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制性内切酶酶切法鉴定重组质粒作业指导书

限制性内切酶酶切法鉴定重组质粒作业指导书
限制性内切酶酶切法鉴定重组质粒作业指导书

限制性内切酶酶切法鉴定重组质粒作业指导书

实验目的

掌握单、双酶切的技术,理解酶切法进行重组质粒进行鉴定的原理。

实验原理

(一)酶切

各种限制性内切酶能专一地识别碱基顺序,例如,Eco R Ⅰ酶的识别顺序为:GAATTC;Scal I酶的识别顺序为:AGTACT,用Eco R I和Scal I同时酶解含有这两个单一酶切位点的环状双链DNA分子,就产生两条带有相应酶切位点的线性DNA分子。

当Eco R I和Scal I同时酶切一个质粒DNA时,酶切反应必须完全。不同酶切反应都需要Mg2+并要求一定的盐离子浓度,但不同的酶达到最佳酶切效率所需的盐浓度不同。因此生产厂商在销售酶的同时往往附带专门的缓冲液。如果盐离子浓度使用不当,会使酶的识别位点发生改变,例如当盐离子浓度低于50mmol/L时,Eco R I内切酶的专一性就降低,只能识别中间的4个核苷酸序列(称该酶为Eco R I*)。绝

大多数酶的反应温度是在370C,酶切反应时间需30min、60min以至2h以上。一般来说,如酶的纯度不佳,酶切时间不能太长。终止酶切反应时,大多数可在65℃水浴中,保温10min,就可使大部分酶失活。Eco R I酶置65℃水浴中,保温10min,丧失95%的酶活性。内切酶一般都保存在50%甘油的缓冲液中。当保存在10%甘油中时,酶活力丧失更快。少数较耐热的酶,在加热前先加pH7.5的EDTA,至终浓度为10mmol/L。EDTA螯合了反应系统中所有的二价阳离子,就更便于终止酶切反应。

酶切要完全,酶解的数量也要适当。设计酶解DNA的数量时,除了根据连接与转化的要求外,还要按照DNA浓度的高低,酶液单位的高低等具体情况而定。同时还要考虑到DNA每经一步处理,就得重新纯化,这样DNA浓度的损失量几乎达到50%。并且每经一步操作后,都要取一定量的DNA样品进行电泳鉴定或作为电泳对照样品。因此,在设计酶解数量时,不能用量太少,但是酶解数量过多,势必要消耗大量限制性内切酶和DNA,这也是不必要的。

至于酶的用量,一般的做法是控制在1U酶在15—20μl中酶解1μgDNA,但具体地分析应该对不同的DNA,酶的用量有所不同,如Eco R I酶对4.3kb的pBR322有一个切点,而对14.5kb的pXZ 6有两个切点,如果不考虑其他构型

的影响,则每微克pBR322的酶用量与每微克pXZ6的用量之比应该为1.69:1(酶单位)。

酶解的体积,一般酶切0.2~1.0μg的DNA时,控制反应体积为15~20μl。根据酶解DNA的数量,按比例适当放大体积。如果酶切反应总体积太大,使DNA浓度与限制酶

7

浓度稀释,分子之间难以接触,酶切效果就差,因而尽可能做到反应体积为最小。但是,酶切反应混合物中甘油的含量不能超过5%,否则将会抑制酶的活性(通常将酶量控制在反应总体积的1/10以下)。当使用的限制酶活性不高时,必须加大限制酶的用量。这时为了酶的用量体积不超过反应总体积的10%,其酶切反应体积不可能保持到最小。另外,由于我们提取到的DNA,大多都是保存在TE缓冲液中。如果DNA浓度很稀,加入反应系统中的体积要增大,这时TE中的EDTA将会与酶的激活因子螯合,影响酶切效果。为此,也不得不放大反应体积或者将DNA重新浓缩。

双酶切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如果所用两种酶的反应条件完全相同(温度、盐离子浓度等)那么,可以将它们同时加到一个试管中进行酶切。(2)如果所用的两种酶对温度要求不同,那么要求低温的酶先消化,要求高温度的酶后消化,即在第一个反应结束后,加入第二个酶,升高温度后继续进行酶切。(3)如果两种酶对盐离子浓度要求不同,则

要求低盐的酶先消化,要求高盐的酶后消化,具体方法是:在低盐缓冲液中加入第一个酶,反应结束后,补加1/10体积的高盐缓冲液,加入第二个酶再消化,或第一个反应结束后抽提DNA,再用高盐缓冲液酶切。目前,各试剂商都提供了双酶切缓冲液或通用缓冲液,可以根据说明书进行操作。

(二)酶切鉴定重组质粒

当空质粒载体的多克隆位点插入外源DNA片断后,可以利用插入两端的限制性内切酶进行酶切对外源片断的重组进行鉴定。如果插入外源片断,两种酶的单酶切将会产生比空质粒大的片段,在电泳上表现为滞后片断。进行双酶切后将得到2条片断,一条和空质粒大小一致的片断令一条与插入片断一样大。

实验内容

试剂与器材

试剂

(1)10×酶切缓冲液(购酶时随附)

(2)E co RⅠ酶;B amH I酶。

(3)无菌水。

(4)质粒pNTE-EGFP。

(5)琼脂糖。

(6)10mg/ml溴乙锭溶液。

(7)DNA分子量参照物(marker)。

(8)50×TAE电泳缓冲液。

(9)10×溴酚蓝上样缓冲液。

器材

(1)恒温水浴

(2)电泳槽

(3)电泳仪

(4)电炉

(5)紫外线检测仪

(6)移液器;10-100μl,0.5-10μl

实验步骤

酶切

(1)设计单酶切反应和双酶切反应。

(2)分别加入无菌水于0.5m1离心管中。

(3)分别加人10×酶切缓冲液(反应总体积的1/10)。

(4)分别加入pNTE-EGFP质粒DNA。

(5)分别加入E co R I;B amH I酶和E co R I+ B amH I酶。酶量的加入通常是其活力的5-10倍.同时做一个pEGFPN3质粒

DNA的E co R I单酶切。

例如: ddH2O 12μl

10×酶切缓冲液2μl

DNA(1μg) 5μl

E co R I(或)B amH I 1μl

20μl

ddH2O 11μl

10×酶切缓冲液2μl

DNA(1μg) 5μl

E co R I 1μl

B amH I 1μl

20μl

(6)混匀,离心5s。

(7) 37℃,1h。

(8)加入3μl 10×溴酚蓝上样缓冲液混匀后进行1%的琼脂糖

凝胶电泳,成像观察。

电泳

(9)称取1.0 g琼脂糖,加入100ml 1×TAE电泳缓冲液中。

(1)加热或沸水浴后使琼脂糖溶解。

(2)凝胶冷至60℃左右,加入溴乙锭至终浓度为0.5μg/

m1。

(3)将琼脂糖溶液倒人模具,凝胶厚度一般为0.3~0.5cm,

检查有无气泡。室温下15~30min后,琼脂糖溶液完全凝固。

(4)连接电泳槽与电泳仪之间的电源线,正极为红色,负极

为黑色。

(5)取掉模具两端的胶布,放入电泳槽,加样孔在负极端。

(6)加入1×TAE电泳缓冲液至电泳槽中,液面高于胶面

1mm,小心取出梳子。

(7)在DNA样品中加入1/10的上样缓冲液并混匀。

(8)用移液器将DNA样品加入梳孔中。电泳样品为:酶切样

品;酶切前的对照样品;分子量参照物

(18)接通电源,DNA样品往正极移动。电压选择为3~5V/cm。注意:长度以两个电极之间的距离计算。

(19)根据指示剂迁移的位置,判断是否终止电泳;切断电源后,含EB的凝胶可以直接于紫外线灯下观察结果或拍照记录。

注意事项

1. 酶切反应的影响因素很多,操作时首先要保证质粒DNA 的纯净,样品中过高的盐分和痕迹量的酚等都会使酶切反应无法正常进行。

2. 酶切反应在冰上进行.严格控制内切酶的用量在总反应体积的1/10,否则,甘油浓度过高会抑制酶活性。不同的酶使用不同的反应液,注意相符合.双酶切时选择两种酶活性均较高的反应液,不能选择合适的反应液时,先使用低盐反应液,加入相应的酶,然后补加一定的盐离子和对应的酶.

3. 尽可能地降低反应总体积,增大酶与底物间的碰撞机会,增加反应速度。

4.倒胶时不能有气泡留在胶层中,电泳时注意去除模具两端

的胶布和正负极的对接。

【思考题】

1.什么是星号活性?

2.DNA的酶切实验要注意那些问题?

3.双酶切的缓冲液应满足什么条件?如何解决?

4.使用EB时应注意什么问题?

5.在做琼脂糖凝胶电泳时应注意什么问题?

计量检定作业指导书

计量检定作业指导书

目次 一、概述 (1) 二、作业介绍 (1) 三、作业流程示意图 (2) 四、检定作业程序 (3) (一)轨距尺 (3) 1.概述 (3) 2.作业准备 (4) 3.检定方法 (4) 4.检定复核 (8) 5.检定结果处理 (8) 6.作业结束 (9) (二)支距尺 (9) 1.概述 (9) 2.作业准备 (9) 3.检定方法 (10) 4.检定复核 (12) 5.检定结果处理 (12) 6.作业结束 (12) 五、检定器及附属配套设备 (13) 六、附件1:铁路轨距尺检定器结构示意图………………………………14.. 1

一、概述 1.编制依据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检定规程》、《铁路支距尺检定器检定规程》(JJG 1109-2015)及《铁路轨距尺检定器检定规程》(JJG219-2015). 2.目的 使用正确的操作方法和有效的计量检定规程,保证计量检定工作合格有效。 二、作业介绍 1、作业地点: 计量室 2、适用范围: 1.本指导书适用于计量室所进行的轨距尺及支距尺检定并保证计量检定工作能够有效量传的作业指导要求。 3、人员要求:取得经铁路局计量培训合格并持有相应检定证书的计量人员。 4、实验室环境要求: 检定器的检定环境温度为(20±4℃),温度变化应不大于1℃/h,湿度不大于85%RH。 5、作业要点: (1)依据有效地检定器检定规程进行校验、复核,确保量值传递准确可靠。 (2)检定作业时须两名计量人员同时进行,一人检定,一人复核。

三、作业流程示意图 填写记录 作业前准备 有效地检定器检定装 置及配套设备局计量所 实验室环境 防护用品 检定装置的检试 直接/比较测量 支距尺检定装置 (100~1290)mm U=0.044mm K=2 轨距尺检定装置轨距:(1428~1470)mm U=0.018mm ,K=2 超高:(0~150)mm U=0.014mm ,K=2 直接/比较测量 支距尺 (100~1290)mm MPE:±0.5mm 轨距尺轨距:(1428~1470)mm MPE:±0.20mm 超高:(0~150)mm MPE:±1.2mm 作业结束 粘贴合格证 实验室清洁

XXX司法鉴定中心作业指导书

一、目的 规范人体血液乙醇定性定量检验操作。 二、适用范围 1、顶空气相色谱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对人体血液乙醇 含量的检验方法。 2、道路交通执法活动中对人员血液中酒精的定性和定 量分析。 三、依据 1、GA/T842-2019《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安全行业标准 血液酒精含量的检验方法》。 2、GA/T1556-2016《道路交通执法人体血液采集技术规 范》。 3、JJG700-2016《气相色谱仪检定规程》。 4、GA/T1147-2014《车辆驾驶人员血液酒精含量检验实 验室规范》。 5、《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评审准则》。 6、GB/T6682-2008《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分析实

验室用水规格和实验方法》。 四、技术主管职责 1、管理实验室的技术工作,解决检验中出现的技术问 题。 2、组织对重大案件、疑难案件的检验和复核检验。 3、负责对检验员、技术员的培训及考核。 4、审核检验报告。 5、签发检验报告。 五、试剂 1、实验室用水二级水。 2、乙醇(色谱纯 99.8%) 3、叔丁醇(色谱纯 99.5%) 4、乙醇标准工作溶液:用电子天平准确称量盛少量水 的50毫升具塞容量瓶,归零,用该容量瓶准确称取 5.0100克无水乙醇,用水配成1000mg/100ml乙醇储备 液500毫升,密封,冷藏保存,使用期6个月。将乙醇 储备液按倍数用水稀释成实验中所用系列浓度的乙醇 标准工作溶液,密封冷蔵保存,使用期3个月。见表1。 5、4mg/100mL叔丁醇内标工作溶液:用电子天平准确 称量盛少量水的50毫升具塞容量瓶,归零,用该容量 瓶准确称取0.4020克叔丁醇,用水配成400mg/100ml 叔丁醇储备液100毫升,密封冷藏保存,使用期3个月。

常用限制性内切酶酶切位点汇总

Acc65I识别位点AccI识别位点AciI识别位点AclI识别位点AcuI识别位点 AfeI识别位点AflII识别位点AflIII识别位点AgeI识别位点AhdI识别位点AleI识别位点AluI识别位点AlwI识别位点AlwNI识别位点ApaI识别位点ApaLI识别位点ApeKI识别位点ApoI识别位点AscI识别位点AseI识别位点AsiSI识别位点AvaI识别位点AvaII识别位点AvrII识别位点BaeI识别位点BamHI识别位点BanI识别位点BanII识别位点

BbvCI识别位点BbvI识别位点 BccI识别位点BceAI识别位点BcgI识别位点 BciVI识别位点 BclI识别位点 BfaI识别位点 BfuAI识别位点 BglI识别位点 BglII识别位点 BlpI识别位点 Bme1580I识别位点BmgBI识别位点BmrI识别位点BmtI识别位点BpmI识别位点Bpu10I识别位点BpuEI识别位点BsaAI识别位点BsaBI识别位点BsaHI识别位点BsaI识别位点BsaJI识别位点BsaWI识别位点BsaXI识别位点BseRI识别位点BseYI识别位点

BsiEI 识别位点BsiHKAI 识别位点BsiWI识别位点BslI 识别位点BsmAI识别位点 BsmBI识别位点BsmFI识别位点BsmI识别位点BsoBI识别位点Bsp1286I识别位点BspCNI识别位点BspDI识别位点BspEI识别位点BspHI识别位点BspMI识别位点BspQI识别位点BsrBI识别位点BsrDI识别位点BsrFI识别位点BsrGI识别位点BsrI识别位点BssHII识别位点BssKI识别位点BssSI识别位点BstAPI识别位点BstBI识别位点BstEII识别位点BstNI识别位点

结构安全性鉴定报告正文

工程名称 结构安全性鉴定报告 ?KK001-2013 注意事项: 1.报告无“检测鉴定报告专用章”无效。 2.未经我站书面批准,复制报告(完整复制除外)无效。 3.对检测报告若有异议,应于收到报告之日起十五日内向我站书面提出,逾期一律不予受理。 4.欢迎社会各界对我站检测工作进行监督,如发现本站检测人员存在违纪及服务质量等问题,可以向站领导进行投诉。 地址:邮编: 咨询电话:

一、概述 ()工程位于(),建筑面积约() 平方米,结构形式及层数,标准层结构平面布置示意图见 附件2,立面见右侧照片。该项目由()投资建设, ()设计,()勘察,()施工, ()监理。开完工日期或施工进度等工程基本信息。 委托原因说明(对于一般工程简要说明,侧重于结构 部分,对于重大、有争议或群体投诉类应根据工程实际情 况进行针对性的概述)。为确保结构安全使用,2013年?月? 日()委托我站对(范围)结构安全性进行检测鉴定。 二、工程概况 主要包括场地及地基土层、基础、上部结构和抗震等工程原设计信息。 三、检测、鉴定依据和主要仪器设备 3.1检测、鉴定依据 3.2主要仪器设备 四、结构检测结果(根据现场实际需要选择下列内容) 我站接到委托后,于2013年?月?日安排技术人员赶赴现场进行检测,外业工作于?月?日结束,室内试验、数据处理、结构复核、报告编写等内业工作于?月?日完成(根据情况详细说明从接到委托、确定鉴定检测方案到现场检测的过程)。鉴定检测抽样方式主要采用随机抽样,同时对(根据情况确定)进行重点检测。具体情况如下:

4.1 整体结构调查 4.1.1工程资料调查 4.1.2建筑物使用历史、现状和周边环境调查 4.1.3上部承重结构体系检查 4.1.4围护结构体系检查 4.2地基基础检测 4.2.1 岩土工程勘察报告调查 4.2.2基桩低应变动力检测报告调查 4.2.3基桩静载检测报告调查 4.2.4基础几何尺寸检测 4.2.5基础混凝土强度检测 4.2.6基础工作状态检测 4.2.7主体结构的倾斜检测 现场选取该建筑物的4个阳角部位进行倾斜测量,测量结果见表4.2.7。 主体结构倾斜测量结果表明:该建筑物各观测点2013年?月?日的倾斜率分布在H/?~H/?之间(包括施工误差和外装修的影响),各观测点倾斜量(是否)超过规范的允许限值。

氧气压力表检定作业指导书 (2)

氧气压力表检定作业指导书 1目的 确保新入库弹性元件式氧气压力表表示值准确可靠。 2 适用范围 本检定方法适用于测量范围在(0~60)Mpa弹性元件式一般压力表、压力真空表和真空表。 3 标准器 SHD-200型压力表校验台 4 环境条件 a) 检定温度:(20±5)℃ b) 相对湿度:≤85% c) 环境压力:大气压力 仪表在检定前应在以上规定的环境条件下至少静置2 h。 5仪表接收及分类 a)仪表接收 接收检压力表时,送检方需要填写清楚《送检仪器交接登记表》,表格式样见Q/SYCQ3517-2014《一般压力表入库质量检定规范》附录A,经接收人签字确认方可交付,特殊情况需注明,同时送检方需提供合同规定的相关资料。 b)仪表分类 压力表的分类

6校验台和标准器的选择 6.1标准器最大允许误差绝对值应不大于被检压力表最大允许误差绝对值的1/4。 可供选择的标准器有: a)智能校验台; b)二等活塞式压力计; c) 弹性元件式精密压力表 d)0.05级及以上数字压力表; f) 其它符合要求的标准器。 6.2其它仪器和辅助设备 a) 压力(真空)校验器; b) 压力(真空)泵; c) 电接点信号发讯设备; d) 额定电压为DC 500 V,准确度等级10级的绝缘电阻表;

e) 频率为50 Hz,输出电压不低于1.5 kV的耐电压测试仪。 7检定用工作介质 a) 测量上限不大于0.25 MPa的压力表,工作介质为清洁的空气或无毒、无害和化学性能稳定的气体; b) 测量上限大于0.25 MPa到400 MPa的压力表,工作介质为无腐蚀性的液体或根据标准器所要求使用的工作介质; c) 测量上限大于400 MPa的压力表,工作介质为药用甘油和乙二醇混合液或根据标准器所要求使用的工作介质。 按压力表不同的测量上限规定检定用工作介质不同。 8 检定 8.1 外观检查 8.1.1 压力表的零部件装配应牢固,无松动现象。 8.1.2 新制造的压力表涂层应均匀光洁,无明显剥脱现象。 8.1.3 压力表应装有安全孔,安全孔上应有防尘装置(不准被测介质逸出表外的压力表除外)。 8.1.4 压力表按其所测介质的不同,在压力表上应有规定的色标。

限制性内切酶酶切位点汇总

Acc65I识别位点 AccI识别位点 AciI识别位点 AclI识别位点 AcuI识别位点 AfeI识别位点 AflII识别位点 AflIII识别位点 AgeI识别位点 AhdI识别位点 AleI识别位点 AluI识别位点 AlwI识别位点 AlwNI识别位点 ApaI识别位点 ApaLI识别位点 ApeKI识别位点 ApoI识别位点 AscI识别位点 AseI识别位点 AsiSI识别位点 AvaI识别位点 AvaII识别位点 AvrII识别位点 BaeI识别位点 BamHI识别位点 BanI识别位点 BanII识别位点

BbvCI识别位点 BbvI识别位点 BccI识别位点 BceAI识别位点 BcgI识别位点 BciVI识别位点 BclI识别位点 BfaI识别位点 BfuAI识别位点 BglI识别位点 BglII识别位点 BlpI识别位点 Bme1580I识别位点 BmgBI识别位点 BmrI识别位点 BmtI识别位点 BpmI识别位点 Bpu10I识别位点 BpuEI识别位点 BsaAI识别位点 BsaBI识别位点 BsaHI识别位点 BsaI识别位点 BsaJI识别位点 BsaWI识别位点 BsaXI识别位点 BseRI识别位点 BseYI识别位点

BsiEI识别位点 BsiHKAI识别位点 BsiWI识别位点 BslI识别位点 BsmAI识别位点 BsmBI识别位点 BsmFI识别位点 BsmI识别位点 BsoBI识别位点 Bsp1286I识别位点 BspCNI识别位点BspDI识别位点 BspEI识别位点 BspHI识别位点 BspMI识别位点 BspQI识别位点 BsrBI识别位点 BsrDI识别位点 BsrFI识别位点 BsrGI识别位点 BsrI识别位点 BssHII识别位点 BssKI识别位点 BssSI识别位点 BstAPI识别位点 BstBI识别位点 BstEII识别位点 BstNI识别位点

一般压力表检定作业指导书

一般压力表检定作业指导书 一、目的 为保障国家计量单位制的统一和量值的准确可靠,以有效的措施来控制影响检测质量的各种因素,确保检测质量,为客户提供可靠数据,出具符合国家标准、准确无误的证书,制定本作业指导书。 二、适用范围 适用于弹性元件式一般压力表、压力真空表和真空表(以下简称压力表)的首次检定、后续检定和使用中检查。 三、责任 3.1、正确使用计量标准并负责维护、保养,使其保持良好的技术状态。 3.2、执行计量技术法规,进行计量检定工作。 3.3、保证计量检定的原始数据和有关技术资料的完整、真实 四、引用文件 4.1、JJG52—2013《弹性元件式一般压力表、压力真空表和真空表检定规程》 4.2、压力表校验器使用说明书 五、检定条件 5.1、环境条件 检定温度:(20±5)℃;相对湿度:不大于85%;环境压力:大气压力。仪表在检定前应在以上规定的环境条件下至少静置2h。 5.2、检定用工作介质 5.2.1、测量上限不大于0.25MPa的压力表,工作介质为清洁的空气或无毒、无害和化学性能稳定的气体; 5.2.2、测量上限大于0.25小于等于40MPa的压力表,工作介质为无腐蚀性的液体或根据标准器所要求使用的工作介质。 六、检定项目与方法 6.1、外观检查 6.1.1、压力表的零部件装配应牢固,无松动现象。 6.1.2、新制造的压力表涂层应均匀光洁,无明显剥脱现象。压力表应装有安全孔安全孔上须有防尘装置(不准被测介质逸出表外的压力表除外)。 6.1.3、氧气表还必须标以红色“禁油”字样。真空表应有“-”或“负”字。 6.1.4、压力表分度盘上应有如下下标志:制造单位或商标;产品名称;计量单位和数字;计量器具制造许可证标志和编号;准确度等级;出厂编号。

人力资源作业指导书

人力资源部作业指导书 1、负责公司各类人员的招聘工作: 对应聘人员发来的应聘材料,认真登记筛选,挑选出符合应聘条件的人员,并组织笔试,择优录取。随后安排与相关领导进行面试,确定最终合格人选。并填写员工登记表,签定劳动合同,办理新员工入职所需的一切相关手续。 2、劳动合同的管理工作: 所有员工的劳动合同必须保证其有效性。对合同到期人员及时报相关领导审批,确认是否续签。经领导确认后,通知本人按公司规定一式两份进行续签工作。签定后认真检查有无漏签、错签处,确认无误后,送相关领导签字,并加盖公司合同专用章。当月内送高新管委会合同鉴定机关鉴定,确保其有效性。随后公司存档一份备案,交本人一份自行保管。 3、人事档案的管理工作: 对公司所有员工每人建立一份人事档案。对其个人资料、学历证明等相关资料进行统一管理,并登记编号,以备随时查询。对于人员变动及调离,应及时更新个人档案,并注明变动原因及时间。对新增人员及时建立个人档案。要求所有员工填写员工登记表并存档。 4、组织员工培训工作: 根据各部门人员结构调整及需求,对相应人员进行培训。首先与北电培训中心或外来培训机构确认培训时间、地点、内容、费用。报相关领导同意批准后,组织员工进行培训。在培训开始之前。所有培

训人员必须与公司签定培训协议,并按公司规定比例交纳一定培训费后。方能参加培训。培训期间,培训人员必须认真学习,考取培训证书。如没有公司特殊说明,员工所考取的培训证书应由公司统一保管,个人不能随意领取。 5、公司年度考核、考评及月考勤的统计工作: 严格按照公司规定负责员工各项统计工作。要求及时准确掌握每天每位员工的出差、出勤情况。并于每月25日前将出勤统计结果上报财务。对于员工各类正常休假,严格按照公司请假制度执行。在考勤统计工作中做到严格公正准确。确保公司及员工的个人利益。 6、对员工办理社保工作: 严格按照公司有关规定给予办理。对首次办理者,必须将人事档案转入公司并提供在原单位没有参保的证明,填写公司参保申请单,并上报财务部。 7、对员工的毕业证、职称证、培训证等各类证件的管理工作: 对于员工的各类证件的管理,需准确进行登记、编号。不经过主管领导同意批准不得外借。对特殊情况必须借出者,须由本人填写借用单并注明归还日期,经有关领导签字后方能借出。借出的各类证件要严格按照归还日期进行追回。 8、各类证明的开具工作: 坚决制止违规证明的开具,例如:住房证明,收入证明,社保证明的转入、转出,出门证等。必须经过相关领导批准,并经核实情况属实后,方能签字盖章。

限制性内切酶酶切位点_方便搜索

GACGTC CTGCAG Acc65I 识别位点 GTMKAC CAKMTG AccI 识别位点 GTMKAC CAKMTG AciI 识别位点 CCGC GGCG AclI 识别位点 AACGTT TTGCAA AcuI 识别位点 CTGAAG GACTTC AfeI 识别位点 AGCGCT TCGCGA CTTAAG GAATTC AflIII 识别位点 ACRYGT TGYRCA AgeI 识别位点 ACCGGT TGGCCA AhdI 识别位点 GACNNNNNGTC CTGNNNNNCAG AleI 识别位点 CACNNNNGTG GTGNNNNCAC AluI 识别位点 AGCT TCGA AlwI 识别位点 GGATC CCTAG

CAGNNNCTG GTCNNNGAC ApaI 识别位点 GGGCCC CCCGGG ApaLI 识别位点 GTGCAC CACGTG ApeKI 识别位点 GCWGC CGWCG ApoI 识别位点 RAATTY YTTAAR AscI 识别位点 GGCGCGCC CCGCGCGG AseI 识别位点 ATTAAT TAATTA GCGATCGC CGCTAGCG AvaI 识别位点 CYCGRG GRGCYC AvaII 识别位点 GGWCC CCWGG AvrII 识别位点 CCTAGG GGATCC BaeI 识别位点 NACNGTAYCN BamHI 识别位点 GGATCC CCTAGG BanI 识别位点 GGYRCC CCRYGG

产品审核作业指导书

产品审核作业指导书 产品审核通过对少量产品和/或零件进行检验来对质量保证的有效性进行评定,用产品质量来确认质量能力.此时对产品是否与规定的技术要求的或与顾客/供方特殊协议相一致进行检验。 在评定存在技术要求的偏差时,视目标的设定,焦点在于技术上的重要性对后续过程的意义或顾客反映的程度。产品审核是对新产品的特性进行检验,而不是对经过长时间使用后的产品进行检验。产品审核不能替代生产过程中的检验。产品审核定期进行。此时,由于特殊的原因也可另外进行审核。须由具备相应素质的人员在实施审核前进行产品审核的规划和筹备工作。每次审核的结果、改进措施以及负责人必须记录存档。1.产品审核依据 产品审核时,企业可使用下列判别依据: —检验开发结果与预定要求是否相符(例如:样件,零批量); —验证生产的均衡性; —识别缺陷、变化及趋势; —发现潜在的风险; —反映顾客的感受; —在处理顾客的期望与要求上提供决策帮助; —尽早对售后问题采取反应; —验证所采取措施的可信度; —法律规定。 2. 产品审核的目的 产品审核的任务是按照检验流程来检验(通常是)待发运产品是否与技术文件、图纸、规范、标准、法规以及其它额定“质量特性”的要求相符。虽然只是对少量的产品进行检验,但检验项目全面,而且从顾客的观点出发来进行。通过产品审核首先是要发现系统缺陷、重点缺陷以及较长期质量趋势。排除系统缺陷和随机缺陷的措施要强区分开。在严重情况下要在生产过程中采取紧急措施。每次审核反映的是一个短时段的状况。一段时间内所有审核的总体应反映出生产质量的潜力。每次审核的检验规 范取决于该产品的复杂程度及产量。 对于企业来说,产品审核的目的在于发现缺陷、了解是否符合图纸的要求和顾客的要求。可靠性试验也可以属于产品审核的范畴。 在产品审核时了解顾客对产品的期望是必要的。应从外部评价顾客的期望并将其纳入产品审核中。例如:应评估顾客对噪音的感受,确定噪音对顾客的妨碍程度如何。供方或制造商通过产品审核既可以对产品的质量状况有一个全面的了解,也可以使顾客 接收自己的产品。 3. 产品审核 产品审核是对检验细则的策划、实施、评定和记录存档,即: 检验特性-定量和定性的特性。 检验对象-有形产品。 检验时间在一个生产工序结束后,交给下一个顾客(内部/外部)前。 检验依据-额定要求。 检验人员-独立的审核员。

常用限制性内切酶酶切位点保护残基

酶切位点保护碱基-PCR引物设计用于限制性内切酶 发布: 2010-05-24 20:19| 来源:生物吧| 编辑:刘浩| 查看: 161 次 本文给出了分子克隆中常用限制性内切酶的保护碱基序列,如AccI,AflIII,AscI,AvaI,BamHI,BglII,BssHII,BstEII,BstXI,ClaI,EcoRI,HaeIII,HindIII,KpnI,MluI,NcoI,NdeI,NheI,NotI,NsiI,PacI,PmeI,PstI,PvuI,SacI,SacII,SalI,ScaI,SmaI,SpeI,SphI,StuI,XbaI,XhoI,XmaI, 为什么要添加保护碱基? 在分子克隆实验中,有时我们会在待扩增的目的基因片段两端加上特定的酶切位点,用于后续的酶切和连接反应。由于直接暴露在末端的酶切位点不容易直接被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切开,因此在设计PCR引物时,人为的在酶切位点序列的5‘端外侧添加额外的碱基序列,即保护碱基,用来提高将来酶切时的活性。 其次,在分子克隆实验中选择载体的酶切位点时,相临的两个酶切位点往往不能同时使用,因为一个位点切割后留下的碱基过少以至于影响旁边的酶切位点切割。 该如何添加保护碱基? 添加保护碱基时,最关心的应该是保护碱基的数目,而不是种类。什么样的酶切位点,添加几个保护碱基,是有数据可以参考的。 添加什么保护碱基,如果严格点,是根据两条引物的Tm值和各引物的碱基分布及GC含量。如果某条引物Tm值偏小,GC%较低,添加时多加G或C,反之亦反。 为了解不同内切酶对识别位点以外最少保护碱基数目的要求,NEB采用了一系列含识别序列的短双链寡核苷酸作为酶切底物进行实验。实验结果对于确定双酶切顺序将会有帮助(比如在多接头上切割位点很接近时),或者当切割位点靠近DNA末端时也很有用。在本表中没有列出的酶,则通常需在识别位点两端至少加上6个保护碱基,以确保酶切反应的进行。 实验方法:用γ-[32P]ATP在T4多聚核苷酸激酶的作用下标记0.1A260单位的寡核苷酸。取1μg已标记了的寡核苷酸与20单位的内切酶,在20°C条件下分别反应2小时和20小时。反应缓冲液含70mM Tris-HCl (pH 7.6), 10 mM MgCl2, 5 mMDTT及适量的NaCl或KCl(视酶的具体要求而定)。20%的PAGE(7M尿素)凝胶电泳分析,经放射自显影确定酶切百分率。 本实验采用自连接的寡核苷酸作为对照。若底物有较长的回文结构,切割效率则可能因为出现发夹结构而降低。

安全鉴定报告

房屋鉴定报告 一、概况 建设单位:佛山市 工程名称:仓储物流配套中心综合楼 工程地点: 设计单位: 施工单位: 监理单位: 建设规模:总建筑面积26376.25平方米、层数4层、 平面尺寸106米X70米、层高6.2米合同开工日期:2005-12-28 合同竣工日期:2006-09-03 工程移交日期:2006-10-28(至今未投入使用) 房屋结构形式为四层(局部梯间为五层)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二层及以上大跨度主梁(分22m、24m两种梁跨)采用有粘结预应力技术。基础形式采用锤击式预应力混凝土管桩。首至四层层高为6.2米;梯屋五层层高为3.5米。房屋总高为29.25米。主体结构(梁、柱、板)首层至顶层砼强度等级均为C40。现状所有墙体均为180mm厚。所有墙体均采用蒸压灰砂砖砌筑。设计砌块强度等级为MU10,砂浆强度等级为M5。外墙贴浅蓝色长条形陶瓷面砖。

据业主及施工方反映的情况:该房屋建成后,于2007年夏季左右开始发现外墙裂缝,2007年冬季对部分开裂外墙砖进行原状修复并定期观察。2008年夏季后,外墙裂缝从新出现。 二、鉴定目的 受佛山市的委托,我司对位于的仓储物流配套中心综合楼进行房屋安全鉴定。鉴定的目的是:通过核对原设计图纸、主要受力构件的检测、建筑物沉降观测等手段,对房屋主体结构的安全性进行判定、外墙裂缝问题进行定性分析,并提出使用建议。 三、鉴定依据 1、《民用建筑可靠性鉴定标准》GB50292-1999; 2、《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 3、《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 4、《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2001; 5、《非承重蒸压灰砂砖墙体工程技术规程》DBJ/T15-32-2003; 6、佛山市提供的鉴定委托书、房地产权证(复印件)、有关房屋设计图纸及竣工验收备案表(复印件)等资料。 四、检查、检测情况

热工仪表检定作业指导书范文

热工仪表检定作业指导书范文 1目的 为使计量检定工作有所依循,保证实验的准确性和稳定性。2范围 凡本公司使用计量、卡具的检定作业,均适用。 3工作程序 3.1技术标准: 3.1.1 UJ33A型直流电位差计使用说明。 3.1.2 ZX25A直流电阻器使用说明。 3.1.3双路可跟踪直流稳定电源使用说明。 3.1.4 SFX-4000校验信号发生器使用说明。 3.1.5数字温度指示调节仪执行JJG617-1996标准。

3.2检定项目和检定方法: 3.2.1检定项目 3.2.2仪表指示部分的检定 3.2.2.1外观检查,用目力观察,在基本误差和设定点误差的检定过程中观察。 3.2.2.2绝缘电阻的检定 仪表电源开关处于接通位置,将各电路本身端钮短路,对于供电电源为(50~500)V范围内的仪表,必须采用额定直流电压为500V的绝缘电阻表(供电电源小于50V的仪表采用额定直流电压为100V的绝缘电阻表)按规定的部位进行测量。测量时,应稳定5 s,读取绝缘电阻值。 3.2.2.3绝缘强度的检定 仪表电源开关处于接通位置,将各电路本身端钮短路,按规定的部位在耐

电压仪上进行测量。测量时实验电压应从零开始增加,在(5~10) s内平滑均匀地升至试验电压规定值(误差不大于10%),保持1 min 后,平滑均匀地降低电压至零,切断试验电源。 注:为保护仪表在试验时不被击穿损坏,可使用具有报警电流设定的耐电压试验仪,设定值一般为10mA。使用该仪器时,以是否报警作为判断绝缘强度合格与否的依据。 3.2.2.4基本误差的检定 a)按规定接线 具有热电偶参考端温度自动补偿的仪表,检定时所用的标准器和接线如图1所示 图1 b)不具有热电偶参考温度自动补偿的仪表(包括直流电压输入的仪表),检定时所用 的标准器和接线图如2图所示:

BI019QMS专业相关性评定作业指导书

WSC-TC/BI019 北京世标认证中心 QMS^业相关性评定作业指导书 第1页共10页目的实施专业相关性的分析与风险评估,确定认证业务范围的分类;是为了充分合理地利用和配置WS啲QM从力资源,同时确保专业相关性满足认证审核的要求,保持审核实施的有效性和一致性。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WSC质量管理体系审核的全过程中对人员能力的分析和评价。 3. 依据: 3.1 CNAS-GC1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机构认证业务范围管理实施指南; 3.2 CNAS-CC12《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机构通用要求》应用指南; 3.3 WSC编制的QMS^业审核指导书; 3.4 WSC针对QMS各专业能力分析结果。 4. 专业能力分析的应用说明 4.1符合下列条件的专业类别可确定为具有相关性的专业: a. 生产过程近似,产品特性相近。 b. 所遵守的法律、法规、标准及其它要求相近。 4.2同一大类中,当生产过程近似,产品特性相近的各中类具备4.1 条款的条件时,可确定为相关专业,当人员的专业能力具备相关专业中某一专业的专业能力时,可评价其具备相关专业中其他专业的专业能力。 女口:08出版业包括:08.01出版业、08.01.01书籍的出版、 08.01.02报纸的出版、08.01.03杂志及期刊物的出版、 08.01.04录音制品的出版、08.01.05其他出版,具备4.1条款条 件,可确定上述专业为相关性专业。 4.3在一个大类中,当人员具备生产工艺过程和产品特性复杂程度高的专业能力时,可评定该人员同时具有生产工艺过程和产品特性复杂程度低的专业能力。 版本:F/0 批准日期:2008.03.01

常用限制性内切酶酶切位点

AatII 识别位点 Acc65I 识别位点 AccI 识别位点 AciI 识别位点 AclI 识别位点 AcuI 识别位点 AfeI 识别位点 AflII 识别位点 AflIII 识别位点 AgeI 识别位点 AhdI 识别位点 AleI 识别位点 AluI 识别位点 AlwI 识别位点 AlwNI 识别位点 ApaI 识别位点 ApaLI 识别位点 ApeKI 识别位点 ApoI 识别位点 AscI 识别位点 AseI 识别位点 AsiSI 识别位点

AvaI识别位点 AvaII识别位点 AvrII识别位点 BaeI识别位点 BamHI 识别位点 BanI识别位点 BanII识别位点 BbsI识别位点 BbvCI识别位点 BbvI识别位点 BccI识别位点 BceAI识别位点BcgI识别位点BciVI识别位点BclI识别位点 BfaI识别位点BfuAI识别位点BglI识别位点BglII识别位点BlpI识别位点Bme1580I识别位点BmgBI识别位点BmrI识别位点

BmtI 识别位点 BpmI 识别位点 Bpu10I 识别位点 BpuEI 识别位点 BsaAI 识别位点 BsaBI 识别位点 BsaHI 识别位点 BsaI 识别位点 BsaJI 识别位点 BsaWI 识别位点 BsaXI 识别位点 BseRI 识别位点 BseYI 识别位点 BsgI 识别位点 BsiEI 识别位点 BsiHKAI 识别位点 BsiWI 识别位点 BslI 识别位点 BsmAI 识别位点 BsmBI 识别位点 BsmFI 识别位点 BsmI 识别位点

房屋安全性鉴定报告

鉴定目的、依据和内容 1.4.1鉴定内容方法 1.4.2安全性鉴定评级标准 1.4.3适修性评级标准 2安全性鉴定和适修性评级 2.1工程概况 2.1.1建筑概述 2.1.2结构概述 2.1.3使用历史概述 2.2现场检查、检 测 2.2. 1 地基基础检查 2.2. 2 上部结构构件检查 2.2. 3 其它检查12 2.2. 4 材料强度检测13 1.1 鉴定目的 1.2 鉴定依据和参考的技术标准1.3 现场检测使用的仪器 1.4 鉴定内容及方法

15 2.3结构承载力验算 受压承载力验算16 2.3. 1 2.3. 抗震承载力验算16 2 2.3. 咼厚比验算17 3 2.3. 局部承压验算17 4 2.4安全性鉴定及评级17 2.4.1构件安全性鉴定评级17 2.4.2子单元安全性鉴定评级20 2.4.3鉴定单元安全性综合评级21 2.5适修性评价22 2.5.1上部承重结构适修性评级22 2.5.2鉴定单元适修性评级22 3结论和建议23 3.1结论23 3.2建议23

Xx 工程安全性鉴定报告 第1页共24页 :有限公司旧办公楼 安全性鉴定报告 1鉴定目的、依据和内容 2004年左右曾经过一次加层改造。自 裂缝,为了解该楼目前的结构安全状态, 2009年底开始,该办公楼墙体出现大量 □□有限公司委托□□□建筑科学研 究院对该楼进行安全性鉴定。 1.2鉴定依据和参考的技术标准 1)现场检测依据的标准 《建筑结构检测技术标准》 GB/T 50344-2004 《贯入法检测砌筑砂浆抗压强度技术规程》 JGJ/T 136-2001 《回弹仪评定烧结普通砖标号的方法》 ZBQ 15002-89 《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 8-2007 2)结构验算依据的规范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2006年版)GB 50009-2001 《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 50003-2001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02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01 3)鉴定评级依据的标准 《民用建筑可靠性鉴定标准》 GB 50292-1999 《建筑抗震鉴定标准》GB 50023-2009 1.3现场检测使用的仪器 1.1鉴定目的 □ □有限公司,位于□□□□□□. 该公司旧办公楼兴建于 1988年五月, SJY800砂浆贯入仪 HT75型回弹仪 40妙刻度放大镜 HILTI-PD32激光测距仪

天平检定作业指导书word版本

电子天平检定作业指导书 一、目的 为保障国家计量单位制的统一和量值的准确可靠,以有效的措施来控制影响检测质量的各种因素,确保检测质量,为客户提供可靠数据,出具符合国家标准、准确无误的证书,制定本作业指导书。 二、适用范围 适用于电子天平(以下简称天平)的首次检定、后续检定和使用中检验。 三、责任 3.1、正确使用计量标准并负责维护、保养,使其保持良好的技术状态。 3.2、执行计量技术法规,进行计量检定工作。 3.3、保证计量检定的原始数据和有关技术资料的完整、真实。 四、引用文件 4.1、JJG1036-2008《电子天平检定规程》 五、检定条件 5.1、环境条件 检定应在稳定的环境温度下进行,除特殊情况外,一般为室内温度。稳定的环境条件是指:在检定期间所记录的最大温差,不超过天平温度范围的1/5,对于三级天平不大于5C。相对湿度:对于三级天平不大于85% ;环境压力:大气压力。 5.2、其他影响量振动、大气中水汽凝结和气流及磁场等其他影响量不得对测量 结果产生影 响。 5.3、供电电源 5.3.1、由制造厂标明天平的电压和频率范围。当供电电源出现下述变化时, 天平应能保持计量性能:电压范围-15%~+10%;频率范围-2%~+2%。 5.3.2、使用电池供电的天平, 当电压低于制造厂规定的数值时, 应出现电压过低的提示信息,这时天平可继续正常工作或自动停止。 六、检定项目与方法 6.1、外观检查检定前应对天平进行下述目测检查。 6.1.1计量特征:准确度等级、最小秤量Min、最大秤量Max、检定分度值e、实际分度值d。 6.1.2、标记:法制计量管理标志。 6.1.3、天平的使用条件和地点是否合适 6.2、水平指示器天平应安装水平指示器,并将水平指示器牢固安装在操作着明显 可见的位 置。未安装水平指示器的天平,不应有显见的倾斜。 6.3、置零装置 6.3.1、天平可以有一个或多个置零装置; 6.3.2、置零装置的效果不得改变天平的最大称量; 6.3.3、初始置零装置的效果不应超过20%最大秤量。 6.4、零点跟踪装置天平应具有零点跟踪装置,零点跟踪装置在出厂时默认为开启状态;置零装置和零点跟踪装置的总效果,不得超过最大秤量的4%。

期间核查作业指导书精选版

期间核查作业指导书 Document serial number【KKGB-LBS98YT-BS8CB-BSUT-BST108】

版本:第2016年版(第0次修订) 文件编号:QZ/KC-171-2016 控制状态:受控非受控 使用人: 发放编号: 编制:检测室 审核:唐亮 批准:袁绪文 批准日期:2016年月日实施日期:2016年月日湖南坤诚检测技术有限公司颁发

核查方法目录 总则 1、目的 为了有效了解仪器设备、参考标准及标准物质的使用状态,确保其校准状态的置信度。2、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实验室内的设备、参考标准及标准物质。 3、核查内容 当出现以下情况时,需进行期间核查: 1).稳定性不高,漂移较大的; 2).使用频繁,时间较长的; 3).电子类设备较长时间未启用的; 4).参考标准、标准物质的保管环境及使用有效期。 4、核查方式 A.定期使用有证标准物质和(或)使用次级标准物质进行期间核查; B.以留样的再检测对比进行期间核查; C.以同样功能的设备比对来进行期间核查; D.实验室间比对进行期间核查; E.用具自校功能设备的自校程序进行期间核查; F.其他有效的期间核查方式。 5、核查周期

1).对使用频率较低,使用时间较短,稳定性较高的设备、参考标准及标准物质可一年进行1-2次。 2).对其他,可根据实际情况,酌情增加核查次数,但不得少于6个月一次。 六、期间核查的设备、参考标准及标准物质 见各设备、参考标准及标准物质的期间核查方法。 七、期间核查方法 具体的期间核查方法见各设备、参考标准及标准物质的期间核查方法。 万能试验机期间核查方法 1、概述(目的):为了解万能试验机状态,维护设备在两次校准期间校准状态的可信度,减少由于仪器稳定性变化造成的结果偏差,除了在开机前和关机后检查仪器外,特对该设备在两次周期检定/校准之间需进行期间核查。 2、依据:GB/T 228.1-2010及相应作业指导书。 3、技术要求:计算力值的相对误差=│存档值-实测值│/存档值×100%,力值的示值相对误差≤5%。 4、核查所用样品和数量: 选用适合本试验机量程的抗拉强度的钢材,且在同一根钢筋上截取若干段(长度满足相关要求,数量能应付突发事件)。 5、核查方法:采用实物比对法 5.1由检测员和设备管理员在本试验机检定合格后一周内进行测力试验,并有设备管理员记录实验数据,存入设备档案中,期间核查时备用。 5.2第一次测力后期间核查时,由检测员和设备管理员进行测力试验,将测得数据与存档数据进行对比,计算力值的相对误差。 6、结果评定: 对以上核查结果,应填写“仪器设备期间核查记录”,统一归档。在期间核查过程中若发现仪器工作不正常或评定指标未能达到规定要求,应及时通知设备管理员,由设备管理员组织有关人员确定,并组织维修或送检,维修后的仪器经检查或检定达到技术性能要求后方能投入使用。

地基基础工程质量评定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一.目的 1.为了保证地基基础结构工程质量评定的科学性和公正性,制定本作业指导书。 2.本作业指导书供进行地基基础结构工程质量评定时使用,可作为检查方案的依据之一提供给委托方。 二.范围 1.适用于地基基础结构的工程质量评定,评定对象可为复合地基、天然地基、桩基础(包括灾后鉴定,结构改造,增层可行性及加固后评估)。 2.本作业指导书可用于地基基础结构设计质量(可靠性)评定、施工质量对结构可靠性影响的评定和已有地基基础结构的可靠性评定,不得用于设计图纸的审查和工程结构的设计。 三.职责 1.资深检查员要应对执行标准规范和操作方法进行核查和规定,并应指导相关人员进行现场检查。 2.检查、鉴定人员必须执行国家规范,按作业指导书操作,随时做好记录,整理计算,编制检测报告,并对数据负责。 3.对于有数据复核的报告必须有注册结构师的签字。 四.样本大小及抽样方法 对委托部位或项目按相关标准规范进行检测(检查)、鉴定。五.参考标准 (1)《工程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 50153—92); (2)《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 50068—2001); (3)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4)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202-83) (5)工程岩体试验方法标准(GB50266-99) (6)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T50123-99) (7)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 (8)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J7-89) (9)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 (10)高层建筑岩土工程勘察规范(JGJ72-2004) (11)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 (12)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94) (13)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 (14)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106-2003) (15)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02) (16)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99) (17)《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Jl0-89); (18)《混凝士结构设汁规范》(GB 50010-2002); (19)《建筑抗震鉴定标准》(GB 50023—95); (20)《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l—2001); (21)《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J 11—89); (22)《工业构筑物抗震鉴定标准》(GBJll7-88); (23)《工业厂房可靠性鉴定标准》(GBJl44—90); (24)《构筑物抗震设计规范》(GB 50191—93); (25)《建筑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 50223-2005); (26)《民用建筑可靠性鉴定标准》(GB 50292-1999);

检测鉴定报告范本

报告编号:××××共8页第1 页工程名称名称要与现有学校名称一致,如与原始资料不符要在括号内注明(原某某学校)工程地点现在名称 委托单位现在名称 鉴定时间×年×月×日至×月×日检验类别委托 鉴定项目安全及抗震鉴定 仪器设备检测所使用设备名称 鉴定依据详见附页 鉴定结论及处理意见 1.鉴定结论 1)有无影响结构安全性缺陷。 2)检测材料强度值是否满足《建筑抗震鉴定标准》规定。 3)抗震构造措施是否满足要求,如不满足,需说明哪里不满足什么标准或规范的要求。 4)安全性等级和试修性评估等级,并注明等级含义。(例:该工程的安全性等级为C su,(安全性不符合标准要求,显著影响整体承载),适修性评估等级为:B'r/ B r (稍难修,改造后的功能尚可达到现行设计标准要求,适修性尚好,宜予修复或改造)。) 2.加固建议 根据鉴定结论,需要加固的项目给出加固建议,如需拆除,则此条改为拆除;如满足各项要求,则无需此条。 (本页以下无正文) 单位名称(盖章) 年月日

报告编号:××××共8页第2 页 1.工程概况 包括建成年份,建筑面积,结构形式,层数,楼板形式,基础形式,基本尺寸;原勘察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质检部门,产权所有人等,如果没有资料可查,应注明。 写明鉴定原由。(例:为了保证河北省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顺利实施,按照国务院关于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的统一部署及《全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实施方案》和《全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技术指南》的要求,依据《河北省中小学校舍鉴定实施细则》和《河北省中小学校舍安全排查实施细则》,×单位接受委托于×年×月×日~×月×日对以上工程进行了建筑物抗震鉴定与安全性鉴定。) 注明当地设防烈度。 图1该项目正立面图(建筑实体照片) 2.抗震鉴定依据 2.1 该工程设计文件、设计变更及地质勘查报告; 2.2《建筑抗震鉴定标准》(GB 50023-2009); 2.3《民用建筑可靠性鉴定标准》(GB 50292-1999); 2.4《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 50223-2008); 2.5《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01)(2008版); 2.6《建筑结构检测技术标准》(GB/T 50344-2004)。 3.鉴定内容、要求及方法 3.1鉴定内容及要求 此次抗震鉴定包括下列内容及要求: 3.1.1搜集该工程的勘察报告、施工和竣工验收的相关原始资料;当资料不全时,应根据鉴定的需要进行补充实测。 3.1.2调查该工程现状与原始资料相符合的程度、施工质量和维护状况,普查相关的非抗震缺陷,工程现状调查又包括如下内容:1)该建筑的使用状况与原设计或竣工时有无不同;2)该建筑存在的缺陷是否仍属于“现状良好”的范围,并从结构受力的角度,检查结构的使用与原设计有无明显的变化;3)检测结构材料的实际强度等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