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能与热能》教案6篇

《化学能与热能》教案6篇

《化学能与热能》教案1

一、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课内容为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第二章第一节“化学能与热能”第二课时的内容,由于学生前面已经学习过化学键与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关系(第一课时),本节课主要是引导学生认识和感受化学能与热能之间的相互转化,但只需让学生了解化学能的主要表现形式——热能,有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两类,不需要对化学能变化进行具体的分析和计算,是从宏观角度感知热现象。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对教学范围的控制和难度的把握。

教材中重点设置了三个实验,说明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主要表现为热量的形式,让学生了解吸热反应、放热反应、中和热三个概念。这部分内容强调了科学探究和学生活动,让学生在实验探究中认识和感知化学能与热能之间的相互转化及其研究过程,学会定性地研究化学反应中热量变化的科学方法,并初步了解定量的研究方法。这既是对初中相关内容的提升和拓展,又为选修内容的学习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中和热的概念;学会判断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了解化学能转化为热能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及其对人类的发展的贡献。

过程与方法:通常实验探究与交流讨论,培养学生的探究、交流、合作、反思、评价的意识,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掌握如何从实验操作及现象分析来得出实验结论,初步了解科学的实验方法;通过视频播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以实验和视频为载体,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让学生认识和感知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以及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体会化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树立正确的能量观、节能意识和环境意识,增强为民族复兴、人类发展而努力学习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在本节之前学生已经在初中学习过“质量守恒定律”,知道自然界的物质可以发生转化,但是总质量保持不变。而本节内容具体讲述了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可以归纳为“能量守恒定律”,故本节内容又是对学生已有知识的巩固和加深。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教学活动是教与学的双边活动,依新课标理念,主要采用“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实验验证→解决问题→情感升华”的教学模式,通

过创设情境,让学生提出问题,并对问题进行探究,在实验中体验和感受知识的发生和发展过程,学会用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探索精神。

五、教学重点及难点

教学重点: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及其意义。

教学难点:实验探究的过程及其分析方法。

六、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引入)能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图片资料展示:古代、近代、现代人们是如何开发与利用各种能源的。

观看图片,了解化学反应释放出的能量对人类进步作出的贡献,明白我们研究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具有重要意义。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加强对化学反应能量变化的感性认识

(提问)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表现形式是什么呢?

(板书)1.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表现形式:热量变化

(讲解)根据反应过程中的热量变化可将化学反应分为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放热反应即指反应过程中放出热量的反应,吸热反应即指反应过程中吸收热量的反应。

(板书)(1)放热反应:放出热量的反应

(2)吸热反应:吸收热量的反应

阅读课本P33页1~2自然段,思考并回答问题。了解化学反应的新的分类方法

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将所学知识与原有知识进行类比、整合,引入学习主题。

(过渡)接下来我们就通过两个小实验来认识和感受化学反应中的热量变化。

(学生活动后板书)化学能转化为热能

(演示)滴水点灯

(分析)酒精灯为何会燃烧?

(讨论)在你熟悉的物质中哪些可以与水反应并放出热量?

(分析)它是将什么能转化为什么能?

按照学生的思维习惯,沿着学生的兴趣深入课题,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分工合作意识、观察分析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投影)原料:Ba(OH)2·8H2O和NH4Cl;方法:将两种原料混合后迅速用玻璃棒搅拌至呈糊状后继续搅拌一会即可;改进说明:用两个一次性塑料杯代替烧杯和玻璃片,在一个塑料杯中注入少量的水,另一个塑料杯中加入反应固体混合物,然后套进有水的塑料杯中,使两个杯子之间存在少量的水,再充分搅拌固体反应物。

(板书)热能转化为化学能

(演示解说)制作怪味冰淇淋

(描述现象)固体变成了糊状物,杯底很凉很硬,有刺激性气味,且两个杯子粘在了一起不容易分开。

(讨论分析)水变成了冰且两个杯子粘在了一起,说明了什么呢?它是将什么能转化为什么能?

(练习)写出反应方程式

(过渡)认识和感受了化学反应中的吸热和放热,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探究酸碱中和反应作为一类重要而常见的反应是吸热反应还是放热反应呢?

学生齐声朗读操作步骤,熟悉实验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

为分组实验做准备

(板书)2.探究中和反应

巡视指导,引导学生归纳总结

分组实验,讨论、交流操作中的一些细节问题;写出三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和离子方程式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合作意识、实验分析能力以及归纳总结能力

(小结后板书)

(1)中和反应都是放热反应

(2)反应热可定量测量

归纳总结:三个反应化学方程式不同,离子方程式却相同,因此反应本质相同,都是H+与OH-结合生成水的反应,都属于中和反应。由此可知,中和反应都是放热反应。

(提问)进一步分析实验数据发现,上述实验中三个反应的反应物不同,但温度升高幅度相同,即放出的热量相同,为什么?

从反应本质和生成水的量上进行分析并得出结论。

培养学生的思维发散能力与归纳能力

(提问)在刚才的实验中,你认为你测量的数据准确吗?如何操作才能使测量结果更准确?

观看投影,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交流,选择更合理的操作方法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初步了解定量实验的要求

师生共同归纳总结后投影展示

(1)增强保温、隔热措施,减少实验过程中热量的损失;

(2)使用稀强酸溶液和稀强碱溶液,减少溶解热的干扰。

(3)不断搅拌使反应更充分,热量分散更均匀。

(4)用精确度较高的温度计。

(5)多次测量求平均值,以减少误差。

(过渡)常见的放热反应与吸热反应都有哪些呢?有无规律性?

(板书)常见的放热反应与吸热反应

判断下列反应是吸热反应还是放热反应:①燃烧木炭取暖;②炸药爆炸;③煅烧石灰石制生石灰;④生石灰与水作用制熟石灰;⑤食物因氧化而腐败;⑥钠、镁、铝与稀盐酸的反应;⑦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反应

(讨论交流后汇报结果)

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学会将实际与理论相结合,并反馈评价学生的学习效率

师生共同归纳总结后投影展示

常见的放热反应和常见的吸热反应

让学生体会知识的形成过程

师生共同进行课堂小结

(1)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表现形式:放热反应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热能,吸热反应是将热能转化为化学能;

(2)酸碱中和反应都是放热反应。反应热既可以定性感受,还可以定量测量;

(3)了解了常见的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及其判断方法。

将本课时的知识重点形成结论,明确教学目标

视频投影:未来能源发展的展望

观看图片,了解化石能源作为当今世界的主要能源的利用存在的问题,关注新型能源的开发问题

增强为民族复兴、人类发展而努力学习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激发学生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

布置课后练习

1.思考:化学能除了可以转化为热能,还能转化为其它哪些形式的能量?

2.查阅资料了解氢能作为最理想的化学能源具有哪些优点。

目前还有哪些问题需要解决?

3.对于课本P34实验2-3,能否设计一个实验装置能更直观的反映出反应过程中的热量变化?

4.完成课本上的习题。

既以常规练习巩固学生所学知识,又以一些开放性的问题,让学生课后去拓展,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培养学生知识迁移与应用能力

七、教学评价设计

1、通过两个小魔术认识和感受了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表现形式:放热反应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热能,吸热反应是将热能转化为化学能;

2、通过对中和反应的探究得出:酸碱中和反应都是放热反应,而且反应热不仅可以定性的感受,还可以定量的测量。

3、了解了常见的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

八、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

二、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

1.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表现形式:热量变化

(1)放热——化学能转化为热能

(2)吸热——热能转化为化学能

2.探究中和反应

(1)中和反应都是放热反应

(2)反应热可定量测量

3.常见的放热反应与吸热反应

九、教学反思

实验是化学的最高法庭。本节内容详略得当,重点突出,难点突破,并采用教师实验演示和学生实验探究的形式,用情景引入,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体现了新课标的师生互动理念。

《化学能与热能》教案2

《化学能与热能》是高一化学必修二第一节课文,下面是高一化学必修二《化学能与热能》教案,为大家提供参考。

知识与技能:

关于化学反应与能量之间的关系,学生在初中化学中已经有所了解,在他们的生活经验中也有丰富的感性认识。本节教学内容是让学

生在学习物质结构初步知识之后,从本质上认识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

1、具有较强的问题意识,能够发现和提出化学能与热能的探究性问题,敢于质疑,勤于思索,逐步形成独立思考的能力

2、在教师的指导下与同学合作完成科学探究实验

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实验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情感

2、培养学生严谨求实、勇于探索的科学态度

本节教学重点:

化学能与热能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及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

本节教学难点:

1、从本质上(微观结构角度)理解化学反应中能量的变化,从而建立起科学的能量变化观。

2、学会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的定义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首先让学生观看人类开发和利用能源的录像、图片等,或提出一个有关能源的社会实际问题进行讨论→进入实际应用教学→使学生认识到化学反应所释放出的能量是当今世界上最重要的能源,研究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重要意义。

[板书]第一节化学能与热能

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

[学生实验]课本实验2—1

[思考]为什么要用砂纸打磨铝片?

[学生思考回答]因为铝片表面有氧化膜,它阻止铝片与酸的接触,使反应不能进行。

[分组探究]实验中不能用眼睛直接观察到热量变化,那我们应换什么方法去了解热量变化呢?

[学生思考]讨论出多种方案,同时纪录实验现象,完成下面表格实验步骤__ 眼睛看到的现象用手触摸的感觉用温度计测量的数据

在一支试管中加入2~3mL 6mol/L的盐酸溶液

向含有盐酸溶液的试管中插入用砂纸打磨光的铝条

结论

[演示实验]课本实验2—2

[学生活动]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并思考

1、为什么要将八水氢氧化钡晶体磨成粉末?

2、为什么混合后要立即用玻璃棒搅拌?

3、反应后有什么气体产生,应如何处理?

[学生探究]根据实验现象完成下面表格: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得出结论

将晶体混合后立即用玻璃棒快速搅拌混合物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产生,该气体能使湿润的紫色石蕊试纸变蓝有NH3气生成用手触摸烧杯下部感觉烧杯变凉反应吸热

用手拿起烧杯烧杯下面的带有几滴水的玻璃片(或小木板)粘到了烧杯底部反应吸收热量使体系温度降低,使水结成冰将粘有玻璃片的烧杯放在盛有热水的烧杯上一会儿再拿起玻璃片脱离上面烧杯底部冰融化

反应完后移走烧杯上的多孔塑料片,观察反应物混合物成糊状有水生成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上述反应:

Ba(OH)28H2O+2NH4Cl==BaCl2+2NH3↑+10H2O

[演示实验]实验2—3酸碱中和反应

[实验要点]通过三组强酸和强碱之间的反应对比实验,定性的抽象出“中和热”概念。在实验中要注意:

(1)三组实验所处条件要相同,如使用的仪器、外界环境中温度和压强要相同;

(2)三组实验酸和碱的用量要相同,以保证生成水的量相同;

(3)控制相同的`反应时间。

[学生活动]汇总实验现象和数据并列表比较。

反应物

及用量酸 HNO3 50 mL 1 mol/L HCl 50 mL 1 mol/L HCl 50 mL 1mol/L

碱 NaOH 50 mL 1 mol/L NaOH 50 mL 1 mol/L KOH 50 mL 1mol/L 混合前温度室温室温室温

混合后温度 t1 t2 t3

结论 HNO3与NaOH发生中和反应时放热 HCl与NaOH发生中和反应时放热 HCl与KOH发生中和反应时放热

对实验进行

归纳和概括强酸与强碱发生中和反应时放出热量

[学生探究]对实验进行原理性抽象——为什么强酸与强碱发生

反应时都会放出热量?

[本质分析]三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和离子方程式分别为:

HNO3+NaOH=NaNO3+H2O,H+ + OH— = H2O

HCl+NaOH=NaCl+H2O,H+ + OH— = H2O

HCl+KOH=KCl+H2O,H+ + OH— = H2O

由此可见,三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虽然不同,反应物也不同,但是它们的反应本质相同,都是H+与OH—离子反应生成水的反应,属于中和反应,其离子方程式都是:H+ + OH— = H2O。所以,可提出推测,即中和反应都放热。由于三个反应中H+和OH—离子的量都相等,则生成水的量也相等,故放出的热量也相等(在上述三个实验中,温度上升的幅度接近)。

[概念引入]酸与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molH2O时所释放的热量

称为中和热。

[课堂小结]

热量变化是化学反应中的主要表现形式,有些化学反应表现为向环境放出热量,有些化学反应表现出向环境吸热。

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应有意向学生渗透化学的常用研究方法和思想。学生如果对化学问题的研究方法有了一定的了解,将对化学知识领会的更加深刻,同时也学到了一些研究化学问题的思维方法,增强了学习能力。

延伸阅读:高一化学教学浅谈

摘要:高一化学必修课程不仅要使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得到发展,还要为学生在高二高三阶段学习化学的其它模块提供必要的知识基础。另外不管学生以后学文科还是理科,高一化学必修课的学习内容都是最重要的高考必考内容,因而搞好高一化学必修课的教学就显得特别重要。

关键词:素质教育传统教学必修课程

新课程改革成功实现了从偏重知识教育向知识教育、能力培养、人文教育的和谐统一的转变,实现了从单纯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到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的转变。高一化学必修课程是为全体高中学生开设的化学课程,是要让每个高中学生都能获得最基本的化学素养。在实施高一化学必修课教学时要正确处理好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一、正确处理好基础教学与弹性教学的关系,防止盲目拓展知识内容

纵观高一化学必修模块,其学习内容几乎是以前三年高中的全部化学内容,如果教师不认真理会新课标要求,就会出现任意拔高教学要求,拓展教学内容,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人为制造教学时间与教学内容的紧张关系。高一化学必修模块的教学目的是要培养学生具有最基本的科学素养,是人人都要学的化学,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强调教学的基础性。教师要充分认识新课标下高中化学教学内容深化的阶段性原则。

高一化学教材是依照物质分类的思想进行编排的,教材通过提供实验事实、科学史话等感性材料,采用分析、归纳的方法让学生获取一些最简单的化学知识和了解最基本的研究方法,因此,对于同样的教学内容在不同的教学阶段其地位、作用和要求也是不同的。如“胶体”,仅限于让学生知道会判断胶体、溶液、浊液和了解它们的本质区别,从丁达尔效应、过滤等角度认识这三种分散系的不同,对于胶体的其它性质如电泳、布朗运动、聚沉等教材都以科学视野的方式出现,对学生不作过高要求。而且教师一定要正确处理好基础教学与弹性教学的关系,不能任意拓展教学内容,拔高教学要求。

二、正确处理好探究教学与传统教学的关系,加强师生间的互动和学生主动参与意识

探究式教学是新课标大力提倡的教学方法之一。探究式教学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教师通过创设一定的探究情景,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并在这一探究过程中让学生获得知识与技能,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获得情感体验。但现在一些教师对探究式教学存在着认识上的误区,他们把搞探究式教学作为是实施新课标的一个重要标志。由于探究式教学注重的是探究问题的过程与方法,因而学生往往会忽视基础知识的学习,忽视知识的总结归纳,忽视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这使得学生学完了一个模块还不知道学了些什么,虽然课堂上搞探究是轰轰烈烈,可学生一到考试就凄凄惨惨。

因此,教师对探究式教学要有一个正确的认识,要科学合理地运用于课堂教学。教师要重视各种传统的教学方法,要帮助学生加强双基学习,重视基础知识的归纳与应用。各种传统教学法是前人不断总结得出的经典教学法,与探究式教学法无所谓谁优谁劣,教师要根据教学的具体内容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探究式教学法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和主动探索,传统教学法也不排斥师生间的互动和学生的主动参与,例如让学生通过阅读教材归纳知识点、利用教材中的思考与交流、学与问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课堂活动,通过观察实验现象让学生自己说出现象并作出结论等等。探究式教学法所花费的时间长,需要投入较大的精力,教师不可能所有知识点都用这种教学法,教师要善于选取那些最有探究价值且学生在现有的知识基础上可以探究的核心内

容进行探究。

三、正确处理好演示实验与学生实验的关系,防止出现弱化学生实验的现象

高一化学必修课程最大的变化之一就是没有像旧教材那样在教材后面安排专门的学生实验,这是不是认为在教学中没有必要安排学生实验呢?一些教师认为学生实验既浪费时间,又耗损精力,不如一概改为教师演示实验,这样既方便又省事,认为有学生做实验的时间不如拿来上新课或复习。而这恰恰违背了新课标的精神。要知道新课标不是对学生实验弱化了,而是对学生实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一化学必修课虽然没有在教材后面安排单独的学生实验,但并不是就没有学生实验,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挖掘教材中化学实验的教育教学功能,对教材中有关实验的栏目要进行深入研究,要确定好教材中哪些实验适合教师演示,哪些实验适合学生做,教师演示过的实验只要适合学生做也要安排时间让学生亲自去实验室做一遍,以培养他们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四、正确处理好知识的科学呈现方式,积极对教材进行第二次“创作”

高中化学教材的编排采用的是专题式的模块结构,缺乏严谨的化学理论作支撑,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知识的内在逻辑关系,给教师的教、学生的学都带来了许多逻辑思维上的不便,许多学生反应“一学就会,一用就混”,因此教师一定要深入地研究教材内容,挖掘知识的内在联系,结合学生的认知规律组织教学。教师在实施新课标教学

时,要善于突破教材编排的局限性,在不超越教学大纲的基础上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处理教材,重新整合知识,对教材进行第二次“创作”,以更加科学和符合学生实际的方式呈现各知识点。总之,新一轮的课程改革要求我们化学教师要秉承民主、科学、开放的教育理念,改变以往过分强调知识传授的倾向,重视科学研究方法的学习,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实践能力以及创新能力,使学生获得知识的过程,同时也成为学会学习的过程和培养能力的过程。当然部分教师仍然没有深刻认识新课程标准的要求,还在继续沿用旧的教学方法和传统的知识体系,在教学中表现为“重传授与训练、轻探究与感悟;重知识与技能、轻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因此我们所有的化学教师都任重而道远。

《化学能与热能》教案3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了解吸热反应、放热反应以及化学反应在提供热量上的重要作用;

2.通过讨论交流,加强分析、综合的思维能力;

3.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树立节约能源的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第二章化学反应与能量第一节化学能与热能教案

精选文档 教案 课题:第二章化学反响与能量讲课班级第一节化学能与热能(一)课时 知识与技术教 学过程与方法 目 的感情态度 价值观 重点 难点 知 识 结 构 与 板 书 设 计 【板书】第二章 1、获取化学能与热能化学实验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术,学习实验研究的方法,能设计并达成 吸热反响和放热反响的化学实验。 2、形成吸热反响和放热反响的观点 1、拥有较强的问题意识,能够发现和提出化学能与热能的研究性问题,敢于怀疑,勤于思 虑,逐渐形成独立思虑的能力。 2、在教师的指导下与同学合作达成科学研究实验 1、发展学习化学的兴趣,乐于研究物质变化的神秘,体验科学研究的艰辛和愉悦,感觉化 学世界的巧妙与和睦。 2、有参加化学科技活动的热忱,有将化学能与热能的化学知识应用于生产、生活实践的意识, 能够对与化学能有关的社会和生活问题做出合理的判断。建立正确的能源观热爱家乡,热爱祖国,建立为中华民族中兴、为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而努力学习化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化学键与能量变化的关系 从实质上 (微观构造角度 )理解化学反响中能量的变化,进而成立起科学的能量变化观 第二章化学反响与能量 第一节化学能与热能 一、化学能 (chemical energy) 与热能 (heat energy)的互相转变 1、铝与盐酸反响中的能量变化 结论:铝与盐酸反响放热 2、 B a( O H ) 2·8H2O与NH4Cl反响中的能量变化 结论:该反响是吸热反响 3、酸碱中和反响中的能量变化 结论:该反响是放热反响 酸与碱发生中和反响生成1molH2O 时所开释的热量称为中和热。 二、常有的吸热反响和放热反响 1、放热反响:物质与氧气的反响;燃料的焚烧;中和反响;金属与酸;开朗金属与水的反响;生石灰和水 反响;大多半化合反响 2、吸热反响:C+CO 2; C+H 2O; H 2 +CuO ;B a( O H ) 2·8H2O +NH4Cl;Fe+H2O(g);大部 分分解反响 三、化学能的利用 教课过程 教课步骤、内容教课方法 化学反响与能量 【学生阅读】序言内容 【解说】经过阅读本章序言,我们知道本章我们要解决的核心问题:在现代宽泛使用的各样能源中,那些与化学亲密有关?面对能源枯竭的危机,提升能源利用率和开拓新能源是解决这一问题的两个主要方向,在这方面化学能做出什么贡献? 【发问】 ]煤、石油和天然气等化石燃料或它们的制品的焚烧所产生的热能从何而来?与化学物质及 化学反响有什么关系?石灰石经高温煅烧生成生石灰,高温供给的热能在分解反响中起什么作用? 【回答】这里所列举的两类反响说了然化学反响与热能之间的辩证关系以及它们之间的互相转变。

高中化学_化学能与热能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第一节化学能与热能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 2.根据反应前后物质总能量的相对大小判断化学反应是吸热反应还是放热反应. 3.了解化学能和热能的相互转化. 教学重点:化学能与热能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及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 教学难点:从本质上(微观结构角度)理解化学反应中能量的变化,从而建立起科学的能量变化观。 教具准备:投影仪。 教学过程: [复习回顾] 1、什么是化学键? 2、化学反应的本质是什么? [导入新课]煤、石油、天然气的主要化学成分是烃类等有机物,它们燃烧时释放出热能,这些热能从何而来?这种热能与化学物质及化学反应有什么关系?石灰石要经过高温煅烧才能变成生石灰,高温提供的热能在石灰石的分解反应中起什么作用? [推进新课]在化学反应中,从反应物分子转变为生成物分子,各原子内部并没有多少变化,但原子间的结合方式发生了改变。在这个过程中,反应物分子中的化学键部分或全部遭到破坏,生成物分子中的新化学键形成。 为什么化学反应有的表现吸热有的表现出放热呢?化学能与热能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板书] 第一节化学能与热能 一、化学键与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关系 [分析]2H→H2中能量变化? 1mol H2中含有1molH-H,在25℃101kPa条件下,由H原子形成1molH-H要放出436kJ的能量,而断开1molH-H重新变为H原子要吸收436kJ的能量。 1、键能:拆开1 mol某键所需的能量叫键能。单位:kJ/mol。 破坏化学键时要吸收能量,形成化学键时放出能量 [类比分析]CH4→4C+4H(吸收4mol×415kJ/mol=1660kJ) [讲]不同物质形成的化学键能量不同,而化学键存在于不同的物质间,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能量不同,这样的过程就出现了能量变化。 物质的化学反应与体系的能量变化是同时发生的,只要有化学反应就一定有能量变化。[问]氢气和氯气的混合气体遇到强光会发生爆炸,放出大量的热。反应中的热量由何而来?氢气和氯气反应的本质是什么?从微观上(从化学键角度)加以分析 [投影分析]在25℃和101kPa的条件下,1mol H2与1mol Cl2反应: [讲]这样,由于破坏旧键吸收的能量少于形成新键放出的能量,根据“能量守恒定律”,多余的能量就会以热量的形式释放出来。 [板书]3、引起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化学能与热能》教案6篇

《化学能与热能》教案6篇 《化学能与热能》教案1 一、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课内容为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第二章第一节“化学能与热能”第二课时的内容,由于学生前面已经学习过化学键与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关系(第一课时),本节课主要是引导学生认识和感受化学能与热能之间的相互转化,但只需让学生了解化学能的主要表现形式——热能,有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两类,不需要对化学能变化进行具体的分析和计算,是从宏观角度感知热现象。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对教学范围的控制和难度的把握。 教材中重点设置了三个实验,说明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主要表现为热量的形式,让学生了解吸热反应、放热反应、中和热三个概念。这部分内容强调了科学探究和学生活动,让学生在实验探究中认识和感知化学能与热能之间的相互转化及其研究过程,学会定性地研究化学反应中热量变化的科学方法,并初步了解定量的研究方法。这既是对初中相关内容的提升和拓展,又为选修内容的学习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中和热的概念;学会判断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了解化学能转化为热能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及其对人类的发展的贡献。 过程与方法:通常实验探究与交流讨论,培养学生的探究、交流、合作、反思、评价的意识,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掌握如何从实验操作及现象分析来得出实验结论,初步了解科学的实验方法;通过视频播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以实验和视频为载体,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让学生认识和感知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以及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体会化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树立正确的能量观、节能意识和环境意识,增强为民族复兴、人类发展而努力学习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在本节之前学生已经在初中学习过“质量守恒定律”,知道自然界的物质可以发生转化,但是总质量保持不变。而本节内容具体讲述了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可以归纳为“能量守恒定律”,故本节内容又是对学生已有知识的巩固和加深。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教学活动是教与学的双边活动,依新课标理念,主要采用“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实验验证→解决问题→情感升华”的教学模式,通

化学能与热能

化学能与热能 化学能与热能是两种重要的能量形式,它们在生产和生 活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本文将从定义、性质、转化等方面分别介绍化学能与热能。 一、化学能 1. 定义 化学能是指化学物质中含有的可供释放出来做功的能量。一般来说,具有化学能的物质都是经过化学反应才能转化为其他物质,同时释放出能量。 2. 性质 化学能的特点是容易储存,方便使用,且可以通过反应 实现转化。例如,化学电池就属于化学能的一种储存形式,可以通过电池反应来释放电能。在这个过程中,化学能被转化为电能,然后再转化为为机械能、光能等不同形式的能量。 化学能的另一个性质就是能够释放出大量的热能。例如,燃烧是一种常见的化学反应,其中燃料物质的化学能被迅速释放,同时放出大量的热能。这种热能可以被用于加热房间、发动汽车等。 化学能的最后一个特点是容易受到化学物质、温度和压 力等因素的影响。例如,如果化学物质受到氧化或还原的作用,化学能就会发生改变;如果物质的温度和压力发生变化,化学反应的速度和效果也会发生变化。 3. 转化 化学能可以被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量,例如电能、机械

能、光能等。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化学能的转化方式:(1)电能:利用化学电池的反应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2)机械能:利用发动机的化学反应将化学能转化为 机械能。 (3)光能:利用光化学反应将化学能转化为光能。 (4)热能:利用燃烧反应将化学能转化为热能。 二、热能 1. 定义 热能是物体内部分子和原子的运动能量,也可以理解为 物体温度上升的能量。热能在自然和人类生活中起着重要作用,我们可以用它来制热、发电、炼钢、焊接等工作。 2. 性质 热能的特点是容易传递和储存,且可以通过温度差实现 转化。例如,我们可以通过将热能在不同的物体和环境中传递来实现能量的储存和转化。在这个过程中,热能可以被转化为电能、机械能等不同形式的能量。 热能的另一个性质就是可以被吸收和释放。例如,我们 可以使用太阳能板来吸收太阳辐射下的热能;我们也可以利用电子元件的热效应来产生电能。 3. 转化 热能可以与其他形式的能量相互转化。以下是一些常见 的热能的转化方式: (1)电能:利用热电效应将热能转化为电能。 (2)机械能:利用热力机的工作流程将热能转化为机 械能。 (3)光能:利用光电效应将热能转化为光能。 (4)化学能:利用热化学反应将热能转化为化学能。

化学能与热能 说课稿 教案 教学设计

化学能与热能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化学键与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之间的关系。 2.在化学实验的基础上,通过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的概念,理解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 3.重视利用能量守恒定律的知识分析和解决一些化学问题。 过程与方法 1.具有较强的问题意识,能够发现和提出有探究价值的化学问题,敢于质疑,勤于思索,逐步形成独立思考的能力,善于与人合作,具有团队精神。 2.在与同学合作完成科学探究实验1、2、3的基础上,运用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方法对实验进行加工,得出正确的结论。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发展学习化学的兴趣,体验科学探究的艰辛和喜悦,感受化学世界的奇妙与和谐。 2. 有参与化学科技活动的热情,有将化学能与热能的化学知识应用于生产、生活实践的意识,能够对与化学能有关的社会和生活问题做出合理的判断。树立正确的能源观。 3. 热爱家乡,树立为中华民族复兴、为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而努力学习化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教学重点:化学能与热能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及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 教学难点:从本质上(微观结构角度)理解化学反应中能量的变化,从而建立起科学的能量变化观。 教具准备:投影仪。 [导入新课] 为什么化学反应有的表现吸热有的表现出放热呢?化学能与热能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推进新课]在化学反应中,从反应物分子转变为生成物分子,各原子内部并没有多少变化,但原子间的结合方式发生了改变。在这个过程中,反应物分子中的化学键部分或全部遭到破坏,生成物分子中的新化学键形成。 [板书]一、化学键与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关系 [学生自学]阅读课本p28页第二段

师:展示图片或播放动画。 1.化学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守恒; 2.热量变化是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表现形式;(其它形式的能不计) 3.相同物质的量的不同物质的化学能不相等。 [板书] 二、化学能转化成热能 1化学反应在发生过程中是吸热还是放热,决定于E(反应物的总能量)与E(生成物的总能量)的相对大小 [板书] 总结:物质的燃烧一般是化学能转化成热能;但也有些化学反应相反。 2.化学能与电能、光能也可以相互转化。

化学能与热能教案4篇

化学能与热能教案4篇 化学能与热能教案4篇 化学能与热能教案1 知识与技能 1、能从化学键的角度理解化学反响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 2、通过化学能与热能的互相转变,理解“能量守恒定律” 过程与方法 能从微观的角度来解释宏观化学现象,进一步开展想象才能。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初步建立起科学的能量观,加深对化学在解决能问题中重要作用的认识。 2、通过师生互动,增加师生感情 教学重点 1.化学能与热能的内在联络及互相转变。 2.从本质上理解化学反响中能量的变化,从而建立起科学的能量变化观。 教学难点

1.化学能与热能的内在联络及互相转变。 2.从本质上理解化学反响中能量的变化,从而建立起科学的能量变化观。 教学方法 启发引导、探究式 教学媒体 多媒体、实验 教学内容 师生活动 [[创设问题情景] 氢气和氯气的混合气体遇到强光会发生什么现象?为什么? [学生考虑、讨论] 氢气和氯气的混合气体遇到强光会发生爆炸。这是因为反响在有限的空间里进展,放出大量的热,使周围气体急剧膨胀。 [进一步考虑] 反响中的热量由何而来?氢气和氯气反响的本质是什么? [学生考虑、讨论] 从化学键角度分析^p 氢气和氯气反响的本质。 板书:一、化学键与化学反响中能量的变化关系

[老师补充讲解] 化学反响的本质是反响物中化学键的断裂和生成物中化学键的形成。化学键是物质内部微粒之间强烈的互相作用,断开反响物中的化学键需要吸收能量,形成生成物中的化学键要放出能量。氢气和氯气反响的本质是在一定的条件下,氢气分子和氯气分子中的h-h键和cl-cl键断开,氢原子和氯原子通过形成h-cl键而结合成hcl分子。1molh2中含有1molh-h键,1molcl2中含有1molcl-cl键,在25℃和kpa的条件下,断开1molh-h键要吸收436kj的能量,断开1molcl-cl键要吸收242kj的能量,而形成1molhcl分子中的h-cl键会放出431kj 的能量。这样,由于破坏旧键吸收的能量少于形成新键放出的能量,根据“能量守恒定律”,多余的能量就会以热量的形式释放出来。 [归纳小结] 1、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是化学反响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 2、能量是守恒的。 [[练习反响] 拆开1molh2中的化学键要吸收436kj的能量,拆开 1molo2中的化学键要吸收496kj的能量,形成水分子中的

化学能与热能(知识点归纳总结+典例导析)

化学能与热能 【学习目标】 1、初步理解物质的化学变化、化学键变化和能量变化之间的关系,掌握物质的化学变化和能量变化的实质; 2、了解放热反应、吸热反应的含义,了解化学反应在提供热能方面的重要作用; 3、认识提高燃料的燃烧效率、开发高能清洁燃料的重要性,培养节约能源及保护环境意识。 【要点梳理】 要点一、化学键与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关系 1、化学反应的实质 化学反应的过程就是反应物分子中的原子重新组合成生成物分子的过程,也就是反应物分子中化学键断裂和生成物分子中化学键形成的过程。 2、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原因 (1)断开化学键吸收能量 例:1molH2中含有1molH—H键,常温常压下断开1molH—H键,需要吸收436kJ的热量。 (2)形成化学键放出能量 由2molH原子生成1molH2,有1molH—H键生成,生成过程中向外界释放436kJ的热量。 要点诠释:形成1molH—H键释放的能量与断开1molH—H键吸收的能量相等。 (3)化学键与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关系 当E1>E2,反应吸收热量;当E1<E2,反应放出热量。 要点诠释:任何化学反应都要经历旧化学键断裂和新化学键形成的过程,因此,任何化学反应都伴随着能量的变化。在化学反应中,从反应物分子改变为生成物分子,各原子内部并没有多少变化,但原子间的结合方式发生了改变。在这个过程中,反应物分子中的化学键部分或全部遭到破坏,生成物分子中的新化学键形成了,在破坏旧化学键时,需要能量来克服原子间的相互作用,在形成新化学键时,由于原子间的相互作用而放出能量。因此说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是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 3、决定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因素及反应能量变化的判定 化学反应在发生过程中是吸收能量还是放出能量,决定于反应物的总能量与生成物的总能量的相对大小。如下图所示: 反应物的总能量<生成物的总能量,反应吸收能量(图1); 反应物的总能量>生成物的总能量,反应放出能量(图2)。 要点二、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 1、两条基本的自然定律

化学能与热能教案及教学反思

化学能与热能教案及教学反思 化学能与热能化学教案 一、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根据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教师应该帮助学生认识化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因此,从生活实际引入本节课,激发学生探究欲望,让学生初步了解化学反应与能量之间的关系;然后通过三个具体实验中学生对实验现象和结论的描述,使其把握化学反应中物质守恒和能量守恒的规律。进而要求学生从多个角度认识反应的吸热和放热的原因,使思维具有全面性;最后借助能量—反应过程图,增强学生的识图能力;同时帮助学生把抽象的问题具体化。基于化学为生活服务的理念,本节课采用自热饭盒题材导入又以它结课,使学生实实在在地感受到利用化学知识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成就。同时也让学生体会如何从感性化学逐步过渡到理性化学。 通过多角度的设问等开放性措施,让学生真心实意的参与课堂。学生参与的程度越高,课堂的实效性才会更好。本节课使用手持技术测量中和反应的温度变化,让学生感受到现代技术在化学中的应用。化学不仅教会学生理解掌握一些化学知识,还应着重培养学生探究和合作学习,学以致用等能力。 二、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内容为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第二章第一节“化学能与热能”的第1课时,该内容属于化学反应原理范畴。化学课程标准关于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内容在初中化学、高中化学《必修2》和《选修4》中均有安排,体现了知识生长与学习的层次性,在具体内容上要注意前后呼应与衔接,呈现一种螺旋式上升形态。学生在初中已从燃料的角度初步学习了“化学与能源”的一些知识,在高中

《选修4》还将从科学概念的层面和定量的角度比较系统深入地再学习。因此本节内容既是对初中化学相关内容的提升与拓展,又是为《选修4》奠定必要的基础。化学能与热能一节课是新课程高中教材中新增加的知识,课标对这部分内容有较高要求,是化学中物质变化与能量变化两条主线之一,是建构完整的化学反应观念的一部分,也是下一节化学能与电能学习的基础。 三、学生情况分析 1.知识基础 学生知道化学反应能够制造新物质之外,还能够提供能量。知道一些具体反应是放热反应还是吸热反应,同时能够从化学键的角度去认识化学反应的本质。但是用定量的思想去分析问题,学生相对比较薄弱,因而这种学科思想需要在日常的教学中不断的培养。学生特别渴望利用所学化学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因此以自热饭盒来作为课的开始和结束。 2.实验技能基础 通过高一上学期实验课的训练,学生有一定的实验观察和动手实验能力,但是实验现象的表述能力还需要提高。本节课在化学数字实验室上课,将要用到温度传感器,虽然以前没有接触。但是在氧化还原的教学中,使用过电流传感器,因此学生对于仪器并不陌生。 四、教学目标设计 1.基本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了解温度传感器的使用和中和仪器的使用;理解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掌握化学反应是吸收能量还是放出能量的判断方法。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实验,体验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主要表现为热量的形式,形成吸热和放热的概念,感受化学能和热能之间相互转化;通过从微观

化学能与热能 说课稿 教案 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 课堂导入 1.“十一”长假期间,小明和爸爸妈妈一起到野外旅游。临到中午时,他们一家围在一起准备就餐,只见小明爸爸拿出一个包装盒,轻轻一拉露在外面的绳头,几分钟后打开盒盖,热气腾腾的饭菜便呈现在眼前。周围的人惊叹不已:他们没有生火为什么吃的饭是热的呢?原来,盒底部有夹层,内部设有水袋和氧化钙加热袋,当拉起开关时,水袋中的水和氧化钙接触,反应放出的热量使饭菜变热。

反应过程中反应物结构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该反应为什么能够放热?所有反应都能够放热吗? 2.【引入】演示实验:往一片棉花里加入两药匙的过氧化钠,然后滴加几滴水,观察现象。 【提问】问什么棉花可以燃烧,燃烧的条件是什么? 【分析】燃烧的条件:可燃物、氧气、可燃物的温度达到着火点 2Na2O2+2H2O==4NaOH+2O2↑ 【讲解】可燃物是棉花、反应产生了氧气,那么可燃物达到着火点的温度是怎么产生的? 【回答】该反应放出热量使得棉花温度升高从而达到棉花的着火点 【设问】热能是能量的一种表现形式。那么,除刚才的这个反应,其它的化学反应过程中是不是也会有能量变化呢?其表现形式又是怎样的?根据你已有的知识经验举例说明。 【回答】学生回答并举例 【归纳小结】物质在发生化学反应的同时都还伴随着能量的变化,这些能量变化通常又表现为热量的变化。(除此之外还有的反应表现为还有光能、电能的变化) 一、复习预习 【学生阅读】前言内容,通过阅读本章前言,我们知道本章我们要解决的核心问题:在现代广泛使用的各种能源中,那些与化学密切相关?面对能源枯竭的危机,提高能源利用率和开辟新能源是解决这一问题的两个主要方向,在这方面化学能做出什么贡献? 【提问】]煤、石油和天然气等化石燃料或它们的制品的燃烧所产生的热能从何而来?与化学物质及化学反应有什么关系?石灰石经高温煅烧生成生石灰,高温提供的热能在分解反应中起什么作用? 【回答】这里所列举的两类反应说明了化学反应与热能之间的辩证关系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

人教课标版高中化学必修2《化学能与热能》名师教学设计1

第一节化学能与热能 教材分析 基于初中化学已初步了解了燃料及其相关一些知识,后续将在选修4中深入地学习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的规律。因此本节内容即使对初中化学相关内容的提升和拓展,也是选修内容的必要基础。当今化学能占现在能源的85%,对化学能的研发利用以及节能降耗是持续中国梦可持续发展重要任务。因此阐明化学能与热能之间的相互转化对高中生的人文素养是非常好的培养。所以本节内容在高中化学占有重要地位。 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以生为本,以学定教,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充分了解学情,才能有的放矢,接下来对所教学生的基本情况进行分析 学情分析 高一学生对燃料及其利用已有一定认识,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初步具备一定的分析和推理能力。 教学目标 依据教材和学情,我从以下三个维度制定了教学目标。在新课改制定的三维目标中,其中对过程与方法目标的要求,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提高科学探究能力,并在探究过程中形成学科思想与方法,这些思想与方法不但指导着学生的后续学习,对以后的生活也有重要的意义,基于这些认识,针对本节课,知识目标比较浅显,情感目标比较宽泛,我着重了过程与方法目标的达成,使学生在实验探究与理论探究的过程学会多角度认识事物的方法。 知识与技能: 1. 了解化学键的断裂、形成与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关系; 2. 通过实例和实验了解化学键与热能的转化。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验探究与理论探究,使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 2.利用分类、类比、归纳等思维丰富学生对化学反应及能量变化的认识角度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关注化学能源,使学生感受到化学学科的价值与魅力,激发学生学习化

化学能与热能的教案分析

化学能与热能的教案分析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课是人教版化学必修Ⅱ第二章第一节第一课时的教学内容,是化学学科重要的原理性知识之一。初中化学已经从燃料的角度初步学习了“化学与能源”一些知识,在选修“化学反应原理”中,将从科学概念的层面和定量的角度比较系统的深入的学习化学反应与能量。该节内容既是对初中化学相关内容的提升和拓展,又为选修“化学反应原理"奠定必要的基础.另外本节内容是在学习了“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之后,应用物质结构理论来指导化学反应原理的学习,是对第一章内容知识的深化。该部分内容在初中化学,高中必修和选修模块中均有安排,既有学习的阶段性,又有必修、选修的层次性,在具体内容上前后还有交叉和重叠,学生概念的形成和发展呈现一种螺旋式上升的形态。同时化学反应释放的化学能是现代能量的主要来源,这一节知识在工农业生产,科学技术研究和日常生活都有广泛的应用,与我们每一个人息息相关.因此,本节在全书中占有重要地位,是整个高中化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为了学生更好的接受本节课内容,并适应学生在“知识生态”中的生长性、环境性、综合性和发展性,我将本节内容进行了一下调整,先讲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再讲化学键与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关系. 本节课通过能源的重要性的引入,使学生对化学能与热能的转化问题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正是基于学生的这种心里特征,我利用本节教材设置了探究性教学,即应用实验创设教学情景,引发学生发现并提出新的问题,进行分组实验后再得出结论,抽象得出吸热反应、放热反应,然后上升到理论高度去理解概念,总结出,两句话,两张“工”字图,以及“放金中烧(金钟罩)”,最后应用到实际中去. 2、教学目标分析 (1)、知识与技能 ①知道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是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 ②通过实验使学生解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表现形式,理解吸热反应、放热反应的涵义。 ③通过生产、生活中的实例了解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 (2)、过程与方法 实验、探究、启发、归纳、练习等 (3)、情感态度、价值观 ①通过实验探究使学生了解科学研究的一般过程和基本方法,初步培养其解决实际问题的科学探究能力。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一节化学能与热能教案

2课前自主学习 【学习目标】第二章化学反应与能量第一节化学能与热能 1.了解化学反应中化学键的变化与能量变化的关系。 2.了解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的概念及与反应物、生成物总能量的关系。 3.通过生产、生活中的实例了解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 【自主预习】 一、化学键和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关系 阅读教材P32页内容,解决如下问题。 1.断开化学键吸收能量 1molH 2 中含有H—H 键,常温常压下使1molH 变为2molH 原子断开了H—H 键,需要 436KJ 的热量。 2.形成化学键放出能量 由2molH 原子生成1molH ,有H—H 键生成,生成过程中向外界436KJ 的热量。 小结:形成1molH—H 键释放的能量与断开1molH—H 键吸收的能量。 3.化学变化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微观方面 ⑴化学键的和是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 ⑵化学反应的实质是分子的和原子的,用化学键理论可表述为旧化学键的 和新化学键的。 4.反应能量变化的判定——宏观方面(教材P33 页图) ⑴各种物质都储存有能。 ⑵反应物的总能量>生成物的总能量,反应能量。 ⑶反应物的总能量<生成物的总能量,反应 5.两条基本的自然定律 能量。 ⑴质量守恒定律:。 ⑵能量守恒定律: 6.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 。 ⑴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通常主要表现为的变化——或者。 ⑵放热反应:的化学反应。 ⑶吸热反应:的化学反应。 已知该反应为放热反应,则拆开化学键需要的总能量(E )、形成化学键的总能量(E )与放出的能量(E) 拆成 之间的关系:。 【资料收集】:常见的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 放热反应:①②③④⑤ 吸热反应:①②③④ 2

《化学能与热能》教案

《化学能与热能》教案

《化学能与热能》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地位和功能:本节内容为《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第二章第一节(化学能与热能)》,该内容属于化学反应原理范畴。在初中已从燃料的角度初步学习了“化学与能源”的一些知识,在高中选修4中还将从科学概念的层面和定量的角度比较系统深入地再学习。因此本节内容既是对初中化学相关内容的提升与拓展,又是为选修4奠定必要的基础。 能量是本章最核心的一个关键词,能源更是国际社会共同关注的话题。本节知识在社会生产、生活和科学研究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是对人类文明进步和现代化发展有重大价值的知识,与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总之,化学能对人类的重要性决定了本节学习的重要性。 通过化学能与热能的学习,学生将对化学在提高能源的利用率和开发新能源中的作用与贡献有初步认识;初步树立起科学的能源观;这将增进学生对化学科学的兴趣与情感,体会化学学习的价值。 二、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知道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知道一个化学反应是吸收能量还是放出能量的决定因素;通过实例和实验,了解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了解化学能转化为热能的应用及其对人类文明发展的贡献。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让学生理解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主要表现为热量的形式,形成吸热和放热的概念;通过科学探究和学生活动,让学生在实验探究中认识和感受化学能和热能之间相互转化,体会定性和定量的研究化学反应中热量变化的实验方法。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感知生物体内生命活动过程中的能量转化,能源与人类的密切关系,深刻体会到化学知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建立正确的能量观;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提高学生的观察、思考的能力,体现合作学习,让学生自主地获取知识,感受到学习的乐趣。 三、教材重难点 重点:化学能与热能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及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 难点: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概念的形成及科学能量变化观的建立。 四、教学方法 阅读、交流讨论、实验探究。 五、教学用具 ①多媒体课件; ②试管、Ba(OH) 2·8H 2 O晶体、NH 4 Cl晶体、烧杯(3)、玻璃片、玻 璃棒。 六、教学设计思路

化学能与热能教案

第一节化学能与热能 主备人王敬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化学键与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之间的关系。 2、在化学实验基础上,通过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的概念,理解化学中能量变 化的主要原因。 过程与方法: 1、从微观结构变化看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过程。 2、学生通过实验学会定性和定量地研究化学反应中热量变化的科学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培养学习化学的兴趣,探究物质的奥秘,体验科学探究的艰辛和喜悦,感 受化学世界的奇妙。 2、培养参与化学科技活动的热情,能对于化学能有关的相关问题作出合理的 判断,树立正确的能源观。 【教学重难点】 重点:1、化学键与能量变化的关系。 2、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 难点:1、从本质上理解化学反应中能量的变化,从而建立起科学的能量变化观。 2、通过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的概念,理解化学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教学设计指导思想、学情分析】 初中化学从燃料的角度初步学习了“化学与能源”的一些知识。关于化学反应与能量之间的关系,学生在初中已有了解。他们的生活经验中也有丰富的感性认识。本节教学是让学生在学习物质结构初步知识后,从本质上认识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关系。【教学方法】 自主学习实验探究归纳总结 【教学用具】 实验仪器:温度计、玻璃棒、烧杯、50mL量筒、玻璃片、砂纸、试管、 实验药品:6 mol/L HCl , 2 mol/L HCl , 1 mol/L HCl ,1 mol/L HNO3 ,1mol/L KOH,

2 mol/L NaOH, Ba(OH)2·8H2O , NH4Cl ,铝条。 电教设备:电脑、投影仪 【教学时数】两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化学键与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关系 [新课导入] 化学反应都有新物质产生,同时还伴随着能量变化。人们利用化学反应,有时是为了制取所需要的物质,有时却是为了利用化学反应所释放出的能量。例如,人们利用氢氧焰来焊接金属,主要就是利用氢气和氧气化合时所放出的能量。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化学能与热能。 [自读] p32化学键与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关系。 在化学反应中,从反应物分子转变为生成物分子,各原子内部并没有变化,但原子间的结合方式发生了改变。在这个过程中,反应物分子中的化学键部分或全部遭到破坏,生成物分子中的新化学键形成。 [讨论]1、根据课本P32第一段的相关数据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答:形成化学键要放出能量,断裂化学键要吸收能量 断开一摩尔化学键吸收的能量与形成一摩尔相同价键放出的能量相同。 不同化学键断开(形成)时吸收(放出)的能量不同。 2、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 答:因化学反应的实质是旧键断裂,新键形成,而断键、成键均有能量变化。故:化学反应中定有能量变化。 3、从化学键和物质所含化学能的角度分析一个化学反应在反应过程中是吸收能量还是放出能量与什么有关? 答:(1)从化学键的角度 新键形成放出的能量>旧键断裂吸收的能量放能反应 新键形成放出的能量<旧键断裂吸收的能量吸能反应 (2)从物质具有化学能的角度 任何物质都有化学能,不同的物质化学能不同 E(反应物的总能量)>E(生成物的总能量) 放能反应 E(反应物的总能量)<E(生成物的总能量) 吸能反应 4、画出反应物、生成物总能量的大小与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关系示意图。

《化学能与热能》说课稿范文

《化学能与热能》说课稿 《化学能与热能》说课稿范文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通常会被要求编写说课稿,编写说课稿是提高业务素质的有效途径。那么说课稿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化学能与热能》说课稿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化学能与热能》说课稿1 一、教材分析 1、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内容属于化学反应原理范畴。在初中已从燃料的角度初步学习了“化学与能源”的一些知识,在选修模块“化学反应原理”中,还将从科学概念的层面和定量的角度系统深入地再学习。根据课程标准,在此只笼统地将化学反应中吸收或放出能量的原因归结为反应物的总能量与生成物的总能量的相对高低。如此安排,既有学习的阶段性,又有必修、选修的层次性,在具体内容上前后还有交叉和重叠,学生概念的形成和发展呈现一种螺旋式上升的形态。 关于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侧重讨论化学能向热能的转化,主要考虑其应用的广泛性和学习的阶段性。选材上尽量将化学原理与实验、实例相结合,对化学概念或术语采用直接使用或叙述含义而不下定义的方式出现,以降低学习的难度,同时注意与学生经验、社会发展、高新技术、化学史实相联系。 能源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息息相关。本节通过对化学能与热能相互转化的探讨,使学生感悟到化学反应在人类利用能源的历史过程中充当的关键角色,初步树立起科学的能源观,形成将化学能与热能相互转化的化学知识应用于生产、生活实践的意识,能够对与化学能有关的社会和生活问题做出合理的判断。同时通过【思考与交流】使学生对化学反应的特征有进一步的认识,增进学生对化学科学的兴趣,帮助学生体会化学学习的价值。 2、教学目标

⑴知识与技能:知道热能是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表现形式;通过实例和实验,形成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的概念;能根据事实判断吸热反应、放热反应;知道一个化学反应是吸收能量还是放出能量,决定于反应物的总能量与生成物的总能量的相对高低。 ⑵过程与方法:在化学实验的基础上,学习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提高科学探究能力;尝试与人合作,增强团队精神;学习运用观察、实验的方法获取信息,并运用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的方法对信息进行加工。 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实验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乐于探究物质变化的奥秘,体验科学探究的艰辛和喜悦;培养将化学知识应用于生产、生活实践的意识。 ⑷本节教学重难点 重点:化学能与热能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及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 难点: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概念的形成及科学能量变化观的建立。 二、教学方法及模式 本节课的教学可分为三个课堂教学单元:理论思考教学,实验探究教学,实际应用教学。 这三个教学单元互相联系,同时又各自平行独立,其中任何一个单元都可以作为教学切入点进行课堂整体教学。本节我采用以实验探究教学作为切入点的教学思路。 这一教学思路强调的是科学研究的一般过程,即应用实验创设教学情境,引发学生发现并提出新的问题,设计并进行实验用以收集、整理事实和数据,再得出结论,抽象出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的概念。在第二课时中上升到理论高度去进一步理解概念,最后应用到实际中去。整个教学过程即是一个完整的科学探究过程。 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通过实验不仅能帮助学生形成化学概念,理解化学反应原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思维能力。根据本节知识特点和高一学生实际,本节拟采用三种教学方法。

《化学反应与热能第一课时教案》

化学反应与热能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化学反应中能量转化的原因和常见的能量转化形式; 2、了解吸热放热反应的种类并通过反应物生成物的能量及键能判断吸热放热反应; 3、掌握反应热和焓变; 4、掌握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二)过程与方法: 1、从化学反应的本质研究反应热产生的原因; 2、学习用图表表示化学反应放出能量和吸收能量的方法,培养学生阅读图表的能力; 3、从本质掌握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技巧。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了解简单过程中的能量变化中的热效应; 2、从本质上(微观角度)理解化学反应中能量的变化,建立科学的能量变化观。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反应热的变化;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教学难点:

反应热的变化;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三、教学过程: 【讲解】我们在初中学习过“质量守恒定律",知道自然界中物质可以相互转化,但是总质量保持不变;同样一种能量可以转化成另一种能量,能量也是守恒的,“质量守恒定律”和“能量守恒定律”是两条基本的自然定律,化学反应过程中化学能同样可转化成其他形式的能量,如热能、电能等。 【投影】举例 【讲解】 化学反应的过程中伴随着能量变化,通常表现为热量的变化,今天我们学习化学反应与热能的关系。 【板书】化学反应与热能 【提问】反应中的热量由何而来? 【讲解】我们从化学键角度分析化学反应导致能量变化的本质,以氢气和氯气反应为例。 讲述:化学反应的本质是反应物中化学键的断裂和生成物中化学键的形成。断开反应物中的化学键需要吸收能量,形成生成物中的化学键要放出能量。氢气和氯气反应时,氢气分子和氯气分子中的H—H键

2016-2017学年人教版必修2 化学能与热能第2课时 教案

第2课时 化学能与热能 一、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掌握吸热反应与放热反应的概念。 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实验学会定性和定量地研究化学反应中热量变化的科学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建立科学的能量变化观,了解化学能转化为热能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及其对人类文明发展的贡献。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通过实验探究研究放热反应与吸热反应,掌握放热反应与吸热反应的概念。 三、教学难点:设计实验引出吸热反应与放热反应的概念。 教学过程 一、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 1.能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过程中能量是守恒的,一种形式的能量可以转化为另一种形式。 2.放热反应与吸热反应 [投影、学生活动]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通常表现为________,在放热反应中________的总能量低于________,是能量的________过程;在吸热反应中________的总能量低于________,是能量的________过程。 [投影答案]热量变化生成物反应物放出反应物生成物增加 [实验探究]实验(铝和盐酸反应的能量变化) [投影、学生活动]本实验为什么要用砂纸打磨铝片?在反应中看到什么现象? [投影、思考与讨论] (1)铝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反应过程中你将能看到什么现象? (3)用眼睛不能直接观察到反应中的热量变化,你将采取哪些简单易行的办法来了解反应中的热量变化? (4)要明显地感知或测量反应中的热量变化,你在实验中应注意哪些问题? [投影、反思与评价] (一)个人反思和总结 1.通过这个实验你学到了哪些化学知识?学会了哪些实验方法? 2.在整个过程中,你最满意的做法是什么?你最不满意的做法是什么? (二)组内交流和评价

《化学能与热能》教案

《化学能与热能》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化学反应伴随着能量的变化。 (2)知道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宏观和微观解释: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是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原 因—化学键的断裂要吸收能量,化学键的形成要放 出能量;知道一个化学反应是吸收能量还是放出能 量决定于反应物的总能量和生成物的总能量的相对 高低。 (3)通过实例和实验了解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了解化学能转化为热能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及其 对人类文明发展的贡献。 2. 过程与方法: (1)通过一个化学实验产生热能的现象进行导课,进而以两个实验的视频演示,学生理解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主要

表现为热量的形式,明白吸热反应和放热放热反应的概念。 (2)学生观看具体反应例子后,在老师的引导下联系化学反应的实质,理解化学键的断裂与形成是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微观解释;以生活中常见问题为例,水往低处流等形象的描绘出化学反应吸热还是放热取决于反应物总能量与生成物总能量的相对高低。 (3)学生通过思考老师提出来的一系列问题,层层深入,掌握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关系。并理解化学反应中能量守恒以及中和热的概念。 (4)学生联系所学知识和生活实例,了解生产生活中对化学能与热能相互转化的利用。 3.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学生在教师的导学下增强逻辑推理能力,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提高学生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学生学习化学能与热能的知识后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 (2)学生在探究学习过程中体会实验的乐趣。 (3)在不断的质疑过程中理解和掌握本节课所学知识。

【教学重点】(1)化学能转化为热能的主要原因(宏观与微观解释)。 (2)化学能转化为热能的重要意义。 【教学难点】从本质上(微观角度)理解化学反应中能量的变化。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 图 【导课】同学们,我们上课啦,大家做过和看到过不少的实验,有看过滴水生火的实验吗?我们向一团棉花里滴水,结果棉花着火了! 没看过没关系,今天就让大家开开眼。(播放视频) 很神奇吧!现在开始滴水生火试验大揭秘:谜底是棉花里放了Na2O2 ,反应方程式在上次周周练上还考到了,这里就不再写了。请同学们思考一下,可燃物要能燃烧起来,除了要有氧气之外,没看过 不可能的。(学生惊叹!) 回顾知识,自己练习书写反应方程式 还要温度达到着火点以上

第二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教案

第二章化学反应与能量 第一节化学能与热能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验观察和理论探讨,理解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主要表现为热量的形式,认识和感受化学能和热能之间相互转化规律。 2、学生看书学习,教师讲解、归纳总结。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理解能源与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密切联系,感悟化学反应在人类利用能源的理事国陈中的作用,认识远我饿及与人类发展的关系,强化节约能源、保护环境的良好意识。 2、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抽象思维能力。 教学过程 (一)基础存盘

(二)探究讨论 (三)例题讲解 【例1】(2010·昆明高一检测)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任何化学反应都伴随着热量的变化 B.化学反应的特征是有新物质生成 C.经过加热而发生的化学反应不一定都是吸热反应 D.只要有化学键的断裂,一定发生化学反应 【变式训练】对下列化学反应的热现象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①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都表现为热量变化 ②化学反应发生过程中一定有能量变化 ③吸热反应需要加热后才能发生 ④化学反应吸收或放出热量的多少与参加反应的物质的多少有关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例2】根据下图所示的信息,判断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1 mol H2的共价键形成放出436 kJ能量 B.氢气跟氧气反应生成水的同时吸收能量 C.1 mol H2(g)跟0.5mol O2(g)反应生成1 mol H2O(g)释放能量245 kJ D.1 mol H2(g)与0.5mol O2(g)的总能量大于1 mol H2O(g)的能量 【变式训练】化学反应A2+B2 ==== 2AB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