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在教学中如何使用教材

教师在教学中如何使用教材
教师在教学中如何使用教材

教师在教学中如何使用教材

赤马港学校黄凡香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进行,教师灵活和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显得越来越重要。正确处理和灵活运用教材已成为教师的一项基本功。在英语课程标准教学理念的指导下,教师可根据实际需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变“教教材”为“用教材教”,灵活处理教学内容。教师在教授新教材的过程中,应善于结合教学实际的需要,灵活地和有创造性地使用:对教材的内容进行适当的补充和删减;对教材不太合适的内容和活动进行替换并根据实际教学需要扩展和延伸教学内容或活动步骤,弥补教材中由于教学活动难度过高或过低造成的缺陷;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对教材内容的顺序进行调整;由于客观条件的差异、学生现有水平的差异以及教学实际情况的差异,有时教材推荐及建议的教学方法不一定适合实际教学的需要,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在教学方法上还需要进行调整,才有利于提到教学效果。

(一) 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应当遵循的原则

1.从课程标准出发。我们在处理教材时,首先要考虑课程标准的培养目标和要求。教材是对课程标准的再创造与再组织,教师要钻研课程标准和教材,才能够正确理解编者的意图。这是一种对课程的发现和创造。若教材不能实现课程标准要求,就需要对教材进行取舍,重新整合。

2.从学生实际出发。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面对的是活生生的有个性、有特点的不同学生,他们有着不同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储备。因此,教师必须研究个体学生现有水平,立足现有水平,挑战潜在水平。为此,我们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从学生的原有知识基础出发,在原有的经验上加上新学的英语语言知识,

发展原有的知识能力,构建新的知识能力。

2)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用教材将语言与生活相融合。

3)从具体的教学情境出发。

4)在实际的语言教学过程中,可以将英语与其他科目很好地结合起来。(二)、创造性地运用教材的方法

在新课程标准下,教师首先是一个创造者,任何一本教材都不可能没有教师的再创造.当然我们要发挥集体教研的力量,集思广益,结合实际教学需要,灵活地、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对教材的内容、编排顺序、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适当的取舍或调整。

1.调整教学内容的顺序和组合教学内容。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心理特点和教学的实际情况,教师可对教材内容的顺序进行适当的调整,使其更符合学生的兴趣和能力需要,更加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以引导学生更有效地学习。

1)单元之间的调整指依据学生的兴趣和认知特点,对各单元的顺序进行调整。

2)单元内的调整指教师根据单元内知识的逻辑顺序,对教学内容作重新调整,从而更好地体现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

3)课内调整指重新调整和组合某一课时中几个部分的顺序。

2.拓展和补充教学内容。教师应根据需要对教材内容进行延伸和适当的补充。中学生正处于记忆的黄金年龄段,其大脑对语言吸收的潜力是巨大的,教师应运用遗忘规律来引导学生记忆单词,同时采用多种方法帮助学生扩大词汇量,使他们成为高效的学习者。教师还应适时增加相关的阅读和写作训练,或让学生在阅读的基础上展开讨论等。此外,教师还应设法拓宽教学资源的途径,比如,广播

电视节目、音像资料、多媒体光盘资料、各种形式的网络资源以及报刊杂志等。教师应充分利用这引起资源,采用不同的形式让学生亲身感受和体验语言及其运用。

3.更新教与学的方式,活化教学内容。教师在教学中应加强英语教学的开放性和灵活性,更新教与学的方法,让教材为我所需,为我所用。教师对教学设计的合理性不仅能够激活教学内容,而且还能激发学生创设出更多有意义的活动,使课堂充满活力。教学设计应留给学生更多的创造空间,通过课堂延伸出来的活动更具有活动性、创造性和使用效率。

4.把课堂建成语言实践场地。英语作为一种语言,其本质是交际。我们不仅要教给学生语言知识(词汇、语法、功能、话题),更要教给学生语用技能(听、说、读、写)。我们每一位英语教师应明确,英语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一位外国教学专家曾说过:“成功的外语课堂教学应在课内创造更多的情景,让学生有机会运用已学到的语言材料。” 我们的中学生生活在非英语交际环境中,英语课堂是他们尝试用英语进行交际的主要场地。在英语课堂上,教师应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基础出发,创造多种情景,引导学生进行大量语言实践活动,有计划地设计大量训练内容,给学生创设充分进行英语实践活动和交流的机会,使他们真正理解、掌握和运用英语,让学生在用中学,在学中用,从而巩固语言知识,掌握语言技能,在语言实践中提高运用英语的能力,让学生真正学会“用英语去做事”,增强实践能力,培养创新精神。

如果我们经常注意学生的英语实践活动能力,充分体现英语的交际能力,不仅学生的思维能活跃起来,而且也能培养他们的科学态度和创新意识。例如,在

课堂上,我经常引导学生去讨论问题:如,What do you want to be when you grow up? Why? Do you think it is good or bad for the teenagers to get on line?鼓励学生用英语采访,结合教材编对话、演短剧,目的是通过这些开放性的活动启发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热情,提高学生运用英语的能力。

总之,在这些年来的教材使用中我体会到:教师只要以“课标”精神为指导,充分理解教材,在把握教材的基础上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学生才能创造性地学。老师要用动态的眼光来用活教材,使教材内容更加现实,有意义,富有挑战性,才有利于学生主动开展活动,深刻英语学习过程,并获得积极地情感体验,从而最大限度地促进自身发展,也才能真正体现出教材的生机与活力,挖掘出学生的潜力。

新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教师教学用书(教学参考)

新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教师教学用书(教学参考) 目录 编写说明 (2) 一、教科书编写思路 (2) 二、教科书主要内容 (2) 三、教学目标 (5) 四、使用教科书要注意的问题 (5) 五、教师教学用书的内容和编写意图 (6) 第一单元 (8) 单元说明 (8) 教学要点和课时安排 (8) 1大青树下的小学 (9) 2 花的学校 (12) 3 *不懂就要问 (15) 口语交际 (17) 我的暑假生活 (17) 习作 (20) 猜猜他是谁 (20) 语文园地 (21) 第二单元 (23) 单元说明 (23) 教学要点和课时安排 (23) 4.古诗三首 (24) 5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 (27) 6秋天的雨 (30) 7 *听听,秋的声音 (32) 习作 (33) 写日记 (33) 语文园地 (35) 第三单元 (39) 单元说明 (39) 教学要点和课时安排 (40) 8 去年的树 (40) 9 * 那一定会很好 (44) 10 在牛肚子旅行 (45) 11 *一块奶酪 (48) 习作 (49) 我来编童话 (49) 语文园地 (51) 快乐读书吧 (52) 第四单元 (56) 单元说明 (56) 教学要点和课时安排 (56) 12总也倒不了的老屋 (57) 13*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 (63)

14*不会叫的狗 (66) 口语交际 (72) 名字里的故事 (72) 习作 (73) 续写故事 (73) 语文园地 (74) 第五单元 (77) 单元说明 (77) 教学要点和课时安排 (78) 15 搭船的鸟 (79) 16 金色的草地 (81) 交流平台与初试身手 (82) 习作例文与习作 (84) 第六单元 (86) 单元说明 (87) 教学要点和课时安排 (87) 17古诗三首 (87) 18富饶的西沙群岛 (90) 19海滨小城 (93) 20美丽的小兴安岭 (95) 习作 (97) 这儿真美 (97) 语文园地 (98) 第七单元 (100) 单元说明 (101) 教学要点和课时安排 (101) 21大自然的声音 (101) 22父亲、树林和鸟 (104) 23带刺的朋友 (107) 口语交际 (109) 身边的“小事” (109) 习作 (111) 我有一个想法 (111) 语文园地 (112) 第八单元 (115) 单元说明 (115) 教学要点和课时安排 (115) 24司马光 (115) 25掌声 (118) 26灰雀 (121) 27 *手术台就是阵地 (123) 口语交际 (124) 请教 (124) 习作 (126) 那次玩得真高兴 (126) 语文园地 (127) 附录: (129) 识字音序表 (129)

作为一名教师应如何进行说教材

作为一名教师应如何进行说教材 一、说教材前的准备工作: 1.熟练把握教材体系: 把握教材不仅是指理解教材中的每个知识点,更是对教材的整体把握。要求教师熟悉本学科的课程标准,了解教材编者的意图,清楚整个学段教材的逻辑线索,能够把前后相关的知识整合起来。 2.正确理解“什么是说教材”: “说教材”不同于“通教材” “通教材”仅仅是把教材的知识点从头到尾“通”一遍,把不明白的问题和重点、难点搞清楚,一般是教哪册“通”哪册,并没有注意教材的整体性和课标的要求。 而“说教材”要求教师要整合教材,不管教哪个年级的,都要了解整个学段的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材的编写意图,要从教材的知识体系、能力体系和价值体系三个层面来把握教材。 二、说教材的主要内容: 1.说课程目标。 如果说整个学段(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的教材,要说本学科的总体目标和阶段目标;如果说一册的或一个阶段的教材,要说本阶段的目标。(依据课标) 2.说内容标准。 根据课程目标,本学段或阶段从几个方面或领域(如语文的五个方面、数学的四大领域、英语的五个方面等)提出了具体要求。(依据课标) 3.说使用版本教材的特点和内容结构。 其中包括课本的编写意图、编排特点、知识与技能的范围等。(依据教材和编者的解读)4.说知识和技能的立体式整合。 不管是说一册还是一个单元,都要把本学段的同类知识进行立体式的整合。(依据课标、教材和编者的解读) 5.说教学建议。 根据课程标准和所用教材的特点,谈具体的教学建议。(依据课标、教材和编者的解读)6.说评价建议。 根据课程标准和教材的特点,谈如何评价三维目标的落实情况。(依据课标、教材和编者的解读) 7.说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教师可以依据课标、教材和编者的解读对所说内容进行资源方面的开发和合理的利用。 三、说教材应该注意的几个方面: 1.树立整体意识 要求“说教材”要从整体出发,把教材的各个部分、各个要素联系起来考虑,优化组合,形成对教材完整准确的认识。从整体到部分的感知、解读教材,自我构建知识网络,力争在课堂教学中明确方向,做到游刃有余。 2.树立课标意识 教师要努力做到“心中有课标、口中讲课标、课堂上践行课标”。“说教材”时将《课程标准》作为法定尺度,度量“说教材”于始终。 3.树立联系意识 教师应遵循教材内在的联系与规律,将外在的与内在的联系用简明准确的语言揭示出来。 4.树立层次意识 教师在“说教材”时应做到“层级分明,脉络清晰,突出重点,详略得当”。

教师如何走进新课程

教师如何走进新课程 新课程能否顺利实施,关键在于教师能否适应要求,当务之急是要加深教师对新课程的理解,提高教师实施新课程的能力和水平,使教师尽快走进新课程。 一、教师的角色将发生哪些改变 新课程强调,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教师将由居高临下的权威转向“平等中的首席”,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教学过程是师生共同开发课程、丰富课程的过程,课程是动态的、发展的。按照新课程的要求,教师应当帮助学生制定适当的学习目标,确认和协调达到目标的途径,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学习策略,创造丰富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建立接纳的、支持性的、宽容的课堂气氛,与学生分离自己的感情和想法,和学生一道寻找真理,并且能够承认自己的过失和错误。教师应是一名积极的“旁观者”,要给学生心理上的支持,注意培养学生的自律能力。 二、教师需要哪些新的工作方式 新课程提倡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而综合能力的培养靠教师集体智慧的发挥,所以必须改变彼此孤立封闭、单兵作战现象,学会与他人合作,与不同学科的教师打交道。 新课程呼唤综合型教师,这就要求教师要改善自己的知识结构,使自己具有更开阔的教学视野,除专业知识外,还要涉猎科学、艺术等领域。 在未来新课程中,将出现课程资源的概念。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保证课程的基本条件,教科书越来越不可能成为惟一的课程资源了,学校和教师应该成为课程资源开发的重要力量,教师应当学会主动地有创造性地利用一切可用资源为教学服务。 三、教师需要哪些新的技能 为适应新课程需要,教师应具有新的教学技能和能力,如,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课程开发和整合的能力,将信息技术与教学有机结合的能力,广泛利用课程资源指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的能力等等。教师对教科书的依赖程度将越来越低,教师不仅会教书还要会编书。另外,新教材提供许多新的教学形式,每一节课都充满新意,要求教师要有创意地进行教学。 四、新的学习方式带来哪些挑战 此次课程改革在继承传统的接受式学习的基础上,增加了研究性学习、探究性学习、体验性学习和实践性学习等方式,实现了学习方式的多样化。学习方式的改变是对未来教师最大的挑战,教师将随着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而重新建立自己的教学方式,在探究性学习中,教师应当引导学生不断提出问题,使学习过程变成学生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教师要帮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帮助学生实现由知识向能力的转化。 五、教学策略将发生哪些变化 根据新课程理念,教师的教学策略将由重知识传授向重学生发展转变,由重“教”向重学生“学”转变,由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由统一规格教育向差异性教育转变。 现代教育所面临的挑战要求教师在实践中,不断对自己的教育教学进行研究、反思、自我评估,对自己的知识经验进行重组,树立终身学习意识,保持开放心态。

在教学中如何处理教材

在教学中如何处理教材 xx小学 xxx 如何上好一节数学课?课堂教学应注意什么方法和技巧才能达到好的效果呢?下面结合我平时的教学经历、校内集体备课活动,谈谈我对新课程改革下,如何上好一节数学课,怎样处理好教材的一些看法。 一、认真备好课 备课是深入钻研教材,提高教学质量的前提,加强教学,首先要加强备课。我认为备课包括的范围很广,教师阅读参考书和业务报刊,广积资料,以及教师进修自学,平时不断提高自己的政治思想觉悟和业务水平,备课要备课程标准,备教材,备学生,备作业,备教学设计,课中调整,课后反思。结合自己平时备课的经验和收获以及备课出现的不足,下面我谈谈在新课程理念下自己对“备”的见解。 (一)、备课程标准根据教材内容,课程标准是备课的依据,是指导教学的纲领性文件,备课必须准确体现课标的理念,符合课标的要求。明确课程标准规定的教材内容、阶段性目标,课程标准中涉及本学期教学内容的教学要求及建议,要结合教材实际、学生实际、教师实际确定教学任务和目标,包括教学总时数、周时数、章节(单元)的教学进度日程安排,相关的实践活动安排,小结、测试安排,做到“心中有标”。 (二)、备教材。教材是课堂教学的一个载体,吃透教材是备好课的一个关键因素。但教材只是一个载体、一个凭借,记得《课标》

中曾指出的“要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对教材进行再加工,创造性地设计教学过程”这一理念,所以我在使用教材时,根据教学内容以及所教学生的特点,也对一些教学内容进行适当调整。如果学生对教材内容非常熟悉,就要对教学难度予以适度的提升,比如在做练习时,可在最后设计一些与课堂内容有关的拓展思维题,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给他们“挑战”;如果学生对教材内容难以理解,就要考虑是否变换设计角度与思路,降低内容的难度与坡度,使学生能“跳一跳,摘到果子”,体验成功,激发良好的学习意愿。创造性使用教材还包括扬弃教材中的某些内容、某些做法,使之更加完善,具有更高的可操作性。总之,备教材时既要尊重教材,又不局限于教材;既要灵活运用教材,又要根据学校、学生实际情况对教材进行创造性的理解,切实发挥新教材的作用。一句话,备教材的目的是为了提高教学质量。 (三)备学生。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数学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 因此,要从学生实际的经验和知识水平出发,在充分了解学生“认知前提”的基础上进行备课。备课时尽量做到:凡是学生自己能够探索得出的,教师尽量不代替;凡是学生能够独立发现的,教师尽量不暗示;凡是学生难于理解或不易接受的,教师要点拨引导,让学生去主动建构;凡是学生独立学习有困难的,可通过小组合作,进行互相帮助学习。另外,备课时还要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分层施教,使基础较差的学生“吃得进,消得了”,使学有余力的学生“跳一跳,摘得到”,为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创造条件,使他们获得不同程度

部编版教材下,如何运用策略进行整本书阅读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df630376.html, 部编版教材下,如何运用策略进行整本书阅读 作者:刘芙蓉 来源:《课外语文·上》2020年第05期 【摘要】“多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是新课程标准给学生提出的要求,语文教学必须突破以往的课本篇章式教学,通过对学生整本书阅读进行指导和训练,进而符合新课标的标准。对整本书阅读的习惯培养,更利于学生阅读素养的提高,改变学生阅读碎片化与零散化的现状,利于学生形成更为完整的思想体系。因此,研究整本书阅读教育的方式方法迫在眉睫。本文将以部编版教材中“阳光读书吧”这一板块为例,探讨在部编版教材下,如何进行整本书阅读。 【关键词】整本书阅读;方法教育 【中图分类号】G624; ; ; ; ; ; ; ; ;【文献标识码】A; ; ; ; ; ; ; ; ;【文章编号】1672-0490(2020)13-0076-02 【本文著录格式】刘芙蓉.部编版教材下,如何运用策略进行整本书阅读[J].课外语文,2020,19(13):76-77. 一、明晰整本书阅读的意义 整本书阅读在新时代条件下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它能积极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促进学生学业的发展。接受了阅读整本书教育的学生,拥有了更广阔的阅读视野和阅读整本书的经验,逐渐掌握适用于自己的读书方法,培养了好的阅读习惯,提升了阅读的理解能力。整本书阅读的阅读方式是对传统碎片化、零散化阅读的改善,使学生的阅读更富有体系。零散化的阅读给学生带来的只能是信息碎片,一本书的整体思想无法从这些信息碎片中体现出来。而通过让学生去阅读一整本书更能带给学生作者的思想精神,推动学生思维体系总体上的提高,使学生形成自己独到的思想体系,利于个性化发展。 (一)利于教师能力提高 对于教师来说,在新教材下,如何有效进行整本书阅读也成了教师研究教学的新方向。整本书阅读的阅读方式更像人在日常生活下的阅读,人们喜欢阅读什么书,如何读完这本书,用什么方式记录自己的阅读收获,具有的个性特点,这些都是教师需要考虑到的,因此利于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以及对于整书阅读的统筹把握。

【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教师教学用书最新完整版

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教师教学用书目录编写说明3 一、教科书的主要内容3 (一)编排体系3 (二)编排内容3 二、教学目标10 (一)识字和写字10 (二)阅读11 (三)口语交际12 (四)写话12 三、教科书的主要特点及使用建议12 四、教师教学用书的内容和编写意图15 第一单元16 单元说明16 教学要点和课时安排17 1古诗二首18 2 找春天24 3 开满鲜花的小路30 4邓小平爷爷植树35 口语交际39 注意说话的语气39 语文园地一41 快乐读书吧43 第二单元46 单元说明46 教学要点和课时安排47 5雷锋叔叔,你在哪里48 6千人糕54 7 一匹出色的马60 语文园地二64 第三单元66 单元说明66 教学要点和课时安排67 识字68 1 神州谣68 2 传统节日72 3 “贝“的故事75 4 中国美食78 口语交际82 长大以后做什么82 语文园地三85 第四单元87 单元说明87 教学要点和课时安排88 8 彩色的梦90 9 枫树上的喜鹊93 10 沙滩上的童话99 11 我是一只小虫子104 语文园地四109 第五单元113 单元说明113 教学要点和课时安排114 12 寓言二则115 13 画杨桃119 14 小马过河124 口语交际128 图书借阅公约128 语文园地五131 第六单元133 单元说明133 教学要点和课时安排134 15 古诗二首135 16 雷雨141 17 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147 18 太空生活趣事多151 语文园地六155 第七单元158 单元说明158 教学要点和课时安排159 19大象的耳朵160 20蜘蛛开店164 21 青蛙卖泥塘169 22小毛虫173 语文园地七178 第八单元181 单元说明181 教学要点和课时安排181 23祖先的摇篮182 24 当世界年纪还小的时候187 25 羿射九日192 口语交际196 推荐一部动画片196 语文园地八198 识字音序表201 写字音序表201 编写说明教科书以《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年版)》为编写依据,吸纳语文课程改革的最新成果,遵循语文教育的基本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继承语文教育的优良传统,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致力于构建开放的、富有活力的教科书体系,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二年级下册延续二年级上册的编写思路和编排特点,继续稳步推进,有层次、有梯度地为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和提升奠定坚实的基础,为学生进入中年级做好平稳过渡、有效衔接。一、教科书的主要内容(一)编排体系本册教科书从结构体例上与二年级上册基本相同,围绕宽泛的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双线组织阅读单元,全册由 25 篇课文组成 7 个阅读单元,由 4 篇识字课组成 1 个识字单元。每个单元由 3~4 篇课文(包括课后思考练习题)和 1 个语文园地组成。在第一单元后编排“快乐读书吧”。“口语交际”穿插编排在语文园地之前,共编排 4 次。语文园地编排了“识字加油站”“字词句运用”“写话”“我的发现”“书写提示”“展示台”“日积月累”“我爱阅读”等栏目,其中“书写提示”“我的发现”“展示台”在各单元语文园地中穿插安排,“写话”与“口语交际”轮流出现。教科书有 3 个附表:识字表、写字表、词语表,分别是本册要求认识的 450 个生字,要求写的 250 个字及要求会写的词语。(二)编排内容 1.识字写字本套教科书遵循“认写分开,多认少写”的原则,科学安排识字、写字的顺序。识字采取分散识字和集中识字相结合的方式,既随文识字,也通过专门的识字课以及语文园地中专设的栏目“识字加油站”进行集中识字。二年级下册的识字课以弘扬传统文化为主题,让学生通过童谣、传统民谣、介绍汉字文化与中国美食的文章,了解祖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在丰富的内容中识字写字,使学生受到各方面的熏陶感染。“识字加油站”紧密联系学生生活,引导学生从生活中通过公园导览图、职业名称、玩具名称等识字,激发学生识字兴趣,培养自主识字的习惯。教科书十分重视培养学生自主识字的能力。在一年级对汉字的偏旁、结构、汉字的构字原理有了初步了解的基础上,针对二年级合体字增多的情况,教科书进一步强化了形声字形旁表义、声旁表音规律的教学,并充分利用这些规律,引导学生大胆地猜读生字,自主学习课文。写字方面,在一年级正确书写 300 个汉字、掌握了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基本笔顺的基础上,二年级不再呈现新笔画,要写的字也不再做笔顺跟随处理。要求写的字,优先选择构词率较高、笔画比较简单的字。 2.阅读本册课文内容丰富:既有弘扬爱国主义、革命传统教育、中华传统美德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思想内容的课文,如,《邓小平爷

教师如何进行教材分析

教师如何进行教材分析教材分析与处理是教师备课中一项重要的工作,是教师进行教学设计编写教案、制订教学计划的基础;是备好课、上好课和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的前提和关键,对顺利完成教学任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教材分析和教法研究的过程,既是教师教学工作的重要内容,又是教师进行教学研究的一种主要方法,这个过程能够充分体现教师的教学能力和创造性的劳动。所以,教材分析与处理的过程,就是教师不断提高业务素质和加深对教育理论理解的过程,对提高教学质量,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教材分析的基本方法和基本要求如下: (一)能按照课程标准,分析教材的编写意图和教材的特点 (二)会分析教材的知识结构、体系和深广度 (三)能以整体为背景,分析各部分教材的特点 (四)掌握方法论分析法 (五)会分析教材的重点,掌握处理重点的方法 (六)会分析教材的难点,掌握处理难点的方法 (七)能在分析教材的基础上,酝酿设计教学过程,确定教学方法 教材分析是教师工作的重要内容,教师对教材的分析状况直接影响着其课程的设计、组织与实施,从而间接影响着教学质量的好坏。因此,教材分析对教师而言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新教材改革的今天更需要教师对教材有更新的认识。那么,何为教材分析?其主要的步骤与方法有哪些呢? 新课程改革在课程目标的设置、课程内容的组织、课程的实施、课程评价的出发点方面与过去有所不同。在此种形势下,为了更有效地组织并实施教学,深刻理解教材分析的涵义及其意义、弄清教材分析的步骤、掌握教材分析的方法对教师而言就显得至关重要。 一、教材分析的涵义 首先,教材分析不再是就事论事的狭义的对教材内容的分析,而是基于学生发展和学校社会背景下的整体分析。 其次,教材分析要在以教学大纲、教材和学生为依据的基础上,认真研读教材正文内容和栏目,结合课标要求以及教师用书,分析五条明线索和一条暗

教师如何高效使用新教材

教师如何高效使用新教材 随着新课程的全面实施,教师如何使用新教材的问题逐渐凸显出来,教师对新教材的理解和把握是能否成功推进新课程的关键。课程改革使教材趋于多样化,教材的多样化使教材作为教学中唯一“法定文化”的地位渐趋动摇,教材的定位也逐渐由“控制”和“规范”教学转向“为教学服务”。然而,在实际教学中许多教师仍以旧的观念和方式使用着新教材本文根据实际调研情况,谈一谈新教材使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教师的应对策略。 一、教师对新教材感到难以适应的原因 1、没有领会课程标准的精神 课程标准规定了不同阶段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所应达到的基本要求,如果教师不深入地研究研究课程标准势必会造成对教学目标的模糊认识或曲解教材编写者的意图,造成在使用新教材上的困难。 2、新教材内容的组织和呈现方式不同 传统的以学科知识为中心编制的教材,追求严密的学科知识的逻辑结构。知识主要以结论的形式呈现在教材中,教师的教只是把教材中的知识点落实下去,使学生掌握教材所编排的内容。新教材一方面突破了学科中心,不刻意追求学科体系的严密性和系统性,另一方面从学生的经验出发。密切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的现代社会科技发展的联系。并且新教材是以多样化的探究活动形式呈现知识内容的,结论的呈现不像传统教材那样清楚,需要学生通过探究活动来获得。许多教

师在实际的教学中跳不出旧的“依纲靠本”框框,感觉新教材不好教了,知识不系统了,结论不明确了,自己很还适应,甚至很茫然,很苦恼。 3、对教材功能的认识不准确 传统的以传授知识为中心的教学,教师把教材奉为“圣经”,教材控制着教师的教和学,教师教学的目的就是“落实知识点”,使学生掌握教材所安排的内容,而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新课程改革,将教材作为学生学习的“范例”和“媒介”教材只是实现课程标准的重要资源,学生通过教材内容的学习不仅获得具体的知识,更重要的是亲身经历探究过程,养成情感态度价值观,这种教材观要求教师“用教材去教”,要积极主动地选择和自主开发教材视野以外的教学资源。 二、在新课程实施中创造性地开发和使用新教材 我国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经说:“教材只能作为教课的依据,要教得好,使学生受益,还要靠老师的病况善于运用。” 1、认真分析和理解教材编写的意图 教学过程是将教材的知识结构转化为学生认知结构的过程,教师在教学中要树立整体观念,从教材的整体入手。通读教材,了解教材的编排意图。 2、深入分析和挖掘教材内容的多重价值 新课程强调“改变课程过于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开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形成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2020年新教师入职培训心得体会两篇

2020年新教师入职培训心得体会两篇 2020年新教师入职培训心得体会两篇篇一通过10天的培训学习,使我接触到了专家学者们的教育新理念,学习了不少优秀教师的课堂教学设计,同时还与市内的一些一线教市进行了充分的交流和学习。收获颇多,感触较深的同时,也认识到了自己掌握的教学技能的不足,因此,可以说这次培训来的很及时,培训内容很深刻,培训的效果将影响深远。崭新的教育理念和先进的教学模式触动着每位新教师的心灵,作为一教师的我深深感到学习的重要性,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立足于自己的本职工作,加强理论学习,转变教育教学观念,积极实践新课改,铺设好自己的专业化发展之路。 在培训过程当中,我所遇到的每一个老师都流露出积极、乐观、向上的心态,我认为,保持这种心态对每个人的工作、生活都是至关重要的,这将深深地影响着我、激励着我对今后工作的态度。我积极利用空余时间学习教育理论,学习先进经验和新的教育理念来不断的充实自己,更好的进行教育教学实践。下面就以我的培训实践来谈谈自己的体会。 一、加强学习,不断培训,自觉走进新课程作为传道授业的老师,只有不断的更新自己的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不断的完善自己,才能教好学生。如果自身散漫,怎能要求学生认真。要提高我们的自身素质,这要求我们年轻教

师多听取学生和老教师的各种意见。并且自身不断的学习,积极学习,不断开辟新教法。摒弃旧的教学方法,把先进的教学模式引入课堂。 多年来,老师教,学生学;老师讲,学生听,这已经成为固定的教学模式,新课改向我们提出了新的课题,这种教学模式限制了学生的发展,压抑了学生学习的热情,不能焕发学生的潜能,与此同时,通过培训学习,“合作学习”、“主动探究”、“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等新型的教学模式为课堂注入了生机与活力。通过培训我认识到:这些新的教学模式给学生更加自由的学习空间,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理念,老师要自觉地把新的教学模式引入课堂,改变课堂的面貌,使课堂气氛活跃;教学民主;学生的学习热情高涨;师生关系融洽。才能充分体现素质教育的根本目标。 对于一个教师,通过这次培训,让我懂得了多媒体的重要性;让我懂得了如何使用这些教学资源。使我学会了制作教学用的课件。学会了设计教学设计。在教学设计过程中,我依据教育教学原理、应用系统、科学的方法,研究、探索教和学系统中各要素之间及要素与整体之间的本质联系,然后对教学内容、教学媒体、教学策略和教学评价等要素进行具体计划。而现在的我常常利用网络资源、各类相关专业的书报杂志,了解现代历史科学的动向,搜集一些新的历史学成果介绍给学生,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开拓自己的教

一节好课教师对教材的处理

一节好课教师对教材的处理、学生的思维发展等固然重要,我认为课堂上教师有效的评价语言犹如冬日里的暖阳,沙漠中的甘泉,更能影响课堂教学气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促进学生发展,提高课堂效率,有时甚至能影响学生一生的发展。《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在回答、表演、朗读等活动后教师作出的评价语言,是实现“情感态度”目标的重要措施之一。好的评价语可以开启学生积极的学习心智,产生愉悦的学习情绪,引发向上的学习动力,建立足够的学习自信。本节课中,张老师对学生的评价大约50次,这些评价语言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总体来说:本节课教师的评价语言具有如下特点: 1、有适度的激励性。激励性的教学评价语言是学生学习信心的催化剂。为了让学生品尝到学习的快乐和成功的喜悦,张老师在睁大眼睛寻找学生的闪光点,不吝言词地给予热情的鼓励。“你们高高举起的小手就是送给老师最好的礼物,老师真高兴呀!”“老师相信你一定是我们班读书最棒的同学!”“不错!敢于大胆想象,继续发扬!”。这些激励性的话语唤起了学生心中的憧憬,点燃了学生自信的火花。 2、富有一定的针对性。《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重视对学生多角度、多创意的评价。”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根据每个学生表达的独特性和个性化进行针对性的评价。如:“以强欺弱,说明你平时爱看课外书!”“谁可以比他读得更好?”“你应该读得再凶一点!”。这些贴切的评价语客观地指出了学生的长处及存在的缺点

3、具有一定的生成性。课堂教学中,教师有强烈的资源意识,去努力开发、积极利用生成性资源;善于抓住课堂上的每一个契机,用自己的评价语言去引领课堂中的精彩生成。如:“说错了也没有关系,敢于说就是进步!”教师的那些评价语言既保护了学生强烈的自尊,又引导了课堂的生成。 4、教师的评价语言能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在课堂教学中,对于来自学生的反馈信息,教师善于巧妙地点拨、引导,如学生读书时作出这样评价:“古人说,读书时要做到‘眼到、口到、心到’,我看,你们今天达到了这个要求。”读完后说:“读得非常响亮、流利,如果速度再放慢些,并掌握语气,同学们会更佩服你的,继续努力!”“读的时候要读出自己内心的感受,别让别人的感受影响了你!”教师就是机智地运用了教学评价语言的导向性,成功地生成了课堂的精彩。 5、教师的评价语言机智有趣。在课堂上,教师这样说:“是我喷洒的量不够,还是除草剂是假冒伪劣产品,你还是这么精神!”这样的幽默评价调节了课堂的气氛,激发学生的兴趣,启迪学生的智慧,让学生在和谐愉悦的氛围中得以发展。 6、课堂评价方式的多样化,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在课堂上,张老师除了善于用激励性的语言外,还经常用无声鼓励,即用表示赞许、喜欢的体态语言进行评价。例如,学生有独特见解时教师传递给他一个赞赏的眼神等。当学生声情并茂地朗读完课文,会情不自禁地为他鼓掌;学生从老师这亲切多样的体态语言中感受到了关爱;感受

统编三上阅读策略单元教材解读与教学建议

统编三上阅读策略单元 教材解读与教学建议 一、统编教材设置阅读策略单元的意义和价值 阅读策略主要包括预测、连结、提问、图像化、推论、自我监控等等。 中高年级:强化阅读习惯和方法的养成。三年级起的编排: 教材中的其他阅读策略: 复述:帮助学生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目标 二年级,借助图片等讲故事; 三年级,详细复述; 四年级,简要复述; 五年级:创造性地复述。 默读: 课程标准 一、二年级,重点训练朗读正确,二年级开始练习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 三、四年级,有感情地朗读、分角色朗读,逐步提高默读速度,做到一边读一边想; 五、六年级,重点训练提高默读速度,学习扫读等。 二、三上阅读策略单元——“猜测与推想”教材解读(12、13、14课) 推测策略单元教材编排的独具匠心

预测阅读策略教学尝试 1.直接解释:介绍将要阅读的材料中,需要使用哪一种策略,什么时候使用,该如何使用(明确策略的有效性及使用过程) 2.示范作用:采用出声思考的形式,让学生示范自己使用该策略。(使学生 认识策略的可操作性;) 3.指导练习:指导学生进行由简至难的练习,逐渐减少指导数量;(通过练 习逐步掌握该阅读策略;) 4.独立练习:学生独自完成阅读和阅读策略的使用;(通过练习逐步掌握该 阅读策略;) 5.总结反馈:再次向学生明确简述策略的操作步骤,该策略在其他情景下使用;(明确阅读理解策略的应用性和迁移性)。 预测策略指的是读者在阅读中根据文本的线索、自身的背景知识以及生 活经验对文本的情节发展、故事结局、人物命运、作者观点等方面进行自主 的假设,并在阅读过各中寻找文本信息来验证自己已有的假设,如此反复假设、验证,不断推进阅读。 阅读线索——形成假设——寻找资料检验假设——形成新的假设 三、预测阅读策略单元教学建议 1. 激活原有知识,产生阅读期待 (例:看图猜成语——猜测与推想,不是胡猜,是有依据地猜,是阅读时的 法宝) 2. 充分呈现学生推想的过程,丰富认知图式

人教版2019版初二物理上册教师教学用书补充练习及解析

1 人教版2019版初二物理上册教师教学用书补充练习及解析 第1章 机械运动 一、填空题: 1.如图所示,物体的长度是 。 2.小明测量小球的直径,记录的数据分别是:2.41cm 、 2.43cm 、2.40cm 、2.42cm ,这个小球的直径是 。 3.如图所示,是某同学测量物体长度的做法,不正确 的是 , 。 4.一支铅笔的长度约为20 ,一位 初二学生脉博跳动10次的时间约为0.2 。 5.一张纸的厚度约为70μm = m.某同 学测得物理教材的长度为26.12cm ,则他使用刻度 尺的分度值是 。 6.火车站并排停放着两列火车,车上的乘客都说自己的车相对地面是静止的。一段时间之后,甲车上的人说甲车相对地面是静止的,乙车上的人却看到甲车在向后运动了,乙车上的人是选 为参照物的。 7. 一汽车在九江至南昌高速公路上行驶,汽车的速度表指针在数字100附近左右摆动,表的下部有“km/h ”字样。以这样的速度,车在遇到“距南昌120km ”的路牌再到路牌“距南昌40km ”之间需要的时间为 min 。 8.汽车在长100 km 的公路上行驶,前50km 的速度为20m/s ,后50km 的速度为10m/s ,汽车在这100km 公路上的平均速度为 m/s 。 二、选择题: 9.火车在平直的轨道上以20m/s 的速度做匀速运动,通过的路程是1000,则通过这段路程所用的时间是() A .100min B .5min C .50s D .0.08s 10.使用拉长了的软塑料尺测物体的长度,测量结果将( ) A .比真实值偏大 B .比真实值偏小 C .不受影响 D .和真实值完全一样 11.下列长度单位换算正确的是( ) A .9.6nm=9.6×10-3μm =0.96mm B .9.6cm=9.6×10mm=96mm

教师如何读懂教材

教师如何读懂教材 教师必须首先通过研究和分析、理解和掌握新教材的编写意图。一是要研读手头教材,理解编者意图;二是要研读不同版本的教材,通过不同版本教材的比较研究,弄清现在的课标教材与原来的义务教育教材有哪些变化;几个不同版本的课标教材在同一个内容的教材呈现方式上有什么不同。通过研读,弄清各种版本课标教材的编排特点,博采众家之长。 弗赖登塔尔曾经这样描述数学的表达形式:没有一种数学思想,以它被发现时的那个样子公开发表出来。一个问题被解决后,相应地发展为一种形式化技巧,结果把求解过程丢在一边,使得火热的发明变成冰冷的美丽,因此他说:“教材是教学法的颠倒”。 教材所呈现的是形式化的、冰冷的结果,教学如果从这些“冰冷”的形式开始,学生就不可能经历“火热”的数学思考过程。读懂教材,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教师对教材的二度开发。这就涉及到教材资源的开发与利用问题。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新一轮课程改革提出的新目标,其目的是要改变学校课程过于注重书本知识传授的倾向,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

和经验,适应不同地区不同学生发展的需要。那么,在新课程背景下教师应如何开发和利用教学资源呢? 一、有效地挖掘和用好教材资源 新教材与以往的教材相比,从材料的选择到呈现方式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实验教材不仅考虑了数学自身的特点,还遵循了学生学习数学的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为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知识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与发展。教师用书也减少了以往对教材的详细分析,取而代之的是对教师教学的一些建议。从编者的意图来看,主要是想给广大教师提供更为广阔的创造空间,为教师的创造性教学提供机会。但这样一来,也无形中增加了一些缺乏经验的教师“吃透”教材的难度。教材是教学的重要资源,教师要有意识地挖掘其它资源,因地制宜、因人制宜地选择和安排教学内容,但要注意教学内容安排的科学性,系统性和逻辑性。教师要忠实教材、激活教材、调适教材、创生教材。对于一节课的教材内容来讲,我觉得教师应该在以下几个方面做到心中有数: 1、深刻理解编者意图。教材是教学活动的基本素材,只有深刻领会教材的编写意图,深入钻研教材,才能多角度分析教材,挖掘教材的隐性内容,从而使教材变为学材,使教师

《走进新课程》心得体会

《走进新课程》心得体会 走进新课程心得体会1:《走进新课程》读后感 把《走进新课程》这一书看完了,合上书仍觉得意犹未尽深有感触,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走进新课程》读后感。以前也在相关的教育教学书籍中看到过关于课堂教学方面的理论知识,强调教学的艺术性,课堂教学的效率问题,可是更多的流于理论上的说教,让人无法真正了解课堂教学的有关细节的琢磨与把握。读了该书,犹如在我为师的道路上亮起一盏明灯,尤其是对我这种刚参加工作不久的教师而言,的确是受益非浅。以下就自己所读的关于教学的方面谈谈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一、教师教学地位的转变 课改中一再强调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同时认为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体,老师应尽可能地把课堂还给学生,不要出现教师是课堂的主角,学生成为听众的课堂。要注意做到,课堂上,尽可能多地让学生参与课堂,把课堂的主角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宰者。 同时,我们还要深深地认识到学习的目的是为了学以致用,培养学生形成一定的能力,而不是单纯地为了考试,为了合格率与优分率。因此,作为教师确实有必要转变一下自己的角色地位,顺应课改的需求,在课堂上要主义营造宽松自由的课堂氛围,在这种轻松的氛围里真正地引导学生们积

极、主动地学习,不但让学生有与老师平等对话的机会,而且培养学生的个性发展,使他们在课堂上畅所欲言,积极地表现自我。要想完成这一次改革,教师的角色和地位要有一个根本性的转变,要从教授者变为组织者、参与者、引导者、合作者。这一点具体落实到我们的教学中,最重要的是体现在备课上。传统的备课,它以教学内容为中心,侧重于教师的教。教师把精力过多地放在对教材内容的钻研,忽视对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的了解,对学生的态度、情感、意志、个体学习情况更是知之甚少。对教学目标的确定也是以教师的主观行为为准,而不考虑学生学习后的行为变化。面对新课程,教学需要什么样的备课呢?有一点我们一定要认真思考,那就是如果你是是学生,你喜欢什么样的课堂。我们在反思中醒悟:备课是一种个性化、创造性的劳动,备课要突出以人为本的理念,要备教材,更要备学生;要备教法,更要备学法;要备如何促进学生的全员参与,如何创设合适的教学情景;要备如何引发学生个性的绽放。一句话,备课要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想问题,要在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参与意识上多下功夫,要在如何引发学生的创新精神上下功夫。这句话不再是像从前一样被挂在嘴边,而是要切实地落实到我们的教学中去。 关于授课,在看这部分内容前,想当然的认为这绝非难事,应该容易做到。看过书之后才清楚要做到授课自己还有

“用教材教”的理解与实施策略

“用教材教”的理解与实施策略 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教师的教育观念特别是“教材观”发生了巨大变化,已由传统的“唯教材、教教材”发展到现在的“用教材教”。那么,如何理解与把握“用教材教”,如何实施?是一个值得我们教师深思的问题。 是不是把例题、习题换一换,或用电脑改变一下显现的方式,就是“用教材教”呢?我认为,新理念所倡导的“用教材教”决不是这样的。她应该是教师在准确把握教材编写意图,深刻理解教材内容,全面领悟教材所反应的知识要点、蕴含的教学思想方法基础上,在充分了解学生已有的学习水平和生活经验基础上,对教材内容进行恰当地选择与改编、删减与补充,设计出有利于学生学习的教学方案。只有正确理解了“用教材教”,才能正确实施“用教材教”。下面以我听的一节“可能性”教学以及自己的实践为例说明“用教材教”的实施策略。 …… 师:还想做游戏吗? 生:想。 师:我们分组进行摸球游戏,摸到白球为中奖,怎么摸? 生:1人1次,按顺序摸。 师:按大家刚才说的方法摸,每人摸1次后把球放回盒里,另一人再摸。 (学生分组摸球) 师:请各组汇报结果,要说摸了几次,中奖几次。 一组:摸了6次,一次也没中。 二组:摸了6次,都中奖了。 三组:摸了6次,都没中奖。 四组:摸了6次,中奖6次。 五组:摸了6次,一次也没中。 六组:摸了8次,一次也没中。 师:想一想,为什么有2个组全中,其他组都没中? 生:可能都是白球,其它的没有白球。 师:打开盒盖,检验一下是不是。 (学生打开盒盖查看) 师:2个组都是白球,摸出的一定是白球,其他的都是红球,可能摸出白球吗? 生:不可能。 师;谁能用“一定”“不可能”把刚才的情况说一说。 (学生说) 师:这样做公平吗?怎样做才公平? 生:放2种颜色的球。 师:拿出学具袋,看有哪几种颜色? 生:白色和红色。 师:如果让你一次摸2个,猜猜能摸出什么颜色?闭上眼,摸摸,说一说。 (学生摸球) 师:通过刚才的摸,你发现了什么? 生说,师板书: 可能二个红色 二个白色

八年级上册教师教学用书

目录

关于《探索物理》 《九年义务教育教科书(实验本)·物理》是根据教育部2001年5月颁布的《九年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实验稿)》编写的,供实验地区从2001年9月开始试用。因为它倡导探究式的学习,强调科学与实际、科学与社会的联系,因此我们又给这本书取了一个名字:《探索物理》。 一、《课程标准》简介 在教育部的直接领导下,《标准》研制组以过去多年的研究为基础,与教育专家及其他学科的课程标准研制组进行了反复的研讨,经过一年半的紧张工作,制订了《九年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实验稿)》。这个标准继承了建国以来物理教育改革的成果,借鉴了不同发展程度、不同文化背景的许多国家科学课程改革的经验,是我国中学物理教育发展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标准》的主要特点和执行中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简述如下。 1、突破学科本位的思想,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标 我们过去考虑物理课程时,往往从物理学科本身出发,首先想到物理学中有哪些内容,想到物理学的学科体系和逻辑结构,也就是想到哪些知识是所谓的主干知识、哪些知识是初中学生应该学习的、哪些能力是应该训练的……在这样的思维模式下设计我们的物理课程。 《标准》考虑课程目标、课程内容等问题的出发点与此不同,它不以物理学本身的内容、结构为出发点,而是首先考虑公民科学素质的提高,着眼于学生的发展。有些在物理学中是十分重要的知识,在初中物理课程中可能并不强调;有些并不属于物理学的内容,在课程中却又安排在十分显眼的地位;有些在物理学中通常认为很重要的能力,例如演绎的能力,《标准》并不强调。这样做的原因在于《标准》是以物理学的内容作为素材,使学生获得终身学习的兴趣、习惯及一定的学习能力,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价值观;而不是向学生全面地介绍物理学。 《标准》非常强调义务教育中的物理课程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教育作用。它在“课程目标”中有一节专门给出了这方面的详细而具体的要求,例如: 能保持对自然界的好奇,初步领略自然现象中的美妙与和谐,对大自然有亲近、热爱、和谐相处的情感; 具有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勇于探究日常用品或新器件中的物理学原理,有将科学技术应用于日常生活、社会实践的意识;…… 养成实事求是、尊重自然规律的科学态度,不迷信权威,具有判断大众传媒是否符合科学规律的初步意识。……

读《走进新课程》有感文档2篇

读《走进新课程》有感文档2篇Reading the document of entering the new curriculum 编订:JinTai College

读《走进新课程》有感文档2篇 小泰温馨提示:心得体会是指一种读书、实践后所写的感受性文字。 语言类读书心得同数学札记相近;体会是指将学习的东西运用到实践 中去,通过实践反思学习内容并记录下来的文字,近似于经验总结。 本文档根据心得体会内容要求和针对主题是读书学习群体的特点展开 说明,具有实践指导意义,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 修改调整及打印。 本文简要目录如下:【下载该文档后使用Word打开,按住键盘 Ctrl键且鼠标单击目录内容即可跳转到对应篇章】 1、篇章1:读《走进新课程》有感文档 2、篇章2:读《走进新课程》有感:理想与现实文档 篇章1:读《走进新课程》有感文档 新课程中提出了教师角色的转变,从单一的传道授业的 教书匠转变成促进者、研究者、建设者、开发者和开放的教师。乍一看,觉得教师这个职业像孙悟空的72变被幻化成了多种 角色。曾经听到这些名词觉得不可思议,更觉得对教师的要求太高不切实际,没有可操作性。读完《走进新课程》才略有感悟,这是一种新的理念,更是一种全新的观念,是在经济迅速

腾飞,世界变成了“村”的开放时代背景下所必然出现认知。这么多的不同角色是站在不同的角度看教师这个职业的新观念。 一、促进者是从师生关系的角度提出来的。 传统的教学难免会把教师个人的意志(或是出于学校、 领导的意志)强加于学生身上,为了达成某项既定的目标会毫不犹豫以不择手段的方式来逼迫我们的学生完成任务。即使新的课程改革已经进行多年的今天,这种现象仍然存在。这样的师生关系已经不能培养出当今社会急迫需要的创新型人才,我们陈旧的教育已经远远的跟不上趟了。那么如何把我们的学生培养成对社会有用的人才呢?教师不是上帝,创造不出天才,唯一能做的是在我们教学的过程中尽可能的帮组学生发掘自身所蕴藏的无限的潜能,激活他们与生俱来的天赋,并积极引导他们走向自我完善与发展的成功之路,以此促使他们成长为有独特个性和健全人格能够体现自我价值的人。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总是要敬小慎微,尽量不把自己个人的意志过多的强加在学生身上。换句话说,就是我们要引导和促进每一个不同的学生成为他们应该成为的“人才”。 二、研究者是从教学和研究的关系提出来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