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时事分析

财经时事分析期中报告

二技企一甲

一、劉嘉西

目录

一、人民币升值成因与效应分析 (3)

二、人民币升值成因 (3)

三、人民币升值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影响 (7)

四、我国的应对措施 (8)

生涯规划 (9)

结论 (10)

一、人民币升值成因与效应分析

(一)人民币升值成因基本概述

首先,人民币升值是相对于其他货币而言的。主要表现就是:人民币的购买力相比以前增强。举例来讲,假设在国际市场上,一元人民币可以购买以外币标价的一单位商品,人民币升值后,还是一元人民币,却能购买超出原来一单位的商品。在国际贸易中,人民币升值是由汇率来直接反映的。人民币升值的原因有内外两个因素,内部因素主要由国际收支、物价水平、购买力平价、国内生产总值、通货紧缩、外汇储备、人民币升值预期和利率水平等决定;外部因素主要来自其他经济体的压力,比如:中日关于亚洲货币的较量,美国方面的因素等。

(二)人民币升值的效应基本表现

人民币升值的效应分利弊两方面,有利的方面主要有:有利于进口,使国内消费者得到更多实惠;有利于我国股市和楼市的繁荣;倒逼我国产业结构调整以及升级;减轻进口型企业的成本负担;减少我国的贸易摩擦;有利于我国企业走出去。不利的影响主要有:将对我国出口企业不利;不利于我国引进境外直接投资;影响我国金融市场的稳定;外汇储备面临缩水,特别从2005年7月我国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进行调整,实行有管理的浮动汇率以来,人民币汇率一直呈现持续的升值趋势。

二、人民币升值成因

(一)内部因素

1.国际收支

一个国家的国际收支状况是影响汇率最直接的因素之一。其表现为:当一个国家的国际收支为顺差时,即外汇盈余时,其对外汇的实际需求小于供给,供给增多,本币要保持稳定,需要对外升值;反之,相反。从我们的国际收支状况看,我国自1994年来,国际收支始终保持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双顺差。2010年中国贸易顺差为1831亿美元,2013 年,我国国际收支再度呈现经常项目、资本与金融项目双顺差格局。其中,经常项目顺差1828 亿美元,较2012 年下降15%。;资本与金融项目顺差3262 亿美元,2012 年为逆差318 亿美元[ 2014年4月8日中国行业研究网:2013年我国国际收支总顺差统计

]。2014年我国的贸易顺差更是高达3800亿美元,从2010到2014年,我国的贸易顺差是不断增大的,这种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双顺差的状况使得我国近年来的外汇储备节节上升,我们的外汇储备已经远远超出正常支付所需的储备水平。特别是近几年,我国成为全球最大的资本流入国,2014年我国资本净流入大于1200亿美元。因此,我们从国际收支状况来看,贸易的持续顺差和资本流入的不断增多使得人民币升值。(附录图片1)

2.物价水平

物价水平:用来衡量目标市场潜在的消费能力和其经济状况的重要指标。物价稳定是经济稳定、财政稳定、货币稳定的集中体现,近年来,受通货膨胀、劳动力成本上升和国外大

宗商品价格增长的影响,我国的物价水平连年增长。出现了“蒜你狠”、“姜你军”、“豆你玩”等新词汇,与我们日常系系相关的食用油、蔬菜、水果等农产品,价格也一路走高,特别是2011年,猪肉价格的暴涨是我们记忆犹新,2011年根据商务部的数据,全国36个大中城市鲜猪批发价格在过去6个月涨了19.2%,过去12个月增长50%。当货币供给一定时,市场上物价增长,我们需要更多货币才能购买到原来一单位的商品,因此,供给小于需求,人民币有升值的趋势。保持物价总水平稳定,可以使市场的供需保持平衡,也会减轻人民币升值的压力。(附录图片2)

3.购买力平价

购买力平价:(英文缩写PPP),是西方汇率理论中最有影响力的一种汇率理论,由瑞典经济学家K.G.卡塞尔在他1922年出版的《1914年以后的货币汇率理论》一书中提出。这一学说认为:人民之所以需要外国货币,是因为外国货币在外国具有对一般商品的购买力,外国人之所以需要本国货币,也是因为本国货币在本国具有购买力。因此,两国货币的兑换比例,主要由两国货币在其本国的购买力决定。但是该学说要求两国在生产,消费结构大致相同,价格体系相近、物价指数编制方法和范围要相同,否则失去对比意义,因此它得出的数据只能做参考,但不代表此数据没有实际意义。举例说明:2012年的印度GDP以实际汇率计算为1.87万亿美元,而用PPP则为4.79万亿美元,较前者多出156%。印度是发展中国家,其货币的国际竞争力相对弱势,货币被低估的可能性更高。另外,衡量购买力平价的应用是《经济学人》[ 由伦敦经济学人报纸有限公司出版的杂志,于1843年9月由詹姆士·威尔逊创办。从2012年1月28日的那一期开始,杂志开辟了中国专栏。]杂志发明的巨无霸指数[ 巨无霸指数(Big Mac index)是一个非正式的经济指数,用以测量两种货币的汇率理论上是否合理。这种测量方法假定购买力平价理论成立。

],这个指数对比世界各国的麦当劳出售的巨无霸汉堡的价格。2014年数据显示,一个巨无霸在中国平均卖16.6元人民币,在美国卖4.62美元,那么1美元=3.59元人民币,而实际汇率1美元远远大于3.59元人民币的,因此人民币即使没有文中被低估的那么多,也存在被低估。因此,人民币有升值的趋势。当然,从人民币购买力评价(PPP )看,中国的物价水平只相当于美国的21%(世界银行,2002)(附录图片3)。

4.国内生产总值

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14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为63646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2013年的588019亿元增长7.4%。1979年到2013年我国GDP年均增长率达9.8%[ 2015年1月2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官网数据],即使受到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以及2003年非典的影响,我国的经济仍然保持着7%到9%的高速增长。这样的增长速度无论与欧美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相比,都是不错的成绩。特别是美国受2008年次贷危机,欧盟各国从2008年后饱受欧债危机影响,经济增长有些国家是零增长或者负增长,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与欧美国家形成鲜明对比。另外,有数据显示,自1994年中国实施汇率制度重大改革以来,根据国际组织的测算结果,人民币一直存在被低估的问题,加上前面所讲国家经济的快速增长,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从1980年的世界排名13位,变成2010年超越日本,跃居世界第二经济强国,因此,人民币升值有了很大压力。(附录图片4)

5.通货紧缩

通货紧缩就是由于生产过剩或需求不足造成的流通货币相对减少的经济状况。从2008年经济危机后,我们实行4万亿经济刺激方案,随着货币排放量猛增,当时,我们面临通货膨胀风险。但随后的世界经济低迷,国际市场需求不足,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下跌,加上国内内需不振,特别是煤炭、钢铁、水泥严重生产过剩,又导致我国面临通货紧缩的风险。2015年3月1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会见中外记者就中国是否出现通货紧缩答记者问时强调:

我们国家物价总水平是正增长,不能说中国出现通货紧缩[ 2015年3月15日新华网:15日上午,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举行闭幕会后,李克强答中外记者问。]。我们不是通货紧缩输出者,是被通缩,主要原因是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下跌所致。不管是输出型通货紧缩,还是被通缩,实际上我们面临着通货紧缩。另外有数据显示,中国经济从1997年软着陆以来,大多数年份一直面临通货紧缩风险。通货紧缩使人民币购买力增强,因此,人民币面临升值压力。(附录图片5)

6.外汇储备

外汇储备:又称为外汇存底,指为了应付国际支付的需要,各国的中央银行及其他政府机构所集中掌握的外汇资产。一个国家的外汇储备越多,表示这个国家干预外汇市场和维持汇价的能力越强。2014年末国家外汇储备38430亿美元,比上年末增加217亿美元。全年人民币平均汇率为1美元兑6.1428元人民币,比上年升值0.8%[ 2015年2月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官网数据。],是世界上第一外汇储备大国。从1990年到2013年,除了1992年外汇负增长外,其他年份,外汇储备都是增加的。我国外汇储蓄规模巨大,我国的中央银行若要稳定这么庞大的外汇储备,人民币将不得不面临严重的升值压力。(附录图片6)

7.人民币升值预期

2005年7月我国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进行调整,实行有管理的浮动汇率以来,人民币汇率一直呈现持续的升值趋势。2013 年末,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为6.0969元/ 美元,较2012 年末升值3.1%。2005 年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以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累计升值35.7%[ 2014年6月11日《央行年报》:2013年人民币汇率继续小幅升值。]。人民币升值的预期使国际市场的大量热钱涌入中国,从而享受人民币升值带来的额外收益。虽然,目前我国的资本项目仍然实行严格的管制,还不存在一个有效的外汇市场。但是,一旦市场形成对人民币的升值预期,则国际热钱将通过各种途径流入我国,比如:地下钱庄,香港市场或者QFII(合格的境外投资者),热钱的大量融入,需要兑换大量人民币,造成人民币供需不平衡,供小于求,从而使人民币面临升值的压力进一步加大。人民币升值预期加大,国家游资又大量涌入,以此形成恶性循环。当然,由于我国国内可投资渠道过少,这些游资只能大量涌入我国的股市和楼市,从而造成我国股市的异常涨跌和楼市的虚假繁荣,造成我国经济的不稳定。加上我们连续多年都是外资净流入国,去年的外资流入更是高达1200亿美元,这些游资不乏是因为对人民币升值抱有预期,从而来我国赚取外汇利差。因此,人民币面临巨大的升值压力。(附录图片7)

8.利率水平

多年来,美国的实际利率一直保持0或者负,而中国的利率水平一直是正,这样的结果,就是导致大量热钱从美国流向中国,从而造成人民币供小于求,使人民,面临升值压力。另外,有分析认为:从内外环境来看,中国的利率水平长期呈现上升趋势的概率正在增大。在2014年通胀预期抬头的情况下,美国加速退出QE,资金的净流出会加剧市场流动性的紧张,进一步推升利率水平。(附录图片8)

(二)外部因素

1.亚洲货币的争夺

近些年来,关于亚洲货币的讨论不绝于耳,从经济总量来看,最有可能的当属日元和人民币。日本经济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迎来了快速增长期,经济规模超过前苏联跃居世界第二。但是随着1990年,股市暴跌,成百上千亿美元的财富化为乌有,经济增长速度迅速下滑。这次经济危机造成日本严重的经济衰退,5000亿的银行坏账,数不胜数的企业倒闭,自杀率更是居高不下,日本经济迎来“消失的十年”,整个20世纪90年代,日本实际GDP 增长率只有1.1%,因为大规模的经济刺激政策,导致日本的财政赤字节节攀升,长期债务

占GDP比重更是从1990年不到60%增长到2007年超过160%,日本经济从此一蹶不振。在国际市场上,日本国内的企业,如松下、索尼的市场份额,更是被韩国三星步步蚕食。日本制造原本是世界制造的代名词,但是随着中国制造的崛起,在国际市场上,物美价廉的中国产品更是取代日本成为世界工厂,made in china更成为流行词汇。经济不振,使日元成为亚洲货币,步履维艰。相反,中国的经济的快速增长,已经具备挑战日本的资本。

因此,在2001年9月6日,日本经济新闻出现文章《对人民币升值的期望—中国威胁论的升级》;随后,2002年12月2日,当时时任日本副财相黑田东彦(Haruhiko Kuroda)及其副手河合正弘(Masahiro Kawai)在英国《金融时报》发表署名文章《全球性通货再膨胀正当其时》;接着,2003年2月22日,时任日本财务大臣盐川正十郎(Masajuro Shiokawa)在OECD七国集团会议上向其他六国提交通过提案,要求逼迫人民币升值。2003年3月2日,日本经济新闻发表文章称:“中国向亚洲国际输出了通货紧缩”。这一系列文章矛头都指向人民币。当时,中国出口多年急剧增长,国内物价水平下降,以及实行盯住美元的汇率制度,从而使美元贬值的积极效用没能全面发挥。导致国际市场上廉价商品的供应能力大大增加,供过于求,使商品价格下跌。因此,日本认为:导致日本国内物价下跌。又因为经济不振,日本国内需求不足,从而引起通货紧缩,导致日本国内的物价进一步下降。

当时的日本政府认为,中国作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新兴市场经济国家,有责任为稳定世界经济作出贡献,同样也符合自身利益,如果中国政府不能严格限制出口,那么为了改变亚洲以及国内通货紧缩的局势,中国政府应该承担中国廉价产品大量出口,导致日本通货紧缩,中国应使人民币升值,在世界经济中担负相应责任。当然,以中国输出通货紧缩为借口,迫使人民币升值,又可以借此打击人民币,从而使日元更具备能力成为亚洲货币。下图[9]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官网,2010年到2014年货物进出口总额。2014年全年货物进出口总额高达264334亿元,比上年增长2.3%。

2.美国因素

近些年以来,美国以中国是汇率操纵国为借口,一直迫使人民币升值。其实,美国要求人民币升值主要考虑是可以增加美国出口,从而拉升美国制造业和出口行业,这样就可以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从而使美国的失业率降低。美国一直认为是中国制造业毁了美国制造,剥夺了美国的就业机会。加上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爆发后,奥巴马政府以重塑美国制造业为经济复苏目标,不可避免,美国制造和中国制造要发生矛盾。其实,并不是中国廉价的商品打击了美国的制造业,而是全球化的影响,在高端制造业方面,中国和美国仍然不可相比的。当然这里面也有奥巴马经济刺激方案没有达到预期效果,为了掩盖失业率上升,转移国内矛盾,实行的无奈之举。加上2013年以来,美联储一直暗示其要退出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美国经济又表现一般,导致美元整体走势趋于疲软,这也在客观上调高了对人民币升值的预期。

有数据显示,美国可以容忍欧元和日元贬值,美国也不同意人民币贬值。路透社拿到一份G20,即20国峰会的草案,草案指出,处于恢复欧洲和日本经济的考虑,美国可以容忍欧元和日元贬值[ 2015年2月10号《华尔街见闻》节目报道]。试想一下,在人民币币值保持稳定情况下,其他货币兑换人民币贬值,实际上也就是人民币升值。何况,美国是不允许人民币贬值的。

3.中国决策层因素

接近中国决策层人士透露,中国央行容忍人民币对美元贬值不得超过3%[ 2015年2月9日新华网:央行可容忍人民币对美元汇率贬值3%左右

]。因此,中国央行是不允许人民币出现大幅贬值的。当然,这里面有处于保持货币稳定,可以增进中国货币国际化的考虑。2015年1月28号,环球同业银行金融电讯协会表示:2014年12月,人民币替代加拿大元和澳元,成为全球第五大常用支付货币,他的份额达到2.17%,

紧随美元、欧元、英镑、日元之后[ 2015年1月28日新华网:人民币成全球第五大支付货币超越澳元加元]。2015年1月,中国更是在14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人民币清算安排,与29各中央银行或货币当局,签署两边本币互换协议,总金额高达3万亿人民币。而且有新闻报答指出,在2015年,中国决策层,将继续推进跨境人民币业务工作,推动人民币国际化。从人民币国际化来看,人民币想贬值的可能性是非常小的。

三、人民币升值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影响

(一)人民币升值对我国进出口贸易的有利影响

汇率变动通过影响进出口商品的价格、数量,进而影响到一国的贸易收支。人民币升值前,虽然我国贸易发展迅速,并处于贸易顺差,但由于我国主要以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始终处于世界贸易的价值链低端,这也不利于我国产业结构的优化。近年来我国贸易顺差急剧扩大,促使了我国外汇储备迅速增加,从而使我国抵御外部风险的能力显著增强,同时也有利于消化部分产能过剩,扩大就业,维护金融秩序的稳定等作用。

1.有利于降低进口产品的成本

人民币升值意味着本币表示的我国资产价格上升,进口成本下降引起进口商品的价格下跌,吸引更多国外投资。由于人民购买力增加,刺激消费,拉动国内经济发展。而且人民币升值,国外的能源、原料与生产资料价格都相对便宜了,这就降低了我国引进国外先进技术、设备以及很多重要战略物资的购买成本,增强了购买力。在我国,进口依存度较高的行业主要有石油、天然气、航空、电力设备等,人民币升值是大宗交易的进口成本降低,进而增强相关行业部门的盈利能力,提高产品的竞争力。

2.有利于促进贸易结构优化升级

长期以来,中国对外贸易实行的是以“重出口,轻进口”为主要特征的出口导向战略,这一战略的实施在推动中国经济增长的过程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同时也产生了对出口的依存度过高,不仅是中国的经济增长和就业面临着潜在的风险,而且容易导致企业低价恶性竞争,受到国际形势波动影响等。目前中国的商品进出口总额占国内生产总值约4%,其中出口初级产品占总量的12.5%,工业制成品占79%,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比重不到1%。而世界主要工业国家中,技术产业的比重达到4%。从长远看,人民币升值背景下,我国企业应提高出口产品的附加值,拓展企业的利润空间,增强出口企业的非价格竞争优势。发展深加工贸易,提高产业层次和加工深度,增强竞争力。鼓励我国企业扩大对外直接投资,以较低成本获得外国当地资源,可以绕开进口国的某些贸易壁垒,继续扩大我国的出口。

3.有利于减少贸易摩擦和矛盾

中国对外贸易一直保持高速增长,而且连年保持着贸易顺差,也使我国与主要贸易国的贸易摩擦不断增加。10年3月4日,美国商务部作出初步裁定,向进口自中国的镁碳砖征收132.74%至349%的反倾销税,并计划于7月份进行最终裁定[ 《银行家》杂志,2010年第四期:后危机时代的中美贸易摩擦与人民币升值]。而仅在两天前,美国商务部还宣布了另两起初裁决定,对中国产的铜版纸征收4%~13%的反补贴关税,镁磷酸盐征收19%的关税。显然,在全球经济在各国政府和货币当局的刺激下,度过金融危机的恐慌阶段而进入“后危机时代”以后,美国却针对中国举起了贸易摩擦的大旗并大有愈演愈烈之势。而人民币的升值有利于减少贸易摩擦和矛盾,人民币升值可增加我国的进口总额,从而有利于减少贸易顺差的数值。通过人民币升值,适当提升出口产品的外币价格,有助于其他国家对我国产品的低价倾销诉讼。低价竞销和出口受到抑制,放慢出口,增加进口,有利于减弱我国贸易顺差

不断扩大势头,减少一些贸易伙伴对我国进行保护主义贸易攻击的借口。人民币的适当升值,有助于缓和我国与主要贸易伙伴的关系,减少经贸纠纷,促进我国经济和贸易的和谐发展,创造和保持更加平稳的贸易环境。

4.有利于提高国民的福利

人民币升值一方面会使进口商品的价格相对下降,出境旅游等变得相对便宜,这些都会直接增加国民的消费福利水平。另一方面,更为重要的是,人民币升值会提升中国人的劳动价值,进而全面地提高人的价值。人民币升值降低了我国商品以及原材料的进口成本,这将吸引很多外资来中国设厂,提高中国GDP的同时也带来了很多就业机会,在经济萧条的当下,无疑给中国国民带来了很多福利。

(二)人民币升值对我国进出口贸易的不利影响

但是,随着我国贸易顺差的持续扩大,相应的矛盾和问题也开始显现出来。如流动性过剩,资源浪费,产业结构不合理,国际矛盾激化等。这些都迫使中国调整汇率,制定更合理的财政制度来缓和外界对人民币升值带来的压力。

1.削弱我国出口商品的国际竞争力,不利于我国外贸出口增长

人民币升值将提高我国出口商品的外币价格,直接削弱我国出口的价格竞争优势。这表现在,当人民币对某一货币明显升值时,中国与该国货币发行国(区)的出口增速就明显下降,而进口增速明显上升,这主要发生在美国和香港方面。人民币升值后,出口企业要维持一定利润,必须提高商品在国外市场的销售价格,而这样做的后果势必会削弱我国出口商品的国际竞争力,不利于出口持续扩大和在国际市场上占有率的提高。然而,假如保持出口商品的国际价格不变,则势必要挤压出口企业的利润空间,出口利润的减少又将严重打击国内出口企业的积极性,从而造成出口数量的减少,在一定程度上会对我国外贸出口造成冲击。但是,人民币升值对我国出口的影响是有限的,因为它还受到一些其他外在因素的制约,如国内外经济形势、出口商品结构以及贸易方式等。

2.人民币升值会增加国外产品的进口,加剧国内市场的竞争

人民币升值使得进口商品在国内销售价格会降低,国内消费者可以同样的货币购买更多的进口商品。这样,外国商品大量涌进国内,对国内同类企业造成冲击,出口加工企业将面临亏损或减产,会导致许多素质较低的就业者也因此面临失业危机。尤其是那些在质量、品牌、技术含量等方面与世界先进水平还有距离的企业,升值有可能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被淘汰,短期内不利于国内企业的经济增长和市场占有率的提高,但从长期看竞争对国内企业的长期发展不无裨益。

3.对于我国出口行业和传统优势行业造成严重冲击

显然,对出口贸易依存度过大、出口价格弹性较低和科技含量较低的出口行业,在人民币升值过程中,将受到较大的冲击,如果没有提前做好应对的准备,甚至可能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被淘汰。人民币升值对纺织品的负面影响是根本性的,纺织品是我国具有比较优势的大宗出口商品。我国纺织品出口占全球纺织服装出口的2%左右,仅次于欧盟十五国,居世界第二位[ 2015年5月19日环球网:中印两国纺织业竞争力PK]。与其他国家比,我国纺织品生产和贸易方面拥有价格方面的优势,出口价格对我国纺织品的国际竞争力至关重要。人民币升值对技术含量低的纺织品、服装、鞋帽等外向型加工制造业也影响较严重。

四、我国的应对措施

(一)加强管制减缓人民币升值

加强短期资本流动的管制是降低人民币进一步升值的重要途径。对于像企业境外直接投资、

大型中资跨国公司的全球资金调拨以及银行持有更多的海外资产等应逐步放宽,扩大国内企业和居民用汇的权力等。实行差别准备金制度,适当提高对新增非居民人民币存款的准备金要求,从而降低银行支付给新增非居民人民币存款的利率,鼓励境外机构发行人民币债券、并放宽境内机构发行外币债务管制。此外,改革人民币汇率制度有助于缓解人民币升值带来的压力。

(二)控制、合理利用我国的外汇储备

近年来,中国外汇储备增幅之快,数量之大,引起了国内外诸多经济学家关注。:截至09年一季度末,我国外汇储备已经超过2万亿美元,在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面对美元的大幅贬值,如何合理利用我国巨额外汇储备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问题。外汇储备高速增长,人民币的外汇占款也相应增加。由于中央银行是外汇的主要购买者,不得不被动增加基础货币投放。这样增加了通货膨胀的压力和宏观调控的难度。另外,外汇储备占有大量资源,不能用于国内投资和消费。中国拥有庞大的外汇储备,应将外汇储备投入到生产中去。大力支持“走出去”战略。

(三)积极扩大内需,减少外贸出口依赖

我国经济逐步融入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中,我国外贸依存度由1978年的8.9%上升到08年的59.8%[ 《中国宏观经济运行报告(2014~2015)》常山著]。由于国内内需不足,对外贸易曾经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拉动力,在人民币进一步升值的不稳定预期下,进出口的任何变动对我国的经济影响都是相当大的。入世以后,面对经济的日益全球化,发展对外贸易依然是我国发展经济的必然选择。但是,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单纯的依靠出口导向的发展战略是非常危险的,我国经济增长应转向内需为主。我国应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发挥比较优势,强化国内区域分工。还要完善住房、医疗、教育、养老等公共产品的建设。

(四)调整贸易结构,促进产业升级

我国目前产业结构层次较低、出口依存度高,所以我们要努力提高出口商品中工业制成品的比重,提高出口产品的供给弹性,同时也要注意技术引进和产品研发,注重质量,创品牌效应,提高出口商品的技术含量,减少高科技产品如光学、医疗、精密仪器和设备等对国外的依赖,通过在进出口两方面的努力来减轻人民币升值对我国贸易的不利影响。

(五)积极推进技术创新,增强国际竞争力

我国企业必须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来提升其国际竞争力。技术创新能力是企业发展技术能力的核心,企业要想超过或战胜技术领先者,必须提高技术创新能力。中国的国家经济安全从微观基础上讲,最根本的就是要提高中国企业的全球技术创新竞争力,包括技术研发竞争力、技术垄断竞争力和技术利用竞争力,惟有提高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并实现技术创新力与市场控制力的统一,才能确保中国的市场安全和技术安全,即国家经济安全。企业要把加大研究开发的力度,提高产品的质量,增加产品的附加值作为应对汇率变动的根本。

生涯规划

优势:

1、就业范围宽广。作为应用英语专业生具备较为好的语言优势,毕业生适合于外经贸各部委、贸易公司、涉及外交的机构、外商投资企业、跨国公司、金融国贸等单位的秘书、翻译、业务人员或行政管理人员等事情,同时也适合于各级政府涉及外交的部分、各类外向型企业或公司以及银行、保险、海关、边防、高等院校及科研部分事情, 商务英语就业远景经济全世界化、市场国际化的进一步深化,各个范畴都离不开英语人材,尤其是即懂商业贸易、市

场营销、经济管理, 2、就业前途光明。英语作为一门国际性的语言,在世界上各个国家被广泛接受。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英语专业生的需求量也随之增加,各个方面所需要的英语人才也随之增加;人力资源管理作为一门管理人的学科也越来越被广大企业重视和接受。

3、作为英语专业本科生,人力资源管理的研究生毕业,具有相对较大的优势来赢得外企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工作。这是符合社会需求的一类人才。

弱势:

1、当代社会竞争是激烈的,而且这种激烈的战争将愈演愈烈。在外企工作的挑战性比较高,需要的能力也会较强,因此,对个人的能力要求会比较高。在外企竞争较强,压力也会比较大,如果没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和学历能力很难再公司立足。

2、作为英语专业生,跨专业考研比较困难。考研压力比较大。

机会:

1、现今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国际交流也变得更加频繁和深入。因此,对于英语专业人才的需求量也会增加。

2、英语是国际通用语言,很多国家和地区都将英语指定为官方交流语言. 英语专业就业前景好被称最有“钱途”众所周知,即使在近年来大学生普遍不景气的情况下,大多数院校英语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率仍然保持90%以上,英语专业就业前景乐观。

3、入世后,经济全球化、市场国际化的进一步深化,各个领域都离不开英语人才,尤其是即懂商业贸易、市场营销、经济管理,又精通英语的复合型人才更是紧缺,英语人才已成为各行业、各领域的骨干人才、通用人才.在外资企业或合资企业工作中,英语已成为重要的交流工具.

威胁:

1、现在英语作为一种世界通用语言,越来越普及,当前主修英语专业的学生也越来越多。辅修英语专业的人也在增多,因此,大量的竞争必然会有失败者,要想在英语专业毕业后找到好的、满意的工作,必须努力学习,把自身的能力提升上去。

2、人力资源管理现今已经成为热门专业,很多本专业生频繁涌现,因此竞争力比较大。

结论

近几年来,随着高校大规模的扩招,毕业生数量日益增多,大学生就业难问题也越来越成为热点话题,在大学期间提高自身的就业能力是解决大学生就业难有效途径。我国是人口众多。由于人口膨胀,就业负荷加重。随着高校大规模的连年扩招,在校大学生人数急剧增加,毕业生人数也越来越多。据统计至2009年,我国大学毕业生面临就业的人口累积达到800多万。在毕业生数量日益增多、就业难日益明显的情况下,大学生在校期间就应提早做好就业的准备,努力提高自身的就业能力,更好地就业。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