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与生物传感器

化学与生物传感器
化学与生物传感器

第八章化学与生物传感器

8.1化学传感器

8.1.1 电位型电化学传感器原理

8.1.2 离子敏感器件

8.1.2.1 ISFET的结构与工作原理8.1.2.2 ISFET的特点和应用

8.1.3 气敏传感器

8.1.3.1气敏半导体材料的导电机理8.1.3.2 电阻型气敏器件

8.1.3.3 非电阻型气敏器件

8.2生物传感器

8.2.1 酶传感器

8.2.1.1酶反应

8.2.1.2酶传感器

8.2.2 微生物传感器

8.2.2.1微生物反应

8.2.2.2微生物传感器

8.2.3免疫传感器

8.2.3.1免疫学反应

8.2.3.2免疫传感器

8.2.4生物组织传感器

8.2.5 光生物传感器

思考题

第八章化学与生物传感器

作为信息变换手段之一的化学传感器,是应化学反应产生的电化学现象及根据化学反应中产生的各种信息(如光效应、热效应、场效应和质量变化)来设计的各种精密而灵敏的探测装置。此类传感器用于检测及测量特定的某种或多种化学物质,因此化学传感器必须具有对待测化学物质的形状或分子结构选择性俘获的功能(接受器功能)和将俘获的化学量有效转换为电信号的功能(转换器功能)。

用固定化生物成分或生物体作为敏感元件的传感器称为生物传感器。生物传感器实际上是化学传感器的子系统,但也常冠以其名单独作专题考虑。此类传感器检测及测量的待分析物质也可是纯化学物质(甚至是无机物),尽管其生物组分是目标分析物,关键不同之处在于其识别元件在性质上是生物质。

本章对化学传感器主要介绍离子敏感器件和气敏传感器;对生物传感器将介绍酶、微生物、抗体等传感器。

8.1化学传感器

化学传感器包括电化学传感器、光化学传感器、质量化学传感器和热化学传感器。

根据转换的电信号种类不同,可将电化学传感器分为电流型化学传感器、电位型化学传感器和电阻型化学传感器。本节只涉及到电位型化学传感器和电阻型化学传感器,在生物传感器一节中有关于光化学传感器、质量化学传感器的介绍。

8.1.1 电位型电化学传感器原理

有三种基本电化学过程适用于构成传感器:

1.电位法:测量零电流下的电池电位;

2. 伏安法(电流法):在电池电位间设置氧化(或还原)电位来测量电池的电流;

3. 电导法:用一交流电桥方法来测量电池的电导。

这里只讨论电位法。将一金属条(例如银)置于一含离子的溶液(如银离子)中,沿着金属和溶液的界面会产生电荷分布(图 8-1),这就产生了人们所说的电子压力,通常称为电位。此电位不能直接测量取得,需要两个这样的电极与电解质的组合,其中每一个称作半电池,这样一个组合称作电化学电池(图 8-2)。两组半电池内部通过一电导桥或膜将电路相连,然后,在两电极外端连接一测量电位的装置,该电路可用来测定电池的电动势(emf),其值为两个半电池电极间的电位差。电动势数值大小取决于几个因素:①电极材料;②各个半电池内的溶液性质及浓度;③通过膜(或盐桥)的液体接界电位。

图8-1 将一金属电极浸在电解液中为一半电池

图8-2 两个半电池电极组合成一完整的电池

图 8-3 氢电极与其它半电池相连接

在标准状态,氢气分压为101325Pa ,温度为298K(25℃),定义氢的标准电极电位为零(电位E 0=0V ),可决定另一电极电位。由于氢电极不方便,常用饱和甘汞电极作参考电极(电位E 0=0.24V )。溶液浓度与测量电极电位的关系由能斯特方程确定,基本能斯持方程是从基础热力学方程导出的对数关系式

[][]???

? ??+=R O E x E lg 06.00 式(8-1) 式中 E-测量电极电位,V ;

E 0-参考电极电位,V ;

[Ox]-溶液中氧化性物质浓度(活度),mol/L ;

[R]- 溶液中还原性物质浓度(活度),mol/L ,金属电极[R]=1。

8.1.2 离子敏感器件

离子敏感器件是一种对离子具有选择敏感作用的场效应晶体管。它是由离子选择性电极(ISE )与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MOSFET )组合而成,简称ISFET 。IS -FET 是用来测量溶液(或体液)中的离子活度的微型固态电化学敏感器件。

8.1.2.1 ISFET 的结构与工作原理

为了介绍离子敏感器件的工作原理,必须对场效应晶体管的结构和特性有个基本了解。

一、MOFET 的结构和特性

用半导体工艺制作的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的典型结构如图8-4所示。它

的衬底材料为P 型硅。用扩散法做两个N +区,分别称为源(S )和漏(D ),在漏源之间的

P 型硅表面,生长一薄层SiO 2,在SiO 2上再蒸发一层金属Al ,称为栅电极,用G 所示。

在栅极不加偏压时,栅氧化层下面的硅是P型,而源漏是N型,故源漏之间不导通。

图8-4 MOSFET

当栅源之间加正向偏压V GS,且有V GS>V T(阈电压)时,则栅氧化层下面的硅就反型,从P型变为N型。这个N型区就将源区和漏区连接起来,起导电通道的作用,称为沟道,此时MOSFET就进人工作状态。这种类型称为N沟道增强型MOFET。我们的讨论以此为例。

在MOSFET的栅电极加上大于V T的正偏压后,源漏之间加电压V DS,则源和漏之间就有电流流通,用I DS表示。I DS的大小随V GS和V DS的大小而变化,其变化规律即MOS-FET的电流电压特性,图8-5所示是其输出特性和转移特性曲线。所谓转移特性曲线是指漏源电压V DS一定时,漏源电流I DS与栅源电压V GS之间的关系曲线。由图可见,当V GS<V T 时,MOSFET的表面沟道尚未形成,故无漏源电流;当V DS>V T时,MOSFE才开启,此时I SD随V GS的增加而加大。阈电压V T的定义是当V DS=0时,要使源和漏之间的半导体表面刚开始形成导电沟道时,所需加的栅源电压。电压的大小除了与衬底材料的性质有关外,还与SiO2层中的电荷数及金属与半导体之间的功函数差有关,离子敏传感器正是利用V T的这一特性来进行工作的。

图8-5 N沟增强型MOSFET特性

(a)输出特性;(b)转移特性

二、离子敏传感器的结构与工作原理

前面我们已经简要介绍了MOSFET的结构和特征。如果将普通的MOSFET的金属栅去掉,让绝缘体氧化层直接与溶液相接触,或者将栅极用铂膜作引出线,并在铂膜上涂覆一层离子敏感膜,就构成了一只ISFET。如图8-6所示。

图8-6 敏感膜涂覆在MOSFET

栅极上的ISFET 示意图

1-MOSFET ;2-铂膜;3-敏感膜

MOS 场效应晶体管是利用金属栅上所加电压大小来控制漏源电流的;ISFET 则是利用其对溶液中离子有选择作用而改变栅极电位,以此来控制漏源电流变化的。

当将ISFET 插入溶液时,被测溶液与敏感膜接触处就会产生一定的界面电势,其大小决定于溶液中被测离子的活度,这一界面电势的大小将直接影响V T 的值。如果以a i 表示响应离子的活度,则当被测溶液中的干扰离子影响极小时,阈值电压可用下式表示:

a V i T S C lg += 式(8-2)

式中的C 、S ,对一定的器件、一定的溶液而言,在固定参考电极电位时是常数,因此ISFET 的阈值电压与被测溶液中的离子活度的对数成线性关系。根据场效应晶体管的工作原理,漏源电流的大小又与V T 的值有关。因此,ISFET 的漏源电流将随溶液中离子活度的变化而变化。在一定条件下,I DS 与a i 的对数呈线性关系,于是就可以从中确定离子的活度。

关于ISFET 的敏感膜对溶液中离子活度的响应机理,许多学者曾提出过各种理论解释,目前尚在发展之中。下面我们以无机绝缘栅的ISFET 为例,简述其工作机理。 无机绝缘栅ISFET 是将普通MOSFET 的金属栅去掉,使无机绝缘栅SiO 2兼作敏感膜直

接与溶液接触,这种栅对溶液中的H +离子将产生响应。若在SiO 2上再淀积一层无机物S 3N 4

或Al 2O 3,则除了对H +响应外,对N +也有响应。

根据电化学观点,敏感膜与溶液界面可分如下两种情况:

(1)非极性界面 这种界面至少可让一种带电粒子通过,界面产生电势的大小取决于

电子或离子的交换作用。可以认为,在H +-ISFET 的表面存在着Si -OH 、Al -OH 等羟基

(中性基因),当H +-ISFET 浸渍于电解质溶液时,在其界面处将会产生水化胶层,并存在

如下平衡:

表面离解的MO -

基团和电解质溶液中一侧的水合阳离子之间形成双电层。MO 一基团的电

荷密度随溶液中H +离子浓度而变化,H +浓度越大,则界面电势变化也越大。其电荷分布的

大致情况如图8-7所示,它说明了溶液中H +离子浓度将对界面电势产生影响,从而改变阈

电压V T 的值。

(2)极性界面 这种界面不允许带电粒子通过或传递极缓慢,此时界面电势的情况取决于带电粒子的表面吸附或偶极子的定向排列作用。当ISFET 插入溶液时,表面由于吸附离子而使电荷增加,从而加大了电势差。其电荷分布大致情况如图8-8所示,图中虚线代表由于吸附而增加的电荷密度。

图8-7 ISFET 非极性界面电荷分布示意图图8-8 ISFET极性界面电荷分布示意图

8.1.2.2ISFET的特点和应用

一、ISFET的特点

根据以上介绍的ISFET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可知,它具有以下特点:

(1)ISFET具有MOSFET输入阻抗高,输出阻抗低的特点,因此器件本身就能完成由高阻抗到低阻抗的变换,同时具有展宽频带和对信号进行放大的作用,这将使测量仪器大为简化。

(2)ISFET是全固态化结构,因此具有体积小,重量轻,机械强度大等特点,特别适合于生物体内和高压条件下的测量使用。

(3)由于利用了成熟的半导体微细加工工艺技术,并将敏感材料直接附着于半导体器件上,因此,敏感膜可以做得很薄,一般可小于100nm。这可使ISFET的水化时间很短,从而使离子活度的响应速度很快,响应时间可小于1s。

(4)由于ISFET是利用半导体集成电路工艺制造的,这对实现集成化和多种离子多功能化十分有利,易于将信息转换部分和信号放大检出部分与敏感器件集成在一块芯片上,实现整个系统的智能化、小型化和全固态化。

(5)由ISFET的结构特点可见,离子敏感材料与场效应晶体管的源漏之间是互相绝缘的,是依靠敏感膜与绝缘体界面电位的变化来控制沟道中源漏电流变化的。因此,无需考虑离子敏感材料导电性问题,这就可在包括绝缘材料在内的广泛材料领域中找到更多更好的离子敏感材料。

二、ISFET的应用

ISFET可以用来测量离子敏感电极(ISE)所不能测量的生物体中的微小区域和微量离子,因此,它在生物医学领域中具有很强的生命力。此外,在环境保护、化工自控、矿山、土壤水文以及家庭生活等各个方面都有其应用,有关这方面的例子简单介绍如下:(1)对生物体液中无机离子的检测临床医学和生理学的主要检查对象是人或动物的体液,其中包括血液、脑髓液、脊髓液、汗液和尿液等。体液中某种无机离子的微量变化都与身体某个器官的病变有关,因此,利用ISFET迅速而准确地检测出体液中某种离子的变化,就可以为正确诊断、治疗及抢救提供可靠的依据。

(2)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ISFET也广泛应用在大气污染的监测中。监测大气污染的内容很多,譬如通过检测雨水成分中各种离子的浓度,可以监测大气污染的情况及查明污染的原因。另外,用ISFET对江河湖海中鱼类及其他动物血液中有关离子的检测,可以确定水域污染的情况及其对生物体的影响。用ISFET对植物不同生长期体内离子的检测,可以研究植物在不同生长期对营养成分的需求情况,以及土壤污染对植物生长的影响等。

(3)在其他方面的应用由于ISFET具有小型化、全固态化的优点,因此对被检样品影响很小。这样,在食品发酵工业中,可以用ISFET直接测量发酵面粉的酸碱度,随时监视发酵情况和质量。又如,厨师用ISFET通过对煮面面汤pH值的测量和控制,可以做出美味可口的面条;使用微型ISFET既可随时检测水果的酸甜情况,又可保证水果完好无损;应用ISFET还可以检测药品纯度以及洗涤剂的浓度。随着对ISFET研制工作的广泛深入开展,可以预期它的应用领域将越来越广泛,地位也将越来越重要。

8.1.3 气敏传感器

早在20世纪30年代就已发现氧化亚铜的导电率随水蒸气的吸附而发生改变,其后又发现其它许多金属氧化物也都具有气敏效应。20世纪60年代研制成功了SnO2气敏元件,从此进入了实用阶段。这些金属氧化物都是利用陶瓷工艺制成的具有半导体特性的材料,因此称之谓半导体陶瓷(简称半导瓷)。由于半导瓷与半导体单晶相比,具有工艺简单、制作方便、价格低廉等优点,因此已用它制作了多种具有实用价值的敏感元件,例如各种电阻型的气敏器件,其敏感材料多是SnO2。此外,由于把对氢的敏感性,目前已发展了其它非电阻型的气敏器件,例如把栅MOSFET等。本节主要讨论用SnO2制作的三种电阻型气敏器件,适当介绍其它气敏器件。

8.1.3.1气敏半导体材料的导电机理

气敏半导体材料SnO2是N型半导体,它的导电机理可以用吸附效应来解释。图8-9(a)为烧结体N型半导瓷的模型,它是多晶体,晶粒内部电阻较低,晶粒间界有较高的电阻,图中分别以空白部分和黑点示意表示。导电通路的等效电路如图8-9(b)所示,图中R n为颈部等效电阻,R b为晶粒的等效体电阻,R s晶粒的等效表面电阻。其中R b的阻值较低,它不受吸附气体影响,R s和R n则受吸附气体所控制,且R n>R b,R s>R b。由于R s被R b所短路,因而图(b)可简化为图(c)只由颈部等效电阻R n串联而成的等效电路。由此可见,半导瓷气敏电阻的阻值将随吸附气体的数量和种类而改变。

这类半导瓷气敏电阻工作时通常都需要加热,器件在加热到稳定状态的情况下,当有气体吸附时,吸附分子首先在表面自由地扩散,失去其功能。其间一部分分子蒸发,一部分分子就固定在吸附处。此时,如果材料的功函数小于吸附分子的电子亲和力,则吸附,分子将从材料夺取电子而变成负离子吸附;如果材料的功函数大于吸附分子的离解能,吸附分子将向材料释放电子而成为正离子吸附。O2和N O x倾向于负离子吸附,称为氧化型气体;H2、CO、碳氧化合物和酒类倾向于正离子吸附,称为还原型气体。当氧化型气体吸附到N型半导体上时,将使载流子减少,从而使材料的电阻率增大,器件阻值变大。还原型气体吸附到N型半导体上时,将使载流子增多,材料电阻率下降。图8-10为气体吸附到N型半导体上时所产生的器件阻值变化情况,根据这一特性,就可以从阻值变化的情况得知吸附气体的种类和浓度。

SnO2气敏半导瓷对许多可燃性气体,如氢、一氧化碳、甲烷、乙醇、丙酮等都有较高的灵敏度;掺加Pd(钯石棉,PdCl2)、Mo(钼粉、钼酸)、Ga等杂质的SnO2元件可在常温下工作,对烟雾的灵敏度有明显的增加,可供制造常温工作的烟雾报警器。

图8-9 气敏半导瓷吸附效应模型

(a)烧结体模型;(b)(c)等效电路

图8-10 N型半导体吸附气体时的器件阻值变化

8.1.3.2电阻型气敏器件

目前使用较广泛的是电阻型气敏器件,按其结构又可分为烧结型、薄膜型和厚膜型三种,下面分别予以介绍。

一、烧结型气敏器件

这类器件以半导瓷SnO2为基体材料(其粒度在1μm以下),添加不同杂质,采用传统制陶方法烧结。烧结时埋入加热线和测量电极,制成管芯,最后将加热丝和测量电极焊在管座上,加特制外壳构成器件。烧结型器件的结构示于图8-11(a)。

烧结型器件的一致性较差,机械强度也不高,但它价格便宜,工作寿命长,因此目前仍得到广泛应用。

二、薄膜型气敏器件

薄膜型气敏器件的结构如图8-11(b)所示,采用蒸发或溅射方法在石英基片上形成一薄层氧化物半导体薄膜。实测表明SnO2和ZnO薄膜的气敏特性最好,但这种薄膜为物理性附着系统,器件之间的性能差异仍较大。

三、厚膜型气敏器件

它是用SnO2或ZnO等材料与3%~15%(重量)的硅凝胶混合制成能印刷的厚膜胶,把厚膜胶用丝网印制到事先安装有铂电极的Al2O3基片上,以400~800℃烧结1小时制成。

其结构如图8-11(c)所示。厚膜工艺制成的元件一致性较好,机械强度高,适于批量生产,是一种有前途的器件。

以上三类气敏器件都附有加热器,在实用时,加热器能使附着在探测部分油雾、尘埃等烧掉,同时加速气体的吸附,从而提高了器件的灵敏度和响应速度。一般加热到200~400℃,具体温度视掺杂质不同而异。这些气敏器件的优点是:工艺简单、价格便宜、使用方便、对气体浓度变化时的响应快,即使在低浓度(3000mg/kg)下,灵敏度也很高。其缺点在于:稳定性差、老化较快、气体识别能力不强、各器件之间的特性差异大等。为了扬长避短,目前正开展各项研究,以提高其气体识别能力及稳定性。

图8-11 电阻型气敏器件结构

(a)烧结型;(b)薄膜型;(c)厚膜型

各种可燃性气体的浓度与SnO2半导瓷气敏器件的电阻变化率的关系如图8-12所示。对各种气体的相对灵敏度,可通过不同的烧结条件和添加增感剂进行调整。一般说,烧结型SnO2气敏器件在低浓度下灵敏度高,而高浓度下趋于稳定值。这一特点非常适宜检测低浓度微量气体。因此,这种器件常用来检查可燃性气体的泄漏、定限报警等。目前,检测液化石油气、管道煤气、NH3等气体泄漏传感器已付诸实际应用。但是,由于选择性比较差,在应用时还应充分考虑共存的其他气体的影响。同时,其价格也应降到用户能接受的程度。

SnO2气敏器件易受环境温湿度的影响,图8-13给出了温湿度综合特性曲线。由于环境温湿度对气敏器件的特性有影响,在使用时要加温湿度补偿,或选用温湿度性能好的气敏器件。

除了电阻型气敏器件以外,目前已发展了多种利用其他物理特性的气敏器件。譬如用硅单晶制成的对氢气敏感的把栅MOS场效应晶体管,Pd-Si、MIS二极管和Pd-MOS二极管等,这是气敏器件发展中值得注意的动向。

图8-12 各种可燃气体的浓度与气敏器件电阻变化率的关系

图8-13 SnO2气敏器件温湿度特性

8.1.3.3 非电阻型气敏器件

非电阻型气敏器件是利用MOS二极管的电容-电压特性(C-V特性)的变化,和MOS场效应晶体管(MOSFET)的阈值电压的变化等物理特性做成的半导体气敏器件。这类器件可应用目前成熟的集成电路工艺来制造,其重复性和稳定性大为改善,性能价格比得以提高,并使器件的集成化和智能化成为可能。

一、MOS二极管气敏器件

MOS二极管的结构和等效电路示于图8-14。在P型半导体硅芯片上,采用热氧化工艺生长一层厚度为50~100nm左右的SiO2层,然后再在其上蒸发一层金属薄膜,作为栅电极。SiO2层电容C ax是固定不变的,Si-SiO2界面的电容Cs是外加电压的函数。所以总电容C 是栅偏压的函数,其函数关系称为该MOS管的C-V特性。由于Pd在吸附H2以后,会使它的功函数降低,这将引起MOS管的C-V特性向负偏压方向平移,如图8-15所示,据此

生物传感器的研究现状及应用

生物传感器的研究现状及应用 生物传感器?这个熟悉但又概念模糊的名词最近不断出现在媒体报道上,生物传感器相关的研究项目陆续获得巨额的研究资助,显示出越来越受重视的前景。要掌握生命科学研究的前研信息,争取好的研究课题和资金,你怎能不了解生物传感器? 让我们来看看生物通最近的一些报道: 英国纽卡斯尔大学科学家研发了可用于检测肿瘤蛋白以及耐药性MASA细菌的微型生物传感器。该系统利用一个回旋装置来检测,类似导航系统和气袋的原理。振荡晶片的大小类似于一颗尘埃尺寸,有望可使医生诊断和监测常见类型的肿瘤,获得最佳治疗方案。该装置可以鉴定肿瘤标志物-蛋白以及其它肿瘤细胞产生的丰度不同的生物分子。该小组下一步目标是把检测系统做成一个手持式系统,更加快速方便地检测组织样品。欧共体已经拨款1200万欧元资金给该小组,以使该技术进一步完善。 苏格兰IntermediaryTechnologyInstitutes计划投资1亿2千万英镑发展“生物传感器平台(BiosensorPlatform)”——一种治疗诊断技术。作为将诊断和治疗疾病结合在一起的新兴疗法,能够在诊断的同时,提出适合不同病人的治疗方案,可以降低疾病诊断和医学临床的费用与复杂性,同时具备提供疾病发展和药品疗效成果的能力。目前该技术已被使用在某些乳癌的治疗上,只需在事前做些特殊的测试,即可根据结果决定适合的疗程。这个技术更被医学界视为未来疾病疗程的主流。 来自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研究者使用GeneFluidics开发的新型生物传感器来鉴定引起感染的特定革兰氏阴性菌,该结果表明利用微型电化学传感器芯片已经可以用于人临床样本的细菌检查。GeneFluidics'16-sensor上的芯片包被了UCLA设计的特异的遗传探针。临床样本直接加到芯片上,然后其电化学信号被多通道阅读器获取。根据传感器上信号的变化来判断尿路感染的细菌种类。从样品收集到结果仅需45分钟。比传统方法(需要2天时间)

我国电化学生物传感器的研究进展.

第12卷第6期重庆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12月 收稿日期:2010-07-20 基金项目:重庆市教委科学技术研究资助项目(KJ101315 作者简介:刘艳(1968-,女,四川乐山人,副教授,研究方向为电化学传感器。 在生命科学研究和医学临床检验中,需对各种各样的生物大分子进行选择性测定。据统计,全世界每年要进行数亿次免疫学和遗传学病理检验。常用的检验小型化分析装置和检测方法,成为目前现代分析化学研究领域的前沿课题。 1962年,Clark 提出将生物和传感器联用的设 想,并制得一种新型分析装置“酶电极”。这为生命科学打开一扇新的大门,酶电极也成为发展最早的一类生物传感器。生物传感器结合具有分子识别作用的生物体成分(酶、微生物、动植物组织切片、抗原和抗体、核酸或生物体本身(细胞、细胞器、组织作为敏感元件与理化换能器,能产生间断的或连续的信号,信号强度与被分析物浓度成比例。 电化学生物传感器是将生物活性材料(敏感元件与电化学换能器(即电化学电极结合起来组成的生物传感器。当前,电化学生物传感器技术已在环境监测、临床检验、食品和药物分析、生化分析[2-4]等研究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本文在此综述电化学生物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分类及几个当今研究的热点。 1 电化学生物传感器概述 1.1 电化学生物传感器的原理 电化学生物传感器是将生物活性材料(敏感元

件与电化学换能器(即电化学电极结合起来组成的生物传感器。当电化学池中溶液的化学成分变化时,电极上流过的电流或电极表面与溶液的电势差会随之发生变化,这样通过测定电流或电势的 变化就可以获取溶液成分或相应的化学反应的变化信息。 电化学生物传感器是在上述电化学传感器原理的基础上,以具有生物活性的物质作为识别元件,通过特定反应使被测成分消耗或产生相应化学计量数的电活性物质,从而将被测成分的浓度或活度变化转换成与其相关的电活性物质的浓度变化,并通过电极获取电流或电位信息,最后实现特定物质的检测。如图1所示,这类传感器中使用的生物活性材料包括酶、微生物、细胞、组织、抗体、抗原等等。 图1电化学生物传感器的工作原理 1.2电化学生物传感器的类别 生物传感器主要包括生物敏感膜和换能器两部 分。按照敏感元件所用生物材料的不同,电化学生物传感器分为酶电极传感器、微生物电极传感器、电化学免疫传感器、组织电极与细胞器电极传感器、电化学DNA 传感器等,其中酶电极由于其高效、专一、反应条件温和且具有化学放大作用而成为电化学生物传感器的研究主流。 按照检测信号的不同,电化学生物传感器可分 我国电化学生物传感器的研究进展 刘 艳 (长江师范学院,重庆408100 摘

光电化学生物传感器的研究与应用

光电化学生物传感器的研究与应用 陈洪渊* 南京大学,南京,210093 *Email: hychen@https://www.360docs.net/doc/e012107158.html, 光电化学过程是指分子、离子以及固体物质在光的作用下,因吸收光子而使电子处于激发态继而产生电荷传递的过程。光电化学传感是基于物质的光电转化特性而建立起来的一种新兴的检测技术。待测物与光电化学活性物质之间的直接/间接相互作用,或者生物识别过程前后所产生的光电流(或光电压)的变化与待测物浓度之间的关系, 是光电化学传感定量的基础。在光电化学检测中,与电化学发光检测恰好相反,光被用作激发源来激发光活性物质,通过光激发所产生的电信号作为检测信号。由于采用不同能量形式的激发与检测信号,和电化学发光检测相同的是,光电化学传感的背景信号要比传统的电化学方法低。研究表明,在采用相同或类似的流程对同一种物质进行检测时,光电化学方法获得的检测限通常要比电化学方法低一个数量级。此外,由于利用电信号响应, 同传统的光学方法相比, 光电化学检测仪器设备简单、价格低廉且易于微型化。因此,这种方法在生物分析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近年发展十分迅速。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可以预期,光电化学传感将在生物分子测定、环境监测、食品安全、新药研究和医学卫生等诸多领域发挥重要作用。目前,光电化学应用于生物传感器的各个主要研究方向,如DNA传感器、免疫传感器以及酶催化型传感器等方面都取得了迅速的发展。 本文将以本研究组现有相关工作为例,对光电化学生物传感的基本概念、原理与应用及当前的发展趋势作一扼要的评述,以期为光电化学生物传感器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一定的启示。 参考文献 [1] Zhao W W, Yu P P, Xu J J, Chen H Y. Electrochem. Commun., 2011, 13, 495—497 [2] Zhao W W, Wang J, Xu J J, Chen H Y. Chem. Commun., 2011, 47, 10990—10992 [3] Zhao W W, Tian C Y, Xu J J, Chen H Y. Chem. Commun., 2012, 48, 895—897 [4] Zhao W W, Dong X Y, Wang J, Kong F Y, Xu J J, Chen H Y. Chem. Commun., 2012, 48, doi: 10.1039/C2CC17942C [5] Zhao W W, Ma Z Y, Yu P P, Dong X Y, Xu J J, Chen H Y. Anal. Chem., 2012, 84, 917—923

生物传感器

生物传感器 信研1402 摘要:生物传感器是一种以生物活性单元为敏感元件,结合化学、物理转换元件,对被分析物具有高度选择性的装置,它具有灵敏度高、检测速度快、操作简便、成本低、可进行连续动态监测等优点。本文在介绍生物传感器发展现状、组成及工作原理以及输入输出信号的基础上,对生物传感器的应用进行了综述。 引言 生物传感器技术是一个非常活跃的工程技术研究领域,它与生物信息学、生物芯片、生物控制论、仿生学、生物计算机等学科一起处在生命科学和信息科学的交叉区域,是发展生物技术必不可少的一种先进的检测与监控装置。 一、生物传感器组成 生物传感器(biosensor),是一种对生物物质敏感并将其浓度转换为电信号进行检测的仪器。 生物传感器利用生物活性物质选择性的识别和测定实现测量,主要由两大部分组成(如图1所示):一为功能识别物质(分子识别元件又称生物敏感膜),由其去识别被测目标,是可以引起某种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的主要功能元件。分子识别部分是生物传感器选择性测定的基础;其二是电、光信号转换装置(换能器),由其把被测物所产生的化学反应转换成便于传输的电信号或光信号。 图1.生物传感器组成结构图

生物传感器识别和检测待测物的一般反应过程为:首先,待测物分子与识别元素接触;然后,识别元素把待测物分子从样品中分离出来;接着,转换器将识别反应相应的信号转换成可分析的化学或物理信号;最后,使用现代分析仪器对输出的信号进行相应的转换,将输出信号转化为可识别的信号。 二、工作原理 生物传感器工作方式分为两种:直接转换为电信号和间接转换为电信号型,间接型是将化学信号、光信号或者热信号等其他信号转换为电信号。 图2.生物传感器工作原理图 三、生物传感器的分类 根据识别元素的不同,生物传感器可分为酶免疫传感器、细胞传感器、微生物传感器、传感器等,,根据输出信号产生的方式生物传感器可分为生物亲和型传感器或催化型生物传感器等。也可依据分子的类型进行分类生物传感器的命名与其分类一一对应,为清晰描述一个传感器的性质,也可将同一传感器在不同领域的分类叠加,如以蛋白质为分子,酶为识别元素,电化学为表征手段的生物传感器可称为蛋白质酶电化学传感器或是酶电化学蛋白质传感器。根据所用换能器和监测物理量、化学量和生物量可分为电化学生物传感器光学生物传感器。 光化学生物传感器是基于待测物能够引起传感器表面某种特定指示剂光吸

纳米电化学生物传感器重点

收稿:2008年3月, 收修改稿:2008年8月 *深圳大学科研启动基金项目(No. 200818 资助**通讯联系人 e 2mail:yang hp@https://www.360docs.net/doc/e012107158.html,. cn 纳米电化学生物传感器 * 杨海朋 ** 陈仕国李春辉陈东成戈早川 (深圳大学材料学院深圳市特种功能材料重点实验室深圳518060 摘要纳米电化学生物传感器是将纳米材料作为一种新型的生物传感介质, 与特异性分子识别物质如酶、抗原P 抗体、D NA 等相结合, 并以电化学信号为检测信 号的分析器件。本文简要介绍了生物传感器的分类和纳米材料在电化学生物传感器中的应用及其优势, 综述了近年来各类纳米电化学生物传感器在生物检测方面的研究进展, 包括纳米颗粒生物传感器, 纳米管、纳米棒、纳米纤维与纳米线生物传感器, 以及纳米片与纳米阵列生物传感器等。 关键词生物传感器电化学传感器纳米材料生物活性物质固定化 中图分类号:O65711; TP212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2281X(2009 0120210207 Nanomaterials Based Electrochemical Biosensors Y ang Haipeng **

Chen Shiguo Li Chunhui Chen Dongche ng Ge Zaochuan (Shenzhen Key Laboratory of Special Functional M aterials, College of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Shenzhen University, Shenzhen 518060, China Abstract Biosensors w hich utilize immobilized bioac tive compounds (such as enz ymes, antigen, antibody, D N A, etc. f or the c onversion of the target analytes into electroc he mically detectable products is one of the most widely used detection methods and have become an area of wide ranging research activity. The advances in biocompatible nano technology make it possible to develop ne w biosensors. A variety of biosensors with high sensitivity and excellent reproducibility based on nano technology have been reported in recent years. In this paper, the development of the researches on nano amperometric biosensor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branches of biosensors, is revie wed. Nanoscale architectures here involve nano 2particles, nano 2wires and nano 2rods, nano 2sheet, nano 2array, and carbon nanotube, etc. Remarkable sensitivity and stability have been achieved by coupling immobilized bioactive compounds and these nanomaterials. Key words biosensors; electroche mistry sensors; nanomaterials; bioactive compounds; immobiliz ation Contents 1 Introduction to biosensors 2 Nanomaterials based electrochemical biosensors 2. 1 Challenges and developments of biosensors 2. 2 Introduction of nanomaterials 2. 3 Nanomaterials based electrochemical biosensors 2. 3. 1 Nano particles based electrochemical biosensors

生物传感器综述

生物传感器综述

————————————————————————————————作者: ————————————————————————————————日期: ?

生物传感器课程论文 论文题目:生物传感器技术在环境分析 与检测方面的应用研究进展专业: 分析化学 姓名:雷杰 学号:12015130529 指导教师:晋晓勇 时间:2015年10月23日

生物传感器技术在环境分析与检测方面的应用研究进展 摘要:生物传感器作为一类新兴传感器,它是以生物分子敏感元件,将化学信号、热信号、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或者直接产生电信号予以放大输出,从而得到检测结果。文章综述了生物传感器在环境监测,包括水环境、大气环境等领域的应用和最新进展,并展望了环境监测生物传感器的发展前景及发展方向。 关键词:生物传感器技术;环境分析检测;

0.前言 生物传感器这门课属于分析化学和生物化学的一门交叉学科,它涉及到生物化学、电化学等多个基础学科。就目前生物传感器研究的历史阶段,它仍然处于十分活跃的研究阶段,生物传感器的研究逐渐变得专业化、微型化、集成化、也有一些生物相容的生物传感器,生物可控和智能化的传感器制成[1]。基于生物传感器的基本结构和性能,从它的选择性,稳定性,灵敏度和传感器系统的集成化发展的特点和趋势,科研人员主要研究生物传感器在医疗、食品工业和环境监测等方面,它的发展对生产生活都有极大影响,尤其是生物传感器专一性好、易操作、设备简单、可现场检测、便携式、测量快速准确、适用范围广,从而深受研究者的青睐。本文主要概述了近三年来生物传感器在环境分析与检测方面的应用研究,从而对以后生物传感器技术的研究有所帮助与借鉴。 1.生物传感器技术 1.1生物传感器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生物传感器主要是由生物识别和信号分析两部分组成。生物识别部分是由具有分子识别能力的生物敏感识别元件构成,包括细胞、生物素、酶、抗体及核酸。信号分析部分通常叫换能器。它们的工作原理一般是根据物质电化学、光学、质量、热量、磁性等,物理化学性质将被分析物与生物识别元件之间反应的信号转变成易检测、量化的另一种信号,比如电信号、焚光信号等,再经过信号读取设备的转换过程,最终得到可以对分析物进行定性或定量检测的数据[2]。 生物传感器识别和检测待测物的工作原理:首先,待测物分子与识别元素接触;然后,识别元素把待测物分子从样品中分离出来;接着,转换器将识别反应相应的信号转换成可分析的化学或物理信号;最后,使用现代分析仪器对输出的信号进行相应的转换,将输出信号转化为可识别的信号。生物传感器的各个部分包括分析装置、仪器和系统也由此构成。生物传感器中的识别元素决定了传感器的特异性,是生物定性识别的决定因素;识别元素与待测分子的亲合力,以及换能器和检测仪表的精密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传感器的灵敏度和响应速度。

光电化学综述

光电化学传感器的应用研究进展 摘要:光电化学传感器是基于物质的光电转换特性确定待测物浓度的一类检测装置。光电化学检测方法灵敏度高、设备简单、易于微型化,已经成为一种极具应用潜力的分析方法。本文主要介绍光电化学传感器的工作机理、特点和应用,并对有代表性的实验进行了一定的讲述和总结。 关键词:光电化学;传感器 一、引言 20世纪70年代,人们就开始研究光照下半导体电极的电化学行为,并逐渐发展成为一门新学科——光电化学。目前,光电化学是当前电化学领域中十分活跃的一个研究方向,它是光伏打电池、光电催化、光解和光电合成等实际应用的基础。光电化学过程即光作用下的电化学过程,在光照射条件下,物质中电子从基态跃迁到激发态,进而产生电荷传递。与电化学反应相类似,在光电化学反应体系中也会产生电流的流动。因此,利用光电化学反应可以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或电能,通过其逆过程则可以把化学能或电能转换为光能。 待测物与光电化学活性物质之间的物理、化学相互作用产生的光电流或光电压的变化与待测物的浓度间的关系,是传感器定量的基础。以光电化学原理建立起来的这种分析方法,其检测过程和电致化学发光正好相反,用光信号作为激发源,检测的是电化学信号。和电化学发光的检测过程类似,都是采用不同形式的激发和检测信号,背景信号较低,因此,光电化学可能达到与电致化学发光相当的高灵敏度。由于采用电化学检测,同光学检测相比,其设备价廉。 二、光电化学的概述 1、光电化学的工作机理 要了解光电化学的工作原理,首先得研究光催化技术。光催化反应的本质是指在受光的激发后,催化剂表面产生的电子空穴对分别与氧化性物质和还原性物质相互作用的电化学过程。这里以半导体二氧化钛(TiO )为例介绍一下光电化 2 学的工作原理。 半导体TiO 具有由价带和导带所构成的带隙,价带由一系列填满电子的轨道构 2 成,而导带是由一系列未填充电子的轨道所构成。当半导体近表面区在受到能量

光电化学传感器的研究进展_王光丽

中国科学B辑:化学 2009年 第39卷 第11期: 1336~1347 https://www.360docs.net/doc/e012107158.html, https://www.360docs.net/doc/e012107158.html, 1336 《中国科学》杂志社SCIENCE IN CHINA PRESS 光电化学传感器的研究进展 王光丽, 徐静娟, 陈洪渊* 生命分析化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南京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南京210093 * 通讯作者, E-mail: hychen@https://www.360docs.net/doc/e012107158.html, 收稿日期: 2009-08-11; 接受日期: 2009-09-03 摘要光电化学传感器是基于物质的光电转换特性确定待测物浓度的一类检测装置. 光电化学检测方法灵敏度高、设备简单、易于微型化, 已经成为一种极具应用潜力的分析方法. 本文主要介绍光电化学传感器的基本原理、特点、分类, 并对有代表性的研究和发展前景做了总结和评述. 关键词光电化学传感器综述 1引言 光电化学过程是指分子、离子或半导体材料等因吸收光子而使电子受激发产生的电荷传递, 从而实现光能向电能的转化过程. 具有光电化学活性的物质受光激发后发生电荷分离或电荷传递过程, 从而形成光电压或者光电流. 具有光电转换性质的材料主要分为4类. (1)无机光电材料: 这类材料主要指无机化合物构成的半导体光电材料, 如Si、TiO2、CdS、CuInSe2等[1]. (2)有机光电材料: 常用的有机类光电材料主要是有机小分子光电材料和高分子聚合物材料. 小分子材料如卟啉类、酞菁类、偶氮类、叶绿素、噬菌调理素等[2~4]; 高分子聚合物材料主要有聚对苯撑乙烯(PPV)衍生物、聚噻吩(PT)衍生物等[5]. (3)复合材料: 复合材料主要是由有机光电材料或者配合物光电材料与无机光电材料复合形成, 也可以是两种禁带宽度不同的无机半导体材料复合形成的材料. 复合材料比单一材料具有更高的光电转换效率. 常见的复合材料体系有C dS-TiO2、ZnS- TiO2[1]、联吡啶钌类配合物-TiO2[6~9]等. 基于TiO2的复合材料是目前研究最多的一种, 也有用ZnO[10~12]、SnO2[13]、Nb2O5[14]、Al2O3[15]等其它宽禁带的半导体氧化物进行复合的. 后来, 利用金纳米粒子或者碳纳米结构的导电性, 人们发展了基于金纳米粒子或者碳纳米结构-半导体复合物以提高半导体光生电子的捕获和传输能力. 富勒烯/CdSe[16,17]、碳纳米管/CdS[18~21]、碳纳米管/ CdSe[22,23]、卟啉/富勒烯/金纳米粒子[24]、CdS/金纳米粒子[25]等体系具有较高的光电转换效率. 另外, 某些生物大分子如细胞、DNA等也具有光电化学活性, 可以通过它们自身的光电流变化研究生物分子及其它物质与它们的相互作用. 待测物与光电化学活性物质之间的物理、化学相互作用产生的光电流或光电压的变化与待测物的浓度间的关系, 是传感器定量的基础. 以光电化学原理建立起来的这种分析方法, 其检测过程和电致化学发光正好相反, 用光信号作为激发源, 检测的是电化学信号. 和电化学发光的检测过程类似, 都是采用不同形式的激发和检测信号, 背景信号较低, 因此, 光电化学可能达到与电致化学发光相当的高灵敏度. 由于采用电化学检测, 同光学检测相比, 其设备价廉. 根据测量参数的不同, 光电化学传感器可分为电位型和电流型两种. 2光寻址电位型传感器 电位型光电化学传感器主要指光寻址电位传感器(light addressable potentiometric sensor , LAPS), 它

光化学传感器及其最新进展

文章编号:100525630(2004)0420057205 光化学传感器及其最新进展 Ξ 徐艳平,顾铮先,陈家璧 (上海理工大学光电功能薄膜实验室,上海200093) 摘要:从传感器材料、检测方法及传感器结构几方面,围绕光化学传感器的灵敏度、选 择性和稳定性展开讨论,总结了光化学传感器近年来的最新进展,并对其今后的发展方向 做出展望。 关键词:光化学传感器;光纤传感器;表面等离子体激元共振 中图分类号:T P 212.14 文献标识码:A Recen t develop m en ts of optica l che m ica l sen sors X U Y an 2p ing ,GU ZH eng 2x ian ,CH EN J ia 2bi (L abo rato ry of Pho to 2electric Functi onal F il m s ,U niversity of Shanghai fo r Science and Techno logy ,Shanghai 200093,China ) Abstract :T he state 2of 2the 2art of op tical chem ical sen so rs is stated in th is p ap er abou t sen so r m aterials ,detecti on m ethods and sen so r structu res .T he p rop erties of op tical chem ical sen so rs such as sen sitivity ,selectivity and stab ility are discu ssed .Fu tu re p ro sp ects of op tical chem ical sen so rs are discu ssed . Key words :op tical chem ical sen so rs ;fiber op tic sen so rs ;su rface p las m on resonance 1 引 言 光化学传感器是利用敏感层与被测物质相互作用前后物理、化学性质的改变而引起的传播光诸特性的变化检测物质的一类传感器[1]。光化学传感器与其它原理的传感器相比,具有安全性好、可远距离检测、分辨力高、工作温度低、耗用功率低、可连续实时监控、易转换成电信号等优点。随着光纤技术及光集成技术的迅猛发展,光化学传感器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关注,并且已经广泛地应用于工业、环境、生物医学的检测中[2]。 现首先总结了无机材料(氧化物半导体)和有机材料的应用,并介绍了溶胶凝胶工艺制备光化学传感器敏感材料方面的最新进展以及生物敏感材料。其次介绍了光谱法、干涉法、表面等离子体激元共振(su rface p las m on resonance ,SPR )等传感器检测方法的最新进展。最后对今后光化学传感器的发展做出展望。 2 传感器材料 敏感材料作为光化学传感器的重要组成部分,将直接影响传感器的各种性能,如稳定性、选择性、灵敏度和响应时间。现在研究最多的是氧化物半导体、有机半导体材料、生物识别材料等。现将从无机材料、有 第26卷 第4期 2004年8月 光 学 仪 器O PT I CAL I N STRUM EN T S V o l .26,N o.4 A ugu st,2004 Ξ收稿日期:2003209211 基金项目:上海市曙光计划资助项目(02SG 01),上海市科技发展基金资助项目(01F 032) 作者简介:徐艳平(19772),男,山东烟台人,在读博士生,主要从事光电功能薄膜及其传感器、光电精密测量与工程方面的研究。

传感器的分类

传感器的分类 传感器种类繁多,功能各异。由于同一被测量可用不同转换原理实现探测,利用同一种物理法则、化学反应或生物效应可设计制作出检测不同被测量的传感器,而功能大同小异的同一类传感器可用于不同的技术领域,故传感器有不同的分类方法。传感器的分类方法很多,了解传感器的分类,旨在加深理解,便于应用。 1.按外界输入的信号变换为电信号采用的效应分类 按外界输入的信号变换为电信号采用的效应分类,传感器可分为物理型传感器、化学型传感器和生物型传感器三大类,如图1-2所示。 图1-2 传感器的分类 其中利用物理效应进行信号变换的传感器称为物理型传感器,它利用某些敏感元件的物理性质或某些功能材料的特殊物理性能进行被测非电量的变换。如利用金属材料在被测量作用下引起的电阻值变化的应变效应的应变式传感器;利用半导体材料在被测量作用下引起的电阻值变化的压阻效应制成的压阻式传感器;利用电容器在被测量的作用下引起电容值的变化制成的电容式传感器;利用磁阻随被测量变化的简单电感式、差动变压器式传感器;利用压电材料在被测力作用下产生的压电效应制成的压电式传感器等。 物理型传感器又可以分为结构型传感器和物性型传感器。 结构型传感器是以结构(如形状、尺寸等)为基础,利用某些物理规律来感受(敏感)被测量,并将其转换为电信号实现测量的。例如电容式压力传感器,必须有按规定参数设计制成的电容式敏感元件,当被测压力作用在电容式敏感元件的动极板上时,引起电容间隙的变化导致电容值的变化,从而实现对压力的测量。又比如谐振式压力传感器,必须设计制作一个合适的感受被测压力的谐振敏感元件,当被测压力变化时,改变谐振敏感结构的等效刚度,导致谐振敏感元件的固有频率发生变化,从而实现对压力的测量。 物性型传感器就是利用某些功能材料本身所具有的内在特性及效应感受(敏感)被测量,并转换成可用电信号的传感器。例如利用具有压电特性的石英晶体材料制成的压电式压力传

电化学生物传感器的应用实例zhuyue

电化学生物传感器的应用实例 摘要:生物电化学传感器是生物传感器中研究最早、种类最多的一个分支, 它具有专一、高效、简便、快速的优点, 已应用于生物、医学及工业分析等方面。目前,生物传感器正进人全面深人研究开发时期,各种微型化、集成化、智能化、实用化的生物传感器与系统越来越多。相信在不久的将来,生物传感器的面貌会焕然一新。 关键词:生物传感器,应用 引言 生物传感器正是在生命科学和信息科学之间发展起来的一门交叉学科。 最早的生物传感器发明于1962年,英国Clark[1]利用不同的物质与不同的酶层发生反应的工作原理,在传统的离子选择性电极上固定了具有生物功能选择的酶,从而构成了最早的生物传感器一一酶电极。生物传感器的研究全面展开是在20世纪80年代,20多年来发展迅速,在食品工业、环境监测、发酵工业、医学等方面得到了高度重视和广泛应用。 1 工作原理及其分类 1.1 工作原理 传感器主要由信号检测器和信号转换器组成,它能够感受一定的信号并将这种信号转换成信息处理系统便于接收和处理的信号,如电信号、光信号等。生物传感器是利用生物分子探测生物反应信息的器件。换句话说,它是利用生物的或有生命物质分子的识别功能与信号转换器相结合,将生物反应所引起的化学、物理变化变换成电信号、光信号等。Rogers[2]等人将生物传感器定义为:由生物识别单元,如酶、微生物、抗体等和物理转换器相结合所构成的分析仪器,生物部分产生的信号可转换为电化学信号、光学信号、声信号而被检测。可见,任何一个生物传感器都具有两种功能,即分子识别和信号转换功能。 1.2 主要分类 生物传感器的分类方式很多,但根据生物学和电子工程学各自的范畴,主要有以下两种分类方式。 (1)根据生物传感器中信号检测器上的敏感物质分类 生物传感器与其它传感器的最大区别在于生物传感器的信号检侧器中含有敏感的生命物质。这些敏感物质有酶、微生物、动植物组织、细胞器、抗原和抗体等。根据敏感物质的不同,生物传感器可分酶传感器、微生物传感器、组织传感器、细胞器传感器、免疫传感器等。生物学工作者习惯于采用这种分类方法。(2)根据生物传感器的信号转换器分类

电化学传感器的应用及发展前景

苏州大学研究生考试答卷封面 考试科目:仪器分析考试得分:________________ 院别:材料与化学化工学部专业:分析化学 学生姓名:饶海英学号:20114209033 授课教师: 考试日期:2012 年 1 月10 日

电化学传感器的应用研究 摘要:随着电分析技术的发展,电化学传感技术越来越成为生命科学、临床诊断和药学研究的重要手段之一。本文主要介绍了电化学发光免疫传感器,电化学DNA 传感器、电化学氧传感器、纳米材料电化学传感器的基本概念、原理,以及这些传感器在各领域的应用。 关键词:电化学传感器免疫传感器传感器 电化学传感技术的核心是传感器。传感器能感受(或响应)规定的被测量并按照一定规律转换成可用信号输出的器件或装置。传感器通常由直接响应于被测量的敏感元件和产生可用信号输出的转换元件以及相应的电子线路所组成,是将一种信息能转换成可测量信号(一般指电学信号)的器件。传感器可分为物理传感器、化学传感器和生物传感器三大类。本文以化学传感器尤其是电化学传感器进行研究。 电致化学发光(Electrogenerated chemiluminescence),也称电化学发光(Electrochemiluminescence),简称ECL,是通过电极对含有化学发光物质的体系施加一定的电压或通过一定的电流,电极氧化还原产物之间或电极氧化还原产物与体系其它共存物质之间发生化学反应并生成某种不稳定的中间态物质,该物质分解而产生的化学发光现象。电致化学发光技术是电化学与化学发光相结合的检测技术,该技术既集成了发光与电化学分析技术的优点,又具有二者结合产生的可控性、选择性、重现性好、灵敏度高、检测限低及动力学响应范围宽等新优势[ 1~3 ]。 电化学传感器可分为以下几个类型。①吸附型:通过吸附方式将修饰物质结合在电极表面得到的修饰电极为吸附型化学修饰电极。可以制备单分子层和多分子层。根据吸附作用力的不同,又可分为平衡吸附型、静电吸附型、LB膜型、SA膜型、涂层型。②共价键合型:在电极的表面通过键合反应把预定功能团接在电极表面而得到的化学修饰电极为共价型化学修饰电极。常用基体电极有碳电极、玻碳电极、金属和金属氧化物电极。③聚合物型:利用聚合反应在电极表面形成修饰膜的电极。制备方式有氧化还原沉积、有机硅烷缩合、等离子聚合、电化学聚合等。④其他类型:无机物修饰电极,如普鲁士蓝修饰电极、粘土修饰电

酶生物传感器

酶生物传感器得应用进展 摘要:酶生物传感器就是将酶作为生物敏感基元,通过各种物理、化学信号转换器捕捉目标物与敏感基元之间得反应所产生得与目标物浓度成比例关系得可测信号,实现对目标物定量测定得分析仪器。与传统分析方法相比,酶生物传感器具有独特得优点:选择性高、反复多次使用、响应快、体积小、可实现在线监测、成本低,便于推广普及。本文主要论述生物酶传感器得特征、发展及酶传感器中应用得新技术。 关键词:酶生物传感器;进展;应用新技术 1概述 生物传感器(Biosensor)就是一类特殊得化学传感器,通过各种物理、化学型信号转换器捕捉目标物与敏感基元之间得反应,然后将反应得程度用离散或连续得信号表达出来,从而得出被测物得浓度[1]。自1962年Clark[2]等人提出把酶与电极结合来测定酶底物得设想后,1967年Updike与Hicks[3]研制出世界上第一支葡萄糖氧化酶电极[2],用于定量检测血清中葡萄糖含量、此后,酶生物传感器引起了各领域科学家得高度重视与广泛研究,得到了迅速发展、 酶生物传感器就是将酶作为生物敏感基元,通过各种物理、化学信号转换器捕捉目标物与敏感基元之间得反应所产生得与目标物浓度成比例关系得可测信号,实现对目标物定量测定得分析仪器、与传统分析方法相比,酶生物传感辑就是由固定化得生物敏感膜与与之密切结合得换能系统组成,它把固化酶与电化学传感器结合在一起,因而

具有独特得优点:(1)它既有不溶性酶体系得优点,又具有电化学电极得高灵敏度;(2)由于酶得专属反应性,使其具有高得选择性,能够直接在复杂试样中进行测定、因此,酶生物传感器在生物传感器领域中占有非常重要得地位、生物传感器具有多样性、无试剂分析、操作简便、灵敏、快速、价廉、可重复连续使用等特点,已在食品发酵工业、临床医学、环境监测、军事科学等领域展现出十分广阔得应用前景[4-9]。 2酶生物传感器得基本结构 酶生物传感器得基本结构单元就是由物质识别元件(固定化酶膜)与信号转换器(基体电极)组成、当酶膜上发生酶促反应时,产生得电活性物质由基体电极对其响应、基体电极得作用就是使化学信号转变为电信号,从而加以检测,基体电极可采用碳质电极(石噩电板、玻碳电极、碳棚电极)、R电极及相应得修饰电极、 3酶生物传感器得分类 生物传感器按换能方式可分为电化学生物传感器与光化学生物传感器2种。 3、1电化学酶传感器 基于电子媒介体得葡萄糖传感器,具有响应速度快、灵敏度高、稳定性好、寿命长、抗干扰性能好等优点,尤为受到重视。二茂铁由于有不溶于水、氧化还原可逆性好、电子传递速率高等优点,得到了广泛得研究与应用。

最新电化学生物传感器

电化学生物传感器 生物分子的分析检测对获取生命过程中的化学与生物信息、了解生物分子及其结构与功能的关系、阐述生命活动的机理以及对疾病的有效诊断与治疗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如何高效、快速、灵敏地检测这些生物分子,是当前生命科学领域中面临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就在于发展各种新型的分析检测技术。生物传感器的出现为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新的工具,为生命科学及其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了许多新的方法 1电化学生物传感器的基本结构及工作原理 1.1 基本结构 通常情况下,生物传感器由两个主要部分组成即生物识别元件和信号转换器。生物识别元件是指具有分子识别能力,能与待测物质发生特异性反应的生物活性物质,如酶、抗原、抗体、核酸、细胞、组织等。信号转换器主要功能是将生物识别作用转换为可以检测的信号,目前常用的有电化学、光学、热和质量分析几种方法[1]。其中,电化学方法就是一种最为理想的检测方法。 图1 电化学生物传感器的基本结构 1.2 工作原理 电化学生物传感器采用固体电极作基础电极,将生物敏感分子固定在电极表面,然后通过生物分子间的特异性识别作用,生物敏感分子能选择性地识别目标分子并将目标分子捕获到电极表面,基础电极作为信号传导器将电极表面发生的识别反应信号导出,变成可以测量的电信号,从面实现对分析目标物进行定量或定性分析的目的。 2电化学生物传感器的分类

由各种生物分子(抗体、DNA、酶、微生物或全细胞)与电化学转换器(电流型、电位型、电容型和电导型)组合可构成多种类型的电化学生物传感器,根据固定在电极表面的生物敏感分子的不同,电化学生物传感器可分为电化学免疫传感器、电化学DNA传感器、电化学酶传感器、电化学微生物传感器和电化学组织细胞传感器等。 2.1 电化学免疫传感器 电化学免疫传感器是一种将免疫技术与电化学检测相结合的标记免疫分析方法。它是以抗原.抗体特异性反应为基础,将抗原/抗体反应达到平衡状态后的生物反应信号转换成可测量的电信号并通过基础电极将其导出。当采用电化学检测方法测量时,其信号大小与目标分析物在一定浓度范围内成线性关系,从而实现对目标检测物的分析测定。 根据抗原-抗体间的免疫反应的类型,电化学免疫传感器可分为两种:竞争法和夹心法。竞争法的分析原理是基于标记抗原和非标记抗原共同竞争与抗体的反应[2]。而夹心法则是将捕获抗体、抗原和检测抗体结合在一起,形成一种捕获抗体/抗原/检测抗体的夹心式复合物,也称“三明治”式结合物[3]。 图2 竞争法 图3 夹心法 2.2 DNA生物传感器 DNA生物传感器主要检测的是核酸的杂交反应。电化学DNA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如图所示,即将单链DNA(ssDNA)探针,固定在电极上,在适当的温度、pH、离子

光电化学传感器的研究进展

第37卷第4期2018年4月 分析测试学报 FE N X I CESH I XUEBAO(J o u rn a l of In stru m en tal Analysis) V ol. 37 N o. 4 496-506 ^櫏^櫏櫏櫏殽doi: 10. 3969/j. issn. 1004 -4957. 2018. 04. 019 综述 光电化学传感器的研究进展 钟立,魏小平*,冯莎莎,李建平* (广西电磁化学功能物质重点实验室,广西高校食品安全与检测重点实验室,桂林理工大学 化学与生物工程学院,广西桂林541004) 摘要:光电化学传感器以光作为激发源,以光电流或光电压作为检测信号,具有响应快速、灵敏度高、设 备简单等特点,目前已在环境、食品、医学等多个领域的分析测试中得到广泛应用。该文阐述了光电转换材 料与光电化学传感器的制备方法,介绍了光电化学传感器的原理和分类。光电化学传感器包含光寻址电位型 传感器和电流型光电化学传感器,其中,电流型光电化学传感器由于优良的光电性能、检出限低、所需材料 低廉且易加工等优势而被广泛应用。文中着重介绍了电流型光电化学传感器在金属离子、有机污染物、核 酸、蛋白质、细胞等方面的应用,并对光电化学传感器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光电化学;传感器;光电材料;应用;研究进展 中图分类号:O657.1; G353.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 -4957(2018)04 -0496 - 11 R e s e a r c h P r o g r e s s o f P h o t o e l e c t r o c h e m i c a l S e n s o r Z H O N G L i,W E IX ia o-p in g*,F E N G S h a-s h a,L I J ia n-p in g* (G uangi Key Laboratory of Electrochemical and Magnetochemical Function Materials,Guangxi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Key Laboratory〇f Food Safety and Detection,College of Chemistry and Bioengineering, Guilin U niverity of Technology,Guilin541004,China) A b s t r a c t:The photoe le ctro chem ical sensors,w ith lig h t as e xcita tio n source and photocu rren t o r tovoltage as de tection s ig n a l,have been w id e ly used in the analysis o f e n v iro n m e n t,fo o d,m ed icin e and other fie ld s fo r th e ir characteristics o f fast response,h igh sen sitivity and sim ple e q u ip m e n t. p re p a ra tio n,p rin c ip le s and cla ssifica tio n o f ph otoe le ctro chem ical sensors are in tro d u c e d.T hey in- c lu d e lig h t addressing p o tentio m etric sensors and am perom etric photoe le ctro chem ical sensors,in w h ic h am perom etric ph otoe le ctro chem ical sensors a re w id e ly used due to th e ir e xce lle n t ph otoe le ctric p e rfo rm a n ce,lo w detection li m it,low cost and easy processing.T h e ir ap p lica tio n m etal io n s,organic p o llu ta n ts,n u c le ic a c id s,proteins and ce lls are described in th is m a n u s crip t. The developm ent prospect fo r ph otoe le ctro chem ical sensors is also expected. K e y w o rd s:p h o to e le c tro c h e m ica l;sensor;p h otoe le ctric m a te ria l;a p p lica tio n;research progress 1光电化学传感器简介 光电化学传感器是将光电技术与传感器相结合而发展起来的一种进行光电分析的新型传感器。利 用光激发光电材料表面的活性物质产生光电流或光电压,依据光电流或光电压的变化与待测物质的浓 度关系进行检测[1-2]。光电化学传感器具有装置简便、操作方便、检出限低、灵敏度高、背景值低等 优点[3-4],其灵敏度可与毛细管电泳、电化学发光、荧光光谱相媲美[^6],受到广大科研人员的青睐。 在当今光电子时代大背景下,随着新材料技术的进步,光电材料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为光电化学传感 器注入了新的力量。它的特殊性质(如比表面积大、活性好、独特的物理性质等)使其对温度、光强、 湿度等环境因素非常敏感。当外界环境发生改变时,光电材料表面或界面的电子传递会发生改变,并 收稿日期:2017 -11 -06;修回日期:2018-01-22 基金项目:广西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团队项目(2015GXNSFFA139005);广西高等学校高水平创新团队及卓越学者计划项目(桂教人([2014] )49号);广西岩溶地区水污染控制与用水安全保障协同创新中心资助项目 *通讯作者:魏小平,高级工程师,研究方向:应用电化学与传感器,E-mail: xpwei@https://www.360docs.net/doc/e012107158.html,.c 李建平,博士,教授,研究方向:电化学传感器,E-mail: lik ia p i#263. n et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