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化配电网的规划与建设

智能化配电网的规划与建设
智能化配电网的规划与建设

浅析智能化配电网的规划与建设

【摘要】配电自动化的建设与改造应与智能电网的规划实施相适应。在条件具备时,可选择主站的智能化应用功能和相应的配电终端配置方案。尤其应注重在自愈控制、分布式电源/储能装置/微电网系统的接入、与智能用电系统互动等方面的应用。

【关键词】智能化;配电自动化;scada;调控一体化

1.配电自动化系统概述

系统描述:配电自动化系统由主站、终端/子站、通信系统组成;上级调度自动化系统、地理信息系统、故障报修系统、营销管理系统、负荷管理系统、配变采集与监测系统、企业资源管理系统等为外部系统。配电自动化系统主要实现配电scada、馈线自动化(fa)和电网分析应用等功能。配电自动化系统借助多种通信手段,实现数据采集、远方控制,通过就地型或集中型馈线自动化,实现故障区段的快速切除与自动恢复供电。通过信息交换总线,与外部系统进行互连,整合配电信息,外延业务流程,建立完整的配网模型,扩展和丰富配电自动化系统的应用功能,支持配电调度、生产、运行以及用电营销等业务的闭环管理。可以扩展对于分布式电源/储能/微电网等接入,通过电网分析应用软件实现配电网的自愈控制和经济运行分析,实现与上级电网的协同调度以及与智能用电系统的互动。

2.配电主站

配电主站必须满足国家、行业的相关标准和要求。具备可靠性、

深圳市城市中低压配电网规划设计及供电技术导则

深圳市城市中低压配电网规划设计及供电技术导则 深圳供电局企业标准 Q/3SG—1.03.02—2001 深圳市城市中低压配电网规划设计及供电技术导则 2001—09—30 发布 2001—10—01 实施 前言 为规范深圳城市中低压配电网及用户供电系统的规划设计、建设改造及运行工 作,规范用户电能计量方式,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规定了深圳城市中低压配电网的划分、规划设计原则及深圳城市中压配电网、低压配电网的结线方式;规定了用户供电方式与技术要求;规定了电能计量方式;规定了实施配网自动化的原则。本标准的制定参照了有关的国家标准及行业规范,并考虑了深圳城市中低压配电网的现状及发展方向。本标准由深圳供电局生技部门归口。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深圳供电局规划分部、深圳供电局计量测试所、深圳 供电局生技工作组。 本标准由深圳供电局规划分部负责解释。

目录 1. 范围 (1) 2. 引用标准及规范 (1) 3. 总则 (2) 4. 一般技术要求 (2) 5. 中低压配电网结线 (5) 6. 用户供电 (7) 7. 用户电能计量方式 (11) 8. 配网自动化原则- (11) 附录A:本标准用词说明 (13) 附图1:城市中压配电结线方式图 (14) 附图2:各类用户高压供电方式示意图 (16) 附图3:含居民用电的综合型低压配电系统分类计量设计示意图 (17) 1. 范围 1.1本标准适用于深圳城市中低压配电网及用户供电系统的规划设计、建设改造及运行工作。 1.2根据深圳城市发展规划,特区内的福田、罗湖为市级中心;南山区、盐田区,以及特区外宝安区的新安镇、西乡镇,龙岗区的龙岗镇(龙岗中心城)为次级中心。本标准所指的城市中低压配电网即为与上述区域相对应的由深圳供电局运行维护及与其联网的中压(10kV)、低压(380/220V)配电网;本标准所指的用户为在上述区域内由深圳供电局通过中压或低压配电网供电的用户。 2. 引用标准及规范 下列标准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的引用而构成本技术导则的条文。本标准发布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在被引用标准被修订后,应重新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能源电[1993] 228号“城市电网规划设计导则” DL/T 599-1996 “城市中低压配电网改造技术原则” GB 12325-90 “电能质量供电电压允许偏差” GB/T 14549-93 “电能质量公用电网谐波” GB50052-95 “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 GB50053-94 “10kV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 GB50054-95 “低压配电设计规范” Q/3SG-1.03.01-2001 “深圳电网中低压配电设备技术规范及选用原则” Q/3SG-1.05.01-2001 “110kV变电站设计技术规范” SD325-89 “电力系统电压和无功电力技术导则(试行)”

智能配电网规划的方法和工具是什么

实现智能配电网规划的关键在于研究开发适合其特点的方法与工具。文章基于第23届国际供电会议规划分会(CIRED2015-S5)中的相关议题,从负荷模拟和预测、网络模拟和表示、规划中广泛涉及的电气计算和分析3个方面介绍了与智能配电网规划有关的方法和工具,旨在为该领域的研究开发人员提供参考与借鉴。 0引言 传统配电网规划一般仅考虑了最严重工况的情形(如最大负荷的预测值),而采用节点负荷的历史极大值对配电网荷载能力及电压分布进行校核计算,这样造成规划方案一般都会事先预留较大的容量裕度,且对配电设备一般不设置监控手段。在负荷增长率较快和无分布式电源(DG)接入的情况下,这种传统方式尚有其合理性。但是,随着智能配电网的发展,负荷越来越主动,可再生能源发电占比越来越高,造成电网运行中的不确定因素越来越多。如果仍然采用传统确定性的规划方法,必然造成电网容量的利用率低、投资建设成本高、故障风险难于掌控等负面后果,而这些又都有可能成为大规模可再生能源接入的障碍。 为了提高电网建设的经济性,未来的规划应该主要考虑大概率事件以及小概率大损失事件,这依赖于对长期历史数据的统计分析,以及对实时运行数据的监测管理,而这又依赖于量测技术和智能装备技术的发展。相应地,配电网规划方法和工具的研究重点也将发生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3个方面: 1)考虑不同的负荷量测方式和预测方式。由于可以利用从智能电表获得的时间序列数据,因此可实现基于每小时/每季度的电能计量数据构建较为精确的负荷模型,包括一年以上的预期负荷变化曲线以及描述这一预期变化曲线的正态分布函数。 2)考虑低压网络(LV)规划的需求。由于在低压系统中接入了大量可再生能源,出现了像电动汽车这样具有潜在高同时率的新型负载,并且要求更高的供电质量和用电效率,因此,配电网规划重点必然会逐渐从中压系统转向低压系统。 3)摒弃传统的确定性建模方法。由于需要考虑可能出现的风险、量测和控制手段变化以及规划模型的经济性,在对长期规划方案进行选择时,应采用负荷和DG出力的概率模型来模拟风险,通过合适的概率密度函数来描述未来发电和需求的不确定性。另一方面,应采用概率潮流计算方法,在模型中用概率密度函数取代一个个确定性的数值,潮流计算结果则由期望值及其概率分布组成。 国际供电会议(CIRED)致力于展现和推广供电技术及管理方面先进的技术与理念,包括网络元件、电能质量、运行控制和保护、分布式能源、配电系统规划和DSO监管等6个研究分会。其中,配电系统规划分会(S5分会)包含以下4个议题:风险管理和资产管理、网络发展、配电规划、方法及工具。本专题连载分别对应上述4个议题,推出了4篇系列文章:系列文章之一介绍了配电网消纳高占比可再生能源的风险管控方法;系列文章之二和之三分别介绍了配电网的技术发展方向和智能配电网规划的关键技术;本文为系列文章之四,主要介绍能够支持配电网规划和投资的创新性方法、模型与工具;后续还将有3篇文章,主要介绍与智能配电网规划和运行有关的案例分析。

配电网自动化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概述 1.名词解释 1)配电系统:配电区域内的配电线及配电设施的总称。它由变电站、配电站、配电变压器及二次变电站以下各级线路、发电厂直配线路和进户线及用电设备组成。 2)配电系统自动化:(DSA)“是利用现代电子、计算机、通信及网络技术,将配电网在线数据和离线数据等配电网数据和用户数据、电网结构和地理图形进行信息集成,构成完整的自动化系统,实现配电网及其设备正常运行及事故状态下的监测、保护、控制、用电和配电管理的现代化。” 3)SCADA:(SCADA系统)即数据采集与监视控制系统。是以计算机为基础的生产过程控制与调度自动化系统。它可以对现场的运行设备进行监视和控制,以实现数据采集、设备控制、测量、参数调节以及各类信号报警等各项功能。4)SA(变电站自动化):包括配电所、开关站自动化。它是利用现代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将变电站的二次设备(包括测量仪表、信号系统、继电保护、自动装置和远动装置等)经过功能组合和优化设计,利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现代电子技术、通信技术和信号处理技术,实现对全变电站的主要设备和输、配电线路的自动监视、测量、自动控制和微机保护,以及与调度通信等综合性的自动化功能。 5)FA(馈线自动化):包括故障自动隔离和恢复供电系统,馈线数据检测和电压、无功控制系统。主要是在正常情况下,远方实时监测馈线分段开关与联络开关的状态及馈线电流、电压情况,并实现线路开关的远方分合闸操作;在线路故障时,能自动的记录故障信息、自动判别和隔离馈线故障区段以及恢复对未故障区段的供电。 6)DMS(配电管理系统):就是利用当前先进的计算机监控、网络通信、数据处理技术对配电的运行工况进行监视、控制,并对其设备、图纸和日常工作实现离线、在线管理,提高配电运行的可靠性和故障自动分段、故障快速处理。包括配电网SCADA、配电网的负荷管理功能(LM)和一些配电网分析软件(DPAS),如网络拓扑、潮流、短路电流计算、电压/无功控制、负荷预报、投诉电话处理、变压器设备管理等。 7)LM(配电网的负荷管理功能):负荷管理提供控制用户负荷,以及帮助控制中心操作员制定负荷控制策略和计划的能力。其中削峰和降压减载为其主要的两个功能。 8)DPAS(配电网分析软件):配电系统的高级应用软件为配电网的运行提供了有力的分析工具,主要包括:潮流计算、负荷预测、状态估计、拓扑分析、电流/阻抗计算及无功电压优化等。 9)AM/FM/GIS(配电图资系统):是自动绘图AM(Automatic Mapping)、设备管理FM(Facilities Management)和地理信息系统GIS(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的总称,也是配电系统自动化的基础。 10)DSM(需方用电管理):实际上是电力的供需双方共同对用电市场进行管理,以达到提高供电可靠性,减少能源消耗和供需双方的费用支出的目的。其内容包括负荷监控、管理和远方抄表、计费自动化两方面。 11)FTU:馈线自动化测控终端, 是一种集测量、保护、监控为一体的综合型自动监控装置 12)TTU(distribution Transformer supervisory Terminal Unit,配电变压器监测终端):对配电变压器的信息采集和控制,它实时监测配电变压器的运行工况,并能将采集的信息传送到主站或其他的智能装置,提供配电系统运行控制及管理所需的数据。 13)RTU:Remote Terminal Unit 微机远方终端/变电站远方终端。 2.问答题 (3)我国配电网有哪些主要特点? 1>城市配电网的主要特点 1》深入城市中心地区和居民密集点,负载相对集中,发展速度快,因此在规划时应留有发展余地。 2》用户对供电质量要求高。 3》配电网的设计标准较高,在安全与经济合理平衡下,要求供电有较高的可靠性。 4》配电网的接线较复杂,要保证调度上的灵活性、运行上的供电连续性和经济性。 5》随着配电网自动化的水平提高,对供电管理水平的要求越来越高。 6》对配电设施要求较高。因为城市配电网的线路和变电站要考虑占地面积小、容量大、安全可靠、维护量小及城市景观等诸多因素。 2>农村配电网的主要特点 1》供电线路长,分布面积广,负载小而分散;用电季节性强,设备利用率低。 2》发展速度快,存在建设无规划,布局不合理,施工无设计,设备质量差等先天不足。 3》农电队伍不稳定,专业水平不理想。

电力系统自动化配网智能化建设探讨

电力系统自动化配网智能化建设探讨 发表时间:2016-01-11T16:26:05.023Z 来源:《电力设备》2015年6期供稿作者:叶远红 [导读] 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六盘水供电局加快城市配网自动化建设,推进城市配网智能化已经成为提高配电网运行效益的必然要求。(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六盘水供电局贵州六盘水 553001) 摘要:本文从电力系统配网自动化建设原则出发,分析了我国配电网建设情况,针对现阶段我国配电网建设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电力系统自动化配网智能模式技术的应用思路。 关键词:电力系统;自动化配网;智能化建设 引言 新时期下,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电能在城市经济发展和居民生活中所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而且当前用电量需求逐年提高,对城市配网的系统化和自动化都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加快城市配网自动化建设,推进城市配网智能化已经成为提高配电网运行效益的必然要求。 一、电力系统配网自动化建设原则 1、实事求是原则 目前,我国城市配网的自动化水平相对较低,一些城市虽然建设或引进了一些先进的自动化设备和管理系统,但也存在应用层次比较浅、建设水平比较低的问题,导致资源被严重浪费。造成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是配网自动化建设比较盲目,前期缺乏对本市配网运行管理需求的实际调研,使得建成的自动化配网与实际需求相脱节或难以适应该市的配网实际运行情况。因此,在进行城市配网自动化建设时一定要坚持实事求是原则,所建立的自动化配网要符合城市的实际发展水平,以确保自动化建设能够真正提高配网的运行效益。 2、可靠性原则 可靠性原则是城市配网自动化建设中非常重要的原则,是保障城市配网供电服务质量的基础。尽可能降低配电网络发生故障的几率,落实可靠性原则,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首先,保证设计布局的可靠性。为了保证城市供配电环节的可靠性,首先应该对整个城市配网进行合理规划和科学设计,从配网建设源头开始就要杜绝网络结构中可能会存在的不稳定隐患。其次,保证城市配网通信系统的可靠性。即保证城市配网通信系统的可靠运行,特别是重要配电设备之间通信传输链路的可靠性。第三,保证配电设备的可靠性。主要是保证FTU、开关和网络信息等重要设备的可靠性。第四,保证电源的可靠性。 3、安全性原则 电能在为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带来巨大便利的同时,也可能会因为使用不当而给使用者的生命和财产安全造成毁灭性的打击。因此,在进行城市配网自动化建设时,应该始终贯彻落实配网运行的动态监控制度,当城市配网发生局部故障时,能够对故障设备自动进行应急处理,同时发出警报通知运行管理人员,以确保系统故障得到及时解决[1]。 二、我国配电网的相关建设 1、采用先进设备 配电网的建设目标是随着技术的不断更新逐渐实现智能化的工作。在配网建设的过程中,智能开关的建设必不可少。智能开关可以将通信系统和电网进行连接,在整个电网的运行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智能开关可以通过不断运行,使得整个电网的构架进行连接,通过电网实时监测及时地发现问题,查找出故障的原因。同时,在进行智能开关建设的基础上还进行智能开闭站的建设和更新,使得电网的建设更加智能化,可以不断遥控相关电网和进行电网的观测,提高智能化的管理水平。 2、科学规划配电网建设 配电网的建设过程中,要科学地进行规划,不仅要考虑经济效益,还要考虑社会和环境的效益。在进行设计的过程中,要充分地考虑到不同的地理环境和人文环境,对突发的问题要考虑全面。 3、新能源利用 因为能源的种类众多,对于这些存在形式多样的能源,要合理地进行相关的利用。因为现阶段清洁能源的不断开发,发电不再仅仅依靠传统的煤炭等不可再生能源,而是向着风能、热能等这些新型发电能源的方向发展。因此,要及时地对这些新型的能源加以利用,灵活地开发不同的发电模式,以加强电网的管理和使用,保证电网能够更加智能化[2]。 4、加强通信网络的建设 通信技术是配电网络发展的重要方面。通信是连接配电网之间的重要桥梁,其好坏直接影响到整个配电网的实用程度。如果开闭站的光纤覆盖率较低的话会直接影响到电网的正常运行和智能化的管理。因此,在进行智能化电网的发展过程中,对于SHD网络和配电室、箱变等地方的无源光网络要重视。 三、现阶段我国配电网建设存在的问题 1、地域差异使得智能化的普及存在困难 我国的地域差异较大,城市的发展较为迅速,可以和日益发展的智能化系统设施进行配套,但是农村作为经济较为落后的地区,许多的基础设施还处在建设的过程中,基础设施的发展远远跟不上电网智能化的发展要求。而且农村的电网改造工程任重道远,现阶段农村主要还是采用低电压和电网,要想实现电网智能化的建设是一个较为庞大的工程。 2、落后的配电网给改造带来问题 因为早期的配电网建设是受到当时的条件和地域因素影响较多,造成以前的网络建设较为简陋,要想对电网进行全面的改造是一个较大的工程,不仅需要人力财力的投入,还要有相关的技术支持和对基础设施的改造。这样的工程十分浩大,需要较长的时间才能完成,这也是影响电网智能化的一个重要因素。其实,在进行建设的过程中可以采用循序渐进的方式,不断随着技术的更新来进行建设,使得网络

配电网工程施工图设计内容深度规定-第 1 部分:配电部分(征求意见稿)

ICS点击此处添加ICS号 点击此处添加中国标准文献分类号Q/ND 内蒙古电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企业标准 Q/ND XXXXX—XXXX 配电网工程施工图设计内容深度规定 第1部分:配电部分 Code of content profundity for working drawing design for distribution network projects Part 1: distribution 点击此处添加与国际标准一致性程度的标识 (征求意见稿) -XX-XX发布XXXX-XX-XX实施

目次 前言................................................................................ II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与定义 (1) 4 总则 (3) 5 施工图设计说明及目录 (3) 6 电气部分 (3) 6.1 设计范围: (3) 6.2 图纸编制 (4) 7 土建部分 (5) 7.1 设计范围: (5) 7.2 图纸编制 (5) 8 施工图预算 (6) 8.1 设计范围: (6) 8.2 施工图预算内容及深度 (6) 8.3 工程量计算原则 (7)

前言 为提高公司配电网建设水平,贯彻落实公司精益化管理、标准化建设的要求,适应坚强智能电网的建设要求。根据内蒙古电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要求,规范配电网工程设计工作,提高设计能力,全面推广应用标准化建设成果,公司组织编制了配电网工程施工图设计内容深度规定。 本系列标准共分为 3 个部分: ——第 1 部分:配电部分 ——第 2 部分:配网电缆线路部分 ——第 3 部分:配网架空线路部分 本部分为系列标准的第 1 部分。 本标准是按照DL/T 800-2012标准编写规范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内蒙古电力(集团)公司标准分委会提出。 本标准由内蒙古电力(集团)公司配电网建设办公室归口。 本标准起草部门(单位):配电网建设办公室、包头供电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陶凯、袁海、樊海龙、任志远、武国梁。 本标准2018年01月首次发布。

配电网自动化试题及答案

配电网自动化试题及答 案 IMB standardization office【IMB 5AB- IMBK 08- IMB 2C】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33分) 1.配电网按照电压等级分为:_______配电网,_______配电网,_______配电网。 2. 我国中压架空馈线的常见结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配电网的设计原则_____ __设计,__ ______运行。 4. 架空馈线终端单元FTU安装在户外,能经受恶劣环境,因此设计时,需要考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因素的影响,从而导致设备的制造难度加大, ______和造价的矛盾非常突出。 5. 馈线自动化系统中,和配电变压器配合的二次设备为________,一般具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功能。 6. 智能测控装置(IED)交流采样通道中,多路开关的作用是____________,采样保持器的作用是因A/D转换需要时间,将_________保持一段时间。采样保持器工作时,每一次采样保持分为跟踪和保持两个阶段。 7. 配电自动化系统在调度主站进行遥控操作时,操作和监护人员具备遥控权限 后,才能进行遥控操作,遥控过程分为,发送________和__________,在没有发送动令之前可以发送遥控_________命令。 8.常见的基带信号的编码波形有单极性________码、单极性________码、双极性 _________码、双极性________码、差_______码等。 9. 反馈重传差错控制,收端收到信息后,收端收到信息后,进行_________、并 将_______结果反送到发方,发方收到收方_______接收的报文后,这一次信息发送结束,否则,重新发送报文,直到接收到收方_________的报文。 10. RS232C为______异步通信接口,同步方式为________同步法,适用于_______ 通信。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2分) 1.配电调度主站系统的典型的局域网络结构为__________。

智能化配电网的综合设计方案 郭潇骏

智能化配电网的综合设计方案郭潇骏 发表时间:2019-07-19T16:29:46.437Z 来源:《基层建设》2019年第12期作者:郭潇骏[导读] 摘要:智能化配电网的改造工程是造福人民、满足经济发展需要的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结合项目工程,对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有巨大的促进作用。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惠州惠城供电局广东惠州 516000摘要:智能化配电网的改造工程是造福人民、满足经济发展需要的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结合项目工程,对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有巨大的促进作用。在建设项目的综合设计中,一方面要注重学习发达国家成功的先进经验,另一方面要立足自身的发展基础,发挥自主创新的积极作用,因地制宜,全方位优化设计方案,以满足基础电网的智能化建设,提高运行效率和可靠性。 关键词:智能化;配电网;综合设计;分析 1导言 所谓的智能化配电网技术就是将传统的配电网优化,利用先进的技术改进传统技术,从而使得电能的配送效率能够有效提升。这样一来就会从根本上适应现代化技术的发展趋势。目前我国经济发展需求就是要利用智能化技术优化我国的配电网技术,从而可以从根本上优化我国的配电网现状。 2网络配电与终端数据的设计方案 2.1根据输配电网络结构进行合理分析 要做好网络配电系统的设计,必须要科学合理地分析终端数据,确定优化改造的措施,确保配电线网设备系统管理科学合理,遵循网络构建的基础原则,对配电设备结构进行优化处理,消除整体线路存在的缺陷,提高环网率,提高输配电智能化自动化水平。 2.2终端线路自动化控制设计 针对配电网架空线路的类型安装实际需要,线路终端智能化、自动化的设计方法是在线路开关段加装相关传感器设备,满足故障迅速隔离的自动化需要;同时,实时监测线路中存在的故障隐患及其发生定点,及时反馈相关信息。 2.3数据采集与监控系统的升级设计 目前,智能化配电网采用的数据采集与监控系统,基本上是SCADA软件。在进行设计时,需要注意的问题是合理分析软件和网络模块间的接口形式,制定出主网络推送设计的相关图形,合理校验、分配其他相关信息,满足配电网综合模块智能自动化升级的条件。设计中还要注意其他自动化网络模块系统的相互关联和安全级别,耦合不同模块的数据信息并进行筛选,以确定所需要的信息。 3配电网的设备功能配置管理设计 3.1在线监测监控配置的设计 在配电网运行过程中,线路、开关、变压器以及调度管理都是随时发生变化的,对各种动态数据进行实时监测,对运行状态的安全性可靠性进行科学的分析,有效防范故障风险作用。因此,对在线监测监控配置的设计,必须按照电力行业规程,进行规范操作,确保设计审核标准与配电运行过程相适应,满足配电网设备系统运行降耗增效、安全平稳运行的需要。 3.2选取配电网络的适合模式 在进行配电网的智能化改造时,要按照实际电网的运行条件,选取相应的配电网络模式,明确变电站图形,优化科学地网络拓扑静态结构,使设备间有效连接配电网络,实现输配电设备的直观供电。 3.3智能化配电网主站的设计 3.3.1智能化配电网终端/子站的设计 智能电网配电终端的设计要根据国家规定的配电网技术导则要求,正确处理各个功能板块的关系。设计中注意以下设备功能之间的关系:开关站、配电室、环网柜、箱式变电站、柱上开关、配电变压器、线路、监测以及控制的设备装置。一般为模块化设计,遵循的基本原则:稳定性、安全性、可靠性、维护方便性和可扩展性。智能化配电网配电子站的设计。一般的配电子站是开关站或配电站的组成部分,主要具备集中与转发终端数据的功能。 3.3.2综合设计通信系统 智能化电网建设的目标,是电网运行管理和客户服务实现自动化。所有的电网运行过程都是通过计算机网络的智能软件实施完成,包括线路维护、电能计量收费、设备的运行质量实时监测等。因此,在设计中通信系统的设计是综合性较强的设计内容,需要多电网内运行设备的需求,做通盘的考虑,统一进行规划。一方面提高了设备的利用率,减少了设备运行的损耗;另一方面实现了不同模式的强强联合,提升了电网的智能化水平。第一,处理好主站与子站的关系,做好综合配比设计。一般的主站与子站的连接都是骨干层通信网络,终端为接入层,设计时,应采用多种连接方式的组合,以备信息传输非正常状态下,选择正确的路径。 4智能化配电网络管理的设计 4.1在设计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第一,确定能够实现信息共享的全网管理模式。第二,具有数据信息的高效采集和分析处理功能。第三,符合综合数据信息与部门数据信息交互分析处理的技术需求。第四,有效监测、故障排除以及高效控制。在设计中,主要对综合性网络发令平台的控制调度功能进行优化,实现综合性配电网的可靠输送。第五,人机交互的方便快捷高效。智能化配电网的网络管理系统,主要内容是通过采集和处理信息实现对电网稳定安全运行的有效控制,需要人工操作与软件自动化处理的有机结合。在设计过程中,考虑到操作人员的操作能力和专业技术能力,选用较为直观的软件,方便人机交互的高效便捷。 4.2故障隐患处理的自动化设计 全方位的信息共享提高了智能化电网运行过程中的故障隐患处理自动化质量。首先,数据库及时把故障隐患信息由相关子站上传总站,相关部门的工作人员快速了解信息,及时做出正确的判断,发出指令,进行配电网运行中故障隐患的修复。其次,系统及时进行信息理转化。在设计中,根据实际需要加装的软件必须具有信息转化功能,满足人工操作需要。一般的工作人员在实地操作中,需要的信息应该满足工程应用价值特点。所以,系统软件诊断和分析处理的信息,需要具备科学的转化功能。 4.3配电调控的自动化设计

中低压配电网规划设计

中低压配电网规划设计 摘要: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城市配电网络也在不断发展。本文主要针对于中低压配电网,对其规划的现状以及规划设计的工作内容与主要步骤进行简单研究,希望对日后中低压配电网规划设计有一定帮助。 关键词:配电网;中低压;规划;设计 引言 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提升,日常生活中对于电力资源需求量也逐渐增多,随之中低压配电线路规划与设计重要性也越来越受到关注。目前我国的中低压配电网在规划设计上仍然有着一定缺陷,面对于越来越大的供电要求,已经显得较为吃力。所以对于中低压配电网规划设计的研究,对于我国中低压配电线路有着重要指导意义。 1、国内中低压配电网建设现状及面临问题 目前,国内90%左右的地级以上供电企业已经开始配电系统自动化,有的省份还设计了自己的技术原则。在社会上,已经有多家科研机构致力于配电系统的研究。一系列的努力都为我国的供电方面的问题提供了基础,包括供电的可靠率问题、设备的安全性问题、供电的质量问题等等,并且还对于劳动效率和现代化管理等方面都提供了保障。这一系列的设施技术也是我国的中低压配电网的建设现状现状。总结来看,我国的配电系统也有自己的不足,我国的配电系统发展时间较短,对于基础方面的配备也不够完善齐全,一些试点刚刚开始试验,对于中低压配电网的建设尚没有普及,并且理论研究不足。一般情况下,对于中低压配电网建设,常见的问题有如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110kV变电站的分布点不平衡,使得10kV中压线路在使用时依然是单辐射线路,这样就使得供电的半径较长,环网率不够高,线路严重过载,致使转供电能力较差,网架结构复杂。而对于0.4kV低压供电系统,农村偏远地区的配变台区供电半径大,电压较低。城市的发展步骤和配电网的发展不协调。 2、中低压配电网规划设计的工作内容与主要步骤 2.1、对于规划的年份与范围进行确定。这点一般是由供电企业来提出具体要求,而规划者可以与自身具体情况相结合,来将自己的建议提出来。 2.2、对于规划数据收集的工作。对于规划数据收据的工作是配电网络规划设计的一个主要步骤,是开展负荷预测以及中低压配电网络现状分析的重要内容。 2.3、对已存在中低压配电网进行分析。这个工作的主要内容是通过对于现有中低压配电网网架的结构等一系列情况来进行分析,将配电网中存在的一些问

浅析智能化配电网

浅析智能化配电网 发表时间:2019-05-06T09:35:38.360Z 来源:《电力设备》2018年第31期作者:孟方旭[导读] 摘要:为适应电力产业发展的需要,更好的指挥和运行配电生产管理,供电企业需进一步推广配电自动化,致力于智能化配电网构建。 (国家电网哈尔滨供电公司黑龙江哈尔滨 150000)摘要:为适应电力产业发展的需要,更好的指挥和运行配电生产管理,供电企业需进一步推广配电自动化,致力于智能化配电网构建。主要从配电主站、终端子站、通信系统以及信息交换总线等方面对智能化配电网进行分析。关键词:智能化配电网;配电自动化;配电主站;信息交换构建智能化配电网要立足于配电网整体,通过相应的技术方法,针对配电网调度这一主体,不断提高诸如实时及非实时数据、准实时数据等配电信息的覆盖范围,将配电网盲调问题作为关注的焦点问题。除此之外,还要致力于配电网自动化适用范围的拓展,以便配电生产指挥以及管理要求得到充分满足。电网中使用变压器的作用是提高输送距离,降低电能传输的总体能量消耗,一般来说,从发电、输电、供配电到用电,需要经过升 压、传输、降压至适当的电压等级以便用户使用。10kV配电网所用的变压器为降压变压器,由于其数量多,总容量大,因此总损耗很大。据统计,在10kV配电网的功率损耗中,变压器的损耗占80%以上,线路损耗不足20%,因此,降低损耗的重点应放在降低变压器的损耗上。 变压器的功率损耗包括两部分:一是变压器的固定损耗,即与用电负荷无关的空载损耗;二是变压器的可变损耗,与电流的平方成正比。固定损耗即是在变压器铁心中产生的空载损耗,其损耗=空载损耗×时间;可变损耗即是电流在变压器线圈中产生的损耗,与变压器的负荷大小有关。 1 智能化配电网分析 1.1 配电主站。在功能方面,配电SCADA是配电主站一项必备功能,此外,作为配电主站的选配功能,电网分析应用是可以从实际情况出发针对数据完备与否进行选择。以与相应的应用系统交换信息以及交互业务流程等方式,配电主站可以实现其自身的扩展功能,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交互图形及模型信息、保电及停电管理、统计供电可靠性、紧急事故处理等。在与其他系统的交互方面,需要借助信息交换总线,此信息交换总线是建立在IEC61968标准之上的,除此之外,建立在数据库方式基础上的应用系统与信息交换总线的连接还可以通过综合性数据平台得以实现。配电主站需要将其他系统当中所存在的数据进行有效利用,对于所存在的信息孤岛,要借助信息交换总线予以整合,以便数据共享充分实现,进而是数据唯一性得到保障。配电网功率损耗的主要原因是功率因数低,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如供电线路支接多、线路长、辐射面光,受季节时段影响大等。功率因数的降低意味着同等电压情况下输电电流变大,不但会造成无功消耗,也会使有功功率损耗增大。加装电力电容器进行无功功率补偿是提高功率因数的的有效方法。对于10kV配电网进行无功补偿,主要是对配电变压器进行补偿,配电变压器的空载电流一般为额定电流的10%左右,功率因数仅为0.2,考虑到用户用电情况不稳定,如能将按照变压器容量10%进行补偿,则空载时功率因数提高到0.8上,在节能降耗方面的效果非常明显。此外,无功补偿对于保障电压稳定,提高电能质量都具有重要意义。进行无功补偿时,应尽量进行分散补偿,从维持整个配电网的水平出发,保障足够的无功补偿容量,实行无功功率的分区就地平衡。 1.2 终端及子站。1)配电终端。所谓配电终端,简单而言就是用于监测和控制配电设备的装置,主要应用于开关站、配电室、箱式变电站、环网柜、柱上开关、线路以及配电变压器等设备。设计配电网终端要采取模块化方案,确保其稳定性及可靠性,此外还需要具备拓展性。要严格遵守《城市配电网技术导则》关于配置配电终端的要求,在功能方面,要满足不同可靠性及接线方式一次网架的要求。2)配电子站。配电子站位于变电站或开关站,主要作用是集中并转发本供电区域范围内的配电终端的相应数据。以功能需求为依据,可以将其划分为两类,分别是通信汇集型子站以及监控功能型子站,其中,前者的主要功能有:汇集并转发配电终端的数据;远程通信;监测并通报配电终端通信故障;自动诊断并维护等;后者不但需要具备通信汇集型子站所拥有的基本功能,还需要具备存储信息、人机交互等功能。需要注意的是,要严格遵从《配电自动化系统功能规范》关于配电子站功能的相关要求。 1.3 通信系统。构建配电通信网,要对配电自动化、计量以及用电量信息等系统需求进行全面考量,在此基础上进行统一设计,以确保配电基础设施利用率达到最大化。配电自动化系统的实现存在多种模式,因此需要从现实出发,对配电通信网络进行设计和构建,其中主要包括骨干层和接入层两部分,前者主要是连接配电主站与子站的通信网络,后者为配电主站、子站到终端的通信网络。组件配电通信网络要坚持多种通信方式结合利用的原则,光纤专网通信方式主要适用于具有馈线自动化需求的区域;专网通信方式主要适用于具有较高的实时性及可靠性要求、且具有遥控功能的区域;此外,需要注意的是,当利用公网通信方式时,要严格遵照相应的安全防护规范进行操作。一切配电自动化系统均可采用光纤专网通信方式,以太网无源光网络以及工业以太网光纤技术是首选。作为光纤专网通信方式的重要补充,配电线载波通信技术需要依据DL/T790的相关规定安排具体的使用频率、发送功率以及相应的组网方式。 1.4 信息交换总线。信息交换总线的主要作用是确保信息在主站及其他系统之间进行交换,信息交换是以松耦合的方式实现的,集合了标准发电、配电、输电以及用电的CIM模型以及IEC61968信息交换模型均可使用,此外,通过相应的适配器还可以实现非标准私有协议向标准协议的转化,进而确保面向服务数据集成的实现。在功能方面具有以下几方面的要求:1)具有动态集合并管理61970模型、61968模型以及拓展模型的功能;2)具备诸如定义消息、定义消息规则以及消息版本等61968消息模型管理功能;3)具备接入、管理以及监视适配器等相关功能;4)可以对任务流程化以及业务流程化服务实现共享;5)具备路由、转化、映射、验证以及过滤消息等相关功能等。 2 结语 随着时代的发展,为更好的指挥及管理配电生产,供电企业要致力于进一步扩大配电自动化应用范围,构建智能化配电网。深入分析及探讨智能化配电网是顺应电力产业精益化管理的明智之举,同时也能更好的满足配网调控一体化管理对技术的要求。以平台、标准、设计及开发四个统一为指导原则,尽可能从配电网调控一体化技术支持系统功能标准为依据进行设计,以保证配电网的安全性、可靠性及经济性。 参考文献:

配电网建设改造立项技术原则

附件1 配电网建设改造立项技术原则 一、工作思路 配电网建设改造以提高用户供电可靠性为目标,全面贯彻落实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和配网标准化建设工作要求,按照“统一规划、统一标准、安全可靠、坚固耐用”的原则,提升技术规、优化设备选型、提高建设标准,规项目需求,全面提升配网设备质量,全面提升设备耐用性,在网架建设、线路走廊规划、配变布点等方面全方位超前谋划,避免重复建设、重复改造、重复投资,确保建设好的网架和改造后的设备30不大拆大换。 二、适用围 适用于公司总部,分部、省(自治区、直辖市)电力公司,代管单位参照执行。 适用于对10(20)千伏及以下配网一次设备、配电自动化、继电保护、安全自动装置、电缆通道及配电站所建筑物(构筑物)等设备设施进行新建与改造,以满足和适应配网网架优化完善、设备设施健康水平提升、负荷自然增长及新用户接入、分布式电源和电动汽车等新型负荷消纳、配网智能化等配网发展需求。 三、总体原则 配网建设改造遵循设备全寿命周期管理的理念,坚持

“统一规划、统一标准、安全可靠、坚固耐用”的原则,落实《配电网规划设计技术导则》和《配电网技术导则》对配电网网架结构和设备选型的要求,全面执行配电网工程典型设计和配网标准化物料,逐步实现目标网架,采用坚固耐用、技术成熟、免(少)维护、节能环保的通用设备,按照全面提升城乡建设一体化、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要求,逐步建成城乡统筹、安全可靠、经济高效、技术先进、环境友好、与小康社会相适应的现代配电网。 四、技术原则 (一)配网标准化网架建设 1.建设改造目标 1.1按照标准化、差异化、可升级的原则规划建设配网网架。 1.2架空线路标准网架结构为3分段3联络。规划A+、 A、B、C类供电区域装设具备自动化功能的分段开关,为缩短故障停电围,根据用户数量或线路长度在分段可适度增加手动操作分段开关;规划D、E类供电区域装设手动分段开关。 1.3架空线路联络点的数量根据周边电源情况和线路负载大小确定,一般不超过3个联络点,联络点应设置于主干线上,且每个分段一般设置1个联络点。规划A+、A、B、C 类供电区域应实现3联络,其中线路末端宜实现与对端变电站形成联络,D类供电区域可采取多分段、单辐射接线方式,具备条件时可采取多分段、适度联络或多分段、单(末

配电网电力基础业务知识培训

一、电力系统介绍 1.电力系统的构成 2.配电、用电 配电、低压入户是电力系统中直接与用户相连并向用户分配电能的环节。配电系统由配电变电所(通常是将电网的输电电压降为配电电压)、配电线路(即1 千伏以上电压)、配电变压器、以及相应的控制保护设备组成。 低压入户是由配电变压器次级引出线到用户入户线之间的线路、元件所组成的系统,又称低压配电网络。 配电网络是从变电站出线到配电变压设备之间的网络。电压通常为 6~10千伏,城市多使用 10 千伏配电。随着城市负荷密度加大,已开始采用 20 千伏配电方案。 配电线路按结构有架空线路和地下电缆。农村和中小城市可用架空线路,大城市(特别是市中心区)、旅游区、居民小区等应采用地下电缆。 二、线路建设 1.线路建设的目的 线路建设的目的就是将发电厂的电能通过架空或电缆线路、变电站等组合的系统传递给用电单位。 主网线路的主目的是将发电站的电力输送至变电站,再由变电站进行降压处理。(由110kV、220kV、500kV降至10kV)。 配网线路的主要目的是从变电站将10kV送至居民区、工厂、商业区附近,再由杆上变、变电箱等设备将电压降至380V或220V,最后送至用户使用。

2.电网建设主要参与角色 电网公司、设计院、施工单位、运检单位(电网网公司)。 3.配网线路建设流程 配网线路的主要建设流程如下: ①由国网公司作为甲方发起设计工作的招标。 ②设计院中标后,开始进行线路设计,将设计成果提交给国网公司。 ③国网公司确认设计成果后,发起施工的招标。 ④施工单位中标后,开展建设工作。完成建设后需要由国网公司根据设计进行验收。 ⑤完成建设后,国网公司将线路移交给运检修单位进行维护。 三、设计工作的内容 1.设计流程 整个设计过程分为4个步骤:可行性研究、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竣工图设计。理论上,上一阶段的设计成果通过审核之后才能够进入下一个设计阶段。但对于配网工程来说,一般没有这么严格的要求。 可研阶段工作主要目标是确定方案的可行性、工作范围,一个比较大的作用是估算投资。工作内容包括:选线&选址、初步勘察、线路路径图、取得协议。 初步阶段是整个设计构思基本形成的阶段,如设计原则确定、最佳路径的选择、杆塔基础形式的选择等。这一阶段需要输出的内容有:线路路径图、平断面图、杆塔明细表。 施工图阶段的工作是将已明确的设计进行细化,相关设计成果将作为施工的依据。对于架空线路,主要工作内容有:杆塔设计、金具设计、基础设计。

配电网自动化习题答案

1 配电网有那些特点?从配电网自动化的角度看,为何将配电网的结构复杂,数据量大视为重要特点? 与输电系统比较,配电网具有以下特点:配电网地域比较集中,电压等级低、级数多,单条馈电线传输功率和距离一般不大。网络结构多样、复杂。网络接线有辐射状网、树状网及环网,环网又可分为普通环式及手拉手环式。在配电网运行中,环网均以开环形式运行。在城市配电网中,随着现代化的进程,电缆线路将越来越多,电缆线路与架空线路的混合网络给电网运行和分析带来复杂性。配电网中性点接地方式有以下两类: ①中性点有效接地系统②中性点非有效接地系统 6)配电网内设备类型多且数量大,多种设备装于露天,工作条件恶劣 7)配电网内运行方式多变。 8)配电网中采用的通信方式多,但通信速率往往没有输电系统要求高 9)配电网中,即使自动化程度较高,仍需要人工操作;而输电系统内,大多数设备为自动控制。 10)配电网中有大量电力、电子等非线性负荷,故将产生不容忽视的谐波。谐波必须抑制。 11)分布式电源(网) 配电网的主要特点是数据量庞大,网络结构复杂,这是由于面对用户,网络运行方式变化多而快,要求处理问题及时,这些特点直接影响DAS系统的结构。 2 在电力系统中,怎样划分DMS、EMS的功能区域?它们的功能有那些异同点? 第四页图 1.2 整个配电网从变电、配电到用户用电过程,均由DMS系统进行监控和管理;而包括发电厂在内的输电系统,则是在能量管理系统(EMS)的监视、控制与管理下运行。EMS与DMS都是有明确对象的管理系统,但两者之间又是有联系的。通常,DMS应执行EMS的宏观调控命令,并有必要向EMS系统传递必需的信息。 3 DAS与DMS是否指同一功能系统? DAS是指配电网自动化系统,是能够实时监视、协调和运行配电系统的部分元件和全部元件的一个完整的信息采集、传递与处理的集成自动化系统。 当今,我国将变电站自动化、馈电线自动化、需方用电管理及配电管理自动化的有机集成称为配电管理系统(DMS);将第一和第二部分相关的自动化系统合称配电自动化(DA) DAS 与DMS两种关于配电网自动化的概念,实际是同一的。 4 熟悉DAS的基本功能及结构。 按DAS的基础性功能,可以分成以下功能:自动控制功能。主要包括:自动母线分段、馈线调度切换与自动分段,综合电压/无功控制、变电站负荷平衡、自动抄表等自动控制功能。数据采集与处理功能。人工控制功能。保护功能。负荷管理功能。远方计量功能。各种管理、估计、计算的功能等 结构:当前DAS系统结构多分为三个层次,即调度中心、地区电网管理中心,分散现场操作区(馈电网络区域)。第八页图1.3 5.怎样用功能子过程说明DAS的功能?有哪些子过程? 答:馈线自动化(FA) 配电网自动化(DA) 变电站自动化(SA) 配电网通信系统配电网地理信息系统(GIS)配电网管理系统(DMS)潮流分析、优化及其他应用软件调度员培训模拟系统(DTS)负荷管理系统(LM)需方用电管理(DSM)配电网SCADA 子过程如下:配电自动化。DA实现的是配电网中最基本和最重要的自动监控功能。 配电网实时数据检测与监控系统。配电网的实时数据检测与监控系统,是DMS实现自动化管理的基础。 2

10kV电力系统配电网络的智能化研究 戴伟栋

10kV电力系统配电网络的智能化研究戴伟栋 发表时间:2019-06-25T11:38:29.757Z 来源:《基层建设》2019年第7期作者:戴伟栋[导读] 摘要:在二十一世纪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时代,智能已经被应用到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如智能手机、智能冰箱、自动门等不计其数的智能机器,甚至发展为人类服务的机器人。 上海励能电力工程设计有限公司上海 200240摘要:在二十一世纪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时代,智能已经被应用到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如智能手机、智能冰箱、自动门等不计其数的智能机器,甚至发展为人类服务的机器人。这些智能机器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和衣着,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为人类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作为二十一世纪人类不可或缺的重要系统,电力系统正随着高科技的迅猛发展向智能化方向发展。 关键词:10kV;电力系统;网络智能化 110kv电力系统配电网络智能化对设备开关的要求 10kv电力系统配电网络智能化的实现与设备开关的配合息息相关,其对设备开关的要求具体如下。 1.1设备开关必须小型、无油、绝缘且功耗低 事实证明,大型、耗油型、低功耗设备开关与时代发展水平相差甚远,作为智能配电网,设备开关必须足够先进。因此,10kv配电网的智能必须配备小、无油、绝缘、低功率的设备开关,以真正提高配电网的智能从基本硬件设施。 1.2设备开关要兼具电动和手动功能 10kv配电网的设备开关应具有电功能和手动功能。电力功能是反映配电网的智能,在运行过程中实现无人操作和电力系统的智能启动和关闭。同时,手动开关是为了确保在电气开关发生故障或其他紧急情况时,配电网能够正常控制。 1.3设备开关的状态信号必须同时包含刀闸信号、开发分合闸的位置等 设备开关状态信号是向人们显示10kv电力系统配电网信息的重要信号。为了保证配电网的正常运行,这些状态信号必须同时包括刀门信号和开关开关的位置信号。使员工能及时得知分销网络的运作情况,并在发生意外时采取有效措施。 2智能化配电网存在的现实问题 2.1快速保护 与现代变压器相比,传统变压器在智能电网技术环境下功能较大,数据由变压器直接传输到保护开关。在这个传输过程中,有许多链接需要添加。将单元合并为新单元会增加传输时间。这将延长智能终端保护的运行时间。 2.2安全性 在过去的几年里,中国的分销网络采用了点对点的方式来实现网络通信。由于这种传输方式的高安全性,且在信息传输过程中,信息传递操作能力相对稳定。因此,当信息在当地交换时,安全级别很高,不容易受到攻击,因此不会造成系统破坏。与传统的配电网相比,智能配电网可以更紧密地连接各个部门。 2.3安全可靠性 传统变压器在传统设备上使用时,需要在基本设备上加以改进。他们需要在传统设备中进行创新,安装新的部件,最好安装有活性的电子元件。这是一种电动装置。使用时需要长期供电。这将降低变压器的运行能力,降低变压器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同时,在高压网络中使用电子变压器。一般来说,使用的效果并不明显,会受到电磁场的影响,从而降低了操作能力。如果你想充分使用它,你应该进行特殊的处理,以确保设备的效率。光学变压器的性能是可以行使的。一般受外界温度的限制,直接影响设备的稳定性。 3智能化配电系统模式运用 3.110kV电力系统配电网络的智能化 配电网智能化是一种具有通信功能的智能设备。它由数字通信和计算机网络系统组成,以促进变电站相关设备管理和运行的智能化。它由开关、发动机和动力设备组成,可以独立于系统限制之外工作。提高了电力设备的实用性和安全性。该智能电力系统能够实现数据故障分析、数字通信、远程运行和程序控制,以及事件记录、实时采集、恒值保护管理和各种设备信息保护管理,从而更有效地利用智能电力设施。10kv电力系统设备复杂,分布广泛,操作多且繁琐。因此,它容易发生故障,会干扰电磁波,影响整个系统的运作。而智能配电网可以对电力系统进行自动管理,并能有效地控制复杂的电力系统,保证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 3.2智能化配电网络对于设备开关存在的要求 智能化配电网络和设备开关的运行是不可分割的,通过前端机对设备开关进行远程操作可以实现对网络系统的故障调解以及隔离。同时,它在收集信息和数据时,也是需要设备开关来密切配合的,通过它的接口收集到所需信息。为了实现这些目标,对于设备开关提出了许多要求:设备开关必须有手动和电动两种功能;设备开关要绝缘、轻便,同时具有无油化、耗能小等功能;设备开关要安装状态信号灯作出提示,包括弹簧储能信号、开关闸信号、电池感应信号等;同时,设备开关要采用尽可能小的直流,比如48V或24V,电压互感器和电流互感器是不可缺失的,电流容量最好在50~100A之间,以免过大或太小;控制接口要有分闸和合闸的控制接点。 3.310kV配电网络智能化的应用模式 智能配电网系统是由美国能源控制公司发明的。该系统以变电站综合监控平台为基础,主要对电力系统进行实时监控。它还配备了与主机相连、具有超强通信能力和抗干扰力的前置截面机,实现了与变压器主机完美合作的目标。当然,在前端机器下面有一个现场总线网络。实现了与变电站的无缝连接,优化了配电网管理系统。同时,智能配电系统提高了配电设施的灵活性,与其他智能机器具有良好的兼容性,也满足了配电网络的开放性。解决了不同用户的需求,在城市电力系统的应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3.4物联网技术应用 物联网技术是提高10kv电力系统配电网络智能化性能的一种重要技术,它通过RFID手段、传感技术和智能定位科技对事物进行检测并通过互联网完成信息的传输的一种技术,在工作过程中还能不断地进行信息的完善和补充。在10kv电力系统配电网络中,物联网技术提高了先进的网络技术环境,使得配电网络得以实现智能化。目前,由于智能电气的普及,智能化逐渐进入了人们的生活中,人们对用电智能化的需求要在逐渐增大,而物联网技术通过对10kv电力系统配电网络的实时监测,大大满足了人们的这种需求。 3.5自动控制计量技术应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