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修第三章教案

思修第三章教案
思修第三章教案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第一章教案

第一章追求远大理想坚定崇高信念教学目的: 1、使大学生认识到追求远大理想、坚定崇高信念,对于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意义; 2、理解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确立马克思主义的信念的科学依据; 3、理解如何确立理想信念、如何坚定理想信念,如何化理想为现实等问题。 教学重点: 1、理想信念与大学生成才的关系 2、怎样树立科学的理想信念 3、实现理想信念的长期性、艰巨性和曲折性 4、怎样在实践中化理想为现实 教学难点:理想信念与大学生成才的关系 教学热点:1、在确立和实现个人奋斗目标的过程中,怎样看待和取舍眼前利益、长远利益 2、如何引导学生分析看待“理想信念无用论”、“渺茫论” 实践方案:1、举办学生举行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状况调查 2、组织学生参观新四军纪念馆,完成实践报告 3、课堂组织学生观看大型纪录片《复兴之路》,并写观后感进行评比 教学课时:3学时 实践课时:1课时 教学内容: 这种现象是否符合当代大学生的实际状况呢?我们认为上述现象并不是当代大学生所普遍存在的问题,而只是存在于少数大学生中的特殊现象,然而,这一现象所涉及的问题却是突出重要的。那就是,当代大学生如何看待理想信念的问题?据调研统计,当代大学生在理想信念上存在着三个方面的突出问题,本章的学习将针对这些突出问题而展开。本节课,我们主要针对当代大学生的理想信念现状来讲授。 据调研统计,当代大学生存在着理想信念模糊不清的状况,这种模糊不清的状况既包括对理想信念基本含义理解的模糊性,还包括对理想信念重要性认识的模糊性。 【导入】目前社会上认为当代大学 生存在着“八有八无”现象: 有智商、无智慧;有知识、无思想; 有文化、无德性;有目标、无信仰; 有规范、无道德;有欲望、无理想; 有青春、无热血;有索取、无奉献。

2019年版 思修 第二章 坚定理想信念 教案

课程教案 教学过程: 理想信念是人的精神世界的核心,是人精神上的“钙”。 “钙”的作用是什么? 第一节理想信念的内涵及重要性 一、什么是理想信念 理想信念是人类特有的精神现象。人既需要物质资料来满足生存需要,也需要理想信念来充实精神生活。正确坚定的理想信念,激励人们为一定的社会理想和生活目标而不断努力追求。 (一)理想的内涵与特征 1、理想的内涵: 理想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有可能实现的、对未来社会和自身发展的向往与追求,是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

2、理想的特征(1)理想具有超越性。理想是一定社会实践的产物;理想通过实践才能实现。理想源于现实又高于现实。(2)实践性。理想在实践中产生,在实践中发展,而且也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得以实现;理想不同于空想。(3)时代性。理想同任何一种社会意识形式一样,都是一定时代的产物,都带着特定历史时代的烙印。理想的时代性,不仅体现为它受时代条件的制约,而且体现为它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 (二)信念的内涵与特征 1、信念的内涵信念是认知、情感和意志的有机统一体,是人们在一定的认识基础上确立的对某种思想或事物坚信不疑并身体力行的心理态度和精神状态。 2、信念的特征(1)信念具有执著性。信念一旦形成,就不会轻易改变。(2)信念具有多样性。一方面,不同的人由于社会环境、思想观念、利益需要、人生经历和性格特征等方面的差异,会形成不同的信念;另一方面,同一个人也会形成不同类型和层次的信念,并由此构成其信念体系。 二、理想信念是精神之“钙” 1.理想指引方向,信念决定成败。 2.理想信念昭示奋斗目标。 3.理想信念提供前进动力。 4.理想信念提高精神境界。 第二节崇高的理想信念 一、为什么要信仰马克思主义 总的来说,马克思主义作为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近代以来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中国人民长期探索的历史选择,是由马克思主义严密的科学体系、鲜明的阶级立场和巨大的实践指导作用决定的。

【K12学习】XX年版 思修 第三章 弘扬中国精神 教案

XX年版思修第三章弘扬中国精神教案 课程名称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授课教师课程总学时 36 已完成学时授课内容第三章第二节第三节授课班级课时安排课时教学目的和要求知识目标理解和掌握爱国主义的基本内涵;新时代的爱国主义基本要求。能力目标引导大学生将远大的理想与对祖国的高度责任感、使命感结合起来,继承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情感目标培养学生“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做一个新时期坚定的爱国者。讲清楚爱国主义的基本内涵讲清楚新时代爱国主义的基本要求讲清楚如何做新时代的忠诚爱国者重点及难点教学方法专题讲授法、小组讨论法案例教学法、多媒体演示学数字资源使用及教具挂图思政课程资源库网上在线开放课程相关教学视频课程手机app云课堂教学活动教学环节教师备课搜集资料根据新教材编制新教案根据新教材制作新课件学生课前预习小组选题准备时间分配教学方法及信息化资源使用思政课程资源库网上在线开放课程学院云平台课前准备教案编制课件制作导入讲解爱国,该如何表达?理性爱国!爱国主义的基本内涵和基本要求;如何做一个忠诚的爱国者大学生为什么要爱国?是祖国需要我们来爱,还是我们需

要爱祖国?学生参与互动学生朗读案例:《课堂上的交锋》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教师巡视世界各国均对自己的国民、尤其是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总结爱国主义是中化地民族的优良传统,是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强大精神动力。大学生要担当起民族复兴的历史重任。最根本的是要努力做忠诚的爱国者和勇于创新的实践者。教师上传相关学习资料和视频文件怎样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传统?学生提问,与学生个别交流 10′总结归纳交流互动 10′ 35′手机app云课堂参与互动专题讲授插入案例小组讨论视频插入探究性学习插入案例提问18′ 15′课中讲练巩固复习爱国主义的内涵、爱国主义与爱社会主义的关系学生完成后通过手机云课堂app 微助教学生端上传作业网上在线开放课程学院云平台手机云课堂app 课后巩固作业答疑通过云课堂手机app、QQ群、微信群交流答疑信息化交流手段板书设计第二节爱国主义及其时代要求一、爱国主义的基本内涵爱祖国的大好河山。爱自己的骨肉同胞。爱祖国的灿烂文化。爱自己的国家。二、新时代的爱国主义坚持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相统一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尊重和传承中华民族历史和文化必须坚持立足民族又面向世界三、做忠诚爱国者维护和推进祖国统一促进民族团结增强国家安全意识思考题:作业爱国主义的基本内

思修教案第一章第三节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2018年版)教案 第三节创造有意义的人生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大学生要在科学高尚的人生观指引下,正确对待人生矛盾,自觉抵制错误观念,努力提升人生境界,成就出彩人生。 能力目标:大学生应珍惜韶华,在服务人民、投身民族复兴伟大事业中开发出生命所蕴藏的巨大潜能,努力给有限的个体生命赋予更有价值的意义。 情感目标:当代大学生担当新时代赋予的历史责任,应当与历史同向、与祖国同行、与人民同在,在服务人民、奉献社会的实践中创造有意义的人生。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成就出彩人生。 教学难点:辩证对待人生矛盾。 【教学方法、教具】 以教材、教参、多媒体为教具,以启发法、讲授法、提问法等为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案例分享】毕福剑 2015年4月6日,一段疑似央视著名主持人毕福剑在饭桌上唱评《智取威虎山》的视频流出。视频中毕福剑唱了该京剧里《我们是工农子弟兵》的著名选段,并且边唱边戏谑,对毛泽东使用了羞辱性词汇,称他“把我们害苦了”等等。 央视高层2015年4月7日下午召开了办公会议,作出了从4月8日零点开始至12日零点止,暂时停播毕福剑主持的央视所有节目的决定。 2015年8月,据《中国纪检监察报》报道,央视主持人毕福剑用调侃的方式损害老一辈党和国家领导人形象的视频在网上流出后,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临时机关党委、机关纪委认为这是严重违反政治纪律的行为,责成央视机关纪委严肃处理。谈谈你的感想?为什么?思考如何创造有意义的人生。 二、讲授新课

(一)辩证对待人生矛盾 大学生要科学认识实际生活中的各种问题,勇敢面对和正确处理各种人生矛盾。 1.树立正确的幸福观 (1)幸福是一个总体性范畴,它意味着人总体上生活得美好,家庭和睦、职业成功、行为正当、人格完善等都是幸福的重要因素。 (2)实现幸福离不开一定的物质条件,物质需要的满足、物质生活的富足是幸福的重要方面,但人的幸福不能仅仅局限于物质方面,精神需要的满足、精神生活的充实也是幸福的重要方面。 (3)在追求幸福的过程中,我们不能把自己的幸福建立在损害社会整体和他人利益的基础上。 2.树立正确的得失观 (1)不要拘泥于个人利益的得失。 (2)不要满足于一时的得。 (3)不要惧怕一时的失。 3.树立正确的苦乐观 苦与乐既对立又统一,又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4.树立正确的顺逆观 (1)顺境和逆境是人生历程中两种不同的境遇。 (2)无论是顺境还是逆境,对人生的作用都是双重的,关键是怎样去认识和对待它们。 (3)只有善于利用顺境,勇于正视逆境和战胜逆境,人生价值才能够实现。 5.树立正确的生死观 (1)生与死是贯穿人生始终的一对基本矛盾。 (2)大学生要牢固树立生命可贵的意识,倍加爱护自己和他人的生命,理性面对生老病死的自然规律,努力使自己的生命绽放人生应有的光彩。 (3)大学生应珍惜韶华,在服务人民、投身民族复兴伟大事业中开发出生命所蕴藏的巨大潜能,努力给有限的个体生命赋予更有价值的意义。 6.树立正确的荣辱观 (1)荣辱观是人们对荣辱问题的根本看法和态度,是一定社会思想道德原则和规范的体现和表达。 (2)荣辱观对个人的思想行为具有鲜明的动力、导向和调节作用。

思修第三章第一节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教案

学习必备欢迎下载 授课人所在部门思政部授课班级课题第三章第一节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授课时间 教学理念(1)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新型教学模式。 (2)充分挖掘多种教学资源,用丰富、贴近学生实际的各种资料辅助教学,拓展教学内容的深度和广度,使教学活动更加富有吸引力和感染力。 (3)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在教学中渗透情感态度的培养。 (4)从高职学生的特点出发,多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生动鲜活的事例、新颖活泼的形式, 活跃教学气氛,启发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探究意识、创新意识。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 1、了解马克思主义对人的本质的科学论述。 2、正确认识人生目的对人生实践的重要作用。 3、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4、自觉抵制各种错误的人生观 【能力目标】 1、具备自主学习能力。 2、具备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具备较强的创新能力。 【素质目标】 1、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2、掌握马克思主义分析和理解人生问题时的基本立场和基本观点。 3、为科学而正确地解决人生中遇到的理论和实践问题提供方法论的指导。 教学重点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教学难点正确把握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理论的科学内涵。 学情分析这门课程的对象是高职大一的学生。他们在高中的政治课上,也学到了一些相关的内容,有一定的基础。大一的学生思想活跃,求知欲强,他们在接受知识的过程中多了一份理性的思考,具备了一定的分析问题的能力。这是学情的有利因素。然而,一部分学生对枯燥的公共基础课有厌烦情绪。他们上政治课时,往往是只带耳朵来听,不带书本来记;他们能够理解老师的分析,但不愿意自己去思考。因此,在讲授这一节时,教师要提出一些学生已经学过的、比较简单的问题,从而和学生形成互动,设法提高学生兴趣,并引导学生通过思考,将新学的原理联系、运用到现实生活中去。 学法分析学生学习不仅仅是学习知识,更要掌握学习方法。因此教师要教会学生运用逻辑推理,通过分析得到新的知识。要求学生“主动参与,共同分析”。培养理论思维能力,养成勤于思 考的学习习惯。

《思想道德修养及法律基础》第二章教学案

山东技师学院理论课时授课计划 科目 思想道德修养 与法律基础 课题课题三:坚定理想信念授课班级 授课时间年月日课时安排 2 授课教师教学方法 讲授法 讨论法 教学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大学生活的特点,适应人生的新阶段,为大学生活以及未来的社会生活做好心理准备、知识准备、能力准备。 教学重点及解决措施教学重点 1.理想信念是人的精神世界的核心,是人精神上的“钙”; 2.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之间的关系; 3.理想与现实的关系。 解决措施案例解析 教学难点及解决措施教学难点 1.为什么要信仰马克思主义; 2.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的统一; 3.理想的实现是一个过程。 解决措施案例讨论 教学用具教材多媒体 PPT 教学环节及教学环节组织教学复习旧课导入新课讲授新课课堂小结布置作业及答疑

时间分配时间分配5分钟5分钟5分钟65分钟5分钟5分钟作业布置如何把实现个人理想与中国梦结合起来? 课后记 附教学过程

整顿课堂秩序: 1.要求学生集中并靠前坐 2.要求学生把手机放在指定位置,并把手机调为静音或关机 3.要求学生未经允许不得随意出入课堂或者在课堂内随意走动 4.要求学生整理教室卫生(在有必要的情况下) 复习旧课: 1.如何理解正确人生观的具体内容 2.评价人生价值的标准与方法 3.树立正确的幸福观、得失观、苦乐观、顺逆观、生死观和荣辱观 课程引入: 你长大想成为什么??? 放羊娃的故事 一天,一位学者来到了一个穷苦的小山村.在山上碰到了 一个放羊娃在放羊.闲扯之余,学者问到放羊娃. 问:你为何放羊? 答:养大了卖钱. 问:卖了钱干什么? 答:盖房子. 问:盖房子干什么? 答:娶媳妇. 问:娶媳妇干什么? 答:生娃. 问:生娃干什么? 答:放羊. 学者无言……前排不许留空位,不能有“四脚朝天”的凳子 鼓励学生积极思考

思修第二章教案(

第二章继承爱国传统弘扬民族精神 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让学生正确理解爱国主义的一般含义和内容,了解中华民族优良的爱国主义传统,明确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和基本特征。继承爱国主义传统,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做一个忠诚的爱国者。 教学重点与难点: 1.爱国主义的科学内涵与基本要求 2.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与民族精神 3.爱国主义的时代价值与社会主义 4.怎样作一个忠诚的爱国者 教学时数:3课时 教学方法:演讲法,表演法,互动法 教学过程 第一节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传统 课程导入:播放张明敏代表曲目《我的中国心》,请同学发言提问:请说出你对爱国主义的理解。 中华民族是富有爱国主义光荣传统的伟大民族。爱国主义是动员和鼓舞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是中国社会历史发展的巨大力量,是各族人民共同的精神支柱,是中华民族繁衍生息的民族精魂。新时期我们仍然需要弘扬爱国主义精神,首先我们应了解爱国主义的内涵。 一、爱国主义的科学内涵 1.概念 爱国主义体现了人民群众对自己祖国的深厚感情,反映了个人对国家的依存关系,是人们对自己故土家园、种族和文化的归属感、认同感、尊严感与荣誉感的统一。它是调节个人与祖国之间关系的道德要求、政治原则和法律规范,也是民族精神的核心。爱国主义包含着爱国的情感、爱国的思想和爱国的行为三层含义。它是一个重要的道德规范,是一项重大的政治原则,也是一项基本的法律规范。 思考:我们应该怎样爱国? 爱是一种美好的感情,但是,由爱发生的悲剧也屡见不鲜。是人们不该爱么?不,问题是很多人不懂得怎样去爱,于是,爱反而造成了伤害。爱的行为应该是理性的。仅仅有一颗爱国之心是远远不够的,还应懂得爱国之理。 2.爱国主义的基本要求: 祖国是一个集自然、政治、经济、文化与历史为一体的综合概念,是由一定社会历史阶段、一定区域内的国土、国民和国家机器等基本要素构成的人类生存的社会共同体。对祖国的热爱应体现为爱故土、爱人民、爱民族文化和爱国家的统一。爱国主义是历史凝结和积淀起来的最纯洁、最高尚、最神圣的感情。 (1)爱祖国的大好河山 祖国的河山在人们的心中占据着至高无上的地位。祖国,就是我们生于斯、长于斯的故土家园,就是我们脚下这块世世代代劳动、生息、繁衍、发展的辽阔大地。因此,每一个爱国者都会把“保我国土”、“爱我家园”,维护祖国领土完整和主权统一,建设祖国繁荣昌盛,作为自己的神圣使命和义不容辞的责任。这种对故土家园、祖国山河的热烈、深沉、充满责任的爱,是爱国主义的基本要求。 (2)爱自己的骨肉同胞 古语说“民为邦本”。正是各族人们共同创造了祖国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才使我们的祖国源远流长、繁荣昌盛。热爱人民,爱自己的骨肉同胞,反映的是对整个民族利益共同体的自觉认同。民族利益是整体的利益、长远的利益,这种利益高于民族内部的局部的、暂时的利益。爱人民是爱祖国的根本要求,是爱国主义的集中体现。

思修课第二章参考教案

★参考教案 第二章继承爱国传统弘扬民族精神 江泽民同志在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明确指出,要在全社会倡导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爱国主义教育是弘扬社会主义主旋律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坚定的爱国者,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必备的思想政治条件。在中共中央印发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也明确把“爱国者”作为每个公民都应当承担的法律义务和道德责任,强调“要引导人们发扬爱国主义精神,提高民族自尊自信心和自豪感,以热爱祖国,报效人民为最大光荣,以损害祖国利益,民族尊严为最大耻辱”。中华民族是富有爱国主义光荣传统的伟大民族,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是振奋民族精神,振兴民族大业,增强民族凝聚力的强大动力。当代大学生肩负着建设祖国,振兴中华的历史重任,首先要了解什么是爱国主义? 第一节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传统 一.爱国主义的科学内涵 大家都会唱张明敏演唱的那首《我的中国心》,是否还知道肖邦的波兰心?是否看过传记片《一曲难忘》?(例6) 肖邦是一个伟大的音乐家,年轻时就已经很有名了。当时,波兰正遭受沙俄的侵略和蹂躏,他虽然热爱祖国,想留在国内,但残忍

的现实社会窒息他的艺术才能,所以他接受了师友们的建议,到国外去深造,为祖国争光。在出国的告别晚会上,朋友们送给他一个银瓶,里面装着波兰的泥土,勉励他不忘祖国。后来,由于波兰反动政府不让肖邦回国,他在法国、德国、英国等地颠沛流离了19年。那只装满泥土的银瓶一直伴随着他。1849年,肖邦在巴黎一病不起。临终前,他对妹妹说:“我死后,波兰反动政府是不会允许把我的遗体运回华沙的。但你至少把我的心脏带回去。”肖邦病逝后,朋友们按他的遗嘱,在他的墓穴里撒上了银瓶里的泥土,又把他的心脏带回华沙保存在圣十字教堂里。在肖邦看来,祖国的泥土比金子还珍贵。而肖邦的爱国之心也远胜过金子。 提问:从肖邦的故事中请概括什么是爱国主义? 总结:爱国主义就是人们忠诚、热爱、报效祖国的一种集体情感、思想和意志于一体的社会意识形态。 爱国主义的精神实质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爱国主义是一个历史范畴。爱国主义不是从来就有的,它是在人类社会产生了阶级和国家以后才得以形成,并随着民族国家的发展而发展,存在于民族国家从直至消亡之前的整个历史阶段。一定历史阶段上的爱国主义总是由这一历史时期特定的社会存在决定,本质上它是一种思想观念的社会意识形态。 其次,爱国主义是一个政治原则。 在阶级社会中,国家总是掌握在一定的统治阶级手中,这就必然要给爱国主义打上统治阶级的印记,具有鲜明的阶级性。这体现在

思修教案第三章 领悟人生真谛 创造人生价值 教案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教案 (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 适用全院所有专业 院系(部)______经管艺术系____ __ 班级17级新闻、金融;会计1、2、 3、4、5班;17级国商1、2班 物流1、2、3班;酒管1、2班 17级电商1、3、5班、艺术 教师________ 张苗苗______ ___

教案首页

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复习导入】 找同学回答:中国精神的内涵;爱国主义的基本延伸 视情况给予肯定和表扬。 【告知目的】 主要内容:一、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二、创造有价值的人生 三、科学对待人生环境 教学目标: 明确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是正确的人生观,把握其内容和要求及其对人生的意义;培养大学生科学的人生态度,正确对待人生挫折;掌握实现人生价值的前提和条件,在履行人生责任中创造崇高的人生价值。 【课程新授】 导入: “人生真是一场梦,人类活像一个旅客,乘在船上,沿着永恒的时间之河驶去。在某一地方上船,在另一个地方上岸,好让其他河边等候的旅客上船。”——林语堂《生活的艺术》 人的这段旅行(人生)目的和意义是什么?人活着为了什么?“人生是没有意义的,但你要为之确立一个意义”—著名作家:毕淑敏 “如果人生真有意义与价值的话,其意义与价值就在于对人类发展的承上启下、承前启后的责任感。”——季羡林 今天,我们学习和思考的主题就是: 第三章领悟人生真谛创造人生价值 第一节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大学时代,是大学生形成系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关键时期。在这个阶段,深入思考“人是什么”、“人生是为了什么”、“怎样的人生更有意义”等问题,对于同学们领悟人生真谛、创造人生价值至关重要。 一、人生观的科学内涵 (一)人生观的含义 人的本质即“人是什么”,这既是一个古老的问题,又是一个现实的问题。 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世界观和人生观的关系 世界观的含义 二、追求高尚的人生目的 人生观是通过人生目的、人生态度和人生价值三个主要方面体现出来的。 人生目的,回答人为什么活着;人生态度,表明人应当怎样对待生活;人生价值,判别什么样的人生才有意义。这三个方面相辅相成,其中人生目的是人生观的核心,有什么样的人生目的就会有什么样的人生态度、就会追求什么样的人生价值。 (一)人生目的的含义 人生目的是指生活在一定历史条件下的人,对“人为什么活着”这一人生根本问题的认识和回答,是人在人生实践中关于自身行为的根本指向和人生追求。 人的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自觉性,这是人与动物的一个很重要的区别。 (二)人生目的在人生实践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1、人生目的决定走什么样的人生道路。一方面,人生目的规定了

思修第二章第一节电子教案

思修第二章第一节 第二章继承爱国传统弘扬民族精神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强大精神动力。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承爱国主义优良传统,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以热国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做一个忠诚的爱国者,是对当代大学生的基本要求。 第一节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传统 中华民族是富有爱国主义光荣传统的伟大民族。爱国主义是动员和鼓舞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是推动我国社会历史发展的巨大力量,是各族人民共同的精神支柱。0 一、爱国主义的科学内涵 爱国主义体现了人世群众对自己祖国的深厚感情,反映了个人对祖国的依存关系,是人们对自己故土家园、民族和文化的归属感、认同感、尊严感与荣誉感的统一。它是调节个人与祖国之间关系的道德要求、政治原则和法律规范,也是民族精神的核心。每个人来到这个世界,都要在社会中生存,都要获取生存发展的物质条件,都要寻求慰藉心灵的精神家园,这一切首先得之于祖国。没有国哪有家,没有家哪有我——这看似平常的话语,道出了最深刻的爱国理由:国家是小家的寄托,更是个人的寄托;国家是物质利益的寄托,更是精神家园的寄托。失去祖国母亲的保护,人们就是无家可归的流浪儿。爱国是每个人都当自觉履行的责任或义务。履行爱国的责任或义务,是对祖国母亲的报答。 爱国主义的基本要求是: 爱祖国的大好河山。祖国的河山在人们的心中占据着至高无上的地位。“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祖国的山山水水滋养哺育着她的子子孙孙。“禾苗离土即死,国家无土难存”,祖国的大好河山,不只是自然风光,而且是主权、财富、民族发展和进步的基本载体。因此,每一个爱国者都会把“保我国土”、“爱我家乡”、维护祖国领土的完整和统一、作为自己的神圣使命和义不容辞的责任。 爱自己的骨肉同胞。对自己骨肉同胞的爱,反映的是对整个民族利益共同体的自觉认同。民族利益是整体的利益、长远的利益,这种利益高于民族内部的、局部的、暂时的利益。对人民群众感情的深浅程度,检验一个人对祖国忠诚程度的试金石。爱自己的骨肉同胞,最主要的是培养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紧紧地和人民群众站在一起。 爱祖国的灿烂文化。文化传统作为一个民族群体意识的载体,常常被称为国家和民族的“胎记”,是一个民族得以延续的“精神基因”,是培养民族心理、民族个性、民族精神的“摇篮”,是民族凝聚力的重要基础。人们在现实生活中,或许会彼此隔绝,但对祖国灿烂文化和历史传统的认同总会把一个民族的心连在一起。爱祖国的灿烂文化就应该认真学习和真正了解祖国的历史,深入理解祖国优良的历史文化传统。 爱自己的国家。爱祖国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祖国的大好河山,自己的骨肉同胞,民族的灿烂文化,是同具体的国家相联系的。我们每个人的发展都是同国家的发展和进步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爱祖国就要心系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就要把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摆在首位,为祖国的独立和富强、为人民的解放和幸福贡献力量。 爱国主义是历史的、具体的,在不同的历史时代和文化背景下所产生的爱国主义,总是具有不同的内涵。爱国主义的丰富性和生命力,正是通过它的历史性和具体性来表现的。在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爱国主义主要表现在致力于扒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

2015版《思修》绪论教案

绪论珍惜大学生活开拓新的境界 新课导入:同学们是否有观看9月3日上午的阅兵仪式和9月4日晚上中央1台播放的《开学第一课》?主题是什么?主要讲了哪几个内容?对你有什么启示?有何感谢和体会?-----学生谈体会教师点评进入新课。 2015年,第八届《开学第一课》,以“英雄不朽”为主题。本届节目主题将围绕“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的精神指导,选取青少年的独特视角,向孩子们讲述一个个英雄故事。节目以“英雄不朽”为主题,围绕“爱国”“勇敢”“团结”“自强”四节课,通过讲述英雄故事让孩子们共同“铭记历史,缅怀先烈”。 思考:1、你想在《思政开学第一课》中学到什么?2、未来你想要成为怎样的人? 说一说:是否已经适应了大学生活呢?请各位同学就近结合讨论,来到大学之后的感受和有哪些不适应,然后咱们一块来分析一下大家产生这种感受的原因是什么。 总体有如下一些表现:孤独感、焦虑感、自卑感、空虚感、迷茫感、失落感、被动感等等。 思考:1、你们所理解的“大学”是什么?2、你们想像中的“大学生活”是什么样的?3、你们打算怎样度过宝贵的大学三年生活? 第一节适应人生新阶段 一、认识与适应大学生活 (一)大学的内涵 1、大学的内涵 ①实施高等教育,是高层次的教育阶段。 ②大学是知识密集、学科比较集中的地方。 ③培养有修养的公民,面向社会、面向职业,培养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专业人才。 2、什么是高职教育?如何看待高职院校?说一说:现实中的大学怎样? 高等职业教育是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为促进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在高中文化程度基础之上实施的,为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等诸领域各具体岗位培养实践型、技术型、职业专门化的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的教育。 如果现实的大学与自己理想的大学有落差,应该调试自我,快速适应: (1)平和心态,面对现实。与其抱怨,不如行动。 (2)树立“人无全才,人人有才”的意识。 (3)悦纳自我,接纳他人。

《思修》第三章3.2教案

复习提问:1、世界观与人生观的关系?2、人生目的在人生实践中的重要作用? 3、如何端正人生态度? 4、自觉抵制哪些错误人生观? 第二节创造有价值的人生 (三)人生价值的评价方法 1.坚持能力有大小与贡献须尽力相统一 俗话说:“人与人不同,花有几样红。”人的能力各不相同。具有不同能力的人,对社会所承担的责任是不同的。有人认为只有像比尔?盖茨、李嘉诚这种轰轰烈烈的人物,才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才活得有意义。但不要忘了社会的绝大多数都是普通的小人物,他们虽然渺小,做的都是普普通通的小事,但社会发展离不开这些人。他们同样在为社会做贡献,同样功不可没。 2.坚持物质贡献与精神贡献相统一 感动中国评委会给袁隆平的颁奖词 他是一位真正的耕耘者。当他还是一个乡村教师的时候,已经具有颠覆世界权威的胆识;当他名满天下的时候,却仍然只是专注于田畴。淡泊名利,一介农夫,播撒智慧,收获富足。他毕生的梦想,就是让所有人远离饥饿。喜看稻菽千重浪,最是风流袁隆平! 3.坚持完善自身与贡献社会相统一 如果眼泪是一种财富,徐本禹就是一个富有的人,在过去的一年里,他让我们泪流满面。从繁华的城市,他走进大山深处,用一个刚刚毕业大学生稚嫩的肩膀,扛住了倾颓的教室,扛住了贫穷和孤独,扛起了本来不属于他的责任。也许一个人力量还不能让孩子眼睛铺满阳光,爱,被期待着。徐本禹点亮了火把,刺痛了我们的眼睛。 案例:乞丐的三个愿望 ?有一个又老又脏的乞丐,天天站在路旁乞讨,有一顿没下一顿的,日子过得穷困潦倒,但是他每天早上仍然虔诚地做祷告,希望奇迹能降临到自己身上。 ?一天,当他做完祷告,抬头一看,竟然真的有一位天使站在他面前。天使告诉他可以帮他实现三个愿望。 ?乞丐心中大喜,许下第一个愿望:要变成一个很有钱的人。刹那间,天使就帮他实现了。 ?马上又许了第二个愿望,年轻30岁。天使也很快帮他实现了。 ?他不假思索地许了第三个愿望。第三个愿望:一辈子不需要工作。天使点了点头,他立即又变回路边那个又老又脏的乞丐了。 ?工作是上苍给人类最大的祝福。因为工作中隐藏着无数成功的机会,也体现着人的价值,更能让你远离空虚和无聊。 4.坚持动机与效果相统一 人生价值评价的误区误区一:以金钱作为衡量人生的标准。误区二:以权利作为衡量人生价值的标准。误区三:以知识技术作为衡量人生价值的标准。误区四:“贡献索取均衡论” 三、人生价值实现的条件 (一)人生价值实现的社会条件 (二)人生价值实现的个人条件 四、在实践中创造有价值的人生 (一)走与群众相结合的道路 (二)走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道路 要实现人生价值除了实践别无他途,实践是潜在价值与现实价值无限转化的桥梁。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第二章 教案

山东技师学院理论课时授课计划 科目思想道德修养 与法律基础 课题课题三:坚定理想信念授课班级 授课时间年月日课时安排 2 授课教师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 教学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大学生活的特点,适应人生的新阶段,为大学生活以及未来的社会生活做好心理准备、知识准备、能力准备。 教学重点及解决措施教学重点 1.理想信念是人的精神世界的核心,是人精神上的“钙”; 2.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之间的关系; 3.理想与现实的关系。 解决措施案例解析 教学难点及解决措施教学难点 1.为什么要信仰马克思主义; 2.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的统一; 3.理想的实现是一个过程。 解决措施案例讨论 教学用具教材多媒体 PPT 教学环节及时间分配教学环节组织教学复习旧课导入新课讲授新课课堂小结布置作业及答疑时间分配5分钟5分钟5分钟65分钟5分钟5分钟 作业布置如何把实现个人理想与中国梦结合起来?课后记 附教学过程

整顿课堂秩序: 1.要求学生集中并靠前坐 2.要求学生把手机放在指定位置,并把手机调为静音或关机 3.要求学生未经允许不得随意出入课堂或者在课堂内随意走动 4.要求学生整理教室卫生(在有必要的情况下) 复习旧课: 1.如何理解正确人生观的具体内容 2.评价人生价值的标准与方法 3.树立正确的幸福观、得失观、苦乐观、顺逆观、生死观和荣辱观课程引入: 你长大想成为什么??? 放羊娃的故事 一天,一位学者来到了一个穷苦的小山村.在山上碰到了 一个放羊娃在放羊.闲扯之余,学者问到放羊娃. 问:你为何放羊? 答:养大了卖钱. 问:卖了钱干什么? 答:盖房子. 问:盖房子干什么? 答:娶媳妇. 问:娶媳妇干什么? 答:生娃. 问:生娃干什么? 答:放羊. 学者无言……前排不许留空位,不能有“四脚朝天”的凳子 鼓励学生积极思考

最新思修课实践教学手册2016版

南阳师范学院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教学改革与教学实践实施手册 学院: 专业: 班级: 上课时间:星期第节 第组 马克思主义学院思修教研室制

教学目标: 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在课程教学实践中培养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深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制观,切实提升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 教学内容:教材各章节 教学方式方法:1、学生全员参与,以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2、网络课程互动及答疑。网址:http://115.158.18.67/sxdd/ 一、课内教学操作流程 (一)教师 事先设计好课本各个章节的实践教学课题或项目,并将学生参与课题或项目的方式方法及要求布置给学生。 (二)学生 1、分组 以“专业班级”为单位,以每6-10人为标准将“专业班级”分成若干小组。 2、选题 “小组”同学根据老师给定课题,选定其中一个作为“小组”的研讨课题;各“小组”选定的课题不能重合。 3、论证与讨论 “小组”选定课题后,严格按照以下操作步骤进行: ①小组成员根据所选课题,写出自己的“论证报告”; ②小组成员持“论证报告”参与小组讨论; ③小组成员从讨论中集体得出结论,形成小组“讨论报告”。 ④在课堂上,小组将课题讨论过程、结果以PPT形式展示,由专人向全 班同学讲解并回答质疑。 4、注意事项:每位同学参与课堂讨论(提问、发言)不得少于3次。

二、课外社会实践活动形式 课外社会实践活动可以采取小组形式进行,也可以单独开展。鼓励参与社团、协会、学生会、团委等与课程内容相关的活动,撰写社会实践活动计划和社会实践活动感想。每位同学一学期社会实践不少于3次。 三、组织机构及职责 专业班级班长:负责督促本专业班级各小组组长的工作,负责小组材料的收集和上交,负责与老师、其他班级班长的沟通协调工作;负责督促本班级同学的社会实践活动开展工作;完成老师布置的其他工作。 小组组长:负责开展本小组整体工作。填写《操作手册》相关表格、收集和上交小组材料;与老师、班长沟通协调;完成老师布置的其他工作。 四、考核内容及办法 1、考核内容: 小组“讨论报告” 个人“主题论证” 社会实践活动计划 个人社会实践感想 课堂讲解及讨论质量、出勤率、课堂表现。 2、考核办法 讨论报告20分。每小组提交1份。 论证报告20分。每位同学提交1份。 课堂ppt讲解10分。 出勤率10分。 课堂表现(参与讨论情况)10分。 课外社会实践活动30分:其中个人社会实践计划10分;社会实践活动感想20分(附活动内容的照片或视频。)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第二章教案

山东技师学院理论课时授课计划 附教学过程

整顿课堂秩序:前排不许留 空位,不能 1.要求学生集中并靠前坐 2.要求学生把手机放在指定位置,并把手机调为静音或关机 3.要求学生未经允许不得随意出入课堂或者在课堂内随意走动 4.要求学生整理教室卫生(在有必要的情况下)有“四脚朝天”的凳子 复习旧课: 1.如何理解正确人生观的具体内容 2.评价人生价值的标准与方法 3.树立正确的幸福观、得失观、苦乐观、顺逆观、生死观和荣辱观课程引入: 你长大想成为什么??? 放羊娃的故事 一天,一位学者来到了一个穷苦的小山村.在山上碰到了一个放羊娃在放羊.闲扯之余,学者问到放羊娃. 问:你为何放羊? 答:养大了卖钱. 问:卖了钱干什么? 答:盖房子. 问:盖房子干什么? 答:娶媳妇. 问:娶媳妇干什么? 答:生娃. 问:生娃干什么? 答:放羊. 学者无言??鼓励学生积极思考

理想是指路明灯。 没有理想,就没有坚定的方向, 而没有方向,就没有生活。 ——托尔斯泰 理想信念是人的精神世界的核心,是人精神上的“钙” 。 “钙”的作用是什么? 内容讲授: 第一节理想信念的内涵及重要性 一、什么是理想信念 理想信念是人类特有的精神现象。人既需要物质资料来满足生存需要,也需要理想信念来充实精神生活。正确坚定的理想信念,激励人们为一定的社会理想和生活目标而不断努力追求。 (一)理想的内涵与特征 1、理想的内涵: 理想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有可能实现的、对未来社会和自身发展的向往与追求,是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 2、理想的特征(1)理想具有超越性。理想是一定社会实践的产物;理想通过实践才能实现。理想源于现实又高于现实。(2)实践性。理想在实践中产生,在实践中发展,而且也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得以实现;理想不同于空想。(3)时代性。理想同 任何一种社会意识形式一样,都是一定时代的产物,都带着特定历史时代的烙印。理想的时代性,不仅体现为它受时代条件的制约,而且体现为它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 (二)信念的内涵与特征 1、信念的内涵信念是认知、情感和意志的有机统一体,是人们在一定的认识基础上确立的对某种思想或事物坚信不疑并身体力行的心理态度和精神状态。 2、信念的特征(1)信念具有执著性。信念一旦形成,就不会轻易改变。(2) 信念具有多样性。一方面,不同的人由于社会环境、思想观念、利益需要、人生经历和性格特征等方面的差异,会形成不同的信念; 另一方面,同一个人也会形成不同类型和层次的信念,并由此构成其信念体系。 二、理想信念是精神之“钙”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案第一章

教学内容: 理想信念与大学生成长成才 之理想信念的含义和特征 教学目的: 通过对本节内容的学习,让学生正确理解理想的基本概念与特征,并对于人与理想的关系形成一个深入的认识。 教学重点: 1.理想的概念; 2.理想的特征; 教学难点 1.理想与人的关系; 2.理想的现实性与超前性; 3.理想的科学性与理想的层次性; 授课方式: 讲授法、讨论法、案例法 教学过程设计: 【课程导入】(10分钟) 以“人为什么要有理想?”这一基本问题进行导入,引起学生对于人与理想之间的关系进行思考,通过案例分析,引导学生得出“人是一种理想存在”这一基本结论,使学生对于理想的认识进入一个理性反思的宏观视野。 【案例引用】《礼记·大学》的“知止”概念和周星驰在《少林足球》当中的经典台词 【案例分析】 《礼记·大学》当中提出“知止”的概念,认为人应当“知其所止”,也就是人应当有目标、有追求,这是人之存在的基本特征,也是人之为人的意义前提。对于90后的大学生,他们成长于一个高度发达的媒体时代,对于流行文化非常熟悉。作为流行文化的一个重要符号,周星驰在其电影《少林足球》当中说出了“做人如果没有梦想,那跟咸鱼有什么分别?”这一经典台词,以通俗的方式表明了理想对于人的重要意义。与此同时,结合周星驰本人的人生经历,指出他对于演员理想的顽强追求,以及由此获得的人生超越。 一、理想信念的含义与特征 (一)理想的含义与特征(约80分钟) 1.理想的含义(5分钟) 理想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有可能实现的、对未来社会和自身发展的向往和追求,是人们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

【图表演示】显示理想概念中的核心要素,并对其进行讲解分析。 2.理想的特征(45分钟) (1)时代性与阶级性 理想作为一定社会关系的产物,必然带有特定时代的烙印,在阶级社会当中,还必然带有特定阶级的烙印。这表明,理想不仅受时代条件的制约,而且随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变化。因此,对于理想,人们应当持有一种与时俱进的态度。 (2)现实性与超前性 理想来源于现实,但又超越现实。任何理想都必须产生于现实的土壤,同时又向未来开放,其作为一种与人之奋斗目标相联系的未来现实而存在于人的思想当中,并最终落实为人的实践活动。科学的理想是人的主观能动性与社会发展客观趋势的一致性的反映,它对于人们的社会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3)实践性与多样性 理想不是空想,它源自于人的具体实践,是具有实现可能的理性追求。理想按照不同标准,可以划分为不同的类型,即理想具有多样性。 【课堂讨论】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10分钟)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这是当前许多年轻人挂在嘴边的口头禅,其对于青年大学生的理想认识产生了消极的影响。如何理性认识这一问题,关键在于引导学生分辨清楚理想的现实性与超越性之间的辩证关系,使学生们最终认识到此种论调的错误在于将理想的现实性与超越性形成对立。 3.理想的类型(20分钟) 理想按照不同标准,可以划分为不同的类型,其中重要的是按照性质划分的科学理想与非科学理想,以及按照层次划分的一般理想与崇高理想。 【案例引用】:爱因斯坦关于理想的名言,以及青年毛泽东的诗篇 引导学生认识到,理想对人的激励和鼓舞作用与理想的性质和层次密切相关,作为青年大学生应当树立科学和崇高的理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