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指派和网络最优化问题(学生版)

网络优化测试题1

网络优化测试题 一. 选择题: 1. 小区选择C1算法跟以下那个因素有关? a. Rxlev_min b. MS_Txpwr_Max c. Rxlev_Access_Min d. BS_Txpwr_Max 2. 为避免因过多跨越LAC的小区重选而造成的SDCCH的阻塞,我们将与该小区有切换关系且与之LAC不同的相邻小区的_______参数提高? a. T3212 b. Cell_Reselect_Hysteresis c. Cell_Reselect_offset d. Rxlev_Access_Min 3. 如果将T3101设置抬高,可能会造成什么影响? a. risk of SDCCH Congestion b. risk of PCH Congestion c. risk of TCH Congestion d. risk of AGCH Congestion 4. ‘Call Proceding’是在以下哪个过程中被用到? a. MOC b. MTC c. Location Update d. Handover 5. 如果一个网络运营商分别有15 MHz的上、下行频宽,那么他可以获得多少个GSM频点 (减去一个保护频点)? a. 600 b. 599 c. 75 d. 74 6. 由于阻挡物而产生的类似阴影效果的无线信号衰落称为: a. 多径衰落 b. 快衰落 c. 慢衰落 d. 路径衰落 7. 1毫瓦与1瓦约相差多少? a. 20 dB b. 30 dB

d. 100 dB 8. 以下哪个现象不存在模拟网,而只存在于数字无线网中? a. 瑞利衰落 b. 拥塞 c. 快衰落 d. 码间干扰 9. 什么是system balance? a. 每个小区可以承载相同数目的用户 b. 网络可以支持不同class的移动台 c. 所有的BTS的发射功率都是同样大小的 d. MS与BTS都在满足其接收灵敏度的条件下工作 10. 假设一个用户在一小时内分别进行了一个两分钟及一个四分钟的通话,那么他在这一小时内产生了多少话务? a. 10 millierlangs b. 50 millierlangs c. 100 millierlangs d. 200 millierlangs 11. 移动台功率控制带来的好处是: a. 延长移动台的电池使用时间 b. 获得更好的Bit Error Rate(BER) c. 获得更高的接收信号强度 d. 获得更好的话音质量 12. Locating是指: a. 在多于一个小区的范围内对手机进行寻呼 b. 选择最佳小区 c. 对移动台进行定位 d. Roaming 13. 天线增益是如何获得的? a. 在天线系统中使用功率放大器 b. 使天线的辐射变得更集中 c. 使用高效率的天馈线 d. 使用低驻波比的设备 14. 无线信号在自由空间的衰落情况是:传播距离每增大一倍,信号强度减小__4倍(6dB)___。 a. 2dB b. 3dB c. 6dB

城中村的网络覆盖与优化

城中村的网络覆盖与优化 城市中的城中村吸引大批外来务工者,一般面积较大,房屋排列紧密,巷道很窄,楼高均在7层左右,所以信号在传播过程中损耗很大,很多地方的信号很弱,甚至出现盲区。目前对城中村的覆盖一直都没有一个比较好的解决方法,而且城中村私装放大器较为严重,对网络的干扰成为各运营商的头等难题。 某地区运营商积极探索,使用分布系统的建设思路解决了城中村信号覆盖难的问题,取得了比较满意的效果。 城中村整体规划 1.数据采集 首先要收集未加装城中村天线的场强、质量测试数据、主导小区、室内损耗数据及模拟测试数据,确定相应的覆盖目标,提出建设需求,在此数据的基础上进行楼宇天线的布放并确定安装位置。 2.信源选取和设备选取 如果有单独的宏站覆盖城中村,那么根据测试数据只需对弱覆盖地区补充覆盖,建议直接耦合村中的基站信号。 当城中村出现大面积弱覆盖,甚至出现盲区时,基于城中村人口纵多,话务量大,以免造成拥塞,不建议直接耦合附近基站信号,而是采用新建信源的方法。 城中村信号覆盖也不建议使用传统直放站进行覆盖,数字射频拉远系统GRRU具有时延校正功能,上行增益比模拟光纤直放站小很多,非常适用一拖多链形、环形、星形、树形和混合型等多种灵活组网的方式。 3.天线选型与布放原则 城中村分布系统覆盖一般使用鞭状天线(图1)和对数周期天线(图2)。

天线的布放可以参考以下原则。 ·街道较窄、楼宇较密、排列规则的等高楼层,建议采用室外状天线布置在楼宇的外墙二层进行覆盖。 ·街道较宽、楼宇较疏、排列不规则的等高楼层,建议采用对数周期天线布置在楼宇的外墙二层进行覆盖。 ·对于有部分较高的楼层,不论街道的宽窄、楼宇的疏密,建议使用对数周期天线从天台配合二层的状天线进行覆盖。 4.分布系统设计原则 GRRU输出功率 GRRU采用60W高性能功放,最大输出功率48dBm。设备的输出功率与载波数有着直接的关系。根据工程经验,建议每增加2个载波减少3dBm进行计算设备的输出功率。 天线口输出功率 城中村分布系统建设采用GRRU光纤拉远的方式建设,由于街道上的信号场强需达到-60dBm至-70dBm,村内建筑物1至3层室内区域场强不应少于-90dBm,因此对天线口的输出功率要求非常高。 经过推算,建议一台远端GRRU所带的天线数为4-5副,所覆盖的范围为9-10栋楼宇,并且一台远端GRRU所连接的天线尽量安装在一栋楼上,便于选址。 根据以上分析以及天线的布放原则,下面是几种城中村的布放模型。

NB-IoT网络覆盖测试优化指导V1

NB-IoT覆盖测试优化指导 (仅供内部使用) 拟制: Prepared by 日期: Date 2017-08-16 审核: Reviewed by 日期:Date 审核: Reviewed by 日期:Date 批准: Granted by 日期:Date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目录 1 前言 (3) 2 测试方法 (3) 2.1 测试工具 (3) 2.2 测试步骤 (3) Step1测试路线规划 (3) Step2基础参数及路测场景参数配置 (3) Step3终端侧关闭eDRX和PSM (6) Step4启动Probe,连接测试设备 (6) Step5测试计划配置 (7) Step6测试方法及注意事项 (8) 3 重选测试基本概念 (9) 3.1 邻区测量信息 (9) 3.2 邻区测量原则 (9) 3.3 重选时延统计方法 (11) 3.4 判断小区重选是否成功? (11) 4 覆盖测试问题点和指标定义以及标准 (11) 4.1 覆盖测试问题点定义(试行指标) (11) 4.2 覆盖测试指标要求(试行指标) (12) 5 覆盖路测数据分析 (13) 5.1 路测数据导出 (13) 5.2 数据统计 (15) 5.3 数据分析&优化案例 (16)

1前言 本文档对NB-IoT的覆盖测试优化方法进行了详细描述,包括测试方法步骤、参数设置、重选测试概念、覆盖测试问题点和指标定义标准以及覆盖路测数据的分析,用于一线服务进行NB-IoT网络覆盖测试优化指导参考。 2测试方法 2.1测试工具 测试终端版本:Dongle657SP1 测试软件版本:GENEX PA V3R18C10T2 备注: 如果采用扫频仪进行测试,建议对扫频结果需要做修正,把扫频仪测试结果和实际部署终端做下定点对比测试,根据定点对比测试结果对扫频结果进行修正,通常情况下由于扫频仪的性能比NB的商用终端要好,因此测试结果都会偏好。 2.2测试步骤 Step1测试路线规划 确定测试站点数目、测试路线规划、测试前后台人员协调完毕。 Step2基础参数及路测场景参数配置 确认基站参数配置与站点状态正常,进行基础参数和小区重选参数核查。 1、B657SP3临时版本测试条件下需要按照如下路测场景对重选参数进行修改:

教育学移动通信网络优化试题库

《移动通信网络优化》试题库 一、选择题: 1.移动通信按多址方式可分为。 A、FDMA B、TDMA C、CDMA D、WDM 2.蜂窝式组网将服务区分成许多以()为基本几何图形的覆盖区域。 A、正六边形 B、正三角形 C、正方形 D、圆 3.GSM采用()和()相结合的多址方式。 A、FDMA B、CDMA C、WMA D、TDMA 4.我国的信令网结构分()三层。 A、高级信令转接点(HSTP) B、初级信令转接点(LSTP) C、信令点(SP) D、信令链(SL) 5.在移动通信系统中,影响传播的三种最基本的传播机制是()。 A、直射 B、反射 C、绕射 D、散射 6.1W=()dBm。 A、30 B、 33 C、 27 D、10 7.天线中半波振子天线长度L与波长λ的关系为()。 A、L=λ B、L=λ/2 C、L=λ/4 D、L=2λ 8.0dBd=()dBi。 A.1、14 B、 2.14 C、 3.14 D、 4.14 9.移动通信中分集技术主要用于解决()问题。 A、干扰 B、衰落 C、覆盖 D、切换 10.天线下倾实现方式有()。 A、机械下倾 B、电下倾 C、铁塔下倾 D、抱杆下倾 11.GSM900的上行频率是()。 A、 890~915MHz B、 935~960MHz C、 870~890MHz D、 825~845MHz 12.GSM系统中时间提前量(TA)的一个单位对应空间传播的距离接近()米。 A、 450

B、 500 C、 550 D、 600 13.GSM采用的数字调制方式是()。 A、 GMSK B、 QPSK C、 ASK D、 QAM 14.在GSM系统中跳频的作用是()。 A、克服瑞利衰落 B、降低干扰 C、提高频率复用 D、提高覆盖范围15.GSM系统中控制信道(CCH)可分为()。 A、广播信道(BCH) B、公共控制信道(CCCH) C、专用控制信道(DCCH) D、业务信道 16.GSM系统中位置区识别码(LAI)由哪些参数组成()。 A、MCC(移动国家号) B、 MNC(移动网号) C、 LAC(位置区码) D、CC 17.路测软件中RXQUAL代表( )。 A、手机发射功率 B、手机接收信号电平大小 C、手机接收信号质量 D、基站接收信号质量 18.室外型直放站的分类有()。 A、无线宽带射频式直放站 B、无线载波选频式直放站 C、光纤直放站 D、拉远直放站 19.对选频直放站,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直放站的频点要与施主小区一致 B、直放站的频点要与施主小区不一样 C、施主小区频点改变后直放站要相应调整 D、施主小区频点改变后直放站不需调整20.路测时,采样长度通常设为()个波长。 A、20 B、30 C、40 D、50 21.移动通信按工作方式可分为()。 A、单工制 B、半双工制 C、双工制 D、蜂窝制 22.GSM系统中时间提前量(TA)的2个单位对应空间传播的距离接近()km。 A、0.9 B、1.1 C、0.5 D、0.8 23.GSM没有采用的多址方式是()。 A、CDMA B、WDM C、FDMA D、TDMA 24.全波振子天线长度L与波长λ的关系是()。 A、L=λ B、L=λ/2 C、L=λ/4 D、L=2λ 25.SAGEM路测手机数据业务的手机速率是( )。 A、4800 B、9600 C、57600 D、115200 26.GSM系统中基站识别码(BSIC)由哪些参数组成()。 A、 MCC(移动国家号) B、 NCC(国家色码) C、 BCC(基站色码) D、MNC(移动网

LTE网络覆盖优化案例

LTE网络覆盖优化

目录 第一章项目创新背景 (3) 第二章项目创新总体思路 (3) 第三章项目创新方案和实施过程 (4) 第四章项目创新成效 (10)

第一章项目创新背景 近年来,随着不限量套餐的发展,4G用户的增多,对无线网络的需求越来越大,一方面,是由于现网本身没有优化到位,需进行网络优化。另一方面,基础设施、障碍物、基站、用户数量及需求发生变化,导致无线环境发生变化。加之,无线信道的多径衰落等特性。导致网络质量下降。良好的无线覆盖是保障移动通信、网络质量和指标的前提,结合合理的参数配置才能得到一个高性能的无线网络。LTE网络一般采用同频组网,同频干扰严重,良好的覆盖和干扰控制对网络性能意义重大。 第二章项目创新总体思路 本次创新总体思路是信号覆盖问题产生的原因,LTE覆盖优化的内容、覆盖优化目标及覆盖的方法。保证网络顺畅快捷,用户感知良好(无线指标:切换、E-RAB建立成功率RRC连接建立成功、覆盖等),达到提升运营商的品牌形象,使用户获得价值最大化,达到覆盖、容量、价值的最佳组合,通过网络优化提高用户的收益率及节约成本。 六月份湖北路28号住宅用户投诉在室内4G信号覆盖差、无网络信号。用户反映:自己手机用第三方测速APP测速,显示下载速度1兆左右,并不满足4G网络的最低兆数,要求处理、

(湖北路28号附近站点) 第三章项目创新方案和实施过程 一、主要覆盖问题描述 移动通信网络中涉及到的覆盖问题主要表现为: 1、覆盖空洞:UE无法注册网络,不能为用户提供网络服务。 2、覆盖弱区:接通率不高,掉线率高,用户感知差。 3、越区覆盖:孤岛导致用户移动中掉话,用户感知差 4、导频污染:干扰导致信道质量差,接通率不高,下载速率低 5、邻区设定不合理:用户乒乓切换,容易掉线,下载速率不稳。 上述问题的存在,使无线网络各项KPI无法满足要求,严重影响了用户感知。

TD试题:网络优化2

一、网络优化 单选题: 1.为了加强对移动基站近区的覆盖并尽可能减少盲区,同时尽量减少对其它相邻基站的干 扰,天线应避免(A)架设,同时应采用下倾的方式。 A、过高 B、过低 C、垂直 D、水平 2.共站址情况下不同系统之间会有干扰影响系统性能,不会影响(D)。 A、系统灵敏度 B、系统容量 C、系统覆盖范围 D、公共信道发射功率 3.同频组网的情况下会使得(C)值变弱。 A、RSCP B、SIR C、C/I D、ISCP 4.对于过覆盖优化,我们通常采取(A)方式,此举一来可以抑制过覆盖,同样也可以缓解 灯下黑的状况。 A、压下倾角 B、抬下倾角 C、增加发射功率 D、调整波束宽度 5.链路预算中,数据业务的人体损耗通常取(A)dB。 A、0 B、1 C、2 D、3 6.链路预算中,语音业务的人体损耗通常取(D)dB。 A、0 B、1 C、2 D、3 7.通用模型中,绕射修正系数是(D)。 A、K1 B、K 3 C、K 5 D、K 7

8.在郊区和农村接合部,即网络边缘最好选择(B)度天线。 A、65 B、90 C、120 D、360 9.天线电调下倾时,天线后瓣会(C)。 A、不变 B、上抬 C、下翘 D、缩小 10.一个基站群一般包括(C)个覆盖连续的基站。 A、5~10 B、10~20 C、20~30 D、30~40 11.优化工作中最基本的工序是(D)。 A、切换优化 B、起呼优化C掉话优化D、覆盖优化 12.在射频优化工作开始之前,客户应负责完成(A)工作。 A、清频 B、勘查 C、测试工具准备D车辆安排 多选题 1.解决发射干扰的基本方法是增加发射端与接收端的隔离,增加隔离主要方法有:(ACD)。 A、提高发射端滤波器的性能 B、增加天线挂高 C、共站时使用隔离板 D、共站时采用天线空间隔离 2.优化前的数据采集都有:(ABCD)。 A、OMC数据采集 B、用户投诉数据收集 C、路测数据采集 D、信令采集 3.网优过程中,天馈部分可调整的参数有:(ACD)。 A、天线的方向 B、天线挂高 C、智能天线赋性波束宽度 D、天线的倾角 4.网优过程中,系统参数部分可调整的参数有:(ABCD)。 A、接纳控制参数 B、功率控制参数

地铁无线通信系统网络覆盖优化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e016540127.html, 地铁无线通信系统网络覆盖优化 作者:韦韬 来源:《世界家苑》2017年第08期 摘要:地铁无线通信系统作为地铁专用通信系统,在地铁运行过程中起到信息相互交流 的作用,确保地铁运行安全。地铁所拥有的特殊结构,决定了其所独有的通信网络特点,因此需要通过多种措施不断加强其网络性能。因此,本文就地铁无线通信系统的网络及覆盖优化问题展开研究。 关键词:地铁;无线通信系统;覆盖;网络优化 前言 地铁出行,绿色环保,改善了人们出行的时间,也带动了周边地区及整个城市的经济发展速度。通信系统作为支撑着地铁安全运营的重要系统,地铁运行过程中的信息通畅是确保地铁安全运行前提。因此,优化地铁无线通信覆盖率,具有重要意义。地铁无线覆盖主要分为地面与地下两部分,地面部分主要应用的是地面站的形式;地下部分由于无线通信的用户主要处于隧道或地下站厅,因此就需要考虑到隧道通信的特点,加强无线信号的覆盖,以确保地铁通信稳定、安全行车。 一、地铁无线覆盖的特点 地铁由于人流量大,不同时段对网络的需求有很大差别,而且地铁引入多家运营商,也形成了一种相互之间的干扰,加大了网络覆盖的难度。而且地下空间大小的不一致,也造成了其覆盖方案的较大差别。在地铁无线系统的建设过程中,如果各个运营商都要建设自己的信号系统,那么不仅建设成本过高,而且后期的维护上也会造成困难,且有着繁重的工作量。因此,目前选用的是一套互通的系统,然后不同的运营商如果需要接入业务则可进行租用。地铁无线网络的覆盖中,还要考虑到本身在空间构成上的特殊性。在设计阶段,应当尽量选用无源系统来确保系统的运行稳定,而且也方便后续的维护。同时为了确保车站无线信号的稳定,应当设置独立的微蜂窝系统,并且在机房的设置上,应当尽可能选择站台,并留下充足的扩容空间。 二、地铁无线通信系统的构成 TETRA 数字集群系统作为一种成熟、稳定的无线通信系统,在国内的地铁通信行业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TETRA 数字集群无线通信系统由网络基础设施和移动台组成,其中网络基础设施主要设备包括控制中心集群交换控制设备(MSO)、基站、调度台、二次开发平台和 网管系统,各部分设备通过标准通信接口接入传输系统,由传输系统提供的通道有机协调运行,实现各部分的功能,各网络设施在逻辑上呈现以控制中心集群交换控制设备(MSO)为 中心的星形拓扑结构;移动台包含便携台、固定台和车载台。网络设施和移动终端相互作用共

网络优化常见问题及优化方案

网络优化常见问题及优化方案 建立在用户感知度上的网络优化面对的必然是对用户投诉问题的处理,一般有如下几种情况: 1.电话不通的现象 信令建立过程 在手机收到经PCH(寻呼信道)发出的pagingrequest(寻呼请求)消息后,因SDCCH拥塞无法将pagingresponse(寻呼响应)消息发回而导致的呼损。 对策:可通过调整SDCCH与TCH的比例,增加载频,调整BCC(基站色码)等措施减少SDCCH的拥塞。 因手机退出服务造成不能分配占用SDCCH而导致的呼损。 对策:对于盲区造成的脱网现象,可通过增加基站功率,增加天线高度来增加基站覆盖;对于BCCH频点受干扰造成的脱网现象,可通过改频、调整网络参数、天线下倾角等参数来排除干扰。 鉴权过程 因MSC与HLR、BSC间的信令问题,或MSC、HLR、BSC、手机在处理时失败等原因造成鉴权失败而导致的呼损。 对策:由于在呼叫过程中鉴权并非必须的环节,且从安全角度考虑也不需要每次呼叫都鉴权,因此可以将经过多少次呼叫后鉴权一次的参数调大。 加密过程 因MSC、BSC或手机在加密处理时失败导致呼损。 对策:目前对呼叫一般不做加密处理。 从手机占上SDCCH后进而分配TCH前 因无线原因(如RadioLinkFailure、硬件故障)使SDCCH掉话而导致的呼损。 对策:通过路测场强分析和实际拨打分析,对于无线原因造成的如信号差、存在干扰等问题,采取相应的措施解决;对于硬件故障,采用更换相应的单元模块来解决。 话音信道分配过程 因无线分配TCH失败(如TCH拥塞,或手机已被MSC分配至某一TCH上,因某种原因占不上TCH而导致链路中断等原因)而导致的呼损。 对策:对于TCH拥塞问题,可采用均衡话务量,调整相关小区服务范围的参数,启用定向重试功能等措施减少TCH的拥塞;对于占不上TCH的情况,一般是硬件故障,可通过拨打测试或分析话务统计中的CALLHOLDINGTIME参数进行故障定位,如某载频CALLHOLDINGTIME值小于10秒,则可断定此载频有故障。另外严重的同频干扰(如其它基站的BCCH与TCH同频)也会造成占不上TCH信道,可通过改频等措施解决。 2.电话难打现象 一般现象是较难占线、占线后很容易掉线等。这种情况首先应排除是否是TCH 溢出的原因,如果TCH信道不足,则应增加信道板或通过增加微蜂窝或小区裂变的形式来解决。

LET的覆盖优化

LTE的覆盖优化 140221班 14021019杜子来摘要:随着信息产业的不断发展,移动数据业务正悄悄改变着我们日常的生活,同时也在考验着移动运营商对数据的实时传输能力。无限网络用户数量庞大,用户随机的不断的在不同小区移动,占用的带宽显著增加,为满足“大数据”时代用户的流量需求,运营商着力推进了4G宽带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大力建设LTE网络, LTE无线网络优化工作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重点研究网络覆盖优化问题。 关键词: LTE系统覆盖优化 1.1 LTE系统概述 TD-LTE,即 Time Division Long Term Evolution(分时长期演进),由3G PP组织涵盖的全球各大企业及运营商共同制定,LTE标准中的FDD和TDD两个模式实质上是相同的,两个模式间只存在较小的差异。LTE的系统构架可以分为两部分,即由EPC(Evolved packet Core)和接入网E-UTPAN组成,如图所示。与传统的接入网相比,LTE在系统构架中去掉了无线网络控制RNC(Radio Network Contriller)节点。功能下移到eNodeB,使得LTE结构更加扁平化,可以减小时延、降低复杂度、增强调度能力。同时LET采用了全IP技术,采用用户和控制界面分离,把部分功能上移到核心网,加强了移动交换的管理,使接入网络的不同协议层交互更加紧密,提高了效率减少了延迟。 LTE系统采用了分布式架构,无需高可靠性和高处理能力的中央控制器,因而可以降低成本,避免“单点故障”。 1.2 LTE关键技术

1.2.1 OFDM技术 在LTE系统中采用了正交频分技术OFDM,它是多载波技术的一种,原理是将整个信道划分成若干正交子信道,在信道中传输调制的低速子数据流,其中子载波所占带宽小于多径信道带宽,一定程度上可以避免小区码间干扰。优点有: a)频谱效率较高 b)抗多径干扰能力 c)零活的带宽扩展性 d)抗时域突发干扰能力强 虽然OFDM技术有一定的优势,但是OFDM技术也存在一些缺点,主要有: a)对系统频偏非常敏感 b)峰功率比较大 c)所需线性范围较宽 由于采用同频组网,使LTE对干扰控制更加严格,所以对LTE重叠覆盖的研究非常迫切。 1.2.2 MIMO技术 MIMO技术的应用使得信道容量得到成倍的提升,同时可以增加发送距离和系统数据吞吐量,可以为用户提供高速的移动数据通信业务,改善了通信的质量。 MIMO技术的核心在于接收端和发送端采用多天线的方式,在发送端发送并行数据,在接收端区分出来,在这里可以使用数据流空间特性,同时使用多用户的解调技术来恢复原始发送数据,不仅增强信道的可靠性,还可以提升信道容量,降低误码率。

GSM高级网络优化工程师面试试题资料

GSM高级网络优化工程师面试试题 LAC规划原则; 位置区的划分不能过大或过小 如果LAC 覆盖范围过小则移动台发生位置更新的过程将增多从而增加了系统中的信令流量反之位置区覆盖范围过大则网络寻呼移动台的同一寻呼消息会在许多小区 中发送会导致PCH信道负荷过重同时增加Abis 接口上的信令流量。一般建议每个位置区内的TRX 数目在300 左右。 尽量利用移动用户的地理分布和行为进行LAC 区域划分达到在位置区边缘位置更新较少的目的 如城市和郊县用不同的LAC避免位置区边界设置在用户密集区域。如果M1800与M900共用一个MSC只要系统容量允许建议使用相同的位置区。如果由于寻呼容量的限制必须划分为两个以上的位置区这时候就有两种设计思路按地理位置划 分和按频段划分。 频点规划原则 同基站内不允许存在同频频点;同一小区内BCCH和TCH的频率间隔最好在400K以上;没有采用跳频时,同一小区的TCH间的频率间隔最好在400K以 上; 非1*3 复用方式下,直接相邻的基站避免同频;(即使其天线主瓣方向不同,旁瓣及背瓣的影响也会因天线及环境的原因而难以预测)考虑到天线挂高和传播环境的复杂性,距离较近的基站应尽量避免同频相对(含斜对); 通常情况下,1*3 复用应保证跳频频点是参与跳频载频数的二倍以上;重点关注同频复用,避免邻近区域存在同BCCh同BSIC; 掉话率如何优化 无线系统掉话分为SDCC掉话和TCH掉话: 无线链路断掉话 调整无线链路失效计数器,SACC复桢数,T3109定时器,MS最小接收信号等级,RACK最小接入电平进行优化。 错误指示掉话 调整T200定时器相关参数进行优化 干扰掉话 下行干扰可以通过更换合理的频点和BSIC,打开下行DTX跳频进行优化。 上行干扰可以打开上行功控进行优化切换掉话通过完善小区相邻关系,优化切换门限,切换时间,切换定时器,调整越区覆盖的小区工程参数等参数来优化。 上下行不平衡掉话检查两副的天线下仰角是否不同,方位角是否合理;通过调整下 倾角控制过远覆盖掉话;检查天馈是否进水,合路器是否存在问题。

GSM-网络规划优化测试题_初级

网络优化测试题 1. c 2. b 3. a 4. a 5. d 6. c 7. b 8. d 9. d 10.c 11.a 12.b 13.b 14.c 15.d 16.c 17.d 18.b 19.c 20.b 一. 选择题: 1.小区选择C1算法跟以下那个因素有关? a.Rxlev_min b.MS_Txpwr_Max c.Rxlev_Access_Min d. BS_Txpwr_Max 2.为避免因过多跨越LAC的小区重选而造成的SDCCH的阻塞,我们将与该小区有切 换关系且与之LAC不同的相邻小区的参数提高。 a.T3212 b.Cell_Reselect_Hysteresis c.Cell_Reselect_offset d.Rxlev_Access_Min 3.如果将T3101设置抬高,可能会造成什么影响? a.risk of SDCCH Congestion(SD信道拥塞的危险) b.risk of PCH Congestion c.risk of TCH Congestion d.risk of AGCH Congestion 4.‘Call Proceeding’是在以下哪个过程中被用到? a.MOC(mobile origination call移动始呼) b.MTC(mobile termination call移动终呼) c.Location Update d.Handover 5. 如果一个网络运营商分别有15 MHz的上、下行频宽,那么他可以获得多少个GSM 频点 (减去一个保护频点)? a. 600 b. 599 c. 75 d. 74 6. 由于阻挡物而产生的类似阴影效果的无线信号衰落称为: a.多径衰落 b.快衰落

5G无线通信网络优化基于pattern提升5G网络覆盖

5G无线通信网络优化基于pattern提升 5G网络覆盖 2019年07月 目录 基于pattern提升5G网络覆盖(黑体,三号)..........................................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概述 (2) 二、Pattern优化方法介绍 (2) 2.1概述 (2) 2.2分类 (3) 三、网络评估 (4) 3.1网络介绍 (4) 3.2测试设备 (5) 3.3测试区域 (6) 3.4网络评估结果 (7) 四、pattern优化方案 (8) 4.1 调整情况统计 (8) 4.2 实施原则 (8) 五、优化效果 (9) 5.1 指标统计 (9) 5.2 SS-RSRP覆盖情况 (9) 5.3 SS-SINR覆盖情况 (9) 六、总结 (10)

【摘要】深圳作为中国改革开放城市和大湾区发展的核心城市,5G将会为深圳的发展注入更多的活力。为了更好的优化5G网络,我们不断探索5G网络优化的各种方式。针对传统4G 的RF优化,5G提出了新的优化方式“Pattern优化”。 【关键字】5G pattern 优化 一、概述 在以往的网络优化中,我们通常使用的RF优化,主要包括调整机械方位角、机械下倾角和电下倾角等参数。5G网络给我们带了一个新的方式“Pattern优化”。针对不同的覆盖场景,选择合适的覆盖场景,AAU会调整对应的天线波束形态,使之做到更好的覆盖。 二、Pattern优化方法介绍 2.1概述 波束赋形(beamforming,简称“BF”)是对发射信号进行加权,形成指向UE或特定方向的窄波束。波束赋形能够精准地指向UE,提升覆盖性能,如图4-1所示。 图2-1 BF原理示意图 波束指电磁波能量的方向,波束的形态参见图2-2,图2-3,图2-4。 波束的每个主平面内都有两个或多个瓣,其中辐射强度最大的瓣称为主瓣,其余的瓣称为副瓣或旁瓣。在主瓣最大辐射方向两侧,辐射强度降低3dB,功率密度降低一半的两点间的夹角定义为波瓣宽度(又称波束宽度)。 ?波束越宽,其覆盖的方向角越大,能量越分散。 ?波束越窄,天线的方向性越好,能量越集中。

中通服网络优化培训试题(答案1)

CDMA2000网络优化培训试题 CDMA2000网络优化培训试题 本试题总考试时间为1小时。 本试题满分为100分。 请将答案直接写在答题纸上面。 1.1.在CDMA200网络中用到了三种码:(A ) 用于区分不同的小区,() 用 于区 分同一小区下的不同前向信道以及用于区分同一移动台下的不同反向信 道,而( )用于区分不同的移动台 短码,沃尔什码,长码 沃尔什码,短码,长码 沃尔什码,长码,短码 短码,短码,沃尔什码 1.2.短码偏置(SPN Offsets )每个码片的空中时长为813.802门5每(C )码片 分 为一时延段,称之为一个短码偏置 46个 32个 64个 48个 1.3. 对于反向信道而言,一个小区中如果基础频点为 283,那么反向信道的发射 ) 1.4. F-PICH 信道,每载频/每小区一个,为本 小区所有 MS 的初始化提供基准频率 和基准相位,固定使用的扩频码是( A ) A. ,..64 W B. ...64 W 32 C. ...64 W 7 D. W 64 1 频率为(B A . 874.39MHz B . 833.49MHz C . 878.39MHz D . 833.39MHz 姓名: 班名: 分数: 试题说明: 1. 2. 3. 1. 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多选题已在题中标注) A . B . C . D . A . B . C . D .

!J £? ■ CDMA2000网络优化培训试题 1.5. CDMA2000 — 1X 通信系统的下行功率控制的频率为( A B C D 1.6. IS-95A 版本中F-PCH 寻呼信道下发的消息有三类,包括:( BCD ): A . B . C . D . 1.7.为实现高速数据业务,CDMA2000-1X 系统增加了 F-SCH ,每个F-SCH 可以被 不同 的MS ( A ): A. 分时共用 B. 分频共用 C. 不同速率共用 D. 由不同的扩频码共用 1.8. 请选择算出接通率正确的公式是? ( B ) 接通率=掉话总次数/接通总次数X 100% 接通率=被叫接通总次数/主叫试呼总次数X 100% 接通率=主叫接通总次数/试呼总次数X 100% 接通率=接通总次数/试呼总次数X 100% 1.9. DT 测试要求时保持车窗关闭,主被叫手机之间的距离必须是? ( B ) CDMA DT 城区路测呼叫时长是(C ) 45秒 60秒 90秒 900秒 C )。 100次/秒 500 次 /秒 800 次 / 广播系统参 数、、 系统寻呼MS 信道分配 切换消息 E . F . G . H . E . > 10cm F . > 15cm G . > 20cm H . > 25cm 1.10. 在测 E . 1颗 F . 2颗 G . 3颗 H . 4颗 GPS 最少接收多少颗星才正常? ( D ) 1.11 . E. F. G.

中通服网络优化培训试题(答案1 )

CDMA2000网络优化培训试题 姓名:班名:分数: 试题说明: 1.本试题总考试时间为1小时。 2.本试题满分为100分。 3.请将答案直接写在答题纸上面。 1.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多选题已在题中标注) 1.1.在CDMA2000网络中用到了三种码:( A )用于区分不同的小区,( )用 于区分同一小区下的不同前向信道以及用于区分同一移动台下的不同反向信 道,而()用于区分不同的移动台 A.短码,沃尔什码,长码 B.沃尔什码,短码,长码 C.沃尔什码,长码,短码 D.短码,短码,沃尔什码 1.2.短码偏置(SPN Offsets) 每个码片的空中时长为813.802ns,每( C )码片分 为一时延段,称之为一个短码偏置 A. 46个 B.32个 C.64个 D.48个 1.3.对于反向信道而言,一个小区中如果基础频点为283,那么反向信道的发射 频率为( B ) A.874.39MHz B. 833.49MHz C.878.39MHz D.833.39MHz 1.4.F-PICH信道,每载频/每小区一个,为本小区所有MS的初始化提供基准频率 和基准相位,固定使用的扩频码是( A ) A.W640 B.W6432 C.W647 D.W641

1.5.CDMA2000-1X通信系统的下行功率控制的频率为( C )。 A 100次/秒 B 500次/秒 C 800次/秒 D 1000次/秒 1.6.IS-95A版本中F-PCH寻呼信道下发的消息有三类,包括:( BCD ): A.广播系统参数、、 B.系统寻呼MS C.信道分配 D.切换消息 1.7.为实现高速数据业务,CDMA2000-1X系统增加了F-SCH,每个F-SCH可以被 不同的MS( A ): A. 分时共用 B. 分频共用 C. 不同速率共用 D. 由不同的扩频码共用 1.8.请选择算出接通率正确的公式是?( B ) E.接通率=掉话总次数/接通总次数×100% F.接通率=被叫接通总次数/主叫试呼总次数×100% G.接通率=主叫接通总次数/试呼总次数×100% H.接通率=接通总次数/试呼总次数×100% 1.9. DT 测试要求时保持车窗关闭,主被叫手机之间的距离必须是?( B ) E.≥10cm F.≥15cm G.≥20cm H.≥25cm 1.10.在测试时GPS最少接收多少颗星才正常?( D ) E. 1 颗 F. 2颗 G.3 颗 H.4颗 1.11.CDMA DT城区路测呼叫时长是( C ) E.45秒 F. 60秒 G. 90秒

分层优化网络资源规划方法

低成本的蜂窝移动通信系统:分层优化网络资源规划方法摘要:本论文涉及蜂窝移动通信系统的设计优化和无线网络资源的规划。在移动网络规划中需要考虑的关键因数是成本。由于在大型的系统设计中必须考虑诸如系统性能,地形特征,基站参数和成本等很多因素,故分层优化规划方法(HOP)得到了应用。在此我们提出了设计蜂窝移动系统的三层优化方法。它能确定小区的数量,小区的安置和具体的基站参数以使整个系统的成本最小化并符合所要求的系统性能。我们把问题阐述为一个大型的组合优化模型,通过此模型确定小区的最优数量并选择最佳的基站位置。模拟退火方法被用来解决这个困难的组合问题。模拟结果证明了HOP方法在无线网络规划中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关键词:蜂窝移动通信系统,最优化,无线网络规划,模拟退火 Ⅰ介绍 随着对移动通信业务需求的巨大增长,系统设计优化和无线网络规划的问题变得越来越重要。虽然在移动蜂窝网络规划领域作了很多关于覆盖分析,信道分配,路由选择和传播等方面的研究,但在关于成本有效系统设计的网络规划方面的研究却不多[1]-[5]。实际上,在复杂的移动通信设计中必须考虑很多因数,如系统性能,系统容量,小区覆盖,话务量,地形和传播特征等。关于小区数量,小区位置,基站和移动单元的设计参数及信道分配的决定必须根据相互之间的关系作出。小区的位置可以根据给定的小区数量,覆盖性能,话务分布和传播环境来确定。基站和移动单元的设计参数必须要等到小区的部署全部完成后才能具体化。最后,在话务和避免干扰等方面能改善系统性能的信道分配[6]-[8]只有在移动蜂窝网络的结构被详

细说明后才能决定。 在决定任何通信系统经济上的可行性时成本都是一个关键因素。一个好的设计方法应该能在诸如网络性能标准,话务量和技术升级等因素中进行权衡,使成本最优化[9]。至今已有几个商用软件包被成功应用于移动蜂窝系统的网络规划中,如plaNET软件。但不管怎样,它们在规划中都没有直接包括金融上的规划或者考虑成本。另一方面,如Analysis STEM建模系统等的一些软件是决策支持工具以获得金融模型并提供蜂窝移动系统的成本分析。但在它们的成本模型中又没有考虑网络规划。这篇论文试图同时考虑成本和网络规划因数以填补这个缺口。这种唯一的组合对移动网络业务的供应商有极大的意义。它发展了最优化的网络规划方法,在系统设计上既使总的系统成本最小化同时又保证了好的系统性能。 可操作的研究策略-分层优化的规划早已被成功应用于大规模制造系统的生产规划和健康关心及服务系统的决策制定中[10]-[12]。在这些事例中,集合规划通常是不可行的,因为对于大型的复杂系统的集合规划模型通常不能被公式化或无法求解。在本论文中,我们描述了关于移动蜂窝通信系统设计的网络规划的分层特性,提出了一个分层优化规划方法(HOP)以确定无线网络的结构,即小区的数量,小区的大小,小区的安置,天线增益及天线高度的参数和基站及移动单元的发射功率。一个组合优化模型被推导出来以确定小区的最佳数量和基站的最佳位置使得在总的系统成本最小化的同时又能保证良好的覆盖质量和话务性能。 规划模型是一个有难度的组合优化问题[13]。诸如分支界限法和动态规划法之类的优化算法不能在合理的时间求得优化解[13]。因为牵涉到很多变量和复杂的约束,

CDMA网络优化试题6(90分钟闭卷方式有答案)

CDMA网络优化试题6 一、单项选择题(76题,1题1分,总共76分) 1.CDMA2000 1x系统短PN序列的循环周期是( C) 2.CDMA2000 1x系统区分扇区的最小PN偏移量是( D) A-8chip,,B-16chip,,C-32chip,,D-64chip 3.当相邻小区信号强度超过本小区信号(C )DB后会发生空闲状态切换 A-1,,B-2,,C-3,,D-4 4.(C )对寻呼信道容量影响最大 A-指向移动台的消息,,B-包含系统参数的消息,,C-寻呼的消息,,D-登记的消息 5.在CDMA2000 1x系统中移动台如何在初始化状态下获得小区PN offset值 (B ) A-通过相关运算获取,,B-通过同步信道的消息获取,,C-通过寻呼信道的消息获取,,D-通过相邻小区的广播消息获取 6.短PN序列循环周期是( B) A-20ms,,B-26.67ms,,C-80ms,,D-以上都不对 7.CDMA2000 1x系统283频点对应的反向链路的中心频率是( B) A-825.49MHz,,B-833.49MHz,,C-834.49MHz,,D-837.49MHz 8.Channel Assignment Message消息通过( D)信道传送 A-前向业务,,B-反向业务,,C-反向接入,,D-寻呼 9.Service Connect Message消息通过(A )信道传送 A-前向业务,,B-反向业务,,C-反向接入,,D-寻呼

10.呼叫建立流程中Origination Message消息通过( C)信道传送 A-前向业务,,B-反向业务,,C-反向接入,,D-寻呼 11.在呼叫建立流程中Service Connect Complete Message消息通过( B)信道传送 A-前向业务,,B-反向业务,,C-反向接入,,D-寻呼 12.CDMA2000 1x系统切换流程的消息顺序正确的是( B) A-PSMM,HCM,GHDM,,B-PSMM,GHDM,HCM,,C-GHDM,PSMM,HCM,,D-GHDM,HCM,PSMM 13.CDMA2000 1x系统反向接入信道的帧长为( A) A-20ms,,B-40ms,,C-26.67ms,,D-80ms 14.CDMA2000 1x系统接入过程中,第1个探针功率为-20db,序列探针数为5,功率递增步长设定为4db,则如果第一个探针未接入成功,第2个探针的发射功率应为(B ) A--18db,,B--16db,,C--14db,,D--12db 15.CDMA2000 1x系统中PILOT_INC上限是(D ) A-12,,B-13,,C-14,,D-15 16.当PN序列最小间隔设定是64个码片时,可用的PN序列数量是( C)个 A-128,,B-256,,C-512,,D-1024 17.反向闭环功率控制每条指令要求移动台增加或减少发射功率(A)dB A-1,,B-2,,C-3,,D-4 18.1985年,国际电信联盟ITU提出FPLMTS,即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FPLMTS后来被更名为(C)。 A-CDMA2000,,B-CDMA20001X,,C-IMT-2000,,D-UMTS

NBIoT网络覆盖性能评价与优化

N B I o T网络覆盖性能评 价与优化 This model paper was revised by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

NB-IoT网络覆盖性能评估与优化 周红岗1郭宝1张阳2 (1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山西有限公司,太原 030032;2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北京 100033)摘要:NB-IoT由于其功率谱密度、重传的技术特点,可实现较GSM系统20dB的覆盖 增强能力,但是相应的终端芯片能力弱、单天线设置以及窄带宽设置,导致其抗干扰能力较差。本文主要阐述NB-IoT网络覆盖性能的评估及优化方法,针对现网发现的弱覆盖、重叠覆盖现象给出功率优化,异频组网以及干扰规避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重叠覆盖;上行干扰;异频组网 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 A NB-IoT network coverage performance evaluation and optimization ZHOU Hong-gang 1 , GUO Bao 1,ZHANG Yang 2 (1 China Mobile Group Shanxi Co., Ltd., Taiyuan 030032, China; 2 China Mobile Group Co., Ltd., Beijing 100033, China) Abstrct:Due to its power spectral density and retransmission technology, NB-IoT can achieve 20dB coverage enhancement over GSM systems. However, the weak terminal chip capabilities, single-antenna configuration, and narrow bandwidth settings result in poor anti-interference capability. This article mainly describes the evaluation and optimization methods of NB-IoT network coverage performance. For the weak coverage and overlapping coverage found on the existing network, power optimization, inter-frequency networking, and interference avoidance solutions are provided. Key words:atmospheric duct;special sub-frame;time division duplex;power control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