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生植物技术交底

水生植物技术交底
水生植物技术交底

观提质改造工程分部工程

绿化工程

分项工程名称

苗木养护管理

交底内容:

水生植物的种植施工及养护

1、核对设计图纸

在种植水生植物前,明确好各种植物所种植的位置、面积、高度。

2、用土:除了漂浮植物不须底土外,栽植其它种类的水生植物,须用田土、池塘烂泥等有机黏质土做为底土,在表层铺盖直径一至二公分的粗砂,可防止灌水或震动造成水混浊现象。

3、施肥:以油粕、骨粉的玉肥作为基肥,约放四、五个玉肥于容器角落即可,水边植物不须基肥。追肥则以化学肥料代替有机肥,以避免污染水质,用量较一般植物稀薄十倍。在水生植物移入水池前10天施肥,施肥不应污染水质。

4、水位:水生植物依生长习性不同,对水深的要求也不同。

漂浮植物最简单,仅须足够的水深使其漂浮;沉水植物则水高必须超过植株,使茎叶自然伸展。水边植物则保持土壤湿润、稍呈积水状态。挺水植物因茎叶会挺出水面,须保持五十公分至一公尺左右的水深。浮水植物较麻烦,水位高低须依茎梗长短调整,使叶浮于水面呈自然状态为佳。

5、疏除:若同一水池中混合栽植各类水生植物,必须定时疏除繁殖快速的种类,以免覆满水面,影响睡莲或其它沉水植物的生长;浮水植物过大时,叶面互相遮盖时,也必须进行分株。及时清除枯残枝叶及杂物,对于由病虫害等原因而造成整盆死亡的,应将其空盆移出。

6、换水:为避免蚊虫孳生或水质恶化,当用水发生混浊时,即必须换水,夏季则须增加换水次数。

7、病虫害防治及防冻:养有观赏鱼的水池不允许喷对鱼类有害的农药,这类水池的水生植物有严重病虫害时,应撤出后再喷药品处理。水生植物冬季管理,对于不耐寒而干枯的水生植物,应在其冬季枯黄后将其泥上部分清除,对于多年生耐寒水生植物应在每年2月底新芽长出前泥上部分剪除。盆栽水生植物可以冬季连盆拿出水面,并在开春前补施一次基肥,待其新叶长出后再移入水中。

交底内容:

水生植物病虫害防治技术

1 / 4 水生植物病虫害防治技术 生意社5月31日讯人们亲水,喜水,因为水是人类生命的源泉,而水生植物可以说是水上的绿色精灵,为水景增添了不少灵动和美丽……随着全社会环保意识的提高,城乡经济建设的高速发展,环境绿化成本的压力加大,人居环境的高标准定位和大面积湿地修复任务的增加,给水生植物产业提供了绝好的发展机遇。 怎么使水生植物生长得更加美丽和健康?植保频道里有许多的 水生植物病虫害的介绍和防治技术。现在将其综合,以便读者参考。 菱的主要病虫害及防治 一、菱白绢病 菱白绢病属真菌性病害,病原为小菌核属的齐整小菌核菌。多在夏、秋天气闷热、湿度大时发生和蔓延,水质污浊更易发病。主要危害叶片,最初在叶片中部发生少数黄色小病斑,以后增多和扩大,使整片菱叶变黄白色而腐烂,同时蔓延到邻近叶片,以至整个菱盘腐烂。严重时,在2~3天内即可引起成片菱盘烂坏, 以至失收。病原孢子可随水流和风雨传播。 防治方法: ①实行合理密植,防止夏、秋水面菱盘过于拥挤;保持水质洁净,防止污染; ②发病初期摘除病叶或病盘,携出销毁或深埋,同时用甲基托布

津或多菌灵加水稀释500倍,喷雾防治。详细阅读 睡莲主要病虫害的防治 睡莲在生长发育过程中,易受蚜虫、螟水危害。 (1)蚜虫。睡莲在生长发育期,如果光照不足,通风不良,不仅生长衰弱,且易遭受蚜虫危害。发现虫害时可用敌敌畏1200倍水溶液喷杀,或用烟叶水杀除(50克烟叶加水5公斤,煮沸即成)。详细阅读令箭荷花病虫害的防治 2 / 4 常发生茎腐病、褐斑病和根线虫危害。 防治方法: 可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喷洒,根结线虫用80%二溴氯丙烷乳油1000倍稀释液浇灌防治。 详细阅读 芡实主要病虫害的防治 一、芡实叶斑病 真菌性病害。多在开花结果期发生,病菌孢子靠水流、气流和风雨传播。在叶片上产生多数圆形斑点,由暗绿转深褐色,潮湿天气长出灰色霉层,严重时全叶腐烂。 防治方法: 增施磷、钾肥;发病初期,用70%的甲基托布津800~1000稀释液和25%的多菌灵500倍稀释液喷雾防治,交替使用,每周一次,共2~3次。详细阅读

水生植物栽植施工方案

水生植物栽植施工方案 一、编制依据 1、工地概况 本工程水生植物种类主要包括睡莲、荷花、菖蒲、千屈菜等9个品种,栽植面积3500余平方米。 2、本地区气候 XXX市的气候类型属于暖温带,地处半湿润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因受海洋影响较大,气候比较温和,春季少雨干燥,夏季温热无酷暑,秋季凉爽多晴天,冬季漫长无严寒。 3、组织施工的原则及要求 (1)坚持执行基本建设程序,严格按照施工工期要求组织施工,发挥工程效益和基本投资效益。 (2)加强施工总平面管理,合理安排施工场地,组织好现场文明施工。 (3)加强施工中的计划性,克服盲目性,在确保安全生产,搞好工程质量的前提下,节约材料,降低成本,多快好省的完成施工任务。(4)坚持安全施工及文明施工。 (5)积极推广应用“四新”成果,充分利用下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施工设备、做到机械化作业和标准化作业。 (6)强化管理质量,加强工序监控,做到事前预防,确保工程达到合格标准。 (7)调配组织管理能力强,施工生产经验丰富的中青年技术管理人

员组建项目部,建立项目部负责制的管理、质保、安全保证体系,严格管理,优化配置。 4、工期要求 从开工日期起7天完成。 二、施工准备 1、领会设计意图 施工单位拿到设计单位全部设计资料(包括图面材料、文字材料及相应的图表)后仔细阅读,看懂图纸上的所有内容,并听取设计技术交底和主管部门对此过程的绿化效果的要求。 2、了解施工现场地上与地下情况 向相关部门交接地上物处理要求;地下管线分布现状;并掌握土质情况、交通情况、水源、电源情况等。 3、制定技术措施和要求 按照工程任务的具体要求和现场情况,制定具体的措施和质量、安全要求等。同时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三级教育及培训。 在栽植过程中,特别是水上作业时,施工人员必须穿戴救生服、防滑鞋、安全带严格落实水上作业安全技术措施,施工人员在施工过程中发现安全隐患时应立即处理和上报,确保生产安全。 三、水生植物的生态习性及栽培管理 1、芦苇 芦苇,禾木科,多年生草本。地下有粗壮匍匐的根状茎。叶片广披针形,排列成两行。夏秋开花,圆锥花序长10---40厘米,分枝稍

水生植物种植和养护

水生植物的养护 水生植物的养护主要是水分管理,沉水、浮水、浮叶植物从起苗到种植过程都不能长时间离开水,尤其是炎热的夏天施工,苗木在运输过程中要做好降温保湿工作,确保植物体表湿润,做到先灌水,后种植。如不能及时灌水,则只能延期种植。挺水植物和湿生植物种植后要及时灌水,如水系不能及时灌水的,要经常浇水,使土壤水分保持过饱和状态。 水生植物种植 栽种水生植物,必须掌握一些原则,使其生长良好。 1、日照:大多数水生植物都需要充足的日照,尤其是生长期(即每年四至十月之间),如阳光照射不足,会发生徒长、叶小而薄、不开花等现象。 2、用土:除了漂浮植物不须底土外,栽植其它种类的水生植物,须用田土、池塘烂泥等有机黏质土做为底土,在表层铺盖直径一至二公分的粗砂,可防止灌水或震动造成水混浊现象。 3、施肥:以油粕、骨粉的玉肥作为基肥,约放四、五个玉肥于容器角落即可,水边植物不须基肥。追肥则以化学肥料代替有机肥,以避免污染水质,用量较一般植物稀薄十倍。 4、水位:水生植物依生长习性不同,对水深的要求也不同。 漂浮植物最简单,仅须足够的水深使其漂浮;沉水植物则水高必须超过植株,使茎叶自然伸展。水边植物则保持土壤湿润、稍呈积水状态。挺水植物因茎叶会挺出水面,须保持五十公分至一公尺左右的水深。浮水植物较麻烦,水位高低须依茎梗长短调整,使叶浮于水面呈自然状态为佳。 5、疏除:若同一水池中混合栽植各类水生植物,必须定时疏除繁殖快速的种类,以免覆满水面,影响睡莲或其它沉水植物的生长;浮水植物过大时,叶面互相遮盖时,也必须进行分株。 6、换水:为避免蚊虫孳生或水质恶化,当用水发生混浊时,即必须换水,夏季则须增加换水次数。

六大生态修复技术汇总2018.8.30

六大生态修复技术汇总 水环境生态修复六大技术汇总 1人工增氧技术 1)概念:通过一定的增氧设备来增加水体溶解氧,加速河道水体和底泥微生物对污染物的分解。一般采用固定式充氧设备(如水车增氧机、提升增氧机、微孔曝气等)和移动式充氧设备(如增氧曝气船),可以充空气,也可以进行纯氧曝气。 2)优缺点:为好氧微生物及以藻类为食的一些原生动物提供了良好的生长条件,有助于好氧生物区系的出现并不断发展,增加了河道生物多样性。但需要提供动力,对相对封闭的水体难以充分发挥作用。

2复合生态滤床技术 1)概念:复合生态滤床是一种特殊人工湿地,是20世纪70年代兴起的污水生态治理技术。复合生态滤床是由集水管、布水管、动力设备、生物填料、水生植物及复合微生物等 共同组成。 2)优缺点:建设和运行费用低,能耗少,维护方便,具有一定的景观作用。容易造成堵塞,后期需要人力长期管护。 3生物膜净化技术 1)概念:生物膜净化技术是利用一种全新的织物型生物膜载体,使用经培养驯化的高效微生物和微型生物,附着在填料或载体上繁殖。 2)优缺点:抗污水和

化学物的侵蚀,保证微生物的繁殖力并提高其代谢率。吸附、分解氧化有机污染物、藻类、氮磷等营养物,使河道水体得到净化。投资较高、单位处理效率较低。 4水生植物修复技术 1)概念:通过种植水生植物,利用其对污染物的吸收、降解作用,达到水质净化的效果。水生植物生长过程中,需要吸收大量的氮、磷等营养元素,以及水中的营养物质,通过富集作用去除水中的营养盐。 2)优缺点:建设和运行费用低,可结合景观设计打造优美的植物景观。周期较长、需要配合其他工程技术使用。 5底泥生物氧化技术 城市水环境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其水体或流动、或受潮汐影响、或间歇性换水,而底泥是河道多年污染的积累,是河道黑臭和富营养化的重要原因。

公园水生态水生植物种植生态浮岛施工方案演示教学

武汉光谷行政中心西侧公园水生态施工方案 二0一五年十月

武汉光谷行政中心西侧公园 水生态施工方案 一、编制依据 1、武汉光谷行政中心西侧公园景观工程施工图纸; 2、有关技术及安全操作规范; 3、施工现场实际情况及我单位类似工程施工经验; 二、组织施工的原则及要求 1、坚持执行基本建设程序,严格按照施工工期要求组织施工,发挥工程效 益和基本投资效益; 2、加强施工总平面管理,合理安排施工场地,组织好现场文明施工; 3、加强施工中的计划性,克服盲目性,在确保安全生产,搞好工程质量的 前提下,节约材料,降低成本,多快好省的完成施工任务; 4、坚持安全施工及文明施工。 5、积极推广应用“四新”成果,充分利用下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施工设备、 做到机械化作业和标准化作业。 6、强化管理质量,加强工序监控,做到事前预防,确保工程达到合格标准。 7、调配组织管理能力强,施工生产经验丰富的中青年技术管理人员组建项 目部,建立项目部负责制的管理、质保、安全保证体系,严格管理,优化配置。 三、工程概况 武汉光谷行政中心西侧公园景观工程,位于武汉市光谷中心区西侧,上游至九峰一路,下游在光谷四路与高新大道交汇处。九峰湖作为景观之一设计规划总面积约为21267 m2,其中旱溪3596 m2,内湖17671 m2,旱溪建设:规划湿地面积为3596m2。在清理完现状湿地淤泥后,将湿地依据高程采用水景灰石堆砌分成四段,每段高差约0.4~0.8米。每段平整高度后采用约200mm~500mm种植土换填,然后采用鹅卵石Φ50mm~100mm满铺至自然标高,湿地内间隔布置褐色

叠石景观;内湖建设:规划内湖面积为17617m2。在清理完现状内湖淤泥后,依据高程对内湖进行修整。修正后采用周边质量良好的底质土回填至设计标高,以便于水生植物的种植,回填深度大约为0.20~0.40米。 四、施工部署 1、原则要求 针对目前建筑市场竞争激烈的状况,工程施工中的各项工作,应充分体现“信誉至上,质量第一”的宗旨,并根据本工程的具体情况,重点抓住“加快施工进度”和“提高工程质量”及“加强现场和环境管理”这三项内容组织施工。具体落实和体现在配合得体得领导班子,过硬的施工队伍,足够的技术力量,齐全的机械设备,采用先进合理的技术措施,科学地安排施工进度,保证物资的及时供应,组织好个工种的协调作战。 2、目标要求 加强工程施工的三级动态管理,确立本工程“严格按照施工合同,全面完成合同条款内的各项工作”的施工总进度控制计划的工期目标管理。 3、质量目标 确保本工程“合格”的质量目标管理 4、承包管理组织体系的建立 为确保尽快完成施工任务,我公司将充分发挥企业综合性实力强,施工承包经验丰富的优势,挑选具有类似工程施工经验的优秀管理人员组成施工总承包管理班子,保证现场施工管理工作步步到位。专门成立项目经理部,施工现场严格按项目法施工,实行项目经理负责制的管理体系,以项目班子为核心,组建施工队伍,配备先进的机具、设备,以科学的手段、先进技术,优质高速地完成本工程。 五、主要施工方法及技术措施 5.1植物栽种 本工程的植物栽种主要包括河道湿地的芦苇、香蒲、水鳖、水葱、莲、人工水草等的种植及生物岛栅。其施工顺序安排如下:土地平整→分苗→植物种植→

水生植物的栽植

六、栽植水生植物 本工程的植物栽种主要包括河道湿地的芦苇、千屈菜及黄菖蒲等。其施工顺序安排如下:土地平整→分苗→植物种植→植物养护。 (一)施工准备 1、技术准备 工程开工前组织技术人员及现场管理人员学习施工规范、工艺标准、合同文件、施工图纸以及业主、监理下发的有关文件。 完成总体施工组织设计,对分项施工方案进行编制。 开工前完成前期施工各项目的现场施工技术交底,熟悉各类植物栽植的技术特点和技术要求。 2、现场勘察及准备 组织我方施工人员对种植土进行现场勘察、现场采样、观察土层结构,确定土壤的含水量、土壤的酸碱性、粘性、构成成分,进一步制定公司的施工步骤。 (二)施工技术方案 根据植物材料的生态学特性,制订严谨科学的施工方案,确保竣工后植物的旺盛生长,达到优良的生态环境景观。严格按照合同文件要求的植物种类和比例施工。 1、水生植物准备 准备工作:搜集当地的气候水文、土壤资料、仔细研究图纸、了解施工现场供水情况,准备好水车。 定点放线:邀请监理工程师验点,合理后方可施工,严格按图施

工。根据设计图纸特点,用自然式配植放线法中的距离放线法,坡面种植植物用皮尺经纬仪按等图示尺寸定位放线。用上述方法定出种植范围并且用白灰洒线分块。 2、根苗准备 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规范、行业技术标准执行确保根苗的优质及优美的生态园林景观效果。 起苗:选根系发达的根苗,并注意保护根系完整,避免造成机械损伤确保运输中根苗的安全。起苗时间与栽苗时间紧密配合,严格执行随起随运随栽原则,起苗前1~3天适当浇水使土松软。 3、根苗运输 (1)根苗运输量根据种植量确定,根苗运到现场后及时栽植。 (2)根苗在装卸车时轻取轻放,不损伤根苗和根系。 (3)起带土球小型苗木时用绳网兜土球。 (4)裸根苗必须当天种植。起苗开始暴露时间不宜超过8h,当日不能种植时,根部喷水。 4、水生植物种植 各类植物种植严格按照技术规范操作,并做好技术试验报告记录。 (1)千屈菜的种植 千屈菜科千屈菜属。多年生挺水草本植物。株高1m左右,茎四棱形,直立,多分枝,叶对生或轮生,披针形。长穗状花序顶生,小花多而密,紫红色,夏秋开花。自然种生长于沼泽地、沟渠边或滩涂上。喜光、湿润、通风良好的环境,耐盐碱,在肥沃、疏松的土壤中

园林景观施工技术交底(20200610052641)

技术交底记录 工程名称施工单位 分项工程名称日期 交底摘要园林景观施工质量控制要点 园林景观施工 1.园林绿化工程施工技术交底 1.1.种子 种子应品种准确、纯正、无病虫害。重点检查种子的发芽率,种子的配比是否合适。 1.1.1.植物材料 植物材料应根系发达,生长健壮,规格及形态应符合设计要求。乔木应着重检查植物的 规格(胸径、地径、高度、分枝点,冠幅),病虫害(蛀干虫、爆发性害虫、根系及树干病害 最为重要),土球质量(土球土质、是否散球、是否有假土球),观感质量(破皮、树势等)。花灌木应着重检查高度,冠幅,分枝,叶片质量,茎叶是否有病虫害,根系是否完整,是否有 腐烂变质情况 1.1.1.1.草块及草卷 铺栽草坪用的草块及草卷应规格一致,边缘平直,杂草不得超过 1 %。草块土层厚度宜为3cm,草卷土层厚度宜为 1.8 cm ~2.5 cm。 1.2.种植前土壤处理 1.2.1.种植或播种前应使该地区的土壤达到种植土的要求。 1.2.2.沥青、混凝土、白灰及有毒有机垃圾必须清除。 1.2.3.土壤疏松。 1.2.4.土壤排水良好,绝对不能出现积水现象。 1.2.5.绿地地形整理应严格按照竖向设计要求进行,地形应自然流畅。地形整理完成后要仔 细检查,数据比对仔细,杜绝出现因施工原因或者图纸原因出现的大面积积水现象。 若因为图纸问题要提前与设计监理等沟通。 1.2.6.草坪、花卉种植地、播种地应施足基肥,耧平耙细,去除杂物,平整度、土壤密实度 和坡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1.2.7.平整土地后,应采取防尘措施,必要时洒水或者防尘网覆盖。 1.2.8.园林植物生长所必需的最小种植土层厚度应大于植物主要根系分布深度(见表1)。

水生植物的栽培与园林养护要点

水生植物园林养护要点: 1、水深适应性 水生植物除浮水植物外,对其影响最大的生态因子是水的深度,它直接影响到水生植物的生存。 湿生植物如野荞麦、斑茅、蒲苇等,这些植物只能种植在常水位以上。 挺水植物种类繁多,对水深的适应性和植株高度有一定关系。植株高大的适应水深能力强一点,反之,能 力差一点。但一般来说水深不能大于60cm。 浮叶植物对水深的适应性一般来说较挺水植物强。如睡莲一般为0.8m,芡实的水深也可达1.5m。菱也是一类很有趣的植物,作为浮叶植物其水深适应性可达3m,当植株长到一定程度时可以断根成为浮水植 物,不受水深限制。 沉水植物的水深适应性受光和水的能见度影响。水的能见度越好光照越强,沉水植物分布得越深。一般沉水植物种植的深度是能见度的两倍。 2、种植密度 水生植物的设计密度是以水生植物恢复后全部覆盖地面(水面)为基点来讨论,施工密度是根据植物分蘖、 分枝特性、种植季节、种植土的肥力状况,结合竣工验收时间等因素确定的一个种植密度,施工密度对于节省施工成本有实际价值。 3、种植季节 水生植物多为草本植物,生长期尤其高温季节新梢的萌发生长速度很快,根系活动旺盛,极易恢复。一般 水生植物根系受伤后能在1-2天后萌发新的根系,生长期种植后,一般经过10-30天植株形态可以得 到有效恢复。 耐寒性强的种类可在休眠期种植,如水葱、再力花、芦苇、睡莲、芦竹、黄菖蒲、千屈菜等。这些植物受伤的根系能经受住长期低温的考验,具有抗低温的生理特征。 耐寒性差的种类必须在生长期种植,这类植物休眠期种植极易造成冻害。如梭鱼草、花叶水葱、纸莎草、旱伞草、埃及莎草、水生美人蕉等。这类植物如果在生长期种植,根部土壤温度高,根系活动旺盛,植株恢复快。 相对植物而言的低温地区必须在生长期种植。如原产非洲热带的纸莎草和原产我国华南西南的姜花等,在杭州及以北地区只能在生长期种植,否则易遭受冻害致死。 4、常水位 许多水生植物种植后大面积死亡,达不到预期效果的很重要原因是水位控制问题。可见常水位线是水生植物的生命线。在实际施工作业时对常水位线要给予足够的重视。建议在种植施工放样前先用水准仪在现场确定出常水位线。在植物配置时把各种植物的水深适应性作为硬指标来考虑。 5、波浪影响

沉水植物修复的技术特征

沉水植物修复的技术特征(图) 文章来源:蓝白蓝网 2010-05-11 09:34 沉水植物的根或根状茎生于底泥中,茎、叶全部沉没于水中,仅在开花时花露出水面。它们的根有时不发达或退化,植物体的各部分都可吸收水分和养料,通气组织特别发达,有利于在水中缺乏空气的情况下进行气体交换。 这类植物的叶子大多为带状或丝状,如苦草(Vallisneria)、金鱼藻(Ceratophyllum)、狐尾藻(Myriophyllum)、黑藻(Hydrilla)等。 苦 草狐尾 藻 沉水植物的根能吸收底泥中的N、P,茎和叶能吸收水体中的N、P,比其他水生植物具有更强的富集N、P的能力。其生长过程使水体的pH、Eh以及藻类含

量的变化,使铁磷、有机磷等主要化学形态磷的释放得到明显的控制,同时沉水植物的生长使沉积物中总磷水平也有明显的降低。沉水植物不仅可以吸收富营养化湖水中的磷,亦可抑止沉积物和上覆水中的碱性磷酸酶活性(APA),并抑制沉积物的再悬浮,使上覆水中各种形态磷浓度均保持在较低的水平,对于控制内源磷释放有抑制作用。 挺水植物修复的技术特征(图) 文章来源:蓝白蓝网 2010-05-11 09:39 挺水植物即植物的根、根茎生长在水的底泥之中,茎、叶挺出水面。常分布于0~1.5 m的浅水处,其中有的种类生长于潮湿的岸边。这类植物在空气中的部分,具有陆生植物的特征;生长在水中的部分(根或地下茎),具有水生植物的特征。常见有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蒲草(Typha angustifolia)、荸荠(Eleocharis tuberosa)、水芹(Oenanthe javanica(Blume) DC.)、茭白(Zizania latifolia)、莲(Nelumbo nucifera)、石菖蒲(Acorus graminei)等。

绿化技术交底

绿化技术质量、学习登记表 吴江东西快速干线新建工程绿化施工项目DXKS-LH03标段 序 姓名职务培训(学习)内容地点时间方式备注号 负责人:填表人:

绿化技术质量、学习记录表 主讲单位(部门)项目部主讲人 受教育单位(部门)项目部人数 教育(学习)时间:年月日 教育内容:学习《绿化种植工程技术》文件 详见附件。 参加人员签名: 记录人:时间:

绿化种植施工技术质量交底 一、施工准备 1、材料准备 所种植的苗木必须具有苗木检验报告单可进场; 绿化工程布置的图纸标出种植地段、种植位置及品种的轮廓,并进行放样,尤其是绿地中的像素点位置或铺装中的种植像素点的位置必须准确,以保证空中俯视地面时的整体景观效果。 种植地段应修整到符合设计图及设计师要求的线形和平整度,并具有舒顺的外形,种植地段应在种植前将来地面修整平顺,清理其中的大块杂物。 二、施工方法 为了保证苗木的成活率,栽植前后要及时修剪。根据不同的品种、规格、习性及到场的季节时间、栽植条件,制定相应的修剪方式。如本工程中所用的紫薇,因其规格较大,修剪以保活为主,故其修剪后会与原设计要求的冠幅存在偏差。 栽植前应检查坑的大小,深度是否与根系、土球规格标准要求的坑径一致,不符时应进行修整。 规则式种植应保持对称平衡,行道树或行列种植树木应在一条线上,相邻植株规格应合理搭配,高度、干径、树形近似,种植的树木应保持直立,不得倾斜,应注意观赏面的合理朝向。 对裸根植物,先将表土放在坑底,其松散厚度约150mm,随即撒布适量(视表土性质而定)有机肥,在肥料上覆盖50~100mm回填土层,使根系不接触肥料。随后将裸根植物放在树坑中央,以自然形态散开根系,所有折断或损坏的根系,应予截去,促使根部良好生长。在树坑四周及其上部回填土后捣固并适当压紧,当回填到根系一半深度时,将植物稍提起,随即在按每层150mm回填土并压实。植物四周应由土围成与树坑大小相同的浅盆形凹穴(浅土盆)的蓄水池,深约150mm。 对带有土球的植物,先将部分表土放在穴内,随即将乔木或灌木垂直栽在坑底放稳,回填土随即填在植物土球周围并捣实,土球上部的麻袋应割开并移去,将土球上部的土松开并摊平,然后将其余回填土填下,还应做好浅土盆式的蓄水

水生植物病虫害防治技术

水生植物病虫害防治技术 生意社5月31日讯人们亲水,喜水,因为水是人类生命的源泉,而水生植物可以说是水上的绿色精灵,为水景增添了不少灵动和美丽……随着全社会环保意识的提高,城乡经济建设的高速发展,环境绿化成本的压力加大,人居环境的高标准定位和大面积湿地修复任务的增加,给水生植物产业提供了绝好的发展机遇。 怎么使水生植物生长得更加美丽和健康?植保频道里有许多的水生植物病虫害的介绍和防治技术。现在将其综合,以便读者参考。 菱的主要病虫害及防治 一、菱白绢病 菱白绢病属真菌性病害,病原为小菌核属的齐整小菌核菌。多在夏、秋天气闷热、湿度大时发生和蔓延,水质污浊更易发病。主要危害叶片,最初在叶片中部发生少数黄色小病斑,以后增多和扩大,使整片菱叶变黄白色而腐烂,同时蔓延到邻近叶片,以至整个菱盘腐烂。严重时,在2~3天内即可引起成片菱盘烂坏,以至失收。病原孢子可随水流和风雨传播。 防治方法: ①实行合理密植,防止夏、秋水面菱盘过于拥挤;保持水质洁净,防止污染; ②发病初期摘除病叶或病盘,携出销毁或深埋,同时用甲基托布津或多菌灵加水稀释500倍,喷雾防治。详细阅读 睡莲主要病虫害的防治 睡莲在生长发育过程中,易受蚜虫、螟水危害。 (1)蚜虫。睡莲在生长发育期,如果光照不足,通风不良,不仅生长衰弱,且易遭受蚜虫危害。发现虫害时可用敌敌畏1200倍水溶液喷杀,或用烟叶水杀除(50克烟叶加水5公斤,煮沸即成)。详细阅读令箭荷花病虫害的防治 常发生茎腐病、褐斑病和根线虫危害。 防治方法: 可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喷洒,根结线虫用80%二溴氯丙烷乳油1000倍稀释液浇灌防治。详细阅读 芡实主要病虫害的防治 一、芡实叶斑病 真菌性病害。多在开花结果期发生,病菌孢子靠水流、气流和风雨传播。在叶片上产生多数圆形斑点,由暗绿转深褐色,潮湿天气长出灰色霉层,严重时全叶腐烂。 防治方法: 增施磷、钾肥;发病初期,用70%的甲基托布津800~1000稀释液和25%的多菌灵500倍稀释液喷雾防治,交替使用,每周一次,共2~3次。详细阅读 荷花常见病虫害其防治 一、病害 1、黑斑病:主要危害叶片。发病初期,叶上出现褪绿的黄色病斑,后期呈圆形或不规则形,变褐色并有轮纹,边缘有时有黄绿色晕圈,上生黑色霉层,直径5~15毫米。严重时,病斑连成片,除叶脉外,全叶枯黄。此病是由真菌引起,雨季发生严重,荷塘或盆栽连作,以及氮肥施入过多或夏季水温过高等情况下,病害均很严重。防治方法:加强栽培管理,及时清除病叶。发病较严重的植株,需更换新土再行栽植,不偏施氮肥。发病时,可喷施75%的百菌清600~800倍液防治。详细阅读 水仙三种主要病害及其防治

水生植物种植施工方案-

水生植物种植施工方案 一、现场施工状况 水系主河道水生态治理工程整体河道沿线深水区多,雨期河道水流量、水流速度较大,如果按正常工艺带泥沙栽植,所栽植种苗将被河水冲刷或掩埋,其至将连根拔起,种苗将混成一团,给水生植物种植带来难度,需要加固种苗或采取网式栽植,锚锁种植.箱式种植等各种容器种植。 二、施工工艺方法选择 因按设计种苗栽植不同河道、不同水深,应使用不同方法种植, 高密度种植,墩种或片种。 挺水植物栽植方法:造型种植.容器种植、加固种植。 沉水植物:网式种植、锚锁种植、加固种苗。 三、施工技术准备 项目经理部将尽快组织全体技术人员,认真阅读设计文件和一些有关的技术资料,并请设计单位、监理单位进行设计交底,了解设计意图,熟悉设计内容,掌握设计要求,编制工作计划和工作标准, 为现场技术人员更好指导施工做好准备。配齐材料采购、材料管理人员和资料、设备管理人员,按监理工程师的要求,建立施丄技术档案, 并派专人负责。 接标后做好复测工作,埋好保护桩,对施工控制网进行加密。设置测量站,施工中严格复测,复核制度,确保标高位置准确。 四、物资设备准备 本合同所需投入的工程物资和施工设备,检测仪器较多,应根据工程需要按计划陆续进场 五、施工队伍进场 投入木合同的施工队伍按任务区分和进度安排陆续进场,进场后由项目经理统一安排,进行施工任务交底和文明施工教育,使各队伍尽快投入施 工。 六、施工现场准备 除按照施工安排组织机械设备,工程物资进场外,现场重点抓好供电、供水、场地平整和通道工作,并做好文明施工设施的建设等工作。

七、主要施工技术措施 (一)水生植物种植 1、耐寒短生苦草:此品种采用堆式种植,每堆M株,锚锁种植, 需要的材料为木方或钢筋固定物.草绳等稳固加固。 2、黄香蒲:此品种采用丛式种植,每丛5株,箱式造型种植, 有方形或圆形两种方式,需要的材料有竹片或木方.种植土、铁丝、燕尾钉.建议设计高密度种植,而积适当减少。 3、金鱼藻:采用堆式种植,每堆11株,锚锁种植,需要的材料 为木方或钢筋固定物、草绳等稳固加固。 4、黄菖蒲:此品种采用用丛式种植,每丛5株,箱式造型种植, 有方形或圆形两种方式,需要的材料有竹片或木方.种植土、铁丝、燕尾钉.建议设计高密度种植,而积适当减少。 5、特菜:采用堆式种植,每堆5株,锚锁种植,需要的材料为 木方或钢筋固定物、草绳等稳固加固。 6、荷花:建议采用桶苗,每桶4?6芽,用木桩圈S固定。 7、再力花:采用丛式种植,每丛5株,箱式造型种植,有方形 或圆形两种方式,需要的材料有竹片或木方.种植土、铁丝、燕尾钉、建议设计高密度种植,而积适当减少。 注: 1?由于此项种植工程全部处于河道深水区(1?5?2?3米),需要机 械船3艘,专业种植人员,专业防护措施,现场有些地方道路不通, 需要船只二次倒运,施工难度大,成本较高。 2?深水区种植建议栽种根系发达的品种,例如水葱(适合水深0.84.4米)和睡莲(Ids米)O

水生植物种植和养护

水生植物种植和养护 This model paper was revised by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

水生植物的养护 水生植物的养护主要是水分管理,沉水、浮水、浮叶植物从起苗到种植过程都不能长时间离开水,尤其是炎热的夏天施工,苗木在运输过程中要做好降温保湿工作,确保植物体表湿润,做到先灌水,后种植。如不能及时灌水,则只能延期种植。挺水植物和湿生植物种植后要及时灌水,如水系不能及时灌水的,要经常浇水,使土壤水分保持过饱和状态。 水生植物种植 栽种水生植物,必须掌握一些原则,使其生长良好。 1、日照:大多数水生植物都需要充足的日照,尤其是生长期(即每年四至十月之间),如阳光照射不足,会发生徒长、叶小而薄、不开花等现象。 2、用土:除了漂浮植物不须底土外,栽植其它种类的水生植物,须用田土、池塘烂泥等有机黏质土做为底土,在表层铺盖直径一至二公分的粗砂,可防止灌水或震动造成水混浊现象。 3、施肥:以油粕、骨粉的玉肥作为基肥,约放四、五个玉肥于容器角落即可,水边植物不须基肥。追肥则以化学肥料代替有机肥,以避免污染水质,用量较一般植物稀薄十倍。 4、水位:水生植物依生长习性不同,对水深的要求也不同。 漂浮植物最简单,仅须足够的水深使其漂浮;沉水植物则水高必须超过植株,使茎叶自然伸展。水边植物则保持土壤湿润、稍呈积水状态。挺水植物因茎叶会挺出水面,须保持五十公分至一公尺左右的水深。浮水植物较麻烦,水位高低须依茎梗长短调整,使叶浮于水面呈自然状态为佳。

5、疏除:若同一水池中混合栽植各类水生植物,必须定时疏除繁殖快速的种类,以免覆满水面,影响睡莲或其它沉水植物的生长;浮水植物过大时,叶面互相遮盖时,也必须进行分株。 6、换水:为避免蚊虫孳生或水质恶化,当用水发生混浊时,即必须换水,夏季则须增加换水次数。 具体流程附工艺框图: 种植水生植物工艺框图

沉水植物修复技术与方法

沉水植物修复湖泊水体研究中的热点问题及其技术 前景 摘要:沉水植物修复水体技术是当前水体修复技术中的热点,本文针对沉水植物自身的修复特点,探讨了沉水植物对湖泊水库污染物修复的主要技术和方法、目前的研究的热点和存在的问题以及未来该领域的研究方向,最后表明:沉水植物修复湖泊污染水体技术有很广阔的领域和应用前景,成为修复技术的热点导向。 关键词:湖泊水库;沉水植物;修复技术;问题;前景 目前湖泊水库污染已经是不争的事实,成了全球关注的焦点,尤其是我国,湖泊的生态环境状况普遍存在几大问题:湖泊中的重金属污染,泥沙淤积、湖面退缩、盐化、富营养化等等,以及由此引起的生态环境恶化和资源退缩。特别是在东部人口稠密地区,湖泊所受的污染越来越严重。很多地区的湖泊是饮用水源地,湖泊丧失了自净能力,饮用水源水质更是受到威胁。 湖泊水库的富营养化急剧导致水体浮游植物增加,沉水植物消亡。在外源污染物降低后,沉水植物的恢复仍然滞后相当长的时间,而沉水植物的恢复对浅水湖泊修复的长期效益至关重要。本文探讨了湖泊中沉水植物的修复技术,降低湖泊水体的P含量,增加水体的透明度是沉水植物恢复的关键。沉水植物的修复主要以自然修复为主,人工修复为辅的方法。发展以轮藻植物为优势种群,杂草类沉水植物共生的多样性植物群落。沉水植物的修复,对改善浅水湖泊生态环境,促进湖泊向健康化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李顺鹏等人的研究表明降低水体中N、P 含量以及底泥中有机C和N、P的负荷富营养化修复的关键问题[1]。而针对湖波水库富营养化的修复技术国内外研究很多,并取得了大量的成果[2-5],其中沉水植物在水生生态系统中的修复技术倍受青睐,已经成为环境领域和水生态学研究的热点之一。鉴于此,本文重点对沉水植物对湖泊水库的修复技术和方法加以研究和探索,以期能为水修复工作者提供参考和依据。 1.沉水植物修复水体技术原理

水生植物种植施工方法和技术措施

水生植物种植施工方法和技术措施 水生植物应根据不同种类或品种的习性进行种植。在园林施工时,栽植水生植物有两种不同的技术途径:一是在池底砌筑栽植槽,铺上至少15厘米厚的培养土,将水生植物植入土中;二是将水生植物种在容器中,再将容器沉入水中。用容器栽植水生植物再沉入水中的方法更常用一些,因为它移动方便,例如北方冬季须把容器取出来收藏以防严寒;在春季换土、加肥、分株的时候,作业也比较灵活省工。而且,这种方法能保持池水的清澈,清理池底和换水也较方便。 (1).种植器 水池建造时,在适宜的水深处砌筑种植槽,再加上腐殖质多的培养土。种植器般选用木箱、竹篮、柳条筐等,一年之内不致腐烂。选用时应注意装土栽种以后,在水中不致倾倒或被风浪吹翻。一般不用有孔的容器,因为培养土及其肥效很容易流失到水里,甚至污染水质。不同水生植物对水深要求不同,容器放置的位置也不相同。一般是在水中砌砖石方台,将容器放在方台的顶托上,使其稳妥可靠。另一种方法是用两根耐水的绳索捆住容器,然后将绳索固定在岸边,压在石下。如水位距岸边很近,岸上又有假山石散点,要将绳索隐蔽起来,否则会影响景观效果。 (2).土壤 可用干净的园土细细筛过,去掉土中的小树枝、杂草、枯叶等,尽量避免用塘里稀泥,以免掺入水生杂草的种子或其他有害生物菌。以此为主要材料,再加入少量粗骨粉及一些缓释性氮肥。 (3).管理 水生植物的管理一般比较简单,栽植后,除日常管理工作之外,还要注意以下几点:A检查有无病虫害B检查植株是否拥挤,一般过3至4年时间分一次株;C定期施加追肥;D清除水中的杂草,池底或池水过于污浊时要换水或彻底清理。 栽种水生植物,必须掌握一些原则,使其生长良好。 a.日照:大多数水生植物都需要充足的日照,尤其是生长期,即每年四至十月之间,如阳光照射不足,会发生徒长、叶小而薄、不开花等现象。 b.用土:除了漂浮植物不须底土外,栽植其他种类的水生植物,须用田土、池塘烂泥等有机黏质土做为底土,在表层舖盖直径一至二公分的粗砂,可防止灌水或震动造成水溷浊现象。居家栽植时,为防止异味及孳生蚊虫,可将盛泥土的盆缸置于户外,

水生植物恢复技术

水生植物恢复技术 植物是构成河流生态系统的最基本元素之一,从河流中心向两岸依次分布着水生-湿生-中生植物,一般都具有需水量高、要求肥力强、耐水淹的生态学特性,同高地植物有明显的区别(徐化成,1996)。Swanson 等(1991)认为河岸带植被多数情况下呈斑块状分布,由河边向两侧,大致形成一个演替序列,植物种总数呈抛物线状分布。国内对于河流植物群落特征的研究也开展相对较多,主要集中在对自然河流植物群落的调查研究方面。江明喜,蔡庆华(2000)对长江三峡地区干流河岸植物群落进行了物种组成、物种多样性及群落等级划分的研究。刘晓燕等(2004)对北京白河植物群落的组成、结构、生物量、生活型及区系特征等群落特征进行了调查分析。艾训儒,熊彪(2006)对洪家河流域天然植物群落主林层优势种重要值、生活型谱以及乔木层和灌木层物种多样性指数、群落均匀度进行了初步分析。吴彩芸,夏宜平(2005)对杭州水景绿化使用的水生植物及其配置进行了调查研究,结合景观生态学原理,初步探讨了不同种类的应用特点和不同水体环境中的生态配置模式。王准(2002)对上海河道的新型护岸绿化种植进行了研究,针对不同的河道和护岸形式提出适宜的种植方法以及可选用的绿化植物。孙兆义、孙守琢研究了多种适宜河岸种植耐水淹的灌木柳品种,它们不仅具有很好的固堤护岸的功能,还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蔡建国等(2006)对浙江省河道植物进行了调查,植物种类丰富,其中中生植物693种,湿生植物210种,水生植物130种。并根据河道植物的适应性、群落亲和度、功能性和景观性原则,筛选出95种作为浙江省河道生态整治的推荐植物。王伟等(2004)对上海地区湿生维管束植物进行过详细的调查分析,车生泉等(1997)调查了上海地区的水生观赏植物资源,并研究和评定了其中有栽培利用价值且尚未应用的种类,这都为河道绿化植物的选择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依据。 Selfeft于1938年提出近自然河道治理的概念,到20世纪50年代,德国已经正式创立了近自然河道治理理论,明确河道的整治要植物化和生命化,从而使植物首先作为一种措施应用到河道治理当中。 4.2.1.1水生植物类型 大型水生植物是一个生态学范畴上的类群,是不同分类群植物通过长期适应水环境而形成的趋同性适应类型,主要包括两大类:水生维管束植物和高等藻类。水生维管束植物(aquatic vascular plant)具有发达的机械组织,植物个体比较高大。通常具有4种生活型(l ife-form):挺水(emergent)、漂浮(free-drifting)、浮叶((floating-leaved)和沉水(sub mergent)(表4)。 表4 常见水生植物生活型分类

水生植物栽种工艺

水生植物栽种工艺 Document serial number【KKGB-LBS98YT-BS8CB-BSUT-BST108】

水生植物栽种施工方案 1本工程的植物栽种主要包括河道湿地的芦苇、香蒲、水鳖、水葱、莲、人工水草等的种植及生物岛栅。其施工顺序安排如下:土地平整→分苗→植物种植→植物养护。 2施工准备 技术准备 工程开工前组织技术人员及现场管理人员学习施工规范、工艺标准、合同文件、施工图纸以及业主、监理下发的有关文件。 完成总体施工组织设计,对分项施工方案进行编制。 开工前完成前期施工各项目的现场施工技术交底,熟悉各类植物栽植的技术特点和技术要求。 现场勘察及准备 组织我方施工人员对种植土进行现场勘察、现场采样、观察土层结构,确定土壤的含水量、土壤的酸碱性、粘性、构成成分,进一步制定公司的施工步骤。 3施工技术方案 根据植物材料的生态学特性,制订严谨科学的施工方案,确保竣工后植物的旺盛生长,达到优良的生态环境景观。严格按照合同文件要求的植物种类和比例施工。 搜集当地的气候水文、土壤资料、仔细研究图纸、了解施工现场供水情况,准备好水车。 定点放线:邀请监理工程师验点,合理后方可施工,严格按图施工。根据设计图纸特点,用自然式配植放线法中的距离放线法,坡面种植植物用皮尺经纬仪按等图示尺寸定位放线。用上述方法定出种植范围并且用白灰洒线分块。 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规范、行业技术标准执行确保根苗的优质及优美的起苗选根系发达的根苗,并注意保护根系完整,避免造成机械损伤确保运输中根苗的安全。起苗时间与栽苗时间紧密配合,严格执行随起随运随栽原则,起苗前1-3天适当浇水使土松软。 根苗运输量根据种植量确定,根苗运到现场后及时栽植。根苗在装卸车时轻取轻放,不损伤根苗和根系。起带土球小型苗木时用绳网兜土球。 裸根苗必须当天种植。起苗开始暴露时间不宜超过8h,当日不能种植时,根部喷水。 水生植物种植 各类植物种植严格按照技术规范操作,并做好技术试验报告记录。 水葱的种植 水葱为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水葱植株挺拔,呈针形。在肥沃的条件下,水葱基部直径可达~,株高在2m左右。水葱的“叶片”为变态的茎干,中有气室为葱状,是为水葱。水葱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强,喜欢肥沃、疏松、具有一定浅水层的环境。对光照要求高,喜强光。满水环境的水葱生长快,生长旺盛,植株粗壮并且翠绿,而在露水环境下生长的水葱则相反。水葱的旺盛生长期主要集中在3~10月。水葱的植株竞争力较强,因此种植时只要符合土壤肥沃、光照充足、排灌水方便的条件均可种植。种植时保持水深15~20cm。栽种时其根系可以入土,也可以露土,但露土即漂浮栽植的成活率比入土栽植时要高。适宜于取苗时带土的植株。栽植后的水葱保持20cm左右的水深,7~10天左右即可恢复生长。 千屈菜的种植

苗木种植技术交底Word版

某某项目工程四标段苗木种植技术交底 编制: 审核: 审批: 园林绿化有限公司 2017年3月15日

苗木种植技术交底 一、场地平整 (一)、乔木、灌木区场地平整 1、按图纸地形要求进行场地平整; 2、现场土壤颗粒≤3cm; 3、现场不存在建筑垃圾、白色垃圾等; 4、平整厚场地没有明显的凹凸不平,浇水或自然雨后没有大面积积水; 5、场地自然排水由内向外,保证中间略高于周边; 5、贴近道牙处地平应低于路牙4~5cm; 6、种植场地种植土最低厚度必须符合下列要求。

园林植物种植必需的最低土层厚度

7、对场地进行翻挖、松土、对杂草需用锄头、铁锹连根拔除、杂草很多时用除草剂进行消除,以符合植物和设计要求。8、如果用机械整理地形,应事先与建设单位或相关单位联系,了解是否有地下管线,以免机械施工时造成管线的损坏。9、场地整理时应考虑土壤的压实程度与设计标高的关系,土壤压实后密实度达80%以上,以免种植后,淋水下陷厉害造成场地不平整。 (二)、草坪及地被区场地平整 1、种植区域内翻土深度≥40cm,保证场在该区域内没有建筑垃圾、白色垃圾、砖头、瓦块等,完成后当天用水浸地一遍; 2、种植区内过耙,要求土壤颗粒≤2cm; 3、场地内没有明显的凹凸不平; 4、自然排水保证中间高四周低;

二、定点放线 1、以设计图纸提供的固定建筑物、构筑物、关键点等为依据; 2、行道树株距为6m、4m、3m; 3、放线时用白灰定出树穴中心,以规定尺寸画出圆形树穴(详见苗木树穴尺寸表); 4、规则式栽植必须保证树穴排列整齐,误差≤10cm; 5、地被、色带苗区放出区域轮廓线后随时用土埂将轮廓线标出; 三、种植穴挖掘 1、树穴挖掘尺寸详见苗木树穴尺寸表; 2、严格按照定点放线的标记为依据(将所有白灰线所圈范围挖出为标准(包括白灰线)); 3、树穴应垂直下挖,穴闭光滑,上下口径大小一致; 4、挖出的表土和底土、好土和怀图分别放置; 5、土层较软区域按要求挖掘完成时应将穴底踏实; 6、挖掘过程中遇见障碍物时应向相关负责人报告,如因无心之失将地下管线挖坏时要求在最短的时间内报告相关负责

人工湿地的植物种植和后期维护管理

人工湿地的植物种植和后期维护管理 人工湿地系统水质净化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生态污水净化处理方法,其基本原理是在人工湿地填料上种植特定的湿地植物,从而建立起一个人工湿地生态系统。当污水通过湿地系统时,其中的污染物质和营养物质被系统吸收或分解,而使水质得到净化。 人工湿地系统水质净化的关键在于工艺的选择和对植物的选择及应用配置,因此,科学的选择和配置水生植物对人工湿地系统和景观的营建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一、水生植物概述 水生植物是指生长在水体、沼泽地的植物,包括草本和木本植物。目前国内通用的分类方法是把水生植物分为4类: (1)挺水植物。挺水植物是指茎叶挺出水面的水生植物,常见的有荷花、千屈菜、菖蒲、香蒲、黄菖蒲、燕子花、慈姑、芦苇、灯心草、蒲苇等。 (2)浮叶植物。浮叶植物是指叶片浮在水面的水生植物,常见的有凤眼莲、王莲、睡莲、萍蓬草、芡实等。 (3)漂浮植物。漂浮植物的根不生于泥中,植株部分漂浮于水面之上,部分悬浮于水里,如满江红、水鳖、浮萍等。 (4)沉水植物。沉水植物的整个植株全部没于水中,或仅有少许叶尖或花露于水面,如金鱼藻、菹草、苦草、黑藻等。 二、水生植物在人工湿地中的作用 (1)水生植物的景观功能

水生植物能够给人一种清新、舒畅的感觉,它不仅可以观色、闻香、还能赏姿,并欣赏映照在水中的倒影,令人浮想联翩。荷叶青翠而洁净,叶型如伞,大而美观。荷花淡雅清香,气质高贵。菖蒲是常绿水生观叶植物,与碎石相配以增加景观效果。芦苇丛植于水边,微风轻拂,哗哗作响,体现了动和静集合。 (2)水生植物的生态功能 在人工湿地中水生植物的生态功能主要体现在对水质的净化功能上: ①直吸收利用污水中可利用态的营养物质,吸附和富集重金属和一些有毒有害物质; ②为根区好氧微生物输送氧气; ③增强和维持介质的水力传输。 水生植物除了可以改善水质外,还具有维护物种多样性,改善气候、净化空气、改善土壤等生态功能。 三、人工湿地植物的选用原则 (1)植物在具有良好的生态适应能力和生态营建功能 管理简单、方便是人工湿地生态污水处理工程的主要特点之一。若能筛选出净化能力强、抗逆性相仿,而生长量较小的植物,将会减少管理上尤其是对植物体后处理上的许多麻烦。一般应选用当地或本地区天然湿地中存在的植物。 (2)植物具有很强的生命力和旺盛的生长势 ① 抗冻、抗热能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