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氯气化工艺流程

液氯气化工艺流程
液氯气化工艺流程

液氯气化工艺及计算

一、工艺流程:

本工艺分为共三部分:液氯储槽进料部分,液氯气化部分,废气处理部分。现分述如下:(一)、液氯储槽进料部分:

1、首先确认槽车泄料口、尾气接口及氮气接口连接完毕,以氮气试压至0.70MPa,确认连接点有无泄漏。

2、在确认连接点无泄漏的情况下,管道泄压。检查槽车与储罐压力,确保槽车与储罐压力差值在0.15~0.20MPa范围内,如槽车压力低,可采取槽车用氮气加压,或储罐泄压的方式进行处理(注:槽车压力大于储罐压力)。

3、在确认槽车与储罐压力、压差无误的情况下,打开储罐进料阀、槽车泄料阀开始进料。在进料过程中注意保持槽车与储罐的压差值,如压差过小可暂停进料,按2中所述进行处理后,才可进行过料。同时在槽车与储罐的打压泄压过程中,槽车与储罐压力不得超过0.65MPa,同时不得低于0.05 MPa。

4、在槽车泄料过程完毕后,关闭槽车泄料阀,以氮气向储罐方向压料,完毕后关闭储罐进料阀,打开槽车进料阀,以氮气向槽车方向压料,完毕后关闭槽车泄料阀。注意在压料过程中,操作压力不得超过储罐规定压力,同时在操作阀门过程中,一定要缓慢进行。

5、压料完毕后,缓慢开启尾气阀做抽空处理,同时开启氮气阀置换,分析检测合格后方可拆开泄料阀,完成槽车泄料操作。

(二)、液氯气化部分:

1、液氯气化器采用热水循环加热,热水槽循环水依靠外接软化水补充,并控制一定液位(2/3)。循化水依靠外接蒸汽管道加热,并且水温控制在40~45℃范围内。热水循环罐通过底部排污口定期排污。

2、液氯储槽中的液氯依靠液下泵送至液氯气化器内,液下泵出口压力控制在0.65MPa左右,依靠液位传感器传输信号调节进料量,维持气化器中液位在2/3左右。气化器通过离心泵送来的循环热水加热使液氯转化为气体,通过气化器上的压力传感器调节进水流量,来调节蒸发量使气化器压力稳定在0.6MPa左右。

气化器通过底部排污口定期排污至废气缓冲罐内,严格控制汽化器中三氯化氮含量不超过50g/l。

3、从气化器出口排出的氯气通过调节法进入氯气缓冲罐,为防止氯气夹带液氯影响后系统操作安全,氯气缓冲罐采用加套式,加套内通以热水保温加热(40~45℃),使带入的液氯完全气化,氯气缓冲罐压力通过进口调节阀控制(0.6MPa)。

从氯气缓冲罐出口排出的氯气送至氯化氢合成工序。

4、液氯气化器排污操作:

a、将气化器液位控制在30%,压力泄至0.2MPa左右,再向中间排污罐排料。

b、排料完毕后,关闭气化器排污阀,以氮气给中间排污罐打压至0.15MPa,然后缓慢向残氯吸收罐过料,残氯以15%稀碱液缓慢吸收,稀碱液通过外置冷却器换热,保证吸收罐温度≤40℃,压力≤0.02MPa,尾气排至废气处理塔。

c、残液处理过程中,及时监测吸收碱液中的含碱量,当碱液低于2%含量是及时更换碱液。(三)、尾气处理部分:

1、本工序槽车泄料,储罐进料,设备管道泄压、液下泵氮气密封、设备排污,设备检修置换等含氯废气均排至废气缓冲罐内,废气经废气处理塔经碱液吸收后,由塔顶风机抽出排至大气,风机进口压力稳定在-3.5Kpa。

2、碱液经由碱液高位槽定量放至循环罐内,向碱液循环罐加入定量水,开碱液循环泵打循环混合碱液。分析检测混合碱液浓度达10~15%时,停止加水。开启碱液循环泵,向废气处

理塔输送碱液吸收系统所排含氯废气。定时分析检测循环液中碱含量及次氯酸钠含量,当碱含量达到PH值为8~10时,将碱液循环切换至另一碱液循环罐继续吸收含氯废气。

3、将转化为次氯酸钠溶液的吸收液泵送至次氯酸钠高位槽外售。

二、操作要点及注意事项:

1、严禁设备超压、带病运行。

2、严禁氯气外逸。

3、严格按操作规定进行操作,杜绝各类违章行为。

4、严格执行汽化器定期排污及三氯化氮的检测工作。

5、装置区配备氯气捕消器、防护滤毒面具、防护眼镜及氧气呼吸器等,以备发生异常时作应急处理。

6、液氯储存区应有备用储罐,以备液氯储罐发生异常时,将液氯倒置备用罐中,操作时可通过液下泵将泄漏储罐中液氯泵送至备用罐中。(严禁对泄漏罐进行加压操作)

7、残液排料、吸收过程中各容器压力一定不要超过工艺规定压力值,同时保证过料,吸收等过程均为液相过料。

三、工艺条件:

设备名称工控指标

热水槽液位 2/3

水温 40~45℃

热水泵 Q=5m3/h H=25m

电机功率 1.5 KW

液氯储槽液位 2/3

工作压力≤0.65MPa

液下泵 Q= m3/h H= m

电机功率 KW

液氯蒸发器工作压力≤0.65MPa

加热水温 40~45℃

液位≤2/3

氯气缓冲罐工作压力≤0.65MPa

加热水温 40~45℃(设定值为42℃)

废气处理塔塔顶压力 3~5Kpa(真空度)

废气机前缓冲罐工作压力 -30~+50Kpa

氯压机进口压力 -30~+50Kpa

出口压力 50~80Kpa

出口温度≤50℃

废气机后缓冲罐工作压力 50~80Kpa

塔顶风机真空度 5~10KPa

电机功率 KW

碱液循环槽液位≤80%

碱浓度 10~15%

碱液循环泵 Q= m3/h H=30m

电机功率 KW

碱液循环冷却器碱液出口温度≤40℃

碱液高位槽液位≤80%

容量 m3

次氯酸钠储槽液位≤80%

容量 m3

PH ≈8~10

有效氯 4~7%

四、工艺计算:

(一)、液氯气化器:

1、操作参数:

氯气操作压力0.7MPa(绝压),查数据表可知其沸点温度为22℃

循环热水温度40~45℃,对应45℃下的氯的饱和蒸汽压力为1.27MPa,故气化器设计压力不低于1.4~1.5 MPa。

安全阀设计压力应设定在0.75~0.80 MPa

2、换热面积:

液氯的气化热(22℃,0.7MPa压力下)约为250kJ/kg

以液氯蒸发量10t/d计,则每小时蒸发量为0.417t

Q汽=0.417*250*1000=104250 kJ/hr=24940kcal/hr

循环热水进出口温差以10℃计算(进口42℃、出口32℃)

则所需热水循环量为M=24940/(1*10*1000)=2.494t/hr

3、管路计算:在 22℃,0.7MPa压力下,氯气的密度约为23kg/m3

则氯气流量为V=0.417*1000/23=18.13m3/hr

气体流速取u= m/s

则管径为d=

4、蒸汽需求量:热量损失以实际需求量的1.2倍计

则m=1.2*24940/539=55.5kg/hr

液氯气化工艺及安全

液氯气化工艺及安全 摘要介绍了液氯气化的工艺过程及所采取的相应安全措施。 关键词液氯气化安全 氯气作为重要的工业原料,在我国工业(特别是化工)生产中有着十分广泛的用途。液氯是低压液化气体,属于危险品。因此如何确保液氯气化在使用中的安全,是广大液氯用户非常关注的问题。 液氯多由钢瓶气相出料。钢瓶自身的气化氯气量(特别是冬季)有时不能满足生产需要,常采用对钢瓶直接加热的方法,以加速气化。这种方法有可能使液氯温度急剧上升,引起液氯钢瓶或缓冲罐内超压或安全塞熔化,导致事故发生。还有相当一部分用户采用钢瓶液相出料法。出钢瓶的氯气进入带加热套的气化罐进行气化(气化罐属三类压力容器),夹套内通常通蒸汽或热水加热。通蒸汽可造成罐内液氯急剧气化而不易控制;通热水则需增加一套热水循环装置(如热水罐、热水泵等)。 最不安全的因素是:氯碱生产中所使用的原料——工业食盐和水,会不可避免地带入铵类物质。用含有铵离子的精制盐水进行电解反应时,铵离子则与电解产物氯气发生化学反应,生成三氯化氮。后者随氯气一道进入液氯生产系统。当氯气被液化时,三氯化氮也被液化混入液氯内。用户在使用氯气时,气化罐内逐渐会贮存由氯气液化装瓶时一同液化带来的三氯化氮。而三氯化氮的沸点比液氯的沸点要高得多(三氯化氮沸点>71℃),液氯沸点-34.6℃)。液氯中三氯化氮的爆炸危险含量为5%。当气化罐内液氯不断气化时,三氯化氮则不气化或气化不完全,久而久之,三氯化氮就会富集而达到一定浓度,且在一定条件(如振动、阳光、有机物作用等)下,则可能导致气化罐爆炸。 笔者参加过国内一些液氯用户的生产装置设计,设计所采用的是钢瓶液相出料,再经排管式气化器加热气化,同时采取下述工艺及安全措施,进而达到稳定、安全气化液氯的目的。实践证明,该法对广大液氯用户是切实可行的。 2液氯气化工艺及安全措施 为了操作方便、稳定、安全、可靠、易行,笔者建议采用如图所示的工艺流程及如下安全措施:

LNG气化站工艺流程

LNG气化站工艺流程 LNG通过低温汽车槽车运至LNG卫星站,通过卸车台设置的卧式专用卸车增压器对汽车槽车储罐增压,利用压差将LNG送至卫星站低温LNG储罐。工作条件下,储罐增压器将储罐内的LNG增压到0.6MPa。增压后的低温LNG进入空温式气化器,与空气换热后转化为气态天然气并升高温度,出口温度比环境温度低10℃,压力为0.45-0.60 MPa,当空温式气化器出口的天然气温度达不到5℃以上时,通过水浴式加热器升温,最后经调压(调压器出口压力为0.35 MPa)、计量、加臭后进入城市输配管网,送入各类用户。

进入城市管网 储罐增压器 整个工艺流程可分为:槽车卸液流程、气化加热流程(含热水循环流程)、调压、计量加臭流程。 卸液流程:LNG由LNG槽车运来,槽车上有3个接口,分别为液相出液管、气相管、增压液相管,增压液相管接卸车增压器,由卸车增压器使槽车增压,利用压差将LNG送入低温储罐储存。卸车时,为防止LNG储罐内压力升高而影响卸车速度,当槽车中的LNG温度低于储罐中LNG的温度时,采用上进液方式。槽车中的低温LNG通过储罐上进液管喷嘴以喷淋状态进入储罐,将部分气体冷却为液体而降低罐内压力,使卸车得以顺利进行。若槽车中的LNG温度高于储罐中LNG的温度时,采用下进液方式,高温LNG由下进液口进入储罐,与罐内低温LNG混合而降温,避免高温LNG由上进液口进入罐内蒸发而升高罐内压力导致卸车困难。实际操作中,由于目前LNG气源地距用气城市较远,长途运输到达用气城市时,槽车内的LNG温度通常高于气化站储罐中LNG的温度,只能采用下进液方式。所以除首次充装

LNG 时采用上进液方式外,正常卸槽车时基本都采用下进液方式。 为防止卸车时急冷产生较大的温差应力损坏管道或影响卸车速度,每 次卸车前都应当用储罐中的LNG 对卸车管道进行预冷。同时应防止快速开启或关闭阀门使LNG 的流速突然改变而产生液击损坏管 道。 气化流程: 靠压力推动,LNG 从储罐流向空温式气化器,气化为气态天然气后供应用户。随着储罐内LNG 的流出,罐内压力不断降低,LNG 出罐速度逐渐变慢直至停止。因此,正常供气操作中必须不断向储罐补充气体,将罐内压力维持在一定范围内,才能使LNG 气化过程持续下去。储罐的增压是利用自动增压调节阀和自增压空温式气化器实现的。当储罐内压力低于自动增压阀的设定开启值时,自动增压阀打开,储罐内LNG 靠液位差流入自增压空温式气化器(自增压空温式气化器的安装高度应低于储罐的最低液位),在自增压空温式气化器中LNG 经过与空气换热气化成气态天然气,然后气态天然气流入储罐内,将储罐内压力升至所需的工作压力。利用该压力将储罐内LNG 送至空温式气化器气化,然后对气化后的天然气进行调压(通常调至0.4MPa)、计量、加臭后,送入城市中压输配管网为用户供气。在夏季空温式气化 加压蒸发器卸车方式二 槽车自增压/压缩机辅助方式 BOG加热器 LNG气化器 加压蒸发器 卸车方式三 气化站增压方式 LNG贮罐 LNG贮罐 BOG压缩机 加压蒸发器 卸车方式五低温烃泵卸车方式 V-3 PC LNG贮罐 LNG贮 低温烃泵

德士古气化炉简介与基本原理和特点

德士古气化炉 Texaco(德士古)气化炉 德士古气化炉是一种以水煤气为进料的加压气流床气化工艺。德士古气化炉由美国德士古石油公司所属的德士古开发公司在1946年研制成功的,1953年第一台德士古重油气化工业装置投产。在此基础上,1956年开始开发煤的气化。本世纪70年代初期发生世界性危机,美国能源部制定了煤液化开发计划,于是,德士古公司据此在加利福尼亚州蒙特贝洛(Montebello)研究所建设了日处理15t的德士古气化装置,用于烧制煤和煤液化残渣。目前国内大化肥装置较多采用德士古气化炉,并且世界范围内IGCC电站多采用德士古式气化炉。 典型代表产品我厂制造过的德士古气化炉典型的产品有:渭河气化炉、恒升气化炉、神木气化炉、神华气化炉等。1992年为渭河研制的德士古气化炉是国际80年代的新技术,制造技术为国内先例,该气化炉获1995年度国家级新产品奖。它的研制成功为化工设备实现国产化,替代进口做出了重要贡献。德士古气化炉是所以第二代气化炉中发展最迅速、开发最成功的一个,并已实现工业化。 一、德士古气化的基本原理 德士古水煤浆加压气化过程属于气化床疏相并流反应,水煤浆通过

喷嘴在高速氧气流的作用下,破碎、雾化喷入气化炉。氧气和雾状水煤浆在炉内受到耐火砖里的高温辐射作用,迅速经历预热、水分蒸发、煤的干馏、挥发物的裂解燃烧以及碳的气化等一系列复杂的物理、化学过程,最后生成一氧化碳,氢气二氧化碳和水蒸气为主要成分的湿煤气,熔渣和未反应的碳,一起同向流下,离开反应区,进入炉子底部激冷室水浴,熔渣经淬冷、固化后被截流在水中,落入渣罐,经排渣系统定时排放。煤气和饱和蒸汽进入煤气冷却系统。 水煤浆是一种最现实的煤基流体燃料,燃烧效率达96~99%或更高,锅炉效率在90%左右,达到燃油等同水平。也是一种制备相对简单,便于输送储存,安全可靠,低污染的新型清洁燃料[1]。具有较好的发展与应用前景。水煤浆的气化是将一定粒度的煤颗粒及少量的添加剂在磨机中磨成可以泵送的非牛顿型流体,与氧气在加压及高温条件下不完全燃烧,制得高温合成气的技术,以其合成气质量好、碳转化率高、单炉产气能力大、三废排放少的优点一直受到国际社会的关注,我国也将水煤浆气化技术列为“六五”、“七五”、“八五”、“九五”的科技攻关项目。本文基于目前我国水煤浆气化技术的现状,以Texaco气化炉为研究对象,根据对气化炉内流动、燃烧和气化反应的特性分析,将Texaco气化炉膛分成三个模拟区域,即燃烧区、回流区和管流区,分别对各区运用质量守恒和能量守恒方程,建立了过程仿

氯气生产工艺流程图

氯气生产安全 氯(Cl)是化学元素之一。通常所说的氯,是指分子氯(Cl2)而言的,分子氯由约76%的氯-35和24%的氯-37构成。气态氯称为氯气,液态氯称为液氯。氯是最重要的基本化工原料之一,用途极广。 生产工艺氯的工业生产方法是电解食盐水。当前流行的工艺是隔膜法电解和离子膜法电解。原盐经溶解、沉降分离出杂质并制成饱和精盐水,通入隔膜电解槽(或离子膜电解槽),在直流电作用下发生电解,在槽的阳极室生成氯气,阴极室内生成碱液和氢气(见图1隔膜法盐水电解工艺流程图),生产是连续进行的。 图1 隔膜法盐水电解工艺流程 由于氯气输送贮存困难,而氯气易于液化,液氯贮存和长程运输又比氯气方便得多,所以液氯常以很大规模生产,有低压、中压、高压三种液化工艺(见图2液氯生产工艺流程图)。

图2 液氯生产工艺流程 职业危害液氯的沸点是-33.97℃,氯气的相对密度是2.485(空气=1)。因此,液氯一旦大量泄漏,会迅速蒸发形成低温氯气云团并低空漂移、扩散,对人和环境产生灾难性的后果。 中毒——中毒是氯气生产最主要的职业危害。氯气是强烈刺激性气体,属高毒类。我国卫生标准规定的最高容许浓度为1mg/m3。氯气对人有急性毒性和慢性影响,但未见致畸、致突变和致癌的报道。人对氯耐受的个体差异主要反映在低浓度阶段,高浓度长时间接触无一例外地会造成严重伤亡。 氯气的急性毒性:眼及上呼吸道刺激反应一般于24小时内消退;轻度中毒主要表现为支气管炎或支气管周围炎;中度中毒可有支气管肺炎、间质性肺水肿或局限的肺泡性肺水肿;重度中毒则引起广泛、弥漫性肺炎或肺泡性肺水肿、咯大量白色或粉红色泡沫痰、呼吸困难、明显紫绀、窒息、昏迷可出现气胸、纵膈气肿等并发症,甚至猝死。氯气对人的急性毒性见下表。 氯气的慢性影响:在含氯不高于7.5mg/m3的大气环境中长期工作,一部分人中可有早期气道阻塞性病变倾向,慢性支气管炎发病增加;个别人中可有哮喘发作、肺气肿、神经衰弱综合征或伴有胃炎症状,但无生命危险,也不会因而升高死亡率;皮肤暴露部位可有灼热发痒感,往往发生氯痤疮;有的还可发生牙齿酸蚀症。 爆炸——在空气中氯不会自行燃烧、爆炸,但它是强氧化剂,像氧一样可以助燃。还原

LNG气化站设计

LNG气化站工艺设计与运行管理 LNG(液化天然气)已成为目前无法使用管输天然气供气城市的主要气源或过渡气源,也是许多使用管输天然气供气城市的补充气源或调峰气源。LNG气化站凭借其建设周期短以及能迅速满足用气市场需求的优势,已逐渐在我国东南沿海众多经济发达、能源紧缺的中小城市建成,成为永久供气设施或管输天然气到达前的过渡供气设施。国内LNG供气技术正处于发展和完善阶段,本文拟以近年东南沿海建设的部分LNG气化站为例,对其工艺流程、设计与运行管理进行探讨。 1 LNG气化站工艺流程 1.1 LNG卸车工艺 LNG通过公路槽车或罐式集装箱车从LNG液化工厂运抵用气城市LNG气化站,利用槽车上的空温式升压气化器对槽车储罐进行升压(或通过站内设置的卸车增压气化器对罐式集装箱车进行升压),使槽车与LNG储罐之间形成一定的压差,利用此压差将槽车中的LNG 卸入气化站储罐内。卸车结束时,通过卸车台气相管道回收槽车中的气相天然气。 卸车时,为防止LNG储罐内压力升高而影响卸车速度,当槽车中的LNG温度低于储罐中LNG的温度时,采用上进液方式。槽车中的低温LNG通过储罐上进液管喷嘴以喷淋状态进入储罐,将部分气体冷却为液体而降低罐内压力,使卸车得以顺利进行。若槽车中的

LNG温度高于储罐中LNG的温度时,采用下进液方式,高温LNG 由下进液口进入储罐,与罐内低温LNG混合而降温,避免高温LNG 由上进液口进入罐内蒸发而升高罐内压力导致卸车困难。实际操作中,由于目前LNG气源地距用气城市较远,长途运输到达用气城市时,槽车内的LNG温度通常高于气化站储罐中LNG的温度,只能采用下进液方式。所以除首次充装LNG时采用上进液方式外,正常卸槽车时基本都采用下进液方式。 为防止卸车时急冷产生较大的温差应力损坏管道或影响卸车速度,每次卸车前都应当用储罐中的LNG对卸车管道进行预冷。同时应防止快速开启或关闭阀门使LNG的流速突然改变而产生液击损坏管道。 1.2 LNG气化站流程与储罐自动增压 ①LNG气化站流程 LNG气化站的工艺流程见图1。 图1 城市LNG气化站工艺流程 ②储罐自动增压与LNG气化

LNG气化站工艺流程

LNG气化站工艺流程 LNG卸车工艺 系统:EAG系统安全放散气体 BOG系统蒸发气体 LNG系统液态气态 LNG通过公路槽车或罐式集装箱车从LNG液化工厂运抵用气城市LNG气化站,利用槽车上的空温式升压气化器对槽车储罐进行升压(或通过站内设臵的卸车增压气化器对罐式集装箱车进行升压),使槽车与LNG储罐之间形成一定的压差,利用此压差将槽车中的LNG卸入气化站储罐内。卸车结束时,通过卸车台气相管道回收槽车中的气相天然气。 卸车时,为防止LNG储罐内压力升高而影响卸车速度,当槽车中的LNG温度低于储罐中LNG的温度时,采用上进液方式。槽车中的低温LNG通过储罐上进液管喷嘴以喷淋状态进入储罐,将部分气体冷却为液体而降低罐内压力,使卸车得以顺利进行。若槽车中的LNG温度高于储罐中LNG

的温度时,采用下进液方式,高温LNG由下进液口进入储罐,与罐内低温LNG混合而降温,避免高温LNG由上进液口进入罐内蒸发而升高罐内压力导致卸车困难。实际操作中,由于目前LNG气源地距用气城市较远,长途运输到达用气城市时,槽车内的LNG温度通常高于气化站储罐中LNG的温度,只能采用下进液方式。所以除首次充装LNG 时采用上进液方式外,正常卸槽车时基本都采用下进液方式。 为防止卸车时急冷产生较大的温差应力损坏管道或影响卸车速度,每次卸车前都应当用储罐中的LNG对卸车管道进行预冷。同时应防止快速开启或关闭阀门使LNG的流速突然改变而产生液击损坏管道。 1.2 LNG气化站流程与储罐自动增压 ①LNG气化站流程 LNG气化站的工艺流程见图1。

图1 城市LNG气化站工艺流程 ②储罐自动增压与LNG气化 靠压力推动,LNG从储罐流向空温式气化器,气化为气态天然气后供应用户。随着储罐内LNG的流出,罐内压力不断降低,LNG出罐速度逐渐变慢直至停止。因此,正常供气操作中必须不断向储罐补充气体,将罐内压力维持在一定范围内,才能使LNG气化过程持续下去。储罐的增压是利用自动增压调节阀和自增压空温式气化器实现的。当储罐内压力低于自动增压阀的设定开启值时,自动增压阀打开,储

液氯汽化器使用说明书样本

液氯汽化器使用说 明书

液氯蒸发器装置 使用说明书 苏州华德气体设备有限公司服务热线: 69370785

在线服务热线:QQ 前言 本说明书依据GB/9969.1-1998工业产品使用说明书总则而编制。 使用操作本系列设备前,必须熟读并理解说明书的内容及安全注意事项。防止出人身事故及安全隐患! 贵公司现购买了我公司100型设备,谢谢惠顾。请按本说明书中所要求的规范进行操作。 本说明书适合于同系列设备设计更改后但工艺流程不变或技术指标不变的产品。若有改动,恕不另行通知。 特别声明:我公司只负责对汽化器系统内由我公司提供的产品进行保修, 不承担由于汽化器装置损坏而造成的用户其它损失的连带赔偿责任。 一、概述 此汽化器是经过热水与低温液态气体进行热交换,从而使低温液态气体气化成气态气体的一种设备。它适用的介质

液氯。此汽化器是针对于大型工业业单位,在热水、蒸气或电力充分条件下,采用此汽化器更能充分保证换热效率,而且结构紧凑占地小,价格低等具多优点。 蒸发器及换热器为优质材质,能够抵御氯气腐蚀,保证设备正产运转。宽裕的热热面积能够保证液氯的充分汽化。具有低温高温低水位连锁报警。 二、液氯汽化器的原理 该蒸汽加热器系列液氯汽化器主要由盘管和加热器两部分组成,盘管式蒸汽加热器位于汽化器的侧面,浸没在水中。电加热器加热汽化器筒体内的水,使之稳定在设定的范围内(一般为40-70±2.5℃根据需要压力调节温度,水温越高,氯气压力就越高)。液氯则经过过滤器后由汽化内器碳钢盘管经过,吸收温水中的热量后汽化并过热,避免三氯化氮集聚,经过氯气缓冲器脱去雾滴后输入后方管网。 水温加热控制是由温控器经过温度热电偶反馈进行控制,根据检测到的水温信号传到控制系统,再用控制系统反馈出控制信号调节加热器,此种控制反应速度快,且能根据水温

氯碱生产工艺流程(1)

氯碱生产工艺流程 氯碱系统是由电解,盐水,氯氢,液氯,冷冻,盐酸,漂液,蒸发,循环水组成的系统。其主要流程是盐水生产的精盐水经电解生成主要成分是氢氧化钠,NaCl的电解液和Cl2,H2三种物质。电解液由蒸发经浓缩,并分离其中的NaCl,加水溶解后供盐水工序生产精盐水用。氢氧化钠经冷却沉降后,送成品桶作为成品销售。Cl2在氯氢工序通过洗涤冷却,干燥,压缩输送到液氯,盐酸,PVC,三氯氢硅。氯碱片区主要是送液氯和盐酸。Cl2在液氯经冷冻送来的-35℃冷冻盐水液化为液氯,液氯尾气送盐酸和漂液生产盐酸和漂液用。H2是经氯氢工序洗涤冷却,压缩输送到PVC,三氯氢硅,盐酸。氯碱片区送盐酸,在合成炉与Cl2燃烧生成氯化H2体,经水吸收后生成成品盐酸供销售出售。液氯尾气在漂液生产池中与石灰水生成漂液供销售出售。 氯碱车间工艺流程简述 一.氯碱车间基本概况 电解工艺流程简图: 直流电 H2 冷凝水 2.氯处理工序工艺流程简述: 电解生产70-85℃的湿Cl2,经Cl2洗涤塔用工业水洗涤后,进入Ⅰ段钛冷却器用工业水冷却,再进入Ⅱ段钛冷却器用+5℃盐水进一步冷却到12-15℃,然后进入泡沫干燥塔、泡罩塔用硫酸干燥,干燥后的Cl2经过酸雾捕集器后用Cl2压缩机压缩输送到各用氯岗位。 Cl2处理工艺流程简图: 电解来湿Cl2

处理工艺流程简述: 电解生产80℃的湿H2经Ⅰ段、Ⅱ段H2洗涤塔用工业水洗涤后,送H2压缩机加压后经过Ⅰ段H2冷却器用工业水对其进行冷却,再进入Ⅱ段H2冷却器用+5℃盐水进行冷却到12℃,经过水捕雾器进入H2分配台至各用氢单位。 H2处理工艺流程简图: 膜过滤盐水工艺流程简述:

50万吨年煤气化生产工艺

咸阳职业技术学院生化工程系毕业论文(设计) 50wt/年煤气化工艺设计 1.引言 煤是由古代植物转变而来的大分子有机化合物。我国煤炭储量丰富,分布面广,品种齐全。据中国第二次煤田预测资料,埋深在1000m以浅的煤炭总资源量为2.6万亿t。其中大别山—秦岭—昆仑山一线以北地区资源量约2.45万亿t,占全国总资源量的94%;其余的广大地区仅占6%左右。其中新疆、内蒙古、山西和陕西等四省区占全国资源总量的81.3%,东北三省占 1.6%,华东七省占2.8%,江南九省占1.6%。 煤气化是煤炭的一个热化学加工过程,它是以煤或煤焦原料,以氧气(空气或富氧)、水蒸气或氢气等作气化剂,在高温条件下通过化学反应将煤或煤焦中的可燃部分转化为可燃性的气体的过程。气化时所得的可燃性气体称为煤气,所用的设备称为煤气发生炉。 煤气化技术开发较早,在20世纪20年代,世界上就有了常压固定层煤气发生炉。20世纪30年代至50年代,用于煤气化的加压固定床鲁奇炉、常压温克勒沸腾炉和常压气流床K-T炉先后实现了工业化,这批煤气化炉型一般称为第一代煤气化技术。第二代煤气化技术开发始于20世纪60年代,由于当时国际上石油和天然气资源开采及利用于制取合成气技术进步很快,大大降低了制造合成

气的投资和生产成本,导致世界上制取合成气的原料转向了天然气和石油为主,使煤气化新技术开发的进程受阻,20世纪70年代全球出现石油危机后,又促进了煤气化新技术开发工作的进程,到20世纪80年代,开发的煤气化新技术,有的实现了工业化,有的完成了示范厂的试验,具有代表性的炉型有德士古加压水煤浆气化炉、熔渣鲁奇炉、高温温克勒炉(ETIW)及干粉煤加压气化炉等。 近年来国外煤气化技术的开发和发展,有倾向于以煤粉和水煤浆为原料、以高温高压操作的气流床和流化床炉型为主的趋势。 2.煤气化过程 2.1煤气化的定义 煤与氧气或(富氧空气)发生不完全燃烧反应,生成一氧化碳和氢气的过程称为煤气化。煤气化按气化剂可分为水蒸气气化、空气(富氧空气)气化、空气—水蒸气气化和氢气气化;按操作压力分为:常压气化和加压气化。由于加压气化具有生产强度高,对燃气输配和后续化学加工具有明显的经济性等优点。所以近代气化技术十分注重加压气化技术的开发。目前,将气化压力在P>2MPa 情况下的气化,统称为加压气化技术;按残渣排出形式可分为固态排渣和液态排渣。气化残渣以固体形态排出气化炉外的称固态排渣。气化残渣以液态方式排出经急冷后变成熔渣排出气化炉外的称液态排渣;按加热方式、原料粒度、汽化程度等还有多种分类方法。常用的是按气化炉内煤料与气化剂的接触方式区分,主要有固定床气化、流化床气化、气流床气化和熔浴床床气化。 2.2 主要反应 煤的气化包括煤的热解和煤的气化反应两部分。煤在加热时会发生一系列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气化炉中的气化反应,是一个十分复杂的体系,这里所讨论的气化反应主要是指煤中的碳与气化剂中的氧气、水蒸汽和氢气的反应,也包括碳与反应产物之间进行的反应。 习惯上将气化反应分为三种类型:碳—氧之间的反应、水蒸汽分解反应和甲烷生产反应。 2.2.1碳—氧间的反应 碳与氧之间的反应有: C+O2=CO2(1)

煤气化制甲醇工艺流程

煤气化制甲醇工艺流程 1 煤制甲醇工艺 气化 a)煤浆制备 由煤运系统送来的原料煤干基(<25mm)或焦送至煤贮斗,经称重给料机控制输送量送入棒磨机,加入一定量的水,物料在棒磨机中进行湿法磨煤。为了控制煤浆粘度及保持煤浆的稳定性加入添加剂,为了调整煤浆的PH值,加入碱液。出棒磨机的煤浆浓度约65%,排入磨煤机出口槽,经出口槽泵加压后送至气化工段煤浆槽。煤浆制备首先要将煤焦磨细,再制备成约65%的煤浆。磨煤采用湿法,可防止粉尘飞扬,环境好。用于煤浆气化的磨机现在有两种,棒磨机与球磨机;棒磨机与球磨机相比,棒磨机磨出的煤浆粒度均匀,筛下物少。煤浆制备能力需和气化炉相匹配,本项目拟选用三台棒磨机,单台磨机处理干煤量43~ 53t/h,可满足60万t/a甲醇的需要。 为了降低煤浆粘度,使煤浆具有良好的流动性,需加入添加剂,初步选择木质磺酸类添加剂。 煤浆气化需调整浆的PH值在6~8,可用稀氨水或碱液,稀氨水易挥发出氨,氨气对人体有害,污染空气,故本项目拟采用碱液调整煤浆的PH值,碱液初步采用42%的浓度。 为了节约水源,净化排出的含少量甲醇的废水及甲醇精馏废水均可作为磨浆水。 b)气化 在本工段,煤浆与氧进行部分氧化反应制得粗合成气。 煤浆由煤浆槽经煤浆加压泵加压后连同空分送来的高压氧通过烧咀进入气化炉,在气化炉中煤浆与氧发生如下主要反应: CmHnSr+m/2O2—→mCO+(n/2-r)H2+rH2S CO+H2O—→H2+CO2 反应在6.5MPa(G)、1350~1400℃下进行。 气化反应在气化炉反应段瞬间完成,生成CO、H2、CO2、H2O和少量CH4、H2S等气体。 离开气化炉反应段的热气体和熔渣进入激冷室水浴,被水淬冷后温度降低并被水蒸汽饱和后出气化炉;气体经文丘里洗涤器、碳洗塔洗涤除尘冷却后送至变换工段。 气化炉反应中生成的熔渣进入激冷室水浴后被分离出来,排入锁斗,定时排入渣池,由扒渣机捞出后装车外运。 气化炉及碳洗塔等排出的洗涤水(称为黑水)送往灰水处理。 c)灰水处理 本工段将气化来的黑水进行渣水分离,处理后的水循环使用。 从气化炉和碳洗塔排出的高温黑水分别进入各自的高压闪蒸器,经高压闪蒸浓缩后的黑水混合,经低压、两级真空闪蒸被浓缩后进入澄清槽,水中加入絮凝剂使其加速沉淀。澄清槽底部的细渣浆经泵抽出送往过滤机给料槽,经由过滤机给料泵加压后送至真空过滤机脱水,渣饼由汽车拉出厂外。 闪蒸出的高压气体经过灰水加热器回收热量之后,通过气液分离器分离掉冷凝液,然后进入变换工段汽提塔。 闪蒸出的低压气体直接送至洗涤塔给料槽,澄清槽上部清水溢流至灰水槽,由灰水泵分别送至洗涤塔给料槽、气化锁斗、磨煤水槽,少量灰水作为废水排往废水处理。 洗涤塔给料槽的水经给料泵加压后与高压闪蒸器排出的高温气体换热后送碳洗塔循环

液氯气化工艺流程

液氯气化工艺及计算一、工艺流程: 本工艺分为共三部分:液氯储槽进料部分,液氯气化部分,废气处理部分。现分述如下:(一)、液氯储槽进料部分: 1、首先确认槽车泄料口、尾气接口及氮气接口连接完毕,以氮气试压至,确认连接点有无泄漏。 2、在确认连接点无泄漏的情况下,管道泄压。检查槽车与储罐压力,确保槽车与储罐压力差值在~范围内,如槽车压力低,可采取槽车用氮气加压,或储罐泄压的方式进行处理(注:槽车压力大于储罐压力)。 3、在确认槽车与储罐压力、压差无误的情况下,打开储罐进料阀、槽车泄料阀开始进料。在进料过程中注意保持槽车与储罐的压差值,如压差过小可暂停进料,按2中所述进行处理后,才可进行过料。同时在槽车与储罐的打压泄压过程中,槽车与储罐压力不得超过,同时不得低于MPa。 4、在槽车泄料过程完毕后,关闭槽车泄料阀,以氮气向储罐方向压料,完毕后关闭储罐进料阀,打开槽车进料阀,以氮气向槽车方向压料,完毕后关闭槽车泄料阀。注意在压料过程中,操作压力不得超过储罐规定压力,同时在操作阀门过程中,一定要缓慢进行。 5、压料完毕后,缓慢开启尾气阀做抽空处理,同时开启氮气阀置换,分析检测合格后方可拆开泄料阀,完成槽车泄料操作。 (二)、液氯气化部分: 1、液氯气化器采用热水循环加热,热水槽循环水依靠外接软化水补充,并控制一定液位(2/3)。循化水依靠外接蒸汽管道加热,并且水温控制在40~45℃范围内。热水循环罐通过底部排污口定期排污。 2、液氯储槽中的液氯依靠液下泵送至液氯气化器内,液下泵出口压力控制在左右,依靠液位传感器传输信号调节进料量,维持气化器中液位在2/3左右。气化器通过离心泵送来的循环热水加热使液氯转化为气体,通过气化器上的压力传感器调节进水流量,来调节蒸发量使气化器压力稳定在左右。 气化器通过底部排污口定期排污至废气缓冲罐内,严格控制汽化器中三氯化氮含量不超过50g/l。 3、从气化器出口排出的氯气通过调节法进入氯气缓冲罐,为防止氯气夹带液氯影响后系统操作安全,氯气缓冲罐采用加套式,加套内通以热水保温加热(40~45℃),使带入的液氯完全气化,氯气缓冲罐压力通过进口调节阀控制()。 从氯气缓冲罐出口排出的氯气送至氯化氢合成工序。 4、液氯气化器排污操作: a、将气化器液位控制在30%,压力泄至左右,再向中间排污罐排料。 b、排料完毕后,关闭气化器排污阀,以氮气给中间排污罐打压至,然后缓慢向残氯吸收罐过料,残氯以15%稀碱液缓慢吸收,稀碱液通过外置冷却器换热,保证吸收罐温度≤40℃,压力≤,尾气排至废气处理塔。 c、残液处理过程中,及时监测吸收碱液中的含碱量,当碱液低于2%含量是及时更换碱液。(三)、尾气处理部分: 1、本工序槽车泄料,储罐进料,设备管道泄压、液下泵氮气密封、设备排污,设备检修置换等含氯废气均排至废气缓冲罐内,废气经废气处理塔经碱液吸收后,由塔顶风机抽出排至大气,风机进口压力稳定在。 2、碱液经由碱液高位槽定量放至循环罐内,向碱液循环罐加入定量水,开碱液循环泵打循环混合碱液。分析检测混合碱液浓度达10~15%时,停止加水。开启碱液循环泵,向废气处理塔输送碱液吸收系统所排含氯废气。定时分析检测循环液中碱含量及次氯酸钠含量,当碱含量达到PH 值为8~10时,将碱液循环切换至另一碱液循环罐继续吸收含氯废气。 3、将转化为次氯酸钠溶液的吸收液泵送至次氯酸钠高位槽外售。

液氯生产工艺选择

液氯生产工艺选择 【摘要】简述液氯生产过程,介绍了氯气液化方式、输送方式、计量方式的选择以及生产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关键词】氯气;液氯;液化;液位计;流量计;安全阀 1液化方式 气体液化的条件有两条:①降温:把温度至少降低到一定的数值,即称为临界温度tc。②增压:在临界温度使气体液化所必须的最小压力称为该气体的临界压力Pc。 氯气的临界温度tc=144℃,临界压力Pc=76.1大气压。也就是说,只要低于144℃,在某一温度下,必有一个对应的压力可以使氯气液化。 由于氯的液化温度与氯压力成单值函数关系,因此在工业上采用三种不同的氯气压力生产液氯。 ①高压法:氯压力在1.4~1.6MPa(表压),液化温度30~50℃。 ②中压法:氯压力在0.2~0.4 MPa(表压),液化温度0~10℃。 ③低压法:氯压力在1.5MPa(表压)左右,液化温度-30℃左右。 以上三种生产方法,以低压法操作最繁琐,能耗最高。随着氯气压力的升高,能耗也相应的减少,但同时对设备的要求也越高,安全隐患也越大。 氯气压力越高氯气液化越容易,当氯气压力上升到1MPa以上时,用普通的冷却水就可以将氯气液化,也就不需要冷冻装置,因此高压法的节能效果自然就十分明显了。随着设备能力的提高,将来氯碱企业采用高压法的会越来越多。但在冬季东北地区气温低,当环境温度达到-25℃时,氯气压力只要在0.15MPa(表压)以上就会在管路中液化,直至液体完全封住管路造成氯气无法在管路中流动,造成全系统停车。因此在中国北方的城市还不宜使用高压法和中压法生产液氯,而是采用低压法。 1.1氨-氯化钙盐水冷冻法 我国以前采用的液氯生产工艺大部分为低压法(氨-氯化钙盐水冷冻法)。干燥氯气进入液化槽的氯冷凝器,与槽内-10℃~-25℃的氯化钙盐水进行间接换热后冷凝成气/液混合物进入分离器,液氯由底部出口管流出,进入液氯储槽,没有冷凝下来的含氯尾气送下一工序。 气氯冷凝的传热过程为:气氯将热量传给氯化钙水溶液,氯化钙水溶液再将热量传给液氨,液氨吸热蒸发气化以供给气氯液化时所需的冷量,氯化钙溶液则在氯冷凝器之间循环以传递冷量。液氨蒸发成气氨进集氨器,经压缩机、油冷却器,然后进入氨冷凝器冷凝成液氨,又经分配台节流分配到各液化槽作再次循环。 1.2氟利昂冷冻法 近年来由于设备的改进,一些企业制造液氯的方法逐渐由低压法向中低压方向发展,生产综合能耗也随之明显下降。现在一般都采用氟利昂冷冻工艺替代氨-氯化钙盐水冷冻法生产液氯。其生产流程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为氟利昂冷冻机组制冷过程,一部分为氯气液化过程。

德士古煤气化工艺和炉型的选择

德士古煤气化工艺和炉型的选择 2008-02-24 09:27 以合成氨为例,使用人然气为原料的合成氨产量约占世界总产量的700}0。美国和前苏联两大人然气生产国以人然气为原料的合成氨和甲醇约占其木国总产量的90%以上,我国与世界情祝略有不同,人然气价格高,比中东高出4- 8倍,药为美国的1. 2- 1. 5倍,而其产量仅为美国的1/20,原苏联的1/ 30。因此,在利用和开采上都受到一定限制。我国煤炭资源丰富,日‘煤炭产地价格便宜,如山西、内蒙占、陕西几大煤炭产地,同等热值的煤价仅为世界煤价的2/ 3。以煤为原料民合成气生产己有150年的历史,选择适宜煤炭气化技术,不仅是有效地利用煤炭资源的重要途径,也是其工艺是否经济合理的关键环节。 1煤气化工艺的选择 以煤为原料制取合成氨原料气的技术主要有4种:德士占水煤浆气化、谢尔粉煤气化、鲁奇碎煤气化和 U G1常压气化。 U Gl常压气化技术成熟,工艺可靠,但必须使用无烟块煤,设备能力低,二废量大等缺点,不能满足大型化的要求。鲁奇气化技术虽然技术成,在我国已有大型化装置运转,但其最大缺点是气化温度低,产生的苯、酚、焦汕、废水等有害物质难以处理,污染大,原料可利用率低,粗合成气中甲烷含量高, 只适于作城市煤气,不宜作合成气。 谢尔干粉煤气化技术,虽然炭转化率高,有效气体成分高,水冷壁寿命为25年,喷嘴设计寿命为1年;但山于是干粉进料,气化压力不能太高,操作有一定难度,目前世界上工业装置只有1套生产粗煤气用于联合循环发电,另外该技术全而依赖进口,关键设备}+}内不能制造,技术支撑率较低, 用于生产合成气风险较大。 德士占水煤浆气化技术除氧耗高外,有如卜特点:①中一台炉处理煤量大,生产能力高;C气化压力高,合成气压缩功耗省,合成氨能耗低;C有效气(co+ Hz)含量高,适于作合成气;}k的适应性宽,可利用粉煤,原料利用率高;墓艺废量小,污染环境轻,废渣可做水泥原料;⑧国内已有4套装置运行,可借鉴的生产管理经验多;7科研部门已掌握了该技术,技术支撑率高,大部分设备国内能制造,设备能国产化。德士占 的最大缺点是,烧 嘴寿命短为45 d,但国内史换时间仅为4h,耐火砖每年需史换1次,史换时间为45 d,在两台气化炉生产,不考虑备用炉卜检修期内基木上能保持生产的进行。 鉴于德士占有以上特点,新建大型合成氨国产化工程气化部分采用德士占水煤浆气化技术。 2气化压力的选择 对于德士占水煤浆技术采用4. OMYa和6. 5 MYa两种工艺,气化消耗、采用6. 5 MYa气化具有 以卜优点: 1)气化压力高,煤气中有效气量略有卜降,氧气用量、原料煤消耗略有增加,增减幅度小于0. 20}0 ,影响甚微。但气化反应是体积增大的反应,压缩1. 0m3的氧气,相当于压缩3. 1 m3的煤气效果,可见提高操作压力可节省压缩功,还可缩小设备体积,使布置史为紧凑。 2) 6. 5 MPa气化时气化炉为2台,而4. OMPa气化为3台,后者设备增加17台,不仅增加了设备 投资,而I I.增加了日常维护管理的作业量。

气化装置工艺流程叙述

气化装置工艺流程叙述 (1)磨煤及干燥单元(1500 单元) 来自原料煤贮仓的碎煤由称重给煤机按给定量加入到磨煤机内,被轧辊在磨盘上磨成粉状,并由高温惰性气体烘干。高温惰性气体来自惰性气体发生器。惰性气体进入磨煤机进口时温度为150,250? ,离开磨煤机时温度为100,120?。惰性气体将碾磨后的粉煤输送到磨煤机上部的旋转分级筛,筛出的粗颗粒返回到磨盘重新碾磨。出磨煤机的合格粉煤由惰性气体输送入粉煤袋式过滤器进行分离后,粉煤经旋转卸料阀、纤维分离器、及粉煤螺旋输送机送至粉煤贮罐,分离出的惰性气体小部分(约20%)排放至大气,剩余部分(约80%)经循环风机进入惰性气体发生器加热后循环使用。惰性气体发生器的燃料气正常情况下由老厂提供,并用燃烧空气鼓风机提供助燃空气。在粉煤袋式过滤器下游监测惰性气体露点,稀释氮气由稀释风机加入,以保证系统内惰性气体露点在要求的范围内。 磨煤及干燥单元设有四条生产线,每条线的处理能力满足单台气化炉100,负荷,采用三开一备的操作方式。 磨煤及干燥单元主要控制煤的颗粒尺寸(粒径分布)和粉煤的水分含量(v5%wt)。粉煤的典型粒径分布为: 1)颗粒尺寸?90卩m占90%(重量); 2)颗粒尺寸?5卩m占10%(重量)。 (2)煤加压及进煤单元(1600 单元) 煤加压及进煤单元设有三条生产线,对应三条气化及合成气洗涤生产线,该单元采用锁斗来完成粉煤的连续加压及输送。 在一次加料过程中,常压粉煤贮罐内的粉煤通过重力作用进入粉煤锁斗。粉煤锁斗内充满粉煤后,即与粉煤贮罐及所有低压设备隔离,然后进行加压,当其压力 升至与粉煤给料罐压力相同时,且粉煤给料罐内的料位降低到足以接收一批粉煤时,打开粉煤锁斗与粉煤给料罐之间平衡阀门进行压力平衡,然后依次打开粉煤锁斗和粉煤给料罐之间的两个切断阀,粉煤通过重力作用进入粉煤给料罐。粉煤锁斗卸料完成后,通过将气体排放至粉煤贮罐过滤器进行泄压,泄压完成后 重新与粉煤贮罐经压力平衡后联通,此时,一次加料完成。 粉煤锁斗加压是通过充入高压氮气完成的,高压氮气经充气锥、充气笛管、管道充气器和锁斗高压氮气过滤器进入粉煤锁斗。为了保证到烧嘴的煤流量的稳定,在粉煤给料罐和气化炉之间通过控制粉煤给料罐的压力保持一个恒定的压差,此压差的设定值根据气化炉的负荷确定。 (3)气化及合成气洗涤单元(1700 单元)

液氯气化工艺流程

液氯气化工艺及计算 一、工艺流程: 本工艺分为共三部分:液氯储槽进料部分,液氯气化部分,废气处理部分。现分述如下:(一)、液氯储槽进料部分: 1、首先确认槽车泄料口、尾气接口及氮气接口连接完毕,以氮气试压至0.70MPa,确认连接点有无泄漏。 2、在确认连接点无泄漏的情况下,管道泄压。检查槽车与储罐压力,确保槽车与储罐压力差值在0.15~0.20MPa范围内,如槽车压力低,可采取槽车用氮气加压,或储罐泄压的方式进行处理(注:槽车压力大于储罐压力)。 3、在确认槽车与储罐压力、压差无误的情况下,打开储罐进料阀、槽车泄料阀开始进料。在进料过程中注意保持槽车与储罐的压差值,如压差过小可暂停进料,按2中所述进行处理后,才可进行过料。同时在槽车与储罐的打压泄压过程中,槽车与储罐压力不得超过0.65MPa,同时不得低于0.05 MPa。 4、在槽车泄料过程完毕后,关闭槽车泄料阀,以氮气向储罐方向压料,完毕后关闭储罐进料阀,打开槽车进料阀,以氮气向槽车方向压料,完毕后关闭槽车泄料阀。注意在压料过程中,操作压力不得超过储罐规定压力,同时在操作阀门过程中,一定要缓慢进行。 5、压料完毕后,缓慢开启尾气阀做抽空处理,同时开启氮气阀置换,分析检测合格后方可拆开泄料阀,完成槽车泄料操作。 (二)、液氯气化部分: 1、液氯气化器采用热水循环加热,热水槽循环水依靠外接软化水补充,并控制一定液位(2/3)。循化水依靠外接蒸汽管道加热,并且水温控制在40~45℃范围内。热水循环罐通过底部排污口定期排污。 2、液氯储槽中的液氯依靠液下泵送至液氯气化器内,液下泵出口压力控制在0.65MPa左右,依靠液位传感器传输信号调节进料量,维持气化器中液位在2/3左右。气化器通过离心泵送来的循环热水加热使液氯转化为气体,通过气化器上的压力传感器调节进水流量,来调节蒸发量使气化器压力稳定在0.6MPa左右。 气化器通过底部排污口定期排污至废气缓冲罐内,严格控制汽化器中三氯化氮含量不超过50g/l。 3、从气化器出口排出的氯气通过调节法进入氯气缓冲罐,为防止氯气夹带液氯影响后系统操作安全,氯气缓冲罐采用加套式,加套内通以热水保温加热(40~45℃),使带入的液氯完全气化,氯气缓冲罐压力通过进口调节阀控制(0.6MPa)。 从氯气缓冲罐出口排出的氯气送至氯化氢合成工序。 4、液氯气化器排污操作: a、将气化器液位控制在30%,压力泄至0.2MPa左右,再向中间排污罐排料。 b、排料完毕后,关闭气化器排污阀,以氮气给中间排污罐打压至0.15MPa,然后缓慢向残氯吸收罐过料,残氯以15%稀碱液缓慢吸收,稀碱液通过外置冷却器换热,保证吸收罐温度≤40℃,压力≤0.02MPa,尾气排至废气处理塔。 c、残液处理过程中,及时监测吸收碱液中的含碱量,当碱液低于2%含量是及时更换碱液。(三)、尾气处理部分: 1、本工序槽车泄料,储罐进料,设备管道泄压、液下泵氮气密封、设备排污,设备检修置换等含氯废气均排至废气缓冲罐内,废气经废气处理塔经碱液吸收后,由塔顶风机抽出排至大气,风机进口压力稳定在-3.5Kpa。 2、碱液经由碱液高位槽定量放至循环罐内,向碱液循环罐加入定量水,开碱液循环泵打循环混合碱液。分析检测混合碱液浓度达10~15%时,停止加水。开启碱液循环泵,向废气处

2021氯气的安全生产技术

2021氯气的安全生产技术 Security technology is an industry that uses security technology to provide security services to society. Systematic design, service and management. ( 安全管理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 编号:AQ-SN-0072

2021氯气的安全生产技术 氯(Cl)是化学元素之一。通常所说的氯,是指分子氯(Cl2)而言的,分子氯由约76%的氯-35和24%的氯-37构成。气态氯称为氯气,液态氯称为液氯。氯是最重要的基本化工原料之一,用途极广。 生产工艺氯的工业生产方法是电解食盐水。当前流行的工艺是隔膜法电解和离子膜法电解。原盐经溶解、沉降分离出杂质并制成饱和精盐水,通入隔膜电解槽(或离子膜电解槽),在直流电作用下发生电解,在槽的阳极室生成氯气,阴极室内生成碱液和氢气(见图1隔膜法盐水电解工艺流程图),生产是连续进行的。 图1隔膜法盐水电解工艺流程 由于氯气输送贮存困难,而氯气易于液化,液氯贮存和长程运输又比氯气方便得多,所以液氯常以很大规模生产,有低压、中压、高压三种液化工艺(见图2液氯生产工艺流程图)。

图2液氯生产工艺流程 职业危害液氯的沸点是-33.97℃,氯气的相对密度是2.485(空气=1)。因此,液氯一旦大量泄漏,会迅速蒸发形成低温氯气云团并低空漂移、扩散,对人和环境产生灾难性的后果。 中毒——中毒是氯气生产最主要的职业危害。氯气是强烈刺激性气体,属高毒类。我国卫生标准规定的最高容许浓度为1mg/m3。氯气对人有急性毒性和慢性影响,但未见致畸、致突变和致癌的报道。人对氯耐受的个体差异主要反映在低浓度阶段,高浓度长时间接触无一例外地会造成严重伤亡。 氯气的急性毒性:眼及上呼吸道刺激反应一般于24小时内消退;轻度中毒主要表现为支气管炎或支气管周围炎;中度中毒可有支气管肺炎、间质性肺水肿或局限的肺泡性肺水肿;重度中毒则引起广泛、弥漫性肺炎或肺泡性肺水肿、咯大量白色或粉红色泡沫痰、呼吸困难、明显紫绀、窒息、昏迷可出现气胸、纵膈气肿等并发症,甚至猝死。氯气对人的急性毒性见下表。 氯气的慢性影响:在含氯不高于7.5mg/m3的大气环境中长期工

液氯气化工艺流程

液氯气化工艺及计算 一、工艺流程:本工艺分为共三部分:液氯储槽进料部分,液氯气化部分,废气处理部分。现分述如下:(一)、液氯储槽进料部分: 1、首先确认槽车泄料口、尾气接口及氮气接口连接完毕,以氮气试压至0.70MPa,确认连接点有无泄漏。 2、在确认连接点无泄漏的情况下,管道泄压。检查槽车与储罐压力,确保槽车与储罐压力 差值在0.15~0.20MPa 范围内,如槽车压力低,可采取槽车用氮气加压,或储罐泄压的方式进行处理(注:槽车压力大于储罐压力)。 3、在确认槽车与储罐压力、压差无误的情况下,打开储罐进料阀、槽车泄料阀开始进料。在进料过程中注意保持槽车与储罐的压差值,如压差过小可暂停进料,按2 中所述进行处理后,才可进行过料。同时在槽车与储罐的打压泄压过程中,槽车与储罐压力不得超过 0.65MPa,同时不得低于0.05 MPa。 4、在槽车泄料过程完毕后,关闭槽车泄料阀,以氮气向储罐方向压料,完毕后关闭储罐进 料阀,打开槽车进料阀,以氮气向槽车方向压料,完毕后关闭槽车泄料阀。注意在压料过程中,操作压力不得超过储罐规定压力,同时在操作阀门过程中,一定要缓慢进行。 5、压料完毕后,缓慢开启尾气阀做抽空处理,同时开启氮气阀置换,分析检测合格后方可拆开泄料阀,完成槽车泄料操作。 (二)、液氯气化部分: 1 、液氯气化器采用热水循环加热,热水槽循环水依靠外接软化水补充,并控制一定液位 (2/3)。循化水依靠外接蒸汽管道加热,并且水温控制在40~45 C范围内。热水循环罐通过 底部排污口定期排污。 2、液氯储槽中的液氯依靠液下泵送至液氯气化器内,液下泵出口压力控制在0.65MPa左右, 依靠液位传感器传输信号调节进料量,维持气化器中液位在2/3左右。气化器通过离心泵送来的循环热水加热使液氯转化为气体,通过气化器上的压力传感器调节进水流量,来调节蒸发量使气化器压力稳定在0.6MPa 左右。 气化器通过底部排污口定期排污至废气缓冲罐内,严格控制汽化器中三氯化氮含量不超过 50g/l。 3、从气化器出口排出的氯气通过调节法进入氯气缓冲罐,为防止氯气夹带液氯影响后系统 操作安全,氯气缓冲罐采用加套式,加套内通以热水保温加热(40~45C),使带入的液氯完 全气化,氯气缓冲罐压力通过进口调节阀控制(0.6MPa)。 从氯气缓冲罐出口排出的氯气送至氯化氢合成工序。 4、液氯气化器排污操作: a、将气化器液位控制在30%,压力泄至0.2MPa左右,再向中间排污罐排料。 b、排料完毕后,关闭气化器排污阀,以氮气给中间排污罐打压至0.15MPa,然后缓慢向残氯吸收罐过料,残氯以15%稀碱液缓慢吸收,稀碱液通过外置冷却器换热,保证吸收罐温度 < 40 C,压力w 0.02MPa,尾气排至废气处理塔。 c、残液处理过程中,及时监测吸收碱液中的含碱量,当碱液低于2%含量是及时更换碱液。(三)、尾气处理部分: 1 、本工序槽车泄料,储罐进料,设备管道泄压、液下泵氮气密封、设备排污,设备检修置换等含氯废气均排至废气缓冲罐内,废气经废气处理塔经碱液吸收后,由塔顶风机抽出排至大气,风机进口压力稳定在-3.5Kpa。 2、碱液经由碱液高位槽定量放至循环罐内,向碱液循环罐加入定量水,开碱液循环泵打循环混合碱液。分析检测混合碱液浓度达10~15%时,停止加水。开启碱液循环泵,向废气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