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土壤学——全套复习资料

最新土壤学——全套复习资料
最新土壤学——全套复习资料

二.土壤的本质特征?肥力的四大因子?答:土壤的本质特征是土壤具有肥力;肥力的四大因子是水、肥(营养物质)汽、热

三.土壤组成如何?答:固体颗粒(38% )固相(50%)土壤有机物(12%)气相(50%)粒间空隙(50% )液相(50%)

四.岩石根据生成方式不同分为哪几类?答:分为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

五.岩浆岩的分类方式如何?(生成方式、化学成分)答: 1 ).酸性岩( 2 ). 中性盐(3)基性岩(4).超基性岩

由构造不同分为(1).块状构造(2).流纹构造(3).气孔构造(4).杏仁构造。///////

六.岩石矿物对土壤有何影响?答:(1).影响土壤的质地;(2).影响土壤的酸碱性:(3).影响土壤中的化学组成。

七.分别举出常见的原生矿物以及次生矿物五六类. 答:原生矿物: 长石类、角闪石和辉石、云母类、石英、磷灰石、橄榄石; 次

生矿物:方解石,高岭石,蛇纹石。

八.举出几种常见的沉积岩及变质岩.答:沉积岩:砾岩.砂岩.页岩.石灰岩.白云岩. 变质岩:板岩.千枚岩.片岩.片麻岩.大理岩.石灰岩.

二.物理风化作用、化学风化作用、生物风化作用的作用方式分别是什么?答:物理风化: 1.温度作用或温差效应2.结冰作用或

冰劈作用 3.风的作用 4 流水的作用.

化学风化: 1.溶解作用2.水化作用 3.水解和碳酸化作用 4. 氧化作用 5. 溶解作用.

生物风化: 1.机械破坏作用(根劈作用)2.化学破坏作用(主要通过新陈代谢来完成).

三.物理风化作用、化学风化作用、生物风化作用的最终结果如何?答:物理风化:产生了与原岩石、矿物化学成分相同而粗细不等的碎屑物质覆盖在岩石表面。化学风化: 1.形成可溶性盐类,都是养料成分,为植物提供营养。 2.形成了次生粘土矿物,在

土壤肥力中作用巨大。 3.形成了残留矿物,如:石英在土壤中以粗大砂粒存在。生物风化:为母质中增加了岩石和矿物中所没

有的N 素和有机质。

四.影响风化作用的因素有哪些?答: 1.气候条件.2. 矿物岩石的物理特性:矿物颗粒大小、硬度、解理和胶结程度.3. 矿物岩石

的化学特性和结晶构造.

五.风化产物的地球化学类型、生态类型分别有哪些?答:风化产物的地球化学类型: 1. 碎屑类型. 2. 钙化类型. 3. 硅铝化类型.

4. 富铝化类型.风化产物的生态类型:1. 硅质岩石风化物2. 长石质岩石风化物.3.铁镁质岩石风化物.4. 钙质岩石风化物.

二.母质因素在成土过程中的作用?答:母质是形成土壤的物质基础,是土壤的骨架和矿物质的来源。主要表现是:1.母质的机

械组成影响土壤的机械组成。2.母质的化学成分对土壤形成、性质和肥力均有显著影响,是土壤中植物矿质元素(氮素除外)的最初来源。三. 气候因素在成土过程中的作用?

三.气候决定着土壤形成过程中的水、热条件,是直接影响到成土过程的强度和方向的基本因素。它(水分和热量)对土壤形成的具体作用表现在:1.直接参与母质的风化和物质的淋溶过程。2.控制着植物和微生物的生长。3.影响着土壤有机质的累积和分解。4.决定着养料物质生物小循环的速度和范围

四.生物因素在成土过程中的作用?答:在土壤形成过程中,生物对土壤肥力特性和土壤类型,具有独特的创新作用。其影响及作用可归纳为:1.创造了土壤氮素化合物,使母质或土壤中增添了氮素养料。2.使母质中有限的矿质元素,发挥了无限的营

养作用。3.通过生物的吸收,把母质中分散状态的养料元素,变成了相对集中状态,使土壤的养料元素不断富集起来。4.由

于生物的选择吸收,原来存在于母质中的养料元素,通过生物小循环,更适合于植物生长需要,使土壤养分品质不断改善。

五.地形因素在成土过程中的作用?答:1.影响大气作用中的水热条件,使之发生重新分配。如坡地接受的阳光不同于平地,阴坡又不同于阳坡;地面水及地下水在坡地的移动也不同于平地,从而引起土壤水分、养分、冲刷、沉积等一系列变化。2.影

响母质的搬运和堆积。如山地坡度大,母质易受冲刷、故土层较薄;平原水流平缓、母质容易淤积、所以土层厚度较大;而洪积扇的一般规律则是顶端(即靠山口处)的母质较粗大、甚至有大砾石;末端(即与平原相接处)的母质较细,有时开始有分选。顶端坡度大、末端坡度

小,以及不同部位的沉积物质粗细不同,亦会造成土壤肥力上的差异。

二.研究土壤剖面的意义答:他不仅能够反映土壤的特征,而且还可以了解土壤的形成过程,发展方向和肥力特征;为鉴别土壤类型,确定土壤名称提供了科学依据。

三.说明下列符号的土壤学含义:答:Bk为钙积层Bt为粘化层Bea钙积层C母质层D母岩层G潜育层W潴育层T泥炭层;Cc 表示在母质层中有碳酸盐的聚积层; Cs 表示在母质层中有硫酸盐的聚积层。A—D 原始土壤类型;A—C 幼年土壤类型;A—B —C 发育完善的土壤类型。

1. 简述土壤有机质的作用?答:土壤有机质是植物营养的重要来源,同时对土壤水、肥、气、热起重要的调节作用

(1)植物营养的重要库源;(2)提高土壤保水保肥能力和缓冲性能;(3)改善土壤物理性质;(4)增强土壤微生物活动;(5)活化土壤中难溶性矿质养料;(6)刺激、促进植物的生长发育。

2. 富里酸(FA)与胡敏酸(HA)性质上的区别?

答:(1)溶解性:FA> HA ; (2)酸性:FA > HA ; (3)盐:HA —价溶于水二三价不溶,F A全溶;.(4)分子组成:式量HA

> FA, HA含碳氮多,含氢氧少,FA相反;(5)颜色:HA深(又名黒腐酸),FA浅(又名黄腐酸);(6)在土壤剖面中的迁移能力:FA强。

3. 有机残体的碳氮比如何影响土壤有机物分解过程?答:一般认为,微生物每吸收一份氮,还需吸收五份碳用于构成自身细胞,

同时消耗20份碳作为生命活动的能量来源。所以,微生物分解活动所需有机质的C/N大致为25 : 1

当有机质地C/N接近25 : 1时,利于微生物的分解活动,分解较快,多余的氮留给土壤,供植物吸收;如果C/N大于25 : 1,有机质分解慢,同时与土壤争氮;C/N小于25 : 1,有利于有机质分解,并释放大量的氮素。

4.土壤有机物分解的速度主要取决于哪两个方面:答:土壤有机物分解的速度主要取决于两个方面;内因是植物凋落物的组成,

外因是所处的环境条件。①外界条件对有机质转化的影响:外界条件通过对土壤微生物活动的制约,而影响有机质的转化速度,

这些外界因素主要有土壤水分、温度、通气状况、土壤pH值,土壤粘力等。②残体的组成与状况对有机质转化的影响:有机残

体的物理状态,化学组成,及碳氮比影响。

5. 土壤有机质的腐殖化过程可分为几个阶段:答:①第一阶段(原始材料构成阶段):微生物将有机残体分解并转化为简单的

有机化合物,一部分经矿质化作用转化为最终产物(二氧化碳、硫化氢、氨等)。其中有芳香族化合物(多元酚)、含氮化合物(氨基酸或肽)和糖类等物质。②第二阶段(合成腐殖质阶段):在微生物作用下,各组成成分,主要是芳香族物质和含氮化

合物,缩合成腐殖质单体分子。在这个过程中,微生物起着重要作用,首先是由许多微生物群分泌的酚氧化酶,将多元酚氧化成醌,然后醌再与含氮化合物缩合成腐殖质。

6. 土壤有机质的类型及来源:答:一、土壤有机质的类型:进入土壤中的有机质一般呈现三种状态:①基本上保持动植物残

体原有状态,其中有机质尚未分解;②动植物残体己被分解,原始状态已不复辨认的腐烂物质,称为半分解有机残余物;③在

微生物作用下,有机质经过分解再合成,形成一种褐色或暗褐色的高分子胶体物质,称为腐殖质。腐殖质是有机质的主要成分,可以改良土壤理化性质,是土壤肥力的重要标志。

二、土壤有机质的来源:①动植物和微生物残体;②动植物和微生物的代谢产物;③人工施入土壤的有机肥料。

7. 土壤微生物在土壤中的作用:答:土壤微生物对土壤性质和肥力的形成和发展都有重要的影响。1.参与土壤形成作用:2

促进土壤中营养物质的转化:3增加生物热能,有利调节土壤温度:4.产生代谢产物,刺激植物的生长: 5 .产生酶促作

用,促进土壤肥力的提高:

8. 土壤微生物分布的特点:答:①物分布在土壤矿物质和有机质颗粒的表面。②植物根系周围存在着种类繁多的微生物类群。③物在土体中具有垂直分布的特点。④微生物具有与土壤分布相适应的地带性分布的特点。⑤壤微生物的分布具有多种共存、相互关联的特点。

9. 菌根菌的类型及特点:答:菌根菌的类型:根据菌根菌与植物的共栖特点,菌根可分为外生菌根、内生菌根和周生菌根。

①外生菌根在林木幼根表面发育,菌丝包被在根外,只有少量菌丝穿透表皮细胞。

②内生菌根以草本最多。如兰科植物具有典型内生菌根。

③周生菌根即内外生菌根。既可在根周围形成菌鞘,又可侵入组织内部,这种菌根菌发育在林木根部。

特点:①菌根菌没有严格的专一性;同一种树木的菌根可以由不同的真菌形成。

②菌根对于林木营养的重要性,还在于它们能够适应不良的土壤条件,为林木提供营养。

③在林业生产中,为了提高苗木的成活率和健壮率,使幼苗感染相适应的菌根真菌,是非常必要的。

④最简单的接种方法,就是客土法,即选择林木生长健壮的老林地土壤,移一部分到苗床或移植到树穴中,促使苗木迅速形成菌根。

10. 调节土壤有机质的途径:答:①增施有机肥料。②归还植物(林木、花卉)凋落物于土壤。③种植地被植物、特别是可

观赏绿肥。④用每年修剪树木花草的枯枝落叶粉碎堆沤,或直接混入有机肥坑埋于树下,有改土培肥的效果。⑤通过浇水,翻土来调节土壤的湿度和温度等,以达到调节有机质的累积和释放的目的。

1 土水势的特点。答:土壤中的水分受到各种力的作用,它和同样条件(温度和压力等)下的纯自由水的自由能的差值,用符号

屮表示,所以,土水势不是土壤水分势能的绝对值,而是以纯自由水作参比标准的差值,是一个相对值。土水势由:基质势(V m)溶质势(V s)重力势(V g)压力势(V P)等分势构成。

2 土壤空气特点。答:a.二氧化碳的含量很高而氧气含量稍低。二氧化碳超过大气中的10倍左右,主要原因是由于土壤中植

物根系和微生物进行呼吸以及有机质分解时,不断消耗土壤空气中的氧,放出二氧化碳,而土壤空气和大气进行交换的速度,还不能补充足够的氧和排走大量的二氧化碳的缘故。

b. 土壤空气含有少量还原性气体。在通气不良情况下,土壤空气中还含有少量的氢、硫化氢、甲烷等还原性气体。这些气体是土壤有机质在嫌气分解下的产物,它积累到一定浓度时,对植物就会产生毒害作用。

c. 土壤空气水气含量远高于大气。除表土层和干旱季节外,土壤空气经常处于水汽的饱和状态。

d. 土壤空气组成不均匀。土壤空气组成随土壤深度而改变,土层越深,二氧化碳越多,氧气越少。

3 土壤气体交换的方式有几种?哪一种最重要?答:有两种方式:即气体的整体流动和气体的扩散,以气体的扩散为主。

4 土壤空气对林木生长的影响。答:土壤空气影响着植物生长发育的整个过程,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土壤空气与根系发育(2)土壤空气与种子萌发(3)土壤空气与养分状况(4)土壤空气与植物病害

5 土壤热量的来源有哪些?答:1、太阳辐射能2、生物热3、地球的内能

6 土壤热量状况对林木生长的影响?答:土壤热量状况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是很显著的,植物生长发育过程,如发芽、生根、开花、结果等都只有在一定的临界土温之上才可能进行。

1. 各种植物的种子发芽都要求一定的土壤温度

2.植物根系生长在土壤中,所以与土温的关系特别密切

3.适宜的土温能促进植物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

4.土壤温度对微生物的影响

5.土温对植物生长发育之所以有很大的影响,除了直接影响植物生命活动外,还对土壤肥力有巨大的影响

7 土壤水汽扩散的特点。答:土壤空气中水分扩散速度远小于大气中水分扩散速率.

② 壤孔隙数量是一定的,其中孔隙一部分被液态水占有,留给水汽扩散的空间就很有限。

②土壤中孔隙弯弯曲曲,大小不一,土壤过干过湿都不利于扩散(土壤湿度处于中等条件下最适宜扩散)

8 土壤蒸发率(概念)的阶段?答:土壤蒸发率:单位时间从单位面积土壤上蒸发损失的水量。阶段性:a大气蒸发力控制阶

段(蒸发率不变阶段) b. 土壤导水率控制阶段(蒸发率下降阶段)c.扩散控制阶段(决定于扩散的速率)

1. 衡量土壤耕性好坏的标准是什么? 答: 土壤宜耕性是指土壤的性能.

①耕作难易:耕作机具所受阻力的大小,反映出耕后难以的程度,直接影响劳动效率的高低.

②耕作质量:耕作后能否形成疏松平整,结构良好,适于植物生长的土壤条件.

③宜耕期的长短:土壤耕性好一般宜耕期长. 2.试论述团粒结构的肥力意义?

答: 1小水库:团粒结构透水性好可接纳大量降水和灌水,这些水分贮藏在毛管中.2小肥料库:具有团粒结构的土壤,通常有机质含量丰富,团粒结构表面为好气作用,有利于有机质矿质化,释放养分,团粒内部有利于腐殖质化,保存营养.3 空气走廊:团粒之间孔隙较大,有利于空气流通。 3.团粒结构形成的条件是什么?

答:①大量施用有机肥②合理耕作③合理轮作④施用石膏或石灰⑤施用土壤结构改良剂

4. 砂土,粘土,壤土的特点分别是什么?答:1.砂质土类:①水-粒间孔隙大,毛管作用弱,透水性强而保水性弱,水汽易扩散,易干不易涝.②气-大孔隙多,通气性好,一般不会积累还原性物质.③热-水少汽多,温度容易上升,称为热性土,有利于早春植物播种.④肥 -养分含量少,保肥力弱,肥效快,肥劲猛,但不持久,易造成作物后期脱肥早衰.⑤耕性-松散易耕,轻质土.

2. 粘质土类:①水-粒间孔隙小,毛管细而曲折,透水性差,易产生地表径流,保水抗旱能力强,易涝不易旱.②气-小孔隙多,通气性差,容易积累还原性物质.③热-水多汽少,热容量大,温度不易上升,称为冷性土,对早春植物播种不利.④肥-养分含量较丰富且保肥能力强,肥效缓慢,稳而持久,有利于禾谷类作物生长,籽实饱满,早春低温时,由于肥效缓慢易造成作物苗期缺素.⑤耕性-耕性差, 粘着难耕,重质土.

3. 壤质土类:土壤性质兼具砂质土,粘质土的优点,而克服了它们的缺点.耕性好,宜种广,对水分有回润能力,是理想的土壤类别. 5.影响阳离子凝聚能力强弱的因素?

答:土壤胶体通常有负电荷,带负电的土壤胶粒,在阳离子的作用下,发生相互凝聚。a高价离子凝聚能力大于低价离子。b水

化半径大的离子凝聚能力弱,反之较强(离子半径愈小,水化半径愈大)c增加介质中电解质浓度也可以。以及有机质,简单无

机胶体。 d 比表面积越大凝聚能力越

二.影响阳离子交换量的因素:

答:①质地(土壤质地越粘重,含粘粒越多,交换量越大)②腐殖质,含量f,交换量f无机胶体的种类,粘粒的硅铁铝率f ,交换量f (腐>蒙>伊>高>非晶质含水氧化物)④土壤酸碱性

三.阳离子交换作用的特征:答:特征:a可逆反应b等价离子交换c反应受质量作用定律支配

四.土壤吸收养分作用方式有几种?答:①土壤

离子代换吸收作用(即,物理化学吸收作用):对离子态物质的保持。

②土壤机械吸收作用:对悬浮物质的保持。是指疏松多孔的土壤能对进入其中的一些团体物质,进行机械阻留。③土壤物理吸附作用:对分子态物质的保持。是指土壤对可溶性物质中的分子态物质的保持能力。

④土壤吸附作用:对可溶性物质的沉淀保持。是指由于化学作用,土壤可溶性养分被土壤中某些成分所沉淀,保存于土中。

⑤生物吸附作用:植物和土壤微生物对养分具有选择吸收的能力。从而把养分吸收,固定下来,免于流失。

五.土壤胶体的类型(按成分及来源)有哪些?答:成分:①无机胶体(各种粘土矿物)②有机胶体(腐殖质)③有机无机复合体(存在的主要方式)来源:

一.影响阳离子交换能力的因素:答:①电荷电价有关②离子半径及水化程度③离子浓度④土壤pH值⑤T的高低

二.

土壤阳离子交换量(CEC ):在一定pH 值时,土壤所能吸附和交换的阳离子的容量,用每

Kg 土壤的一价离子的厘摩尔数表示,即 Cmol (+)/Kg.(pH 为 7的中性盐溶液 )

我国土壤阳离子交换量:由南一北,由西-东,逐渐升高的趋势。 一种土壤阳离子交换量的大小,基本上代表分了该土壤保存养 分的能力 .即通常说的饱肥性的高低 .交换量大的土壤 ,保存速效养能力大 ,反之则小 .可作为土壤供肥蓄肥能力的指标 .

三. 影响阳离子交换量的因素:答:①质地(土壤质地越粘重,含粘粒越多,交换量越大)?腐殖质,含量f ,交换量f ③无机胶体的种类, 粘粒的硅铁铝率f ,交换量f (腐〉蒙>伊 >高>非晶质含水氧化物土壤酸碱性⑤

五.

交换性阳离子的有效度:答:1根系—溶液J 胶粒 离子交换2根系胶粒 接触交换

六. 互补离子 (陪伴离子 ):与某种交换性阳离子共存的其他交换性阳离子 .

七. 土壤吸收养分作用方式有几种 ?答:①土壤离子代换吸收作用(即,物理化学吸收作用)

②土壤机械吸收作用 :对悬浮物质的保持。是指疏松多孔的土壤能对进入其中的一些团体物质

作用:对分子态物质的保持。指土壤对可溶性物质中的分子态物质的保持能力。④土壤吸附作用

由于化学作用,土壤可溶性养分被土壤中某些成分所沉淀,保存于土中。⑤生物吸附作用

一.土壤酸性的形成 1.土壤中氢离子的来源 :①水的解离 ②碳酸的解离 ③有机酸的解离 ④无机酸 ⑤酸雨 2.土壤中铝的活化。

二.土壤碱性的形成机理(即土壤中 OH 根的来源) :土壤溶液中氢氧根的来源主要是钙、镁、钠、碳酸盐和重碳酸盐以及土壤胶 体表面吸附的交换性钠水解的结果 :1.碳酸钙水解 2.碳酸钠水解 3.交换性钠的水解

三.

土壤酸度的指标 :土壤酸性一方面是由土壤溶液中的氢离子引起的

,另一方面也可以由被土壤胶体所吸附的致酸离子 (氢,铝)所

引起.前者为活性酸 ,后者潜性酸 .

酸性强度排列:潜性酸〉水解酸〉代换性酸〉活性酸

五. 土壤缓冲性产生的原因 :①土壤具有代换性 ,可以吸附 H ,K ,Na 等很多阳离子②土壤中存在许多弱酸及其盐类

,构成缓冲系统

③土壤中有许多两性物质 ,可中和酸碱 ④在酸性土壤中 ,Al 离子能起缓冲作用 . 六. 土壤缓冲性的强弱指标及其影响因素 :强弱指标即缓冲量 ,影响因素有①粘粒矿物类型②粘粒的含量③有机质的影响

八. 石灰改良酸性土的作用 ?

①中和土壤酸性②增加土壤中钙素营养,有利于微生物活动促进有机质分解③改良土壤结构

石灰用 2、 为什么说砂土肥效快、后劲不足,而粘土肥效慢、但后劲稳长?

答:砂土砂粒含量高,粘粒含量低,有机质含量一般较低。粘土粘粒含量高,砂粒含量低,有机质含量按较高。

砂土对外来养分的吸附保蓄能力较弱,而粘土对外来养分的吸附保蓄能力则较强。因此,当肥料进入砂土时,以可溶的、有效 的形态存在的养分比例较高,被土壤吸附固定的比例较低, 所以总的有效性高, 肥效快。相反,当肥料进入粘土时, 以可溶的、 有效的形态存在的养分比例较低,被土壤吸附固定的比例较高,所以总的有效性较低,肥效慢。进入砂土的养分被植物吸收的 快,同时被淋溶损失的也较快,肥效下降快,因此后劲不足。进入粘土的养分被植物吸收的慢,被淋溶损失的较慢,被吸附的 养分会慢慢释放出来,因此后劲稳长。

3、为什么说砂土保水抗旱能力弱,而粘土保水抗旱能力强?

:对离子态物质的保持 ,进行机械阻留。 ③土壤物理吸附 :对可溶性物质的沉淀保持。是指 : 植物和土壤微生物对养分具有选择吸 收的能力。从而把养分吸收,固定下来,免于流失。 八.粘土矿物的基本构造单元是什么 ? 答:是硅氧四面体和铝水八面体。

答:砂质土砂粒含量高,粘粒含量低,粘质土粘粒含量高,砂粒含量低。砂质土大孔隙(通气孔隙)多,细孔隙(毛管孔隙和

精品文档

非活性孔隙)少,粘质土大孔隙(通气孔隙)少,细孔隙(毛管孔隙和非活性孔隙)多,砂粒持水能力弱,大孔隙持水能力弱,所以砂质土保水弱,抗旱能力弱。粘质土则反之。

17、为什么测定土壤阳离子交换量时要固定pH 值?

答:土壤胶体的负电荷包括可变电荷和永久电荷两部分。可变电荷随介质的pH 而变,永久电荷则不随pH 而变。当介质的pH 发生变化时,土壤胶体总电荷也发生变化,土壤吸附的阳离子的量也发生变化。

因此对同一土壤而言,在不同的pH条件下所测得的CEC也不同。为了便于不同土壤比较,在测定CEC时必须固定pH,一般采用的pH 为7。

26、试分析影响土壤氮素有效化的主要因素。

答:(1)有机质含量和全氮含量:有机N是土壤全N的主要来源,有效N随土壤全N和有机含量的升高而升高;(2)质地:粘质土壤有机质含量高,但有机质的分解较慢,所产生的有效N 也较少。(3)温度:有机质矿化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升高:冬季

土温低,有机质矿化率较低,土壤有效N 较少。春季和初夏,矿化率迅速上升,土壤有效N 显著升高。(4)湿度:湿度太高,有机质嫌气分解:在通气良好而适度适当的情况下,有机质矿化作用较强,产生的有效N 较多。湿度太高会引起反硝化作用,

导致N 的损失。(5)酸度:在中性或微酸性的土壤中,有机N 的矿化最强:酸性土壤施用石灰,能明显增加有机N 的矿化。

(6)施肥:施用化肥会促进有机质的分解,有利于有机N 的释放,还能提高土壤N 的利用率。(7)施用新鲜有机肥料,会促进难分解有机N 的矿化。

31、土壤磷的有效性与土壤pH 有何关系?为什么?答:土壤对磷有很强的固定作用。固磷作用是影响土壤磷有效性的主要因素。土壤磷的固定主要是因为形成了磷酸铁(铝)化合物、磷酸钙(镁)化合物和闭蓄态磷。在酸性条件下,磷容易被固定为磷酸铁(铝)化合物,在石灰性条件下,磷容易被固定为磷酸钙(镁)化合物,而在中性附近,磷酸铁(铝)和磷酸钙(镁)的固

定作用都比较弱。因此,当土壤pH接近中性时,土壤磷的有效性最高。量=土壤体积x容重x阳离子交换量x (1 -BSP)单位:Kg/ 公顷

土壤:土壤就是陆地表面能够生产植物收获物的疏松表层。土壤肥力:在植物生活期间,土壤供应和调节植物生长所需要的水份、养分、热量、空气和其它生活条件的能力矿物:就是存在于地壳中的具有一定化学组成、物理性质和内部构造的天然化合物或单质。原生矿物:地球内部岩浆岩冷凝时形成的、存在于岩浆岩之中的矿物次生矿物:原生矿物在各种风化因素的作用下,改变了形态、成分和性质而形成的新矿物。岩石:岩石就是自然界存在的一种或数种矿物的集合体

岩浆岩:由岩浆冷凝而成的岩石,又称火成岩沉积岩:各种先成岩的风化剥蚀产物、火山作用产物以及生物作用产物经外力搬运后重新沉积胶结而形成的岩石。化学或化学岩:由化学或生物化学作用沉淀而成的沉积岩。

变质岩:岩浆岩或沉积岩在高温高压、热气热液作用下发生变质作用而形成的岩石,称变质岩风化作用:地表的岩石在外界因素的作用下,发生形态、组成和性质变化的过程。物理风化:指岩石崩解破碎成大小不同颗粒而不改变其化学成分的过程化学风化:岩石中的矿物在化学作用的影响下,发生化学成分和性质的变化、以及产生新矿物的过程水解作用:矿物中的盐基离子被水所解离的H+ 置换,分解形成新矿物的作用水化作用:岩石中的矿物与水化合成为新的含水矿物的过程。

生物风化:岩石在生物的作用下发生破碎、分解的过程称为生物风化。

残积母质:就地风化而未经搬运的岩石风化产物。

河流冲积母质:经过河流长距离搬运而沉积的沉积物风积母质:由风力搬运而堆积成的沉积物。洪积母质:在山洪的作用下移动沉积在山前的坡麓、山口及平原边缘的沉积物。浅海沉积母质:堆积于海岸边的沉积物。

湖泊沉积母质:湖水泛滥时产生的沉积物。机械组成:土壤中土粒的大小及其比例状况就称为土壤的机械组成。土壤质地:按照土壤机械组成人为地划分的若干土壤类别,阳离子交换作用:土壤中带负电荷的胶体所吸附的阳离子,在静电引力、离子本身的热运动或浓度梯度的作用下,可以和土壤

溶液或其它胶体表面的阳离子进行交换。交换性阳离子:能互相交换的阳离子就称为交换性阳离子。离子的解吸过程:吸附的离子从胶体表面转移到溶液去的过程。离子的吸附过程:离子从溶液转移到胶体表面的过程。永久电荷:指由于层状硅酸盐矿物晶格中的同晶替代作用所产生的剩余负电荷。这种负电荷不受介质pH 值的影响。可变负电荷:指随介质pH 的变化而变化的负电荷。

土壤胶体吸收交换性能:一部分被吸附的离子,可以和土壤溶液中的离子进行交换的现象。

土壤的阳离子交换量:在一定的pH 值条件下,土壤所含有的交换性阳离子的最大量,简称CEC 。4-10、阴离子配位体交换吸附: 指阴离子取代氧化物表面羟基而被吸附的过程。

土壤活性酸:游离于土壤溶液中的H+ 所表现出来的酸度。

土壤潜性酸:土壤胶粒上吸附的氢离子和铝离子进入土壤溶液后表现出来的酸度5-3、土壤交换性酸:用过量的中性盐(如KCl)溶液与土壤作用,将胶体上吸附的氢离子和铝离子代换出来,测得的酸度.

土壤水解性酸:用弱酸强碱盐(通常用pH8.2 的醋酸钠)浸提的土壤溶液的酸度。

石灰性土壤:含有游离碳酸钙的土壤

土壤缓冲性:当土壤溶液中的H+或0H-离子浓度发生较大变化时,土壤通过自身的调节能力使土壤酸碱性不致于发生太大变化的能力

土壤养分:就是指这些主要靠土壤提供的植物必需营养元素。硝化作用:氨在亚硝酸细菌和硝酸细菌的作用下,氧化成为硝酸的过程。

反硝化作用:指土壤中的硝酸盐,在反硝化细菌的作用下,最后还原成为氧化二氮等气体逸失的过程

N 的固定作用:通过矿物的、生物的土壤中的NH 或化学的作用将土壤氮素固定为暂时不能被植物利用的状态的过程水解性有机氮:可以被酸、碱、酶水解成为可溶性或无机态N 的有机氮。

氮的挥发作用:NH3,NH4+与土壤中的碱性物质作用形成的NH3的挥发。

闭蓄态磷:被氧化铁胶膜包被的磷酸盐,称为闭蓄态磷

磷的固定作用:将土壤可溶性或速效磷转变成为不溶或缓效态磷的过程

钾的固定作用:从速效K 变成缓效K 或无效K 的过程

缓效态K :指被固定在粘粒矿物晶层中的K和存在于部分黑云母中的K

土壤容重:土壤容重指自然状态下,单位体积土壤(包括孔隙)的烘干重土壤比重:土壤比重是指单位体积土粒(不包括孔隙)的烘干重与同体积水重之比土壤孔隙度:土壤中孔隙容积占整个土壤容积的百分数

土壤孔隙比:土壤孔隙容积与土粒容积之比,称为土壤孔隙比。

当量孔径:与一定的土壤水吸力相当的孔径,也称有效孔径

通气孔隙:当量孔径大于0.1mm,是土壤中的粗孔隙,没有毛管作用,大部分时间孔隙内充满空气,

毛管孔隙:当量孔径0.1-0.03mm,孔隙内毛管作用明显,毛管水移动迅速,对植物有效,是对植物最有效的水份。

非活性孔隙:当量孔径小于0.03mm,孔隙总是充满水份,这些水份难运动,对植物无效,不能通气团粒结构:指近似球形的较疏松的多孔的土团。直径约为0.25-10mm 土壤结构体:土壤中的土粒或其中的一部分,通过不同的机制相互团聚成大小、形状和性质不同的土团、土块或土片,这就是

土壤的结构体。土壤耕作:耕作是在作物种植以前,或在作物生长期间,为了改善植物生长条件而对土壤进行的机械操作。土壤粘结性:指土粒之间通过各种引力互相连接起来的性能7-13、土壤粘着性:指土壤粘附在外物(如农具)上的性质

土壤塑性:当土壤湿润到一定程度时,在外力的作用下可以任意变形,而且在外力解除后和土壤干燥后仍然能保持这种变化了

的形态,这种性能就称为土壤塑性土壤压板:机械在田面上行走对土壤有压实作用。过度的压实会影响耕作质量,对作物生长不利。这种过度的压实又称为土壤

压板。

土壤耕性:土壤耕作时表现出来的土壤物理性质7-17、宜耕期:指适合于耕作的土壤含水量范围。

吸湿水:干燥土粒通过分子引力和静电引力的作用,从空气中吸持汽态水,使之在土粒表面形成一或数分子层厚的水膜,称为吸

湿水。

膜状水:当土壤含水量达到最大吸湿量时,土粒对周围水分子还有剩余引力,可以在吸湿水外层又吸附一层新的液态水膜,这层新的水膜就称为膜状水。

毛管水:当土壤含水量超过最大分子持水量时,水分子不再受土粒表面引力的作用,而是靠毛管引力而保持在土壤的毛管孔隙中,这部分的水就称为毛管水。

重力水:当土壤水份超过田间持水量时,多余的水份不能为毛管所保持而在重力作用下沿着大孔隙向下渗漏,这部分水就称为重

力水

质量含水量:指土壤中水分的质量与干土质量的比值

容积含水量:指土壤总容积中水所占的容积分数,又称容积湿度、土壤水的容积分数土水势:所谓土水势,就是指土壤水的势能与纯自由水的能量之差。基质势:由于土壤的基质吸力(即弯月面力和吸附力)对水份的吸持而引起的水份势值的降低。压力势:在饱和状态下,土壤水份所承受的压力与参照水面的差值。重力势:土壤水由于其所处的位置不同,因重力影响而产生的势能也不同,有此而产生的水势。溶质势:由于土壤溶质对土壤水的作用而引起的水分势值的降低。

土壤水吸力: :指土壤水在承受一定吸力的情况下所处的能态。土壤通气性:泛指土壤空气与大气进行交换、不同土层之间气体扩散或交换的能力。气体扩散:指某种气体由于分压梯度而产生的移动。

整体流动:由于土壤空气与大气之间存在总压力梯度而引起的气体运动。土壤质量热容量:指单位质量的土壤每升高(或降低)1oC 所需要(或放出)的热容量。

土壤容积热容量:指单位容积的土壤每升高(或降低)1oC 所需要(或放出)的热容量。

粘化过程:土壤剖面中粘粒形成和累积的过程。盐化过程:地表水、地下水以及母质中含有的盐分,在强烈的蒸发作用下,逐渐向地表积聚的过程。富铝化过程:又称脱硅富铝化过程。热带、亚热带地区土壤物质由于矿物风化、形成弱碱性条件,随着可溶性盐、碱金属和碱土金属盐基和硅酸盐的大量淋失,而造成铁铝在土体内相对富集的过程。潜育化过程:土壤长期渍水、有机质嫌气分解、铁锰强烈还原,形成灰蓝—灰绿色土层的过程。潴育化过程:氧化还原交替使土体内出现锈纹、锈斑、铁锰结核和红色胶膜等物质的过程。熟化过程:在耕作条件下,通过耕作施肥、培肥与改良,促进水肥气热诸因素不断协调,使土壤向着有利于作物高产方向转化的过程。

退化过程:由于不利的自然因素和人为利用不当而引起的土壤肥力下降、植物生长条件恶化和土壤生产力减退的过程。

第二部分填空题:

2- 1、见的成土矿物可以分为两类,它们是:原生矿物和次生矿物。

2- 2、成土岩石可以分为三大类,它们是: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

2-3、按照氧化硅的含量,岩浆岩可以分为:酸性岩、中性岩、基性岩和超基性岩。

2-4、从酸性岩到基性岩,岩石的颜色逐渐变:深;氧化硅含量逐渐:降低。

2-5、沉积岩石可以分为:粘土岩、碎屑岩、化学和生物化学岩。

2-6、石灰岩属于:化学和生物化学岩,砂岩属于:碎屑岩。

2-7、写出三种原生矿物名称:

2-8、写出酸性岩、中性岩和基性岩各一种:

2-9、写出变质岩、沉积岩各两种:

2-10、写出两种含钾较高的矿物:(正、甲)长石、云母、

2-11、风化作用可以分为三类,包括:化学风化、物理风化、] 生物风化。

2-12、化学风化作用包括四种作用,它们是:氧化作用、水化作用、水解作用、溶解作用。

2-13、物理风化作用包括四种作用,它们是:温度变化、结冰、流水、风。

2-14、石英、黑云母和长石的风化难易程度不同,写出它们风化难易的顺序:石英,长石,黑云母(从难到易)

2-15、常见的母质可以分为七种类型,它们是:残积母质、坡积母质、洪积母质、河流冲积母质、湖泊沉积母质、浅海沉积母质、风积母质

2-16、通常把土壤矿质颗粒分为三类,它们是:砂、粉、粘粒。

2-17、土壤主要质地类型有三种,它们是:砂质土、壤质土、粘质土。

3- 1、土壤腐殖酸的两种主要类型是:胡敏酸、富里酸。

3- 2、土壤有机质转化的两个主要方向是:矿质化作用和腐殖质化作用。

4- 1、依照电荷受pH 的影响程度,土壤胶体的电荷可以分为:可变电荷、永久电荷。

4- 2、土壤胶体的种类可以分为三种,它们是:有机胶体、无机胶体、有机无机复合胶体。

4- 3、写出三种常见的粘粒矿物:

4-4、写出一种2:1 型粘粒矿物,写出一种1:1 型矿物。

4-5、阴离子吸收的三种主要机制是:静电吸附、配位体交换、化学沉淀。

4-6、介质pH 升高时,土壤可变负电荷(增多),土壤永久电荷(不变)。

4-7、土壤胶体所带的电荷可以分为可变电荷和永久电荷两大类。有机质所带的电荷主要属于:可变电荷,层状硅酸盐矿物所带电荷主要属于:永久电荷。

5- 1、四种主要的盐基离子是:K、Na、Ca、Mg 5-2 、两种主要的致酸离子是:H+、Al3+

5- 3、对南方酸性红壤贡献最大的交换性阳离子是:A l3+ 。5-4、土壤pH 的宏观分布格局是南(酸)北(碱)。5-5、土壤淹水

以后,土壤的Eh 的变化方向是:降低。

5- 6、写出五种土壤中的氧化还原体系:Fe、Mn、N、C、S、O、As、Cr、Se、Mo

6- 1、土壤养分存在的一般形态是:可溶态、交换态、缓效态、难溶态、有机态

6- 2、土壤氮素的主要存在形态包括:有机态、无机态

6- 3、土壤有机氮的主要存在形态包括:水溶态、水解态、非水解态

6- 4、土壤磷素存在的主要形态包括:有机态、无机态

6- 5、土壤无机磷存在的主要形态包括:磷酸铁(铝)化合物、磷酸钙(镁)化合物、闭蓄态磷。

6- 6、土壤钾素存在的主要形态包括:矿物态、缓效态、速效态

6-7、土壤脱氮作用包括三种,它们是:反硝化、硝酸盐的淋失、氨的挥发

6-8、在常见的温度范围内,土壤有机氮的矿化速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升高。

6-9、土壤磷的固定作用包括四中主要机制,它们是:表面反应、化学沉淀、生物固定、闭蓄。

6-10、2:1型矿物和1:1型矿物对K 的固定能力的顺序是:蛭石>伊利石>蒙脱石>高岭石

7- 1、土壤比重的近似值是:2.65

7- 2、适合于一般旱作生长的土壤容重范围是:1.1-1.3g/cm3。

7- 3、测的某土壤的水吸力为20 毫巴,此时土壤中充水的孔隙的孔径是:<20/3mm.

7- 4、土壤孔隙可以分为三大类,它们是:非活性孔隙、毛管孔隙、通气孔隙

7- 5、土壤结构可以分为四类,它们是:块状和核状、柱状和棱柱状、片状、团粒

7- 6、四种主要的土壤力学性质是:粘结性、粘着性、塑性、涨缩性

7-7、土壤耕性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它们是:耕作的难易程度、耕作质量

7-8、耕作对土壤的三个主要要求是:耕作阻力小、耕作质量好、宜耕期长

8- 1、从土壤水份数量的观点出发,可以将土壤水份分为:吸湿水、膜状水、毛管水、重力水等类型。

8- 2、土水势的主要分势包括:基质势、压力势、溶质势、重力势。

8- 3、土壤水总是从水势处向水势

8- 4、土壤水总是从吸力

8- 5、水汽从气压高处移向气压度低处。

8- 6、土壤通气性的主要机制包括:气体扩散和整体流动。

9- 1、主要成土因素包括:母质、生物、地形、时间、气候和人为因素等。

9- 2、《中国土壤分类系统》中,从上到下共设:土纲、亚纲、土类、亚类、土属、土种、亚种等分类单元。

9- 3、铁铝土纲包括砖红壤、赤红壤、红壤、黄壤等土类。

9- 4 亚类。福建仅有赤红壤和赤红壤性土亚类。

9- 5 性土等亚类。福建只有三个亚类:红壤,黄红壤,红壤性土。

9- 6、黄壤可以续分为:壤性土等亚类。福建仅有黄壤和黄壤性土亚类

10- 1、水稻土剖面的主要土层是:耕作层(A)、犁底层(P)、淀积层(B或W)、潜育层(G)

10- 2、水稻土可以续分为如下亚类:淹育水稻土、渗育型水稻土、潴育型水稻土、潜育型水稻土、漂洗型水稻土、盐渍型水稻土、

咸酸水稻土。

10- 3、高产水稻土的剖面特征是:深厚的耕作层,适当发育的犁底层,水气协调的潴育层,在适当深度内出现潜育层。

2010年中科院土壤学复试题目

中国科学院教育部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2010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科目名称:土壤学 考生须知: 1.本试卷满分为75分,全部考试时间总计90分钟。 2.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题纸上或草稿纸上一律无效。 一、单项选择题(从下列各题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其代号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处。答案错选或未选者,该题不得分。每小题1分,共10分。) 1. 以下属于粘土矿物的是:( ) A.斜长石 B.石英 C.伊利石 D.正长石 2. 土壤的容重一般为()。 A. <0.8 g/cm3 B. 0.8-2 g/cm3 C. 2-2.5 g/cm3 D. >2.5 g/cm3 3. 在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种植水稻后,土壤中的pH值会发生变化,pH值会()。 A. 南方变高,北方变低 B. 南方变低,北方变高 C. 同时升高 D. 同时降低 4. 一般土壤中所含的主要原生矿物为()。 A. 石英 B.高岭石 C. 水云母 D. 蒙脱石 5. 最适宜农作物生长的结构体为()。 A. 块状 B. 核状 C. 柱状 D. 团粒状 科目名称:土壤学第1页共4页

6. 土壤有效水的计算一般为()。 A. 凋萎系数减去田间持水量 B. 田间持水量减去凋萎系数 C. 饱和含水量减去凋萎系数 D. 饱和含水量减去田间持水量 7. 石灰可用于改良()。 A. 盐土 B. 酸性土 C. 碱性土 D. 中性土 8. 土壤缓冲性能最强的土壤为:() A. 壤土 B. 砂土 C. 粘土 D. 砂壤土 9. 土壤塑性出现时的含水量称为土壤含水量的()。 A. 上塑限 B. 下塑限 C. 塑性指数 D. 流限 10.在水平状态下,水分在不(非)饱和流动中的主要推动力为()。 A. 溶质势 B. 温度势 C. 基质势 D. 压力 . 二、填空题(每空0.5分,共10分。) 1. 土壤科学三大学派中,其中农业化学派的代表人物是______,他的最大贡献是产生并推动了______工业的发展。 2. 土壤结构的稳定性包括______、______和______三个方面。 3. 气候南涝北旱、土壤PH南_________北___________是限制我国粮食产量的主要因子。 4. 生产上秸秆还田时,往往需要配合施用一定量的无机氮肥,其目的是______,其原因是______。 5. 土壤潜性酸可划分为pH NaCl表示的______酸度以及pH NaOAC表示的______酸度两种。 科目名称:土壤学第2页共4页

土壤学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二、填空题 1、五大成土因素是指母质、气候、地形、时间、生物,其中生物是主导因素。 2、土壤基本粒级有石砾、砂粒、粉粒、粘粒。 3、影响土壤阳离子交换能力的因素是电荷价、离子半径和离子浓度。 4、按照吸附机理可以把土壤吸附性能分为交换性吸附、专性吸附和负吸附。 5、产生阳离子专性吸附的土壤胶体物质是铁、铝、锰的氧化物及其水化物,被专性吸附的阳离子主要是 BⅠ、BⅡ族和其它过渡金属离子。 6、土壤钾元素形态可分为水溶态钾、交换性钾、非交换性钾、矿物态钾。 7、若土壤的容重为,质量含水量为20%,则土壤的孔隙度为 50% , 空隙比为 1:1 ,三相比为固:液:气=50:: 。 8、旱作土壤有效水含量为田间持水量与萎焉系数的差值。 9、良好的土壤结构性,实质上是具有良好的空隙性,即要求总孔隙大 而且大小孔隙合理分布,有利于土壤水、肥、气、热状况的调节和植物根系活动。 10、根据土壤胶体表面的结构特点,大致可将土壤胶体表面分为硅氧烷型表面、水合氧化物表面、有机物表面、等3种类型,2:1型粘土矿物的表面属于硅氧烷类型。 11、根据土壤水分所受力的作用,土壤水分类型分为吸附水、毛管水、重力水。 12、土壤三相的导热率顺序是固>液>气,热容量顺序是液>固>气。 13、土壤潜性酸包括交换性酸和水解性酸,其中交换性酸度更能代表潜性酸度。 14、一个良好的土壤应该能使植物吃得饱、喝得足、住得好、站得稳。 15、土壤微生物营养类型的多样性包括土壤微生物类型多样性、土壤微生物种群多样性、土壤微生物营养类型多样性、微生物呼吸类型多样性。 16、土壤胶体电荷产生的原因有同晶替代、吸附、断键、解离。 17、土壤碱度的液相指标是总碱度,固相指标碱化度。 18、土壤水分含量的常用表示方法有质量含水量、容积含水量、相对含水量、土壤水贮量。 19、1:1型粘土矿物是由 1层硅片和1层铝片结合而成,代表矿物是高岭石;2:1型粘土矿物由 2层硅片和1层铝片结合而成,胀缩型如蒙脱,非胀缩型如伊利石。

2020年中国科学院大学资源利用与植物保护考研招生情况、分数线、参考书目、录取名单、备考经验

一、资源与环境学院简介 中国科学院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资环学院)成立于2004年,是中国科学院大学的基础学院之一。著名自然地理学家秦大河院士任名誉院长,著名环境科学专家江桂斌院士任院长。师资队伍及科研遵循“三统一、四融合”的科教融合办学方针,资环学院由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承办,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与植物研究所协办。学院与欧美、日本、澳大利亚等国家的大学和研究机构有着密切的学术合作,具有多个硕、博士生联合培养项目,为有志于出国深造的研究生开辟了一条便捷途径。资源与环境学院的研究生除了可申请教育部设立的各种奖学金外,还可以申请“中国科学院研究生奖学金”、“中国科学院院长奖学金”等各类奖学金,同时,实行“研究助理”、“管理助理”和“教学助理”制度,有利地保证了研究生正常生活与学习需求。 资源与环境学院2019年预计招收硕士学位研究生30名(包括: 预计接9收推免生10名;环境材料与污染控制技术研究中心约4名;建筑研究与设计中心约4名)。 二、中国科学院大学资源利用与植物保护专业招生情况、考试科目 三、中国科学院大学资源利用与植物保护专业分数线 2018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分数线 2017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分数线

四、中国科学院大学资源利用与植物保护专业考研参考书目 842土壤学 1、黄昌勇主编.土壤学(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0. 2、黄昌勇、徐建明主编.土壤学(第三版).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0. 821分析化学 分析化学(下册),武汉大学,第五版,2007,高等教育出版社 五、中国科学院大学资源利用与植物保护专业复试原则 1.英语测试。满分100分,包括:英文自我介绍(不超过3分钟)(20分)、英文听力会话(30分)、科技文献翻译(50分)。 评分标准:从语法、词汇、表达与交流等方面考察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 2.业务能力测试。满分100分,包括:本科阶段课程学习情况;科研工作情况;专业知识问答。 评分标准: (1)现有专业知识与硕士期间计划从事的科研活动的吻合程度(20分) (2)掌握知识的广度、深度和扎实程度(20分) (3)运用专业知识的能力、研究兴趣(20分) (4)表达能力和应变能力(20分) (5)科研能力、发展潜力以及综合素质(20分) 3.复试成绩 = 英语测试成绩× 30﹪+业务能力测试成绩× 70﹪ 六、中国科学院大学资源利用与植物保护专业录取原则以及录取名单(2018) 录取成绩= (初试成绩÷5)×50﹪+复试成绩×50﹪ 录取原则: 1.综合素质和思想政治品德考核不合格者,不予录取。 2.体检不合格者,不予录取。 3.复试成绩未达到60分者,不予录取。 4.各专业按录取成绩择优录取。

(完整版)土壤学复习题含答案,推荐文档

《土壤学》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一、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 1.土壤 2.土壤容重 3.土壤退化 4.土壤养分 5.BS 6.同晶替代 7.富铝化作用 8.土壤圈 9.粘化作用 10.土壤肥力 11.CEC 12.土壤质量 13.土壤结构性 14.可变电荷 15.土壤呼吸强度 16.有机质腐质化 17.田间持水量 18.土壤热容量 19.土壤污染 20.有机质矿质化 (二)填空题 1.土壤肥力因素有、、和。 2.人们常说的五大圈层系统分别为、、、、。 3.土壤热量的来源主要有、和三种。 4.影响土壤可塑性的因素主要有、、等。 5.目前我国土壤退化的类型主要有、、、等。 6.五大自然成土因素分别是、、、、。 7.交换性阳离子可以分为和,其中,Al3+为,NH4+和Ca2+为。 8.土壤养分元素根据植物的需要量可以划分为和。 (三)简答题 1.制备1mm和0.25mm的土壤样品时,为什么必须让所称取的土壤全部通过1mm和0.25mm 孔径的筛子? 2.为什么说土壤是植物生长繁育和农业生产的基地?

3.为什么土壤的水解酸一般大于交换酸? 4.今有一容重为1.2g/cm3的紫色土,田间持水量为30%。若初始含水量为10%,某日降雨30mm,若全部进入土壤(不考虑地表径流和蒸发),可使多深土层含水量达田间持水量?5.影响土壤CEC的因素有哪些? 6.为什么磷肥的利用率一般比较低? 7.土壤空气与作物生长有何关系? 8.为什么说生物在土壤形成过程中起主导作用? 9.简述土壤空气与近地面大气的主要差异。 10.简述有机质在土壤肥力上的作用。 11.砂土和粘土肥力水平有何差异? 12.我国南北土壤酸碱性有何差异,原因何在? 13.农业生产中如何提高磷肥利用率? (四)问答题 1.试述我国土壤有机质含量变化规律及其原因,并谈谈有机质在土壤肥力和生态环境上的重要作用。 2.为什么农业生产中播种、施肥、灌溉都要考虑土壤质地状况? 3.“以水调气,以水调肥,以水调热”是一项重要的农业生产管理措施,为什么? 4.为什么说团粒结构在土壤肥力上具有重要作用。 二、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1.土壤:能产生植物收获的地球陆地表面的疏松层次; 2.土壤容重:指单位体积自然土体(包含孔隙)的干重; 3.土壤退化:指土壤数量的减少和质量的降低; 4.土壤养分:指主要由土壤供给的植物生长必需的营养元素; 5.BS:盐基饱和度是指交换性盐基离子占阳离子交换量的百分率; 6.同晶替代:层状硅酸盐矿物的中心离子被其它大小相近,电性相同的离子取代,而矿物晶格构造保持不变的现象; 7.富铝化作用:在湿热气候条件下,土壤中矿物发生强烈化学风化,铝、硅、铁和盐基物质发生分离,硅和盐基物质被大量淋失,铝和铁在土壤中发生相对富积; 8.土壤圈:覆盖于陆地和浅水域底部的土壤所构成的一种连续体或覆盖层; 9.粘化作用:指土壤中粘粒的形成和积累过程。 10.土壤肥力:在植物生长的全过程中,土壤供应和协调植物生长所需的水、肥、气、热的能力; 11.CEC:单位质量的土壤所含有的交换性阳离子(+)的多少; 12.土壤质量:土壤质量是土壤在生态系统界面内维持生产,保障环境质量,促进动物与人类健康行为的能力;

2017年中科院土壤学考研参考书

中国科学院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土壤学》考试大纲 本《土壤学》考试大纲适用于中国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地理学、生态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等学科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土壤是自然地理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陆地生态系统的基础,是农林业生产的必需条件,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资源之一。土壤学是许多学科专业的基础理论课程,其主要内容包括土壤组成和性质、土壤环境过程、土壤退化与保护和管理等部分。要求考生对土壤学的基本概念有较深入的理解,能够系统地掌握土壤形成、土壤性质、土壤退化与管理等内容,掌握土壤研究的基本方法,并具有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考试内容 (一)土壤学概况 1、土壤在自然生态系统和人类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 2、土壤基本概念,土壤肥力,近代土壤学的发展及主要学术观点 3、土壤学与相邻学科的关系 (二)土壤矿物质 1、土壤矿物质的元素组成和矿物组成 2、层状硅酸盐粘土矿物,非硅酸盐粘土矿物 3、土壤粘土矿物的分布规律 (三)土壤有机质 1、土壤有机质的来源、含量及组成 2、简单有机化合物、植物残体、土壤腐殖质的分解和转化,影响分解和转化的因子 3、土壤腐殖质的形成、性质,土壤腐殖质-粘土矿物复合体,土壤腐质酸的分组,土 壤腐质酸的性质 4、土壤有机质对土壤肥力的影响,在生态环境中的作用,土壤有机质管理 (四)土壤生物 1、土壤生物多样性,包括生物类型多样性,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微生物营养类型多样 性,微生物呼吸类型多样性 2、影响生物活性的环境因子,包括温度、水分、pH、通气性等 3、菌根,土壤酶及活性物质 4、土壤动物及微生物与物质分解和转化的关系 (五)土壤质地和结构 1、土壤三相组成,密度,容重,孔隙 2、土粒,粒级,土粒组成与性质,机械组成与质地,不同质地土壤特性与改良 3、土壤结构体,团粒结构 4、土壤的孔性与孔度,多级孔度模型,当量孔径,土体构造 (六)土壤水 1、土壤水的类型划分及有效性,水分含量表示方法,水分含量测定方法 2、土水势及其分势,土壤水吸力,土壤水能态的定量表示,土水势测定,水分特征曲 线 3、饱和土壤中的水流,非饱和土壤中的水流,土壤中的水汽运动,入渗、土壤水的再 分布和土面蒸发

土壤学考题

一、名词解释(10X2)5英5汉) 1、E同晶置换(Isomorphous replacement)this is the substitution of one element for another in ionic crystals without change of the structure. 是指硅酸盐矿物中的硅氧片或水铝片中的配位中心离子,被大小相近的离子所取代,它使其化学组成发生改变,但晶层结构未变的现象。 2、基质势(matric potential)In the case of unsaturated, soil by soil adsorption and capillary force constraints, the water potential of pure natural free water below the water potential of the reference standard. 在不饱和的情况下,土壤水受土壤吸附力和毛管力所制约,其水势自然低于纯自由 水参比标准的水势。 3、土壤容重(Soil bulk density)Natural state unit volume of soil (including intergranular pores) weight 4、土壤胶体(Soil colloids)Soil solid, liquid and gas in mutual dispersed colloidal state, the solid phase particle diameter is generally less than 1μm, soil colloids often refers to these solid particles. 土壤中的固相、液相和气相呈相互分散的胶体状态,其固相颗粒直径一般小于1μm, 土壤胶体常指这些固相颗粒。 5、毛管水:受毛管压力作用而保持在土壤孔隙中的水分 6、当量孔径:土壤孔隙的形状和连通情况非常复杂,孔径的大小也变化多端,它们并非有规则的形状,在土壤学上所说的孔隙直径是指与一定的土壤水吸力相当的孔径,称当量孔径或有效孔径。 7、土壤:土壤是覆盖于地球陆地表面具有肥力特征的,能生长绿色植物的疏松物质层。 8、矿化:进入土壤的有机质,分解为简单无机化合物,释放出矿质营养的过程。 9、腐殖化:使简单的有机化合物形成新的、较稳定的有机化合物,使有机质及其养分保蓄起来的过程。 10硝化:铵态氮被微生物氧化为亚硝酸盐并进一步氧化为硝酸盐的过程。 11、氨化作用:分解含有机物产生氨的生物学过程。 二、选择(10X1.5) 1、不属于盐基离子的是(铝离子)土壤胶体上吸附的交换性离子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类是致酸离子,如氢离子、铝离子;另一类是盐基离子,如钾离子、钠离子、钙离子、镁离子、铵离子等。 2、土壤P在什么情况下有效性最高(中性条件) 3、改良酸性土壤通常要用石灰或石灰石粉。 4、一般情况下矿质土壤颗粒的密度为(2.65) 三、填空题 1、五大圈层系统为大气圈、水圈、土壤圈、岩石圈和生物圈。 2、土壤有机质转化可分为矿质化和腐殖质化。

中科院考博土壤学名词解释(生态学方向)

土壤学(soil science):广义的土壤科学。发生土壤学指土壤是地壳表层岩石、矿物风化的产物,在气候、生物、地形等环境条件和时间因素综合作用下形成的一种特殊的自然体。农业土壤学则主要研究土壤的物质组成、性质、及其与植物生长的关系,通过耕作措施来提高土壤肥力和生产力等。 土壤:发育与地球陆地表面而能生长绿色植物的疏松多孔结构表层。 土壤剖面:由成土作用形成的层次为土层,而完整的垂直土层为土壤剖面,其深度达到基岩或达到地表沉积体的相当深度为止。 土壤肥力:土壤在植物生活过程中,同时不断的供给植物以最大数量的有效养料和水分的能力。 土壤原生矿物:指那些进过不同程度的物理风化,未改变化学组成和结晶结构的原始成岩矿物。 硅氧四面体:1个硅离子和4个氧离子构成。3个氧离子构成三角形的底,硅离子位于3个氧离子之上中心低凹处,第4个氧离子位于硅离子的顶部。 铝氧八面体:1个铝离子和6个氧离子构成。6个氧离子排成2层,每层都有3个氧离子排成三角形,但上层氧的位置与下层氧交替排列,铝离子位于两层氧的中心空穴内。 同晶替代:组成矿物中心离子被电性相同、大小相近的离子所替代而晶格构造保持不变的现象。 有机质土壤:把耕层土壤含有机质20%以上的土壤。 土壤腐殖质(humus):除未分解和半分解动植物残体及微生物体以外的有机物质的总和。有机质的矿化过程:有机化合物进入土壤后,在微生物的作用下发生氧化作用,彻底分解而最终释放出二氧化碳、水和能量,所含的氮磷硫等营养元素在一系列特定反应后,释放成为植物可利用的矿质养料。 腐殖化过程:各种有机化合物通过微生物的合成或在原植物组织中的聚合转变为组成和结构比原来有机化合物更为复杂的新有机化合物。 土壤有机质的周转:有机物质进入土壤后由其一系列转化和矿化过程所构成的物质流通。土壤有机质的周转时间:当土壤有机质水平处于稳定状态时,土壤中有机质流通量到达土壤有机质所需的时间。 激发效应:当土壤中加入新鲜有机物质会促进土壤原有有机质的分解。它分为正负激发效应,正激发效应能加速土壤微生物碳的周转,引起土壤微生物量的增加,加速原有有机质的分解。腐殖化系数:单位重量的有机物质碳在土壤中分解一年后的残留碳量。 根圈(rhizosphere)植物根系及其所影响的范围。 根/土比值:根圈土壤微生物与邻近的土壤微生物数量之比。 菌根(mycorrhiza):存在于一些树木的活性部分的真菌菌丝,是真菌和植物菌根的共生联合体。 土壤密度:单位容积固体土粒(不包括粒间空隙的容积)的质量。2.6-2.7g/cm3 土壤容重:田间自然垒结状态下单位容积土体(包括土粒和空隙)的质量或重量,1-1.5g/cm3。浸水容重:干土质量除以沉淀体积,反映浸水条件下土壤结构状态和淀实程度。 土壤孔隙度:全部空隙容积与土体容积的百分率。 空隙比:土壤空隙容积除以土粒容积。 单粒:固相骨架中的矿质土粒可以单个的存在。 复粒:在质地粘重及有机质含量较多的土壤中,许多单粒相互聚集成复粒。 机械组成:根据土壤机械分析,分别计算其各粒级的相对含量。 土壤质地:根据机械组成划分的土壤类型。 土壤结构:土粒的排列、组合形式。

《土壤学》绪论课的讲授探讨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df7022411.html, 《土壤学》绪论课的讲授探讨 作者:尹力初黄运湘袁红崔浩杰张玉平 来源:《课程教育研究》2019年第51期 【摘要】土壤學是高等农林院校诸多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基于该课程内容广泛、概念繁多、知识抽象,理论性和实践性强的特点,学生普遍反应学习难度较大。为激发学生对土壤学的学习兴趣,教师理应讲好绪论。由此,本文就土壤学第一堂课的教学内容和课堂安排展开探讨。 【关键词】土壤学 ;教学内容 ;绪论 【基金项目】1.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十三五”专业(农业资源与环境)综合改革试点项目;2.湖南农业大学教改项目“新形势下问题导向驱动农业资源与环境类创新人才培养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51-0023-01 《土壤学》是农林高等院校农业资源与环境、农学、生态、园艺、园林、植保和土地规划等诸多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在多年的教学实践过程中,我们土壤学教研室教师及其他同行普遍发现,讲好第一堂课“绪论”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直接影响他们对该门课程的系统掌握。因此,“如何上好第一堂课?”是土壤学老师理应好好思考的问题。我们认为,教师在授课过程中采用艺术性的语言加上生动的课件固然重要,但更应注意教学内容及其课堂安排,下面就此内容展开探讨,以供同行参考。 一、系统介绍土壤科学的发展概况 (一)古代朴素的土壤学认识: 18000年前当人类开始种植农作物以来,人们就开始了土壤的认知过程,就开始有意识地选择他们心中理想的土壤去栽种植物。世界最早的有关土壤学记录为我国夏代《尚书》的禹贡篇,距今大约4100多年。但古代人们对土壤的认识只是一些纯朴而简单的经验总结,还谈不上科学观点。 (二)近代土壤学科学观点: 直到近200年来,有关古代人们对土壤的朴素经验才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土壤学”。人们对土壤的认识摆脱了直观化、经验化、零碎化的描述,逐渐深入化、系统化。其中,依次出现了三个具有深远影响的土壤学代表学派:

(完整版)土壤学名词解释

1、土壤、土壤肥力、土壤肥力的相对生态性。土壤:是陆地表面由矿物质、有机质、水、空气和生物组成,具有肥力,能生长植物的未固结层。 土壤肥力:土壤能供应与协调植物正常生长发育所需要的养分和水、空气、热的能力。土壤肥力的生态相对性:生态上不同的植物,他们所要求的土壤生态条件是不同的。 2、试述土壤在植物生长中的特殊作用。1、营养库的作用2、养分转化和循环作用 3、雨水涵养作用 4、生物的支撑作用 5、稳定和缓冲环境变化的作用 3、为什么说土壤是最珍贵的自然资源(土壤资源的相对不可再生性)? 土壤资源的相对不可再生性:土壤资源与光、热、水、气资源一样被称之为可再生资源。但从其自然属性来看又是不可再生的,是有限的自然资源。1、土壤资源数量的有限性(土壤形成的时间长★土地被占用的面积逐渐扩大★土地退化日趋严重★人口剧增)2、土壤资源质量的可变性(土壤肥力在物质循环和平衡中不断获得发育和提高★高强度、无休止的向土壤索取,土壤肥力将逐渐下降和破坏)3、土壤资源空间分布上的固定性(覆盖在地球表面各种不同类型的土壤,在地面空间位置上有相对的固定性,在不同生物气候带内分布着不同的地带性土壤。★土壤资源的空间分布还受区域性地形、母质、水文、地质等条件的影响。★人类的耕作活动也改变了土壤的性状,从而影响土壤的空间分布。 1矿物鉴定特征、种类及主要造岩矿物矿物的物理性质★颜色根据矿物呈色的原因,分为自色、他色和假色三种。 ★条痕条痕就是矿物粉末的颜色,将矿物在未上釉的瓷板上进行刻划,其留下的粉末痕迹就是条痕。★透明度和光泽 透明度是矿物允许可见光透过的程度。光泽是矿物表面对光线反射所呈现的光亮。 ★硬度矿物抵抗外力摩擦或刻划的 能力称为硬度。★解理和断口矿物 受外力作用后,沿着一定方向的平行面裂 开,这种现象称为解理,而裂开后形成的 光滑平面则称为解理面。而破裂成不平 坦、不规则的 断面,则称之为断口。 种类原生矿物和次生矿物1.原生矿物(岩 浆)由地壳深处熔融状态的岩浆冷凝固 结而形成的矿物称原生矿物2.次生矿物 (表生或变质)原生矿物经物理、化学 风化作用,组成和性质发生化学变化,形 成的新矿物称次生矿物。 主要造岩矿物石英,正长石,斜长石,黑 云母,白云母,角闪石,辉石,橄揽石, 蛇纹石绿泥石,高岭石,方解石白云石, 磷灰石,磁铁矿,赤铁矿,褐铁矿,石膏, 滑石,蛭石 2岩石的种类及成因,主要成土岩石 自然界的岩石按成因可分为:岩浆岩、沉积 岩、变质岩三大类 岩浆岩:岩浆岩是地球内部岩浆侵入地壳 或喷出地表冷凝形成的岩石。分为:喷出岩, 侵入岩(深成岩,浅成岩) 沉积岩:沉积岩是由地壳表面早期形成的 岩石经风化、搬运、沉积、压实、胶结硬化 而形成的岩石。一般分为机械沉积岩、化学 沉积岩和生物沉积岩三类。 变质岩:原来存在的岩石在新的地壳变动 或岩浆活动产生的高温、高压下,使岩石的 矿物重新结晶,重新排列,改变其结构、构 造和化学成分,而形成的新岩石。主要的变 质岩:片麻岩, 石英岩,板岩,结晶片岩,千枚岩, 大理岩 3地质内外力及主要地形 根据地质营力还可把地质作用分为内力 作用和外力作用。内力作用由地球内部的能 —主要是重力能和放射性元素蜕变产生的热 能所引起。由地球以外的能源引起的是外力 作用。 常见的内力作用地形:1.平原(高原, 高平原,低平原,洼地)2山地 地质外力作用和地形地质的外力作用是向 着与内力作用相反的方向进行,各种外营力 均在雕刻着地表,侵蚀着和破坏着地势高低 的基本形态和地壳构造。外力作用主要是通 过流水、冰川、风和海流等作用进行的。 1矿物鉴定特征、种类及主要造岩矿物 矿物的物理性质★颜色根据矿物呈色的 原因,分为自色、他色和假色三种。★条痕 条痕就是矿物粉末的颜色,将矿物在未上釉 的瓷板上进行刻划,其留下的粉末痕迹就是 条痕。★透明度和光泽透明度是矿物允许 可见光透过的程度。光泽是矿物表面对光线 反射所呈现的光亮。★硬度矿物抵抗外 力摩擦或刻划的能力称为硬度。★解理和断 口矿物受外力作用后,沿着一定方向的 平行面裂开,这种现象称为解理,而裂开后 形成的光滑平面则称为解理面。而破裂成不 平坦、不规则的断面,则称之为断口。 种类原生矿物和次生矿物1.原生矿物(岩 浆)由地壳深处熔融状态的岩浆冷凝固结而 形成的矿物称原生矿物2.次生矿物(表生 或变质)原生矿物经物理、化学风化作用, 组成和性质发生化学变化,形成的新矿物称 次生矿物。 主要造岩矿物石英,正长石,斜长石,黑云母, 白云母,角闪石,辉石,橄揽石,蛇纹石绿 泥石,高岭石,方解石白云石,磷灰石,磁 铁矿,赤铁矿,褐铁矿,石膏,滑石,蛭石 2岩石的种类及成因,主要成土岩石 自然界的岩石按成因可分为:岩浆岩、沉积 岩、变质岩三大类 岩浆岩:岩浆岩是地球内部岩浆侵入地壳 或喷出地表冷凝形成的岩石。分为:喷出岩, 侵入岩(深成岩,浅成岩) 沉积岩:沉积岩是由地壳表面早期形成的 岩石经风化、搬运、沉积、压实、胶结硬化 而形成的岩石。一般分为机械沉积岩、化学 沉积岩和生物沉积岩三类。 变质岩:原来存在的岩石在新的地壳变动 或岩浆活动产生的高温、高压下,使岩石的 矿物重新结晶,重新排列,改变其结构、构 造和化学成分,而形成的新岩石。主要的变 质岩:片麻岩, 石英岩,板岩,结晶片岩,千枚岩, 大理岩

聊城大学环境与规划学院

聊城大学环境与规划学院2010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宣传材料 二00九年十月

目录 一、环境与规划学院简介 二、硕士点专业简介 三、硕士研究生导师简介 四、专业目录与参考书目 五、优惠政策 六、特色和优势

一、环境与规划学院简介 环境与规划学院自1986年建院以来,发展迅速,为社会各界培养了地理教育、城乡建设、旅游管理、资源环境、地理信息系统、环境科学、房地产专业的优秀人才7000余名。现有自然地理学、地理课程与教学论和学科教学(地理)三个硕士点,地理科学、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地理信息系统(GIS)、环境科学四个本科专业。全院教职工已形成了一支知识、学历、年龄、职称结构较为合理的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师资力量雄厚精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现有教职工46人,其中教授6人,副教授11人,博士10人,在读博士3人。学院现有9个功能实验室、1个地理科技园(包括1天象馆和1个气象观测园)和1个地矿陈列馆,实验室面积2800m2,仪器设备价值总值近600万元。 近五年来,学院教师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合作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国际合作项目1项;XX省自然科学基金3项,XX省科技攻关项目1项,XX 省优秀中青年科学家科研奖励基金4项,XX省社科规划项目7项,XX省软科学项目15项;XX省教育厅科技攻关项目1项,聊城市社科规划项目6项。学院拥有XX省土地规划乙级资质和国家环境影响评价乙级资质,开展了土地利用规划、生态与环境影响评价及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等项目的编制、设计、论证、咨询等工作,取得了较好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主持XX市历城区、商河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项目和聊城市及东昌府区、莘县、高唐县生态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等横向课题近30项,获得科研经费近300万元,成为聊城大学科技开发的一个亮点。出版专著3部,参编著作、教材8部;以第一作者发表论文近400篇,其中SCI、EI收录期刊11篇,外文期刊10篇,国家级学报23篇,核心期刊210余篇。获得XX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XX省社科优秀成果三等奖2项,XX省软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6项、三等奖1项;XX省高等学校优秀成果三等奖1项,聊城市社科规划二等奖2项、三等奖4项。 每年毕业生考研录取率均在35%以上,一次就业率本科85%以上。近几年,先后主持校级教改项目6项,获得XX省高等学校实验教学和实验技术成果三等奖1项,XX省高等学校教改科研优秀成果三等奖1项。《自然地理学》课程获得XX省高等学校基础学科专项资助;自然地理学和人文地理学为校级重点学科,

土壤学

土壤学

1.《土壤学》(第二版),西南农业大学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1991 2.《土壤学》(上、下册),东北林学院主编,中国林业出版社,1979 3.《区域土壤地理》,刘世全、张明主编,四川大学出版社,1997 4.《中国土壤》,席承藩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1998 5.《四川土壤》,四川省农业厅主编,四川人民出版社,1997 6.《中国土壤》,熊毅、李庆逵主编,科学出版社,1987 7.《土壤学》,罗汝英主编,中国林业出版社,1992 8.《中国红壤》,李庆逵主编,科学出版社,1985 9.《中国农业土壤概论》候光炯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1979 10.《土壤地理学》,李天杰主编,人民教育出版社,1980 11.《土壤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科学出版社,1996 12.《土壤农化分析手册》,劳家柽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1988 13.《土壤发生与分类学》,张凤荣等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 14.《土壤肥料学》,王介元,王昌全主编,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1997 15.《环境土壤学》牟树森,青长乐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1993 16.《英汉土壤学词汇》,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主编,科学出版社,1975 17.《土壤学名词》,土壤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主编,科学出版社,1999 18.《基础土壤学》,熊顺贵主编,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1 19.《土壤科学与农业可持续发展》,中国土壤学会主编,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 20.《土壤环境学》,李天杰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5 21.《土壤化学》,袁可能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1990 22.《土壤学》,朱祖祥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1983 23.《The Natural and Properties of Soils(Eleventh Edition)》,Brandy,N.C. and Well,R.R, prentice Hall 24.《Environmental Soil Science》,Tan,K.H., Marcel Dekker,1994 25.《Soil Microbiology and Biochemistry(Second Edition)》,Paul,E.A.and Clark,F.E.,Academic Press,1996 26.《土壤和环境微生物学》,陈文新主编,北京农业大学出版社,1990 27.《土壤物理学(附实验指导)》,华孟,王坚主编,北京农业大学出版社,1993 28.《土壤溶质运动》,李韵珠,李保国主编,科学出版社,1998 29.《植物营养元素的土壤化学》,袁可能主编,科学出版社,1983 30.《土壤地理研究法》,赵其国,龚子同主编,科学出版社,1989 31.《土壤学》,林大仪主编,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2 32.《土壤肥料学》,范业宽、叶坤主编,武昌: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 33.《土壤肥料学》,吴礼树主编,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4 34.《土壤肥料学》,谢德体主编,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4 讲授纲要第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十一十二十三十四十五十六十七章 第一章绪论 向上 目的要求: 使得学生了解土壤在人类农业生产和自然环境中的重要性、土壤学的任务与土壤学和相关学科的关系;掌握土壤及土壤肥力的内涵。 教学内容:

(完整版)土壤学试题及答案

土壤学试题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20分) 1.土壤肥力:土壤能够持续不断供给植物生长所必需的水、肥、气、热,协调它们之间的矛盾及抵抗不良自然环境的能力。 2. 次生矿物:原生矿物在H2O、CO2、O2生物等作用下,矿物组成、结构、性质发生改变而形成的矿物。 3. 土壤腐殖质:除未分解和半分解动植物残体及微生物体以外的有机物质的总称。 4. 土壤机械组成:土壤中各级土粒所占重量百分数组合。 5. 土壤粘闭现象:土壤在压力和剪力共同作用下,土粒趋向紧密排列,通气孔隙大量减少,毛管及无效孔隙急剧增加,土壤通透性减弱甚至消失的现象。 6. 田间持水量:土壤毛管悬着水达到最大时土壤含水量。 7. 土壤热容量:单位体积或单位重量的土壤每升高1℃所需热量。 8. 土壤比表面:单位质量土壤表面积的大小。单位m2/g 9. 盐基饱和度(BSp):指交换性盐基离子占阳离子交换量的百分数。 10. 活性酸;土壤溶液中游离的H+表现出来的酸度,用PH表示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2分) 1.土壤微生物的营养类型有化能有机营养型、化能无机营养型、光能有机营养型、光能无机营养型。 2.土壤矿质颗粒大小粒级由小到大划分为石砾、砂粒、粉砂粒、粘粒。3.土壤中的不良结构体种类有块状结构、核状结构、柱状棱柱状结构、片状结构。 三、简答题:(每题6分,共48分) 1.简述农业化学派的代表人物及主要观点? 答:农业化学土壤学派代表人物:德国土壤学家李比希。 提出三个学说:a) 矿物质营养学说:矿质营养库,植物从中吸收矿质营养b)养分归还学说:吸收矿质营养—肥力下降—归还c)最小养分率:作物产量由其生长所需各种养分中相对含量最少的那种所决定。 2.简述高岭组粘土矿物的主要性质。 答:1:1型非膨胀型粘土矿物,亚热带土壤中多。华中、华南、西南。 1)1:1型2)无膨胀性,氢键作用0.72nm,膨胀性小于5%3)电荷数量少,同晶替代弱或无,负电荷来源断键,3-15cmol(+)/kg4)胶体性较弱,较其它粘土矿物粗,塑性,粘结性,吸湿性弱。0.2-2μm 3.如何对土壤腐殖物质进行分组? 答:可分三组:(1)胡敏素:在腐殖物质中,水、酸、碱都不溶,颜色最深,分子量最高的组分。(2)胡敏酸:碱可溶,水、酸不溶,颜色和分子量中等组分。3)富理酸:水、酸、碱都可溶,颜色最浅,分子量最低组分。 4.什么是土壤粘结性,它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 答:土粒通过各种引力粘结起来的性质。粘结性影响因素有: (1)质地粘土比表面积大,粘结性强(2)代换性阳离子种类,K+ Na+离子多,土壤高度分散,粘结性增强,相反Ca2+Mg2+为主,土壤发生团聚化,粘结性弱。(3)

1999-2005年中科院水土保持与生态研究中心 土壤学 考博真题

1999-2005年中科院水土保持与生态研究中心土壤学考 博真题 中国科学院 水土保持研究所 水利部 1999年招收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 土壤学入学试题 一、名词解释 1. 硅四面体 2. 胡酶酸 3. 土壤孔隙度 4. 塑性指数 5. 土壤缓冲作用 6. 达西定律 7. 硝化过程 8. 容积热容量 9. 土壤质量 10. 土壤圈 二、试述土壤有机质在提高土壤肥力上的作用。 三、影响土壤氧化还原电位的因素有哪些, 四、压实(镇压)对土壤水分特征曲线有何影响,是否影响土壤水分有效性, 五、列出国际上影响最大的三种土壤学刊物,并说明其中一种刊物(SSSAJ)目录 中的学科分支。 六、从国家求和学科发展相结合的角度分析未来土壤学发展方向和在可持续农 业中的作用。 ************************** 完 *********************** 中国科学院 水土保持研究所 水利部 2000年招收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

土壤学入学试题 一、名词解释 1. 土壤质量 2. 达西定律 3. 富里酸 4. 穿透曲线 5. 盐基饱和度 6. 粘化过程 7. 土壤通气性 8. 土壤圈二、论述土壤水分特征曲线反映的土壤水分特征及在土壤水分运动中的作用, 画出同一质地扰动土和原状土的特征曲线并说明差别的原因。(20分) 三、阐明反硝化过程及主要影响因素。(12分) 四、叙述成土因素及其在成土过程中的作用。(15分) 五、从土壤学出发,论述对土壤侵蚀与干旱并重的黄土高原进行国土整治,生 态重建的关键何在,(15分) 六、列出至少三种国际土壤学界最有影响的学术刊物(中、英文名),介绍其中对 你专业上最有参考价值的一种刊物,谈谈你所报考专业领域的可能发展趋 势。(8分) ************************** 完 *********************** 中国科学院 水土保持研究所 水利部 2001年招收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 土壤学入学试题 一、名词解释 (20分,每小题4分) 1. 富铝化阶段 2. 土壤有机质 3. 无效孔隙 4. 塑性指数 5. 白浆化过程

北京中国科学院大学2012年考研土壤学真题

(北京)中国科学院大学2012年考研土壤学真题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2012 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试题 科目名称:土壤学 考生须知: 1.本试卷满分为 150 分,全部考试时间总计 180 分钟。 2.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题纸上或草稿纸上一律无效。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 6 分,共计 30 分) 1、同晶替代 2、腐殖化系数 3、土壤萎蔫系数 4、土壤热容量 5、土壤自净作用 二、填空题(每空 2 分,共计 20 分) 1、土壤矿物按矿物的来源可分为原生矿物和_________ 。 2、土壤微生物根据其对营养和能源的要求,一般将其分为化能有机营养型、化能

无机营养型、光能有机营养型和_________ 。 3、土壤孔度通常是根据土壤容重和密度来计算的,其计算公式是 _________。 4、土壤中存在三种类型的水分运动,分别是饱和水流、非饱和水流和_________ 。 5、中国土壤质地分类中细粘粒的粒径是_________ 。 6、在强酸性土壤中,土壤活性酸的主要来源是_________ 。 7、中国土壤系统分类是以诊断层和_________ 为基础的系统化、定量化的土壤分类。 8、一般来说,含高岭石较多的土壤,其阳离子交换量较_________ 。 9、土壤的粘结性是指同种物质或同种分子相互吸引而粘结的性质,而土壤的粘着性则是指_________ 性质。 10、悬迁作用又称为_________ ,它是指土体内的硅酸盐粘粒分散于水中形成的悬液的迁移。 三、简答题(每小题 10 分,共计 20 分) 1、简述土壤团粒结构在土壤肥力上的意义。 2、简述土壤微生物在硫循环过程中的作用及土壤硫素损失的途径。

土壤学期末考试题有答案完整版

土壤学期末考试题有答 案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

土壤学》复习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 1、自然土壤剖面的层次有、、、等四层。 2、土壤有机质转化可分为和两个过程。 3、土壤粒级一般分为、、和四组。 4、岩石按成因可分为、、和三大类。 5、由土壤溶液中游离的氢离子所引起的酸度叫,由土壤胶体所吸收的氢离子或铝离子所引起的酸度叫。 6、五大自然成土因素为、、、、。 7、土壤主要由四种物质组成,分别是、、、。 8、根据作用力的来源不同,地质作用可分为与。 9、风化产物的生态类型包括、、、等四种。 10、风化产物的地球化学类型包括、、、等四种。 11、土壤微生物主要包括、、、、。 12、土壤有机质中含有比较丰富的、、、、、等营养元素和林木需要的各种微量元素。 13、土壤结构的主要功能在于调节、、、四大肥力因素。 14、液态水是土壤水分的主体,按其吸持方式大致可分为三种类型、、。 15、胶粒由、两部分构成。 16、植物必需的营养元素中,除、、主要来自空气和水外,其余营养元素如磷、钾、钙、镁等主要由土壤供给。 17、林木必需的营养元素共16种,其中个大量元素和个微量。 18、林木通过和完成对其所需养分的吸收。 19、复合肥料一般是指含有氮、磷、钾或的化学肥料。 20、我国土壤分类为多级体制,共分六级,自上而下为、、、、和。

21、我国的漂灰土类可分为四个亚类、、和。 22、在林业生产中施肥的方法一般有、、等几种。 23、绿肥的利用方式通常有四种、、、。 24、土壤中阳离子交换作用的特征是、、。 25、土壤水的来源是、、和。 二、名词解释: 1、土壤 2、土粒密度 3、土壤孔隙度 4、田间持水量 5、土壤水分特征曲线 6、土攘胶体 7、土壤盐基饱和度 8、土壤活性酸 9、土壤潜性酸 10、土壤缓冲性 11、有机肥料 12、绿肥 13、微生物肥料 14、土壤有效含水量 15、单粒 三、简答题: 1、土壤细菌有哪些生理类群它们在土壤中的功能是什么 2、什么叫土壤剖面如何挖掘土壤剖面

中国科学院资源与环境学院土壤学考研名词解释总结

中国科学院资源与环境学院土壤学考研名词解释总结 土壤是在地球表面生物、气候、母质、地形、时间等因素综合作用下所形成能够生长植物的、处于永恒变化中的疏松矿物质与有机质的混合物。 土壤肥力:指土壤经常地适时适量地供给并协调植物生长发育所需要的水分、养分、空气、温度、扎根条件和无毒害物质的能力。(四大肥力因子:水、肥、气,热) 土壤圈:覆盖与地球陆地表层,处于其它层面的交界面上,构成了结合有机界和无机界(即生命和非生命)联系的中心环境。 土壤母质:岩石的风化产物,又称成土母质,简称母质。风化作用:岩石在地表受到种种外力作用,逐渐破碎成为疏松物质,这一过程叫做风化作用。所产生的疏松物质就是土壤母质。 比表面积:可以与气体或液体相接触的面积。在相同的体积内,颗粒越小,比表面积越大。 土壤质地:指各粒级土粒占土壤重量的百分数,也叫土壤的机械组成。 原生矿物:指那些经过不同程度的物理风化,未改变化学组成和结晶结构的原始成岩矿物。 次生矿物:由原生矿物进一步风化形成的新的矿物。如方解石是有碳酸钙溶液沉淀而来的;高岭石是由钾长石风化来的。 粘粒矿物:组成粘粒的次生矿物叫粘粒矿物。

硅氧四面体:是硅酸盐晶体结构中的基本构造单元。它是由位于中心的一个硅原子与围绕它的四个氧原子所构成的配阴离子[SiO4]4-,因周围的四个氧原子分布成配位四面体的形式,故名。 铝氧八面体:是层状硅酸盐晶体结构中的基本构造单元之一。它是铝离子等距离地配上六个氧,三个在上,三个在下,相互错开作最紧密的堆积,配位形成八面体的形式,而得名。 同晶替代:是指组成矿物的中心离子被电性相同、大小相近的离子所替代而晶格构造保持不变的现象。(同晶替代的结果使土壤产生永久电荷,能吸附土壤溶液中带相反电荷的离子,使土壤具有保肥能力。) 硅铝铁率(SiO2/R2O3):是判断土壤矿物的风化程度与成土阶段;作为土壤分类的数量指标之一;代表土壤中酸胶基和碱胶基的数量; 土壤有机质:土壤中的各种动植物残体,在土壤生物的作用下形成的一类特殊的高分子化合物。 矿化作用:土壤有机质在土壤微生物及其酶的作用下,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出其中的矿质养分的过程。 腐殖化过程:各种有机化合物通过微生物的合成或在原植物组织中的聚合转变为组成和结构比原来有机化合物更为复杂的新的有机化合物,这一过程称为腐殖化过程。 腐殖化系数:单位重量的有机物质碳在土壤中分解一年后的残留碳量。 激发作用:土壤中加入新鲜有机物质会促进土壤原有有机质的降解,这种矿化作用称之激发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