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屑岩类描述方法

碎屑岩类描述方法
碎屑岩类描述方法

碎屑岩描述方法

鉴定过程中应剔去泥皮、掉块等假屑,目估各种岩屑百分含量变化,遵循逐包鉴定,上下对比,大套观察,分层描述的原则。

岩性描述的内容包括颜色、矿物成分、结构、构造、含油气性、化石、含有物、孔洞裂隙(缝)发育情况、次生变化等。

1、颜色描述

以干燥、新鲜面为准,要求采用“复合色”的描述方法(主要颜色在前,次要颜色在后)。

2、碎屑岩粒度分级及定名

2.1粒级划分标准

2.2 砂岩结构定名方法

a.优势粒级定名法:岩石中某个粒级的含量>50%,其它粒级含量均

<20%,则以>50%的那种粒级命名。

b.主、次粒级定名法:岩石中两种粒级的含量均<50%,又都≥35%,

则分主次联合命名,次要粒级(量少者)放在前面,主要粒级(量多者)放在后面。

c.不等粒砂岩的命名:岩石中有三种粒级相近,每个粒级含量都<

50%,但都>20%,任何两种粒级含量之和又<70%时,则称为不等粒砂岩。

d.砂、泥岩过渡型岩石分类定名如表:

2.3砾岩和角砾岩的分类及命名

2.3.1 粒度分类:

a.砾石含量≥50%者称砾岩

b.砾石含量在30-50%之间者称砂砾岩

c.砾石含量在10-30%之间者为砾质砂(泥)岩

d.砾石含量≤10%为含砾砂(泥)岩

2.3.2 圆度分类

砾岩:圆状、次圆状砾石含量≥50%

角砾岩:次棱角状、棱角状砾石含量超过砾石总量的50%。

2.3.3 成分分类

a.单成分砾(角砾)岩:成分单一,某成分砾石占75%以上,叫××砾

(角砾)岩。

b.复成分砾(角砾)岩:砾石成分复杂,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岩石成分

组成,亦统称砾岩(角砾岩)。

3碎屑岩成分命名

3.1成份分类

a.按杂基含量分类。杂砂岩:杂基含量>15%。(净)砂岩:杂基

含量<15%。

b.按石英、长石、岩屑相对含量分类(见下图)

Ⅰ、石英砂岩

Ⅱ、长石石英砂岩

Ⅲ、岩屑石英砂岩

Ⅳ、长石砂岩

Ⅴ、岩屑长石砂岩

Ⅵ、长石岩屑砂岩

Ⅶ、岩屑砂岩

石英单元Q:石英、燧石、石英岩,其它硅质岩岩屑等,反映成分熟度。

长石单元F:各种长石及花岗岩、花岗片麻岩类的长石岩屑。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气候、风化作用、母岩性质及物源区。

岩屑单元R:各种火山岩、板岩、千枚岩、结晶片岩等变质岩、沉积岩及云母绿泥岩等岩屑。F/R的比率既反映物质来源,又反映大地构造状况。

3.2 综合命名通式

颜色+含油气情况+构造+结构+成分。如灰白色油斑块状细粒长石石英砂岩。钻井地质中构造不参加定名,但需描述。

a.以某粒级含量≥50%为基本名称。如:细粒石英砂岩

b.某填隙物含量25-50%,应参加定名。如泥质细砂岩

c.特殊矿物:如海绿石、铜等,也应参加定名。如含铜砂岩

d.岩屑砂岩中,某一种单一岩屑含量>75%时应将岩屑名称参加定

名。如:玄武岩质岩屑砂岩、安山岩质岩屑砂岩。

e.当砾岩或砂岩由三种粒级组成,各粒级含量都>25%而<50%时,

称不等粒砂(砾)岩。若一种粒级<25%,另两种粒级都>25%而<50%时,两种占优势的粒级参加定名,多者放后。如砂岩细砂级占35%,中砂级占20%,粉砂级占45%,称细-粉砂岩。

4磨圆及分选

4.1 颗粒形状:根据岩石颗粒磨蚀圆化程度划分为四级

a.棱角状:棱角明显。

b.次棱角状:部分棱角明显。

c.次圆状:部分磨圆良好。

d.圆状:磨圆良好。

4.2 颗粒分选程度分为三级

a.分选好:某一粒级含量>75%。

b.分选中等:某一粒级含量为50%-75%。

c.分选差:两种以上粒级含量都<50%。

5胶结物、胶结类型及程度

5.1 胶结物的成分

常见的有泥质(粘土质)、灰质、白云质、铁质、硅质、石膏质等。一般可用简易试验鉴定。

5.2 胶结类型及程度

胶结类型可分基底式、孔隙式、接触式及其过渡类型,大都需在放大镜下判定。现场可观察胶结程度,一般分为四级:

a.松散:多为泥质胶结,且胶结物含量少,常呈粒状。

b.疏松:一般为泥质(粘土)胶结,岩石容易捻碎。

c.较疏松:胶结物含量较多,主要为泥质,有时少量灰质胶结,

岩石用手可以捻碎成颗粒状,但较困难。

d.致密:胶结物含量多,多为灰质、白云质、铁质或硅质胶结,

岩石不能用手捻成颗粒。

6泥质岩的描述方法

一般描述颜色、厚度、可塑性、造浆性、吸水性、硬度、结核、化石、有机质丰度分布特征、岩层倾角、接触关系、加酸反应等。泥质岩的物理性质如下:

6.1软硬程度

a. 软:用指甲可刻动。

b. 较硬:用小刀可刻画。

c.硬:用小刀用力才能刻画。

6.2可塑性

a. 好:吸水后可揉成细条而不易断裂。

b. 中等:吸水后可揉成细条而易断裂。

c. 硬:吸水后不能揉成细条。

6.3断口:爱外力敲击后发生的断裂面

a. 平坦状:断口平坦,但不均匀,无一定方向。

b. 贝壳状:断面呈圆滑的曲面,有的还有同心圆纹,似贝壳的内膜。

c.参差状:断面粗糙,参差不齐。

d.鱼鳞状:断面呈参差状断口,并可呈小片剥落。

e.锯齿状:断口象锯齿。

7.煤的描述方法

7.1煤的描述内容

一般描述颜色、光泽、断口、可燃性等。

7.2煤的分类及各种煤的特征

煤主要按级别和物理结构分类,前者主要根据煤的变质程度分类,后者主要是生物岩石学分类。目前煤的常用糊类别有:褐煤、烟煤、无烟煤、烛煤及藻煤等,其主要特征如下:

(1)、褐煤:褐色或褐黑色、光泽暗淡、断口粗糙、燃烧快、火焰带烟,通常具木质构造残留:

(2)、烟煤:黑色、半金属光泽,具贝壳状断口,燃烧快,火焰带烟,常具明暗相间的纹层。

(3)、无烟煤:亮黑色、半金属光泽,具贝壳状断口,燃烧略慢,火焰矩,少烟,热量大。

(4)烛煤及藻煤:灰-灰黑色,油脂光泽,具贝壳状断口,易燃,火焰长带烟,无层理。其中烛煤常由孢子、树脂木片等微小碎屑及暗煤组成。藻煤则常含大量油质海藻。

其中烟煤有四种变种:镜煤、亮煤、暗煤、丝煤。其特征如下:(1)镜煤:亮黑色、半金属光泽,具贝壳状断口,易碎,部分易污手,(形似玻璃或玉)有时有形似植物的条纹,

常具薄的水平纹理。

(2)亮煤:亮黑色,具丝绢光泽,断口光滑,常具次级纹层。

(3)暗煤:黑色或铅灰色,光泽晦暗,断口粗糙,纹理稳定,

外观松散或似土状。

(4)丝煤:光泽暗淡,断口粗糙。孔隙发育,并常充填有方解石或(矿物木炭)、黄铁矿。

8.岩石构造

描述内容包括层理、层面特征、颗粒排列、岩层倾角等。

8.1 单层分类名称

单层厚度大于2m称块状:2-0.5m称厚层状:0.5-0.1m称中层状:0.1-0.01m称薄层状:小于0.01m称页状。

8.2 层的组合分类名称

按两种以上不同岩性的单层厚度比来划分:单层厚度比为<2:1者称等厚互层;2:1_5:1者称略等厚互层;5:1-10:1者称不等厚互层;>10:1者称夹层。

8.3 层理类型

除着重描述其形态、类型、显示原因和清晰程度外,还需描述组成层理的颜色、成分、厚度。对不同类型的层理,描述重点也有所区别。层理类型分:1.块状层理;2.韵律层理;3.粒序层理;4.水平层理;5.平行层理;6.波状层理;7.交错层理。交错层理又可分板状、楔状和槽状交错层理。

层理的厚度分类:层理的厚度大于1m称特大型层理;1-0.1m称大型层理;0.1-0.03m称中型层理;0.03-0.01m称小型层理;小于0.01m 称微细层理。

8.4 层面描述

包括波痕、干裂、雨痕、冲刷面及侵蚀下切痕迹的特征以及揉皱构造、撹混构造、虫孔、虫迹、斑点、斑块、结核等其它一切能够观察到的构造特征都应详尽描述。

9.接触关系

注意层序上的变化,以便发现他们之间的接触关系是不整合还

是假整合或整合,有无侵蚀面及断层等。要求系统观察下列情

况:

9.1 寻找岩层的沉积旋回特点及变化规律,注意岩性有无重复

出现或缺失的情况。

9.2 层面间是否平整,有无底砾岩、底砂岩、风化壳及侵蚀痕

迹等。

9.3 岩层倾角变化情况。

9.4 有无断层角砾岩和断层泥。

9.5 化石、岩性特征、矿物成分及岩石结构等特征的突变。

10.应注意寻找古生物化石

要描述其门类、个体大小、数量、分布产状及保存情况等。

11.裂缝发育情况

注意观察描述裂缝产状、数量、宽度、长度、充填情况、次生矿物种类、结晶情况和裂缝间连通情况等(详见碳酸盐岩裂缝部分)。

12其它

在有岩浆岩产出的地区,应注意沉积岩石是否受岩浆岩烘烤、穿揷,

有无次含生变质、重结晶现象等。

13.油、气、水情况

13.1对岩芯含油的观察描述

根据含油产状、含油饱满程度、含油面积等确定含油级别,分段描述:a.油砂(均匀含油)含油饱满,含油面积或荧光干照发光面积在90%以上,岩芯颜色为原油所改变,滴水成珠,油味浓。

b. 油浸(不均匀含油)含油面积或荧光干照发光面积在50%-90%,岩芯中有少部分岩石本色,含油部分基本连通,含油部分滴水成珠或半珠状,油味较浓。

c. 油斑(斑状含油)含油部分互不连通,呈斑块状或斑点状,或沿层理面、节理面分布。大部分呈现岩石本来颜色。含油面积或荧光干照发光面积占10%-50%。

d. 油迹(微含油)略具油味,仅见少部分岩芯为原油所浸染,呈斑点状或条带状。含油面积或荧光干照发光面积在10%以下,或有油的殘迹者。

此外,凡不具油味,不见油迹,仅具荧光显示(包括干照和湿照),不列入含油级别,但应有相应的描述记录。

13.2对岩芯含气情况的观察描述

取出岩芯均应及时、仔细地观察有无气泡冒出,气泡逸出的部位、强弱及时间,有无油味等。

13.2对岩芯含水情况的观察描述

取出岩芯后均应及时、仔细地观察岩芯的新鲜面上有无水湿或渗入现

象。尝尝有无咸味涩味。久置后是否仍具潮湿感或有无盐的结晶。13.3对岩屑含油情况的观察描述

根据岩屑含油饱满程度,含油岩屑占本层岩屑的百分比及荧光试验等综合考虑,确定含油级别。

a.油砂(均匀含油):岩屑含油饱满、油味浓、含油岩屑占本层岩屑75%以上,荧光干照或溶于有机试剂均有显示,在含油岩屑上滴水成珠。

b. 油浸(不均匀含油):岩屑具有油味,含油岩屑占本层岩屑50%-75%%,荧光干照或溶于有机试剂均有显示,在含油岩屑上滴水不渗。

c. 油斑(斑状含油):岩屑有油味,含油岩屑占本层岩屑10%-50%,荧光干照或溶于有机试剂均有显示。

d. 油迹(微含油)岩屑略具油味,荧光干照或溶于有机试剂均有显示,含油岩屑占本层岩屑10%以下。

此外,岩屑不具油味,不见油迹,仅具荧光显示,亦应详加记录。

含油岩屑应及时挑样封装起来,以供观察和采样。含油岩屑禁止用火烤。

1、岩性描述中,在描述各成份百分含量的同时,还应对长石风化程度、岩屑的组成成分等作相应描述。

2对构造、化石、含有物等地质现象和含油岩性应进行岩心照相和素描,并装订成“岩心照片图集”,作为上交资料之一。

3、对岩心含油性的描述做到“准确、真实、详细”,除应对其正确确定含油级别处,还应着重分别描述含油部分和非含油部分的岩石粒度,结构构造,胶结物及物理化学性质的变化,说明造成含油分布不均匀的原因,如:由于胶结物因素引起的岩性致密程度不同而造成原油呈斑块状分布的,其非含油部分可推断为主要是由物性变化差造成的。

4、对岩心含气性的描述,除了应对出筒整理时气泡显示情况详细描述外,还应据此和含气试验进行“含气级别”的划分。大致可分为三级,即富含气、含气、微含气,并在剖面左侧按规定符号画出。例如可将取心时槽面气泡大于15%、出筒时冒泡每秒大于5个并有明显“扑扑”响声、点燃时能燃、涂漆块号时气泡拱破漆皮的岩心定为“富含气”;可将取心时槽面气泡5%~15%、出筒时冒泡每秒2~5个并有轻微“扑扑”响声、点燃时难燃、涂漆块号时气泡拱破个别块号或某个块号漆皮一部分的岩心定为“含气”;可将取心时槽面气泡小于5%、出筒时冒泡小于每秒2个或只有将岩心放入水中才见气泡出现、无“扑扑”响声,不能点燃、涂漆块号时气泡未拱破块号漆皮的岩心定为“微含气”。

陆源碎屑岩与碳酸盐岩的异同比较

陆源碎屑岩与碳酸盐岩的异同比较 班级:勘查1503 :骆坤 学号:1501040317

2016.11.18 序言 沉积岩总共有四种类型,主要是根据碎屑物质来源以及成岩石作用来划分。这四种类型分别是: 1.主要由母岩风化物质形成的沉积岩 2.主要由火山碎屑物质形成的沉积岩 3.主要由生物遗体组成的沉积岩 4.主要由宇宙物质来源组成的沉积岩 其中由母岩风化产物组成的沉积岩是最主要的类型,它还可以根据母岩风化产物的类型(碎屑物质及溶解物质)和搬运方式及沉积作用的不同而进一步划分为两类:碎屑岩和化学岩。碎屑岩即陆源碎屑形成的沉积岩,可以根据其结构特征(粒度),进一步划分为砾岩、砂岩、粉砂岩、粘土岩。化学岩按照主要的成分特征又可以分为碳酸盐岩、流酸盐岩、卤化物岩、硅岩及其他化学岩。

母岩风化的过程分为四个阶段: 1)机械破碎阶段:物理风化为主,形成岩石或者矿物碎屑 2)饱和硅铝阶段:这一阶段特点就是岩石中的氯化物和硫酸盐全部被溶解。主要形成的是胶体粘土矿物----蒙脱石、水云母、绿泥石、高岭石等。 3)酸性硅铝阶段:几乎全部的盐基被溶解滤过,二氧化硅进一步游离出来。而且碱性条件逐步被酸性条件所替代。 4)铁铝土阶段:这是风化作用的最后一个阶段,新形成铁质和铝质的土壤。 一、陆源碎屑岩与碳酸盐岩的成分比较 陆源碎屑岩的成分包括哪几部分? 碎屑颗粒:碎屑岩的骨架,主要由母岩物理风化作用过程中的机械破碎而成的矿物碎屑和岩石碎屑组成。 杂基:细小的碎屑,与碎屑颗粒同时沉积。 胶结物:化学沉淀物质,成岩期的产物。 孔隙:碎屑颗粒之间没有被填充的空洞。

碎屑成分包括: 矿物碎屑:单矿物碎屑颗粒。石英、长石最多,重矿物含量少 岩石碎屑:矿物集合体颗粒,代表母岩。是母岩机械破碎形成的碎块。岩屑的含量取决于:粒度、母岩成分、碎屑的成分与结构成熟度。同长石类似,在物理风化、快速搬运和沉积条件下含量高 填隙物成分 一、杂基 碎屑颗粒之间,机械成因细小碎屑,以泥为主,可含一些细粉砂。成因:悬浮搬运、机械沉积 识别:依据结构特征。 二、胶结物 碎屑岩中以化学沉淀方式形成于粒间孔隙中的自生矿物,多沉淀于成岩-后生期。主要有硅质胶结物、碳酸盐胶结物、氧化铁、石膏和硬石膏(蒸发环境)、磷灰石、沸石、海绿石等。 三、孔隙和裂缝 岩石中未被固体物质充填的空间称为孔隙和裂缝,是油、气、水的赋存场所。主要分为原生孔隙与次生孔隙。

常见沉积岩的特征碎屑岩类

常见沉积岩的特征碎屑岩类 砾岩:粒径大于2mm的碎屑占50%以上,具砾状结构,层理发育差。砾石一般为圆或次圆状者称砾岩,砾石呈棱角和次棱角状者称角砾岩。主要由一种砾石成分(含量75%)组成的砾岩,称单成分砾岩,这样的砾岩一般分选性和磨圆度均好,如石英砾岩。砾石成分复杂者称复成分砾岩,一般分选不良,圆度变化也大。砾岩的胶结物有硅质、钙质、铁质和泥质等。 砂岩:粒径介于2-0.05mm之间的砂粒占50%以上,具砂状结构,各类层理均可发育,胶结物多硅质、钙质、铁质及泥质等。按砂粒大小可分为粗粒砂岩(粒径2-0.5mm)、中粒砂岩(粒径0.5-0.25mm)、和细粒砂岩(粒径0.25-0.05mm)。按成分又可分为石英砂岩、长石砂岩和岩屑砂岩。石英砂岩中石英含量占75%以上,甚至95%以上,一般磨圆度高,分选好,颜色浅。长石砂岩中石英含量<75%,长石含量>25%,浅红色到浅灰色,圆度较差,分选中等或差。岩屑砂岩中石英含量<75%,岩屑含量>25%,甚至>60%,颜色深,圆度和分选都很差。 粉砂岩:粒径介于005-0.005mm的碎屑粒占50%以上,具粉砂状结构,多呈薄层状,水平或微波状层理,颗粒细小,肉眼难以辨认,放大镜下可识别石英颗粒或少量白云母。岩石断面粗糙,无滑感,可与粘土岩相区别。黄土则是未固结的粉砂,呈土黄色,松散状,层理不清,主要由石英、长石等粉砂组成,含粘土矿物及碳酸钙结核。 泥质岩类:分布最广的一类沉积岩,均为泥质结构,并常具水平层理,主要由各种粘土矿物组成。通常按固结程度分为以下三种: 粘土:未固结或弱固结的泥质岩,具吸水性和可塑性,在水中易泡软。单矿物粘土有高岭石粘土、蒙脱石粘土、水云母粘土等,但自然界多数为复矿物粘土。 泥岩:固结较紧的泥质岩,呈块状,吸水性和可塑性极弱,在水中不易泡软。成分较复杂,多水云母,含粉砂。 页岩:固结很好的泥质岩,成页片层,无吸水性和可塑性,水中不能泡软,可按其所含次要成分进一步命名,如炭质页岩、钙质页岩等。 化学岩及生物化学岩类:这类岩石结构多样,有碎屑结构和生物结构,但以化学结构为主。由于岩石多数为非晶质或隐晶质,肉眼不能分辩矿物颗粒,因此,要注意区分岩石种类众多的化学成分和矿物成分。其中主要的岩石种类有以下几种: 碳酸盐岩:主要由钙镁的碳酸盐组成,分布广泛,在沉积岩中仅次于页岩和砂岩,结构以碎屑结构和化学结构为主,最主要的岩石有石灰岩和白云岩。 石灰岩:主要由方解石组成,常呈灰或灰白色,由于含有机质多少不等,颜色可由浅灰到黑色,一般较致密,断口呈贝壳状,硬度不大,加稀盐酸起泡剧烈。常因结构不同而给予不同的名称,如豹皮灰岩、鲕状灰岩和竹叶状灰岩等。灰岩中常含有粘土矿物、硅质等杂质,含量较多时称为泥灰岩、硅质灰岩等。

第三章碎屑岩的成分

第四章陆源碎屑岩各论 (Discription of the Clastic Rocks, Respectively) 学时: 6学时 基本内容: 1、基本概念 砾岩、角砾岩、粗碎屑岩、单成分砾岩、复成分砾岩、底砾岩、层间砾岩、滨岸砾岩、河成砾岩、洪积砾岩、冰川角砾岩、滑塌角砾岩、岩溶角砾岩;砂岩;粘土岩。碎屑沉积物沉积后作用的概念:压实作用、压溶作用、胶结作用、交代作用、重结晶作用、溶解作用。 2、基本原理 砾岩和角砾岩的各种分类方案、砾岩和角砾岩的主要成因类型及其特征、砾岩和角砾岩的形成条件及其特征、砾岩和角砾岩的研究意义和研究方法。 砂岩的一般特征,砂岩的分类,各类砂岩(石英砂岩、长石砂岩、岩屑砂岩、杂砂岩)的特点及其形成环境,粉砂岩的一般特征及粉砂岩的成因,通过砂岩资料研究物源区构造背景。 粘土岩的一般特征,粘土岩的分类及其主要类型的特点,粘土沉积物的沉积后变化及其与油气关系。 碎屑沉积物沉积后作用的一些基本原理:压实作用形成的各种现象、压溶作用的影响因素及所产生的结果、交代作用的原理及识别标志、溶解作用与次生孔隙的形成、碎屑岩成岩作用阶段的划分。 教学重点与难点: 砾岩和角砾岩的基本概念、砾岩和角砾岩的主要成因类型及其特征;砂岩的分类,石英砂岩、长石砂岩、岩屑砂岩、杂砂岩的主要特征及其形成条件;粘土岩的结构与构造,粘土沉积物的沉积后变化及其与油气关系;压溶作用、胶结作用、交代作用与溶解作用等沉积后作用的机理。 教学思路: 逐节从碎屑岩的主要岩石类型出发,介绍分类原则、分类、不同分类的特征和形成条件。 首先是粗碎屑岩——砾岩和角砾岩。首先介绍砾岩和角砾岩的概念及宏观特征,然后介绍砾岩和角砾岩的分类、不同类型砾岩的特征及形成条件,最后简要介绍砾岩和角砾岩的研究意义和研究方法。

沉积学第三章陆源碎屑岩的特征

课时教学实施方案 课程:沉积岩及沉积相授课班级:资源专1201-1202授课学期:2012-2013学年2学期课题 第三章陆源碎屑岩的特征 计划学时 10 教学目的 1掌握陆源碎屑岩的定义 2掌握碎屑岩的四种组成 3掌握碎屑岩的结构、构造 4掌握碎屑岩的颜色 重点 理解并掌握碎屑岩的组成、结构构造和颜色 难点 碎屑岩的成分、结构和构造 教具 准备 多媒体 教学后记 教学进程设计

(包括教学要点、步骤、方法、时间安排及板书设计、作业布置等) 导入新课:陆源碎屑岩是沉积岩中分布范围最广泛的一类岩石,是蕴藏油气资源的重要储集场所,那么,它们的特征有哪些呢? 一、陆源碎屑岩的组成 1.颗粒(Grain) 2.杂基(Matrix) 3.胶结物(Cement) 4.孔隙(Pore) 二、碎屑岩的结构 1.碎屑颗粒的结构 2.杂基和胶结物的结构 3.孔隙的结构 4.碎屑颗粒与杂基和胶结物之间的关系 三、碎屑岩的构造 1.层理构造 2.层面构造 3.生物成因的构造 四、碎屑岩的颜色 1.继承色 2.自生色 3.次生色 五、碎屑岩的主要类型 1.砾岩 2.砂岩及粉砂岩 3.粘土岩 作业的布置: 1.简述碎屑岩的构造类型 备注 教案 第三章陆源碎屑岩的特征 导入新课:陆源碎屑岩是沉积岩中分布范围最广泛的一类岩石,是蕴藏油气资源的重要储集场所,那么,它们的特征有哪些呢? 陆源碎屑岩简称碎屑岩,指的的是主要由陆源碎屑物质组成的沉积岩,包括砾岩、砂岩、粉砂岩和粘土岩。其描述内容有组成、颜色、结构和构造。 第一节碎屑岩的组成 一、陆源碎屑岩的基本特征 1、成分特征 1)碎屑成分 (1)矿物碎屑:石英、长石、云母、绿泥石、重矿物碎屑

碎屑岩分类命名

一、.单层厚度 极薄层状<1cm 薄层状1~10cm 中层状10~50cm 厚层状50~100cm 巨厚层状100~200cm 块状>200cm 二、碎屑岩分类 1.砾岩分类 1)按砾石含量分类: 砾石含量≥50%:砾岩 砾石含量≥30%,<50%:砂质砾岩,泥质砾岩 砾石含量≥5%,<30%:砾质砂岩,砾质泥岩 砾石含量>0.01%,<5%:含砾泥岩,含砾砂岩 2)按砾石大小分: 巨砾岩(≥128mm)、粗砾岩(<128~32mm)、中砾岩(<32~8mm)、细砾岩(<8~2mm)。 3)按砾石成分划分:单成分砾岩,同成分砾石含量占砾石总含量的75%以上,如石英岩(质)砾岩、花岗岩(质)砾岩;复成分砾岩,砾石中,没有哪一种单一成分超过75%。 4)按成因的划分(表):见工作手册。 可综合命名,如复成分中砾岩。

2.砂岩分类 砂岩是粒度为2~0.063mm(1~+4ф)的砂级颗粒占50×10-2以上的碎屑岩。砂岩的进一步划分: 1)按粒度:按碎屑的粒级范围可进一步分为粗砂岩(2~0.5mm,或-1~1ф);中粒砂岩(0.5~0.25mm,或1~2ф);细砂岩(0.25~0.063mm,或2~4ф)三种基本类型。 2)按杂基含量划分 杂基≥15%,杂砂岩 杂基<15%,净砂岩(简称砂岩) 3)按砂屑成分划分:石英(Q)、长石(F)、岩屑(R)三角分类图解。为了尽可能表示出此类岩石的形成机理与环境特征,建议采用成都地质学院的砂岩成分、成因分类(图,见工作手册)。如岩石中含有某种特殊矿物时可用附加命名办法,如海绿石石英砂岩、锆石砂岩等。 4)综合划分 在以上三种划分中,同时选用两种或全部三种作综合划分,如细粒长石石英净砂岩。 此外,化学沉淀胶结物占岩石总量10%以上,或胶结物具有较重要成因意义时,以X质作为附加修饰词,如硅质长石石英细砂岩。 混入了其它粒级陆源碎屑的命名,以含X质、X质作为附加修饰词。混入砾石时,命名规则见前文。混入粉砂时,碎屑中粉砂≥25%,<50%,“粉砂质…”;碎屑中粉砂≥5%,<25%,“含粉砂质…”; 3.粉砂岩分类 粉砂岩是粒度为0.063~0.0039mm(4~8ф)的碎屑占50×10-2以上的一种细碎屑岩。

火山碎屑岩

120第五章 火山碎屑岩 火山碎屑岩是主要由火山碎屑物质组成的岩石。 火山碎屑岩是介于正常火山岩与正常沉积岩之间的岩石类型,兼有二者的特点,又与二者相互过渡。在沉积岩系中它属于碎屑沉积岩中的一种特殊类型。 与火山碎屑岩相伴生的是熔岩、次火山岩(或超浅层侵入岩)和正常沉积岩类。 火山碎屑岩在自然界分布十分广泛,从前寒武纪至第四纪均有分布。我国东部地处环太平洋火山活动地带,中、新生代沉积中有着发育的火山岩系。由于不少重要矿产常与其有关,近十年来,对于这些地区的火山作用及火山碎屑岩的研究,有较大的进展。 火山岩和火山碎屑岩可做为油气储集层,目前已是我国中、新生代陆相含油气盆地中重要的油气储集层类型之一。 第一节 一般特征及分类 一、物质成分 火山碎屑物质按其组成及结晶状况分为岩屑(岩石碎屑)、晶屑(晶体碎屑)和玻屑(玻璃碎屑)三种。此外,也还有一些其它的物质成分,如正常沉积物、熔岩物质等。兹分述如下。 1. 岩屑 岩屑形状多样,大小不一,可由微细粒至数米的巨块。依其物态可分为刚性及塑性两种。 刚性岩屑是已凝固的熔岩、或火山基底和管道的围岩,当火山爆炸时冲碎而成。塑性岩屑又 图5-1 塑性浆屑 具流纹构造,去玻化后显皱晶和 球粒结构,河北,下花园,白垩系 图5-2 火山弹 山西、大同

121 称塑性玻璃岩屑、浆屑或火焰石等,是由塑性、半塑性熔浆在喷出后经塑变而成,具玻璃质结构,断面呈火焰状、撕裂状、树枝状、纺缍状、透镜状、条带状等(图5-1)。火山弹是由于塑性熔浆团在空中旋转而成,形如纺缍、椭球、麻花、陀螺、梨状等,表面具旋扭纹理和裂隙,并具一层淬火边(图5-2),大者可达数米。 2. 晶屑 晶屑多为早期析出的斑晶随熔浆炸碎而成。大小一般不超过2~3mm,常呈棱角状,有 时也保持原来的部分晶形,其成分多为石英、长石、黑云母、角闪石、辉石等。石英晶屑表面极为光洁,具不规则裂纹及港湾状溶蚀外形(图5-3)。长石晶屑主要为透长石、酸性至基性斜长石,有较高自形程度,可见沿解理破裂及明显的裂纹(图5-4),扫描电镜下更为清晰(图5-5)。黑云母和角闪石晶屑常具弯曲、断裂及暗化现象(图5-6)。辉石主要出现在偏基性的火山碎屑岩中。 1. 玻屑 玻屑通常大小在0.1~0.01mm 之间,很少超过2mm;2~0.01mm 者称火山灰,小于0.01mm 者称火山尘。酸性和中酸性熔浆生成的玻屑折光率在1.48~1.51之间。刚性玻屑有弧面棱角状和浮石状两种。前者出现普遍,形状多样,镜下常用弓形、弧形、镰刀形、月牙形、鸡骨状、管状、海绵骨针状、不规则尖角状等一系列形容词来描述(图5-7)。综观其共同特点不外是一些不完整的气孔壁和贝壳状断口等所组成。后者,不甚普遍,是没有彻底炸碎的弧 图5-3 石英晶屑 取自张家口-富化一带中生代凝灰岩 图5-4 长石晶屑 取自张家口-富化一带中生代凝灰岩岩

碎屑岩的识别

室内观察碎屑岩的方法 碎屑岩的观察分为手标本(野外露头)和薄片两部分内容,前者具有宏观和空间(三维)性,后者则是微观和断面(二维)的显示,两者相辅相成,不能偏废。按照认识事物的一般规律,观察总是从总体开始,逐渐深入到各个细节,再从细节回到整体,有时甚至要经过多次反复,才能对岩石的特征获得较全面、较深刻的认识。在实验过程中,首先详细地观察手标本,对岩石的成分、结构、构造、风化特点有了较全面的了解之后,再有目的、有意识地进行镜下薄片观察,以弥补 手标本鉴定中的不足之处。可以这样说,显微镜下岩石薄片鉴定是沉积岩室内研究的基础,为此要很好地学习掌握。 沉积岩室内鉴定的目的是为了仔细确定沉积岩中各种组分的成分、含量及结构、构造等方面的特征,以便对岩石进行准确的定名、推断岩石形成条件、形成后的变化以及与油气方面的关系。 现将砾岩、砂岩、粉砂岩和粘土岩的观察描述内容说明如下。 一)砾岩 1.肉眼观察 1)颜色:指出岩石总的颜色,并推断其成因。 2)构造:注意砾石有无定向排列或优选方位及粒序变化等,否则定为块状构造。 3)成分:包括颗粒(砾石)、填隙物的类型、含量和特征。 4)结构:包括砾石大小、砾石的圆度、球度,说明其磨圆的程度,及长、中、短三个轴的情况,砾石的形状及表面特征及支撑性等。 2. 镜下鉴定 一般用低、中倍镜,进一步鉴定砾石成分和填隙物的成分、结构及显微构造等。 3.举例 细角砾岩 手标本描述:灰褐色,块状构造,砾石含量65%,以硅岩(硬度大)为主,次为泥岩;填隙物约30%,为泥质;孔隙约占5%;砾石直径2mm——10mm,,分选差,棱角——次棱角状;孔隙直径达lmm,呈杂基支撑结构。 镜下鉴定:砾石成分有硅质岩、泥岩和页岩,硅质岩单偏光镜下无色,有的被泥质交代,边缘污浊;正交偏光镜下具小米粒状结构,约占砾石总量的2/3。泥岩和页岩表面污浊,泥质结构,页岩显水平层理,填隙物为粘土矿物,已发生绿泥石化和绢云母化。 定名:灰褐色块状构造单成分细角砾岩。 成因分析:鉴于砾石分选、磨圆差,杂基支撑,故为近源快速堆积的泥石流沉积。 二) 砂岩 肉眼观察

岩浆岩岩石学——火山碎屑岩类

第十二章火山碎屑岩类 火山碎屑岩是火山剧烈爆发中产出的火山碎屑堆积物经压实、固结以后形成的岩石。同一般岩浆岩比较起来,火山碎屑岩的形成过程有以下三个特点:第一。其中的碎屑物质是由火山爆破的机械作用产生的岩石碎块、晶体或玻璃质的碎块构成,而非岩浆冷凝的产物;第二,火山碎屑物质有些是喷射至大气中后经过空气介质而沉落于陆地,有些可能是降落在水中再经一定的搬运作用而在异地沉积的;而岩浆岩无这一沉积过程;第三,火山碎屑岩是由松散的火山碎屑堆积物经过压实、胶结作用后形成的岩石。而岩浆岩却是岩浆直接的冷凝结晶产物。由于火山碎屑岩形成过程(机械破碎、沉积、压实、胶结等)和沉积岩相似,因而,也形成了许多和沉积岩相似的特征(如碎屑结构、层理等)。由于火山碎屑岩中的碎屑物质来源是火山活动这种内动力地质作用的产物,但其沉积—成岩过程中却又有外动力地质作用的因素,即它在成因上具内、外动力地质作用的二重性;在岩性上也显示岩浆岩和沉积岩的双重特征,因而它是岩浆岩—沉积岩之间的过渡类型。据此,有些人也把它归到沉积岩的分类体系中。 火山碎屑岩分布十分广泛,从前寒武纪的古老地层至近代死火山堆积物中均有产出。在许多喷出岩出露的地区,也往往相伴而生,共同构成复杂的火山岩系,如我国东南沿海诸省的中生代火山岩系。火山碎屑岩常富集有一般金属矿产,稀有、放射性元素矿产等,而且规模也比较大。 一、火山碎屑物质的一般特征 火山碎屑物质的主要特征表现在它的物态、形状和大小上。 (一)火山碎屑物质的物态和形状 火山碎屑物质的物态一般指它降落着地时的物理状态,即是固态、液态,抑或是塑性体。固态碎屑包括岩屑、晶屑和玻屑;塑性碎屑包括浆屑,塑性玻屑。 1.岩屑 是火山活动中早期先凝结的喷出岩和火山通道的围岩经火山作用爆碎后形成的岩石碎块。岩屑的形状极不规则,呈棱角状,一般大于2毫米。 2.晶屑 是火山爆碎的各种矿物的晶体碎块,常见者是石英、长石的晶屑,它们多半是岩浆中早期形成的斑晶破碎以后的产物。晶屑棱角尖锐,有时在显微镜下可见到熔化痕迹,一般粒度小于2毫米。根据晶屑的矿物成分可大致判断火山岩的岩浆成分。 3.玻屑

碎屑岩

碎屑岩 岩石机械风化后形成的岩石碎屑和矿物碎屑,经搬运、沉积、压实、胶结而成的岩石,称为碎屑岩。 基本简介 碎屑岩是由于机械破碎的岩石残余物,经过搬运、沉积、压实、胶结,最后形成的新岩石。又称陆源碎屑岩。碎屑岩中碎屑含量达50%以上,除此之外,还含有基质与胶结物。基质和胶结物胶结了碎屑,形成碎屑结构。按碎屑颗粒大小可分为砾岩、砂岩、粉砂岩等。 碎屑岩 按物质来源分类 按物质来源可分为陆源碎屑岩和火山碎屑岩两类。火山碎屑岩按碎屑粒径又分为集块岩(>64毫米)、火山角砾岩( 64~2毫米)和凝灰岩(256毫米)、粗砾岩(256~64毫米)、中砾岩(64~4毫米)、细砾岩(4~2毫米)。砂岩按砂粒大小可细分为巨粒砂岩(2~1毫米),粗粒砂岩(1~0.5毫米)、中粒砂岩(0.5~0.25毫米)、细粒砂岩(0.25~0.1毫米)、微粒砂岩( 0.1~0.0625毫米)。粉砂岩按粒度可分为粗粉砂岩( 0.0625 ~0.0312毫米),细粉砂岩( 0.0312~0.0039毫米)。碎屑岩主要由碎屑物质和胶结物质两部分组成。

碎屑物 碎屑岩 碎屑物质又可分为岩屑和矿物碎屑两类。岩屑成分复杂,各类岩石都有。矿物碎屑主要是石英、长石、云母和少量的重矿物。胶结物主要是化学沉积形成的矿物,它们充填在碎屑之间起胶结作用,主要有硅质矿物、硫酸盐矿物、碳酸盐矿物、磷酸盐矿物及硅酸盐矿物。碎屑岩的孔隙是储存地下水及油、气的对象,研究碎屑岩对寻找地下水及油气矿床有实际意义。 矿物成分 碎屑岩的矿物成分以石英和长石为主,它们对储层物性的影响不同。一般说来,石英砂岩比长石砂岩储集物性好。 碎屑岩成分 原因一

碎屑岩分类命名

一、. 单层厚度 极薄层状<1cm 薄层状1~10cm 中层状10~50cm 厚层状50~100cm 巨厚层状100~200cm 块状>200cm 二、碎屑岩分类 1.砾岩分类 1)按砾石含量分类: 砾石含量≥50%: 砾岩 砾石含量≥30%,<50%: 砂质砾岩,泥质砾岩 砾石含量≥5%,<30%: 砾质砂岩,砾质泥岩 砾石含量>0.01%,<5%: 含砾泥岩, 含砾砂岩 2)按砾石大小分: 巨砾岩(≥128mm)、粗砾岩(<128~32mm)、中砾岩(<32~8mm)、细砾岩(<8~2mm)。 3)按砾石成分划分:单成分砾岩,同成分砾石含量占砾石总含量的75%以上,如石英岩(质)砾岩、花岗岩(质)砾岩;复成分砾岩,砾石中,没有哪一种单一成分超过75%。 4)按成因的划分(表):见工作手册。 可综合命名,如复成分中砾岩。 2. 砂岩分类 砂岩是粒度为2~0.063mm(1~+4ф)的砂级颗粒占50×10-2以上的碎屑岩。砂岩的进一步划分: 1)按粒度:按碎屑的粒级范围可进一步分为粗砂岩(2~0.5mm,或-1~1ф);中粒砂岩(0.5~0.25mm,或1~2ф);细砂岩(0.25~0.063mm,或2~4ф)三种基本类型。 2)按杂基含量划分 杂基≥15%,杂砂岩 杂基<15%,净砂岩(简称砂岩) 3)按砂屑成分划分:石英(Q)、长石(F)、岩屑(R)三角分类图解。

为了尽可能表示出此类岩石的形成机理与环境特征,建议采用成都地质学院的砂岩成分、成因分类(图,见工作手册)。如岩石中含有某种特殊矿物时可用附加命名办法,如海绿石石英砂岩、锆石砂岩等。 4)综合划分 在以上三种划分中,同时选用两种或全部三种作综合划分,如细粒长石石英净砂岩。 此外,化学沉淀胶结物占岩石总量10%以上,或胶结物具有较重要成因意义时,以X 质作为附加修饰词,如硅质长石石英细砂岩。 混入了其它粒级陆源碎屑的命名,以含X质、X质作为附加修饰词。混入砾石时,命名规则见前文。混入粉砂时,碎屑中粉砂≥25%,<50%,“粉砂质…”;碎屑中粉砂≥5%,<25%,“含粉砂质…”; 3. 粉砂岩分类 粉砂岩是粒度为0.063~0.0039mm(4~8ф)的碎屑占50×10-2以上的一种细碎屑岩。粉砂岩中矿物成分较简单,以石英为主,常有丰富的白云母及其他粘土矿物。碎屑多呈棱角状。粉砂岩可以按其粉砂碎屑的粒度(结构)、组分来分类。 按粒度可以分为粗粉砂岩(0.063~0.0315mm,或4~5ф)和细粉砂岩(0.0315~0.0039mm,或5~8ф)。粗粉砂岩的特点近于细砂岩,二者经常共生,而且常发育各种流水成因的小型交错层理;细粉砂岩则常与泥质岩或灰泥岩共生,形成各种过渡类型岩石。粉砂岩的矿物成分分类,只能依靠显微研究来进行,对于野外调查来说,采用结构分类比较合适。 a. 按组分命名时,参照砂岩QFR三角分类图解。但一般很少有岩屑。实际是按石英、长石间比例命名。 b. 化学沉淀胶结物成分可作为附加修饰词(X质)参加命名。如钙质粉砂岩。 c. 粉砂岩中的泥质物不作杂基处理,当岩石中泥质含量大于≥5%,<25%,,以“含泥质”作为附加修饰词;当岩石中泥质含量大于≥25%,<50%,以“泥质”作为附加修饰词。 d. 混入砂质的命名,按上一条规定的量限,以“含砂质”、“砂质”作为附加修饰词。含砾时参照砾岩的分类命名。 e. 粉砂岩综合命名:胶结物+结构+基本名称 4、泥岩分类 1)按有无纹层、页理构造划分:泥岩(粘土岩)、页岩(粘土页岩) 2)按粘土矿物成分的划分 3)按颜色和混入物的划分 (含)钙质、铁质、硅质、粉砂质、炭质泥岩(页岩)等。 综合定名:颜色+混入物+(粘土矿物成分+)基本名称(泥岩/页岩)。

火山碎屑岩的一般特征

火山碎屑岩的一般特征 火山碎屑岩:是火山作用(包括地下火山作用)形成的各种火山碎屑物,堆积后经多种成岩方式固结而成的岩石。火山碎屑岩中除火山碎屑物外,还可含有一定数量的正常沉积物或熔岩物质(作为胶结物)。 火山碎屑岩不仅见于地表,亦可见于火山管道和次火山岩体中。火山碎屑岩在各个地质时期,不论在陆上,还是水下,均有广泛分布。 火山碎屑物指的是由于火山爆发所产生的各种碎屑物质,主要来自地下熔融的岩浆或已凝固的熔岩,经火山爆发时被粉碎或破碎而成各种岩屑、晶屑和玻屑。有时亦可混入火山通道两侧、上部或基底围岩的碎屑。因此它带有内生成因特征;另一方面,火山碎屑物被喷出后,又在空气或水盆地中搬运、降落、沉积,所以它们又具有沉积形成的特点。火山碎屑岩的物质成分与相应的熔岩有密切联系,尤其是向熔岩过渡的种属很相似,在空间分布上,两者者也经常是共生的;而在结构构造上有的则和正常沉积碎屑岩有相似之处,但又有很多差别。如前者岩石和矿物的碎屑多半成棱角状,碎屑物分选很差,成分和结构构造上变化很大,常缺乏稳定的层理,只有正常沉积物增多及在水中沉积时,这些特点才逐渐消失。所以火山碎屑岩是一种介于熔岩和正常沉积岩之间的过渡类型岩石,向两端都有一系列过渡变种。因此含有火山碎屑物50-10%的岩石,可属广义的火山碎屑岩,而正常火山碎屑岩则含火山碎屑物应在90%以上。 火山碎屑岩的成岩方式不同于其它岩石。向熔岩过渡的火山碎屑岩,主要由熔浆胶结凝固而成。向沉积岩过渡的火山碎屑岩,则粘土物质、化学沉积物及火山灰次生变化产物—蒙脱石、绿泥石、沸石等胶结。而正常火山碎屑岩主要不是压紧固结,部分有火山灰分解产物或化学沉积物胶结。另外还有一种特殊的成岩方式,即是在较酸性、碱性、粘度大,富含挥发分的岩浆上升过程中,气体析出成“牛奶泡沫”状,形成火山碎屑流,火山碎屑物高温熔结在一起,而成为熔结火山碎屑岩。 火山碎屑岩常具有特殊鲜艳的颜色,如浅红、浅黄、淡绿、灰绿等各种色调。颜色主要取决于本身的物质成分,如中基性的火山碎屑岩颜色很深,为暗紫红色、墨绿色等,而中酸性火山碎屑岩则颜色较浅,常为粉红色、淡黄色。其次决定于次生变化,如凝灰岩的绿色与绿泥石化作用有关,而含铁较少的凝灰岩,蒙脱石化后则呈灰白色或粉红色。

碎屑岩的构造和颜色

第四章 沉积岩的构造和颜色 第一节 概述 沉积构造:是指沉积岩各组成部分的空间分布和排列方式,它是沉积物在沉积期或沉积以后由物理作用、化学作用、生物作用在沉积物内部或者沿着沉积物与流体界面所形成的。 原生沉积构造:在沉积过程中形成的并受沉积条件所控制的沉积构造,如波痕、层理等。 次生沉积构造:在沉积期后由各种成岩作用所形成的沉积构造,如缝合线、成岩结核等。 沉积构造的研究意义 : 确定沉积环境 分析恢复水流系统、指出水流状态 确定地层的顶底和层序 颜色:是沉积岩最醒目的标志,它取决于岩石的成分及物理化学形成条件,因而也是鉴别岩石,划分和对比地层,分析古地理的重要依据之一。 第二节 沉积岩构造的分类 物理成因构造----原生构造 化学成因构造----原生构造(同生结核);次生构造(缝合线、叠锥) 生物成因构造----原生构造 碎屑岩的构造极为重要 原生构造对沉积环境具有直接的指向意义! 按沉积岩形成的阶段分?? ???后生构造成岩构造沉积构造 先是成因分类,具体构造分类按照形态进行划分 第三节 流动成因的构造 沉积物在搬运和沉积时,由于介质(如水、空气)的流动,在沉积物的内部以及表面形成的构造,属于机械成因的构造,主要有各种层理构造、上层面及底层面构造。 流动成因构造?? ???其它层面构造层理构造 一、层理构造 (一)层理:岩石性质沿垂向变化的一种层状构造。它可以通过矿物成分、结构、颜色的突变或渐变显现出来。 1)细层(纹层):组成层理的最基本的最小单位,内部没有任何肉眼可见的层。是在一定条件下同时沉积的。 2)层系(丛系):由许多成分、结构、厚度和产状近似的同类型纹层组合而成。形成于相同的沉积条件下,是一段时间内水动力条件相对稳定的水流条件下的产物。 3)层系组(层组):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岩性(成分、结构)基本一致的相似层系或性质不同,但成因上有联系的层系叠覆组成,期间没有明显间断。

实验二 碎屑岩的成分、结构组分的观察与描述(2学时)

实验二碎屑岩的成分、结构组分的观察与描述(2学时) 一、目的要求 1、练习和掌握碎屑颗粒成分在手标本和岩石薄片中的观察方法和描述内容。 2、通过对碎屑岩的手标本和岩石薄片的观察,辩认组成碎屑岩的几种常见的碎屑矿物和岩屑,如石英、长石(斜长石、微斜长石、正长石)、云母(黑云母、白云母)和岩屑(石英岩岩屑、燧石、粘土岩岩屑、火山岩岩屑)以及重矿物(锆石、电气石、绿帘石、石榴石、海绿石……)。 3、在弄清碎屑岩中杂基和胶结物概念的基础上对岩石标本及薄片进行观察,辩认组成碎屑岩杂基的主要成分(粘土矿物和细砂级碎屑岩类)和胶结物的常见成分(硅质、粘土质、钙质、沸石、绿泥石、铁质等)。 4、在弄清碎屑岩中几种常见的结构类型特征的基础上,观察和掌握下列几种胶结类型:基底式胶结、孔隙式胶结、接触式胶结、无胶结物式胶结。 二、观察内容 C—I—1:①颗粒:石英(有再生加大现象)、燧石、粘土岩岩屑。②杂基成分:粘土矿物,少量细粉砂级的石英碎屑。③胶结物成分:以硅质为主,有少量铁质,硅质已重结晶为显晶质石英,使石英碎屑颗粒再生加大;铁质成为石英碎屑颗粒的周边。④胶结类型:孔隙式胶结。 C—I—2:①颗粒:石英、斜长石(绢云母化)、微斜长石、黑云母(绿泥石化)、白云母、绿帘石、石榴石、粘土岩岩屑、火山岩岩屑、黑色金属矿物。②杂基:无。③胶结物成分:以沸石为主,部分可见方解石。④胶结类型:孔隙式胶结。 C—I—11:①颗粒:石英、海绿石。②胶结物成分:海绿石。 C—I—12:①颗粒:微斜长石、正长石(高岭石化)、长石(再生)。②杂基成分:粘土矿物。 ③胶结物成分:硅质胶结物(微晶石英)。 C—I—14:①颗粒:石英(部分颗粒被碳酸盐矿物交代,具齿状边缘)、黑云母、白云母、绿帘石、锆石、电气石、胶磷矿、金属矿物。②胶结物成分:方解石。 C—I—20:颗粒:石英(多具裂纹)、石英岩岩屑、燧石、粘土岩岩屑、页岩岩屑、粉砂质页岩岩屑、绿泥石片岩岩屑。 C—I—4:胶结物成分:绿泥石 C—I—5:胶结类型:无胶结物式胶结(缝合线状接触胶结)。

第四讲 陆源碎屑岩成分

第四讲陆源碎屑岩成分 (Composition of terrigenous clastic rocks) 学时: 1学时 基本内容: 1、基本概念: 矿物碎屑、岩屑、填隙物、杂基、胶结物、原杂基、正杂基、淀杂基、外杂基、假杂基。 2、碎屑岩的主要碎屑成分和填隙物成分。 教学重点与难点: 碎屑岩中碎屑颗粒与填隙物的基本概念;胶结物与杂基的区别、矿物碎屑与岩屑的异同。教学思路: ①先引入碎屑岩的定义;②然后介绍组成碎屑岩的基本组成,包括碎屑颗粒、填隙物和孔隙及裂缝;③重点讲解矿物碎屑与岩屑、杂基与胶结物之间的异同点和各组成部分的关系。主要参考书: 1、冯增昭主编《沉积岩石学》上册第三章,石油工业出版社,1993. 2、曾允孚、夏文杰主编《沉积岩石学》第六章,地质出版社,1986. 复习思考题: 1、试述碎屑岩中的碎屑物质、非碎屑物质的主要类型和特征及研究意义? 2、在砂岩薄片中岩屑的识别标志。 3、碎屑岩中来自不同母岩的石英各有什么特点? 4、试述碎屑岩中碎屑颗粒、杂基、化学胶结物的含义;并如下五方面比较:在岩石中分布状况和所起的作用;搬运方式;沉积方式及其控制因素;沉积时水动力状况;形成阶段等五个方面比较它们特点。 5、碎屑岩的杂基可分哪几种?每种杂基的识别标志是什么?不同杂基之间的关系?何种杂基才能反映沉积时流体的粘度和密度? 6、在碎屑中常见的胶结物成分有哪些?它的最大含量界限是多少?常见的胶结物结构类型有哪些?请举出相应的胶结物成分。并用图表示。 7、什么是碎屑岩的结构成熟度?它主要取决于哪些因素?结构成熟度与矿物成熟度有何差别?

8、什么是碎屑岩的胶结类型?它可分哪四种?试绘图表示。并简述它们的各自特点、成因及环境意义。 教学内容提要: 第一节陆源碎屑岩定义 一、陆源碎屑岩定义 陆源碎屑岩:主要由母岩风化作用所形成的碎屑物质经过机械搬运、沉积作用、沉积后作用而形成的一类岩石。 二、陆源碎屑岩的基本组成和描述内容 第二节碎屑颗粒 一、矿物碎屑 矿物碎屑:石英、长石最多,重矿物含量少。 1、石英 ①石英抗风化能力强,在碎屑岩中分布最广,含量最高 ②石英主要来源:深成中酸性岩浆岩、石英-长石质片麻岩、片岩及先成沉积岩、流纹岩、脉岩和其他石英质母岩。 2、长石 ①长石含量小于石英,在砂岩中,占总量的10~15%,最高可达50%以上。 ②主要来源于花岗岩和花岗片麻岩。 ③大量出现的有利因素:地壳运动剧烈,地形高差大;气候干燥,物理风化为主;搬运距离近;堆积迅速。 3、重矿物 密度大于2.86的矿物称为重矿物,它们在岩石中含量少,一般不超过1%,其分布的粒度受重矿物的晶形大小,相对密度及硬度的控制,可分为稳定重矿物及不稳定重矿物两类。 二、岩石碎屑(简称岩屑) 1、岩屑定义 岩屑:母岩机械破碎形成的碎块,保持着母岩结构的矿物集合体。 2、同一种岩屑数量和粒度变化的影响因素 距陆源区的远近;化学风化程度;母岩矿物粒径。 3、岩屑类型 三、研究碎屑颗粒的意义 通过分析母岩岩屑类型、矿物组合、矿物特征和成熟度(成分成熟度和结构成熟度),来反映搬运距离远近、水动力条件和物源方向等。 第三节填隙物 一、杂基

各种岩简介

1、未胶结沉积物:未胶结沉积岩;表土和积土层;粘土;卵石;砾石;角砾石;砂砾石;泥砾石;粉沙砾石;粘土质砾石;砂姜;粗砂;中砂;细砂;粉砂;泥质粉砂;砂质粘土;粉砂质粘土;植物堆积层;腐植土层;化学沉积;填筑土;泥碳层;贝壳层;红土;漂砾。 2、砾岩类:砾岩;巨砾岩;粗砾岩;中砾岩;细砾岩;小砾岩;泥砾岩;角砾岩;灰质砾岩;灰质角砾岩;铁质砾岩;硅质砾岩;凝灰质砾岩;凝灰质角砾岩;凝灰质砂砾岩;砂砾岩;砂质小砾岩;砂质不等粒小砾岩;泥质小砾岩;灰质小砾岩;云质小砾岩;白垩土质砂砾岩;白垩土质小砾岩;高岭土质砂砾岩;砂质角砾岩;玄武质砾岩;泥质砾岩;沥青。 3、砂岩类:砂岩;砾状砂岩;粗砂岩;中砂岩;细砂岩;粉砂岩;不等粒砂岩;含砾不等粒砂岩;泥质不等砂岩;含砾泥质砂岩;硬砂岩;含磷细砂岩;含磷中砂岩;含角砾中砂岩;含角砾细砂岩;含角砾粉砂岩;碳质粗砂岩;碳质中砂岩;碳质细砂岩;凝灰质砂岩;海绿石砂岩;角砾装砂岩;砾状粉砂岩;白垩土质粗砂岩;白垩土质中砂岩;白垩土质细砂岩;含螺中砂岩;含沥青细砂岩;石英砂岩;含螺砂岩;玄武质砂岩;高岭土质砂岩;石膏质砂岩;硅质砂岩;白云质砂岩;白云质粉砂岩;灰质粉砂岩;灰质砂岩;沥青质砂岩;铁质砂岩;泥质砂岩;泥质粉砂岩;含磷砂岩;含角砾砂岩;碳质粉砂岩;铁质粉砂岩;长石砂岩;碳质砂岩;鱼子状砂岩;石英华砂岩;石膏质粉砂岩;硬石膏质粉砂岩;凝灰质粉砂岩;鱼子状粉砂岩;鱼子状灰质粉砂岩;高岭土质粉砂岩;泥灰质砂岩;生物碎屑砂岩;灰质含砾砂岩;白垩质砂岩;鲕状砂岩;中—细砂岩;粉—细砂岩;含砾粉—细砂岩;含砾中—细砂岩;含砾粗砂岩;含砾中砂岩;含砾细砂岩;含砾粉砂岩;含砾泥质粗砂岩;含砾泥质中砂岩;含砾泥质细砂岩;含砾泥质粉砂岩;海绿石粗砂岩;海绿石中砂岩;海绿石细砂岩;海绿石粉砂岩;长石石英砂岩;玄武质粗砂岩;玄武质中砂岩;玄武质细砂岩;玄武质粉砂岩;高岭土质粗砂岩;高岭土质中砂岩;高岭土质细砂岩;石膏质粗砂岩;石膏质中砂岩;石膏质细砂岩;硅质粗砂岩;硅质中砂岩;硅质细砂岩;硅质粉砂岩;硅质石英砂岩;白云质粗砂岩;白云质中砂岩;白云质细砂岩;灰质粗砂岩;灰质中砂岩;灰质细砂岩;沥青质粗砂岩;沥青质中砂岩;沥青质细砂岩;沥青质粉砂岩;凝灰质粗砂岩;凝灰质中砂岩;凝灰质细砂岩;铁质粗砂岩;铁质中砂岩;铁质细砂岩;泥质粗砂岩;泥质中砂岩;泥质细砂岩;含磷粗砂岩;含磷中砂岩。 4、泥岩类:泥岩;砂质泥岩;粉砂质泥岩;含砾泥岩;灰质泥岩;碳质泥岩;白云质泥岩;石膏质泥岩;盐质泥岩;芒硝泥岩;沥青质泥岩;硅质泥岩;泥膏石;凝灰质泥岩;铝土质泥岩;玄武质泥岩;软泥岩;软泥膏岩;含铝土质泥岩;含硫磺砂质泥岩;自然硫质泥岩;白云质泥膏岩;石盐质钙芒硝质泥;卤泥岩;杂卤石石质钙芒硝你;石膏质钙芒硝泥;生物泥岩;高岭土质泥岩;白垩质泥岩;含砂泥岩;含膏泥岩;含膏,含盐泥岩;沉凝灰岩;白云岩化沉凝灰岩;含盐泥岩;含云泥岩;含灰泥岩;含粉砂泥岩;含碳泥岩;含铝土质泥岩;含白垩泥岩;灰质团状泥岩;灰质条带泥岩;石膏团状泥岩;石膏条带泥岩;盐质团状泥岩;砂质条带泥岩;砂质团状泥岩。 5、页岩类:页岩;油页岩;砂质页岩;碳质页岩;沥青质页岩;硅质页岩;灰质页岩;铝土质页岩;含砂质页岩;含碳质页岩;含铜页岩;钙芒硝质页岩;含镁铁矿页岩;灰质油页岩;岩浆岩。 6、石灰岩类:石灰岩;颗粒石灰岩;颗粒状石灰岩;含颗粒石灰岩;异化粒石灰岩;粒屑石灰岩;内碎屑石灰岩;白云质灰岩;含白云灰岩;灰泥灰岩;含泥灰岩;含泥云质灰岩;含膏云灰岩;生物礁灰岩;溶洞角砾状灰岩;溶孔角砾状灰岩;溶洞鲕状灰岩;豆粒状灰岩;豆鲕状灰岩;溶孔状灰岩;泥灰岩;页状灰岩;化学灰岩;生物灰岩;界屑灰岩;含生物泥灰岩;介壳灰岩;贝壳灰岩;含螺灰岩;介形虫灰岩;角砾状灰岩;薄层状灰岩;溶洞灰岩;竹叶状灰岩;针孔状灰岩;豹皮灰岩;燧石条带灰岩;燧石结核灰岩;硅质灰岩;球粒灰岩;包粒灰岩;鲕粒灰岩;鲕状灰岩;假鲕状灰岩;砂质灰岩;石膏质灰岩;泥质条带灰岩;碳质灰岩;结晶灰岩;沥青质灰岩;瘤状灰岩;含白垩灰岩;藻粒灰岩;藻灰岩;藻屑灰岩;叠层石灰岩;含碳灰岩;团块灰岩;硅质团块灰岩;白云质条带灰岩;假角砾状灰岩;蠕虫状灰岩;豆状灰岩;豆夹状灰岩;眼球状灰岩;硅灰岩;鱼子泥灰岩;砂质泥灰岩;假鲕状泥灰岩;砾屑石灰岩;含砾灰岩;砂质生物碎屑灰岩;砂质生物碎屑泥灰岩;生物碎屑灰岩;有虫孔灰岩;生物粘结灰岩;生物滩灰岩;生物层灰岩;生物骨架灰岩;骨粒灰岩;骨屑灰岩;礁灰岩;礁块灰岩;珊瑚礁灰岩;含螺砂质灰岩;泥质灰岩;葡萄状灰岩;碎屑灰岩;溶孔鲕状灰岩;砾屑灰岩;砂屑灰岩;粒屑灰岩;含膏灰岩;石膏团状灰岩;石膏条带灰岩;云灰岩;泥云灰岩;含泥云灰岩;含云泥灰岩;含云泥质灰岩;含膏泥质灰岩;含膏云质灰岩。 7、白云岩类:白云岩;原生白云岩;准同生白云岩;成岩白云岩;后生白云岩;生物白云岩;化学白云岩;风化白云岩;碎屑白云岩;结晶白云岩;异化粒白云岩;包粒白云岩;灰质白云岩;含灰白云岩;含泥白云岩;泥质白云岩;竹叶状白云岩;针孔状白云岩;燧石条带白云岩;燧石结核白云岩;硅质白云岩;膏云岩;鲕状膏云岩;凝灰质白云岩;砾质白云岩;假鲕状白云岩;葡萄状白云岩;硅、钙、硼石;溶孔角砾云岩;砂屑云岩;含泥质含灰质白云岩;溶孔鲕状云岩;砾屑云岩;生屑云岩;含膏云岩;石膏团状云岩;石膏条带云岩;泥云岩;泥灰云岩;含泥灰云岩;含膏泥质云岩;含灰泥云岩;沥青质云岩;含膏灰质云岩;溶孔洞白云岩;溶孔状白云岩;豆鲕状白云岩;豆粒状白云岩;溶洞鲕状白云岩;溶洞角砾状白云岩;生物礁白云岩;溶孔角砾状白云岩;变质岩。 8、硅质岩类:硅质岩;硅藻土(硅藻岩);海绵岩;放射虫岩;蛋白岩;碧玉岩;燧石岩;硅华;含膏灰岩。 9、蒸发岩类:蒸发岩;石膏层;硬石膏岩;钾盐;含镁岩盐;含膏岩盐;膏岩层;盐岩;钙芒硝岩;杂卤石;光卤石岩;天然碱层;泥盐岩;盐膏岩;白云质膏岩;泥质膏岩。

2-碎屑岩及火山碎屑岩

第二篇碎屑岩及火山碎屑岩 01、试述碎屑岩的物质组成及其主要类型和特征? 02、试列表对比碎屑岩的各种粒级划分方案,并指明各种方案的优缺点? 03、何谓Φ值?何谓2 的几何级数? 04、何谓碎屑颗粒的园度?划分几级? 05、何谓碎屑颗粒的球度,如何表示? 06、何谓碎屑颗粒的形状,划分几种类型?形状和球度有何关系? 07、试列表说明碎屑岩胶结物的结构特点,及其与胶结类型的关系? 08、试列表说明颗粒接触类型,及其与胶结类型的关系,并解释胶结类型与油气储集性能的关系? 09、试解释杂基支撑及颗粒支撑,及其形成作用和沉积环境? 10、何谓机械分析?简述主要方法及原理? 11、何谓直方图?频率曲线?概率曲线?它们是如何编制的? 12、试解释中值(Md)、平均粒径(MZ)、分选系数(So)、偏度(SKI)、峰度(kg)和标准偏差(σ1) 的含义。写出计算公式?指明其应用? 13、何谓萨胡鉴别公式?其中含有那几个因素?它能区别那些砂质沉积物的形成环境? 14、何谓C-M 图?何谓牵式流及浊流沉积?试分别以这两种沉积物的典型C-M 图形说明其特点? 15、试解释概率图的编制方法?各种沉积成因概率图的基本特征? 16、试述碎屑岩沉积物构造的主要类型? 17、何谓层理?并图示说明层理的基本类型和描述术语? 18、说明与河流、海浪、潮汐、风力、浊流等作用有关的层理类型及其特征(图示)? 19、试图示说明流动体系(flow regime )、底床形态(bedform )和层理类型之间的关系? 20、试图示说明底形变化,与水流速度和水深之间的关系? 21、试图示说明流水型斜层理和浪成交错层理的形成机理和主要控制因素? 22、试述层理的研究意义及研究方法? 23、试图示说明波脊(或波峰脊线)的形态类型,进而指明水深减小,流速增大时波脊的变化顺序? 24、试图示波痕要素?并说明波痕指数和对称指数? 25、试述波痕的主要成因类型及其特征? 26、试述主要底面印模构造的类型及其形成机理?它们主要出现在什么环境? 27、何谓变形构造?有那些主要类型?它们主要出现在什么环境? 28、试述结核的主要成因类型及其形成机理? 29、何谓痕迹化石,指明复理石和磨拉石沉积环境中的主要痕迹化石类型? 30、试述痕迹化石和潜穴构造(虫管、虫孔构造)在不同沉积环境或相带中的分布特点? 31、试比较痕迹化石和实体化石在相分析中有那些优缺点? 32、试述砾岩的分类和命名原则? 33、试述砾岩和角砾岩的主要成因类型及其特征? 34、试述国内外的主要砂岩分类方案,主要依据,并评价之? 35、试绘图并解释中国石油大学(1997 )的砂岩分类方案?并评价之? 36、试述石英砂岩类的一般特征及其形成条件? 37、试述长石砂岩类的一般特征及其形成条件? 38、试述岩屑砂岩一般特征及其形成条件?并对岩屑杂砂岩进行详述解释及有关述语? 39、试述砂岩的油气储集性能与岩性的关系,简述我国中新生代陆相砂岩储集层的岩性特征? 40、试述砂岩的主要研究方法? 41、试述粘土岩的一般特征及其主要物理性质? 42、试列表说明粘土矿物的晶体化学分类?

碎屑岩与火山碎屑岩成分特征的异同分析

碎屑岩、火山碎屑岩岩石学特征及其异同 杨洋勘查10-1 2010041128 碎屑岩是由于机械破碎的矿物和岩石碎屑,经过搬运、沉积、压实、胶结,最后形成的新岩石。碎屑岩由碎屑成分和填隙成分(包括杂基和胶结物)组成其中碎屑含量达50%以上。按碎屑颗粒大小可分为砾岩、砂岩、粉砂岩等。 一、碎屑成分: 碎屑岩 碎屑物质又可分为岩屑和矿物碎屑两类。岩屑成分复杂,各类岩石都有。矿物碎屑主要是石英、长石、云母和少量的重矿物。 二、填隙物成分: 填隙物成分包括杂基和胶结物。 (1)胶结物主要是化学沉积形成的矿物,它们充填在碎屑之间起胶结作用,主要有硅质矿物、硫酸盐矿物、碳酸盐矿物、磷酸盐矿物及硅酸盐矿物。碎屑岩胶结物的成

分是多种多样的,有泥质、钙质、硅质、铁质、石膏质等。一般说来,泥质、钙-泥质胶结的岩石较疏松,储油物性较好,纯钙质、硅质、硅-铁质或铁质胶结的岩石致密,储油物性较差。碎屑岩的孔隙是储存地下水及油、气的对象,研究碎屑岩对寻找地下水及油气矿床有实际意义。(2)杂基: 杂基是碎屑岩中充填碎屑颗粒之间的、细小的机械成因组分,其粒级以泥为主,可包括一些细粉砂。常见的杂基成分是高岭石、水云母、蒙皂石等岩土矿物。有时可见灰泥和云泥。各种细砂级的碎屑,如绢云母、绿泥石、石英、长石及隐晶结构的岩石碎屑等,也属于杂基的范围。 指碎屑岩内各结构组分的特点和相互关系 三、结构 碎屑颗粒的结构、杂基和胶结物的结构、孔隙的结构、碎屑颗粒与杂基和胶结物之间的关系 碎屑颗粒的结构特征一般包括: 粒度、球度、圆度、形状、以及颗粒的表面特征 四、构造 沉积岩的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的空间分布和排列方式,或指组成岩石的颗粒彼此间的相互排列关系。 碎屑岩构造的分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