明苏格拉底 A.反对直接的民主B.反对手工艺人参与国家政治 C.反对问政于民D.反对当时评判政治好坏的标准 3.(2011年11月蚌埠市期中24题)苏格拉底倡导:“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据此他主张A.让每个成年男子都参与国家管理 B.人类是自然界中最高级的 C.国家应由少数精英分子来治理 D.人类是有能力认识自然的 4.(2011年9月汕头市四校联考15题)“欧洲从希腊继承了什么?继承了关于人和社会的某种概念的动力线。”这里所说的“关于人和社会的某种概念的动力线”是指古希腊的 A.公民大会的辩论机制 B.轮番而治的管理模式 C.人文主义和民主政治 D.人民主权的观念 5.(2012年1月蛙埠市一模11题)苏格拉底曾说:“我认为,想要得到正确的判断,要根据知识,而不应根据多数。”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苏格拉底批判雅典民主制的弊端B.苏格拉底认为知识掌握在少数人手里 C.苏格拉底反对民主制度D.苏格拉底认为知识等同于法律 6.(2011年12月山西诊断8题)智者学派是公元前5一前4世纪希腊的一批收徒取酬的职业教师的统称。他们以雅典为中心,周游希腊各地,对青年进行修辞、论辩和演说等知识技能的训练,教授参政治国、处理公共事务的本领。由此可见,公元前5一前4世纪的希腊 A.诸侯割据,城邦民主制发达 B.社会剧变,政治派别众多 C.思想民主,人文色彩很浓厚 D.中央集权,重视思想统一 7.(2012年1月佛山一模19题)西方学者麦马虹在总结西方从古希腊至今两千多年来的幸福观时指出:荷马时期,幸福就是幸运;公元前五世纪的古希腊,幸福等同于;启蒙时期,幸福就是及时行乐。文中的空白处是 A.智慧和德行B.民主与科学C.金钱与权力D.法律与宗教信仰 8.(2012年1月湛江市一模19题)下列关于古希腊和古罗马的比较,符合史实的是 A.两者都是民主政治,主权在民B.两者都拥有发达的农耕经济 C.两者都长期保持小国寡民状态D.两者都留下宝贵的精神财富 9.(2012年1月太原市期末8题)针对雅典民主制度,苏格拉底说:“统治不是有王笏的人,不是偶然选中的人,不是攫取财富的人,不是使用强术骗术的人,而是有统治知识的人。”这表明苏格拉底() A.反对民主制度B.主张人民主权C.反对直接民主D.主张君主专制 10.(2012年1月茂名市一模19题)甲、乙、丙、丁四位同学各写了一篇关于古希腊罗马的论文,其中观点正确、论证严 A.甲B.乙C.丙D.丁 11.(2011年9月安徽泗县高三质检4题)伊索克拉底说:“雅典已使‘希腊人’一词不再表示一种种族,而表示一种精神面貌。”下列能代表雅典人“精神面貌”的是() ①漫长的海岸线,风光旖旎②集体管理的民主制度

高中历史必修三专题一与专题四练习

必修三专题一与专题四练习 本试卷共分为二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一、选择题(本大题有40小题,每小题2分,共8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 1.《汉书·游侠传》记载:“魏有信陵,赵有平原,齐有孟尝,楚有春申,皆借王公之势,竟为游侠,鸡鸣狗盗,无不宾礼。”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汉代王国问题严重威胁中央集权 B.新兴地主阶级重视搜罗各种人才为己所用 C.没落奴隶主贵族亲小人,远贤臣,生活腐朽 D.魏、赵、齐、楚四国是战国时期恐怖黑恶势力的策源地 2.春秋战国至秦汉时期,各种思想流派纷呈。有的学者对各种思想主张进行整理,将它们分别描述为“全面归服自然的隐士派”、“专制君主的参谋集团”、“劳苦大众的行动帮会”、“拥有无限同情心和向上心的文化人的学派”。按顺序它们分别是: A.儒、道、墨、法 B.墨、儒、法、道 C.法、儒、道、墨 D.道、法、墨、儒 3.孔子说“君子和而不同”,含义是“和谐而又不千篇一律,不同而又不互相冲突;和谐以共生共长,不同以相辅相成”。体现新中国成功地运用这一思想的外交政策或外交事件的有:①与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建交;②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③亚非会议上求同存异方针的提出;④邀请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开始缓和 A.①②③ B.②③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 4.“视人之国若视已之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的说法反映了墨子思想中的 A.“兼爱、非攻” B.“节用” C.“尚力”“尚贤” D.“节葬” 5.儒家思想创立并完美是在春秋战国时期。我们常把儒家思想的精髓称为“孔孟之道”。其核心是 A.“仁”、“仁政”、“爱人”、“政在得民” B.“三纲五常” C.“六经”:《诗》、《礼》、《书》、《易》、《乐》、《春秋》 D.“有教无类”,“因材施教”6.董仲舒对儒学进行改造,据此西汉儒学与孔、孟儒学的主要区别 A.神化封建统治 B.宣扬仁政 C.为统治者服务 D.反对苛政刑杀7.孔子“有教无类”思想在当时社会具有很大的进步性,主要是因为 A.适应了当时社会发展的需要 B.扩大了教育对象的范围 C.稳定社会秩序 D.根本上提高了百姓的素质 8.下列名句属于道家思想的是

语文必修三专题测试题与答案

语文必修三专题测试题及答案 一、(9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相同的一组是 A.累赘连累累积危如累卵 B.马厩灵柩内疚咎由自取 C.险峻骏马竣工怙恶不悛 D.休憩收讫栖身锲而不舍 2.下列各组词语中,书写全对的一组是 A.铮友撤消寥廓莫可明状 B.传颂慧星树阴至理名言 C.怄气俯首帖耳形销骨立万古长青 D.志大材疏真知卓见激流勇退坚忍不拔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上的成语,恰当的一组是 ①她一把鼻涕一把泪,呼天抢地________地哭得那么伤心。 ②文学批评中,不应把形式的模仿和内容的抄袭____________。 ③天快黑了,雨还是下个不停,前面的桥又被水冲坏,我们的确_________了。 ④江河奔流,火山爆发,地震,海啸,刮风,下雨,都是运动变化,诸如此类,真是________。A.装腔作势等量齐观进退两难不计其数 B.装模作样相提并论骑虎难下不胜枚举 C.装腔作势混为一谈进退两难不胜枚举 D.装模作样相提并论骑虎难下不计其数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铅、锌被禁锢在火山岩凝固成的石头里,所以一般要发现它们是比较困难的。 B.他们谩骂法院执行人员,殴打执行公务的干警,这实属是藐视国家法律尊严与权威的违 法行为。 C.目前一些学校成立的学生行为自律仲裁法庭是一种不同于传统灌输式教育的、别开生面 的教育手段。 D.强调生活的教育意义,并不意味着可以用生活取代教育,因为生活毕竟带有零散性,并 且还含有消极的东西。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7——10题。 再谈俗从何来 人俗,其艺未必俗。茨威格写巴尔扎克平生所为俗事连篇累牍,然而不碍其为旷代文豪。惟 其艺不俗,故巴尔扎克自负其征服世界的魅力:“彼(指拿破仑)以剑锋创其始者,我将以 笔锋竟其业。”雨果则在其坟前云:“当他站在时代上面去创造绝对价值,没有顾虑到去迎合 同时代人的趣味时,巴尔扎克就到达最伟大的地步。”人俗如张瑞图,其字则高华典雅,绝 无俗意。说赵孟俗,那是民族意识蒙蔽了审美意识,其实赵孟的字是不会与俗字联姻的。我们不为贤者讳,齐白石对金钱的爱慕和吝啬,的确去雅甚远,但齐白石的画俗吗?我们唯 一的解释只能是人性的二元论,当上述大师趋附名利时,灵魂的蒸发物是“庸俗”,而当他们创造绝对价值时,灵魂的蒸发物是“高雅”。 最能悟到自身灵魂俗、雅二元组合和分裂的是托尔斯泰,他说有一个人性的托尔斯泰和一个

高中历史必修三专题六知识汇编教学提纲

必修三专题六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 一、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古希腊) (一)智者运动(公元前5世纪中叶) 1、背景:①希腊工商业的发展,平民地位的提高; ②雅典民主政治发展到高峰期; ③个人主义的成长和解决实际问题的需要。 2、性质:是一场反对旧思想方法和传统的运动。 3、特点:②言论从个人角度和利益出发,倾向于相对主义和主观主义。注重实利。 ③怀疑神灵,否认绝对权威,批判传统,敢于创新。 4、代表:普罗塔戈拉:“人是万物的尺度”。即万物的存在与否,事物的形态性质,全在于人的感觉。 5、评价: 积极:①把人置于世界和社会的中心,这是在原始宗教和自然统治之下人类自我意识第一次觉醒; ②是西方人文精神的滥觞,普罗塔戈拉是西方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的先驱。 消极:①过分强调个人主观感受,忽视道德,追求功利,带有相对主义和主观主义的倾向; ②为极端个人主义打开方便之门,不利于正常的社会秩序和社会公德的建立。 (二)苏格拉底的贡献: 1、重要主张:⑴致力于人的道德哲学,提出“美德即知识”。 ⑵反对智者忽视道德、追求功利。(与智者学派不同) ⑶强调人类的理性,否定绝对权威。(与智者学派相同) ⑷强调“认识你自己”,这是他第一次在哲学意义上发现“自我”。 2、人格魅力:“苏格拉底之死”——既遵守了城邦的法律,又捍卫了思想自由和人格的尊严。 3、影响:①在哲学上的重大贡献是第一次在哲学意义上发现“自我”; ②对理性的尊崇和对理想自由的追求,被18世纪的启蒙思想家视为先驱和战友。 4、苏格拉底与智者运动的比较: (三)斯多亚学派(公元前4世纪末—公元前3世纪初) 1、代表人物:芝诺(创始人)、西塞罗、塞内卡等 2、思想主张:(逻各斯:规定着的理性) ①逻各斯是贯穿万物的永存不朽的理性;→结论:“顺乎自然的生活就是至善”; ②人人与生俱来带有理性;→结论:“人生而平等”。 3、历史意义: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论证了天赋人权、人生而平等这一西方人文主义的核心理论。

高中历史必修三专题六练习题(人民版)

高中历史必修三专题六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 (北京文综)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为近代欧洲的发展奠定了思想基础,对 二者的共同点表述正确的是() A. 反对宗教神权,强调三权分立 B.反对封建制度,倡导人民主权 C. 反对蒙昧迷信,推崇人的理性 D.反对君主专制,主张君主立宪 2. (广东历史)古希腊人将神塑造为生动逼真的人的形象,这在一定程度上体现 了古希腊的() A. 民主思想 B.无神论思想 C.科学思想 D.人文主义思想 3. (海南文综) 19 世纪的法国思想家托克维尔说“世界上没有哪一个国家 比美国更多地运用 18 世纪哲学家在政治问题上的种种最大胆的学说。”托克 维尔此处所说的“最大胆的学说”的提出者是() A.孟德斯鸠B.狄德罗C.洛克D.伏尔泰 4. ( 2008 广东单科, 20) 15 世纪,意大利人开始用各种地方性通俗语言文 字翻译拉丁文《圣经》,这一现象说明() A. 天主教会已经放松思想控制 B. 宗教改革在意大利已经有了较大的影响 C. D. 通俗语言文字取代拉丁文成为官方文 5.( 2008 广东文基, 30)下列有关 16 世纪宗教改革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B. C. 宗教改革家与启蒙思想家都抨击宗教愚昧 D. 宗教改革家认为教徒自己可以通过信仰得救 6. ( 2008 山东, 12)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者从古典文化中汲取精神力 量,铸成了反对神学桎梏的武器。以下最契合人文主义核心内涵的古希腊名言 是() A. B. C. D. 健康和聪明 7. ( 2008 海南单科, 9)文艺复兴时期,有的人文主义者提出:精通古典即 可成为上帝造物中的最优秀者。这表明他们强调对古典的学习和研究() A. B. C. D. 8.(2008 海南单科, 10)亚里士多德曾将城邦的政治机构划分为三部分:“其一为 有关城邦一般公务的议事机能;其二为行政机能部分??其三为审判机 能。”在这方面与他最相似的启蒙思想家是() A. 洛克 B. 孟德斯鸠 C. 伏尔泰 D. 9. ( 2007 宁夏, 24)古希腊智者学派的代表人物普罗泰戈拉说:“人是万物 1

【人教A版】高中数学必修三:全册作业与测评 专题强化训练(一)(附答案)

专题强化训练(一) 算法初步 (30分钟5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18分) 1.如图是某程序框图的一部分,其算法的逻辑结构为( ) A.顺序结构 B.判断结构 C.条件结构 D.循环结构 【解析】选C.条件结构是处理逻辑判断并根据判断结果进行不同处理的结构,由算法流程图知,该算法的逻辑结构为条件结构. 2.下列各进位制数中,最大的数是( ) A.11111(2) B.1221(3) C.312(4) D.56(8) 【解析】选C.11111(2)=1+1×2+1×22+1×23+1×24=1+2+4+8+16=31. 1221(3)=1+2×3+2×32=1+6+18+27=52. 312(4)=2+1×4+3×42=2+4+48=54. 56(8)=6+5×8=6+40=46. 3.(2015·陕西高考改编)如图所示,当输入x为2 006时,输出的y= ( )

A.28 B.10 C.4 D.2 【解题指南】模拟执行程序框图,依次写出每次循环得到的x的值,当x=-2时不满足条件x≥0,计算并输出y的值为10. 【解析】选B. 模拟执行程序框图,可得 x=2 006, x=2 004 满足条件x≥0,x=2 002 满足条件x≥0,x=2 000 … 满足条件x≥0,x=0 满足条件x≥0,x=-2 不满足条件x≥0,y=10 输出y的值为10. 【补偿训练】执行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若输出的结果是9,则判断框内m的取 值范围是( )

A.(42,56] B.(56,72] C.(72,90] D.(42,90] 【解析】选B.第一次运行:S=2,k=2;第二次运行:S=6,k=3;…;第七次运行:S=56,k=8;第八次运行:S=2+4+6+…+16=72,k=9,输出结果.故判断框中m的取值范围是(56,72]. 4.(2015·襄阳高一检测)168,54,264的最大公约数是( ) A.4 B.6 C.8 D.9 【解析】选B.168-54=114,114-54=60,60-54=6,54-6=48,48-6=42,42-6=36,36-6=30,30-6=24,24-6=18,18-6=12,12-6=6,故168和54的最大公约数为6.又因为264=44×6+0,所以6是264和6的最大公约数.所以这三个数的最大公约数为6. 5.下列程序的功能是( ) S=S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三专题三测试题(一)

高中历史必修三专题三测试题(一) 一、单项选择题 1. 徐明同学设计的历史手抄报,选取了图8— 10 三个人物和他们的代表著作(刊物)。下列为该手抄报设计的主题,恰当的是() 图 8 魏源《海国图志》图9严复《天演论》图10陈独秀《新青年》 A. 师夷长技、尊孔复古 B.优胜劣汰、民主科学 C. 思想解放、救国图强 D.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2、阅读以下对某一著述的评论:评论一:“百年喜读樽前兆,万里惊看海外文”;评论二:“其书罗列甚远之国,指掌形势可谓奇书”;评论三:“欲制夷患,比筹夷情,尤为有用之书”。据上述评论推断此书应该是() A .《孔子改制考》 B .《海国图志》C.《天演论》 D .《变法通议》 3.陈旭麓:“把‘西用’放在‘中体’的轨道上,使它有个晋身之阶,有个‘用武’之地, 这就是一个进步。而新事物在旧体内总是较有活力的因素,人们虽想把它限制在原先许 可的范围之内,是很难完全如愿的。”这表明作者强调() A .“西用”与“中体”本身就相互矛盾B.“中体西用”思想推动了向西方学习进程C.“中体西用”就是只强调经济改革 D .用西方的技术维护中国体制是难以做到的 4. 鲁迅先生曾对中国近代某一时期的主流思想给以这样的概括:“西哲的本领虽然要学,‘子 曰诗云’也要昌明,换句话说,便是学习了外国本领,保存中国旧习,本领要新,思想要 旧。”这一主流思想是指() A.师夷长技以制夷B.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C.兴民权,实行君主立宪D.自由为体,民主为用 5、从 19 世纪初对西方的轻蔑排斥到20 世纪 20 年代对西方的崇拜,中国走过了一段漫长的 道路。一位政治家用以下的话总结了这个变化的顺序:“首先是影响器物的技术;而后是关于国家和社会的原理;最后则是触及精神生活核心的观念。”照此说法,“关于国家和社会的原理”的事件应该是() A. 太平天国运动 B.洋务运动 C.维新变法运动 D.新文化运动 6.杨宁一在《历史学习新视野新知识》中提出:“1895年甲午战争失败,民族危机迫在眉睫。 朝野士大夫不得不放弃洋务制器兴国的迷梦,开始了更深层次的思考。”这次“思考”的“层次”变化是 () A .从技术到器物B.从制度到思想C.从制度到文化D.从器物到制度 1

高中历史必修三重点知识总结

专题一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一、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1、百家争鸣 (1)争鸣的背景:社会大变革。包括:井田制瓦解,分封制崩溃,战争频繁,私学兴起。(2)争论的问题:核心问题是如何治国(德治、仁政,法治,无为而治),还有人性问题、人与人的关系问题、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等。 (3)争鸣的影响:是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奠定了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 2、孔子、孟子和荀子与儒家思想的形成 (1)孔子的成就 思想上:创立儒学,提出“仁”、“礼”和“德治”的主张。 教育上:创办私学,总结出一些教育教学方法。 典籍上:编订“六经”。 [附]孔子的重要言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有教无类,因材施教。道之以德,齐之以礼。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 (2)孟子的主张:人性善,民贵君轻,仁政。 [附]孟子的重要言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3)荀子的主张:人性恶,通过学“礼”来改变;可以利用自然规律来造福人类。 [附]荀子的重要言论君舟也,民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天行有常……制天命而用之。 二、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1、董仲舒的主张:大一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天人合一,天人感应,君权神授。(另:三纲五常) 2、汉武帝的措施: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设立太学,推广儒学。 [目的:加强专制集权。影响:加强了专制集权,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三、宋明理学 1、程朱理学 (1)“二程”(理学的开创者)指程颐、程颢,其主要观点有:天理是万物的本原,伦理道德就是天理,天理的核心是“仁”。 (2)朱熹(理学的集大成者)的主要观点是:理气论;存天理,灭人欲。 2、王阳明(守仁)的心学观点是:理在心中(心即理也,心外无物);致良知(加强道德修养,克服人欲,恢复人原有的善良本性);知行合一(知和行都产生于心,要用良知来支配自己的行为实践) 四、明清之际的儒学 1、李贽“离经叛道”(反正统,异端)观点:反对“圣人”;认为人的物质生活就是天理。 2、明清之际三大思想家指:黄宗羲(著《明夷待访录》)、顾炎武(著《日知录》、《天下郡国利病书》)、王夫之,三人思想的共同之处有:反对君主专制,提倡工商皆本,主张经世致用。顾炎武还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思想,王夫之在哲学方面成就突出。 [言论:黄—天下为主,君为客;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以“天下之法”取代“一家之法”;公其是非于学校。顾—人君之于天下,不能以独治也……以天下之权,寄天下之人] 五、儒学的兴衰历程:见提纲 专题二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一、科技成就

历史必修三专题六知识点总结精选

历史必修三专题六知识点总结 一、智者学派 1、智者学派出现的背景 ①古希腊经济的繁荣②民主政治的发展③人的地位的提高 2、代表人物及主张 (1)普罗塔戈拉 代表著作:《论神》、《论真理》和《论相反论证》 思想主张:①反对迷信,强调人的自由. ②强调人的价值,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 ③在社会道德方面,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的判断标准,不应该强求一律. 3、影响 积极:①把人置于世界和社会的中心 ②在原始宗教和自然统治下人类自我意识的第一次觉醒 ③西方人文精神的滥觞(起源、发端) ④推动西方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消极:①从认识论角度来说,它带有相对主义和主观主义的倾向. ②过分强调个人价值,否定了制度、法律和道德对人行为的约束力,不利于建立正常的社会秩序和 社会公德. 二、苏格拉底的主张(核心:理性自由) 1、背景:①智者学派重视人的作用,但忽视道德.②雅典社会世风日下、道德沦丧. 2、主张:①认识你自己②有思想力的人才是万物的尺度③美德即知识 3、苏格拉底之死体现的人文精神 体现了遵守法律,捍卫思想自由和人格尊严等人文精神. 4、苏格拉底思想的影响? 对人性本身的研究,是人类精神觉醒的一个重要表现,他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研究人的学问.

三、人生而平等 1、斯多亚学派的哲学主张 ①“逻各斯”(Logos)是最高理性②人与生俱来带有理性③顺应自然的生活就是至善④人生而平等 2、斯多亚哲学兴起的意义 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论证了天赋人权、人生而平等这一西方人文主义的核心理论. 四、问题探究 1、古希腊人文精神兴起的原因 提示:(1)原因 ①经济上:古希腊发达的工商业及城邦经济的繁荣,为古希 腊人文主义兴起奠定了基础。 ②政治上:希腊民主政治的发展,重视公民的个人价值,强 调培养公民的责任感,是人文主义精神兴起的政治保证。 ③文化上:形成思想自由、渴求知识、乐于探究的文化传统。 ④社会环境:开放、冒险的海洋文明,造就了希腊思想家追 求平等、诚信、不断探究的品质。 2、古希腊人文精神兴起的内涵 (2)内涵 ①把探讨重点从认识自然转移到认识社会再到认识人自己。 ②提倡怀疑精神,反对迷信和绝对权威。 ③强调人的价值,崇尚人的理性,追求思想自由。 ④重视知识的作用,强调好学深思,发挥人的主体作用。 3、比较孔子和苏格拉底的主张 1.比较孔子与苏格拉底的主张 提示: 4、中国古代儒家思想与古希腊人文精神的异同

必修三文言文练习(附答案).doc

高一语文必修三文言文专题检测 命题内容:必修三文言文基础知识 做题时间: 40 分钟姓名:成绩: 一、基础知识运用( 60 分) 1、下列句中加点的字 , 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 A. 蓼 ( li ǎo ) 洲湮 (y ān ) 没皦 ( ji ǒo ) 皦阙( ju é)秦 B. 赀( zī ) 财缇骑 ( qī ) 抶( chì ) 击求木之长( cháng) C. 鼓噪 ( z ào ) 傫 ( l ěi ) 然詈 ( l ì ) 骂塞 (s è) 源 D. 缙( j ìn ) 绅暴 ( pù ) 霜露户牖 ( yǒu ) 间 (ji àn) 至赵 2、下列句子通假字有错的一项是() A、张良出,要项伯(同“邀” )几为巡徼所陵迫死(同“凌” ,欺侮) 缙绅、大夫、士萃于左丞相府(同“搢”,插。)沛公不胜桮杓(同“杯勺” ) B、主辱,臣死有余僇(同“戮” ,罪)独五人之皦皦(同“皎皎”,光明显耀的样子)其为时止十有一月耳(同“只” ,不过,仅仅;同“又” )敛赀财以送其行(同“资” ) C、亦曷故哉(同“何” ,疑问代词)共其乏困(同“供” ,供给) 夫晋,何厌之有(同“餍” ,满足)秦伯说,与郑人盟(同“悦” ,高兴)D、失其所与,不知(同“智” ,明智)拜送书于庭(同“廷” ,朝堂) 项王未有以应(同“已”已经)肉袒伏斧质(同“锧” ,承斧的砧板) 3、下列解释不正确的一组是() A、不如因善遇之(趁机) B 、杀人如不能举(尽) .. C、左右欲引相如去(拉) D 、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感谢) .. 4.下列句中“于”的意义和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 ) A. 君幸于赵王 B.立石于其墓之门 C.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 D.激于义而死焉 5. 下列四句不属于被动句的一项是( ) A. 吾属今为之虏矣 B. 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英语必修三单句改错专项训练

必修三单句改错专项训练 Unit 1 1.Festivals are meant to celebrating important times of year. 2. Festivals and celebrations of all kinds have held everywhere since ancient times. 3. Sometimes celebrations would be held before hunters had caught animals. 4. At that time people would starve if food were difficult to find. 5. Some festivals are held to honour the dead or to satisfied the ancestors, who might return either to help or to do harm. 5. They think that what this will lead the ancestors back to earth. 6. The Western holiday Halloween also had it origin in old beliefs about the return of the spirit of dead people. 7. It is now children’s festival, when they can go to their neighbours’ homes to ask for sweets. 8. If the neighbours do not give any sweets, the children might play a trick for them. 9. People are gratefully because the food is gathered for the winter. 10. The most energetic and important festivals are the ones that looks forward to the end of winter and to the coming of spring. 11. Western countries have very excited carnivals, which take place forty days before Easter. 12. The country, covers with cherry tree flowers, looks as though it is covered with pink snow. 13. People love to get together to eat, drink and have a fun with each other. 14. He had looked forward to meet her all day. 15. They was Hu Jin waved at him and calling, “Why are you so late” Unit 2 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