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丁舞和国标舞有什么区别

拉丁舞和国标舞有什么区别

拉丁舞和国标舞有什么区别

一、拉丁舞和国标舞有什么区别二、少儿学习拉丁舞的好处三、舞蹈学习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重要事项

拉丁舞和国标舞有什么区别1、拉丁舞和国标舞定义不同

拉丁舞,又称拉丁风情舞或自由社交舞,是体育竞技舞蹈,分为伦巴、恰恰、牛仔、桑巴和斗牛五支舞。拉丁舞极强的风格,技巧是它的特点,有很大的竞技体育舞蹈发挥空间,已经入亚运会正式比赛项目。

国际标准舞(International Style of Ballroom Dancing),简称国标舞,来源于各国的民间舞蹈,由于国标舞对舞姿,舞步要求非常严格,所以出现了要求相对低一些的交谊舞。交谊舞与国标舞不同,它保持了国标舞各种舞种的风格,但比较随意。尽管如此,国标舞依然有自己的要求,这样才能体现各个舞种的风格,才能洒脱自如。2、拉丁舞和国标舞分类不同

拉丁舞:国际标准拉丁舞是规范、严格、标准的,它是在拉丁舞的基础上发展规范形成的竞技专业舞蹈。拉丁舞有五个舞种:伦巴、恰恰、桑巴舞、牛仔舞、斗牛舞。拉丁舞的五项舞蹈各有风格,桑巴的激情,恰恰的活泼,伦巴的婀娜,斗牛的强劲,牛仔的逗趣。风格的不同,最主要的是内涵的把握。

国标舞:分两个项群:摩登舞和拉丁舞,十个舞种。其中摩登舞项群含有华尔兹、维也纳华尔兹、探戈、狐步和快步舞,拉丁舞项群包括伦巴、恰恰、桑巴、牛仔和斗牛舞。每个舞种均有各自舞曲、舞步及风格。根据各舞种的乐曲和动作要求,组编成各自的成套动作。

3、拉丁舞属于国标舞的一种

规范交谊舞慢三教学

规范交谊舞慢三教学 在舞会中,慢三和慢四是大家跳得最多的了。而慢三又是最基本的舞种之一,是其它舞种的基础。下面是 ___的一些关于规范慢三教学的资料,供你参考。 慢三也就是华尔兹,是最基本的舞种之一。之所以称它为最基本的舞种,是因为它舞种的基础,其他舞种所要用到的技巧,在慢三中都有应用。 慢三是属于三步,三步,顾名思意,就是每一小节有三拍。它的重音在第一拍,后两拍是弱音,节奏是“强,弱,弱”。我们说过,在男士请了女伴之后,摆好舞姿,男舞伴前进左脚,女舞伴后退右脚,那么在慢三中,对于男士,第一小节的重音在左脚,第二小节的重音就换到了右脚,以后都是重音在左右脚轮换。对于女舞伴亦是一样,第一小节的重音在右脚,第二小节的重音就换到了左脚,接着轮换。这是与慢四非常明显的不同。 慢三最简单的舞步是直步,初学者往往以为是跳舞,就不知道脚该往哪儿放了,其实和走路差不多,只不过是加上了对音乐的理解。对于慢三,我们说第一拍即重拍步子要大一些,二三拍为弱拍,步子作为调整。男士出脚应直着往前伸,有的初学者怕踩着女伴的脚,脚步往旁边走,即不符和慢三的跳法,又显得不好看。其

实只要男女双方和着音乐的节奏,同时前进或后退,是不会踩着对方的脚的。 慢三中的内侧旋转也是基本步之一,它不过就是在直步的基础上加上了旋转,男女舞舞步都是一样的,男舞伴先出的是左脚,女舞伴先退右脚。首先女舞伴侧退右脚,男舞伴出左脚在女舞伴两脚之间,这时,男舞伴以左脚为轴,女舞伴以右脚为轴,旋转180度后,男舞伴后退右脚,女舞伴前进左脚,这是第二拍了。最后一拍,男舞伴后退左脚,并在右脚左侧,女舞伴前进右脚,并在左脚右侧,两人的舞姿成闭位。注意,旋转了180度后,为了保持舞程线的方向,男舞伴在以后的跳法中应后退,若想还原,再旋转180度即可。这时男舞伴应后退右脚,女舞伴前进左脚,同前面一样。 慢三舞步的基本舞步结构,是由前进(或后退)、横移、并脚三步构成一个基本旋回。这样,第一个旋回和第二个旋回,就要出现必然的换脚变化。 在练习中,要逐步养成这样一种概念:重心是在两脚之间依次交换的,即使是并脚的舞步,重心落在双脚上的时间也是极短暂的,它只不过是一种特殊的交换重心的形式而已,这种特殊形式是为了造成“不露痕迹的交换重心的形态”。但主观上的换脚意图却是丝毫也没有变化的。只要保持这种意图的连续性发展,就可以很容易

拉丁舞和摩登舞的风格特征的区别什么

客观题: 1.拉丁舞和摩登舞的风格特征的区别什么? 拉丁舞是国标舞即国际标准交谊舞的两大系列之一。拉丁舞只有5种:伦巴、桑巴、恰恰恰、斗牛、牛仔。 国标舞的另一系列为摩登舞,同样由五个舞种组成,它们分别是华尔兹、探戈、狐步、快步以及维也纳华尔兹。 摩登舞是体育舞蹈比赛中的一个项目群,参加比赛的运动员男士要着燕尾服西装,打领结,女士要着长裙,梳宴会正式发型。这个项目群中共包括华尔兹、维也纳华尔兹、探戈、狐步和快步舞五项。比赛时裁判对参赛各对运动员不打分,只确定优胜顺序,最终根据总排名前三名胜出。摩登舞类中有华尔兹舞、探戈舞、狐步舞、快步舞和维也纳华尔兹舞五个舞种。 华尔兹,又称圆舞、慢华尔兹、波士顿华尔兹,起源于奥地利民间舞,舞姿雍容华贵,被人们称作“舞中之后”!其主要特点是把升降、摆荡、反身、倾斜融为一体,在优美的音乐伴奏下翩翩起舞,两人成对旋转,温馨而浪漫。 探戈舞,国际标准交谊舞的一种,起源于非洲,流行于欧美,2/4或4/4拍,速度平稳,多为滑步,很少有起伏。它的最大特点就是:当我们朝向一个方向移动时,而我们的身体却朝着另一方向。 狐步舞,是一种风格独特的交际舞,它的音乐为4/4拍,一分钟30小节左右,音乐分配强弱适中,舞步轻灵洒脱,跳起来欢快淋漓。 快步舞,轻松、欢快、活泼,因此深受人们的喜爱。它的音乐为4/4拍,每分钟50小节,慢步通常占两拍,舞步轻盈跳跃,充满青春活力。 维也纳华尔兹,又称快华尔兹,主要特点是不停地旋转,舞步数量很少。维也纳华尔兹的音乐称为圆舞曲,为3拍子音乐,每分钟56小节。 拉丁国标舞是规范、严格、标准的,它是在拉丁舞的基础上发展规范形成的竞技专业舞蹈,内容包括伦巴、恰恰、牛仔舞、桑巴、斗牛舞。 拉丁舞又称拉丁风情舞或自由社交舞。它是拉丁国标舞的起源。拉丁舞是大众民间舞蹈,随意,休闲,放松是它的特点,有较大的自由发挥空间,它是拉美人民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形成的具有鲜明特点的激情、浪漫而又富有活力、火热的艺术表现形式,深受拉美人民的喜爱,成为他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的组成部分。 拉丁舞的五项舞蹈各有风格,桑巴的激情,恰恰的活泼,伦巴的婀娜,斗牛的强劲,牛仔的逗趣。风格的不同,最主要的是内涵的把握。 拉丁舞是以运动肩部、腹部、腰部、臀部为主的一种舞蹈艺术。参加运动的包括腹直肌、腹内斜肌、腹外斜肌、竖脊肌、背阔肌等上百块肌肉。从上世纪60年代至今,许多科研人员对体育舞蹈的生理和心理作用做过研究,平均每跳一曲拉丁舞,腰部的扭转有160—180次,女子的最高心率可达197次/分钟,男子的最高心率可达210次/分钟。大约能量代谢为8.5以上,相当于运动员完成一个800米的热能消耗量,大于网球和羽毛球的热能消耗。减脂效果可想而知! 拉丁舞中最具代表的舞蹈是伦巴,它被誉为“拉丁之魂”。学习拉丁舞的人,一般会把伦巴作为入门的第一支舞来学习。伦巴是表现男女之间爱情故事的舞蹈,所以它的音乐较为柔美和缠绵,动作上能使女伴充分展现女性的柔媚和胯部、臀部的曲线美。男女伴之间若即若离,十分优美。而另一种具有代表性的舞蹈———恰恰则起源于墨西哥,虽与伦巴有很多相通的地方,但它俏皮欢快,风格与伦巴截然不同,动作潇洒帅气而又充满活力。 2.对恰恰恰舞基本步组合动作进行动作分析。

交谊舞的种类介绍

交谊舞的种类介绍 交谊舞的种类介绍: 第一大类是摩登舞,即Modern Dance,也称现代舞,或称体育舞蹈,有以下舞种: 华尔兹(Waltz) (俗称慢三步) 维也纳华尔兹(Viennese)(俗称快三步) 布鲁斯(Blues)(俗称慢四步) 狐步(Fox trot)(俗称中四步) 快步(Quick step)(俗称快四步) 探戈(Tango) 吉特巴(Jitterbug) (俗称水兵舞) 第二大类是拉丁舞,即Latin Dance,有以下舞种: 伦巴舞 恰恰舞 牛仔舞 桑巴舞 探戈舞TANGO 1、探戈舞的起源 20世纪,在欧美舞厅舞的发展中,拉美许多民族和美国黑人都作出了重大的贡献,促进并丰富了以下的舞种:探戈、伦

巴、桑巴、梅化格、曼博、恰恰、爵士、摇滚、摇摆、迪斯科、哈叟和霹雳等,使这些舞蹈成为当时人们所热衷的自娱形式。 早期探戈舞,据说最早起源于西班牙,以后由移民带入美洲,经过黑人的加工后又回到西班牙。 19世纪初,在西班牙安达鲁西亚,早期的探戈是以女子独舞的形式出现,现代的探戈是男女舞伴成双成对的形式出现。 2、探戈舞的发展 今天的探戈,起源于19世纪阿根廷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的一个酒巴间,当时女士摆动身穿的长裙,男士脚踏长筒靴,形成了今天探戈中的经典动作。这种舞蹈以其稳健、果断的的步伐打动了中上层人士,并很快流行于欧洲各国。 有关阿根廷探戈传入美国,应归功于一个叫摩里斯.莫维的青年。他生于纽约,他的父母是巴西人,他14岁时,他的父母带他来到了巴黎,这使他有机会在夜间去学习酒巴歌舞。一天晚上,他被一群南美人跳的阿根廷探戈迷住了,于是很快就将这种外来的舞蹈纳入了自己的表演节目中。1911年,22岁那年,他回到纽约后,在路易.马丁饭店举行了首次探戈表演会,转眼间就使探戈成为纽约时髦人们最宠爱的自娱形式。莫维还办了一个舞蹈学校,培训探戈舞蹈,每小时收费25美元,这个收费标准,在当时是非常昂贵,但是,舞蹈培训班仍然受到人们的热情欢迎。

跳好拉丁舞九个技巧

中舞网https://www.360docs.net/doc/df8302395.html, 跳好拉丁舞有九点要注意 1、体态与握持:伸脖,挺胸,收腹,直腰,缩臀,全身保持自然挺拔的同时,四肢放松。握持有单手和双手两种。 2、引带与站位方式:引带方式有腹部中位和头部上位两种。站位方式有伸臂状态下,闭式(二人相对)、全开(二人平行)、半开(二人90度)三种。 3、动力源:胯部为动力源,上身和四肢所有运作均来自胯部的8字形摆动,即在臀部紧缩前提下,由胯部发力,牵引全身运动。 4、力量传递方式:呈辐射状,即以胯部为发力中心,依次渐进,沿平面方向四处扩散延伸,形成“蛇摆尾”状的骨诺米牌效应。 5、下身运动:在缩臀前提下胯部发力,力量沿大腿、小腿、脚背(髁关节)传至脚尖(趾部),并以脚趾实现(表现)胯部的摆动轨迹。以8字形为基础,不同舞种有不同的轨迹和节奏。 6、上身运动:在缩臀前提下胯部发力,力量沿上身(腹、胸、背)、大臂、小臂、手腕,传至指尖。以上身扭转(反身动作)以及臂的摆动方位,实现(表现)胯部的摆动轨迹。 7、发力与回力:动力源与力量传递方式,必须遵循“脚随身动”原则。身体任何部位、任何状态的动力源均来自胯部摆动。只有遵循这一原则,才会形成“ 蛇摆尾”状的骨诺米牌效应。才会感受到类似杨丽坤孔雀舞效应。由腰挎发力产生脚部和手部的回力(反作用力)是这样形成的:(伦巴为例)右胯发力传至脚底--右脚底发力传至左手腕--左手腕引带力传至对方右手腕--对方右手腕回力传至左胯部--左胯部发力传至左脚底。瞬间完成引带与被引带的动作。 8、下身的保持垂直:胯部摆动效果通过脚的轨迹来实现(表现);为了配合胯部的8字形摆动,在臀部紧缩前提下,脚趾应走内弧线,膝盖应向内扣,随动力腿重心移动到任何位置时,下身外侧始终与地面垂直,而且最大限度地向里凹,从而达到双重效果:慢节奏的动作造型美;动作的快节奏得以实现。 9、上身的“反身”运用:“左脚向前(后)身往左(右)转,右脚向前(后)身往右(左)转”的反身动作,贯穿在包括扭秧歌在内的,所有行走奔跑的自然协调中。反身动作的这一自然协调,也是力量传递的需要,互为因果。胯部发力在上身的力量传递,必须通过反身动作来实现。只有通过反身动作的这一自然协调,并沿臂部渐次延伸到手指,才可能达至最协调的效应。原文地址:https://www.360docs.net/doc/df8302395.html,/article-4171-1.html https://www.360docs.net/doc/df8302395.html,

浅谈拉丁舞表现力的影响因素及培养_贺芬

2010 NO.17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Herald 学 术 论 坛科技创新导报 拉丁舞参赛者按照多变的节奏和丰富的韵律,构成点与线的移动和静与动作的结合的各种造型,这种造型具有爆发性、对比性、转折性、整体性、进而给人以特有的瞬间美、过程美、变化美和立体美的享受,而影响这诸多美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表现力。本文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并观察国内外的大型比赛,对拉丁舞表现力的形成与培养做了本质上的剖析并提出了相关解决方案。 1 影响拉丁舞肢体动作表现力的因素1.1外部形态因素 1.1.1参赛选手的身体形态对表现力的影响 拉丁舞重要的审美特征主要表现在各舞种艺术风格设计的动作造型上,而良好的身体形态是每个动作造型的基础,正确的形态训练可以使参赛选手以优美的身体动作感受音乐并展示音乐境界,并充分调动他们表现力的发挥,进而从外观上更好的体现出拉丁舞的艺术风格。 1.1.2参赛选手的身体素质对表现力的影响 力量素质、柔韧素质是拉丁舞选手漂亮完成成套动作的基础,是拉丁舞选手完成成套技术动作所必需的,因为在跳拉丁舞时有身体幅度较大的跳步、跨步,也有幅度相对较小的小跳、垫步,都要求身体有很好的控制能力及柔韧性。只有在自身整体素质提高的前提下,才能更好的实现参赛选手的表现力的提高。 1.2内部情态因素 1.2.1音乐感受能力对表现力的影响 表现力是直接与参赛选手的心理状态及过程发生关系的,所以,选手缺乏音乐的感受能力就不能感受音乐的美,而对音乐的音色、音乐速度的快与慢、音乐力度的强与弱的反应,知觉越深刻,感受音乐的基础就越扎实、完整与正确。 1.2.2参赛选手的表现意识对表现力的影响 拉丁舞选手有强烈的表现意识,才能提高表现力。当一名选手具备了良好的综合能力,却缺乏表现欲望,会限制动作的发挥,表现出来的动作缺乏动力,运动员内在的精神气质和外在动作的表现不能统一,动作水平得不到体现。 1.2.3自身的心理因素对表现力的影响 拉丁舞与其他运动项目的不同在于,拉丁舞特有的艺术表现力要求参赛选手不仅要展示高超娴熟的舞技,更要展示选手内心的气质和优美高雅的艺术内涵,这样 才是拉丁舞选手的最佳心理素质,也是拉 丁舞表现力中的最佳心理素质。因此只有 具备最佳的心理素质才能更好的拥有积极 的情感,渲染人的精神生活,使选手克服困 难的自信心更强。 1.2.4做动作时的神态对表现力的影响 在拉丁舞的练习过程中,有些选手用 动作去表现感受时很自然地流露出一种神 态,这种神态具有相当强的表现力,而这种 表现力要比单纯的用动作表现音乐的感受 更有意识和深度。因此抓住每个选手的自 身特点去加强这些神态的练习可以更好地 体现拉丁舞的艺术特征。 2 拉丁舞表现力的培养 2.1专业技术动作的训练 2.1.1身体形态训练 在进行拉丁舞的身体形态训练时可运用 形体训练来培养选手的姿态。如,通过徒手或 利用各种器械等,还可通过芭蕾舞的一些基 本动作和一些代表性的舞蹈和组合练习从外 形上培养选手优美的姿态,从潜移默化中予 其的个性的培养,无形中形成优雅的气质。高 雅气质与优美的动作组合完美结合,能更好 地突出拉丁舞的与属性与表现力。 2.1.2身体素质的训练 在跳拉丁舞时整个身体处于紧张状 态,对选手腿部、脚踝的支撑力弹力有非常 严格要求,而腰、背、腹肌群相对紧张的平 衡能力和手臂、肩带以及整个身体的控制 能力也都有相对要求较高。因此,在进行拉 丁舞的力量训练时应以动力性为主,静力 性练习为辅,结合选手的肌肉质量练习速 度力量、爆发力等增强其力量素质。 2.2音乐素养的培养 2.2.1对音乐文化风格的理解 在拉丁舞音乐中,伦巴舞缠绵、恰恰舞 有趣、牛仔舞热烈、桑巴舞欢快、斗牛舞雄 壮,每一种舞都有不同的表达方式,对音乐 的选取都是根据各舞种的特点及其文化特 色来创编的,因此对音乐文化风格的了解 就显得尤为重要。只有对音乐的来源出处 有足够的认识才能更好地体现拉丁舞的艺 术特征,使选手的肢体动作与音乐充分融 合,完成最佳的自我表现。 2.2.2音乐节奏的感知力 拉丁舞和音乐在表达同一进程,在这一 进程中他们相互补充和映衬,应注重对选手 音乐节奏感受、理解与适应能力的培养。因 此,选手应配合多种风格的音乐进行训练,教 练员积极帮助选手理解音乐的韵律、节拍及 其形式和风格,以此来培养选手的的节奏感, 并引导、鼓励他们在不同的音乐伴奏下,用不 同方式的肢体动作和面部表情表现它们。 2.3舞蹈艺术的培养 比赛时选手的肢体动作一般都是借鉴各 种舞蹈并对其进行再创造的,因此,选手要想 有较好的肢体动作,掌握舞蹈基础是必须的。 在训练中教练员可运用芭蕾舞基本功训练选 手的形体和姿态控制能力;运用现代舞训练, 使选手学会运用身体语言表达情感能力等。 2.4表情眼神的训练 跳拉丁舞时双方的交流方式有重心、手、 眼神三种,这里重心的交流主要通过身体和 手的方式来表达,而眼神的交流则相对比较 独立。例如,当两人面对面跳舞时,目光要看 着对方的眼睛,根据需要表达情感,尤其在步 伐行进过程中,更要注意眼神的交流。 眼神的训练可以根据拉丁舞本身的舞 蹈风格,配合其他舞蹈等相关项目的表演 知识,汲取自身所需的技巧。 2.5想象力的培养 舞蹈是一个创造性地过程,在跳拉丁 舞时伴随音乐、舞蹈所引起的联想与想象 就是我们通常说的联想与想象能力。选手 应学会感悟舞蹈意境,力求将所跳舞蹈达 到形神兼备的境界,在学习与练习的过程 中形成自己独特的肢体动作表达语言,从 而使动作表现力更趋完美。 3 结语 拉丁舞选手表现力的培养首先应是对 身体外部形态的训练,这是完成使动作优 美、舒展提高表现力的先决条件。其次,内 部情态,如,音乐、舞蹈又是影响表现力的 重要因素。应加强音乐音乐舞蹈的训练,通 过各种方法培养选手自身表现风格。最后, 在影响表现力的内部情态中,神态、眼神、 想象力的训练往往被忽略,这些都是从点 滴上影响选手表现力的展现,所以从一开 始就应采用科学的训练方法进行训练,从 而提高培养选手的表现力,以获得理想的 训练效果及比赛成绩。 参考文献 [1]李志勇,郭隆珠,等.对体育舞蹈的美的诠 释[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06,14(10):38. [2]陆晨.论竞技健美操运动员表现力的培 养[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8,27(4). [3]姜桂萍.艺术表现力在体育比赛中价值 的研究[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8,27(1). 浅谈拉丁舞表现力的影响因素及培养① 贺芬 车艳艳 (曲阜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 山东曲阜 273165) 摘 要:本文从外部形态和内部情态两方面对拉丁舞表现力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提出从选手专业技术动作、音乐素养、舞蹈艺术、表情眼神、想象力五方面对选手的进行培养,从而提高选手的表现力。 关键词:拉丁舞 表现力 影响因素 培养 中图分类号:G8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98X(2010)06(b)-0212-01 ①作者简介:贺芬(1985—),曲阜师范大学在读硕士。研究方向:体育教学理论与实践。 212科技创新导报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Herald

交谊舞的起源和发展

自 16、17世纪起,交谊舞已在欧洲各国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交活动,故有“世界语言”之称。到20世纪20年代以后,交谊舞在世界各地风行起来,所以又称它为“国际舞”。下面是学习啦整理的一些关于交谊舞基础知识的资料,供你参考。 交谊舞基础知识起源1:十一、十二世纪 欧洲这些国家将一些民间舞蹈加以提炼和规范,行成了流行在宫廷中的“宫廷舞”,高雅繁杂,拘谨做作,失去了民间舞的风格,只交谊舞在宫廷盛行,专供贵族习跳和欣赏,是贵族的特权。法国大革命后,宫廷解体,“宫廷舞”也进入了平民社会,成为社会中人人可舞地社交舞。一七六八年,在巴黎出现了第一家舞厅。从此,交谊舞在欧洲社会中流行,这个时候的交谊舞更具有强烈的民族风味,被称为美国学派的社交舞。 由于国标舞对舞姿,舞步要求非常严格,所以,出现了要求相对低一些的交谊舞,它保持了国标舞各种舞种的风格,但比较随意。尽管如此,交谊舞依然有自己的要求,这样,才能体现各个舞种的风格,才能洒脱自如。 交谊舞早在二四年的时候,便传入了中国当时的几大城市和通商口岸.到了解放初期,五六十年代,交谊舞在中国还是很流行的,文化大革命中止后,进入八十年代,交谊舞又重新为广大人民群众所接受,但与世界国标舞水平已经有了很大的差距.交谊舞,由于受到宫廷舞的影响,其风格为: 舞姿庄重典雅,舞步严谨规范,颇具有绅士风度,因而被称为欧洲学派的社交舞。十九世纪初由于美国的兴起,原来流行在欧洲的社交舞随欧洲移民而传入美国,同时非,拉丁美洲的大量移民也带来了具有浓郁的热带地区风格的民间舞,它们直接来自于民间,没有受到宫廷舞的影响,形式更为自由。 交谊舞基础知识2:慢三 慢三是属于三步,三步,顾名思义,就是每一小节有三拍。它的重音在第一拍,后两拍是弱音,节奏是"强,弱,弱"。我们说过,在男士请了女伴之后,摆好舞姿,男舞伴前进左脚,女舞伴后退右脚,那么在慢三中,对于男士,第一

国标舞与交谊舞的区别

国标舞与交谊舞的区别 舞厅交谊舞是从何而来?它与国标舞有何区

别呢?这要从国标舞传入我国历史谈起。 国标舞( international standard ballroom dancing)直译为国际标准舞厅舞,它是世界三大流行舞蹈之一( 另两种是芭蕾舞和现代舞)。国标舞有极强的表演特性及竞技特性,所以又被称为体育舞蹈。 国标舞分为两大类(国标摩登舞和国标拉丁舞),涵盖了十个舞种(其中摩登舞有华尔兹、探戈、狐步、快步和维也纳华尔兹;拉丁舞有伦巴、恰恰恰、桑巴、斗牛和牛仔)。 国际标准舞最早是从香港传入的。那时只有广州和上海极少数人跳国标舞,绝大多数人还是在跳三四十年代的交际舞。1986年,世界国标舞界( 开始主要是日本)向中国大陆普及国标舞,大陆舞蹈界迅速接受学习这种舞蹈形式,而为了适应对外开放要求,与国际接轨,一些单位部门也摒弃三四十年代流行的交际舞,试图普及国标标准舞。 但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国标标准交际舞并不是那么容易学的,难度太高,所以舞厅交谊舞则以更广的范围迅速在普通群众中流行开来,成为日常工作生活中人们常用的交谊手段。国际标准舞跳起来又需要很大的舞厅场地,这给国标舞的普及造成了极大的

阻碍。 于是一些国内舞蹈工作者根据国内实际情况,吸收世界社交舞种的特点,并结合国内民族民间舞的一些特点,对国标舞进行了简化,创造出一种为老百姓喜闻乐见的舞厅交谊舞。 舞厅交谊舞常分为三步、四步、舞厅探戈、舞厅伦巴、舞厅恰恰等。 根据其速度不同,三步又分为慢三、中三和快三。慢三对应的是国标舞中的华尔兹,快三对应的是维也纳华尔兹,中三则没有相对应的国标舞种类。 同样,四步也分为慢四、中四(包括靠四步、踮四步、流水步等)和快四(包括追四步),分别对应老国标舞中的布鲁斯、现在国标舞中的狐步和快步舞。 在四川,中四最老的基本步是靠四步,或踮四步,节奏刻板,后来有人把第二的慢步故意拖长,压缩后两个快步的时值,使舞步流畅一些。之后流水步盛行,略略含有狐步的味道,基本上淘汰了靠四步。 舞厅探戈、舞厅伦巴、舞厅恰恰对应的是国标的探戈、伦巴、恰恰。 国内跳的水兵则比较有意思,按地域和跳法分

新手学跳交谊舞技巧及注意事项

新手学跳交谊舞技巧及注意事项 跳交谊舞的技巧 1、跳交谊舞的技巧是什么 1.1、努力提高节奏感 在准确的节奏指引下,舞者在舞池中表现力是最好的,不能够准确的按照节奏进行舞步,让人一看,有非常痛苦的感觉,这样就传递不了舞蹈的动作美和音乐美。舞蹈是音乐的灵魂和身体语言的优美结合。 1.2、舞姿雅致 要做到上体保持直立,但不紧张,而是自然直立,像是一棵婷婷玉立的桂花树,如果不能做到上体保持直立,在远处的灯光下一看,好似塌陷的雪雕,根本谈不上优美。 1.3、自我表现力 当你的交谊舞比较熟练了,你就可以发挥自己的自我表现了,舞蹈的自我表现力是你个人对舞蹈以及伴奏音乐的理解,是你对舞蹈以外的空间的理解。 2、跳交谊舞要做好哪些动作 2.1、反身动作 左脚前进时,右肩和右胯前送;右脚前进时,左肩和左胯前送;左脚后退时,右肩和右胯后让;右脚后退时,左肩和左胯后让。

这样,使身体和舞步形成反向配合,这就叫反身动作。反身动作主要用在左转或右转的第一步,既便于男女腰胯相贴地侧身转体,又增加了舞姿的优美。 2.2、升降动作 各种舞步,都有身体上升和下降的变化,只是升降程度和要求不一。一般地说,起步身体必须稍降,并步身体必须稍升。起步时屈膝,并步后提踵,则有明显的升降变化。拿升降技巧得到充分体现的华尔兹来说,第一拍出步时屈膝降体,第二拍运步时平中有升,第三拍并步时提踵体,升至最高处后又下降,这样形成一条有如波浪起伏的曲线。显示出华尔兹的轻盈和飘逸。 2.3、摆荡动作 摆荡动作是指舞者身体在前进和后退时,好像荡秋千一样地摆荡:起步前进时,如同秋千前荡,有自下而上地荡起来的感觉;移步后退时,如同秋千后摆,有自上而下地荡回来的感觉。 3、跳交谊舞如何运步 双脚平行、直进直迟。脚尖必须指向身体的正前方,绝对不要指向身体的旁侧。即使在骄位上同步前进,也必须遵循这一基本的方法和原则。

跳好交谊舞的十大要诀

跳好交谊舞的十大要诀 (一) 高雅的风度来自挺拔的体态 (二) 风格的展现显示出美的追求 (三) 默契配合的前提是自我平衡 (四) 领舞的最高技巧是运用整个身体 (五) 提高音乐修养是使舞步产生迷人魅力的必由之路 (六) “跃动感”是摆脱“走舞”形态的根本途径 (七) 侧身技巧是通向完美流动的桥梁 (八) 理想的升降必须消灭阶梯型过渡 (九) 倾斜是一种多功能的技巧手段 (十) 重心转移技术的核心是“不露痕迹” 摘自《怎样跳好交谊舞》吴欢迎周晓健编著 一、高雅的风度来自挺拔的体态 交谊舞的礼仪性审美取向决定了风度的重要地位。缺乏高雅的风度,再娴熟的舞步也不免因此而逊色。而形成高雅风度的首要条件则是体态的挺拔感。从表面上看起来,挺拔的体态仅只是一种外在的形式。但我

们不应忘记,任何形式都具有一种符号的作用。挺拔的体态标志着健康、教养、礼貌、自尊和内心的充实感。而猥琐的体态却无论如何也无法与上述内涵相统一。只要明白了这个道理,就不会小看这个问题了。 练习体态的挺拔感也有一定的方法。首先是告诫自己要在松弛状态下用力,否则容易形成僵持性变态。然后寻找一种头顶天花板的感觉,仿佛每一个支撑重心的关节部位,都在这种“上顶”的牵引力下:拉开了距离。而不是重重叠叠地压在地板上。其检验的方法,是体会一下脚腕部位的压力是否减轻,用微微起落脚跟的方式进行对比。在正确状态下,这种起落显得轻松而容易,否则,就有困难和费力的感觉。第三是学会打开“间隔”。“间隔”,是特指腹腔部位,即肋骨下缘的横膈膜和骨盆之间的伸缩距离。因为人体的胸椎和颈椎在自然状态下是向前弯曲的,越放松下沉、弯曲度越大。打开“间隔”将使这种自然弯曲度缩小到最低状态,这对于女士特别重要,理想地打开“间隔”,将使女性的人体曲线美获得充分的展示。最后一个问题就是处理好颈椎和头部的关系,要寻找一种沿着胸椎、颈椎、直达头顶的直线牵引感,不过应当注意,这种直线牵引,由于“间隔”的打开,不再处于一种和地面保持垂直的状态,而是稍向后上方发展的形态。所以,当标准握持形成之后,双方的上体实际上构成了一种“V”字形效应。 假如你觉得这些方法和要求太麻烦、太严格,那么采用“头顶一本书而不使它滑落”的感觉状态进行练习也行。不过,要想参加正式的比赛,

少儿拉丁舞的教学目的和教学方法.doc

少儿拉丁舞的教学目的和教学方法 2020年4月

少儿拉丁舞的教学目的和教学方法本文关键词:目的,教学方法,少儿,拉丁舞,教学 少儿拉丁舞的教学目的和教学方法本文简介:国标舞作为外来舞蹈文化,在上世纪80年代传入我国。随着发展许多人参与到国标舞学习中来,而我国培育出的世界级选手也越来越多。拉丁舞作为国标舞的舞种之一,它热情奔放,灵活多变特性也深受广大舞者的爱戴。随着近几年掀起的拉丁舞热潮,社会上各式各样的拉丁舞培训机构也火热起来,教学形式多样化,上课人群年龄跨度大 少儿拉丁舞的教学目的和教学方法本文内容: 国标舞作为外来舞蹈文化,在上世纪80年代传入我国。随着发展许多人参与到国标舞学习中来,而我国培育出的世界级选手也越来越多。拉丁舞作为国标舞的舞种之一,它热情奔放,灵活多变特性也深受广大舞者的爱戴。随着近几年掀起的拉丁舞热潮,社会上各式各样的拉丁舞培训机构也火热起来,教学形式多样化,上课人群年龄跨度大也成为拉丁舞教学的一大特点。目前,我国成人拉丁舞教学方法已相对成熟和规范,并且培养了大批的优秀舞者。然而,对于年龄较低的拉丁舞学者来说,少儿拉丁舞的教学方法与

成人拉丁舞教学方法是有所区别的。根据教学对象年龄小,注意力相对较短,自制力和约束力交弱的心理和生理特点,笔者就少儿拉丁舞的教学目的和教学方法进行浅析和总结。 一、教学目的 通过走访和笔者的教学经验,选择学习拉丁舞的孩子大致可分为三种,一部分是对拉丁舞有一定的了解,被舞蹈节奏、动作、服饰所吸引的孩子,一部分是喜欢舞蹈,但却害怕练习软开度而选择了对软开度训练相对较少的拉丁舞,最后一部分是驼背现象严重,缺乏自信、体质较弱的孩子,一般第三种情况的学习自主性起始于家长,孩子需要通过老师的正确引导才能过渡或是完全积极并乐于融入到拉丁舞的学习。 (一)让孩子快乐跳舞 情动于中而行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善于抒情叙述的特点从古至今始终贯穿于所有舞蹈当中。拉丁舞的五个舞种有着不同的风格特点,例如:恰恰舞欢快热情奔放,舞步花哨利落;伦巴舞音乐浪漫抒情,舒展优美;牛仔

国标舞感想

学习国标舞的感想 怀着好奇的心在选修课中选了国标舞这门课程。因为以前没有接触过,因此对它了解很少。但是通过老师第一节课的简单介绍使我对它有了大概的认识,知道由于国标舞对舞姿,舞步要求非常严格。虽然比起正式的国标舞来说我们学习的要求比较低,但是对于我这初学者来说挑战难度还是很高的,因为我从小没学过什么舞步,身体不是很灵活,对于跳舞一向不擅长。但是我知道通过不断的练习,一定能突破自己的限制,在跳舞上达到新的高度! 刚开始学习国标舞时,老师就向我们学生强调,舞姿是学国标舞的最基本要求,也是关键之处,舞姿的好否直接影响个人跳舞质量的好坏,它体现了一个人的形象和气质。因此我在学习中,每次跳时先要求自己舞姿一定要好,这样才能跳好所学的舞步。 当然国标舞也注重于节奏。能否把握好节奏,也直接影响个人跳舞质量的好坏。因为国标舞是在舞曲中进行的,而舞曲中的节奏就是引领整个舞步的指明灯。比如我所学过的“恰恰”和“桑巴”舞步,都是严格要求节奏的整齐才能进行的。我刚开始学的时候,因为没有把握好节奏,因此总是跳错舞步,更是无法跟舞伴配合好,后来慢慢去体会和抓住要领后,跳舞才逐渐的好转起来,才使我摆脱那种尴尬场景。 当然对于国标舞来说,除了以上两点基本要求外,就使注重于舞步的套路了。它是贯穿始终的外在形式,是体现舞步的外表的关

键!而我们整个学期也就使学习这些套路。虽然一整套看上去很难学,但通过老师的分节详细讲解和示范,并通过让我们不断的练习,使我们很快的掌握的要领,在跳起舞步时不会那么困难,也能够较好的学会整个套路。 虽然国标舞对于我来说只是一门选修课,但我在其中所学到的不仅仅使如何跳好国标舞,而且还学到了如何提升自己的气质,使自己显的更加成熟和有气质。因为在跳舞的过程中,它能使一个人的整个动作形态显得文雅,也使一个人在于他人相处时,更好的体现温和的性情。在没学国标舞之前,我没注意过自己的行为举止是否有文明得体,不论使走路,还是站立,在外表姿态上都显得很随意。但自从学了交谊舞后,使我注意到自己的这些不得体,让我花了很长时间去纠正那些随意懒散的姿态,在为人上也不断提醒和要求自己要做到绅士风范。而且经过舞曲音乐的熏陶之后,使我整个人的心境得到提升,体会到了那种典雅的文化所带来的韵味,了解到自己还有很多方面需要提升,才能使自己的气质真正得到全方面的提高。 跳国标舞还可以可以强身健体,跳交主要是可以收腰,健腹,在娱乐中又可以锻炼身体,结合放松运动,轻松健身,尽情娱乐,一举两得。现代人工作生活学习频率快,通过跳交谊舞来放松一下,随着美妙的旋律,翩翩起舞,会令你心境开朗,心情舒畅,体型更加健美,长久跳舞可以保持青春永住,健康活力。 跳国标舞还能提高社交能力,人和人是要沟通的,这是社会的组成部分,人们平常有联欢、聚会和

国际标准交谊舞基本动作及级别介绍

国际标准交谊舞基本动作及级别介绍 根据英国舞蹈教师协会指定十种舞蹈教程步法规定如下:摩登舞(Modern) (一)华尔兹(Waltz) 铜牌级(Bronze): 1.Closed Change 并脚换步, 2.Natural Turn 右转 3.Reverse Turn 左转, 4.Natural soin Turn 右旋转 5.Whisk 叉形步 6.Chasse from P.P.侧行并步 7.Hesitation 犹豫步 8.Outside Change 外侧换步 9.Reverse Corte 左侧转 10.Back Whisk 后叉形步 11.Double Reverse Spin双左旋转 银牌级(Silver) 12.Drag Hesitation 犹豫拖步 13.Back Lock后退锁步 14.Impetus Turn 右推转 15.Telemark 转折步 16.Open Telemark 开式转折步 17.Cross Hesitation 交叉犹豫步 18.Wing 翼步 19.Open Impetus Turn 开式推转 20.Outside Spin 外侧疾转 21.Truning Lock 锁步转 22.Weave 纺织步 23.Weave from P.P 从开位起纺织步 24.Reverse Pivot 左撇转 25.Chasse To Right 右并步 金牌级(Gold) 26.Left Whisk 左叉形步 27.Follaway Whisk 并退叉形步 28.Cunirn Check 反截步 29.Closed Wing 闭式翼步 (二)探戈(Tango) 铜牌级(Bronze): 1.Walk 常步 2.Progressive Side Step 行进旁步 3.Closed Promenade 侧行并步 4.Lock Turn 摇转步 5.Open Reverse Turn分式左转 6.Back Corte 后侧步 7.Progressive Link 行进连步 8.Open Reverse Turn 分式左转结束9.Progressive Side Step Reverse Turn 行进旁步左转 10.Open Promenade 分式侧行步 11.R.F&L.F Lock Turn左、右摇转步 12.Natural Twist Turn 右拧转 13.Natural Promenade Turn 侧行右转 银牌级:(Silver) 14.Promenade Link 侧行边步 15.Basic Reverse Turn 基本左转 16.Back Open Promenade 后分式侧行步 17.Four Step 四快步 18.Promenade Fallaway 侧行并退步 19. Outside Swivel 外侧滑旋步 20.Brush Tap 刷点步 金牌级:(Gold) 21.Fallaway Four Step 四快步并退 22.The Over Sway 左弓步 23.Four Step Change 快步拧身 24.Chase 追逐步阻截 (三)狐步舞(Foxtrot) 铜牌级:(Bronze) 1.Feather Step 羽步 2.Three Step 三直步 3.Natural Turn 右转 4.Reverse Turn 左转 5. Impetus Turn 推转 6.Reverse Wave 左转波浪步 7.Telemark 转折步 8.Weave 纺织步 银牌级:(Silver) 9.Change of Direction 换向步 10.Open telemark 开式转折步 11.Top Spin 陀螺转 12.Hover Feather 盘旋羽步 13.Hover Telemark 盘旋转折步 14.Natural Telemark 右转折步 15.Natural Twist Turn 右拧转 16.Weave from P.P. 开式纺织步 17.Natural Turn With Outside Swivel 右转接外侧滑旋步 18.Open Impetus Turn 开式推转 19.Natural Weave 右纺织步 金牌级:(Gold) 20.Hover Cross 盘旋交叉步 21.Zig-Zag from P.P. Pivot 开式撇转开始的之字步

怎样跳交谊舞中四步

怎样跳交谊舞中四步 交谊舞中四步起源1:绝不可轻视交谊舞的重要舞种“中四步(福克斯)舞,因为它发源于国外发展在中国,是四步舞的首要舞种,规范的说:中四步舞是与狐步相对应的,就像慢三步与华尓兹的关系一样重要;所以很有必要把中四步舞的规范性基础理论和技术概述一下:中四步舞起源于英国,由当时一位喜剧演员“哈利.福克斯创编,因此曾名‘福克斯舞’。 跳交谊舞中四步音乐2:1910年,英国皇家舞蹈教师学会对交际舞某些舞种进行了整理,逐步从华尓兹、福克斯、探戈、伦巴、脚踏巴……等舞种进行了分支、提练、规范,才产生了国际标准舞相对应的舞种如华尓兹、狐步、探戈、伦巴、牛仔等;因其具有体育性、竞技性尓称为体育舞蹈。 二十世纪,福克斯舞传入我国因其速度、节奏与狐步舞基本相似而被称为中四步舞,是四步舞的首要舞种。 狐步舞的音乐可以跳中四步,(狐步舞曲速度30小节/分钟,中四步舞曲速度严格的说也只能是32—35小节/分钟)。 中四步舞音乐节拍:2/4拍; 舞曲速度:32—35小节/分钟;音乐节奏:强、弱; 舞姿:闭合式;舞步节奏:慢、慢、快快;基本步法:大、大、小小或大、大、小并; 舞步特点:节奏中速,步伐娇健,行云流水,两慢两快,慢为大步,快为小步;花步组合时步法的快慢及舞姿的分合可随意。

舞蹈风格:平稳大方,姿态从容,文雅优美,悠闲轻松,潇洒自如;运步富有弹性,没有停顿和逗留。 中四步是四步舞的中间速度,比慢四步跳起来更潇洒、自如、优美、花步组合多样。 因此中四步舞被称为“舞之柱。 全国广大交谊舞爱好者议论指出:“决不可用体育舞蹈与交谊舞混淆不清的几个基本步和花步组合定出条条框框束缚真正规范性交谊舞舞蹈艺术的全面高级发展。 因此建议;必须坚持实践科学发展观,以古今中外交谊舞规范理论为统领,以实践真正交谊舞的技术水平为引导,让广大交谊舞爱好者来检验,请真正具有交谊舞规范性理论和实践水平的专家作指导,这样才能真正有利于我国交谊舞全面规范而高级发展。

交谊舞舞步结构类型

1.基本奏步 严格他说,应当叫做基本旋回(Basic Figure)。它是以展现本舞种典型风格的形态出现的固走跳法。如华尔兹的方步、狐步的羽步和三直步、探戈的常步和连步等等。每一个旋回的步数是固定不变的。男进则女退,女进则男退;共舞双方的步伐完全呈对称形发展。 因此,前进基本步和后退基本步实际上是二种对称性交替的同义反复。 仅仅是以男伴的运动方向冠以区别性称谓已。 基本舞步在舞蹈中的作用十分重要,它是一切变化舞步的基础和前提。基本舞步做不好,其他变化是不可能跳好的交谊舞舞步结构的四种类型。由于它从根本上代表了本舞种的典型性风格,所以我们必须对它进行仔细的研究和剖析。在运步方法、体位关系、节奏处理、重心转移、升降变化、脚部动作的细微程序和空间流动的特定轨迹等等方面,都值得反复推敲和捉摸。我们可以这样说: 只要基本舞步的掌握 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那就意味着你已经敲开了通向自由王国的大门,因为炉火纯青的基本舞步,将赋予你强大的实力。无论在即兴发挥的自娱场合,还是在完成规定变化的比赛场上,都将使你立于不败之地。相反,假如忽视基本舞步的重要意义,或者因嫌其简单易学而不肯多下功夫,那么,最终必然限制你向更完美阶段的发展这一点应引起每一个爱好者的足够重视。 2.特型舞步 运用于所有舞种的特殊形态变化舞步,如滑步、锁步、刷步、反截步等等。这类舞步的功能在于连接、换脚、改变运动方向和趣昧性点缀。是竞技表演中常用的手段,而在自娱性场合中则较难使用 3.旋转性变化 既是转身舞步的发展,又是自成一格的类型性变化、它与转身舞步的区别有二:

一是转身舞步保留着基本旋回的主要特征,而旋转性变化则打破了这种限制;二是转身舞步的旋转度一般不超过135度,而旋转性变化则一般在180~360度以上的超量旋转中进行。旋转性变化的形态很多,变化极其丰富而繁杂、不过仍然是有规律可循的,从重心角度分类,有单脚旋转、锁式交替旋转和双脚重心的交叉式扭转等;从舞姿形态上分类,有并脚式旋转、开放式旋转和大舞姿旋转等等;而从运动方向和连接方式上看,则有“向后的”旋转,“迂回”交织的旋转,旋荡式的回转和盘旋式的终止等等。假如你热心参加比赛,并有为国争光的志向,在这一类变化的规律上,你应多花些功夫,以便设计出令人惊叹的连接和变化,在比赛场上一展英姿。以上的结构方式及其规律,只是一种认识的方法,它可以帮助你尽快地从自然状态的迷偶中解脱出来。对于具有相当水平的班交谊舞爱好者来说,你完全可以不受这种认识方法的制约而另辟蹈径。 4.转身译步 在保持基本旋回支要特点的基础上,改变行进方向的变化,称为转身舞步,转身变化的形式,有前进左转,后退左转、前进右转和后退右转四种。在学习和实际应用中,很多人容易在这四种形式中纠缠不清。为了帮助初学者渡过难关,也为了帮助具有一走水平的爱好者掌握动作设计的客观规律,现将转身舞步的人体运动规律简介如下: 前进xx,只能在左脚前进时开始; 前进右转,只能在右脚前进时开始; 后退xx,只能在右脚后退时开始; 后退右转,只能在左脚后退时开始; 为了有利于记忆和运用这一规律,可以把它简单表述为: 前进运动中的转身,方向与运动脚同侧; 后退运动中的转身,方向与运动脚相反。 除了高难度变化舞步之外,这一规律是铁的违则,必须严遵循。

浅谈拉丁舞学习心得 (2)

浅谈拉丁舞学习心得 拉丁舞又称拉丁风情舞或自由社交舞,内容包括伦巴、恰恰、牛仔舞、桑巴、斗牛舞。 作为一门选修课,我庆幸自己选择了舞蹈,我很热爱跳舞,因为舞蹈是一种表情的艺术,舞蹈家采用任何形式进行表演,都是通过特定的生活内容的表述,抒发舞者各种繁复多样的情感,使观众在审美中引起情感的共鸣,进而受到思想上的陶治和感染。所以我觉得舞蹈可以给人带来快乐,可以带观者进入舞者的世界,给人以美的享受,给人以心灵上的震撼。 一、以情带舞,以舞传情。 从舞蹈家内心之情,外化为具体可见的形象,再通过其所表现出的情感,唤起观众的共鸣。这样一个艺术传达过程,必须以情带舞和以舞传情,进而达到情景交融,引人入胜。以舞带情,是从无形到有形。即将以舞带情,是从无形到有形。即将孕育于舞蹈家内心的无形之情,凭借训练有素的人体外化为生动具体可感的舞蹈形象。而以舞传情,是化有形为无形。即通过饱含情感的舞蹈形象,激起观众的情感反应。丰富饱满的情感给舞蹈的展开提供了坚实的内心依据;性格化、美化,有高超技巧的舞又恰到好处的表现了内心的情。情与舞的统一创造了既有真实感又有形式美的舞蹈形象,进而引起观众的审美兴趣,产生了情感共鸣,从而完成了艺术传达任务。 二、动而合度,形变神真。 舞蹈最重要的特性是动作性,凡舞必动,不动不能成舞。但又非凡动皆能成舞,只有经过提炼美化、节律化的动作才可能成舞,这就需要讲究“动而合度”。人体的动从形式角度看可分三类,即形、质、势。形,有大小、方圆、高低、长短、曲直、正斜之分;质,有刚柔、粗细,强弱、轻重之别;势,有疾徐、动静、聚散、进退、沉升之态。这些对立的因素,如果能恰如其分地统一在人体动的过程中就谓之合度,达到了和谐,从而形成多样统一的舞蹈美。舞蹈艺术的动,除了要求具有形式美外,在内容的表达上也有个合度的问题,这就是合乎舞蹈反映生活的规律,正确处理再现与表现、形似与神似的关系。舞蹈反映社会生活、塑造艺术形象,不是直白地再现生活的原貌,如实地模拟人物的活动和事件过程,而主要表人物对于社会生活及其发展变化的情感反应,描绘在特定情景中人物内心的感情波澜和性格特征。再现是表现的导引,表现是再现的目的,二者不是排斥而是互补,共同为抒发人物的情感,所以,形虽变而情更真。这些变了形的、处于“似与不似”之间的动作和姿态能准确地表达人物的感情,同时还富于形式的美感,达到了形神兼备。

交谊舞慢三基本步伐

交谊舞慢三步基本步伐 交谊舞有慢三步和慢华尔兹国标的基本特点,应该是完全相同的,但表现形式不同。交谊舞是国标的下级,国标是高级别的,交谊舞是低级别的。所以,不能违背慢华尔兹国标舞的基本特点。 这个基本特点是什么呢?舞蹈家们的看法,我归纳起来是起伏、倾斜、波浪、摆荡四大特点。 但是,华尔兹是旋转的。因此,我认为应该是五大特点:起伏、倾斜、波浪、摆荡、旋转。 这五大特点要绝对相同,但是表现形式不能相同,二人转和法国歌剧不能相同。 所以,看交谊舞慢三步应该有啥玩法,应该围绕起伏、倾斜、波浪、摆荡、旋转这5大特点来进行,一条没有的,就不应该玩。 慢三的节奏 国标慢三是两低一高,俗称“降平升”,而交谊舞慢三要一低两高,俗称“降升升”。为什么呢? 1、音乐环境不一样。国标慢三的音乐都是世界名曲,你可以听听看,唱几遍“蓝色的哈瓦那”这一句。而交谊舞慢三的音乐都是一低两高,你自己可以唱一下电视剧《伤痕》的主题歌。最典型的:情切切,意惶惶--------,看看,是不是一低两高的降升升!呵呵!

2、玩法区别。国标没有中三,而交谊舞有中三。慢三走基本步,中三玩花样,交谊舞中三是要拉花的。一低两高才能拉起来花样,两低一高就不能了。降升升,你的手在空中有两拍时间,能拉花;降平升,你的手在空中只有一拍时间,就不能拉花了。 所以,交谊舞慢三、中三要降升升的节奏,不要和国标一样降平升。 为什么那么多人都错误地将慢三交谊舞搞成降平升呢? 1、舞蹈家不了解交谊舞。 2、平常舞厅基本都是交谊舞曲,玩国标的人并没有在国标舞曲中玩,所以导致他们很少有人关注音乐。 3、玩交谊舞的人水平差,没有识别能力,更没有编创能力。 交谊舞慢三步的降升升怎么走1-----脚 我们前边说过脚的关键性。 交谊舞慢三步的脚:1、脚跟;2、脚尖;3、脚尖。一个脚跟两个脚尖,这就是交谊舞慢三脚的走法。 会玩国标的也可以试试难度如何。一点不含糊,一个脚跟出去后,二、三时候两个脚尖一点不含糊地像芭蕾舞演员一样地戳在地上,纹丝不动,你试试?看看是不是玩国标的基本功就好?也试试自己的基本功到底有没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