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规划读书报告

城市规划读书报告
城市规划读书报告

读书报告

姓名:王琛

学号:01212137

从民出发

——《我的未来,谁来解释》读书报告

王琛01212137

最近读了龙应台的《我的未来,谁来解释》,有所思,写这篇读书报告来表达一下自己的感受和不成熟的观点。

龙应台在她的文章中以两个原本相同的村落香港的调景岭和台湾的宝藏岩改造为城市过后不同的结果为文章的主要线索,原本都是有着各种各样背景的居民,都是有着各种文化、政治、军事背景的交融,都是有着丰富故事可以说的村落,调景岭在改造后变成了香港最常见的最典型的密集高楼面貌,单调枯燥,文化气息、历史气氛全无;宝藏岩则在保存其相应背景文化的前提下,成功地改造成为一个文化村,它的文化和历史得以全部保存。原本是同样的村子,却有着截然不同的结果,这是为什么呢?其中正是政府对待相应文化和历史的态度不同导致了不同的结果,也是说,正是对于同一块有着历史文化背景的村落的规划不同导致了不同的结果。同时,她也提出了一个问题:我们一直在追求现代,那么,什么才是真正的现代?她在文中也做出了自己的解答:所谓的城市的“现代”,正是让它的居民充分表达自己的意见,把这座城市建造成为一座真正满足居民们的精神物质需求的城市,政府只是一个实行者,是一个“搭舞台的匠人”。这样做才能真正实现“现代”。

龙应台作为一位文化人和一位政府官员,她对这件事的看法是从相应的文化方面和政府方面看的,而对于我们来说,我们应该从她的文章中找到引导我们规划方面的学生今后的道路的一些东西,比如说,我们今后作为一位规划师的价值观。

关于城市规划,历史上有许多人曾经对它做过研究。如伟大的建筑师勒·柯布西耶曾经阐述自己心目中的理想城市,他一反当时反对大城市的思潮,主张全新的城市规划,认为在现代技术条件下,完全可以既保持人口的高密度,又形成安静卫生的城市环境,首先提出高层建筑和立体交叉的设想,是极有远见卓识的。他还提出了以下的五个要素a、功能分区明确b、市中心建高层,降低密度,空出绿地c、底层透空(解放地面,视线通透)d、棋盘式道路,人车分流、建立小城镇式的居住单位。在他之前,埃比尼泽·霍华德也对当时的城市规划做出了研究,同时提出了“田园城市”的构想。他认为,城市环境的恶化是由城市膨胀引起的,城市无限扩展和土地投机是引起城市灾难的根源。他建议限制城市的自发膨胀,并使城市土地属于城市的统一机构;城市人口过于集中是由于城市具有吸引人口聚集的“磁性”,如果能控制和有意识地移植城市的“磁性”,城市便不会盲目膨胀,并论证了一种“城市——乡村”结合的形式,即田园城市,它兼有城、乡的有利条件而没有两者的不利条件,同时写下了《明日的田园城市》这本著作。在当时,这个理论引起轩然大波,人们纷纷效行。不仅英国莱奇沃思和韦林试建了花园城市,在奥地利、澳大利亚、比利时、法国、德国、荷兰、波兰、俄国、西班牙和美国都建设了“田园城市”或类似称呼的示范性城市。前人对城市规划的研究还有很多,在这里只以这两种举例。

有着前人的种种研究,后来的规划师们都习惯了运用所谓的理论去解决问题,但现实情况如何呢?雅各布斯在他的著作《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中提到:“请看看我们用最初的几十亿建了些什么:低收入住宅区成了少年犯罪、蓄意破坏和普遍社会失望情绪的中心,这些住宅区原本是要取代贫民区,但现在这里的情况比贫民区还要严重。中等收入住宅区则是死气沉沉、兵营一般封闭,毫无城市生活的生气和活力可言,真正让人感到不可思议。那些奢华的住宅区域试图用无所不在的庸俗来冲淡它们的乏味;而那些文化中心竟无力支持一家好的书店。市政中心除了那些游手好闲者以外无人光顾”“商业中心只是那些标准化的郊区连锁店的翻版,毫无生气可言。人行道不知起自何方,伸向何处,也不见有漫步的人。快车道则抽取了城市的精华,大大地损伤了城市的元气。这不是城市的改建,这是对城市的洗劫。”

同时,他用波士顿北端的贫民窟明明很祥和,但城市规划师们却以那里是贫民窟硬要将那里改造为千篇一律的城市形象的例子,表明了他对城市规划师的期望:不再只是相信书本中的“伪科学”(书中语),也不是“带着一副虚伪面具,假装秩序井然,其实质是视而不见或压抑正在挣扎中的并要求给予关注的真实的秩序”,而是真正的从实际角度出发,真正考虑到居住者的情感物质需求,并满足其各种各样的需求,真正做到能使居住者满足,这才是一个规划师应该干的事情。

而在埃利尔·沙里宁的《城市:它的发展、衰败和未来》中,他提到为了拯救文明,必须解决为人民提供一个令人满意的设施和好的环境的问题。而要解决这个问题,大部分人民所居住的城镇就成为关键。而“大部分城市都有贫民区和破旧的街区,那里已经或即将变成滋生各种腐化堕落罪行的、脏乱和废弃的地段。”“这些地方的情况很不正常,城市中社会的和物质的组织工作,是不能令人满意的。”“局势已经严重到这样的程度,以致一定要把畸形发展的城市逐步疏散”。他认为,“城市的问题基本上是关心人的性质的。城市的改善和进一步发展,显然应当从解决住宅及居住环境的问题入手,而不应当着眼于广场、干道、纪念性建筑,以及其他引人注目的东西。”“要着重解决跟城市内部组织有关的首要问题,目的是为人民创造安适的家园。”同时,他也提到“要把对人的关心,放在首要位置上。应当按照这样的要求,来协调物质上的安排。人是主人,物质上的安排就是为人服务的”“应当把良好的条件,理解为既是物质上优势精神上的条件;而作为物质生活必要手段的物质条件,则应当支持精神条件。对这两方面都需要进行充分考虑。”可以看出,沙里宁也认为身为一位规划师,我们应该将居住者的需求放在第一位,应该让城市满足居住在其中的人民的种种需求。

可以看出,这些在城市规划方面有所建树的人都是秉持着规划从居民出发,立志把城市建设成为一个能满足居民各个方面需求的能让人民感到满足和幸福的生活场所。正如它的表面意思显示的那样,城市规划,城市是要放在前面的,先有城市,才有规划,正是因为有了城市里居民的安居乐业,才会有之后为人称道的规划。这也让我认识到,我们今后应该有规划为民众着想,从民众角度出发,让民众能够在我们的规划中得到之前他们未曾体会过而且一直很渴望的东西。

所谓从民众出发,并不是要你自以为是地认为这样做对民众有好处,那样做对民众不好,而是要你深入民众,通过和他们交流真正了解他们要的是什么,之后以此为依据再制定一系列的规划措施。就像龙应台在《我的现代,谁来解释》中提到的那样,一定要注意到你所规划地域居民的感受并将其放在一个很高的位置,设想如果当时台北市政府像香港那样处置宝藏岩,虽然会得到政府想要的结果,但是必定会失去宝藏岩之前所拥有的一切历史文化背景,同时会让宝藏岩的居民感到无所适从,并不会有政府和规划师们所设想的所谓的快乐,反而只是让他们陷入现在很多城市表现出来的单调枯燥,这其实与规划师最初的设想完全相反。所以说,我们应该在充分了解民众所想的基础上进行对一片区域甚至一座城市的规划,充分考虑到居民的情况,将居民当做我们真正要去关心、要去在意的对象,真正地做到为了当地居民的幸福而规划,这样我们才会做出真正让民众满意的城市规划,而不是仅仅为了迎合政府的喜好而放弃民众的感受所做出的单调乏味的城市规划。

综上所述,作为一位规划师,我们需要有能为规划地域民众考虑,真正将当地居民的需求放在心上,从居民角度出发进行规划的思想,要切身体验民众的生活,了解民众的物质与精神需求,让城市里的物质条件能够为满足民众的精神需求而存在,全面考虑这两方面,进行一个既能考虑到城市物质空间组织又能考虑到满足民众的精神方面的规划。

参考书目:

《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简·雅各布斯著,2006年2月版,译林出版社

《城市:它的发展,衰败和未来》,埃利尔·沙里宁著,1989年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隧道工程读书报告

隧道工程读书报告 一、新奥法施工 1、研究现状 1.1 国外研究现状 (1)古典压力理论 20世纪初发展起来的以海姆、朗金和金尼克理论为代表的古典压力理论认为:作用在支护结构上的压力是其上覆岩层的质量H γ。其不同之处在于:海姆认为侧压系数为1,朗金根据松散理论认为是)2/45(tan 2?-?,而金尼克根据弹性理论认为)1/(μμ-,其中γ?μ、、分别表示岩体的泊松比、内摩擦角和体积质量。 (2)坍落拱理论 随着开挖深度的增加,人们发现古典压力理论在许多方面都不符合实际之处,于是,坍落拱理论应运而生,其代表有太沙基和普氏理论。坍落拱理论认为:坍落拱的高度与地下工程跨度和围岩性质有关。 太沙基认为坍落拱形状为矩形,而普氏则认为坍落拱形状呈抛物线形。坍落拱理论的最大贡献是提出巷道围岩具有自承能力。20世纪50年代以来,人们开始用弹塑性力学来解决巷道支护问题,其中最著名的是芬纳公式和卡斯特纳公式。 (3)新奥法 20世纪60年代,奥地利工程师L.V.Rabcewicz 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隧道设计施工方法,被称为奥地利隧道新施工方法,简称新奥法。新奥法目前已成为地下工程的主要设计施工方法之一。1978年,米勒教授比较全面地论述了新奥法的基本指导思想和主要原则,并将其概括为22条。1980年,奥地利土木工程学会地下空间分会把新奥法定义为:在岩体和土体中设置的使地下空间的周围岩体形成一个中空筒状支撑环结构为目的的设计施工方法。新奥法的核心是利用围岩的自承作用来支撑隧道,促使围岩本身变为支护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使围岩与构筑的支护结构共同形成坚固的支撑环。新奥法自奥地利起源之后,先后在欧洲诸国,特别是意大利、挪威、瑞典、德国、法国、英国、芬兰等大量修建山地与城市隧道的国家得以应用于发展, 然后,世界各国,特别是亚洲的日本、中国、印度;北美的美国、加拿大;南美的巴西、智利;非洲的南非、莱索托以及大洋洲的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都成功地把它应用于一些不同地质情况下的隧道施工之中,并且从最初的隧道施工扩展到采矿、冶金、水利电力等其它岩土工程领域。虽然新奥法的应用已如此广泛,但不同的应用者对它的解释还存在着许多矛盾。实际工程中存在着一种倾向,就是盲目地把新奥法应用于不适宜的地质条件,从而使这些巷道工程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这种情况在中国也同样存在尤其是煤矿,人们对软岩的物理含义和力学性质理解不够、对利用仪器进行巷道变形及荷载测量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不仅时常出现不合理的套用新奥法理论来解释煤矿采动影响巷道、极软弱膨胀松散围岩巷道的支护机理,而且也出现过因应用新奥法不当,而造成锚喷或锚喷网支护的巷道大面积跨落、坍塌等事故,导致人力、物力的巨大浪费与损失。 (4) 应变控制理论 日本山地宏和樱井春辅提出了围岩支护的应变控制理论。该理论认为:隧道

《城市建设艺术》读书笔记

一、作者简介 (一)生平 卡米诺·西特(Camillo Sitte)奥地利人,是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著名的建筑师和城市设计师。他于1889年出版《城市建设艺术》(The Art of Building Cities)一书,当时在技术领域取得了很多成就,而在艺术领域的成就几乎为零,壮观的纪念性建筑往往屹立在缺乏构思的、尴尬别扭的环境之中,该书批评了当时在城市设计中盛行的形式主义刻板模式,认真总结了中世纪城市空间艺术的有机和谐特点,努力探索城镇建设的内在规律。他非常强调城市空间要和自然环境相协调。 (二)影响 他的这些理论都是从大量分析中世纪欧洲城镇的实例中总结出来的,对后代影响很大,形成了“城市的艺术”(Civic Art)这一专门领域。对伊里尔·沙里宁(Eliel Saarinen)的“有机生长理论”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国外许多近现代城市设计著作如《城市艺术》(Civic Arts)、《城镇设计》(Town Design)、《城市空间》(Urban Space)等都引用他的论述。英国建筑师吉伯德设计哈罗新城时,不能不说是受到西特的城市艺术学说的影响。” (三)地位 西特的《城市建设艺术》在西方规划史上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学术界常常将西特和他的这本书与现代城市规划和城市设计的开端紧密联系在一起。“将西特称为现代城市规划和城市设计的第一人,将此书称为现代城市规划和城市设计的第一本经典著作是不为过誉的。” 二、历史背景 西特考察了大量中世纪欧洲城市的广场和街道,总结出这些街道和广场的特点:以人为基本出发点,提供了大量宜人尺度的公共空间,人们乐于在户外交流、活动。而他当时所处的时代是工业革命以来的大发展,城市不再以人为基准点而是汽车,快速路为设计原则。而当时建筑的内部变得日益舒适,从而使人们失去了对在外部空间中进行露天活动的欲望,导致许多人不愿意外出活动。他针对这一现状并结合中世纪的城市原则,归纳出适应当时条件的城市建设艺术原则,提出了一条在城市内形成一种具有文化和情感刺激的室外生活环境的美学途径,同时也奠定了建筑应是反映时代条件的有机的城市形态环境的一部分,注重城市空间形态与形体的设计。 西特认为:如果我们能得到一些建筑物间的开敞空间,步行者就会从漫长的隧道式的街道中得到解脱,小的开敞广场就能使朝向他们的建筑物与之产生一定的关系,这些室外空间就能提供改善了的外观,以及为生活和工作在建筑物中的占有者提供阳光和空气。 三、文章核心内容 本书作者在研究中世纪广场和城市平面的基础上找寻它们美的因素,然后总结一些原则,这些原则被人理解后,就在实际中加以利用。 (一)建筑物、纪念物及公共广场之间的关系 在中世纪,重要的建筑物往往集中于一个地方并有喷泉、纪念物和雕塑的装饰。这一形象能唤起人们的历史记忆并能在内心深处得到共鸣。广场和其周围的建筑物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每个广场都有适当的比例,装饰广场的雕塑等与广场的比例是在一个体系内的,两者相辅相成,整合出一个更高层次上的宜人空间,吸引的大量市民的参与。而当时西特所生活的环境却是另一番景象。各个重要的建筑松散地布置着,广场和其周围的建筑缺乏联系,公共广场也游离于这一整体之外,充其量只是一些停靠机动车的地方,不再有人的参与,严格意义上可以说:“广场已经‘死去’。”此外、广场的比例也

《人口原理》读书笔记演示教学

《人口原理》读书笔 记

《人口原理》读书笔记 《人口原理》是马尔萨斯的早期著作,但却是他最负盛名的作品。1797年,马尔萨斯的父亲把英国政治哲学家葛德文的名著《研究者:教育、习俗及文艺的评论》介绍给32岁的马尔萨斯,但父子对此书的理解不一,辩论时马尔萨斯“最早提出了他的理论”,富有戏剧的结果是,这就是本书的源起。这也许解释了为什么这本著作一直被人批判为“剽窃”,它可能不是建立在自己的科学逻辑上,而是将许多的观点和内容用来反驳别人,不过同时也难免使得他的一些言论存在矛盾和漏洞。 在第一章,马尔萨斯提出的两条公理,显而易见,它们是不必受到质疑的: 第一,食物是人类生存所必需的。 第二,两性之间的情欲是必然的,且几乎会维持现状。 马尔萨斯真正强大的地方在于《人口原理》的所有观点都是建立在这两条不言而喻的公理上的,从极其简单的公理推导出复杂的结论。 一、人口与食物不同的增长比率带来动荡的下层社会。 根据马尔萨斯的观点,人口以几何级数增长,而生活资料以算术级数增长,这一点不需要特别说明。在这种情况下,无论人口增长的基数是多么小,由于其令人吃惊的增长速度,如果没有任何社会限制,理论上人口总数将变得非常巨大。另一方面,食物增长的速度是缓慢的,劳动者的勤劳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促进作用,然而大局上于事无补,因为土地会受到限制。于是,社会生活资料的总量会随着时间被快速增加的人口总量超过,一旦出现这种情况,社会内在的平衡机制将发生更大的作用。社会制度如婚姻制度中禁止早婚、社会现象如弃婴等将对人口增长起抑制作用。同时,过多的人口造成生活资料的短缺,贫困和犯罪将长期困扰下层社会,直到人口总量同生活资料总量重新达到平衡。 二、人口增殖力大于生活资料的增长力——解释人口迁移和饥馑灾荒 马尔萨斯以此解释了欧洲人口北迁大潮的原因,而我联想到了到中国历史上的北人南迁以及20世纪60年代的饥荒。中国历史上一直在发生的一个现象就是北人南迁,我们多从经济吸引来阐释,这一点解释北方的汉人迁往南方比较恰当,但更北的少数民族持续不断地迁往南方应该还有其他原因。有理由相信历史上北方的少数民族人口持续增长,而北方相对贫乏的土地,畜牧的方式不足以提供生活资料,所以北人南迁在一定程度上源于人口增殖的压力。饥馑和灾荒通常是抑制人口过多最有效的方式,这种方式通常都是自然或社会运行的结果。建国后,我国的人口迅速增加,而食物供给严重不足。三年自然灾害期间大量的人死于饥荒,从人口和生活资料的角度看,这是一种社会自我平衡的结果。 三、人口增长的两种抑制 人口增长有两种抑制,一是预防性的抑制——即人们对养家糊口的忧虑;一是积极性抑制——一些下层阶级实际所处的困难境地,使他们不能给予子女原本应有的食物和照料。人口的两种抑制可以解释人口为什么没有在两性情欲没有发生显著改变的情况下爆炸性地增长,而这种解释从社会学方面看又带来了新的问题。 映照到中国,人口抑制的一个强而有力的手段还有我国自20世纪70年代初一直推行的计划生育政策。马尔萨斯认为,生活资料与人口之间的矛盾随时

建筑与城市规划导论word参考模板

《建筑与城市规划导论》读书心得 刘维彬先生主编的《建筑与城市规划导论》将建筑学与城市规划的理论和应用联系到一起,深入浅出的从建筑学的角度分析和探索了城市建设和规划方面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其中许多独到的观点和见解,给了我很大启发。 在作者看来,建筑含义的覆盖面非常广泛,不仅局限于建筑物体本身,同时也涵盖到周边的自然环境。从相反的角度来看,我们又可以把建筑作为环境的一部分,并将人的因素包含在内而产生的一种整体设计是一种新的观念。所以,谈论建筑及建筑业,需要从“建筑—环境—人”三位一体的角度去考虑。建筑具有实用性,属于物质产品,又具有艺术性,所以又是一种精神产品。建筑的类型:民用建筑、工业建筑、农牧业建筑。民用建筑包括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现代居住建筑以“户”和“套”组成各类住宅的基本单位。建筑学是研究建筑物及其环境的学科,旨在总结人类建筑活动的经验,以指导建筑设计创作,创造某种体型环境。 传统建筑学的研究对象有建筑物、建筑群、室内及家具设计、风景园林和城市村镇的规划设计。随着建筑事业的发展,园林学和城市规划逐步从建筑学中分化出来,形成相对独立的学科。应该说,建筑学是技术和艺术相结合的学科,包括建筑设计、室内设计、建筑构造、建筑历史、建筑理论、

城市设计、建筑物理、建筑设备等。其中,建筑设计是建筑学的核心,

包括两方面:一方面是总结各类建筑的设计经验,按照各种建筑的内容特性使用功能等,阐述设计应注意的问题,以解决这些问题的方式方法;另一方面是探索建筑设计的一般规律,包括平面布局、空间组合、交通安排以及建筑艺术的美学规律等。后者称为建筑设计原理。 城市设计是介于建筑学和城市规划之间的知识领域,从建筑学的角度研究城市的空间环境及其景观问题。建筑作为客观物质存在,除了它的实体和空间的统一性,还有它的空间和时间的统一性。这两个组合为建筑的时空属性。研究建筑,应当把实体和空间统一起来进行。时空性、技术性、艺术性、历史性和时代性,这些都是建筑的基本属性。 建筑的时间性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建筑的存在具有时间性 二是对建筑的使用也始终是在时间的存在中进行的 三是建筑的使用功能有可能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变化 四是对建筑的审美也是有时间因素的。 建筑的基本构成要素:建筑功能、建筑技术、建筑形象。即《建筑十书》上提到的“实用、坚固、美观”。 建筑功能上需要满足以下的要求: 1生活活动的空间要求 2生活活动的生理和心理要求

不只中国木建筑读书报告1..

《不只中国木建筑》 ——读书报告 《不只中国木建筑》的作者是赵广超。要是没有看过这本书,从书名去理解,可能这只是一本介绍中国木建筑的书,当我看完这本书后明显这个看法是片面的。这本的内容共分为十六章,内容很丰富也很有趣。不只是介绍中国木建筑,而是通过了中国木建筑表达了作者很多看法和观点。读完这本书让我对中国文化有着更深刻体会。 “神学家告诉我们,世界本来完美无暇,无忧无虑。问题是人类的历史却是在‘桃花源’以外开始的。”这一句话是出现在本书的前言部分。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我不知其他的读者是如何理解的。或许是人类的出现破坏了世界,还是人类不够幸运享受本来美好的世界! “没有人比农民更加了解土地,他们在土地上种出五谷粮食,种出棉麻衣织,种出舟车器皿,居然也种出房舍家园来。跟国家的庞大工程并没有太大分别,只是农民的建筑计划可包括更多的耐心和等待由一颗种子到用来做椽子的树树苗至少要5年才能长成,一般梁柱要10年,较理想的品种甚至要20年方可成材。对现代人来说,这种贮材方式,实在漫长得令人吃惊。幸而很多时候,父亲的一代往往已预先替自己的儿孙种下良木,连同宝贵的经验留给下一代,一代一代地传下去。”读完这些后觉得,在古代我们的祖先对木材情有独钟,人们用木材来建造他们的家园。我们都知道在古代中国的几千年文明得以传承经久不衰,都是我们的祖先的聪明才智,懂得合理利用大自然,适者生存!为自己的后代种树,这不就是今天我们所呼吁走可持续发展吗?然而人有一种“贪婪”的天性,自古至今不断暴露。 “明代的统治阶级非常奢侈,兴建重大建筑工程都要从四川、湖广、江西、浙江等地采办楠木、樟木、柏木、檀木、花利木、宫殿、陵寝和坛庙等高级建筑应用:入清以后,宫廷工程由于缺乏巨大木材,不得不用小块楠木、这是明清两代在大木用材方面的显著差别。”这种奢侈、贪婪。自秦朝的阿房宫开始,那是多么的雄伟?规模之大得惊人,木材的用量也如此的惊人。被项羽的一把火烧了几个月?到还保存至今的紫禁城,一个散布在72万平方米的宫殿群。在这一过程中经历了多少次的改朝换代?每经历一次改朝换代,都对上一朝代的毁灭性破坏,后再大兴土木建造。这一行为不仅是劳民伤财,还会触怒了大自然。这一大兴土木就不知要毁灭多少深山老林? 虽然在历代的统治者不能接受上一朝代的物质遗产,但还幸存了一些历代的

城市规划原理读书笔记.

《城市规划原理》读书笔记 第一章城市与城镇化 城市的产生与定义 1.居民点的形成 人类的第一次大分工出现了固定的居民点:原始群落中产生了从事农业和畜牧业的分工。新石器时代后期,农业成为主要生产方式,逐渐产生了固定居民点(与河流关系密切 2.城市的形成(经济因素与文化因素要点: ⑴人类的第二次大分工:商业与手工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 ⑵第二次劳动大分工产生了城市。 3.城市形成的条件 基础条件——剩余劳动力的出现,导致了社会分工; 前提条件——农业生产力的发展,剩余粮食的出现; 4.城市的定义(三要素 包括人口数量,产业结构,行政管辖三个方面。 5.城市与农村的区别 主要是产业结构,也就是居民所从事的职业的不同,还有居民的人口规模,居住形式的集聚密度。 6. 城市形成和发展的根本动因—— 农村推力与城市拉力的共同作用

建立在工业化基础上的经济发展,城市的规模效益和聚集效益使城市成为人类聚居地的主要形式。第一次劳动分工产生了固定居民点;第二次劳动分工产生了城市。 城市的发展 城市的发展,大致分为两个大的社会发展阶段:农业社会和工业社会,也可以称前工业化时期和工业化时代,也可以称为古代的城市和近代的城市。 1.城市社会基本特征及其与农村社会的主要差别 基本特征:人口老龄化、家庭核心化、生活闲暇化。 城市社会的异质性高于农村社会。 2.城镇化的含义 城镇化是指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由农村型向城市型转化的历史过程,表现为乡村人口向城市人口转化以及城市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具体包括: ⑴人口职能的转变; ⑵产业结构的转变; ⑶土地及地域空间的变化; 3.城市化进程的表现特征 ⑴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不断上升; ⑵产业结构中,农业,工业及其他行业的比重彼此消长,不断变化; ⑶城市化水平与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成正比;

城市设计(上)——设计方案读书笔记

城市设计(上)——设计方案 [德]迪特尔·普林茨 本书是为德国高校建筑学专业/城市规划专业/风景园林专业的学生专门撰写的《城市设计》教科书,分上、下两册。本册主要讨论城市设计的基本方法,包括现状调查、目标设定、方案设计,及道路交通、噪声防护、道路照明、开放空间、住区住房、配套设施等方面的设计手法。此书,可以让“城市设计”不再炫耀,更加的理性化。 读书笔记主要集中在第四章——设计的基本方法。学习了解在设计中的一些基本的布局形式、尺寸以及组织形式,使得以后的设计能够更加科学、理性化和人性化。 设计的基本手法 1 交通 城市交通规划必须满足以下前提条件 ——维持绝对必需量的交通。 ——当分配交通流量时,就以所有的交通方式作为对象,这时,尤其应促进非机动化的私人交通以及公共的客运交通。 ——公平考虑所有居民所拥有的交通机动化需求和可能性。 ——对比要的交通流进行引导,从而尽量减少交通问题对于生活质量的侵害。 ——充分考虑环境保护、能源节约与国民经济方面的可能性。 例:一个居住区的道路网开发 合理的开发模式——集中布置的居民点 建筑在空间上相对集中布置,日常生活必须的设施在步行范围内。远距离的目的地与住宅间通过公共交通工具联系。 优点:大大限制了机动车交通,只需要较少的交通用地。能源消耗较少,环境污染也较轻。 1.1 步行交通 步行交通必须是连贯并且有着明确的目的地指示的道路结构,步行者的安全和活动灵活性必须优先考虑,同时还要考虑步行的舒适性。 步行者的出行半径收到目的地与个人之间的关系、个人条件、道路频度和阻碍等因素的影响。在步行交通中,特别需要保护婴儿、小学生和老人的安全。 以下道路的安全性需要优先考虑: 1.步行者来往频繁的道路 2.不以车辆通行为首要用途的道路,例如游憩道路和购物街到。

《结构概念与体系》读书报告

《结构概念与体系》 “该书从头到尾充实了非常深厚的知识…….学生以及从事专业工作的建筑师或结构工程师都会发现该书的内容是有裨益的。” ——美国建筑学会期刊(AIA Journal)之前的一个月我在上班,所以平时能看书的时间并不多。搬到学校之后我终于有了属于自己的空间,我开始阅读这本周老师推荐的《结构概念与体系》。这本书与另外两本林同炎著作《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设计》、《钢结构设计》被称为“世界土木工程师必读之书”。整本书遵循着由浅入深先整体后部分的路线,先讲基本的概念理论和最重要的设计思想,使读者对全书的中心思想有个大致的把握,中后段才着重讲述分体系以及相关重要构件的具体知识,使人阅读起来思路明确,知识结构更加连贯。由于是翻译本,有些地方理解的不太清楚,而且全书知识博大精深,内涵丰富,根本也不是一遍就能读懂的。所以这篇读书笔记只是我在读第一遍时做的基本记录,后面我还会读第二遍第三遍,我相信像这样的好书读多少遍都是不够的,它是个宝库,我会不断地发掘它。 显而易见的,《结构概念和体系》是一本对建筑师和结构工程师的成长都大有裨益的书。长久以来,建筑设计师和结构工程师之间有着先天的难以避免的矛盾。建筑师的工作比较偏艺术性,而工程师则是偏技术性的。建筑师考虑的是建筑物的美观和更多的使用空间而工程师考虑的是结构的安全性、经济性和实用性。有些时候建筑设计师天马行空的设计无法跟现有的结构技术或是结构理论吻合起来,矛盾就不可避免了。消除建筑师和工程师这两个角色之间的矛盾就是这本书的任务之一。它不同于别的结构教科书详细介绍怎样设计建筑物的每个构件,而是从建筑物整体出发,从建筑设计的源头处着手,消除建筑设计师和结构工程师认识上的偏差,通过概念上的简单公式对建筑物进行总体设计,使得设计结果能够让双方都能满意,从而设计出整体性的优秀建筑体。 第一章. 第一章的内容比较少,主要是从概念上大致讲解建筑设计的主要过程以及相关知识学习的主题思路。要想保证建筑设计的整体性,就需要在设计时将相互有关的空间形式分体系综合考虑。在分体系设计时,至少要有三个“反馈”考虑阶段:方案设计阶段、初步设计阶段和施工图设计阶段。建筑设计主要分为四个步骤:一、整体建筑形式的初步构思(建立基本功能目标并转化为总体场地规划、活动组织方案和外形布置);二、按总结构体系对建筑形式总体构思(构思主要结构方案和分体系相互关系的要求);三、提出建议方案的初步设计(确定主要分体系和关键构件的物理性能,以证明设计的可行性);四、为实现建筑要求,对初步设计全面改进(最终深化设计,改进分体系和构件设计并准备设计文件)。这种分阶段的设计方法可以突出设计构思的概念阶段,从而避免基本思路受到细节问题的干扰。在初步设计阶段,建筑师必须用概念的方式来确定基本方案的全部空间形式的可行性。在初步设计阶段,建筑师必

现代城市规划导论考试知识

苏州园林概况 苏州是中国闻名的历史文化名城,有"人间天堂,园林之城"的美誉。那个地点素来以山水秀丽,园林典雅而闻名天下,有“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的美称。苏州古典园林"不出城郭而获山水之怡,身居闹市而有灵泉之致"。 作为举世瞩目的历史文化名城,苏州沉淀了二千五百余年吴文化底韵。约在公元前十一世纪,当地部族自号“勾吴”,苏州称“吴”。公元前514 年吴王阖闾建都于此,其规模位置迄今未变,为世界少有。 既有湖光山色、烟波浩淼的气概,又有江南水乡小桥流水的诗韵——素有“江南鱼米之乡”之称的苏州富饶漂亮,是中国首批公布的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苏州自古以来确实是江南的经济文化中心,都市格局保持完整,山明水秀,自然景观独具特色,是闻名的旅游胜地。闻名遐迩的苏州园林采纳缩景的手法,给人以小中见大的艺术效果,为苏州赢得“园林之城”的美誉。 苏州古典园林的历史可上溯至公元前6世纪春秋时吴王的园囿,私家园林最早见于记载的是东晋(4世纪)的辟疆园,历代造园兴盛,名园日多。明清时期,苏州成为中国最繁华的地区,私家园林遍布古城内外。16~18世纪全盛时期,苏州有园林200余处,现在保存尚好的有数十处,并因此使苏州素有“人间天堂”的美誉。

作为苏州古典园林典型例证的拙政园、留园、网师园和环秀山庄,产生于苏州私家园林进展的鼎盛时期,以其意境深远、构筑精巧、艺术高雅、文化内涵丰富而成为苏州众多古典园林的典范和代表。苏州以园林见长让人感叹园艺的巧夺天工.以拙政园,留园,网师园,环秀山庄为代表的古典园林于1997年12月被列入“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名录”。 2000年增补沧浪亭 狮子林,耦园,艺圃,退思园为世界文化遗产。其中沧浪亭、狮子林、拙政园和留园分不代表着宋(公元960~127 6年)、元(公元1271~1368年)、明(公元1368~1644年)、清(公元1644~1911年)四个朝代的艺术风格,被称为苏州“四大名园”。 园林文化 苏州园林的重要特色之一,在于它不仅是历史文化的产物,同时也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载体。 表现在园林厅堂的命名、匾额、楹联、书条石、雕刻、装饰,以及花木寓意、叠石寄情等,不仅是点缀园林的精美艺术品,同时储存了大量的历史、文化、思想和科学信息,其物质内容和精神内容都极其深广。其中有反映和传播儒、释、道等各家哲学观念、思想流派的;有宣扬人生哲理,陶冶高尚情操的;还有借助古典诗词文学,对园景进行点缀、生发、渲染,使人于栖息游赏中,化景物为情思,产生意境美,获得

城市规划读书笔记—寻找失落空间

《寻找失落空间》读书笔记 《寻找失落空间——城市设计的理论》,〔美〕罗杰·特兰西克著,朱子瑜等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年版。 第一次读这本书是在一年多前。这本书最触动我的是它所附的图片,我第一次被引导从这样的视角来看待城市。在这之前,我是高速公路、立交桥和摩天楼的崇拜者。可当我看着这张照片,我忽然联想到挣扎的拉奥孔,联想到毁灭的吴哥城:你看,那蜿蜒交织的高速公路立交桥不正像无数条蟒蛇一样从四面八方缠绕着城市,在这座城市里,除了摩天楼,就剩下废墟一样的停车场了,它的最后一滴血就要被吸干。我明白了,这不是我梦想的城市,这不是未来之城,而是死亡之城。 1、什么是现代城市中的失落空间? 失落的空间,这个称呼很形象。吴哥寺、亚特兰提斯、玛雅,曾经繁盛一时的文明,如今何处寻觅?我们正在重蹈它们的覆辙吗? 罗杰·特兰西克认为:失落空间是城市中高层塔楼底层外部无组织的景观或是脱离步行活动而无人问津的下沉式广场;失落空间是几乎所有美国城市中环绕市中心、切断商业中心和居住区之间联系的地面停车场;是沿高速路两旁无人维护、更不被使用的无主之地;失落空间也是闲置的河岸、废弃的铁路调度场、弃置的军事基地以及那些为了交通便利,或也许是为了更低的税收已迁至郊区的工厂旧址;它们是今天城市更新所遗留的、出于多重原因从未开发的和疏于清理的空地;它们是各个城区与自由发展的商业带之间无人问津的残余地区;失落空间是衰败的公园和由于无法达成预定目标而不得不拆除重建的公共项目。 简而言之,失落空间就是那些由于我们的错误、失误、贪婪和骄奢,而未能够充分加以利用的被浪费的就在你我身边的城市空间。

2、现代城市的失落空间是如何产生的? 罗杰·特兰西克认为:导致我们城市失落空间产生的主要因素有:1、对汽车依赖性的增加;2、现代主义运动中建筑师对公共空间的态度;3、城市更新时划分城市用地所采取的城市用地区划和土地使用政策;4、一些现代的公、私营机构不愿承担城市公共环境的义务;5、旧城核心区废弃的工业、军事或交通用地。 其实很多因素都是相互关联的,一环扣一环。我以为,排在第一位的当是现代主义错误的城市规划观。 3、何为成功的城市空间? 要改变和消除城市失落空间,罗杰·特兰西克认为:政府必须制定有效的空间设计政策,公众必须参与对环境的塑造,而设计师则必须深刻理解成功的城市空间背后的设计原则。这里的前提是政府、公众和设计师都要明了何为成功的城市空间。 简单地说,成功的城市空间就是人们乐意于在其中生活和工作的空间。这样的空间不但能够让当地居民安居乐业,也能对外来游客有吸引力。或者,也许不那么恰当但却比较形象的说法,长假时能够让游客蜂拥而来的城市区域就是成功的,反之,长假时居民空城而出的城市区域就是失败的。 一个成功的城市空间有很多很多的因素决定,但它们通常具有这样的一些共同特征:强调建筑间的组群关系,具有积极的图底关系,等等。 谈论建筑空间的图底关系,不仅仅是一个图形视觉转化的问题,其核心是设计的重点放在何处:若是放在实体建筑上,那就是以建筑为图,以空间为底;若是放在空间上,那就是以建筑所围合的空间为图,以建筑体为底。 考察传统的城市,不论是西方还是东方,都是以积极空间的围合形成作为建筑存在的主要目的。在这样的城市中,除个别例子外,建筑作为单体的意义基本上是不存在的,建筑总是以其中的一个立面参与到积极空间的营造中,并与其它建筑相配合,围合出具有积极意义的空间环境。在这样的环境中,人能够感受到作为人自身的存在价值,而建筑仅仅是生活的背景。在这样的空间中,作为单体的建筑仅仅以立面——甚至有时候仅以立面中的某个局部——的形式存在,其中参与空间营造的立面与这个空间中其它建筑的关系要远比与它另外的立面——这些立面很多时候根本就不存在——的关系要密切。可以这么说,在这种情况下,建筑是为空间而存在的。只要我们仔细回忆一下日常生活中真正能够打动我们的城市环境,基本上都是这种情况,你甚至完全不了解周围建筑的内部特征和整体造型——对于一般的市民来说,实在也没有必要去了解它们。

建筑 读书报告

中国矿业大学 11 级硕士研究生课程考试试卷 考试科目城市规划理论与方法 考试时间2012.01.02 学生姓名王海艳 学生学号ZS11030035 所在院系力建 任课教师常江老师 中国矿业大学研究生院培养管理处印制

《西方现代城市规划理论概论》读书报告 规划ZS11030035 王海艳 主编: 周国艳现为合肥工业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城市规划系系主任,教授,硕士生导师。 于立教授,经济学博士,博士生导师。曾任东北财经大学产业组织与企业组织研究中心主任,兼任MBA学院院长,现任天津财经大学副校长。 特邀指导: 张京祥现为南京大学城市与区域规划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南京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国家注册规划师。 本书背景鉴于目前我国城市规划理论方面的教材十分缺乏的现实,为写一本比较全面的城市规划理论教材,内容新颖并具有系统性,本书特邀张京祥教授作为指导老 师,由厦门大学马武定教授审定。希望写出一本书,能为从事城市规划教学、 科研、设计等人员以及大专院校的学生认识和理解西方现代城市规划理论 的价值、分析性地汲取其经验提供了一个基本全面覆盖而又通俗易懂的读 本,同时也可以作为城市规划专业学生的教材。 本书主要阐述的西方城市规划的概念,对规划理论产生的背景和产生过程详细的介绍,接着对早期规划理论思潮做了详尽的叙述,三章介绍西方二战后至今的现代城市规划理论及其演进过程,四章比较全面的概述西方现代城市规划体系,并以荷兰,英国,美国为代表介绍了规划体系的具体内容以及要点。随后以分析现代城市规划理论演变的过程为基础,解释了西方现代城市规划理论关于城市规划本质、城市规划的社会作用、规划师角色等方面在认识上的演变的提升;从制度分析的新维度,论述了西方新制度经济学理论在城市规划领域中的运用,为科学评价和认识城市规划实施成效提供了重要借鉴。以下是我对本书内容的提炼和个人思考。 1西方现代城市规划理论产生的背景和发展 从以资产阶级革命的政治背景,工业革命为技术背景,启蒙运动为思想文化背景,描述近现代西方城市和社会的各问题和状况,为解决这些问题,城市规划理论的雏形逐渐形成。丛生的城市问题为城市规划的产生提供了社会需求,透光石工业生产方式所具有的特征,也为现代城市规划提供了基本的框架,正如马克思所揭示的那样,在资本主义社会中,资本主义的生产是有计划的,由于生产的分工,整个争产过程需要协调,工业化的不断推进,计划和管理的手段也在不断发展和完善。机器化大生产为城市规划也奠定了基础。 城市人口急剧增长,环境卫生恶化,结构与布局失调,城市开发土地与使用措施,城市阻塞严重,交通失调,城市品质美学失态等城市问题状况下,开始了现代城市规划的早起发展,包括英国伦敦二次改建,法国巴黎三次大改造以及美国城市建设和美化运动,以及空想社会主义社区与“公司城”建设。西方规划史本身立足于解决城市问题,并随着市民对城市的需求,越来越注意多维度的视角,不仅仅解决物质的城市,要从空间,时间以及人际间的关系来探索城市发展的肌理,目前规划所面临的问题是,规划需要解决最大限度的便捷功能,功能分区和布局的合理性,城市交通最大通畅性,城市空间与环境美学,合适的城市公共空间,正式中各功能区域的设计等。同时,城市规划理论目前有两个取向,以霍华德的“田园城市”理论为代表城市分散思想和以柯布西耶的城市规划理论为代表的城市集中思想。

《城市规划管理与法规》读后感1000字

《城市规划管理与法规》读后感1000字《城市规划管理与法规》读后感1000字 读了这本书,我学到了一点与我专业相关的知识。首先,是围绕城市规划管理与城市规划法规两个部分展开讨论的。 我先说说城市规划管理的相关内容。它的核心内容是“一个矛盾与两个问题”即管理者(规划管理人员)与被管理者(城市规划组织、编织着、建设活动的实施者)和管什么、如何管两个问题。 城市管理是以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为目的的,保障城市机体健康发展,以城市的物质要素包括人、财物、信息等各种资源为对象,对城市运行系统做出综合性协调、规划、建设和控制活动。城市管理的内容有:城市的社会管理(人口管理(生育、人口迁移)+社会治安秩序管理(秩序、治安)+社区生活服务管理(服务设施、服务、信息管理)+城市文化管理(教育科学文化、思想道德))、城市的经济管理(产业、一体化、经济结构)、城市的生态环境管理(生态占用、碳足迹)

基础设施的建设。 在当下的社会,我们的日趋需求改变着城市的现状,要求城市随着人们的轨迹适应人类活动。在城市管理中,我们将会应用统计学、系统分析、决策科学化等。 1 城市的当前弊端有:传统的城市管理组织过于松散,管理法规不配套、城市管理投入少、城市社区管理职能弱。管理模式的弊端:建管合一模式、多头分散模式、综合协调模式、实体管理模式、管理单一模式。当然还有很多这样的小知识,在我看了一下下之后,觉得受益颇多。但是,在我隔一段时间后想要机器某点就异常困难。我对关于城市规划管理的历史十分感兴趣:中国实施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是请前苏联的城市规划大师帮忙的,在一个有学识的人的帮助下果然出现了我国经济腾飞的第一个春天。但是中国后来发生的大跃进和文革,将我国的经济倒退了很多年,严重影响了城市的发展。重点是这两个运动彻底打压城市规划,将相关城市规划的东西全都不留,不再设立关于城

城市规划导论考试资料

苏州园林概况 苏州是中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有"人间天堂,园林之城"的美誉。这里素来以山水秀丽,园林典雅而闻名天下,有“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的美称。苏州古典园林"不出城郭而获山水之怡,身居闹市而有灵泉之致"。 作为举世瞩目的历史文化名城,苏州沉淀了二千五百余年吴文化底韵。约在公元前十一世纪,当地部族自号“勾吴”,苏州称“吴”。公元前514 年吴王阖闾建都于此,其规模位置迄今未变,为世界少有。 既有湖光山色、烟波浩淼的气势,又有江南水乡小桥流水的诗韵——素有“江南鱼米之乡”之称的苏州富饶美丽,是中国首批公布的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苏州自古以来就是江南的经济文化中心,城市格局保持完整,山明水秀,自然景观独具特色,是著名的旅游胜地。闻名遐迩的苏州园林采用缩景的手法,给人以小中见大的艺术效果,为苏州赢得“园林之城”的美誉。 苏州古典园林的历史可上溯至公元前6世纪春秋时吴王的园囿,私家园林最早见于记载的是东晋(4世纪)的辟疆园,历代造园兴盛,名园日多。明清时期,苏州成为中国最繁华的地区,私家园林遍布古城内外。16~18世纪全盛时期,苏州有园林20 0余处,现在保存尚好的有数十处,并因此使苏州素有“人间天堂”的美誉。 作为苏州古典园林典型例证的拙政园、留园、网师园和环秀山庄,产生于苏州私家园林发展的鼎盛时期,以其意境深远、构筑精致、艺术高雅、文化内涵丰富而成为苏州众多古典园林的典范和代表。苏州以园林见长让人感叹园艺的巧夺天工.以拙政园,留园,网师园,环秀山庄为代表的古典园林于1997年12月被列入“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名录”。2000年增补沧浪亭 狮子林,耦园,艺圃,退思园为世界文化遗产。其中沧浪亭、狮子林、拙政园和留园分别代表着宋(公元960~1276年)、元(公元1271~1368年)、明(公元1 368~1644年)、清(公元1644~1911年)四个朝代的艺术风格,被称为苏州“四大名园”。 园林文化 苏州园林的重要特色之一,在于它不仅是历史文化的产物,同时也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载体。 表现在园林厅堂的命名、匾额、楹联、书条石、雕刻、装饰,以及花木寓意、叠石寄情等,不仅是点缀园林的精美艺术品,同时储存了大量的历史、文化、思想和科学信息,其物质内容和精神内容都极其深广。其中有反映和传播儒、释、道等各家哲学观念、思想流派的;有宣扬人生哲理,陶冶高尚情操的;还有借助古典诗词文学,对园景进行点缀、生发、渲染,使人于栖息游赏中,化景物为情思,产生意境美,获得精神满足。而园中汇集保存完好的中国历代书法名家手迹,又是珍贵的艺术品,具有极高的文物价值。另外,苏州古典园林作为宅园合一的第宅园林,其建筑规制又反映了中国古代江南民间起居休亲的生活方式和礼仪习俗,是了解和研究古代中国江南民俗的实物资料。

城市规划读书笔记

城市规划读书笔记 一是城市和区域规划活动所需要的信息量和专业知识量都大大超过大多数其他规划活动:它几乎涉及人类的全部经验。理想的城市和区域规划师应该是一位好的经济学家、社会学家、地理学家和社会心理学家,而且要有若干其他必要的科学技术技能,如熟悉土木工程和控制论等。以下内容是品才网小编为您精心整理的城市规划的读书笔记,欢迎参考! 城市规划读书笔记本书的要点如作者在前言说的:“严格地按历史顺序描述自产业革命直到今天的有关城市和区域规划、规划哲理、技术和立法等方面问题的演变”。他认为,规划的具体涵义是指:“规划作为一项普遍活动是指编制一个有条理的行动顺序,使预定目标得以实现。它的主要技术成果是书面文件,适当地附有统计预测、数学描述、定量评价以及说明规划方案各部分关系的图解。”(P3),但是规划既然作为一项普遍活动,为什么作者没有阐述政治力量之间的博弈结果呢?也没有体现出政治分配的意愿呢?而仅仅从技术层面来定义“规划”。我觉得,规划也是利益分配的过程。 在随后,作者说明了规划的困难:“一是城市和区域规划活动所需要的信息量和专业知识量都大大超过大多数其

他规划活动:它几乎涉及人类的全部经验。理想的城市和区域规划师应该是一位好的经济学家、社会学家、地理学家和社会心理学家,而且要有若干其他必要的科学技术技能,如熟悉土木工程和控制论等。其次,更困难的是拟订和权衡各项任务。”(P11)。 在第二章,作者关注的是“现代工业主义对城市发展和随之而来的城市规划所带来的空前影响”(P17)。从煤的采集、运输、运用、作用来说明:使接近煤的城市或在通航河道上,或者由于在铁路通行成了铁路枢纽的城市成为新的工业中心。从而引起城市布局的变化和大发展,由此而来的一系列问题。煤———工业城市——人口密集——供水等公共设施供应不上——公共卫生恶劣(人住在工厂地下室或仓库)——霍乱——通过贸易而带来的巨大流动,使流行病传播快——相关机构的建立进行治理(1848年英国成立中央卫生部)——呼唤城市规划成为必需——19世纪70年代后市政府采取按一定规章建设新住宅的做法。“依法建设的住宅(by-law housing)”.(既无室内厕所也无室内浴室P25)。因此,工业化早期的城市规划主要是针对住宅而言的,以达到改善公共卫生的效果。当然还有公共交通发展的影响(有轨马车和公共马车——有轨电车——公共汽车——通勤火车P28),人口的增长和城区面积的不扩展也对城市规划产生影响。城市内部的高密度,而工人在城市上班,下班回家到郊区,城市和

建筑设计读书报告

《建筑设计》读书报告 学校:辽宁工业大学 系(院):艺术设计与建筑学院 课题名称:建筑设计原理 专业(方向):环境艺术设计 班级:环艺 0 9 1 姓名:王兴盛 指导教师:田波 (本文仅供参考,请同学独立完成) 《建筑设计》读书报告 一、书名 《建筑设计》/刘春香主编/东北大学出版社 二、主编简介 该老师所在辽宁工业大学艺术设计与建筑学院,1962年10月出生,1984年于东北林学 院林学系获学士学位,1995~1996年参加上海同济大学城市详细规划设计专业证书班,系统 的学习了该专业各门课程。1996年~2005年,担任建筑学教研室主任八年。获得过很多教学、 学术研究的优秀表彰。 三、著作概要 本书以建筑设计原理及理论分析为主,从建筑的基本组成、功能与流线、空间组织、平 面布局的分析与构想,到建筑技术问题处理、建筑设计创意与建筑造型设计、建筑设计表现 与制图等多方面展开。并通过典型实例分析使学习者掌握建筑设计分析与借鉴的方法,提高 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四、内容总结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建筑设计基础、独立式小住宅设计、餐饮建筑设计、幼儿园设计、 中小学设计、商业建筑设计、展览建筑设计、住宅建筑设计与居住区规划设计等章节。 建筑设计基础主要讲述了建筑设计的程序与方法、建筑平面设计及表达、设计图纸内容 的正确表达与施工图设计、建筑表现图的绘制等。 独立式小住宅建筑设计主要讲述了小住宅总平面图设计、小住宅的功能与布局、单个房 间的设计、独立式小住宅的形体设计与细部处理、小住宅方案设计过程中的表达方法等。 住宅建筑设计主要讲述了住宅建筑分类、功能分析、住宅性质与设计、套型内各功能的 空间设计、公共部分的设计等。 居住区规划设计主要讲述了居住区规划的基础知识、规划布局、住宅群体规划设计、公 共建筑规划设计、道路交通系统规划、绿地规划布置、技术经济指标等。 其他诸多章节的内容一样丰富实用,在这里就不一一列举。总之,非常实用。 五、学习心得 在了解学习建筑设计之前,对建筑设计的概念不是很清楚,不理解建筑设计的用途。作 为环艺专业的学生,刚开始对建筑设计方面关注的不是很多,从而导致这个环节不强,而在 实际中,建筑设计方面的著作很多,但自己却没有认真的研习一本书。通过读这本书,让我 了解了建筑设计是营造良好建筑空间环境的重要途径,是一个涉及到经济、文化、技术、艺 术等诸多方面的重要的综合领域,是我们环艺学生必须具备的工作技能。篇二:节能建筑读 书报告 节能建筑读书报告 建设节约型社会,是我国社会发展做出的战略决策,为我国今后社会的发展模式提出的 科学规划。能源的节约是节约型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建筑的能耗大约为全社会商品能耗

西方现代城市规划理论概论读书笔记

《西方现代城市规划理论概论》读书笔记 第一部分内容摘要 本书以时间为轨迹,全面地阐述了西方现代城市规划理论的演变脉络,系统地介绍了西方现代城市规划理论的产生、发展、成熟和演变的过程;同时,对于现代西方不同类型的城市规划体系和类型做了完整的介绍和评论;分析了西方现代城市规划理论在认识城市规划本质和定位方面的提升和发展轨迹;总结并评述了西方新制度经济学理论在城市规划领域中的运用,及其对我国城市规划理论、实践和实施成效的评价方面的重要启示。 第二部分核心内容 第一章为引论,主要阐述了城市规划的概念及其面临的现实挑战——未来的不确定性,并讲述可Friend(2001)所提出的规划过程中解决不确定性的战略方法,同时,分析了“程序规划理论”和“实体规划理论”及“规划效能理论”的产生。 作者指出城乡规划的定义为:是一种在社会多元群体和成员之间为实现其追求社会、经济或环境效益所达成的共识和目标的框架,是一种可以在各种矛盾和利益之间进行谈判、讨价还价或和解的机制,是能够针对未来的各种不确定因素具有灵活性的政策行动程序及实施方案或建议。 第二章,论述了西方现代城市规划理论的产生背景和过程。 政治背景——资产阶级革命;技术背景——工业革命;思想文化背景——启蒙运动;在这些社会背景下,城市呈现出人口增长急剧、环境卫生恶化、城市布局结构失调、土地开发使用失措、交通堵塞失控等一系列“城市病”,出于自己利益,统治阶级开始对城市进行改造和管理,城市规划就就进入到理论和实践的探索阶段。其中,伦敦、巴黎、纽约、华盛顿的几次改建和英国公园运动、美国纽约中央公园建设与城市美化运动以及空想社会主义社区建设、公司城的建设等尤具代表性。 伴随着对城市时间和深入思考,产生了城市规划的早期思潮。解决城市问题有两种取向——城市分散与城市集中。城市分散思想以“霍华德”的田园城市理论为代表,城市集中思想以柯布西耶的理论为代表。主要人物及著作有以下几个:英国霍华德“田园城市”《明天:走向真正改革的和平之路》;西班牙工程师索利亚玛塔“带形城市”;法国建筑师加尼埃“工业城市”《工业城市》;西谛的城市形态学说《建筑艺术》;格迪斯的区域规划理论《进化中的城市》;法国建筑师亨纳德的城市改建思想。 第三章讲了现代西方主要城市规划理论及其历史演进。 两次世界大战之间:功能主义规划思想,以《雅典宪章》和柯布西耶1950年为印度昌迪加尔做的城市规划方案为代表;城市分散主义,以霍华德“田园城市”理论和赖特的“广亩城市”为代表;城市集中主义,以柯布西耶的《明日城市》和“300万人口的现代城市”的城市规划方案为代表;美籍建筑师沙里宁的有机疏散理论,其著作为《城市:它的发展、衰败与未来》。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至20世纪60年代:对空间理论的批判;系统规划理论;过程规划理论;区域规划理论;卫星城理论与新城运动。 20世纪70年代:以《马丘比丘宪章》为代表,现代城市规划理论开始转变,体现在城市环境保护的新内容、人文关怀的城市规划倾向、对大规模城市改造的反思和城市复兴思想。此时,主要理论流派有(1)系统规划理论及其应用(2)理性过程规划理论及其应用(3)关于城市规划实施成效的评估和解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