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地理考研复习最全名词解释真题

人文地理考研复习最全名词解释真题
人文地理考研复习最全名词解释真题

人文地理复习提纲

人文地理1_5整理材料

第一章

1、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包括三大主题:人地关系的传统、区域研究的传统、空间分析的传统。人文地理学的学科特性:社会性、区域性、综合性。

2、古代地理学的奠基人:德国亚历山大·冯·洪堡、卡尔·李特尔

3、近代地理学的代表人物:德国: 1)拉采尔地理环境决定论的思想引入者2)赫特纳区域学派代表人物 3)施吕特尔景观学派的代表人物

法国: 1)维达尔·白兰士人地相关论 2)白吕纳把人生地理事实分为三纲六目

英国:1)麦金德大陆腹地说罗士培主张适应论

美国:1)森普尔环境决定论 2)亨丁顿气候对人类文明的决定性影响 3)巴罗斯提出人类对于自然和生物环境的适应观点 4)索尔主张地理学者应致力于探讨人类文化与景观之间的关系 5)哈特向区域学派的代表人物

俄国:巴朗斯基、萨乌什金主张经济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区域,强调经济地理与自然地理的密切联系 2)费根、康斯坦丁诺夫认为经济地理学属于一门纯粹的经济科学

4、现代人文地理学的发展:美国谢佛区域学派;苏联自然地理与经济地理相分离的二元论观点;中国李旭旦复兴人文地理

5、人文地理学研究的哲学方法论:经验主义方法论、实证主义方法论、人本主义方法论、结构主义方法论

第二章

1、人文地理研究的五大主题:文化区,文化扩散,文化生态学,文化整合,文化景观。

2、文化区:即文化圈或文化地域,是指某种文化特征或具有文化特征的人的群体在空间上的分布。分为:1)形式文化区:指某种文化现象,或某些具有相互联系的文化现象在空间分布上具有集中的核心区与模糊的边界的文化区。特征:(1)相对一致的外围区,边界模糊的过渡带(2)自然状态的形式。2)功能文化区:该文化特征受政治、经济或社会某种功能影响,其内部彼此之间有一种相互联系从而确定其分布区范围的文化区。3)乡土文化区,是居住于某一地区的居民的思想感情上有一种共同的区域自我意识。

3、文化扩散:(1)扩展扩散,是指某文化现象出现后,通过其居民,从该地向四周不断地传递,其所占据的空间也就越来越大。特点:空间上的连续性,扩散速度的差异性。分为:接触(传染)扩散、等级扩散、刺激扩散(2)迁移扩散:是某种文化现象与拥有这种文化现象的人或集团紧密联系,当拥有这种文化的人,群体迁移到新的地方,遂将该文化传播到该地。特点:空间上连续不断,呈“点”状分布;文化保持原汁原味;速度快。

4、文化生态学:在一定地域空间中,人、文化、环境共同构成人类活动的地域文化系统。文化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1)地理环境为文化的形成提供了基础条件(2)环境条件对文化发展的影响——加速或延缓作用(3)环境条件差异性的影响(4)人类活动产生的文化,改变了自然面貌,形成文化景观

5、文化整合:在一个文化系统内,各层次的文化特质在功能上形成协调。

6、文化现象综合体——文化景观。人文景观亦称文化景观所提供的材料,在自然景观的基础上,叠加自己所创造的文化产品。代表人物:美国索尔美国地理学家惠特尔西将此称为“文化史层”研究。

7、人地相关论:(1)环境决定论原称地理环境决定论,简称决定论,它强调自然环境对社会发展起决定作用。(2)可能论也称或然论,它不是强调环境在人地关系中的决定性作用,而是注重人对环境的适应与利用方面的选择能力。(3)适应论是英国地理学家罗可斯比提出的。(4)生态论是美国巴罗斯提出的。(5)环境感知论指文化地理学借心理学新的研究成果来分析人地关系的。(6)文化决定论,在人地关系中出现一种人起这决定性作用的观点。因为在这种人地关系中,人是通过文化在起作用,故称为文化决定论。(7)和谐论一些地理学家提出人地关系应该“和谐”的思想。

8、英国著名历史学家汤因比的“挑战与应战”学说三原则:“挑战与应战”、“逆境美德”和“中庸之道”。

9、德国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的宗教思想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新教理论中的资本主义精神”促进了近代资本主义的产生。

第四章

1、工业革命对人口增长的影响:(1)、工业革命与人口死亡率下降:关键因素是医疗卫生技术进步和日益完善的服务、公共卫生服务和保健措施(2)、工业革命与人口出生率:限制家庭规模的意愿;婴儿死亡率的下降;经济因素;城市的发展也改变人们的观念(3)工业化过程中的人口增长人口增长及自然变动情况在发达地区和发展中地区之间出现了分化。

2、人口转变理论1934年法国人口学家兰迪“三个序列“:原始阶段,特点是极高的出生率、极高的死亡率和极低的自然增长率;中间过渡阶段:高出生率、高死亡率和低自然增长率;现代阶段:低生率持续、低死亡率和低自然增长率。

英国人口学家布莱克“人口转变五阶段模式“(1)高位静止阶段:出生率和死亡率都很高,并达到均衡,人口增长处于静止状态(2)早期扩张阶段:死亡率先于出生率下降,人口增长逐渐加速(3)后期扩张阶段:死亡率继续下降并到达低水平,出生率也开始下降,人口增长扩张至最快后减速(4)低位静止阶段死亡率和出生率先后降至低水平并重新达到均衡,人口增长再次处于静止阶段(5)减退阶段出生率继续下降并开始低于死亡率,人口呈现负增长阶段

3、人口转变模式:(1)西北欧模式出生率和死亡率自然、平稳、缓慢地下降(2)日本模式采取人为干预生育行为(3)中国的人口转变模式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生育控制因素作用更强,内部差异大,多种人口转变阶段同时并存。(4)印度模式先是高位静止阶段后进入早期扩张阶段。

4、人口与经济发展:人口因素表现的两重性特征是既作为生产者又作为社会物质财富的消费者而存在

5、人口容量:即人口承载量,是指地球及各个部分在一定时期、一定条件下所可能容纳和抚养的最多人口数量。

适度人口: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最适宜的人口数量,是一种理想的人口数量。

6、世界人口分布特征(三个指向性):中低纬指向、近海岸指向、平原指向。

7、人口迁移:是指通常人们出于某种目的,迁移到一定距离之外,改变其定居地的行为。

8、人口迁移的特点:(1)、世界性国际人口迁移高潮已近尾声(2)、劳务输出逐渐成为人口在国际间移动的主要形式(3)、国际难民数量增多,持续时间长(4)发展中国家智力外流不断扩大,引起世界广泛关注(5)人口迁移空间的转移,落后地区向发达地区迁移

9、四大种群:白色中族群、黄色、黑色、棕色

七个民族:汉人、印度斯坦人、美利坚人、孟加拉人、俄罗斯人、巴西人、日本人

第五章

1、农业起源的理论:(1)博塞洛普“人口压力论”(2)海登宴享说

2、农业发展的三个阶段:(1)原始农业(迁移农业)(2)传统农业(3)现代农业

3、传统农业是由原始农业发展而形成的,是一种生计农业,生产水平低,剩余少,积累慢,社会农民占大多数,从事第二、第三产业的人数不多。类型:旱作农业、水稻农业、地中海农业、游牧业

4、现代农业与传统农业的自给自足的生计农业不同,它的产品是作为商品进入市场以获得利润为目的,主要分布于发达的国家地区,如美国、加拿大和欧洲、的一些国家。类型:种植园、谷物农业、牲畜育肥农业、乳品业、市场园艺农业、大牧场

5、农业文明古国:埃及,巴比伦,印度,中国,墨西哥、玛雅和印加,

埃及、巴比伦、印度三处生产小麦,是灌溉的小麦文明,中国是旱作农业高产,是旱作的黍粟文明,墨西哥、玛雅、印加生产玉米,是玉米地文明。

6、农业的布局:小麦,(1)俄罗斯温带草原区的黑土带(2)美国和加拿大中部的小麦带(3)澳大利亚、印度的亚热带和热带草原区(4)中国的华北平原和东北平原。

水稻,集中产区是亚洲东部和南部季风气候地带,特别是该气候带的大河三角洲、江河冲积平原和沿海平原,如中国的长江三角洲地区、印度的恒河流域及东南亚一些国家。

玉米,主要分布在北美和欧洲

主要经济作物:棉花是亚热带作物,主要生长于20~40 N之间的地区。主要产区在亚洲中部、东部和东南部地区;糖类作物:甘蔗产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有巴西、印度、中国、泰国;甜菜广泛种植在40~60N 温带地区,世界生产地区和国家主要集中在欧洲。

饮料作物:世界上三大饮料主要是茶、可可、咖啡

畜牧业,主要集中在北美、西欧、东欧等地区和国家。

(以上是人文地理1~5章的材料整理,难免有错误和不足之处,还请大家指正啊!)

第一节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1学时)

一人文地理学的性质*

1 概念:人文地理学是研究地表人文事象的空间分布及其空间差别,并预测其发展和变化规律的科学,它是以人地关系为基础,着重于地表人类.活动或人与环境所形成的各种文化现象的分布与变化。

2 研究主要方面:

1)人口粮食.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2)经济建设事业空间公布的合理化;3)认识环境与区域的文化关系,使其合理发展;4)研究政治军事方面的知识.巩固国防。

二、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

核心:人地关系。李旭旦、吴传钧、张文奎等先生都有论述。

三、人文地理学的学科特性

属于社会学和地理学的交叉学科,具有社会性、、区域性、综合性。

第二节人文地理学的发展(1学时)

一、人文地理学的产生

古希腊著名学者埃拉托色尼首创了“地理学”这一名词,并力图说明人类生活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我国古代的人文地理记述包括《禹贡》、各种地理志等。

对古代地理学尤其是人文地理学具有奠基意义的是德国两位大师洪堡和李特尔。

洪堡的功绩在于使地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

李特尔是近代人文地理学的开山大师,他认为要确立一门以人与自然的有机统一为基础的新的科学地理学,要致力于探究自然环境对人类历史的因果关系。

二、近代西方人文地理学的发展* 1.古代:对人文地理物象的描述。

2. 近代—19世纪中叶:对人文地理物象的解释。

德国流派:拉采尔、赫特纳、施吕特尔:近代地理学的发源地,注重学术思想的研究。

法国流派:白兰士、白吕纳:重视小区域研究和实地考察。

英国流派:麦金德的“大陆腹地学说”、罗士培的“适应”论思想

美国学派:森普尔的《地理环境的影响》、亨丁顿的《气候与文明》。

文化地理学的鼻祖:苏尔的文化景观学思想

哈特向的区域观点:《地理学的性质》是代表作。

三现代人文地理学的发展*

1.以美国为首的西方阵营和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地理学两大流派

在美国,战后区域学派占据了上风;50——60年代,数量革命对地理学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引发了理论地理学的发展。70年代后,出现了人本主义的倾向,行为地理学等得到了快速发展。

在前苏联,50年代自然地理学与经济地理学分离的二元论观点。60年代以后建立起“统一地理学”的概念。70年代后经济地理学逐渐扩展为“社会经济地理学”,实际上已接近人文地理学的内容。近年来出现了经济化、社会化、计量化和生态化等趋势。在出现人口、资源、旅游、文化和民族等概念的基础上,还出现了建设地理学和工程地理学等应用性强的学科。

2.现代人文地理学的基本特征:

科学理论和方法论的建立:协调人地关系成为人文地理学的研究主题,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开始得到重视

和从不同角度进行研究。

新的研究方法:计量方法和数学模型的广泛应用;心理学方法和行为地理学的研究;在观察和收集资料、信息的手段上有了根本性的变革。

新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向:人文化的倾向愈益明显;应用得到了加强。

3.中国人文地理学的发展

新中国成立之前许多地理学老前辈都进行过相应的人文地理学研究;

1949——1978年,受前苏联的影响,以经济地理学取代人文地理学;

1978年以来:人文地理学的复兴和迅速发展阶段。这一阶段是人文地理学大发展的阶段,城市地理学、旅游地理学、人口地理学发展迅速,乡村地理学、政治地理学、军事地理学、文化地理学、行为地理学等薄弱学科也得到了发展,有专门论著出版。

第三节人文地理学的研究方法(1学时)

一传统方法

1、充分掌握和分析研究资料

2、利用和编制地图

3、进行人文地理的野外考察工作

二新技术和新手段的利用

1、计量地理学的发展及其在人文地理学中的应用

2、遥感技术在人文地理学研究中的应用

3、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的利用

三、人文地理学的方法论*

1、新三论的基本概念:耗散结构论、突变论、协同论

2、研究的方法论

经验主义方法论,实证主义方法论,人本主义方法论,结构主义方法论。

上述方法论中,一是注重区域和空间的概念并结合实证进行研究,二是注重人地关系的传统研究内容,即人文地理学是从地域的观点去研究人文现象的空间分异规律,着重说明在什么地方有什么样的人文活动和人文特征,探讨其形成过程,揭示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并预测其发展变化趋向。

第二章文化与人文地理学(3学时)

第一节文化概念与文化结构(0.5学时)

一文化概念

人文地理学中的“文化”指广义的文化概念。

我国《周易》中对文化的概念即有阐述:以文化教是中国传统的对“文化”的定义。

西方到了19世纪文化才被赋予具有影响人的行为的社会属性。

泰勒对文化的定义;克罗伯和克鲁克洪对文化的定义。

二文化结构*

关于文化结构,大多数学者认为,文化的结构由三个层次组成: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

1、物质文化

物质文化是满足人类生活和生存需要所创造的物质产品及其所表现的文化。

第一,物质文化的物质性。

第二,物质文化的基础性。

2、制度文化

制度文化亦称社会文化。制度文化是反映个人与他人、个体与群体之间的关系。制度文化往往是历史发展的产物,其独立性就很强,非但不能随物质文化而变化,反而制约着物质文化的发展。

3、精神文化

精神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实践和意误解活动中长期育化出来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道德情操、审美趣味、宗教感情、民族性格……这是人类在改造和创造自然和社会过程的思维活动和精神活动,是文化整体的核心部分。

第二节文化的形成与特点(0.5学时)

一人类的出现及其对环境的适应

1、生物适应,

2、文化适应。

二从生物适应与文化适应的比较看文化的特点

1、生物适应与文化适应的相同之处。

2、生物适应与文化适应的不同之处

第三节人文地理学研究的主题(1.5学时)*

一人文的空间现象——文化区

依据美国著名文化地理学家乔丹的分类,大部分人文地理学都认可的文化区可分为:

1、形式文化区

2、功能文化区

3、乡土文化区

二文化的时间现象——文化的扩散

1、扩展扩散:接触扩散、等级扩散、刺激扩散

2、迁移扩散

三文化生态学——文化与环境的关系

核心观点:文化的发展与生物一样离不开其所在的环境。

几种主要的人地关系论点:

环境决定论,可能论,适应论,生态论,环境感知,文化决定论,和谐论。

对几种人地关系论点的重新审视。重点讲解环境决定论和可能论两种观点的特点及其现实意义。

四文化整合—文化各特质之间的协调

五文化景观

第四节其它学科对人地关系的探索(0.5学时)

一汤因比的“挑战与应战”学说

二马克斯?韦伯的宗教思想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三年鉴学派中的地理观

四文化地理学的人地关系图式

第三章人口分布与迁移(4学时)

第一节人口分布(2学时)

人口分布是指一定时间内人口在一定地区范围的空间分布状况。它是人口过程在空间上的表现形式。一人口密度

人口密度一般被看作是衡量人口分布的主要指标,它反映一定地区的人口密集程度,是指单位土地面积上居住的人口数。通常用每平方千米常住的平均居民数量来表示,称为人口算术密度。

测量人口密度的方法有多种,最常用的是前述的人口算术密度(亦称粗密度)。此外,为了更真实地反映人口分布与自然、资源、经济分布的空间关系,又提出了人口土地密度、人口资源密度、人口经济密度等指标。

法国地理学家还提出了比较密度的概念。比较密度指单位面积农田土地上的平均人口数。

二世界人口分布特征及一般规律

世界人口分布极不平衡。

世界人口的88.5%集中在北半球,并且主要集中在北纬20°~60°之间的区域。从海岸线向内地约200km范围内集中了世界人口的一半(而其面积仅占陆地面积的30%)。海拔500m以下的低地和平原地区,其面积仅占陆地面积的57%,却集中了世界人口的80%;而占陆地面积43%的高原地区(海拔500m以上),仅居住着世界人口的20%。

世界人口分布还表现出明显的中低纬指向、近海岸指向和平原指向。

世界上共存在四个人类大陆:第一个为东亚和东南亚;第二个是南亚;第三个是欧洲;第四个为北美洲东部(特别是美国东北部)。这四个人类大陆的面积仅占世界陆地面积的14%,但却集中了世界人口的2/3以上。

三中国人口分布—胡焕庸线*

我国人口分布最显著的特点是东南半壁人口高度密集(为世界上人口最稠密的地区之一),西北半壁人口分布极为稀疏。著名人口地理学家胡焕庸在《中国人口之分布》一文中对此进行了最早的论述,提

出了自黑龙江的瑷珲(今黑河市)到云南腾冲为止的我国人口地理分界线。我国人口分布的第二个特点是人口明显地集中于沿海,越往内地人口越稀疏。我国人口分布的第三个特点是人口的低地指向性,即人口垂直方向上的不平衡。

四人口分布的影响因素

(一)自然因素

人类周围自然因素的总和即为自然环境,它为人类提供了基本的生存空间,也是人类创造一切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源泉。自然环境仍是人类生产和生活赖以进行的基础。可以说,自然因素始终是人口分布的影响因素。

1.气候。

2.地形。

3.土壤。

4.水体。

5.矿产资源。

(二)社会经济因素

社会经济因素特别是生产力水平及其分布是人口分布的决定性因素。

1.生产方式和生产力水平。

2.经济发展水平。

3.经济活动方式。

4.交通输条件。

(三)历史因素和政治因素

第二节人口移动(2学时)

一概述

(一)概念

对人口迁移(population migration)一词有多种不同的理解,一般是指人们出于某种目的,移动到一定距离之外,改变其定居地的行为。但这样的定义无法涵盖通勤、季节工、旅游者、游牧民族等暂时性或不定期的人口移动。故许多学者倾向于采用内涵更为广泛的人口移动(population movement)概念。

(二)重要性

人口移动是社会经济生活中非常普遍的一种现象,也是区域人口动态发展的最重要因素,这一点在发达国家表现得尤为明显。人口移动的形式、动机多种多样。

(三)人口移动的历史回顾

到近现代,随着资本主义的兴起、新大陆的发现、产业革命以及交通运输工具和技术的进步,人口移动的规模迅速扩大,逐步奠定了当今人口分布的基本格局。

二人口迁移的形式

(一)人口迁移的空间形式

有史以来,不仅人口迁移的规模在扩大,而且迁移的距离也在扩大。

1.国际人口迁移国际人口迁移是指人口跨越国界并改变住所达到一定时间(通常为1年)的迁移活动。一般又有永久性和非永久性迁移之分。

2.国内人口迁移。国内人口迁移是指在一国范围内,人口从一个地区向另一个地区的移居现象。其形式有三种,即地区间迁移、城乡间迁移和城市间迁移。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类组织协调能力的增强,世界上国内人口迁移的计划性和组织性在加强。

3.人口迁移的主要空间取向。英国人口统计学家拉文斯坦,提出了他的7条迁移法则(包括几个空间取向)。

(二)人口迁移的时间形式

1.居住历史分析。居住历史分析可以看作是对个人随时间变化的迁移行为的研究。它记录了个人或一群人在其一生或两地间迁移时间内的居住地点。

2.随机方法。在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与居住史分析并行的是日益增多的地理学家,他们更多地涉足用更综合性和预测性的方法研究时间和迁移。随机方法主要关注在特定的随机概率框架内,整个区域内的迁移流随时间的变化。

三人口迁移的机制

人口迁移和流动是各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人口迁移是人们对特定环境中一系列经济的、社会的和政治的因素的一种反应。

尽管影响人口迁移和流动的原因多种多样,但主要的原因是经济方面,即寻找可以改善物质生活条件的“机会”,挣更多的金钱。

政治因素也能引起大规模移民。国际战争或国内战争也能引起迁移潮流。社会秩序的变革和文化因素也是造成人口迁移的重要因素。生态环境的变化也会引起大规模的人口迁移和流动。

第四章人口与发展(4学时)

第一节人口增长过程(1学时)

一农业革命之前的人口

据估算,一万年前地球上疏散地分布着一千万原始人类。其人口发展特征包括:一是极低的人口密度。二是高出生率和高死亡率。最后两个特征是人口的分布和迁移。

二农业革命与人口增长

一万多年以前,地球上出现了农业。在此后的几千年内,农牧业基本上取代了采集和狩猎,成为人类主要的生产方式,使世界人口发展进入了一个崭新阶段。

从目前掌握的材料来看,亚洲西南部、亚洲东南部以及美洲中部的农业均为独立演化的观点得到认可。

农业社会与采集狩猎社会的一个最大区别就在于,它能支持更高的人口密度。

自从人类跨入农业社会之后,人口总量是比以前大幅度地增长了,但也并非是一直如此。

直至工业革命,农业社会的人口都呈现出如下特征:即婴儿存活率低,阶段性的饥荒和低营养,对流行病的抵抗力差,高出生率,高死亡率,死亡率呈现大幅度波状态,出生率也相应变化,平均寿命低。三工业革命对人口增长的影响

就像农业革命对人口增长带来了深刻影响一样,工业革命也对人口产生了类似的空间和生态上的作用。

(一)工业革命与人口死亡率

高死亡率是前工业社会世界人口特征之一。但自18世纪中叶,死亡率就开始持续下降,这种下降的趋势一直延续到19世纪。死亡率的下降最早是从欧洲各国开始的,并由此引发了欧洲各国的人口变化。

(二)工业革命与人口出生率

在工业化早期的一个短时期内,欧洲一些地区的人口出生率曾一度上升,从19世纪后半期开始,出生率就逐渐下降了。

进入20世纪后,出生率仍持续下降的原因,在于计划生育及控制生育的有效性,妇女晋升机会增多,以及在一些离婚率高的国家人们对传统家庭体系稳定性的怀疑等。

(三)工业化过程中的人口增长

在工业革命之前的15世纪,世界人口增长已经开始加速。据统计,世界人口在15、16、17、18世纪分别增长了28.2%、11.9%、47.5%和80.6%。可以看出,从18世纪后半叶的工业革命开始,世界人口增长幅度明显加大。

人口增长及自然变动情况在发达地区和发展中地区之间出现了分化。

四世界人口增长趋势

世界人口每增长一个10亿,所用时间在逐渐缩短。

世界人口的第1个10亿用了近100万年的时间。从19世纪初至1930年的100余年时间里,世界人口实现了第2个10亿的增长过程。本世纪30年代以来,世界人口开始了加速增长,到1960年已发展到30亿。从1960年到1975年,世界人口由30亿发展到40亿。

世界人口的第4个10亿过程只用了15年。从1987年至1999年,世界人口用了12年便突破了60亿大关。

第二节人口转变模式(1学时)

人口转变是指由传统人口再生产类型(即高出生率、高死亡率和低自然增长率)向现代人口再生产类型(即低出生率、低死亡率和低自然增长率)的过渡。人口转变模式旨在揭示不同类型的国家或地区人口

转变过程与经济再生产类型之间的相关规律。

一发达国家的人口转变模式

(一)发达国家人口转变模式简述

1.兰迪的“三个序列”理论与诺特斯坦的“人口转变”理论。

2.布莱克的“五阶段”模式。

3.寇尔的人口转变模式及其数量界限。

(二)促使人口转变的因素分析

1.经济的发展及其引发发的生活方式、生育观念和妇女地位等的进步和提高。

2.政府对节育的态度和相关的人口政策。

二发展中国家的人口转变模式

对于广大的发展中国家来说,经济文化相对落后无疑给其人口转变设置了障碍。

根据发展中国家人口出生率的高低差别,也可将其分为多种类型。除了极端类型之外,大多数发展中国家采取了人口控制政策,使出生率持续下降,它们的转变历程可能代表发展中国家的普遍转变模式。

三中国的人口转变模式

(一)中国的人口转变历程及人口转变模式

中国的人口转变模式具有许多独特性,不同于发达国家的人口转变模式。

依据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的变动状况,可将中国人的转变模式划分为6个阶段。

1.加速增长阶段。

2.负增长阶段。

3.高速增长阶段。

4.减速增长阶段。

5.波动增长阶段。

6.持续增长阶段。

(二)中国人口转变模式的成因探讨

1.死亡率维持极低水平而出生率却居高不下的成因。

2.第四阶段出生率大幅度下降的成因。

3.第五阶段人口波动增长的成因。

第三节人口增长的动力机制(1学时)

一自然环境与人口增长

(1)土地资源与人口增长。(2)淡水资源与人口增长。(3)森林资源与人口增长。(4)矿产资源与人口增长。

二人口构成与人口增长

(一)人口构成及其分类

人口构成,又称人口结构,指的是人口系统内部不同属性之间的比例关系。

根据人口过程的特点和运动方式,人口构成可分为自然构成和社会经济构成两大类。

(二)人口构成与人口发展

1.人口性别构成及其影响。

2.人口年龄构成及其影响。

3.人口文化构成及其影响。

三人口政策与人口增长

(一)鼓励人口增长的人口政策:发达的欧美国家和人口出现明显老龄化趋势的国家

(二)抑制人口增长的人口政策:发展中国家应对人口过快增长的措施

第四节人口与发展(1学时)

一人口因素的两重性

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人口因素突出地表现出其两重性特征,既作为生产者又作为社会物质财富的消费者而存在。

二人口增长对发展的影响

大量的研究成果及越来越多的事实证明:人口对发展确有影响作用,而且在特定条件下人口的作用会更为突出。

三适度人口及其对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意义

适度人口的概念是建立在人口容量概念的基础上的,前者是后者的主要组成部分。人口容量即人口承载

是指地球及其各个部分在一定时期、一定条件下所可能容纳和扶养的最多人口数量。而适度人口是一个国家工地区最适宜的人口数量,它实际上是一种理想人口数量。

第五章农业的起源与发展(4学时)

第一节农业的起源(2学时)

一关于农业起源的理论

关于农业起源的理论大体分为两类:一是人口压力说,二是宴享说。

人口压力说,是以博塞洛普(E.Boszerup)为代表的。宴享说是海登(B.Hayden)提出的,其说法与人口压力说相反。

二关于农业起源的地点

(一)C.O.索尔的推论(二)考古学目前资料的证据

(三)世界动、植物的驯化

三农业的形成及其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一)农业的形成(二)农业发展对社会带来的变化:

农业生产活动与原来人类长期进行的狩猎与采集活动有三点重大差异。第一是狩猎与采集活动要不断的流动,而农业活动则需要定居。第二是农业活动的单位群体人数少。第三是农业活动群体大,并聚居于一处。

(三)人类文明的出现

1.埃及。2.巴比伦。3.印度。4.中国。5.墨西哥、玛雅和印加。

第二节农业的发展与类型(2学时)

一原始农业——迁移农业

原始农业是农业起始阶的农业类型,即迁移农业。

二传统农业

(一)传统农业的基本特征

传统农业是传统社会的农业。传统农业是一种生计农业(subsistence agriculture)。

(二)东、西方传统农业的形成

1.中国的传统农业的形成。

2.欧洲的中世纪的农业。

3.美国的殖民农业。

(三)传统农业的类型

传统农业有旱作农业、水稻农业、地中海农业和游牧为四种类型。

1.旱作农业。它包括中国的东北、北方和西北地区,中南半岛的山地、丘陵、印度的南部德干高原及西北地区,巴基斯坦、阿富汗和西亚的一些地区,非洲的埃塞俄比亚高原,俄罗斯泰加林南缘一些地方。

2.水稻农业。它的分布地区主要集中于中国的南方、东南亚、南亚的河流两岸平原与沿海地区。此外,还零星分布于地中海、非洲的埃及、尼日利亚、美洲的古巴、委内瑞拉和美国的密西西比河下游。

3.地中海农业。地中海气候主要集中在地中海周围地区。此外,还零星分布于美国的西海岸、智利中部、南亚与澳大利亚南部沿海。

4.游牧业。目前,在欧、亚、非三洲,条件比较好的草原多已开垦为农田种植谷物,不好的草原、和进行耕作风险大的地方,则用于放牧。

三现代农业

(一)现代农业的基本特征

现代农业与传统的自给自足的生计农业不同。它的产品不是以供给自己消费为主要目的,而是作为商品进入市场以获得利润为目的。所在,现代农业亦称为商业农业。

商业农业是工业社会中工业和科技迅速发展的产物。它主要分布于工业发达的国家与地区。其中包括美国、加拿大和欧洲一些国家与阿根廷、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以及南非、俄罗斯、巴西等国的一些地区。

(二)现代农业的类型

现代农业的类型有:种植园、谷物农业、牲畜育肥农业、乳品业、市场园艺农业和大牧场六种。

第六章工业的出现与发展(8学时)

第一节工业的出现和初期发展(1.5学时)

工业生产是生产上的一次比农业生产更深刻的变革。

一科学前提与基础

地理大发现,新航路的开辟,东西方贸易的发展,要求建造更大更快速的船只,海上航行要求有准确的定方向、定位置的仪器和适合航海需要的地图。贸易的发展,产品的交流,就要求在各种产品的生产技术上有所改进,以提高产品的质量和数量,从而获得更大的利润。这种社会上的需求都要求在生产技术上有所突破。正是这种前提和基础条件,促使在英国出现我工业革命。

二在英国出现工业革命的条件

英国于18世纪的后半期出现工业革命。当时,英国在海外贸易方面,不但取代了老牌殖民主义者西班牙、葡萄牙,而且压倒了曾在17世纪垄断当时欧洲海外航运业与商业的荷兰,走上了欧洲对外贸易的霸主地位。

经过“光荣革命”(1689),英国摆脱了专制王权,走上君主立宪制,议会成为主权机构,逐步演变为由议会中多数执政,组织责任内阁。这对英国政局稳定、经济发展,促进工业革命起着重要作用。

三工业革命的产生与初期发展

(一)首先出现的纺织工业 (二)钢铁工业 (三)采煤工业 (四)运输业 (五)机械工业

(六)化学工业(七)食品工业

第二节工业生产的扩散和继续发展(2学时)

一工业生产的扩散

在将近一个世纪的垄断中,英国煤产量占世界的2/3,棉布占1/2以上,铁产量占1/2。在此之后,工业技术与工厂化生产才向世界各地扩散。开始时,其扩散主要方向是欧洲与北美。

(一)向欧洲的扩散

在欧洲大陆,首先接受英国工业生产的是比利时。其是法国。

(二)向北美的扩散

北美,主要是美国,其工业化稍晚于西欧,但是,其发展速度较欧洲为快。

(三)向其他地区的扩散

在19世纪末与20世纪初,工业生产才扩散到东欧、日本、加拿大、新西兰等国家和地区。二战后,工业生产又开始向亚、非、拉第三世界国家和地区扩散。

二工业生产的继续发展

第一次工业革命一般称之为蒸汽时代,第二次工业革命则是电气时代。

第三节产业类型和工业区(2学时)

一第一产业中的工业

(一)伐木业 (二)捕捞业 (三)采矿业

二第二产业及其分布

目前,世界上的大部分工业,经过二百多年的扩散和发展,多集中于北半球的中纬度地区,主要是美国、西欧、日本、俄罗斯等国家和地区。

(一)北美工业区

1.新英格兰区。

2.中大西洋工业区。

3.摩霍克河谷区。

4.匹兹堡-伊利湖南岸区。

5.大湖西岸工业区。

6.圣劳伦斯河谷-安大略工业区。

7.东南工业区。

8.海湾工业区。9.佛罗里达中部工业区。 10.西海岸工业区。

(二)欧洲工业带

欧洲工业带主要集中于英国和欧洲西部,从苏格兰向南,经南英格兰,从莱茵河进入西欧,由荷兰

和法、德接壤处到意大利北部。

1.英国工业区。

2.莱茵-鲁尔工业区。

3.莱茵中部工业区。

4.意大利北部工业区。

(三)俄罗斯与乌克兰工业区

俄罗斯与乌克兰工业区,过去为苏联工业区,现俄、乌虽各自独立,但仍有较密切联系。

1.中央工业区。

2.伏尔加工业区。

3.乌克兰工业区。

4.乌拉尔工业区。

5.库兹涅茨克工业区。

(四)日本工业区

日本二战后,它却利用劳动力的低工资,通过技术培训提高其水平,加上合理的组织,吸收清化他国技术,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以出口为导向,面向世界取得显著成绩。由于需要进口原料,输出产品,其工业区都面向太平洋一边。

1.京滨工业区。

2.阪神工业区。

3.中京工业区。

4.北九洲工业。

(五)其他国家的工业区

1.拉美工业区。

2.亚洲工业区。

3.非洲工业区。

4.澳大利亚与新西兰工业区。

三其它产业及其与工业的关系

原来的产业的划分,除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外,只有第三产业,称为服务业。由于服务业务发展较快,行业太多,遂有进一步的划分。在国外,有人从第三产业中分出第四产业和第五产业。

1.第三产业。第三产业包括交通运输业、电讯业、公用事业等。

2.第四产业。第四产业是指为生产者服务的商业、保险业、法律服务、银行、广告、批发、零售、房地产等。这些部门的情况也反映了工业经济的发展程度。

3.第五产业。第五产业是指那些向消费者或家庭提供服务的服务业。例如教育、行政管理、旅游娱乐、医疗卫生等。

第四节影响工业分布的因素及其新变化(1.5 学时)

一影响工业分布的因素

(一)自然条件 (二)资源条件:

1.加工后体积与重量大大减少而价格又低廉的原料。

2.加工后成品体积增大又不便运输的原料。

3.消耗能量多的企业。

4.需要新鲜原料的企业。

5.产品需要新鲜的企业。

(三)能源条件(四)市场条件 (五)劳动力条件 (六)工业发展的环境条件

二工业分布的新变化

(一)纺织业与成衣业的变化 (二)汽车制造业的变化(三)微电子工业

(四)英、美产业的转移与变化

第五节工业发展的问题及其对社会的影响(1学时)

一当前的全球经济形势

当前全球经济面临的问题是需求不旺与生产能力过剩。

(一)需求不旺

在正常情况下,人们总是需求更多的工业产品。过去,工业发展的重要促进条件就是需求。二战后,工业生产的繁荣是人们需求兴旺的结果。

(二)生产能力过剩

现在工业化的国家与地区越来越多,其生产能力也越来越大,而且生产者都希望自己的产品占据更大市场,获取更多利润,竞争的结果,使生产能力过剩,产品难以销售,最终必然会导致部分企业停产、破产。

(三)发达国家遇到的问题

发达国家科学技术先进,资金充足,管理经验丰富,生产能力强大,可是市场有限,遇到市场的激烈竞争。为了推销其产品、占领更大市场,往往一些国家组成一个经济集团,彼此减少或取消贸易的障

碍,增加彼此的供需,使商品、资金、劳动力在其范围内自由流动,形成强大经济集体,不仅促进自身繁荣,而且加强与对手的竞争。

(四)发展中国家遇到的问题

发展中国家的优势往往在于资源与劳力,而短于机器、资金、技术、基础设施与管理。

二工业发展对社会的影响

工业的出现与发展给各方面带来的变化是巨大的,它超过了过去人类的发展历史,所以人们称我们的时代为工业时代,我们的社会为工业社会,我们的文化为工业文化。

第七章种族民族民俗(5学时)

第一节种族与地理人种(2学时)

种族和民族仍然是人们在进行文化景观区的研究中划分不同的人类集团的重要概念和方法。种族和民族的差异是造成文化差异的主要因素之一。而民俗本身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必然与种族和民族有着很大的相关性;另一方面,民俗也是文化景观的构成因素,是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内涵十分丰富,它往往能综合地体现出一个文化景观区的许多“个性”特征。

一种族的起源

(一)种族的起源

种族是指在自然体质特征上具有某些共同遗传特征(如肤色、眼色、发色、发型、身长、面型、鼻型、血型等)的人群,也称人种。

1.多源论。

2.一源论。

(二)种族与环境

各种族自然形态的形成与环境有密切的联系,既受环境条件制约又在环境长期影响下表现出自己的适应性。

肤色是人类形态最一般的特征,它的变化和地理环境有关。

气候对人体结构的影响,一般地说,生长于寒冷气候区的人比徨长于炎热气候区的人其身体较肥大,而后者的身体趋向于细长。

地理环境对人的鼻子、眼形和头发组织等身体特征亦有影响。

环境对各种族的身体特征影响是巨大的,而各种族具有的特殊身体特征(黑皮肤、长四肢等)亦是适应特殊环境的结果。除此之外,社会环境对其些种族特征发展也起一定的推动作用。

二种族的划分

(一)划分种族的标志

划分种族的标志很多,包括肤色、眼色、发色、头形、鼻形、面部轮郭、身高等人体表面的一些性状,近年来又增加了血型、指纹弓等一些生理特征。

(二)世界种族划分

最初的人种划分是以肤色为主。从生物学观点出发,根据肤色将人种分为三类:黄种、白种和黑种。也有人主张将澳大利亚作为棕种分出,共分四类。

1.白色种族群。

2.黄色种族群。

3.黑色种族群。

4.棕色种族群。

三地理人种

一些学者考虑到人种的混合,把地理条件对体质、血型系统、免疫系统和遗传基因上都具有一定共性的人群,称地理人种。

在地理人种以下又分地域人种和小人种。地域人种是人种的基本进化单位。

世界地理人种分成以下几类

(一)亚洲地理人种(二)欧洲地理人种(三)非洲地理人种(四)美洲印第安地理人种

(五)印度地理人种(六)澳大利亚地理人种

其余的三个地理人种为美拉尼西北地理人种、密克罗尼西亚地理人种和波利尼西亚地理人种。

四种族主义与种族冲突

种族主义者以人在自然形态方面的外在表现的差异来解释世界种族之间的文化差异,并认为白种人是高等种类,有权统治其它种族。

第二节民族(2学时)

一民族的形成与特征

民族是在历史上形成的一个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人群共同体,是一种文化现象。

(一)民族的形成

一般认为民族的形成经历了氏族、部落(族)和民族三个发展阶段。民族是比氏族、部族(落)更高级的人群共同体。民族的出现是氏族部落制度瓦解的结果。

(二)民族的特征

(1)共同语言。(2)共同的地域。 (3)共同的经济生活。(4)共同心理素质。

二世界民族的分布

(一)世界主要民族及其分布

汉族、印度斯坦人、美利坚人、孟加拉人、俄罗斯人、巴西人、日本人、德意志人、比哈尔人、旁遮普人、墨西哥人、爪哇人、意大利族、朝鲜族。

(二)中国的主要民族分布

我国民族的分布呈以汉族为主体的,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交错分布的主要特点。汉族分布遍及全国,但汉族人口大部分分布在东部地区;少数民族人口虽少,但分布地区甚广,占全国国土面积的50%~60%,主要集中在西南、西北地区和东北地区。

三民族的迁移与集聚

民族自形成时就发生着不断的迁移和集聚。

(一)印第安人由亚洲向美洲的迁移(二)非洲黑人的被迫迁移(三)西班牙人和葡萄芽人向拉丁美洲迁移 (四)英国人和法国人在北美洲的集聚 (五)美国城乡中的其它民族聚居区

四民族的变化与整合

任何一个民族,很少能够完全与外界处于长期孤立的状态,而都要与其它民族的文化相接触,并受其影响,发生变化,形成新的整合。

(一)北美印第安人的文化变化(二)西班牙人在垃丁美洲与印第安人的整合

(三)欧洲多个民族在美国的整合

第三节民俗与文化(1学时)

民俗即民族的风俗习惯,是指一个民族在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家庭婚姻等社会生活各方面的传统,是各族人民历代相沿积久而形成的风尚、习俗。我国古代称由于自然环境的不同而形成的习尚叫做“风”,由于社会环境的不同而形成的习俗叫做“俗”。

一民俗的形成与特点

(一)民俗的形成

民俗是在长期社会历史中逐步形成的一种社会现象,是历史的产物。因此,不同的民族由于所处的社会历史阶段不同,所形成的民俗亦保留着不同社会历史的阶段性。

许多民俗则与自然地理环境有密切关系。

有些民俗则是由宗教信仰而产生的,总之,民俗的形成是十分复杂的,它从各个方面反映着一个民族的特点,并经过长期历史的发展,逐步形成为一个民族的共同心理感情,它对民族的发展起着重要影响。

(二)民俗的特点

民俗作为民族社会心理的表现形式,是一种重要的文化现象,直接反映并影响着一个时代的民族精神和社会生活面貌,是民俗文化的组成部分。它具有在内涵和外延两个方面的一些特征。

二民俗与环境

其中物质民俗中的民居、饮食、服饰,在文化景观中最易于辨别,最能反映民俗与环境的关系。

(一)民居: 1.建筑材料。2.建筑布局。3.建筑外形与内部特征。

(二)饮食民俗:饮食民俗与居住地的自然环境有极大的关系。(三)服饰民俗

三流行文化

流行文化作为一种新文化动向,尽管有时转瞬即逝,但也有的作为一种传统文化的流变或在为新的文化而长久存在,甚至掩盖了传统文化。如欧洲和北美,流行文化几乎是完全淹没了民间文化,而在日本,则是传统文化(艺会、相扑、茶道)和流行文化(洋服、摇滚乐、棒球)并存。

就国际经济文化而言,世界流行文化主要有足球、服装、快餐、流行音乐。

第八章语言地理(6学时)

第一节语言的起源与发展(1.5学时)

语言是指用习惯的记号、姿势、符号,特别是音节分明的口头声音交流思想和感情的工具,是人类思维的物质外壳。

一语言的产生:一般认为,劳动是语言产生的唯一源泉,没有劳动就没有语言。

二语言的本质特征

(一)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 (二)语言是人类的一种交际工具

(三)语言是人类的一种思维工具(四)语言是符号系统

三语言的发展

(一)英语的形成和发展

(二)汉语的发展

1.北方方言的形成一发展。

2.吴方言的形成与发展。

3.湘方言的形成与发展。

4.粤方言的形成与发展。

5.闽方言的形成与发展。

6.赣方言的形成与发展。

7.客家方言形成与发展。

第二节世界语言分类与分布(1.5学时)

一世界语言谱系

谱系分类法是语言分类中应用最广的方法。

(一)语系(二)语族(三)语支 (四)语种

二世界主要语言分布

(一)印欧语系

1.日耳曼语族。(1)英语。(2)西日耳曼语。(3)北日耳曼语。

2.罗曼语族。(1)法语。(2)西班牙语和葡萄牙语。(3)意大利语。(4)其它语言。

3.斯拉夫语族。(1)东斯拉夫语。(2)西斯拉夫语。(3)南斯拉夫语。

4.印度-伊朗语族。

(二)汉-藏语系

1.汉语。

2.汉-藏语系的其它语言。(1)藏缅语族。(2)苗瑶语族。(3)壮侗语族。

3.其它地位未定的语言。

(三)闪-含语系:闪-含语系包括阿拉伯语、希伯来语及北非、西亚的一些语言。

(四)乌拉尔-阿尔泰语系(五)非洲语言(六)马来-波利尼西亚语系(七)其它语言

第三节语言的扩散与影响(2学时)

一语言传播特性

语言一旦形成,总要由其起源地向外传播,达到一定的使用范围,包括人群和地区的范围,才不至于消亡,才能地使用的人群和地区中随着其生产的进步和文化的发展而不断地得到发展。语言的传播通常由迁移和扩展两种方式来实现。迁移传播一般由使用该种语言的人由甲地迁往乙地而形成。例如,扩展扩散则是指文化通过人群的迁移,从一个地区传播到另一个地区。

(一)外延性(二)连续性(三)层序性(四)复合性 (五)竞争性 (六)演化性(七)阶层性

二语言的传播与环境

语言发展,主要是指语言结构体系的变化。

影响语言传播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方:

(一)地理集团的影响(二)行政区划的影响 (三)人口迁移的影响(四)经济条件的影响

三语言扩散及其结果

(一)新来语言取代当地的语言;(二)新来移民接受当地的语言;(三)新来移民所带来语言先存在,后影响下降或消失;(四)新来移民仍维持自身语言成为特殊的语言岛;(五)新来的移民到新地后最终随着环境条件变化形成新的语言;(六)多语言国家出现。

第四节语言景观(1学时)

各地区各民族呈现出不同的语言景观,除不同语种发音语调不同之外,文字和地名表现得尤为突出。

一世界文字及其特点

(一)文字的本质特征

(二)世界主要文字的形成特点

二地名景观

地名不仅是一个简单的名称,也是人类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地名景观有以下特点:

? 特殊性。? 变异性。

(一) 我国的地名景观1.反映自然环境方面2.反映经济活动方面3.反映历史方面4.反映少数民族文化方面5.反映祥瑞或祈福意愿方面

(二) 西方国家的地名景观

1.美国。2.其它国家。

第九章宗教与宗教地理(6学时)

宗教不仅影响到这些国家的政治,也建造了独具特色的人文景观,包括各类宗教建筑、宗教仪规、宗教节日、宗教禁忌、宗教习俗等。这些伴随宗教信仰而出现的人文景观大大丰富了人类文化的内涵,甚至成为人类文化的瑰宝。

第一节宗教的产生与世界主要宗教(1.5学时)

一宗教的定义以及宗教在文化中的作用

宗教属于社会意识形态之一,其最大的特点是相信现实世界之外还存在一个超自然、超人间的神秘境界和力量,这个力量主宰着自然和社会。宗教既是意识形态的重要组成,也是一处文化现象。

二宗教的起源与原始宗教

第一,原始宗教的存在并没有特定的时段,具有这一类型特征的宗教可以出现在数千年以前,也可以存在于今天世界上的某些部落中。第二,原始宗教无需探讨“摇篮”或源地问题,一般认为各地原始宗教信仰和宗教崇拜大多都是自生的,基本不存在一种信仰最初在一群人中产生,然后通过思想输出传播到其他人群中这样的现象。

三民族宗教

当原始部落向落联盟、国家形式发展时,部落联盟首领的地位越来越高,成为人们仰之而不能及的权力代表,随之部落中出现了主神、次神的区别,诸神的神威都转移到某一主神身上,使之成为至高无上的神明,这时的宗教也从原始宗教形式转向古代宗教。

(一)犹太教(二)印度教 (三)道教(四)儒教(五)神道教

四世界三大宗教

历史上的伟大转折点有宗教变迁相伴随,只是就迄今存在的三种世界宗教—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而言。

(一)佛教(二)基督教(三)伊斯兰教

第二节宗教的传播与分布(2学时)

一导致宗教传播的因素与主要宗教的传播

导致宗教传播一般有如下几种因素:移民、传播、领土竞争和宗教在空间上的相互影响。

二宗教与国家政治、民族关系

政治组织和政治势力是影响文化现象空间变化的一个重要因素,政治势力的扩张与衰退往往决定着文化地理界线的进退,在各类文化现象之中,宗教对于政治的依附程度更高,受政治影响造成的空间变化特征也更明显。

(一)神权政治 (二)政府与宗教 (三)民族与宗教

三宗教组织

宗教组织是宗教存在的民要前提。宗教组织不但执行对地方宗教事物的管理、教友之间感情上的联系、守教仪式的参与,而且往往成为传教、布道的重要推动力,因此宗教组织本身虽然并不能造成宗教景观,但是却是宗教地理发展过程中重要的媒介。

在各类宗教中天主教的宗教组织可称是最严密的。而同样是世界性宗教的佛教却基本上没有明显的教区。伊斯兰教更没有传教的教士,信仰的传播多数在征服区内实现,或通过商贸活动。

四主要宗教的分布区

到目前为止,基督教遍及欧洲、美洲、亚洲北部大部分、南非、澳洲等地,是世界上信奉者最多的宗教。基督教中罗马天主教信奉者又最多,伊斯兰教主要分布在亚洲、非洲、欧洲以及美洲,其中信奉者以西南亚与东南亚最多。

佛教主要分布在东亚、东南亚。

第三节宗教仪礼、习俗与地理环境(1.5学时)

宗教与其它文化现象一样,其产生、发展都与地理环境有丰密切的关系,地理环境不但影响到宗教习俗、宗教禁忌、宗教思想,甚至对一种宗教的起源直接发生作用。任何宗教无论其中含有多少虚幻的内容,但本质的东西仍要在人们生存的环境中提取,特定的地理环境既构成了人们对世界的认识基础,也决定了人们的行为规范与宗教范围。

一守教风俗、禁忌与地理环境

但地域性的环境差异仍然对宗教信仰以及宗教风俗起着一定的影响。地理环境对宗教信仰的影响在原始宗教与民间崇拜中尤其突出,通常在处于产族阶段的人们中,宗教几乎完全表现为一种生态仪式,成为人与大自然之间的媒介。

二宗教与文化

由宗教而产生的文化是多方面的,除在在视觉、听觉上可以感到的文化类型外,观念与特定崇拜物也会造成一种文化现象。

三宗教仪式、节日与地理环境

宗教仪式是宗教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般包括宗教礼仪、宗教节日等。在一些守教中各类礼仪,特别是节日的形成与地理环境有重要的关系。

第四节宗教景观(1学时)

宗教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它的形成文化内涵与地理环境有着直接关系,反过来宗教一旦形成,又会营造出独特的人文景观。

建筑是最具代表意义的宗教文化景观。

一基督教堂二伊斯兰清真寺三佛教寺庙

第十章聚落地理(5学时)

第一节聚落(2学时)

聚落是指人类各种形式的居住场所,在地图上常被称为居民点。聚落不仅是房屋的集合体,还包括与居住地直接相关的其它生活设施和生产设施。

一起源和发展

在原始社会,人们是没有固定的居住地的,当然也不可能有城市,人类最早的城市出现与三次社会大分工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一)西方城市的发展

西方城市发展始于希腊。罗马时代,城市获得更大发展。

在罗马时代,在城市发展上,重要进展是通过罗马控制区的扩大,把城市带到欧洲的广大地区。

(二)中国城市的发展

1.古代城市发展。

秦统一的首都咸阳、汉长安城,以及唐长安城、宋开封城、杭州城,都是当时世界上著名的大都市,城市内部功能已相当齐全。

元、明、清三朝,全国最大的城市是北京。它代表了我国封建礼制的典型,城分内、外城。内城大体呈方形,内有皇城,皇城内有内宫城,即紫禁志。城内建筑以宫城为中心,沿中轴对称,前朝后市,左祖右社,分列宫城四周;宫城后有钟、鼓楼;内城四周又分列有日坛、月坛、天坛、地坛。城内街道呈棋盘式,民宅沿胡同排列,一般以四合院为基本格局。

2.新中国成立以来城市的发展。解放后,我国的经济有较大发展,为城市的发展提供了基础与极大的推动力,但也走过一段曲折的道路。其共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初期发展阶段。1949年解放以后,经过三年经济恢复,从1952年到1960年经过第一个五年计划与经济大发展,城市和建制镇分别从1951年的157个和1896个增加到1960年的197个(城市数)和1961年的4429人(建制镇数,缺1960年数字)。

第二阶段是1961年至1977年。这段时期由于经济困难和“文化大革命”的影响,经济情况为下降、缓慢发展和停滞状态,对城市的发展产生极大的影响。

第三阶段是从1978年到1998年,这是我国改革开放时期,经济发展速度比较快,城市发展速度也是空前的。

(三)村落的发展

1.原始的居住地。

2.古代村落。

3.城市兴起后农村聚落的发展。

4.现代村落的发展。

二城镇标准

(一)世界各国关于城镇标准的规定

由于各国生产力水平、人口数量、密度不同,划分标准也很不一致。

1.按居民点达到一定的人口数作为城镇的标准。

2.规定各级行政中心为城镇。

3.规定首都或某几个居民点为城镇,其余为乡村。

4.按居民点的人口数量及其非农业人口比例规定城镇标准。

5.按居民点的人口数量及职业构成规定城镇标准。

(二)我国城镇建制的设置

建国50年来,设置市的标准基本没变,而设置镇的标准经历了几次较大的变化。

1.城市。2.镇。

(三)聚落体系 1.城市体系。

2.城市体系的等级规律。

(1)等级规模法则。

1913年奥尔巴哈(F.Auerbach)指出地域城市人口规模组合呈一定规则。通常人口规模居第2位的城市其人口为居第1位城市人口的一半,第3位城市为第一位城市人口的1/3,以下类推。这种人口规模规律,称为等级规模法则(rank-size rule)。1949年济普夫(G.K.zipf)更加明确了这一规律,因此称之为奥尔巴哈-济普夫法则。

(2)首位城市法则。

(3)农村聚落体系。

农村聚落体系指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由村庄和集镇共同组成的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

第二节城市(2学时)

一城市区位与环境的关系

一般说来,影响城市区位条件的是防卫与交通。

(一)从防卫出发而选择的区位

1.在利用河流方面。

2.在利用海洋方面作为防卫的有利条件有半岛、岛与内港。

3.制高点和隘口。

(二)城市区位与交通的关系

城市吸引范围和服务范围主浊决定其城市的规模、作用、地位及未来发的关键因素。然而,吸引范围与服务范围又与交通条件和交通工具有密切联系。

1.城市与水运的关系

2.城市与陆运的关系。

3.海上交通与城市的关系。

二城市与自然环境

(一)地质环境与城市

地质条件特别突出的是地震,这是对城市造成巨大灾害的一种力量。

(二)地形与城市

城市的建设与所在地的地形条件关系十分密切。一般说来,平坦而地势稍高的地形是比较理想的。

(三)气候与城市

气候与城市关系很大,如多雨地区要考虑防洪与排水,寒冷地区要注意取暖、防冻。特别突出的要注意城市本身所带来的严重气候影响问题。

第一是热岛效应问题。其次是排水。

(四)水资源与城市

城市一方面需要大量供水,另一方面又要大量排水,特别是排除污水,如不加处理也会给下游城市及周围地区带来严重问题。

(五)城市的生物环境

创造优美的文化景观与田园风光的城市

三城市地域结构发展动力及其模式

(一)形成地域结构的动力

动力分两方面,即集聚力和离散力。集聚力主浊向心力,驱使居民和某些部门向市中心集聚;离散力则是向相反方向,驱使其转向郊区。

1.集聚力。集聚力主要由下面二方面原因引起的。第一它提供了多而方便的服务和设施。第二它具有社会条件方面的优势。

2.离散力。离散力是由下面两方面原因引起的。

第一是经济条件方面。第二是社会条件方面。

(二)城市内部的地域结构模型

1.同心圆模型。

2.扇形模型。

3.多核模型。

四城市景观与感知

城市是人类所创造的一种文化景观。除了少数平地起来的城市外,都是长期历史发展而形成的,因此,它有丰富的内涵。城市内的各种建筑,不单纯是为某种用途而建造的,它也反映一种艺术上的美,也是一种文化的反映。其布局,有的在整体上,有的在局部上,呈现出一种文化上的意识。总之,城市景观有丰富的内涵,是应注意的重要内容之一。

(一)城市景观

在城市景观中,最明显的是城市建筑高度。其次,城市景观往往与著名的建筑物相联系,该建筑也就成为该城市的标志与象征。第三是城市的格局。第四是城市与环境的协调所形成的风格。

(二)城市感知

从城市景观来说,对人感知留下深刻印象的是路、界、节点、区和路标。

第三节集镇与农村(1学时)

一集镇

集镇是介于乡村与城市之间的过渡性聚落。

(一)具有工业生产活动的乡村(二)集市:在农村聚落研究中,集市具有非常重要的位置。

二乡村

在聚落分类中通常是从特定的需要出发,选择其中的一项或几项特征为基础,拟定适当的指标而作出的。

(一)一般类型的乡村

按形态对乡村聚落进分类,最常见的是以下几种类型:

1.密集型农村聚落。

2.分散型农村聚落。

3.半聚集型农村聚落。

(二)活动型村落

(三)特殊类型:1.美国单户型。2.集体家场型。3.经营性农场

第十一章旅游地理(6学时)

第一节旅游业的兴起(1学时)

一旅游业的兴起与发展

公元前8世纪,古希腊和其后的罗马帝国的兴起,和个城邦国之间公务、贸易、考察等活动频繁,促进了人们的旅行活动。在当时,宗教旅游盛行,提洛岛、特尔裴和奥林匹斯山都是著名的宗教旅游胜地。

公元七八世纪,阿拉伯帝国盛行到圣地—麦加的朝觐活动,也对旅游活动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13世纪以来,由于贸易的发展,旅游活动更加频繁起来。

到了十五六世纪,在欧洲,由于资本主义的萌芽,开始了对外扩张和寻找香料、黄金的“大航海”活动,科学考察和探险旅游极为盛行。“地理大发展”极大地扩大了人们的视野,增加了人们对世界的认识,对旅游活动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二大众旅游的发展

1841年,英国人托马斯?库克(Thomas Cook)于7月5日组织了一批540的旅游团从莱斯特到拉夫马勒参加禁酒大会,每人收取票费1先令。这是世界上第一次团体包价旅游。

1908年,斯塔特勒在美国纽约的布法罗建造了第一座商业饭店。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交通条件的极大改善,飞机和汽车的普及,使人们出游更加方便快捷,缩短了旅行的时间距离,旅游业获得了空前的发展,旅游成了一种大众性的消费活动,甚至成了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

第二节旅游的区域特征(1学时)

一客源地(origin)与目的地(destination)

旅游业是指为旅游者自居住地到目的地再回到居住地的旅游活动全过程服务的全部相关企业的总和。旅游表现为客流和信息流在客源地和目的地之间的流动,反映了一种特殊的区域关系。

(一)客源地(origin):是产生旅游者的地域,即游客的来源地。

(二)目的地(destination)

目的地是旅游吸引物经较集中,有旅游接待服务设施,具备旅游功能的区域,它是旅游流指向的目的区域。世界主要的旅游目的地包括:地中海、加勒比海、东南亚、肯尼亚、阿尔卑斯山等地。

(三)交通连接

交通是联系客源地和旅游区的桥梁。

尽管,在旅游过程中旅游者常常利用已有的基础交通线路(并非为旅游而修建的交通线),但是,旅游者往往根据自身的需要和目的地的分布来选择组合自己的交通线路和交通方式。交通线路和旅游线路高度统一,表现在一般旅行社推出的旅游产品即是以交通线路把各旅游地和景点串联拼合起来,形成一条旅游线路(即通常说的旅游产品)向市场销售。

二客源地和目的地的关系

(一)客源地和目的地相一致

这是以美国为代表的经济发达、同时旅游业也相应发达的国家。

(二)客源地和目的地相对应

地中海、加勒比海、东南亚的一些国家地理位置优越,旅游资源丰富独特,又与主要客源国相毗邻,形成客源地和目的地相对应的关系,如西欧对地中海,北美对加勒比海,东北亚对东南亚等。

(三)客源地与目的地的分散与集中

第三节旅游者动机与决策(1.5学时)

一旅游动机的概念分类及影响因素

(一)概念

在人们的旅游活动中,旅游动机是非常丰富和复杂的,因此旅游动机是一个复杂的心理学与行为学概念,旅游动机是旅游行为形成的基础。

(二)旅游动机的类型

1.田中喜一分类法。

2.麦金托什分类法。

(三)影响因素

1.影响个人产生旅游动机的因素。

(1)性别、年龄及身体状况对旅游动机的影响。(2)经济能力及余暇时间。

(3)心理因素。(4)影响旅游动机的社会因素。

二影响决策的主要因素

在外出旅游之前,人们首先要收集和种有关的信息,然后根据自己的主要偏好,作出决定,这个过程称为旅游决策行为。影响旅游决策行为的主要因素为感知环境、最大效益原则和旅游偏好。

(一)感知环境

人们把进行旅游决策时收集到的各种信息摄入脑中,形成对环境的整体印象,这就是感知环境。

(二)最大效益原则

人们在作旅游决策时,倾向于追求在资金和闲暇时间限制下的最大旅游效益,这种效益受感知环境限制,因此,严格来说,人们追求的最大旅游效益永远只能是最满意而不是最优的。

1.最小的旅游时间比。

2.最大的信息收集量。

(1)选择最有名的旅游地旅游。(2)选择自然环境和文化环境与居住地差异较大的旅游地旅游。

(三)旅游偏好

旅游的偏好,可以从年龄、职业、学历三方面去研究。

1.年龄。人的个性随着年龄和生活经历在不断发展变化。

2.职业。由于职业的不同,影响了人们个性的形成和发展,构成了人们爱好的差异。

3.学历。不同的学历反映旅游者听受的教育不同,大学、中等学校和小学三者在影响人的个性方面有极大的差异。

第四节旅游资源与旅游地(1.5学时)

一旅游资源

旅游资源是指对旅游者具有吸引力的自然存在和历史文化遗存,以及直接用于旅游目的的人工创造物。

旅游资源的形成必须具备两个条件:①是对旅游者具有一定的吸引力,能使旅游者得到一定的物质享受和精神满足;②是对旅游业具一定的经济、社会、文化价值,能给旅游业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目前常用的旅游资源评价方法有:①体验性评价。②技术性评价。③综合性评价。

二旅游地

从目前我国旅游地的开发类型看,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六大类:

人文地理学名词解释

人文地理学名词解释 1.文化区:是指某种文化特征或具有文化特征的人的群体在空间上的分布。 2.形式文化区:是指某种文化现象,或某些具有相互联系的文化现象在空间分布上具有集中的核心区与模糊的边界文化区。 3.功能文化区:不是在自然状态下形成的,而是该文化特征受政治、经济或社会某种功能影响,其内部彼此之间有一种相互联系从而确定其分布区范围的文化区。(功能文化区因其中心位置及边界的界线确切、中心功能性作用、区内的功能联系而与形式文化区具有显著差异。) 4.乡土文化区:是居住于某一地区的居民的思想情感上有一种共同的区域自我意识。这种自我意思除灾感情上有所反应外,有的还有一种符号作标志。 5.扩展扩散:是指某文化现象出现后,通过其居民,从该地向四周不断地传递,其所占据的空间也就越来越大。这种扩散现象的特点是空间上的连续性,新的分布区由旧的分布区扩大而形成,旧的分布区较小,而位于新的分布区内。 6.传染扩散(接触扩散):这是指某种文化现象易于为接触者所接受,几乎接触该文化现象的人,如同接触到易于传染的病菌一样,就自然地接受了这种文化现象,从而实现了其扩散。 7.等级扩散:是指该文化现象的传播,或接受该文化现象的人,在空间上或人群等方面,存在等级现象。 8.刺激扩散:这是指某种文化现象,受某种原因而无法在另一地存在,

不得不将原文化现象做某种程度改变,使其得以在当地存在,得到传播。这种受某种文化现象的刺激作用,为适应当地情况,使改变后的该文化现象得以传播称刺激扩散。 9.迁移扩散:人是文化的载体。某种文化现象与拥有这种文化现象的人或集团紧密联系。某种文化下的人或群体迁移到新的地方时,会将该文化传播到该地。与其原文化区在空间上不连续。 10.直链型文化生态关系:环境决定论与地理学的地理环境决定论学派认为环境强有力地决定、限制和影响人类的行为和文化过程。环境以单向因果关系的过程强有力的决定着文化,环境对文化的作用是直链型关系。 11.网络型文化生态关系:网络型文化生态关系强调是人的选择能力,在重视自然对人的影响的同时,把二者看成是双向影响,认为自然环境对人类文化发展提供各种可能性。经过人的选择,才能在特定的环境下创造最佳文化。 12.社会体系中的文化生态类型:注重于人类环境关系中人对环境物象、观念的研究,其目的是探究和环境有关的人类行为动机。 13.和谐文化生态关系:这是一种新型的人地关系论。人类利用自然应以不破坏生态平衡为原则,把人看成是自然的一部分。协调论不仅强调环境对文化的影响,更强调文化对环境的影响和文化与环境双向作用的协调性。 14.文化整合:在一个文化系统内,各文化层次,各层次的文化特质在功能上形成协调,这就是文化系统实现了文化整合。

人文地理学名词解释

1、人文地理学通常分为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或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经济地理学。 2、人文地理学以地球表面人类各种社会经济活动为研究对象。 3、人文地理学研究三大主题: 一是人地关系传统。人文地理学研究人文现象空间特征与人类活动赖以生存的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 二是区域研究传统。人文地理学是从地域的观点去研究人文现象的区域差异、区域分布、区域特征以及其形成过程、发展规律和演变趋向。 三是空间分析传统。 人文地理学:研究地表各种人文事象的地域分布、空间组合、人文事象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并且预测其发展变化规律的科学。 4、人文地理学的学科特性:社会性、区域性、综合性。 5、埃拉托色尼首创了“地理学”一名词。洪堡、李特尔近代地理学开山大师。哈特向是区域学派的代表人物,他主张区域地理学是地理学的核心,施吕特尔是景观学派的创始人。 6、我国最早的地理学著作是禹贡,成书于公元前500年。我国近代地理学的先驱者,首推张相文和竺可桢,他们于1909年创立了中国地学会,创办了最早的地理杂志--地学杂志。 7、著名地理学家胡焕庸在《中国人口之分布》一文中提出了自黑龙江的黑河市到云南腾冲为止的我国人口地理分界线。 8、人文地理学研究的五大主题:文化区、文化扩散、文化生态学、文化景观、文化整合。 9、文化区是指某种文化特征或具有文化特征的人的群体在空间上的分布。文化区大体上可以分为形式文化区、功能文化区和乡土文化区三种类型。 10、形式文化区:指某种文化现象,或某些具有相互联系的文化现象在空间分布上具有集中的核心区与模糊的边界的文化区。 11、功能文化区:指在非自然状态下形成的,而是以该文化特征受政治、经济或社会某种功能影响,其内部彼此之间有一种相互联系从而确定其分布区范围的文化区。 12、乡土文化区:居住于某一地区的居民的思想感情上有一种共同的区域自我意识。 13、文化扩散分为扩展扩散和迁移扩散。扩展扩散可以分为三种类型:接触扩散、等级扩散和刺激扩散。 15、文化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地理环境为文化的形成提供了基础条件。环境条件文化发展的影响——加速或延缓作用。环境条件差异的影响。人类活动产生的文化,改变了自然面貌,形成文化景观。 16、文化整合是指在一个文化系统内,各文化层次,各层次的文化特质在功能上形成协调,就是该文化系统实现了文化整合。 17、文化景观: 指人类为了满足某种需要,利用自然界提供的材料,在自然景观之上叠加人类动的结果而形成的景观。 18、环境感知:指每个人总是生活在一定的环境中,由于受其环境及文化的影响,而在人们头脑中必然形成的一种印象。 19汤因比“挑战与迎应战”原则:挑战与迎应战、逆境美德、中庸之道。 20、人文地理学研究的一般程序:选择课题——制定研究计划——资料收集和整理——实地考察——分析研究——成果总结。 21、人口转变是指由传统人口再生产类型向现代人口再生产类型的过渡。 22、布莱克的人口增长“五阶段”模式的内容: (1)高位静止阶段;出生率和死亡率都很高,并达到均衡,人口增长处于静止阶段。 (2)早期扩张阶段;死亡率先于出生率下降,人口增长逐渐加速。 (3)后期扩张阶段;死亡率继续下降并达到低水平,出生率也开始下降,人口扩张至最快后减

《人文地理学》考研赵荣版2021考研真题库

《人文地理学》考研赵荣版2021考研真题库 第一部分考研真题精选 一、名词解释 1人文地理学[福建师范大学2002年研] 答:人文地理学是指以人地关系的理论为基础,探讨各种人文现象的地理分布、扩散和变化,以及人类社会活动的地域结构的形成和发展规律的一门学科。其研究特点既有综合性、地域性和动态性等地理学各分支学科所共有的特征,又有以人文现象作为研究主体的特征;研究对象上注重地域分布特征及人文现象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在研究方法上既采用地理学中的传统方法和现代方法,也引进大量的社会科学方法。 2埃拉托色尼[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研] 答:埃拉托色尼是被西方地理学家推崇为“地理学之父”的古希腊著名学者。他运用简单的工具测量出了地球周长,成为最早测量地球半径的人,并在测地学和地理学方面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他首创了“地理学”(Geographe)这一名词,Geo为地球,graphe为描述,并用它作为《地理学概论》的书名。他的研究特色是把地球作为人类的家乡来研究,力图说明人类生活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 3文化特质的源地[北京师范大学2013年研] 答:文化特质的源地是指某一特征文化特质的源地。文化特质的源地有单核源地和多核源地。文化特质的单核源地是指文化特质从一个地点产生,然后扩散到其他地区;文化特质的多核源地是指文化特质的源地除单中心的源地之外,还有一些是多中心的源地,以道教的文化源地为例,道教的文化源地有西部源地和东部源地。4环境决定论[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研]

答:环境决定论是指确认自然条件(即地理环境)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的一种思潮,它强调自然环境对社会发展起决定性作用。环境决定论的最大优势是:为人们从自然环境角度理解对人类的极大制约影响提供了良好的思路。但其不足也是显然的,即过分夸大地理环境对人的发展的决定作用,忽视人类对自然环境的能动作用,显示出理论认识的局限性。因此,在运用此理论时,须辩证地去发挥出优势来。 5民族[安徽师范大学2007年研;内蒙古师范大学2005年研] 答:民族是指在历史上形成的一个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在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共同体,是人们最主要的社会划分形式之一,属于历史学、社会学范畴。它在一定的社会物质生产条件下产生,也会在一定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下趋于消亡。民族是随着社会发展的顺序发展的,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决定了民族发展的不同水平和类型。但这并不是说,任何民族都毫无例外地必须经过每一个社会发展阶段,事实上,有的民族从其产生之后,从未经历过奴隶社会而进入了封建社会。历史上曾经出现过一个民族分化为两个民族的现象,也出现了几个民族结合为同一民族的现象。在这种情况下,被同化的民族当然不会再经历以后的社会发展阶段,而新产生的民族自然也没有经过其产生以前的社会发展阶段。6种植园农业[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研] 答:种植园农业是指热带地区种植单一经济作物的大规模的密集型商品农业,广泛分布在拉丁美洲、东南亚、南亚以及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地区。种植园农业往往从事的是大规模的生产,具有种植面积广大、使用劳力多和商品率高的特点。种植园农业一般分布在热带季风气候,热带雨林气候以及热带草原气候。在我国主要分布于海南、云南、广西以及广东等地区。

《人文地理学》名词解释

《人文地理学》名词解释 第1章绪论 1.地理学:地理学是研究地球表层地理环境的结构、分布及其变化的规律性以及人地关系的学科。 2.人文地理学:是研究地球表层人类活动或人与地理环境相互关系所形成的现象分布和变化规律的科学。 3.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人文地理学是关于人类活动的空间差异(包括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不同社会制度、不同思想意识)和空间组织以及人类与地理环境之间关系的学科。人文地理学研究的三大主题:一是人地关系的传统;二是区域研究的传统;三是空间分析的传统。 4.人文地理的学科特征:社会性、区域性、综合性。 5. 拉采尔:(1844-1904)德国地理学家,他被认为是人文地理学的创始人,一方面他为人生地理学或人类地理学的比较系统的研究提供了指道路线。另一方面,他被认为是地理环境决定论的思想引入者。 6.赫特纳:(1859-1941)德国地理学家,是区域学派的代表人物。他主张地理学应着重于空间分布的研究,区域地理学是地理学的核心,地理学研究的区域应是人类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所有自然界中与人类活动相互影响的一切要素,与自然环境相互联系的人文现象都是区域的特征。 7.施吕特尔:(1872-19520德国地理学家,是景观学派的创始人,他认为,地理学者应首先着眼于地球表面可以通过感官觉察到的事物,着眼于这种感觉—景观的整体。 8.白兰士:(1845-1918)法国地理学家,反对拉采尔的环境决定论思想,认为除环境的直接影响外,还有其它因素在起作用,强调人类对外界环境的适应不是被动的,而是主动的。 9.麦金德:(1861-1947)英国地理学家,他把地理学说成是探索人及其自然环境的相互作用的一门学科,提出了“大陆腹地说”。麦金德第一个将全球作为整体来探讨世界政治活动的规律性,开创了政治地理学的先河。 10.现代人文地理学的基本特征: (1)理论与哲学方法论的多元化。 (2)研究方法的不断革新。 (3)研究内容和方向的社会化、生态化和应用化趋向。 (4)学科的交叉性。

(精选)人文地理学考研问答题大全

人文地理学考研问答题汇总

人文地理学 第一章 1、说明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主要内容及主要特征。 2、什么是生产关系决定论?分析其产生的时代背景。 3、对人地相关论与人地协调论进行分析比较。 4、试举出具有代表性的地理环境决定论的观点,并对其进行分析和评价。 5、什么是人地相关论?详细阐述人地相关论的代表性观点,并加以分析和评价。 7、建国以来,我国人文地理学发展的阶段特征是什么? 8、为什么说人地关系论是人类地理学的基本理论?人地关系有何特征? 第二章 1、什么是文化景观?详述文化景观的主要组成成份。 2、文化地理学研究的主要课题是什么? 3、文化景观与自然景观有何联系? 4、简述文化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5、举例说明文化的迁移扩散与扩展扩散有何不同。 6、什么是环境感知?举例说明环境感知在人类活动中的具体表现。 7、举例说明形式文化区与功能文化区有什么区别。 第三章 1、影响人口空间分布的因素是什么? 2、世界人口分布特征及一般规律是什么? 3、中国人口分布有什么特点? 4、人口的空间移动有什么社会经济意义? 5、现代国际人口迁移有什么特点? 6、现代国内人口迁移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7、人口迁移的主要机制是什么? 第四章 1、人口增长有何地区差异?其所造成的后果是什么? 2、试分析中国的人口增长转变模式有什么特点?为什么? 3、试分析工业革命以来,世界人口迅速增长的具体表现及其引发的问题。 4、原始社会时期的人口发展有什么特征? 5、农业社会时期的人口发展有什么特征? 6、兰迪的人口转变模式的基本特点是什么? 第五章 1、分析农业起源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2、分析比较世界五大古文明起源的地理环境条件。 3、阐述原始农业的特点及区域分布。 4、比较东西方传统农业的特点。 5、阐述现代农业的主要特点及其地域类型。 第六章 1、分析现代工业产生的原因和条件。 2、说明现代工业的发展历程。 3、从影响工业分布的因素及其变化,分析现代工业的空间格局有什么特点。 4、工业发展对社会经济有什么影响? 第七章

《人文地理学》全文复习资料

王恩涌《人文地理学》第一章绪论 (一)名词解释: 人文地理学:从地域的观点去研究人文现象的空间分布规律,着重说明在什么地方有什么样的人文活动和人文特性,探讨其形成过程,揭示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并预测其发展变化趋势。广义的人文地理学包括经济地理 学,狭义的人文地理学不包括经济地理学。 (二)解析: (三)1.人文地理学的学科性质及研究对象。 学科性质:社会性,区域性,综合性。 研究对象:人文地理学是关于人类活动的空间差异和空间组织及人类与地理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 2.人文地理学在地理学分类体系中的地位。 3.简述西方人文地理学的发展过程。 (1)人文地理学的产生: 19世纪中叶之前,是积累地理知识和资料的过程。荷马史诗《伊里亚特》和《奥赛德》被认为是关于人文地理知识的最早记述性著作。 德国地理学家亚历山大.冯.洪堡创立了自然地理学,卡尔.李特尔是近代人文地理学的开山大师。 (2)人文地理学的发展:(19世纪下半叶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 德国是近代地理学的发源地,拉采尔提出环境决定论。 法国人文地理学家维达尔.白兰士竭力反对拉采尔的环境决定论思想,提出“人地相关论”,白吕纳进一步发扬了他的思想。 英国地理学家麦德金提出“心脏地带学说”,将全球作为一个整体来探讨世界政治活动的规律性,开创了政治地理学的先河。 美国形成了文化景观学派。 俄国形成了经济地理学。 (3)现代人文地理学的发展: 理论和哲学方法的多元化:实证主义,经验主义,人本主义,结构主义。 研究方法不断革新: ?计量方法和数学模型广泛应用, ?引入了心理学的分析方法——行为地理学, ?遥感技术的应用。 研究内容和方法的社会化,应用化趋向。 4.近代西方人文地理学的流派主要有哪些。 (1)德国是近代地理学的发源地,拉采尔提出环境决定论。 (2)法国人文地理学家维达尔.白兰士竭力反对拉采尔的环境决定论思想,提出“人地相关论”,白吕纳进一 步发扬了他的思想。 (3)英国地理学家麦德金提出“心脏地带学说”,将全球作为一个整体来探讨世界政治活动的规律性,开创了 政治地理学的先河。 (4)美国形成了文化景观学派。 (5)俄国形成了经济地理学。 5.简述中国人文地理学的发展。 (1)近代人文地理学: 公元前500年左右,最早的地理著作《禹贡》, 汉司马迁著《史记》中的《货殖列传》卷, 汉班固著《汉书》中专辟《地理志》, 明末的《徐霞客游记》。 (2)近代人文地理学的引进和发展: .我国近代地理学的先驱者,张相文,竺可桢等, 竺可桢等人的推动下,中国近代地理学在20世纪30年代和40年代得到了发展, (3)文地理学的发展: .1949-1979年,是经济地理学一枝独秀,人文地理学衰落的时期,

人文地理试题

人文地理学问答题 人文地理学 第一章 1、说明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主要内容及主要特征。 2、什么是生产关系决定论?分析其产生的时代背景。 3、对人地相关论与人地协调论进行分析比较。 4、试举出具有代表性的地理环境决定论的观点,并对其进行分析和评价。 5、什么是人地相关论?详细阐述人地相关论的代表性观点,并加以分析和评价。 7、建国以来,我国人文地理学发展的阶段特征是什么? 8、为什么说人地关系论是人类地理学的基本理论?人地关系有何特征? 第二章 1、什么是文化景观?详述文化景观的主要组成成份。 2、文化地理学研究的主要课题是什么? 3、文化景观与自然景观有何联系? 4、简述文化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5、举例说明文化的迁移扩散与扩展扩散有何不同。 6、什么是环境感知?举例说明环境感知在人类活动中的具体表现。 7、举例说明形式文化区与功能文化区有什么区别。 第三章 1、影响人口空间分布的因素是什么? 2、世界人口分布特征及一般规律是什么? 3、中国人口分布有什么特点? 4、人口的空间移动有什么社会经济意义? 5、现代国际人口迁移有什么特点? 6、现代国内人口迁移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7、人口迁移的主要机制是什么? 第四章 1、人口增长有何地区差异?其所造成的后果是什么? 2、试分析中国的人口增长转变模式有什么特点?为什么? 3、试分析工业革命以来,世界人口迅速增长的具体表现及其引发的问题。 4、原始社会时期的人口发展有什么特征? 5、农业社会时期的人口发展有什么特征? 6、兰迪的人口转变模式的基本特点是什么? 第五章 1、分析农业起源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2、分析比较世界五大古文明起源的地理环境条件。 3、阐述原始农业的特点及区域分布。 4、比较东西方传统农业的特点。 5、阐述现代农业的主要特点及其地域类型。 第六章 1、分析现代工业产生的原因和条件。 2、说明现代工业的发展历程。 3、从影响工业分布的因素及其变化,分析现代工业的空间格局有什么特点。 4、工业发展对社会经济有什么影响?

人文地理复试题

08年城资系区域经济学人文地理学复试试题 1、主体功能区的概念,你如何理解主体功能区? 2、什么叫资源型城市,你怎么理解资源型城市的发展? 3、全球化条件下产业布局的特点 4、在区域发展研究中,怎么对区域发展条件作出评价? 6、怎么理解城乡统筹的关系? 第五题好像是人文地理在发展中的作用什么的吧,因为是六选五,所以我就不太记得了 09城资区域经济复试 一共就四个论述: 1.以你熟悉的城市或者区域为例,谈谈技术创新对区域经济的影响。 2.结合你所熟悉的区域,谈谈如何选择区域主导产业。 3.比较沿海的内地的城乡关系,谈谈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侧重点有何不同。 4.最后一个好像是谈谈金融危机对我国东、中、西三大区域的影响有什么不同。2009人文地理复试题目(回忆版) 四个论述: 1、简述经济地理学的学科体系(30分) 2、结合你所熟悉的区域,简述区域主导产业的选择(40分) 3、根据你所熟悉的城市或区域,论述技术创新对其经济发展的主要影响(40分) 4、根据我国三大经济区的特点,论述金融危机对其经济发展的主要影响(40分) 一、英语词组 人文地理human geography 西部大开发the western China development 城乡协调发展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urban and rural areas 城乡一体化the urban - rural integration 在社会、经济、生态、文化层面上from the viewpoint of society ,economy, ecology and culture 制度创新system innovation 人地关系manland relationship

人文地理学复习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1.5分,共30分) 1.根据研究对象的侧重点不同,地理学被分成自然地理学和两部分。 A、经济地理学 B、人文地理学 C、文化地理学 D、政治地理学 2.首创“地理学”(Geographe)这一名词的是希腊学者。 A、希罗多德 B、希波革拉第 C、柏拉图 D、埃拉托色尼 3.编著了我国第一批地理教科书。 A、竺可桢 B、胡焕庸 C、张相文 D、李旭旦 4.制度文化亦称为文化。 A、社会 B、政治 C、经济 D、法律 5.文化扩散可以分为两类,即扩展扩散和。 A、接触扩散 B、等级扩散 C、刺激扩散 D、迁移扩散 6.影响人口分布的主要因素除历史、政治、社会经济因素外,还有。 A、自然因素 B、行为因素 C、气候因素 D、海拔因素 7.人口迁移一般是指人们出于某种目的,移动到一定距离之外,改变其的行为。 A、出生地 B、定居地 C、迁入地 D、迁出地 8.1934年,在《人口革命》一书中提出了人口转变理论。 A、寇尔 B、布莱克 C、兰迪 D、诺特斯坦 9.人口构成,又称人口结构,指的是内部不同属性之间的比例关系。 A、人地系统 B、生态系统 C、社会系统 D、人口系统 10.关于农业起源的理论大体分为两类:一是人口压力说,二是说。 A、食物短缺 B、食物过剩 C、宴享 D、需求 11.原始农业是农业起始阶段的农业类型,即农业。 A、狩猎 B、采集 C、定居 D、迁移 12.当前全球经济面临的问题是与生产能力过剩。 A、需求不旺 B、需求过旺 C、需求稳定 D、需求波动 13.种族是指在特征上具有某些共同遗传特征的人群。 A、文化形态 B、社会形态 C、自然体质 D、心理素质 14.一般认为,是语言产生的唯一源泉。 A、思维 B、劳动 C、行为 D、心理 15.以下属于宗教传播方式之一的是。 A、交流和转教 B、经商与贸易 C、武力侵略 D、文化侵略 16.以下属于影响旅游决策行为的主要因素之一的是。 1 / 5 A、资源价值 B、收入水平 C、距离远近 D、感知环境 17.行为空间是指人们活动的界限。 A、移动 B、通勤 C、地域 D、网络 18.最基本的政治地理单元是。 A、区域 B、国家 C、地区 D、世界 19.美国耶鲁大学教授,提出了世界战略重点“陆缘”学说。 A、麦金德 B、马汉 C、柯恩 D、斯皮克曼 20.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系是。 D、印欧语系C、闪一含语系、科依桑语系A、汉一藏语系B得分

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名词解释

1.大气圈:指包围着地球的空气层。它是一种混合物,由干结空气、水汽和杂质三部分组成。主要成分 为氮,氧,氩,二氧化碳和水蒸汽等。其组成和密度的优越性使它更适合生物包括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2.水圈:地球上除了存在于各种矿物中的化合水,结合水,以及深部岩石所封存的水分以外,海洋,河 流,湖泊,沼泽,地下水,大气水分和冰共同构成地球的水圈。其主体是世界大洋,面积占全球面积的71%。水是地球表面分布最广泛的物质,也是地表最重要的物质和参与地理环境物质能量转化的重要因素。 3.生物圈:地球是上存在有生物并受其生命活动影响的区域,或生命存在的地表部分叫生物圈。包括大 气圈的下层,整个水圈和岩石圈的上部,厚度达20km。生物圈是指地球生物及其分布范围所构成的一个极其特殊、又极其重要的圈层。 4.大陆岛——本来是陆地的一部分,由于大陆的某些部分发生破裂或沉陷而被海水所淹没,使之与大陆 分离,形成了岛屿,其基础仍固定在大陆架或大陆坡上。 5.海洋岛——面积比大陆岛小,与大陆在地质构造上没有直接联系,也不是大陆的一部分,可以分为火 山岛和珊瑚岛。 1.岩浆岩:由岩浆凝结形成的岩石,约占地壳总体积的65%。按矿物组成的差别岩浆岩分为超基性岩, 基性岩,中性岩,酸性岩。岩浆是在地壳深处或上地幔天然形成的、富含挥发组分的高温粘稠的硅酸盐熔浆流体,是形成各种岩浆岩和岩浆矿床的母体。岩浆的主要成分是硅酸盐,金属硫化物,氧化物和部分挥发物。岩浆的发生、运移、聚集、变化及冷凝成岩的全部过程,称为岩浆作用。岩浆作用主要有两种方式:①岩浆侵入活动→侵入岩。②火山活动或喷出活动→喷出岩(火山岩) 2.沉积岩:由成层堆积于陆地或海洋中的碎屑、胶体和有机物质等疏松沉积物固结而成的岩石。沉积岩 具有层理,富含次生矿物、有机质,并有生物化石。暴露在地壳表部的岩石,在地球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的要受到各种外力作用的剥蚀破坏,然后再把破坏产物在原地或经搬运沉积下来,再经过复杂的成岩作用过程而形成岩石,称沉积岩。沉积岩主要类型有碎屑岩类,粘土岩类,生物化学岩类。3.变质岩:固态原岩因温度,压力及化学活动性流体的作用而导致矿物成分,化学结构与构造的变化, 称为变质作用,其形成的岩石即为变质岩。 4.变质作用:无论什么岩石,当其所处的环境与当初岩石形成时的环境发生变化后,岩石的成分、结构 和构造等往往也要随之变化,以便使岩石和环境之间达到新的平衡关系,就把其中由内力作用引起的岩石的变化总称为变质作用,基本上是在固态岩石中进行的,因而本质上有别于岩浆作用。由变质作用形成的岩石就是变质岩。或:固态原岩因温度、压力及化学活动性流体的作用而导致矿物成分、化学结构与构造的变化统称为变质作用。温度、压力和化学活动性流体是控制变质作用的三个主要因素。 5.成岩过程:先成岩石的破坏(风化作用与剥蚀作用)、搬运作用、沉积作用和固结成岩作用等四个阶 段。沉积岩的成岩过程:原有沉积物不断被后续沉积物覆盖而与上层水体隔离,有机质在厌氧环境中分解产生各种还原性气体,碳酸基矿物溶解为重碳酸盐,某些金属元素的高价氧化物还原为低价硫化物,软泥中水的矿化度增加,介质由酸性氧化环境变为碱性还原环境,沉积物重新组合形成新的次生矿物,胶体脱水陈化为固体,碎屑物经压缩,胶结作用固结成为岩石。 6.构造运动:主要是地球内动力引起的地壳机械运动,但经常涉及更深的构造圈。可使地壳乃至岩石圈 变形、变位,形成各种地质构造,又称岩石圈的运动,可以促进岩浆活动和变质作用,不仅决定了巨大地表轮廓和水圈的分布,还影响着生物圈的分布,并改变大气环流,以至影响着整个地球表层环境。 构造运动具有普遍性、方向性、非匀速性、幅度与规模差异性等一般特点。包括水平运动(地壳或岩石圈块体沿大地水准面切线方向的运动)和垂直运动(块体的升降运动)。 7.地质构造:岩层或岩体经构造运动而发生的变形与变位称为地质构造,地质构造是构造运动的形迹。 引起地质构造的力主要有压应力,张应力,扭应力三类,分别形成压性,张性,扭性构造。层状岩石受地应力作用后构造运动表现明显,有水平构造,倾斜构造,褶皱构造,断裂构造四种类型。 8.水平构造——水平岩层虽经垂直运动而未发生褶皱,仍保持水平或近似水平产状者,称为水平构造。 9.倾斜构造——岩层经构造变动后层面与水平面形成夹角,褶曲,断层或不均匀升降运动都可造成岩层

华南师范大学人文地理学考研初试历年真题参考答案

华南师范大学人文地理学考研初试历年真题参考答案

华南师范大学《人文地理学》考研初试历年真题 参考答案 2002年 一、名词解析(20分) 1、性比列: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两性人口数的比例关系。 2、种族:即人类的种族,是指具有共同起源并在体质形态上具有某种共同遗传特征的人群。 3、聚落:是指人类各种形式的居住场所,在地图上常被称为居民点。聚落不仅是房屋的集合体,还包括与居住地直接相关的其他生活设施和生产设施。是人类活动的中心,可以分为乡村和城市两大类。 4、地理物象:是指地理环境及其事物通过知觉、认知过程反映在人们头脑中的形象。它是知觉判断、地理优选、以及决策行为形成的基础。 5、政治地理单元:是指在一定地理环境及社会文化条件下形成的,由具体的政治组织或集团支配的,具有一定范围的地理区域。 二、简答题(40) 1、比较生态适应与文化适应的异同 生物适应是人类在其发展中,为适应环境而获得更好的生存条件而在体质方面发生的变化,这种变化具有遗传性。文化适应是人类在其发展中,通过文化的发展而对自然环境和环境变化的长期适应。既意味着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限制,也意味着人类社会对环境的利用和利用的可能性。相同点:这两种适应都是人类为获得生存发展而产生的改变;不同点:生物适应是人在体质方面作出改变,所需要的时间相对较长;文化适应是通过文化发展而在起作用的。

②们逐步形成了稳定的统一体,所以任何民族 的形成都有其形成的共同地域。 ③共同的经济生活——长期生活在某地,使用 同种语言,相互间交往频繁,从而形成了共 同经济生活和生活习惯。 ④共同的心理素质——是形成并保持民族共 同体的重要纽带,是最稳定的民族特征。 2、世界三大宗教的分布 佛教:主要分布于东亚、东南亚地区; 基督教:欧洲、美洲、亚洲北部大部分地区、南非、大洋洲。 伊斯兰教:亚洲、欧洲、美洲,信奉者以西南亚、东南亚居多。 3、旅游开发的区域影响 主要体现在经济、环境、社会、文化这个四个方面 (1)旅游开发对区域经济的影响:①与经济发展:旅游开发在不同地区所需要 的成本和取得的效益取决于开发区的 资源状况、经济结构、地理位置。发展 旅游业赚取外汇是实现工业化的一种 手段。②与收支平衡:发展旅游业是可 以赚取外汇,改善收支平衡状况。③与 就业:旅游业是一项劳动密集型行业, 游客的直接消费产生了旅游业的直接 就业,同时还会带动其它旅游业相关的 行业就业。④与税收:旅游业通过本身 的经营活动,在增加外汇的同时还能带 来盈利,政府可以从旅游业中获得税收 收入。⑤与经济结构:旅游业的发展能 够促进旅游目的地区域产业经济结构 发生改变。游客的各种消费需求,成为 推动生产发展的新动力,为其他部门和 其它行业开辟新的生产门路提供了可

人文地理学

第一章绪论 1、人文地理学在地理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2、简述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和学科特性。 3、为什么说人文地理学是地理科学中的社会科学?人文地理学的社会特性体现在哪些方面? 4、简述洪堡创立的人文地理学研究三个原则。 5、简答近代西方人文地理学主要流派、代表人物及理论思想。 6、如何理解西方人文地理学发展的过程及其最新的研究趋向? 7、现代人文地理学主要特征是什么? 8、认识建国以来中国人文地理学的发展历程,思考如何建设中国特色的人文地理学。 9、讨论人文地理学科在当前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应用价值。 第二章人文地理学的研究主题与基本理论 1、文化和文化地理学的概念是什么? 2、简述文化结构的层次内容? 3、论述文化地理学研究的基本内容。 4、分析文化区研究在人文地理学研究中的意义。 5、文化扩散有那几种类型?结合实例分析文化扩散的特征。 6、地理环境如何影响地域文化,试举例说明。 7、对比文化适应和生物适应的异同。 8、列表比较主要人地关系理论名称、代表人物和理论要点。 9、讨论为什么人地关系理论是人文地理学的基本理论,并探讨人在人地关系中的作用。 10、其他学科对人地关系的探讨有什么实践意义? 11、名词解释: 文化景观、文化整合、文化扩散、文化区、文化史层说 第三章人文地理学的研究方法 1、简述人文地理学研究的一般程序。如果你要写一篇论文,你准备如何着手拟订研究步骤和计划。 2、试述人文地理学研究的方法论及内容。 3、人文地理学研究中,获取和搜集地理信息和资料有哪些途径和方法? 4、在相关的国外网站上检索1990年以来社会地理学进展的文献,并做一个综合评述。 第四章人口、人种和民族 1、简述农业革命之前、农业革命期间、工业革命期间人口增长的特点。 2、简答现在世界人口增长趋势。 3、论述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人口转变模式。 4、试述中国人口转变模式及成因。 5、影响人口增长的因素是什么? 6、举例说明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 7、举例说明人口迁移的基本空间形式。 8、举例说明影响人口迁移的基本因素。

人文地理学名词解释

?地理学 ?geography ?地理科学?Geographical science ?文化转向? culture turn?地理信息科学geographic information science ?文化?? cult ure ?文化区?culture area?文化扩散?cultural diffusion ?文化生态学Cultural Ecology ?文化整合?Cultural integration,?文化景观?Cultural la ndscape ?区域学派、?Area school ?景观学派、Landscape School ?生态学派、?Ecological school ?区位学派?Location school ?数量学派? Quantity schoo?环境学派?environmental school?环境决定论?environmental de terminism ?生态论?Ecological theorym ?文化景观论?Cultural landscape of ?文化史层? Layer of history?李旭旦?LiXuDan ?胡焕庸?HuHuanYong ?吴传钧?WuChuanJun ?A·洪堡?A · Humboldt?K·李特尔?k. LiTeEr ?拉采尔?pull in darfur ?人地关系论?the relation between human and land theory ?人地关系矛盾?contradiction of population and land ?地缘政治学?geopolitics ?可持续发展?Sustainable development, ?地理区位论?The geographical location of ?区位?? location ?区域?area

考研人文地理学历年真题

考研人文地理学历年真题 人文地理学 一、简答题 1、什么是人文地理学?说明人地关系研究在人文地理研究中的意义和地位 2、怎样理解人文地理学的社会性、综合性和区域性 3、什么是文化景观?文化景观与自然景观有何关系? 4、试比较资源危机论与资源无限论的不同观点与共识各有哪些? 5、如何全面理解持续发展的概念? 6、规定持续发展所应达到标准的原则有哪几项?相应的持续发展的目标有哪几项? 二、综合分析题 1、试从人地关系历史发展过程,正确分析和评价德国地理学家拉采尔的地理环境决定论。 2、试比较人地相关论与人地协调论产生的背景和主要观点,并评价这两种观点。 3、试以中国或全球的实际为例,分析为什么说人口问题是当今全球性资源、环境、区域发展问题的核心。 4、以你熟悉的某个区域为例,说说三大全球问题在该区域的表现,试提出在该区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5、比较三大全球问题在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不同表现,世界各国在环境问题和持续发展问题上有哪些共识? 6、试就某个人文地理学研究课题设计一份调查提纲。

人文地理学 一、名词解释 1、人文地理学 2、综合人文地理学 3、资源问题 4、环境问题 5、人地协调论 6、人地适应论 7、人地关系的动态性 8、区域可持续发展 二、简答题 1、阐述法国人文地理学家白吕纳的人地关系论的主要观点,并简要评价 2、什么是人口爆炸?人口爆炸对地理环境有何影响? 3、举例说明区域文化与区域地理环境之间是如何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 4、从自然资源的概念和特点出发,阐述什么是正确的资源观? 5、叙述人类对环境问题的共识 6、分别画出实证主义方法论、经验主义方法论的研究模式图 三、问答题 1、试以某个区域为例,说明人类应该如何协调人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 2、为什么说人地关系研究是人文地理学研究的核心课题? 3、比较调查研究方法与实验研究方法在人文地理研究中的作用、优势和局限性。 4、举例说明人文地理学的社会性

人文地理学期末复习

人文地理学期末复习文档编制序号:[KK8UY-LL9IO69-TTO6M3-MTOL89-FTT688]

人文地理学 二、填充题 1、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地表人文现象空间分布、发展变化及其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2、人地关系理论流派中的环境决定论、神的意志决定和生产关系决定论。 3、在我国研究比较成熟的人文地理问题有经济地理问题、人口地理问题、文化地理问题和政治地理问题。 4、人地关系协调的有序性包括协调各要素比例、对立统一和空间布局。 5、地理环境包括自然地理环境和社会地理环境。 6、人地关系研究研究是人文地理学的中心课题,人地关系论论是人文地理学的基础理论。 7、认为自然环境为人类提供了多种可能性,由人类选择利用什么、如何利用,属于人地关系论思想流派中的人地相关论论。 8、现代国外人文地理研究的新方法包括“计量革命”和“行为革命革命”。 9、我国建国初期人文地理学是经济地理学一枝独秀阶段。

10、人文地理学具有区域性性、综合性性和社会性性。 三、名词解释 1.现代地理学:地理学系统,三大子系统,五大圈层,各要素相互影响,相互 联系。2.二元论:自然地理二元论:地理学是纯粹的自然科学,不包括研究人文现象 的人文地理学。经济地理二元论:经济地理研究应从经济部门为出 发点,抛弃自然地理空间基础。3.人地关系适应论:人地关系的本质是适应,即人对地理环境及社会环境的适 应性。4.人文地理学:研究地表人文现象空间分布、发展变化及形成原因的科学。5.人地关系:人与地理环境之间以物质流、能量流为纽带,相互联系、相互作 用。6.人地相关论:人地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人是积极因素;人地互为因果。7.人文地理学的社会性:人文现象是社会现象;人文现象时间发展即变化。8.人地关系的动态变化性:人类利用环境的范围和强度不断扩大;人类对环境 的改造能力不断加强;环境对人类的反作用不断加强。9.人地关系的多样性:人地关系包括人与自然地理环境、人与人文地理环境的 关系,内含多种自然地理要素和人文地理要素。 10.现代人文地理学中新的科学理论和方法论: 新的科学理论:和谐论、人地共创论 新的方法论: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突变论、协调论、耗散结构。 四、问答题 1、详述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主要内容及主要特征。 地表人文现象的空间分布形成演化过程及产生原因。 包括(1)空间分析(2)时间序列分析(3)人地关系分析 主要内容:(1)基本理论:元人文地理学、人文地理学基本理论,人文地 理学方法论;(2)应用理论:区域人文地理学、部门人文地理学(3)应用学科:综合人文地理学 2、什么是生产关系决定论分析其产生的时代背景。 全面夸大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发展的反作用,认为人的意志可以决定一 切,时代背景(1)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2)对马克思主义的曲解。

名词解释(人文地理学)

名词解释: 1.地理学:研究地球表面地理环境结构、分布、发展变化规律以及人地关系的 学科。 2.人文地理学:研究地球表面人文现象的空间分布与差距,并预测其发展变化 规律的科学,即研究人地关系、探讨人地关系低于系统形成、发展、变化与分布规律的科学。 3.人地关系: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人类起源以来存在的客观关系。 4.文化:广义:指人类社会之间过程中创造出来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 狭义:社会意识形态,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结构。 5.文化源:文化进步,文化地理环境质量高,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大的地区。 6.文化区:文化区是具有相似文化特征的地理区域,它是某种文化特征或具有 文化特征的人群在空间上的分布。 7.形式文化区:某种(习俗)或某些具有相互联系的文化现象(民族),在空间 分布上具有集中的核心区与模糊的边界的文化区。 8.功能文化区:受政治、经济或某种社会功能影响,内部彼此间相互联系并确 定其分布范围的文化区。 9.乡土文化区:居住在某一地区的居民的思想感情上有一种共同的区域自我意 识。 10.文化传播与扩散:指某种文化从一地区扩散到另一地区,从上一代传递到下 一代,包括扩散、交流、传承等意,是指文化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延续过程。 11.扩展扩散:某种文化现象通过其居民,不断向四周传递、辐射、占据空间扩 大的过程。 12.接触扩散:一种文化现象通过已经接受它的人,传给正在考虑接受它的人的 扩散过程。 13.等级扩散:一种文化现象在不同划分标准的空间中,由高到低或者由低到高 的扩散过程。 14.刺激扩散:一种文化现象由一地传播到另一地后,保留了思想是指而摈弃了 具体形式的扩散过程。 15.迁移扩散:文化主体的迁移、流动对文化的引进与传播引致文化扩散。是指

人文地理学名词解释

人文地理学流派 regional geography 区域地理学派 代表人物:美国地理学家哈特向,源自19世纪德国的赫特纳。 观点:区域是地理学研究的对象,在区域中自然和人文复合在一起。 cultural geography 文化地理学派 代表人物:美国地理学家卡尔·索尔 观点:人类的所有活动都是人类的文化,人类文化的地理现象就是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内容。 humanistic geography 人文(人本)主义地理学派 代表人物:美国地理学家段义孚(Yi-fu Tuan) 观点: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人,其研究目的也是为了人,每个人各有不同,我们在研究时要注意这种不同。 quantitative and spatial geography 计量-空间地理学派 代表人物很多 观点:利用数学、系统科学和计算机技术研究人类空间活动,并建立人类活动的空间模型。 radical geography 激进主义地理学 代表人物:美国地理学家哈维(David Harvey) 观点:以马克思主义社会分层的理论为基础,分析不同阶层的人们活动的空间特点和规律。 feminist geography 女性(女权)主义地理学 观点:研究社会中女性群体行为(活动)的空间特点和空间规律。 (新旧女权主义有差别) 女性主义地理学着眼于社会如何创造性别结构形式,怎样致力于通过社会变化结束性别不平等的一个项目中改变空间形式。(旧) 研究社会中女性群体行为(活动)的空间特点和空间规律。(新)

后现代地理学 post-modernism geography 代表人物:索哈(E. Soja) 观点:反对传统的、规范的、普适的地理规律研究。 研究的方法论 经验主义地理学 实证主义地理学 注意两点: 1)实证主义不是举实例 2)实证主义与经验主义的主要区别在于不是对经验的归纳或对理论的演绎,而是在经验基础上大胆假设、小心求证 结构主义地理学 表层结构(空间现象结构)——多样的 深层结构(文化内具有共通性)——不变的 人文主义地理学 观点: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人,其研究目的也是为了人,每个人各有不同,我们在研究时要注意这种不同。 人文主义地理学的方法和特点 ?第一个特点是“我向”思维, ?第二个特点是诉诸情感;——情感性和多样性 ?第三个特点是感悟性。 人文主义地理学研究方法的核心是解释学。 人文主义地理学的社会意义 提倡人文主义地理学研究方法,其最重要的社会目的是开启人性。 段义孚在《逃避主义》中说,他的目的主要有两个:其一是提供不寻常的、富有成效的认识自然和文化的视角;其二就是让读者对世界多一份希望。

人文地理学考研问答题大全

人文地理学考研问答题汇总 人文地理学 第一章 1、说明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主要内容及主要特征。 2、什么是生产关系决定论?分析其产生的时代背景。 3、对人地相关论与人地协调论进行分析比较。 4、试举出具有代表性的地理环境决定论的观点,并对其进行分析和评价。 5、什么是人地相关论?详细阐述人地相关论的代表性观点,并加以分析和评价。 7、建国以来,我国人文地理学发展的阶段特征是什么? 8、为什么说人地关系论是人类地理学的基本理论?人地关系有何特征? 第二章 1、什么是文化景观?详述文化景观的主要组成成份。 2、文化地理学研究的主要课题是什么? 3、文化景观与自然景观有何联系? 4、简述文化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5、举例说明文化的迁移扩散与扩展扩散有何不同。 6、什么是环境感知?举例说明环境感知在人类活动中的具体表现。 7、举例说明形式文化区与功能文化区有什么区别。 第三章 1、影响人口空间分布的因素是什么? 2、世界人口分布特征及一般规律是什么? 3、中国人口分布有什么特点? 4、人口的空间移动有什么社会经济意义? 5、现代国际人口迁移有什么特点? 6、现代国内人口迁移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7、人口迁移的主要机制是什么? 第四章 1、人口增长有何地区差异?其所造成的后果是什么? 2、试分析中国的人口增长转变模式有什么特点?为什么? 3、试分析工业革命以来,世界人口迅速增长的具体表现及其引发的问题。 4、原始社会时期的人口发展有什么特征? 5、农业社会时期的人口发展有什么特征? 6、兰迪的人口转变模式的基本特点是什么? 第五章 1、分析农业起源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2、分析比较世界五大古文明起源的地理环境条件。 3、阐述原始农业的特点及区域分布。 4、比较东西方传统农业的特点。 5、阐述现代农业的主要特点及其地域类型。 第六章 1、分析现代工业产生的原因和条件。 2、说明现代工业的发展历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