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解数学题

诸葛亮解数学题
诸葛亮解数学题

曹操带兵又行军百里,恰好看见河边有一个木制人力水车(造型类似今天的摩天轮),水车平时引水灌溉农田,但需要人力驱动,水车上装着10个盛水的水桶,每个水桶每隔1分钟就到达出水口。曹操派军士到河边的水车取水饮用,请问:士兵从上午11点开始人力运转水车,30分钟后水车运转结束,那么,军士们能打多少桶水呢?

是300桶

如题,一道数学题,急需答案!急急急急~~

:诸葛亮只有360名士兵,全部守在城上。为了迷惑敌人,部落从那一面观察都有100名士兵,兵力分布如图为了打破敌人的围攻,诸葛亮决定抽调一些士兵突袭敌人,并使不论从那一面看,士兵反而曾加25名,请你填出兵四面的兵力分布,并求出抽调的士兵数。

如图

三十只羊、七天宰完、宰奇不宰偶。

题为诸葛亮巧出算题

诸葛亮率军扎营定军山不久,司马懿得知诸葛亮的兵马不多,准备对诸葛亮的军营来一个突然袭击。

一天黄昏时候,司马懿的兵将开始从天荡山向下移动。这时诸葛军师正在灯下阅读兵书,忽然探马前来禀报,说司马懿带领一支人马,要来偷袭军营。诸葛亮听后,轻轻地把手中羽扇摇了几下,站起身来,在帐中来回踱了几步,然后。召来关兴,张苞二将,共商对策。张苞说:“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应立即出兵迎战,末将愿与司马贼血战到底!”关兴紧接着说:“司马懿兵多将广,我们兵缺将少,寡不敌众,我看这仗不能拼死硬打!”张苞说:“眼看火要烧到眉毛尖上来了,你不硬打,还有什么好法子?”渚葛亮这时又缓缓地摇了几下羽扇,微笑着说;“事在人为嘛,想一想,办法不就有了。我这里倒有小小一计,不知是否可行?”关、张二将,迫不及待地问道:“什么锦囊妙计,请军师快讲吧!”诸葛亮不慌不忙地说:“我命你二人各带三千人马,二更时分在山前山后埋伏。然后我出题一道,只要留守将士连夜算

出,我看来者不管是司马懿,还是司马二,都不敢犯我大营。”关、张二将连忙说:“那好,就请军师快快出题!”诸葛亮边比划边说:“家有一群羊,总共十五双,限令七天宰,宰单不宰双。问平均每日宰几只?答对了重重有赏。”二将一听,简直象丈二高的和尚——摸不着头脑。当下不便再问,只好遵命照办。当晚,所有军营都点燃了灯烛,将士们彻夜不眠地计算军师出的那个题目。

南京审计学院到半夜三更时,司马懿率领大军,向定军山大举进发。他过了汉江向南一看,那定军山到处灯火通明,犹如天上繁星闪烁,他怕中计,赶紧下令撤兵。

天亮了,汉江两岸平安无事。关张二将来到大帐参拜诸葛亮说:“你出的那道题,将士们整整算了一夜,说每天杀四只吧,四七二十八,还剩下二只,五七三十五,又多出五只。算来算去,到现在还没有算对哩!”诸葛亮哈哈大笑说,“都算对啦,都算对啦!”关张二将先是一愣,想了一阵以后,也都会意地大笑起来。

这个题是无解的,七个奇数的和不可能为偶数。

初三数学(特殊值法)

专题一初中数学(特殊值法) (1)题目中没有出现具体的数据,只有倍数关系 (猜)(初一)1.一个圆柱的底面半径比一个圆锥的底面半径多3倍,高是原来的1/4,则这个圆柱的体积是原来圆柱体积的() A、3/4 B、27/4倍 C、12倍 D、4/3倍 (猜)(初三)2.AB=2/3AH,AG=2/3AM,三角形ACF的面积是四边形CIKE的() (猜)(初三)3.圆O被A,B,C,D,E,F,G,H八等分,求 ①∠BEC=()度 ②与线段AB相等的线段有()条(不包括自己) ③BC( )1/2CE (填等于大于小于) ④八边形ABCDEFGH是圆O面积的() (初二)4. 已知关于x的一次函数y=ax-a+1和y=(a-1)x-a+2,它们的图象交点是。 (初一)5.若a<-2,则3-│3-│a-3││化简的结果是()

A、3-a B、3+a C、-3-a D、a-3 (初一)6.当m<0时,m与m的大小关系为() A、m>m B、m<m C、m=m D、无法确定 ★(初二)7. (初一)8.已知有理数a、b满足a>b,则下列式子正确的是() A.-a<b B. a>-b C. -a<-b D. -a>-b ★(初三)9.已知二次函数y=ax2+bx+c的图象与x轴交于点(-2,0),(,0),且。与y轴的正半轴的交点在点(0,2)的下方,则下列结论①a<b<0;②2a+c>0;③4a+c<0;④2a-b+1>0中正确的是。(写出序号) (初二)10.若a、b满足,则的值为。 ★(初三)11. (初一)12.若x>0,y<0,且│x│<│y│,则x+y 0。 若x<0 ,y<0,且│x│>│y│,则x+y 0 。 ★(初二)13. A、a、b、c都不小于0 B、a、b、c都不大于0 C、a、b、c至少一个小于0 D、a、b、c至少一个大于0

我眼中的诸葛亮作文300字 小学生描写诸葛亮的作文300字_作文300字

我眼中的诸葛亮作文300字小学生描写诸葛亮的作文300 字 我眼中的诸葛亮桑雪宁我眼中的诸葛亮是一个既聪明又不聪明的人。诸葛亮的崇拜者先别急,且听我细细道来。 说起他的聪明,没有一个人可以与他相比。是的,比如他演的空城计,不费一兵一卒,不仅吓走了司马懿的百万大军,还被后人赞扬,真是一举两得。可他犯的错误,可能就鲜为人知了吧。 诸葛亮的手下原有一个叫马谡的人,一直得不到诸葛亮的重用,很不高兴,可诸葛亮总怀疑他,无论如何都不重用他。后来,诸葛亮这样的态度激怒了马谡,诸葛亮临终前还说:“马谡必反。”后来他真的反了。是诸葛亮的神机妙算吗?我认为不是,是因为诸葛亮那一直怀疑的态度使马谡反了的。 不过我认为他更多的是聪明,因为他能猜测人的心思。比如他演空城计时,在司马懿百万大军面前,竟毫不惊慌,因为他知道司马懿知道他一向小心,所以以为城里有伏兵,就不敢进攻,如果换一个人来面对这危急的场面,一定会吓得马上逃跑,来不急狂测对方的心思,如果暴露了自已的兵少,肯定必死无疑。所以不仅要有过有的勇气也要能猜测对方的心思。 诸葛亮虽然会犯一些错误,但他在我的眼中仍是一个有勇有谋的人,我很敬佩他。 我眼中的诸葛亮唐靖茹在三国时期,有一位重量级的人物,他就是诸葛亮。 在《三国演义》中,诸葛亮是刘备的参谋。在罗贯中笔下,他是一个忠于国家,而且聪明的一个人。不过我认为,罗贯中把他描写的份量级了,我想“三顾茅庐”这个故事大家都听说过吧,刘备为了请到诸葛亮,一连去了三次,幸苦了这位皇帝。虽然这样,但诸葛亮在我眼里仍是机制多谋的。 其一,诸葛亮实力超强。还是说上段那个故事,如果诸葛亮没有很强的实力,我想刘备也不会三番五次地前去拜访。而且刘备的军队总能获胜,我想这功劳在于诸葛亮。 其二,诸葛亮计谋足。我读过一首诗,名叫《八阵图》,它是这样写的“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这首诗是杜甫对诸葛亮一生成就的高度概括。八阵图在三国时期乃至后来很长一段历史期间,无人能破这个阵,只要走进去,就会迷失在八阵之中。真是太厉害了,诸葛亮的智慧和战术可见一斑。 其三,诸葛亮十分爱国,在刘备死后,刘阿斗做了皇帝,此时的诸葛亮年事已高,但他仍尽心尽力辅佐阿斗皇帝,殚精竭虑,但阿斗确实扶不起来,在诸葛亮过世不久,阿斗也连连遭遇不幸。 诸葛亮在我看来,不仅机智,而且忠于自己的诺言和事业。启迪我们:既要善于掌握灵活的学习方法,也要投入必要的精力和时间,这样不但可以收获知识,也可以帮助自己和他人取得成功! 我眼中的诸葛亮《三国演义》中,分别有刘备,和他身边的五虎将:关羽、张飞、赵云、马超和黄忠还有,周瑜,曹操,聪明绝顶的诸葛亮。而在我心

诸葛亮教育儿子的十句话[1]

诸葛亮作为三国时代的著名人物,在对孩子的教育方法上也很有一套。他给儿子上的十堂课中,通过简洁个语言阐述了很深刻的道理,使人受用无穷。 第一课:宁静的力量 “静以修身”、“非宁静无以致远”、“学须静也” 诸葛亮忠告孩子宁静才能够修养身心,静思反省。 不能够静下来,则不可以有效的计划未来,而且学习的首要条件,就是有宁的环境。 现代人大多数终日忙碌,你是否应在忙乱中静下来,反思人生方向? 第二课:节俭的力量 “俭以养德” 诸葛亮忠告孩子要节俭,以培养自己的德行。 审慎理财,量入为出,不但可以摆脱负债的困扰,更可以过着纪律的简朴生活,不会成为物质的奴隶。 在鼓励消费的文明社会,你有否想过节俭的好处呢? 第三课:计划的力量 “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诸葛亮忠告孩子要计划人生,不要事事讲求名利,才能够了解自己的志向,要静下来,才能够细心计划将来。 面对未来,你有理想吗?你有使命感吗?你有自己的价值观吗? 第四课:学习的力量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 诸葛亮忠告孩子宁静的环境对学习大有帮助,当然配合专注的平静心境,就更加事半功倍。 诸葛亮不是天才论的信徒,他相信才能是学习的结果。 你有否全心全力的学习?你是否相信努力才有成就? 第五课:增值的力量 “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诸葛亮忠告孩子要增值先要立志,不愿意努力学习,就不能够增加自己的才干。 但学习的过程中,决心和毅力非常重要,因为缺乏了意志力,就会半途而废。 你有否想过,一鼓作气人多,坚持到底人少的道理? 第六课:速度的力量 “怠慢则不能励精” 诸葛亮忠告孩子凡事拖延就不能够快速的掌握要点。 计算机时代是速度的时代,样样事情讲求效率,想不到一千八百多年前的智能,也一样不谋而合。 快人一步,不但理想达到,你有否想过,有更多时间去修正及改善? 第七课:性格的力量 “险躁则不能冶性” 诸葛亮忠告孩子太过急躁就不能够陶冶性情。 心理学家说:“思想影响行为,行为影响习惯,习惯影响性格,性格影响命运。”诸葛亮明白生命中要作出种种平衡,要“励精”,也要“冶性”。 你要提升自己性格的品质吗? 第八课:时间的力量 “年与时驰”、“意与岁去” 诸葛亮忠告孩子时光飞逝,意志力又会随着时间消磨,“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时间管理”是个现代人的观念,细心想一想,时间不可以被管理,每天二十四小时,不多也不少,惟有管理自己,善用每分每秒。 请你想一想,你有蹉跎岁月吗? 第九课:想象的力量 “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诸葛亮忠告孩子时光飞逝,当自己变得和世界脱节,才悲叹蹉跎岁月,也于事无补。 要懂得居安思危,才能够临危不乱。想象力比知识更有力量。 你有没有从大处着想,小处着手,脚踏实地,规划是人生呢? 第十课:精简的力量 以上诸葛亮写给儿子的一封信,只用了短短八十六字,精简地传递了具体的讯息。

利用特殊值法巧解中考数学填空题

利用特殊值法巧解中考数学填空题利用特殊值法巧解中考数学填空题 解法二:取AE=AG的特殊位置(如图2-3),则四边形AGPE、PFCH都是正方形。由矩形PFCH的面积为矩形AGPE面积的2倍,得出PH=-PE ∵PA=-PE ∴PH=PA,易得PA=PH=PF,以P为圆心,PA为半径画圆,则∠HPF=90°∴∠HAF=45° [点评]:这道题若按常规做法解题,过程非常繁杂;针对填空题的特点,采用特殊值法,则非常方便。解法一,主要利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和勾股定理的知识,解法与学生的想法基本吻合;解法二,通过作圆的辅助线,由同弧所对的圆心角和圆周角之间的关系,得出结论,具有思路新颖,解法简单的特点。 例4.如图3-1所示,△ABC是边长为3的等边三角形,△BDC 是等腰三角形,且∠BDC=120°,以D为顶点作一个60°角,使其两边分别交AB于点M,交AC于点N,连接MN,则△AMN 的周长为____。(2019年辽宁省沈阳市中考题) [解析]:由题意可知:△ABC是等边三角形,△BDC是等腰三角形,M、N是在满足∠MDN=60°前提条件下AB、AC边上的动点,在移动过程中肯定存在MN∥BC的情况,取MN∥BC 的特殊位置,可以非常简单的求出△AMN的周长。 取MN∥BC的特殊位置,过D点作DH⊥MN垂足为H(如图3-2),

可得△MDN也是等边三角形,∠BDM=∠HDM=30°, ∠MBD=∠MHD=90°,△MBD≌△MHD,∴MB=MH;同理可证,NC=NH,最后可得△AMN的周长=AB+AC=6。 [点评]:常规作法是延长NC到H点,使CH=BM,先证明 △DCH≌△DBM,得出∠BDM=∠CDH,∠NDH=∠NDM=60°,再证△NMD≌△NHD,得出NM=NH,最后得出△AMN的周长等于AB+AC=6。与常规作法相比,特殊值法的解法比较简单。 总之,利用特殊值法解决有关填空题,特别是对一些难度较大的题,会有很好的解题效果,这种解法充分体现了“特殊与一般”的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 最后,提醒同学们两点: ①不是所有的填空题都适用特殊值法,所以一定要认真审题,要根据题的特点决定能否采用特殊值法。 ②采用特殊值法,设特殊的值或特殊的点时,一定要在允许的范围内。

诸葛亮如何教育儿子

1、关于“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出自诸葛亮54岁时写给他8岁儿子诸葛瞻的《诫子书》。这既是诸葛亮一生经历的总结,更是对他儿子的要求。在这里诸葛亮用的是“双重否定”的句式,以强烈而委婉的语气表现了他对儿子的教诲与无限的期望。用现代话来说:“不把眼前的名利看得轻淡就不会有明确的志向,不能平静安详全神贯注地学习,就不能实现远大的目标”。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可以看出诸葛亮运用了《逻辑学》中的“否定之否定规律”来强调他要表达的“淡泊以明志,宁静而致远”。这是一句富含哲理的话。这同“要想取之,必先与之”,“欲达目的,需先迂回曲折”的道理一样,现在的“淡泊”、“宁静”求清静,不是不想有什么作为,而是要通过学习“明志”,树立远大的志向,待时机成熟就可以“致远”,轰轰烈烈干一番事业。 “淡泊”是一种古老的道家思想,《老子》就曾说“恬淡为上,胜而不美”。后世一直继承赞赏这种“心神恬适”的意境,如白居易在《问秋光》一诗中,“身心转恬泰,烟景弥淡泊”。他反映了作者心无杂念,凝神安适,不限于眼前得失的那种长远而宽阔的境界。 2、诸葛亮给儿子书信中的告诫 让我们来看看大名鼎鼎的诸葛孔明,是怎么给儿子上课的: 第一课:宁静的力量“静以修身”“ 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 诸葛亮忠告孩子,宁静才能够修养身心,静思反省。不能够静下来,则无法有效的计划未来。而且学习的首要条件,就是有安宁的环境。现代人多数终日忙碌,您是否应在忙乱中静下来,反思一下人生的方向呢? 第二课:节俭的力量“俭以养德” 他告知孩子要节俭,以培养自己的德行。审慎理财,量入为出,不但可以摆脱负债的困扰,更可以过着纪律的俭朴生活,不会成为物质的奴隶。在鼓励消费的文明社会,您有否想过节俭的好处呢? 第三课:计划的力量“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告诉孩子要计划人生,不要事事讲求名利,才能够了解自己的志向。要静下来,才能够把将来细心计划妥当。面对未来,您有理想吗?您有使命感吗?您有自己的价值观吗? 第四课:学习的力量“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

一题多解之五种方法解一道经典数学题

1 O B C D ① A 一题多解之五种方法解一道经典数学题 江苏海安紫石中学 黄本华 一题多解是我们学习数学的特好方法!通过一题多解,我们可以多角度、多方位地去思考解题的方案,这样不仅能加强知识间的联系,同时也增添新颖性和趣味性,优化我们的思维结构,提升我们的思维能力。更重要的是,一题多解让我们不仅只满足解题目标的实现,而是让我们拥有了研究学问的态度! 例题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 (-1,0),B (0,3),直线BC 交坐标轴于B , C 两点,且∠CBA =45°.求直线BC 的解析式. 【分析】要求BC 解析式,现在已经知道了B 点坐标,所以只要求到C 点坐标就好了。这就要用到条件∠CBA =45°。但这个条件如何用呢?这是本题的难点,也是关键点。考虑到这个角是45°,我们可以尝试做垂线,构造等腰直角三角形。如图①,作AD ⊥BC 于D ,由A 、B 的坐标可知1OA =,3OB =,根据勾股定理2 2 10AB OA OB =+=, 5BD AD ==AC x =,则1OC x =+,25DC x =-255BC x =-,在 RT OBC ?中, 根据勾股定理得出222OC OB BC +=,即()2 222 13(55)x x ++=-,解得15 2 x =- (舍去),25x =,求得6OC =,得出C (﹣6,0),然后根据待定系数法即可求得BC 的解析式. 解法一:如图①,作AD ⊥BC 于D , ∵点A (﹣1,0),B (0,3), ∴1OA =,3OB =,∴2 2 10AB OA OB =+=, ∵∠CBA =45°,∴△ABD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5BD AD == 设AC x =,则1OC x =+, ∴25DC x =-,∴BC=+255BC x = -+, 在152 x =- 中,222OC OB BC +=2 ,即()222213(55)x x ++=-), 解得x 1=﹣ (舍去),25x =, ∴5AC =,6OC =,∴C (﹣6,0), 设直线BC 的解析式为3y kx =+,

三国演义歇后语大全

《三国演义歇后语大全》 1、张飞使计谋--粗中有细 2、曹操杀华佗--讳疾忌医 3、关公进曹营--单刀直入 4、关公照镜子--自觉脸红 5、吃曹操的饭,想刘备的事--人在心不在 6、关公开凤眼--要杀人 7、周喻打黄盖--装样貌 8、关云长卖豆腐--人硬货不硬 9、诸葛亮皱眉头---计上心来 10、诸葛亮草船借箭---用的是疑兵计 11、曹操败走华客道--不出所料 12、诸葛亮的鹅毛扇---神妙莫测 13、曹操杀吕伯奢--将错就错 14、董卓进京--不怀好意 15、曹操战宛城--大败而逃 16、关云长刮骨下棋--若无其事 17、司马夸诸葛--甘拜下风 18、诸葛亮的锦囊---用不完的计 19、司马懿破八卦阵--不懂装懂 20、张飞扔鸡毛--有劲难使 21、孔明练琴--老生常谈

22、关云长刮骨下棋--若无其事 23、诸葛亮草船借箭--有把握 24、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25、诸葛亮草船借箭--用的是疑兵计 26、诸葛亮征孟获--收收放放 27、孔明拜北斗---自知要死 28、周瑜讨荆州--费力不讨好 29、关云长刮骨疗毒--全无痛苦之色 30、关云长刮骨疗毒--全无痛苦之色 31、曹操下江南--来得凶,败得惨 32、董卓戏貂蝉--死在花下 33、诸葛亮草船借箭--用的是疑兵计 34、关云长刮骨疗毒--若无其事 35、诸葛亮唱空城计--没办法 36、张飞摆屠案--凶神恶煞 37、关公赴会--单刀直入 38、许褚斗马超--赤膊上阵 39、吃曹操的饭,想刘备的事--人在心不在 40、诸葛亮的鹅毛扇--神妙莫测 41、关公开凤眼--要杀人 42、关羽卖肉--没人敢来 43、张飞使计谋--粗中有细

关于诸葛亮的作文(共10篇)

关于诸葛亮的作文(共10篇) 关于诸葛亮的作文关于诸葛亮的作文(一): 神机妙算的诸葛亮 我暑假看完了四大名着的三国演义,其中,我最欣赏的是诸葛亮,那就一齐来听听关于诸葛亮的小故事吧。 孙权的手下周瑜很妒忌诸葛亮的才华,所以故意跟他说:“我能够在一天之内杀死曹操的两名大将。但你务必要 在十天内造出十万支箭。”诸葛亮笑着说:“我不用十天,只要三天就行了。”大家都不明白诸葛亮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程昱问诸葛亮:“需要什么吗? 诸曷兄说: “不用干什么, 只要叫士兵做一些草人和船就行了。”到了第三天,雾气很大,诸葛亮叫士兵把做好的草人和船放出来然后自我在里面坐享其成,雾很大,曹操听到外面敲锣打鼓的声音,所 葛亮和士兵齐喊: “谢曹丞相送箭。”大家最后明白诸葛亮 以以为外面的是真人,所以命令士兵放箭。放完箭后,诸 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了。当然,周瑜也用计杀死了蔡瑁、张允两名大将。诸葛亮早就料到了周瑜会杀死曹操的两名大将,还料到了周瑜会把成就告诉诸葛亮呢! 有一次,诸葛亮由于疲劳过度、积累成疾,他预料到自我会在 军营里过世时,临终前对蜀国大军说:“你们找 一个跟我长得差不多的人来假装我,然后装着很平静的样貌来保

守蜀国跟蜀国大军说完的时候。他对找来自我的儿子说:“我死后,你们其中必有一个会惹来杀身之祸,在这个军营里,有一个用红纸包装起来的纸条你能够用他来解除你的杀身之祸。”魏国的司马懿明白了诸葛亮死后,异常开心!当他信心十足的来攻打蜀国的时候了,发现有两个诸葛亮,三个赵云,司马懿吓得赶紧退兵,然后,很快的逃回魏国,其实,两个诸葛亮和三个赵云都是别人假扮的,所以赢得了死孔明吓死活仲达这句俗语的由来。司马炎立国不久后,看到了诸葛亮侥幸生存下来的后代,他怕诸葛亮的儿子日后会和诸葛亮一样聪明,所以找个借口把他杀了,杀之前,他问诸葛亮对他讲过什么,他很老实把诸葛亮临终说的话一五一十的告诉了他,司马炎把蜀国军营拆了他发现有一个红包着一张纸条,上方写着:“来访者后退三步。”他后退了三步。还没站稳,就有一阵轰隆隆的响声吓得司马炎连纸条都掉到地上了,原先是一块砖掉到了地上,当他再拿起纸条后背后写着:“我救你一命,请你饶我后代一命。”不杀诸葛亮的后代了并且把他封为大将军,大家心里都暗 暗佩服诸葛亮的才智。 我觉得诸葛亮是一个智勇双全、顾全大局的人,我也 很欣赏他。你们觉得诸葛亮是怎样样的人呢? 关于诸葛亮的作文(二): 我谈诸葛亮

影响一生的智慧:诸葛亮写给儿子的一封信,86字道尽人生

古代家训,大都浓缩了作者毕生的生活经历、人生体验和学术思想等方面内容,不仅他的子孙从中获益颇多,就是今人读来也大有可借鉴之处。三国时蜀汉丞相诸葛亮被后人誉为“智慧之化身”,他的《诫子书》也可谓是一篇充满智慧之语的家训,是古代家训中的名作。文章阐述修身养性、治学做人的深刻道理,读来发人深省。它也可以看作是诸葛亮对其一生的总结,后来更成为修身立志的名篇。 虽然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思想关系有很大的不同,但古人的智慧,对于今天的我们,仍是值得去学习和思考的。让我们来看看,《诫子书》中的学问吧! 《诫子书》 汉·诸葛亮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 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慆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冶性。 年与时驰,意与日去, 遂成枯落,多不接世。 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译文】 君子的行为操守,从宁静来提高自身的修养,以节俭来培养自己的品德。不恬静寡欲无法明确志向,不排除外来干扰无法达到远大目标。学习必须静心专一,而才干来自学习。所以不学习就无法增长才干,没有志向就无法使学习有所成就。放纵懒散就无法振奋精神,急躁冒险就不能陶冶性情。年华随时光而飞驰,意志随岁月而流逝。最终枯败零落,大多不接触世事、不为社会所用,只能悲哀地坐守着那穷困的居舍,其时悔恨又怎么来得及? 第一课:宁静的力量 静以修身、非宁静无以致远、学须静也。 诸葛亮忠告孩子,宁静才能够修养身心,静思反省。不能够静下来,则不可以有效地计划未来,而且学习的首要条件,就是有宁静的环境。现代人大多数终日忙碌,你是否应在忙乱中静下来,反思人生方向? 第二课:节俭的力量 俭以养德。 诸葛亮忠告孩子要节俭,以培养自己的德行。审慎理财,量入为出,不但可以摆脱负债的困扰,更可以过着简朴生活,不会成为物质的奴隶。在现代文明社会,你有否想过节俭的好处呢? 第三课:计划的力量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诸葛亮忠告孩子要计划人生,不要事事讲求名利,才能够了解自己的志向,要静下来,才能够细心计划将来。面对未来,你有理想吗?你有使命感吗?你有自己的价值观吗?

一题多解之五种方法解一道经典数学题

O B C D ① A 一题多解之五种方法解一道经典数学题 江苏海安紫石中学 黄本华 一题多解是我们学习数学的特好方法!通过一题多解,我们可以多角度、多方位地去思考解题的方案,这样不仅能加强知识间的联系,同时也增添新颖性和趣味性,优化我们的思维结构,提升我们的思维能力。更重要的是,一题多解让我们不仅只满足解题目标的实现,而是让我们拥有了研究学问的态度! 例题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 (-1,0),B (0,3),直线BC 交坐标轴于B , C 两点,且∠CBA =45°.求直线BC 的解析式. 【分析】要求BC 解析式,现在已经知道了B 点坐标,所以只要求到C 点坐标就好了。这就要用到条件∠CBA =45°。但这个条件如何用呢?这是本题的难点,也是关键点。考虑到这个角是45°,我们可以尝试做垂线,构造等腰直角三角形。如图①,作AD ⊥BC 于D ,由A 、B 的坐标可知1OA =,3OB =,根据勾股定理2 2 10AB OA OB =+=, 5BD AD ==AC x =,则1OC x =+,25DC x =-255BC x =-,在 RT OBC ?中, 根据勾股定理得出222OC OB BC +=,即()2 222 13(55)x x ++=-,解得15 2 x =- (舍去),25x =,求得6OC =,得出C (﹣6,0),然后根据待定系数法即可求得BC 的解析式. 解法一:如图①,作AD ⊥BC 于D , ∵点A (﹣1,0),B (0,3), ∴1OA =,3OB =,∴2 2 10AB OA OB =+=, ∵∠CBA =45°,∴△ABD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5BD AD == 设AC x =,则1OC x =+, ∴25DC x =-,∴BC= +255BC x = -+, 在152 x =- 中,222OC OB BC +=2 ,即()222213(55)x x ++=-), 解得x 1=﹣ (舍去),25x =,

三国人物的经典歇后语

三国人物的经典歇后语 导读:1、曹操 曹操转胎——疑心重 曹操杀人——乱来一气 曹操用人——唯才是举 吃曹操的饭,想刘备的事——人在心不在 曹操下江南——来得凶,败得惨 曹操遇蒋干——倒了大霉 曹操作事——干干净净 曹操杀华佗——讳疾忌医 曹操用计——又奸又滑 曹操战宛城——大败而逃 曹操杀吕伯奢——将错就错 曹操败走华容道——不出所料(走对了路子) 曹操诸葛亮——脾气不一样(比喻人及其性格不同)曹操吃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曹操诸葛亮——心思不一样 2、张飞 张飞吃豆芽——小菜一碟 张飞卖刺猬——人强货扎手 张飞卖豆腐——货不硬人硬

张飞战马超——不相上下 张飞使计谋——粗中有细 张飞烧火——猛灶 张飞讨债——气势汹汹 张飞的胡子——满脸 对张飞骂刘备——找气惹 张飞扔鸡毛——有劲难使 张飞贩私盐——谁敢检查 张飞卖秤锤(砣)——人强货硬 张飞卖肉——光说不割 张飞战关公(关羽)——忘了旧情 张飞妈妈姓吴——无事生非(吴氏生飞)张飞抓耗子——大眼瞪小眼 张飞绣花(穿针)——粗中有细 张飞拆桥——有勇无谋 张飞捉蚂蚱——有劲使不上 张飞舞刀——杀气腾腾 3、黄忠 黄忠交朋友——人老心不老 黄忠出阵——不服老 黄忠射箭——百发百中

黄忠射关公——手下留情 黄忠抡大锤——老当益壮 4、刘备 刘备三上卧龙岗——就请你这个诸葛亮(比喻请的'就是你)刘备报仇——因小失大 刘备借荆州——有借无还 刘备卖草鞋——有货 刘备的江山——哭出来的(比喻来之不易) 刘备得孔明——如鱼得水 刘备上黄鹤楼——胆颤心惊 刘玄德得了赵子龙——甭说多高兴 刘皇叔哭荆州——拿眼泪吓人 刘备杀人——心慈手软 刘备摔阿斗——收买人心 刘备编草鞋——内行 东吴招亲——弄假成真 刘备请诸葛亮——三顾茅庐 5、关羽 关云战败走麦城——吃亏全在大意 关公斗李逵——大刀阔斧 关羽放屁——不知脸红

诸葛亮写给儿子的一封信

诸葛亮写给儿子的一封信 提起千古名相诸葛亮,相信大家都不陌生。 他在中国历史上一直被誉为贤相的典范,智慧的化身,还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比如,他在写给儿子的一封信中,只用了短短八十六字,但是对于为学做人有精简而具体的忠告。 1800多年前的智慧,如今仍然有其参考价值。 《诫子书》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慆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冶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第一课:宁静的力量 ▌静以修身、非宁静无以致远、学须静也。 诸葛亮忠告孩子,唯有宁静才能修养身心,静思反省,从而走得更远。 这世上没有一步登天的云梯,也没有一蹴而就的成功。所有的果实,都是在循序渐进的积累中,慢慢结下的。 这时候,静就显得尤为重要。浮躁的人,等不及花开,也等不及天晴。

唯有心静,才能在这漫长的岁月中,掌控住自己的心,看清这迷雾中的前路。 第二课:节俭的力量 ▌俭以养德。 诸葛亮忠告孩子要节俭,以培养自己的德行。 周国平先生曾经说过: 事实上,一个人为维持生存和健康所需要的物品并不多,超乎 此的属于奢侈品。它们固然提供享受,但更强求服务,反而成 了一种奴役。 懂得节俭,意味着既能克制住冲动消费、为虚荣买单的欲望,也意味着明白生活中哪些需求更重要,分得清主次,这其实是一种很了不起的才华。 在收入有限的情况下,把钱切实地花在值得的地方,过一种高性价比的生活,才是聪明的做法。

第三课:淡然的力量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诸葛亮告诉孩子,一个人如果不把眼前的名利看得轻淡,就不会有明确的志向,不能静下心来全神贯注地学习,就不能实现远大的目标。 若是一个人被欲望充塞,他的生活纵有繁华,也必将拥挤不堪,庸俗难耐。 而当你淡泊宁静,克制欲望,内心清澈而干净,你的生活即使平淡,也一定有着素雅的清欢,安静的丰盈。 愿你怀揣一颗素心,在清淡却有味的生活中,活出温暖的光芒。 第四课:学习的力量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 诸葛亮忠告孩子宁静的环境对学习大有帮助,当然配合专注的平静心境,学起来

如何解好数学应用题

如何解好数学应用题 道林中心小学陶源平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题的教学占有重要地位。如何教好这部分知识,下面谈谈我的一些做法和体会。 一、培养学生的审题习惯 细致地审题,弄明白题意,是准确解答应用题的先决条件。因此,在教学中可先让学生根据解题要求找出题中直接条件和间接条件,构建起条件与问题之间的联系,确定数量关系。为了便于分析问题中的已知量与未知量之间的相依关系,审题时可要求学生边读题边思考,用不同的符号划出条件和问题或用线段图把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表 示出来。 为了培养儿童细致审题的习惯,我常把一些容易混淆的题目同时出现,让学生分析计算。例如:①图书室的科技书与故事书共3000册,科技书的册数是故事书的2/3,有科技书多少册? ②图书室有故事书3000册,科技书册数是故事书的2/3,有科技书多少册? 题①中3000册为共有数,题②中3000册是一种的,因此计算方法不相同。经常进行此类练习,就容易养成认真审题的习惯。 二、教给学生分析应用题常用的推理方法 在解题过程中,学生往往习惯于模仿教师和例题的解答方法,机械地去完成。因此,教给学生分析应用题的推理方法,帮助学生明确解题思路至关重要。分析法和综合法是常用的分析方法。所谓分析法,就是从应用题中欲求的问题出发进行分析,首先考虑,为了解题需要哪些条件,而这些条件哪些是已知的,哪些是未知的,直到未知条件都能在题目中找到为止。例如:甲车一次运煤300千克,乙车比甲车多运50千克,两车一次共运煤多少千克? 指导学生口述,要求两车一次共运煤多少千克?根据题意必须知道哪两个条件(甲车运的和乙车运的)?题中列出的条件哪个是已知的(甲车运的),哪个是未知的(乙车运的),应先求什么(乙车运的300+50=350)?然后再求什么(两车一共用煤多少千克,300+350=650)?

孔明歇后语大全及答案

孔明歇后语大全及答案 导读:诸葛孔明是我国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文学家、书法家、发明家,下面是孔明歇后语大全及答案,希望大家会喜欢。 孔明给周瑜看病——自有妙方 死诸葛吓走活仲达——生不如死 诸葛亮见魏延——见得离不得 诸葛亮用兵——虚虚实实 曹操诸葛亮——脾气不一样(比喻人不同,性格也不相同。)刘备三请诸葛亮——诚心诚意 门角里藏着诸葛亮——暗中盘算 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 诸葛亮唱空城计——急办法 诸葛亮弹琴——计上心来 诸葛亮弹琴——临危不乱 诸葛亮当军师——足智多谋;名副其实 诸葛亮的丑妻——家中宝 诸葛亮的鹅毛扇——神妙莫测 诸葛亮的锦囊——用不完的计 诸葛亮吊孝——假仁假义 诸葛亮放盂获——欲擒故纵 诸葛亮焚香操琴——故弄玄虚

诸葛亮挥泪斩马谡——顾全大局 诸葛亮借东风——将计就计;金蝉脱壳诸葛亮三气周瑜——略使小技 诸葛亮玩狗——聪明一世,糊涂一时诸葛亮用空城计——不得己 诸葛亮斩马谡——执法如山;不念旧情诸葛亮战群儒——全凭一张嘴 诸葛亮征孟获——收收放放 诸葛亮治蜀——顺应民心 孔明大摆空城计——化险为夷 孔明的计谋——神机妙算 孔明会李逵——有敢想的,有敢干的孔明加子龙——智勇双全 孔明借东风——巧用天时 孔明夸诸葛——自夸 孔明练琴——老生常谈(弹) 孔明用计——神机妙算 刘备对孔明——言听计从 刘备遇孔明——如鱼得水 鲁肃服孔明——五体投地 鲁肃上了孔明船——尽办糊涂事 诸葛亮吊孝——假的

诸葛亮耍掸帚——出计不出面 诸葛亮皱眉头——计上心来 诸葛亮的锦囊——用不完的计 诸葛亮用空城计——不得已 诸葛亮大摆空城计——化险为夷 诸葛亮征孟获——收收放放 诸葛亮摆八卦阵——内有奇文 诸葛亮过长江——胸有成竹 诸葛亮六出祁山——图谋大业 诸葛亮用兵——神出鬼没 诸葛亮借东风——神机妙算 诸葛亮下东吴——心里有数 诸葛亮草船借箭——用的是疑兵计诸葛亮对降曹的议论——嗤之以鼻诸葛亮三气周瑜——略使小技 诸葛亮戴相帽——大事已然 诸葛亮招亲——才重于貌 诸葛亮丢了荷包——没有计了 诸葛亮借雕翎——少箭(见) 诸葛亮坐西城——故弄玄虚 诸葛亮穿道袍——不是出家人 诸葛亮玩狗——聪明一世,糊涂一时

特殊值法解数学题

臧老师辅导课堂之 特殊值法专项训练 特殊值法是用满足条件的特殊值(式)代入题目去验证、计算,从而得到正确结论的一种方法.特殊值法在解题中有下列应用. 1.解选择题: 若a>b>c>0,m>n>0.(m、n为数),则下列各式中成立的是[ ] A.a m b n>b n c m>c n a m B.a m b n>c n a m>b n c m C.c n a m>a m b n>b n c m D.b n c m>c n a m>a m b n 2.确定多项式的系数 已知当x是任何实数时,x2-2x+5=a(x+1)2+b(x+1)+c都成立,求a、b、c的值. 3.判断命题的真假 判断命题“式子a2+(a+1)2+a2(a+1)2=(a2+a-1)2是恒等式”的真假. 4.解证定值问题 若a、b为定值,且无论k取何值时,关于x的一次方程 专项练习 1 已知a、b、c都是实数,且a>b>c,那么下列式子中正确的是 [ ] 2.命题“式子x3+9=(x+2)3-6(x+2)2+12(x+2)是恒等式”是真命题,对吗? 值,求a、b应满足的关系式.并求出这个定值. 4.已知a+b+c≠0,求证:不论a、b、c取何实数时,三 5、设a、b、c是不全相等的任意实数,若x=a2-bc,y=b2-ca,z=c2-ab,则x、y、z[] A.都不小于0B.都不大于0 C.至少有一个小于0D.至少有一个大于0 6、如果a、b均为有理数,且b<0,则a、a-b,a+b的大小关系是

[ ] A.a<a+b<a-b B.a<a-b<a+b C.a+b<a<a-b D.a-b<a+b<a 巧取特殊值解选择题 山东省茌平县傅平镇中学初三·一班鲁傅 我在解某些选择题时,采用了取特殊值法,使问题简捷,迅速地获得解决,如下面几例. 例1 已知a、b、c都是实数,且a>b>c,那么下列式子中正确的是 [ ] (98年全国初中数学联赛)解:∵a>b>c, ∴可取a=1,b=0,c=-1代入各选择支,只有a+b=1>b+c=-1成立.故选(B). 例2 设a、b、c是不全相等的任意实数,若x=a2-bc,y=b2-ca,z=c2-ab,则x、y、z[ ] A.都不小于0B.都不大于0 C.至少有一个小于0D.至少有一个大于0 (94年全国初中数学联赛题)解:若令a=0,b=1,c=-1,则x=y=z=1,故可排除(B)、(C); 再令a=0,b=c=1,则x=-1,y=z=1,又可排除(A).故选(D). (94年全国初中数学联赛题) 则[ ] A.M<Q<P<N B.M<P<Q<N

我眼中的诸葛亮800字作文

我眼中的诸葛亮800字作文 大家都喜欢看古代的小说或是电视剧吗?我想觉得有喜欢的历史人物吧,我最喜欢的就是诸葛孔明!你眼中的诸葛亮是什么样的人?下面整理了我眼中的诸葛亮800字作文,欢迎阅读! 【我眼中的诸葛亮800字作文一】 我眼中的诸葛亮是一位十分了不起的人物,我也十分佩服他。诸葛亮,字孔明,南阳人氏,人称“卧龙”。刘备“三顾茅庐”请出山后,他辅佐刘备南征北战,立下了赫赫战功。公元234年,诸葛亮病故五丈原,享年54岁。 诸葛亮之所以在我心目中占有这么大的位置,是因为他是位足智多谋的天才军事家。“火烧博望坡”、“草船借箭”、“七擒孟获”和“空城计”等,充分显示出他的大智大勇。他知己知彼,用兵大胆果断,善于发现敌将的弱点,攻其不备。他根据自然现象,巧用大雾天,“草船借箭”是其成功的范例。他利用司马懿的多疑,巧施“空城计”,吓退了追赶蜀兵的魏军。 诸葛亮不仅是一位天才的军事家,还是一位伟大的发明家。他为了使农民更方便地灌溉农田,发明了脚踏水车。为了解决军粮运输的困难,发明了“木牛流马”。据说木牛流马的肚子装粮草,把舌头一扭就会走动或停止。诸葛亮也是一位卓越的政治家。他“身在茅庐”以知“三分天下”,使刘备能有安身之处。他的

“联吴攻魏”的策略,使蜀兵节节胜利。他采取“抚民生息”的方针,让蜀国一步步走向强盛。诸葛亮有是一位杰出的文学家。刘备在“三顾茅庐”时,听到农夫唱的歌词,就是诸葛亮写的。可惜他的作品流传下来的很少。 诸葛亮,这位有杰出成就的军事家、发明家、政治家和文学家,在中国乃至世界历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这难道不值得我们敬佩吗?这就是我眼中的诸葛亮。【我眼中的诸葛亮800字作文二】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在慢慢历史长河中,数风流人物如春笋一般节节而出,而我却只欣赏其中一人——诸葛亮。 身未升腾思退步,功成应忆去时言。只因先主丁宁后,星落秋风五丈原。“未出茅庐,已知天下三分。”毫无疑问,这是对诸葛亮才华的侧面概括。集超人智慧与谋略于一身的诸葛亮,被善于招揽人才的刘备重用,蜀国在诸葛亮的全力以赴下,终成就了大业。 我喜欢诸葛亮遇事镇定自若,深谋远虑。在“空城计”中,智慧的他毫不畏惧司马懿的逼迫,从容布置,从而使对方退兵,西城得以转危为安。我喜欢诸葛亮的神机妙算,料事如神。在“草船借箭”中,妒贤嫉能的周瑜设计陷害诸葛亮,而诸葛亮将计就计,趁大雾天扎草人攻打曹营,从而借来十万支箭,为赤壁之战准备了足够的箭支,也保全了自己。我还喜欢诸葛亮的智勇超群

写给高一儿子的一封信

写给高一儿子的一封信 The latest revision on November 22, 2020

写给儿子的一封信 山东莘县燕店初级中学教师李英华 邮编252413 儿子: 已很久没有给你写信了,主要原因是你近期表现较好,没什么可说教于你的。现在你进入高中学习,新的环境,新挑战,我对你存在三个忧虑。一忧你面对大量的学习任务,疏忽了身体锻炼。二忧你面对众多精英,不适应成绩名次在班内中等的现状。三忧你面对课山题海,无所适从。 对第一个担忧我不想多说,从你一上学开始,我就教育你身体锻炼的重要,并把你面对的事件,按重要程度,排成次序,要你按其重要度,依次完成。排在第一位的是人身安全。第二位的就是身体锻炼,要你每天至少坚持一个小时的锻炼时间。第三位的是心理健康、心态正常、态度端正。第四位的才是学业学习。 以前这样排序,现在亦然。 不要对我说身体锻炼没时间。 身体锻炼并非只有到操场上跑步、打球才是锻炼。身体锻炼的方式多种多样。早读时,大声的朗读是身体锻炼;课间休息时,做做头部按摩、做做眼睛嘴舌运动、做做颈部肩部腰部运动、做做起立下蹲运动等这都是身体锻炼。甚至伸伸懒腰、什么都不想凝望远方、做几个深呼吸等这都是身体锻炼,有益健康;在宿舍睡觉前,可以做几个瑜伽的动作、做做仰卧起坐、俯卧撑什么的这都是锻炼。这样的锻炼方便宜行,随时随地都可进行。只要你把身体锻炼放在心里,就能找到锻炼的时间。 对第二个担忧,不适应班内成绩中等的现状,相信不仅是你,你们班其他同学也可能存在。初中时,你们在各自的学校班级都是前几名的学生,习惯了被关注,习惯了名次靠前的感觉。现在置身于这样一个精英中的精英汇聚在一起的班级,再

特殊值法巧解数列题示例

特殊值法巧解数列题示例 特殊值法在解决选择题与填空题中是比较常用的一种方法,在解题中能否灵活运用,体现了解题者的数学素养与能力.下面举例说明特殊值法(特殊数列、特殊数值)在解一些数列题中的应用. 【例1】已知}{n a 是等比数列,且252,0645342=++>a a a a a a a n ,那么53a a +的值等于( ) (A)5 (B)10 (C)15 (D)20 【分析】取}{n a 为常数数列0>=a a n ,则由252645342=++a a a a a a 得2 54252=?= a a ,故5253==+a a a ,所以选A. 【例2】在等差数列}{n a 中,若45076543=++++a a a a a ,则=+82a a ( ) (A)45 (B)75 (C)180 (D)300 【分析】取}{n a 为常数数列a a n =,则由45076543=++++a a a a a 得904505=?=a a ,所以180282==+a a a ,所以选C. 【例3】在各项均为正数的等比数列}{n a 中,若965=a a ,则=+++1032313log log log a a a ( ) (A)12 (B)10 (C)8 (D)2+5log 3 【分析】取}{n a 为常数数列0>=a a n ,则由965=a a 得392=?=a a ,所以 103log 10log log log 31032313==+++a a a ,所以选B. 如果解题者心中有数(具备特殊化思想),那么直接观察利用心算立即可得结果,可大大地提高解题速度,避免不必要的计算。留心观察细事物,沙子也会变金银!

诸葛亮给儿子书信中的告诫《诫子书》

诸葛亮给儿子书信中的告诫《诫子书》 让我们来看看大名鼎鼎的诸葛孔明,是怎么给儿子上课的: 第一课:宁静的力量“静以修身非宁静无以致远须学静也” 诸葛亮忠告孩子,宁静才能够修养身心,静思反省。不能够静下来,则无法有效的计划未来。而且学习的首要条件,就是有安宁的环境。现代人多数终日忙碌,您是否应在忙乱中静下来,反思一下人生的方向?第二课:节俭的力量“俭以养德” 他告知孩子要节俭,以培养自己的德行。审慎理财,量入为出,不但可以摆脱负债的困扰,更可以过着纪律的俭朴生活,不会成为物质的奴隶。在鼓励消费的文明社会,您有否想过节俭的好处呢? 第三课:计划的力量“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告诉孩子要计划人生,不要事事讲求名利,才能够了解自己的志向。要静下来,才能够把将来细心计划妥当。面对未来,您有理想吗?您有使命感吗?您有自己的价值观吗? 第四课:学习的力量“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 告诉孩子宁静的环境对学习大有助益,当然配合专注的平静心境,就更加事半功倍。诸葛亮不是天才论的信徒,他相信才能是学习的结果。您有否全心全力的学习?您是否相信努力才有成就? 第五课:增值的力量“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他忠告孩子,人生的投资要想增值先要立志,不愿意努力学习,就不能够增加自己的才干。但学习的过程中,决心和毅力非常重要,因为缺乏了意志力,就会半途而废。您是否想过,一鼓作气人多,坚持到底人少的道理? 第六课:速度的力量“怠慢则不能励精” 他警告孩子凡事拖延就不能够快速的掌握要点。电脑的普及代表速度时代的来临,想不到一千八百多年前的智能,也一样与今天不谋而合。快人一步,不但容易达到理想,而且有更多的时间去修正与改善! 第七课:性格的力量“险躁则不能冶性” 诸葛亮忠告孩子,太过急躁就不能够陶冶性情。心理学家说:“思想影响行为,行为影响习惯,习惯影响性格,性格影响命运。”诸葛亮明白生命中要做出种种平衡取舍,要“励精”,也要“冶性”。您要提升自己性格的品质吗? 第八课:时间的力量“年与时驰意与岁去” 他警告孩子时光飞逝如梭,意志力又会被时间消磨掉,“少壮不努力,老大徒悲伤”。“时间管理”是个现代人的观念,细心想一想,时间无法被管理,每天二十四小时,不多也不少,唯有管理自己,善用每分每秒才是最佳方式。请您想一想,您有蹉跎岁月吗? 第九课:想像的力量“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卢将复何及” 告诉孩子时光飞逝,当自己变得和世界脱节,才悲叹蹉跎岁月也于事无补。要懂得居安思危,才能够临危不乱。想像力比知识更有力量。您有没有从大处着想,小处着手,脚踏实地的规划过人生呢? 第十课:精简的力量 以上诸葛亮写给儿子的一封信,只用了短短八十六字,精简的传递了讯息。我相信精简的表达源于清晰的思想,长篇大论的内容,容易令人生厌,精简沟通更有效果。 父母威严而有慈,则子女畏慎而生孝矣。吾见世间无教而有爱者,每不能然 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自芳.与恶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自臭也 人生在世,会当有业,农民则计量耕稼,商贾则讨论货贿,工巧则致精器用,伎艺则沉思法术,武夫则惯习弓马,文士则讲议经书。 1. 当父母的平时威严而且慈爱,子女就会敬畏谨慎,从而产生孝心。我看这人世上,父母不知教育而只是溺爱子女的,往往不能这样 2. 和品德高尚的人交往,就像进入摆放着芳香兰花的房间,时间久了,自然会散发出芳香;和品德恶劣的人交往,就像进入卖腌鱼的店铺,时间久了,自身便会散发出恶臭。

如何解数学题教程文件

如何解数学题

如何解数学题 如何解好数学题,提高解题效率,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加强训练,不断总结,对解数学题就会游刃有余。 1、读题(二读) 通读。每道数学题都有条件部分和结论部分。阅读时先撇开与数学问题无关的文字,了解一下问题中所牵涉到的哪些数学知识:概念、定义、公式、法则,数学术语。既看条件又看结论,从头到尾仔细看完,明白已知条件是什么?具体有哪些数量:哪些已知,哪些未知,它们存在何种关系(相等,不等)何种图形:图形有何性质,图形间有何数量、位置关系?结论是要求什么?一边看一边想,头脑中形成初步印象:它属于哪一类型问题?难易的程度如何?它的要求是什么?本题主要要考查对何知识点的掌握? 精读。咬文嚼字。有些题目不是一看就明白的,对于关键性的字、词、句需特别留神,理解其意,如至少、至多;增加、增加到;交集,并集;解,解集;充分条件,必要条件;极值,最值;相切,外切等等,对于括号内必用的条件不能视而不见。已知条件是什么?如何往所要解决的问题转化呢?从题目提供的信息中还能挖掘出什么条件?逐步分清题目的条件和结论要求。理顺题目中的数量的关系;图形关系、特征。 2、审题(三想) 回想。把从问题中所获取的信息储存在大脑后,回想平时学习中所整理、归纳的每章的基础知识、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以及平时上课所听、练

习、考试中所做过的,或者课本中学习定理、定义所解过的类似的题目,以便把问题转化。 联想。缺乏系统广泛的联想、类比,思维很容易受定势的影响,不利于解题思路的打开。概念、公理、定理、公式都是解题的依据,对解题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在寻找解题途径中,要广泛联想与这些条件和结论有关的概念、公式、法则和方法;联想到概念的内涵和外延;要注意哪些地方没有直接用语言表示出来;而隐含在题目中的其他形式条件,即注意隐含条件的挖掘。见到条件和结论里的数量,式子的特点,要联想想到有关的定理内容、各公式的特征等。联想过去是否有解过、见过与此相同或相近的题目。想想那时是怎样解的?如果能联想起有关的旧知识,即与此题相类似的规律、原理,法则、公式就会浮现在自己的脑海中,使解题的思路更加开阔。联想的越广,跨度就越大,得到的解题效果也越佳。有时因为题目较复杂,为了思考方便,也可以把审题的过程画成简图。运用学过的知识,把题目加工、改造。经过适当的加工后,解题思路可能就明显了,解题捷径就会出现。联想时要注意条件与结论中的数与形的、平面与空间、知识与方法之间的联系,要边读边思考边联想,特别是公式的变形的应用,图形的形状和位置的变换,解题方法的转换等,以获得较为宽广的解题思路,便于找到最优的方法。 猜想。初步构想本题的解题思路,确定解题方向。化归意识就显得特别的重要。由于事物处于运动变化之中,但在一定条件下它们可以互相转化,这就要求我们在处理问题中要用联系、发展、运动的变化的眼光观察事物、分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