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保护技术学

档案保护技术学
档案保护技术学

《档案保护技术学》复习提纲

绪论

1.档案保护技术学是一门怎样的学科?答:档案保护技术是研究档案制成材料变化规律和保护档案的技术方法的学科。

2.什么是档案制成材料?试举例说明。答:档案制成材料是承受并反映档案内容的物质材料。它由承受档案内容的载体材料和反映档案内容的记录材料组成。

档案的载体材料有:竹简、纸张、胶片片基、磁带带基等。

档案内容的记录材料有:墨、印泥、兰黑墨水、油墨、圆珠笔、铅笔、胶片感光层、磁带磁层等。

3.保护档案的技术方法有哪些?其主要作用是什么?

答:保护档案的技术方法有两大内容:一是改善档案保护条件,包括建造符合要求的库房建筑、安置必要的设备和经常性的技术管理措施。其作用是通过采取上述措施来防止或减缓自然环境中有害因素对档案的破坏。二是档案修复技术,包括去污、去酸、加固、图字声像的恢复、档案修复等。其作用是对已经损坏或存在不利于永久保存因素的档案进行处理,尽力恢复其历史面貌,提高其耐久性。

第一章档案纸张的耐久性

4.什么叫纸张的耐久性?决定纸张耐久性的因素有哪些?

答:所谓纸张的耐久性是指纸张抵抗处界理化因素的损坏和保护其原来理化性能的能力。决定纸张耐久性的因素有三个:

(1)造纸植物纤维原料的质量;

(2)纸张中主要组分的理化性质;

(3)制浆造纸的工艺过程。

5.造纸植物纤维原料有哪些种类?哪种最好哪种最差?为什么?

答:造纸植物纤维原料的种类有:木材纤维、种毛纤维(或棉纤维)、韧皮纤维(包括树皮和麻类)、禾本科纤维(包括竹、苇、草等),其中最好的是棉纤维,最差的是禾本纤维。因为棉纤维中不含杂细胞,几乎全部是纤维素而不含木素,纤维长度、长宽比都较大,细胞壁薄腔大,纤维之间交结力好,造出的纸张强度大,耐久性好。而禾本科纤维杂细胞含量高,纤维短小,交结力差,造出的纸张强度小,耐久性差。普通文化用纸的原料多是禾本科纤维。6.什么是纸张纤维?它的主要化学成分有哪些?

答:纸张纤维是植物体中的一种形态细而长,两端呈纺锤状,富有挠曲性和柔韧性,彼此交织后有一定的结合力的厚壁细胞。它的主要化学成分是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素。

7.什么是纤维素?其分子式怎样表达?

答:纤维素是植物体内许多葡萄糖脱水聚合而

成的高分子化合物。其分子式为(C6H10O5)

n 。

8.什么是纤维素的聚合度?它与纸张强度有

怎样的关系?

答:纤维素的聚合度是指纤维素分子中葡萄糖

基的个数,它代表纤维素的分子链长度。纤维

素分子聚合度大,分子链就长,纤维素及纤维

的强度就大,造出的纸张也强度大、耐久性好。

反之,纤维素受到酸、光、热等外界因素作用,

聚合度减少时,强度也将减少,当纤维素的聚

合度降至200时,纤维素粉化,使纸张丧失

强度。因此保护档案纸张就要千方百计防止外

界有害因素对档案纸张纤维素聚合度的破坏作

用。

9.什么叫纸张的结合水?它对档案纸张产生

什么影响?

答:纤维素分子上的游离氢氧基以氢键的方式

吸附的那部分水叫结合水。结合水赋予纸张塑

性、柔韧性和好的机械强度,对纸张耐久性起

有利的影响。当空气相对湿度为60%左右,

纸张含水量约7%,这部分水即结合水。

10.什么是毛细管水?它对档案纸张有哪些

危害?

答:档案纸张中大大小小的毛细孔由于毛细管

作用吸附的那部分水叫毛细管水。毛细管水破

坏纸张纤维素之间的结合力,造成纸张强度下

降,这部分水参与损害档案纸张耐久性的各种

化学反应,并供档案上的微生物及档案害虫生

长繁殖。档案纸张中的毛细管水愈多愈有害。

11.半纤维素在纸张中有何作用?

答:适量的半纤维素有利于提高纸张强度。因

为短小的半纤维素能在相邻的纤维之间形成柔

韧的横向联结,这种联结提高了纸张的强度。

12.档案纸张中的木素含量为什么愈少愈

好?

答:木素化学性质活泼,对光敏感,易于氧化,

尤其受到光照易发生氧化反应,生成易黄易碎

的氧化木素,导致纸张发黄发脆。所以档案纸

张中木素含量愈少愈好。

13.纤维素的水解反应对档案纸张有什么危

害?怎样减少或防止纸张发生纤维素水解?

答:档案纸张纤维素与水,在酸或微生物细胞

分泌的酶的催化作用下,发生水解反应,造成

纤维素分子断链,聚合度下降,纸张因而强度

减少,耐久性降低。环境温度升高,一般上述

反应速度加快。对于档案纸张来说,促使纤维

素水解的外界因素有水、酸、酶、热四个方面。

因此我们在保管档案的过程中,应注意控制库

房的温湿度,做好防潮、防霉的工作,并防止

酸性物质,如酸性有害气体、灰尘的侵蚀。必

要时,对珍贵的档案纸张进行去酸。

14.打湿的档案为什么不能在太阳下曝晒?

应怎样处理?

答:打湿的档案含有大量的水分,在太阳下曝

晒,会同时受到阳光、太阳辐射热、氧、水及

大气污染物的共同作用,纸张纤维素的水解反

应常同时发生,因而加剧了档案纸张的脆化,

与此同时,档案字迹材料的褪变也会加剧,因

此打湿的档案不能放在太阳下曝晒,最好在通

风处阴干,或用小风扇吹干。

15.新闻纸为什么不宜作档案用纸?

答:新闻纸又称白报纸,主要由机械木浆抄造

而成。由于浆中纤维短而粗,硬而脆,相互交

织力差,所以抄成的新闻纸强度低,易脆裂。

又由于纸浆中保留了大量木素和杂细胞,影响

纸张耐久性,易发黄发脆。因此,新闻纸不宜

作档案用纸。

16.描图纸有哪些特点?应怎样保管描图纸

档案?

答:有以下特点:

(1)描图纸中纤维细小,纤维间的结合力差,

因而耐折度小;

(2)在保存过程中,描图纸内的胶性会逐渐

降低,使纸张慢慢变硬变脆;

(3)纸中添加了葡萄糖、淀粉、明矾等物质,

使描图纸在高温高湿环境下易发黄发脆、易生

虫。

因此,保管描图纸时应注意不要折叠存放,最

好四周缝边,并注意控制库房温湿度,做好防

潮、防虫的工作。

17.手工纸比机械纸耐久性好的主要原因是

什么?

答:手工纸没有采用松香—明矾施胶,不呈酸

性,因而纸张纤维素不易水解。

第二章档案字迹材料的耐久性

18.决定档案字迹材料耐久性的内因有哪

些?

答:一是字迹色素成分的耐久性;二是字迹色

素的转移固定于纸上方式的耐久性。

字迹色素成分中最耐久的是碳黑,比较耐久的

是颜料,最不耐久的是染料。

字迹色素转移固定于纸上方式中最耐久的是

“结膜”,比较耐久的是“吸收”,最不耐久的是

“粘附”。

19.怎样评价字迹材料的耐久性?

答:根据以下结论判断:

(1)凡色素成分属碳黑,同时转移固定方式

为结膜的字迹耐久性最好;

(2)凡色素成分属染料,或凡转移固定方式

为粘附的,字迹均不耐久;

(3)凡色素成分属碳黑,或颜料而字迹转移

方式为吸收的,字迹则比较耐久。

20.为什么我国传统墨的字迹最耐久?答:墨的字迹最耐久,其原因有三方面:(1)墨的色素成分属碳黑,碳黑的化学性质稳定,不溶于水、油、酸、碱,不与其他化学物质起反应,耐热耐光性能好,颜色不易褪变;(2)墨中含有大量胶,使字迹转移于纸上以后能结膜,且墨膜与纸张结合牢固,不易脱落;(3)墨中的防腐剂有保持胶力,帮助字迹更好渗透的作用。所以墨的字迹最耐久。

21.比较兰黑墨水与纯兰墨水的耐久性答:兰黑墨水与纯兰墨水字迹转移固定于纸上的方式都是吸收。兰黑墨水色素中决定其耐久性的是变黑后的颜料,它们具有色黑、耐光性、耐水性,同时有防止字迹渗化的性能;而纯兰墨水的色素成分是染料,其字迹不耐水、不耐光、不耐酸碱,易发生褪变。因此兰黑墨水字迹比纯兰墨水耐久性好。

22.比较印泥和印台油的耐久性

答:印泥的色素成分属颜料,印迹耐水、耐光、耐热性较好,对一般化学物质也较稳定,一般不易发生褪变;而印台油的色素成分是染料类,其耐水性、耐酸性、耐碱性以及耐光性都较差。比较容易褪变。印泥转移固定于纸张的方式既有吸收又有结膜;而印台油只有吸收没有结膜。所以印泥的耐久性比印台油好。

23.复写纸、普通圆珠笔为什么不宜书写档案文件?

答:复写纸与普通圆珠笔的色素成分主要是染料,一般耐光、耐酸碱性差。二者字迹材料中均含有蜡和油脂类物质,它们在高气温环境下易熔融,产生渗油扩散现象,导致字迹模糊褪变。所以不宜书写档案文件。

24.常用的字迹颜料中哪些适于书写档案文件?哪些不适合?

答:适于书写档案文件的有:墨、墨汁、油墨、碳素墨水、兰黑墨水、印泥、“424”型圆珠笔,“322”型黑圆珠笔等。

不适于书写档案文件的有:纯兰墨水、红墨水、各种铅笔、普通圆珠笔、复写纸、印台油等。25.科技图纸的重氮盐兰图是否耐久?答:重氮盐科技兰图是经曝光,氨熏后形成文字的,其色素成分属染料,它不耐光、不耐酸碱,在高温潮湿的环境下易褪变,属耐久性差的一类字迹材料。

第三章新型的档案制成材料及其耐久性

26.根据薄膜唱片的特点应如何保管薄膜唱片?

答:特点:薄膜唱片由塑料聚乙烯制成。它在高温高湿环境下或受光长时间照射,易老化变形,使声音失真,严重时唱片扭曲,无法继续利用;在潮湿下,薄膜唱片还会长霉,有害化

学气体也易使塑料变质。

保管条件:在阴凉通风处存放,忌曝晒和受热,

环境空气相对湿度宜控制在50%左右,柜架

不宜用木制的,柜内也不宜放樟脑。

27.在什么情况下胶片会产生粘连?怎样预

防?

答:胶片产生粘连有两种情况:一是保管环境

太潮湿,胶片长霉,胶片中的明胶被分解而发

粘;二是环境气温高,明胶熔融而产生粘连。

只要将库房温湿度控制在标准范围内,就可避

免粘边现象发生。

28.哪些因素影响银盐片银像的稳定性?照

片发黄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怎样预防?

答:影响银盐片银像稳定的因素有两个:一是

氧化物,二是硫化物。

照片发黄是由于淀影时间不够充分或水洗不

干净,照片上残留有硫化物,在保存照片的过

程中,上面残留的硫化物会逐渐分解出硫,硫

与银像作用生成黄色的硫化银,照片因而发黄。

要防止照片发黄,应采取以下措施:

(1)在冲洗过程中淀影要充分,水洗要干净;

(2)保存照片的环境要防煤炉气等含硫气体

的侵袭;

(3)包装照片的材料应不含硫化物。

29.胶片片基有哪几种?它们各有什么特

性?

答:胶片片基主要有硝酸片基,醋酸片基和聚

酯片基三种。硝酸片基在常温下会缓慢分解,

在高温潮湿的环境下分解加速,分解时放出热,

并可能导致胶片自燃,所以称之为不安全片基,

保管时应单独存放;醋酸片基化学性质稳定,

不易分解,不易燃烧,离开火焰便能熄灭;聚

酯片基化学性质非常稳定,强度高,与醋酸基

片同称为安全片基。但聚酯片基易产生静电而

吸附灰尘。

30.彩色照片的影像由什么物质组成其耐久

性怎样?如何保管好彩照?

答:彩色照片的影像由染料组成。彩照不耐光,

尤其不耐紫外光。在光、热、潮湿及酸碱物质

的作用下均会发生褪变。

保管彩照应做到:

(1)防光照,尤其要防紫外光照;

(2)在较低的温湿度下保存;

(3)防有害化学物质及大气污染物侵蚀。

31.什么叫磁带的复印效应?产生复印效应

的原因有哪些?怎样防止或减弱该效应的产

生?

答:当录制好信号的磁带缠绕在一起时,某一

层的信号场强感应到相邻的层上的现象叫复印

效应。它使磁带重放时产生噪音。

使磁带产生复印效应的原因:

(1)磁带薄;

(2)磁带缠绕太紧;

(3)保管环境温度高等。

防止或减弱复印效应的方法:

(1)选用较厚的磁带;

(2)经常倒带;

(3)保管环境温度宜控制在14-24℃

(4)已产生复印效应的磁带在一根磁性弱的

磁棒上通过,可减弱复印作用。

32.保管磁带的环境中为什么不能有强磁

场?哪些物体可能产生强磁场?

答:因为外磁场强度超过50奥斯特就可能将

磁带上的信息抹掉,或使信号减弱,出现杂音

等现象,所以磁带库内外不能有强磁场。可能

产生强磁场的有:电动机、发电机、变压器、

电源装置、电线、话筒、电视机、扬声器、消

磁器、耳机等。

第四章档案库房温湿度的控制与调节

33.什么是温标?档案部门的温湿度计采用

了哪些温标?

答:温标是为测量物体温度高低而对温度的零

点和分度值所做的规定。档案部门的温温度计

采用了国际实用温标(℃)和华氏温标(F)。

34.绝对温度指什么?

答:指每立方米实际空气中所含水蒸气的质

量,用克/立方米表示。

35.相对湿度的定义

答:空气的绝对湿度与同温度下的饱和绝对湿

度之比称为相对湿度,通常用百分数表示。

36.什么叫空气的露点温度?

答:当空气的含湿量和压力不变时,降低温度

使空气刚好达到饱和状态,此时的温度称为当

时空气的露点温度。

37.什么是结露?档案库房内哪些物体易产

生结露?

答:由于物体表面温度低于空气露点温度而在

物体表面凝结出水滴的现象称为结露。

档案库房内的地面、玻璃窗、金属框架、塑料

卷皮等吸水性小的档案以及不通风的墙角,易

产生结露。

38.我国档案库房温湿度的标准为多少?

答:一般档案库房温度控制在14-24℃,

相对湿度控制在45-60%。

39.高温高湿对档案有哪些危害?

答:(1)高温高湿不但会加快档案制成材料

内部的有害化学反应速度,还会加快环境中有

害物质对档案制成材料的化学破坏作用;

(2)高温高湿促使某些字迹产生油渗、水渗

等扩散现象,严重时造成字迹模糊不清,难以

辩认;

(3)高温高湿有利于档案害虫及微生物在档

案上生长繁殖,给档案带来严重损害;

(4)高温高湿会损害档案载体材料的物理机械性质,使档案载体材料产生变形、扭曲、发粘或强度下降。

一般说来,较低的温度和湿度有利于延长档案的寿命。

40.档案部门采用的测温仪器有哪几种?它们的感温元件分别是什么物质?

答:档案部门采用的测温仪器有三种:(1)玻璃液体温度表,其感温元件是水银、酒精、煤油等液体物质。

(2)双金属温度计,其感温元件是焊在一起的两种线膨胀系数相差很大的金属片。(3)热电阻温度表,其感温元件是热电阻。41.档案部门采用的测湿仪器有哪几种?测湿原理相同的是哪些仪器?测量较准确的是哪种仪器?

答:档案部门采用的测湿仪器有:普通干湿表、通风干湿表、毛发自记湿度计、电阻湿度表。其中通风干湿表与普通干湿表测湿原理相同。测量准确性好的是通风干湿表。

42.通风干湿表测量准确性好的原因是什么?

答:通风干湿表上部加有一小电机。开动后使流经干湿温度表球部的风速保持恒定(一般>=2.5米/秒)它可以减少风速波动或过大过小造成的影响;二是温度表球部有双金属护罩,它可减少阳光、人体等辐射热的影响,所以测量准确性较好。

43.档案库房减湿可采用哪些方法?减湿的目的是什么?

答:档案库房可采用冷冻去湿机和吸湿剂来减湿。减湿的目的是降低库内相对湿度。

44.冷冻去湿机是怎样去湿的?它适合于在什么温湿度条件下使用?

答:冷冻去湿机通过制冷剂,将流过的空气降到露点温度以下,使空气中一部分水蒸气冷凝析出,空气绝对湿度明显减少,此时库房空气温度变化小,因而相对湿度得到减少,从而达到去湿的目的。

冷冻去湿机适于在相对湿度较高而温度偏低的条件下使用,例如春末夏初时节。

45.档案库房可采用的吸湿剂有哪些?答:有氯化钙、氧化钙、硅胶、活性炭、甘油等。

46.什么是通风?

答:通风是根据空气流动规律,有计划地交换库房内外空气,来调节库房内空气温湿度的一种措施(通风是档案库房进行热湿处理最经济、最方便的措施)。47.通风降温降湿的一般原则分别是什么?

答:为了降低库内温度,只要库外温度低于库内就可以通风,否则不能通风。

为了降低库内相对湿度,只要当库外绝对湿度

低于库内时,一般可以通风,否则不能通风。

48.哪几种情况可以直接判断能否通风降

温?

答:(1)库外温度和相对湿度低于库内,可

以通风;反之,不能通风。

(2)库外温度低于库内,库内外相对湿度相

等,可以通风;反之,不能通风。

(3)库外相对湿度低于库内,库内外温度相

等,可以通风;反之不能通风。

49.当库外温度高于(低于)库内;而库外

相对湿度低于(高于)库内应怎样判断能否通

风降温?

答:这两种情况均不能直接进行判断,而要根

据已测得的库内外温度和相对湿度值,用公式:

泜绝对湿度

相对湿度=──────────*10

0%

同温度下饱和绝对湿度

泧分别求出库内外绝对湿度,然后进行比较。

若库外相对湿度值小于库内,一般可以通风,

否则不能通风。

50.例题:某档案库房上午8时,测得库内

温度为24℃,相对湿度为71%;库外温度

为20℃,相对湿度为74%。问是否能通风

降湿?

答:不能马上判断能否通风降湿,需要算出库

内和库外空气的绝对湿度,然后进行比较。

库内绝对湿度=库内相对湿度*库内温度下

的饱和量值(查表可知)

库内绝对湿度=71%*21.8克/立方米

=15.49克/立方米

库外绝对湿度=库外相对湿度*库外温度下

的饱和量值(查表可知)

库外绝对湿度=74%*17.3克/立方米

=12.80克/立方米

∵库外绝对湿度小于库内,∴可以通风降

湿。

51.库房在什么情况下要密闭?密闭的作用

是什么?

答:(1)采用机械设备调节控制库内温湿度

时,必须以库房密闭为前提,以减少库外温湿

度对库内的影响,节约能源;

(2)平时当库外温湿度条件恶劣时,应密闭

库房,以减少库外对库内的影响;

(3)通风后,库内温湿度适宜而库外温湿度

不适宜时,密闭库房可巩固通风效果;

(4)档案熏蒸消毒杀虫时应密闭。防止毒气

外泄,保证灭菌杀虫所需的药物浓度;

(5)经常性的库房密闭有利于防有害气体、

防尘、防潮、防热等。

52.库房密闭的重点是什么?有哪些密闭措

施?

答:库房密闭的重点是门窗和通风孔洞。

密闭库房的措施,如:

(1)库区入口设缓冲间,在库门设置空气幕

装置;

(2)窗户面积不超过墙面积的1/10,应

少开窗、或不开窗;

(3)封闭多余的门窗;

(4)可开启的门窗四周嵌橡皮条、绒布等。

第五章对危害档案的光线的控制

53.为什么说档案防光主要是防紫外

光?

答:因为紫外光波长短,能量较可见光大,

易被物体表面吸收并转变成物质的内能,光

的波长愈短,致使被照档案制成材料产生的

光化学效应愈大。例如,档案载体材料的老

化,字迹的褪变都与紫外光的作用有关,所

以说档案防光主要是防紫外光。

54.光是怎样危害档案制成材料的?

答:光危害档案制成材料的途径主要有四

个方面:

(1)直接光降解;

(2)光氧化、光臭氧化反应;

(3)光的热效应;

(4)光敏效应。

54.档案的防光措施有哪些?

答:(1)确定档案库房人工光源照度标准。

库内照度宜为30-50勒克斯,阅览室、

整理室宜为75-100勒克斯;

(2)限制自然光的照度。例如,库房东、

西向不设窗,少开窗;改进窗结构,变单层

窗为双层窗;用茶色玻璃、毛玻璃等代替普

通玻璃;窗户设置内或外遮阳措施;

(3)过滤紫外线。例如,在窗户玻璃或

日光灯管上涂紫外光吸收剂;尽量选用紫外

线含量少的人工光源,如白炽灯;

(4)减少档案利用过程中光的辐射强度

与作用时间。如,尽量减少原件复印展览的

次数;举办档案展览或提供利用时,对珍贵

原件必须采取滤紫外光措施;

(5)避光保存档案。档案存放时装盒、

袋、柜箱,尽量避免直接受光照射,库内不

作业时应关灯,彩照尤其需避光保存。

第六章对危害档案的空气污染物的防治

56.空气污染的主要来源是什么.空气

污染物分为哪两大类?举例说明?

答:空气污染主要来源于人类生产过程。

空气污染物按其状态分为气溶胶态污染物:

如SO2、NO2、HCL等属气态污染物。

57.什么叫一次污染物?举例说明

答:直接从污染源排出的污染物,称为一

次污染物。例如:SO2、H2S、NH3、

HCL等。

58.什么叫二次污染物?举例说明

答:一次污染物与空气中原有成分或几种污染物之间发生一系列化学或光化学反应而生成的与一次污染物性质不同的新污染物,称二次污染物。例如:NO2、SO3、硫酸烟雾、光化学烟雾等。

59.SO2气体主要来自哪里?它怎样危害档案纸张?

答:SO2性质活泼,易被纸张吸附。当它被档案纸张吸收后,?遇水生成酸性物质,逐渐使档案纸张酸度增加,促使纤维素水解,因而纸张易变黄发脆。

60.CL2和NO2气体对档案有哪些危害?

答:CL2和NO2气体都同时具有酸性和氧化性,既可促使纸张纤维素水解,不耐酸的字迹褪变,又可氧化纤维素、木素及字迹色素。所以危害性更大。

61.说明防大气污染的措施

答:(1)正确选择档案库房的地址。?选择具有良好环境条件的地方建筑档案库房,是防止空气污染的既经济又有效的措施。(2)由于绿色植物有吸收有害气体、滞尘、吸附、过滤灰尘的作用,因此应提高库房周围绿化覆盖率。

(3)提高库房的密闭程度,减少空气流通量,对存放的档案进行多次包装。(4)有条件的单位可对库房进行净化过滤。

(5)对库房地面及墙裙进行防尘处理。(6)做好库内外清洁卫生工作。

(7)建立健全的管理规章制度。

62.大气尘对档案有哪些危害?

答:(1)对档案制成材料产生机械磨损;(2)大气尘中的酸、碱、氧化性物质腐蚀档案;

(3)与水生成粘性物质,使档案粘结成砖。

(4)脏污档案,影响字迹的清晰度;(5)传播霉菌孢子。

第七章对危害档案的微生物的防治

63.微生物的营养物质有哪几类?它们对微生物的生长繁殖主要起什么作用?

答:微生物的营养物有五类:

(1)碳素化合物:构成微生物体内有机化合物的骨架,也是大多数微生物的能源。(2)氮素化合物:是构成微生物细胞内蛋白质和核酸的主要元素,对微生物的遗传变异起重要作用。

(3)碳质元素:参与细胞结构组成,能量转移等生理活动。

(4)水:细胞原生质的主要组分,体内

物质的良好溶剂,细胞进行生化反应的良好

介质。

(5)生长素:细胞内合成酶、蛋白质等

不可缺少的物质。

档案纸张、浆糊、装订线、胶片、字迹材

料等都能为微生物提供上述营养物质,因此

档案一旦受到感染,当档案库房温湿度条件

适宜时,就会滋生霉菌。

64.酶是什么样的物质?它的催化特点

是什么?哪些因素影响酶的活性?

答:酶是微生物活细胞产生的有机催化剂。

它与一般催化剂相比,具有高效性和专一性

两大特点。PH值和温度会影响酶的活性,

导致微生物死亡。

65.微生物对档案有哪些危害?

答:(1)微生物细胞分泌的各种酶促使档

案制成材料分解变质,强度下降。

(2)形成的酶斑、色斑影响档案文件的

可读性和复制利用。

(3)分泌的酶使纸张酸度增加、字迹褪

变、照片发黄。

(4)分泌的粘液导致档案砖的形成。

66.什么叫防霉?防霉的基本措施有哪

些?

答:所谓防霉,就是防止或抑制微生物的

生长、发育和繁殖,这是一项综合措施。基

本方法是:

(1)尽量减少污染茵落入库房和落在档

案材料上;

(2)控制和调节库房温湿度,抑制微生

物发育;

(3)定期检查及安全有效地使用防霉剂,

防止微生物大量繁殖。

67.档案库房工作的关键是什么?档案

部门采用哪些防霉剂?

答:库房防霉工作的关键是控制温湿度,

尤其要控制好湿度。对新库房、潮湿的库房

防霉,还要注意做好通风与去湿的工作。我

国目前使用的防霉剂主要是香叶醇长效防霉

灵、五氯苯酚。

68.什么叫灭茵?

作:灭茵就是应用理化方法,将物体上所

有的微生物茵体、细菌的芽孢、霉茵的孢子

全部杀灭,灭茵后,物体呈无茵状态。

69.档案部门熏蒸灭茵主要采用哪些药

物?它们各有哪些特点?

答:档案部门熏蒸灭茵主要采用甲醛和环

氧乙烷。甲醛灭茵效果好,但不能熏蒸有皮

革卷皮的档案。环氧乙烷化学性质活泼,钻

透性强,既能杀虫又能灭茵,但与一定量空

气混合易燃烧,所以常与CO2或化学性质

稳定的杀虫剂混合使用。

第八章对危害档案的昆虫的防治

70.采取哪些措施通过昆虫的呼吸作用

来提高杀虫效果?为什么?

答:因为昆虫在温度高、氧气少、二氧化

碳增多的条件下,气门打开时间长,呼吸量

增加,吸收的毒气增多,所以杀虫效果得到

提高。采取高温季节杀虫,密封缺氧或熏蒸

时加一定量的CO2,都可以提高杀虫效果。

71.什么是昆虫的变态?完全变态的昆

虫危害档案主要是哪个阶段?

答:昆虫从卵的孵化到成虫,要经过外部

形态、内部构造及生活习性等一系列变化,

这一过程称为变态。完全变态的是昆虫经历

卵、幼虫、蛹、成虫四个阶段,其中幼虫对

档案造成严重危害。

72.什么叫档案害虫?常见的档案害虫

有哪些?

答:凡是能够在档案库房内完成整个生活

史或部分发育阶段,并直接危害档案的害虫

称为档案害虫。常见的档案害虫有烟草甲、

档案窃蠡,书虱、毛衣鱼等。

73.怎样预防档案长虫?

答:(1)搞好库房温湿度管理,抑制档案

害虫的生长、发育和繁殖;

(2)搞好档案环境的卫生防疫工作,防

止档案受害虫感染;

(3)对档案进行定期防疫检查。其目的

一是为了发现疫情及时处理,防止扩散蔓延;

二是为了破坏害虫的生态环境,使其不能继

续生存下去。

74.适于档案部门使用的杀虫剂是哪一

类?档案部门杀虫剂有哪几种?

答:适于档案部门使用的是熏蒸杀虫剂。

目前档案部门使用溴甲烷、磷化铝、环氧乙

烷、硫酰氟等熏蒸杀虫剂。

75.熏蒸剂的毒效与哪些因素有关?

答:(1)熏蒸剂本身的性质。如熏蒸剂的

挥发性、钻透性、扩散性好,杀虫就彻底;

(2)档案熏蒸的环境。如必须密闭严实,

才能保证杀死害虫的药剂浓度。施药时温度

高,施药后温度低,有利于提高熏蒸杀虫效

果。

(3)昆虫的种类、虫态。不同种类的害

虫处于不同发育阶段或不同生理状态时对熏

蒸剂的抵抗力不同。如幼虫的抵抗力较差,

卵、蛹抗药性较强;处于饥饿状态的害虫抗

药性差些,处于休眠状态和越冬的害虫对杀

虫剂的抗药性较强。幼虫期、成虫期、饥饿

状态的害虫对杀虫剂的抵抗力较薄弱;卵、

蛹、越冬状态、休眠状态的害虫抗药性较强。

76。害虫为什么会产生抗药性?怎样预

防?

答:昆虫的抗性的形成是在一个地区内经过若干年多次连续使用同一种药剂后才出现的。预防害虫抗性产生应当做到:少用药或不用药而开展综合防治,采取改用、轮用或混用杀虫剂,改进用药技术。

77.目前有哪些物理杀虫方法?

答:(1)高温与低温杀虫法。50℃以上可使害虫致死,零下5℃以下,也可使害虫致死。远红外杀虫、微波杀虫属高温杀虫法。(2)γ射线辐照杀虫。在许可范围内高剂量照射可直接杀死害虫,低剂量照射,造成雄性不育使产出的卵不能孵化。

(3)气调杀虫(又称缺氧杀虫),是使档案环境中的氧气减少,氮气或二氧化碳气体增加,导致害虫窒息死亡。包括生物缺氧、化学缺氧、物理缺氧等。

第十章档案库房建筑与设备

78.档案库房建筑应遵循哪些原则?其中最基本、最重要的一条是什么?为什么?答:档案库房建筑应遵循适用、经济、美观的原则。其中最基本最重要的一条是适用。因为档案库房是保存档案的基地,为长久保存档案,要求库房做到防热、防水、防潮、防光、防火、防尘等。如果库房建筑不符合上述要求,有的根本无法使用,有的即使勉强使用也会后患无穷,所以是否适用是衡量档案库房建筑成败的关键。

79.档案库房地址的选择应考虑哪些问题?

答:(1)为防水防潮,档案库址不宜选在靠近江河湖泊及地下水位高的地方。(2)为避免有害气体及灰尘的影响,库址不应选在工业区,也不应选在工业区的下风位置。

(3)为确保档案的安全与防火要求,库址不应设在市中心及临街位置,还应与其它建筑保持一定距离。

(4)为了便于提供利用,库址不应选在远离城市的地方。

(5)从发展考虑,库址周围要留有余地。80.档案库房外围护结构受哪两个热源的作用?两个热源作用的特点有什么不同?答:库房外围护结构受太阳辐射热和气温两个热源的作用,合称库外综合温度。太阳辐射热影响最大的是水平面,其次是东、西向垂直面(库外综合温度影响最大的是水平屋顶,其次是西墙)。气温对任何朝向的外墙和屋顶的影响基本相同。

81.档案库房屋顶采用哪些方式隔热?答:一是采用实体材料隔热;二是采用通风间屋顶隔热。

82.通风间层隔热原理是什么?

答:(1)通风间层利用导热系数小的空气

层起隔热层作用;

(2)间层设有进、排风口,通过空气的

对流,降低了间层内空气的温度并带走了间

层材料中的一部分热,降低了间层温度,减

少了传热量。

83.档案库房外墙的隔热措施有哪些?

答:(1)采用加厚墙体、填充隔热材料、

空气间层墙体隔热;

(2)设内走廊解决外墙隔热;

(3)利用楼梯间设在西端解决西墙的隔

热;

(4)利用树木防热,尤其在西墙外植树,

树木遮阳,可减少太阳对西墙的照射。

84.档案地上库采用什么方式防水、防

潮?屋顶采用什么式防水、防潮?

答:档案地上库采用架空地面防水、防潮,

架空高度60-80厘米;平屋顶采用沥表

油毡卷材防水结构,坡屋顶采用构件自防水

结构。

85.档案库房建筑耐火等级应为多少?

防火间距一般应为多少?

答:档案库房建筑的耐火等级应在一级以

上。防火间距一般不小于30-50米。

86.档案装具的形式有哪些几种?它们

各有哪些特点?

答:档案装具的形式有档案架、柜、箱几

种。

(1)普通档案架造价低,调卷方便,可

提高库房的有效使用面积,但不利于保护档

案。

(2)档案柜、箱自成一个密闭的环境,

可减少外界不利因素的影响,但成本较高,

调卷不方便,还降低库房面积的利用率;

(3)活动式密排档案架,能使库房容量

提高1-2倍,可密封成一个整体,有利于

解缓外界不利因素的影响;但造价高,调卷

不方便,遇特殊情况,抢救档案困难。

第十一章档案修复技术

87.修复档案应遵循哪些原则?

答:(1)修复中采用的材料、方法要长期有

利于档案制成材料的耐久性;

(2)尽量恢复档案的原貌,在修复过程中应

保持其内容完整,同时不损坏档案上任何有价

值的历史痕迹;能否保持档案的原貌,是衡量

档案修复质量的一条重要标准;

(3)使用的修复方法一定要经过试验,确有

把握后,才能着手修复。

88.档案去污有哪些方法?各用于除什么污

斑?

答:用水洗法除泥污;用有机溶剂法除去污法

除油、蜡斑;用氧化剂,如高锰酸钾、次氯酸

钠、二氧化氯等去污法除霉斑、兰黑墨水、铁

锈斑等难以除去的污斑。

89.什么是丝网加固?它有哪些优缺点?

答:丝网加固是用蚕丝织成网状,并喷上聚乙

烯醇缩丁醛胶粘剂,在一定温度、压力下,使

丝网与档案粘合在一起的一种加固方法。

丝网加固的优点是:透明度好,分量轻、手感

好、耐老化。缺点是强度较低。此方法适于脆

弱文件和两面有字文件的加固。

90.档案修裱技术包括哪些方面?

答:包括揭档案砖、修补技术、托裱技术三方

面。

揭档案砖有干揭和湿揭两种,其中粘结不太严

重及字迹遇水易扩散的档案用干揭法;对于粘

结严重,字迹遇水不扩散的档案一般采用湿揭

法。

修补技术包括补缺、溜口、接后背。

托裱技术有干托和湿托两种,其中对于遇水不

扩散并且纸张老化不严重的采用湿托。对于字

迹不耐水或纸张老化严重的宜采用干托。湿托

是把浆糊刷在原件的背面,干托则把浆糊刷在

托纸上。

91.档案湿托有哪些步骤?托裱件采用什么

方法干燥?

答:档案湿托步骤:铺油纸、铺平文件、刷浆

糊、补缺、上纸、排实、上墙晾干、下墙。托

好的档案采用绷子或大墙晾干。

92.怎样用滤色镜通过摄影方法显示被污斑

遮盖的字迹及褪变的字迹?

答:采用与污斑相同颜色的滤色镜,通过摄影

方法可在照片上显示出原件中被污斑遮盖的字

迹。采用与褪色字迹颜色互为补色的滤色镜,

通过摄影方法可在照片上显示出原件中褪变的

字迹。

93.DH-B字迹恢复剂用于哪些褪变字迹

的恢复?

答:用于含有酸性墨水兰成分的纯兰墨水和兰

黑墨水褪变字迹的恢复。

94.胶片、磁带上的霉污用什么去除?

答:胶片上的霉污用85%乙醚和15%酒精

混合液去除。磁带上的污斑可用四氯化碳去除。

95.档案修裱用纸应具备哪些性能?常用的

修裱有哪几种?

答:档案修裱用纸直接影响修裱质量及档案寿

命,它应具备:纸张薄而柔软,有一定的强度,

含有害杂质少,纤维交织均匀,色泽纯净,呈

中性或微碱性,有较好的耐久性。常用的修裱

用纸以手工纸为主,如宣纸、棉纸、毛边纸等,

也用卷烟纸、云母原纸。但应注意不能使用含

木素多的新闻纸。

档案学概论复习题精修订

档案学概论复习题标准化管理部编码-[99968T-6889628-J68568-1689N]

档案学概论模拟试卷1 一、填空题(20分) 1、档案中的“实物档案”确立的标准是其所记录的内容、信息的清晰性与确定性。 2、撰写在竹片或木片上的档案,称__简牍档案______。 3、东周以后,石刻档案逐渐增多,最着名的当首推东周初年的十块__石鼓文___,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较有系统内容的刻石文字记录。 4、档案整理的任务是将文件由杂乱状态转化为_ 系统______状态。 档案工作服务方向,是档案工作_ 政治性______的集中表现。 5、档案工作现代化的基本动因是传统的档案工作_ 手段和方式___越来越不能适应日益发展的客观需要,二者之间的矛盾越来越明显和尖锐化。 6、音像档案也被称为声像档案或新型载体档案。 7、根据档案价值实现领域和效果的不同,可分为凭证价值和__情报价值___。 8、我国档案馆主要可分为各级国家档案馆、专业档案馆和__企事业____档案馆。 9、企业档案馆具有综合性、__专业性____特点。 10、所谓“四分法”基本模式,即把档案学学科体系分为“理论档案学”、“应用档案学”、“叙述档案学”和辅助档案学档案学等四个部分。 11、档案法律与档案行政法规既有区别,又有___联系____。 12、档案学基础理论主要由两部分构成:一是对 __档案__与档案管理活动的基本理论性认识;二是档案管理的基本理论。 13、按“文件生命周期理论”,文件经历的三个阶段是现行、__半现行_和非现行。 二、选择题(15分) 1、“档案只要其自身存在就没有‘假’的,而都是‘真’的,‘假’的也是‘真’的”。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档案具有(D) A.社会性 B.历史性 C.确定性 D.原始记录性 2、据现有资料分析,中国对文书和档案最早的称呼,叫做(A) A.册 B.简 C.案 D.卷 3、"档案"一词,见诸于文字材料记录是始于( B ) A.明代 B.清代 C.民国时期 D.建国后

档案保护技术学试题

《档案保护技术学》复习试题库 填空题: 1.造纸植物纤维原料种类可分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等几类,我国造纸原料主要用______,其次是______。 2.造纸植物纤维细胞壁内有______,______和______三种化学成分。 ???3.造纸植物纤维原料质量比较有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它们与纸张强度和耐久性密切相关。 4.当纤维素分子中-OH中的______与相邻分子中的-OH的______靠到______距离时,由正负电荷引力所形成的化学键叫______。它使纤维素分子相互牢固结合,赋予纤维和纸张一定的______。 5.与纤维素相比,半纤维素分子结构的特点是______,______和______,所以耐久性较差。 ???6.木质素不是线型分子,它是以______为单元组成的______的大分子。制浆生产过程中可由______条件下用______去除木质素。 ???7.木质素分子上有______、______、______等活泼基因,还含有发色基因,所以木质素常是______色。 ???8.化学制浆中硫酸盐法主要用______和______,酸性亚硫酸盐法主要用______和______,此两法都能在蒸煮中除去大部分木质素和杂质。 9.纸浆漂白给生产的纸带来的危害主要有______、______和______。 10.内部施胶用胶料是松香,但也必须加______,施胶后的纸呈酸性是由于______。 11.纸张机械强度包括有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等种,任何纸张的机械强度都取决于______和______。 ???12.纸张在外观、结构和性质上逐渐发生______,人们称之为老化。纸张老化具体表现为______、______和______三方面。 13.纤维素水解反应断开了______键,导致______下降,反应的催化剂是______和______。 ???14.档案纸张上酸的来源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等。 15.纤维素和水解纤维素分子相同之处是______,不同之处是______。水解纤维素的耐久性下降在性质上还发生三个变化______,______和______。 ???16.纤维素氧化反应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在大多数条件下随着氢氧基被氧化,纤维素______同时下降,这称为______。 ???17.宣纸所以质量优良,主要是由于______,另外,获得耐久性好的原因是不同于机械纸的______。 ???18.档案字迹显色成分又叫______,它们是通过______而产生的。 ???19.碳黑结构属于______,呈片网结构,它所以呈黑是由于______。碳黑作为档案的色素成分主要优点是______,______和______。 20.染料分子属于有机化合物,它显色主要因______。染料耐光性差,耐光坚牢度一般______,极易发生______反应,因此染料化学性质不稳定。含染料色素成分的档案字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等种。 21.黑铅笔和黑油墨的色素成分较相同,黑铅笔字迹属______字迹材料,因为______;黑油墨属______字迹材料,因为______。 22.蓝黑墨水的黑色色素成分是______和______;着色剂是______;必须在这种墨

《档案学概论》课程笔记-冯惠玲

《档案学概论》课程笔记- 冯惠玲 -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档案学概论”听课笔记 论:对DA概念(定义)的理解:P5 1、社会性(或社会实践性):DA是人们在社会实践中直接形成的,其内容为社会实践活动的内容、过程及结论的原始记录。与自然界中自然形成的原始记录物不同,如年轮 2、历史性(或后时性):从时态上讲,DA是过去已经形成的而不是正在形成或尚未形成的东西。所谓“让过去告诉现在,让历史告诉未来”。非人类历史文化遗产的全部,而是其中只有基础性支持意义的重要部分 3、确定性:DA内容信息的清晰、确定性和其载体的固化、恒定性。或:DA所记录的内容是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而且这些清晰、确定的信息内容又是以固化的物质载体形式存在的,二者缺一不可。这是DA区别于最为临近的事物——文物的根本点。 4、原始记录性:这是DA的本质特性,是DA区别于其他事物尤其是相邻事物的独一无二的本质所在。 简:DA的本质特性:P6 “原始记录性”是DA的本质特性,是DA区别于其他事物尤其是相邻事物的独一无二的本质所在,还从根本上决定着管理方法的基本取向。对DA的管理无论怎样简便、有效,均不能以伤害DA的本质特性为代价,只能以充分实现其对以往历史事实的原始记录价值为轴心。这是所有管理活动的基本原则之一:管理方法必须维护被管理对象的本质特性。因此现在各国均以“来源原则”(或全宗原则)为核心的历史主义方法作为DA管理(尤其是实体管理)的基本方法。 简:DA的实存形态: DA的实存形态是DA在现实中的具体存在形式。在各种各样的事物中,只有具有DA属性者,才是DA.根据定义,尤其是DA的本质特性,其实存形态不是唯一的,而是多种多样。目前DA的实存形态主要仍是各种文书,尤其是文书的定稿——唯一的且可信赖程度最高的稿本。 简:制作时是否有意,对档案的日后管理和档案的功能、价值具有不同的效应。 1、有意看作的优点:为久存,制作材料较好,格式规范,留存较齐全、完整。 缺点:内容往往难以做到客观、真实,常有虚假不实甚至有意作伪,易产生抑恶扬善、报喜不报忧等内容上的偏差、错误。 2、无意制作的优点:无意中留下真实客观的记录,较好地体现DA的原始记录性。 缺点:制作材料的质地不好,耐久性差,书写格式往往不规范,且留存状况不好,不易齐全完整。不利于DA的保存和日常管理使用。 论:准确理解DA的真实可靠性: DA,尤其是它内容的真实可靠性不是绝对的,准确、客观、真实、正确是相对的不能因此全盘否定DA的真实可靠性。种种不客观、不真实、甚至伪造的DA本身也是一种历史的真实,是一种客观存在的事实。DA的真实可靠性有至少2层含义: 1、如DA的内容无失实、歪曲、作伪之处,对同一历史事实均有记载的各种信息中它就是最真实、可靠的。因为档案是直接的原始记录,是第一手的原生信息。

《档案学》复习资料-

《档案学》课程期末复习资料 一、客观部分:(单项选择、多项选择、不定项选择、判断) (一)、选择部分 1.下列选项中,最具直观性的是() A甲骨档案 B金石档案 C简牍档案 D音像档案 ★考核知识点:档案的种类 2.我国现存的历史档案证明了自元朝以来中央政府一直对西藏实施了有效的管辖,这表现了档案的() A. 业务作用 B. 文化作用 C凭证作用 D. 教育作用 ★考核知识点:档案的作用 3.GB/9705-88《文书档案案卷格式》属于() A. 国际标准 B. 国家标准 C. 区域标准 D. 专业标准 ★考核知识点:档案的种类 多项选择 1.造成档案价值主体扩展的主要原因有() A载体形式的变化 B档案作用从形成机关扩展到社会 C机密程度递减D作用性质的变化 ★考核知识点:档案价值的扩展律 2.下列哪些选项属于档案管理工作() A. 档案的收集工作 B. 档案的整理工作 C档案鉴定工作 D. 档案保管工作 ★考核知识点:档案管理工作的内容 3.下列哪些选项属于对档案行政事务做出全面系统规定的档案行政法规 () A. 《国务院关于加强国家档案工作的决定》 B. 《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实施办法》 C. 《机关档案工作条例》 D. 《关于开放历史档案的几点意见》 ★考核知识点:档案行政法规的的概念、种类 4.档案工作的效益区别于其他工作的基本特点主要有()

A. 实践性 B. 社会性 C. 隐蔽性 D. 滞后性 ★考核知识点:档案工作的区于其他的特点 (二)、判断部分 1.我国档案高等教育包括研究生、本科和专科三个层次。() ★考核知识点:档案教育结构 2.国家技术监督局给予档案工作行业标准编号为——DA。() ★考核知识点:档案法制化建设阶段 附2.2.1:(考核知识点解释) 为了依法加强对全国的档案工作标准化工作的监督管理,国家技术监督局将国家档案局列为档案工作行业标准的行业归口管理单位,并给予行业标准代号—DA。 3.从世界范围讲,档案学最早出现于欧洲。() 附2.2.2:(考核知识点解释) 从世界范围来讲,档案学最早出现于欧洲。 二、主观部分: (一)、填空部分 1.化石、山川、河流、沙漠等不能成为档案是因为他们不具备档案的社会性特点。 ★考核知识点:对档案定义的理解 2.美国学者西奥多·谢伦伯格认为公共文件具有对原形成机关的第一价值和对利用者的第二价值,他的这一理论被学界称为文件双重价值论。 3.我国国家档案馆一般分为历史档案馆和综合档案馆两类。 ★考核知识点:国家档案馆的分类 (二)、名词解释 1、联合档案室 ★考核知识点:联合档案室的概念 2、档案行政工作 ★考核知识点:档案行政工作的概念 3、档案保护技术学 ★考核知识点:档案保护学的概念

档案保护技术学

绪论 一、档案保护技术学研究对象:档案保护技术学是研究档案制成材料损毁规律和科学保护技术的一门学科。 二、档案制成材料损毁原因有内因和外因: 内因是指档案制成材料的内在因素,主要是它的性能及耐久性。决定其耐久性的因素有:原料质量、材料的化学成分及物理和化学性质,还有材料的生产过程。 外因是指档案遭到损毁时的外界因素。主要有环境因素、生物因素及人为因素。如:高温高湿、光、空气污染物以及霉菌、害虫等。 三、档案保护技术的指导原则: 1.贯彻"以防为主,防治结合"原则。 2.贯彻吸取相关领域的研究成果与档案保护技术自身特点相结合原则 3.贯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原则。 第一章档案耐久性 一、造纸植物纤维原料的质量相关的因素包括:纤维形态、原料中化学成分的含量以及杂细胞含量等。综上所述,特点:纤维长、长宽比大、均一性好、壁腔比小、杂细胞少、纤维含量高、木素含量低的植物纤维原料质量好。 二、P12(由表格得出结论):种毛纤维是最好的造纸原料,其次是韧皮纤维,最差的是禾木科植物纤维。 三、纤维素部分水解后生成水解纤维素。 四、1、纤维素氧化变为氧化纤维素后,会使纤维素大分子中氧桥容易断裂。 2、纤维素水解反应发生在纤维素的氧桥处,而纤维素的氧化反应发生在纤维分子的氢氧基上。 五、木素:新闻纸之所以特别容易发黄变脆,就是因为新闻纸主要是由机械木浆制成,纸张中含有大量容易氧化的木素。而书写纸则不易发黄,这是因为再生产书写纸时,大部分木素已被去除。 六、根据漂白原理的不同,可分为还原性漂白和氧化性漂白两大类。一般用氧化漂白。 七、施胶的目的:施胶能提高纸张抗水能力,从而保证书写时墨迹不扩散。 施胶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内部施胶,另一种是表面施胶。 八、施胶对纸张性能的影响: 1.沉淀剂明矾的主要化学成分是硫酸铝,硫酸铝遇水会发生水解产生硫酸,从而增加纸张的酸度 2.松香本身是一种弱酸物质,因此松香也会给纸张带来酸。 3.加入松香后会使纸张发黄。 4.明矾中的金属离子会促成纤维素的氧化。 5.胶料会影响纤维之间的结合,降低纸张强度。 九、中性施胶的优点:即加入一些不会产生酸的中性胶料,以产生出中性或微碱性的纸张。 十、纸张的主要性能: 新闻纸的木素含量最高。 手工纸按是否施胶可分为生宣和熟宣。不施胶的是生宣,施胶的是熟宣。 皮纸主要品种有:宣纸、螺纹纸、呈文纸、高丽纸、棉纸; 竹纸的主要品种有:毛边纸、毛泰纸、连史纸、元书纸、玉扣纸。 十一、纸张具有多种性能,纸张的性能通常可划分一下几方面:

档案学概论

档案学是一门应用学科。1、三个二级学科:图书、情报、档案学管理 “图书、情报、档案”一体化创成一级学科,档案管理学 2、是档案管理学的基础课程 是从事文员、秘书的技能课程,以下是8大技能 技能:收集、整理、鉴定、保管(档案保管期限登记、编目)、检索、利用(用于行政管理,经济建设、科技建设、文化教育、科学研究)、编辑研究、统计做公务员的总的要求:档案学管理、秘书学、办公室管理 档案学概论 第一章、档案 第一节、档案的起源与沿革 一、中国档案的起源 二、我国档案的形式和名称的演变与沿革 第二节、档案的定义 一、档案的定义 定义:国家机构,社会组织以及个人从事政治、军事、科学、技术、文化、宗教等社会活动直接形成的对国家和社会有保存价值的文字、图表、声音等不 同形式的历史记录。 档案产生的条件 档案的产生是逐渐历年产生的。恩格斯说:蒙昧、野蛮、文明。今天的文书,明天的档案。 条件如下: 1、进入文明时代后,记录符号、文字记录 2、随生产实践发展,语言文字完善,出现了有条理的信息记录 3、商业的发展,促进了有条理信函及应用 4、有条理的信息用完后为了日后查考保存起来,形成档案 二、档案的基本含义 (一)、档案是各种机关、组织和个人在特定的社会活动中形成的。 (二)、档案是保存备查的历史记录。 注:文件转化为档案一般须具备以下三个条件 (1)办理完毕的文件才能归入档案。 (2)对日后实际工作和科学研究等活动有一定查考利用价值的文件才有必要作为档案保存。 (3)按照一定的规律集中保存起来的文件才能最后成为档案。 (三)档案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 1、档案信息的载体 载体形式:甲骨档案、简牍档案(竹简+木椟,这在战国至两晋产生最多,尤其是秦汉)、金石档案(青铜+石刻)、缣帛档案(细绢档案)、纸质档案 2、档案信息的记录方式 (1)从档案信息的处理技术即档案信息记录在载体上的方法看 刀刻、手写、印刷、晒制、摄影、录像、激光扫描等

档案保护技术学 (2)

档案保护技术学二 一、填空 1、温度对熏蒸杀虫的毒效有影响,一般采取施药时温度______,施药后温度______,可取得好的杀虫效果。 2、纤维长、长宽比大、均一性好、壁腔比小、杂细胞少、纤维素含量____、木素含量低的植物纤维原料质量好。 3、酸性越____,对纸张的危害越大 4、描图纸的耐久性较__。 5、宣纸有生宣和熟宣之分,档案部门修裱用纸应使用_________ 6、字迹色素成分的耐久性次序一般是:特殊无机颜料>一般无机颜料>有机颜料>____________ 7、制作胶片装具用的纸张应为表面光滑的____________纸张。 8、用氨气进行纸质档案、文献和图书资料的气相去酸时,如果库房内同时保存有光盘档案,则应对其采取_________措施。 9、档案库房建筑、设计要满足“九防”的要求,即防潮(水)、防高温、防光、_________、防虫、防有害气体、防盗、防火、防震 10、档案库房屋顶的外形基本上有两种:平屋顶和坡屋顶。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一般选择_________有利隔热 二、名词解释 1、纸张老化 2、气相去酸 3、湿托 三、简答 1、温度、绝对湿度、相对湿度三者之间的关系 2、简述磁带的保管 3、用于杀灭档案害虫的熏蒸剂必须具备的条件 四、论述 1、害虫的不同虫种、虫态和生理状态与化学熏蒸毒效的关系 档案保护技术学网络班专科试题二参考答案 二、名词解释 1、纸张老化 在环境因素的作用下,纸张的主要化学成分发生不可逆的化学变化,从而使纸张性能下降的过程 2、露点温度:空气在含湿量不变的条件下达到饱和状态时的温度 3、气相去酸:档案修复技术中的一种去酸方法,指将档案置于碱性气体或碱性蒸气中去酸的方法

档案保护技术

档案保护技术 题型:填空、名词解释、简答、论述 1、学科研究内容(学科体系简介) ⑴档案制成材料:a、纸张 b、字迹 c、声像材料:磁带、磁盘、光盘、照片 d、实物档案材料 ⑵理化环境与档案保护:a、温湿度的控制和调节 b、光 c、大气污染 ⑶有害生物及其防治:a、霉菌的防治 b、害虫的防治 ⑷档案库房建筑与设备(含装具) ⑸档案的加固与修复 ⑹档案复制技术:a、文献复制—静电复印、缩微复制、晒图... b、文物复制 c、声像复制 ⑺信息的安全与保护 2、纸张主要由植物纤维制成。植物纤维的主要成分:纤维素、半纤维素、木素。 3、影响纤维素水解和氧化反应的因素 P16-18 ⑴水解反应: ①水分:库房空气湿度大,纸张含水量多,水解反应越快,纸张寿命越短。 ②酸:催化剂 ③酶:霉菌分泌出纤维素酶,加速水解。 ④温度:温度越高,水解反应越快。 ⑤纤维的种类:不同种类的纤维原料具有不同的水解性。 ⑵氧化反应: ①氧化剂的种类与数量:氧化剂数量越多,反应越快;氧化剂的氧化性越强,反应越快。②光 ③空气湿度或纸张含水量:空气湿度越大,纸张含水量越高,氧化降解速度越快,对纸 张破坏越大。 ④温度:温度越高,氧化速度越快,对纸张破坏越大。 4、施胶 P21-22 ⑴概念:是指在浆料中加入抗水性的胶体物质和沉淀剂,经过沉淀和干燥成膜的生产过程。 ⑵用途(为什么):施胶能提高纸张抗水能力,从而保证书写时墨迹不扩散。 ⑶酸性施胶(松香施胶)对纸张的不利影响: ①沉淀剂明矾的主要化学成分是硫酸铝,硫酸铝遇水会发生水解产生硫酸,从而增加纸 张的酸度,Al 2(SO 4 ) 3 + 6H 2 O → 2Al(OH) 3 + 3H 2 SO 4 ②松香本身是一种弱酸物质,因此松香也会给纸张带来酸。 ③加入松香后会使纸张发黄。 ④明矾中的金属离子(如铁离子等)会促进纤维素的氧化。 ⑤胶料会影响纤维之间的结合,降低纸张强度。

(完整版)《档案学概论》课程笔记-冯惠玲

“档案学概论”听课笔记 论:对DA概念(定义)的理解:P5 1、社会性(或社会实践性):DA是人们在社会实践中直接形成的,其内容为社会实践活动的内容、过程及结论的原始记录。与自然界中自然形成的原始记录物不同,如年轮 2、历史性(或后时性):从时态上讲,DA是过去已经形成的而不是正在形成或尚未形成的东西。所谓“让过去告诉现在,让历史告诉未来”。非人类历史文化遗产的全部,而是其中只有基础性支持意义的重要部分 3、确定性:DA内容信息的清晰、确定性和其载体的固化、恒定性。或:DA所记录的内容是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而且这些清晰、确定的信息内容又是以固化的物质载体形式存在的,二者缺一不可。这是DA区别于最为临近的事物——文物的根本点。 4、原始记录性:这是DA的本质特性,是DA区别于其他事物尤其是相邻事物的独一无二的本质所在。 简:DA的本质特性:P6 “原始记录性”是DA的本质特性,是DA区别于其他事物尤其是相邻事物的独一无二的本质所在,还从根本上决定着管理方法的基本取向。对DA的管理无论怎样简便、有效,均不能以伤害DA的本质特性为代价,只能以充分实现其对以往历史事实的原始记录价值为轴心。这是所有管理活动的基本原则之一:管理方法必须维护被管理对象的本质特性。因此现在各国均以“来源原则”(或全宗原则)为核心的历史主义方法作为DA管理(尤其是实体管理)的基本方法。 简:DA的实存形态: DA的实存形态是DA在现实中的具体存在形式。在各种各样的事物中,只有具有DA属性者,才是DA.根据定义,尤其是DA的本质特性,其实存形态不是唯一的,而是多种多样。目前DA的实存形态主要仍是各种文书,尤其是文书的定稿——唯一的且可信赖程度最高的稿本。 简:制作时是否有意,对档案的日后管理和档案的功能、价值具有不同的效应。 1、有意看作的优点:为久存,制作材料较好,格式规范,留存较齐全、完整。 缺点:内容往往难以做到客观、真实,常有虚假不实甚至有意作伪,易产生抑恶扬善、报喜不报忧等内容上的偏差、错误。 2、无意制作的优点:无意中留下真实客观的记录,较好地体现DA的原始记录性。 缺点:制作材料的质地不好,耐久性差,书写格式往往不规范,且留存状况不好,不易齐全完整。不利于DA的保存和日常管理使用。 论:准确理解DA的真实可靠性: DA,尤其是它内容的真实可靠性不是绝对的,准确、客观、真实、正确是相对的不能因此全盘否定DA的真实可靠性。种种不客观、不真实、甚至伪造的DA本身也是一种历史的真实,是一种客观存在的事实。DA的真实可靠性有至少2层含义: 1、如DA的内容无失实、歪曲、作伪之处,对同一历史事实均有记载的各种信息中它就是最真实、可靠的。因为档案是直接的原始记录,是第一手的原生信息。 2、如有失实、歪曲、作伪乃至伪造之处,其不实之客观事实,也恰是由DA这一实存形态来予以记录、固化并示之世人的。DA只要其自身存在,就没有“假”的,“假”的也是“真”的。 简:DA与信息的关系: 逻辑上是种、属概念的关系。 DA是一种最真实、可靠、最具权威性与凭证性的原生性固化信息。从根本上体现着信息的确定性与可靠性。而信息理论认为:信息的确定性与可靠性是信息的根基所在,没有或确定性、可靠性程度差的信息没有什么价值。所谓“错误、混乱或不可靠的信息还不如没有信息人类社会对信息的依赖、需求程度越高,对信息的确定性与可靠性的要求程度也就越高。从信息理论的角度看,DA是一种最重要的信息,是信息之根——确定性与可靠性的最高体现形式和实存形态。

档案保护技术学教学大纲

《档案保护技术学》教学大纲 一、《档案保护技术学》课程说明 (一)课程代码:03230026 (二)课程英文名称:Archives Conservation Techniques (三)开课对象:历史教育专业专科生 (四)课程性质:档案保护技术学是历史教育专业一门方向选修课程,本课程目的是研究档案材料的种类、延长档案寿命的方法、修复受损档案的技术。 (五)教学目的:通过档案保护技术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档案技术学的基本理论,培养学生进行档案保护的实践技能,为从事档案管理工作打坚实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六)教学内容:本课程主要包括纸质档案耐久性、声像档案的耐久性、档案库房温湿度的调节与控制、光与空气对档案的危害与防治、档案有害微生物及其防治、档案害虫及其防治、档案库房建筑与设备、档案修复技术等。 (七)教学时数 教学时数:54 学分数:3学分 (八)教学方式 以课堂讲授为主,配以适当的实践教学。 (九)考核方式和成绩记载说明 考核方式为考试。严格考核学生出勤情况,达到学籍管理规定的旷课量取消考试。综合成绩根据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评定,平时成绩占30%,期末成绩占70%。 二、讲授大纲与各章的基本要求 绪论档案保护技术学概述 教学要点:对档案保护技术学学科的研究对象、任务、研究方法以及研究动态做一概括的介绍,使学生对档案保护技术学的研究内容有一概要性的了解。 1、保护技术学研究的对象和任务; 2、案保护技术学学科的性质与特点。

教学时数:2 教学内容: 一、档案保护技术学研究的对象和任务 二、档案保护的历史与现状 三、档案保护技术学的性质和特点 四、学习这门课应注意的问题 考核要求: 1、概念:档案保护技术学,档案制成材料,档案制成材料的耐久性﹙识记﹚ 2、问题: (1)简述档案保护技术学研究的基本内容﹙领会﹚ (2)结合自身体会谈谈档案保护技术工作的重要性﹙应用﹚ (3)档案保护技术工作中为什么要贯彻“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领会﹚ (4)预测一下电子档案保护技术学应包括哪些内容﹙应用﹚ (5)档案制成材料经历了那些演变过程,演变的趋势特点有哪些﹙领会﹚ 第一章纸质档案耐久性——纸张 教学要点: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决定纸张耐久性的内在因素,诸如造纸的原料、原料中的主要化学成分的性质和造纸工艺这几方面分别是如何影响纸张的耐久性的。造纸原料的种类、性质;纤维素的理化性质的具体内容以及造纸工艺对纸张耐久性造成的不利影响。 教学时数:8 教学内容: 第一节造纸植物纤维料的质量与纸张耐久性 一、造纸植物纤维原料的种类 二、植物纤维细胞的结构 三、造纸植物纤维原料的质量 第二节造纸植物纤维化学成分与纸张耐久性 一、纤维素 二、半纤维素 三、木素 第三节纸张生产过程与纸张耐久性 一、制浆 二、漂白 三、打浆 四、施胶 五、加填 第四节纸张的主要性能与纸张老化 一、纸张的主要性能 二、纸张老化 第五节档案用纸的选择 一、纸张的种类

档案保护技术学模拟题「山东大学」

档案保护技术学模拟题 「山东大学」 Pleasure Group Office【T985AB-B866SYT-B182C-BS682T-STT18】

档案保护技术学 填空 1、纤维长、长宽比大、均一性好、壁腔比小、杂细胞少、纤维素含量高、木素含量低的植物纤维原料质量好。 2、熏蒸杀虫时,一般采取施药时温度高,施药后温度低,可取得好的杀虫效果。 3、纸张的正常含水量一般为7%+-2%_左右 4、档案库房的耐火等级不能低于1级 5、纯蓝墨水、印泥、墨汁、蓝黑墨水、复写纸、重氮盐复印图、静电复印件、激光打印件字迹中,以墨汁字迹为最耐久。 6、宣纸有生宣和熟宣之分,档案部门修裱用纸应使用生宣 7、档案库房建筑、设计要满足“九防”的要求,即防潮(水)、防高温、防光、防尘、防虫、防有害气体、防盗、防火、防震 8、档案纸张含有较多木素时,不宜用高锰酸钾去污。 9、制作胶片装具用的纸张应为表面光滑的中性纸张。 二、名词解释 1、含湿量 指1公斤空气的实际空气所含水蒸气的质量(以克计),用d表示,单位为g/kg 2、纸张老化 在环境因素的作用下,纸张的主要化学成分发生不可逆转的化学变化时,从而使纸张性能下降的过程 3、液相去酸 用某些碱性溶液与氢离子反应而达到去酸的目的。 简答 1、库房外墙如何进行隔热 (1)利用墙体材料、结构进行隔热。 第一,加厚墙体,提高隔热效果 第二,墙体使用隔热材料 第三,空气间层墙体。利用两层墙体中间的空气层起到隔热作用。 (2)设内走廊隔热,如部分外墙设内走廊,应首先考虑西向,其次是东向,然后是南向 (3)植被绿化隔热 在实施以上措施时,应充分考虑节能技术的应用。 2、温度、绝对湿度、相对湿度三者之间的关系 ①一定温度下,绝对湿度越高,相对湿度就越高,空气越潮湿;反之,绝对湿度越低,相对湿度就越低,空气越干燥。②当绝对湿度不变时,温度增高,则相对湿度减小;温度降低,则相对湿度增大 ③当相对湿度不变时,温度升高则绝对湿度增大,温度降低则绝对湿度减小 3、简述机械浆、化学浆与纸张耐久性的关系。 (1)机械浆制成的纸张耐久性较差。因为:一是几乎保留了原料中全部的木素,容易发黄且耐久性差;二是机械浆的纤维短粗,不利于交织,使纸张强度低;(2)化学浆去除了原料中大部分木素与非纤维素杂质,所以纤维素含量高,成纸强度大,不易发黄,耐久性较好;但制浆过程中用的酸、碱化学物质,使纤维素受到破坏,聚合度下降,其残留部分尤其是酸对纸张的耐久性会产生不利影响。 四、论述 1、试论纸张老化的原因,以及如何延长纸张的寿命。纸张老化是指在环境因素的作用下,纸张的主要化学成分发生不可逆转的化学变化,从而使纸张性能下降的过程。 原因分为内部原因和外部原因。 内部原因: 1主要化学成分变化.纸张的主要化学成分是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素。相对而言,纤维素稳定性最好,半纤维次之,木素最差。因此,在外界条件相同的条件下,木素含量高的纸张老化速度快,而纤维素含量高、木素含量低的纸张老化速度慢。2纸张内部的有害物质:1制浆过程中残留的酸;2漂白过程中残留的氧化剂;施胶过程中酸性施胶时加入的明矾4造纸用水带来的酸性;5整个制浆过程中带来的金属离子等多会造成纸张的老化。 外部原因: 外界环境因素,包括温湿度,光线,酸,氧化剂和微生物等因素。这些因素会引起或加速纸张主要成分发生水解、氧化和光解反应,即引起或加速纸张的老化。 由此可知,纸张的老化实际上是内外因素的综合作用下,纸张的主要成分纤维素、半纤维素及木素发生多种化学反应的结果。 延长纸张的寿命,一方面要生产选用耐久性好的纸张,同时应对已形成的档案纸张采取多防措施,即防潮、防高温、防光、防氧化、防酸和防霉等。 填空 1、棉花、桑皮、稻草、云杉、亚麻之中,稻草是最差的造纸原料。 2、植物纤维的主要化学成分是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素,与档案纸张的耐久性有着密切关系。纸浆中含有适量的半纤维素可提高纸张强度。

2016档案保护技术复习内容

档案保护技术复习内容 第一部分 1、太阳辐射热对库房外围护结构影响最大的是水平屋顶。 2、造纸植物纤维原料的纤维素含量应大于40%。 3、昆虫生长、发育的最适温度范围是22-32℃。 4、档案库房通风降湿的原则是库外绝对湿度小于库内。 5、档案装具背面与墙的间隔不应小于0.8米。 6、光的能量与波长有关,紫外光在太阳光中属于能量较大。 7、昆虫从卵的孵化到成虫,要经过外部形态、内部构造及生活习性等一系列变化, 这一过程称为完全变态。 8、档案装具行间距净宽不应小于0.8米。 9、使用干湿球温湿度计测量湿度时,夏季在测量前15分钟将仪表放置到测量点。 10、霉菌生菌的临界湿度为75%。 11、在进行档案去酸时,如字迹遇水扩散、退色,应采用气相去酸方法进行去酸。 12、恢复被蓝色墨水斑遮盖的字迹时,应选用蓝色滤色镜。 13、为了有利于墙体隔热,墙体外表的颜色最好为白色。 14、硫化铵、硫代酰乙胺法恢复字迹时,只适用于恢复蓝黑墨水字迹。 15、适用于档案库房内的灭火装置是气体灭火。 16、去除档案上的泥斑时,一般可用水洗的方法。 17、光盘档案与缩微档案相比耐久性差。 18、用黄血盐法恢复字迹时,只适用于恢复蓝黑墨水字迹。 19、档案修裱室的湿度一般应保持在60%为宜。 20、感光档案中耐久性较好的是黑白胶片。 21、纸张中木素含量越多,其耐久性就越差。 22、经老化实验证明,光盘存贮信息的寿命在10年以上。 23、属于细菌细胞特殊构造的是芽胞。 24、机制纸的漂白过程会使部分纤维素发生氧化。

25、字迹材料中最不耐久的色素成分是染料。 26、字迹材料中不耐久的转移固定方式是粘附方式。 27、彩色影像退色的根本原因是氧化还原反应。 28、已经入库或密闭保存的感光档案,一般应在1-2年进行定期检查一次。 29、库房屋顶防水结构效果最好的是构件自防水。 30、在相对湿度不变的情况下,绝对湿度与温度成正比。 31、从对档案耐久性的影响来看30℃左右算是高温。 32、使用干湿球温湿度计时,水盂中的水最好用蒸馏水。 33、根据微生物呼吸的要求,档案库房中的微生物大多数属于好氧性微生物。 34、白炽灯含紫外线比例小于日光灯。 35、根据档案工作的特点,档案库房杀虫时宜选用熏蒸剂。 36、对档案进行修复时,其修复方法必须经过试验。 37、档案中常用的熏蒸灭菌剂有甲醛。 38、档案上如有霉斑时,需使用氧化的方法去除。 39、.使磁记录档案剩磁消失的因素是外磁场。 40、防范计算所病毒的方法之一是实施安全操作措施。 第二部分 1、表示空气所含水蒸汽的量有绝对湿度、饱和湿度、相对湿度。 2、字迹色素的种类包括碳黑、颜料、染料。 3、昆虫的不完全变态经过阶段有卵、若虫、成虫。 4、在氧气少、温度高、二氧化碳多下,昆虫的气门打开的时间长。 5、滤色镜对黑色、白色、灰色不起作用。 6、蓝图中的铁盐线条的色素有滕氏蓝、普鲁士蓝、鞣酸铁。 7、光盘盘体结构主要由盘基、记录层、保护层组成。 8、制订档案库房温湿度标准应考虑的问题是要有利于延长档案寿命、要考虑我国的经济条件、要考虑库内工作条件、应参考国外有关标准。 9、档案库房屋顶隔热种类主要有实体材料、封闭空气间层、通风间层、通风阁楼。 10、档案去污的方法主要有机械去污、溶剂去污、氧化去污。

档案保护技术学模拟题「山东大学」

档案保护技术学 填空 1、纤维长、长宽比大、均一性好、壁腔比小、杂细胞少、纤维素含量高、木素含量低的植物纤维原料质量好。 2、熏蒸杀虫时,一般采取施药时温度高,施药后温度低,可取得好的杀虫效果。 3、纸张的正常含水量一般为7%+-2%_左右 4、档案库房的耐火等级不能低于1级 5、纯蓝墨水、印泥、墨汁、蓝黑墨水、复写纸、重氮盐复印图、静电复印件、激光打印件字迹中,以墨汁字迹为最耐久。 6、宣纸有生宣和熟宣之分,档案部门修裱用纸应使用生宣 7、档案库房建筑、设计要满足“九防”的要求,即防潮(水)、防高温、防光、防尘、防虫、防有害气体、防盗、防火、防震 8、档案纸张含有较多木素时,不宜用高锰酸钾去污。 9、制作胶片装具用的纸张应为表面光滑的中性纸张。 二、名词解释 1、含湿量 指1公斤空气的实际空气所含水蒸气的质量(以克计),用d表示,单位为g/kg 2、纸张老化 在环境因素的作用下,纸张的主要化学成分发生不可逆转的化学变化时,从而使纸张性能下降的过程 3、液相去酸 用某些碱性溶液与氢离子反应而达到去酸的目的。 简答 1、库房外墙如何进行隔热? (1)利用墙体材料、结构进行隔热。 第一,加厚墙体,提高隔热效果 第二,墙体使用隔热材料 第三,空气间层墙体。利用两层墙体中间的空气层起到隔热作用。 (2)设内走廊隔热,如部分外墙设内走廊,应首先考虑西向,其次是东向,然后是南向 (3)植被绿化隔热 在实施以上措施时,应充分考虑节能技术的应用。 2、温度、绝对湿度、相对湿度三者之间的关系 ①一定温度下,绝对湿度越高,相对湿度就越高,空气越潮湿;反之,绝对湿度越低,相对湿度就越低,空气越干燥。 ②当绝对湿度不变时,温度增高,则相对湿度减小;温度降低,则相对湿度增大 ③当相对湿度不变时,温度升高则绝对湿度增大,温度降低则绝对湿度减小 3、简述机械浆、化学浆与纸张耐久性的关系。 (1)机械浆制成的纸张耐久性较差。因为:一是几乎保留了原料中全部的木素,容易发黄且耐久性差;二是机械浆的纤维短粗,不利于交织,使纸张强度低; (2)化学浆去除了原料中大部分木素与非纤维素杂质,所以纤维素含量高,成纸强度大,不易发黄,耐久性较好;但制浆过程中用的酸、碱化学物质,使纤维素受到破坏,聚合度下降,其残留部分尤其是酸对纸张的耐久性会产生不利影响。 四、论述 1、试论纸张老化的原因,以及如何延长纸张的寿命。 纸张老化是指在环境因素的作用下,纸张的主要化学成分发生不可逆转的化学变化,从而使纸张性能下降的过程。 原因分为内部原因和外部原因。 内部原因: 1主要化学成分变化.纸张的主要化学成分是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素。相对而言,纤维素稳定性最好,半纤维次之,木素最差。因此,在外界条件相同的条件下,木素含量高的纸张老化速度快,而纤维素含量高、木素含量低的纸张老化速度慢。2纸张内部的有害物质:1制浆过程中残留的酸;2漂白过程中残留的氧化剂;施胶过程中酸性施胶时加入的明矾4造纸用水带来的酸性;5整个制浆过程中带来的金属离子等多会造成纸张的老化。 外部原因: 外界环境因素,包括温湿度,光线,酸,氧化剂和微生物等因素。这些因素会引起或加速纸张主要成分发生水解、氧化和光解反应,即引起或加速纸张的老化。 由此可知,纸张的老化实际上是内外因素的综合作用下,纸张的主要成分纤维素、半纤维素及木素发生多种化学反应的结果。 延长纸张的寿命,一方面要生产选用耐久性好的纸张,同时应对已形成的档案纸张采取多防措施,即防潮、防高温、防光、防氧化、防酸和防霉等。 填空 1、棉花、桑皮、稻草、云杉、亚麻之中,稻草是最差的造纸原料。 2、植物纤维的主要化学成分是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素,与档案纸张的耐久性有着密切关系。纸浆中含有适量的半纤维素可提高纸张强度。 3、保存胶片母片的适宜温度是13—15,相对湿度为35%-45%。

档案保护技术学复习提纲

《档案保护技术学》复习提纲 来源不详,适用范围不明 绪论 1.档案保护技术学是一门怎样的学科? 答:档案保护技术是研究档案制成材料变化规律和保护档案的技术方法的学科。 2.什么是档案制成材料?试举例说明。 答:档案制成材料是承受并反映档案内容的物质材料。它由承受档案内容的载体材料和反映档案内容的记录材料组成。 档案的载体材料有:竹简、纸张、胶片片基、磁带带基等。 档案内容的记录材料有:墨、印泥、兰黑墨水、油墨、圆珠笔、铅笔、胶片感光层、磁带磁层等。 3.保护档案的技术方法有哪些?其主要作用是什么? 答:保护档案的技术方法有两大内容:一是改善档案保护条件,包括建造符合要求的库房建筑、安置必要的设备和经常性的技术管理措施。其作用是通过采取上述措施来防止或减缓自然环境中有害因素对档案的破坏。二是档案修复技术,包括去污、去酸、加固、图字声像的恢复、档案修复等。其作用是对已经损坏或存在不利于永久保存因素的档案进行处理,尽力恢复其历史面貌,提高其耐久性。 第一章档案纸张的耐久性 4.什么叫纸张的耐久性?决定纸张耐久性的因素有哪些? 答:所谓纸张的耐久性是指纸张抵抗处界理化因素的损坏和保护其原来理化性能的能力。决定纸张耐久性的因素有三个: (1)造纸植物纤维原料的质量; (2)纸张中主要组分的理化性质; (3)制浆造纸的工艺过程。 5.造纸植物纤维原料有哪些种类?哪种最好哪种最差?为什么? 答:造纸植物纤维原料的种类有:木材纤维、种毛纤维(或棉纤维)、韧皮纤维(包括树皮和麻类)、禾本科纤维(包括竹、苇、草等),其中最好的是棉纤维,最差的是禾本纤维。因为棉纤维中不含杂细胞,几乎全部是纤维素而不含木素,纤维长度、长宽比都较大,细胞壁薄腔大,纤维之间交结力好,造出的纸张强度大,耐久性好。而禾本科纤维杂细胞含量高,纤维短小,交结力差,造出的纸张强度小,耐久性差。普通文化用纸的原料多是禾本科纤维。 6.什么是纸张纤维?它的主要化学成分有哪些? 答:纸张纤维是植物体中的一种形态细而长,两端呈纺锤状,富有挠曲性和柔韧性,彼此交织后有一定的结合力的厚壁细胞。它的主要化学成分是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素。 7.什么是纤维素?其分子式怎样表达? 答:纤维素是植物体内许多葡萄糖脱水聚合而成的高分子化合物。其分子式为(C6H10O5)n 。

档案学概论 复习题()

档案学概论模拟试卷1 一、填空题(20分) 1、档案中的“实物档案”确立的标准是其所记录的内容、信息的清晰性与确定性。 2、撰写在竹片或木片上的档案,称__简牍档案______。 3、东周以后,石刻档案逐渐增多,最着名的当首推东周初年的十块__石鼓文___,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较有系统内容的刻石文字记录。 4、档案整理的任务是将文件由杂乱状态转化为_ 系统______状态。 档案工作服务方向,是档案工作_ 政治性______的集中表现。 5、档案工作现代化的基本动因是传统的档案工作_ 手段和方式___越来越不能适应日益发展的客观需要,二者之间的矛盾越来越明显和尖锐化。 6、音像档案也被称为声像档案或新型载体档案。 7、根据档案价值实现领域和效果的不同,可分为凭证价值和__情报价值___。 8、我国档案馆主要可分为各级国家档案馆、专业档案馆和__企事业____档案馆。 9、企业档案馆具有综合性、__专业性____特点。 10、所谓“四分法”基本模式,即把档案学学科体系分为“理论档案学”、“应用档案学”、“叙述档案学”和辅助档案学档案学等四个部分。 11、档案法律与档案行政法规既有区别,又有___联系____。 12、档案学基础理论主要由两部分构成:一是对 __档案__与档案管理活动的基本理论性认识;二是档案管理的基本理论。 13、按“文件生命周期理论”,文件经历的三个阶段是现行、__半现行_和非现行。 二、选择题(15分) 1、“档案只要其自身存在就没有‘假’的,而都是‘真’的,‘假’的也是‘真’的”。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档案具有(D?) A.社会性? B.历史性 C.确定性? D.原始记录性 2、据现有资料分析,中国对文书和档案最早的称呼,叫做(?A) A.册? B.简 C.案? D.卷 3、"档案"一词,见诸于文字材料记录是始于( B ) A.明代 B.清代 C.民国时期 D.建国后 4、目前我国档案学界普遍使用的一种“官方”分法所形成的三个档案种类概念是建国后档案、革命历史档案和( D )

档案保护技术学教程

《档案保护技术学教程》复习纲要 目录 第一章纸张的耐久性 (1) 第二章字迹的耐久性 (2) 第三章胶片的耐久性 (4) 第四章磁性载体档案的耐久性 (5) 第五章光盘档案的耐久性 (6) 第六章档案库房建筑与设备 (6) 第七章档案库房温湿度的调控 (7) 第八章光、空气污染的防治 (8) 第九章档案霉菌防治 (9) 第十章档案害虫防治 (10) 第十一章纸质档案修复技术 (12) 考试事宜 (13) 第一章纸张的耐久性 一、纤维素的性质P15(PPT63) 1.物理性质——溶解性:常温下,纤维素不溶于水,也不溶于一般的有机溶剂,如乙醇、苯、丙酮和乙醚等。 2.化学性质——纤维素水解、氧化、光解: ▲水解:1)概念:是指纤维素加水分解断链以后,生成比原来纤维素分子链短的一群物质的总称。2)条件:水、酸、酶、温度。3)结果:纤维素一旦发生水解,氧桥断裂,分子间范德华力及氢键减少,纸张强度下降,寿命缩短。

▲纤维素氧化: (1)概念:纤维素可以与氧化剂发生氧化反应。 (2)过程:纤维氧化反应发生在纤维素分子的氢氧基上。 (3)条件:氧化剂的种类和数量;光;空气湿度或纸张含水量;温度。 (4)结果:氢氧基变为、醛基(—CHO)、羧基(—COOH)或酮基(—CO),这样就形成了与原来纤维素结构不同的物质。 纤维素的化学性质可以用下面的分子式来表示:纤维素虽然在一定条件下会发生水解和氧化两大破坏反应,但比起半纤维素、木素来说,其性质还是稳定的。 二、半纤维的作用P19(PPT68) 第一,半纤维素具有吸水润涨性,保留适当的半纤维素便于打浆,易使纤维分裂变细;同时能保护纤维,使之不易被横向切断;还能节省打浆时间,并提高得浆率。 第二,纸浆中含有适量的半纤维素可提高纸张强度。 三、木素(了解) (一)结构:网状的空间结构,由碳、氢、氧元素构成的高分子化合物。 (二)性质 1.不溶于水,常温下不溶于稀碱、稀酸溶液,高温下,某种浓度的酸碱可与木素作用,造纸工艺中就是利用这种性质将木素去掉; 2.木素易氧化,尤其在光照条件下,氧化更快。 四、机械纸P20(了解) 机械纸的生产过程包括:(一)制浆(二)漂白(三)打浆(四)施胶(五)加填 五、手工纸P23 1.手工纸的生产工序为: (1)选料。(2)水浸。(3)发酵。(4)蒸煮。(5)洗浆。(6)堆晒。(7)碾浆。(8)抄帘。(9)压榨、烘干、成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