亨廷顿的政治稳定理论及其借鉴意义

亨廷顿的政治稳定理论及其借鉴意义
亨廷顿的政治稳定理论及其借鉴意义

(读书笔记)亨廷顿眼中的几个政治问题

亨廷顿眼中的几个政治问题 2014-10-10 14:17 来源: 共识网- 作者: 徐雷 知识分子要求通过参与社会的全面改造得到自我实现的机会,而这些都是乌托邦式的目标,从来没有一个政府能真正满足这些要求,知识分子的抱负是永远无法实现的。 ——从《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谈起 《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是塞缪尔·亨廷顿最有代表性和影响力的、奠定其著名政治理论家地位的著作之一。在《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这本书里,亨廷顿针对正统现代化论和现代化修正论,提出了“强大政府论”,即政治秩序论。在亨廷顿看来,第三世界国家欲根除国内政治的动荡和衰朽,必须树立起强大的政府,所谓强大政府也就是有能力制衡政治参与和有效推动政治制度化以实现政治秩序和确保政治稳定的政府。亨廷顿在对政治参与和政治制度化充分分析的基础上,建构起了其现代化论,对许多政治难题提出了富有建设性的解释,而这不仅是《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这本书的精要所在,更反映出了亨廷顿看待政治问题的视角。 一、为什么快速的现代化会导致社会政治不稳定? 在亨廷顿看来,现代性孕育着稳定,而现代化过程却滋生着动乱。中央集权、民族融合、经济发展、社会动员、政治参与、政治制度化等是欲实现现代化的国家必须着手解决的问题,欧美国家的现代化进程延续了几个世纪,但每次只解决一个问题或应付一次危机。然而,20世纪的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的国家在这些早先实现了现代化的国家的“示范作用”下,迫切希望在极短的时间内以“压缩饼干”的方式同时解决诸如中央集权、民族融合、经济发展等问题。这样,对于这些刚刚获得独立的国家来说,在缺乏灵活有力的政治制度的情况下,压缩性的经

如何衡量一个政治制度的制度化程度

如何衡量一个政治制度的制度化程度? 可以用4个指标来衡量一个政治制度的制度化程度,即适应性、复杂性、自主性和内聚力。 (一)适应性。适应性指的是一种组织和程序适应环境挑战的能力及其存续能力。根据系统分析的观点,政治体系存在于内外环境的包围之中,并与内外环境各要素构成一种互动关系。政治体系的各种制度始终面临着环境变化的挑战,政治制度随着应付挑战经验的增加而发展,同时,也可能由于不能适应挑战而终止。因此,制度化水平与组织程序适应水平成正比,政治组织和程序的适应性越强,政治制度化水平就越高,反之,政治组织和程序适应性越差,其制度化水平就越低。那么,怎么衡量组织和程序的适应性?可以从组织和程序延续寿命的角度演化出三个量化指标:(1)政治组织的年龄;(2)政治组织领导人换代的次数和(3)组织和程序在功能方面的创新性。一个组织和程序存在的年代越久,其适应性就越强,制度化水平就越高,它在未来某个特定时期内继续延续的可能性就越大。反之,一个组织和程序的年龄越短,其适应性就越差,制度化水平就越低。一个组织的领导人换代次数越多,组织的适应性就越强;换代次数越少,制度化水平就越低。一个组织不能平稳实现领导人换代,也是制度化水平低的表现。一个组织的功能需求决定了它存在的必要性;如果功能需求不存在,也就意味着该组织的结束。因此,一个组织要生存,就必须不断创新和开发新的功能需求。假如一个领导民族独立运动的政治组织在实现独立目标以后不能将其功能转化为和平建设的需求,它就

很容易丧失因革命而获得的政治地位。 (二)复杂性。复杂性意味着一个组织由庞大的下属机构构成,隶属关系和职责明确,并具有高度的专业化水平。一个分工细致,结构分化,功能专门化的组织就具有高度的复杂性。政治制度化水平与政治组织和程序的复杂性呈正相关关系。一个组织的复杂性越高,其制度化程度就越高。依靠一个政治领袖的政治组织的复杂性水平最低,其制度化程度也最低,因而也最不稳定。一般而言,暴君统治的组织复杂性低,其统治寿命也比较短。正由于稳定性来自复杂性,因而,那种复杂的混合体制就要比单一的简单体制要稳定得多。 (三)自主性。政治制度的自主性指的是政治组织和程序在与社会势力和利益集团关系中的独立性或中立性,即它是否具有独立于社会势力之上的自身的利益和价值。政治制度化水平与政治组织和程序的自主性成正比。政治组织和程序的自主性越高,说明制度化水平也越高。因为,自主性水平越高,它们就越不代表某些特殊的社会势力,越不容易为特殊社会势力所收买,也越不容易为特殊社会势力所左右。反之,越容易腐败,越容易为特殊社会势力所利用,越不利于适应整个社会需要,越易于导致政治不稳定。 (四)内聚力。内聚力反映了政治组织和程序内部的凝聚力和协调性,表现为整个组织内部存在基本共识,具有内部协调机制和起码

从政治发展与政治稳定的关系分析中国社会的发展前景

从政治发展与政治稳定的关系分析中国社会的发展前景 摘要: 在现代社会中,许多国家面临着政治稳定、经济发展和文化繁荣等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如何解决和应该选择什么样的途径解决,都关系到国家未来的发展。本文主要通过政治发展和政治稳定的关系问题,分析探讨在现代化过程中我国对政治发展和政治稳定的选择途径。 关键词:政治发展政治稳定政治现代化 一、政治发展与政治稳定的概念界定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伴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发展,政治学研究在我国逐渐复苏,在对我国政治实践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开始借鉴西方政治学的政治发展理论,从中国的现实角度探讨政治发展和政治稳定的问题。1(一)政治发展 1.国外学者关于政治发展的界定及评价 政治发展最早于20世纪50年代由西方学者提出,被西方政治学者界定为“发展中国家由传统政治体系向现代政治体系变迁的历史过程。” 美国政治学家派伊指出政治发展包括三种要素:第一,公民角色发展变化,从臣属地位转变为对社会有贡献。随之而来的是大众参与的扩张,对平等原则逐渐增加敏感性,及对普遍法律逐渐接受。第二,政治系统能力增强,政令能贯彻深入地方层级,控制人民之间的争端,应付及满足人民需求。第三,政体组织结构的分化、功能欲趋转化,及各种制度和组织之间的整合。21963年,派伊在总 1

结各派学者研究成果的基础之上,把政治发展概括为十种不同的含义,即政治发展是:保证经济发展的先决条件;具有工业化社会的典型政治结构;政治现代化:民族国家的存在和运转;行政和政治的发展:大众的流动和参与;民主制的建立;稳定以及有秩序的变化;动员与权利;多维的社会变革过程中的一个方面。3阿尔蒙德认为政治发展是指“政治系统对国内或国企还击的变迁所作的反应,特别是对政权建立、参与和分配等环境挑战所作的反应。4”他主要从三个方面来看待政治发展:“一是政治文化的世俗化,指人们的政治结构的分化。即政治角色的变化,趋于专门化或自主化。这种角色分化和结构分化,不仅仅是指新一类角色和旧一类角色的变化,同时也是不同角色之间或结构之间相互关系上的变化。三是政治决策能力和贯彻政策能力的提高,意指政治体系不断扩大其政策作为,政治能力得以不断提升。5”这在学术界引起了广泛的关注,自此之后,许多学者立足于发展中国家的政治研究,从政治变革、革新、发展到政治现代化,针对政治发展这一含义进行了探讨,从不同角度进行阐述,可谓是众说不一。 亨廷顿是政治发展理论的代表人物。亨廷顿认为,政治发展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权利的理性化,即有单一的、世俗化的、全国性的政治权威,取代各种各样的、宗教的、家族的或种族的政治权威;政治功能的分化以及发展各种具有专门只能的机构;社会性政治参与。6 2.国内学者关于政治发展的界定及评价 国内对政治发展的研究滞后于国外。在参照和借鉴西方学者关于政治发展理论的层面上,国内学者进行一些突破性的研究之后,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台湾学者陈鸿瑜认为政治发展是“一个政治系统在历史演进过程中,其结构渐趋于分化,组织渐趋于制度化,人民的动员、参与和支持渐趋于增强,社会渐 3 4 5

农民非制度化政治参与的现状透视

1. 考核任务形式:调查报告 考核内容: 主题:运用公共政策基本原理和相关知识,结合实际撰写一份调查报告或工作报告。(字数在800—1000字之间)(100分) 考核要求: 1、认真学习《公共政策概论》第六章—第九章内容,选择一个比较熟悉又有实用价值的问题。 2、综合运用相关理论、方法、知识。 3、可以通过各种途径收集资料,可以查阅有关文献,可以到网上搜索资料,也可以发调查问卷或召开座谈会等,但必须注明资料来源。凡资料详实、来源清楚的至少可以得及格分;凡资料不实,来源不清的为不及格。 4、必须使用Word修改功能,以保留原始修改记录。不得抄袭,抄袭者成绩为不及格。 农民非制度化政治参与的现状透视 随着农民以利益主体意识、民主法制意识、竞争开放意识观念等为内容“现代性”显著增强,以及公共权力机构自利行为的彰显,围绕在党政机关身上的神圣光环正在层层消退,农民对基层政府和乡村干部的自利性行为已经有相当的意识,农民对基层政权的不信任感在增强。农民不再默默忍受基层政府和乡村干部给自己造成的利益侵害,而是想方设法维护自身利益。 根据走访溧水永阳镇开发区沙河村,跟当地村民交谈调查获得相关信息,当前农民利益表达出现:1、选举难,基层人大选举还没有真正融入农民的日常生活,农民群众还不能通过人民代表有效反映自己的利益和要求;2、自治难,村民自治尽管要求农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但是在实践中推行仍然举步维艰;3、表达难,农民们目前无法通过出版、集会、结社等途径来表达自己的利益和心声;4、接触难,一些乡村干部和基层组织“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农民无法接触基层组织,有的甚至打击迫害反映意见的农民; 5、投诉难,农民的投诉往往时间漫长,投诉成本昂贵,有的在投诉中甚至遭到打击报复; 6、告状难,农民的法制意识虽然有所增强,但从主体上来说,仍然普遍怕打官司。因此农民在制度内的利益表达渠道存在着相当的困难,在这种情况下,农民的利益表达在制度内找不到有效的渠道,那么寻求制度外的利益表达空间已经是他们最后的选择,从而形成农民的非制度化政治参与。其主要表现形式有以下几种:1、行贿行为。行贿行为是较为常见的一种农民非制度化政治参与现象,一些农民为了获得某项利益或避免利益损失,利用贿赂手段影响有关乡村干部或执法人员,使其决策有利于自身的利益。2、越级上访或集体上访。越级上访或集体上访是指农民为了维护自身的利益,以个人或集体的方式越过基层去面对面地接近高层政府部门以及上级干部,正式或非正式向他们反映情况,提出要求或建议,以期望上级来影响或改变基层政府的工作作风、决策和决定。越级上访一般都带有愤怒和怨恨的情绪。随着乡村利益格局的调整和变动,近几年以来,越级上访已经更多地成为农民非制度化政治参与的一种方式。3、抗议和暴力对抗。抗议和暴力对抗是村民不服从村务决定或上级有关法律、政策或决定、对上级干部执行公务进行抵制的活动。近些年来,在不少农村地区,乡镇政府的制度外索取行为严重违反了国家政策的规定并超过了农民的承受力,引起了农民的强烈不满。再加上个别干部、执法人员素质低劣,态度蛮横,更加激起了农民的愤慨。于是在有些地区就出现了以抗议和暴力对抗形式进行的农民非制度化政治参与行为。有的则用毁庄稼、烧草垛、挖祖坟、人身攻击等形式报复干部;有的围攻或冲击政府部门甚至以暴力行为对抗。

政治制度及其功能

【数据库】马列、哲学、政治、法律、社科总论2000年 【文献号】3352 【原文出处】郑州大学学报:社科版 【原刊期号】200005 【原刊页号】11~15 【分类号】D0 【分类名】政治学 【复印期号】200006 【标题】论政治制度及其功能 【作者】马德普 【作者简介】马德普(1955—),男,河南禹州人,天津师范大学政法系、政治文化研究所教授,从事政治理论研究。(天津300073) 【内容提要】政治制度是为维护和增进公共利益而限制、调节、疏导各阶级、集团或个人政治活动的规范体系。其社会功能是目标定向功能,促进价值生产的创制功能、维护价值生产的保障功能、促进合作的整合功能、社会价值的分配功能。 【关键词】制度/政治制度/功能 【正文】 什么是“政治制度”?人们为什么要创立政治制度?或者说政治制度有什么样的社会作用或功能?这些问题本是政治学研究中的基本问题。然而到目前为止,这些基本问题还没有令人满意的答案,以至于在实践中理论常常不能发挥有效的指导作用。本文拟就上述问题略陈管见,以就教于学界的同仁。 一 要明确什么是“政治制度”,首先要弄明白什么是“制度”。不过遗憾的是,尽管人们很早就创造了“制度”一词,并在日常语言中频繁地加以使用,但对其含义却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以研究制度见长的制度学派经济学家们,对“制度”就有各种各样的解释。制度学派的创始人凡勃伦把“制度”看作是“个人或社会对有关的某些关系或某些作用的一般思想习惯”[1](P110)。康芒斯则把“制度”解释为“集体行动控制个体行动”[2](P87)。格鲁奇在《比较经济制度》一书中把“制度”定义为“构成统一整体的各个项目相互依存或相互影响的综合体或图式。”认为“各种类型的制度,都具有规则性、系统性或规律性的共同特点”[3](P5)。诺斯在《经济史上的结构和变革》一书中,给“制度”一词下过两个形式不同但实质一致的定义。他说:“制度实际上是人和资本存量之间及资本存量、产品劳务的产量和收入分配之间的过滤器。”“制度是为约束在谋求财富或本人效用最大化中个人行为而制定的一组规章、依循程序和伦理道德行为准则。”制度的作用就是“提供人类在其中相互影响的框架,使协作和竞争的关系得以确定,从而构成一个社会特别是构成了一种经济秩序”[4](P195—196)。T·W舒尔茨将“制度”定义为“一种行为规则,这些规则涉及社会、政治及经济行为。”[5](P253)除了经济学家以外,社会学家、法学家和政治学家们也给制度下过各种不同的定义。例如,帕森斯在《社会系统》一书中曾经指出:“制度可以叫做复杂的制度化的角色整合,这种整合在所谈及的社会系统中具有战略性结构的意义。”[6](P521—522)在《政治学分析辞典》中,美国政治学者把制度(institution )解释为“在有关价值的框架中由有组织的社会交互作用组成的人类行为的固定化模式”[7](P77)。英国法学家麦考密克在《制度法论》一书中,曾经试图区分“制度”和“规则”两个概念,认为“哲学意义上的制度(和制度事实)显然与规则有某些关系,但并不与规则等同”[8](P63)。制度“存在于规范或规则的背景中,并为规范或规则而存在,这些规范或规则(以复杂的组合形式)各自对人在社会背景中的行为赋予意义、使之合法、加以管理甚至予以认可”[8](P20)。作者指出,制度概念“是用规

政治发展与政治稳定的耦合及其空间拓展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df8117904.html, 政治发展与政治稳定的耦合及其空间拓展 作者:陈朋 来源:《理论与现代化》2014年第01期 摘要:政治发展与政治稳定是现代政治国家极力追求的理想状态。处于转型社会、风险社会和网络社会三大社会形态并存的当代中国,保持政治发展与政治稳定的合理均衡的重要性更加突出。政治发展与政治稳定之间并不具备必然联系,但是二者存在一定的耦合之处,这主要表现在六个方面:政治合法性基础的增强,政治制度化水平的提高,政治参与机会的存在,政治信任能力的提升,民主发展程度的提高和法治理念的贯彻与落实。由此可以发现,推动当代中国政治发展并保持政治稳定有着巨大空间,因此,应淡化政治稳定的工具性意义,重新审视政治稳定的本体价值;建立制度化的沟通机制,打通通往政治发展之路;提升地方政府公信力,促进政府与公众之间的良性互动。 关键词:政治发展;政治稳定;政治合法性;政治参与 中图分类号:D0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1502(2014)01-0021-06 基金项目: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课题“江苏现代化进程中民主政治发展与政治稳定关系研究”阶段性成果;中国第5批博士后特别资助项目“乡村治理下的协商合作型政府信任建构研究:一项实证分析”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2012T50407。 作者简介:陈朋,男,中共南通市委党校讲师,博士。邮编226007 政治发展与政治稳定是政治学中的两个重要概念,并成为当代政治学研究的重要课题。进入新世纪以来,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和政治民主化的加速,世界各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政治发展越来越受到重视,于是,政治发展研究再度成为前沿问题。人们逐渐认识到,政治发展是人类政治生活的目标追求,但政治发展是建立在政治稳定的前提和基础之上,没有政治稳定作为前提,政治发展将会失去依托。由此便提出了如何正确认识政治发展与政治稳定的关系问题。然而,当前对二者关系的研究大多比较宽泛,很少深入内核来检视其耦合之处。事实证明,分析其耦合之处有助于掌握显性的指标来检验政治发展与政治稳定的实际状况,并采取切实举措推动政治发展,维护政治稳定。 一、政治发展与政治稳定的内在关联 二战后,随着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和两极格局的形成,以美国为首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出于维护自身世界霸权地位的现实考虑,竭尽全力向新兴民族国家兜售自己的政治发展模式。在他们看来,这些新兴民族国家只有参照西方国家的政治发展模式,才会实现自身的政治发展。然而,当这些新兴民族国家纷纷效仿西方国家的政治发展模式后发现,虽然在一定时期内取得了经济发展的显著成效,但是政权更迭、社会动荡、民生恶化等问题也接踵而至。换言之,西

当前我国存在非制度化政治参与的原因及对策分析

(二)当前我国非制度化政治参与的表现形式 1.越级上访,也叫违规上访。主要是上访者没有遵循法定程序和操作规则逐级反映情况,而是跨越下级部门、基层政府直接向上级部门、高层领导反映问题,试图通过上级的行政命令来解决问题。 2.行贿行为。主要是公民或团体为了自己或团体的某种利益,向国家工作人员进行贿赂。如各级人大代表的贿选,农村中对村干部行贿或者宴请村干部的行为等。 3.非法聚集。近几年,由于城市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城市居民在房屋拆迁、农民在耕地征用问题上遭到许多不公正的待遇,由于自身利益受损得不到合理的解决而到政府门前静坐、请愿和示威游行。这些活动有时还有一些邪教或者地方恶势力的参与。 4.非理性的网络参与。互联网络的发展在给公民提供在网上充分享受信息和言论自由权的同时,由于缺乏有效的监管,也使得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在网上发布虚假信息,捏造各种政治谣言,散播反动言论,蛊惑民心,从而破坏社会稳定,阻碍民主政治的健康发展。 5.暴力抗法。主要表现为一些公民漠视国家的法律法规,并因不满有关的决定而产生的抗拒行为。他们在有组织或无组织的情况下,抱着“法不责众”的心态,为了维护自己或团体的利益而对法律法规、有关决定采取不服从的态度。如农民因自认为负担过重而拒交农业税、工厂工人因抗议领导而罢工等。 二、当前我国非制度化政治参与的特点 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经济发展不平衡导致社会矛盾不断激化,由于诸多原因,非制度化政治参与现象日益增多并呈现出许多特点,这些对我国民主政治的发展与社会稳定都产生了不利影响,与制度化政治参与相比,我国的非制度化政治参与具有如下一些特点:(一)参与动机的狭隘性 非制度化参与的主体主要是社会的弱势群体,他们的参与主要是在自身利益受损后才进行的参与。这种政治参与本身并不是参与者的目的,只是为维护自身利益的一种手段性参与,“他们的利益要求通常是向某个官员或政治家提出的个人或家庭的利益” ,通过互联网可以降低公民非制度化参与的成本,提高公民非制度化参与的效率,从而提高公民非制度化参与的能力。但互联网也常被一些别有用心的个人或组织利用制造不利于经济发展、政治和社会稳定的危机。 (三)参与行为的极端性、非理性 由于非制度化参与的主体主要是社会的弱势群体,他们的政治素质和文化水平相对比较低,守法意识不强,在参与过程中常不通过法定渠道,容易采取极端手段,对自己行为是否合法以及行为可能带来的后果不加考虑,所以很容易导致严重的后果。 (四)参与过程的无序性、非组织性 非制度化政治参与主要是个人或小团体为维护自己的利益而聚到一起的,只有当利益受损时才临时组织起来,没有一定的组织和规章制度,常呈现无秩序和无组织的特征。 (五)参与结果的低效率 非制度化政治参与在行为上常采取极端的手段,缺乏合法性,所以不容易达到预期的参与目的,参与效果不甚理想,并且一些参与行为还会受到司法机关的追查和处理。这种较差的参与结果使社会矛盾更加激化,影响社会的稳定。 三、当前导致我国非制度化政治参与的原因分析 作者简介:张海燕,郑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政法论坛

亨廷顿政治参与理论

亨廷顿是美国著名的持保守观点的现实主义理论家, 他认为, 政治参与是政治现代化的最重要的内容。在众多学者对政治参与概念分析中亨氏的概念界定及其阐释扮演着关键性的转折角色。他突破了以往将政治参与局限于投票行为的界说,而将研究的触角伸展到相当宽广的行为领域,即政治参与不自限于投票行为的狭窄意义。。。广义而言,它包含竞选行为、讨论政治、接洽官员等活动。它不仅注意投票当天的行为,而且关注个体与政治系统之关系的基本向度。。。(所谓的‘关系’,不但包括投票、资助政党及致函国会议员等单独行为,并且注重政治系统中各个个体透过政治活动性质而展现出来的角色和位置。)关于政治参与和政治稳定的关系,亨廷顿给出了一个公式:政治参与/ 政治制度化= 政治不稳定。政治稳定长期来看依赖于政治参与的扩大。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会分化出一些新的社会集团,政治体系必须扩大参与,将他们吸收进来,否则,他们将是威胁政治稳定的力量。但由于政治参与的急剧增加, 而政治的制度化水平又无法满足这种要求,必然导致政治的不稳定。 在政治稳定和政治参与之间, 亨氏更强调政治稳定, 他认为,人类可以无自由而有秩序,但不能无秩序而有自由。必须先有权威,然后才能对它加以限制。在亨氏看来,政治稳定和政治秩序是政治参与的基础, 是政治参与有效的保证,必须限制政治参与, 使其与政治制度化水平相适应。亨氏强调政治稳定, 这无可厚非, 体现了他的现实主义态度,说明他是一个严谨理性的政治学家, 但他过分强调稳定使其观点带有权威主义的明显特征, 因此颇受批评。正如英国学者科林·莱斯所说, “亨廷顿在他的著作eg.<乌合之众>中,表达出一种强烈的倾向,即对人民大众的困惑、不安和矛盾的情绪感到厌恶,而对能够驾驭、引导、必要时甚至镇压群众的一切‘上层显贵’官僚阶层或‘领导’集团,却表示赞赏。”我们无从否认亨廷顿对秩序和稳定的维护过于僵硬。亨廷顿政治参与理论的保守性和现实性既是其价值所在,又是其缺陷之源。他是一个现实主义者,这使他的理论对现实决策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但因其又是一个保守主义者,所以只顾眼前,僵硬地维护现秩序,缺乏前瞻性,又往往使人陷入迷茫。 亨廷顿政治参与理论的对中国政治参与行为的现实启示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公民政治参与正经历着由革命型的、动员型的、激情型的模式向建设型的、自主型的、理性型的政治参与模式转变。参与政治的方式也日益多样化,从已往的单纯投票行为到公民通过参与来维护和发展自身的权利。如信访、出席听证会、基层自治等方式。我们从2007年厦门PX化工项目迁址事件中可看出,厦门人表现出的理性政治参与行为,实为可圈可点,被誉为公民行动的里程碑。但同时也不可否认的是,社会中存在着相当多的无序、盲目和非法的政治参与。公民在面对制度化水平尚待提高的政治决策时,往往控制不住自身情绪而导致一定规模的非法或不恰当参与,如2008年贵州瓮安6 28事件、2011广东乌坎村事件。那么,如何认识相差甚远的政治参与呢?亨氏对政治参与的定义“一般平民试图影响政府决策的活动”可为我们拨开认识上的迷雾。” 对此应从以下三方面去应对群体性事件,鼓励公民有序的进行政治参与:一是要保证经济的平稳快速健康发展,这是促进公民政治参与的实践物质基础。一般而言,经济发展与公民政治参与呈正相关关系,即经济发展为公民参与提供机会和条件,经济发展带来社会利益关系的变化,从而推动公民诉诸政治参与来维护并实现自身的利益。二是大力加强公民教育。提升素质,要以现代公民意识、公民责任以及公民参政的技巧作为教育蓝本,使人民当家作主的宪法精神落实到公民的具体参政行动中去;三是公民与政府双方都应本着开放和理性的态度来面对政治参与,从而使公民参与行动得到进一步激发。各级政府要有充分的信心和建设能力来从容应对,将各类政治参与引向有序的轨道,“坚持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从各个层次、各个领域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最广泛地动员和组织人民依法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

中国政治制度史

中国政治制度史 1政治制度所要回答和解决的问题,包括四个方面: 1国家主权、国家权力的归属。即由哪个阶级或由某一个阶级的哪一个集团按照什么原则,总揽和掌握,运用统治权。 2政权结构,即统治与被统治的关系。采取什么方式,按照什么原则来处理,也是政权体系问题,这个问题的实质是如何实行一个阶级的专制,以及如何使一个国家保持在秩序范围内。 3政府机构和各部门之间的相互关系,即通过哪些政治的物质实体来管理国家,行使权力和权力的合理分工,以保证政府行政对社会经济、文化、社会发展的“反作用”的发挥,并协调,处理政府与居民的关系。 4政权主体者和客体者的关系。即各自享有和承担的权利和义务是什么,权利义务是政治权利的延伸和体现,又是政治权利的保证和制约条件,因此是政治制度的一个重要方面,是衡量一种政治制度的尺度之一。 2政治制度的本质: 1从人类社会发展的纵向和横向两个方面看,社会政治制度是一定的社会经济和经济基础之上建立的上层建筑 2它集中表现和体现经济发展和经济基础变动的要求,并对其或者积极辅助起保障作用,或者消极地起阻碍作用 3它是人类社会关系的极其重要方面,当阶级产生之后,当阶级关系和阶级斗争不可调和时,它受阶级斗争的制约和影响,并随着阶级关系的变动和阶级斗争的发展变化而调整其发生作用的范围,改善或改变他自己存在的形式与面貌 4在国家制度占统治地位的发展阶段上,它的实质和核心是指人们如何参与国事,行使权利以及怎样组成上层建筑,并实现其不违背统治阶级意志的运营运转。 最后,他在国家的基本要素的意义上,在一定国土范围内和在涉及一定领土上的全社会所有居民规模上,其“公共权力”必然地与维系全社会的秩序、公共的事务相关联。 3我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基本特点: 1君主专制长期性,其权力的无所不包和高度集中性 2封建主义的政治制度同法律制度、伦理道德融会在一起,其基础是宗法等级制度 3神权、政权、族权紧密结合,形成束缚被压迫阶级的极大绳索 4封建主义政治制度的本质是地主阶级专政,政治关系的基本格局是官民关系的尖锐对立 5体现封建专制集权的要求,封建政治机构膨胀臃肿,效率低下,并形成一支庞大的社会寄生虫群 4部落首领产生的四个要素: 1处理日常生产生活中带有全局性重大问题的需要 2部落之间的矛盾和争执需要由本部落的首领人物出面干预和处理 3部落之间的矛盾不可能调和时,便诉诸武力,而战争史需要统帅任务来指挥的 4部落议事会的议事也需要一个组织者

非制度化政治参与

非制度化政治参与 非制度化政治参与是指采取不符合国家宪法、法律、规章、政策、条例等所规定的制度或程序而进行的影响政治决策过程的活动。 非制度化政治参与的基本形式 第一,越级上访和集体上访。 第二,群体性事件。 一个群体性事件的爆发,必须同时具备四个基本要素: 一是群体性事件的爆发必须具有共同关心的问题,这是群众参与事件的动力来源。 二是参与群体性事件的群众,在某些共同关心的问题上,必须有相同或类似的思想感情。三是有了共同关心的问题和类似的思想感情,还不足以引发群体性事件,还必须有个别突出人物的出现和动员。 有了上面三个条件后,为了获取比较好的效果,顺利实现其既定目标,还必须选择最好的时机和最有利的场合。 第三,抗拒行为。 抗拒行为是指一些公民基于对相关组织、部门的规定以及法律法规的不满,或不服法院的终审判决,或认为自身的合法权利遭受国家公共权力部门侵害时,拒不服从行政管理部门的执法管理和司法机关的强制执行,甚至暴力阻碍执法的行为。 第四,非理性的网络参与。 互联网是一种信息能够在瞬间生成、瞬间传播、实时互动、高度共享的传播媒介,是一种新的政治参与手段。其在公民政治参与方面的最大优势在于,它可以通过高度分散的、无中心的结构模式和运作特征来消除歧视,实现人人平等地参与。 非制度化政治参与的特点 第一,组织的非程序性。 非制度化参与的组织实施大都是相关公民擅自组织实施的,未经国家相关部门的批准和允许,参与的过程、方式大都不符合现行有关程序和步骤。有的还同时违反国家的法律法规,属于非法参与。 第二,动机的多层次性。 由于社会成员价值观和需求层次不同,参加非制度化参与的行为动机就各异。有的是个人利益受损或受到不公正的对待,对社会心存不满;有的是基于忧国忧民的责任感;有的是从根本上反对现行的社会制度;有的并没有明确的政治动机,属“从众心理”使然。 第三,性质的复杂性。 非制度化参与在行为的性质上是对抗性和非对抗性同时存在。在我国,少数敌对分子(如“持不同政见者”、极少数顽固“法轮功”头目)的参与行为具有明确的反对社会主义制度的政治目的,是对抗性的行为。但多数非制度化参与行为是非对抗性的,属于人民内部矛盾。由于参与的对抗性和非对抗性同时存在的复杂性,要求对每一个非制度化政治参与行为应作具体分析,避免混淆不同性质的矛盾。 第四,行为的非理性。 许多非制度化参与行为是非理性选择的结果,具有随意性、情绪性和过激性。参与者对于为什么参与、参与的方式和手段是否合法、这种参与会导致什么样的后果等常常不假思索,往往单凭一时偏激的情感因素作出某种参与行为。 第五,后果的消极性。 违法的非理性的参与必然会给国家、社会和个人带来损害,特别是一些抗议性参与和暴力性参与对国家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威胁更大。即使一些人通过特殊手段达到一时的目的,最

第九讲发展中国家的政治稳定与权威主义

第九讲发展中国家的政治稳定与权威主义 ?政治稳定:定义、类型与理论 ?合法性的权威与权威的合法性 ?发展中国家的权威主义 ?(发展中国家的政治动乱分析) 一政治稳定:定义、类型与理论 ?政治稳定的定义 ?政治稳定的类型 1)传统性稳定(本讲范围之外) 2)机制性稳定 3)强制性稳定 4)两种稳定的转化 ?关于政治稳定的一般理论 政治稳定的定义 ?什麽是政治稳定? 是指一个社会的一切个人、组织和社会集团的政治行为没有对现存的政治秩序、法律制度构成破坏和威胁,国家内部的整个政治生活仍在正常,有序地运作,这种政治状态称作政治稳定。政治稳定是社会平静而有秩序的一种表象。它并不意味着社会矛盾和对抗的消除。只要各种政治力量和利益集团之间的矛盾和对抗没有突破现存政治秩序和法律制度的框架,只要它们没有演变成公开的冲突和动乱,这种社会政治状态就被认为是稳定的。 政治稳定的类型 ?传统性稳定 ?机制性稳定 ?强制性稳定 传统性稳定 ?由于生产力的发展程度相对较低,社会分化程度也较低,社会流动较少,形成了一种超稳定结构(前资本主义阶段)。 ?此种稳定不在我们的讨论范围之内 机制性稳定 ?机制性稳定 当社会矛盾、政治对抗能够在现存的秩序和法律框架之内,通过政治民主的机制和渠道得以自行调节和消除,或者通过政治体系的改革、调整或完善使矛盾和对抗得以缓和与消除,从而使社会政治保持着一种稳定的局面。这样实现的稳定叫“机制性稳定”。这是一种符合社会内在发展逻辑的、自然形成的稳定。 机制性稳定的特点 ?靠自身调节机制 ?一举两得的社会功效 1)社会压力及时得到释放,避免酿成爆炸; 2)推动社会进步

?持久性,可靠性 强制性稳定 ?当社会矛盾和政治对抗发展到已经不能在现存秩序和法律范围之内获得解决, 而非要突破现存秩序和法律框架不可的时候, 政府出于某种动机使用权力(包括暴力)强行维护和强化现存的秩序和法律,把尖锐的矛盾强行加以控制和压制,使之限制在秩序和法律框架之内,从而使社会政治局面仍保持一种稳定状态。 ?此外,有的稳定状态是由于一种具有超凡魅力的领袖的存在,换言之,一种具有精神力量的稳定而非有物质基础和制度保障的稳定。 ?这种稳定称作“强制性稳定”。 强制性稳定的特点 ?不是依靠制度本身的调节机制,靠外在的力量; ?由于运用暴力和不适当的权威,并伤害了有关社会集团和利益,有可能激化原有矛盾,有时具有危险性 ?具有暂时性和较少的可靠性 ?有时具有危险性 两种稳定的比较和转化 转化的两种情况 ?1)统治者出于个人、家族或本集团利益,无限期地,无止境地施加强制力,压制而不是解决矛盾,从而达到维持现状的目的。尽管这可以保持一定时期的稳定,然而,这是一种消极的、退步的、阻碍历史进步的稳定。这种稳定最终往往是悲剧性的——大爆炸(动乱或革命、如马科斯政权) ?2)当统治者面临各种尖锐的社会矛盾的时候,出于国家和人民的长远利益,为了首先创造一个解决矛盾的社会条件——政治稳定,政府在社会承受力允许的范围内,暂时施以强制力,以遏制矛盾向公开冲突的方向演化。在建立这种强制性稳定之后,政府便积极、迅速、有效地利用这种稳定局面努力尽快解决各种矛盾,消除各种引起不满和动乱的根源;同时,又能随着矛盾的缓和,不失时机地健全和完善民主渠道,减少或停止那种压力,从而使社会稳定最终回到正常的秩序和法律轨道之上。这时,强制性稳定便转化为机制性稳定了。在这种情况下,强制性稳定就是积极的、有益的,甚至是必要的。它可以使国家避免灾难,度过危机,成为过渡到机制性稳定的必经阶段。 关于政治稳定的一般理论 ?政治稳定与经济发展的相互关系 ?政治稳定的三个要素(社会动员、政治参与和政治制度化) ?政治稳定的三个阶段 政治稳定与经济发展 ?传统性阶段——现代化阶段——现代性阶段 稳定——动乱——稳定 ?―经济增长率与政治不安定之间的关系是随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同而变化的:倘若经济发展水平很低,那么二者间存在着正比关系;倘若是处在中等经济发展的水平,二者则近乎无关联性;倘若经济发展水平很高,二者间便存在着反比关系。‖

亨廷顿政治制度化理论及其有限性论析

亨廷顿政治制度化理论及其有限性论析 摘要:二战以后第三世界国家的独立为亨廷顿政治制度化理论的提出提供了国际背景。政治制度化理论从社会经济发展、政治参与和政治制度化等维度对发展中国家在现代化进程中如何保持政治稳定问题的解释,对发展中国家的政治实践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然而这一理论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和有限性。通过对亨廷顿政治制度化理论在研究者价值取向、研究方法、理论框架本身内在逻辑和理论论证等方面存在的有限性进行系统分析,以更好地对其理论进行批判继承和应用。 Abstract:After World War II,the independence of the third world countries provides the background for Huntington's theory of political institutionalization. The theory explains how to maintain political stability of the developing countries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social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political participation and political system,which has no doubt of much theoretical significance to the political practice of the developing countries. This paper analyses the limitations of Huntington's political system theory in terms of value orientation,research methods,theoretical inherent logic

吴志华《政治学概论》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第十三章 意识形态——第十五章 政治制度化)【圣才出品】

第十三章意识形态 13.1 复习笔记 意识形态是涉及某个或某些人的目标、预期和行为的观念集。一个意识形态是一个统合性的图景,既可以指看待事物的方式(如世界观),也可以指哲学上的倾向(如政治意识形态),还可以指社会中居于支配地位的集团播散的观念集(如“社会意识”或社会化的产物)。意识形态的目标主要是为推动社会的变迁准备思想资源,或为既定的忠诚提供支持。 一、自由主义与保守主义 1.自由主义 自由主义可谓是最主流的意识形态,具有极其复杂的传统、渊源和表现。 (1)罗尔斯是当代最著名的平等主义的自由主义者,他在1971年出版的《正义论》中提出了正义的两个原则: ①每个人对与所有人所拥有的最广泛平等的基本自由体系相容的类似自由体系都应有一种平等的权利。 ②社会和经济的不平等应该这样安排,使它们: a.在与正义的储存原则一致的情况下,适合于最少受惠者的最大利益; b.依系于在机会公平平等的条件下职务和地位向所有人开放。 这两条原则可以简称为“平等的自由原则”和“差异原则或向最少受惠者倾斜的原则”。 (2)古典的自由主义者为自由主义奠定了基本主题和倾向。 ①基于基督教神学维度,洛克提出了对生命、财产和追求幸福的不可剥夺的自然权利。他在《政府论》中还为私有财产权的产生作出了基础性的辩护。

②依据沃尔夫的总结,洛克为财产的道德权利提供了四种论证:生存的角度、劳动渗入论、附加值论、上帝的赐予。 ③斯密认为经济行为的目的是个人的自由自主的幸福生活,而这一点又依赖于国民财富的增长或社会财富的最大化。 ④贡斯当界定现代自由为一个独立的、私人的领域。 ⑤穆勒在效用主义的基础上为自由作出辩护,认为社会干预个人自由的唯一正当理由在于防止其对他人造成伤害。 (3)古典自由主义强调个人自由并主张自由放任,而现代自由主义却逐渐放弃了自由放任的信条。 ①现代自由主义的主张在霍布豪斯那里已经表现得非常清晰,在此,自由放任已经被放弃,家长式的国家已经承担更广泛的社会责任。 ②随着战后福利国家的普遍出现,平等主义的自由主义成为自由主义中最有影响的一个流派。平等主义的自由主义已经吸纳了传统社会主义对平等和弱势者的关怀等主题。 ③德沃金试图修正罗尔斯的分配方案,在追求公民的资源平等的同时试图保留公民为自己的选择承担责任。 2.保守主义 (1)罗尔斯的“向最少受惠者倾斜的原则”成为现代自由主义和保守主义划分的界碑之一。这是因为当平等主义的自由主义者接纳政府干预和福利国家等措施时,那些反对:“向最少受惠者倾斜的原则”的保守自由主义者则极为警惕国家权力的扩张,坚决捍卫自由市场的原则。因为与平等主义的自由主义者形成对峙,这些捍卫古典自由主义立场的思想家就被划入保守主义者的阵营。 (2)作为古典自由主义的当代继承人,诺齐克预设了个体的自然权利尤其是财产权利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要题答案

1.战后世界政治格局是怎样发展演变的?(P1) 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经历了两极到多极化的形成、发展、演变过程,大体分为:第一个时期,两极格局的形成;第二个时期,两极格局的发展与演变;第三个时期,两极格局解体。 2.当今世界政治的基本特点是什么?(P10—14) 一、求和平、某发展、促合作已经成为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二、世界多极化不可逆转;三、国与国相互依存日益紧密;四、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变革、大调整中。 3.当今世界政治面临哪些主要问题?(P16—19) 一、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依然存在;二、局部冲突和热点问题此起彼伏;三、传统安全威胁和非传统安全威胁相互交织;四、影响和平与发展的不确定因素在增加。 4.怎样理解当前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P12) 第一,世界多极化趋势不可逆转;第二,多极化是世界政治格局发展的趋势而非定势;第三,多极化趋势错综复杂,发展进程不会一帆风顺;第四,当前世界政治格局也可以概括为“一超多强,多边竞争”。5.如何认识当前世界经济的主要特点?(P33—36) 一、经济全球化在曲折中发展;二、区域集团化趋势迅速加强;三、市场经济体制在全球范围内运行;四、新科技革命产生深远影响。 6.怎样看待经济全球化与区域集团化的关系?(P35) 区域集团化与经济全球化是世界经济中两种不同的趋势,两者并不矛盾,而是相互促进,并行不悖的。虽然区域经济组织多多少少具有排他性,但所有的区域组织都不是封闭的,而是实行合作、开放、互利的区域主义,都努力把地区经济和全球经济衔接起来。可以说,区域集团化是经济全球化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而区域集团化的高潮反过来又推动了经济全球化的深化。 7.发展中国家如何应对经济全球化的挑战?(P34) 一方面,经济全球化将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更紧密的联系在一起,发展中国家有机会吸收更多的外资、技术和管理经验,进行经济调整与改革,从而提高制造业和工业的国际竞争力。另一方面,经济全球化加剧了发展中国家的竞争压力和经济风险,总体上发展中国家在与发达国家的竞争中处于地位。因此,发展中国家必须学会在经济全球化浪潮中抓住机遇,迎接挑战。 8.西方民主制度的基本内容是什么?如何评价?(P55、57) 内容:议会制度;选举制度;政党制度;行政制度;司法制度。 评价:西方民主制度具有多重的两面性。资产阶级政治体制既是阶级斗争的产物,也是政治、经济、文化和其他方面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既主要是一个阶级意志的体现,也反映了一种社会选择;既是垄断资产阶级维护其统治的工具,也体现出国家权力的公共性和在社会化大生产的经济条件下政治体制所承担的广泛的社会职能。它无法实现真正完全的平等,但它在很大程度上有效的保障了整个资本主义制度的正常运转以及政治稳定与社会的安定。 9.战后美国全球战略是怎样演变的?其本质特征是什么?(P60—66) 一、美国全球矿长时期的“遏制”战略和“和平”战略;二、美国全球战略调整时期的尼克松主义与“人权外交”;三、美国对苏“转守为攻”时期的“以实力求和平”战略和“超越遏制”战略;四、冷战后美国的“参与和扩展”战略与“先发制人”战略。 特征:美国全球战略虽不断调整,但其称霸世界的目标从未改变。其一,联盟战略在美国全球战略中出与关键地位;其二,美国竭力赋予其霸权主义以某种道义的或国际法意义上的合法性,同时注意将霸权目标与国家实力统一起来;其三,文化战略是美国霸权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10.西欧、日本外交主动性加强表现在哪些方面?对世界格局有怎样的影响?(P68—73) 西欧表现:其一,谋求在欧洲事务中发挥积极的、主导性的作用,以欧盟为中心,实现“大欧洲”的融合;其二,致力于构筑与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新型关系;其三,改善和加强对华关系;其四,谋求与美国建立新型的、平等的伙伴关系;其五,对俄罗斯奉行“既合作又防范”的政策。影响:欧盟已成为世界上重要的经济力量中心,并发挥出独立的影响力;在欧洲的国际关系格局中,欧盟已成为最重要的板块力量和大

亨廷顿 政治发展

亨廷顿的政治发展理论评析 政治发展理论是比较政治学的一个分支,其起始于20世纪50年代,60年代达到研究的顶峰,是政治发展理论的活跃期,70年代中期以后开始衰落。对世界政治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政治发展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在政治发展理论自身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三个主要的理论派别,即戴维·伊斯顿和加布里埃尔·阿尔蒙德为代表的体系功能学派,以卡尔·多伊奇和马丁·尼德勒等为代表的社会进程学派和以李普塞特和塞缪尔·P ·亨廷顿等为代表的比较历史学派。 亨廷顿的政治发展理论集中体现在其著作《变革社会中的政治秩序》中,本文试图通过该书,阐明亨廷顿关于政治发展的界定,梳理出亨廷顿政治发展理论的基本内容,并分析其对我国政治发展的积极借鉴意义及其政治发展理论的缺陷,以求更深刻地认识政治发展理论和促进我国民主政治建设。 一、亨廷顿关于政治发展的界定 二战后,亚、非、拉地区一大批国家纷纷获得独立,开始现代化的进程,但是经济的发展并未是这些国家出现相应的政治稳定,而是动乱频繁,基于广大发展中国家的这一实际,亨廷顿通过大量的研究,力图找出产生政治不稳定的根本原因为发展中国家的政治发展和政治稳定设计一套可行的思路和模式,从而形成了其独具特色的政治发展理论。 政治发展的一般理论认为,政治发展水平的高低取决于政治民主化程度的高低,通常把政治发展等同于政治民主和政治现代化。亨廷顿则不同,他将政治发展的关键是政治制度化,政治稳定和政治秩序是政治发展的终极目标,政治发展是积极意义上的现代化的政治内容和政治结果。可见,政治发展不等同于政治民主,也不等同于政治现代化。亨廷顿将政治现代化的内涵确定为权威的合理化、结构的离异化和参政的大众化,这些标准都必须有制度化和规范化的政治制度作保障,因此,政治发展只是政治现代化所产生的积极地政治后果。具体来说,亨廷顿从四个角度来概括了政治发展的内涵:从地理的角度看,政治发展是指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等贫困及工业落后的发展中国家的政治;从发生学的角度看,政治发展是现代化过程的政治方面和政治结果;从目的论的角度看,政治发展是向某种政治体系的目标和状态的进展;从功能的角度看,政治发展是向工业社会所拥有的政治特征的发展过程。[2]政治发展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实现政治制度化、建立有效地社会控制、谋求政治稳定和政治秩序的过程。 二、亨廷顿政治发展理论的基本内容 1、政治稳定是政治发展的根本目标 亨廷顿认为政治发展的根本目标是政治稳定和政治秩序。一个国家政治上的成功与否,既不在于是否促进经济的发展,也不在于是否扩大人民群众的自由权利,而在于是否保持社会的安定,因为“人类可以无自由而有秩序,但不能无秩序而有自由”[3]虽然其政治发展理论自身发展前后也出现了一定的变化,从前期强调稳定和权威,到后期强调民主和参与,但对政治稳定和政治秩序的关注是其不变的主题,他试图在发展中国家的政治发展中寻找稳定和民主之间的平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