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处理技术各项指标

污水处理技术各项指标
污水处理技术各项指标

污水处理厂技术标doc

目录 1、主要施工办法 2、施工进度计划及保证措施 3、施工总平面布置图 4、工程质量的技术组织措施 5、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环境保护的措施 6、劳动力安排计划 7、主要材料、构件用量计划 8、主要施工机械设备使用计划 9、合理化建议对降低工程造价、缩短工期保证质量的实际意义和采用价值

1、主要施工办法 工程概况: 鹤壁市淇滨污水处理中水回用项目附属工程,位于鹤壁市淇滨区污水处理厂院内。 本工程为混凝土构筑物,砼强度等级:垫层C15、其他砼构件为C30,八度抗震设防。基础持力层位于第5层粉质粘土上,地基承载力fk=16 0Kpa。 (一)施工方案 一、施工组织机构 (1)施工组织结构的建立 对此工程严格实行“项目法”施工,同时向业主承诺:公司推选的项目班子一律持证上岗、押证施工,并且该项目经理部仅负责此工程。实行项目经理责任制,项目经理将对质量、工期、安全、成本及文明施工全面负责。各施工管理职能部门在项目经理部的直接指导下做到有计划的组织施工,确保工程质量、工期、安全等方面达到目标要求。 (2)施工组织机构 本工程项目部是公司直属的工程项目部,将严格执行建设部推行的项目法施工,实行项目经理负责制,运用科学的管理手段,确保以一流的质量创造一流的业绩。 项目经理部分为管理层和作业层,项目经理由多年从事项目管理工作,并参加过多个项目的建筑施工,具有丰富的施工管理经验,且具有项目经理资质的人员担任。项目经理全权组织施工生产和各项工作,对

本工程的工期、质量、安全生产、文明施工、成本控制等指标,进行高效率、有计划的组织协调和管理,全面履行公司对业主的签约承诺,并每月向公司汇报,接受公司各业务科室对工程的全面检查和监督。作业层由公司的专业技术工人和劳务处组成。

污水处理中常用的专业术语复习课程

污水处理中常用的专业术语 一、水质指标 1、COD-化学需氧量(chemical oxygen demand ) 在规定条件下,用氧化剂处理水样时,在水祥中溶解性或悬浮性物质消耗的该氧化剂的量。计算时折合为氧的质量浓度。 2、BOD-生物需氧量(biochemical oxygen demand ) 在特定条件下,水中的有机物和无机物进行生物氧化时所消耗溶解氧的质量浓度 3、TN-总氮 有机氮、氨氮、亚硝酸盐氮和硝酸盐的总和。 4、TP-总磷 正磷酸盐、焦磷酸盐、偏磷酸盐、聚合磷酸盐和有机磷酸盐的磷含量之和。 5、SS-总悬浮物 水中总的悬浮物含量。 二、污水处理方法 1、污水处理 污水处理是指用物理、化学或生物方法,或几种方法配合使用以去除废水中的有害物质。 排放到污水处理厂的污水及工业废水可利用各种分离和转化技术进行无害化处理,如下:

生物法 利用微生物的代谢作用,使废水中的有 机污染物氧化降解成无害物质的方法, 又叫生物化学处理法,是处理有机废水 最重要的方法 活性污泥、生物滤池、 生活转盘、氧化塘、厌 气消化等 2、废水的生物处理法: 是基于微生物通过的作用将复杂的有机物转化为简单的物质,把有毒的物质转化为无毒的物质的方法。根据在处理过程中起作用的微生物对氧气的不同要求,生物处理可分为好氧生物处理和厌氧生物处理两种。 3、好氧生物处理: 是在有氧气的情况下借好氧化细茵的作用来进行的。细菌通过自身的生命活动——氧化、还原、合成等过程,把一部分被吸收的有机物氧化成简单的无机物获得生长和活动所需能量,而把另一部分有机物转化为生物所需的营养物质,使自身生长繁殖。 4、厌氧生物处理: 是在无氧气的情况下,借厌氧微生物的作用来进行。厌氧细菌在把有机物降解的同时,需从CO2、NO3-、PO43-等中取得氧元素以维持自身对氧元素的物质需要,因而其降解产物为CH4、H2S、NH3等。 三、污水处理工艺 (一)污水生化(生物)处理法分类

污水处理部分指标监测方法

污水处理部分指标监测方法 1.1化学需氧量(COD) 概述 原理 在强酸性溶液中,一定量重铬酸钾氧化水样中还原物质,过量的重铬酸钾以试亚铁灵作指示剂、用硫酸亚铁铵标准溶液回滴。根据用量算出水样中还原性物质消耗氧的量。 干扰及消除 酸性重铬酸钾氧化性很强,可氧化大部分有机物,加入硫酸银作催化剂时,直链脂肪族化合物可完全被氧化,而芳香族有机物却不易被氧化,吡啶不被氧化,挥发性直链脂肪族化合物、苯等有机物存在于蒸气相,不能与氧化剂液体接触,氧化不明显。氯离子能被重镉酸盐氧化,并且能与硫酸银作用产生沉淀,影响测定结果,故在回流前向水样中加入硫酸汞,使成为络合物以消除干扰。氯离子含量高于2000mg/L的样品应先作定量稀释、使含量降低于2000mg/L以下,再进行测定。 方法的使用范围 用0.25mol/L浓度的重铬酸钾溶液可测定大于50mg/L的COD值。用0.025mol/L 浓度的重铬酸钾溶液可测定大于5--50mg/的COD值,但准确度较差。 仪器 回流装置:带250ml锥形瓶的全玻璃回流装置若干套(根据测定水样的数量而定)。 加热装置:电热板或变阻电炉。 25ml或50ml酸式滴定管。 试剂 重铬酸钾标准溶液(1/6K2CrO7=0.2500mol/L):12.258g重铬酸钾(120℃烘干两小时)溶于1000ml水 试亚铁灵指示液:邻菲罗啉1.485g,硫酸亚铁(FeSO4.7H2O)0.695g溶于100ml 水中 硫酸亚铁铵标准溶液((NH4)2Fe(SO4)2·6H2O=0.1mol/L):39.5g硫酸亚铁铵溶于

水,再加20ml浓硫酸,冷却后移入1000ml容量瓶,用前标定 标定方法:10.00ml重铬酸钾标准溶液加水稀释至110ml,加入30ml浓硫酸,冷却后加3滴试亚铁灵指示液,用硫酸亚铁铵标准溶液滴定,溶液的颜色由黄色经蓝 绿色至黄褐色即为终点。 c<(NH4)2Fe(SO4)2>=0.2500×10.00/V 硫酸-硫酸银溶液:5g硫酸银溶于500ml浓硫酸(或25g硫酸银溶于2500ml 浓硫酸)。 硫酸汞:结晶或粉末。 步骤 取20.00ml混合均匀的水样(或稀释后)置于250ml磨口的回流锥形瓶中,准确加入1.00ml重铬酸钾标准溶液及数粒小玻璃珠或沸石,连接磨口回流冷凝管,从冷凝管上口慢慢地加入30ml硫酸-硫酸银溶液,轻轻摇动锥形瓶使溶液混合均匀,加热汇流2h(自开始沸腾记时)。 废水中氯离子含量超过30mg/L时,应先把0.4g硫酸汞加入回流锥形瓶中,再加20.00ml废水(或稀释后)、摇匀。以下操作同上。 冷却后,用90ml蒸馏水冲洗冷凝管壁,取下锥形瓶。 溶液再度冷却后,加3滴试亚铁灵指示液,用硫酸亚铁铵标准溶液滴定,溶液的颜色由黄色经蓝绿色至黄褐色即为终点。记录硫酸亚铁铵标准溶液的用量。 测定水样的同时,以20.00 ml重蒸馏水,按同样操作步骤作空白实验。记录滴定空白时硫酸亚铁铵标准溶液的用量。 计算 COD=(V0-V1)×c×8×1000/V 注意事项 使用0.4g硫酸汞络合氯离子的最高量可达40mg,如取用20.00 ml水样即最高可络合2000mg/L氯离子浓度的水样,若氯离子浓度较低,亦可少加硫酸汞,使保持硫酸汞:氯离子=10:1(W/W)。若出现少量氯化汞沉淀,并不影响测定。 水样取用体积按表进行调整,可得到满意的结果。

污水处理常用标准

污水处理常用标准 Company number:【0089WT-8898YT-W8CCB-BUUT-202108】

常用标准 目录

一、医疗机构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466—2005 1、传染病和结核病医疗机构污水排放一律执行表1的规定 表1:传染病、结核病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限值(日均值) 注:1)采用含氯消毒剂消毒的工艺控制要求为:消毒接触池的接触时间≥,接触池出口总余氯 mg/l。 2)采用其他消毒剂对总余氯不做要求。

2、县级及县级以上或20张床位及以上的综合医疗机构和其他医疗机构污水排放执行表2的规定。直接或间接排入地表水体和海域的污水执行排放标准,排入终端已建有正常运行城镇二级污水处理厂的下水道的污水,执行预处理标准。 表2:综合医疗机构和其他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限值(日均值) 注:1)采用含氯消毒剂消毒的工艺控制要求为: 排放标准:消毒接触池的接触时间≥1h,接触池出口总余氯3-10 mg/l。 预处理标准:消毒接触池的接触时间≥1h,接触池出口总余氯2-8 mg/l。 2)采用其他消毒剂对总余氯不做要求。 3、县级以下或20张床位以下的综合医疗机构和其他所有医疗机构污水经消毒处理后方可排放。

4、禁止向GB3838Ⅰ、Ⅱ类水域和Ⅲ类水域的饮用水保护区和游泳区,GB3097一、二类海域直接排放医疗机构污水。 其他要求: 1、化粪池应按照最高日排水量设计,停留时间24-36小时,清掏周期180-360天。 2、采用臭氧消毒,污水悬浮物浓度应小于20mg/l,臭氧用量应大于10mg/l,接触时间应大于12min或由试验确定。 二、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 本标准规范了城镇污水处理厂出水、废气排放和污泥处置(控制)的污染物限值。 区民小区和工业企业内独立的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污染物的排放管理,也按本标准执行。 标准分级: 1.一级标准A标准是城镇污水处理厂出水作为回用水的基本要求。当污水处理厂出水引入稀释能力较小的湖泊作为城镇景观用水或者一般回用水用途时,执行一级标准的A标准。 2.城镇污水处理厂出水排入GB3838地表水Ⅲ类功能水域(划定的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和游泳区除外)、GB3097海水二类功能水域和湖、库等封闭或半封闭水域时,执行一级标准的B标准。 3.城镇污水处理厂出水排入GB3838地表水Ⅳ、Ⅴ类功能水域或GB3097海水三、四类功能海域,执行二级标准。

污水处理日常必测项目及测定方法分析

污水处理日常必测项目及测定方法分析 据了解根据污环保部门要求以及污水排放处理标准,一般污水处理中要测定基本的8项指标。包括pH、DO、BOD5、COD、氨氮、总磷、SS、总氮等: 一、pH的测定方法 1、pH试纸 将pH试纸放在表面皿或玻璃片上,将被测溶液用玻璃棒蘸取少量,均匀涂抹在pH试纸上。注意:千万不要用蒸馏水湿润pH试纸,否则pH不准确,酸性溶液pH会增大,碱性溶液pH会减小,所测颜色与ph标准比色卡进行对照,得出结果。 2、玻璃电极法GB6920-86 以玻璃电极为指示电极,饱和甘汞电极为参比电极组成电池。在25℃理想条件下,氢离子活度变化10倍,使电动势偏移59.16mv。许多pH计上有温度补偿装置,以便校正温度差异,用于常规水样监测可准确和再现至0.1pH单位。较精密的仪器可准确到0.01pH。 二、DO的测定方法 1.碘量法(GB7489-87) 在水样中加入硫酸锰和碱性碘化钾,生成氢氧化锰沉淀。此时氢氧化锰性质极不稳定,迅速与水中溶解氧化合生成锰酸锰,加入浓硫酸使已化合的溶解氧(以MnMnO3的形式存在)与溶液中所加入的碘化钾发生反应而析出碘,再以淀粉作指示剂,用硫代硫酸钠滴定释放出的碘,来计算溶解氧的含量。 2.溶氧电极法 当需要测量受污染的地面水和工业废水时必须用修正的碘量法或电流测定法。电流测定法根据分子氧透过薄膜的扩散速率来测定水中溶解氧(DO)的含量。溶氧电极的薄膜只能透过气体,透过气体中的氧气扩散到电解液中,立即在阴极(正极)上发生还原反应,在阳极(负极),如银-氯化银电极上发生氧化反应,产生的电流与氧气的浓度成正比,通过测定此电流就可以得到溶解氧(DO)的浓度。 三、BOD5的测定方法 BOD的测定方法有很多种,包括标准稀释法、生物电极法、无汞压差法、有汞压差法、活性污泥法等。目前应用最广的是传统的标准稀释法和无汞压差法。 无汞压差法:在一个密闭系统中,样品中的微生物消耗氧气同时生成二氧化碳,

污水处理指标知识交流

一.工程能力:处理能力为m3/d的污水处理能力; 二.承包形式:设计、施工总承包形式,不允许分包和转包(交钥匙工程)。 三.工程范围: 1污水处理工程的总体设计; 2污水处理工程的土建设计、施工及材料购置; 3污水处理工程设备及材料的购置、制作、安装; 4污水处理工程建筑、设备及辅助设施的电器、仪表及控制系统的安装调试; 5污水站内工艺管路的购置、制作、安装(范围:从污水处理站边界到厂区外小绥芬河);6污水处理工程设备的运行调试; 7生物污泥的接种、培养、驯化及调试; 8办理当地环保、城建等职能部门开工、承建的一切手续; 9办理污水处理工程所在地环保部门的验收及与此工程有关的竣工手续; 10施工期间与此工程有关的环保费用; 11施工场地的清理、平整,站内道路和绿化。 四.技术要求 5.1进水水量与水质: 5.1.1进水水量:处理能力为350 m3/d的污水处理工程;排水流量18 m3/h; 5.1.2进水水质表: 5.3 设计要求 5.3.1、设计总体要求: (1)各处理单元布局合理,占地面积小,布局紧凑;鼓风机室和污泥脱水间远离休息室和控制室。 (2)所有构筑物设计合理,应设放空阀、溢流口,方便检修;工艺设备、管道、仪表、电气和土建工程的施工、安装质量符合国家现行施工、验收规范的要求; (3)所有的管线和阀门尽可能设在管廊内,减少井下操作,减少不安全因素。 (4)建筑物排风系统、消防系统要合理,符合规范要求。

(5)经脱水后的剩余生物污泥含水率≤85%,并适宜汽车运输; (6)站区景观、绿化实际效果,应与招标人的整个厂区效果协调。 (7)能根据我方的实际生产淡旺季情况及污水排放量的多少进行处理能力的调解,以达到节约能源和运行费用的目的。 5.3.2 处理后排水水质要求: 1)处理后的排水水质指标如下: 5.3.3 工艺技术要求: (1)采用高效厌氧-好氧处理工艺; (2)在进水管处设置阀门,设置超越排放管线; (4)事故池应能贮存4个小时的事故性碱水、酵母液等; (5)沼气现场燃烧; (6)鼓风机变频控制; (7)化验室能达到测定DO、COD、MLSS、挥发酸、PH、BOD、氨氮和总P的设备配置; (8)考虑臭气的处理; (9)经污泥脱水后的污泥通过螺旋输送机送至污泥储罐,每天清运一次,污泥储罐的容积至少满足一天的储存量。 (10)设备选用国内外知名品牌。 二、设计要求: A、标书中应注意: 1、做总体初步设计:根据招标方提供的地理、排水管网条件、土地面积、及污水进出水指标进行总体初步设计,包括整个污水处理场改造的总体布局,整个污水处理场改造工艺流程图,工程总体投资概况,设备及建筑物一览表,施工工期安排,运行人员配备等。 2、要求出水指标达到或优于啤酒企业排放标准(GB19821-2005),如果进水指标超标,要在设计上有足够的工艺措施保证其处理达标。

污水处理各种原理和技术总结

污水处理各种原理与技术总结 1、什么是生物污水处理法? ◆生物处理是利用微生物来吸咐、分解、氧化污水中的有机物,把不稳定的有机物降解为稳定无害的物质,从而使污水得到净化。现代的生物处理法,按作用微生物的不同,可分好氧氧化和厌氧还原两大类。前者广泛用于处理城市污水和有机性工业废水。好氧氧化应用较广包含着很多艺种工艺和构筑物。生物膜法(包含生物过滤池、生物转盘)、生物接触氧化等多种工艺和构筑物。活性污泥法和生物膜法都是人工生物处理方法。此外还有农田和池塘的天然生物处理法,即灌溉田和生物塘。生物处理成本低廉,因此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污水处理方法。 2、什么是废水处理量或BOD5去除总量和处理质量? ◆污水处理量或BOD5去除总量:每日进入污水厂处理的总污水流量(以m3/d计),可作为污水厂处理能力的一个指标。每日去除BOD5的总量亦可作为污水厂处理能力的指标。去除BOD5总量等于处理流量与进出水BOD5差值的乘积,以kg/d或t/d为单位。 ◆处理质量:二级污水处理厂以出厂的BOD5与SS值作为处理质量指标。按新制订的污水处理厂出水排放标准,二级污水处理厂出水BOD5、SS均小于30mg/L。处理质量也可用去除率来衡量。进水浓

度减出水浓度除以进水浓度即为去除率。氨氮、TP出水值或去除率也应用于处理质量指标。 3、什么是pH值及其指示意义? ◆pH表示污水的酸碱程度。它是水中氢离子浓度倒数的对数值,其围为0~14,pH值等于7,则水呈中性,小于7呈酸性,数值越小,其酸性越强,大于7呈碱性,数值越大,其碱性越强。污水中pH值大小对管道、水泵、闸阀和污水处理构筑物有一定的影响。以生活污水为主的污水处理厂的pH值,通常为7.2~7.8。过高或过低的pH值,均可表明有工业废水的进入。过低的值会腐蚀管道、泵体并可能产生危害。例如污水中的硫化物会在酸性条件下,生成H2S 气体。高浓度时使操作工作头痛、流涕、窒息甚至死亡。为此发现pH降低必须加强监测,寻找污染源,采取对策。同时,生化处理的pH允许围是6~10,过高或过低都可影响或破坏生物处理。 4、什么是总固体(TS)? ◆是指水样在100℃温度下,在水浴锅上蒸发至干所余留的总固体数量。它是污水中溶解性固体和非溶解性固体的总和。它可反映出污水中固体的总浓度。通过进出水固体的分析可反映出污水处理构筑物对去除总固体的效果。 5、什么是悬浮固体(SS)?

污水处理技术各项指标.doc

缩写中文名称名词解释 是在一定的条件下,采用一定的强氧化剂处理 水样时,所消耗的氧化剂量。化学需氧量( COD) COD化学需氧量BOD生化需氧量NH3-N氨氮又往往作为衡量水中有机物质含量多少的指 标。化学需氧量越大,说明水体受有机物的污 染越严重。 表示水中有机物等需氧污染物质含量的一个综 合指标,它说明水中有机物出于微生物的生化 作用进行氧化分解,使之无机化或气体化时 所消耗水中溶解氧的总数量,其单位以 ppm 或毫克/升表示。污水中各种有机物得到完会 氧化分解的时间,总共约需一百天,为了缩短检测时间,一般生化需氧量以被检验的水样在 20℃下,五天内的耗氧量为代表,称其为五日生化需氧量,简称 BOD5,对生活污水来说, 它约等于完全氧化分解耗氧量的70%。 动物性有机物的含氮量一般较植物性有机物 为高。同时,人畜粪便中含氮有机物很不稳定,容易分解成氨。因此,水中氨氮含量增高时指以氨或铵离子形式存在的化合氨。当氨溶于水时,其中一部分氨与水反应生成铵离子,一部分形成水合氨,也称非离子氨。 非离子氨是引起水生生物毒害的主要因子,而氨离子相对基本无毒。氨氮是水体中的营养 素,可导致水富营养化现象产生,是水体中的主要耗氧污染物,对鱼类及某些水生生物有毒害。

是指将混匀的曝气池活性污泥混合液迅速倒 进 1000ml 量筒中至满刻度,静置沉淀 30 分钟SV 污泥沉降比后,则沉淀污泥与所取混合液之体积比为污泥 沉降比( %),又称污泥沉降体积( 30 )以SV mL/L 表示。 曝气池出口处的混合液在静置30min 后,每克SVI 污泥体积指数是悬浮固体所占的体积( mL)称为污泥体积指 数( SVI) MLSS 混合液悬浮固体它表示的是在曝气池单位容积混合液内所含 浓度有的活性污泥固体物的总重量(mg/L) 混合液挥发性悬 是混合液活性污泥中有机性固体物质部分的 MLVSS 浓度。相对于 MLSS而言,在表示活性污泥活浮固体浓度 性部分数量上,本指标在精度方面进了一步。 挥发性脂肪酸是厌氧消化过程的重要中间产物, 甲烷菌主要利用 VFA形成甲烷,只有少部分甲烷 由 CO2和 H2 生成。但 CO2和 H2 生成也经过高 分 子有机物形成 VFA的中间过程。由此看来,形成 甲烷的过程离不开 VFA的形成,但是 VFA在厌氧 反应器中的积累能反映出甲烷菌的不活跃状态VFA 挥发性脂肪酸或反应器操作条件的恶化,较高的VFA(例如乙 酸)浓度对甲烷菌有抑制作用。因此在反应器运 行中,出水 VFA用作重要的控制指标。 VFA包括 甲酸,乙酸,丙酸,丁酸,戊酸,己酸以及它们 的异构体。在运转良好的高速厌氧反应器中, VFA 中乙酸可占有很高的比例,但是当反应器运行状 态不好时,丙,丁酸浓度会上升。

污水处理技术规格书

污水处理站 技术规格书

1.工程概况 项目名称: 项目业主: 项目地址: 建设规模: 2.渗滤液处理系统技术条件 2.1渗滤液处理系统进水水质水量 污水处理站进水水质、水量见下表。 表2-1 水质水量表 废水种类水量 (m3/d) COD Cr (mg/L) BOD5 (mg/L) NH3-N (mg/L) pH SS (mg/L) 渗滤液~225 ~60000 ~30000 ~1200 6~9 ~4000 冲洗废水20 ~1000 ~350 ――6~9 ~2000 2.2出水标准 污水处理站出水达到《污水排入城市下水道水质标准》(CJ3082-1999)之后排入下水道,最终进入市政污水处理厂进一步处理。出水排放指标如表2-2: 表2-2 出水排放指标 项目(m3/d) COD Cr (mg/L) BOD5 (mg/L) NH3-N (mg/L) pH SS (mg/L) 排放标准≤500 ≤300 ≤35 6~9 ≤400 3.标准和规范 投标人需提供所执行国家、国际或行业标准情况。

3.1进口设备 进口设备制造工艺和材料应符合美国机械工程师协会(ASME)和美国材料试验学会(ASTM)的工业法规中涉及的标准或相当标准。 3.2国产设备 国产设备的制造及材料应符合下列标准和规程的最新版本的要求。 ?GB150 《钢制压力容器》 ?JB2932 《水处理设备制造技术条件》 ?JB2880 《钢制焊接常压容器技术条件》 ?HGJ32 《橡胶衬里化工设备》 ?《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1999) ?ZDJ8003-87《水处理、油漆、包装技术》 3.3管路附件 管路附件符合下列要求。 ?JB/T74-94 《管路法兰技术条件》 ?GB9845 《钢制搅拌器形式及参数》 ?GB12224 《钢制阀门一般要求》 ?GB1047 《管子和管路附件的公称直径》 ?JB3366 《电站设备自动化装置通用技术条件》 ?计量泵采用美国石油协会标准API676及GB7783《计量泵试验方法》 3.4其它 ◆《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 50015-2003)2009年版; ◆《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2006年版; ◆《污水排入城市下水道水质标准》CJ3082-1999;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 16-87)2001年版;

常用污水指标排放标准整理

常用污水指标排放标准整理 污染物适用范围 最高允许排放浓度(mg/L) 标准来源备注一级标准二级标准三级标准 A等级B等级C等级 COD 城镇二级污水处理厂(98前建设)60 120 - GB 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其它排污单位(98前建设)100 150 500 城镇二级污水处理厂(98后建设)60 120 500 其它排污单位(98后建设)100 150 500 现有排污单位500 500 300 CJ343-2010《污水排入城市下水道水质标准》扩建排污单位800 800 300 城镇污水处理厂I(08前建设)50 DB32/1072-2007《太湖地区城镇污水处理厂及 重点工业行业主要水污染物排放限值_江苏省 地方标准》 城镇污水处理厂II(08前建设)60 城镇污水处理厂I、II(08后建设)50 BOD5城镇二级污水处理厂(98前建设)20 30 - GB 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其它排污单位(98前建设)30 60 300 城镇二级污水处理厂(98后建设)20 30 - 其它排污单位(98后建设)20 30 300 排污单位350 350 150 CJ343-2010《污水排入城市下水道水质标准》 pH 一切排污单位6-9 6-9 6-9 GB 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排污单位 6.5-9.5 6.5-9.5 6.5-9.5 CJ343-2010《污水排入城市下水道水质标准》 SS 城镇二级污水处理厂(98前建设)20 30 - GB 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其它排污单位(98前建设)70 200 400 城镇二级污水处理厂(98后建设)20 30 -

污水处理工艺流程及其指标

污水处理工艺流程及指标 §1.1 污水处理工艺流程 图1 污水处理活性污泥法(treatment wastewater)工艺流程图 §1.1.1 一级处理(即物理处理) 主要去除污水中呈悬浮状态的固体污染物质,物理处理法大部分只能完成一级处理的要求,经过一级处理的污水,BOD一般可去除30%左右,达不到排放标准,一级处理属于二级处理的预处理。 1、污水进入厂区先通过截流井(让厂能处理的污水进入厂区进行处理)进入粗格栅(打捞较大的渣滓); 2、再经过污水提升泵(提升污水的高度)提升后,经过细格栅(打捞较小的渣滓); 3、之后进入沉砂池(以重力分离为基础,将污水的比重较大的无机颗粒沉淀并排除); 4、经过砂水分离的污水进入初次沉淀池。 §1.1.2 二级处理(即生化处理) 图2 生物处理方法分类

生化处理的主要去除污水中呈胶体和溶解状态的有机污染物质(BOD、COD、SS和以各种形式的氮或磷),去除率可达90%以上,使有机污染物达到排放标准。 生物处理设备的出水进入二次沉淀池(排除剩余污泥和回流污泥,二沉池的污泥一部分回流至初次沉淀池或者生物处理设备,一部分进入污泥浓缩池,之后进入污泥消化池,经过脱水和干燥设备后,污泥被最后利用),二沉池的出水经过消毒排放或者进入三级处理。 §1.1.2.1 活性污泥法 活性污泥法是当前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生物处理技术,活性污泥就是生物絮凝体,上面栖息、生活着大量的好氧微生物,这种微生物在氧分充足的环境下,以溶解型有机物为食料获得能量、不断生长,从而使废水得到净化。该方法主要用来处理低浓度的有机废水。本方法的主要设备为反应装置和提供氧气的曝气设备。 传统的活性污泥法由初次沉淀池、曝气池、二次沉淀池、供氧装置以及回流设备等组成,基本流程如图3所示。由初沉池流出的废水与从二沉池底部流出的回流污泥混合后进入曝气池,并在曝气池充分曝气产生两个效果:①活性污泥处于悬浮状态,使废水和活性污泥充分接触;②保持曝气池好氧条件,保证好氧微生物的正常生长和繁殖。废水中的可溶性有机物在曝气池内被活性污泥吸附、吸收和氧化分解,使废水得到净化。二次沉淀的作用有两个:①将活性污泥与已被净化的水分离;②浓缩活性污泥,使其以较高的浓度回流到曝气池。二沉池的污泥也可以部分回流至初沉池,以提高初沉效果。 图3 活性污泥法基本流程 活性污泥法的反应器有曝气池、氧化沟等,在人工充氧条件下,对污水和各种微生物群体进行连续混合培养,形成活性污泥。利用活性污泥的生物凝聚、吸附和氧化作用,以分解去除污水中的有机污染物。然后使污泥与水分离,大部分污泥再回流到曝气池,多余部分则排出活性污泥系统。 §1.1.2.2 生物膜法 生物膜法和活件污泥法一样,同属好氧生物处理方法。但活性污泥法是依靠

污水处理常用标准

常用标准 目录 一、医疗机构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466—2005 (2) 二、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 (4) 三、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 (5) 四、水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DB11/307—2013(北京地标) (7) 五、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城市杂用水水质GB18920—2002 (9) 六、城市污水再生利用景观环境用水水质GB18921—2002 (10) 七、肉类加工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457—92 (11) 八、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596—2001 (12) 九、发酵类制药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21903—2008 (12) 十、化学合成类制药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21904—2008 (14) 十一、提取类制药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21905—2008 (15) 十二、中药类制药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21906—2008 (17) 十三、生物工程类制药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21907—2008 (18) 十四、混装制剂类制药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21908—2008 (20) 十五、啤酒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19821—2005 (21) 十六、汽车维修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26877—20011 (22)

一、医疗机构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466—2005 1、传染病和结核病医疗机构污水排放一律执行表1的规定 表1:传染病、结核病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限值(日均值) 注:1)采用含氯消毒剂消毒的工艺控制要求为:消毒接触池的接触时间≥1.5h,接触池出口总余氯6.5-10 mg/l。 2)采用其他消毒剂对总余氯不做要求。 2、县级及县级以上或20张床位及以上的综合医疗机构和其他医疗机构污水排放执行表2的规定。直接或间接排入地表水体和海域的污水执行排放标准,排入终端已建有正常运行城镇二级污水处理厂的下水道的污水,执行预处理标准。

分析污水处理中水回用工艺指标

中水回用设备可采用工业废水回收方法 城市污水或工业废水可采用中水回用系统进行深度处理技术,可有效的去除各种杂质、净化有毒、有害物质的污水,和一些重金属离子消毒。主要用于污水和医院污水处理、工业污水和废水处理(含重金属污水除外),洗涤废水重用、填埋、堆肥、渗滤液处理。 下面简要介绍污水厂中水回用系统方案: 1、工艺指标: 城市污水处理厂再生水回用工程用水主要用于工业冷却用水,市区景观用水以及城市杂用水等。对水质的最高要求如下: PH: 6.0_9.0,色度<30mg/L, 浊度(NTU)<5mg/L, SS<5mg/L, COD<50mg/L, BOD<10mg/L,氨氮<5mg/L,总大肠杆菌<3个/L。 2、膜集成技术在污水的深度处理 对于污水的深度处理过程中,MBR,RO膜集成系统代替复杂的传统预处理方法,去除污水中大部分细菌和悬浮物,对COD、BOD也有一定的去除效率,出水水质优于传统的三级处理工艺。 3、MBR工艺特点 在MBR中,活性微生物与污水充分接触氧化,不断氧化污水中能被微生物降解的有机物,而不能被微生物降解的有机物和无机物及活性污泥、悬浮物、各类胶体、大部分细菌则被MBR中的膜组件截留,活性污泥浓度大大提高,实现了水力停留时间和泥龄的完全分离。 MBR中由于膜的截流作用使SRT延长,营造了有利于世代时间较长的微生物。处理负荷高,占地面积小。膜的机械截流作用避免了微生物的流失,生物反应器内可保持高的污泥浓度,处理负荷高,污泥负荷低。 4、工艺流程: 中水回用系统的污水收集、调整、预处理单元、生物处理单元、深度处理单元、再生水储存、再生水分布组件。在深度处理单元中,如过滤、臭氧氧化、活性炭吸附和膜分离集成系统。 探索污水厂中水回用系统可再利用方案为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回收方法和方式提供了一种可行的方法是广泛应用于污水处理企业生产或生活。

污水处理常用指标定义 (1)

污水常用指标含义: 1、PH值 一般来讲,PH值测量就是用来确定某种溶液的酸碱度。在水中加入酸,水的酸度便会提高,而PH值降低;在水中加入碱,水的碱度便会提高,而PH值升高。PH值是用来表示酸碱度的单位。2、化学需氧量(COD) 化学需氧量(COD)指在一定条件下,水中的有机物与强氧化剂重铬酸钾作用时所消耗的氧的量。用重铬酸钾作为氧化剂时,水中的有机物几乎可以全部被氧化,这时氧消耗量即称化学需氧量,简称COD。化学需氧量的优点是能够更精确地表示污水中有机物的含量,并且测定时间短,不受水质的限制。缺点是不能像BOD那样表示出微生物氧化的有机物量。另外还有部分无机物也被氧化,并非全部代表有机物含量。COD通常以每升水所消耗氧的量来表示,单位为mg/L。 3、生物化学需氧量(BOD) 生物化学需氧量(BOD)是一个反映水中可生物降解的含碳有机物的含量及排到水体后所产生的耗氧影响指标。它指在有氧的条件下,由于微生物的活动,将水中的有机物氧化分解所消耗的氧的量,称生化需氧量(Biochemical Oxygen Demand),简称BOD。BOD越高,表示污水中可生物降解的有机物越多。通常是指在20温度下,经5天培养后所消耗的溶解氧的量,用BOD5表示,BOD5 常用来表示可被微生物分解的有机物的含量。单位为mg/L。 4、溶解氧(DO) 溶解氧是指溶解在水里氧的量,通常记作DO,用每升水里氧气的毫克数表示。水中溶解氧的多少是衡量水体自净能力的一个指标。它跟空气里氧的分压、大气压、水温和水质有密切的关系。在20℃、100kPa下,纯水里大约溶解氧9mg/L。有些有机化合物在好氧菌作用下发生生物降解,要消耗水里的溶解氧。当水中的溶解氧值降到5mg/L时,一些鱼类的呼吸就发生困难。水里的溶解氧由于空气里氧气的溶入及绿色水生植物的光合作用会不断得到补充。但当水体受到有机物污染,耗氧严重,溶解氧得不到及时补充,水体中的厌氧菌就会很快繁殖,有机物因腐败而使水体变 黑、发臭。 5、悬浮物(SS) 水中未溶解的非胶态的固体物质,在条件适宜时可以沉淀。悬浮固体分为有机性和无机性两类,反映污水汇入水体后将发生的淤积情况,其含量的单位为mg/L。因悬浮固体在污水中肉眼可见,

污水处理常用标准

常用标准目录

一、医疗机构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466—2005 1、传染病和结核病医疗机构污水排放一律执行表1的规定 表1:传染病、结核病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限值(日均值)

注:1)采用含氯消毒剂消毒的工艺控制要求为:消毒接触池的接触时间≥,接触池出口总余氯 mg/l。 2)采用其他消毒剂对总余氯不做要求。 2、县级及县级以上或20张床位及以上的综合医疗机构和其他医疗机构污水排放执行表2的规定。直接或间接排入地表水体和海域的污水执行排放标准,排入终端已建有正常运行城镇二级污水处理厂的下水道的污水,执行预处理标准。 表2:综合医疗机构和其他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限值(日均值)

注:1)采用含氯消毒剂消毒的工艺控制要求为: 排放标准:消毒接触池的接触时间≥1h,接触池出口总余氯3-10 mg/l。 预处理标准:消毒接触池的接触时间≥1h,接触池出口总余氯2-8 mg/l。 2)采用其他消毒剂对总余氯不做要求。 3、县级以下或20张床位以下的综合医疗机构和其他所有医疗机构污水经消毒处理后方可排放。 4、禁止向GB3838Ⅰ、Ⅱ类水域和Ⅲ类水域的饮用水保护区和游泳区,GB3097 一、二类海域直接排放医疗机构污水。 其他要求: 1、化粪池应按照最高日排水量设计,停留时间24-36小时,清掏周期180-360天。 2、采用臭氧消毒,污水悬浮物浓度应小于20mg/l,臭氧用量应大于10mg/l,接触时间应大于12min或由试验确定。 二、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 本标准规范了城镇污水处理厂出水、废气排放和污泥处置(控制)的污染物限值。

污水处理各种原理与技术总结

. 污水处理各种原理与技术总结 1、什么是生物污水处理法? ◆生物处理是利用微生物来吸咐、分解、氧化污水中的有机物,把不稳定的有机物降解为稳定无害的物质,从而使污水得到净化。现代的生物处理法,按作用微生物的不同,可分好氧氧化和厌氧还原两大类。前者广泛用于处理城市污水和有机性工业废水。好氧氧化应用较广包含着很多艺种工艺和构筑物。生物膜法(包含生物过滤池、生物转盘)、生物接触氧化等多种工艺和构筑物。活性污泥法和生物膜法都是人工生物处理方法。此外还有农田和池塘的天然生物处理法,即灌溉田和生物塘。生物处理成本低廉,因此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污水处理方法。 2、什么是废水处理量或BOD去除总量和处理质量?5◆污水处理量或BOD去除总量:每日进入污水厂处理的总污水5流量(以m/d计),可作为污水厂处理能力的一个指标。每日去除3BOD的总量亦可作为污水厂处理能力的指标。去除BOD总量等于55处理流量与进出水BOD差值的乘积,以kg/d或t/d为单位。5◆处理质量:二级污水处理厂以出厂的BOD与SS值作为处理质5量指标。按新制订的污水处理厂出水排放标准,二级污水处理厂出水BOD、SS均小于30mg/L。处理质量也可用去除率来衡量。进水浓5专业资料word

出水值或去除率TP度减出水浓度除以进水浓度即为去除率。氨氮、也应用于处理质量指标。 值及其指示意义?、什么是pH3表示污水的酸碱程度。它是水中氢离子浓度倒数的对数值,◆pH呈酸性,数值,则水呈中性,小于7,pH值等于7其范围为0~14呈碱性,数值越大,其碱性越强。污水中越小,其酸性越强,大于7值大小对管道、水泵、闸阀和污水处理构筑物有一定的影响。以pH。过高或过低7.2~7.8生活污水为主的污水处理厂的pH值,通常为值,均可表明有工业废水的进入。过低的值会腐蚀管道、泵体pH的SH并可能产生危害。例如污水中的硫化物会在酸性条件下,生成2气体。高浓度时使操作工作头痛、流涕、窒息甚至死亡。为此发现生化处理的降低必须加强监测,寻找污染源,采取对策。同时,pH 6~10,过高或过低都可影响或破坏生物处理。pH允许范围是 )?、什么是总固体(4TS℃温度下,在水浴锅上蒸发至干所余留的总固100◆是指水样在它可反映出它是污水中溶解性固体和非溶解性固体的总和。体数量。通过进出水固体的分析可反映出污水处理构筑污水中固体的总浓度。物对去除总固体的效果。 )?SS 5 、什么是悬浮固体(专业资料word .

十三种污水处理基础指标的分析方法汇总

十三种污水处理基础指标的分析方法汇总 水和废水监测方法第四版这十三种指标方法基本都有具体讲解。选中化学需氧量(CODcr)的测定(HJ828) 化学需氧量:指在强酸并加热条件下,用重铬酸钾作为氧化剂处理水样时所消耗氧化剂的量,单位为mg/L。而我国一般采用重铬酸钾法作为依据。 1、方法原理 在强酸性溶液中,用一定量的重铬酸钾氧化水样中还原性物质,过量的重铬酸钾以试亚铁灵作指示剂,用硫酸亚铁铵溶液回滴。根据硫酸亚铁铵的用量算出水样中还原性物质消耗氧的量。 2、仪器 (1)回流装置:带250ml锥形瓶的全玻璃回流装置(如取样量在30ml以上,采用500ml 锥形瓶的全玻璃回流装置)。 (2)加热装置:电热板或变组电炉。 (3)50ml酸式滴定剂。 3、试剂 (1)重铬酸钾标准溶液(1/6 =0.2500mol/L:)称取预先在120℃烘干2h的基准或优级纯重铬酸钾12.258g溶于水中,移入1000ml容量瓶,稀释至标线,摇匀。 (2)试亚铁灵指示液:称取1.485g邻菲啰啉,0.695g硫酸亚铁溶于水中,稀释至100ml,贮于棕色瓶内。 (3)硫酸亚铁铵标准溶液:称取39.5g硫酸亚铁铵溶于水,边搅拌便缓慢加入20ml浓硫酸,冷却后移入1000ml容量瓶中,加水稀释至标线,摇匀。临用前,用重铬酸钾标准溶液标定。 标定方法:准确吸收10.00ml重铬酸钾标准溶液与500ml锥形瓶中,加水稀释至110ml 左右,缓慢加入30ml浓硫酸,混匀。冷却后,加入三滴试亚铁灵指示液(约0.15ml)用硫酸亚铁铵滴定,溶液的颜色由黄色经蓝绿色至红褐色及为终点。 C[(NH4)2Fe(SO4)2]=0.2500×10.00/V 式中,c—硫酸亚铁铵标准溶液的浓度(mol/L);V—硫酸亚铁铵标准滴定溶液的用量(ml)。

污水处理厂普查表指标解释和填报说明

污水处理厂普查表指标解释和填报说明 J501表污水处理厂基本情况表指标解释和填报说明 填报范围: 城镇污水处理厂及其他社会化运营的集中污水处理单位等,包括专业化的工业废水集中处理设施或单位填报本套表。 污水处理厂包括城镇污水处理厂、工业废(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和其他污水处理设施。 城镇污水处理厂:指在城市(镇)或工业区,城市污水(生活污水、工业废水)通过排水管道集中于一个或几个处所,并利用由各种处理单元组成的污水处理系统进行净化处理,最终使处理后的污水和污泥达到规定要求后排放或再利用的设施。 工业废(污)水集中处理设施:指提供社会化有偿服务、专门从事为工业园区、联片工业企业或周边企业处理工业废水(包括一并处理周边地区生活污水)的集中设施或独立运营的单位。不包括企业内部的污水处理设施。 其他污水处理设施:指对不能纳入城市污水收集系统的居民区、风景旅游区、度假村、疗养院、机场、铁路车站等人群聚集地排放的污水进行就地处理的设施。 污水处理厂普查中,不包括氧化塘、渗水井、化粪池、改良化粪池、无动力地埋式污水处理装置和土地处理系统处理工艺。 【1.单位名称】指经有关部门批准正式使用的单位全称。按工商部门登记或法人登记的名称填写;填写时要求使用规范化汉字全称,与单位公章所使用的名称完全一致。凡经登记主管机关核准或批准,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名称的单位,要求填写一个法人单位名称,同时用括号注明其余的单位名称。 【2.单位代码】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全国组织机构代码编制规则》(GB/T11714-1997),由组织机构代码登记主管部门给每个企业、事业单位、机关、社会团体和民办非企业单位颁发的在全国范围内唯一的、始终不变的法定代码。单位代码均由八位无属性的数字和一位校验码组成。填写时,要按照技术监督部门颁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组织机构代码证》上的代码填写。 对于大型联合企业(或集团)所属二级单位,凡具有法人资格、符合独立核算法人企业条件的,填写企业的法人代码。不具有法人资格的二级单位在填写企业法人代码时,除填写其所属单位(联合企业、集团、或独立核算单位)的法人代码外,还应在括号内方格中填写二级单位代码(系两位码)。二级单位代码指联合企业(或集团)内对其下属的不属于法定赋码范围的二级单位的顺序编号,此码由联合企业(或集团)统一编制。

常用污水水质指标及意义

常用污水水质指标及意义 1.BOD5 污水平均浓度/(mg/L) 200mg/L 生物化学需氧量(biochemical oxygen demand)的简写,表示在20℃下,5d微生物氧化分解有机物所消耗水中溶解氧量。第一阶段为碳化(C-BOD),第二阶段为消化(N-BOD)。 BOD的意义:a、生物能氧化分解的有机物量;b、反映污水和水体的污染程度;c、判定处理厂效果;d、用于处理厂设计;e、污水处理管理指标;f、排放标准指标;g、水体水质标准指标。 2.CODMn / CODCr 污水平均浓度/(mg/L) 100mg/L 500mg/L 化学需氧量(chenical oxygen demand)的简写,表示氧化剂有KMnO4 和K2Cr2O7。COD测定简便快速,不受水质限制,可以测定含有生物有毒的工业废水,是BOD的代替指标。也可以看作还原物的量。 CODCr 可近似看作总有机物量,CODCr-BOD差值表示污水中难被微生物分解的有机物,用BOD/ CODCr 比值表示污水的可生化性,当BOD/ CODCr ≥0.3 时,认为污水的可生化性较好;当BOD/ CODCr <0.3 时,认为污水的可生化性较差,不宜采用生物处理法。 3.SS 污水平均浓度/(mg/L) 200mg/L 悬浮物质(suspended soild)简写,水中悬浮物测定用2mm的筛通过,并且用孔径为1μm的玻璃纤维滤纸截留的物质为SS。交替物质在滤液(溶解性物质)和截留悬浮物中均含有,但大多数认为胶体物质和悬浮物质一样被滤纸截留。 4.TS 污水平均浓度/(mg/L) 700mg/L

蒸发残留物(total solid)简写,水样经蒸发烘干后的残留量。溶解性物质量等于蒸发残留物减去悬浮物质量。 5.灼烧碱量(VTS)(VSS) 污水平均浓度/(mg/L) 450mg/L 150mg/L 蒸发残留物或悬浮物质在600℃±25℃经30min高温挥发的物质,表示有机物量(前者为VTS,后者为VSS),蒸发残留物灼烧减量的差称为灼烧残渣,表示无机物部分。 6.总氮有机氮氨氮亚硝酸盐氮硝酸盐氮 污水平均浓度/(mg/L) 35mg/L 15mg/L 20mg/L 0mg/L 0mg/L 氮在自然界以各种形态进行着循环转换。有机氮如蛋白质水解为氨基酸,在微生物作用下分解为氨氮,氨氮在硝化细菌作用下转化为亚硝酸盐氮(NO2—)和硝酸盐氮 (NO3—);另外,NO2—和NO3—在厌氧条件下在脱氮菌作用下转化为N2。 总氮=有机氮+无机氮 无机氮=氨氮+ NO2—+ NO3— 有机氮=蛋白性氮+非蛋白性氮 凯氏氮=有机氮+氨氮 氮是细菌繁殖不可缺少的物质元素,当工业废水中氮量不足时,采用生物处理时需要人为补充氮;相反,氮也是引发水体富营养化污染的元素之一。 7.总磷有机磷无机磷 污水平均浓度/(mg/L) 10mg/L 3mg/L 7mg/L 在粪便、洗涤剂、肥料中含有较多的磷,污水中存在磷酸盐和聚磷酸盐和聚磷酸等无机磷盐和磷脂等有机磷酸化合物磷同氮一样,也是污水生物处理所必需的元素,磷同时也是引发封闭性水体富营养化污染的元素之一。 8.PH值 污水平均值 6.5~7.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