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库陶瓷产业集群发展的SWOT分析

法库陶瓷产业集群发展的SWOT分析
法库陶瓷产业集群发展的SWOT分析

科技信息

作为沈阳市北部产业集群中一颗璀璨的明珠,法库县以其陶瓷产业集群的迅速发展壮大而越来越被世人所熟知,受到国内外投资者的青睐。据建材周刊报道,从2002年第一条陶瓷生产线落地至今,法库陶瓷产业历经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量变到质变的发展过程。2010年全县实现工业生产总值230亿,固定资产投资60亿元,税收3亿元,占全县税收的28%,预计到2012年新的一年中,法库县的陶瓷及其配套产业产值将突破300亿元,安置就业人数达到15万人。

陶瓷产业集群的迅速壮大带动了法库相关产业的发展,在财政贡献、就业水平、环境建设、品牌推广等方面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因此对法库陶瓷产业集群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SWOT分析法是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安德鲁斯于1971年在《公司战略概念》中提出的战略分析框架,是企业战略管理的一个重要步骤。将战略分析的内容进行综合和概括,进而分析关键的内部因素(优势和劣势)及外部因素(机遇和威胁)的一种方法,优劣势着眼自身的实力与竞争对手的比较,机遇和威胁分析将注意力放在外部环境的变化及可能的影响上。本文在此借用企业战略管理的SWOT分析法,对法库陶瓷产业集群发展的内外部关键因素进行分析,以期对法库陶瓷产业集群的发展提供对策与建议。

一、法库陶瓷产业集群发展的优势分析

1.规模优势

法库陶瓷产业集群在开始规划的时候,在法库只有陶瓷土,没有陶瓷产业化基础,在6年的发展中,法库的领导和企业家们走访了全国各大产瓷工业区,不断的通过优惠的政策、便利的基础设施等各方面的支持,到现在为止共引进陶瓷企业120多家,上生产线200多条,总投资80多亿元,形成了相当规模的产业集群。

法库的6年超越,完成了南方产瓷区十年、二十年的发展历程。用一名佛山老总的话说,法库再经过几年的发展,等产瓷生产线达到了300多条以后,就可以成为全国的第三大产瓷区了,这种速度在全国乃至世界都是最快的。

2.循环式的发展优势

法库对陶瓷业的“两高”(高污染、高能耗)给予了高度重视。用煤层气清洁能源代替燃煤,用陶瓷生产的煤灰、残次品生产空心砖,使垃圾变成了原材料,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初步实现了循环式的发展。

3.市场优势

沈阳是东北亚地区的中心城市和最大的商品集散地。以沈阳为中心的辽宁中部城市群有着巨大的市场潜力,将为沈阳法库陶瓷产品提供广阔的销售市场。同时,市场可辐射到日本、韩国、蒙古、俄罗斯等远东和环渤海地区,为陶瓷产品进入国际市场提供了有利条件。

4.资源优势

法库有充足的生产陶瓷制品所需的瓷土、膨润土、高岭石、硅灰石、硅石、铝矾石、长石、方解石、珍珠岩、沸石等主要原料,并具有发展陶瓷产业的能源资源优势。中国煤炭生产基地之一的调兵山煤矿距园区10公里,年产煤炭2000万吨以上,热值在5000—5800大卡。县内有两个地方煤矿,可保证供应。并引进了调兵山煤田的煤层气,引进天然气工程也正在积极筹划之中。

5.政策优势

第一,陶瓷工业城规划区城面积为7000万平方米。企业用地方式为占用或征用,使用面积按投资规模确定。土地性质为国有,取得土地使用权,方式为出让,出让期50年。①免收土地出让金;②土地免费使用10年;③土地征用价格为4.1万元/亩。第二,固定资产投资在120万美元以上的项目,视其投资规模,市政府给予固定资产投资额5%的政策扶持资金。第三,如企业需要,政府可根据企业规划,由政府建设标准厂房,企业可租赁或购买(可一次性购买,也可分期购买)。第四,进入陶瓷工业城的企业,建设和生产所需的电、自来水、煤及陶瓷生产原料,一律按本地优惠价格收取。第五,进入陶瓷工业城的企业如遇特殊情况,可采取“一事一议”、“特事特办”的办法,由县政府常务会议或县长办公会议决定,给予特殊优惠。

二、法库陶瓷产业集群发展的劣势分析

1.专业化分工程度低,阻碍产业链延伸

集群的生产专业分工,使集群内企业能立足自身资源选择产品生产价值链中最能发挥自身优势的生产环节,达到集群内部资源的合理配置,使集群成为一个高效的生产组织体系。集群内企业可以通过这个生产组织体系获得集群的规模效应,强化自身竞争优势,进而增强集群的竞争力优势。如果集群内缺乏生产专业分工,会导致集群内企业的低水平重复和过度竞争,影响有潜力的大企业的成长,削弱小企业的盈利能力和发展空间,阻碍产业链的延伸,最后危及产业集群的竞争力。法库陶瓷产业集群内,陶瓷生产单位同时既是原材料的供应机构也是产品的设计商和销售商,多数大的陶瓷生产企业集聚在一起,虽然形成竞争的格局促进了企业竞争力的提升,但是缺乏专业化的分工,导致了重复建设,公共资源浪费,产品同质化等问题,不利于整个陶瓷产业集群竞争力的提升。

2.陶瓷文化挖掘不足

法库陶瓷历史悠久,在6000多年前就有人类在此繁衍生息,北方少数民族在3400多年前便在此形成了部落,之后又有东胡、乌恒、鲜卑、契丹、女真、蒙古等少数名族与汉族在这里书写了生存与发展的历史篇章,同时也留下了陶瓷发展的轨迹。法库共发现新石器时代和青铜器时代遗址130处,战国时代遗址3处,辽金时代遗址120多处。

法库的陶瓷文化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但是在陶瓷产业化发展中没有充分利用这一历史文化,没有把历史文化用于陶瓷产品的外观设计上和发展第三产业上。陶瓷产业是一种文化产业,陶瓷制品不光要考虑质量标准,在外观的美化和吸引消费方面也需要做出自己的特色。另外,国内许多地区借助陶瓷产业发展了陶瓷文化旅游基地,极大的带动了产业集群第三产业收入水平的提高,同时也吸引了投资商和消费者,对树立陶瓷品牌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法库陶瓷产业集群的文化展示区设有陶瓷书画院和摄影家协会,但是没有形成陶瓷文化产业化。

3.产学研结合能力差,技术创新水平不高

陶瓷企业的发展离不开技术创新体系的支撑,企业的核心技术或核心能力是企业发展的动力,也是影响陶瓷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所以陶瓷企业应培育出自身的核心技术,才能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目前陶瓷企业技术创新主要来自于企业内部的自主创新,通过企业的技术部门研究新技术、开发新产品。自主创新有时会经历漫长的时间,往往贻误商机或重复别人的研发工作,所以陶瓷企业在自主创新的同时,对外可以通过加强产学研合作来完善技术创新体系。

法库产业集群各企业科研机构共有22家,但与科研机构合作的企业数目较少,研究开发项目的数量也与国内同类企业相比有较大差距,这将不利用与企业研究新技术、开发新产品。

三、法库陶瓷产业集群发展的机遇分析

1.陶瓷消费需求机遇

中国是一个陶瓷生产大国,2006年的产能达43个亿(平方米),除了出口5亿多(平方米),那么有近40亿(平方米)由国内消化掉了,就是说,中国也是一个陶瓷消费大国。从市场了解的情况看,其消费机遇主要有两个方面:

第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为陶瓷产业提供了发展机遇。中国的经济增长是全球最快的,但陶瓷的人均消费量只有二三个平方米,中国现在还有一半以上的人口没有用过瓷砖,大部分在农村。随着我国民生的改善,特别是新农村建设全面启动后,陶瓷产品,特别是建陶的需求量将是巨大的,惊人的。如果人均达到五六个平方米,那将是相当惊人的。

第二,房地产业的快速递增,为陶瓷产业发展提供了机遇。一方面,我国每年有1000万人口从农村进入城市,这些人要买房,要装修,买房装修必然要用陶瓷产品;另一方面,房地产业

法库陶瓷产业集群发展的SWOT分析

沈阳时代新技术公司王忠惠沈阳师范大学国际商学院张海笔

[摘要]本文采用企业战略管理的SWOT分析法,对法库陶瓷产业集群发展的内外部关键因素进行分析,以期对法库陶瓷产业集群

的发展提供对策与建议。法库陶瓷产业集群具有规模、循环式发展、市场、资源和政策优势;劣势主要表现在专业化分工程度低,阻

碍产业链延伸,陶瓷文化挖掘不足,产学研结合能力差,技术创新水平不高;虽然法库陶瓷产业集群的发展适逢陶瓷消费需求日益扩

大和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有利机遇,但是在发展过程中,环境问题不可忽视、招商问题不可轻视、规划问题不可近视。

[关键词]法库陶瓷产业集群SWOT分析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2年辽宁省科学技术计划项目《节能减排视角下辽宁制造业产业集群升级与区域经济发展研究》(项目编号:2012232001)。

作者简介:王忠惠(1970-),女,辽宁沈阳人,总经理助理,会计师,主要从事企业管理与财务管理。张海笔(1984-),男,山西晋中人,博士,助教,主要从事产业集群与技术创新研究。

(下转第56页)

中国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发展现状与问题

中国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及园区发展现状与问题 [摘要]:2005年我国掀起了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序幕,各地文化创意产业呈现集群式发展,形成六大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及众多文化创意产业园区,有力地促进了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本文从目前国内业已形成的六大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及产业园区入手,分析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形成的发展模式,指出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发展的功能及存在不足,为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提供一些理论指导。 从2005年起,受英国、美国、澳大利亚、日本等国文化创意产业思潮的影响,我国内地城市也吹响了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集结号”,文化创意产业呈现出集群发展。随着北京、上海建立其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其他城市纷纷效仿,各类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如雨后春笋般出现。目前我国业已形成首都创意产业集群、长三角创意产业集群、珠三角创意产业集群、滇海创意产业集群、川陕创意产业集群及中部创意产业集群等六大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和数目众多、发展模式不尽相同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区,为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发 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一、文化创意产业及产业集群 当代文化创意产业的兴起源于创意产业这一理念的提出,创意产业的概念最早兴起于英国,它是世界上第一个政策性推动创意产业发展的国家。1998年英国政府出台的《英国创意产业路径文件》中明确提出“创意产业”这一概念:“所谓‘创意产业’是指那些源自个人的创造力、技能和天分,通过知识产权的开发和运用,具有创造财富和就业潜力的行业”。文化创意产业这一概念集合了文化创意和创意产业这两个概念于一身,涵盖了更为广阔的文化经济活动。在包括我国在内的大部分国家和地区,文化创意产业与创意产业基本等同,都能将抽象的文化直接转化为高度的经济价值,将知识的原创性与变化性融入具有丰富内涵的文化之中,使它与经济结合起来,发挥出产业的功能。 对产业集群进行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英国近代著名经济学家阿尔弗雷德?马歇尔(Alfred Marshall)的产业区理论,他在1890年开始关注产业地理集聚现象。马歇尔之后,产业集群理论有了较大的发展,出现了许多流派。1990年美国哈佛大学教授迈克?波特在《国家竞争优势》(《哈佛商业评论》1990年第2期)首先提出产业集群(Industrial Cluster)一词,他认为,产业集群是指在特定区域中,具有竞争与合作关系,且在地理上集中,有交互关联性的企业、专业化供应商、服务供应商、金融机构、相关产业的厂商及其他相关机构等组成的群体。不同产业集群的纵深程度和复杂性相异,代表着介于市场和等级制之间的一种新的空间经济组织形式。产业集群可以为产业和企业的发展带来巨大利益,一是通过批量购买原料和集中制造产品降低了生产成本,二是通过共享基础设计降低了单个企业的一般经济性成本开支,三是通过集中和批量销售降低了交易成本,四是通过近距离的面对面的交流也降低了组织内部的组织成本和协调成本。[1] 文化创意产业是产业集群的新成员,它是指一定时间内生存和坐落于特定区域或环境内的各种文化创意产业实体所形成的空间聚合体。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化发展是中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基本方式。近年来,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开始出现集群化发展趋势,形成六大文化创意产业集群,一些城市已经形成相当数量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区。产业集群化对我国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具有重要意义,集群发展有利于企业彼此协调竞争推动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张京城在《中国创意产业发展报告(2008)》指出,由于文化创意产业涉及的范围非常广,就自身体系而言也无法通过单体行为所能完成;某一单体只能完成产业内的部分内容,而只有通过打造创意产业集聚区,使企业和机构形成基于产业链条的协作关系,才能获得群体竞争和发展优势。 [2] 文化创意产业园区是产业集群的重要载体,是产业集群发展的重要表现和途径。文化创意产业园区是一种介于政府、市场与企业之间的新型社会经济组织和企业发展平台,它通过提供一系列创意企业所需要

平潭旅游的SWOT分析

、平潭旅游的SWOT分析: 1.优势(Strength) (1) 区位优势: 平潭岛西临福泉厦旅游金三角,东濒台彭经济繁荣区,扼太平洋西部,居南北"海上走廊"的中部要冲,为东北亚经济圈和东南亚经济圈的接洽点,处于福建沿海大开放地带的前沿,是福州闽江金三角经济圈南冀的突出部。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必使平潭岛得到广阔的经济辐射和客源辐射,为平潭旅游业的全面腾飞奠定坚实基础。 (2) 资源优势: 根据中科院地理所专家评定:平潭的旅游资源个性鲜明、奇特度大、生态环境优越、旅游环境容量大、专题旅游内容多、特色旅游功能强、垄断性和不可替代性的旅游景观丰富。海滨沙滩和海蚀地貌为平潭旅游资源的两大特色,素有“海滨沙滩冠全国”、“海蚀地貌甲天下”之称。具体分析如下: A.景源类型丰富多彩。平潭景源可分为自然景源和人文景源两大类,类容涉及天景、地景、水景、生景和胜迹与风物等六中类、三十二类小类。 B.主体突出、个性鲜明。平潭旅游资源主要以精新迷人的海滨沙滩和奇特多趣的海蚀地貌闻名于世。 a.精新迷人的海滨沙滩 全县海岸线中有30多公里为优质沙滩,其中海坛湾、坛南湾、三岐澳三大海滨沙滩,沙白滩缓,风清浪柔,腹地起伏,森木葱茏,环境清幽,不仅超过三亚、北海、青岛、大连等城市的海滨沙滩质量,位列我国同类景源前列,甚至可与夏威夷和巴厘岛等国外一些著名的海滨沙滩相媲美。 b.奇特多趣的海蚀地貌 平潭岛海蚀地貌得天独厚,海蚀崖、海蚀柱、海蚀穴洞、海蚀平台、海蚀阶地等星罗棋布、形态各异,奇特多趣。最为突出的是海涛震天、神秘诡变的“东海仙境”;比乐山大佛大四倍、浑身赤裸、形体逼真、如一天神横卧海中的“海坛天神”;外型高大、如帆船漂浮海面的“泮洋石帆”。此三大景观被中科院地理所专家誉为“海坛三绝”,为“不可替代的垄断性景观”。 C.已形成层次分明的旅游体系 平潭现已规划出6个风景游览区、2个海滨度假区、1个风景恢复区、 1个自然保护区,3个森林公园和16个独立景点,共128个景点,其中一级景点(国家级风景区)8个、二级景点23个、三级景点57个,四级景点40个,构成层次分明的风景旅游体系。 D.开发潜力巨大,旅游产品多样。

旅游行业SWOT分析

中国的旅行社在旅游行业的竞争态势分析 应用模型的解释和描述 PEST 分析 P—政治法律因素:主要是指对企业经营活动具有现存的和潜在作用与影响的政治力量,以及对企业经营活动加以限制和要求的政府政策、政府管制、国家政局、法律法规等因素。 E—经济因素:包括经济增长率、财务与货币政策、利率、汇率、消费、投资、通货膨胀、国家的宏观经济状况,经济发展形式等。 S—社会因素:包括文化教育、生活方式、社会习俗、思想意识、道德观念、公众的价值观念等。 T—技术因素:包括产品寿命,新技术、新工艺的出现,技术变化速度、发展趋势及应用前景。 波特的五力分析 1.行业新加入者的威胁:新加入者会带来生产能力的扩大,带来对市场占有率的要求,但它取决于进入行业的障碍和原有行业的反击程度。 2.现有竞争者的竞争程度:包括目前竞争者采用的价格战,广告战,增加对消费者的服务和质量等。 3.替代产品的威胁:包括那些与本行业产品有同样功能的其它产品。 4.购买商讨价还价的能力:购买商要求降低价格,提高产品的服务和质量,这取决于购买商的实力是否强大。

5.供应商讨价还价的能力:供应商的威胁手段一是提高供应价格,二是降低供应产品或者服务的质量,如果供应商的势力强大,这些手段就较容易实现。 目前的旅游业特征描述 旅游业具有“无烟产业”和“永远的朝阳产业”的美称,它已经和石油业、汽车业并列为世界三大产业。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旅游市场规模的扩大,我国的旅游业有了非常迅速的发展,旅行社的数量不断增多,他们之间在竞争的同时也开展了广泛的合作,从而推动我国旅游业不断前进。但是比较而言,我国国内旅游业发展的水平在广度和深度上都远远不能适应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需要。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和人民收入水平的进一步提高,人们对旅游消费的需求将进一步上升,国内旅游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也会越来越重要。 行业竞争态势分析 PEST分析 1. 经济环境影响旅游业发展的经济因素包括旅游业的总体发展趋势,国民的人均收入,交通状况等旅游业发展水平。 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形式良好,国民生产总值大幅度增长,人们生活水平不段提高,旅游业发展具有美好的发展前景。 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当人们的生活水平达到一定程度时,他们会将自己的收入投入到满足更高层次需求的领域上去,作为满足人们目前需求的旅游业,无疑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而我国政府目前的经济政策也在大力鼓励旅游经济的发展。我国目前的交通

中国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及园区发展现状与问题

中国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及园区发展现状与问题[摘要]:2005年我国掀起了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序幕,各地文化创意产业呈现集群式发展,形成六大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及众多文化创意产业园区,有力地促进了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本文从目前国内业已形成的六大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及产业园区入手,分析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形成的发展模式,指出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发展的功能及存在不足,为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提供一些理论指导。 从2005年起,受英国、美国、澳大利亚、日本等国文化创意产业思潮的影响,我国内地城市也吹响了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集结号”,文化创意产业呈现出集群发展。随着北京、上海建立其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其他城市纷纷效仿,各类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如雨后春笋般出现。目前我国业已形成首都创意产业集群、长三角创意产业集群、珠三角创意产业集群、滇海创意产业集群、川陕创意产业集群及中部创意产业 ) 期) 文化创意产业是产业集群的新成员,它是指一定时间内生存和坐落于特定区域或环境内的各种文化创意产业实体所形成的空间聚合体。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化发展是中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基本方式。近年来,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开始出现集群化发展趋势,形成六大文化创意产业集群,一些城市已经形成相当数量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区。产业集群化对我国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具有重要意义,集群发展有利于企业彼此协调竞争推动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张京城在《中国创意产业发展报告(2008)》指出,由于文化创意产业涉及的范围非常广,就自身体系而言也无法通过单体行为所能完成;某一单体只能完成产业内的部分内容,而只有通过打造创意产业集聚区,使企业和机构形成基于产业链条的协作关系,才能获得群体竞争和发展优势。 [2]

对平潭综合实验区的调查分析

对平潭岛的调查分析 平潭是祖国大陆距台湾最近的县份,有史以来就是大陆联系台湾的重要桥梁之一,改革开放后更成为两岸经贸交流的主要中转站。从地缘、人缘、商缘优势和区域辐射能力、对台窗口形象等各方面因素考虑,平潭具有非常突出的特殊性和重要的战略区位。下面对平潭岛的区位条件、优势、劣势和不足作出分析,并给予建议。 一、区位条件 1.地理位置 平潭岛为全国第五大岛、福建第一大岛,2008年末总人口38.47万人,陆地面积371.91平方公里,海域面积6064平方公里,海岸线长408公里,人均海岸线长度居全省第一。其主岛海坛岛南北长29公里,东西宽19公里,面积251平方公里。 东临台湾海峡,西隔海坛海峡,与长乐、福清、莆田为邻,南靠莆田南岛,北望白犬列岛,基础设施建设中,2008年运输邮电的状况为:邮路单程长度108 公里,农村投递线路总长度651公里,公路通车里程508公里。 2. 气候、水域、地势地貌 平潭属南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夏长冬短,温热湿润,夏凉冬暖,霜雪罕见,年平均气温19.6 ℃,日照1919.7 小时,降水量1172mm,风速6.9米/秒季风明显,夏季以偏南风为主,其余多为东北风海域面积6064平方公里,地域奇特,山石居多。 3. 行政区域 平潭岛属福建省福州市辖县,县人民政府驻潭城镇,全县辖7个镇(潭城镇、苏澳镇、流水镇、澳前镇、北厝镇、平原镇、敖东镇)8 个乡(白青乡、屿头乡、大练乡、芦洋乡、中楼乡、东庠乡、岚城乡、南海乡),200 个居委会、行政村。 4. 物产资源 平潭富含矿产,有花岗岩、石英砂、明矾等,花岗岩储量约8 亿立方米;石英砂储量10 亿吨,含硅量高达96%以上,水生动物有鱼、虾、蟹等679种,海水软体动物(贝类)169种,漂游生物266种。 5 .经济产量 2008年平潭地区生产总值60.49 亿元,其中第一产业产值20.28 亿元,第二产业中工业4.99 亿元,建筑业4.80 亿元,第三产业产值30.42 亿元,工业总产值为10.99亿元,轻工业与重工业的比重为2:9。2008年农作物播种面积13.56 千公顷,粮食作物5.65 千公顷(春收、夏收、秋收的粮食播种面积比例为8:4:101),非粮作物7.91千公顷2008年主要农产品产量为粮食(26064吨) 油料(9120 吨) 水果(1761 吨) 肉类(6408 吨) 水产品(325586吨)。 二、独特优势 1)区位优势 平潭岛不仅扼守我国“海上走廊”台湾海峡和闽江口咽喉,是我国和太平洋西岸沿海航线南北通衢的必经之地,而且是东北亚经济区域和东南亚经济区域的联结点,是环海峡经济走廊的中心岛屿。平潭东面与台湾新竹仅距68海里,大陆距台湾本岛最近的地方,具有对台合作的独特区位优势。1978年平潭在全国最早被批准设立台轮停泊点和台胞接待点,1981年东澳港被定为福建省最早设定的4个台轮停泊点之一,1992年南中港被增辟为平潭第二个台轮停泊点。同时,平潭位于福建省北部,与台湾地区有良好交流合作基础,设立两岸自由综合实验区,还有利于改善福建省对台长期以来“南强北弱”的局面,进而增强和改善福建对台合作的整体实力和总体格局。 2)交通优势

长三角地区文化创意产业集群 的建设与发展

长三角地区文化创意产业集群 的建设与发展 杨国华 中国浦东干部学院科研部 一一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三而文化最核心二最本质的东西就是创造力,文化的创造性是人类进步的源泉三文化创意产业是在全球化背景下发展起来的新兴理念和实践,它推崇创造力,强调文化对经济的支持与推动,通过创造力使文化产生更大的经济效益三文化创意产业集群是产业集群中新产生的一类具体形态,是指相互关联的创意企业二创意工作者与相关机构在一定的文化地理空间里,形成相对集中的区域集合体三 一、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化发展的竞争优势 哈佛大学教授迈克尔四波特在‘国家竞争优势“一书中指出,产业集群是某一特定领域相关企业二专门的供应商二服务商二关联产业中的企业二以及相关机构,如大学二标准制定机构二贸易协会等的地理性集聚,它们相互之间具有密切联系,集群通过企业间的竞争合作关系为企业提供竞争优势,其本身作为一个有机整体也获得区域性的整体竞争优势三文化创意产业集群所具有的群体竞争优势和集聚发展的规模效益是其它产业组织形式难以比拟的三它的崛起是创意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反映了其自身对文化资源和创意的依赖三 1.创意集聚的 爆米花 效应三在集群的核心元素 创意的发展环境上,作为个人思想与社会文化互动的产物,创意一旦融入这种集群式的互动交流平台,便能形成 头脑风暴 ,把小创意变成大创意二单纯创意变成复合创意二单个创意变成系列创意,创意在聚集条件下产生的这种不规则扩张式变化已经无法用传统的 乘法效应 加以描述,我们姑且称之为创意集聚的 爆米花 效应三对于集聚区中的创意企业来说,除了能够在产业源头获得这种创意集聚的 爆米花 效应,还能够在后续业务发展中共享集聚区提供的行业基础设施二政策资源等软硬环境,以及相对完备的产 四761四

我国陶瓷行业现状、格局及前景分析报告

一、全球瓷行业概况 目前,国外瓷行业整体工业技术的智能化、自动化程度较高,采用的是较现代化的工艺技术,瓷生产专业化分工较强,有标准化、商品化的原料基地,有专业的辅助材料供应商。在开发设计上,国际知名瓷企业投入较大,设计的产品个性化强,款式新颖,品种丰富。 目前,世界知名的瓷品牌主要集中在英国、德国、日本、意大利、西班牙等,这些企业的瓷品牌知名度、产品质量和档次都较高。在审美不断变化和消费不断升级的国际背景下,国际瓷消费市场已逐渐向中高档产品市场转移,一些集艺术性、装饰性、观赏性和实用性于一体的中、高档艺术瓷正越来越受到市场的欢迎。在市场需求方面,欧洲、中东、北美和亚洲是主要的瓷需求区域。 二、我国瓷行业概况 (一)瓷业竞争格局 目前,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瓷生产国,瓷制品也是我国出口创汇的主要产品之一。我国的瓷出口市场主要集中在美国、日本、国、欧盟等。 我国是世界上艺术瓷生产制造第一大国,但不是艺术瓷强国,国大多数企业只是国外知名瓷品牌企业的OEM或ODM代工厂商,产品主要以出口为主。目前全国已形成、醴陵、、宜兴、和、等几大艺术瓷产区。2011年全球艺术瓷产量为70亿件,中国产量为59.4亿件,47%的艺术瓷用于出口,是世界上公认产量最大的出口大国。中国轻工工艺品进出口商会瓷分会于2011年8月份公布的“2011年上半年全国出口艺术瓷产品企业前50名”排名中,几大产区均有企业上榜,23家企业入围,是出口最活跃的艺术瓷产区,其中独揽10家。总体而言,艺术瓷行业竞争格局正逐渐形成,行业集中度逐步提高。 (二)行业概况 艺术瓷作为瓷产业中最具创意性和成长性的子行业,与其他类别的瓷产业相比具有显著的差异,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高延展性:艺术瓷的核心产品价值在于其文化底蕴和艺术创意。该核心价值脱离物理属性限制,因此较容易与相关行业匹配。所以,艺术瓷行业延展性丰富,通过与其他传统行业的巧妙结合,能够创造巨大的商业价值。 (2)高附加值:艺术瓷承载中国数千年瓷文化底蕴,与书法、绘画、篆刻、

西双版纳旅游业发展现状swot分析

二、西双版纳旅游业发展状况SWOT分析 对西双版纳旅游业的自身状况和外部环境进行SWOT分析,即分析西双版纳旅游业面临的优势(Strength)、劣势(Weakness)、机会(Opportunity)、威胁(Threat),有助于政府部门根据分析结果制定正确的旅游业发展战略。 (一)优势分析 1.丰富的动植物资源 西双版纳有许多特有种群和古老的孑遗动物,被国家列为一级保护对象的有亚洲象、懒猴、长臂猿、云豹、野牛、赤颈鹤、犀牛等10种,二、三级保护动物30多种,未列入保护的上万种。所拥有的两栖动物、爬行动物、鸟类、哺乳动物和淡水鱼种类分别是全国已知种类的13.6%、15.6%、34.3%、18.9%和11.8%。西双版纳有地球北回归线上保存完好的一片原始热带雨林。原始森林面积大,其中以热带雨林为主。境内高等植物种类占全国的1/7,有国家重点保护植物52种。2005年《中国国家地理》杂志曾将西双版纳的热带雨林评为中国最美的森林之一。云南省被称为我国的“植物王国”和“动物王国”,西双版纳则被誉为植物王国和动物王国“皇冠上的明珠”。 2.立体的气候资源 西双版纳独特的地理环境形成了其独特的气候条件——既不受寒潮直接威胁,也不受台风袭击。年温差小。日温差大,高温多雨,冬季温暖,干湿分明而四季不明显,年平均气温在21℃,最冷的1月的平均气温是16℃。降水丰富,在1200—2400mm之间,雨量多在5—10月,具有“长夏无冬、一雨成秋”的特点。所以,反季节旅游资源占据极大优势,故西双版纳成为了很多人冬天避寒的圣地。 3.独特的民族风情 西双版纳民族文化艺术、节日、宗教活动色彩斑斓。傣族主要的节日有泼水节、开门节和关门节。此外。傣族和其它民族的婚姻、生活等习俗,傣族的艺术壁画、神话传说、音乐、舞蹈(孔雀舞、象脚鼓舞)等,都独具特色,很有魅力。另外,西双版纳还居住着14种少数民族。比如,西双版纳独有的基诺族和其他少数民族(哈尼族、布朗族等),其独具风格的民族风俗也十分绚丽。 4.当地的佛教文化 傣族普遍信仰小乘佛教,村中几乎有寨必有缅寺,佛教文化已经很好地融合到傣族文化当中,以景洪市为中心的西双版纳州的建筑风格都深刻体现着佛教文化与傣族文化的巧妙融合。2007年中国最大的南传上部座佛教寺院在西双版纳景洪曼弄枫落成。这为弘扬传统傣族文化。增加西双版纳新亮点发挥了新的品牌效应——“佛在西双版纳,福在西双版纳”。 5.普洱茶文化 西双版纳是普洱茶的最大生产地区,著名的普洱茶六大茶山均在西双版纳境内,而且中国茶城坐落于普洱市,加之傣族传统的贝叶文化和古老的普洱茶文化,所以,茶马古道和澜沧江使得西双版纳与普洱市、临沧市的地域文化秉承相连,为三个地区能形成建立西双版纳——普洱——临沧旅游地区的旅游产业价值链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6.区位优势 西双版纳与缅甸、老挝接壤,与泰国的优势距离、澜沧江——湄公河的丰富

福建德化打造文化创意产业的“瓷都模式”

福建德化打造文化创意产业的“瓷都模式” 海峡文创网(李理) 近年来,文化创意产业在国内各大城市GDP中所占的比例和绝对利润值都在逐年增长,中国文化创意产业这块蛋糕越来越引人注目,国内各大城市纷纷推出各种政策,划拨专项资金扶持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 如何挖掘不同城市在文化产业中的特色,给每个城市在文化产业市场的竞争中找准自身定位和发展模式成为当今重大问题。目前,国内部分城市已经出现文化产业规划和文化产业园区严重的同质化倾向。作为中国三大古瓷都之一,福建德化县以陶瓷文化为特色,进行了一场文化创意产业的“大突围”,确立了德化县文化产业的“瓷都发展模式”。 继承传统,挖掘特色文化 要发展城市的文化产业,就要挖掘不同城市在文化产业中的特色,把文化产业发展和该城市的传统文化资源结合起来,抓住传统文化资源中最突出,最具有代表性的特色文化予以重点扶持,进行重点宣传。一个城市如果有了自己的特色文化资源、凸显了不随大流的文化品位和个性化的文化氛围就有了灵魂、内在蕴含和精神依托,有了区别于其他城市的文化标志以及文化产业市场竞争上的优势。 德化县是中国陶瓷文化发祥地之一,与江西景德镇、湖南醴陵并称为“中国三大古瓷都”。德化窑是“民窑”的代表,德化陶瓷曾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主要产品漂洋过海,扬名海内外。改革开放以来,德化县更是乘势而上,把陶瓷业作为支柱产业优先发展,先后荣膺“中国陶瓷之乡”、“中国民间(陶瓷)艺术之乡”、“中国瓷都”荣誉称号,成为中国最大的外销陶瓷生产出口基地。德化陶瓷拥有深重的历史文化沉淀,从陶瓷产业衍生出的陶瓷文化便是德化县所拥有的特色传统文化资源。 然而,当时德化的整个陶瓷产业还是以加工、模仿为主,整个产区还是“加工区”、“生产区”而不是“文化区”。近些年在人民币升值、原材料涨价、出口

佛山日报:打造文化创意之城,佛山产业将走得更远

xx日报: 打造文化创意之城,佛山产业将走得更远中国建材网发布时间:2010-10-15点击数:701 2011宜居中国与住宅产业化武汉论坛落幕安华首次“游佛山抢陶瓷”厂商团购活动圆满落幕时尚卫浴用品变成女性“心头爱”唯宝节约空间的纤巧浴缸汉斯格雅底板有防滑设计的浴缸科勒四脚的独立浴缸【中国建材网】东鹏陶瓷展厅里展示的《清明上河图》瓷砖价值 87917.4元。注入文化元素让东鹏瓷砖升值80倍。 ▲位于南海区的中凯文化公司里挂满电影海报。中凯文化的到来,给佛山文化产业发展带来惊喜。/本报记者周敏摄 核心提示: 文化是经济发展的土壤。做大做强文化服务业,提高制造业的文化附加值,推动体育、旅游业和文化资源的融合共享,加强各类文化资源的保护利用,优先开发文化人力资源……这些都是我市打造“文化创意聚集高地”的途径。 面对文化创意这座富矿,佛山人既熟悉、又陌生。如何将佛山建成一座国际性的“文化创意之城”?我们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但,我们坚信,“文化,让城市更强大!”本版撰文: 本报记者xx(除署名外) 关键词: [文化贸易] 制造业与文化产业互补发展 ■文件摘登: 重点发展10大产业门类

全面实施文化产业发展规划。2012年至2015年,重点培育产业链,优化产业格局,提升文化贸易实力,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超过 6.5%。各区选择不同的重点产业门类错位发展。 着重发展工艺美术、创意设计、传媒影视、文化会展、演艺娱乐、印刷复制、休闲旅游等10大重点产业门类。到2015年,形成一批年营业额分别在150亿元和200亿元以上的行业和产业集群,建成一批国内知名的文化企业。打造5至10家企业和项目入选国家文化出口重点目录。 【延伸理解】 “一个城市要和谐宜居,有文化品位,文化产业在地区生产总值中要占有一定分量。”市文广新局局长徐东涛表示。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市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在5%左右。“到2015年,比重要超过 6.5%,重点要通过优化产业格局,提升文化贸易来实现。”徐东涛表示,这个目标设定是科学的,可以实现的。 他表示,未来打造一批知名的文化企业,形成产业集群要在重点行业发展重点项目。 特别是要依靠佛山现有的制造业优势,走文化产业和制造业结合,优势互补的发展路径。 关键词: [文化消费] 让文化走近普通人家 ■文件摘登: 实施文化消费补贴计划

休闲旅游业swot分析

威海休闲旅游业一.优势(Strengthes):(1)丰富的旅游资源。威海拥有“一线一湾一城一果三山”丰富旅游资源,即经区的44公里海岸线资源;九龙湾滨海度假会议中心;滨海旅游购物城;“无花果之乡”,举办有威海无花果文化旅游月活动;“三山”旅游景区,即华夏城“东方文化区”、“神游化夏”大型山水情景演艺项目、老虎山生态观光园万福博览园和凤凰山“孝”文化旅游景区书画博物馆等五个部分。著名旅游景点包括刘公岛、西霞口、银滩、大乳山、圣水观、槎山、赤山法华寺、石岛、环翠楼公园、中央电视台威海影视文化城等。 (2)适宜环境与气候条件。威海是享誉国内外的著名宜居城市和卫生城市,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海洋、山林的调节作用,使这里具有海洋气候特点。年平均气温12度,夏季平均气温为22.8℃,海水温度最高为28℃。平均降水量800多毫米,年日照总时数2516小时,年平均湿度为60%.,四季分明,气候宜人。夏无酷暑,冬无严寒。是我国著名的旅游避暑胜地。 (3)丰富的休闲娱乐项目。威海已经培育起了以温泉、游艇、垂钓、渔家民俗等“亲海”主题的滨海休闲度假产业,以高尔夫、沙滩排球、帆船、潜水、环海自行车等运动项目为主的休闲体育产业,以梦海、神游华夏等品牌为主的特色演艺产业,以国际人居节、国际渔

中国时装设计大赛等品牌节会为主中国建筑设计大奖赛、具博览会、.的节庆会展产业;同时,与休闲生活、休闲行为、休闲需求密切相关的制造业也比较发达,独具特色的休闲产业集群正在加快形成。 其中威海温泉资源“富甲一方”,在山东省17处天然温泉中独占9处,是我国北方温泉资源蕴藏最丰富的地区。通过成功举办国际温泉节,威海温泉旅游吸引大批来自俄罗斯、日本、韩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温泉界专家学者,以及国内外近200家旅游商,进一步拓展了国内以及韩日俄等国外高端客源市场,对周边景区发展也起到积极的带动作用。 此外,威海是全国开展渔家乐旅游最早的城市,也是目前开展较好的城市之一。其中2007年荣成东楮岛村是第三批“中国历史文化名村”,是山东省内仅有的两家“中国历史文化名村”之一,拥有极具特色、保存完好的海草民居建筑,是威海渔家乐旅游的代表。 (4)“小城市”优势。与邻近的青岛、烟台、大连等城市相比,作为中小城市,威海有较低的人口密度,更紧凑的城市规模,更适合步行的城市格局,兼具城市的便利性和乡野之趣,对于旨在享受生活、追求自然的休闲和度假者来说,这样的城市更能满足他们的需求。 (5)便利的交通设施。目前威海已经实现海、陆、空全方位的大交通构架。北到哈尔滨、南到福州、西到太原,我市已与多个城市实现长途客车对跑;铁路方面,开往北京与武汉的列车,实现了北上南下的格局;国际机场每天10多个航班,辐射北京、上海、长春、广州等地;市区形成纵横贯穿的交通网络,公交和短途客运可以直抵市

湖南醴陵陶瓷产业集群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一)

湖南醴陵陶瓷产业集群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一) 摘要:湖南醴陵的陶瓷从东汉至今已有上千年的历史,醴陵釉下五彩陶瓷被誉为中华艺术的瑰宝。湖南醴陵陶瓷产业的集群化发展趋势已经形成,但尚处于集群发展的早期阶段。鉴于此,在分析醴陵陶瓷产业集群发展现状和问题的基础上,提出进一步促进其发展的政策建议。关键词:醴陵陶瓷;产业集群;竞争力 作为瓷城的湖南醴陵,在其陶瓷产业集群的发展过程中存在很多的问题,使其聚集效应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特别突出的表现为陶瓷产业集群的研发能力不强、集群内企业间恶性竞争、地方政府的作用较弱及行业协会作用不明显等。这些问题的存在影响了湖南醴陵陶瓷产业集群集聚效应的充分发挥,不利于实现陶瓷产业集群的整体竞争优势,也使集群内企业难以成长。因此,对湖南醴陵陶瓷产业集群进行研究对于湖南醴陵陶瓷产业集群的健康发展具有特别重大的意义。 一、醴陵陶瓷产业集群的发展现状 湖南醴陵是我国重要的陶瓷生产基地和出口基地。湖南省在2003年把醴陵陶瓷产业确定为省十大标志性产业,2006年湖南省又把其列为省50个支持优先发展的重点产业集群。湖南醴陵陶瓷产业集群发展现状如下。 (一)产业规模方面 醴陵的日用瓷产量占湖南省的95%以上,占全国陶瓷总产量的15%左右,位列全国第三位。醴陵共有陶瓷企业479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120家,占36.6%;规模以下企业359家,占64.4%。实现工业总产出72亿元,占醴陵全部工业总产出的37.8%,占株洲市工业总产出的9%,约占湖南工业总产出的1%,对醴陵GDP贡献率达22.5%,带动GDP增长2.7个百分点。年末总资产32.1亿元,其中,规模陶瓷企业23.7亿元,总负债22.7亿元。全部陶瓷企业从业人员近10万人,其中,规模陶瓷企业4.7万人。2006年全年共生产日用陶瓷18.3亿件,其中,出口8.35亿件;生产工业陶瓷24万吨。 (二)地理分布方面 醴陵陶瓷产业主要集中在城区、城郊和106国道东南乡沿线的浦口、王仙、黄沙、东堡、孙家湾、嘉树、泗汾等乡镇,分布范围大约为40平方公里。形成了以国光瓷业、群力瓷厂为代表的城北工艺美术瓷产区,以华联瓷业为代表的嘉树、孙家湾炻瓷产区,以湖南电力电瓷电器厂、浦口华鑫公司为代表的浦口、阳东、大林电瓷产区,以泰鑫瓷业为代表的城南工程陶瓷产区和沈潭、东富工业陶瓷产区等几个特色陶瓷工业产业带。 (三)产品种类方面 按产品制作工艺,醴陵陶瓷产品可分为高温瓷、中温瓷;按产品结构,醴陵陶瓷可分为日用瓷、建筑陶瓷、工艺瓷、特种瓷、电瓷等;按新产品看,醴陵陶瓷有轻质陶瓷填料、550千伏六氟化硫瓷套、真空陶瓷管、抗菌陶瓷、骨玉瓷、康玉瓷、象牙瓷和炻瓷等一批达到国内外领先水平的新产品。 (四)企业性质方面 在醴陵登记注册的陶瓷企业有国有企业、集体企业、民营企业、个体私营企业和中外合资(合作)企业等多种类型。 二、醴陵陶瓷产业集群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根据对醴陵陶瓷产业集群的调查,醴陵陶瓷产业集群发展中主要存在八方面的问题。(一)产业链条过短,专业化分工不够完善 从经营范围来看,按大而全、小而全的生产方式进行生产的企业占集群内企业的大部分,本次问卷调查中的企业平均注册资本为821.7万元,且全部企业都是采取“一条龙”的生产方式,这说明醴陵陶瓷产业集群内的企业专业化程度很低。制泥、成型、烧制等专业化生产不够健全,包装设计、印制等相关产业也不配套。

基于SWOT分析的福建平潭综合实验区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2

基于SWOT分析的福建平潭综合实验区旅游发展研究 旅游与国土资源学院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 09城乡规划1班林拥城 指导老师:李雪花 中文摘要:平潭综合实验区是海峡经济区发展的核心区域,对深化海峡两岸交流合作、扩大国家对外开放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加快平潭综合实验区建设,是国家深入实施海峡经济区发展战略、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迫切需要,是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加强国际合作的迫切需要,更是和平统一、国家稳定的迫切需要。面对国家促进海峡经济区发展和对外开放战略升级的重大历史机遇,平潭综合实验区应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加快区域的发展建设,实现跨越式发展。本文运用SWOT 分析法,分析平潭综合试验区旅游业发展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在此基础上提出平潭综合试验区旅游可持续发展对策。 关键词:旅游发展 SWOT分析平潭综合实验区 English abstract:Pingtan experimentation area is the core of regional development of the Straits Economic Zone, to deepen cross-strait exchanges and cooperation, expand opening to the outside world has important strategic significance. Speed up the construction of Pingtan comprehensive experimentation area, is the urgent need for countries to implement the development strategy, the Taiwan Strait economic region to promote coordinated regional development, is to further expand opening to the outside world, there is an urgent need to strengthen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is an urgent need for peace and unity, stability. In the face of the country to promote the great historical opportunity for the development of cross-strait economic zone and the opening-up strategy of upgrading, Pingtan experimentation area should take reform and innovation as the driving force, to accelerat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onstruction area, to achieve great-leap-forward development. This paper using the SWOT analysis method, the advantage conditions of development of tourism industry in Pingtan Comprehensive Experimental Zone, put forward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Comprehensive Experimental Zone Tourism in Pingtan. Keywords:Tourism evelopment SWOT analysis Pingtan experimentation area

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形成机制及对策研究

243《商场现代化》2009年2月(中旬刊)总第566期 产业经济 一、引言 创意产业在微观上强调创意者的个人创造力,宏观上表现为各国政策性的设计、规划和推动。创意产业服务于许多产业的生产过程,能够实现增加产品和服务的价值。创意产业在对国民经济做出直接贡献的同时还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工作岗位,创造出潜在的社会经济价值。这种特殊的生产方式,也为那些具有文化和科技内涵的传统产业,提供了无限发展的潜力。因此,研究创意产业形成以及相应的促进措施具有重要意义。 二、创意产业的定义 创意产业是指以创新思想、技巧和先进技术等知识和智力密集型要素为核心,通过一系列创造活动,引起生产和消费环节的价值增值,为社会创造财富和提供就业机会的产业,主要包括研发设计、建筑设计、文化艺术、咨询策划和时尚消费等几大类,并涉及诸多行业。 三、创意产业的特点 创意产业把抽象的、无形的创意作为产业链的源头,改变了以往只有资本以及劳动力等实体才能生产的观念。它的兴起,刷新了传统的产业发展的演变趋势,在其各个环节都表现出区别于传统产业的特点。 1.创意产业以文化为源。创意产业是将知识的原创性与变化性融入具有丰富内涵的文化之中,使它与经济结合起来,发挥出产业的功能。这是一种使知识与智能创造产值的过程。这里文化才是创意产生的本源,只有将文化知识转化为创意,然后再附加到产品上去,这样才能体现文化的价值。也只有文化才能赋予产品创意,赋予产品更高的价值。创意产业以文化为魂,文化的独特性和多样性构成了创意产业的本质特征和无穷魅力。 2.创意产业有巨大的延伸性。创意产业的核心生产要素是信息、知识特别是文化和技术等无形资产,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附加价值产业。创意产品是新思想、新技术、新内容的物化形式,特别是数字技术和文化、艺术交融和升华,技术产业化和文化产业化交互发展的结果,可以延伸到许多产业部门。 3.创意产业重知识产权的保护。创意产业中有形资产较少,其核心生产要素是信息、知识、文化和技术等无形资产,这就将其与知识产权紧密的联系起来。因此,知识产权的生成和利用成为创意产业的核心资产和创造社会财富的主要方式。如果没有知识产权,创意产业将面临任意仿制和随意复制的混乱局面,整个产业都将面临生存和发展的危机。 4.创意产品呈现智能化、特色化、艺术化的特点。创意产品是创意灵感在特定行业的物化表现。电影、电视广播、录音带、音乐产业、出版业、视觉艺术产业等文化产品,是与新科技和传媒相结合的产品,达到大量生产并掀起全球性商品流动与竞争,而传统工艺或创意设计产品,可能为手工的、少量生产的产品, 它们的价值并非局限于产品本身的价值,还在于它们所衍生的附加价值。 四、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形成的内在机理 1.文化资源集聚促进创意产业集群化。(1)集聚性特征。文化资源空间集聚性是指文化资源在地理空间上的集中趋向与过程。由于集聚能够产生集聚效应,因此,各种文化活动为追求集聚效应也需要在空间上趋于集中。这种集聚过程一旦开始,就极易形成循环因果式的促进集聚的力量,从而加速集聚过程,在某一空间上形成文化资源的高度集中。(2)专业化特征。处于某一空间区域内的文化资源一般都具有属于同一特定主题或具有直接上下游关联或具有其他密切联系的相关性。正是这种专业化特征,才使集群内的各种资源之间产生紧密的共生、协作关系。(3)根植性特征。根植性来源于经济社会学, 其含义是行为主体的经济行为受当地社会关系的约束,嵌入于社会关系中。集群性文化资源不仅仅是地理上集聚,更重要的是他们具有很强的地域性联系,这种地域性包括政治、社会、经济、文化等各方面。 2.创意产业集群利于创意萌生。对文化创意产业而言,保障企业竞争力的关键在于促进创意的萌生。而产业集群是知识特别是隐性知识的主要传播源和生产主渠道,知识溢出效应促进产业集群的发展,产业集群的发展又加速了知识溢出效应的发挥。同时,创意是地方风俗、文化惯例、道德观念等隐性知识交流、与异质碰撞互动的产物,这种交流与碰撞更容易产生在拥有共同知识背景的人面对面的交流过程中。集群恰恰为从事创意工作的人提供了这样一个交流、碰撞的空间上的可能性。 五、对策措施 基于以上对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化发展分析,我们认为,文化创意产业集群与传统产业集群不同,两者的发展需要不同的环境和政策,因此政府在主导发展文化创意产业集群的过程中应该针对产业自身特性,制定符合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规律的政策。 1.集聚与培养一批创意人才。由于形成、发展模式不同于传统产业集群,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光吸引企业是不够的,还需要吸引、培养创意人才。因此,建议在经济服务化水平较高和文化吸引力强的城市重点营造有利于其实现个人价值的职业平台和生活环境,来吸引创意人才。从长远看,还必须从功能导向、政策扶持、制度激励、文化消费等方面构建创意人才增量供给机制,培育本土化创意人才。 2.提高区域宽容度。创意经济发展应遵循 技术、人才、宽容的原则。因为技术、 知识和人力资本从根本上讲不是固定资本,而是流动资本,技术和知识随着认定流动成为流动因素。一个地区要在构建、吸引和持有创意产业的关键生产要素方面取得持久优势,必须具备开放性、多样性和宽容性。只有宽容的区域环境才能有效聚集众多具有多样性和开放性的创意人才,进行创意产业的发展。 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形成机制及对策研究 郑玲莉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经济管理学院 武汉工程大学人事处 [摘 要] 创意产业不但可以为其他产业提供创新服务,而且还有利于增强其他产业的创新能力,因此,研究创意产业形成以及相应的促进措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创意产业空间集聚的现象入手,利用传统产业集聚的理论来分析创意产业集聚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促进创意产业发展的对策措施。 [关键词] 创意产业 产业集群 形成机制

福建省发展动车旅游的SWOT分析

福建省发展动车旅游的SWOT分析 【摘要】近年来,随着福建省动车线路的陆续开通,以动车为交通工具到旅游目的地参观游览的游客数量逐渐 增多,未来福建省动车旅游的发展潜力巨大。本文运用了SWOT分析方法,对福建省发展动车旅游的优势、劣势、面临的机遇和威胁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若干关于福建省发展动车旅游的对策。 【关键词】动车旅游SWOT分析发展对策福建 一、引言 随着福厦动车、龙厦动车、向莆动车、厦深动车、合福高铁陆续开通,福建省的铁路网形成“三纵六横九环”的“369 海峡铁路网”。“坐动车,看美景”成为人们出游的新方式,动车对旅游业的影响颇深,带来沿线旅游产品的重新配置,出现同城旅游和近城旅游效应,但是福建动车旅游的发展还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如何进一步加快福建省动车旅游的发展还需要进行具体的研究。 二、福建省动车旅游的SWOT分析 (一)优势分析 1.动车旅游资源丰富,类型多样。旅游资源是发展旅游业的重要因素,而动车到旅游景区的可达性,则是福建发展

动车旅游的关键因素。目前,在福建省一些知名的旅游景区所在的地级市甚至是县城都有直达的动车,比如有土楼王国之称的南靖、妈祖文化胜地莆田等都已经有动车直接抵达了。 2.区位优越,客源市场广阔。客源市场是动车旅游发展的条件,而福建地处东南沿海,隔海就是台湾;与广东省相邻,能吸引珠三角地区的游客及港澳游客乘动车抵达福建;福上 动车的开通,吸引长三角地区的游客前来,即将开通的福州至北京的动车(高铁)将带来更广阔的客源。 3.动车票存在价格优势。交通是基本的旅游产品之一,而乘坐动车外出旅游则是一种性价比高、安全系数高的出游方式。 (二)劣势分析 1.导游等级结构和语种结构不合理。导游作为直接服务游客的重要人物,其服务的质量决定着客人对旅游的满意度。福建省旅游局2012年统计得出:持证导游17252人,期中初级导游16495人,中级的712人,高级45人,还没有特级导游;福建省外语导游有759人,其中以英语导游占外语导游员人数的79.58%;韩语、德语、泰语等小语种导游只有3.03%,小语种导游紧缺,困扰着旅游市场的开发。 2.福建旅游品牌知名度不高。福建省对外宣传的旅游品牌从“海峡旅游”,到现在的“清晰福建”。“清晰福建”是

旅行社SWOT分析

中国旅行社简介 中国旅行社始建于1949年11月,是新中国的第一家旅行社。中国旅行社总社作为全国旅社的龙头企业,经过五十多年的发展,由一家以接待华侨、外籍华人、港澳同胞、台湾同胞为主的旅行社,发展成为入境游、出境游、国内游三业并举,每年接待数十万中外游客的国际旅行社。 中国国际旅行社总社是目前国内规模最大、实力最强的旅行社企业集团,荣列国家统计局公布的“中国企业500强”,是500强中唯一的旅游企业。国旅总社在海外1 0多个国家和地区设有14家分社,在全国122个城市拥有20多家控股子公司和12 2家国旅集团理事会成员社,总资产50亿元。 “中国国旅、CITS”已成为品牌价值高、主营业务突出、在国内外享有盛誉的中国旅游企业,品牌价值103.64亿元,居旅游业第一。国旅总社是WTO(世界旅游组织)在中国的第一家企业会员、中国旅行社协会会长单位,先后加入并成为中国旅行社协会、亚洲及太平洋旅游协会(PATA)、美国旅游批发商协会(USTOA)、美国旅游代理商协会(ASTA)、国际航空运输协会(IATA)等国际旅游组织的正式会员,与国际上数百家旅行商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拥有良好的资信。2000年,国旅总社通过了ISO9001国际质量体系认证。2004年国旅总社与中国免税品(集团)总公司合并,成立了中国国旅集团公司。 中国国际旅行社总社是新中国第一家接待海外游客的旅行社,历年来,共招徕、接待海外旅游者1000多万人次,创汇30多亿美元。国旅总社是第一批获得国家特许经营出境旅游的旅行社,出境、国内旅游业务以年均40%的幅度快速增长。国旅总社将继续努力,在中国国旅集团公司战略发展目标“中国旅游产业领域中拥有旗舰地位的企业”的指引下,逐步实现:中央企业群体中最具市场竞争力的旅行社集团;中国最强的跨国旅游运营商;全球最为著名的旅游业品牌之一的宏伟愿景。 中国旅行社总社是中国最大的旅行社之一,创写了中国旅游行业的多项第一:首家接待外国旅游者,首家接待台湾同胞,首家经营中国公民出境游。“CTS中旅”商标荣获中国“驰名商标”称号,2002年度荣获中国十大公众认知商标,《中国旅游报》中国旅游知名品牌等殊荣。中国旅行社总社还曾于2002年、2004年荣获Travel Wee kly旅讯“中国最佳出境游旅行社”称号。2005年被“世界品牌实验室”评为“中国最具影响力品牌”,深得消费者的信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