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化疗药物联合应用的输注顺序.doc

(完整版)化疗药物联合应用的输注顺序.doc
(完整版)化疗药物联合应用的输注顺序.doc

化疗药物联合应用的输注顺序序

方案

1AT 方案2VCM 方案

CHOP 方3

VDLP 方4

5CMF 方案6GP 方案7FP 方案

FOLFOX6 8

方案

9TP 方案10

顺序原理

先阿霉素( ADM ),

PXT 与 ADM 通过共同途径代谢,相互竞争代谢途径,PTX

后用 ADM 会增加心脏毒性,先给 PTX 再给 ADM ,发生中后紫杉醇( PTX )

性粒细胞降低和口腔炎更为严重。

先长春新碱( VCR ),

后甲氨蝶呤 (MTX) 可阻止 MTX 从细胞内外流,从而提高细胞内药物的浓度。

先长春新碱( VCR ),

6-8 小时后环磷酰胺VCR 使细胞停留在 M 期,约 6-8 小时后同步进入G1期,CTX

对 G1期细胞杀伤作用最强。

( CTX )

先长春新碱,后门冬酰

门冬酰胺酶会减少长春新碱在肝的清除率,合用会加重神经

系统、血液系统毒性, VCR 应先于门冬酰胺酶12-24 小时给胺酶

药。

先甲氨蝶呤, 4-6 小时序贯抑制 MTX- 二氢叶酸还原酶抑制剂, 5-FU —胸腺嘧啶还后氟尿嘧啶 (5-FU) 原酶抑制剂。两者何用会产生药理拮抗。

先吉西他滨( GEM ),

DDP 会影响 GEM 的体内过程,加重骨髓抑制。

后顺铂 (DDP)

小剂量的DDP 能够增加细胞内蛋氨酸,使细胞内活性叶酸生

先顺铂,后氟尿嘧啶

成增加,从而增加5-FU 的抗肿瘤作用。

先亚叶酸钙(LV ),后

LV 增加四氢叶酸浓度,与5-FU 产生协同作用氟尿嘧啶

DDP 对细胞色素P450 酶有调节作用,使PTX 的清除率下降先紫杉醇,后顺铂

30%,产生骨髓抑制更为严重。

9.伊立替康(CPT-11 )和 VP-16 协同效应的机制为: CPT-11

可以增加细胞内拓扑异构酶2mRNA 的含量 ,导致肿瘤细胞内先伊立替康 (CPT-11),

拓扑异构酶 2 过度表达 ,使用拓扑异构酶 2 抑制剂 (VP-16) 的

后依托泊苷 (VP-16)

细胞毒性增强,因此临床上要求 CPT-11 的使用先于 VP-16, 两者

若同时使用则表现为拮抗效应

11

12

13

14

15

16

17 先长春新碱,后博来霉

小时再给博来霉素,可明显提高BLM 疗效。

先给 VCR 后 6

素 (BLM)

先环磷酰胺,后阿霉

CTX 是细胞周期非特异性药, ADM 阻碍 DNA 及 RNA 的合

成,对 S 期最敏感, M 期次之, G1期敏感性较差。 5-FU 是素,氟尿嘧啶

以干扰 DNA 的合成而起作用,对 S 期细胞有作用。

长春瑞滨使细胞在有丝分裂过程中微管形成障碍而停止有丝

先顺铂,后长春瑞滨分裂于中期,因此属于细胞周期特异性药物。DDP 的主要靶

点是增殖细胞的 DNA,DNA 分子链内和链之间交叉建联,因

而失去功能不能复制,属于细胞周期非特异性药物。

先顺铂,后异环磷酰胺先用顺铂会加重异环磷酰胺的骨髓抑制、神经毒性、肾毒性。

VP-16 的作用靶点是DNA 拓扑异构酶Ⅱ,抑制有丝分裂,使先依托泊苷,后顺铂细胞分裂停止于S 期或 G2期,属于细胞周期特异性药物。

顺铂属于细胞周期非特异性药物。

先顺铂,后异环磷酰胺先用顺铂会加重异环磷酰胺的骨髓抑制、神经毒性、肾毒性。

CBP 后 4 小时用 GEM 疗效更好。

先卡铂( CBP ),后吉

西他滨

化疗药物的输液原则及注意事项

化疗药物的输液原则及注意事项 五组-达州市中心医院-杨晓玲 输液原则 1、务必遵循静脉输液原则。 2、条件允许应设立专门的化疗配药间,应配有空气净化装置、超洁净治疗台等。 3、正确选择适宜的溶媒、溶解方法、配制时间,采取最佳的输注速度、输注时间、输注顺序、输注装置,适宜的方案。 4、护士必须熟知药物的作用及注意事项。根据药物的性质及治疗要求合理选择静脉,最好选择深静脉输注。 5、加强责任心,勤巡视,防止药物外渗。一旦外渗,立即处理。 注意事项 1、加强沟通宣教,安慰患者,消除紧张、恐惧、不安心理。 2、指导病人正确选择输液工具,首次化疗的病人作好置管宣教,未置管病人按外周静脉化疗原则进行化疗,尽量避免静脉炎的发生。 3、充分评估患者血管,最好选择深静脉置管,未进行置管者,应采用留置针,有计划地选择手背血管。原则上从远端到近端,从小血管到大血管,根据化疗药物的特点及患者自身情况选择深静脉置管,外周浅静脉留置针或型号适宜的穿刺针。根据大多数人是右利手的情况,应首选左上肢穿刺,以减少上肢活动频率。尽量避免下肢和损伤肢体静脉穿刺。具体穿刺部位,应尽量避开肌腱、神经和关节部位。腋窝淋巴结广泛清扫,上腔静脉综合症,上肢骨折等情况,应避免选用该患肢,而应选用另侧。还应避免在24小时内被穿刺过静脉穿刺点下方重新穿刺,以免化疗药物从前一穿刺点外渗。 4、正确配制药液,严格执行“三查七对”,注意配伍禁忌。需稀释的药物要完全溶解后再抽吸净,确保用药剂量准确。对液态或油态药液抽吸后再反复用稀释液冲洗药瓶后再抽吸干净。微量药物应最好用50 ml注射器稀释后再抽吸,以减少微量的损失。同时做到现配现用,最长时间不得超过10 min。 5、改进穿刺技巧,将输液器调节器位置调高,止血带结扎在穿刺点上方10~15 cm处,松紧以一指为宜。采用15°~30°角度进针,穿刺成功后以输液贴代替胶布固定。先用生理盐水,再次确认静脉通畅后注入化疗药物。

医院护理部化疗药物安全输注考试题(答案)

化疗药物安全输注考试题(答案) 一选择题(共10题,每题3分) 1.化疗药物的给药方法包括:(ABCD) A 静脉注射 B 肌肉注射 C口服给药 D腔内给药 E雾化给药 2.化疗前的给药评中对患者估包括:(ABCE) A患者生活自理能力 B患者病情 C患者血液检验结果 D 患者经济能力 E了解患者过敏史 3. 化疗前的给药评中对药物估包括:(ACDE) A了解化疗方案 B药物价格 C用药周期 D核对医生化疗处方 E药物性质、代谢途径 4.化疗药物的分类中属于发疱类药物的是:(ABCDE) A柔红霉素B 表柔比星 C多柔比星 D长春花碱 E紫杉醇 5.临床上必须用NS作溶媒的药物有:(ABCD) A柔红霉素 B甲氨蝶呤 C培美曲塞二钠 D长春瑞滨 E表柔比星 6.临床上必须用葡萄糖液作溶媒的药物有:(ACDE) A 卡铂B依托泊苷 C紫杉醇脂质D 脂质体注射液E奥沙利铂 7.常见化疗药物远期毒副反应:( BCD ) A 肢体活动不灵 B生殖功能障碍 C致癌 D致畸 E致残 8.化疗药物配置时护理人员防护用具包括:(ABCDE) A 防护服 B 佩戴双层手套C一次性口罩D帽子E护目镜 9输注表柔比星注意事项:(ABC) A 正确选择静脉通路 B 5%葡萄糖或生理盐水100ml稀释C药物经肾排泄,尿液可能呈淡粉色 D 护理的重点是防止受凉,避免神经系统毒性发生E神经系统毒性为主要毒性反应 10. .输注吉西他滨注意事项:(ABCDE) A护理的重点是注意输液速度B输注时间为30-60分钟C血小板下降是其主要剂量限制性毒性D与DDP联用时,应先用吉西他滨,再用DDP E应用吉西他滨与放射治疗的间隔至少4周 二填空题.(共25空,每空2分) 1.化疗药物职业危害途径主要经过(呼吸道)、(消化道)、(皮肤黏膜)。 2.根据药物的来源和化学结构将化疗药物分为(烷化剂 )、(抗代谢药)、(抗癌抗生素)、(植物类)、(激素类)及杂类。 3. 化疗药物引起过敏反应多数为(Ⅰ型变态反应),表现为(支气管痉孪性呼吸困难)、(荨麻疹)和(低血压)。大多数发生在用药(10分钟)以内,因此输注前(15分钟)速度要缓慢。首次使用紫杉醇时应有医生在场,给予持续心电图监测,血压监测15分钟一次(共4)次,30分钟一次×4次。出现过敏反应时遵医嘱实施治疗措施。 4. 输注紫杉醇注射液时必须使用(聚乙烯类)输液器,禁用(PVC)输液装置 5.化疗药物配置时使用较大注射器抽取药液,药液不宜超过注射器容量的(3/4),排气时(垫无菌纱布)以免药液外溢。

最新化疗药物配置的规范流程

化疗药物配置的规范流程 目的:化疗药物能抑制恶性肿瘤细胞生长,但在肿瘤细胞呃正常细胞之间无选择性,这不仅使化疗患者出现毒副反应,而且也对经常接触化疗药物的操作者带来一定的危害。化疗药物可以通过皮肤黏膜、呼吸道、口腔食物等多种途径进入人体,而是操作者受到低剂量药物的影响,导致致畸、致癌、骨髓抑制和脏器损害德国潜在危害,因此提高护士的自我防护意识,制定严格的防护措施及管理制度,装备安全有效的防护措施是非常必要的。本流程规范化疗安全操作流程,减少专业人员在化疗操作机处理过程中的接触剂量,保护环境及操作者,在保证化疗药物安全输注的同时达到安全防护的目的。 准备工作: 1、物品准备:⑴操作人员防护用品:无粉乳胶手套及聚氯乙烯手 套各1副,一次性防渗透防护衣1件,一次性口罩、帽子(有条件者备N95口罩)、防护镜等;⑵治疗盘:常规消毒用物1套,无菌纱布、棉球;⑶一次性注射器、一次性防渗透防护垫、防渗透专用污物袋;⑷根据医嘱备化疗药物、输液袋等。 2、人员准备:洗手,佩戴一次性口罩、帽子、更鞋,换工作服, 外套一次性防渗透防护衣;配药时带双层手套,即:聚氯乙烯手套外戴1副无粉乳胶手套。 操作流程: 1、配药前洗手,穿防渗透护服,佩戴口罩,帽子,带聚氯乙烯手

套,其外套一副乳胶手套。 2、配药前启动紫外线灯进行生物安全柜内操作空气消毒40分 钟,并在操作前用75%究竟擦拭柜内面及台面,保持洁净的备药环境,柜内操作台面铺一次性防渗防护垫,减少药液污染。 3、取合适的注射器及注射针并检查 4、再次查对医嘱及治疗卡 5、割据安剖前应轻弹其颈部,使附着的药粉降至瓶底,打开安剖 时应垫一纱布,以防划破手套。瓶装药物稀释及抽取药液时,应插入双针头以排除瓶内压力,防止针栓脱出造成污染。并且要求在抽取药液后, 瓶内进行排气和排液后再拔针, 不可使药液排于空气中。加药时将化疗药加入瓶装液体后应抽尽瓶内空气, 避免瓶内压力过大导致更换液体时药液外溢。 6、抽取药液时可选用一次性注射器,并注意抽取药液以不超过 注射器容量的3 /4为宜。抽取药液后放以垫有聚乙烯薄膜的无菌盘内备用,每次用后按污物处理。 7、再次查对 8、完成配置后,用75%酒精擦拭操作台面。 9、整理用物,操作中使用的注射器、输液器、输液袋、敷料及放 置化疗药物的安瓿等物品应放在专用的塑料袋内集中封闭处理, 以免药液蒸发污染室内空气。 10、操作完毕,脱去手套及防护用具,流动水洗手。 注意事项

(推荐)化疗药操作流程

18病室化疗药物输注流程

( 1) 用药前评估患者有无过敏史,并做好记录。( 2) 遵医嘱进行预处理。用药前 12 h 和前 6 h 分别口服地塞米松 10 mg,用药前 30 min 肌内注射西咪替丁、苯海拉明、地塞米松抗过敏。( 3) 备好抢救用物,如肾上腺素、地塞米松及氧气吸入装置,给予心电监护仪持续监护,用药前5 min 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及血氧饱和度并记录。( 4) 用药时 必须有家属陪同,并做好用药宣教,保证用药安全,合理安排紫杉醇用药时间,选择在医护人员相对较多的时间段使用( 上午或下午) ,以便发生异常情况时能迅速组织抢救。1. 2. 2. 2 药物配制 ( 1) 将紫杉醇溶解于生理盐水或 5% 葡萄糖注射液 500 ml 中,储存在玻璃瓶内。( 2) 输液装置均采用“非聚氯乙烯材料”的精密输液器。1. 2. 2. 3 用药时护理 ( 1) 输注紫杉醇前 15 min 专人守护,调整滴速为 10 ~ 15 滴/min,若无过敏反应,再将滴速调至 40~60 滴 / min,使全部药物在 3 h 内输完。( 2 ) 输注过程中应加强巡视,重视患者主诉。( 3) 一旦发生过敏反应,立即停药并更换液体和输液器,同时通知医师,迅速采取相应的抢救措施,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做好护理记录,并与患者和家属沟通,减轻其心理负担,取得其合作与支持。1. 2. 2. 4 用药后护理 ( 1) 紫杉醇输注完毕,用生理盐水冲管后再输注其他药物。( 2) 紫杉醇输注完毕 30 min 后方可输注卡铂,以增强疗效并减轻联合化疗的毒性反应,故应注意安排好输液顺序。( 3) 化疗后健康宣教。

静脉输注化疗药物管理规范

静脉输注化疗药物的规范化管理 1、护士参与医生查房,及时与医生和患者沟通,了解患者的化疗方案,评估患者的一般情况,如病人活动状况、配合程度、是否有静脉化疗史,静脉皮肤情况等。 2、根据患者的治疗方案、药物性质及局部静脉状况选择合 适的静脉输液工具及输液器,禁止钢针输注化疗药,输注发疱性、刺激性强的药物及长期化疗的患者必须使用PICC,同时签置管知情同意书,并严格落实《PICC置管患者健康教育路径》;对于肿瘤复发、曾经留置过PICC、刺激性较小的化疗药、输注浓钠浓钾、高渗透性的药物允许使用静脉留置针,并签署拒绝置管知情同意书,静脉留置针使用时间不超过三天,化疗使用留置时间不超过24小时;输注普通药液不超过4小时者可使用静脉钢针治疗。 3、制定静脉使用计划,合理选择静脉,刺激性的化疗药物避免在手背或近关节处选择静脉,尽量不用足背静脉及下肢静脉建立静脉通路,避免在24小时内曾被穿刺静脉下方重新穿刺,切忌选择靠近肌腱、韧带、关节等处静脉注射。 4、化疗操作必须有经过科室专门培训的注册护士执行,评估所给化疗药物的性质以确定稀释药液的浓度、给药方法及输注速度,严格按照药物说明书配置药液和给药,药物须现配现用,联合化疗时,应注意化疗药物的先后顺序。 5、输液期间加强巡视,原则上30—60分钟巡视一次,在输液卡背面上做好巡视记录,注意倾听患者主诉,观察输注局部有无肿胀、

疼痛,滴液是否通畅及全身反应,一旦滑出,立即停止输入,汇报医生并及时妥善处理。 6、在执行静脉化疗操作时,应有专人负责护理,从药物的核对、配置、静脉穿刺、用药到结束,尽量在当班内完成,如需交班,应严格执行床边交接,并详细记录。 7、将规范化的静脉治疗纳入护理质控体系,如果发生化疗药物外渗,要按照规范及时处理并填写护理不良事件报告单,逐级上报,并进行跟踪监控。 8、建立定期随访制度,化疗结束患者出院时,必须提供详细的出院指导,出院后还要定期随访,了解化疗后患者的恢复情况,为患者提供必要的指导,保证下个周期化疗按期顺利执行。

日间病房化疗药物静脉输注的安全管理

日间病房化疗药物静脉输注的安全管理 目的加强日间病房输注化疗药物的安全管理,减少化疗药物对静脉的损伤。方法加强护理人员的化疗专科知识培训和对患者及家属的健康教育、做好化疗时的环节质量控制以及化疗后的安全管理。结果892例恶性肿瘤患者中,其中化疗药物外渗患者7例,发生为0.7%,实行系统的化疗药物静脉输注安全管理后,发生外渗的患者仅有1例,且药物外渗均未影响患者的术后恢复情况,且均未引发护理纠纷。结论为了确保恶性肿瘤患者在接受化疗期间的所接受的专业护理干预能够安全进行,要求管理者应当首先强化自身关于肿瘤疾病基础性知识的了解,其次不断规范自身的专业化护理操作技术,在树立安全风险防范意识和责任意识的基础上,强化患者在化疗期间的护理干预质量管控,真正做好化疗护理的安全管理工作。 标签:日间病房;化疗药物;安全管理 Safety Management of Intravenous Infusion of Chemotherapeutic Agents in the Day Ward ZHANG Hai-yan,LIU Hao-mei,ZHAO Xue-mei The day care ward of 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Medical University Of Anhui,Hefei,Anhui Province,2300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rengthen the safety management of chemotherapy drugs in the day ward infusion,reduce the injury of chemotherapy drugs to the vein. Methods to strengthen the knowledge training for the chemotherapy of nursing staff,the health education for the patients and their families,the quality control of the link and the safety management after chemotherapy. Results of identification,evaluation and treatment of 892 malignant tumor patients with existing and potential safety hazards,only occurred in 7 cases extravasation of chemotherapeutic drugs,incidence was 0.7%,the implementation of systemic chemotherapy drugs by vein transfusion safety management after only one case occurred in patients with extravasation,were not for patients caused serious consequences,no nursing disputes caused by extravasation of chemotherapeutic drugs. Conclusion in order to ensure safety of tumor patients with chemotherapy care,managers should strengthen cancer specialist knowledge training,standard chemotherapy nursing professional and skill operation,strengthen nurse responsibility awareness,safety awareness,strengthen the chemotherapy process quality control,standard chemotherapy nursing process. [Key words] Day ward;Chemotherapy drug;Safety management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是国家卫生部三级甲等医院,是安徽省规模最大

化疗药物的输液原则及注意事项-杨晓玲之欧阳光明创编

化疗药物的输液原则及注意事项 欧阳光明(2021.03.07) 五组-达州市中心医院-杨晓玲 输液原则 1、务必遵循静脉输液原则。 2、条件允许应设立专门的化疗配药间,应配有空气净化装置、超洁净治疗台等。 3、正确选择适宜的溶媒、溶解方法、配制时间,采取最佳的输注速度、输注时间、输注顺序、输注装置,适宜的方案。 4、护士必须熟知药物的作用及注意事项。根据药物的性质及治疗要求合理选择静脉,最好选择深静脉输注。 5、加强责任心,勤巡视,防止药物外渗。一旦外渗,立即处理。注意事项 1、加强沟通宣教,安慰患者,消除紧张、恐惧、不安心理。 2、指导病人正确选择输液工具,首次化疗的病人作好置管宣教,未置管病人按外周静脉化疗原则进行化疗,尽量避免静脉炎的发生。 3、充分评估患者血管,最好选择深静脉置管,未进行置管者,应采用留置针,有计划地选择手背血管。原则上从远端到近端,从小血管到大血管,根据化疗药物的特点及患者自身情况选择深静脉置管,外周浅静脉留置针或型号适宜的穿刺针。根据大多数人是右利手的情况,应首选左上肢穿刺,以减少上肢活动频率。尽量避免下肢和损伤肢体静脉穿刺。具体穿刺部位,应尽量避开肌腱、神经和

关节部位。腋窝淋巴结广泛清扫,上腔静脉综合症,上肢骨折等情况,应避免选用该患肢,而应选用另侧。还应避免在24小时内被穿刺过静脉穿刺点下方重新穿刺,以免化疗药物从前一穿刺点外渗。 4、正确配制药液,严格执行“三查七对”,注意配伍禁忌。需稀释的药物要完全溶解后再抽吸净,确保用药剂量准确。对液态或油态药液抽吸后再反复用稀释液冲洗药瓶后再抽吸干净。微量药物应最好用50 ml注射器稀释后再抽吸,以减少微量的损失。同时做到现配现用,最长时间不得超过10 min。 5、改进穿刺技巧,将输液器调节器位置调高,止血带结扎在穿刺点上方10~15 cm处,松紧以一指为宜。采用15°~30°角度进针,穿刺成功后以输液贴代替胶布固定。先用生理盐水,再次确认静脉通畅后注入化疗药物。 6、化疗前、后用生理盐水冲洗血管,确保药液无渗漏后方能进行化疗,两组化疗药之间用生理盐水间隔。当有数种药物给予时,要先用刺激性强的药物。 (1)化疗药物外渗的处理:输注时疑视或发生化疗药物外渗,立即停止注入,不宜立即拔针,保留针头回抽或给予生理盐水冲洗;局部使用生理盐水10ml+利多卡因1ml+地塞米松5mg作局部环状封闭或使用解毒剂(如碳酸氢钠对抗阿霉素及丝裂霉素等)。封闭后予50%硫酸镁或氢化可的松液湿敷24h,根据渗漏药物性质选择间断冰敷或热敷。视局部情况封闭可反复2~3次,外敷可反复2~3d,同时加强观察,防止冻伤。(方法:冰袋冷敷4~6oC,l次

化疗药物注射管理规范

化疗药物注射管理规范 为了减少化疗药物注射时对患者的不良后果,进一步提高护士操作水平,特制定我院化疗药物注射管理规范。 一、基本要求 1、发疱性药物外渗后可以引起局部组织坏死,建议中心静脉输入,其他化疗药物使用外周静脉输注时,应选择粗且弹性较好的静脉,并要有计划地使用静脉和选择合适的输液器。 2、化疗操作必须有经过科室专门培训的注册护士执行,穿刺的护士,要取得我院静脉留置针技术准入资格,静脉穿刺技术娴熟、准确率高。 3、认真执行医嘱制度及查对制度,输注化疗药物时需经双人核对床号、姓名、剂量、用药途径,并双签名。 二、化疗药物治疗的护理 1、护士必须了解患者病情及化疗方案,熟悉药物的分类、给药方法和给药速度、药物的作用及不良反应等。严格按照药物说明书配置药液和给药,药物须现配现用。联合化疗时,应注意化疗药物的先后顺序。 2、护士操作前必须向患者及家属解释化疗程序、注意事项及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等。 3、护士配置化疗药物时,做好自我防护和隔离工作:戴口罩、帽子、乳胶手套,穿一次性隔离衣等。怀孕和哺乳期的工作人员应避免接触化疗药物。 4、注射时必须用0.9%生理盐水或5%葡萄糖做引导,确认在血管后,

方可注入化疗性药物。 5、输液期间加强巡视,原则上30—60分钟巡视一次,在输液卡背面上做好巡视记录,注意倾听患者主诉,观察输注局部有无肿胀、疼痛,滴液是否通畅及全身反应,一旦滑出,立即停止输入,汇报医生并及时妥善处理。 6、注射完毕后,必须用0.9%生理盐水或5%葡萄糖静脉冲式冲管,拔针后按压进针处5—10分钟,甚至更长时间,并要继续观察穿刺血管有无异常情况。 7、在执行静脉化疗操作时,应有专人负责护理,从药物的核对、配置、静脉穿刺、用药到结束,尽量在当班内完成,如需交班,应严格执行床边交接,并详细记录。 8、如果发生化疗药物外渗,要按照规范及时处理并填写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报告单,逐级上报,并进行跟踪监控。 9、建立定期随访制度,化疗结束患者出院时,必须提供详细的出院指导,出院后还要定期随访,了解化疗后患者的恢复情况,为患者提供必要的指导,保证下个周期化疗按期顺利执行。 三、用物处理 1、配置化疗药物,使用过的废弃物应放置在双层专用的塑料袋内集中封闭处理,以免药物蒸发污染室内空气。 2、在处理患者化疗后排泄物(尿液、粪便)、呕吐物时,必须戴手套以免沾染皮肤。水池、马桶用后,应反复用水冲洗。

肿瘤化疗药物临床应用管理规范

肿瘤化疗药物临床应用管理规范 为进一步加强我院肿瘤化疗的医疗安全和医疗质量管理,合理使用抗肿瘤药物,根据《抗肿瘤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和国家卫计委《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精神,结合我院具体情况,特制定本规范及分级管理制度。 一、肿瘤化疗药物的临床应用管理 (一)分级管理: 根据肿瘤化疗药物特点、药品价格等因素,将我院肿瘤化疗药物分为特殊管理药物、一般管理药物两级管理。 1.特殊管理药物是指药物本身或药品包装的安全性较低,一旦药品包装破损可能对人体造成严重损害,价格相对较高,储存条件特殊,可能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的一类肿瘤化疗药物,该类药物应设专柜并专人保管、明显标识、账物相符,保存条件应严格按照药品说明书要求执行。 药品包装上具有明确毒性药品标识的抗肿瘤药物须严格遵循国家颁布的相关管理规定。 2.一般管理药物是指未纳入特殊管理的药物,属于一般管理范围,该类药物应设专柜,明显标识,做到账物相符。 “肿瘤化疗药物分类目录”见附件一。 (二)使用管理 1.规范、正确地使用肿瘤化学治疗药物,严格掌握化疗适应症,实施个体化的治疗原则。

2.化疗前应向患者或患者授权的被委托人全面告知病情、治疗方案、化疗可能导致的副作用和风险以及经济负担等,并签署《化疗知情同意书》; 3.对于使用化疗药物的疑难、危重及死亡病例讨论,化疗专科或化疗专业组负责人必须参加并提出讨论意见; 4.病历中详细记录化疗方案和具体执行情况,以及不良反应的出现时间、程度、处置措施和转归等;出院医嘱中注明如何观察和发现骨髓抑制等常见不良反应的方法、如何应对常见问题、复查或再次治疗时间以及紧急联络方式等主要注意事项; 5.严格遵医嘱应用化疗药物,对肿瘤化学治疗药物的超常规、超剂量、新途径的用药方案,应通过病例讨论确定,并备案。 6.调配抗肿瘤药物须凭医师开具的处方或医嘱,经药师审核后予以调配;并由药师复核药品,确认无误方可发放或配置。 7.护士在执行化疗医嘱或处方时,严格执行“三查七对”,核对药品配伍、患者信息、药品信息,并仔细检查药品的外观状况,确认无误后方可给药。特殊管理的抗肿瘤药物使用时必须由护师复核。 8.医护人员应掌握抗肿瘤药物的相关不良反应及药液渗漏发生时的应急预案和处置办法。一旦出现给药部位药液漏出,需及时采取相应的对症处理,以减轻对患者造成的局部损害。有较大刺激性的药物应采取深静脉给药方式。 9.在选择和使用抗肿瘤药物时,应注意与其他药物之间的配伍禁忌。注意化疗药物超敏反应、消化道反应和溶解综合征等不良反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