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五音疗法

正如《史记》所言:“故音乐者,所以动荡血脉,通流精神,而和正心也。故宫动脾而和正圣,商动肺而和正义,角动肝而和正仁,徵动心而和正体,羽动肾而和正智。”其所言“五音内动五脏”之义,正与《内经》所论同。从一般意义上讲,曲调优美、情感丰富的音乐,能够增强脏腑的生理功能,使人感到轻松愉快,消除疲劳。相反,节奏强烈、精神萎靡的音乐,对神经和内脏系统可造成一定程度的损害。




五音疗法 - 五音手诊调理

一、宫调式乐曲(脾音土音)----平衡的感觉

《春江花月夜》《月儿高》《月光奏响曲》

二、羽调式乐曲(肾音水间)----按摩的享受

《二泉映月》《汉宫秋月》《喜洋洋》

三、商调式乐曲(肺音金音)-----火炙的的作用

《第三交响曲》《悲怆》《嗄达海林》

四、角调式乐曲(肝音木间)----拔罐的体会

《江南好》《春风得意》《江南竹丝乐》

五、徵调式乐曲(心音火音)-----拍打的快感

《步步高》《狂欢》《解放军进行曲》






【中医五音】

中医五音,是古代的宫、商、角、徵、羽5种调式音乐的特性与五脏五行的属性关系来选择曲目,进行调养治疗。

《黄帝内经》

先秦时代的《黄帝内经》认为音乐与宇宙天地和人体气机密切相通的,把五音引入医学领域,不但与人体内脏、情志、人格相密切联系,而且可以用来表征天地时空的变化。


《乐记》是我国最早、影响最大的音乐理论专著,为《礼记》的一个篇章,是儒家重要典籍之一。相传为孔子再传弟子公孙尼子所作。汉成帝时,刘向校《礼记》辑得二十三篇,以十一篇编入《乐记》,这十一篇包括:乐本、乐论、乐礼、乐施、乐言、乐象、乐情、乐化、魏文侯篇、宾牟贾篇、师乙篇等。《乐记》对音乐理论进行系统的整理,把五音(角、徵、宫、商、羽)的理论确定下来,探讨音乐的原本;音乐的产生与欣赏;音乐对社会与个人作用,重视乐和礼的关系。《乐记》云:“乐者乐也,琴瑟乐心;感物后动,审乐修德;乐以治心,血气以平。”,从中可透视出音乐与心身调理的关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