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生成笔记

血管生成笔记
血管生成笔记

肿瘤发生后生长过程大致可分为:第一时期为无血管期或称为血管前期,该期肿瘤细胞的营养供给及代谢产物的排泄主要靠简单的物理弥散作用,临床表现为原位癌或微转移灶,此期持续时间长,肿瘤生长受限,体积停滞在1~2mm3耐大小。第二时期为血管期也称血管浸润性生长期,当实体肿瘤直径达到或超过1一2mm时,肿瘤已不能单纯依靠弥散作用获取氧气和营养物质,新生血管的不断形成及其营养支持作用是肿瘤生长的必要条件,有实验证明肿瘤的生长依赖于血管生成:在鸡胚绒毛尿膜囊(CAM)上生长的肿瘤,体积大于1mm3后,如果3天内无血管长入,肿瘤将发生坏死和溶解;如果血管长入,肿瘤体积快速增长。鼠皮下移植瘤的实验亦证实:肿瘤在无血管时呈线性生长,血管生成时呈指数生长。第三时期为转移期,由于肿瘤诱发的新生血管不同于正常血管,其结构与功能异常,如扭曲、扩张、动静脉短路及分又,不能适当吻合,使血流积聚于盲端,易引起局部坏死;另一方面肿瘤组织内微血管基质不完善,如血管壁缺乏平滑肌支持,壁很薄,易通透,使瘤细胞产生的各种因子和蛋白酶类渗透到血管内,同时瘤细胞易进入血管顺血流转移到远隔部位,因此,新生的微血管是肿瘤浸润、转移的第一站,肿瘤微血管数量越多,肿瘤细胞进入血液循环的机会就越大,转移概率也越大。瘤细胞进入血循环后,自身形成同聚物或与白细胞、血小板形成异聚合物,通常这些聚合物被称之为癌栓,癌栓留驻在远端血流缓慢的毛细血管处,进而黏附血管内皮并诱导内皮崩解,癌细胞穿出微血管后,与基底膜接触通过特殊膜受体结合基质蛋白,并通过与最初侵袭原发组织同样的机制,完成在远端组织的转移。转移灶形成过程也会出现第一、二期的发展阶段,并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再度转移。许多研究证实,实体瘤只有具备了血管生成表型后才能恶性生长、扩散及转移,新生血管通过灌注形式为肿瘤细胞提供所必需的营养,也是肿瘤细胞代谢产物排泄的有效渠道,同时新生血管为肿瘤细胞向远处转

主要包括脱离、转运和生长三个主要环节,基本过程大致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首先是原发瘤增殖、肿瘤新生血管生长;肿瘤细胞表面再生黏附分子降低,细胞之间黏附性减小,使肿瘤细胞从原发部位脱落,粘连侵袭基底膜并在周围间质中浸润生长;肿瘤细胞对周围组织、血管、淋巴管的压迫和浸润,与局部毛细血管或毛细淋巴管内皮细胞密切接触并穿透其管壁,或突入腔道;肿瘤细胞在血管淋巴管内继续存活并被转运,同时启动血小板聚集,形成小瘤栓,到达原隔靶组织并滞留于靶器官的微小血管中;肿瘤细胞与血管或淋巴管内皮细胞和基底膜粘连,穿透毛细血管或毛细淋巴管壁,并产生蛋白溶解酶,破坏组织结构;肿瘤细胞生长、繁殖及转移灶的形成;肿瘤间质内新血管形成及转移灶的快速生长。由此可见,肿瘤转移是一具有内在联系的复杂的。

, 包括出芽式血管生成(sprouting angiogenesis)和套入式血管生成。出芽血管生成一般包括五个步骤,即肿瘤诱导释放多种血管生成因子;血管内皮细胞因血管生成因子的作用而激活,血管扩张、渗透性增高,在血管周围形成富含纤维的临时基质;内皮细胞和肿瘤细胞释放蛋白水解酶降解血管基底膜和细胞外基质;内皮细胞增殖、迁移并形成血管芽;血管分化成型和新基质的再充填,形成新生血管网系统。特点是局部血管舒张、血管通透性升高和内皮细胞的增殖,在体内启动出芽式血管生成是个较为迟缓的过程。套入式血管生成:不是以大范围的内皮细胞增殖、基底膜降解以及侵袭周围组织为基础, 而是通过在已有的血管管腔内形成大量的跨血管组织微柱使毛细血管在自身基础上扩张,

,而通过肿瘤细胞自身变形和与细胞外基质作用, 模拟血管壁结构形成可输送血液的管道系统, 重塑肿瘤

微循环,

胞相间排列在肿瘤血管壁上, 共同围成肿瘤的血管腔;形成的机制大致有以下三种:①由于内皮细胞的脱落, 肿瘤细胞就会暴露于管腔; ②一些内皮细胞在肿瘤的演进过程中丧失了免疫

标记活性, 在实验中不显色而成为隐性细胞;③肿瘤细胞浸润血管壁并位于血管壁上和内皮

是指肿瘤组织分泌的促血管生成因子动员骨

是肿瘤细胞以套袖的形式围绕在肿瘤血管周围,促进肿瘤血管的生成。

在出芽的血管中,内皮细胞分为具有不同特性的端细胞和柄细胞两种。端细胞在出芽生长的最前端,无增殖活性但有高能动性, VEGF诱导它的伪足伸展和定向迁移。每个出芽点只有一个端细胞,而紧邻端细胞的柄细胞具有高增殖性,在VEGF的刺激下通过增殖来延长血管。由此可见, VEGF在血管出芽中起着趋化端细胞和诱导柄细胞增殖的作用。Notch 信号是VEGF信号的负反馈途径,高浓度的VEGF首先作用于端细胞,在端细胞中诱导Dll4表达,端细胞上的Dll4与邻近细胞的Notch受体结合,通过改变邻近细胞VEGFR的数量,降低这些细胞对VEGF刺激的响应,可防止它们变为端细胞,而使其表现出柄细胞的特征。

VEGF被公认在血管生成中作为一个中心调节者,是最有力的血管生成因子VEGF呈周期性分泌,与血管内皮细胞上受体结合可增强血管通透性,使血浆蛋白外渗,导致纤维素在细胞间质中沉积。新的基质和新血管的形成将无限维持肿瘤生长,并为肿瘤的侵袭和转移提供合适的基础。VEGF与受体结合后可迅速增加细胞内Ca2+浓度,通过磷酸肌醇特异性磷酸脂酸C途径,使细胞内三磷酸脂醇(PIP3)水平升高,传导细胞内信号,最终完成生物学

,

VEGF作为最强的血管通透性因子,能加强微血管通透性、内皮细胞葡萄糖转运,抑制血管平滑肌增殖与迁移,引起血浆物质包括血管收缩因子、纤维蛋白原和凝血因子向由平滑肌细胞组成的亚内皮层渗漏。

可增加心率及心输出量,降低血管外周阻力,对心肌

尚可作用于不同来源的内皮细胞使其形状改变并刺激增殖,并且可刺激单核细胞及成骨细胞的迁移,细胞外基质的降解与迁移,且在体外能够诱导内皮细胞形成导管。

有研究表明,VEGF与不同受体结合会产生不同的效应。VEGF与KDR受体结合能够引起血管内皮细胞的增殖,而与Flt-1结合主要是引起内皮细胞的迁移和管状结构的形成。VEGF在绝大多数的肿瘤组织和肿瘤细胞中均表达上调,能够强烈的刺激血管生成。同时,VEGF能够促进体外内皮细胞中MMP-2的表达,降低其组织抑制因子的表达。缺氧、癌基因的激活如Ras等均能上调VEGF的表达,同时VEGF的表达上调同样与P53抑癌基因的失活有关,且最近的研究发现,人乳腺癌细胞产生的雌二醇也可以调节VEGF的表达,以上说明VEGF表达的调节是一个复杂的网络。并且VEGF的表达与肿瘤的恶性程度密切相关,分化越差的肿瘤VEGF的表达越多,提示VEGF的表达与肿瘤的预后有关[46]。最近的研究发现,肿瘤细胞同样能够表达VEGF受体,VEGF表达水平与肿瘤细胞表面的KDR/FIk-1受体结合后会直接刺激肿瘤细胞增殖]。stevenR等通过对裸鼠乳腺癌移植瘤的研究表明,VEGF的这种刺激肿瘤细胞增殖的作用,可能是通过增加NOS的活性并抑制肿瘤细胞的凋亡来介导的。因此,VEGF既能够通过旁分泌作用促进新生血管的生成促进肿瘤的生长和转移,同时还能够通过自分泌的方式直接作用于肿瘤细胞自身促进肿瘤的增殖,在肿瘤的生长和转移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FIlt1主要介导细胞骨架重排引起细胞迁移,并引起单核细胞趋化,与胚胎期内皮细胞形态形成有关; FIk1 /KDR则主要介导内皮细胞的增殖,导致血管通透性的增高,并阻止内皮细胞凋亡,维持内皮细胞的存活,与胚胎期内皮细胞的分化有关; VEGFR-3的表达与内

皮细胞形成静脉或淋巴管有关。

HIF调控的基因涉及肿瘤血管生成、能量代谢、激素代谢、及肿瘤转移等方面,具体介导转录的基因有VEGF、葡萄糖载体1(Glucose transporter,GLUT1)、糖酵解酶、红细胞生成素、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转铁蛋白、酪氨酸羟化酶、血红素氧化酶-1等。

HIF-1首先是在1992年作为被缺氧诱导的、连接在EPO基因缺氧反应元件(hpoxia response element,HRE)上的一个核因子被发现[1]。HIF-1是细胞在缺氧条件产生的核蛋白,它与靶基因结合,促进其转录,使机体产生一系列缺氧适应反应。HIF-1是调节低氧状态下多种平衡的中心环节[2]。HIF-1的α亚单位是其活性单位,HIF-1α则仅与O2代谢有关。研究发现HIF-1α在许多肿瘤中表达增加,与肿瘤高度侵袭性、易转移、对放化疗不敏感和预后不良密切相关。HIF-1α可调控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COX-2、mdr-1等靶基因的表达,根据HIF-1α在介导多细胞和系统对缺氧和缺血稳态反应中的作用,HIF-1α将成为研究治疗的新目标。

目前认为调节HIF-1的可能机制有:1、转录水平的上调和蛋白稳定;2、蛋白的磷酸化;3、O2依赖的HIF-1α降解;4、配体的结合能力和在细胞内的定位。缺氧时HIF-1α主要在蛋白水平上改变明显而转录水平的上调不明显。HIF-1α的转录是由其羧基端的两个转录活性区和一个转录抑制区所调控,这两个转录活性区分别位于531~576和786~826。

HIF-1α可通过调控编码VEGF的基因使VEGF呈高表达[17],并进一步促使血管生成。其机制为HIF-1α与一种特异的DNA低氧性应答物质连接,促进mRNA的转录,增加VEGF的表达,并使VEGF的mRNA稳定性增加,增加VEGF的转录活性。总之,HIF-1通过增强VEGF的转录活性与增加VEGF mRNA稳定性来调节VEGF的表达。由此可见,HIF-1α在肿瘤生长和血管生成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进而影响肿瘤的进一步生长及转移。

( 1)直接途径: MCP –1(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可以直接作用于血管内皮细胞膜上的CCR2受体,趋化内皮细胞定向运动,促进血管生成

(2)间接途径:MCP - 1可能通过使肿瘤内浸润的吞噬细胞,即所谓肿瘤相关吞噬细胞( TAMs)的聚集、迁徙及释放VEGF、T NF -α、I L - 8等而发挥间接的血管生成作用, T AMs同时还可分泌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MMP-9等,参与细胞外基质破坏与重构,促进肿瘤细胞侵袭和转移。

人体内正常小动脉的管径由大变小,管壁逐渐变薄:内皮细胞薄层纤维组织及少量弹性纤维构成的内膜; 平滑肌弹性纤维和胶原纤维组成的中膜; 结缔

组织构成的外膜内皮外只有一层平滑肌和少量的结缔组织;

接近毛细血管的动脉,管壁有环形的平滑肌舒缩时可以改变血管口径,对血压及血流量有重要的调节作用小静脉的管壁也分为内膜、中膜和外膜三层内膜由内皮和内皮下层构成,比动脉内膜薄; 中膜也比动脉中膜薄,仅有2 ~3 层平滑肌; 外膜由结缔组织构成,含有

1 由内皮细胞围成的血管管腔; 2管腔外完整的基膜;3 基膜外的周细胞,又称为Rouget 细胞或壁细胞; 4 毛细血管相互连接构成的网络结构。

肿瘤血管异质性主要表现为血管内皮的不完整血管扭曲盲端与动静脉吻合,以及血管内皮细胞与周细胞相互作用的改变、血流异常、通透性增加和分化成熟延迟等血管功能异常。在肿瘤血管中,周细胞与内皮细胞结合松弛,抑或数量有限,缺乏应有的功能,对局部代谢改变不能作出准确的血管反应性调节,不能使血管保持相对静止和稳定的状态,血管内皮细胞持

续呈增殖活跃状态且分化不成熟表现为幼稚的血管内皮,并且表达肿瘤特异性的膜分子。肿瘤血管的管径大多不规则且分支异常,很难确定其为小动脉、毛细血管或者是小静脉,而常常是大管径的血管也表现为管壁薄、通透性高。这些血管虽然绝大多数存在血管内皮细胞,但是并不能形成正常的单层结构,也不具备正常的屏障功能。血管基底膜结构虽覆盖绝大部分肿瘤血管,但与内皮细胞和周细胞结合松散,且包含多层结构,这些过多的基底膜结构实际上反映了肿瘤血管不断重塑的过程。上述肿瘤血管的结构异常会导致血流紊乱、血管通透性增加、组织间隙液压值增高等异常,这些结构和功能上的异常又会导致肿瘤组织内缺氧和酸性物质堆积。

肿瘤血管多呈窦状粗细不均分支紊乱走形迂曲管腔不规则,且管壁薄,部分血管缺乏周细胞,内皮细胞间连接松散,盲端与动静脉吻合肿瘤很少侵及宿主的动脉小动脉及平滑肌细胞,而是围绕在它们及神经器的周围。

肿瘤血管内的流体动力学改变:肿瘤边缘由于血供丰富,新生血管周围的肿瘤细胞增殖最为明显,但肿瘤组织中心的细胞往往增殖缓慢甚至发生缺血坏死。在恶性肿瘤边缘区域,肿瘤血管生成因子的作用和宿主小静脉参与构成肿瘤血管这两方面的因素造成高度血管化高血流灌注。恶性肿瘤中心区域造成血管化和血流灌注率低的因素为: ( 1) 肿瘤血管自身的缺陷: 主要包括毛细血管内皮细胞缺乏或不完整外皮细胞缺乏小动脉缺乏平滑肌细胞支架等,容易导致血管壁的塌陷( 2) 肿瘤中心间质内压增高: 由于肿瘤血管的高通透性,水的渗出增加,而又缺乏有效的淋巴回流,导致间质内压增高,肿瘤的血管内压由肿瘤表面至深部逐渐降低,以致在深部难以建立有效的微循环血压。

肿瘤组织比正常组织有更高的间质液压和流速,高的大分子间质扩散系数。

组织的血流速度与动静脉压力差成正比,与血管阻力及血液粘度成反比( 1) 动脉侧微血管压在肿瘤及非肿瘤血管系统中相当,肿瘤组织小动脉中的血管压显著低于非肿瘤组织的,静脉侧微血管压肿瘤低于非肿瘤组织,导致肿瘤微血管压低于非肿瘤组织( 2) 血管网的血管阻力是各种不同类型血管数量分支类型长度直径以及血管形态等多方面复杂功能集合的表现血管阻力与血管长度成正比,与血管直径的四次方成反比有学者认为: 在一定的动脉压下,肿瘤的血管阻力高。

肿瘤的物质转运不同于正常组织( 1) 正常组织的细胞间质是由血管壁和细胞膜分别构成两侧壁,而在肿瘤中这些结构被破坏或缺失因此肿瘤的细胞间隙明显大于相同起源的正常组织在肿瘤中就有更多的空间进行物质转运,这样就相对降低了对分子转运的抑制( 2) 转运分子越小越易扩散,所以在稳定状态下,大多数小分子物质对溶质渗透压梯度影响不

大因正常组织对物质转运的抵制强于肿瘤,故而大分子物质在肿瘤中更易扩散。

CD31是一种内皮细胞和血小板的粘附分子,是一种内皮细胞连接分子,在体内参与多种生理过程,并能介导多种配体的相互作用。抗CD31抗体对内皮细胞的敏感性强,虽会和巨噬细胞发生交叉反应,但可通过形态上加以区别。而抗CD34抗体与淋巴内皮或基质细胞不发生交叉反应,染色时背景少,易于识别,其敏感性和特异性高于抗CD31抗体是目前最常用的方法之一。VIII因子大量存在于W-P小体,曾被认为是血管内皮细胞的“金标记”,但后续的研究却发现VIII因子在肿瘤性微血管内皮细胞上表达减弱甚或完全消失。

在国内,永生性“内皮细胞株”ECV 304更由于其远较原代细胞培养经济而被广泛地用作信号转导、细胞通透性、补体表达、生理性纤维化、血管生成、肿瘤血管发生、对病理性刺激的反应及内皮/白细胞相互作用等的研究。

皮下种植肝癌细胞HEPG2方法制作了裸鼠肝癌移植瘤模型,成瘤率很高,达到了100%。皮下移植瘤制作方法相对简单,对裸鼠损伤较小,短时间内即可成瘤,而且便于对肿瘤的观察;而一般采用喂养方法则至少需要3-4个月才能在肝脏产生肿瘤,时间比较长,并且成瘤率没有皮下种植的成瘤率高。肝脏内原位种植成瘤方法相对复杂,对裸鼠损伤也较大,因此试验中采用了皮下种植的办法制作了移植瘤模型,这样就能满足实验需要。

根据作用机制血管生成抑制剂可分为:(1) 肿瘤血管生长因子抑制剂:单克隆抗体,;如贝伐单抗( bevacizumab / Avastin) ;(2)小分子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如:吉非替尼( g efitinib/ Iressa) 和埃罗替尼(erlotinib/Tarceva);(3) 直接作用血管生成抑制剂:。血管抑素抑制血管生成的机制可能主要与其下调VEGF 表达,与内皮细胞表面AT P合成酶 亚单位结合抑制内皮细胞增殖有关;(4)整合素蛋白拮抗剂;(5)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能抑制基质膜的降解,从而抑制血管生长。

血管生成实验步骤实验方法完善版

无论原发性肿瘤还就是继发性肿瘤,一旦生长直径超过1~2 mm,都会有血管生成。这就是由于肿瘤细胞自身可分泌多种生长因子,诱导血管生成。多数恶性肿瘤的血管生成密集且生长迅速。因此,血管生成在肿瘤的发展转移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抑制这一过程将能明显阻止肿瘤组织的发展与扩散转移。于就是体外的血管生成实验就能很好的模拟肿瘤的血管发生过程,并且适合研究药物对这一过程的影响实验。 图一血管生成镜检图 一、实验材料与实验方法 1、实验材料 2、实验方法: 2、1实验流程介绍

图二实验流程图 (提前将Matrigel融化,铺于ibidi血管生成载玻片的下孔中,待胶凝后,将细胞悬液加入血管生成载玻片上孔中,成管后使用显微镜观察。) 2、2耗材结构介绍 图三血管生成载玻片纵截面示意图 (Matrigel铺在下孔,细胞铺在Matrigel上,上孔充满培养基) 2、3数据分析流程介绍

图四实验结果收集与分析流程图 (在特定的时间点采集图片,并且进行图像分析(Wimasis全自动分析)测量小管长度,成环数,细胞覆盖面积与结点。之后在对测量结果进行统计分析以说明实验结果。) 一、实验步骤 1、准备基质胶 1、实验前一天将Matrigel置于冰盒中,放入4。C冰箱,使胶能过夜缓慢融化。(注意:同样要准备一些4。C预冷的枪头用于吸取Matrigel) 2、开始实验前,将Matrigel始终保持放在冰盒中。 3、打开灭菌包装,取出ibidi血管生成载玻片。 4、每孔中加入10μl Matrigel。注意枪头要垂直于内孔的正上方加入Matrigel,防止有Matrigel流经上孔而留下残留胶。 由于Matrigel流动性不强,并且有可能移液枪不准确,有可能打入10μl的胶,却不能填满血管生成载玻片的下孔——这样,必然会影响到实验的成像结果。

肿瘤细胞诱导血管生成模型具体步骤及详细说明

肿瘤细胞诱导血管生成模型具体步骤及详细说明 肿瘤血管生成是指肿瘤微环境诱导的在原有血管基础上生成以毛细血管为主的血管系统,并在肿瘤组织内建立血液循环的过程。肿瘤血管生成与肿瘤微环境密切相关,受多种促血管生成因子和(或)血管生成抑制因子的调节。 1、鸡胚准备和接种组织:选择北京白鸡种蛋,洗净,用l:1000苯扎溴铵(新洁尔灭)液浸泡3分钟,置37.8土0.5℃培养箱中孵育。鸡胚发育第7天,蛋壳消毒后,标记制作2cmX3cm左右观察窗。接种组织视研究目的而定,一定要在接种当日取材,充分清洗除去血污和粘液,再剪成1——2mm 组织小块。 2、组织接种:在制备鸡胚观察窗的次日,即鸡胚发育第8天进行组织接种。每个鸡胚可接种5—7个组织小块于接种部位CAM表面,再用透明胶纸封好,继续孵育。 3、接种组织的收获与观察:组织接种后每12小时观察一次,到组织接种第11天(鸡胚发育第18天)收获接种组织,取出鸡胚,置接种组织连同周围的CAM于解剖显微镜下观察,并用10%甲醛固定保存,部分组织可作石蜡切片,用作血管生成研究的免疫组化染色等。 4、CAM的血管生成表现:组织接种24小时后,CAM血管开始向接种组织生长,随培养时间的延长,血管数目及直径均明显增加;第2天,新细小血管直接趋向组织;第3天,新生血管形成以接种组织为中心,10——20条放射状

血管网;尔后,CAM血管继续明显增加。非接种部位与接种部位比较,CAM 血管数目少,大血管与小血管呈脉样均匀分布;而接种部位的CAM血管在接种组织周围弥散样增加,以组织为中心向周围呈放射状分布,在首先与组织发生联系的区域CAM血管更多。第4天,可见新生细小CAM血管生长形成中、粗血管,并在中、粗血管继续分支出细小血管,形成新的血管网。CAM血管管腔结构清晰,可区别动、静脉。 注意事项 该类体外实验研究,有很多人为因素影响,不能代表体内生理反应,因为内皮细胞在生长因子存在的条件下培养了很长一段时间,已被激活。因此,有必要建立一类与体内生理反应有关的血管生成实验方法,尤其是与人类血管生成有关的血管生成实验。 CAM血管生成模型用于血管生成的研究,可取得两方面结果: ①检测评价接种物刺激CAM血管增生的血管生成作用,用于分析研究血管生成促进因子、抑制因子的活性和作用的检测,如肿瘤血管生成的研究等; ②对接种物,如肿瘤组织、自身的血管生成进行研究,用于分析不同组织的血管生成活性和作用,如肿瘤组织有引发新生血管生成的作用。

血管生成(Angiogenesis)信号通路图

本实验技术来源于SciMall科学在线 血管生成(Angiogenesis)信号通路图 血管生成是通过人体中存在的诸多互补和复杂的信号途径调节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VEGFR)、血管生成素(Ang)-Tie2轴和Dll4-Notch这3个复杂的、相辅相成的信号传导通路可在调节血管生成中发挥重要作用. VEGF与内皮细胞上的两种受体KDR和Flt-1高亲和力结合后,直接刺激血管内皮细胞增殖,并诱导其迁移和形成官腔样结构;同时还可增加微血管通透性,引起血浆蛋白(主要是纤维蛋白原)外渗,并通过诱导间质产生而促进体内新生血管生成。VEGF在血管发生和形成过程中起着中枢性的调控作用,是关键的血管形成刺激因子。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TNF-α是一类具有血管活性的细胞因子,可诱导异位子宫内膜炎性细胞因子MCP-1,IL-6和IL-8等的释放,促进异位内膜及基质细胞增殖及炎性细胞浸润,新生血管形成,组织粘连,从而形成异位病灶。 (来源:Scimall科学在线) 本信号转导涉及的信号分子主要包括: HIF1α,PHDs,HIF1β,PI3K,Akt,mTOR,S6K,4E-BP1,eIF4E1,elF4E1,Ras,MEK1,MEK2,Erk1,Erk2,MNK,CBP,P300,TCEB1,TCEB2,Rbx1,Cul2,VHL,MMP,Cox2,PAI-1,VEGF,PDGFR-β,VEGFR2,Tie2,FGFR,IGFR,TGFα-R,SLIT,ROBO,Src,FAK,p38,MAPK,Smad2,Smad3,PLCγ,NOS等。 点击图中信号分子,自动寻找相关试剂

肿瘤血管生成和抗血管生成治疗癌症的机制

肿瘤血管生成和抗血管生成治疗癌症的机制 主要研究者 Yihai Cao MTC 卡罗林斯卡学院 总目标: 我们研究项目的目标是研究肿瘤血管生成的复杂机制。通过了解病理性肿瘤血管生成的机制,我们希望能攻克血管来明确新的治疗靶点,优化当前治疗癌症的抗血管生成疗法,确定可靠的生物标记来指导这些新药的临床意义。因此,我们的研究目的本质上是翻译性质的并且与临床相关,如果成功,这个项目将造福数百万癌症患者。 具体目标: 1.研究在肿瘤生长与转移过程中血管和淋巴管生成的机制 2.研究抗血管生成药物的耐药机制和优化抗血管生成疗法 3.确定脱靶肿瘤为抗血管生成治疗的潜在有利部位 4.研究肿瘤血管和促进肿瘤生长转移的间质组织之间的作用 背景和理由 血管生成,就是新血管从现有的血管生长的过程,它对胚胎发育、女性生殖、伤口愈合、肿瘤生长和转移、慢性炎症、肥胖、糖尿病并发症和眼科疾病都至关重要[1]。1971年,Judah Folkman提出一个新概念,将抑制肿瘤血管生成作为治疗癌症的新策略[2]。经过40年该领域的研究后,临床前和临床数据提供了可靠的证据,证明抗血管生成疗法是治疗恶性和非恶性肿瘤有效合理的方法。如今,一些基于抗血管生成原理的靶向药物主要包括贝伐单抗,舒尼替尼,和索拉非尼,它们已结合传统疗法如化疗,成为人类肿瘤一线治疗手段的关键部分[3] 。此外,抗血管生成药物已被成功用于眼科疾病的治疗,比如老年性黄斑变性[ 4 ]。在癌症领域,尽管抗血管生成药物结合化疗的联合疗法能显著的提高各类癌症患者的生存率,但是抗血管生成疗法治疗大多数类型的癌症包括直肠癌、肺癌和乳腺癌的临床效果仍然不理想,只有少数癌症患者(大约30%)受益[5]。大量临床相

血管生成实验步骤-实验方法完善版

无论原发性肿瘤还是继发性肿瘤,一旦生长直径超过1~2 mm,都会有血管生成。这是由于肿瘤细胞自身可分泌多种生长因子,诱导血管生成。多数恶性肿瘤的血管生成密集且生长迅速。因此,血管生成在肿瘤的发展转移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抑制这一过程将能明显阻止肿瘤组织的发展和扩散转移。于是体外的血管生成实验就能很好的模拟肿瘤的血管发生过程,并且适合研究药物对这一过程的影响实验。 图一血管生成镜检图

一.实验材料和实验方法 1.实验材料 2.实验方法: 2.1实验流程介绍 图二实验流程图 (提前将Matrigel融化,铺于ibidi血管生成载玻片的下孔中,待胶凝后,将细胞悬液加入血管生成载玻片上孔中,成管后使用显微镜观察。)

2.2耗材结构介绍 图三血管生成载玻片纵截面示意图 (Matrigel铺在下孔,细胞铺在Matrigel上,上孔充满培养基)2.3数据分析流程介绍 图四实验结果收集和分析流程图 (在特定的时间点采集图片,并且进行图像分析(Wimasis全自

动分析)测量小管长度,成环数,细胞覆盖面积和结点。之后在对测量结果进行统计分析以说明实验结果。) 一.实验步骤 1、准备基质胶 1.实验前一天将Matrigel置于冰盒中,放入4。C冰箱,使胶能过夜缓慢融化。(注意:同样要准备一些4。C预冷的枪头用于吸取Matrigel) 2.开始实验前,将Matrigel始终保持放在冰盒中。 3.打开灭菌包装,取出ibidi血管生成载玻片。 4.每孔中加入10μl Matrigel。注意枪头要垂直于内孔的正上方加入Matrigel,防止有Matrigel流经上孔而留下残留胶。 由于Matrigel流动性不强,并且有可能移液枪不准确,有可能打入10μl的胶,却不能填满血管生成载玻片的下孔——这样,必然会

血管生成实验模型研究进展

血管生成实验模型研究进展 吴家明1 ,陆 茵 1,2 ,郜 明1,张伟伟 1 (1.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药研究院,江苏南京 210029;2.江苏省方剂研究重点实验室,江苏南京 210029) 收稿日期:2007-09-21,修回日期:2007-11-01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No 30371727,30772766);江 苏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No BK2003113) 作者简介:吴家明(1980-),男,硕士生,研究方向:肿瘤血管生成与 抗肿瘤转移研究,E 2mail:nj w ujia m ing@https://www.360docs.net/doc/e110600026.html,; 陆 茵(1963-),女,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肿瘤血管生成与抗肿瘤转移研究,通讯作者,Tel:0252 86798154,E 2mail:luyingreen@https://www.360docs.net/doc/e110600026.html, 中国图书分类号:R 205;R 332;R 3632332;R 364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1978(2008)01-0011-04摘要:抗血管生成已经成为治疗肿瘤转移、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风湿性关节炎等疾病的重要策略之一。血管生成模型作为一种研究工具在探讨血管形成机制、发现促进或抑制血管生成药物等研究中发挥十分积极的作用。如何寻找适合的血管生成模型是研究人员在研究中常遇到的问题。该文就主要常用模型做较全面的介绍,并对其优缺点进行评价。关键词:血管生成;模型 血管生成(angi ogenesis )是指在原有的毛细血管和(或)微静脉基础上通过血管内皮细胞的迁移和增殖,从已存在的血管处以芽生或非芽生(套迭)形式形成新的、以毛细血管为主的血管系统过程 [1] 。血管生成是许多促进或抑制血管 生成的分子参与调节的一个平衡过程[2]。血管生成过多与肿瘤、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等疾病有关[3],抑制血管生成已经成为治疗这些疾病的重要策略。因此寻找血管生成抑制剂成为研究热点。血管生成研究需借助血管生成模型进行,血管形成的许多过程都可以在血管生成模型中模拟完成,包括内皮细胞增殖、迁移、毛细血管网状结构的形成等。本文就常用体内、体外及整体模型进行综述。 1 体外模型 体外模型主要分为细胞水平及组织学水平两类,常用的体外模型有以下4种。 1.1 内皮细胞增殖实验(cell proli fera ti on a ss ay) 内皮细 胞活化增殖是血管生成的起始阶段。目前主要有两种测定细胞增殖的方法即净细胞数测定和细胞周期分析。 1.1.1 净细胞数测定 M TT 法(四甲基偶氮唑比色法)是 测定活细胞数的化学定量方法,操作简便,价格低廉。但它不适合测定对细胞代谢有影响的药物,因为这类药物能影响 MTT 测定的活细胞数。另外通过胸腺嘧啶核苷参入法测定DNA 合成来测定细胞增殖能力。抑制细胞增殖可能是由于 药物的抑制作用,也可能是药物的毒性作用引起。因此,这种方法常需要结合细胞凋亡实验的数据才可以更好地评价药物对细胞增殖的影响。 1.1.2 细胞周期分析 近年来有报道通过细胞周期分析来 评价药物对细胞增殖的影响,细胞短时间暴露到溴脱氧尿苷 (B rd U )中可以促使B rdU 参入细胞DNA 中。碘化丙啶(P I ) 染色后测定细胞的总DNA 量,再用荧光激活细胞分析仪测定细胞中B rd U 和P I 的量可得出细胞周期信息[4]。但实验用的内皮细胞处于增殖状态,与体内静止状态的内皮细胞是不同的,实验结果与体内还是存在一定差异。 1.2 内皮细胞迁移实验(cell m i gra ti on a ss ay) 常用迁移 模型有两种:①细胞损伤模型:在培养血管内皮细胞的培养皿上用刀片划出#形区,经P BS 洗涤后再用含011%明胶的 ME M 培养20h,细胞用甲醇固定,Gie m sa 染色。在光镜下计 数从损伤边缘迁移出的细胞数,需要注意的是划出的损伤区域一定要精确。②Boyden 室模型,Boyden 室由两层组成,两层之间为胶原包被的多孔的多聚碳酸盐滤膜;血管内皮细胞放于上层,同时加入待测药物,共同培养6h 后,除去上层的细胞,下层细胞用甲醇固定,HE 染色,光镜下计算下层的血管内皮细胞数。龙淼云等[5]采用本模型研究证明了血管生成抑制因子arresten 对huvec 迁移有抑制作用。Boyden 室模型优点在于它对药物浓度梯度差异很敏感。但对实验技术要求较高且计数方法不同可能会造成统计结果误差较大。因此有必要建立一个严格的计数标准以减少因方法不同产生的误差。 1.3 小管形成实验(tube for ma ti on a ss ay) 小管形成实验 能模拟人体内毛细血管生成的过程,包括内皮细胞出芽增殖和毛细血管网结构形成等步骤,接近人体内血管生成的实际过程。内皮细胞在基质胶、纤维蛋白胶、胶原等基质上培养时能形成网状结构。用电子显微镜来分析小管间的紧密连接,从而定量血管生成情况[6]。需要指出的是似乎所有的内皮细胞都能在细胞外基质上形成管状结构,有些非内皮细胞也能在基质胶上形成管腔结构[7]。实验一般采用24孔培养板,但它底面积大,Matrigel 用量多,计数区域大只能随机选择几个典型区域且数据分析耗时长。Sanz 等[8]采用384孔和1536孔培养板培养可节约胶的用量,借助计算机可以计算整个孔的小管及小管之间的连接数及小管的长度和面积。改进方法后减少了原来分析困难及重现性差的缺点。 1.4 大鼠动脉环实验(ra t aorti c r i n g a ss ay) 1990年N ic 2osia 等首次将此模型应用于血管生成研究中。取下大鼠主 动脉后,剪成1mm 宽的血管环,再用纤维蛋白胶或胶原蛋白胶包埋,然后以无血清的MC DB131培养液培养。培养过程中每天计算主动脉环产生的新生微血管数并进行定量分析。用不同胶培养的大鼠主动脉环新生血管的生长曲线不同。胶原包埋的主动脉环,培养1wk 时血管数达到顶峰,第 2wk 开始萎缩。用纤维蛋白胶包埋时能使血管数顶峰期维 ? 11?中国药理学通报 Chinese Phar m acological B ulletin 2008Jan;24(1):11~4

血管生成翻译

血管生成(angiogenesis)是从已有血管发芽生成新血管的过程。这一过程与血管内皮细胞迁移和增殖相关。胚胎发育过程伴随着血管生成(angiogenesis)。但除了伤口愈合、女性经期及一些病理过程(如癌症)外,成人很少出现血管生成(angiogenesis)。Angiogenesis is the sprouting process from the existing blood vessels to new ones, which is associated with the migration and proliferation of endothelial cells, and always accompanied with embryonic development. However, in addition to the wound healing, the female menstrual period and some pathological processes (e.g., cancer), angiogenesis rarely appears in adults. 血管生成对恶性实体肿瘤的生长、转移乃至预后都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目前国内在研究肿瘤中新生血管时,常用的血管内皮细胞标记物包括CD34 、CD31、CD105、CD146和vWF 等。义翘神州现已制备了一批高灵敏度、高特异性的血管生成相关抗体供科研人员选择:Angiogenesis has extremely important significance in the growth, metastasis and prognosis of malignant solid tumors. At present, in the study of new blood vessels in tumors, researchers commonly use 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 markers, including CD34, CD31, CD105 and CD146 and vWF, etc. Sino Biological Inc. has prepared a batch of antibodies process of high sensitivity and high specificity related to angiogenesis for researchers to choose:

人血管生成素2(ANG-2)酶联免疫分析

人血管生成素2(ANG-2)酶联免疫分析 试剂盒使用说明书 本试剂盒仅供研究使用 产品编号:CSB-E04500h 检测范围:0.78 ng/ml - 50 ng/ml 最低检测限:0.195 ng/ml 特异性:本试剂盒可同时检测天然或重组的人ANG-2,且与其他相关蛋白无交叉反应。 有效期:6个月 预期应用:ELISA法定量测定人血清、血浆、心包积液、细胞培养上清或其它相关生物液体中ANG-2含量。 说明 1.试剂盒保存:-20℃(较长时间不用时);2-8℃(频繁使用时)。 2.浓洗涤液低温保存会有盐析出,稀释时可在水浴中加温助溶。 3.中、英文说明书可能会有不一致之处,请以英文说明书为准。 4.刚开启的酶联板孔中可能会含有少许水样物质,此为正常现象,不会对实验结果造成任何影响。 概述 血管生成素(angiopoietin,Ang)是近年来发现的与血管新生密切相关的一个新家族,包括Ang-1、Ang-2、Ang-3、Ang-4,参与胚胎血管的发生及成年机体生理、病理性血管形成,尤其Ang-2,在肿瘤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周围正常组织。Ang-2是特异性血管生成刺激因子,也是恶性肿瘤早期的标志分子。Ang-2与Ang-1 60%同源,相互间易形成异二聚体结构,自身也常以同源二聚体及多聚体结构存在。Ang-2的生物学功能与Ang-1完全相反。Ang-1与血管内皮细胞的Tie-2受体结合,促进血管成熟及稳定,Ang-2与Tie-2结合,不使Tie-2磷酸化而激活Tie-2,反而拮抗Ang-1的生物活性,破坏血管完整性,影响内皮细胞之间及其与支持细胞之间的连接。在肿瘤发生的早期,Ang-2参与破坏瘤体周边原有的正常血管,而促进肿瘤新生血管的生成,在瘤体周边形成所谓的血管共择(co-option)区。当肿瘤形成以后,Ang-2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有协同作用,共同促进肿瘤血管生成,并阻碍血管的完整性,使得肿瘤新生血管能在各种因子的刺激下不断增生。 实验原理 用纯化的抗体包被微孔板,制成固相载体,往包被抗ANG-2抗体的微孔中依次加入标本或标准品、生物素化的抗ANG-2抗体、HRP标记的亲和素,经过彻底洗涤后用底物TMB 显色。TMB在过氧化物酶的催化下转化成蓝色,并在酸的作用下转化成最终的黄色。颜色的深浅和样品中的ANG-2呈正相关。用酶标仪在450nm波长下测定吸光度(OD值),计算样品浓度。 试剂盒组成及试剂配制 1.酶联板(Assay plate ):一块(96孔)。 2.标准品(Standard):2瓶(冻干品)。 3.样品稀释液(Sample Diluent):1×20ml/瓶。 4.生物素标记抗体稀释液(Biotin-antibody Diluent):1×10ml/瓶。 5.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亲和素稀释液(HRP-avidin Diluent):1×10ml/瓶。 6.生物素标记抗体(Biotin-antibody):1×120μl/瓶(1:100) 7.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亲和素(HRP-avidin):1×120μl/瓶(1:100) 8.底物溶液(TMB Substrate):1×10ml/瓶。

内皮祖细胞与新生血管生成

内皮祖细胞与新生血管生成 发表时间:2016-05-12T16:44:02.303Z 来源:《系统医学》2016年第4期作者:李倩[导读] 包括EPC的动员、迁移、粘附和在新血管形成中的作用,以便更好的理解EPC在血管形成中的作用机制,为血管性疾病治疗提供新的治疗思路。 李倩 南宁95178部队医院 530050 【摘要】内皮祖细胞(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s,EPCs)是一类可以从骨髓动员入血,聚集至血管受损部位以参与血管形成的细胞群。由于缺乏独特的表面标记和分离方法,EPCs包含骨髓和内皮来源的一大类异质性细胞群。研究表明EPCs在出生后血管形成和血管内稳态中发挥关键作用,为血管性疾病提供新的治疗思路。然而,EPCs参与新血管形成的机制仍不完全清楚。我们回顾了EPCs参与新生血管形成的生物学过程,包括EPC的动员、迁移、粘附和在新血管形成中的作用,以便更好的理解EPC在血管形成中的作用机制,为血管性疾病治疗提供新的治疗思路。 【中图分类号】S89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867(2016)-04-356-02 1前言 血管损伤性疾病具有高发病率和死亡率的特点。受损内皮的有效修复和新生血管生成是这类疾病的治疗关键。当内皮完整性破坏,内皮细胞(endothelial cells,ECs)从邻近血管中增殖和迁移,促使受损血管内皮修复。以往认为这是新血管形成的唯一方式。然而,这种血管形成的传统观念目前正面临挑战。Asahara[1]等第一个描述了骨髓来源的细胞群体有助于新血管形成,并命名这一细胞群为内皮祖细胞(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s,EPCs)。相对于血管形成,来源于骨髓并增殖和分化成熟的EPCs形成的新血管被定义为血管发生。因此,EPCs被认为是治疗血管性疾病的新方法。然而,由于缺少表面标志,这些祖细胞代表了包含骨髓和内皮来源的异源性细胞群。最近针对EPCs的研究主要包含三种细胞类型,分别为克隆形成单元细胞(colony-forming unit-Hill,CFU-Hill)、循环的血管源细胞(circulating angiogenic cells,CACs)和内皮克隆形成细胞(endothelial colony-forming cells,ECFCs)。CFU-Hill细胞和CACs通常指早期成熟的EPCs。相对的,ECFCs被定义为晚期成熟EPCs。早期成熟的EPCs和晚期成熟的EPCs均有助于新血管形成,但这类骨髓源性EPC诱导血管生成的机制仍不清楚,需要进一步研究。 2内皮祖细胞的动员 有研究显示外周循环中的EPCs在生理状态下水平很低,大部分EPCs在骨髓微环境中由结合素粘结在骨髓基质细胞中。EPCs由骨髓动员至外周循环是其参与血管形成的关键步骤,但其动员的关键机制仍不完全清楚。有研究显示EPC在各种细胞因子的作用下可由干细胞转变为功能细胞。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是一种功能复杂的细胞因子,在血管形成过程中具有重要调节作用。VEGF可通过动员骨髓中的EPCs而促进新生血管生成。在人类受试者中转染VEGF基因可上调循环EPCs水平。在烧伤部位,血浆中VEGF水平升高可动员VEGFR2+的EPCs进入循环。另外,VEGF具有上调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ranulocyte colony-stimulating factor,G-CSF)的作用。G-CSF可诱导祖细胞从骨髓释放。VEGF和VEGFR相互作用可使骨髓NOS活化,从而产生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进而激活MMP-9。活化的MMP-9有利于释放可溶性Kit配体(sKitL),增强VEGFR2+的EPCs动员,刺激这些细胞从骨髓向外周血循环迁移。 炎症趋化因子CXC作为关键调节因子在动员骨髓干细胞或祖细胞进入外周循环中发挥作用。基质细胞趋化因子-1(Stromal cell-derived factor-1,SDF-1)是EPC动员最具特征的活性因子,也是EPC粘附和迁移的潜在细胞因子,它在血管生成中具有促进作用,而某些刺激如炎症和乏氧可促使SDF-1表达上调。局部缺血的环境促进SDF-1释放。在缺血发生的第一小时内,局部缺血的内皮细胞中SDF-1 mRNA生成增加。血浆中SDF-1刺激CXCR4+骨髓细胞动员,诱导定向造血干细胞和EPCs。CXCR4是SDF-1的一个受体,高表达于定向造血干细胞前体细胞和内皮祖细胞表面。SDF-1和CXCR4相互作用不仅促使EPCs从骨髓动员,而且刺激干细胞向缺血部位募集和固位。SDF-1可由血小板释放,诱导EPCs趋化。EPCs本身也以旁分泌的形式释放SDF-1。血管损伤的第一个反应是血小板向暴露的内皮下膜粘附,借此为干细胞向损伤部位动员和归巢提供靶向信号。在局部缺血的动物模型中,SDF-1α基因转录促进EPCs向外周血动员,增强新生血管生成。但在无损伤时SDF-1是否可动员EPCs仍不清楚。此外,VEGF或NOS信号障碍可阻断SDF-1诱导功能,提示VEGF/eNOS产生涉及新生血管生成中的SDF-1上调。研究显示由骨髓分化的干细胞或祖细胞动员需要骨髓NOS活化,活化的NOS可通过NO-MMP-9可溶性级联信号通路促进骨髓释放祖细胞。SDF-1也可以通过上调VEGF水平增强EPCs的动员,VEGF促进EPCs从骨髓释放入外周循环。白细胞介素-8(Interleukin-8,IL-8)是一种炎症因子,最初仅被认为是白细胞趋化因子。然而,最近研究表明IL-8是EPCs动员至外周血的调节因子,在动物模型中这个功能可由G-SCF协同。 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被标记为是内皮趋化释放因子,是调节血管生理学特性的关键因子,包括血管舒张、血管通透性和抗血栓形成特性(35)。NO也可通过调节血小板和内皮的相互作用而保持血管完整性和血流。目前研究表明NO是EPC从骨髓动员进入循环,进而促进缺血四肢再灌注和创伤修复的关键决定因子。NO的产生依赖于一氧化氮合酶催化下的L-精氨酸向L-瓜氨酸转化。一氧化氮合酶具有四种亚型:神经元性一氧化氮合酶(nNOS)、可诱导的一氧化氮合酶(iNOS)、内皮一氧化氮合酶(eNOS)和线粒体一氧化氮合酶(mtNOS)。在这些亚型中,eNOS选择性表达于血管内皮细胞和周围间质干细胞中,在血管生物学中发挥关键作用。NO也可由各种EPC 亚型释放。eNOS在调节EPCs动员和功能上发挥关键作用。许多糖尿病患者受迟发性或不愈性肢端症状或糖尿病足困扰,可能与 EPCs在高血糖环境下功能受损相关。高血糖使eNOS功能受损,而eNOS功能损伤可致使EPC向周围循环动员受抑。磷酸化eNOS水平,而不是eNOS蛋白水平是阻碍EPCs动员的关键。出生后包括EPCs在内的干细胞存在于骨髓中,由结合素粘附于基质细胞,在细胞因子和其他血管源性因子的作用下释放至外周循环。EPC从骨髓动员的机制仍不完全清楚。NO-MMP-9-sKitL-ckit级联系统可能在这一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骨髓中eNOS可被这一过程中的多种细胞因子刺激从而产生NO。NO可刺激MMP-9,致使sKitL从基质细胞膜结合配体上释放。EPCs表达的c-Kit有助于维持骨髓内EPCs稳定。c-Kit也是sKitL的配体,结合sKitL后可从骨髓释放,导致c-Kit+的EPCs进入循环。当然,由这些因子诱导的EPCs动员在新血管形成中的机制仍需进一步研究。

血管生成素:抗血管生成药物的新靶点

血管生成素:抗血管生成药物的新靶点 生意社11月7日讯阿瓦斯丁是目前市场上抗血管生成生物药物的典范,该人源化单克隆抗体靶向作用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尽管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最近撤销了阿瓦斯汀治疗乳腺癌的适应证,但此药在世界各地仍广泛用于治疗大肠癌、脑癌、肺癌和肾细胞癌。而且,抗血管生成药物也可用于其他疾病的适应证,例如,雷珠单抗是 1

一种来自于贝伐单抗的单克隆抗体片段,已被批准用于治疗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拜耳和Regeneron公司联合开发的湿性AMD药物Eylea,也是一种VEGF受体1和2的胞外结构域融合人IgG1的Fc部分组成的重组融合蛋白。 随着对抗血管生成药物研究的不断深入,科学家发现,血管生成素有望成为抗血管生成药物的新靶点。 血管生成素途径受到关注 开发更安全和更有效的抗血管生成药物一直是制 2

药行业努力的方向。血管生成素途径近年来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有望改变VEGF通路已作为重要靶点的现状。对几种血管生成素家族成员的研究已经确定,血管生成素1和血管生成素2与其酪氨酸蛋白激酶受体TIE-2已成为研究热点。血管生成素-TIE通路被认为是一个特别有吸引力的治疗干预系统,因为其重要性不仅表现在对血管生成和血管内环境稳定上,同时也是血管生成和炎症通路的重要环节。 3

ANG-1和ANG-2是TIE-2受体酪氨酸激酶的功能性配体。ANG-1表达于许多类型的细胞,如周皮细胞、平滑肌细胞和成纤维细胞,作为TIE-2激动型配体。ANG-1介导的TIE-2激活可导致血管内皮细胞通透性和血管发育稳定性下降。另外,ANG-2由血管内皮细胞表达,可阻断ANG-1介导的TIE-2激活,作为TIE-2的拮抗剂发挥作用。ANG-2上调与不同类型的癌症转移和恶化相关。 而且,血管生成疾病都发现了ANG-2上调的现象。 4

血管生成相关机制

1 血管生成相关机制 1.1 新血管的形成与结构 一个细胞需要生存,则必须围绕血管,即靠近血管约100~200μm。这个距离是氧气弥散距离的极限。如果没有血管供应,单个肿瘤的极限体积大小介于0.2~3mm之间,依肿瘤细胞来源不同而大小有所差异。处于这个极限大小下,肿瘤细胞的增生与死亡达到平衡。如果肿瘤想扩大自身体积,则必需求助于新生血管。 血管生成过程实际上就是沿着血管排列的血管内皮细胞增殖过程。血管内皮细胞是人体内寿命最长的细胞之一。正常情况下,它们每七年才分裂增殖一次。如果照这种速度产生新生血管,那么血管的更新过程则非常缓慢,所以该过程一定得加快。血管生成过程是受严密调控的过程,该过程处于血管生成激活物或促进因子和其它必需过程(促进血管内皮细胞增殖)与血管生成抑制因子(阻止血管生成过程)的共同调控之下。该调控也被称为―血管生成开关‖(angiogenic switch)(图1)。 通常情况下,抑制因子的作用都要强于促进因子,也就是说―开关‖常常处于关闭状态。如果出现了足够多的促进因子,则―开关‖被打开,开始形成新血管。 血管生成过程中最重要的一环就是血管内皮细胞的增殖和迁移。肿瘤细胞缺氧或受到其它一些信号调节时会合成、分泌血管生成促进因子。血管内皮细胞迁移与分裂增殖机制见图2。

肿瘤细胞分泌的内皮细胞生长因子等物质与血管内皮细胞上的受体分子结合,刺激其释放蛋白水解酶(proteolytic enzyme)。该蛋白水解酶可以降解血管周围的基质。这样,为血管内皮细胞的迁移和进一步分裂做好了准备。血管内皮细胞经过不断的分裂增殖以及向前迁移,逐渐形成管状结构,最终形成新生血管。 由于肿瘤组织中生成新生血管的过程没有受到严密调控,因而肿瘤组织中的新生血管与正常组织中的新生血管在结构上差异明显。肿瘤组织中的新生血管非常不规则,有很多分支和旁路。血管不完全由血管内皮细胞构成,有些地方的管壁竟然由肿瘤细胞覆盖而成。血管的通透性非常高,因为没有正常的基底膜围绕在血管周围,血管内皮细胞间的连接非常少。另外,血管周围也没有正常运作的控制血压的平滑肌细胞。 1.2血管生成因子(angiogenic factor) 有数十个不同的分子参与血管生成过程的调控。肿瘤细胞、血管内皮细胞、基质细胞、血细胞或细胞外基质都可以合成血管生成促进因子和抑制因子。在所有这些调控因子中,有两大家族是最重要的血管生成促进因子,那就是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VEGF,图3)和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FGF)。 VEGF家族拥有6名成员(图4),而FGF家族则包括酸性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促血管生成素 (Ang)

促血管生成素(Ang) DOI:10.3760/cma.j.issn.1671-0282.2015.02.003 作者单位:100029 北京,卫计委中日友好医院急诊科 脓毒症(sepsis)是指由感染引起的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病情凶险,病死率高。目前,脓毒症的全球病死率高达30%~70%,脓毒症的高发病率与病死率逐渐成为威胁人民健康的全球性问题之一。最新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资料显示,在美国ICU?澳甏笤加?70万至90万脓毒症患者入院,其中大约有20万患者死于脓毒症。目前脓毒症确切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有大量的研究表明,细菌内毒素、失控的炎症反应、凝血功能紊乱、免疫功能紊乱、细胞凋亡、血管内皮细胞功能障碍、高代谢状态、基因多态性等因素与其发病机制均密切相关。促血管生成素(angiopoietin,Ang)是一个与新生血管生成密切相关的家族,近期的研究显示细菌内毒素可以调控Ang系统,影响脓毒症的血管内皮细胞功能,破坏血管内皮完整性,导致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最终引起多器官功能障碍和衰竭<sup>[1]</sup>。因此,Ang 系统在脓毒症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1Ang的编码基因、结构和表达 目前,已知Ang家族包括Ang-1 、Ang-2、Ang-3 和

Ang-4四个成员,主要在胚胎发育期表达,促进心血管系统的发育成熟,其中,Ang-1和Ang-2与血管生成的关系较为密切。成年以后,除在女性生殖系统(卵巢、子宫)表达水平较高外,在其他组织呈低水平表达。Ang各成员的蛋白结构基本相同,都由3部分组成:N-端疏水性分泌信号肽、α-螺旋的卷曲结构域及C-纤维蛋白原样结构域。卷曲结构域主要促进蛋白分子的多聚化;C-端纤维蛋白原样结构域是Ang中最具保守性的一部分,其中包含受体结合部分,决定某种Ang是否起激动作用。 1.1Ang-1,Ang-2的编码基因、结构和表达 人的Ang-1基因位于染色体8q22.3-23,包括9个外显子和8个内含子,其相对分子质量约为60 000~75 000。Ang-1是由498个氨基酸组成的同源六聚体,其卷曲结构域大约180个氨基酸,呈四面体结构,与肌球蛋白有弱的同源性;其C-纤维蛋白原样结构域大约有200个氨基酸,与纤维蛋白原、tenascin、hfrep、ficolin 及果蝇的SCABROUS有相似性,与受体的结合及磷酸化有关。胚胎心血管发育早期Ang-1主要在包绕心内膜的心肌上表达,后期则在血管周细胞上表达。其表达受缺氧、表皮生长因子(epidermal growth factor,EGF)、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TGF-β)等的调控。 Ang-2基因位于染色体8p21,编码496个氨基酸,与

血管生成笔记

肿瘤发生后生长过程大致可分为:第一时期为无血管期或称为血管前期,该期肿瘤细胞的营养供给及代谢产物的排泄主要靠简单的物理弥散作用,临床表现为原位癌或微转移灶,此期持续时间长,肿瘤生长受限,体积停滞在1~2mm3耐大小。第二时期为血管期也称血管浸润性生长期,当实体肿瘤直径达到或超过1一2mm时,肿瘤已不能单纯依靠弥散作用获取氧气和营养物质,新生血管的不断形成及其营养支持作用是肿瘤生长的必要条件,有实验证明肿瘤的生长依赖于血管生成:在鸡胚绒毛尿膜囊(CAM)上生长的肿瘤,体积大于1mm3后,如果3天内无血管长入,肿瘤将发生坏死和溶解;如果血管长入,肿瘤体积快速增长。鼠皮下移植瘤的实验亦证实:肿瘤在无血管时呈线性生长,血管生成时呈指数生长。第三时期为转移期,由于肿瘤诱发的新生血管不同于正常血管,其结构与功能异常,如扭曲、扩张、动静脉短路及分又,不能适当吻合,使血流积聚于盲端,易引起局部坏死;另一方面肿瘤组织内微血管基质不完善,如血管壁缺乏平滑肌支持,壁很薄,易通透,使瘤细胞产生的各种因子和蛋白酶类渗透到血管内,同时瘤细胞易进入血管顺血流转移到远隔部位,因此,新生的微血管是肿瘤浸润、转移的第一站,肿瘤微血管数量越多,肿瘤细胞进入血液循环的机会就越大,转移概率也越大。瘤细胞进入血循环后,自身形成同聚物或与白细胞、血小板形成异聚合物,通常这些聚合物被称之为癌栓,癌栓留驻在远端血流缓慢的毛细血管处,进而黏附血管内皮并诱导内皮崩解,癌细胞穿出微血管后,与基底膜接触通过特殊膜受体结合基质蛋白,并通过与最初侵袭原发组织同样的机制,完成在远端组织的转移。转移灶形成过程也会出现第一、二期的发展阶段,并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再度转移。许多研究证实,实体瘤只有具备了血管生成表型后才能恶性生长、扩散及转移,新生血管通过灌注形式为肿瘤细胞提供所必需的营养,也是肿瘤细胞代谢产物排泄的有效渠道,同时新生血管为肿瘤细胞向远处转 主要包括脱离、转运和生长三个主要环节,基本过程大致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首先是原发瘤增殖、肿瘤新生血管生长;肿瘤细胞表面再生黏附分子降低,细胞之间黏附性减小,使肿瘤细胞从原发部位脱落,粘连侵袭基底膜并在周围间质中浸润生长;肿瘤细胞对周围组织、血管、淋巴管的压迫和浸润,与局部毛细血管或毛细淋巴管内皮细胞密切接触并穿透其管壁,或突入腔道;肿瘤细胞在血管淋巴管内继续存活并被转运,同时启动血小板聚集,形成小瘤栓,到达原隔靶组织并滞留于靶器官的微小血管中;肿瘤细胞与血管或淋巴管内皮细胞和基底膜粘连,穿透毛细血管或毛细淋巴管壁,并产生蛋白溶解酶,破坏组织结构;肿瘤细胞生长、繁殖及转移灶的形成;肿瘤间质内新血管形成及转移灶的快速生长。由此可见,肿瘤转移是一具有内在联系的复杂的。 , 包括出芽式血管生成(sprouting angiogenesis)和套入式血管生成。出芽血管生成一般包括五个步骤,即肿瘤诱导释放多种血管生成因子;血管内皮细胞因血管生成因子的作用而激活,血管扩张、渗透性增高,在血管周围形成富含纤维的临时基质;内皮细胞和肿瘤细胞释放蛋白水解酶降解血管基底膜和细胞外基质;内皮细胞增殖、迁移并形成血管芽;血管分化成型和新基质的再充填,形成新生血管网系统。特点是局部血管舒张、血管通透性升高和内皮细胞的增殖,在体内启动出芽式血管生成是个较为迟缓的过程。套入式血管生成:不是以大范围的内皮细胞增殖、基底膜降解以及侵袭周围组织为基础, 而是通过在已有的血管管腔内形成大量的跨血管组织微柱使毛细血管在自身基础上扩张, ,而通过肿瘤细胞自身变形和与细胞外基质作用, 模拟血管壁结构形成可输送血液的管道系统, 重塑肿瘤 微循环, 胞相间排列在肿瘤血管壁上, 共同围成肿瘤的血管腔;形成的机制大致有以下三种:①由于内皮细胞的脱落, 肿瘤细胞就会暴露于管腔; ②一些内皮细胞在肿瘤的演进过程中丧失了免疫

ibidi 易必迪血管生成体外实验Angiogenesis

易必迪ibidi μ-Slide Angiogenesis 体外血管生成实验 产品特点: ibidi血管生成系列产品,包括μ-Slide Angiogenesis和μ-Plate Angiogenesis 96 well,是ibidi 公司根据血管生成实验的要求的改进型设计。 它较之传统的血管生成实验,有以下优点: 1、节省基质凝胶--Gel matrix(自行准备),比传统96孔板实验节省9/10(传统实验用量100ul,ibidi血管生成板—ibidi μ-Slide Angiogenesis 用量10ul); 2、特殊的双层孔洞设计,可形成厚度均匀(0.8mm)的平整Gel matrix表面,使细胞落于同一层物镜对焦平面,细胞形态更易观察; 3、紧密的上盖设计,有效的减缓液体蒸发; 4、适用多通道微量分注器; 注:配合ibidi 加热与孵育系统,可以进行清晰、长期的活细胞显微拍摄。 ibidi “Well-in-a-Well” 和普通标准孔的对比:

订购信息: 产品规格: μ-Plate Angiogenesis 96 well 1. Planar air-liquid interface: good phase contrast all over the observation area 2. Planar gel surface: all cells are in one optical plan V olume of Matrigel: 10?μl Standard well 1. Meniscus on air-liquid interface: poor phase contrast in most of the observation area 2. Mensicus on the gel surface: not possible to focus on all cells simultaneously V olume of Matrigel: 100?μl

肿瘤血管生成拟态研究新进展

[52]Ray MA,Trammell RA,Verhulst S,et al.Development of a mouse model for assessing fatigue during chemotherapy[J].Comp Med, 2011,61(2):119-130. [53]White PD.Chronic fatigue syndrome:Is it one discrete syndrome or many?Implications for the"one vs.many"functional somatic syndromes debate[J].J Psychosom Res,2010,68(5):455- 459. [54]Romito F,Cormio C,Giotta F,et al.Quality of life,fatigue and de-pression in Italian long-term breast cancer survivors[J].Support Care Cancer,2012,3:8. [55]Dewys WD,Begg C,Lavin PT,et al.Prognostic effect of weight loss prior to chemotherapy in cancer patients.Eastern Cooperative Oncology Group[J].Am J Med,1980,69(4):491-497.[56]Wang X,Pickrell AM,Zimmers TA,et al.Increase in muscle mito- chondrial biogenesis does not prevent muscle loss but increased tumor size in a mouse model of acute cancer-induced cachexia [J].PLoS One,2012,7(3):e33426. [57]Mercuriali F,Inghilleri G.Fatigue and cancer.European School of Oncology Scientific Updates,5.Treatment of anaemia in cancer patients:Transfusion of rHuEPO[M].Amsterdam:Elsevier,2001: 185-200. [58]Schubert C,Hong S,Natarajan L,et al.The association between fatigue and inflammatory marker levels in cancer patients:a quan- titative review[J].Brain Behav Immun,2007,21:413-427.[59]Pusztai L,Mendoza TR,Reuben JM,et al.Changes in plasma lev-els of inflammatory cytokine-s in response to paclitaxel chemo- therapy[J].Cytokine,2004,25:94-102. (编校:谈静) 肿瘤血管生成拟态研究新进展 刘见荣,侯风刚 Research advance of the mechanism of tumor vasculogenic mimicry Liu Jianrong,Hou Fenggang Department of Oncology,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al Hospital of Shanghai Municipal Affilialed to Shanghai University of Tradtional Chi-nese Medicine,Shanghai200071,China. 【Abstract】Vasculogenic mimicry(VM)is a brand-new tumor blood essels mode which is independent of angiogen- esis.More and more research found that the formation of VM have a close relation with the plasticity of tumor cells themselves and tumor stem cells.In addition,the tumor microenvironment such as the extracellular matrix remodeling and hypoxia also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forming process of vasculogenic mimicry.In recent years,the related re- search about mechanism to tumor vasculogenic mimicry has made a lot of progress.This provides new ideas and direc- tion for seeking the key role of VM inhibition targets,screening effective drug.This article gave an outline of VM and summarize the formation mechanism of vasculogenic mimicry and the research status about the oncotherapy. 【Key words】vasculogenic mimicry;tumor;forming mechanism;treatment Modern Oncology2013,21(04):0898-0902 【指示性摘要】血管生成拟态是独立于血管生成的一种全新肿瘤血管模式。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血管生成拟 态的形成机制和肿瘤细胞自身的可塑性及肿瘤干细胞关系密切,另外,肿瘤微环境如细胞外基质重塑、缺氧 等在血管生成拟态形成过程中也有很重要的作用。近年来,血管生成拟态形成机制的相关研究已经取得了 很大进展,为寻找抑制VM的关键作用靶点、筛选有效的治疗药物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本文就血管拟态 的发现、形成机制及其在肿瘤治疗中的研究现状等方面做一综述。 【关键词】血管生成拟态;肿瘤;形成机制;治疗 【中图分类号】R730【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4992.2013.04.78 【文章编号】1672-4992-(2013)04-0898-05 【收稿日期】2012-12-06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基金资助项目(编号:81173221) 【作者单位】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上海市中医医院肿瘤科,上海200071 【作者简介】刘见荣(1986-),女,河南郑州人,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大肠癌中医临床与实验研究。E-mail:liujianrong-zz@163.com 【通讯作者】侯风刚(1972-),男,河北衡水人,副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博士,主要从事中西医结合消化道肿瘤临床和实验研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