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血栓性疾病的实验诊断题库1-1-8

常见血栓性疾病的实验诊断题库1-1-8

问题:

[单选]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时,其实验室检查下哪项不符()

A.血小板计数进行性下降或100×109L

B.优球蛋白120min

C.纤维蛋白原1.5g/L

D.凝血酶原时间延长对照3s以上

E.3P试验阳性

DIC时因纤溶活性增高,优球蛋白溶解时间缩短,常小于70min。但在纤溶酶原代偿,尤其是外源性纤溶酶原和纤维蛋白原补充时,纠正了纤溶激活物在受检样本中的亢进作用,使ELT恢复正常,甚至超过4h,导致判断困难。故对ELT,在DIC诊断中要综合分析。

问题:

[单选]关于DIC,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高凝血期、消耗性低凝血期、继发性纤溶期不能截然分开

B.临床上分为急性型、亚急性型和慢性型

C.DIC是一种凝血障碍性疾病

D.急性早期常见的是血液呈高凝状态

E.急性DIC如不及时抢救预后严重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是由于多种病因所引起的病理生理过程的一个中间环节,其特点是体内有血小板聚集,病理性凝血酶生成,纤维蛋白在微血管中沉积,形成广泛性微血栓。临床上可分为急性、慢性、亚急性三种。

问题:

[单选]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病因,下列哪一项是最多见的()

A.A.白血病

B.B.感染性疾病

C.C.糖尿病

D.D.免疫性疾病

E.E.青光眼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病因主要有感染性疾病、恶性肿瘤、妇产科疾病、创伤及手术。(怎么谈恋爱 https://www.360docs.net/doc/e114091066.html,/)

问题:

[单选]关于心肌梗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是一种常见的动脉血栓栓塞性疾病

B.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检验指标增高

C.生化酶学和血栓止血检测是诊断的金指标

D.较有价值的观察指标是分子标志物检测

E.血小板黏附和聚集功能增强

虽然生化酶学和血栓止血检测都很敏感,但心肌梗死的诊断往往需要患者病史的支持。心电图、心脏超声诊断和心导管等影像学检查是诊断的金标准。

问题:

[单选]关于凝血酶时间测定及甲苯胺蓝纠正试验,下列哪项叙述不正确()

A.凝血酶时间(TT)测定是体外提供凝血酶

B.纤维蛋白原量或质有异常可使TT延长

C.若循环抗凝血酶类物质存在,TT延长

D.甲苯胺蓝可中和肝素和肝素类抗凝物质

E.若TT时间延长被甲苯胺蓝纠正,不能确定存在肝素或类肝素物质

问题:

[单选]体内最强烈的纤溶激活物是()

A.A.Ⅻa

B.B.Ⅱa

C.C.u-PA

D.D.t-PA

E.E.PAI

问题:

[单选]患者女性,35岁,高热数日,皮肤多处片状瘀斑。BP80/45mmHg,HR115次/分,Hb90g/L,WBC18×109/L,血小板55×109/L,Fg0.3g/L,便潜血(++),血培养发现大肠杆菌生长。诊断为大肠杆菌败血症患者可能并发()

A.A.ITP

B.B.血友病

C.C.遗传性纤维蛋白原缺乏症

D.D.DIC

E.E.Evans综合征

血栓性微血管病的诊断及治疗

本课件首先对血栓性微血管病的发病机制进行了详细阐述,然后分别介绍了不同类型血栓性微血管病的临床特点,对血栓性微血管病的诊断与治疗进行系统描述,课件紧密结合最新研究进展,内容丰富新颖,层次分明。学员通过本课件的学习,可以很好地掌握血栓性微血管病的诊断与治疗。 试述产神经氨酸酶肺炎链球菌引起HUS的机制。 一、概述 (一)背景 1925 年,首次报道血栓性微血管病,一位 16 岁女孩临床表现为贫血、紫癜、发热伴肾脏受累,检查发现急性溶血性贫血,病理检查发现伴有小动脉及毛细血管血栓形成。 1936 年,发现类似疾病,临床表现除贫血和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外,还有血栓 - 血小板聚集。 1947 年, singe 发现一类疾病临床表现除发热、紫癜、肾脏受累外还有出血倾向,定义为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癫( TTP )。 1952 年, svmmers 根据该类疾病的临床表现,进一步定义为血栓性微血管病,即 TMA 。 1955 年, Gasser 发现疾病的临床症状包括血小板减少、溶血性贫血和肾衰竭,命名为溶血性综合征( HUS )。 (二)定义 血栓性微血管病( thrombotic microangiopathy , TMA )是一组急性临床病理综合征,主要特征有: (1) 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血小板下降以及微血管内血栓形成。 (2) 肾脏受累时多引起急性肾衰竭。 (3) 经典的 TMA :溶血尿毒综合征,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TTP )。 (4) 其它类型 TMA :恶性高血压、硬皮病肾危相、妊娠相关肾病等。 (5) 尽管病因和发病机制多样,最终均可导致微血管内皮细胞损伤,诱发微血栓形成。 (三)发病机制 ( 1 )病因未明。 ( 2 )微血管内皮细胞损伤是血栓性微血管病发生的关键。与该疾病相关的致病因素包括细菌、外毒素和内毒素抗体、免疫复合物、药物、病毒等。 ( 3 )病因不同,其发病机制也不完全一致,但都涉及到内皮细胞损伤的机制和遗传异感因素。

感染性疾病科的设置

感染性疾病科的设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卫生部关于二级以上综合医院感染性疾病科建设的通知》精神,为进一步做好综合医院感染性疾病科的建设与管理工作,特制定本规范。 各级综合医疗机构应当设置感染性疾病科,包括功能相对独立的呼吸道发热门诊、肠道门诊、肝炎门诊、艾滋病门诊等。 一、设置原则及基本要求 1、感染性疾病科的设置应纳入医院总体建设规划,其业务用房应根据功能需要合理安排布局。 2、感染性疾病科内部应严格设置防护分区,严格区分人流、物流的清洁与污染路线流程,采取安全隔离措施,严防交叉污染和感染。 3、感染性疾病科的各类功能用房应具备良好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做到可分可合,能适应公共卫生医疗救治需要。 4、应根据感染性疾病科业务工作要求配备经过专业培训合格的医、护、技工作人员。 5、依据国家和自治区有关法律法规和管理规范,制定各级各类工作人员的工作职责,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和工作制度。 二、综合医院感染性疾病科功能设置要求 一级综合医院的设置要求(附图一) 1、必须设立感染性疾病诊室和候诊室,与普通诊室相隔离,通风良好,有明显标识,有独立卫生间和医务人员更衣、洗手间。 2、感染性疾病诊室内部应划分清洁区、半污染区、污染区。 3、感染性疾病诊室应安装紫外线灯和洗手装置。

4、感染性疾病诊室的污水、污物等废弃物应严格消毒,符合《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医疗机构污水排放要求》、《医院消毒技术规范》等卫生法规、规范、标准的要求。 二级综合医院的设置要求(附图二) 1、选址 ⑴为控制交叉感染,感染性疾病科与其它建筑物之间应保持必要间距,确保通风。建议间距20~25m。 ⑵感染性疾病科必须与普通门(急)相隔离,避免发热病人与其他病人相交叉;通风良好,有明显标识。普通门(急)诊显著位置也要设有引导标识,指引发热病人抵达发热门(急)诊就诊。 2、布局 ⑴呼吸道发热门(急)诊与肠道门诊、肝炎门诊应完全分隔,呼吸道发热门诊空调通风系统做到独立设置。 ⑵感染性疾病科应分设呼吸道发热病人、肠道病人、肝炎病人的专用出入口和医务人员专用通道。应设清洁物品和污染物品的出入口。各出入口应设有醒目标志。 ⑶感染性疾病科内应设有污染、半污染和清洁区,三区划分明确,相互无交叉,并有醒目标志。 ⑷感染性疾病科应设置医务人员更衣室,在半污染区与清洁区之间设置符合要求的第二次更衣区。 3、通风、排风 ⑴感染性疾病科业务用房应保持所有外窗可开启,室内空气保持流通。 ⑵感染性疾病科的空调系统应独立设置,禁止使用下列空调系统:循环回风的空气空调系统;不设新风,不能开窗通风换气的水-空气空调系统;既不能开窗、又无新风、排风系统的

感染性疾病实验室诊断技术及其研究进展_龙海燕

DOI :10.7507/1002-0179.20150280作者简介:龙海燕(1989-),女,重庆人,在读硕士,E m a i l :longhaiyan1989@https://www.360docs.net/doc/e114091066.html, 通讯作者:冯萍,Email: fengp_62@https://www.360docs.net/doc/e114091066.html, 网络出版时间:2015-05-14 15:16网络出版地址:https://www.360docs.net/doc/e114091066.html,/kcms/detail/51.1356.R.20150514.1516.022.html 感染性疾病实验室诊断技术及其研究进展 龙海燕,冯萍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感染性疾病中心(成都 610041) 【摘要】 目前全球感染性疾病现状严峻,应用于感染性疾病诊断的实验室技术种类繁多,为了解感染性疾病实验室诊断技术及其最新进展,帮助临床工作者早期、快速、准确地诊断感染性疾病,降低感染性疾病暴发的危险性,及时启动感染性疾病的正确治疗等,现从病原学检测、免疫学技术、分子生物学技术、生物传感器、流式细胞术这几个方面对感染性疾病诊断技术进行综述。 【关键词】 感染性疾病;免疫学;分子生物学;生物传感器;流式细胞术 目前全球感染性疾病现状严峻,很多经典疾病卷土重来或出现了新特点,如新变异型克-雅病、重症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H7N9禽流感等。以前从未认识到的感染性疾病正在持续不断出现,包括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 )、耐甲氧西林金黃色葡萄球菌、多重或广谱耐药的结核分枝杆菌、霍乱弧菌和登革热病毒所致疾病等[1]。从不断新发和再发的感染性疾病中可以看出,感染性疾病仍然给人类的生存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因此对感染性疾病的诊断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就现有的感染性疾病实验室诊断技术和最新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临床工作者对感染性疾病的诊治 提供参考。 1 病原学检测 传统的病原微生 物实验室诊断技术以分离、培养、染色、生物化学鉴定为主,目前仍是许多病原体检测的“金标准”。传统人工病原学检测方法操作复杂、检测周期长(2~5 d ),干扰因素多,敏感性与特异性也有限。为了缩短传统细菌“鉴定”时间,微生物鉴定自动化技术也应运而生,如V i tek 系统、Mi c roScan 系统、Phoenix 系统、Mini API 系统等。自动化微生物鉴定系统是根据微生物代谢特点,如细菌分解底物后反应液中pH 值的变化,色原性或荧光原性底物的酶解,测定挥发或不挥发酸,或识别是否生长等方法来分析鉴定细菌,鉴定时间约15~24 h 。Crowley 等[2]采用Vitek2自动化微生物鉴定系统和 Vitek2革兰染色阴性鉴定识别卡对707例G ?菌株进行鉴定,准确率98%,10 h 内可以出结果。此类鉴定系统大大缩短了检测时间,降低了劳动强度,为疾病的确诊争取了宝贵时间。 2 免疫学检测 免疫学技术是通过检测病原微生物的抗原或抗体来进行快速鉴定的技术。该方法简化了病原微生物的鉴定步骤,因此广泛应用于临床。感染性疾病传统的免疫学技术包括凝集反应、沉淀反应、中和反应等,如临床上常用的肥达反应、免疫固定电泳、抗链球菌溶血素O 试验等。近二十几年来,免疫学分析方法 发展很快,特别是在使用标记了的抗原和抗体的分析技术以后,灵敏度和特异度显著提高。目前常用的标志物有放射性同位素、酶、荧光素、电子致密物、化学发光物质、DNA 等。 放射免疫沉淀实验是敏感性很高的免疫标记技术,精确度高且易标准化和自动化,但由于放射性同位素有一定的危害性,其临床应用受到一定限制。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 )是目前免疫酶技术中应用最广泛的,由此发展出了阵列-ELISA (array-ELISA ),同时具备简便、高通量、快捷等特点[3]。时间 分辨荧光免疫分析及上转换发光免疫分析技术拥有灵敏度高、示踪物稳定、不受样品自然荧光干扰、无放射性污染、多标记等优点[4-6]。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操作简单、成本低、结果判读直观快速,虽然只能定性,但可用于基层单位,可进行现场诊断或大规模检测等[7]。免疫-聚合酶链反应(PCR )是1992年Sano 等[8]建立的一种检测微量蛋白的免疫标记技术。它是用一段已知的DNA 分子来标记特定的检测抗体作为探针,然后用此探针与待检抗原结合反应,再通过 PCR 方法扩增吸附在抗原抗体复合物上的这段标记 ?综述?

中国血栓性疾病防治指南(一)

中国血栓性疾病防治指南(一) 第一部分概述 一、前言 随着人口的老龄化、人们生活方式及习惯的改变,血栓栓塞性疾病越来越成为全球性的重大健康问题,成为导致全球人口死亡的第一位原因。其涉及的范围主要包括两个方面:(1)静脉血栓栓塞性疾病:即静脉血栓栓塞症(VTE),包括肺血栓栓塞症(PTE)和深静脉血栓形成(DVT);(2)动脉血栓栓塞性疾病:包括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心房颤动(简称房颤)、动脉缺血发作、脑卒中等。 美国胸科医师学会(ACCP)1986年发布了第1版抗栓与溶栓指南,随着循证医学研究的深入开展,每3-4年更新1次。2012年2月,ACCP 发布了《ACCP抗栓治疗和血栓预防指南(第9版)》,增加了近年血栓防治领域的研究新成果。2016年1月,ACCP更新了《静脉血栓栓塞症抗栓治疗指南(第10版)》的推荐意见。欧洲心脏病学会(ESC)和欧洲呼吸病学会(ERS)近几年也陆续更新了一系列血栓防治指南,涉及PTE、ACS、房颤等疾病。这些指南的发表,对指导临床血栓栓塞性疾病的防治工作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我国临床医师对于血栓栓塞性疾病,特别是对于VTE的认识还有待提高。VTE是目前国内各级医院住院患者非预期死亡的重要原因,也是当前医疗纠纷的主要根源之一。血栓栓塞性疾病是全身性疾病,涉及多个器官系统,错综复杂,制订一个综合性的血栓栓塞性疾病防治指南,对于提高临床医师的防治意识和水平、规范诊疗行为具有重要意义。中华医学会和中国健康促进基金会于2015年成立《中国血栓性疾病防治指南》专家委员会。专家委员会在ACCP指南的基础上,结合近5年欧美系列血栓防治指南的推荐意见,对最新循证医学证据,特别是中国研究结果进行综合评估,制订了我国首部血栓性疾病防治指南。 本指南的制订遵循世界卫生组织及中华医学会关于制订临床诊疗指南的方法及程序。指南专家委员会由临床专家、信息学专家、决策科学家和系统综述与指南方法学专家共同组成,也包含了无相关研究背景的临床医师,使指南推荐意见具有更强的实用性。指南制订的过程充分反映了目前的循证医学观念,临床专家和循证医学专家互相讨论,共同检索、评价和分级相关研究证据,以确保证据纳入和评价既全面、客观,又紧密结合临床。 应该指出的是,本指南不具有法律效力。本指南尚不能涵盖所有复杂的临床情况,指南发布时可能存在某些最新研究结论由于滞后发表未被收入指南的情况;指南的证据也可能受到原始研究质量及方法学的影响;受我国当前该领域的实际研究水平所限,指南中基于国内研究的证据有限。

感染性疾病科诊疗常规

●病毒性肝炎 ●肝炎后肝硬化 ●肾综合征出血热 ●流行性乙型脑炎 ●流行性腮腺炎 ●流行性感冒 ●麻疹 ●水痘、带状疱疹 ●猩红热 ●细菌性痢疾(简称菌痢) ●霍乱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简称流脑) ●败血症 ●感染性休克 ●手足口病诊疗指南(2013年版) ●人感染H7N9禽流感诊疗方案 传染病常用防治及抢救技术 医院内感染的防治 ●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 ●肾腺皮质激素在传染病中的应用 ●人工肝支持系统在重症肝炎中的应用 ●隔离与消毒 ●传染病预防接种

传染病常用诊疗技术 ●肝脏穿刺活体组织检查术 ●肝脏穿刺抽脓术 ●胸腔穿刺术 ●腹腔穿刺术 ●腰椎穿刺术 ●深静脉穿刺置管操作规范 病毒性肝炎 [诊断] (一)基本要点: 1.近期内出现的持续数天以上的乏力、纳差、厌油、腹胀、恶心,或伴有茶色尿等,而无法用其他原因解释者。 2.肝肿大,肝区叩痛,可伴有巩膜、皮肤黄染。 3.肝功能异常,血清ALT升高,且不能以其他原因解释者。 (二)甲、乙、丙、丁、戊型肝炎诊断要点: 1,甲型肝炎: (1)发病前1个月左右(2~6周)曾接触甲肝病人,或到过甲肝流行区工作、旅行或直接来自流行区。 (2)具备基本要点1、3两条或2、3两条。 (3)血清抗- HAVlgM阳性,或急性期、恢复期双份血清抗- HAVlgG滴度呈4倍或4倍以上升高,或免疫电镜在粪便中见到27 nm甲肝病毒颗粒。

2,乙型肝炎: (l)半年内接受过血及血制品治疗,或不洁注射、针灸、穿刺、手术等,或与乙肝病人或乙肝病毒携带者有密切接触史。婴幼儿患者其母常为HBsAg阳性者。 (2)具备基本要点l、3两条或2、3两条。 (3)血清HBsAg、HI3eAg、抗HBc – IgM.1-IBV DNA任何一项阳性者。 3.丙型肝炎: (1)半年内接受过血及血制品治疗,或有任何医疗性损伤。 (2)具备基本要点1、3两条或2、3两条。 (3)血清抗- HCV或HCV RNA阳性。‘ 4.丁型肝炎: (1)必须是乙肝患者或乙肝病毒携带者。 (2)具备基本要点1、3两条或2、3两条。 (3)血清HDVAg、抗- HDVlgM或HDV RNA阳性。 5.戊型肝炎: (1) 2个月前曾接触戊肝病人或到过戊肝流行区工作、旅行或直接来自流行区。 (2)具备基本要点1、3两条或2、3两条。 (3)血清抗- HEV或HEV RNA阳性,或 免疫电镜在粪便中见到27—34 nm颗粒。 注:①乙、丙、丁型肝炎病程超过半年或原有HI3sAg携带史本次出现肝炎症状,或虽无肝炎病史但根据症状、体征(肝脾肿大、肝掌、蜘蛛痣等)、化验及B超检查综合分析的慢性肝病改变者可诊断为慢性肝炎。 ②起病类似急性黄疸型肝炎,但有持续3周以上的梗阻性黄疸,且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肝内外梗阻性黄疸,可诊断为急性淤胆型肝炎。在慢性肝炎基础上发生上述临床表现者,可诊断为慢性淤胆型肝炎。 (三)重型肝炎诊断要点:

感染性疾病的预防

感染性疾病的预防文件编码(GHTU-UITID-GGBKT-POIU-WUUI-8968)

感染性疾病的预防 感染性疾病的预防措施可分为:①疫情未出现时的预防措施;②疫情出现后的防疫措施;③治疗性预防措施。 (一)预防性措施 在疫情未出现以前首要任务是做好经常性预防工作,主要内容如下: 1.环境控制维护生态平衡。改善饮用水条件,实行饮水消毒;搞好粪便、污水排放和垃圾无害化处理工作;建立健全医院及致病性微生物实验室的规章制度,防止致病性微生物扩散和院内感染;贯彻《食品卫生法》以及进行消毒、杀虫、灭鼠工作。 2.预防接种又称人工免疫,是将生物制品接种到人体内,使机体产生对感染性疾病的特异性免疫力,以提高人群免疫水平,预防感染性疾病的发生与流行。 (1)预防接种的种类 1)人工自动免疫是指以免疫原物质接种人体,使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免疫原物质包括处理过的病原体或提取的病原体成分及类毒素。其制剂可分为: ①活菌(疫)苗由免疫原性强而毒力弱的活菌(毒)株制成。如结核、鼠疫、布鲁菌等活菌苗,脊髓灰质炎、流感、麻疹等活疫苗。其优点是能在体内繁(增)殖,刺激机体时间长,接种量小,接种次数少。易被污染,一般必须冷藏保存。 ②死菌(疫)苗将免疫性强的活菌(毒)株灭活制成,或提取菌体成分制成多糖体菌苗等。优点是勿需减毒,生产过程较简单,含防腐剂,不易被污染,易于保存;缺点是免疫效果较差,接种量大。 ③类毒素是将细菌外毒素用甲醛封闭毒性中心而又保留免疫原性的制剂,如白喉、破伤风类毒素等。

2)人工被动免疫以含抗体的血清或制剂接种人体,使人体获得现成的抗体而受到保护。由于抗体半衰期短,难保持持久而有效的免疫水平。主要在有疫情流行时使用。 ①免疫血清用毒素免疫动物取得的含特异性抗体的血清称抗毒素。免疫血清主要用于治疗,也可作紧急预防使用。 ②免疫球蛋白包括丙种球蛋白及胎盘球蛋白。由人血液或胎盘提取的丙种球蛋白制成,具有一定的抗体种类和水平。可用于麻疹、甲型肝炎等易感接触者的预防接种。 ③被动自动免疫只是在有疫情发生时,用于机体无免疫保护者的一种免疫方法。兼有被动及自动免疫的长处,但只能用于少数感染性疾病,如破伤风,可肌注抗毒素250~500U,同时在另一侧接种0.5ml精制吸附破伤风类毒素。 (2)计划免疫计划免疫是根据传染病疫情监测结果和人群免疫水平的分析,按照科学的免疫程序,有计划地使用疫苗对特定人群进行预防接种,最终达到控制和消灭相应感染性疾病的目的。 我国常年计划免疫接种主要为对7周岁以下儿童进行卡介苗、脊髓灰质炎三价糖丸疫苗、百白破混合制剂和麻疹疫苗的基础免疫和以后适时的加强免疫;从2007年起,将甲肝疫苗、流脑疫苗、乙脑疫苗、麻疹腮腺炎风疹联合疫苗、无细胞百白破疫苗纳入国家免疫规划,对适龄儿童实行预防接种;并根据传染病流行趋势,在流行地区对重点人群进行流行性出血热、炭疽和钩端螺旋体等疫苗接种。 计划免疫的程序是根据有关感染性疾病的流行病学特征、免疫因素、卫生设施等条件,由国家对不同年(月)龄儿童接种何种疫苗作统一规定。只有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并严格实施,才能充分发挥疫苗效果,避免浪费。免疫程序的内容包括:初种(初服)起始月龄、接种生物制品的间隔时间、加强免疫时间和年龄范围。

感染性疾病检查

感染性疾病检查 感染性疾病是由病原微生物(细菌、病毒、真菌、支原体、立克次体、螺旋体)和寄生虫(原虫或蠕虫)感染人体后产生的疾病。实验室检查对感染性疾病的诊断具有特殊的意义。病原学检查包括病原体直接检出和病原体分离培养,可直接确定诊断。而免疫学检查抗原或抗体亦可提供重要依据。荧光定量PCR 检测快速、特异、灵敏,被用于感染性疾病的早期快速诊断。 第一节感染性疾病一般检测 一、白细胞常规检查 白细胞总数显著增多常见于化脓性感染(尤其是革兰阳性球菌),如流行性脑脊髓膜炎、败血症和猩红热等;某些病毒感染(如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革兰阴性杆菌感染时白细胞升高不明显甚至减低,如布鲁菌病、伤寒及副伤寒等。病毒咸染时白细胞通常减少或正常,如流行性感冒、登革热和病毒性肝炎等。蠕虫感染时嗜酸粒细胞通常增多,如钩虫、血吸虫、肺吸虫等。 二、血清C反应蛋白检验测定 【参考区间】成人和儿童:0~8. 0mg/L. 【临床意义】C反应蛋白(CRP) 是一种能与肺炎链球菌C多糖体反应的急性时相反应蛋白,由肝细胞合成,是一种经典的、灵敏的、急性时相蛋白,此反应不受放射治疗、化学治疗、皮质激素治疗影响。 (1) CRP作为急性时相蛋白在各种急性炎症、组织损伤、心肌梗死、手术创伤、器官移植排斥、放射性损伤等疾病发作后数小时迅速升高,峰值可达500mg/L.病变好转时,又迅速降至正常。其升高幅度与疾病的程度呈正相关。 (2) 细菌和非细菌感染(病毒、支原体等)的鉴别诊断:细菌感染发生炎症后6~8小时CRP即可明显上升,CRP升高与感染的程度呈正相关。非细菌感染(病毒、支原体等)大多正常。 (3) 鉴别风湿活动期和稳定期:风湿活动期CRP含量可高达200mg/L.病情好转逐渐下降到正常,稳定期不升高。 (4) 鉴别器质性与功能性疾病:前者升高,后者不升高。 (5) CRP测定有助于孕妇并发感染的观察,对羊膜破裂早产并伴有绒毛膜炎的孕妇,CRP测定具有准确和早期预报作用。 (6) 恶性肿瘤患者CRP大都升高,如CRP与 AFP的联合检测,可用于肝癌与肝脏良性疾病的鉴别诊断。 三、降钙素原测定 【参考区间】健康人群小于100ng/L. 【临床意义】降钙素原(PCT) 是一种糖蛋白,是降钙素(CT) 的前肽,在正常

感染性疾病病原的诊断策略(讲座)参考模板

感染性疾病病原的诊断策略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小到一个皮肤创卫,大到肺炎,肝炎,性传播疾病,都有感染声音的存在。在感染性疾病的诊疗过程中,对于其感染性病原体的诊断处于一个非常重要的位置,因为他既帮助我们确定疾病的病原,又指导我们后期的治疗与用药,可以说是一个不可或缺的因素。但我们都知道,造成感染性病原体的千差万别,他们都具有不同的生物学特性,这就迫使我们用策略和手段去寻找他们。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微生物学的鉴定和专断技术也有了长足的进步 一、病原诊断策略的分类 如今病原学的诊断技术多种多样,从最简单的手工平板划线分离到最常规的自动化细菌鉴定仪,到最新的DNA测取技术,病原学的诊断技术几乎覆盖了医学微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生物化学的方方面面,具有很长的交叉性,这个问题看起来似乎复杂,没有头绪,但是我们能够认真梳理还是很容易的理出一条主线,其实无论什么方法,都能归入两个大类。一类是以病原体表现型为基础的方法;另一类是以病原体基因型为基础的方法,所以表现型就是病原体直接表型出的一些性状,其物理学性状、生化反应特性、免疫学特性,特性可以通过平板划线分离,生化反应,血性型实验的检测出来。从分子微生物学的角度讲,表现型是病原体基因组,特别是一些活跃的基因经过转入翻译后的外在表现,虽然只能体现病原体基因组的部分特征,但是由于针对其实验技术成熟,操作方便,成本相对低廉,因此,仍然是当今病原体诊断的常规技术,相比之下以基因型为基础的方法更加接近病原体的本质,因为基因组的存在了病原组的全部遗传信息,以基因性为基础的方法大致可以分为基于退性基因的检测,以及基于测序的两大手段。前者主要针对退役性基因,这些基因包含了病原体的某些种系特征,该方法快速特异,但鉴于临床标本千差万别,有时会出现敏感性问题。而后者主要基于病原体DNA剪辑系列,可以说做到了触及病原体的本质,是当今所有检测技术的基因标准,但是由于经济成本和标准化的问题还很难广泛推广,不可否认它将是未来诊断技术的趋势和发展方向。

血栓性疾病的诊断检查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血栓性疾病的诊断检查 导语:血栓性疾病严重的危害着人类的生命健康,治疗血栓性疾病需要根据诊断结果进行相应的治疗。那么,血栓性疾病的诊断检查是怎么样呢?下面就给 血栓性疾病严重的危害着人类的生命健康,治疗血栓性疾病需要根据诊断结果进行相应的治疗。那么,血栓性疾病的诊断检查是怎么样呢?下面就给大家详细的介绍一下其相关详情,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更好的了解这个问题。及早发现高凝血状态,血栓形成并确定血栓形成的部位,通常采用血液学检查及物理检查: 一、血液学检查包括血小板、凝血、抗凝及血液流变学检查,可早期发现高凝状态。但这些价差特异性不高,必须结合临床动态观察方能正确判断其临床意义。 (一)血小板检查血小板粘附、聚集性增高;血浆β-TG及PF增高血浆TXA的代谢产物TXB增高和(或)前列选素代谢产物(6-酮-PG)减低啊,都反映血小板被激活。 (二)凝血因子活性增高凝血时间、APTT缩短。 (三)抗凝因子减少如抗凝血酶Ⅲ(AT-Ⅲ)减少。AT-Ⅲ乃生理抗凝因子,其减少与血栓形成关系密切。蛋白C与活化的蛋白C测定近年已被列为血栓病诊断项目之一。 (四)纤溶活性减退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测定可反应纤溶活性。FDP中D-D二聚体增多是交联纤维蛋白降解的标志。纤维蛋白肽A含量增高提示已有凝血酶形成,是纤维蛋白原转化为纤维蛋白的早期标志。鱼精蛋白副凝固试验阳性表示可溶性纤维蛋白单体复合物含量增高,提示凝血酶和纤溶酶生成增多。此外尚有纤溶酶原活性测定、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及其抑制物(PAI)测定等也 预防疾病常识分享,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

中国血栓性疾病防治指南

中国血栓性疾病防治指南 血栓栓塞性疾病越来越成为全球性的重大健康问题,成为导致全球人口死亡的第一位原因。《中国血栓性疾病防治指南》对于提高临床医师的防治意识和水平、规范诊疗行为具有重要意义。关于肺血栓栓塞症(PTE)的诊断和指南,指南主要有以下推荐意见。 PTE的诊断推荐意见 1疑诊 (1)推荐基于危险因素、临床表现及辅助检查结果的综合评估,筛选可疑的PTE 患者[1C]。 (2)疑诊PTE 的患者,推荐根据是否合血流动力学障碍,采取不同的诊断策略[1C]。 (3)推荐基于临床判断或应用临床可能性评分(简化的Wells 评分、修订后的Geneva 评分量表)联合D-二聚体筛查急性PTE[1A]。临床评估低度可能的患者,如D-二聚体检测阴性,可临床除外急性PTE;如D-二聚体检测阳性,推荐行确诊检查[1A]。临床评估高度可能的患者,推荐直接行确诊检查[1A]。 2确诊 (1)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PTE 疑诊患者的诊断策略: 如条件允许,建议完善CT 肺动脉造影(CTPA)检查,以明确诊断或排除PTE[2C]。

如无条件或不适合行CTPA 检查,建议行床旁超声心动图检查。如发现右心室负荷增加和(或)发现肺动脉或右心腔内血栓证据,排除其他疾病的可能性后,建议先按照PTE 进行治疗,在临床情况稳定后行相关检查明确诊断[2C]。 建议行肢体静脉加压超声检查(CUS),如发现(深静脉血栓形成)DVT 证据,则VTE 诊断成立并可启动治疗[2C]。 (2)血流动力学稳定的PTE 疑诊患者的诊断策略: 推荐将CTPA作为首选的确诊检查手段[1B]。 如果存在CTPA检查相对禁忌(如造影剂过敏、肾功能不全、妊娠等),建议选择核素肺通气/灌注(V/Q)显像、磁共振肺动脉造影等其他影像学确诊检查技术[2B]。 3求因 (1)急性PTE 患者,建议积极寻找相关危险因素,尤其是某些可逆的危险因素(如手术、创伤、骨折、急性内科疾病、制动因素等)[2C]。 (2)不存在急性可逆诱发因素的患者,建议探寻潜在疾病,如恶性肿瘤、抗磷脂综合征、炎性肠病、肾病综合征等[2C]。 (3)年龄相对较轻(<50 岁)且没有确切获得性危险因素的急性PTE患者,建议进行易栓症筛查[2C]。 (4)家族性静脉血栓栓塞症(VTE)且没有确切获得性危险因素的急性PTE 患者,建议进行易栓症筛查[2C]。 4危险分层

血栓性疾病

血栓性疾病 血栓形成(thrombosis)是指在一定条件下,血液有形成分在血管内(多数为小血管)形成栓子,造成血管部分或完全堵塞、相应部位血供障碍的病理过程。依血栓组成成分可分为血小板血栓、红细胞血栓、纤维蛋白血栓、混合血栓等。按血管种类可分为动脉性血栓、静脉性血栓及毛细血管性血栓。 血栓栓塞(thromboembolism)是血栓由形成部位脱落,在随血流移动的过程中部分或全部堵塞某些血管,引起相应组织和(或)器官缺血、缺氧、坏死(动脉血栓)及淤血、水肿(静脉血栓)的病理过程。 以上两种病理过程所引起的疾病,临床上称为血栓性疾病。 【病因与发病机制】 本类疾病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十分复杂,迄今尚未完全阐明,近年研究表明其发生、发展主要与下列6种因素密切相关: (一)血管内皮损伤 当血管内皮细胞因机械(如动脉粥样硬化)、化学(如药物)、生物(如内毒素)、免疫及血管自身病变等因素受损伤时,可促使血栓形成。 (二)血小板数量增加,活性增强 各种导致血小板数量增加、活性增强的因素,均有诱发、促进血栓性疾病发生的可能,如血小板增多症、机械、化学、免疫反应等导致的血小板破坏加速等。目前认为,血小板因素在动脉血栓形成(如心肌梗死)的发病中有更为重要的地位。 (三)血液凝固性增高 在多种生理及病理状态下,人体凝血活性可显著增强,如妊娠、高龄及创伤、感染等所致的应激反应、高脂血症、恶性肿瘤等。 (四)抗凝活性减低 生理性抗凝活性减低是血栓形成的重要条件。其常见原因有:①抗凝血酶(AT)减少或缺乏;②蛋白C(PC)及蛋白S(PS)缺乏症;③由FV等结构异常引起的活化蛋白C抵抗(APC-R)现象。 (五)纤溶活力降低 临床常见有:①纤溶酶原结构或功能异常,如异常纤溶酶原血症等;②纤溶酶原激活剂(PA)释放障碍;③纤溶酶活化剂抑制物过多。这些因素导致人体对纤维蛋白的清除能力下降,有利于血栓形成及增大。 (六)血液流变学异常 各种原因引起的血液黏滞度增高、红细胞变形能力下降等,均可导致全身或局部血流淤滞、缓慢,为血栓形成创造条件。如高纤维蛋白原血症、高脂血症、脱水、红细胞增多症等。 近年来发现,多种药物使用亦与血栓形成有密切关系,如口服避孕药、rF Ⅶa、TP()及肝素等。 【临床表现】 因血栓形成及栓塞的血管类型、部位、血栓形成速度、血管堵塞程度及有无侧支循环形成而异。 (一)静脉血栓形成 最为多见。常见于深静脉如腘静脉、股静脉、肠系膜静脉及门静脉等。多为红细胞血栓或纤维蛋白血栓。主要表现有:①血栓形成的局部肿胀、疼痛;②血栓远端血液回流障碍:如远端水肿、胀痛、皮肤颜色改变、腹水等;③血栓脱落

感染性疾病科诊疗规范

感染性疾病诊疗规范 第一节轮状病毒感染 【诊断要点】 1.流行病学:流行季节北方以寒冷季节1~3月份为主,南方以春夏季为主,可以通过水污染暴发流行,亦可以通过接触传播。 2.临床表现:潜伏期数小时至一周。 (1)起病急,腹泻为主,黄色水样便,无粘液及脓血便,腹泻每天5~10次不等,伴恶心,呕吐,腹痛及乏力。 (2)腹部压痛,肠鸣音增强,部分患者有不同程度的脱水。 (3)体温正常或低热,病程数日或稍长,预后良好。 3.实验室检查 (1)常规检查血白细胞大致正常或稍偏高,分类中淋巴细胞增多,大便外观稀水样便,镜检多无异常,少数可见少量白细胞。 (2)粪便中病毒抗原检测。 1)电镜检查:粪便作免疫电镜检查可检出轮状病毒颗粒。 2)单克隆ELISA法或免疫斑点试验检测粪便上清液中的病毒抗原,后者敏感性及特异性较强。

3)用ELISA法检测患者血清中特异性IgM抗体,恢复期有4倍以上的增高则有诊断价值。 4)病毒核酸电泳图分析:提取病人粪便中的病毒核酸进行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根据电泳图谱即可确诊。 【鉴别诊断】 本病应与其他腹泻性疾病鉴别。 【治疗原则】 无特效抗病毒药物,以对症治疗为主,纠正脱水,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预防】 隔离病人,防止食物和水的污染,加强个人卫生和饮食卫生。

第二节手足口病 【诊断要点】 1. 流行病学:多发于4—9 月份,以5岁以下儿童多见,可有密切接触史。 2. 临床表现:可有发热,手足口臀部红色斑丘疹,疱疹,部分重症患儿可有易惊,肢体抖动,意识障碍,脑膜刺激征阳性,病理征阳性,肺出血,呼吸循环衰竭等。 3.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示大多数白细胞正常,淋巴细胞百分比升高。部分患儿可有白细胞升高,血糖升高。AST,ALT,CK,CK—MB升高等 【治疗原则】 1. 行消化道,呼吸道隔离1—2 周,卧床休息。流质,半流质饮食。皮肤粘膜皮疹护理。 2. 可用病毒唑抗病毒治疗5—7 天,根据病情酌情应用痰热清,喜炎平,甘利欣等。重症患者根据病情应用甘露醇,加强龙,丙种球蛋白等。 3. 可酌情应用抗生素防治细菌感染,不能进食者给予葡萄糖,电解质,维生素等输液对症治疗。 4. 根据病情作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血CRP,血生化,肝功,心肌酶,胸片,心电图等。

血栓性微血管病(TMA).

TMA的主要发病机制涉及微血管内皮细胞的损伤和遗传易感因素,致病因素包括细菌、内毒素、外毒素、自身抗体、免疫复合物、病毒、药物等,且病因不同其发病机制也不尽相同。 血栓性微血管病(TMA)是一组具有共同病理特征的急性临床病理综合征,主要表现为内皮细胞肿胀脱落、内皮下绒毛状物质沉积和血管腔内血小板聚集形成微血栓、血管腔内栓塞及红细胞碎裂等微血管系统异常。 临床上主要表现为血小板减少、溶血性贫血和微循环中血小板血栓造成的器官受累,其临床表现与TMA 的病变范围和累及不同器官造成的功能障碍有关。 TMA主要包括溶血性尿毒症综合征(HUS)、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TP)、恶性高血压、硬皮病肾危象、妊娠相关的肾脏损害、移植相关的肾脏损害、人类获得性免疫缺陷病毒(HIV)相关肾脏损害、肿瘤/化疗相关肾脏损害等,涉及的临床科室非常广泛,且目前临床误漏诊严重,亟需国内外广大临床医师关注。 下面由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肾内科于峰副教授为大家全面介绍TMA 的病因、临床表现、肾脏病理特点、治疗及预后等内容。 血栓性微血管病的病因与发病机制 细菌感染

大肠杆菌(产志贺毒素) 腹泻相关HUS(D+HUS)由产志贺毒素(STx)的细菌引起(主要是大肠杆菌O157:H7,占60%)。细菌通过粪-口途径引起肠道感染,临床表现为腹泻。 细菌黏附在肠道黏膜表面,分泌志贺毒素,后者一旦通过损伤黏膜进入血循环,可迅速与循环中的中性粒细胞结合,到达损伤的靶器官。由于肾小球内皮细胞上志贺毒素受体表达较高,故此类患者肾脏受累较突出,同时,患者具显著的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及血小板减少,因此临床将其命名为溶血性尿毒症综合征。由于这类患者常伴腹泻,又被称为腹泻相关性HUS或典型HUS,其约占全部HUS的90%。 侵袭性肺炎链球菌 侵袭性肺炎链球菌相关的HUS发病机制主要为TF 抗原的暴露。 在正常生理状态下,TF抗原存在于人体红细胞、血小板及肾小球内皮细胞的表面,并被N-乙酰神经氨酸覆盖。如患者感染了产神经氨酸酶的肺炎链球菌,其分泌的神经氨酸酶可以分解细胞表面的N-乙酰神经氨酸,使TF抗原暴露。TF抗原暴露后,机体会产生针对TF 抗原的自身抗体,引发免疫反应,造成红细胞、血小板及肾小球内皮细胞的损伤,最终导致HUS的发生。 补体调节分子异常

血栓性疾病知识综述

有关血栓性疾病知识综述 一、血栓症的定义和病因 血栓栓塞分为动脉血栓症和静脉血栓症。 1、动脉血栓栓塞的起始原因是动脉受损或粥样硬化,斑块破溃引起血小板粘附聚集进而启动凝血过程。动脉血栓脱落堵塞血管即出现器官和肢体的缺血或坏死。 2、静脉血栓是由于静脉血流迟缓,血液高凝状态及血管内膜损伤条件下,静脉发生急性化脓性炎症,并继发血栓形成的疾病,主要包括整形外科手术(如膝、髋关节置换手术,腹部手术)后形成的深层静脉血栓和由其引发的肺栓塞。 二、血栓症的危害 1、动脉血栓症可导致心肌梗塞、脑梗塞、脑血栓、冠心病、动脉硬化等疾病,而静脉血栓可引发肺栓塞。 2、血栓性疾病死亡率非常高。全球每年死于心脑血管疾病的人数达 1200 万人,接 近世界总死亡人数的1/4。中国每年死于心脑血管疾病的人数达到260 万人以上,存活的患者75%致残,其中40%以上重残。 3、血栓的形成难以监测,复发率很高,致残率很高,脑血栓 5 年内平均复发率在40% 以上,对血栓性疾病来说,预防治疗也非常重要 三、血栓症形成高发原因 生活方式改变及老龄化是引发动脉血栓的最常见的原因 1、我国人口结构处于迅速老龄化阶段中,据国家统计局调查显示, 2010 年65 岁 及以上人口已达1.18 亿,占人口总数8.87%.同2000 年相比, 65 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1.91 个百分点。中国人口进入了急剧老龄化的时期,至2025 年 65 岁以上老人占人口比重将达到14%。据统计,65 岁以上人口心脑血管血栓的 患病率在20%左右。 2、随着经济发展,人的生活方式改变,体力劳动减少、营养过剩等因素,导致动脉 血栓的发生率大幅提高 3、心血管支架、整形外科手术(膝、髋关节置换、腹部手术)和慢性炎症,都易引 发血栓性疾病。近几年,冠状动脉介入术手术(PCI)病例逐年增加,支架植入处易形成血栓,导致冠状动脉管腔的完全或不完全阻塞,在临床上可表现为猝死、急性心肌梗塞或不稳定心绞痛等一系列急性并发症。我国2000-2010 年PCI 手术病例年均复合增长率超过35%,2010 年我国完成的PCI 病例超过31 万例。随着支架手术的增加,术后抗凝、抗血小板凝集和降血脂治疗都同步跟进。 4、城市化进程导致的人们生活方式发生巨大改变,加上经济的发展,工作压力增大, 精神紧张,体力劳动大大减少,代谢放缓,人体自身调节能力降低,人体的血管及血液循环系统的发病率大幅提高。 5、糖尿病是血栓形成的高发人群。随着糖尿病病程的发展,其并发症的危害将进一 步显现。肾、眼、足部微小血管栓塞,心脏、脑部中血管病变,会导致尿毒症、失明、四肢坏疽、心肌梗塞等。由四肢坏疽所导致的截肢手术仅低于由车祸导致的截肢手术。糖尿病患者发生间歇性跛足的危险是非糖尿病患者的2-3 倍。 2012-7-11

感染性疾病与感染免疫检测

第二十二章感染性疾病与感染免疫检测 感染是病原体以某种传播形式从传染源传播到易感者,并在宿主体生长繁殖、释放毒素或导致机体微生态平衡失调的病理生理过程。 大多数病原体是由外界侵入的,受病原体侵袭力、致病力及宿主免疫状态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其破坏人体的微生态平衡后产生各种不同的感染谱,出现感染性疾病。 感染性疾病的早期诊断临床上最为常用的是病原体抗原检测和宿主血清抗体检测。IgM类抗体出现早,消失快,常作为感染的早期诊断指标。IgG类抗体出现晚,维持时间长,是流行病学调查的重要根据。 第一节细菌感染性疾病的免疫检测 细胞免疫是抗细胞细菌感染的主要效应机制。体液免疫在抗细胞外细菌感染中发挥主要作用。 一、链球菌感染 (一)链球菌 化脓性链球菌是致病力最强的一种链球菌,能产生多种毒素(链球菌溶血素O和S)、M蛋白、脂磷壁酸、链激酶和透明质酸等致病因子,可引起急性咽炎、呼吸道感染、脓疱疮、皮下软组织感染、心膜炎、脑膜炎和猩红热等。该细菌感染后可致超敏反应性疾病,如风湿热和急性肾小球肾炎等。 链球菌感染最常用的免疫学实验室检查是抗链球菌溶血素“O”(ASO)检测。链球菌溶血素“O”(ASO)是一种具有溶血活性的蛋白质,能溶解人类和一些动物的红细胞,且具有一定的抗原性,能刺激机体产生相应抗体。临床上常采用胶乳凝集试验、免疫散射比浊法检测ASO。免疫功能不全或大量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时,ASO水平可不升高。 (二)猪链球菌 猪链球菌感染的主要临床表现包括:①普通型表现:急起高热、畏寒、头痛、头晕、腹痛、腹泻、乏力、不适;②中毒性休克综合征(TSS)表现:除上述表现外,出现菌血症、败血症、DIC指征,包括皮肤瘀斑、出血,血压下降,脉压缩小,继而肝、肾功能不全,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软组织坏死;③脑膜炎表现:除普通型表现外,有恶心、剧吐、颈项强直、烦躁、昏迷,脑膜刺激征。 猪链球菌的实验室检查有细菌培养、鉴定和免疫学检测等方法。分子诊断技术是鉴定分型诊断方法,常用于猪链球菌的快速诊断以及流行病学调查。免疫学技术主要应用患者血清学鉴定。 二、伤寒沙门菌感染 沙门菌可致多种感染,轻者为自愈性胃肠炎,重者可引起致死性伤寒。伤寒和副伤寒A、B沙门菌引起胃肠炎、菌血症和肠热症等。 伤寒沙门菌感染的实验室诊断主要依赖于免疫学检测方法。 1.肥达反应 为血清凝集试验。产生凝集时抗体效价≥1:80为阳性,或双份血清效价呈4倍以上增长。 2.ELISA 以伤寒沙门菌脂多糖(毒素的主要成分)为抗原,用间接ELISA法检测伤寒患者血清中特异性IgM 抗体,该方法有助于伤寒的早期诊断。 (2ELISA法测定患者血清中的Vi抗体,有助于检出伤寒带菌者及慢性带菌者。 三、结核分枝杆菌感染 抗体反应。

血栓性疾病的临床表现

血栓性疾病的临床表现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很多人总是不停地忙碌于工作和生活,从而导致没有充足的时间进行运动,以及长期处于一种不规律的生活习惯,这样特别容易导致血栓疾病的发生,会给我们的身体带来很大的伤害,为了能够在发病时及时的发现从而得到最有效的治疗,我们就要多掌握一些疾病的症状,下面一起了解一下血栓性疾病的临床表现。 血栓性疾病的临床表现 一、静脉血栓形成以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最为多见 常见于深静脉如腘静脉、股静脉、肠系膜静脉及门静脉等。多为红细胞血栓或纤维蛋白血栓。主要表现有: ①血栓形成的局部肿胀、疼痛; ②血栓远端血液回流障碍:如远端水肿、胀痛、皮肤颜色改变、腹水等; ③血栓脱落后栓塞血管引起相关脏器功能障碍,如肺梗死的症状、体征等。 二、动脉血栓形成多见于冠状动脉、脑动脉、肠系膜动脉及肢体动脉等,血栓类型早期多为血小板血栓,随后为纤维蛋白血栓。临床表现有: ①发病多较突然,可有局部剧烈疼痛,如心绞痛、腹痛、肢体剧烈疼痛等;

②相关供血部位组织缺血、缺氧所致的器官、组织结构及功能异常,如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心律失常、意识障碍及偏瘫等; ③血栓脱落引起脑栓塞、肾栓塞、脾栓塞等相关症状及体征; ④供血组织缺血性坏死引发的临床表现,如发热等。 三、毛细血管血栓形成常见于DIC、TTP及溶血尿毒症综合征(HUS)等 临床表现往往缺乏特异性,主要为皮肤粘膜栓塞性坏死、微循环衰竭及器官功能障碍。 下面就是血栓性疾病的临床表现介绍,通过了解之后我们知道它的症状是一般发病部位不同,引发症状也是不一样的,所以平时我们一定要保证良好的生活习,要保证早睡早起,另外在饮食上尽量多吃一些清淡的食物,平时尽量多进行户外的运动,这样都能很好的避免一些疾病的发生。

眼内感染性疾病的鉴别诊断

眼内感染性疾病的鉴别诊断 眼科学大查房 在玻璃体视网膜疾病继续教育”专场,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常青教授介绍了 感染性眼内炎症性疾病”的鉴别诊断,包括获得性眼部梅毒、眼部结核、内源性真菌性细胞病毒性眼内炎、急性视网膜坏死、 网膜炎(CMVR)、眼弓蛔虫病的简要介绍、诊 断和治疗。 视 眼内炎症性疾病,广义地讲可以是由特定病原体引起的眼内感染,也可以是免疫反应介导的眼内炎症。临床上包括感染性眼内炎、非感染性眼内炎和伪装综合征。根据感染途径不同感染性眼内炎又分为外源性眼内炎 (如眼外伤和眼内手术后)和内源性眼内炎(病原体随血液循环至眼内)。常青教授主要介绍了感染性眼内炎的鉴别诊断,感染性眼内炎一般由细菌、真菌、病毒或寄生虫引起。 病因学诊断

病因学诊断包括以下方面: ①详细的病史和系统回顾,包括评估有无糖尿病、器官移植、肝硬化、低蛋白血症;菌血症、败血症或发热史(如有创手术史,静脉置管、留置导尿管,其他部位感染灶);性传播疾病[如伪装大师(The Great Masqueraders )];②细致的眼部检查; ③有针对性的眼部辅助检查和实验室检查,这些检查有助于证实推测或为诊断提供线索;④及时的诊断性治疗或手术; ⑤采集眼内液或眼内组织进行病原体鉴定。 获得性梅毒

疾病介绍获得性眼部梅毒是由苍白密螺旋体感染所致的性传播疾病,也可通过输血或者直接接触感染部位感染,可累及包括眼在内的全身任何重要脏器。 分期 获得性梅毒分为1期、2期、隐性期和3期。1期梅毒的主要症状为硬下疳,通常在螺旋体侵入2~6周后出现,未经治疗,4?6周可自行痊愈。2期梅毒系1期梅毒未治疗或治疗不规范,螺旋体进入血液循环大量繁殖播散而出现症状,通常在初始感染后 6~8 周发生2期梅毒,最常见的症状为弥漫性斑丘疹和全身症状,最常见的眼部症状为葡萄膜炎。隐性期梅毒指血清学反应阳性,无症状和体征治疗不充分引起,约 。3期梅毒系早期梅毒未经治疗或 1/3的患 者经1?10年后发生3期梅毒,可累及心血管及中枢系统等重要器官,眼部表现多种多样包括结膜炎、巩膜炎和浅层巩膜炎、间质性角膜炎、白内障、继发性青光眼、瞳孔异常(阿?罗

感染性疾病

感染病学三基训练基础知识题目 1.传染病的基本特征? 1有病原体;2有传染性;3有流行病学特征;4有感染后免疫。 2.试述甲、乙、丙类传染病的概念及包括的病种? 甲类传染病;为强制管理传染病,城镇要求于发现后6小时内 上报,农村不超过12小时。包括鼠疫和霍乱。 乙类传染病:为严格管理传染病,要求于发现后12小时内上报. 包括1病毒性肝炎;2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3伤寒与副伤寒}4 艾滋病;5淋病;6梅毒;7脊髓灰质炎,8麻疹;9百日咳;10 白喉;11流行性脑脊髓膜炎,12猩红热;13流行性出血热;14狂犬 病;15钩端螺旋体病;16布鲁氏苗病;17炭疽;18流行性和地方性 斑疹伤寒;19流行性乙型脑炎;20黑热病;21疟疾;22登革热。 丙类传染病:为监测管理传染病,包括1肺结核;2血吸虫病; 3丝虫病;4包虫病;5麻风病;6流行性感冒; 7流行性腮腺炎; 8风疹;9新生儿破伤风;10除霍乱、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 感染性腹泻病;11急性出血性结膜炎。 3.试举出分别在发热的第l、2、3、4、5、6天出皮疹的传染病? 风疹出疹多发生在发热的第1天;猩红热于发热第2天出疹; 天 花于第3天;麻疹于第4天;斑疹伤寒于第5天;伤寒于第6天后。 4.说明病毒性肝炎肝实质严重损害的实验室指标有哪些? (1)谷草转氨酶(AST)/各丙转氨酶(ALT)升高。 (2)血清胆红素与谷丙转氨酶有分离现象。 (3)胆固醇明显降低。 (4)胆碱脂酶降低。 (5)凝血酶原时间明显延长。 (6)凝血酶原活动度明显降低。 5.试述慢性乙型肝炎治疗的总体目标和关键性治疗措施? 1慢性乙型肝炎最大限度地长期抑制或消除HBV ,减轻肝细胞炎症坏死及肝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