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儿科学》教学日历

《中医儿科学》教学日历
《中医儿科学》教学日历

健美操优质课教案精编版

健美操基本步伐教案 上课教师:于波 学校:北海市第二实验学校指导教师:官锡丽、欧春莲

健美操基本步伐教学设计 一.指导思想: 本课通过健美操基础步伐学习,贯彻《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理念,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激发学习健美操的积极性,全面发展学生的协调性、柔韧性、力量和耐力等身体素质,为今后学习健美操打下良好的基础,推动今后学习健美操活动的开展。达到愉悦身心、陶冶情操和勤奋进取的目的。 二.教材分析: 健美操是八年级学生的主要教材之一,通过健美操基本步伐练习,让学生身体体验健美操的独特性和健身性。配合音乐,它可以对身体的比列均衡产生积极的影响,形成端庄的身体形态,发展学生在健美操方面的综合素质,动作方面的协调性和柔韧性以及灵活性,经常进行健美操锻炼,提高关节灵活性、增强肌肉和结缔组织的弹性,提高健美操的运动技能。 三.学情分析: 本次课教学对象是初中一年级学生,针对这一年龄段的学生制定出一套符合他们运动特点、生理特点的健美操操化动作。学生在音乐的伴奏下会有很高的学习积极性,对于初学健美操没有任何基础的学生进行基本脚步及手势的教学与指导,由于健美操运动对学生的协调性、有韧性、节奏感的要求比较强,所以必须有针对性地教学与练习才能很好地让学生掌握,在这里要采用多种教学模式让学生更好的并自主的参与其中完成教师交给的教学任务。使学生在音乐的伴奏中充分展示健美操带给的艺术魅力,在运动中追求美、表现美、创造美。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在做踏步、侧并步、一字步、V字步、、漫步时脚下的弹性与手脚动作的协调配合。 难点:整套动作的衔接与音乐要合拍。 五.教学效果预测: 通过本次课的教学使85%的学生能较好地掌握健美操的基本步伐和手势动作,全面完成教学目标。预计最高心率可达到150——165次/分,平均心率为130次/分,练习密度为46%。

实训教学日历

实训教学日历 学院名称:计算机学院 专业班级:网络工程1班 指导教师: 教研室主任: 实训日期:2015年7月6日-2015年7月18日

成都大学实训教学日历 时间 实训单位 实训内容 2015年 7月6日 上午 (由学生填写,企业盖章,字数不得少于20) 软件测试概述(一):1.软件测试的产生;2.软件测试基础理论;3.软件开发过程 7月6日 下午 软件测试概述(二):1.软件开发与软件测试的联系;2.软件测试过程;3.软件测试质量保证; 4.软件测试的职业 7月7日 上午 软件测试策略与过程(一):1.软件测试的复杂性分析;2.软件测试策略与方法;3.单元测试7月7日 下午

软件测试策略与过程(二):1.集成测试;2.确认测试;3.系统性测试 7月8日 上午 软件测试策略与过程(三):1.验收测试;2.软件测试不同分类之间的关系 7月8日 下午 黑盒测试及其用例的设计(一):1.黑盒测试法的概念;2.三角形问题与Nextate函数7月9日 上午 黑盒测试及其用例的设计(二):1.等价类划分方法;2.边界值分析法 7月9日 下午 黑盒测试及其用例的设计(三):1.因果图方法;2.决策表测试法 7月10日 上午 黑盒测试及其用例的设计(四):1.正交试验设计法;2.测试方法的选择 7月10日

下午 黑盒测试案例运用(实践):掌握使用边界值分析、等价类测试、基于决策表的测试方法设计测试用例 7月11日 上午 黑盒测试案例运用(实践):掌握使用边界值分析、等价类测试、基于决策表的测试方法设计测试用例 7月11日 下午 对近期授课内容答疑解惑、实践指导 7月12日 上午 白盒测试及其用例的设计(一):1.白盒测试方法;2.白盒测试的几个基本概念 7月12日 下午 白盒测试及其用例的设计(二):1.覆盖的测试;2.路径测试 7月13日 上午

健美操教学计划

健美操课程教学计划 一.健美操课程介绍 健美操是融体操、舞蹈、音乐于一体的追求人体健与美的运动项目,具有高度的艺术性。健美操的艺术性主要体现在其“健、力、美”的项目特征上。“健康、力量、美丽”是人类有史以来所追求的身体状况的最高境地,而健美操运动中,无论是健身健美操、还是竞技健美操,无不处处表现出“健、力、美”的特征,包含着高度的艺术性因素,使健美操不同于其他运动项目,这也正是人们热爱健美操运动的原因之一。健美操运动之所以深受人们喜爱,除练习本身的功效性、动作的时代感外,很重要的因素之一是现代音乐给健美操带来的活力。健美操运动与音乐的强烈的节奏性使健美操练习更具有感染力。 二、健美操课程的任务 1.熟练掌握健美操运动的基本方法和技能;能科学地进行健美操锻炼;掌握健美操创编的基本原理和技能;掌握常见运动创伤的处置方法。 2.积极参与学校和社会的各项健美操活动,基本形成终身体育的意识和习惯,能测试和评价自身体质健康状况,编制可行的健美操个人锻炼计划,具有一定的健美操的欣赏能力。 3.全面发展与健康有关的各种体能,提高自己的运动能力;熟练掌握健美操科学锻炼的方法;能合理选择人体需要的健康营养食品;形成健康的行为生活方式。 4.学会根据自己的能力设置学习目标,能通过健美操改善自己的心理状态,养成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学会运用健美操与音乐相结合的方法调节自己的情绪;在运动中和音乐中体验健美操的乐趣和成功的感觉,能克服各种困难,缓解心理压力。

5.表现出良好的体育道德和合作精神;正确处理竞争与合作的关系。 三、教学内容与学时 (一)一年级第一学期 (二)二年级第二学期

(完整版)《设计心理学》教学大纲1

《设计心理学》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设计心理学适用层次、专业:高职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 学时:32 学分: 3 课程类型:必修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 先修课程: 设计构成 一、课程的教程目标与任务 设计心理学是工业设计专业的基础理论课,是工业设计师必须掌握的基础理论。本课程建立在心理学基础上,是研究人们心理状态,尤其是人们对于产品需求的心理,及其通过意识如何作用于设计的一门学问。 通过设计心理学的研究可有效探索沟通生产者、设计师与消费者关系的方法,了解消费者的消费心理,研究消费者的行为规律。以实现让每一位消费者都能买到称心如意的产品的目的。 二、课程讲授内容及基本要求 (一)设计心理学概述(4学时) 1.具体内容:设计心理学的概念、研究对象、发展历史等。 2.基本要求: 了解并掌握设计心理学的概念、分类初步了解心理学研究的几个热点领域,并在设计中广泛拓展思路,提高设计的创新能力。 3.重点: 设计心理学的概念、分类初步了解心理学研究的几个热点领域。 4.说明:提高设计心理学的思维拓展和创新能力。 (二)设计中的感觉和直觉(6学时) 1.具体内容: (1)围绕“视觉生产的设计”剖析用户的感觉和知觉。 2.基本要求: 对用户的感觉和直觉有一个更为深入的认识和理解,并应用于产品设计实践。 3.重点难点: 重点:感觉

难点:知觉和知觉模式 4.说明: 通过图片测试知觉,通过测试让学生熟悉知觉模式。 (三)认知与学习(4学时) 1.具体内容: 人的认知理论以及人的记忆相关概念。 2.基本要求: 掌握设计中的识别理论、记忆的三级模式、以及人的学习策略,可用性设计。 3.重点难点: 识别理论、记忆的三级模式、以及人的学习策略。 4.说明: 设计心理与需求心理的内在交互思维模式及思维判断,最终使工业产品设计具有 可用性。 (四)设计情感(6学时) 1.具体内容: 情绪与情感的界定,情绪的表达以及情感的特殊性和层次性。 2.基本要求: 掌握情绪有哪些作用,理解设计情感的特殊性,结合设计实践,明了情绪体验在设计中的作用。 3.重点难点: 重点:情绪与情感的定义。 难点:情绪产生依托情感表达。 4.说明:情绪与情感的心理交互间接或直接影响到产品设计,最终影响到消费者。(五)情感设计(8学时) 1.具体内容: 情感肌肤、情感的设计策略以及设计情感的表达。 2.基本要求: 掌握通过设计使人们产生快感和恐惧感的几种方式,并能够运用典型设计作品加以说明,理解产品的“使用”与“情感”之间的关系。

健美操选项课教学活动大纲

健美操选项课教学大纲 一、课程介绍 健美操是一项融体操、舞蹈、音乐为一体,以有氧练习为基础,以健、力、美为主要特征,具有高度艺术性的体育项目。它具有健身、健心一体性,动作的多变性和协调性,运动负荷大而有针对性,并且它是在一种欢乐、愉快、激情的气氛中进行健身,同时实现知识,技能技术的增长,培养学生的协调性、表现力、创造力,以达到健身、健心和增长知识的整体效益。根据我院的具体情况,精选和创编了不同类型、难度和运动负荷的健美操组合套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发展学生的柔韧、协调、灵活、力量、弹跳、平衡等身体素质,为学生今后终身参加健身运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课程目标 (一)运动技能目标:通过健美操练习,增强学生的心肺功能,改善学生的形体,培养学生良好的节奏感、优美感和表现力。 (二)身体健康目标:使学生了解健美操运动的基本知识、编排原则与方法,培养学生的自编能力、团结协作精神和创造力。 (三)实践应用目标:通过健美操教学,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提高观赏能力,陶冶高雅情操。 (四)社会适应目标:通过把健美操运动与健康和终身体育密切相联系,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锻炼和终身体育的意识,实现学生身体、心理、社会的整体健康。在理解性阅读的基础上,学会感性阅读,更多调动感悟、联想、想象,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三、课程内容 (一健美操运动技能部分 1、健美操基本技术: (1)踝、腕运动包括踝、腕的屈、伸、旋以及掌、指关节的各种运动。他要求局部幅度大,整体幅度小,灵活巧妙,突出个人风格 (2)头颈部运动:屈、转、绕和绕环、平移等。要求动作匀速、充分,转头时可加快 (3)肩部运动:提、沉、收、展、绕。他要求幅度大、呼吸匀、动作充分 (4)胸部运动:含、展、收、扩。它要求动作有弹性、有力,侧扩胸时,肘不下垂 (5)躯干运动:不同姿势的体侧屈、提转、体前、后屈以及绕环。它要求动作幅度逐渐加大,速度中等,呼吸加深,充分拉长 (6)髋部运动:顶、摆、提、绕和绕环等。要求动作协调有力、松弛、速度稍快

《设计心理学》教学大纲

《设计心理学》教学大纲 【课程编码】(必备项)【课程类别】(必备项) 【学分数】(必备项)【适用专业】艺术设计专业 【学时数】(必备项)【编写日期】2012-10-8 一、教学目标 二、教学内容和学时分配 (一)第一章设计艺术心理学概论学时(理论讲授2学时+实践实验2学时)主要内容:设计艺术心理学的定义,研究对象和研究范畴,研究背景和意义,研究方法和实验。 教学要求:在这一章的内容讲述当中,需要学生了解设计心理学的起源发展和基本定义,能够清楚该学科的对象和研究范畴,理解设计心理学的研究背景和研究的意义所在,需要重点把握该学科的研究方法和实验方法,并且能够准确的运用于以后的学科研究课题当中。 重点、难点:本节课的重点是设计艺术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和实验方法,同时也是本节课的重点,需要同学们理解掌握,并且能够准确的应用在学科研究当中。 其它教学环节:在课堂上,通过一些事先设计好的实验,让学生互动的参与进来,体验该学科的研究方法和试验方法,能够更切身的理解这些方法,能够掌握和灵活的运用。 (二)第二章设计艺术与视知觉心理规律学时(理论讲授10学时+实践实验0学时)主要内容:本章的主要内容为视知觉心理规律的研究,包括关照习惯中的人对平面空间的视觉规律,视觉质感;图形错觉中的定势与注意,图形逆转与注意,图地关系原理以及错觉在设计中的运用等,色彩效应和光影感在设计中的运用;空间感中的空间性格和心理空间的营造;张力运动感和视知觉表现等方面的知识。 教学要求:在本章的讲授中,需要学生能够了解张力运动感和视知觉表现即可,需要理解关照习惯中的人对平面空间的视觉规律,视觉质感;图形错觉中的定势与注意,图形逆转与注意,空间感中的空间性格和心理空间的营造这几个知识点,掌握图地关系原理以及错觉在设计中的运用等,色彩效应和光影感在设计中的运用。 重点、难点:本章的重点内容是图形错觉中的定势与注意,图形逆转与注意,图地关系原理以及错觉在设计中的运用等,难点是视知觉表现的理解方面,需要学生在课下反复的去阅读相关知识在加强理解。

健美操课程教学大纲

体适能课程(健美操)教学大纲 一、课程性质、目的与任务 (一)性质: 体适能是身体适应生活、活动与环境(例如:温度、气候变化或病毒等因素)的综合能力。体适能分为健康体适能(Health-relatedFitness)、运动体适能(Sport-relatedFitness)和专项运动体适(Skill-relatedFitness)三大类。体适能课程主要教授与健康体适能有关,改善有氧体适能、肌肉力量和耐力、柔韧性、身体成分作用的体育知识和方法。本课程为长安大学非体育专业大学一年级的公共必修选项课。 (二)目的: 1.通过教学,使学生能够较全面地了解体适能的提高方法,掌握体适能训练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术、技能。 2.帮助学生发展有助于形成体力充沛、健康生活方式的知识、技能、态度和行为。 3. 通过健美操教学,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提高观赏能力,陶冶高雅情操。 4.教学中,通过把健美操运动与健康和终身体育密切相联系,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和终身体育的意识,实现学生身体、心理、社会的整体健康。 (三)任务: 通过体适能课程教学,对学生进行全面系统的训练,全面发展力量、速度、耐久力、灵敏性、柔韧性等身体素质,提高运动技术水平和运动成绩,培养学生勇敢、顽强、坚韧、果断的意志品质和心理适应能力。通过合理的、科学的体育锻炼过程,增强体质、增进健康、塑造健美体形和提高体育素养,并激发学生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养成经常锻炼身体的习惯,形成良好的健康生活方式;培养学生正确的身体姿势,塑造健康、优美的身体形态及洒脱的气质,提高学生对美的正确理解及感受能力,培养审美情趣。 二、课程的基本要求 1.使学生了解体育基本知识,并用以自己进行科学的体育锻炼。 2.掌握跑、跳、滚翻各项目基本技术、技能,在原有基础上提高技术水平和运动成绩。掌握速度、耐力、力量、柔软的练习方法。

健美操专项课教案

揭阳真理中学健美操课教案 年级:初一级人数:60人授课教师:

健美操课教学设计 一、课的内容:初中一年级健美操课程,素质拓展之抢滩登陆 二、指导思想: 本课以“以人为本”、“健康快乐”的思想为指导,贯彻新课程理念,以学生为主体;老师为主导;以游戏为主线;以学生发展为目标;以每个学生在认识上、情感上积极的发展为目的,创建民主、和谐、平等的新型师生关系和宽松的课堂氛围,使学生达到愉悦身心的效果,充分享受体育的快乐,从而塑造学生的健美形体,陶冶学生的情操,增进学生的身心健康。通过欢快的音乐节奏、教师标准优美的示范动作、语言提示、口头鼓励等方法来激励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在掌握技能的同时体验到美感和成功的快乐,激发学生学习运动技术的热情,为终身体育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教材分析: 健美操运动是以自身为对象,融体操、舞蹈、音乐为一体,以有氧运动为基础,以健、力、美为特征,结合徒手动作或借助一些器械进行练习的新兴体育运动项目,因其动作清晰明快、热情连贯、韵律性强,而具有强烈的时代气息,特别适合青少年追求人格时尚的心态需要,备受当代中学生的青睐。 四、教学目标: 1、学生能理解健美操健身价值,能随音乐节奏自练单个动作和组合动作技能,并尝试动作创新。 2、能主动展示形体与动作美,体现成功完成动作及组合动作的喜悦。 3、发展灵敏、协调等体能,在与同伴的合作与交流中增进交往能力。

4、素质拓展训练增强班集体的凝聚力,提高同学之间团结协作的精神。 五、课的构思: 上课开始,由“足球宝贝”、“篮球宝贝”引出学习内容——健美操,使学生获得形体美、动作美、姿态美感受,同时产生气质美、健康美联想,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热情。课的热身阶段,利用学生平时经常玩的游戏,配合音乐来达到热身的效果。 复习所学内容,在此技术上进行健美操动作新的教学,采用集体练习和分组练习相结合的方法,促进学生掌握单个与组合动作技能。在同学们“学有所成”的时候,积极引导他们展示动作及组合,并及时鼓励指导学生完成整套动作,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在素质拓展训练中,指导学生短时间完成任务,发扬团结协作的精神。通过整套健美操动作,配以《加油!加油!》的音乐巩固学习成果,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练习热情,达到锻炼身体、塑造体型的目的。 最后,在一首优美流行音乐中,以舞蹈动作伸展肢体,放松身心,使身心得到恢复。 六、教学顺序: 队列练习~徒手操~游戏~健美操~素质拓展训练~放松运动~课后小结 七、教法及学法: 1、教法:遵循教学规律,采用诱导式教学方式,深入情景之中,利用音乐让学生享受体育带来的快乐。 2、学法:采用直观间接学习法,根据老师的引导,自主学习,提高学习兴趣,掌握运动技能。

设计心理学教案 dayin

《设计心理学教案》教案 宿州学院美术学院李稳 二○一一年二月 《设计心理学》教学大纲 一、课程性质、目的和要求 《设计心理学》是“设计与消费者心理”的简称,该课程是艺术设计专业的一门重要的必修专业理论课程。目的是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基本掌握消费者的行为规律,使设计的产品符合消费者的需求和购买动机,符合消费者的生理,心理特征,达到人,产品,环境三者的协调,符合商品市场的经济规律。 二、教学内容、要点和课时安排 课程的基本内容为设计心理学的对象和意义、研究方法;设计与消费者的需要,动机,态度设计心理学的设计附加值与消费者的满意度;设计心理的微观分析和宏观分析;产品设计、商品设计与消费者的心理;企业设计与消费者的满意度。 根据《设计心理学》课程的特点,要求学生了解《设计心理学》研究的对象和意义,更关注外部世界的最新发展动态,力求使学生有更广阔的国际视野,更扎实的对本国企业文化的了解.同时掌握比较先进的采集企业内,外实态数据的技能和方法;掌握消费者的行为与产品设计,商品设计之间的规律,使设计的产品符合消费者的需求和商品市场的经济规律,并符合知识经济时代需要的未来设计师要求。 第一章绪论(4学时) 第二章使用动机和操作行动(8学时) 第三章知觉与知觉行动(8学时)

第四章认知与认知行动(8学时) 第五章专题研究(8学时) 三、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与讨论相结合。以讲授为主,提倡学生充分利用网络、图像资料等信息资源,实现教师指导下的自主学习,培养学生收集、整理、归纳、发布信息的能力。以多媒体为依托全程应用课件教学,最大限度的丰富学生的视觉经验。 四、教学设备及教具要求 由任课教师拟订教具使用计划,并提前报教具室准备,教师应准备教学范画、参考画册、幻灯及多媒体课件等教学相关资料。 五、教材与参考书 1.《设计心理学》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设计艺术心理学》清华大学出版社 3.《情感化设计》电子工业出版社 4.《艺术设计十五讲——名家通识讲座》凌继尧,北京大学出版社 5.《装饰新思维——视觉艺术中的愉悦和意识形》,布来特,江苏美术出版社6.《心理学导论》,黄希庭,人民教育出版社 7.《学习心理学》,周谦,科学出版社 8.《心理类型说》,荣格,华岳文艺出版社 六、本课程成绩的考查方法及评定标准 本课程的考核方式为考试,平时作业分数作为平时成绩,最后考试与平时成绩比例为70 %和30%。 评分标准:

教学资源内容-计算机系

教学资源内容-计算机系统与网络

《信息系统与数据库技术》 1.课程概述 1.1历史沿革 东华大学在2000年设置的计算机基础教学体系中,就已经开始提出了面向综合应用开发能力培养开设课程。“计算机系统与网络技术”就是面向应用开发类的一门重要的课程。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和网络应用的深入,在各个应用领域中,计算机系统与网络技术密不可分,相应的知识。但由于计算机基础教学的学时等方面原因,多数学生都只能选修计算机系统或计算机网络其中的一门课程,因此本门课程考虑将传统计算机专业的两门课程的内容有机地结合在一门课程中,使得学生能够通过课程学习理解日常学习、今后工作中所应用的计算机系统、网络工作的基本方式,运用所学的知识和实践技能,解决应用中出现实际问题。 由于适合作为计算机基础教学的《计算机系统与网络》教学的教材比较匮乏,大多为较深的计算机组成原理或计算机网络课程的教材。基于此,本教学团队从2000年开始,根据当时制定的教学内容,编写了《计算机组成与网络》教学教材,经过4年使用后,根据教师教学总结、学生的教学反馈,2004年对全书进行了全面改版,出版了第二版《计算机组成与网络》,在教学中使用3年。 根据计算机系统与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对学生应用能力的提高的要求,2007年我们根据优化后的课程内容,组织教师,联合上海市多所高校总结多年的教学经验,编写出版适应新时期计算机基础教育的教材《计算机系统与网络技术》,2008年6月由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并且被指定为上海市高校计算机等级考试的参考教材。教材已经过两届学生使用,应用中反映出的问题和缺陷,将在新版教材中进行修正和完善。 1.2课程目标 本课程通过学习计算机系统与网络通讯的基本原理和常识,了解计算机系统与网络的工作模式,掌握系统的应用模式、应用方法,能够应用理论知识解

设计心理学教案

第一章设计心理学概述 设计心理学是一门新兴的交叉性、边缘性学科,其主要内容涉及到生理学、心理学、美学、人机工程学、艺术学等众多学科,而这些学科又往往相互交叉,形成一个复杂的相关网络。本章介绍了设计心理学的界定、研究对象和意义,设计心理学理论基础,设计心理学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以及设计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1.1 设计心理学的界定 目前研究设计心理学的专家多从各自的专业领域对与设计相关的心理现象进行研究,并取得了相应的成果。按照专业背景的不同,可以将研究者主要分成两类,一类是以心理学为专业背景的研究者,专门研究设计领域的活动的应用心理学家,他们有着深厚的心理学知识应用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专注与设计心理学的理论研究,并以理论指导设计活动的展开。另一类是以设计专业为背景的研究者,他们接受过系统的设计教育,有着丰富的设计实践经验,同时对与设计相关的心理学研究有浓厚兴趣,重视设计心理学理论成果在设计中的应用。但是,目前我们很难找出明确定义为设计心理学家的学者。 作为一个新兴的学科,国内外学者对设计心理学还没有形成统一的定义,其研究的对象和内容也还没有形成完整的体系。国内外学者从不同的研究角度出发对设计心理学的概念和定义提出了各种界定。 (1)赫伯特·A.西蒙(Herbert Alexander Simon,中文名:司马贺) 美国社会科学家、经济学家、人工智能专家、认知心理学家赫伯特·A.西蒙是最早研究设计——“人工事物创造过程”心理现象的学者之一。在其著作《关于人为事物的科学》中认为设计可以“作为一门人技科学的心理学”,从而使设计领域开始将设计作为一种复杂的思维过程加以关注。其对设计的论述多围绕设计思维,将设计当作“问题求解”的思维心理学。在其著作《人工科学——复杂性面面观》中进一步讨论了认知心理学对人类思维活动的解释,以及人工造物的思维过程,并从思维的角度讨论了各种求解活动。将设计活动本质界定为人在复杂环境下对信息的加工处理,并根据有限的条件作出判断和决策的过程。

白求恩医学部2017年秋季学期教学任务2017年

吉林大学白求恩医学部本科教育2017年秋季学期教学任务 白求恩医学部人才培养办公室 二○一七年四月二十五日

目录 一、白求恩医学部2017年秋季学期教学日历 二、第一部分本科教育各专业开课计划第 1 页 三、第二部分各教学单位具体承担教学任务一览第 10页

2017年秋季学期承担教学任务单位一览承担教学任务单位 基础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 临床医学院第一学院临床医学院第二学院 临床医学院第三学院口腔医学院 药学院护理学院 数学教学中心物理教学中心 化学教学中心马克思主义教育学院 计算机教学中心公共外语教育学院 体育教学中心武装部军事教研室 学生处医学部外语医学班 人才培养办公室联系人:吴运涛 85619956; 李治国 1;

吉林大学白求恩医学部2017年秋季学期教学日历 说明:1. 表中黑斜体数字表示假日,包括、中秋节、国庆节(1-8);元旦(30、31、1)等假日。 2. 2017年8月28日~2018年1月21日为教学及考试周,共21周。 3. 2018年1月22日至3月4日为寒假,共六周。 4.新生8月28日-9月24日2016级军训4周,9月25日正式排课。 1 / 2

第一部分本科教育2017年秋季学期开课计划 一、白求恩医学班(医学试验班) (一)2014级:47人 检体诊断92(48/44)外科总论80(40/40) 医学影像90(70/20)实验诊断50(34/16)心电诊断26(18/8)超声诊断 30(22/8) 核医学30(22/8)内窥镜技术30(22/8) 卫生经济学20* (二) 2013级:41人 医学心理学 36 精神病学 36 急救医学30 临床流行病学 30 皮肤病学 40 卫生学 30 口腔科学 12 中医学 70 眼科学 40 传染病学 40 耳鼻喉科学 40 康复医学 30 法医学 30 循证医学30 医学科研导论30 (三)2012、2011、2010级:定向实习、科研设计。 二、临床医学七年制、临床医学(“5+3”一体化) (一)2017级:“5+3”一体化(临床、口腔):军事训练4周9月25日开始排下列课程: 军事理论16 形势与政策Ⅰ 16 思想道德与法律基础 36 大学计算机 60 英语 80 无机化学 50 无机化学实验/32 体育 30 微积分D 80(64/16) 医学外语班:另加口语听力60 实验分组:①组:临床1-4班约100人;②组:临床5-6班+口腔约90人 形势与政策、思想道德与法律基础、大学计算机分两个教学班进行: Ⅰ班:临床1-4班约100人;Ⅱ班:临床5-6班+口腔约90人 (二)2016级“5+3”一体化(临床、口腔): 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60 英语80 体育30 有机化学70/64 生物化学56 人体健康概论58(38/20) 医学外语班:医学术语34 实验分组:①组:临床1-4班100;②组:临床5-6班+口腔90

健美操教学计划及进度安排

小南沟中心小学健美操教学计划教学对象:舞蹈组全体学生。 指导思想: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以国家颁布的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为依据。按照以学生发展为目标,围绕“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这个中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自主锻炼的意识,以教师“乐”教、学生“乐”学这条主线来贯穿全课,从激发学生兴趣、活跃课堂气氛、发展学生能力出发,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自我评价、合作探究、实践创新能力,从而为终身体育打下坚实的基础。 教材分析:健美操运动是在音乐的伴奏下运用各种不同类型的操化动作,融体操、舞蹈、音乐为一体,以健、力、美为特征的有氧运动,具有横跨体育、文学、艺术和教育等诸多领域的综合特征,充分体现了健身、健美、健心的整体功能,以其独特的魅力和旺盛的生命力深受中学生的喜爱。健美操的教学符合学生生理心理特点,既有舒展的动作,又有悦耳的音乐,给学生一种美的享受,在音乐的配合下使身体各部分协调地完成各种动作,再加上一些简单而比较优美的造型和练习,培养了学生的表现力。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了解并热爱健美操,了解健美操锻炼的益处,并经常积极参加健美操锻炼,养成终身体育锻炼的习惯。

2. 在健美操基本步伐的练习中,让学生体会运动动作的连续性、延伸感以及在快节奏中展现动作的力度,提高审美观,培养正确优美的身体形态,同时培养了学生活泼、开朗、坚毅、乐观的性格。 3.较好的掌握健美操的基本动作与组合,少儿操一级规定动作的前两段,了解其他健身操种,并能够对同学之间的健美操表演做出简单的评价。 4. 通过健美操的练习,提高协调性、节奏感、灵敏性、表现力,身体耐力以及心肺耐力,塑造健美形体。 5.创设“我健康,我快乐”的教学氛围,培养自尊和自信心,充分展现自我。 6. 培养良好的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的能力以及创新合作精神,从而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教学方法:主要采用了讲解法、带领示范法、小组结伴学习互动法等。 教学内容 1.基本姿态 2.健美操基本动作 3.健美操步伐组合 4.健美操基本技术 5.少儿健美操一级规定动作

《实验心理学》教学日历

《实验心理学》教学日历 “实验心理学”课程内容包括两个模块:“实验心理学理论课”与“实验心理学实验课”。两者同时进行,理论、实验相辅相成,共同促进教学效果。 针对“实验心理学”课程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特色。教学日历以一学期19周为单位:1至18周为教学期,包括1至17周为课程授课周与最后一周的复习课;19周为考试周,学生进行期末考核。其中,理论课和实验课同时安排,每周2个学时,总共为36学时。教学日历将描述“实验心理学”课程的各章节教学内容的教学进程安排,学时分配,以及每部分课时的授课方式等,具体安排见下表(表中以时间进程安排为顺序罗列每周的教学内容)。 授课内容学时授课方式周次 第一章绪论 1 讲授法、讨论法、课堂教学、 §1 实验心理学的由来0.5 1 信息化教学 讲授法、讨论法、课堂教学、 §2 实验心理学的科学属性0.5 1 信息化教学 讲授法、讨论法、课堂教学、 §3 实验心理学的方法学地位0.5 1 信息化教学 讲授法、讨论法、课堂教学、 §4 如何进行实验心理学研究0.5 1 信息化教学 学生实验、自主讨论、老师指 §5 实验课:视觉搜索的眼动实验 1 2 导 第二章实验研究的基本问题 2 讲授法、讨论法、课堂教学、 §1 实验研究的变量0.5 2 信息化教学 讲授法、讨论法、课堂教学、 §2 实验研究的设计0.5 2 信息化教学 讲授法、讨论法、课堂教学、 §3 实验研究的效度和信度0.5 3 信息化教学 §4 实验研究的仪器0.5 讲授法、讨论法、课堂教学、 3

§5 实验课:短时记忆的视觉编码 1 学生实验、自主讨论、老师指 导 3 第三章如何读和写心理实验报告 4 §1 文献检索0.5 讲授法、讨论法、课堂教学、 信息化教学 4 §2 核对清单阅读法0.5 讲授法、讨论法、课堂教学、 信息化教学 4 §3 心理实验报告的写作0.5 讲授法、讨论法、课堂教学、 信息化教学 4 §4 学生心理实验报告的写作0.5 讲授法、讨论法、课堂教学、 信息化教学 4 § 5 实验课:警戒的信号检测论分析 1 学生实验、自主讨论、老师指 导 5 第四章反应时 5 §1 反应时的研究历史0.5 讲授法、讨论法、课堂教学、 信息化教学 5 §2 反应时研究的基本问题0.5 讲授法、讨论法、课堂教学、 信息化教学 5 §3 反应时新法0.5 讲授法、讨论法、课堂教学、 信息化教学 6 §4 反应时研究的新进展0.5 讲授法、讨论法、课堂教学、 信息化教学 6 §5 实验课:用减法反应时估计神经 传导速度 1 学生实验、自主讨论、老师指 导 6 第五章心理物理学7 §1 传统心理物理学 1 讲授法、讨论法、课堂教学、 信息化教学 7 §2 心理物理函数0.5 讲授法、讨论法、课堂教学、7

计算机网络教案

计算机网络教案 课程名称计算机网络(160012140) 学时学分 48学时(3学分) 系部信息科学与技术

本课程教学总体安排 课程名称:计算机网络 课程性质与类型:专业必修课 总学时、学分:48学时、3学分 教学目的与要求: ●目的: 培养高素质、拥有创新能力的网络设计人才和高级网络管理人才。 ●要求: 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理解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并掌握运用所学知识建设、配置、管理和维护网络的技能,以及培养学生在网络上获取、加工、发布信息的能力。具体来讲,就是使学生能够“懂、建、管、用”网络:“懂”是理解网络原理、相关协议和标准; “建”是掌握组建网络的工程技术; “管”是学会管理、配置和维护网络; “用”是在学会基本应用的基础上,学会使用将网络作为信息发布和管理的平台。教材及参考书目: ●教材:《计算机网络(第5版)》,谢希仁编著,电子工业出版社。 ●参考书目: 1.https://www.360docs.net/doc/e014500572.html,/computer/index 2.《计算机网络(第4版)》,Andrew S. Tanenbaum著,潘爱民译,清华大学出版社。 3.《计算机网络知识要点与习题解析》,哈尔滨工程大学出版社。 4.《数据通信与计算机网络(第2版)》,高传善、毛迪林、曹袖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5.《计算机网络(第2版)》,吴功宜编著,清华大学出版社。 考核方式及成绩计算方法: ●考核方式:闭卷 ●成绩计算方法:期未考试成绩70%,平时成绩20%,实验成绩10%。

课程教学日历 课程名称:计算机网络授课学期:2010~2011第一学期周次章节及教学内容累计学时 1~2 第1章概述 1.1 计算机网络在信息时代中的作用 1.2 因特网概述 1.2.1 网络的网络 1.2.2 因特网发展的三个阶段 1.2.3 因特网的标准化工作 1.3 因特网的组成 1.3.1 因特网的边缘部分 1.3.2 因特网的核心部分 1.4 计算机网络在我国的发展 1.5 计算机网络的类别 1.5.1 计算机网络的定义 1.5.2 几种不同类别的网络 1.6 计算机网络的性能 1.6.1 计算机网络的性能指标 1.6.2 计算机网络的非性能特征 1.7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 1.7.1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的形成 1.7.2 协议与划分层次 1.7.3 具有五层协议的体系结构 1.7.4 实体、协议、服务和服务访问点 1.7.5 TCP/IP的体系结构 6 3~4 第2章物理层 2.1 物理层的基本概念 2.2 数据通信的基础知识 2.2.1 数据通信系统的模型 2.2.2 有关信道的几个基本概念 2.2.3 信道的极限容量 2.3 物理层下面的传输媒体 2.3.1 导向传输媒体 2.3.2 非导向传输媒体 2.4 信道复用技术 2.4.1 频分复用、时分复用和统计时分复用 2.4.2 波分复用 2.4.3 码分复用 2.5 数字传输系统 6

健美操公开课教案 详案

体育公开课教案 新世纪学校小学部教师丁春辉 本课的设计 一、指导思想:旨在落实并推行体育新课程,贯彻“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树立“健 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发展学生的个性,开发学生潜能,使学生掌握锻炼的方法为目的。本课采用以学生合作学习为主,思维与练习相结合的体育教育模式。在健美操学习中为学生创设合作学习的空间,给出思维和参与结合相对开放的教学环境,从而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培养,学习方法得到掌握,学习能力得到提高。 二、教学对象:三四年级学生 三、教材内容:1、健美操的基本步伐 2、学习大众健美操组合 四、教材分析: (1)教材(1)是国家体育总局体操中心出版的《全国健美操大众锻炼标准(二)》。本教材有六套健美操,我们学习的是三级套路。三级仍为健美操大众锻炼标准的初级套路,练习的目的是进行中等强度的有氧练习和低难度的腰腹及上肢力量练习。每组合均有4-5个基本步伐组成。所有的动作变化都是有氧操练习中的常见动作和典型动作,因此三级操很适合高中学生练习。 (2)教材(2)是《形体美》。形就是姿态。形是形体艺术最基本的特征,为使动作优美,首先要对形体进行规范,虽然不同的艺术门类对形体有不同的要求,但所要规范的内容却大致相同。所以,我在形体课上进行腿部的控制。腿部若缺乏一定的力量是难以伸直举起的,考虑到健美操特点,为了尽快使腿伸直,需要做不同体位的练习。 五、教学重、难点: 六、重点:掌握所学动作 七、难点:动作与节奏的控制和把握 解决办法:1)单个动作的控制 2)教师快慢口令和音乐相配合 3)让学生自己体会怎样才是美,怎样做才是漂亮。 八、教学目标: 1、运动技能目标:通过青春健美操组合动作的练习,发展动作的协调性,提高动作节奏感,激发学生兴趣。提高自编能力,发展思维和参与相结合的能力,培养良好的身体姿态; 2、身心健康目标:发展学生速度、灵敏、力量、协调和柔韧等身体素质;达到锻炼的功效,培养对健美操的兴趣;树立自信心,对生活充满自信。 3、社会适应目标:培养学生相互配合的能力,提高对健美操的欣赏能力与表现能力,培养学生和谐的人际关系及合作精神。

设计心理学教学大纲.docx

精心整理艺术学院设计心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设计心理学课程代码ZX4042 课程类别:专业选修课学分: 2 分 学时: 36 理论学时: 30 实验实践学时: 6 面向对象:艺术设计专业学生 先修课程:设计基础 二、课程的性质、地位和任务 设计心理学是产品设计专业的基础理论课,同时也是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必须掌握 的基础理论。本课程建立在心理学基础上,是研究人们心理状态,尤其是人们对于产 品需求的心理,及其通过意识如何作用于设计的一门学问。通过设计心理学的研究可 有效探索沟通生产者、设计师与消费者关系的方法,了解消费者的消费心理,研究消 费者的行为规律。以实现让每一位消费者都能买到称心如意的产品的目的。 三、课程考核要求 该课程要求学生掌握设计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培养学生对展示设计专业理论知 识的掌握,拓宽学生的视野,启发学生的想象。在严格按照学校考试管理规定的基 础上,通过考试、考察学生对《设计心理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 习、理解与应用情况,考核学生利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评 价教师的教学质量与效果。 考核分为过程考核和结业考核。总评成绩由过程考核成绩和结业考核成绩两部 分构成。其中,过程考核成绩根据实际情况从考勤、方案讨论、平时作业、调研报 告、实验报告等形式进行考核,并按照百分制对各考核形式赋值。结业考核成绩根 据课程教学要求,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相应的闭卷笔试、开卷笔试、设计型、应用 型等考试内容,并按照百分制对各考核形式赋值。 总评成绩记分方式为 100 分。其中,过程考核成绩的百分制平均值,占 30%;结业考试成绩的百分制平均值,占 70%。 四、课程教学基本内容、学时分配和教学环节安排 《广告经营与管理》学时分配 序号内容要求 课时分配 课堂练习合计 1第 1章设计心理学概述了解 2 2 2第 2章设计中的感觉与知觉了解 4 4

健美操专项选项课教学大纲

健美操专项选项课教学大纲 I说明部分 【课程编号】QX006114W 【课程名称】健美操 【课程英文名称】aerobics 【课程定义】健美操专项提高课是一门系统讲授健美操运动基本知识,以积极发展学生身体素质,提高学生体育运动兴趣,努力培养学生体育精神,达到增强体质、促进健康为目的的课程。其对象为已选修健美操专项基础课的学生。 【课程目标】 1.通过健美操教学,使学生掌握健美操运动的基本练习方法和技能,能科学地正确地进行健美操锻炼,提高自己的锻炼能力,并逐步养成自觉锻炼的习惯,具有一定的欣赏健美操运动的能力。 2. 根据自己的能力确定健美操的学习目标,自觉通过健美操运动改善心理状态,增强自信心。能测试和评价体质健康状态,掌握有效提高身体素质,全面发展体能的知识方法,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具有健康的体魄。 3.在健美操运动中表现良好的社会体育道德和互相尊重,正确处理竞争与合作的关系,成为学校和社区体育活动的积极参与者和组织者。 4. 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作风、顽强的意志品质、强烈的竞争意识、高尚的团队精神。 【编写依据】 依据国家教育部颁布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的要求,配合《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实施,在我校体育课程建设和改革实践的基础上,按照2010年制定的大学体育教学计划,对原有的教学大纲进行修订,使其更加适合我校的实际情况,满足学生体育的需求和学校体育的发展。 【课程类别】 大学体育健美操专项提高课 【学时与学分】 68学时;2学分。 II 正文部分 【教材纲要】 1 理论部分 1.1健美操运动的起源及发展概况; 1.2健美操基本动作介绍;健美操锻炼的生理负荷; 1.3健美操锻炼的科学锻炼方法; 1.4健身性健美操的编排;健美操锻炼的营养与卫生。 2 实践课内容 形体练习:身体姿态、手位操、把杆练习; 2.1. 2.2基本步伐:踏步(March)、曼波步(Manbo)、一字步(Easy Walk)、V字步(V Step)、侧并步(Step Touch)、后屈腿(Step Curl)、侧抬膝(Step Knee)、双并步(Two Step)、后交叉步(Grapevine)、向前走(Walk Forward)、脚跟前点(Heel Tap)、脚尖侧点(Side

设计心理学案例分析

设计心理学案例分析 案例一:色彩运用给人视觉和心理上造成的影响, 在室内设计中的运用。色彩在室内设计中起着改变或者创造某种格调的作用,会给人带来某种视觉上的差异和艺术上的享受。人进入某个空间最初几秒钟内得到的印象百分之七十五是对色彩的感觉,然后才会去理解形体,所以,色彩对人们产生的第一印象是室内装饰设计不能忽视的重要因素。色彩具有唤起人的第一视觉的作用,具有打动人的力量。色彩给予人类生理、心理等方面极大的影响。色彩能引起人们的联想和感情,直接关系到环境气氛的创造。现在色彩环境创造的手法极为丰富。不同室内环境设计常采用不同的手法,其目的是为了创造出特定的环境气氛,如在缺少阳光的阴暗的空间中,采用暖色调以增强亲切的温度感;在光线充足的空间中则多施以浅灰色调以降低明度;在人们逗留时间短的共享空间中使用高明度、高彩度的色彩以增强热烈的气氛;在客房、办公室空间则采用调和色、灰色以取得安定柔和、宁静的气氛;在高大空间中则以丰富的色彩层次,扩大视觉空间并加强空间的稳定感。 像红色、橙色和黄色这样的暖色,可以使物体看起来比实际大。而蓝色、蓝绿色等冷色系颜色,则可以使物体看起来比实际小。物体看上去的大小,不仅与其颜色的色相有关,明度也是一个重要因素。红色系中像粉红色这种明度高的颜色为膨胀色,可以将物体放大。而冷色系中明度较低的颜色为收缩色,可以将物体缩小。像藏青色这种明度低的颜色就是收缩色,因而藏青色的物体看起来就比实际小一些。明度为零的黑色更是收缩色的代表。

这个浴室的整体色调就是使用了 一个冷色调的靛青色,对狭小的 浴室空间产生了一个放大的效 果。在室内装修中,只要使用好 膨胀色与收缩色,就可以使房间 显得宽敞明亮。比如,粉红色等 暖色的沙发看起来很占空间,使房间显得狭窄、有压迫感。而黑色的沙发看上去要小一些,让人感觉剩余的空间较大。 色彩是最环保的空调,如能熟练掌握暖色 与冷色的使用方法,就可以很好地通过改变颜 色来调节人的心理温度,减少空调的使用,从 而节省能源、保护环境 夏天,使用白色或浅蓝色的窗帘,会让人感觉室内比较凉爽。如果再配上冷色的室内装潢,就可以起到更好的效果。到了冬天,换成暖色的窗帘,用暖色的布做桌布,沙发套也换成暖色的,则可以使屋内感觉很温暖。暖色制造暖意比冷色制造凉意的效果更显著。因此,怕冷的人最好将房间装修成暖色。有实验表明,暖色与冷色可以使人对房间的心理温度相差2~3℃。有些餐厅和工厂的装修为冷色调,结果到了秋冬季就会收到顾客或员工的抱怨,而把色调改为暖色之后,这种抱怨就大大减少了。由此可见,色彩可以起到调节温度的作用,虽然只是人的心理温度,但至少可以让人感觉舒适,不仅能减少空调的使用,从而节省能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