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口装卸工艺——第五章 木材装卸工艺

港口装卸工艺——第五章 木材装卸工艺
港口装卸工艺——第五章 木材装卸工艺

第五章木材装卸工艺

第一节概述

一、木材分类

木材主要可分为圆木和成材两大类。

1. 圆木

2. 成材

二、木材运输、装卸和保管的特点

1. 木材是一种长、大、笨、重的货物

2. 木材的含水率高而日含水量变动范围大

3. 木材的品种、规格多

4. 木材的积载因数大

5. 木材易腐,易龟裂及弯曲

6. 木材的浮性

第二节木材吊货工夹具

一、圆木装卸吊货工夹具

二、装卸成材工夹具

三、木材成组运输工具

木材成组运输工具的种类很多,可分为刚性的、柔性的和半刚性三类。

四、其他木材吊货工夹具

其他木材吊货工夹具还包括:用于装卸短圆木和小的板材的网络,及各式各样的木材索具。第三节木材装卸和搬运机械

一、装卸船舶机械

木材码头装卸圆木和成材的船舶、驳船的机械与件杂货码头相似,有岸用起重机和船机两大类。常用的岸用起重机主要有:门座起重机(简称门机)和轮胎起重机,后者主要用于装卸驳船。船机主要有船舶起货机(简称船吊),即起重量超过l0t 的船舶吊杆。

二、水平运输机械

木材码头水平运输机械主要有:牵引车挂车(也称牵引车平车,或拖头平车)、圆木装载机和成材装载机、卡车等几种。

三、堆场机械

木材堆场机械主要包括门座起重机、流动起重机、桥式起重机和装载机等。

第四节木材装卸工艺

一、圆木装卸工艺

1. 主要机械

(1) 装卸船舶(驳)机械:船舶起货机、门座起重机。

(2) 水平搬运机械:牵引车平车、装载机。

(3) 库场作业机械:轮胎起重机、门座起重机。

(4) 装卸卡车机械:轮胎起重机、门座起重机、装载机。

2. 工艺流程〔见图5-6 〕

3. 工夹具配备

船、驳装卸、堆垛作业及扎排作业,尽可能使用抓斗。

4. 装卸工艺要点

为了确保木材装卸作业的安全,在具体作业操作过程中,要注意如下要点:

(1) 木材车辆到港装卸时,起重机借助于钢丝绳从敞车中卸长圆木时,起重机先要做提头作业,即起重机用一根较细的钢丝绳将圆木的两头分别吊起0.3 -0.4m ,然后工人将吊货钢丝绳穿过圆木,做成货组。

(2) 舱内作业是木材装卸工作中的薄弱环节,作业十分繁重。

(3) 用抓斗将木材从堆场装到船舶的过程中,为了完成“齐头”作业,抓斗将抓取的货组放在齐头台架上。

(4) 堆场很大时要设置二线起重机。

(5) 在堆场上不设置大型起重机的情况下,卸汽车码货堆,拆货堆装汽车,以及将木材从堆场运至船边或相反程序均可用配备液压夹具的圆木装卸机完成。

(6) 圆木可以成组或散件形式由木材船运输。

(7) 木材码头前方作用地带的宽度,不宜小于30m 。

(8) 堆场距码头前沿较远时,可采用汽车拖挂车进行水平运输,液压曲臂起重机堆垛。

(9) 装火车可用液压曲臂起重机配以圆木装载机,装汽车可用液压曲臂起重机,也可用圆木装载机。

5. 圆木装卸工艺方案

上述圆木装卸工艺可归纳为三大类:一类是由船舶起货机(船舶吊杆)与流动机械组合而成的装卸工艺方案;第二类是门座起重机与流动机械组合而成的装卸工艺方案;第三类是门座起重机与装卸桥组合而成的装卸工艺方案。

二、成材装卸工艺

1. 主要机械

(1) 装卸船舶(驳)机械:船舶起货机、门座起重机。

(2) 水平搬运机械:牵引车平车、卡车。

(3) 库场作业机械:轮胎起重机、门座起重机、侧向装卸车、旋转叉架装卸车。

(4) 装卸车机械:轮胎起重机、门座起重机。

(5) 辅助机械:叉式装载车。

2. 工艺流程(见图5-10 )

3. 工夹具配备

4. 成材装卸工艺方案

三、起运水中木材工艺

1. 船舶吊杆(起重机)工艺方案

2. 自卸驳工艺

3. 从水中起运木材工艺

四、木材装车工艺

货场上的木材装车可以利用移动式木材装车机。装铁路车辆有两种方法:一种方法是利用木材装车机直接装车,另一种方法是木材装车机先把木材装在装货平台上,然后用成组方法把预先在平台上堆成的木材组装到平车上去。

第五节木材装卸工艺案例

一、基本情况

1. 某港两个木材专用泊位岸线长334m ,码头前沿水深9m ,陆域纵深117 -183m 。堆场总面积37600m 3 ,实际木材容量27000 m 3 ,木材一次堆存量为2-

2.5 万吨。

2. 疏运方式:驳船和卡车。

二、机械配备

两个泊位主要机械的配置:

1. 装卸船舶机械

2. 堆场机械

3. 水平运输机械、

三、工艺流程

四、工艺断面图

五、本工艺方案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解决方向

本案例采用的是门座起重机一桥式装卸机木材装卸工艺,使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门座起重机与桥式装卸机的衔接问题。

(1) 在实际操作中,门座起重机的作业点难以固定,因此在作业过程中,桥式起重机必须要经常移动,使机械的生产效率得不到充分发挥。

(2) 木材的货票多,需要在堆场上分票堆放,造成了桥式起重机在堆场作业中作频繁的移动,影响了门座起重机与桥式起重机的衔接作业。

(3) 在门座起重机与桥式起重机联合作业时,前方作业地带就显得十分拥挤,其他流动机械就必须绕道运行,降低了整个系统的装卸生产效率。

解决上述问题的方向是:另配水平运输机械,桥式装卸机仅作堆场机械,另一个方法是,在桥式装卸机上设置旋转式起重机,使原来只能作直线运动的装卸轨迹改为旋转运动的装卸轨迹,从而扩大了桥式起重机的工作范围,有利于门座起重机与桥式起重机衔接

港口装卸工艺学(复习资料)

港口装卸工艺学(复习资料) 第一章概论 一、概念题 1.港口的概念 港口是运输网络中水陆运输的枢纽,是货物的集散地以及船舶与其他载运工具的衔接点;它可以提供船舶靠泊、旅客上下船、货物装卸、储存、驳运以及其他相关业务。 2.操作过程的概念 操作过程是指根据一定的装卸工艺完成一次完整的搬运作业的过程,它是港口基本的装卸搬运活动。 3.操作量的概念 是指通过一个完整的操作过程所装卸、搬运货物的数量。 4.作业工序的概念 是指操作过程中有机组成的相对独立的部分。 5.港口装卸工艺的概念 港口实现货物从一种运载工具(或库场)转移到另一种运载工具(或库场)的空间位移的方法和程序。 二、问答题 1.港口的作用 1)港口是海运和陆运的交接点 2)港口是工业活动基地 3)港口是城市发展的增长点 4)港口具有社会经济发展促进效应 2.港口生产活动的特点 1)产品的特殊性 2)生产的不平衡性3)生产活动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4)港口生产活动与经济发展的相关性 5)生产的连续性 6)装卸组织的协

作性 7)货物运输信息的集聚性 8)生产调度的层次性 3.换装作业形式有哪些? 港口换装作业一般有两种形式。一种形式是货物先从船上卸入库场经过短期堆存,再由库场装上车辆(或船舶),或者按相反程序,这种形式一般简称为间接换装方案。另一种形式是货物由船上卸下直接装上车辆(或船舶),不再进入库场,或者按相反程序,这种形式简称为直接换装方案,或称直取作业。 4.港口作业中有哪些作业工序? 舱底作业工序起落舱作业工序搬运作业工序车内作业工序库内作业工序 三、填空题 1. 港口生产活动具有产品的(特殊)性;生产的(不平衡)性;生产活动的(多样性 和复杂)性;生产活动与经济发展的(相关)性;生产的(连续)性;装卸组织的(协作)性;货物运输信息的(集聚)性;生产调度的(层次)性。 2. 直接换装形式有(船——船)、(船——车、驳);间接换装形式有(船——库、场)、 (车、驳——库、场)、(车、驳——车、驳)、(库、场——库、场)。 3.常见的作业工序有(舱底作业)工序、(起落舱作业)工序、(搬运作业)工序、(车 内作业)工序、(库内作业)工序。 4. 港口是(海运)和(陆运)的交接点;是(工业)活动基地;是(城市)发展的增 长点;具有(社会)发展促进效应。 5. 港口是海运和陆运的(交接点);是工业活动(基地);是城市发展的(增长点);具有社会经济发展(促进效应)。 第二章装卸工艺系统分析 二、问答题 1.在设备方面的港口装卸工艺合理化原则有哪些?

集装箱装卸工艺系统优化方案的研究

集装箱装卸工艺系统优化方案的研究 ——上港集团装卸工艺系统的应用分析与革新 上海国际港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振东集装箱码头分公司于慧婷 1综合概述 港口装卸工艺的实质是实现港口生产中货物位移的方法,是货物的换装过程抽象性的描述,其物质表象就是港口装卸机械化系统。具体的说就是按照一定的劳动组织形式、运用装卸机械及其配套工具(或称机械化系统)等物质手段,遵照规定的技术标准和规范,完成货物在不同运输方式之间的换装作业过程。集装箱装卸工艺是指装卸集装箱的方法。集装箱装卸工艺决定码头装卸机械设备、码头装卸生产作业组织和劳动生产率。 随着我国集装箱吞吐量的突飞猛进,国内一些港口出现了硬件设施跟不上发展速度的情况。许多港口码头致力于内部挖潜,尤其是研究如何突破传统装卸工艺系统的瓶颈,这使得通过装卸工艺的应用和革新来提高集装箱港口的综合效率成为了值得研究的课题。 本文主要研究了上海港集装箱码头的装卸工艺内容,以及如何实现进行工艺革新的实践,从而使装卸效率全面提高。 研究背景 装卸工艺是港口生产的方法 港口编制作业计划,采取相应的对策和组织现场装卸生产,都要以一个事先研究和编制的装卸工艺方案为依据。在研究和制定装卸工艺中,对所须配置的人力和机械,使用什么装卸工具,以及采取怎样的工艺流程和操作方法,甚至连各个工序之间能力的平衡,都要经过科学的分析与计算。否则,会降低装卸效率,影响生产定额的完成。 装卸工艺是港口建设设计和选用装卸机械机型的重要依据 规划一个港口和建造一个码头,在货种和靠泊船型确定以后,首要的是考虑采用什么样的装卸工艺方案,这不仅影响今后的生产规程,更是日常装卸赖以正常进行的基本条件,同时也涉及如何最大限度地发挥港口(泊位)的经济效益等问题。 装卸工艺是提高港口装卸效益的组织工作基础和技术保证 不同的工艺方案,体现了不同的生产水平。比如,采用专业化方式装卸比非专业化方式效率高等。港口装卸工艺的选择直接决定了港口企业的装卸效益。 装卸工艺是保证生产安全质量的基础 任何装卸过程,都必须具有完整合理的装卸工艺规程,它是通过对人、机、货物、方法、环境5大因素的控制要求来达到目的。所以,按装卸工艺规程来操作,一般就可确保生产的安全质量。 研究对象 装卸工艺的基本内容 根据港口装卸工艺在港口装卸作业中所起的作用,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装卸机械设备类型的选择和装卸工属具的选用设计; 2)装卸工艺流程的合理化; 3)货物在运输工具和库场上的合理配置和堆码; 4)采用先进的操作方法; 5)制定和完善装卸工艺操作规程。 装卸工艺过程的分析 装卸工艺过程的实现既包括装卸作业的操作方法、作业顺序,又包括作业技术标准和规范以及维护工艺纪律的生产组织程序。它是货物从一种运输工具换装到另一种运输工具上所

第五章 装饰木材

第(三)四章装饰木材 木材是建筑装饰领域中应用最多、历史最悠久的材料。装饰木材包括木材、竹材以及各种人造板材等。 1、木材具有优良的特性:质量轻,强度高,有良好的加工性能,有较佳的弹性和韧性;对电、热和声音有较高的绝缘、绝热、吸声性能。在外观上,木材美丽自然的纹理及独特的质感,是其它材料不可替代的。(图701) 2、木材的缺点是:构造不均匀,在使用中易产生干缩湿胀的尺寸变化。而且木材还有易燃、易腐,天然瑕疵多等缺点,在使用中应尽量注意。 第一节木材的基本知识 一、木材的分类 (一)、按树叶分:木材分针叶树和阔叶树两大类 1、针叶树:又称软质木材。 主要指针叶树种的木材,如松木、杉木、柏木等。 优点:⑴树干通直而高大,易得长度较大的木材; ⑵质地轻,软而易于加工; ⑶胀缩变形较小; ⑷天然树脂多,比较耐腐蚀。 缺点:表面硬度很低。不适于做地板和家具的面材; 可用作各种承重构件及装饰部件,如木门窗、木屋架、檩条、橼条、櫊栅等。 2、阔叶树:又称硬质木材。 主要是指阔叶树种的木材。如水曲柳、柞木、橡木、榉木、樱桃木、榆木、柚木等等。 以及质地较软的桦木、椴木等。 优点:⑴质地比较坚硬、较耐磨; ⑵有美丽的纹理和光泽。 缺点:⑴难以得到较长的通直木材; ⑵加工较困难; ⑶受干湿变化的影响而引起的胀缩变形、翘曲和开裂比较严重。 因此,使用于室内装饰尺寸较小的构件,家具制作和胶合板贴面等。(图702) (二)、按加工程度和用途分 1、原木:是指伐倒后,经修枝,并截成规定长度的木材。 2、杉原条:是指只经修枝、剥皮,没有加工造材的杉木。 3、板方材:是指按一定尺寸锯解,加工成的板材和方材。

港口装卸工艺考试试题

《港口装卸工艺》 第一章港口企业生产过程 判断题 1) 操作系数是指货物操作量与装卸自然吨之比值,其数值越小,说明港口装卸组织越合理,因此操作系数小于1,是较为合理的 装卸工艺(×) 2) 货源组织为港口最根本的生产活动(×) 3) 港口生产的复杂性喝协作性不是港口生产的主要特点(×)4) 货源组织为港口最重要的生产经营活动,货物各种换装所需的装卸作业和货物的储存保管为港口最根本的生产活动(√)5) 由于工矿企业的生产进度和交运数量、交运时间的不同,而使货物到港的数量不均,这不仅表现在月、季的不平衡,还表现 在物资部门提供的托运数量和托运种类的差异,这事反映到港 货种之间的不平衡性(×) 6) 自同一船舶卸下,随后又装到同一船舶的货物,或装船后未运出,又卸回本港货物,也要计算吞吐量(×) 7) 装卸生产的连续性,装卸组织的协作性,生产任务的不平衡性是港口生产的特点(√) 8) 水路运输具有载货量大,适运性强,运输成本低等特点,因此水路运输是国际货物运输主要方式(√) 9) 港口散货装卸企业是指针对运输中不加包装而散运的货物,适用散货专用装卸工艺和设备,设施提供装卸生产服务的装卸企 业(√) 10)装卸自然吨是指进出港区并经过装卸货物数量之和(√) 11)成组装卸所用的主要工具有货盘(或货板),网络,集装袋,集装箱(√) 12)同一库场内的倒垛,转堆与翻舱,散货拆、倒、灌、绞包、摊晌货

物等同属装卸辅助作业,一律计算操作量(×) 选择题 1) 港口的生产能力大小由(港口通过能力)反映 2) 反映港口生产经营活动的效果和工作质量的指标是(质量指标) 3) 港口最主要的营运指标是(吞吐量) 4) 数量指标以(绝对数)表示 5) 缩短船舶在港停泊时间的关键是(缩短船舶装卸时间) 6) 我港某码头装一条载货35000t的海轮,外挡直接过驳7000t,其余落平台,在平台直接车提10000t,其余进场,问这条海轮的 自然吨是(35000t) 7) 在港口企业生产过程中,由于船、车、港、货的不平衡特点的影响,港口装卸作业大部分是以(间接换装)形式进行的8) 直接作业的装卸货物数量占全部装卸货物数量的比重是(直接换装作业比重) 9) 港口生产的(协调性)要求港口生产各主要环节之间和作业线上各工序之间,以及生产中的人员,设备等各方面配合得当, 同时还要保证装卸的各种运输工具之间配合得当 10)某海轮船运大米10000t到港卸货,其中2000t直接换装上河船运走,1500t在码头上直接装车运走,其余的大米卸船进库,再从库装车运走,试计算完成上述装卸任务所产生的下列问题: 1吞吐量为(12000t),2装卸自然吨为(10000t),3操作量为(16500t),4直接换装比重为(35%),5操作系数为(1.65) 11) 某港口组织到50万吨煤,全部通过水运部门运进港,其中25万吨 在码头直接装车运走,25万吨卸船进堆场,再从堆场装船运走15万吨,剩下的装车运走,整个操作过程由机械操作完成,试计算完成上述装卸任务所产生的下列问题: 1吞吐量为(65万吨),2装卸自然吨为(75万吨),3操作量为(75万

港口装卸工艺复习资料去皮版

港口装卸工艺学 第一章概论 一、概念题 1.港口的概念 港口是运输网络中水陆运输的枢纽,是货物的集散地以及船舶与其他载运工具的衔接点;它可以提供船舶靠泊、旅客上下船、货物装卸、储存、驳运以及其他相关业务。 2.操作过程的概念 操作过程是指根据一定的装卸工艺完成一次完整的搬运作业的过程,它是港口基本的装卸搬运活动。 3.港口装卸工艺的概念 港口实现货物从一种运载工具(或库场)转移到另一种运载工具(或库场)的空间位移的方法和程序。 二、问答题 1.港口的作用 1)港口是海运和陆运的交接点2)港口是工业活动基地 3)港口是城市发展的增长点4)港口具有社会经济发展促进效应 2.港口生产活动的特点 1)产品的特殊性2)生产的不平衡性3)生产活动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4)港口生产活动与经济发展的相关性5)生产的连续性6)装卸组织的协作性 7)货物运输信息的集聚性8)生产调度的层次性 3.换装作业形式有哪些 港口换装作业一般有两种形式。一种形式是货物先从船上卸入库场经过短期堆存,再由库场装上车辆(或船舶),或者按相反程序,这种形式一般简称为间接换装方案。另一种形式是货物由船上卸下直接装上车辆(或船舶),不再进入库场,或者按相反程序,这种形式简称为直接换装方案,或称直取作业。 三、填空题 1. 港口生产活动具有产品的(特殊)性;生产的(不平衡)性;生产活动的(多样性和复杂)性;生产 活动与经济发展的(相关)性;生产的(连续)性;装卸组织的(协作)性;货物运输信息的(集聚)性;生产调度的(层次)性。 2. 直接换装形式有(船——船)、(船——车、驳);间接换装形式有(船——库、场)、(车、驳——库、 场)、(车、驳——车、驳)、(库、场——库、场)。 3. 港口是(海运)和(陆运)的交接点;是(工业)活动基地;是(城市)发展的增长点;具有(社会) 发展促进效应。 4. 港口是海运和陆运的(交接点);是工业活动(基地);是城市发展的(增长点);具有社会经济发展 (促进效应)。

港口装卸工艺

1、结合本学期所学内容,分析木材(液体、散水泥、散粮,任选其一)的装卸工艺系统及装卸工艺布局。 2、青岛港集装箱(集装箱、原油、铁矿石、煤炭、粮食,任选其一)装卸工艺流程与装卸工艺布局。 (1)装卸搬运工具 (2)装卸搬运系统 (3)装卸搬运工艺布局 国集装箱码头装卸工艺方式比较单一,装卸船作业几乎全部是吊上吊下方式,即:采用岸边集装箱装卸桥进行装卸船作业。集装箱水平运输采用集装箱拖挂车或集装箱跨运车,堆场作业采用轮胎式集装箱龙门起重机或集装箱跨运车。 1 轮胎式集装箱龙门起重机方式 我国几个主要集装箱大港如:天津港、上海港、深圳港、青岛港、大连港、宁波港、广州港等均采用这种工艺方式。轮胎式集装箱龙门起重机方式具有装卸效率高、操作简单、作业面大、故障率低、堆场面积利用率高的特点,是我国集装箱码头采用最普遍的方式。经过近20a 的运行,均取得了丰富的使用、管理经验,并在很多方面取得了新的进展,走在世界前列。 工艺流程 工艺流程见表1。 表1 工艺流程 操作过程采用设备装、卸船集装箱装卸桥 水 平运输码头 堆场堆场 拆装箱库堆场 铁路装卸线堆场 冲洗、修箱场 集装箱拖挂车堆场装、卸车拆、码垛轮胎式集装箱 龙门起重机拆装箱库 集装箱装卸车 正面吊运车拆装箱叉车(箱内作业叉车) 拼箱货装卸车 叉车铁路集装箱装卸作业 正面吊运车其他作业 集装箱叉车 28 总339期第4期2002年4月 水运工程 Port&WaterwayEngineering Apr.,2002

设备配备 码头装、卸船作业 码头装卸船作业大多是配备集装箱装卸桥,装卸桥是集装箱码头装卸能力的决定性因素,装卸桥是整个集装箱码头装卸系统的工作站,1台集装箱装卸桥就形成1条装卸作业线。80年代我国集装箱码头处于技术和使用操作的起步阶段,1个标准的集装箱泊位配备2台第1、2代的集装箱装卸桥,泊位通过能力10万TEU。90年代中期开始,我国集装箱运输又开始了一个新的起点,随着集装箱船舶的增大,发展到第3、4代。我国集装箱运输开始打破旧的观念,引来新的概念,1个泊位的通过能力开始提高到20万~40万TEU a,集装箱装卸桥由原来的1个泊位2台提高到3~4台。集装箱装卸桥的配备数量根据泊位等级和装卸船舶的大小而确定。若按码头长度配备,一般情况下每80~100m集装箱码头岸线配1台集装箱装卸桥。集装箱码头装卸桥配备数量见表2。 表2 集装箱码头装卸桥配备数量 集装箱船舶吨级 DWT(t)集装箱装卸桥配备数量 台 泊位 4000~15000(1000~17500)1~215000~30000(17501~32500)2~330000~40000(32501~45000)2~34 0000~50000(45001~65000) 4>50000( 65001) 4~5 堆场作业设备 堆场作业设备主要包括集装箱轮胎龙门吊和集装箱拖挂平板车。其配备数量如下: 岸桥(台数):场桥(台数)=1:~岸桥(台数):拖车(台数)=1:(3~6) 轮胎式集装箱龙门起重机的数量根据堆场的布置和用途种类的不同而不同,拖车的数量根据在堆场运距的大小而不同。其原则是形成一个连续不间断的装卸作业线,保证不间断的高速装卸船作业。 工艺布置 我国集装箱码头工艺布置与国际上传统的轮胎式集装箱龙门起重机方式基本相同。前方为装卸船作业区域,布置集装箱装卸桥,装卸船作业通道,仓盖板堆放及倒箱作业临时堆箱区域,以及泊位之间的联系通道。前方堆场为轮胎龙门吊作业区,集装箱一般平行于码头岸线堆放,后方堆场为轮胎龙门吊或轨道龙门吊作业区。 出口集装箱按轻重箱分别堆放在前方堆场,进口箱按货票依次堆放在后方堆场。码头长度及泊位的组合 80年代初期,我国集装箱码头建设处于起步阶段,大多数港口集装箱码头是以单个泊位建设。90年代,为适应集装箱运输的发展需要,全国各大港口,兴建集装箱码头,码头泊位成组布置(每组2,3,4个泊位),几个泊位连续顺岸布置。码头长达1000m以上。以便提高不同尺度船舶靠船作业的灵活性,扩大集装箱装卸桥的活动、使用范围,尽量实现一船多头装卸作业,增大装卸船岸机的作业密度,设备利用率高于泊位利用率,宽突堤、大顺岸使码头体现规模效应。如:天津港第四港池集装箱码头3个泊位,码头长度890m;上海港外高桥二期工程3个泊位,码头长度900m;深圳盐田港区一、二期工程码头5个泊位,码头长度1500m以上。码头前沿装卸船作业区域布置 超巴拿马型集装箱船舶的出现以及超大型船舶对集装箱码头高速装卸的要求,使得码头前沿装卸船作业区域交通拥挤,布置混乱。为解决这一混乱状态,其解决办法: 采用高架运输机械,

《港口装卸工艺学》课程设计

港口装卸工艺学 课程设计 学院:交通运输学院 专业:交通管理X班 姓名: XX XX 学号: 指导老师:杨XX 坤 20XX年12月26日

新建集装箱码头拟定装卸工艺这里,我们用一个新建集装箱码头的装卸工艺选择的方案为例,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在集装箱码头装卸工艺方案选择时的依据和基本思路。一、码头基本情况 某港区的集装箱码头岸线长1646m,拟建设4个可停靠第四代集装箱船舶的泊位,设计吞吐能力为260万TEU/年。港区后方陆域宽约1468m,纵深1312m,陆域面积约204万m3。码头顺岸布置,前沿水深-16m,码头与后方靠引桥链接,港区陆域前方为生产作业区,布置集装箱堆场,后方为生产辅助区,布置集装箱调配中心,拆装箱库、停车场等。 二、主要设计参数 码头岸线总长:1646m 年吞吐量集装箱260万TEU 各种集装箱比例如下: 普通重箱:75.9% 冷藏箱:2.31% 危险品箱:1.26% 空箱:19% 拆装箱:1.53% 各种集装箱在堆场的平均堆存期如下: 普通重箱:6d 冷藏箱:3d 危险品箱:2d

空箱:9d 拆装箱库内杂物:4d 堆场年工作天数:365d 港口生产不平衡系数:1.42 三、设备、设施基本能力要求 3.1.装卸桥能力及数量 码头泊位的通过能力可以根据岸边装卸桥单机能力来确定,计算公式如下: P t=nP L 式中:P t—集装箱码头泊位年通过能力; P L—每台岸边集装箱装卸桥装卸能力; n—岸边集装箱装卸桥配备台数。 如果取装卸桥单机年装卸能力为12.5x104TEU,完成246万TEU需要配置n=260x104TEU/12.5x104TEU=21台装卸桥。 3.2.堆场所需容量 计算公式: 集装箱堆场容量=(集装箱码头年运量÷集装箱堆场容量周转次数)×集装箱堆场不平衡系数 集装箱堆场容量周转次数=集装箱堆场年工作天数÷集装箱平均堆存期 根据计算,我们可以确定该集装箱码头要达到260万TEU年吞吐能力,相应的堆场所需要达到以下规模(表3-1)。 表3-1 各种集装箱所需堆场容量表(单位:TEU)

木材干燥工艺规程

木材干燥工艺规程 (一)、木材堆码要求 隔条放置正确,材堆大小适宜,窑内堆放均匀,气流状况良好 1、同一个干燥窑内的木材材质与含水率状况相同或相近; 2、一个窑的锯材厚度偏差不应过大;当厚度偏差明显时,应使用同一层木板厚 度一致,以保证每一块板都能被隔条压住; 3、木材两端应涂蜡,以防木材开裂; 4、隔条放置正确: (1)隔条间距应适当,以减少板材变形并保证气流通畅; (2)隔条应与材堆长度方向相垂直,各层隔条在高度方向上保持在一条垂直线上,并落在材堆或托盘的支撑横梁上,要保证材堆内的正常通风与气 流通道畅通; (3)隔条侧面离材堆端部的距离应在一个隔条宽度内(30mm内),隔条长度和材堆的宽度一致,隔条的宽度要求均匀; 5、窑内堆放时: 材堆之间前后间距保持在10cm左右,以保证即使板材之间未对齐,也不会形成阻塞,影响气流循环; 在材堆深度方向,材堆侧面与后墙,材堆与大门间要留有足够空间(气道); 在高度方向上,材堆顶部或所压重物距顶棚距离控制在10—20cm左右; 6、材堆长度方向与气流方向垂直,不允许将才堆长度方向顺着气流方向堆放; 7、材堆形状为正六面体,材堆两侧应整齐垂直,当锯材长度不同时,长的最好 堆在材堆的下部和两侧,短材应堆在材堆的中间和上部,以保证材堆的稳定性; 8、迎风面必须装满材堆,不能出现空档;若材堆尺寸不能与窑体匹配或干燥木 材偏少时,可以交叉堆放材堆(合理搭配),以防止气流短路,影响干燥质量。 9、材堆堆放或叠放要整齐、稳定,防止干燥过程中材堆倒塌造成事故; 10、在材堆上面的隔条的位置上放置重物(水泥块)压住,为防止材堆上部几层

木材发生翘曲。 11、开关窑门,要注意安全,缓慢移动,规范开关窑门。 (二)、含水率检验板的制作(含水率测点选择) 一般来说,木材含水率是指木材的绝对含水率。木材含水率的测量是由位于窑内不同的位置的几组探针来完成。探针位置应选择无明显可见缺陷,较湿的有代表性的板材上,木材含水率是由插入的板材的控针测出。同时选择一些非在线移动检测板,把样板放在窑内适当位置以便测试及观察干燥情况。 另外,木材含水率还可以用称重法测量,其先制作含水率检验板,含水率检验板应选择材质好、纹理直、无节疤、无裂纹及明显可见的缺陷,较湿的有代表性的板材。 (三)基准选择 木材进行干燥时,主要根据树种、厚度、含水率和径级等确定适宜的干燥基准;同时根据实践结果进行修正。 (四)、木材干燥过程的实施 1、预热处理 目的:提高木材温度,整体热透,温度均匀,促使木材内部水份重新分布,提高木材可塑性,防止木材开裂、变形,同时脱脂杀菌,提高尺寸稳定 性。 预热时,窑内温度一般比基准同期规定的值略高或相对湿度根据木材的初含水率和应力状态而定,预热时间可根据树种、木材厚度和最初温度确定,一般从干燥窑内温度、湿度达到规定值算起,预热时间大约是:夏季为1— 1.5h/cm(厚度),冬季1.5—2h/cm(厚度)。由预热处理转到干燥基准相当含 水率阶段,时间不得少于2h。 (1)、若初含水率>纤维饱和点,木材不存在应力,选定相对湿度为100%饱和空气,以促使木材迅速热透。 (2)、若初含水率与纤维饱和点一样时,选定相对湿度可大于96%,允许木材表面少量吸湿以降低木材表面的含水率梯度,恢复粗性变形能力,改

装卸工艺

港口企业管理 港口企业的生产要素及装卸工艺系统 第一节港口企业生产要素的构成 一.概念: 所谓生产要素是生产过程中不可缺少的要素。 二.港口生产力的构成因素 (一)劳动者 领导人员、技术人员、工人 港口劳动者应是具有一定的生产经验、科学知识和劳动技能,操纵生产工具或其他技术手段,直接或间接地进行货物装卸作业及其相关生产活动的人。 (二)生产工具 装卸机械化系统 装卸生产的主题包括:主机、辅机、工属具、装卸车机械、库场作业机械、水平搬运机械。 (三)能源及动力设施 为生产和生活提供能量和动力的资源 港口装卸机械化系统的原动力 (四)基础设施 为港口生产过程提供一般性的共同条件的设施 生产性(直接提供生产条件)包括: 水域及配套设施:锚地、航道、港池;

陆域及配套设施:码头、库场、道路、通讯、导航。 社会性(间接提供生产条件)包括: 住宅、医院、商店—再生产劳动力; 消防、海关、商检—其他公共设施; 引水、船舶供应、海员服务—服务设施。 (五)科学技术 非实体的渗透性因素 在生产资料上—改善技术装备的素质,提高动能与效率; 在劳动者上—改善劳动者的素质,提高劳动与创造动能。 (六)生产信息 在生产力系统中的作用 消除不确定性—使生产力诸因素得以组合为系统。 沟通生产力系统同外界环境的联系—使生产力系统顺利进行。(七)资金 港行企业属资金密集型企业,构成这类企业的生产力系统首先需要有大量的资金投入。 (八)教育 教育是人类有目的的自觉的培训活动。 (九)生产管理 生产力系统最高层次上的因素。 港口生产力的结构设计、港口生产力的规模选择、港口生产力的布局决策、港口生产力的时序安排。

木材船装卸注意事项

请转告张大副做木材船除我写的参考资料之外 还要注意以下几点: 1) 装载之前先确认本船实际可以的装货数量,包括货舱及甲板.(理论值--宣载数量) 2) 尽可能搞清楚木材的性质,如:重木还是轻木;浮木还是沉木;木材的长度大小总比例; 3) 木材的装载顺序;隔票的材料及由船员还是岸上工人负责隔票; 4) 各个装卸港口航道及码头的吃水情况及潮汐大小是否满足条件. 5) 货舱内装货尽量作到重量大而且排放整齐紧密,以减少甲板货数量. 6) 装货期间要作到每个工班都计算吃水,如此才可以比较准确的掌握货物的重量,最终计算出较正确的GM值和确认甲板实际可以装载的木材数量.(非常重要) 7) 对加班绑扎材料确认,是否数量齐备及新旧程度,接班时询问绑扎材料证书还有备件数量. 8) 确认船CRANES 工作情况及是否近期通过检查. 9) 船员的工作钉鞋,保险带是否齐备. 10) 检查货舱是否水密及污水排放系统是否正常. 11) 检查船上所有甲板立柱是否可以正常升起及落下,还有立柱的老旧程度及是否有修理的痕迹. 12) 装卸期间的设备或船体有被损坏,务必让工头确认并签署DAMAGE REPORT 或立刻修复到完好状态,如果船员自行可以修理必须通过船长,轮机长确认. 13) 船上的绑扎规范要认真阅读并要在甲板上提前做好MARKS,如甲板地铃是绑WIRE还是CHAIN要事先用不同油漆打好等. 14) 甲板木材的中间绑扎(HOG LASHING)钢丝不要直接与STANCHAINS连接,要用小SLINGS先与STANCHAINS连接后再与WIRES连接.(此与绑扎规范不同但请按照我讲的做,否则船遇到风浪摇摆时很可能将立柱STANCHAINS整根拔起或严重损坏) 15) 无论船东还是租家或货主如何强烈,完货时要保留GM值5CM以上,因为航行期间的意外很多,否则后悔是来不急的,但在报表及对外的计算中要作到GM已经达到最小值或非常接近最小值. 16) 安排工作前首先为船员考虑安全问题,当班人员要作到即能看到装卸作业又能保证自身安全,无论工作如何紧张安全永远是第一的而且航行期间也不可以疏忽. 以上为我的一点建议,由于时间原因肯定还有没能表达完整之处,请转告张大副如果在工作中遇到问题可以随时与我联系,还有我在新西兰装载木材有两 年多的经验,那里人风淳朴,文明程度也较高,张大副有事情要多与SUPERCARGO及工头等沟通.如此可以减少很多没有必要的失误,还有LOADING MASTER 不要相信装木材要全靠大副手算为准,如此对大副的基本功要求较高,千万不要懒惰,我装木材是不脱衣服睡觉的,请叮嘱张大副. 致 礼 顾宏权 2006.11.09

港口装卸工艺学期末复习

港口装卸工艺期末复习提纲 2014年6月25日 第一章、绪论 1、港口生产活动的特点(P3~P4) 2、换装作业及其构成(2种换装、港口生产作业的5个主要工序)P5 3、港口装卸工艺的定义(P6) 4、港口装卸工艺研究的主要内容(P8) 第二章、港口装卸工艺系统分析 5、系统分析原理——P19 最大因素、2个途径、三次革命(P19~) 6、影响港口设备选型的主要因素(第四节5个方面P21~27) 第三章、件杂货装卸工艺 8、件杂货主要吊货工夹具(两大类、具体细分小类自己掌握P45) 9、装卸船舶机械——门座起重机的优缺点(P52) 10、装卸船舶机械——船舶吊杆的优缺点(P52~53) 11、三种件杂货装卸工艺布置(船吊——流动,门座——流动[我国常用],起重船——缆车——流动P55~58) 12、件杂货装卸关于组织(P61~简单了解一下) 13、P65~66 薄弱环节和解决方式 第四章、集装箱装卸工艺 14、集装箱专用码头所应具备的条件(P73~74) 15、集装箱的尺寸、分类与几个特殊的符号缩写 16、集装箱吊具(P84~86) 17、装卸桥的起重量、额定起重量,尺寸参数(6个)(P86~89) 18、集装箱堆场作业机械(P91) 19、轮胎式龙门起重机、轨道式龙门起重机的优缺点对比以及适用的港口情况(P96~97) 20、两种集装箱码头装卸工艺方式(P101) 21、集装箱码头新型装卸工艺方案(P107) 第六章、煤炭和矿石装卸工艺 22、煤炭、矿石特性及对装卸保管的要求(P140~141) 23、煤炭矿石出口装卸工艺系统(3个环节) 24、卸货车工艺(P142) 25、堆场工艺(P150~154)\ 26、装船工艺(P154 了解) 27、平舱机械(P159) 28、间歇型卸船机械的选择(P162) 通常自卸船只在段航线上使用 29、清舱工艺(P166)

港口装卸工艺考试复习资料

港口装卸工艺 港口装卸工艺学 第一章 1、港口生产活动的特点:产品的特殊性;生产的不平衡性;生产活动的多样性和复杂性;港口生产活动与经济发展的相关性;生产的连续性;装卸组织的协作性;货物运输信息的集聚性;生产调度的层次性。 2、换装作业形式 1)间接换装方案:货物从船上卸入库场经过短期堆存,再由库场装上车辆(或船舶),或者按相反程序 2)直接换装方案:货物从船上卸下直接装上车辆(或船舶),不再进入库场,或者按相反程序 3、港内货物操作:船-船;船-车、驳;船-库、场;车、驳-库、场;车驳-车驳;库、场-库、场 4.港口生产作业中的主要工序:舱底作业,起落舱作业,搬运作业,车内作业,库内作业 5、港口装卸工艺:是指港口是实现货物从一种运载工具(或库场)转移到另一种运载工具(或库场)的空间位移的方法和程序。 6、港口装卸工艺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装卸机械设备类型的选择和吊货工属具的设计; 工艺流程的合理化; 货物在运输工具和库场上的合理配置和堆码; 驾驶员和工人的先进操作方法; 工艺规程的制定和修改 一、概念题 1.港口的概念 港口是运输网络中水陆运输的枢纽,是货物的集散地以及船舶与其他载运工具的衔接点;它可以提供船舶靠泊、旅客上下船、货物装卸、储存、驳运以及其他相关业务。 2.操作过程的概念 操作过程是指根据一定的装卸工艺完成一次完整的搬运作业的过程,它是港口基本的装卸搬运活动。 3.港口装卸工艺的概念 港口实现货物从一种运载工具(或库场)转移到另一种运载工具(或库场)的空间位移的方法和程序。 二、问答题 1.港口的作用 1)港口是海运和陆运的交接点2)港口是工业活动基地 3)港口是城市发展的增长点4)港口具有社会经济发展促进效应 2.港口生产活动的特点 1)产品的特殊性2)生产的不平衡性3)生产活动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港口装卸工艺》课程标准

《港口装卸工艺》课程标准 课程代码:120511803 课程类型:理论课 课程性质:必修课 适用专业:港口物流设备与自动控制 总学时:45 、课程性质与作用 本课程属于港口物流设备与自动控制的一门专业职能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使学生系统地掌握港口、港口装卸工艺、港口货物等基本概念和常识,并能熟悉港口件杂货、集装箱和大宗散货的常见的装卸工艺,为将来港机专业毕业生能很好适应港口中的各种技术、安全、商务调度、现场作业管理等工作岗位奠定基础。 二、课程目标 具备港口的基本常识,能正确的描述港口的组成,功能和作用,港口的类型和主要特点。同时具备码头换装作业的基本知识,能正确描述码头换装作业形式、特点、操作过程及其构成,并且具备提高港口通过能力的分析能力。 三、课程设计理念与思路 坚持教材内容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和岗位需求为主的编写理念。教材内容 难易适度,理论知识以“够用”为度,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着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在教材内容的取舍和主次的选择方面,照顾广度,控制深度,力求针对专业,服务行业,教材编写立足于国内港口机械和筑路机械使用的实际情况,结合典型机型,系统介绍工程机械设备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同时,有选择地介绍一些国外的新技术、新设备,以便拓宽学生的视野,为学生进一步深造打下基础。 四、教学进程安排

五、教学内容与要求

六、考核评价 采取多元化的考核评价方法,重视实践考核,突出高职特色。考试方式要突出多样性、针对性、生动性。要把课程终结考试与过程考核中学生取得的成绩,作为判断学生成绩的重要依据。具体考核方法如下: 平时考勤占10%主要依据考勤情况、上课表现、回答问题情况等。 平时学习成绩占20%主要依据平时作业和测验情况。 期末考试成绩占70% 七、教学条件 师资条件:教师应具有二年以上的港口工作经验,且港机专业本科毕业或硕士毕业,具有讲师以上职称。 丿八、实施建议 建议使用高职高专对口的港口装卸工艺方面的教材,采用多媒体与板书、模型、图片相结合的形式,上课引入大量港口装卸实例和图片,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学生分析能力的提高和应对港口装卸过程中的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

港口装卸工艺学

港口装卸工艺学(复习资料) 第一章 概论 一、概念题 1. 港口的概念 港口是运输网络中水陆运输的枢纽,是货物的集散地以及船舶与其他载运工具的衔接 点;它可以提供船舶靠泊、旅客上下船、货物装卸、储存、驳运以及其他相关业务。 2. 操作过程的概念 操作过程是指根据一定的装卸工艺完成一次完整的搬运作业的过程, 它是港口基本的装 卸搬运活动。 3. 操作量的概念 是指通过一个完整的操作过程所装卸、搬运货物的数量 4. 作业工序的概念 是指操作过程中有机组成的相对独立的部分 5. 港口装卸工艺的概念 港口实现货物从一种运载工具(或库场)转移到另一种运载工具(或库场)的空间位移 的方法和程序。 二、问答题 1. 港口的作用 1)港口是海运和陆运的交接点 3) 港口是城市发展的增长点 2. 港口生产活动的特点 协作性 7) 货物运输信息的集聚性 8) 生产调度的层次性 3. 换装作业形式有哪些? 港口换装作业一般有两种形式。一种形式是货物先从船上卸入库场经过短期堆2) 港口是工业活动基地 4) 港口具有社会经济发展促进效应 1) 产品的特殊性 2) 生产的不平衡性 3) 生产活动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4) 港口生产活动与经济发展的相关性 5) 生产的连续性 6) 装卸组织的

存,再由库场装上车辆(或船舶),或者按相反程序,这种形式一般简称为间接换装方案。另一种形式是货物由船上卸下直接装上车辆(或船舶),不再进入库场,或者按相反程序,这种形式简称为直接换装方案,或称直取作业。 4.港口作业中有哪些作业工序? 舱底作业工序起落舱作业工序搬运作业工序车内作业工序库内作业工序 三、填空题 1.港口生产活动具有产品的(特殊)性;生产的(不平衡)性;生产活动的(多样性和复杂) 性;生产活动与经济发展的(相关)性;生产的(连续)性;装卸组织的(协作)性;货物运输信息的(集聚)性;生产调度的(层次)性。 2.直接换装形式有(船——船)、(船——车、驳);间接换装形式有(船——库、场)、(车、驳 ——库、场)、(车、驳——车、驳)、(库、场——库、场)。 3.常见的作业工序有(舱底作业)工序、(起落舱作业)工序、(搬运作业)工序、(车内作 业)工序、(库内作业)工序。 4.港口是(海运)和(陆运)的交接点;是(工业)活动基地;是(城市)发展的增长点;具有(社 会)发展促进效应。 5.港口是海运和陆运的(交接点);是工业活动(基地);是城市发展的(增长点);具有社会经济 发展(促进效应)。 第二章装卸工艺系统分析 二、问答题 1.在设备方面的港口装卸工艺合理化原则有哪些? 1)充分利用机械设备原则;2)减少终端站停留时间原则;3)专业化原则;4)适应性原则5)标准化原则;6)充分利用空间的原则。 2.在工艺布置与流程方面的港口装卸工艺合理化原则有哪些? 1)减少作业数原则;2)直线原则;3)作业线各环节相互协调原则;4)保证运载工具高效作

第八章 木材及加工工艺

第八章木材及加工工艺 木材是一种优良的造型材料,自古以来,它一直是最广泛最常用的传统材料,其自然、朴素的特性令人产生亲切感,被认为是最富于人性特征的材料。 木材作为一种天然材料,在自然界中蓄积量大、分布广、取材方便,具有优良的特性。在新材料层出不穷的今天,在设计应用中仍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图8-1)。 8.1 木材的基本性能 木材是由树木采伐后经初步加工而得的, 是由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等组成。树干 是木材的主要部分,由树皮、木质部和髓心三 部分组成。图8-2所示为树干的构造。 (1)质轻 木材由疏松多孔的纤维素和木质素构成。 它的密度因树种不同,一般在0。3一.0.8之间, 比金属、玻璃等材料的密度小得多,因而质轻 坚韧,并富有弹性,在纵向(生长方向)的强 度大,是有效的结构材料,但其抗压、抗弯曲 强度较差。 (2)具有天然的色泽和美丽的花纹 不同树种的木材或同种木材的不同 材区,都具有不同的天然悦目的色泽。如 红松的心材呈淡玫瑰色,边材成黄白色; 杉木的心材成红褐色,边材呈淡黄色等。 又因年轮和木纹方向的不同而形成各种 粗、细、直、曲形状的纹理,经旋切、刨 切等多种方法还能截取或胶拼成种类繁多 的花纹。 (3)具有调湿特性 木材由许多长管状细胞组成。在一定温度和相对湿度下,对空气中的湿气具有吸收和放出的平衡调节作用。 (4)隔声吸音性 木材是一种多孔性材料,具有良好的吸音隔声功能。 (5)具有可塑性 木材蒸煮后可以进行切片,在热压作用下可以弯曲成型,木材可以用胶、钉、榫眼等方法比较容易和牢固地接合。 (6)易加工和涂饰 木材易锯、易刨、易切、易打孔、易组合加工成型,且加工比金属方便。由于木材的管状细胞吸湿受潮,故对涂料的附着力强,易于着色和涂饰。 (7)对热、电具有良好的绝缘性 木材的热导率、电导率小,可做绝缘材料,但随着含水率增大,其绝缘性能降低。 (8)易变形、易燃 木材由于干缩湿胀容易引起构件尺寸及形状变异和强度变化,发生开裂、扭曲、翘曲等弊病。木材的着火点低,容易燃烧。

港口装卸工艺

一、原始材料分析 入库系数:88.3%,入场系数:11.7%; 其中汽车4万吨,机床3万吨,钢材14.5万吨入场,其余入库; 货物平均堆存期t dc =10天 2.船型资料 代表船型为5000吨级海轮; 外形尺寸:长×宽×高=114.23×15.08×9.3(立方米) 满载吃水:6.6米,空载吃水:0.83米 排水量:满?=8383吨,空?=2282吨; 载重利用系数:出口0.9,进口0.26。 3.自然条件 ①地理条件 新建码头所在地纵深500米,可利用的前沿长度428米,自然岸坡度1/2.5 ②水文条件 平均高水位:23.148米; 平均低水位:9.034米; 水流速度:略。 ③气象条件:略。 二、装卸工艺方案比拟 1. 装卸船工艺 装船工艺流程图 卸船工艺流程图

2.库场装卸工艺 (1)仓库工艺 利用叉车装卸 利用桥式起重机装卸 (2)堆场装卸工艺 堆场装卸 三、港口装卸工艺系统 1、根据所选择的机械设备,拟采用以下两种工艺流程:第一种方案: 第二种方案 2、门机工艺布置 布置两台10吨门机(M10-30)在泊位旁边。 3、水平搬运作业

利用解放J6P 重卡为牵引车,一辆牵引车牵引4台平板车,一台牵引车配12台平板车,12台平板车分为3个部分,一个部分4台平板车在门机,一个部分4台平板车在被牵引车牵引,一个部分4台牵引车在库场等待卸货。 4、库场工艺布置 仓库装卸两种工艺 第一种工艺 利用叉车对 平板车上的货物进行装卸。 第二种工艺 利用桥式起重机对车上货物进行装卸。 堆场装卸工艺 对于堆场的道路确定后方堆场主干道宽12m ,次干道宽8m 。 三、港口建设参数计算 ㈠泊位数的确定 1.计算泊位年通过能力 利用公式计算出单一货种年通过能力 ρd f s d z y t t t t t G T P +-= 1s 带入公式得P=605767吨 2.计算泊位 修建1个泊位就可以满足需要。 4. 船位利用率: 船舶利用率ρ=0.65 ㈡库场面积计算 ①单一货种库场面积计算 利用公式dc yk r n t T K K Q E BK ??= k E A q k = ? 计算出库场面积得到如下数据: A 钢库=5323平方米 A 钢场=655平方米 A 机库=1144平方米 A 机场=139平方米 A 件库=24937.5平方米 A 其库=17071平方米 A 车场=4750平方米 ②库场总面积 把所有的库场面积相加得到 A 总=54019.5平方米 ㈢装卸机械数量 利用以下公式确定所需的机械台数

港口装卸工艺学复习题2011下

港口装卸工艺学复习题 一、填空及判断 1、港口的发展划分成五代。 2、港口装卸只提供完成货物空间位置的转移。 3、港口生产的不平衡性是经常的,不平衡系数始终大于1。 4、同一库场内的倒垛、转堆属库场整理性质,不计操作过程。 5、一个操作过程可以分为几个工序。 6、直接换装方案优于间接换装方案。 7、从目前趋势看,大型专业化码头的生产均采用直接换装作业方式。 8、装卸工艺的选择应主张采用先进的设备。 9、合理的装卸工艺选择应根据港口的生产情况和货种货流情况进行选择。 10、棕绳扣不得用于装卸钢材。 11、托盘又称为万能货板或通用货板。 12、浮吊--缆车—流动机械系统是内河斜坡式港口的曲型件杂货装卸工艺。 13、解决件杂货装卸薄弱环节的根本方向是扩大货组和改进运输方式。 14、改进件杂货运输方式主要采用散装运输。 15、件杂货装卸最薄弱的环节是舱内作业和棚车内作业。 16、箱装货物通常用木箱、纸箱或铝合金箱来装运。 17、货板可以将许多单件货物组成简易的货物集装单元。 18、门座起重机既可以用于码头前沿,也可以用作堆场机械。 19、单层仓库的跨度一般不应小于 8m 。 20、生铁可以用抓斗来装卸。 21、叉车除了可以完成水平运输外,还可以进行堆高作业。 22、集装箱底部的两根侧梁是承受集装箱堆码载荷的主要部件。 23、一般一个泊位的年集装箱接纳量大于30000TEU时,建造新泊位是合理的。 24、集装箱的最大重量(MAX GROSS)是集装箱的自重和最大允许载货量之和。 25、集装箱的标记是由三组标记组成的。 26、跨运车有专用和通用型两种。 27、目前采用跨运车方式的集装箱码头堆场,通常只堆2层。 28、集装箱码头平面布局一般分为码头前沿、堆场和后方。 29、积载因素是指货物单位体积内的重量。 30、集装箱码头的大门是集装箱和集装箱货物的交接点。 31、自动式吊具是目前集装箱装卸桥上使用最为普遍的吊具。 32、轮胎起重机不可以用于装卸木材驳船。 33、木材码头堆场很大时可设立二线起重机。 34、煤炭和矿石都具有冻结性。 35、煤炭车辆解冻效率较高的方式是红外线解冻。 36、门机在散水泥和散化肥的装卸作业中具有输送功能。 37、圆木夹钳可用来装卸没有货垫的大圆木。 38、浮吊--缆车—流动机械系统中缆车多为成对布置。 39、小型纸箱货装箱时,为防止塌货,应采用纵横交叉的堆装法。 40、从敞车卸长圆木时,需先进行提头作业。 41、木材钢丝绳扣及可用作吊货工夹具,也可用作成组工具。

港口装卸工艺

1在设备方面的港口装卸工艺合理化原则有充分利用机械设备原则、减少终端站停留时间原则、专业化原则、适应性原则、标准化原则、充分利用空间原则 2在工艺布置与流程方面的港口装卸工艺合理化原则有减少作业数原则、直线原则、作业线各环节相互协调原则、保证运载工具高效作业原则、防止工艺中断原则、灵活性原则 3在作业方面的港口装卸工艺合理化原则有扩大单元原则、提高机动性原则、利用重力原则、利用工属具原则、充分发挥设备效能原则、人、机作业时间充分利用原则 4影响港口装卸设备类型选择的因素包括货物、运输工具、自然条件、港口建筑物和运输组织等几个方面 5港口装卸设备类型选择在货物方面要考虑的因素有货物特征、吞吐量、货物流向 6港口装卸设备类型选择在运载工具方面要考虑的因素有船舶类型、车辆类型 7港口装卸设备类型选择在自然条件方面要考虑的因素有水位和潮汐、地质和地形、气象条件 8港口装卸设备类型选择在港口建筑物方面要考虑的因素有码头、库场、铁路、道路 1件杂货按照包装形式可分为袋装货物、捆装、桶装和圆筒状、箱装、筐、篓坛、裸装 2选用件杂货卸工属具的原则有保证货物的完整无缺;牢固可靠,工作安全;使起重机的起重量得到充分的利用;便于工人操纵作业。减少工人劳动强度,避免对货物重复操作 3成捆铝锭用成捆铝锭吊具来装卸 4件杂货装卸机械化系统由门座起重机——装卸搬运机械系统、船舶起货机——装卸搬运机械系统;起重机——缆车——流动机械系统组成 5解决件杂货装卸薄弱环节的根本方向是扩大货组和改进运输方式 6叉车属于水平运输机械,门座起重机属于岸边机械 7轮胎起重机的效率比门座起重机的效率低 8门座起重机的轨距是指两条轨道之间的距离 9件杂货装卸作业存在舱内作业和棚车作业两个薄弱环节 10缆车牵引方式有成对驱动和单独驱动两种形式 11通常,门座起重机的轨距为10.5米 12件杂货码头的门座起重机的起重量为5-10吨以上 13装卸卷钢的工具叫卷钢板夹 14今年来,随着集装箱运输的发展,传统的件杂货运输量逐渐减少 1吊装式集装箱船可分为可变换集装箱船、部分集装箱船、全集装箱船 5角配件,也称角件,集装箱箱体的8个角上都设有角件。它的作用是连接和承载 6按制造材料分,集装箱可分为钢制集装箱、铝制集装箱、玻璃制集装箱 7集装箱的必备标记中的识别标记由箱主代码、顺序号、核对数三部分组成 9国际标准集装箱共分为4个系列,歌系列集装箱的宽度是相同的 10集装箱专用吊具有固定式集装箱吊具、组合式集装箱吊具、自动伸缩式集装箱吊具、多箱吊具4种形式 11泊位的长度主要取决于船舶长度 12岸边集装箱起重机的起重量等于吊具自重与额定起重量之和 14集装箱的尺寸代号以两个字符表示,第一个字母表示箱长,第二个字母表示箱宽、箱高15集装箱码头的平面布局根据作业功能的不同,集装箱码头一般由码头前沿、堆场、控制室、大门、集装箱货运站、维修车间等组成 1木材主要可分为圆木和成材木 2干木材的相对密度为0.44——0.76吨/m3、湿木材的相对密度为0.75——0.96 3装卸圆木的专用工属具是木材抓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