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衡水中学物理最经典-物理建模系列(八) 天体运行中的“两种常见模型”

0衡水中学物理最经典-物理建模系列(八) 天体运行中的“两种常见模型”
0衡水中学物理最经典-物理建模系列(八) 天体运行中的“两种常见模型”

物理建模系列(八) 天体运行中的“两种常见模型”

1.双星模型 (1)模型构建

在天体运动中,将两颗彼此相距较近,且在相互之间万有引力作用下绕两者连线上的某点做周期相同的匀速圆周运动的行星称为双星.

(2)模型条件

①两颗星彼此相距较近.

②两颗星靠相互之间的万有引力做匀速圆周运动. ③两颗星绕同一圆心做圆周运动. (3)模型特点

①“向心力等大反向”——两颗星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力由它们之间的万有引力提供,故F 1=F 2,且方向相反,分别作用在两颗行星上,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②“周期、角速度相同”——两颗行星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周期、角速度相等. ③“半径反比”——圆心在两颗行星的连线上,且r 1+r 2=L ,两颗行星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半径与行星的质量成反比.

2.三星模型

例 (2018·河北定州中学摸底)双星系统中两个星球A 、B 的质量都是m ,相距L ,它们正围绕两者连线上某一点做匀速圆周运动.实际观测该系统的周期T 要小于按照力学理论计算出的周期理论值T 0,且T

T 0=k (k <1),于是有人猜测这可能是受到了一颗未发现的星球C

的影响,并认为C 位于A 、B 的连线正中间,相对A 、B 静止,则A 、B 组成的双星系统周期理论值T 0及C 的质量分别为( )

A .2π L 2

2Gm ,1+k 2

4k

m B .2π L 3

2Gm ,1-k 24k m C .2π

2Gm L 3,1+k

24k

m D .2π

L 3

2Gm ,1-k 24k

2m 【解析】 由题意知,A 、B 的运动周期相同,设轨道半径分别为r 1、r 2,对A 有,Gm 2

L

2

=m ????2πT 02r 1,对B 有,Gm 2

L

2=m ????2πT 02r 2,且r 1+r 2=L ,解得T 0=2π L 3

2Gm

;有C 存在时,设C 的质量为M ,A 、B 与C 之间的距离r ′1=r ′2=L 2,则Gm 2L 2+GMm r ′21=m ????2πT 2r 1,Gm 2L 2+

GMm r ′22

=m ????2πT 2r 2,解得T =2π

L 32G (m +4M ),T

T 0

m

m +4M

=k 得M =1-k 24k 2m .

【答案】 D

解答双星问题应注意“两等”“两不等”

(1)“两等”

①它们的角速度相等.

②双星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力由它们之间的万有引力提供,即它们受到的向心力大小总是相等的.

(2)“两不等”

①双星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圆心是它们连线上的一点,所以双星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半径与双星间的距离是不相等的,它们的轨道半径之和才等于它们间的距离.

②由m 1ω2r 1=m 2ω2r 2知由于m 1与m 2一般不相等,故r 1与r 2一般也不相等.

[高考真题]

1.(2016·课标卷Ⅲ,14)关于行星运动的规律,下列说法符合史实的是( ) A .开普勒在牛顿定律的基础上,导出了行星运动的规律 B .开普勒在天文观测数据的基础上,总结出了行星运动的规律

C .开普勒总结出了行星运动的规律,找出了行星按照这些规律运动的原因

D .开普勒总结出了行星运动的规律,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

【解析】 开普勒在天文观测数据的基础上,总结出了开普勒天体运动三定律,找出了行星运动的规律,而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A 、C 、D 错误,B 正确.

【答案】 B

2.(2014·课标卷Ⅱ,18)假设地球可视为质量均匀分布的球体.已知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在两极的大小为g 0;在赤道的大小为g ;地球自转的周期为T ;引力常量为G .地球的密度为( )

A.3πGT 2g 0-g

g 0 B .3πGT 2g 0g 0-g

C.3πGT

2 D .3πGT 2g 0

g

【解析】 由万有引力定律可知:在两极处G Mm R 2=mg 0,在赤道上:G Mm R 2=mg +m (2π

T )2R ,

地球的质量:M =43πR 3ρ,联立三式可得:ρ=3πGT 2g 0

g 0-g

,选项B 正确.

【答案】 B

3.(2015·课标卷Ⅱ,16)由于卫星的发射场不在赤道上,同步卫星发射后需要从转移轨道经过调整再进入地球同步轨道.当卫星在转移轨道上飞经赤道上空时,发动机点火,给卫星一附加速度,使卫星沿同步轨道运行.已知同步卫星的环绕速度约为3.1×103 m/s ,某次发射卫星飞经赤道上空时的速度为1.55×103 m/s ,此时卫星的高度与同步轨道的高度相同,转移轨道和同步轨道的夹角为30°,如图所示,发动机给卫星的附加速度的方向和大小约为( )

A .西偏北方向,1.9×103 m/s

B .东偏南方向,1.9×103 m/s

C .西偏北方向,2.7×103 m/s

D .东偏南方向,2.7×103 m/s

【解析】 附加速度Δv 与卫星飞经赤道上空时速度v 2及同步卫星的环绕速度v 1的矢

量关系如图所示.由余弦定理可知,Δv =v 21+v 2

2-2v 1v 2cos 30°

≈1.9×103 m/s ,方向东偏南方向,故B 正确,A 、C 、D 错误.

【答案】 B

[名校模拟]

4.(2018·山东临沂高三上学期期中)据报道,2020年前我国将发射8颗海洋系列卫星,包括2颗海洋动力环境卫星和2颗海陆雷达卫星(这4颗卫星均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以加强对黄岩岛、钓鱼岛及西沙群岛全部岛屿附近海域的监测.设海陆雷达卫星的轨道半径是海洋动力环境卫星的n 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在相同时间内,海陆雷达卫星到地心的连线扫过的面积与海洋动力环境卫星到地心的连线扫过的面积相等

B .海陆雷达卫星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半径的三次方与周期的平方之比等于海洋动力环境卫星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半径的三次方与周期的平方之比

C .海陆雷达卫星与海洋动力环境卫星角速度之比为n 3

2∶1

D .海陆雷达卫星与海洋动力环境卫星周期之比为1∶n 3

2

【解析】 由于轨道半径不同,相同时间内扫过的面积不相等,A 错;由开普勒第三定律r 3

T

2=k 可知,B 项正确;由ω=GM r 3∝r -32得,ω1∶ω2=n -3

2

∶1,由T =2πr 3

GM

得,T 1∶T 2=1∶n -3

2

,C 、D 均错.

【答案】 B

5.(2018·山东济南一中上学期期中)在未来的“星际穿越”中,某航天员降落在一颗不知名的行星表面上.该航天员从高h =L 处以初速度v 0水平抛出一个小球,小球落到星球表面时,与抛出点的距离是5L ,已知该星球的半径为R ,引力常量为G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该星球的质量M =v 20R

2

2GL

B .该星球的质量M =2v 20R

25GL

C .该星球的第一宇宙速度v =v 0 R 2L

D .该星球的第一宇宙速度v =v 0

R L

【解析】 在该星球表面处:mg =GMm R 2,g =GM R 2,x =v 0t ,y =1

2

gt 2=L ,t =

2L

g

,由5L =x 2

+y 2

,得g =v 202L ,M =v 20R

2

2GL

,该星球的第一宇宙速度v =gR =v 0

R

2L

,故A 、C 正确.

【答案】 AC

6.(2018·山东潍坊高三上学期期中)2017年8月16日凌晨,中国量子卫星“墨子”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目前“墨子”已进入离地面高度为h 的极地预定轨道(轨道可视为圆轨道),如图所示.若“墨子”从北纬30°的正上方按图示方向第一次运行至南纬60°正上方,所用时间为t ,已知地球半径为R ,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 ,引力常量为G ,忽略地球自转,由以上条件可知( )

A .地球的质量为gR

G

B .卫星运行的角速度为π

2t

C .卫星运行的线速度为πR

2t

D .卫星运行的线速度为π(R +h )

2t

【解析】 在地球表面Mg =GMm R 2,M =gR 2G ,A 错;第一次运行至南纬60°历时t =T

4,

而T =2πω,所以ω=π

2t ,B 对;v =ω(R +h )=π(R +h )2t

,C 错,D 对.

【答案】 BD

课时作业(十三) [基础小题练]

1.(2018·华中师大第一附中高三上学期期中)已知甲、乙两行星的半径之比为2∶1,环绕甲、乙两行星表面运行的两卫星周期之比为4∶1,则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

A .甲、乙两行星表面卫星的动能之比为1∶4

B .甲、乙两行星表面卫星的角速度之比为1∶4

C .甲、乙两行星的质量之比为1∶2

D .甲、乙两行星的第一宇宙速度之比为2∶1

【解析】 由GMm r 2=mrω2=m v 2

r

得 ω=

GM

r 3,v = GM r ,E k =1

2

m v 2, T =2π

ω

=2π

r 3

GM

,代入数据得M 甲∶M 乙=1∶2,ω甲∶ω乙=1∶4,v 甲∶v 乙=1∶2,卫星质量关系不知,不能比较动能大小.

【答案】 BC

2.天文学家新发现了太阳系外的一颗行星,这颗行星的体积是地球的a 倍,质量是地球的b 倍.已知某一近地卫星绕地球运动的周期约为T ,引力常量为G ,则该行星的平均密

度为( )

A.4πGb 2T 2a 2 B .4πa GT 2b

C.3πb GT 2a

D .

4πb

GT 2a

【解析】 对于近地卫星,设其质量为m ,地球的质量为M ,半径为R ,则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有,G Mm R 2=m ????2πT 2R ,得地球的质量M =4π2R 3GT 2,地球的密度为ρ=M 43πR 3=3πGT

2;已知行星的体积是地球的a 倍,质量是地球的b 倍,结合密度公式ρ=m

V ,得该行星的平均

密度是地球的b a 倍,所以该行星的平均密度为3πb

GT 2a

,故C 正确.

【答案】 C

3.双星运动是产生引力波的来源之一,假设宇宙中有一双星系统由a 、b 两颗星体组成,这两颗星体绕它们连线的某一点在万有引力作用下做匀速圆周运动,测得两星体的轨道半径之和为l 1,轨道半径之差为l 2,a 星体轨道半径大于b 星体轨道半径,a 星体的质量为m 1,引力常量为G ,则b 星体的周期为( )

A.2π2l 21(l 1-l 2)

Gm 1

B .2π2l 21(l 1+l 2)

Gm 1

C.

2π2l 21(l 1-l 2)

Gm 1(l 1+l 2)

D .

2π2l 21(l 1+l 2)

Gm 1(l 1-l 2)

【解析】 设a 星体运动的轨道半径为r 1,b 星体运动的轨道半径为r 2,则r 1+r 2=l 1,r 1-r 2=l 2,解得r 1=l 1+l 22,r 2=l 1-l 22,双星系统根据Gm 1m 2l 21=m 1????2πT 2r 1,Gm 1m 2l 21=m 2

????2πT 2r 2,得m 1m 2=r 2r 1,即双星系统中星体质量与轨道半径成反比,得b 星体的质量m 2=r 1m 1r 2=(l 1+l 2)m 1

l 1-l 2,a 、b 两星体运动周期相同,对a 星体有Gm 1m 2

l 21=m 1????2πT 2r 1,解得T =2π2l 21(l 1-l 2)

Gm 1

,A 选

项正确.

【答案】 A

4.(2018·江苏泰州高三上学期期中)2016年10月19日3时31分,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与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成功实现自动交会对接,此时天宫二号绕地飞行一圈时间为92.5 min ,而地球同步卫星绕地球一圈时间为24 h ,根据此两组数据我们能求出的是( )

A .天宫二号与地球同步卫星受到的地球引力之比

B .天宫二号与地球同步卫星的离地高度之比

C .天宫二号与地球同步卫星的线速度之比

D .天宫二号与地球同步卫星的加速度之比

【解析】 由F =GMm r 2及GMm r 2=mrω2

=m v 2r =ma 可知,ω=

GM

r 3

,T =2π r 3

GM

,a =GM

r

2,v =GM

r

,已知周期关系可确定半径关系,进而确定线速度关系,加速度关系,但由于不知天宫二号和同步卫星的质量关系,故所受地球引力关系不确定,地球半径未知,所以离地高度关系不确定,C 、D 正确.

【答案】 CD

5.(2018·安徽师大附中高三上学期期中)登上火星是人类的梦想,“嫦娥之父”欧阳自远透露:中国计划于2020年登陆火星.地球和火星的公转视为匀速圆周运动.忽略行星自转影响,火星和地球相比( )

A.B .火星的“第一宇宙速度”约为地球的第一宇宙速度的1.4倍 C .火星公转的向心加速度约为地球公转的向心加速度的0.43倍 D .火星公转的向心加速度约为地球公转的向心加速度的0.28倍 【解析】 根据第一宇宙速度公式v = GM

R (M 指中心天体太阳的质量),v 火v 地

=R 地

R 火

6.4×1063.4×10

6=1.4 ,故A 错误,B 正确.根据向心加速度公式a =GM

r 2(M 指中心天体太阳的质量),a 火a 地=r 2地

r 2火=(1.5×10112.3×1011

)2=0.43,故C 正确,D 错误.

【答案】 BC

6.(2018·山东泰安高三上学期期中)发射地球同步卫星时,先将卫星发射至近地圆轨道1,然后经点火,使其沿椭圆轨道2运行,最后再次点火,将卫星送入同步椭圆轨道3.轨道1、2相切于Q 点,轨道2、3相切于P 点.轨道3到地面的高度为h ,地球的半径为R ,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卫星在轨道3上的机械能大于在轨道1上的机械能

B .卫星在轨道3上的周期小于在轨道2上的周期

C .卫星在轨道2上经过Q 点时的速度小于它在轨道3上经过P 时的速度

D .卫星在轨道3上的线速度为v =R

g R +h

【解析】 卫星经历两次点火加速才转移至同步轨道3,在轨道3上的机械能肯定大于轨道1上的机械能,A 对;由T =2π

r 3

GM

可知,B 错;由于v =GM

r

,所以v 1>v 3,又轨道2上Q 点离心运动,由v Q >v 1可知v Q >v 3,所以v Q >v P ,C 错;将r =R +h ,GM =gR 2,代入v =

GM

r

得v =R g

R +h

,D 对. 【答案】 AD

[创新导向练]

7.巧思妙想——以“苹果”为话题考查天体运行规律

已知地球的半径为6.4×106 m ,地球自转的角速度为7.27×10-

5rad/s ,地球表面的重力

加速度为9.8 m/s 2,在地球表面发射卫星的第一宇宙速度为7.9×103 m/s ,第三宇宙速度为16.7×103 m/s ,月地中心间距离为3.84×108 m .假设地球上有一颗苹果树长到月球那么高,则当苹果脱离苹果树后,请根据此时苹果线速度的计算,判断苹果将不会( )

A .落回地面

B .成为地球的“苹果月亮”

C .成为地球的同步“苹果卫星”

D .飞向茫茫宇宙

【解析】 地球自转的角速度为7.27×10-

5rad/s ,月球到地球中心的距离为3.84×108 m ,

地球上有一棵苹果树长到了接近月球那么高,根据v =rω得:苹果的线速度为v =2.8×104 m/s ,第三宇宙速度为16.7×103 m/s ,由于苹果的线速度大于第三宇宙速度,所以苹果脱离苹果树后,将脱离太阳系的束缚,飞向茫茫宇宙,故A 、B 、C 正确.

【答案】 ABC

8.科学探索——以“一箭20星”为背景考查卫星运行参数

月球和地球的质量之比为a ∶1,半径之比为b ∶1,将一单摆由地球带到月球,将摆球从与地球表面相同高度处由静止释放(释放点高度低于悬点高度),释放时摆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相同,当摆球运动到最低点时,在月球上和地球上摆线对摆球的拉力之比为( )

A.b 2a B .a b 2

C.a 2b

D .b a

2

【解析】 设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 ,摆球释放的高度为h ,摆球运动到最低点有mgh =12m v 2,摆球在最低点有F -mg =m v 2l ,得F =mg +2mgh

l

,F 与g 成正比.在星球表面上有

GMm R 2=mg ,得g =GM R 2,故摆球在月球和地球上受到的拉力之比为a

b

2,B 选项正确. 【答案】 B

9.军事科技——以导弹拦截为背景考查万有引力定律知识

2016年1月27日,我国在境内再次成功地进行了陆基中段反导拦截技术试验,中段是指弹道导弹在大气层外空间依靠惯性飞行的一段.如图所示,一枚蓝军弹道导弹从地面上A 点发射升空,目标是攻击红军基地B 点,导弹升空后,红军反导预警系统立刻发现目标,从C 点发射拦截导弹,并在弹道导弹飞行中段的最高点D 将其击毁.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图中E 到D 过程,弹道导弹机械能不断增大

B .图中E 到D 过程,弹道导弹的加速度不断减小

C .弹道导弹在大气层外运动轨迹是以地心为焦点的椭圆

D .弹道导弹飞行至D 点时速度大于7.9 km/s

【解析】 图中E 到D 过程, 导弹在大气层外空间依靠惯性飞行,没有空气阻力,机械能不变,远离地球,轨道变大,速度减小,万有引力减小,所以加速度减小,在万有引力作用下,运动轨迹是以地心为焦点的椭圆,A 错误,B 、C 正确;第一宇宙速度是近地卫星的环绕速度,而D 点在大气层外部,所以轨道要大于近地卫星轨道,运行速度要小于第一宇宙速度,D 错误;故选B 、C.

【答案】 BC

10.探测火星——以火星探测为背景考查星体运行规律

随着人类航天事业的进步,太空探测越来越向深空发展,火星正在成为全球航天界的“宠儿”.我国计划于2020年发射火星探测器,一步实现绕、落、巡工程目标.假设某宇航员登上了火星,在其表面以初速度v 竖直上抛一小球(小球仅受火星的引力作用),小球上升的最大高度为h ,火星的直径为d ,引力常量为G ,则( )

A .火星的第一宇宙速度为v d h

B .火星的密度为3v 2

4πGhd

C .火星的质量为v 2d 22Gh

D .火星的“近火卫星”运行周期为2π

v

d h

【解析】 在火星表面竖直上抛的小球做匀减速直线运动,设火星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 ,第一宇宙速度为v 0,火星的自转周期为T ,则2gh =v 2

,得g =v 2

2h

,在火星表面的物体的

重力等于万有引力,也是在火星表面附近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mg =G Mm r 2=m (2π

T )2r ,又r

=d 2,M =4

3

πr 3·ρ,得:v 0=v d 4h ,M =v 2d 28Gh ,ρ=3v 24πGhd

,T =2πv dh

2

,故选B. 【答案】 B

[综合提升练]

11.(2018·山东淄博一中高三上学期期中)如图所示,火箭载着宇宙探测器飞向某行星,火箭内平台上还放有测试仪器.火箭从地面起飞时,以加速度g 0

2竖直向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g 0为地面附近的重力加速度),已知地球半径为R 0.

(1)到某一高度时,测试仪器对平台的压力是起飞前的17

18,求此时火箭离地面的高度h ;

(2)探测器与箭体分离后,进入行星表面附近的预定轨道,进行一系列科学实验和测量,若测得探测器环绕该行星运动的周期为T 0,试问:该行星的平均密度为多少?(假定行星为球体,且已知万有引力恒量为G )

【解析】 (1)火箭起飞前有:N 1=mg 0 火箭起飞后有:N 2-mg =mg 02 且有N 1N 2=17

18

GMm

R 2

=mg 0 GMm

(R +h )2

=mg

联立以上各式解得h =R

2

.

(2)设行星半径为r ,质量为M ,密度为ρ,则 GM 1m r 2=mr ????2πT 02由ρ=M 1V ,V =43πr 3得ρ=3πGT 20. 【答案】 (1)R 2 (2)3πGT 20

12.中国计划在2017年实现返回式月球软着陆器对月球进行科学探测,宇航员在月球上着陆后,自高h 处以初速度v 0水平抛出一小球,测出水平射程为L (这时月球表面可以看成是平坦的),已知月球半径为R ,万有引力常量为G .求:

(1)月球表面处的重力加速度及月球的质量M 月;

(2)如果要在月球上发射一颗绕月球运行的卫星,所需的最小发射速度为多大? (3)当着陆器绕距月球表面高H 的轨道上运动时,着陆器环绕月球运动的周期是多少? 【解析】 (1)设月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 ,由平抛运动规律有h =1

2gt 2①

L =v 0·t ②得g =2h v 20

L

2③

着陆器在月球表面所受的万有引力等于重力,GM 月m R 2=mg ④得M 月=2h v 20R

2

GL 2

(2)卫星绕月球表面运行,有GM 月m ′R 2

=m ′v 2R ⑥联立⑤⑥得v =v 0

L 2hR ⑦ (3)由牛顿第二定律有G M 月m (R +H )2

=m (R +H )4π2

T 2⑧联立⑤⑧得T =

2π2L 2(R +H )3

hR 2v 20

.

【答案】 (1)2h v 20L 2 2h v 20R

2

GL 2 (2)v 0L

2hR (3)2π2L 2(R +H )3

hR 2v 20

数学建模的经典模板

一、摘要 内容: (1)用1、2句话说明原问题中要解决的问题; (2)建立了什么模型(在数学上属于什么类型),建模的思想(思路),模型特点; (3)算法思想(求解思路),特色; (4)主要结果(数值结果,结论);(回答题目的全部“问题”) (5)模型优点,结果检验;模型检验,灵敏度分析,有无改进,推广 要求 (1)特色和创新之处必须在这里强调; (2)长度 (3)要确保准确、简明、条理、清晰、突出特色和创新点; 二、问题的提出 内容: 用自己的语言阐述背景,条件,要求;重点列出‘问题’也即要求; 要求: (1)不是题目的完整拷贝 (2)根据自己的理解,用自己的语言清楚简明的阐述背景、条件和要求; 三、条件假设 内容 (1)根据题目中的条件做出假设 (2)根据题目中的要求做出假设; 要求 (1)合理性最重要; (2)假设合理且全面,但不欣赏罗列大量的无关假设,关键性假设不能缺; (3)合理假设作用: 简化问题,明确问题,限定模型的适用范围 四、符号约定 五、问题分析 1.名词解释 2.问题的背景分析 3.问题分析 六、模型建立 抽象要求 (1)模型的主要类别:初等模型、微分方程模型、差分方程模型、概率模型、统计预测模型、

优化模型、决策模型、图论模型等 (2)几种常见的建模目的:(对应相对(1)的方法) 描述或解释现实世界的各类现象,常采用机理型分析方法,探索研究对象的内在规律性; 预测感兴趣的时间爱你是否会发生,或者事物的房展趋势,常采用数理统计或模拟的方法; 优化管理、决策或者控制事物,需要合理地定义可量化的评价指标及评价方法; (3)建模过程常见的几个要点: 模型的整体设计、合理的假设、建立数学结构、建立数学表达式; (4)模型的要求: 明确、合理、简洁、具有一般性; 例如:有些论文不给出明确的模型,只是就赛题所给的特殊情况,用凑得方法给出结果,虽然结果大致对,但缺乏一般性,不是建模的正确思路;((与第三点对应)) (5)鼓励创新,特别欣赏独树一帜、标新立异,但要合理 (6)避免出现罗列一系列的模型,又不做评价的现象; 具体要求: (1)基本模型:首先要有数学模型:数学公式、方案等;基本模型,要求完整,正确,简明(2)简化模型:要明确说明,简化思想,依据;简化后的模型尽可能给出; 七、模型求解 每一块内容包括:计算方法设计或选择、算法设计或选择、算法思想依据、步骤及实现、计算框图、所采用的软件名称 写作要求: 1、需要建立数学命题时:命题叙述要符合数学命题的表述规范,尽可能论证严密 2、需要说明计算方法或算法的原理、思想、依据、步骤。若采用现有软件,说明采用此软件的理由,软件名称 3、计算过程,中间结果可要可不要的,不要列出 4、设法算出合理的数值结果 5、最终数值结果的正确性或合理性是第一位的 6、对数值结果或模拟结果进行必要的检验。结果不正确、不合理、或误差大时,分析原因,对算法、计算方法、或模型进行修正、改进 7、题目中要求回答的问题,数值结果,结论,须一一列出 8、列数据问题:考虑是否需要列出多组数据,或额外数据对数据进行比较、分析,为各种方案的提出提供依据 9、结果表示:要集中,一目了然,直观,便于比较分析 ▲数值结果表示:精心设计表格;可能的话,用图形图表形式 ▲求解方案,用图示更好 10、必要时对问题解答,作定性或规律性的讨论。最后结论要明确 内容 (1)算法设计或选择,算法的思想依据,步骤; (2)引用或建立必要的数学命题和定理; (3)在不能给出精确解的情况下,需要给出不知一种解法(算法),并进行测试比较,给出

成都理工大学数学物理方程试题

《数学物理方程》模拟试题 一、填空题(3分10=30分) 1.说明物理现象初始状态的条件叫( ),说明边界上的约束情况的条件叫( ),二者统称为 ( ). 2.三维热传导齐次方程的一般形式是:( ) . 3 .在平面极坐标系下,拉普拉斯方程算符为 ( ) . 4.边界条件 是第 ( )类边界条件,其中为边界. 5.设函数的傅立叶变换式为,则方程的傅立叶变换 为 ( ) . 6.由贝塞尔函数的递推公式有 ( ) . 7.根据勒让德多项式的表达式有= ( ). 8.计算积分 ( ) . 9.勒让德多项式的微分表达式为( ) . ?f u n u S =+??)(σS ),(t x u ),(t U ω2 2 222x u a t u ??=??=)(0x J dx d )(3 1)(3202x P x P +=?-dx x P 2 1 12)]([)(1x P

10.二维拉普拉斯方程的基本解是() . 二、试用分离变量法求以下定解问题(30分):1. 2.?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 0,0 , 3 ,0 0 ,3 0, 2 3 2 2 2 2 2 ,0 x t u x x t x x u t u t t x u u u ? ? ? ? ?? ? ? ? = = = > < < ? ? = ? ? = = = x t x x u t u u u u t x x 2 ,0 ,0 ,4 0, 4 2 2

3. ???? ? ????<<=??===><<+??=??====20,0,8,00,20,162002022 222x t u t x x u t u t t x x u u u

高中物理-动量守恒常见模型练习

高中物理-动量守恒常见模型练习 一、弹性碰撞 1.如图,一条滑道由一段半径R =0.8 m 的14 圆弧轨道和一段长为L =3.2 m 水平轨道MN 组成,在M 点处放置一质量为m 的滑块B ,另一个质量也为m 的滑块A 从左侧最高点无初速度释放,A 、B 均可视为质点.已知圆弧轨道光滑,且A 与B 之间的碰撞无机械能损失(取g =10 m/s 2). (1)求A 滑块与B 滑块碰撞后的速度v A ′和v B ′; (2)若A 滑块与B 滑块碰撞后,B 滑块恰能达到N 点,则MN 段与B 滑块间的动摩擦因数 μ的大小为多少? 二、非弹性碰撞 2.如图所示,质量m =1.0 kg 的小球B 静止在光滑平台上,平台高h =0.80 m .一个质量为M =2.0 kg 的小球A 沿平台自左向右运动,与小球B 发生正碰,碰后小球B 的速度v B =6.0 m/s,小球A 落在水平地面的C 点,DC 间距离s =1.2 m .求: (1)碰撞结束时小球A 的速度v A ; (2)小球A 与小球B 碰撞前的速度v 0的大小. 三、完全非弹性碰撞 3.如图所示,圆管构成的半圆形轨道竖直固定在水平地面上,轨道半径为R,MN 为直径且与水 平面垂直,直径略小于圆管内径的小球A 以某一速度冲进轨道,到达半圆轨道最高点M 时与静止于该处的质量与A 相同的小球B 发生碰撞,碰后两球粘在一起飞出轨道,落地点距N 为2R.重力加速度为g,忽略圆管内径,空气阻力及各处摩擦均不计,求: (1)粘合后的两球从飞出轨道到落地的时间t ; (2)小球A 冲进轨道时速度v 的大小. 2、爆炸 1、碰撞

数学建模典型例题

一、人体重变化 某人的食量是10467焦/天,最基本新陈代谢要自动消耗其中的5038焦/天。每天的体育运动消耗热量大约是69焦/(千克?天)乘以他的体重(千克)。假设以脂肪形式贮存的热量100% 地有效,而1千克脂肪含热量41868焦。试研究此人体重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一、问题分析 人体重W(t)随时间t变化是由于消耗量和吸收量的差值所引起的,假设人体重随时间的变化是连续变化过程,因此可以通过研究在△t时间内体重W的变化值列出微分方程。 二、模型假设 1、以脂肪形式贮存的热量100%有效 2、当补充能量多于消耗能量时,多余能量以脂肪形式贮存 3、假设体重的变化是一个连续函数 4、初始体重为W0 三、模型建立 假设在△t时间内: 体重的变化量为W(t+△t)-W(t); 身体一天内的热量的剩余为(10467-5038-69*W(t)) 将其乘以△t即为一小段时间内剩下的热量; 转换成微分方程为:d[W(t+△t)-W(t)]=(10467-5038-69*W(t))dt; 四、模型求解 d(5429-69W)/(5429-69W)=-69dt/41686 W(0)=W0 解得: 5429-69W=(5429-69W0)e(-69t/41686) 即: W(t)=5429/69-(5429-69W0)/5429e(-69t/41686) 当t趋于无穷时,w=81; 二、投资策略模型 一、问题重述 一家公司要投资一个车队并尝试着决定保留汽车时间的最佳方案。5年后,它将卖出所有剩余汽车并让一家外围公司提供运输。在策划下一个5年计划时,这家公司评估在年i 的开始买进汽车并在年j的开始卖出汽车,将有净成本a ij(购入价减去折旧加上运营和维修成本)ij

数学物理方程第二版答案解析(平时课后知识题作业任务)

数学物理方程第二版答案 第一章. 波动方程 §1 方程的导出。定解条件 4. 绝对柔软逐条而均匀的弦线有一端固定,在它本身重力作用下,此线处于铅垂平衡位置,试导出此线的微小横振动方程。 解:如图2,设弦长为l ,弦的线密度为ρ,则x 点处的张力)(x T 为 )()(x l g x T -=ρ 且)(x T 的方向总是沿着弦在x 点处的切线方向。仍以),(t x u 表示弦上各点在时刻t 沿垂直于x 轴方向的位移,取弦段),,(x x x ?+则弦段两端张力在u 轴方向的投影分别为 )(sin ))(();(sin )(x x x x l g x x l g ?+?+--θρθρ 其中)(x θ表示)(x T 方向与x 轴的夹角 又 . sin x u tg ??=≈θθ 于是得运动方程 x u x x l t u x ???+-=???)]([22ρ∣x u x l g x x ??--?+][ρ∣g x ρ 利用微分中值定理,消去x ?,再令0→?x 得 ])[(2 2x u x l x g t u ??-??=??。 5. 验证 2 221),,(y x t t y x u --= 在锥2 22y x t -->0中都满足波动方程 222222y u x u t u ??+??=??证:函数2221),,(y x t t y x u --=在锥2 22y x t -->0内对变量t y x ,,有

二阶连续偏导数。且 t y x t t u ?---=??-2 3 222)( 22 52222 32222 2) (3) (t y x t y x t t u ?--+---=??- - )2()(2 2223 222y x t y x t ++?--=- x y x t x u ?--=??- 23 222)( ()() 225222232222 23x y x t y x t x u - ---+--=?? ( )()222 252222y x t y x t -+- -=- 同理 ()()222 25 2222 22y x t y x t y u +---=??- 所以 ()() .22 22 2225222222 2t u y x t y x t y u x u ??=++--=??+ ??- 即得所证。 §2 达朗贝尔公式、 波的传抪 3.利用传播波法,求解波动方程的特征问题(又称古尔沙问题) ??? ? ???==??=??=+=-).()(0022222x u x u x u a t u at x at x ψ? ())0()0(ψ?= 解:u(x,t)=F(x-at)+G(x+at) 令 x-at=0 得 )(x ?=F (0)+G (2x ) 令 x+at=0 得 )(x ψ=F (2x )+G(0)

高中物理牛顿运动定律问题中的几个常见模型专题辅导

高中物理牛顿运动定律问题中的几个常见模型 在有关牛顿运动定律的问题中,我们会经常遇到一些相似情景的问题,如果我们能够将这些常见的模型加以归纳、总结,就可以举一反三,达到做题少、见效快的目的了。 本文就一些常见模型进行归纳,希望能够给大家一点启发。 (1)几种自由滑行的加速度大小 注:①对图二、图三:若斜面光滑,则有a =gsin θ ②对图三:若a=0,即物块恰能沿斜面匀速下滑,有θμtan = ③若物块在同一斜面上既上滑又下滑,则有θ2gsin a a =+下上 ④对于阻力不变的上抛和下落,类似有g 2a a =+下上(相当于 90=θ) 例:如下图所示,粗糙的斜坡倾角α=30°,有一物体从点A 以某一初速度开始向上运动,经过2s 到达B 点速度恰好为零,然后从点B 返回点A 。已知点A 、B 间距离为16m ,求从点B 返回点A 所需的时间。(g=10m/s 2) 解:将第一过程逆向考虑,运动变成初速度为零,加速度为上a 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由2t a 21s 上上=,即2t a 2 116上上= 解得:2s /m 8a =上 由下上和ma gcos m -mgsin ma cos mg sin mg ==+θμθθμθ(这两个表达式必须要交待) 知2s /m 105.0102sin g 2a a =??==+θ下上 从而解得2s /m 2a =下 由2t a 21s 下下=,即2t a 2 116下下= 解得:s 4t =下

※本题在解题过程中,好多资料往往都是先解出摩擦因数μ,然后再去解下a ,这样一方面更为麻烦,另一方面也增加了出错的机会。显然,如果知道了上滑和下滑时加速度间的关系,问题就大为简便了。但由于这个结论不是课本上的,不可直接拿出来用,就如在圆周运动中常常要用到gr v =,如果直接用经结论就要被扣分一样, 这一点是我们今后在解题时必须要时刻加以注意的(下同)。 (2)图中水平桌面光滑,两种情况下加速度的区别在图四中,很容易知道M 的加速度为M mg a a M == 而在图五中,却容易错误地认为加速度大小与图四相同,实际上两者相差很大。 仔细分析后就会发现图五中的m 向下加速时,m 处于失重状态,其对绳子的拉力一定小于自身重力,加速度就不可能与图四相同了。只要设绳子上的拉力大小为T ,分别对M 、m 运用牛顿第二定律即可解出加速度大小为 m M mg a a a M m +=== (3)物体只受两个力作用下的两种加速度物体只受如图六F 、mg 两个力的作用,则 若加速度沿①方向,则a 1=gtan α 若加速度沿②方向,则a 2=gsin α 这种模型在作变速运动的车厢内悬挂小球(含圆锥摆类问题)、物块沿光滑斜面滑行、放在斜面上在推力作用下与斜面保持相对静止一起加速运动、火车转弯问题的讨论、单摆回复力等问题中经常碰到,我们应该能够做到非常熟练。 (4)光滑水平面上,一物体由静止开始在恒力F 1作用下运动时间t ,后将F 1反向,大小变为F 2,经相同时间回到原出发点,则有F 2=3F 1(证明略)。 该结论非常有用,如将力改为加速度则变为运动学问题,也可将其放到机械能的做功问题中去,还可放到电场的电容器求两次电量之比问题中去等。 (5)一小球由静止开始从斜面上滑下,到达斜面底部不计能量损失地进入同种材料的水平面上滑行一段距离后停止运动,若始末两点的连线与水平面的夹角为θ(如图所示),则有:θμtan =

数学物理方程期末考试试题(A)答案

孝感学院

解:设)()(t T x X u =代于方程得: 0''=+X X λ,0)1(''2=++T a T λ(8’) x C x C X λλsin cos 21+=,t a C t a C T 22211sin 1cos λλ+++= 由边值条件得: 22)( ,0l n C πλ== l x n t a A t a B u n n n πλλcos )1sin 1cos (221+++=∑∞= ?= l n dx l x n x l B 0cos )(2π?,?+=l n dx l x n x a l A 02cos )(12πψλ(15’) 证明:设代入方程: ?? ???====-=).(),(),(),0()(02102t g t l v t g t v x v v a v t xx t ? 设21,v v 都是方程的解设21v v v -=代入方程得: ?? ???====-=0),(,),0(0002t l v t v v v a v t xx t 由极值原理得0=v 唯一性得证。(8’)由 ≤-21v v ετ≤-2 1v v ,稳定性得证由u e v ct -=知u 的唯一性稳定性 得证。(15’)

解:设),(ηξp 是第一象限内一点,在该点放置单位点电荷,其对称点),(ηξ-p 格林函数: 22)()(1ln 21),,,(ηξπηξ-+-= y x y x G 22)()(1ln 21ηξπ++--y x (8’) ] )[(22220ηξπη+-=??-=??=x y G n G y 方程的解:dx x x f u ?+∞∞-+-=22)()(),(ηξπ ηηξ(15’) 五、证明下列初边值问题解的唯一性.(20分) ),,,()(2t z y x f u u u a u zz yy xx tt =++- ),,,(0z y x u t ?== ),,,(0 z y x u t t ψ== ).,,,(t z y x g u =Γ 其中,),,(,0Ω∈>z y x t Γ为Ω的边界. 解:设21,u u 都是方程的解设21u u u -=代入方程得: 0)(2=++-zz yy xx tt u u u a u 00==t u 00 ==t t u .0=Γu 设dxdydz u u u a u t E z y x t ])([21)(22222???Ω +++= =dt t dE )(dxdydz u u u u u u a u u zt z yt y xt x tt t ])([22???Ω +++ dxdydz u u u a u u zz yy xx tt t ])([[2 2??? Ω++-= 0=(10’)

物理学习中的常见运动模型

物理学习中的常见运动模型 高中物理知识就是在初中物理知识基础上进行延伸与发展的,其主要就是从表面的物理现象转向更加深入的物理研究。我们在对其进行学习的时候,可以清楚感受到物理运动知识的逐渐深入。本文就结合实际的例题,对高中物理中常见的一些运动模型进行分析。 物理这门学科中的知识点就是建设在现实客观事物上的,所以我们在对其进行学习的时候需要学习观察与思考,在实际中逐渐地总结经验,对一些物理的定义以及定律进行深入了解与掌握。这样才能够对运动相关的问题进行有效解答,并以此提升自己的解题效率与物理学习水平。 圆周运动模型 圆周运动就是曲线运动中十分关键的一个部分,我们在对其进行学习的时候已经先对曲线运动的相关规律进行了理解,在学习与解答圆周运动时就比较简单。而匀速圆周运动就是圆周运动知识点中比较常见的部分,在对其进行学习的时候我们要掌握线速度、角速度以及周期等相关的概念与之间的关系,这样才能够将定律使用到实际的例题中。在这里主要就是将匀速圆周运动作为例子进行讲解。 例题1:在地球的表面上有纬度不同的两个点,其分别就是a与b。若就是将地球当做一个球体,则ab两个点随着地球进行自转,同时进行匀速性的圆周运动,那么?@两个点在下面

哪个方面的大小就是一样的? A、线速度 B、角速度 C、加速度 D、轨道半径 解析:这道题目就是一道十分典型的运动问题,我们在对这种题型进行解答的时候,要首先对这种运动的相关规律进行理解。我们在学习匀速圆周运动的时候就知道:线速度V、角速度,周期T以及频率f之间的相互关系,在物理教材中也有详细的描写:v=2πr/T,ω=2π/T=2πf,v=rω等等相关的式子。因此在解答这道题目的时候我们就能够根据V=rω来断定AC都不正确,因此正确的答案只有B选项。 直线运动模型 高中物理中的直线运动分成了匀速直线运动与匀变速 直线运动。我们在对其进行学习的时候首先就需要对相关的基础性定义进行理解。例如其中将速度不变的直线运动称之为匀速直线运动,其特点就是物体在任何时间中经过的路程与时间的比值就是一定的,其中瞬时速度的大小与方向都不变,速度也不会发生变化,其中合外力就是零,公式就是:s=vt。但就是在实际生活化中就是不存在绝对匀速直线运动的,其只就是将一个实际运动进行相似的处理,这就是一种被理想化的运动模型。在这里主要就是将匀速直线运动进行阐述。 例题2:在一个匀速行驶的大巴中,一位同学正在往各个方向使用一样的力进行立定跳远,根据这个现象在以下选项中找出正确的说法。

数学建模典型例题(二)

6 小行星的轨道模型 问题 一天文学家要确定一颗小行星绕太阳运行的轨道,他在轨道平面内建立以太阳为原点的直角坐标系,在两坐标轴上取天文测量单位(一天文单位为地球到太阳的平均距离:1.4959787×1011m ).在5个不同的时间对小行星作了5次观察,测得轨道上5个点的坐标数据如表6.1. 表6.1 坐标数据 由Kepler (开普勒)第一定律知,小行星轨道为一椭圆.现需要建立椭圆的方程以供研究(注:椭圆的一般方程可表示为 012225423221=+++++y a x a y a xy a x a . 问题分析与建立模型 天文学家确定小行星运动的轨道时,他的依据是轨道上五个点的坐标数据: (x 1, y 1), (x 2, y 2), (x 3, y 3), (x 4, y 4), (x 5, y 5). 由Kepler 第一定律知,小行星轨道为一椭圆.而椭圆属于二次曲线,二次曲线的一般方程为012225423221=+++++y a x a y a xy a x a .为了确定方程中的五个待定 系数,将五个点的坐标分别代入上面的方程,得 ???? ?????-=++++-=++++-=++++-=++++-=++++.122212221222122212225554253552251454424344224 135342 3333223125242 232222211514213112211y a x a y a y x a x a , y a x a y a y x a x a ,y a x a y a y x a x a ,y a x a y a y x a x a ,y a x a y a y x a x a 这是一个包含五个未知数的线性方程组,写成矩阵

数学建模中常见的十大模型

数学建模常用的十大算法==转 (2011-07-24 16:13:14) 转载▼ 1. 蒙特卡罗算法。该算法又称随机性模拟算法,是通过计算机仿真来解决问题的算法,同时可以通过模拟来检验自己模型的正确性,几乎是比赛时必用的方法。 2. 数据拟合、参数估计、插值等数据处理算法。比赛中通常会遇到大量的数据需要处理,而处理数据的关键就在于这些算法,通常使用MA TLAB 作为工具。 3. 线性规划、整数规划、多元规划、二次规划等规划类算法。建模竞赛大多数问题属于最优化问题,很多时候这些问题可以用数学规划算法来描述,通常使用Lindo、Lingo 软件求解。 4. 图论算法。这类算法可以分为很多种,包括最短路、网络流、二分图等算法,涉及到图论的问题可以用这些方法解决,需要认真准备。 5. 动态规划、回溯搜索、分治算法、分支定界等计算机算法。这些算法是算法设计中比较常用的方法,竞赛中很多场合会用到。 6. 最优化理论的三大非经典算法:模拟退火算法、神经网络算法、遗传算法。这些问题是用来解决一些较困难的最优化问题的,对于有些问题非常有帮助,但是算法的实现比较困难,需慎重使用。 7. 网格算法和穷举法。两者都是暴力搜索最优点的算法,在很多竞赛题中有应用,当重点讨论模型本身而轻视算法的时候,可以使用这种暴力方案,最好使用一些高级语言作为编程工具。 8. 一些连续数据离散化方法。很多问题都是实际来的,数据可以是连续的,而计算机只能处理离散的数据,因此将其离散化后进行差分代替微分、求和代替积分等思想是非常重要的。 9. 数值分析算法。如果在比赛中采用高级语言进行编程的话,那些数值分析中常用的算法比如方程组求解、矩阵运算、函数积分等算法就需要额外编写库函数进行调用。 10. 图象处理算法。赛题中有一类问题与图形有关,即使问题与图形无关,论文中也会需要图片来说明问题,这些图形如何展示以及如何处理就是需要解决的问题,通常使用MA TLAB 进行处理。 以下将结合历年的竞赛题,对这十类算法进行详细地说明。 以下将结合历年的竞赛题,对这十类算法进行详细地说明。 2 十类算法的详细说明 2.1 蒙特卡罗算法 大多数建模赛题中都离不开计算机仿真,随机性模拟是非常常见的算法之一。 举个例子就是97 年的A 题,每个零件都有自己的标定值,也都有自己的容差等级,而求解最优的组合方案将要面对着的是一个极其复杂的公式和108 种容差选取方案,根本不可能去求解析解,那如何去找到最优的方案呢?随机性模拟搜索最优方案就是其中的一种方法,在每个零件可行的区间中按照正态分布随机的选取一个标定值和选取一个容差值作为一种方案,然后通过蒙特卡罗算法仿真出大量的方案,从中选取一个最佳的。另一个例子就是去年的彩票第二问,要求设计一种更好的方案,首先方案的优劣取决于很多复杂的因素,同样不可能刻画出一个模型进行求解,只能靠随机仿真模拟。 2.2 数据拟合、参数估计、插值等算法 数据拟合在很多赛题中有应用,与图形处理有关的问题很多与拟合有关系,一个例子就是98 年美国赛A 题,生物组织切片的三维插值处理,94 年A 题逢山开路,山体海拔高度的插值计算,还有吵的沸沸扬扬可能会考的“非典”问题也要用到数据拟合算法,观察数据的

数学建模中常见的十大模型讲课稿

数学建模中常见的十 大模型

精品文档 数学建模常用的十大算法==转 (2011-07-24 16:13:14) 转载▼ 1. 蒙特卡罗算法。该算法又称随机性模拟算法,是通过计算机仿真来解决问题的算法,同时可以通过模拟来检验自己模型的正确性,几乎是比赛时必用的方法。 2. 数据拟合、参数估计、插值等数据处理算法。比赛中通常会遇到大量的数据需要处理,而处理数据的关键就在于这些算法,通常使用MA TLAB 作为工具。 3. 线性规划、整数规划、多元规划、二次规划等规划类算法。建模竞赛大多数问题属于最优化问题,很多时候这些问题可以用数学规划算法来描述,通常使用Lindo、Lingo 软件求解。 4. 图论算法。这类算法可以分为很多种,包括最短路、网络流、二分图等算法,涉及到图论的问题可以用这些方法解决,需要认真准备。 5. 动态规划、回溯搜索、分治算法、分支定界等计算机算法。这些算法是算法设计中比较常用的方法,竞赛中很多场合会用到。 6. 最优化理论的三大非经典算法:模拟退火算法、神经网络算法、遗传算法。这些问题是用来解决一些较困难的最优化问题的,对于有些问题非常有帮助,但是算法的实现比较困难,需慎重使用。 7. 网格算法和穷举法。两者都是暴力搜索最优点的算法,在很多竞赛题中有应用,当重点讨论模型本身而轻视算法的时候,可以使用这种暴力方案,最好使用一些高级语言作为编程工具。 8. 一些连续数据离散化方法。很多问题都是实际来的,数据可以是连续的,而计算机只能处理离散的数据,因此将其离散化后进行差分代替微分、求和代替积分等思想是非常重要的。 9. 数值分析算法。如果在比赛中采用高级语言进行编程的话,那些数值分析中常用的算法比如方程组求解、矩阵运算、函数积分等算法就需要额外编写库函数进行调用。 10. 图象处理算法。赛题中有一类问题与图形有关,即使问题与图形无关,论文中也会需要图片来说明问题,这些图形如何展示以及如何处理就是需要解决的问题,通常使用MATLAB 进行处理。 以下将结合历年的竞赛题,对这十类算法进行详细地说明。 以下将结合历年的竞赛题,对这十类算法进行详细地说明。 2 十类算法的详细说明 2.1 蒙特卡罗算法 大多数建模赛题中都离不开计算机仿真,随机性模拟是非常常见的算法之一。 举个例子就是97 年的A 题,每个零件都有自己的标定值,也都有自己的容差等级,而求解最优的组合方案将要面对着的是一个极其复杂的公式和108 种容差选取方案,根本不可能去求解析解,那如何去找到最优的方案呢?随机性模拟搜索最优方案就是其中的一种方法,在每个零件可行的区间中按照正态分布随机的选取一个标定值和选取一个容差值作为一种方案,然后通过蒙特卡罗算法仿真出大量的方案,从中选取一个最佳的。另一个例子就是去年的彩票第二问,要求设计一种更好的方案,首先方案的优劣取决于很多复杂的因素,同样不可能刻画出一个模型进行求解,只能靠随机仿真模拟。 2.2 数据拟合、参数估计、插值等算法 数据拟合在很多赛题中有应用,与图形处理有关的问题很多与拟合有关系,一个例子就是98 年美国赛A 题,生物组织切片的三维插值处理,94 年A 题逢山开路,山体海拔高度的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最新数学物理方程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数学物理方程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一、求解方程(15分) ?????===-=+=-. )()(0002x u x u u a u at x at x xx tt ψ? 其中)0()0(ψ?=。 解:设? ??+=-at x at x ηξ=则方程变为: 0=ξηu ,)()(at x G at x F u ++-=(8’)由边值条件可得: )()0()2(),()2()0(x G x F x x G F ψ?=+=+ 由)0()0(ψ?=即得: )0()2 ()2( ),(?ψ?--++=at x at x t x u 。 二、利用变量分离法求解方程。(15分) ?????==≥==∈=-====)(,)(, 0,0,),(,00002x u x u t u u Q t x u a u t t t l x x xx tt ψ? 其中l x ≤≤0。0>a 为常数 解:设)()(t T x X u =代于方程得: 0''=+X X λ,0''2=+T a T λ(8’) x C x C X λλsin cos 21+=,at C at C T λλsin cos 21+= 由边值条件得:

21)( ,0l n C πλ== l x n at A at B u n n n πλλsin )sin cos (1+=∑∞= ?=l n dx l x n x l B 0sin )(2π?,?=l n dx l x n x an A 0sin )(2πψπ 三.证明方程02=--cu u a u xx t )0(≥c 具有狄利克雷边界条件的初边值问题解的唯一性与 稳定性. (15分) 证明:设u e v ct -=代入方程: ?? ???====-=).(),(),(),0()(02102t g t l v t g t v x v v a v t xx t ? 设21,v v 都是方程的解设21v v v -=代入方程得: ?? ???====-=0),(,),0(0002t l v t v v v a v t xx t 由极值原理得0=v 唯一性得证。(8’)由 ≤-21v v ετ≤-2 1v v ,稳定性得证由u e v ct -=知u 的唯一性稳定性 得证。 四.求解二维调和方程在半平面上的狄利克雷问题(15分). ,0,0>=++=?z u u u u zz yy xx ).(0x f u z == 解:设),,(ζηξp 是上半平面内一点,在该点放置单位点电荷,其对称点 ),,(?ηξ-p 格林函数: 222)()()(141 ),,,(?ηξπ ηξ-+-+--=z y x y x G 222)()()(141 ?ηξπ++-+-+z y x

高中物理常见的物理模型及分析

高三物理总复习 专题高中物理常见的物理模型 方法概述 高考命题以《考试大纲》为依据,考查学生对高中物理知识的掌握情况,体现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并重”的高中物理学习思想.每年各地的高考题为了避免雷同而千变万化、多姿多彩,但又总有一些共性,这些共性可粗略地总结如下: (1)选择题中一般都包含3~4道关于振动与波、原子物理、光学、热学的试题. (2)实验题以考查电路、电学测量为主,两道实验小题中出一道较新颖的设计性实验题的可能性较大. (3)试卷中下列常见的物理模型出现的概率较大:斜面问题、叠加体模型(包含子弹射入)、带电粒子的加速与偏转、天体问题(圆周运动)、轻绳(轻杆)连接体模型、传送带问题、含弹簧的连接体模型. 高考中常出现的物理模型中,有些问题在高考中变化较大,或者在前面专题中已有较全面的论述,在这里就不再论述和例举.斜面问题、叠加体模型、含弹簧的连接体模型等在高考中的地位特别重要,本专题就这几类模型进行归纳总结和强化训练;传送带问题在高考中出现的概率也较大,而且解题思路独特,本专题也略加论述. 热点、重点、难点 一、斜面问题 在每年各地的高考卷中几乎都有关于斜面模型的试题.如2009年高考全国理综卷Ⅰ第25题、北京理综卷第18题、天津理综卷第1题、上海物理卷第22题等,2008年高考全国理综卷Ⅰ第14题、全国理综卷Ⅱ第16题、北京理综卷第20题、江苏物理卷第7题和第15题等.在前面的复习中,我们对这一模型的例举和训练也比较多,遇到这类问题时,以下结论可以帮助大家更好、更快地理清解题思路和选择解题方法. 1.自由释放的滑块能在斜面上(如图9-1 甲所示)匀速下滑时,m与M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g tan θ. 图9-1甲 2.自由释放的滑块在斜面上(如图9-1 甲所示): (1)静止或匀速下滑时,斜面M对水平地面的静摩擦力为零; (2)加速下滑时,斜面对水平地面的静摩擦力水平向右; (3)减速下滑时,斜面对水平地面的静摩擦力水平向左. 3.自由释放的滑块在斜面上(如图9-1乙所示)匀速下滑时,M对水平地面的静摩擦力为零,这一过程中再在m上加上任何方向的作用力,(在m停止前)M对水平地面的静摩擦力依然为零(见一轮书中的方法概述). 图9-1乙 4.悬挂有物体的小车在斜面上滑行(如图9-2所示): 图9-2 (1)向下的加速度a=g sin θ时,悬绳稳定时将垂直于斜面; (2)向下的加速度a>g sin θ时,悬绳稳定时将偏离垂直方向向上; (3)向下的加速度a<g sin θ时,悬绳将偏离垂直方向向下. 5.在倾角为θ的斜面上以速度v0平抛一小球(如图9-3所示): 图9-3 (1)落到斜面上的时间t= 2v0tan θ g ; (2)落到斜面上时,速度的方向与水平方向的夹角α恒定,且tan α=2tan θ,与初速度无关; (3)经过t c= v0tan θ g 小球距斜面最远,最大距离d= (v0sin θ)2 2g cos θ . 6.如图9-4所示,当整体有向右的加速度a=g tan θ时,m能在斜面上保持相对静止. 图9-4 7.在如图9-5所示的物理模型中,当回路的总电阻恒定、导轨光滑时,ab棒所能达到的稳定速度v m= mgR sin θ B2L2 .

高中常用物理模型及解题思路

高中常用物理模型及解题思路 ◆1.连接体模型:是指运动中几个物体或叠放在一起、或并排挤放在一起、或用细绳、细杆联系在一起的物体组。解决这类问题的基本方法是整体法和隔离法。 整体法是指连接体内的物体间无相对运动时,可以把物体组作为整体,对整体用牛二定律列方程 隔离法是指在需要求连接体内各部分间的相互作用(如求相互间的压力或相互间的摩擦力等)时,把某物体从连接体中隔离出来进行分析的方法。 连接体的圆周运动:两球有相同的角速度;两球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单个球机械能不守恒) 与运动方向和有无摩擦(μ相同)无关,及与两物体放置的方式都无关。 平面、斜面、竖直都一样。只要两物体保持相对静止 记住:N= 211212 m F m F m m ++ (N 为两物体间相互作用力), 一起加速运动的物体的分子m 1F 2和m 2F 1两项的规律并能应用?F 2 12m m m N += 讨论:①F 1≠0;F 2=0 122F=(m +m )a N=m a N= 2 12 m F m m + ② F 1≠0;F 2≠0 N= 211212 m F m m m F ++ (20F =就是上面的情 况) F=211221m m g)(m m g)(m m ++ F=122112 m (m )m (m gsin )m m g θ++ F=A B B 12 m (m )m F m m g ++ F 1>F 2 m 1>m 2 N 1

高考常用24个物理模型

F m 高考常用24个物理模型 物理复习和做题时需要注意思考、善于归纳整理,对于例题做到触类旁通,举一反三, 把老师的知识和解题能力变成自己的知识和解题能力,下面是物理解题中常见的24个解题 模型,从力学、运动、电磁学、振动和波、光学到原子物理,基本涵盖高中物理知识的各个 方面。主要模型归纳整理如下: 模型一:超重和失重 系统的重心在竖直方向上有向上或向下的加速度(或此方向的分量a y) 向上超重(加速向上或减速向下)F=m(g+a); 向下失重(加速向下或减速上升) F=m(g-a) 难点:一个物体的运动导致系统重心的运动 绳剪断后台称示数铁木球的运动 系统重心向下加速用同体积的水去补充 斜面对地面的压力? 地面对斜面摩擦力? 导致系统重心如何运动? 模型二:斜面 搞清物体对斜面压力为零的临界条件 斜面固定:物体在斜面上情况由倾角和摩擦因素决定 μ=tgθ物体沿斜面匀速下滑或静止μ> tgθ物体静止于斜面 μ< tgθ物体沿斜面加速下滑a=g(sinθ一μcosθ) a θ

模型三:连接体 是指运动中几个物体或叠放在一起、或并排挤放在一起、或用细绳、细杆联系在一起的物体组。解决这类问题的基本方法是整体法和隔离法。 整体法:指连接体内的物体间无相对运动时,可以把物体组作为整体,对整体用牛二定律列方程。 隔离法:指在需要求连接体内各部分间的相互作用(如求相互间的压力或相互间的摩擦力等)时,把某物体从连接体中隔离出来进行分析的方法。 连接体的圆周运动:两球有相同的角速度;两球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单个球机械能不守恒) 与运动方向和有无摩擦(μ相同)无关,及与两物体放置的方式都无关。 平面、斜面、竖直都一样。只要两物体保持相对静止 记住:N= 211212 m F m F m m ++ (N 为两物体间相互作用力), 一起加速运动的物体的分子m 1F 2和m 2F 1两项的规律并能应用?F 2 12m m m N += 讨论:①F 1≠0;F 2=0 122F=(m +m )a N=m a N=212 m F m m + ② F 1≠0;F 2≠0 N= 211212 m F m m m F ++ (2 0F =是上面的情 况) F=2 11221m m g)(m m g)(m m ++ F=122112 m (m )m (m gsin )m m g θ++ F=A B B 12 m (m )m F m m g ++ F 1>F 2 m 1>m 2 N 1

数学建模中常见的十大模型

数学建模中常见的十大 模型 Document serial number【KKGB-LBS98YT-BS8CB-BSUT-BST108】

数学建模常用的十大算法==转 (2011-07-24 16:13:14) 1. 蒙特卡罗算法。该算法又称随机性模拟算法,是通过计算机仿真来解决问题的算法,同时可以通过模拟来检验自己模型的正确性,几乎是比赛时必用的方法。 2. 数据拟合、参数估计、插值等数据处理算法。比赛中通常会遇到大量的数据需要处理,而处理数据的关键就在于这些算法,通常使用MATLAB 作为工具。 3. 线性规划、整数规划、多元规划、二次规划等规划类算法。建模竞赛大多数问题属于最优化问题,很多时候这些问题可以用数学规划算法来描述,通常使用Lindo、Lingo 软件求解。 4. 图论算法。这类算法可以分为很多种,包括最短路、网络流、二分图等算法,涉及到图论的问题可以用这些方法解决,需要认真准备。 5. 动态规划、回溯搜索、分治算法、分支定界等计算机算法。这些算法是算法设计中比较常用的方法,竞赛中很多场合会用到。 6. 最优化理论的三大非经典算法:模拟退火算法、神经网络算法、遗传算法。这些问题是用来解决一些较困难的最优化问题的,对于有些问题非常有帮助,但是算法的实现比较困难,需慎重使用。 7. 网格算法和穷举法。两者都是暴力搜索最优点的算法,在很多竞赛题中有应用,当重点讨论模型本身而轻视算法的时候,可以使用这种暴力方案,最好使用一些高级语言作为编程工具。

8. 一些连续数据离散化方法。很多问题都是实际来的,数据可以是连续的,而计算机只能处理离散的数据,因此将其离散化后进行差分代替微分、求和代替积分等思想是非常重要的。 9. 数值分析算法。如果在比赛中采用高级语言进行编程的话,那些数值分析中常用的算法比如方程组求解、矩阵运算、函数积分等算法就需要额外编写库函数进行调用。 10. 图象处理算法。赛题中有一类问题与图形有关,即使问题与图形无关,论文中也会需要图片来说明问题,这些图形如何展示以及如何处理就是需要解决的问题,通常使用MATLAB 进行处理。 以下将结合历年的竞赛题,对这十类算法进行详细地说明。 以下将结合历年的竞赛题,对这十类算法进行详细地说明。 2 十类算法的详细说明 蒙特卡罗算法 大多数建模赛题中都离不开计算机仿真,随机性模拟是非常常见的算法之一。 举个例子就是97 年的A 题,每个零件都有自己的标定值,也都有自己的容差等级,而求解最优的组合方案将要面对着的是一个极其复杂的公式和108 种容差选取方案,根本不可能去求解析解,那如何去找到最优的方案呢随机性模拟搜索最优方案就是其中的一种方法,在每个零件可行的区间中按照正态分布随机的选取一个标定值和选取一个容差值作为一种方案,然后通过蒙特卡罗算法仿真出大量的方案,从中选取一个最佳的。另一个例子就是去年的彩票第二问,要求设计一种更好的方案,首先方案的优劣取决于很多复杂的因素,同样不可能刻画出一个模型进行求解,只能靠随机仿真模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