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保开户招退工缴纳程序

社保开户招退工缴纳程序
社保开户招退工缴纳程序

一开户

1.办事地点:上海是社保中心及各个分支机构,一般是在所在区的社保中心办理

2.携带材料:《组织机构代码证》复印件、《企业法人营业执照》或《营业执照》复印件(如果是民政福利企业,需携带《企业法人营业执照》或《营业执照》复印件和《社会福利企业登记证书》复印件),以上申请材料复印件均需加盖单位公章。及开户人的身份证。填写《单位社会保险登记(变更)表》。办理完开户手续后,社保机构会给你一个社保登记证书和一个工商银行的牡丹卡,此卡用于信息查询和缴费。同时建议开通网上办事功能。

二招退工手续

1.招工:上海市户籍员工和持有居住证的员工必须进行用工登记,只有登记完毕才能缴纳社保。登记时限为用工日起30天以内,超过三十天需要到社保中心的柜台进行登记,那时需要携带劳动合同。办事地点:网上操作或者直接到开户时的社保中心携带材料:在网上下载《上海市单位招用从业人员备案名册》进行填写一式三联的“上海市单位招用从业人员名册”,并盖章(样张附后:第一联受理招工登记备案手续的职业介绍所留存;第二联用人单位凭此联调集劳动者的人事档案;第三联用人单位留存)。第一联名册由用人单位直接送达或快递、挂号邮寄至职业介绍所,并加盖公章。

2。退工: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终止或解除劳动(工作)关系后(含标准劳动关系和特殊劳动关系),应在7日内向职业介绍所办妥退工登记备案手续。

用人单位办理退工登记备案手续时,应填写一式四联的“上海市单位退工证明”,并盖章(样张附后:第一联受理退工登记备案手续的职业介绍所留存;第二联为退档凭证并存入劳动者个人档案;第三联交被退劳动者本人;第四联用人单位留存)。第一联证明由用人单位直接送达或快递、挂号邮寄至职业介绍所

三、社保缴纳

进行招退工登记后就可以在社保中心进行员工转移和社保缴纳了,这时需要填写《社会保险业务办事提示单》注意月平均工资的计算,如果以前员工缴纳过,就按以前的社保基数来填写,如果第一次缴纳,就按员工参加工作第二个月的税前工资为基数来进行缴纳,

四、档案管理

用人单位使用劳动者为全日制职工的(指标准劳动关系),在办理招工或退工登记备案手续后,必须按国家和本市档案管理的有关规定,负责做好劳动者人事档案的调集、保管、转移等工作。

用人单位调集、转移劳动者的人事档案应持“上海市单位招用从业人员名册”(第二联)或“上海市单位退工证明”(第二联),到受理招工或退工登记备案手

续的职业介绍所联系办理劳动者人事档案调集、转移等事宜。用人单位不具备保管档案资格或不愿意自行调集、保管、转移档案的,则应委托职业介绍代办服务机构办理劳动者人事档案调集、保管、转移等事务。

五《劳动手册》、《农村富余劳动力求职登记卡》和《劳动力登记表》的记载单位应使用持有《劳动手册》或《农村富余劳动力求职登记卡》的劳动者,做好相应的招工或退工日期记载,并盖章

员工缴纳社会保险方案

员工缴纳社会保险方案 Document serial number【KK89K-LLS98YT-SS8CB-SSUT-SST108】

员工缴纳社会保险方案为使公司走上成功的企业规范化管理模式,充分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公司本着一切为员工利益着想的理念,为员工创造更好的社会福利待遇,进而更好的鼓励员工创造更大的社会价值,特制定如下缴纳社会保险方案: 方案一:按照上海最低社保缴纳标准计算缴纳社保 2012年上海最低社保缴纳标准为2338元。照此方案,个人与单位计算入下: 个人:每月缴费合计420.84元。其中,养老8%占187.04元;医疗2%占46.76元;失业1%占23.38元。公积金7%占163.66元。 单位:每月缴费合计1028.72。其中,养老22%占514.36元;医疗12%占280.56元;失业2%占46.76元;工伤0.5%占11.69元。生育0.5%占11.69元。公积金7%占163.66元。 方案二:分档计算缴纳方案 1、月薪不足3000元的,按照实际工资缴纳社保。 2、月薪3000元以上不足5000元,按照3000元标准缴纳社保,其余走帐外。 个人:每月缴费合计540元。其中,养老8%占240元;医疗2%占60元;失业1%占30元。公积金7%占210元。

单位:每月缴费合计1320元。其中,养老22%占660元;医疗12%占360元。失业2%占60元。工伤0.5%占15元。生育0.5%占15元。公积金7%占210元。 3、月薪5000元以上的,按照5000元标准缴纳社保,其余走帐外。 个人:每月缴费合计900元。其中,养老8%占400元;医疗2%占100元;失业1%占50元。公积金7%占350元。 单位:每月缴费合计2200元。其中,养老22%占1100元;医疗12%占600元。失业2%占100元。工伤0.5%占25元。生育0.5%占25元。公积金7%占350元。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府社会保障支出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府社会保障支出分析 (2011-02-22 18:03:58) 王延中龙玉其 内容摘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府不断加大社会保障财政投入,取得了明显成效,为保障国民基本生活、维护社会稳定和促进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我国社会保障财政投入与人民群众的社会保障需求还有较大的差距,不仅财政支出的总量不足,而且支出结构不合理,社会保障财政支出在调节收入分配方面的作用不理想。为此,提出了一些加强和完善社会保障财政支出的建议。 关键词:财政社会保障规模结构问题 作者简介:王延中,中国社会科学院劳动与社会保障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博士生导师,100732; 龙玉其,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博士研究生,100872。 文章来源:《财贸经济》2011年第1期。 一、引言 社会保障是缓解贫困、保障民生、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维护社会稳定和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制度,也是现代政府支出的重点领域和公共支出的主体部分。由于发展阶段、发展模式的差异,不同国家社会保障支出的总量、结构、范围、重点及运行机制呈现出丰富多样性。一个国家不同时期社会保障支出状况也表现出极大的差异性。研究社会保障支出状况的发展变化,可以看出政府对社会保障建设的重视程度,体现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和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揭示或者深化对国家发展道路和模式的理解与认识。 世界各国对社会保障制度的概念差异很大。欧洲福利国家把社会保障统称为社会保护支出或者社会性支出,美国主要指政府财政直接负责的各类扶贫计划和保障性支出。中国把社会保障视为一个涵盖社会救助、社会保险、社会福利在内的庞大概念,但往往又不把保障性住房、基本卫生服务和教育事业包括在内。本文将中国政府用于社会保障的财政性支出分为三类,一类是指传统的行政事业单位离退休费、社会福利与救济支出、社会保障补助支出(即口径一,或者说狭义的社会保障财政支出),也是目前财政社会保障支出统计所运用的口径;第二类包括社会保险、社会福利、社会优抚和社会救助支出,其资金主要包括国家财政支出和尚未纳入财政管理的各类社会保险基金(即口径二)。第三类即广义的社会保障支出,将政府用于教育事业、医疗卫生事业等方面的支出纳入进来(即口径三,或者说广义的社会保障财政支出),类似或接近于一些国家的社会性支出。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对社会保障制度及其功能的认识不断深化。20世纪80年代主要立足于为国有企业改革服务,进行了一些改革试点。但从总体上以国有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为职工提供的单位保障是社会保障的主体。国家财政仅仅对严格界定的绝对贫困人口提供生存保障,对政策优惠对象提供有限的社会福利。1992年,中国社会抚恤、福利和救济支出为66.45亿元,占财政支出的1.78%和GDP的0.25%。[①] 90年代至21世纪初期,中国围绕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改革试点基础上逐步建立现代社会保障基本制度框架。尽管社会保险制度引入了个人缴费和多主体责任共担机

员工社保购买方案

员工社会保险购买方案 公司: 为了进一步健全公司制度,建立和完善公司社会保险管理制度,规范公司员工社会保险体系和操作流程,提高员工福利待遇及归属感,稳定公司人才队伍,实现公司经营效益与员工利益最大化的目的,根据国家社保管理办法的相关社保政策。 一、遵循原则 坚持员工自愿,兼顾公平的原则。 二、社会保险构成 社会保险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失业保险。 三、参保条件 1、在公司工作满3个月以上的普通人员 2、在公司工作满1个月以上的普通管理人员 3、在公司就任主管级或以上的自工作起 四、参保险种及缴费比率 符合以上参保条件的人员,公司统一帮其购社保,公司及个人的缴费比率按东莞市社保缴纳百分比执行。 五、社会保险的缴纳原则 社会保险费用由公司和员工共同承担,其中属于员工缴纳部分,由公司在员工工资中代扣代缴,具体说明如下: 1、依据规定社保费用先行由公司统一缴纳,个人应承担的部分在员工当月工资中扣除(如:3月份的社保费用,在其3月份的工资中扣除)。

2、员工因请假或其它原因不在岗三个月以内(含三个月)的,该员工不在岗位期间的“个人应承担的社保费”,应在其离岗当月的工资中提前进行代扣代缴(根据员工离岗批准时间及离岗当月的出勤情况分析,若不足抵扣的,应在其离岗前一个月的工资中抵扣)。 六、参保办理流程 1、办理流程:对符合参保条件的人员,遵循员工自愿参保原则,由员工提交个人参保申请交至所属部门,部门根据员工工作表现提交审核意见至公司社保管理人员;社保管理人员提交的且符合参保条件的人员名单汇总;通过审批的员工办理社保。 七、具体管理办法 1、在职人员管理 (1)社会保险按国家规定由公司和个人分别缴纳,个人应缴部分从当月工资中扣除。 (2)公司社保专管人员须建立员工社保台账,并定期记录员工实际参保情况。 (3)公司社保专管人员每年对公司社保缴费情况进行统一汇总,同时以书面形式呈报下一年度社保政策和管理办法。 2、离职人员管理 (1)员工自离岗或离职之日起,公司停止缴纳由公司承担的保险费用。员工前半月离岗或离职的,当月公司和个人的保险费用全部由个人承担;后半月离岗或离职的,当月公司应承担的保险费用由员工和公司各承担一半费用。 (2)员工离职须按公司制度办理离职手续,待员工离职手续办理完毕三个月后,方可转移相关社保手续。在办理相关社保转移手续期间,三个月内离职

员工购买社保方案

关于xxx公司员工购买社会保险的申请 根据2011年7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七章第五十七条第五十八条之规定,为便于我司办理工商、税务等年审年检业务提供出本司合法有效的《社会保险登记证》,现本司向总部提出为员工购买当地社会保险的申请,有关社会保险的相关情况及法律法规介绍如下: 一、社会保险介绍 社会保险主要包括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五个险种。社会保险作为一种社会保障性事业,具有强制性、保障性、福利性和社会性。 二、社会保险费率及缴费比例 社会保险主要由企业和个人承担,企业和个人承担的比例如下: 三、社会保险缴纳情况 社会保险受益人是社会保险的对象(即员工),社会保险资金由企业和员工方面按国家相应的比例承担,社会保险缴纳实行保底封顶

的政策,即缴纳基数下限不低于所在地区职工平均工资的60%(1681),上限不得高于所在地区的职工平均工资的300%(10089元)。 社会保险由企业至所在区域的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或劳动部门)办理,开设员工个人社保账户,每月将社会保险金按时缴纳,员工个人部分由公司在工资中代扣,年底打印帐单,进行数据汇总和核实。 目前xx市社保缴费基数为1681元,以最低参保基数为例,每月需要缴纳的社会保险费为: 员工个人承担缴纳部分为:180.48元。 企业为员工承担缴纳部分为:385.60元。 即每月社会保险缴纳总计:180.48元+385.60元=566.08元 社会保险由企业至所在区域的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或劳动部门)办理,开设企业帐户,每月按期办理人员参保事项,每月社会保险金按时缴纳,年底打印帐单,进行数据汇总和核实。 四、社会保险参保方案(建议): 方案一、员工普及法(按当地最低参保基数缴费)。 入职员工统一签订劳动合同,在从批准转正的次月起,由企业为员工(未毕业的实习生、临时工、或其它公司外派借调人员除外),办理社会保险参保并按当地最低参保基数定期缴纳社会保险。 截止至2012年5月25日,薪酬福利属本司管理的正式员工87人,即每月企业为员工承担缴纳部分为:385.60*87=33547.2元。 缴纳原则:1)、以当地最低参保基数缴费 2)、员工自愿原则

浅谈中国社会保障支出

经 济 纵 横 28 INTELLIGENCE 浅谈中国社会保障支出 西南财经大学保险学院 蒲亚茜 摘 要:通过分析当代中国社会保障支出的现状发展态势以及社保支出的重要性,探究当前中国社保支出水平低和不适度的原因,进而提出解决方案。 关键词:社会保障支出 国家财政 二元化 社会保障基金 法制化 一、社会保障支出的重要性 社会保障制度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同样也是社会进步和文明的重要标志。社会保障支出是属于转移支出的,它通过国家财政的再分配活动促进社会经济的稳定与发展。社会保障指出的重要性我归纳为以下几点: 1、社会保障不仅有助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而且可以促进市场经济健康发展。 2、社会保障可以弥补市场机制的失灵和缺陷,它是社会经济运行的“安全网”和“减震器”。 3、可以为国家筹集资金,有利于国家宏观调控的实施。二、中国社会保障支出变化的总体态势及特点1、随着国民经济发展社会保障支出是不断增长的 社会保障支出是属于国民收入再分配的,是国家财政支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增长速度主要取决于国民收入总量和经济增长的速度。2006年社会保障总支出是1992年的7.41倍;人均社会保障支出2006年是1992年的6.23倍。(不考虑物价上涨原因)而且1999~2006年财政社会保障支出增长速度比同年GDP 增长的速度快。我们可以看到,社会保障支出在财政支出和整个国民经济的比重越来越大,也预示着这将是政府责任体现的一个重要板块。 2、社会保险支出占社会保障支出的比重将越来越大,中国社会保险型社会保障制度模式凸显 社会保险制度成为中国现代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重点和核心内容,这不仅是在坚持实事求是基本原则和立足国情的深切思考后作出的选择同样是中国社会发展,老龄化日趋严重,走市场调节经济之路的产物。 3、农村覆盖范围窄,二元机制明显 在我国,城市居民享受着很好的国家福利,社会保障覆盖面广,保障水平高,保障项目齐全,不仅有齐全的险种也有晚上的低保。而在我国的农村社会保障的项目确是以救济、最低生活保障、新农合为主为主。社会保障支出的城乡分配上极其的不均衡。1998年,城市社会保障支出总额是农村的30倍;人均社会保障支出是农村的100倍,这是多么可怕的差异。 三、中国社会保障支出低水平和不适度的原因分析 由于社会保障供给与需求之间存在较大的缺口,导致社会保障支出水平不适度。我国有必要在保证社会保障支出水平不断发展的前提下实现社保的供求平衡、适度发展。 1、我国现处在社会保障制度的不断完善期,社会保障需求大。 中国正处在社会保障制度形成和不断完善的时期,要扩大社保覆盖面、完善并增加社保项目、提高保障水平必然要扩大社会保障的支出。 (1)中国实行市场经济体制,经济上的不稳定和激烈的现代社会的竞争给人们带来了很多风险。为了得到生活上的安定和经济上的保障这促使人们对保障的需求极大地增加,希望能够通过保障转移风险、分散风险。因此也就迫切的需要社会的“安全网”——社会保障来为人们排忧解难,也大大的扩大了社会保障的需求。 (2)中国社会保障制度呈二元结构特征。城市社保覆盖率高,而农村社保覆盖率低,加快建立城乡一体化的社保机制,扩大农村社保覆盖范围十分重要,这必然增大了对社保支出的需求。 2、人均国民收入低,社会保障供给有限。 社会保障基金主要是三方负担,即政府、企业、个人,这三方的供给水平是怎么样的呢? (1)国家财政支持力度不够:中国财政支出中的社会保障支出是比较少的只有百分之十左右。而其中大部分又是将福利给了城镇居民;社会保障资金的来源;因此,要建立健全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必须要靠国家和政府的大力财政支持。中国在这方面仍需努力。 (2)企业社会保障负担过重:在我国,企业在社会保障基金的贡献中一直担负着很重的责任负担着很重的社会保险缴费。这不仅影响企业利润最大化的实现也打击了企业的生产积极性,也大大增加了企业的劳务成本。因此往往为了寻求利润最大化企业采取各种手段拖费欠费。如果一直让企业承担较高的缴费比重是很难进行的。 四、提高社会保障支出水平的对策及建议 社会保障水平的高低体现着一个国家的实力。欧洲发达国家大多都有较为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和良好的国家福利政策。若社保体制漏洞百出也会使得人们减少消费扩大储蓄,不利于通过内需拉动国名经济持续发展。 对提高社会保障支出水平、完善社保体制建立,我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不断扩大社会保障的覆盖范围、扩大社保基金的来源明显的水保二元机制让中国大多数农民都没有享受到社会保障带来的福利。因此,我国社会保障发展的大趋势应该是想农村地区发展。不断提高农村地区社保水平,将广大的农民都纳入我国社保体系,完善农村社保项目。 2、调整财政支出结构,提高国家财政社会保障支出水平在现代社会保障制度中,政府拨款是社会保障基金的最主要来源。我国可以通过合理界定国有或国家控股垄断企业的利润分配,防止资产收益的“内部化”“企业化”,增加财政收入,同时努力扩大社保支出水平。我国也可以采取适当压缩行政管理成本还有其他建设方面的支出,这部分开只具有很大压缩空间可以为社保的支出腾出空间。 3、拓宽社会保障资金筹集渠道,加大社保基金筹资力度社会保障基金是社会保障支出的源泉。首先应该加大政府的支持力度,其次社保监管部门要加大对企业的监督和考察。敦促他们按时足额缴纳费用,也要严厉打击拖费欠费的企业。同时,加大城镇居民缴费比例为社保筹集更多的资金。同时也可以大力宣传鼓励捐赠。 4、加强社会保障基金管理,把社会保障工作逐步纳入法制化轨道 社会保障基金是老百姓的“保命钱”,基金的安全关系到社保制度的落实。不能随便挪用社会保障基金。因此,加大社会保障基金的监督和管理十分重要。我们不仅要落实相关社会保障立法,明确政府职责,保障社会保障的健康运行和资金的安全。同时我国还要改革基金投资制度,提高账户

转移性支出++习题

第六章转移性支出习题 一、名次解释 1. 财政补贴 2. 可诉补贴(黄箱补贴) 3. 税收支出 4. 照顾性税收支出 5. 税收豁免 6. 纳税扣除 7. 税收抵免 8. 优惠税率 9. 延期纳税 10. 盈亏相抵 11. 加速折旧 12. 退税 13. 社会保险制度 14. 现收现付制 15. 完全基金制 16. 部分基金制 17. 明补 18. 暗补 二、判断题 1. 社会保险资金的运作分为现收现付制和完全基金制。 2.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保险制度具有“内在稳定器”的作用。 3. 税收支出是指国家将税收收入的一部分用于投入到财政转移性支出上的支出。 4. 社会保险支出是一种影响相对价格结构,从而可以改变资源配置结构、供给结构和 需求结构的政府无偿支出。 5. 纳税扣除是指准许企业把一些合乎规定的特殊支出,以一定的比率或全部从应纳税 额中扣除,以减轻其税负。 6. 税收抵免是指允许纳税人从其某种合乎奖励规定的支出中,以一定比率从其应纳税 额中扣除,以减轻其税负。 三、单项选择题 1. 目前我国财政补贴的主要内容是企业补贴和() A. 城市居民生活补贴 B. 住房补贴 C. 社会保障补贴 D. 价格补贴 2. 矫正性财政补贴的额度取决于()的大小 A. 外部边际效益 B. 外部边际成本 C. 社会边际效益 D. 社会边际成本 3. 不具有收入再分配性质的社会保障形式是() A. 社会救济 B. 强迫储蓄 C. 社会保险 D. 医疗福利 4. 政府强迫储蓄的实质是() A. 让高收入的人去保障低收入的人的生活 B. 让每个人去保障自己的生活 C. 让社会全体成员去保障低收入的人的生活 D. 以上表述都不正确 5. 避免“逆向选择”的办法是() A. 提高保险费 B. 降低保险费 C. 实行社会保险 D. 降低保障的标准 6. 不会引起代际之间收入再分配的社会保障资金运筹方式是() A. 现收现付制 B. 部分基金制 C. 完全基金制 D. 以上三种方式都不是 7. 社会保障制度的核心是() A. 社会救济 B. 社会保险 C. 社会福利 D. 社会优抚 8. 根据我国目前的现实情况,我国社会保险的筹资模式应采用() A. 现收现付式 B. 完全基金式 C. 部分基金式 D. 财政拨款解决 9. 社会救济属于() A. 购买性支出 B. 转移性支出 C. 积累性支出 D. 生产性支出 10. 从世界各国的情况来看,对于医疗、生育、失业等方面的保险,一般采用的筹资模式是() A. 现收现付式 B. 完全基金式 C. 部分基金式 D. 财政拨款解决

员工社会保险缴纳方案

员工社会保险缴纳方案 为完善员工福利,满足员工社会保障方面的需要,增加企业对员工的吸引力,降低人才流失率,充分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根据《劳动法》并结合公司实际情况,特制定如下社会保险缴纳方案: 一、社会保险的内容 目前太原市社会保险指的是五项保险,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含大病)、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及生育保险;其中,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和失业保险,这三项险种是由企业和员工个人共同缴纳的保费,大病、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则完全由企业承担,个人不需要缴纳。 二、参保人员范围 各中心、各单位行政、管理岗位人员。具体人员名单及数量以2014年3月为例,详见《2014年社保人员统计表》(附表一)。 三、具备下列条件之一的,不在参保人员范围内: (一)超过法定退休年龄的; (二)距离法定退休年龄不足5年的; (三)与原国有、企事业单位签订劳动合同,其社会保险由原单位缴纳,且本人以书面形式明确表示不愿意将社会保险手续转入我公司的。 四、个别岗位因为工作稳定性较差,暂不考虑为其缴纳社会保险,建议公司为下列岗位人员购买团体意外伤害险,具体包括: 置业顾问、保安、保洁、电工、维修工、厨师、专职司机、酒店服务类岗位等。 五、参保时间 若员工为15日之前(含15日)入职的,待员工转正后,社会保险于员工入职当月起开始缴纳;若员工为15日之后(不含15日)入职的,待员工转正后,社会保险于员工入职次月起开始缴纳。 六、缴费比例(目前执行标准)

七、缴费基数核定标准 缴费基数每年6月份核定,基数下限、上限分别为上一年度太原市社平工资的60%和300%。 八、社会保险缴纳方案 2013年太原市社会保险最低缴费基数为2247元,按照往年社会保险基数上调惯例,预计2014年社会保险缴费基数在2013年的基础上拟上调11-15%,即2500元左右。 方案一:按照太原市最低社保缴纳标准计算,即以2500元为例 每人每月需要缴纳的社会保险费具体见下表:(单位:元) 方案二:按员工职级分三档进行缴纳 每人每月需要缴纳的社会保险费具体见下表:(单位:元) 九、费用测算:详见附表二、附表三。 十、缴费办法 社会保险单位部分由各单位承担,员工部分由员工个人承担,每月从员工工资中扣除,各单位代扣代缴,各项社会保险每月以转账形式支付。

中国财政社会保障支出现状分析

中国财政社会保障支出现状分析 摘要:政府财政支出中的社会保障支出作为收入再分配的一种重要方式,是保证社会公平和保障社会稳定的重要手段,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前提和保证。我国在“十五”工作计划中提出将社会保障投入占国家财政支出的比重提高到15%-20%的目标。 关键词:社会保障支出;财政支出;社会公平 社会保障支出作为政府财政支出中重要的一项和社会再分配的一种重要方式,是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手段,也是保证社会公平的重要方式。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前提和保证。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发展,而在快速增长的GDP背后,我国社会保障支出的相对规模却没有相应快速增长。社会保障支出与经济增长不相适应。 1 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现存问题 社会保障支出总量不足 社会保障支出作为社会收入再分配的一个主要途径,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也是政府保障人民生活水平的主要手段,影响整个社会的安定和发展。然而,我国的社会保障支出总量一直相对不足。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家财政中的社会保障支出虽总量不断增加,但与GDP的相对增加量基本保持不变。自20XX年至20XX年,我国的社会保障支出从亿增长至亿,绝对数量有了很大的增长,但由于GDP水平同时在快速增长,社会保障支出占财政比重保持在11%左右。这一数字相对较小。同时,若将社会保障支出与行政管理支出对比可发现,用于社会保障的财政支出远远不及行政管理费用高。并且,这之间的差距在不断地扩大。如果此种现象不断发展,必将导致政府财政支出的失衡,也不利于社会公平正义与建设廉洁政府的要求。 我国社会保障支出总量不足这一事实还可通过与其它国家对比发现。我国自20XX年起,人均GDP超过了20XX美元,已达到了中等以上发达中国家的水平。然而,社会保障支出水平却远没有达到相应的水平。以1980年的中等以上发展中国家哥斯达黎加为例。1980年,哥斯达黎加的社会保障支出达到了在人均生产总值中占%的水平。我国当前的社会保障支出水平尚不如八十年代的中等以上发展中国家,更不用说是社会保障支出比例高达40的各发达国家了。可见我国

社会保险缴费水平的效率研究

社会保险缴费水平的效率研究 摘要:构建和谐社会是未来相当长一段时期内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本目标,社会保障以其所具有的特殊的社会功能,对这一目标的实现起着特殊的作用。因此,目前我国社会保障制度中存在的一些不合理问题亟待改善。我们在对天津市工业企业的社会保险缴费能力、职工的缴费能力以及政府财政负担能力进行实证分析后,提出了四点建议:(1)减轻企业的社会保险缴费负担;(2)加大职工个人社会保险缴费率;(3)加大财政对于社会保险的投入;(4)加快社会保障立法步伐,促使社会保险制度尽快定型。 社会保险缴费水平和财政负担能力是社会保险理论与实践中的一个重要内容。确定适度的社会保险缴费水平应该考虑企业和职工个人的经济承受能力,同时还应分析财政的负担能力。企业所承担的社会保险缴费的数额,影响到企业的经营状况;个人所承担的社会保险缴费的数额,影响到居民的生活水平。本文将以天津市为例,对社会保险缴费水平的效率进行研究。 一、现行社会保险体制的财政困境 财政作为社会保险的核心组织者和保障资金最主要的提供者,承担着维护社会保险制度正常运行的重要责任;财政投入社会保险资金能否高效运用,关系着社会保险事业的前途。然而,我国目前的财政状况,使现行的社会保险体制陷入了难以克服的财政困境之中。 1.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使我国理论界对财政资金的社会保险投入理论思考不足 在西方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主要的经济活动是由无数独立的私人资本在市场机制引导下展开的;作为无数私人资本集中代表的西方政府,其活动必须符合私人资本的要求,反映私人资本的愿望。这就直接决定了西方财政收支的具体内容表现为:财政收支这种社会性的活动是直接以个人为对象和基础进行的。政府收入以个人所得税、社会保险税和财产税等为主,而政府支出中的相当份额则直接用于个人的社会保险。正是因为用于个人社会保险的基金在财政收支中占据了重要份额,

关于员工社保购买实施方案

关于员工社保购买方案

————————————————————————————————作者:————————————————————————————————日期:

关于员工社会保险购买方案建议 公司领导: 为了进一步健全公司制度,建立和完善公司社会保险管理制度,规范公司员工社会保险体系和操作流程,提高员工福利待遇及归属感,稳定公司人才队伍,实现公司经营效益与员工利益最大化的目的,根据国家社保管理办法的相关社保政策。 一、遵循原则 坚持员工自愿,兼顾公平的原则。 二、社会保险构成 社会保险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失业保险、住房公积金。 三、参保条件 1、在公司工程部工作转正的人员; 2、在公司安防部工作转正的主管、队长级人员;, 3、在公司保洁部工作转正的主管级人员; 4、在公司保洁部工作转正的主管级人员; 5、在公司办公室工作转正的内勤文员、主管级人员; 四、参保险种及缴费比率 符合以上参保条件的员工,公司统一帮其购社保,公司及个人的缴费比率按西安市社保缴纳百分比执行。 五、社会保险的缴纳原则 社会保险费用由公司和员工共同承担,其中属于员工缴纳部分,由公司在

员工工资中代扣代缴,具体说明如下: 1、依据规定社保费用先行由公司统一缴纳,个人应承担的部分在员工当月工资中扣除(如:8月份的社保费用,在其8月份的工资中扣除)。 2、员工因请假或其它原因不在岗三个月以内(含三个月)的,该员工不在岗位期间的“个人应承担的社保费”,应在其离岗当月的工资中提前进行代扣代缴(根据员工离岗批准时间及离岗当月的出勤情况分析,若不足抵扣的,应在其离岗前一个月的工资中抵扣)。 六、参保办理流程 1、办理流程:对符合参保条件的员工,遵循员工自愿参保原则,由员工提交个人参保申请交至所属部门,部门根据员工工作表现提交审核意见至公司社保管理人员;社保管理人员提交的且符合参保条件的人员名单汇总呈总经理审批;通过审批的员工办理社保。 七、具体管理办法 1、在职人员管理 (1)社会保险按国家规定由公司和个人分别缴纳,个人应缴部分从当月工资中扣除。 (2)公司社保专管人员须建立员工社保台账,并定期记录员工实际参保情况。 (3)公司社保专管人员每年对公司社保缴费情况进行统一汇总并上报总经理,同时以书面形式呈报总经理下一年度社保政策和管理办法。 2、离职人员管理 (1)员工自离岗或离职之日起,公司停止缴纳由公司承担的保险费用。员工前半月离岗或离职的,当月公司和个人的保险费用全部由个人承担;后半月

社会保障支出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社会保障支出对经济进展的影响 一、我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统计指标体系的构建 构建该指标体系旨在将现如今我国社会保障的实际状态更为即时、准确、全面、客观地体现出来,并能够为各种决策的颁布以及政府的下一步工作等提供参考。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主要包含多种模块:社会优抚统计、社会福利统计、社会救助统计、社会保险统计与人力资源统计。 (一)社会优抚统计社会优抚的对象包括从事政府部门工作,从事军队工作以及其他特别部门工作人员及家属,社会优抚的工作就是对社会优抚对象给以抚恤、优待和安置。这其中主要包括向残疾军人、烈士、复员军人、烈属、军属提供抚恤金、补助金工作;为退伍的荣誉军人提供生活保障;妥善安置退伍军人工作。所以社会优抚具有一种特别的社会保障,它能够安抚军心,实现军民团结,从而保证社会的稳定状态。 (二)社会福利社会福利的概念可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广义上的社会福利是指政府为社会大众保证良好的物质和精神生活环境,并给予他们各种津贴,提供多种服务,建立利民的社会公共设施等,从而令国家的福利达到一个新的层次。而我们在构建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统计体系时考虑更多的是狭义上的社会福利,它是指政府和社会向留守儿童、孤寡老人、残疾人等弱势群体提供社会服务和协助,从而提升他们的生活水平和自立水平。其实我国早期,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统计体系就大致建立起来,但统计主体为当时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生产统计。随着时间的推移,养老保险统计等也逐渐归为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统计体系之中,但保险福利统计逐渐被社会保险统计替代,政府社会保障支出统计也包含于其中,该阶段,我国新兴的统计体系雏形已初步形成,该体系由单位保障向社会保障转变而来。在不久的将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进展,我国关于社会保障的统计体系将逐渐演变为独立的个体,而在该体系中的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统计指标也将出

员工缴纳社会保险方案

员工缴纳社会保险方案 为使公司走上成功的企业规范化管理模式,充分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公司本着一切为员工利益着想的理念,为员工创造更好的社会福利待遇,进而更好的鼓励员工创造更大的社会价值,特制定如下缴纳社会保险方案: 方案一:按照上海最低社保缴纳标准计算缴纳社保 2012年上海最低社保缴纳标准为2338元。照此方案,个人与单位计算入下: 个人:每月缴费合计420.84元。其中,养老8%占187.04元;医疗2%占46.76元;失业1%占23.38元。公积金7%占163.66元。 单位:每月缴费合计1028.72。其中,养老22%占514.36元;医疗12%占280.56元;失业2%占46.76元;工伤0.5%占11.69元。生育0.5%占11.69元。公积金7%占163.66元。 方案二:分档计算缴纳方案 1、月薪不足3000元的,按照实际工资缴纳社保。 2、月薪3000元以上不足5000元,按照3000元标准缴纳社保,其余走帐外。

个人:每月缴费合计540元。其中,养老8%占240元;医疗2%占60元;失业1%占30元。公积金7%占210元。 单位:每月缴费合计1320元。其中,养老22%占660元;医疗12%占360元。失业2%占60元。工伤0.5%占15元。生育0.5%占15元。公积金7%占210元。 3、月薪5000元以上的,按照5000元标准缴纳社保,其余走帐外。 个人:每月缴费合计900元。其中,养老8%占400元;医疗2%占100元;失业1%占50元。公积金7%占350元。 单位:每月缴费合计2200元。其中,养老22%占1100元;医疗12%占600元。失业2%占100元。工伤0.5%占25元。生育0.5%占25元。公积金7%占350元。

解读中国社会保障支出

解读中国社会保障支出 刘阳国际经济与贸易03班20100101 [摘要]解读中国社会保障支出的现状发展态势,了解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性,发现社保制度现存的问题,从而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社会保障支出社会保障制度财政支出应对措施 一、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性 社会保障制度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同样也是社会进步和文明的重要标志。社会保障支出是属于转移支出的,是国家财政的在再分配活动促进社会经济的稳定与发展。社会保障支出与社会保障制度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性主要表现在: 1、建立健全的社会保障制度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前提和保证。 2、政府实施社会保障制度可以弥补市场机制的失灵和缺陷,它是社会经济运行的“安 全网”和“减震器”。 3、政府之所以必须实施社会保障制度的另一个重要理由,就是私人保险由于存在种种 局限,不可能完全向人们提供基本的经济保障。 4、社会保障制度有利于为国家筹集资金,有利于国家宏观调控的实施。 我国曾提出“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方针,但时过境迁,我国现已进入经济高速发展的时代,此方针已不再完全适用于今天的国情。当前中国经济发展出现了国富与民生的失衡,应将公平与效率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而实现公平,就需要依靠政府的社会保障支出。 二、中国社会保障支出变化的总体态势 1、中国政府的社会保障支出是不断增长的 社会保障支出是属于国民收入再分配的,是国家财政支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增长速度主要取决于国民收入总量和经济增长速度。 从表1可以看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保障财政支出体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点。 改革开放初期,社会保障财政支出的绝对值和占财政支出的比重都比较低。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加快,社会保障财政支出逐年增长。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更加注重民生事业的发展,社会保障制度体系的框架逐步形成和完善,社会保障支出规模进一步加快。由于这一时期国家经济和财政高速增长,政府用于社会保障性的支出比例相对比较稳定。

第五章转移性支出

第五章转移性支出 一、基本概念 1.转移性支出2.社会保障制度3.现收现付制4.社会救济 5.财政补贴6.明补7.暗补8. 二、填空题 1.社会保障支出是与__________联系在一起的,各国的社会保障制度不同,相应的社会保障支出安排也就存在较大差别。 2.政府之所以实施社会保障,其另一个经济上的合理性,是由于存在种种局限,不能完全胜任向人们提供经济保障的职责。 3.改革开放以后,针对原有社会保险制度的弊端和局限性,我国政府在社会保险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和创建工作,目前形成了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的社会保险体系。 4.__________是社会保障的主要组成部分,它一般由疾病保险、老年保险、失业保险等内容组成。 5.社会保障制度中的某些保障措施素有经济增长的“________”的称誉。 6.社会保障体系的第一层次就是提供_______保障的社会救济。 7.延期纳税其实质相当于在一定时期内政府给于纳税人一笔与其延期纳税数额相等的____ ___贷款。 8.加速折旧对纳税人而言,尽管其总税负未变,但推迟纳税的结果是相当于从政府那里得到一笔______贷款。 9.______应按照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高于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水平发放,具体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确定。 10.国家民政部门提供的社会福利主要是对盲聋哑和鳏寡孤独的社会成员给予各种物质帮助,其资金大部分来源于______。 11.在我国政府的财政统计中,财政补贴主要有______和______补贴两大类。 12.从税收支出所发挥的作用来看,它可分为______和______。 8.税收支出项目就刺激经济活动和调节社会生活的税收支出而言,其一般形式大致有______、纳税扣除、______、优惠税率、______、盈亏相抵等。 三、判断题 1.私人保险市场具有的逆向选择、道德风险等问题是社会保障产生的必要性之一。()2.社会保险要求雇员与雇主缴费,与社会保障有很大不同。() 3.社会救济与普遍津贴的最大不同在于,社会救济需要经过家庭收入及财产调查而普遍津贴不用。() 4.从理论上来说,养老社会保险的覆盖范围广于失业保险的覆盖范围。() 5.我国目前领取失业保险金的最长期限为十个月。() 6.从性质上看,财政补贴同社会保障支出一样,是一种购买性支出,属于国民收入的再分配。() 7.由于财政补贴对经济运行有着较强的调节作用,政府应当使这一政策手段在经济运

代缴社保承诺方案

代缴社保承诺方案集团文件发布号:(9816-UATWW-MWUB-WUNN-INNUL-DQQTY-

代缴社保承诺书甲方(被承诺人): 乙方(承诺人):身份证号: 经甲乙双方友好协商(乙方是经朋友——张会青介绍,让甲方帮助乙方代缴北京市社会保险费),乙方对甲方做出如下承诺: 1、乙方与甲方签订的劳动合同及网上缴纳社保申请,只作为向北京市社保中心缴纳社会保险使用,不作为真实招聘乙方在甲方任职的依据。乙方不在甲方任职,乙方给自己或甲方所造成的所有法律与经济责任与甲方无关,与乙方个人有关,由乙方承担所有法律及经济责任。 2、甲方为乙方代缴的所有北京市社保费用(包括公司及个人部分)全部由乙方承担,2015年每人每月北京市社保费用最低是人民币1152.30元(公司部分人民币889.79元,个人部分人民币262.51元)。公司和个人部分都由乙方承担。 3、乙方承诺一次性向甲方公司账户缴齐一年半的社保费用(共计人民币20741.40元)。以后提前半年再续交一年(根据新的北京市社保标准计算),即压金半年。 4、如果乙方不能及时汇款,甲方在次月向北京市社保中心申请停止缴纳社保。乙方在收到余款后及时转走社保手续。乙方缴纳的社保五险费用以北京市每年规定为准。 5、乙方需以乙方个人名义向甲方汇款,甲方不收现金。甲方给乙方退余款以银行转账方式。 6、缴纳社保费用及退余款,以社保中心社保缴费单据为准计算。 7、甲方账户: 户名: 账号:

开户行: 乙方账户: 户名: 账号: 开户行: 8、甲乙双方的劳动合同及网上缴纳社保申请不作为实际甲乙双方的真实法律劳动合同。应以本协议为准。 9、乙方承诺永远不以甲乙双方的劳动合同及网上缴纳社保申请向国家的相关机构举报、投诉、诉讼。一切经济及法律责任由乙方承担,与甲方无关。 10、甲乙双方劳动合同及网上缴纳社保申请与本承诺书签订日期相同,并在同日向甲方汇款。否则,甲方不代办。 11、乙方承诺同意由xx(身份证号)代办代签缴纳社保费用的相关手续。 以下无正文。 乙方(承诺人签字按手印): 日期:年月日

关于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一些看法

关于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一些看法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其成就为世界所瞩目。在经济发展的同时,社会也获得全面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适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的社会保障制度已基本建立。社会保障制度已成为当前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 中国的社会保障制度起步较晚。1949年新中国成立即着手建立社会保障制度。1951年2月26日政务院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以下简称《保险条例》),《保险条例》的颁布实施,标志着我国除失业保险外,包括养老、工伤、疾病、生育、遗属等的职工社会保险制度已初步建立。该法规适用于国营企业和部分集体企业。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社会保险制度也以颁布单行法规的形式逐步建立起来。此后的三十多年,国家也颁布了许多相关法律法规,建立起了适用于计划经济时代的社会保障制度。 目前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基本包括两大部分:一是完全由国家财政支撑的项目,包括对社会弱势群体的救助、对军人及其军烈属的优抚安置、对无依无靠的孤老残幼、残疾人员以及社会大众举办的社会福利和有关的社区服务,完全属于国民收入再分配范畴,充分体现社会公平;二是由用人单位、职工个人缴费、国家给予适当补助的三方共同筹资的项目,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等(目前我国有关社会保险法律规定,属于用人单位、职工个人和国家三方共同缴费的项目是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和失业保险,生育保险和工伤保险主要由用人单位缴费、国家财政给予适当补助。),属于社会保险范畴,其中,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实行个人账户与统筹相结合,其他三项保险属于完全统筹的项目。与前项内容比较,现行我国社会保险是在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的基础上实行的,既体现公平与效率,又注重权利与义务相结合。 公平是一切现代法律的基础。中国的社会保障问题的核心也是公平与义务。西方基督教“四海之内皆兄弟”的博爱,“在上帝面前人人平等”的公平,基本贯穿在西方社会保障制度之内。中国虽然有“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的古谚(经查考:似乎最早出现在戏剧“秦香莲”台词里面),但相比较,中国崇尚孔孟之道更有悠久历史和影响,《春秋》中《礼记》的“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也是中国古代文明的一部分。但现代国家制度建设必须要采用和贯彻前一种精神思想。检讨目前中国社会保障制度,是“惠多上及大夫,而少下及平民”的情况是存在的,是不公平的(其形成尽管有复杂的历史和社会原因),但这个问题不应该长期存在下去。另外,还需明确认识的一个问题,就是国家财富再分配问题。什么是国家财富?由谁占有?由谁共有?这涉及到深化制度改革,没有这个思想认识,就不会有改革;没有这些改革,就没有社会保障制度的支持。由于中国的经济建设和发展的历史原因,形成的条块分割,利益自得的割据局面已经形成。比如,建一个矿山,建一个工厂,如果矿上的管理者和工人群体,除了法定纳税之外,扣除经营生产及再生产的费用,其余全部作为收入分掉,而不向社会保障帐户交纳资金,自己的社会保障资金从哪里来?不向国家的社会保障帐户交纳资金,农民的、城市居民的社会保障补贴资金哪里来?这是历来国内外经济学都没有提及的盲点,也更是我国政府没有意识到的盲点。 但是同时中国的社保制度存在很多问题,例如: 1、农村地区发展落后,城乡贫富差距大。 2、社会保障管理体系不完善 3、社会保障制度法规不甚健全 4、群众对社会保障缺乏信心,缺乏参与保障意识。 5、传统体制下的社会保障制度与经济体制改革的发展进度不相适应。 6、社会保障标准不一,不同统筹范围劳动者流动养老保险无法衔接,导致社保制 度无法做到公平公正公开。

公司员工社保、公积金缴纳方案

公司员工社保、公积金缴纳方案 一、方案目的: 此方案目的旨在使公司的薪酬福利制度更加的完善,并且具有一定的竞争力;以保障性的福利制度让员工无后顾之忧,全心全意发挥所能,更好服务于公司。 二、拟定思路: 根据《劳动法》、《社会保险法》《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等相关规定,结合公司实际情况拟定社会保险和住房公积金相应的缴纳比例。原则上既保证我司的福利制度具有一定的竞争力,又最大限度的为员工提供方便,体现公司的人性化管理。具体实施方案如下: 三、方案内容: 本方案旨在确定我公司五险一金。“五险”指的是社会保险包括:养老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生育保险,“一金”指的是住房公积金。缴纳比例、基数、时间等内容。 1、根据湖州社会保险和住房公积金的相关政策,社保缴费基数是参保人社保缴费金额的重要依据,每年中下旬社保缴费基数标准都会根据上年度在岗职工的月平均工资水平进行调整。 1.1、浙江省2018年度工资水平 据浙江省统计局统计,2018年全省全口径在岗职工平均工资为66432万元,月平均工资为5536元。 1.2、湖州2019年社保缴费基数和住房公积金基数标准 社保缴费基数依据浙江月平均工资水平确定,其中社保缴费基数最高标准为16608元(5536*300%),社保缴费基数最低标准为3322元(5536*60%)。住房公积金缴费基数最高标准为20127元,住房公积金缴费基数最低标准为4025元。

2、2019年湖州社保和住房公积金缴费比例 3、每月需缴纳的社保费和住房公积金费=缴费基数×缴费比例,社保和住房公积金每月缴纳费用计算方案。

4、各方案的优点和缺点: 5、缴纳时间方案: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府社会保障支出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保障支出分析 Analysis on China’s Fiscal Expenditure on Social Security since 1978 内容摘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府不断加大社会保障财政投入,取得了明显成效,为保障国民基本生活、维护社会稳定和促进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我国社会保障财政投入与人民群众的社会保障需求还有较大的差距,不仅财政支出的总量不足,而且支出结构不合理,社会保障财政支出在调节收入分配方面的作用不理想。为此,提出了一些加强和完善社会保障财政支出的建议。 关键词:财政社会保障规模结构问题 Analysis on China’s Fiscal Expenditure on Social Security since 1978 Abstract: Since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reform and opening-up policy, the Chinese government has been continuously increasing the fiscal expenditure on social security. This effort has scored remarkable achievements and has been playing important role in ensuring people’s subsistence lives, safeguarding social stability and promoting economic development. Meanwhile, great disparity still exists between the fiscal investment in social security and people’s social security demand, which largely because of the total inadequate fiscal expenditure and its inappropriate structure. In addition, the expected function of the adjustment of fiscal expenditure on social security in income distribution is not fully realized. Therefore, some advice are proposed in strengthening and improving the fiscal expenditure on social security. Keywords: Fiscal,Social security,Scale,Structure,Problems 一、引言 社会保障是缓解贫困、保障民生、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维护社会稳定和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制度,也是现代政府支出的重点领域和公共支出的主体部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