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铁路行车指挥自动化

高速铁路行车指挥自动化
高速铁路行车指挥自动化

第一章高速铁路行车指挥自动化

第一节行车指挥自动化概述

传统的铁路行车指挥系统采用的是以人为主、以设备为辅的集中统一调度方式,随着运量的加大,行车速度的提高,人为因素在行车指挥中所产生的不协调和联络中的失误,对行车的调度与调整将产生严重的影响。尤其是在高速铁路出现后,这种方式已不能很好地适应高速铁路行车指挥的需要。为改变这种状况,许多国家逐步开发出了行车指挥自动化系统。

行车指挥自动化是指以铁路现代化技术设备为基础,利用信息采集装置收集列车运行的实时信息,由计算机自动进行列车运行追踪和管理,并根据未来运输变化的需要,自动制定列车运行计划,合理配备牵引动力、车辆及乘务员,传达列车运行调整信息,自动完成调度监督,提供列车进路控制手段,自动进行列车运行实迹的统计和分析。行车指挥自动化系统的采用可以显著提高行车安全和正点率、充分发挥车站和线路的通过能力、提高调度水平、提高计划和统计工作质量,进而可以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完整的行车指挥自动化系统包括列车运行计划的编制、列车运行管理、运能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利用以及列车运行实迹的统计分析等几个方而,其中列车运行的管理是行车指挥自动化的关键核心。

一、行车指挥自动化系统的主要功能

1.列车运行计划的编制

根据对运输市场情况的把握,制定满足运输市场需求的列车运行计划,并根据市场变化情况不断调整运行计划,以形成最终可以实施的实施计划,主要包括:

(1)根据运输需要制定列车基本计划(包括定期列车、季节列车、预定临时列车),并对未来列车开行需要进行预测。

(2)根据列车计划和未来列车实际,制定与之相适应的乘务员和车辆运用计划。

(3)根据运输的季节性波动和施工作业等需要,对原计划进行追加、修改和调整,制定每日的运行实施计划。

(4)对运行实施计划进行整理、分类,向有关处所传达。

2.列车运行管理

列车运行管理是行车指挥自动化的基本任务,根据系统获得的实时信息,完成对列车运行的监督、控制和运行调整等任务,并将实时信息向有关部门传达,主要包括:

(1)列车运行调整。包括掌握列车运行状态,检出运行紊乱的列车和进行紧急调整:进行列车运行模拟,编制预测运行图;制定必要且适度的调整(包括车底运用的变更)方案,为调度员作决策支持,然后向有关处所发布命令。

(2)进路控制。根据运行实施计划和运行指令,自动设定列车进路。

(3)传达列车信息。向有关处所(旅客向导系统等)传达列车及其运行状态信息。

3.进行统计分析

对计划及运行实绩数据进行搜集、统计和分析,并完成对基本计划及其他计划的反馈。

二、构造行车指挥自动化系统的基本思路

行车指挥自动化系统以铁路现代化设备为基础,以计算机为辅助工具,系统开发过程中一般采用如下思路:

(1)取消分散安装在线路两侧的信号设备,将列车运行指挥控制集中于地面的调度中心。

(2)在调度中心控制范围内,由车载计算机辅助司机操纵列车运行。

(3)调度中心计算机自动跟踪其控制范围内的列车运行并向列车传递运行计划与调度命令。调度员监督计算机的工作并给予必要的辅助调整。

(4)利用有线与无线的数据传输网络为调度中心与列车之间进行双向信息传递。

(5)调度中心计算机在调整列车运行过程中,向车站各分机、分区、分时地下达列车运行计划。

(6)各车站的控制分机根据中心计算机的运行计划,直接控制现场的有关联锁设备与进路。

三、行车指挥自动化系统的实例

目前国外已经成功地开发了一些行车指挥自动化系统,如日本新干线的COMTRAC(COM —puter aided TRAffic Control system)行车调度指挥系统,德国法兰克福的计算机辅助列车监督系统等。这些系统都是根据本国铁路实际情况开发的,实践证明是较为成功的系统。由于各国的行车组织模式各不相同,其开发的系统一般不能直接引入到我国,但其开发思想、关键技术仍对我国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1.COMTRAC的构成

日本新干线的COMTRAC行车调度指挥系统是1972年冈山站营业时开始投入使用的。之后,随着博多站开始营业(1975年),东北、上越新干线开始营业(1982年),系统的内容不断扩充,功能日益强大,为日本的新干线列车的运行组织作出了重要贡献,是目前为止比较成功的行车指挥自动化系统。该系统的主要构成如图6—1—1所示。

2.COMTRAC的主要功能

COMTRAC的主要功能分类和基本内容如表6—1—1所示。

3.COMTRAC的最新发展

随着新干线上列车种类的增加、列车运行密度的增大、列车运行速度的提高及原有计算机能力的限制和COMTRAC中一些针对单一线路的各种机能,COMTRAC开始表现出不适应新干线发展的需要的情况,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不能适应将要运营的秋田新干线、北陆新干线发展需要。

(2)不能适应速度提高、列车追踪间隔时间缩短等新形式的需要。

(3)不能充分发挥新型车辆的使用、运输设备的改善及新车站开始营业带来的效应。

(4)原有计算机能力有限,限制数据的有效利用。

(5)运输计划、数据的输入、系统之间的数据交换等效率较低。

为了消除这些不利影响,日本对COMTRAC进行重大的更新、改造,开发了新的行车指挥自动化系统——COSMOS(COmputerized,Safety,Maintenance and Operation Systems of Shinkansen)系统,并于1995年11月10日开始使用。新系统采用新的技术和设

备,解决了上述问题,在保持COMTRtAC的全部功能的基础上,系统性能有了新的发展。新的COSMOS系统主要由运输计划子系统、运行管理子系统、安全保障子系统、设备管理子系统、电力控制子系统、信息集中管理子系统、车辆管理子系统和车辆基地作业计划子系统等8个子系构成。

四、行车指挥自动化的关键问题

在实现行车指挥自动化系统的各种功能时,列车跟踪和进路控制、列车运行调整及

列车运行图的计算机编制是行车指挥自动化系统的技术关键和核心所在。

随着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和自动控制的不断发展,不同于传统的列车运行控制理

论的移动自动闭塞理论和实践也得到了发展,移动自动闭塞的实现将为铁路行车指挥自

动化提供更为有利的条件,为此,本章将对此作简要的介绍。

第二节计算机编制列车运行图

一、概述

1.列车运行图的定义与列车运行图的作用

列车运行图是运用坐标原理表示列车运行的一种图解方式,是以表示列车在铁路区间运行及在车站到发或通过时刻的综合性技术文件,它规定了各次列车占用区间的程序,列车在

外国高铁调度指挥模式

国外调度指挥模式的研究 姓名:徐茂源 学号: 20111864 专业:交通运输 班级: 11级交运2班 学院:交通运输与物流学院 2014年12月

摘要 自2008年8月1日,中国第一条高速铁路京津城际列车开通运营,拉开了中国高速铁路建设和运营的序幕,经过短短6年发展,中国高铁总里程已接近1万公里,拥有世界上最大规模的高铁体系,已逐步发展成为世界上高速铁路发展最快、系统技术最全、集成能力最强、运营里程最长、运营速度最高、在建规模最大的国家。 我国高速铁路虽然发展很快,但全面运营时间不长,在运营及调度指挥的经验上与日本及欧洲国家还是存在一定差距。本文具体的介绍了日本新干线的调度指挥模式及COSMOS调度指挥系统,法国TGV、德国的ICE的调度指挥模式及调度运营系统,分析每种调度指挥系统的特点及框架,根据这些高铁发达国家的运营经验,反思我国高铁在运营商所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 日本新干线分线路管理、COSMOS调度系统、法国TGV三级管理、德国ICE 背景 自1964年世界第一条高速铁路——日本新干线建成通车,高速铁路的发展就成为了世界关注的热点。高速铁路以其准时、舒适、节能、安全、快速、污染少等多方面显著优势博得社会大众广泛支持和欢迎,引领了当今世界铁路发展的新繁荣。自此,世界范围内的高铁运输技术不断进度,高速铁路网不断发展,许多国家把高铁的建设作为发展交通运输的重要国策。 欧洲一些土地资源较为稀缺的发达国家,如法国、德国、意大利、西班牙、比利时、荷兰、瑞典、英国等,都致力于大规模修建本国或跨国界高速铁路,逐步形成覆盖欧洲的高速铁路网络。欧洲高速铁路网欧盟的发展为基础,以法国和德国为中心,开始紧锣密鼓地建设。自1981年法国开辟了欧洲第一条高速铁路客运专线——巴黎-里昂TGV东南线后,到2005年底法国国内已经形成运营线路总里程达到4500公里的4条高速走廊,最高时速达320km/h,意大利的ETR系

高速铁路概论习题及答案精选.

一、单选题 1、世界上第一条高速铁路是………………………………………………………(C ) A TGV东南线 B TGV大西洋线 C 东海道新干线 D 山阳新干线 2、我国第一条准高速铁路在哪两个城市间改建…………………………………(A ) A 广州和深圳 B 广州和珠海 C 武汉和长沙 D 北京和上海 3、迄今为止铁路上速度最高运营时速为…………………………………(B ) A 200km/h B 300 km/h C 350 km/h D 400 km/h 4、我国普通铁路的一般干线,竖曲线半径为………………………………(C ) A 8000米 B 9000米 C 10000米 D 12000米 5、高速铁路线路所用的钢轨类型为………………………………………………(A ) A 60千克/米 B 50千克/米 C 43千克/米 D 55千克/米 6、在当今世界上时速为多少时称为准高速( B ) A 100 –200 km/h B 120-160 km/h C 200-400 km/h D 160-400 km/h 7、我国第一台交-直-交流电传动电力机车是…………………………………( D ) A 6Y1型 B 韶山3型 C 东方红3型 D AC4000型 8、下列制动方式中属于非粘着制动的是……………………………………( D ) A 盘形制动 B 油压制动 C 电阻制动 D 磁轨制动 9、利用了轨道电缆构成的双向信息传输通道的自动列车速度控制系统是………( A ) A LZ B B A T C C TVM D ICE 10、采用了吸流变压器的的供电方式是…………………………………………( C ) A 直接供电方式 B AT供电方式 C BT供电方式 D CC供电方式 11、从发展趋势看,什么将成为高速客车体主导材料( A ) A 铝合金 B 铜板 C 铝板 D 以上都可 12、人们认为在能源消耗、噪声等方面哪种方式更优越( B ) A 内燃列车 B 磁悬浮 C 气悬浮 D 电力列车 13、一般认为中程磁悬浮运输速度为(B ) A 200公里/小时 B 300公里/小时 C 300公里以上/小时 D 400公里/小时 14、下列高速铁路中采用部分修建新线,部分旧线改造,旅客列车专用的铁路模式是( B ) A 日本新干线模式 B 法国TGV模式 C 德国ICE模式 D 英国APT模式 15、目前世界各国最高运行速度在200km/h以上的高速列车,除了( A )高速列车以外, 其余均采用电力牵引。 A 英国的HST 型 B 瑞典的X2型 C 意大利的ETR500型 D 日本100系列 16、法国TGV高速电动车组和英国HST高速内燃动车组上使用的制动方式是( C ) A 摩擦制动 B 闸瓦制动 C 盘形制动 D 电磁轨道制动 17、下列高速铁路列车自动控制系统的控制方式中采用采用以设备为主,人控为辅的控制方 式的代表国家是( A ) A 日本 B 法国 C 德国 D 美国 18、高速铁路引入既有枢纽的方式,按其引入线的平,纵断面不同,有三种引入方式,下面 哪一种不是这三种引入方式的( D )

浅谈我国铁路行车调度指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郝洋

浅谈我国铁路行车调度指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郝洋 发表时间:2019-04-25T10:49:20.187Z 来源:《基层建设》2019年第4期作者:郝洋 [导读] 摘要:铁路作为国家重要的基础设施,在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中发挥着骨干作用,具有运输能力大、节约资源、有利环保等优点。 天津南环铁路有限公司运输分公司天津 300381 摘要:铁路作为国家重要的基础设施,在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中发挥着骨干作用,具有运输能力大、节约资源、有利环保等优点。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化以及经济产业结构的调整,我国总体经济水平不断提升,人民生活质量也随之提高,无论是在客运还是货运方面,对铁路运输都呈现出了更高的需求。铁路行车调度指挥工作作为铁路运输生产中至关重要的一环,直接关系到铁路客运和货运服务质量的好坏。因此,研究铁路行车调度指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铁路行车;调度指挥;运输生产 1铁路行车调度的基本内涵 铁路运输与公路运输相比,运行的列车数量相对有限,机动灵活性较低,因此为了实现铁路运输生产的高质高效,保障铁路行车安全,既需要对既有铁路运输需求进行市场调研和分析,又需要通过行车调度指挥掌握车流情况,处理运输过程中的突发状况,消除影响运输生产的安全隐患,进而更好地提升铁路运输质量。铁路运输调度工作实行分级管理,集中统一指挥,构建成为三级调度指挥机构,从上到下分别为总公司调度、铁路局调度以及技术站调度,其中以铁路局行车调度为核心的行车调度指挥工作是对列车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双重调度,直接关系到铁路运输生产质量的好坏。铁路运输行车调度系统的产生是铁路运输发展的必然,在19世纪末期铁路运输刚刚进入市场时,由于运输需求有限,铁路线路较少,对行车调度的概念还相对模糊。截至第二次工业革命末期,随着铁路运输的价值被不断挖掘,西方主要国家纷纷开始大力发展铁路运输,在20世纪30年代,美国最早提出了一种调度集中系统,集中收集铁路系统上正在运行的列车信息并通过信号机等简易电子设备对铁路运输进行管理,这就是现代铁路调度系统的雏形。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铁路运输和公路运输已经彻底成为了交通运输体系中的中流砥柱,而电子技术的发展也使信息化技术开始逐渐渗透到行车调度系统管理中。进入21世纪后,由于西方国家重点发展航空运输,其铁路运输的发展一度陷入停滞,我国则在这一时期通过长期的技术积累完成了弯道超车,成为世界上铁路系统最发达的国家之一,而计算机管理技术的日益成熟以及其与铁路运输的不断融合也为行车调度指挥工作的发展和完善提供了新的渠道和方向。 2铁路行车调度指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2.1业务技能方面 当前我国铁路运输行业蓬勃发展,行车设备设施变革日新月异,各种新技术、新方法在铁路行车调度指挥工作中的应用突飞猛进。调度员作为铁路行车调度指挥工作的核心,对行车设备设施的了解、作业技术方法的掌握直接关系到铁路行车调度指挥工作的顺利进行。然而由于调度员工作实行倒班制,工作强度较高,工作压力较大,致使调度员在了解行车设备设施、掌握作业技术方法等基本业务素养的培养上分配精力较少,加之调度员个人的学习能力、适应能力互不相同,导致部分调度员的业务技能水平滞后于行车设备设施的变革和技术方法的创新,进而对铁路行车调度指挥工作造成了消极影响。 2.2生产组织方面 调度员主要通过编制下达阶段计划来指挥行车,组织生产。实际工作当中,受车流调整、重车积压、交口任务等因素影响,调度员需要非常灵活地编制阶段计划。如果发生铁路运输事故等突发状况,或者在“天窗”日施工、维修项目较多,就会造成行车调度台工作量激增,调度员异常忙碌,致使阶段计划编制不准确以及下达不及时,进而导致重车不能及时到站对卸,交口任务无法完成,计划兑现率降低,甚至直接干扰到后续的生产组织,使得阶段计划编制不准确以及下达不及时的影响不断扩大。 2.3安全意识方面 安全意识直接关系到调度员应急指挥的水平,而应急指挥则是行车调度指挥工作的关键环节,对保障行车安全具有重要意义。部分调度员由于从事行车调度指挥工作时间较长,安全意识单薄,思想麻痹松懈,责任心不强,在遇到事关行车安全的紧急情况时,重视程度不高,应急处置不够果断及时,对现场状况了解不够充分,造成调度命令发布不当,事故信息错报漏报,事故处理盲目指挥,事故后果持续扩大,甚至发展成更高程度的行车事故,使运输生产受到严重影响。 3应对问题的对策与建议 3.1提升调度员的基本业务素养 业务技能的掌握是调度员完成行车调度指挥工作的前提和根本,针对部分调度员的业务技能水平滞后于行车设备设施变革和技术方法创新的情况,可以通过倒班、替班等方式为调度员创造充裕时间,组织调度员深入现场了解学习行车设备设施状况,建立学习笔记,并在现场学习结束后组织召开学习交流会,就各自遇到的问题进行分析探讨,做到举一反三,互补互助,使调度队伍整体业务素养得到提高;就作业中出现的新技术、新方法开展多种形式的专题培训,并定期进行有针对性的考核,给予成绩突出者相应的奖励,让其分享自身的学习方法和经验,进而充分调动调度员的学习积极性,使培训的效果更加显著。 3.2加强对运输生产组织的增援及考核 遇到事关行车安全的紧急情况,值班主任必须亲自上台进行盯控、指导和协调,并对调度命令的填写下达和应急指挥的过程进行严格把关,在将紧急情况对调度员组织运输生产的影响降到最低的同时,确保行车安全;遇有大型施工及集中修施工,应由施工办公室派专人到行车调度台帮台,减轻行车台的工作量,同时实现对施工组织及调度命令编写下达的双重把控,进而确保施工及行车安全;强化日常对阶段计划的抽查及考核,对调度员计划兑现率实行定标制度,未能达标要在交班会上分析原因,从而整理归纳出提高计划兑现率的方法,进而保证铁路运输生产的顺利进行。 3.3完善调度安全管理制度,提高安全责任意识 保证铁路运输生产有序进行的前提就是铁路行车调度指挥工作的规范化和合理化,这首先就需要完善调度安全管理制度,调度安全管理制度的完善对调度员安全责任意识的提高具有积极促进作用,而调度员安全责任意识的提高也是对完善调度安全管理制度的一种保障,二者相辅相成。可以通过定期培训的方式向调度员普及安全管理制度,提高其应急指挥能力,组织开展应急指挥和事故救援模拟演练,进而保证在真正遇到紧急情况时,能够及时准确地对事故进行处理,将事故造成的影响降至最低;同时应以行车调度台为核心,建立健全安

行车组织第三次作业

第三次离线作业 1、什么就是铁路运输调度?并简述铁路运输调度得作用。 答:铁路运输调度就是对铁路日常运输生产得组织与指挥,由铁路运输部门设立调度机构统一实施。列车运行指挥就是保证列车按列车运行图正点运行所进行得运输调度工作。列车运行指挥实行列车调度员单一指挥制,即一切有关列车运行得命令与指示,只能由值班列车调度员发布;有关行车人员必须执行列车调度员命令,服从调度员指挥。每一列车调度员指挥得区段称为调度区段,它得长度就是根据区段得行车量、货运量与设备情况确定。通常一个调度区段包括一个机车牵引区段。但在行车量小得方向或设有行车指挥自动化设备得方向,一个调度区段可以包括几个牵引区段;反之,一个牵引区段也可能分为几个调度区段。列车调度员利用调度电话、列车无线调度电话等从她指挥得调度区段不断地收取列车运行信息,并根据列车运行得实际情况,采取相应得运行调整措施,以保证实现列车运行图。列车调度员可采取得调整措施有:加速列车运行,改变会让地点、会车方式,组织反方向行车,组织列车合并运行,开行续行列车等。调整措施得命令通过列车运行调整计划向车站发布,并通过填画实绩运行图监督实施。作用:月度货物运输生产计划所规定得运输生产任务及有关技术指标就是按每月得日平均数制定得,而运输生产过程由于受各种因素得影响,每日得运输状态均不相同,经常偏离规定标准。为使运输生产控制在正常状态,必须经常分析运输生产指标完成情况,进行车流分布预测,并且根据具体得运输工作条件,调整车辆分布及列车运行,并通过制定日、班计划

贯彻运输调整措施,以预防或消除运输生产过程可能或已经发生得困难,保证车流正常分布,经济合理地使用运输设备,完成或超额完成运输生产计划。调度系统就就是为完成这一任务而设置得日常指挥机构。铁路运输就是一个复杂得大系统,这一庞大得系统具有线长、点多、工种多、分工细、连续性强得特点。为使各环节协调配合,铁路运输生产必须实行集中统一指挥得管理原则。凡与运输有关部门、各工种都必须在运输调度得统一指挥下,进行日常生产活动。 2、铁路运输调度指挥工作得核心部门就是调度指挥中心,在该核心部门中,一般设有列车调度员, 计划调度员,机车调度员,客运调度员, 货运调度员等五种主要工种。 3、按照调整得对象分,车流调整分为车,调,整三种方法。 4、重车调整、空车调整措施有哪些?以及分别就是在什么情况下采用?(请仔细说明) 答:重车调整:重车调整就是车流调整工作得重点。这就是因为在运用车中重车占很大比重,重车得流向与数量,即重车流得结构,决定着各区段得行车量,决定着空车流得结构,决定着车站得卸车任务。因此,重车调整就是整个车流调整工作得基础。重车调整措施有方向别装车调整,限制装车与停止装车,密集装车,以及变更车流运行径路等。在日常运输工作中,应根据车流预测资料,运用车分布情况,各方向、各区段得列车运行情况,主要技术站、枢纽、卸车地区得作业情况,卸车站得卸车能力与搬运能力等等因素,来确定调整措施。

高速铁路概论习题及答案 (2)

一、单选题 1、世界上第一条高速铁路就是………………………………………………………( C ) A TGV东南线 B TGV大西洋线 C 东海道新干线 D 山阳新干线 2、我国第一条准高速铁路在哪两个城市间改建…………………………………( A ) A 广州与深圳 B 广州与珠海 C 武汉与长沙 D 北京与上海 3、迄今为止铁路上速度最高运营时速为…………………………………( B ) A 200km/h B 300 km/h C 350 km/h D 400 km/h 4、我国普通铁路的一般干线,竖曲线半径为………………………………( C ) A 8000米 B 9000米 C 10000米 D 12000米 5、高速铁路线路所用的钢轨类型为………………………………………………( A ) A 60千克/米 B 50千克/米 C 43千克/米 D 55千克/米 6、在当今世界上时速为多少时称为准高速( B ) A 100 –200 km/h B 120-160 km/h C 200-400 km/h D 160-400 km/h 7、我国第一台交-直-交流电传动电力机车就是…………………………………( D ) A 6Y1型 B 韶山3型 C 东方红3型 D AC4000型 8、下列制动方式中属于非粘着制动的就是……………………………………( D ) A 盘形制动 B 油压制动 C 电阻制动 D 磁轨制动 9、利用了轨道电缆构成的双向信息传输通道的自动列车速度控制系统就是………( A ) A LZ B B A T C C TVM D ICE 10、采用了吸流变压器的的供电方式就是…………………………………………( C ) A 直接供电方式 B AT供电方式 C BT供电方式 D CC供电方式 11、从发展趋势瞧,什么将成为高速客车体主导材料( A ) A 铝合金 B 铜板 C 铝板 D 以上都可 12、人们认为在能源消耗、噪声等方面哪种方式更优越( B ) A 内燃列车 B 磁悬浮 C 气悬浮 D 电力列车 13、一般认为中程磁悬浮运输速度为( B ) A 200公里/小时 B 300公里/小时 C 300公里以上/小时 D 400公里/小时 14、下列高速铁路中采用部分修建新线,部分旧线改造,旅客列车专用的铁路模式就是( B ) A 日本新干线模式 B 法国TGV模式 C 德国ICE模式 D 英国APT模式 15、目前世界各国最高运行速度在200km/h以上的高速列车,除了( A )高速列车以外,其 余均采用电力牵引。 A 英国的HST 型 B 瑞典的X2型 C 意大利的ETR500型 D 日本100系列 16、法国TGV高速电动车组与英国HST高速内燃动车组上使用的制动方式就是( C ) A 摩擦制动 B 闸瓦制动 C 盘形制动 D 电磁轨道制动 17、下列高速铁路列车自动控制系统的控制方式中采用采用以设备为主,人控为辅的控制方 式的代表国家就是( A ) A 日本 B 法国 C 德国 D 美国 18、高速铁路引入既有枢纽的方式,按其引入线的平,纵断面不同,有三种引入方式,下面哪一种

高速铁路调度指挥安全思考

高速铁路调度指挥安全 思考 集团企业公司编码:(LL3698-KKI1269-TM2483-LUI12689-ITT289-

高速铁路调度指挥安全思考摘要:随着我国高速铁路的建设,高速铁路高速度、高密度、高技术、 高要求,以及新技术、新设备的不断运用等对调度指挥提出了新的严峻 挑战。在分析高速铁路调度指挥特点的基础上,针对目前调度集中指挥 存在的问题,提出强化调度基础管理,完善高速铁路调度指挥规章制 度,严格施工日计划管理,完善非正常行车组织预案,弱化调度命令、 强化调度指挥,优化设备控制、减少人工干预等,健全高速铁路调度指 挥安全保障体系的建议。 前言 运输调度是铁路日常运输组织的指挥中枢,承担着确保运输安全、组织 客货运输、保证重点物资运输的重要职责,是实现铁路运输安全生产的 关键。随着客运专线(高速铁路)的相继开通,高速铁路高速度、高密 度、高技术、高要求等特点对调度指挥提出了新的严峻挑战。 随着国民经济快速持续的发展,安全问题已经成为各企业部门的首要问题,如何防止事故的发生是安全生产运营的重中之重。在铁路系统中,我们一直都在坚持不懈地完善各种安全措施以防止各种事故的发生,但是铁路运营仍然是个事故多发的环节。

高速铁路的建设和运营不仅需要高性能、高质量的基础设施与移动设备,还需要一个与之相适应的现代化铁路调度指挥体系,以实现对运输过程的高效组织、对运力资源的合理运用,及时处理各类突发事件,从而确保高速铁路及整个铁路网络的运输安全、正常秩序和高效节能,充分满足市场对铁路运输的需求。 1.高速铁路运输特点及对调度指挥的需求 中国国土面积辽阔,高速铁路网将覆盖众多大中城市,北京、上海、郑州、武汉、广州、西安、成都、沈阳等中心城市与邻近大中城市将形成1-2小时交通圈,与周边城市形成0.5-1小时h交通圈。此外,与欧洲的网运分离模式和日本的区域独立模式不同,中国高速铁路将形成全国统一的网络,并实现对高速与普速铁路、客运与货运的协调统一运输。这些特 点给中国高速铁路的运输组织和调度指挥带来了特殊的要求。 1.1安全的需求 高速列车运行速度高、密度大,一旦发生事故,其结果将会是灾难性的,因此必须保证高速铁路运行的绝对安全。这就要求调度指挥体系能够实时掌握列车运行及各种行车设备状况,及时接收各类危及行车安全

高速铁路概论复习资料

高速铁路概论作业答案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世界上第一条高速铁路是………………………………………………………(C ) A TGV东南线 B TGV大西洋线 C 东海道新干线 D 山阳新干线 2、我国第一条准高速铁路在哪两个城市间改建…………………………………(A ) A 广州和深圳 B 广州和珠海 C 武汉和长沙 D 北京和上海 3、迄今为止铁路上速度最高运营时速为…………………………………(B ) A 200km/h B 300 km/h C 350 km/h D 400 km/h 4、我国普通铁路的一般干线,竖曲线半径为………………………………(C ) A 8000米 B 9000米 C 10000米 D 12000米 5、高速铁路线路所用的钢轨类型为………………………………………………(A ) A 60千克/米 B 50千克/米 C 43千克/米 D 55千克/米 6、在当今世界上时速为多少时称为准高速( B ) A 100 –200 km/h 常速 B 120-160 km/h 中速或准高速 C 200-400 km/h 高速 D 160-200 km/h 快速 7、我国第一台交-直-交流电传动电力机车是…………………………………( D ) A 6Y1型 B 韶山3型 C 东方红3型 D AC4000型 8、下列制动方式中属于非粘着制动的是……………………………………( D ) A 盘形制动 B 油压制动 C 电阻制动 D 磁轨制动 9、利用了轨道电缆构成的双向信息传输通道的自动列车速度控制系统是………( A ) A LZ B B A T C C TVM D ICE 10、采用了吸流变压器的的供电方式是…………………………………………( C ) A 直接供电方式 B A T供电方式 C BT供电方式 D CC供电方式 11、从发展趋势看,什么将成为高速客车体主导材料( A ) A 铝合金 B 铜板 C 铝板 D 以上都可 12、人们认为在能源消耗、噪声等方面哪种方式更优越( B ) A 内燃列车 B 磁悬浮 C 气悬浮 D 电力列车 13、一般认为中程磁悬浮运输速度为(B ) A 200公里/小时 B 300公里/小时 C 300公里以上/小时 D 400公里/小时 14、下列高速铁路中采用部分修建新线,部分旧线改造,旅客列车专用的铁路模式是(B ) A 日本新干线模式 B 法国TGV模式 C 德国ICE模式 D 英国APT模式 15、目前世界各国最高运行速度在200km/h以上的高速列车,除了(A )高速列车以外,其余均采用电力牵引。 A 英国的HST 型 B 瑞典的X2型 C 意大利的ETR500型 D 日本100系列 16、法国TGV高速电动车组和英国HST高速内燃动车组上使用的制动方式是( C ) A 摩擦制动 B 闸瓦制动 C 盘形制动 D 电磁轨道制动 17、下列高速铁路列车自动控制系统的控制方式中采用以设备为主,人控为辅的控制方式的代表国家是( A ) A 日本 B 法国

铁路行车调度安全指挥的基础工作(加强调度计划)

铁路行车调度安全指挥的基础工作 (加强调度计划) 调度基础工作主要是指调度指挥的工作制度、工作程序以及基本指挥技术。努力加强调度基础工作是实现安全指挥的可靠保证。行车调度的安全指挥,必须从基础工作抓起。从基础建设上消除威胁行车安全的隐患,为提高调度指挥水平,为调度指挥和行车工作的安全创造良好条件,奠定坚实的基础。 行车工作是多部门、多工种的协同作业,涉及面广,包含因素多,而且又时刻处在运动和发展之中,情况复杂,变化多。每一个阶段工作都不是前一阶段工作的简单重复,而是各具有不同的复杂的特点。为了把许多部门的行车工作统一地科学地组织起来,把诸多因素尽可能纳入人的能动控制之中;为加强工作的预见性和协调性,就必须加强铁路运输生产经营计划工作。铁路运输工作生产经营计划包括长远计划、年度计划(年度旅客、货物运输计划,列车运行图,列车编组计划等)、月度计划(月度货物运输计划、技术计划、运输方案)、日常计划(旬计划、日班计划)等。严格按运输工作计划组织行车是防止发生工作漏洞、保证行车安全的重要条件。行车调度是行车工作的指挥者,是运输工作整体的

重要组成部分。行车调度必须严格遵循整体运输工作计划的规定,把本部门工作纳入整体计划范围,加强调度计划工作。在计划的统一协调下,组织行车各部门、各工种进行配合密切、r紧凑均衡的有秩序的工作,保证行车工作安全,共同 实现计划规定的目标和任务。 一、严格按列车运行图行车、按编组计划编车、按运输方案组织运输 列车运行图是铁路行车组织的基础,是组织行车有关各部门工作的综合计划;列车编组计划是全路的车流组织计划,它统一安排全路各站编解作业任务和编组货物列车的方法;运输方案是根据月度货物运输计划、技术计划、列车运行图、列车编组计划,全面组织一个月中的运输工作,保证完成月度运输工作任务的综合部署。正确地执行列车运行图、列车编组计划和运输方案,对于统一协调行车各有关部门的工作,科学组织货流和车流,经济合理地使用机车、车辆和运输设备,组织均衡生产,挖掘运输潜力,提高运输能力和效率,保证良好的运输秩序,保证行车安全和文明生产,完成和超额完成铁路运输任务有着重要的意义。行车调度指挥工作中许多不安全因素都是在违反这些原则的情况下产生的。如:客运列车由正线变更为到发线接车、相对方向不能同时接车、变更信号等,大多是在运行秩序混乱的情况下发生的,很容

列车运行控制系统

列车运行控制系统 铁路通信信号系统是铁路运输的基础设施,是实现铁路统一指挥调度,保证列车运行安全、提高运输效率和质量的关键技术设备,也是铁路信息化技术的重要技术领域。 现代信息类技术的迅速发展。对铁路信号、通信产品和服务产生了重要影响。铁路通信和信号技术,以及现代铁路信息化系统之间的关系和作用变得密不可分。车站、区间和列车控制的一体化,铁路通信信号技术的相互融合,以及行车调度指挥自动化等技术,冲破了功能单一、控制分散、通信信号相对独立的传统技术理念,推动了铁路通信信号技术向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和一体化的方向发展。 在列车运行控制技术方面,计算机、通信、控制技术与信号技术集成为一个自动化水平很高的列车运行自动控制系统(简称列控系统)。列控系统不仅在行车安全方面提供了根本保障,而且在行车自动化控制、运营效率的提高及管理自动化等方面,提供了完善的功能,并向着运输综合自动化的方向发展。列控系统技术是现代化铁路的重要标志之一。 随着列车速度的提高,列车的运行安全除了以进路保证外,还必须以专用的安全设备,监督、强迫列车(司机)执行。这些安全设备从初级的列车自动停车装置、自动告警装置、列车速度自动监督系统(或列车速度自动检查装置)发展到列车速度自动控制系统。 列车自动控制系统(A TC)—般指系统设备(包括地面设备和车载设备),同时也是一种闭塞方式,主要包括: 1.以调度集中系统CTC为核心,综合集成为调度指挥控制中心。 2.以车站计算机联锁系统为核心,综合集成为车站控制中心。 3.以列车速度防护与控制为核心,综合集成为列车(车载)运行控制系统。 4、以移动通信(例如GSM-R)平台,构建通信信号一体化的总成系统(例如CTCS)。 列车自动控制系统(A TC)的主要功能有四项: ·检查列车在线路上的位置(列车检测)。 ·形成速度信号(调整列车间隔)。 ·向列车发送速度信号或目标距离信号(信号传输)。 ·按速度或目标距离信号控制列车制动(制动控制)。 上述一至三项功能由地面没备完成,第四项功能由车载设备完成。 本章主要内容为200km/h动车组司机驾驶所需要的列控ATP技术和GSM-R系统中的无线列调功能。 第一节列控ATP系统技术原理 一.列控ATP系统的组成与功能 列控ATP是列车超速防护和机车信号系统的一体化系统,列控ATP系统主要由车载设备及地面设备两大部分组成,地面设备与车载设备一起才能完成列车运行控制的功能。 图7.1.1是列车运行控制系统地面设备原理框图。

城市轨道交通列车自动控制系统简介-精选文档

城市轨道交通列车自动控制系统简介 、前言 随着城市现代化的发展,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已成为解决现代城市交通拥挤的有效手段,其最大特点是运营密度大、列车行车间隔时间短、安全正点。城市轨道交通列车自动控制系统是保证列车运行安全,实现行车指挥和列车运行现代化,提高运输效率的关键系统设备。 二、列车自动控制系统的组成 列车自动控制(ATC系统由列车自动防护系统(ATP、列车自动驾驶系统(ATO和列车自动监控系统(ATS三个子系统组成。 一列车自动防护( ATP-Automatic Train Protection 系统 列车自动控制系统中的ATP的子系统通过列车检测、列车间 隔控制和联锁(联锁设备可以是独立的,有的生产厂商的系统也可以包含在ATP系统中)控制等实现对列车相撞、超速和其他危险行为的防护。 二列车自动驾驶系统 ( AT0?CAutomatic Train Operation 列车自动驾驶子系统(ATO与ATP系统相互配合,负责车 站之间的列车自动运行和自动停车,实现列车的自动牵引、制动 等功能。ATP轨旁设备负责列车间隔控制和报文生成;通过轨道

电路或者无线通信向列车传输速度控制信息。ATP与ATO车载系 统负责列车的安全运营、列车自动驾驶,且给信号系统和司机提供接口。 三)自动监控(ATS-Automatic Train Super -vision )系统 列车自动监控子系统负责监督列车、自动调整列车运行以保证时刻表的准确,提供调整服务的数据以尽可能减小列车未正点运行造成的不便。自动或由人工控制进路,进行行车调度指挥, 并向行车调度员和外部系统提供信息。ATS功能主要由位于OCC 控制中心)内的设备实现。 三、列车自动控制系统原理 一)列车自动防护(ATP) ATP是整个ATC系统的基础。列车自动防护系统(ATP亦 称列车超速防护系统,其功能为列车超过规定的运行速度时即自动制动,当车载设备接收地面限速信息,经信息处理后与实际速度比较,当列车实际速度超过限速后,由制动装置控制列车制动系统制动。 ATP通过轨道电路或者无线GPS系统检测列车实际运行位 置,自动确定列车最大安全运行速度,连续不间断地实行速度监督,实现超速防护,自动监测列车运行间隔,以保证实现规定地行车间隔。防止列车超速和越过禁止信号机等功能。 按工作原理不同,ATP子系统可分为“车上实时计算允许速

铁路行车安全知识问答(调度指挥)1

铁路行车安全知识问答(调度指挥) 1.列车调度员发布调度命令应遵守哪些规定? 列车调度员发布调度命令应遵守下列规定: (1)指挥列车运行的命令和口头指示,只能由列车调度员发布。 (2)在发布命令之前,应详细了解现场情况,并听取有关人员的意见。 (3)调度命令应先拟后发,命令内容、受令单位,必须正确、完整、清晰,发布时要复诵核对。 (4)分局列车调度员发布行车命令,要一事一令,不得填写其他内容。遇有不正确的文字不准涂改,应圈掉后重新书写。 (5)调度命令号码应按规定编制,铁路分局的调度命令按日循环,铁道部、铁路局的调度命令按月循环。 (6)调度命令日期的划分,以零时为界。日循环及月循环命令号码的起讫时间,均以18时区分。 (7)对跨局(分局)的列车,接车分局列车调度员可委托发车分局列车调度员发布调度命令。更换机车或变更限速条件时,应由有关分局列车调度员重新发给机车所担当全区段的调度命令,途中乘务人员换班时,应将调度命令交接清楚。 (8)向司机、运转车长发布调度命令时,当乘务人员未 离段(所)前,应发给有关站、段,由机务段、列车段或乘务室负责转达。当乘务人员已出乘时,应由列车始发站或进入关系区间前的停车站交付;如来不及而必须在关系区间的两端站交付时,通过列车应停车交付。 (9)双线反方向行车时,应向两端站确认区间空闲后,方可发布命令。客运列车反方向行车时,经铁路分局调度所主任(副主任)批准后方可发布调度命令。2.列车调度员在行车指挥工作中不准发出哪些有碍安全的指示? (1)对有计划的施工,要按计划给点,未经有关领导同意,不准擅自发令停止或

变更施工计划。 (2)双线反方向行车时,未确认区间空闲不准发布命令。客运列车反方向行车时经铁路分局调度所主任(副主任)准许,不准未经在命令簿上签字就向现场发布。 (3)超限货物车辆的运行,必须严格按《铁路超限货物运输规则》规定的运行条件办理,未纳入班计划和没有挂运通知单的超限货物车辆,不准擅自放行或交接。 (4)当接到关于列车、线路出现危及行车安全的报告时,应及时停车,指示有关人员采取措施,查明情况妥善处理,不准臆测、盲目放行列车。 (5)遇天气不良时,除按上级指示转发通报外,列车调度员当接到因降雾、暴风雨、雪而辨认信号困难的报告后, 以命令及时通知有关站段转告列车乘务员,并加强列车运行的掌握,不准随意变列车接发计划。 (6)列车运行途中,不准变更车次、接车车场、线路。如特殊情况必须变更接车场或线路时,应以命令,预告等方式通知有关人员。 (7)在不足《站细》规定的信号开放时间内,不准指示车站变更接发车进路或信号。 (8)车站在接发列车时,不准指示抢钩作业。 (9)不准发布违章命令和指示。 3.列车调度员如需更改命令内容时应注意什么? 遇特殊情况,确需更改调度命令内容时,必须取消前发命令,重新按规定程序发布调度命令,在修改的命令执行过程中,列车调度员必须高度重视,严密组织和监督执行。 4.列车调度员在发布使用故障按钮命令前应注意哪些事项? 列车调度员在接到车站值班员关于使用故障按钮的请求后,应问明使用原因并

先进的列车运行控制系统

先进的列车运行控制系统 2008年在世界高速铁路大会上,与会代表就高速铁路定义进行讨论,最后提出高速铁路有三个标准:一.新建有专用铁路;二.开行250公里以上的动车组列车;三.必须用先进的列车运行控制系统。 先进的列车运行控制系统与信号,是高速列车安全、高密度运行的基本保证。是集微机控制与数据传输于一体的综合控制与管理系统,是当代铁路适应高速运营、控制与管理而采用的最新综合性高技术。这种运行控制系统与普速的铁路是完全不同的,它是一个计算机(电脑)化的控制系统,这就是高速铁路的最核心技术。 所有列车运行控制系统说通俗点就是机器控制与人控制如何结合。传统普速铁路是以人控为主,机器做辅助的;而高速铁路是反过来,优先以机器控制为主,人是辅助的。高速铁路必须采用先进的列车运行控制系统,我们才能认定说这条线路是高速铁路。 传统普速铁路将列车在区间运行过程中实现自动化的设备统称为区间设备,包括各种闭塞设备及机车信号与自动停车装置,其一般以地面设备为主。 在高速铁路上,由于行车速度较高,如仍用地面的区间设备来调整列车运行,将产生很大困难。首先是地面信号的显示距离和显示数量不能给司机作出一个准确的速度限制,甚至模糊、不确定性极强。另外,固定的闭塞分区将影响区间的行车效率。为此,在高速铁路的列车运行过程中,必须在实现自动化的前提下,采用新的信号区间设备。首先是取消了分散安装在地面上,线路两侧的区间中的传统信号设备,列车运行控制功能全集中于列车上。其次是列车位置由车上设备进行自身检测,而地面设备是根据由车上传送的位置信息实现间隔控制。再次是列车运行安全速度是根据地面设备传递的信息,由车上设备进行自动控制。还有是地面、列车之间的信息传递可采用查询应达器(Transponder),多信息无绝缘轨道电路与无线传输信道来实现。 先进列车控制系统是铁路在技术上的一次突破,它将使铁路和整个国民经济取得巨大的经济效益。从80年代初开始,世界各国研究的先进列车控制系统,现仍处于研究、试验与完善之中。 如美国的先进列车控制系统英文写法为AdvancedTrainControlSystems缩写成叫ATCS,美国的另外一种先进列车控制系统叫ARES。由此推理,欧洲列车控制系统叫ETCS,法国的实时追踪自动化系统叫ASTREE,日本的计算机和无线列车控制系统叫CARA T等等。全是英文名称的缩写而言。 近年来,许多国家为先进列车控制系统研制了多种基础技术设备,如列车自动防护系统、卫星定位系统、车载智能控制系统、列车调度决策支持系统、分散式微机联锁安全系统、列车微机自动监测与诊断系统等。世界上许多国家如美国、加拿大、日本和西欧各国都将在20世纪末到21世纪初,已经开始分层次的实施、逐步推广应用这些新技术。 美国的ARES系统采用全球定位卫星接收器和车载计算机,通过无线通信与地面控制中心连接起来,实现对列车的智能控制。中心计算机根据线路状态信息和机车计算机报告的本身位置和其他列车状态信息等,随时计算出该采取的相对应措施,使列车有秩序地行驶,并能控制列车实现最佳的制动效果。全球定位卫星系统定位精确,误差不超过1米,ARES并利用全球定位卫星来绘制实时地图,使司机能在驾驶室的监视器上清楚地了解列车前方的具体情况,从而解决了夜间和雨雾天气时的观察困难。而ATCS列车控制系统与ARES系统最大区别,在于采用设在地面上的查询应答器,不用全球定位卫星。 当然,ARES和ATCS的功能不限于列车自动驾驶,它们的潜力还很大。计算机还可以在30秒以内,计算出一条铁路线的最佳运行实时计划,以便随时调整列车运行,达到安全效率和节能的最佳综合指标。 除美国研制的ATCS与ARES系统外,其他各国发展高速铁路的国家也都十分重视行车安全与控制系统的开发研究。作为世界高速铁路发展较快的日本、法国和德国,在地面信号设备中,区间设备都采用了符合本国国情的可靠性高、信息量大、抗干扰能力强的微电子化或微机化的不同形式的自动闭塞制式。车站联锁正向微机集中控制方向发展。为了实现高速铁路道岔转换的安全,转辙装置也向大功率多牵引点方向发展,同时开发研究了道岔装置的安全监测系统。在车上,世界各国的高速铁路都积极安装了列车超速防护和列车自动控制系统。 日本在东海道新干线采用了A TC系统,法国TGV高速线采用了TVW300和TVM430系统,德国在ICE高速线上采用了LZB系统。这些系统的共同点是新系统完全改变了传统的信号控制方式,可以连续、实时监督高速列车的运行速度,自动控制列车的制动系统,实现列车超速防护。另外,通过集中运行控制,系统还可以实现列车群体的速度自动调整,使列车均保持在最优运行状态,在确保列车安全的条件下,最大限度的提高运输效率,系统进一步还可以发展为以设备控制全面代替人工操作,实现列车控制全盘自动化。这些系统的不同点主要体现在控制方式、制动模式及信息传输的结构方面。 德国的LZB连续式列车运行控制系统,其运营速度可达270km/h。它是目前世界上唯一采用以轨道电缆为连续式信息传输媒体的列车控制系统,可实现地面与移动列车之间的双向信息传输,同时还可利用轨道电缆交叉环实现列车定位功能,控制方式是以人工控制为主。LZB系统首先将连续式速度模式曲线应用于高速列车的制动控制,打破了过去分段速度控制的传统模式,可以进一步缩短列车运行的时隔时分,因

地铁列车自动驾驶系统分析与设计

文章编号:100021506(2002)0320036204 地铁列车自动驾驶系统分析与设计 黄良骥,唐 涛 (北方交通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北京100044) 摘 要:对地铁列车自动驾驶系统进行分析,并对列车自动驾驶系统的车载设备进行设计. 关键词:列车自动控制系统;列车自动驾驶系统;自动控制 中图分类号:U284.48 文献标识码:B System Analysis and Design of Autom atic T rain Operation on Metro HUA N G L iang-ji ,TA N G Tao (College of Electronics and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Northern Jiaotong University ,Beijing 100044,China ) Abstract :In this paper ,the existing metro Automatic Train Operation (A TO )systems have been analyzed in China and the design of an onboard A TO system is proposed. K ey w ords :Automatic Train Control (A TC );Automatic Train Operation (A TO );Automatic Con 2 trol 对于城市轨道交通系统高效率高密度的要求来说,列车自动控制系统(A TC )是必不可少的.A TC 系统包括:列车超速防护子系统(A TP :Automatic Train Protection )、列车自动驾驶子系统(A TO :Automatic Train Operation )、列车自动监控子系统(A TS :Automatic Train Supervision ). A TS 子系统可以实现对列车运行的监督和控制,辅助行车调度人员对全线列车运行进行管理.A TP 子系统则根据地面传递的信息计算出列车运行的允许安全速度,保证列车间隔,实现超速防护.A TO 子系统根据A TS 提供的信息,在A TP 正常工作的基础上,实现最优驾驶,提高舒适度、降低能耗、减少磨损. 国外已研制了适用于高密度城市轨道交通的列车自动驾驶系统,并在城市轨道交通系统中广泛应用.我国在此项技术上研究较少,20世纪80年代以来,北京地铁、上海地铁、广州地铁均以巨额代价引进了国外的设备,近年来,为缓解市内交通紧张、减少空气污染发挥巨大作用.地铁的发展建设受到国家及各大中城市的普遍重视,许多城市的地铁正在设计建设,为降低地铁投资,迫切需要国内研究具有自主产权的适于城市轨道交通的列车自动驾驶设备. 1 ATO 系统分析 1.1 AT O 工作原理[1,2] A TO 子系统能保证运行时间与定点停车,还能提高运行效率,提高舒适度,减少能耗.但作为A TC 的一个子系统,它的功能是要依靠A TC 各子系统协调工作共同完成的,缺少A TP 与A TS 子系统,A TO 将无法正常工作. 从运行中所起作用来说,A TO 主要实现驾驶列车的功能,能进行车速的正常调整,给旅客传送信息,进行车门的开关作业,但这只是执行操作命令,不能确保安全,这就需要A TP 来进行防护.A TP 起监督功 收稿日期:2001209218作者简介:黄良骥(1978— ),男,广东普宁人,硕士生.em ail :hliangji @https://www.360docs.net/doc/e110785776.html, 第26卷第3期2002年6月 北 方 交 通 大 学 学 报JOURNAL OF NORTHERN J IAO TON G UN IV ERSIT Y Vol.26No.3J un.2002

铁路行车调度员行车指挥安全的风险控制

铁路行车调度员行车指挥安全的风险控制 铁路运输是国家运输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生产资料运输的主要承担对象。铁路运输的安全、高效运行是提升运输管理水平、保障国家各项经济建设顺利开展的基础。铁路行车的安全性是铁路行车管理中的重要工作,铁路调度管理部门必须高度重视行车安全管理工作,保障经济建设事业中各项生产资料的有效运输,以及在旅客运输中保障铁路旅客的生命财产安全。要高度重视铁路调度岗位上调度员的思想管理工作。提高调度员的安全意识和个人素质是保障铁路行车安全的重要依据。 1 行车调度的重要性分析 铁路是我国运输系统中最重要的运输部门,承担着货物资料和人员运输的主要任务,铁路运输具有安全、快捷、经济等运输优势,是经济建设中重要的基础设施和组成部分。行车调度工作关系着铁路运输的安全和高效运输,是铁路行车安全管理工作中最重要的环节。铁路部门的行车调度工作是在特定的铁路行车范围内进行的行车控制和安全管理工作。是保障我国铁路行车与运输安全、提高运输效率、保障各项经济建设事业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不受损失的重要基础。调度员在具体的行车指挥工作中必须严格执行调度管理规范,提高思想认识,提高个人的业务素质,保障铁路行车的有效调度和铁路行车安全。同时,铁路行车人员在行使中要严格遵守调度员的管理工作,配合行车,提高整个铁路系统的行车效率和速度,确保行车安全。因此,铁路行车调度工作是铁路运输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调度工作的有效进行是保障铁路行车安全、高效运行的基础。 2 透视行车调度的安全风险 2.1 安全意识层面 行车调度员自身认识不到安全指挥行车的重要性,因此常常出现班中离岗、工作工程中精神不振、违章操作等行为。对已经出现疲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