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死因漏报调查报告

区死因漏报调查报告
区死因漏报调查报告

区死因漏报调查报告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

2012年X X区死因漏报调查分析报告

摘要

为了解XX区死因登记报告工作的漏报情况,准确估计人群死亡率以及婴儿死亡率,XX区采取医疗机构调查与入户调查相结合的方式,于2012年10月开展了现场漏报调查。结果显示,调查死亡漏报68人,死亡漏报率2.69%;其中婴儿死亡漏报2人,婴儿死亡漏报率6.45%,县及县以上医疗机构漏报率为0.37%。经校正,全人群粗死亡率为601.55/10万,婴儿死亡率为7.11‰。调查发现,院外死亡漏报严重。建议当地卫生局将死因监测工作纳入单位年度责任目标考核,制定切实有效的奖惩制度,充分调动监测责任单位、责任人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确保死因监测工作的正常开展;加强死因监测专业人员的培训,督促其按照《云南省疾病监测系统死因监测工作规范》开展工作,减少死亡漏报病例,提高死亡报告质量;加强死因监测登记报告工作的宣传力度,使基层工作人员和居民正确认识,减少漏报病例,确保死因监测工作的顺利进行。

居民死亡信息是加强人口管理、制定社会经济发展规划、评价居民健康水平、优化卫生资源配置的重要依据,常规的死亡登记报告是获取死亡信息的重要来源。在很多地区的常规登记报告中,漏报是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为了解XX区死因监测工作的漏报情况,准确估计XX区人群死亡率以及婴儿死亡率,我区开展了2012年死因漏报调查。现将调查工作总结如下:

一、目的

了解死因登记报告工作的漏报情况;准确估计人群死亡率以及婴儿死亡率。

二、方法

(一)调查覆盖时间和范围

调查覆盖乡镇14个,县及县以上医疗机构10个,辖区覆盖率100%。调查覆盖时间为2012年1月1日-2012年12月31日。

(二)现场调查时间

于2012年10月开展现场调查,持续时间为30天,投入人力共计81人。

(三)调查内容

收集辖区常住人口中死亡情况。包括基本信息:死者姓名、性别、年龄、职业等;死亡信息:死亡地点、死亡时间、死亡原因等;生前诊断信息:生前最高诊断依据、生前最高诊断单位。

(四)调查方式

1、入户调查:采取主动入户调查的方式,由调查员面对面询问死者家属死者生前疾病史和症状体征,并现场查阅死者去世前就医的医疗证据,填写居民医学死亡证明书。既往已报告死亡并死亡信息清晰者不再询问。

2、医疗机构调查:查医院门诊日志、出入院记录,获取死亡名单,并现场查阅死者去世前就医的医疗证据,填写居民医学死亡证明书。既往已报告死亡并死亡信息清晰者不再填报。

三、调查步骤

(一)入户调查

1、基础资料的摸底调查:通过民政、公安、妇幼、医保部门和村委会干部摸清辖区人口、出生和死亡信息的摸底调查,形成死亡数据一览表,为入户调查工作奠定基础。

2、拟定调查计划:结合本地情况,制定了具体工作计划,计划明确了参与调查的人员、时间、地点等。

3、做好调查前的宣传工作并提前下发通知:根据调查计划,通过乡政府、村委会、村干部、村医等多渠道宣传并提前通知村民做好待调查准备。

4、入户调查:根据死亡数据一览表开展入户调查,在入户过程中发现新的漏报个案,将其信息补填进死亡数据一览表,并填报死亡医学证明书。既往已报告并死亡信息清晰者不再询问。

5、死亡名单核对:将入户调查死亡名单与已登记报告死亡名单进行核对,新增死亡个案即为漏报死亡个案。

(二)医疗机构调查

1、制定工作计划,明确漏报调查涉及医疗机构及科室;

2、查阅门诊日志和出入院记录,形成死亡数据一览表并补报漏报的死亡医学证明书,既往已报告并死亡信息清晰者不再询问。

3、死亡名单核对:将死亡数据一览表与已登记报告死亡名单进行核对,新增死亡个案即为漏报死亡个案。

四、漏报调查结果

(一)调查人数

累计调查人口数419581人,调查死亡2524人,其中婴儿死亡2人。

(二)漏报率

调查死亡漏报68人,死亡漏报率2.69%;其中婴儿死亡漏报2人,婴儿死亡漏报6.45%。县及县以上医疗机构漏报率为0.37%。见表1。

表12012年XX区各乡镇死亡漏报调查结果(%)

全人群婴儿

乡镇已报告漏报调

查死亡

漏报已报告

漏报调

漏报

名称死亡数率死亡数死亡数率文澜镇104340 3.691929.52草坝镇2293 1.29100雨过铺镇17610.56100新安所镇2275 2.16300芷村镇1323 2.22200期路白乡1272 1.55000老寨乡894 4.30000鸣鹫903 3.23000

冷泉乡1824 2.15100水田乡912 2.15100西北勒乡701 1.41100合计245668 2.69292 6.45(三)各性别、年龄校正死亡率

经校正,各性别和年龄组死亡率见表2。

表22012年XX区分性别、年龄校正死亡率(1/10万)

男性女性

年龄报告死亡率校正死亡

报告死亡

校正死亡率

0~183.61035.44318.6836.47 1~23.720.0027.890.00

5~8.060.0023.480.00 10~22.4258.6236.6438.11 15~65.71153.8045.5769.08 20~40.87100.6456.3678.51 25~60.1152.0286.87199.75 30~84.84212.7896.26166.68 35~112.56247.75156.74239.49 40~236.51553.78179.6301.36 45~216.75563.52239.92394.62 50~331.89764.11274.29447.90 55~329.811175.02530.65713.73 60~534.131734.781087.921456.66 65~943.093119.431804.812642.99 70~1412.084803.362821.983644.03 75~1794.346003.162883.14136.03 80~1778.077131.786744.196754.44 85~2498.5816049.3813051.211306.53合计219.5630.05345.79570.81五、发现及建议

(一)漏报重点人群

院外死亡漏报严重。

(二)漏报原因

1、部分村委会较偏远,城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村卫生所(室)辖区划分不明确等因素,导致部分人群未进入监测范围,死亡人员无责任报告单位报告。

2、部门间协调困难由于与公安、计生、民政、统计等部门的沟通存在较大困难,我区死因监测信息的收集、核对、人口资料的获取也较为困难,导致相关数据

3、由于对死亡登记报告工作宣传力度不够,使基层对此项工作存在误解,导致乡村医生未及时上报死亡病例。难于落实或准确性不高。家属因个人利益,不愿到公安部门注销户籍,有意隐瞒死亡信息,以及乡村医生自身对死亡病例登记报告认识不足,缺乏责任心等。

(三)今后如何减少漏报,提高完整性

1、卫生局将死因监测工作纳入单位年度责任目标考核,制定切实有效的奖惩制度,充分调动监测责任单位、责任人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确保死因监测工作的正常开展。

2.加强死因监测专业人员的培训,督促其按照《云南省疾病监测系统死因监测工作规范》开展工作,减少死亡漏报病例,提高死亡报告质量。

3.加强死因监测登记报告工作的宣传力度,使基层工作人员和居民正确认识,减少漏报病例,确保死因监测工作的顺利进行。

2012年12月4日

2019乡卫生院居民死因监测《―年漏报调查工作总结》.doc

乡卫生院居民死因监测《2013—2013年漏报调查工作总结》 为了贯彻执行**县死因监测工作的要求。进一步规范我乡死亡报告工作,提高死亡乡卫生院居民死因监测《2009—2011年漏报调查工作总结》 人员网报工作统计的质量。现将本次死因漏报调查工作做如下总结: 院长担任调查组组长,副院长防保所副所长担任副组长,防保所人员及村卫生室室 1、组织机构成立 长等共十八组员。 3、调查内容 本乡辖区内十四个行政村的2009—2011年死亡人员。 2、调查范围 2、入户调查内容包括死者姓名、性别、死亡年龄、死亡日期、家属联系电话、根本 1、摸底登记内容包括死者姓名、性别、死亡年龄、死亡日期、家属联系电话。 死因、身份证号吗、婚姻状况、文化程度、职业、死亡地点、生前最高诊断单位、生前最高诊断依据。 1、通过公安、民政、计生和乡统计等多家单位搜集2008-2011年年末各村人口数并 四、调查方法 汇总上报疾控中心。 3、根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网报的死亡人员名单,分村进行逐一核对,不能匹配视为

2、在各村领导干部的积极配合下对2009-2011年死亡人员回顾性摸底登记。 漏报人员,并做好死亡登记并及时补录信息。 我乡2011年末人口数男性27237人,女性23663人,合计50900人。2009年-2011 五、调查结果 年网报死亡人员数972人、摸底数1045人,入户调查1036人,漏报73人,失访9人。根据入户走访调查逐一核实死亡人员,补充死亡信息并及时做好登记工作。六、存在问题与建议 1、死因监测工作的专业技术水平不断提高,使死因监测工作基本上进入正常运转。 但还存在专业人员工作经验差,不能完全规范填写死亡医学证明书项目不全,特别是一些死亡原因不明确的没有填写死亡原因。 2、其中涉及到居民死亡医学证明书这项工作无法开展。根本不能开具死亡医学证明书到殡仪馆进行火化,使我们的工作出现空白增加了漏不率。由于人口流动性较大,所以对于死亡人员数据搜索登记具有一定困难。 3、乡、村卫生防疫人员都是兼职,工作量较大致使一部分死亡医学证明书无法按时上报网络。有的村卫生室拖延2-3个月才送死亡医学证明书,存在迟报现象。 4、死因监测漏报的主要原因是受当地风俗习惯影响,死者家属将死者偷偷埋掉,造成漏报。 6.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加强对报告人员的业务培训,提高工作人员能力。加强对 5、由于专业经费少或根本没有,村医积极性不高,不愿意配合工作。

死因监测漏报调查方案

死因监测漏报调查方案 居民死亡资料是反映人民健康状况的重要指标之一,是生命统计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为准确反映人民的健康状况,评估常规报告死因监测数据的完整性,估计漏报率,校正报告死亡率,现制定人群死因监测漏报调查方案,指导慢病综合监测点开展漏报调查,以获得相对准确的人群死因死亡率数据。 一、调查目的 1、为了进一步提高我镇死因统计资料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准确计算死亡率及期望寿命。 2、了解我镇慢病监测点死因登记工作的漏报情况。 3、准确估计我镇人群死亡率,以及婴儿死亡率,准确描述不同地区、不同特点人群的死因模式。 4、准确描述辖区内人群的死因顺位。 二、调查内容 1、户籍分年龄组人口数。 2、报告死亡数,实际死亡数。 3、死亡报告卡填报质量,包括填报卡的完整性和正确性。 4、根本死因符合情况 三、调查对象及方法 1、调查对象:本次调查采取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在郑郭镇13个自然村随机抽取一个行政村作为调查单位,被抽取村委会的每

个家庭作为调查对象。本次抽取的14个村委会,调查被抽取的10个村委会为2015年1至12月常住户籍人口的死亡人数。 2、调查方法 1、组织被抽取村委会的干部或部分居民座谈 2、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死因监测分管工程师组成调查组,分成二组对被告抽取的村委会所有常住户籍人口进行上门挨户调查。 四、调查步骤 (一)死亡漏报调查前到所在地派出所了解户籍分年龄组人口数。 (二)根据死亡报告卡,列出本次调查已报告的死亡者名单。 (三)挨户调查和组织村民座谈,把查出的所有死亡个案与报告卡核对。 (四)有报告卡者为已报告案例,否则为漏报。对漏报案例应补填写死亡报告卡。 (五)在样本人群中对已报告的死亡病例核对主要填报项目,判断是否填写完整和正确。 五、组织领导与实施 在丹阳市疾病监测系统工作领导小组的直接领导下,由疾控中心下发统一死因漏报调查要求,对调查员统一进行培训,调查组人员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名医生组成,由疾控中心人员负责实施和质控。

2016死亡漏报调查总结

2016死亡漏报调查总结 相关热词搜索:死亡漏报填卡爸爸手术后肠漏死亡传染病漏报调查登记表肿瘤漏报调查实施方案 篇一:中国杏仁露市场竞争格局分析及投资商机研究报告2016-2022年 中国杏仁露市场竞争格局分析及投资商机研究报告2016-2022年 编制单位:北京智博睿投资咨询有限公司 报告目录: 第一章2015年中国饮料产业运行新形势透析 第一节2015年国际饮料市场运行总况 一、全球饮料产品结构分析 二、东西欧国家饮料市场两极化严重 三、日本饮料营销状况分析 四、美国饮料市场功能性饮料开始占主流 五、茶饮料成韩国饮料市场主流 六、传统饮料重回俄罗斯市场主流 七、越南饮料市场巨大潜力待开发 第二节2015年中国饮料行业运行综述 一、中国发展饮料工业的优势 二、中国饮料市场的显著特征 三、饮料行业已步入多元化格局 四、中国居民饮料消费习惯分析 第三节2015年中国饮料市场运行动态分析 一、中国饮料市场盛行高端风潮 二、饮料市场主要

产品竞争状况 三、中国饮料市场品牌状况剖析 四、前五月饮料产品产量数据分析 第四节2015年中国饮料重点区域市场分析 一、上海饮料市场发展态势概览 二、河南省饮料市场流行健康风 三、武汉饮料市场健康饮品畅销 四、夏季太原饮料市场热点透析 第五节2015年中国饮料行业存在的问题及策略 一、我国饮料生产企业面临八大挑战 二、新国标出台运动饮料和茶饮料遇新门槛 三、国内饮料企业制胜策略 四、饮料行业产品和渠道创新是关键 第二章2015年中国杏仁露产业运行环境分析 第一节2015年中国经济环境分析 一、国民经济运行情况gdp(季度更新) 二、消费价格指数cpi、ppi(按月度更新) 三、全国居民收入情况(季度更新) 四、恩格尔系数(年度更新) 五、工业发展形势(季度更新) 六、固定资产投资情况(季度更新) 七、中国汇率调整(人民币升值) 八、对外贸易

XX区死因漏报调查报告

2012年XX区死因漏报调查分析报告 摘要 为了解XX区死因登记报告工作的漏报情况,准确估计人群死亡率以及婴儿死亡率,XX区采取医疗机构调查与入户调查相结合的方式,于2012年10月开展了现场漏报调查。结果显示,调查死亡漏报68人,死亡漏报率2.69%;其中婴儿死亡漏报2人,婴儿死亡漏报率6.45%,县及县以上医疗机构漏报率为0.37%。经校正,全人群粗死亡率为601.55/10万,婴儿死亡率为7.11‰。调查发现,院外死亡漏报严重。建议当地卫生局将死因监测工作纳入单位年度责任目标考核,制定切实有效的奖惩制度,充分调动监测责任单位、责任人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确保死因监测工作的正常开展;加强死因监测专业人员的培训,督促其按照《云南省疾病监测系统死因监测工作规范》开展工作,减少死亡漏报病例,提高死亡报告质量;加强死因监测登记报告工作的宣传力度,使基层工作人员和居民正确认识,减少漏报病例,确保死因监测工作的顺利进行。 居民死亡信息是加强人口管理、制定社会经济发展规划、评价居民健康水平、优化卫生资源配置的重要依据,常规的死亡登记报告是获取死亡信息的重要来源。在很多地区的常规登记报告中,漏报是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为了解XX区死因监测工作的漏报情况,准确估计XX区人群死亡率以及婴儿死亡率,我区开展了2012年死因漏报调查。现将调查工作总结如下: 一、目的 了解死因登记报告工作的漏报情况;准确估计人群死亡率以及婴儿死亡率。 二、方法 (一)调查覆盖时间和范围 调查覆盖乡镇14个,县及县以上医疗机构10个,辖区覆盖率100%。调查覆盖时间为2012年1月1日-2012年12月31日。 (二)现场调查时间 于2012年10月开展现场调查,持续时间为30天,投入人力共计81人。 (三)调查内容 收集辖区常住人口中死亡情况。包括基本信息:死者姓名、性别、年龄、职

死因监测方案

孝感市死因监测实施方案(试行) 一、死因监测目的 居民病伤死亡原因(以下简称死因)监测工作是通过定期、系统地收集人群死亡资料,并进行综合分析,研究人群死亡水平、死亡原因及变化趋势和规律的一项基础性工作。通过死因统计分析的指标可反映当地社会经济水平和文化发展状况,为制定社会经济发展政策、卫生事业发展规划和卫生政策,评价当地居民健康的水平,确定不同时期疾病防治的重点及效果的评价提供科学依据,同时又是医学、人口学、社会学等科学研究的基础信息。 二、死因监测网 (一)死因监测行政管理:由孝感市及各县市区卫生局统一领导,协调公安、民政、统计部门组织、管理本辖区内的死因监测工作。 (二)死因监测网构成:死因监测网由孝感市及县(市)区两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辖区内各级各类哨点医疗机构组成。 三、死因监测网职责 (一)孝感市疾控中心职责 1、根据国家统一制定的工作规范和湖北省的工作要求,制定年度工作计划、督导、考核方案,组织县市区开展死因监测工作。 2、根据死因监测工作进展,针对死因报告责任人的技术需求,不定期组织培训。 3、负责日常技术指导,协助解决工作中出现的技术问题。不定期组织开展死亡漏报调查,核实和校正死亡信息。 4、及时收集本市网络直报的死因监测数据,进行质量审核,定期分析本市的死亡信息,提供给有关部门参考利用。 (二)县市区疾控中心职责 1、根据国家统一制定的工作规范和上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提出的工作要求,制定年度工作计划、考核方案,组织指导辖区内各级医疗机构开展死因登记报告工作。 2、根据本县市区实际情况,针对各級各类医疗机构死因报告责任人的技术需求,不定期组织培训。 3、负责审核各级医疗机构网络报告的死亡病例,并按时编制各类统计报表,定期分析本县市区居民病伤死亡的信息,提供给有关部门参考利用,同时及时反馈给各乡镇防保站。 4、参照国家档案管理的有关规定,对各种死因原始资料、统计资料等相关资料进行管理与保存。 5、定期与当地公安、民政、妇幼和计生等有关部门核对死亡信息,及时做好补报工作。

死因监测工作方案

五华区居民死亡原因监测工作方案 居民死亡报告和死亡原因监测统计工作是通过持续、系统地收集人群死亡资料,并进行综合分析,研究人口死亡水平、死亡原因及变化趋势和规律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是构建公共卫生系统的基础数据,具有重要的社会经济意义和科学价值。死亡资料分析产生的期望寿命、孕产妇死亡率和婴儿死亡率等健康指标和死因统计信息,是反映国家和地区社会经济水平和文化发展状况的重要科学指标,是政府制定社会经济以及卫生事业发展规划、卫生政策和评价人口健康水平及社会卫生状况的重要依据,也是医学、人口学、社会学等科学研究的重要基础。 为规范我区死亡报告和死亡原因登记统计工作,提高死亡报告工作质量,及时准确地发现诊断不明的死亡病例,为传染病和新发传染病监测和预警提供基线数据,特制定本监测方案。 一、监测目的 1、建立持续、高效的五华区居民死亡登记报告和死亡原因监测系统。 2、开展死因监测工作,了解五华区居民病伤死亡水平、主要死因分布及其变化趋势。

3、分析、评价我区居民死亡水平、死亡原因的变化趋势及其影响因素,为政府制定社会经济以及卫生事业发展规划、卫生政策和疾病预防控制对策、评估干预措施的效果、评价居民健康状况和卫生状况提供科学的依据。 二、监测工作机构建设 1、成立五华区死因监测工作领导小组 负责全区死因监测网络直报工作的组织领导、协调管理和监督考核。 组长:郭亦兵区卫生局副局长 副组长:罗燕平区卫生局防保科科长 张洁区疾控中心主任 成员:陈宇宁区卫生局医政科科长 蒋青区卫生局基层卫生科科长 江家云区疾控中心副主任 周丽区疾控中心慢病科科长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区卫生局防保科,负责全区死因监测网络直报工作的日常管理与组织实施。局属各单位要成立相应的组织领导机构,负责组织、协调、管理本辖区死因监测工作。

2015年死因漏报调查方案

郑州市中原区2015年死因监测漏报调查方案 居民死亡信息是加强人口管理、制定社会经济发展规划、评价居民健康水平、优化卫生资源配置的重要依据,死因监测是获取死亡信息的重要来源。为评估死因监测数据的完整性,估计漏报率,获得准确的人群死亡水,依据《2015年全国死因监测漏报调查总体方案》,制定中原区人群死因监测漏报调查方案如下。 一、调查目的 (一)了解中原区死因监测工作的漏报情况。 (二) 准确估计中原区人群死亡率以及婴儿死亡率。 二、调查范围 采用随机抽样的原则,随机抽取3个乡镇(街道),从每个抽中的乡镇(街道)随机抽取3个行政村(居委会),抽中村(居委会)的所有家庭均为调查家庭,调查对象包括调查家庭的所有成员。 确定乡镇(街道)和村(居委会)名单后,报请省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审核,最终确 三、调查覆盖时间、人群和内容 (一)覆盖时间和人群 本次调查的覆盖对象为2012年1月1日至2014年12月31日期间发生的所有户籍人口死亡信息。 (二)调查内容 1.调查地区人口信息 分村(居委会)填报2011~2014年分性别年末人口数。 2.调查地区死亡名单

通过村(居委会)、殡葬部门、户籍管理部门等多个途径,调查发生在调查地区的所有死亡者名单,调查内容包括死者姓名、性别、身份证号、死亡年龄、死亡日期、家属联系电话及死亡原因;并通过与常规报告信息比对,确定漏报病例名单。 3. 漏报病例调查 对于漏报的病例进行入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 ①基本信息:姓名、性别、年龄、身份证号、婚姻状况、文化程度、职业、联系人信息等; ②死亡信息:死亡地点、死亡时间、死亡原因等;生前诊断信息:生前最高诊断依据、生前最高诊断单位。 四、调查人员组成 本次由区卫生局牵头,区疾控中心具体负责,从三个被抽中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各抽调4人组成调查队,开展调查工作。 五、调查方法与步骤 (一)人口信息收集 1.村编码维护 首先登录漏报调查系统进行调查乡镇(街道)村(居委会)编码维护工作,将所有村(居委会)编号后维护在系统内,以便于下一步工作开展。 2.人口资料的收集 登陆漏报调查系统,下载并打印空白常住人口资料调查表,收集调查村(居委会)2011-2014年年末分性别常住人口数和出生人数(附表1). 3.录入常住人口资料调查表 按要求收集完整人口资料后,将人口资料录入漏报调查系统,以便于下一步对死亡名单是否完整进行初步判定。 (二)确定死亡名单 1.打印空白死亡名单表格 登陆漏报调查系统,下载并打印空白死亡名单表格(附表2),表格包括如下变量:编号、死者姓名、性别、身份证号、死亡年龄、死亡日期、家属联系电话、死亡原因(根本死因)。 2.以村(居委会)为单位收集死亡名单 调查员在村长(居委会主任)、村医(社区医生)或者其他村(居委会)干部等的协助下,召集各村民小组(居民楼)负责人,以村民小组(居民楼)为单位发放空白死亡名单(附表2),由各村民小组(居民楼)负责人根据户主信息,对每户的死亡情况进行逐一回忆、填写。 调查员负责收集、汇总各村民小组(居民楼)填写的死亡名单,最后整理形成全村(居

死因监测情况汇报

死因监测情况汇报 死因监测工作情况汇报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 上午好: 首先对各位领导、专家莅临我区检查指导工作表示热烈的欢迎~对国家、省、市各位领导、专家多年来给我区死因监测工作的关心、支持和帮助表示衷心的感谢:现将我区死因监测工作情况作以简要汇报~不当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一、基本情况 全区共辖XX个镇XX个街道办事处~XX个自然村~XX个行政村~户籍总人口XX人~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常住人口XX人~总面积XX平方公里。如今~XX已成为XX南部贯穿南北、东西的水、陆交通枢纽~特别是XX委、市政府搬迁XX~作 为市级政府的政治、文化中心~XX的区位优势更为突出。辖区现有区直医疗机构XX处、矿业集团中心医院XX处、专业公共卫生机构XX家。有镇卫生院6处、社 区服务中心XX处、服务站XX处。标准化村卫生室XX处、乡医XX人,所有镇街卫生院全部成立了公共卫生管理办公室~现有镇街公共卫生人员XX人~村级公共卫生协理员XX人。 二、近年来死因监测工作开展情况 1、加强领导~健全组织~为全区死因监测工作提供了有力保障 - 1 - 我区于2006年被定为国家级死因监测点~开展辖区全人群死因调查工作~并 参加了全国第三次死因回顾性调查~2008年1月1日起开展全死因网络报告。死 因监测工作覆盖全区XX个医疗卫生机构~均为死因监测工作的责任报告单位。按

照省、市卫生厅、局的统一部署~XX卫生局高度重视死因监测工作~接受任务后及时向区政府作了专题汇报~联合区公安分局、区民政局、 [2005]64区计生局下发了《关于开展死因监测工作的通知》,XX字号,~成立了XX死因监测工作领导小组~并专门召开了由区直有关部门、各医疗单位负责人参加的启动会议~确保了此项工作的顺利开展。随着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实施~区卫生局将此项工作纳入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年度考核内容。区疾控中心全力组织实施~制定并下发了《XX死因监测工作实施方案》~成立了XX死因监测工作领导小组与技术指导小组~建立了死因监测工作管理制度~全面研究部署全区死因监测报告工作。为切实做好我区的死因监测工作~区疾控中心根据国家统一制定的工作规范和上级业务部门的工作要求~制定了年度工作计划、考核方案~组织指导辖区内各级医疗机构开展死因登记报告工作。认真负责辖区各医疗机构网络直报死亡卡的审核~并按时编制各类统计报表~分析本区居民病伤死亡的信息~提供给有关部门参考利用。死因数据实行微机化管理~及时备份~对各种死因原始资料、统计资料等相关资料及时进行整理、封档~并实行专柜管理与保存。 每月月初区疾控中心人员到区民政局收集上月的火化登记 - 2 - 表~每季度与区公安分局核对死亡注销户口名单~定期与区计生局、人力资源及社会保障局等有关部门核对死亡信息~及时做好补报工作。 区直各医疗单位明确专门人员~负责卡片的收集填报~及时、准确、完整地填写《死亡医学证明书》~及时进行录入上报,各镇,街,卫生院也进行了认真安排~制定了工作计划~健全和完善了各项规章制度~对辖区内的死亡个案进行入户调查~填报《死亡医学推断书》~指定专人负责网络报告~确保死因监测工作顺利开展。 2、明确目标任务~落实各项技术措施

20XX年孕产妇、儿童死亡漏报调查工作计划

20XX年孕产妇、儿童死亡漏报调查工作计划 篇一:20XX年度妇幼卫生信息漏报调查方案 20XX年度妇幼卫生信息漏报调查方案 母婴安全是妇幼保健工作永恒的主题,孕产妇和婴幼儿死亡是衡量地区妇幼保健质量的重要指标。为检查我镇妇幼保健工作质量,切实掌握保健工作相关信息,同时为我镇妇幼卫生工作提供真实、可靠、准确的科学依据,即开展妇幼卫生信息漏报调查工作,特制定此方案。 一、目的意义 贯彻执行妇幼卫生方针,降低孕产妇及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 二、调查对象和时间 1、对象: (1)村出生数:即20XX年10月1日—20XX年9月30日之间孕满28周以上的死胎(或出生体重大于1000g以上)、死产、活产婴儿数。 (2)村孕产妇死亡数:从20XX年10月1日—20XX年9月30日间死亡的育龄妇女(15-49岁)中排查搜集孕产妇死亡。 (3)村婴儿死亡:即20XX年10月1日—20XX年9月30日之间未满一周岁死亡的婴儿。 (4)村1-4岁儿童死亡:即20XX年10月1日—20XX年9月30日之间未满5周岁死亡的儿童。 2、调查时间:20XX年10月10日-20XX年10月12日

三、调查内容 1、村孕产妇数; 2、村婴儿出生数: 3、村5岁以下儿童死亡及活产漏报。 4、孕产妇死亡数。 四、资料收集 妇幼保健工作人员为本次调查员,在村医、妇干的配合下,到村入户调查育龄妇女死亡及5岁以下儿童死亡情况。 2、资料分析:将各村出生、活产、死亡信息收集后进行汇总分析和漏报率的推算,以校正全镇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及“两管”保健服务率。 五、质量控制: (1)妇幼保健科组织漏报调查小组,到3个卫生室(10个村)进行调查,确保完成各村信息漏报调查工作。 (3)妇幼保健科负责对漏报调查的原始资料收集、汇总、分析、并上报到镇卫生院,同时留底存档。 20XX年10月3号 篇二:死亡漏报调查报告 盛泽镇20XX年死亡漏报调查报告 为准确了解我镇死因网络直报的缺陷情况,提高死因网络直报的真实性和准确性,按照吴江市防病科质量控制工作的要求,我院对个科室20XX死亡病人进行了漏报调查。现将调查情况分析如下: 一、调查目的: 通过漏报调查获得较准确的数据,校正以获取数据的误差,客观反映我院在死亡统计工作中情况,针对存在问题,采取切实可行的干预措

死因调查报告

篇一:《小树死因调查报告》教学设计 《小树死因调查报告》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课文,教育学生树立环保意识,自觉保护环境。 2.继续练习末读课文,理解内容。弄清文章的结构,说说各部分的联系,初步学习写调查报告的方法。 3.认识8个生字,会写11个字。 4.学习用“并且”造句。 二.教学重点: 1.了解调查报告的写法。 2.引导学生树立环保意识。 三.教学难点: 1.了解报告文学各部分间的联系, 2.“宜”、“订”的字音掌握和“圾”、“贸”、“摊”的自行掌握。 四.教学时间:2课时 五.教学准备: 字词卡片、课件、相关资料 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初读课文,认读生字,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了解什么是调查报告。教学步骤:一.出示课题,谈话导入: 1.老师板书课题 2.学生齐读课题 3.提问:读了课题。你知道了什么?(课文的体裁是调查报告、内容是关于小树死因的。)4.引入:什么是调查报告呢? 二.默读课文,读准字音,整体感知调查报告的结构,学习生字。 1.学生默读课文,把不认识的字认会。 2.浏览课文,看看课文分为几部分。 3.指名部分朗读课文,正音。 4.出示词语卡片学生认读:步量法、人为、订立、国槐、枯萎、集贸市场、适宜、垃圾、树坑、罚等 老师提示:“量”、“为”、“宜”的读音;“槐”、“垃圾”的偏旁;强调“贸”的字形::左上角三笔分别是:撇、竖提、点,有上边是“刀”不是“力”下边是“贝”,不是“见”。 5.理清文章结构: 学生回答,老师板书: 原因——调查——分析——结论——建议。6.小组合作自学生字。 7.小组间互相检查识字效果,采取点将提问(板书)的方法巩固识字。 [利用学生的已有识字能力,促进合作学习,通过互动,转换角色,调动学生积极性,在互动中突破重点、难点。] 8.抄写生字。 第二课时 一.教学内容: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各部分结构顺序的安排,朗读课文。 二.教学步骤:

死因监测职责及流程

死因监测职责及流程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死因监测中各机构职责、工作任务及工作流程 一、各类机构职责及工作任务 (一)、县(区)级疾控 1、职责:负责信息的收集、汇总、审核、编码、录入、整理、分析和上报,组织各类培训,对医院死亡报告工作进行督导、质控和考核,开展内部质控和评价。 2、工作任务: (1)组织和指导辖区内各级医疗机构开展死亡登记和报告; (2)负责收集辖区内医疗机构的死亡病例报告,负责审核、整理、编码、录入、转卡、分析,并按规范统计要求按时编制各类统计报表上报; (3)按照国家档案管理有关规定,对各种死因原始资料、统计资料等相关资料进行管理与保存; (4)开展死因核实,组织实施漏报调查; (5)定期对临床、防保等各类有关人员进行技术培训和技术指导; (6)定期与当地公安、民政、妇幼和计生部门核对死亡信息,及时做好补报工作。 (7)对辖区死亡报告工作进行督导、质控和考核,每年不少于2次,撰写工作通报,及时反映评估结果。 (8)做好本地区人口死亡数据的统计分析,为当地社会发展和卫生政策的制定提供信息支持 二、县级以上医疗机构

1、职责:明确职能部门,设立专门岗位,由专人负责院内死亡个案的信息收集、核实和死因调查,填报《死亡证》并报告。 2、工作任务: (1)收集本院死亡个案信息,如实填写《死亡证》; (2)负责本院的医生填写的《死亡证》的收集、审核、盖章、登记、编码、上报; (3)有计划的对院内相关人员进行培训; (4)做好原始《死亡证》存根和死亡登记册的保存与管理; (5)应遵照本规范建立健全医院死亡登记报告管理制度,定期开展自查。 三、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街道医院)、防保站 1、职责:负责对辖区内的死亡个案信息的收集、核实和死因调查。填报《死亡证》,与相关部门定期进行信息核对,查缺补漏 2、工作任务: (1)收集死亡个案信息,填报《死亡证》; (2)死亡案例进行核实,对填报不全的,进行入户调查; (3)收集辖区内《死亡证》,每月定期上报; (4)定期汇总资料,与公安、民政等部门核对、补漏; (5)对死亡报告工作进行培训和指导。定期检查所管辖村医的工作质量,做好质控管理工作; (6)原始《死亡证》的保存与管理。 二、工作流程 (一)、医疗卫生机构正常死亡个案报告

区死因漏报调查报告

区死因漏报调查报 告

XX区死因漏报调查分析报告 摘要 为了解XX区死因登记报告工作的漏报情况,准确估计人群死亡率以及婴儿死亡率,XX区采取医疗机构调查与入户调查相结合的方式,于10月开展了现场漏报调查。结果显示,调查死亡漏报68人,死亡漏报率2.69%;其中婴儿死亡漏报2人,婴儿死亡漏报率6.45%,县及县以上医疗机构漏报率为0.37%。经校正,全人群粗死亡率为601.55/10万,婴儿死亡率为7.11‰。调查发现,院外死亡漏报严重。建议当地卫生局将死因监测工作纳入单位年度责任目标考核,制定切实有效的奖惩制度,充分调动监测责任单位、责任人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确保死因监测工作的正常开展;加强死因监测专业人员的培训,督促其按照《云南省疾病监测系统死因监测工作规范》开展工作,减少死亡漏报病例,提高死亡报告质量;加强死因监测登记报告工作的宣传力度,使基层工作人员和居民正确认识,减少漏报病例,确保死因监测工作的顺利进行。 居民死亡信息是加强人口管理、制定社会经济发展规划、评价居民健康水平、优化卫生资源配置的重要依据,常规的死亡登记报告是获取死亡信息的重要来源。在很多地区的常规登记报告中,漏报是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为了解XX区死因监测工作的漏报情况,准确估计XX区人群死亡率以及婴儿死亡率,我区开展了

死因漏报调查。现将调查工作总结如下: 一、目的 了解死因登记报告工作的漏报情况;准确估计人群死亡率以及婴儿死亡率。 二、方法 (一)调查覆盖时间和范围 调查覆盖乡镇14个,县及县以上医疗机构10个,辖区覆盖率100%。调查覆盖时间为 1月1日- 12月31日。 (二)现场调查时间 于10月开展现场调查,持续时间为30天,投入人力共计81人。 (三)调查内容 收集辖区常住人口中死亡情况。包括基本信息:死者姓名、性别、年龄、职业等;死亡信息:死亡地点、死亡时间、死亡原因等;生前诊断信息:生前最高诊断依据、生前最高诊断单位。 (四)调查方式 1、入户调查:采取主动入户调查的方式,由调查员面对面询问死者家属死者生前疾病史和症状体征,并现场查阅死者去世前就医的医疗证据,填写居民医学死亡证明书。既往已报告死亡并死亡信息清晰者不再询问。 2、医疗机构调查:查医院门诊日志、出入院记录,获取死亡

死因监测工作督导方案

岳村乡死因监测工作督导方案 一、背景 居民死亡资料是反映人民健康状况的重要指标之一,是生命统计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为准确反映人民的健康状况,充分利用死因监测数据开展疾病预防控制工作,死因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及其重要。而目前死因监测工作依然存在较大问题,如死因数据的缺漏报率较高,根本死因的确定和死因编码不准确等。 死因数据漏报的原因较多,如在外地死亡、死后不火化也不注销户口。错报则把没有死亡者报为死亡,或者把一个死亡案例报告了两次或更多次。这都将影响到对死亡率的准确估计。而死因诊断或死因推断由出具死亡医学证明书的临床医生做出或通过入户调查获得,根本死因判断和死因编码的由死因统计人员完成。每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将影响到根本死因的准确性。为进一步提高死因数据的报告质量,现制定督导方案,对死因监测的相关单位开展质量督导,通过督导结果的反馈,督促各单位改进工作质量。 二、督导目的 1、评估死因监测相关单位的工作质量; 2、通过督导信息的反馈,督促各单位改进工作,提高工作质量。 三、督导范围 督导工作包括对全乡人群死因监测工作的督导。 全乡人群监测督导工作包括全乡疾病监测点。 四、督导内容与方法 (一)督导内容 1.保障机制:政策、经费保障等。 2.组织管理:包括制度建设与落实、机构建设、人员配备、岗位职责等。 2.网络建设:包括硬件设备、网络报告覆盖率、直报账户的管理等。 3.人员培训:包括培训次数、培训人数、培训记录等。 4.报告质量:包括卡片填写质量、报告及时性、审核率和审核及时性、死因准确性、死亡漏报情况等。 5.资料分析与利用:包括年度分析报告质量,数据质量分析频次等。

平顶山市2011年度死因报告工作督导检查暨漏报调查方案

附件2 平顶山市2011年度死因报告工作 督导检查暨漏报调查方案 一、背景 居民死亡资料是反映人民健康状况的重要指标之一,是生命统计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为准确反映人民的健康状况,充分利用死因监测数据开展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国家卫生部已将医院死亡病例报告工作正式列入县级及县级以上(以下简称县级以上)医疗机构的工作日程,并逐步扩大到乡镇卫生院等所有医疗机构;此外城乡居民健康档案管理工作收集的死亡资料已成为居民死因报告的重要信息来源,有力地促进了全民死因登记报告工作的开展。但是,医院死亡病例漏报率高,死因顺序填写逻辑错误较多,ICD编码和根本死因判定不准确,居民死亡病例入户调查率低,报告信息可靠性低等,是死因报告工作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死亡病例漏报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医院管理工作不到位,报告程序不规范,报告环节疏漏多,是导致漏报的主要原因;受传统殡葬观念的影响,病危出院,死后不火化也不注销户口,是影响医院死亡病例报告率的重要因素。培训不到位,临床医生不熟悉死因报告规则,凭个人习惯填写死亡证明书或死因报告卡,死因编码和报告人员不能熟练掌握ICD编码和根本死因判断规则等,都对死因报告信息的完整性和根本死因判定的准确性产生重要影响。根据绩效考核工作的相关要求,按照全国死因监测工作督导方案和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工作部署,特制定本督导检查方案。

二、督导目的 1、评估各县(市)区县级以上医疗机构的单位报告率、死亡病例报告率和报告工作质量; 2、通过督导检查信息的反馈,督促报告单位改进工作,提高报告率和报告质量。 三、督导范围 1、各县(市)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必查。 2、县级以上应报医疗机构全部检查。包括专科医院、疗养院、结核病防治院(所),不包括卫生监督所、血液中心、劳动卫生监督检验所等机构。 3、乡镇卫生院和一级医疗机构(含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抽样检查,每县(市)区抽查1-2所,采用传染病漏报调查抽取的样本,与传染病漏报调查同步进行。 四、督导内容 (一)保障机制:卫生行政部门是否印发死因监测报告工作文件,将死因监测报告工作列入年度考核指标;是否提供必要的经费保障,落实乡镇卫生院预防保健科经费来源和必要的工作条件,对村医的死因报告和入户调查工作给予必要的劳务补助。 (二)组织管理:包括制度建设、机构设置、人员配备、岗位职责等。 1、县(市)区疾病预防控机构是否指定科室、设置专职人员负责死因报告管理工作;是否有健全的工作制度,认真履行报卡浏览审核和反馈订正程序,定期开展漏报调查和补报工作。

死因漏报调查实施方案

剑河疾控通[2012]72号 关于开展居民死因漏报率调查的通知 各乡镇卫生院、城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县属各医疗卫生单位:居民死亡资料是反映人民健康状况的重要指标之一,是生命统计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为准确反映我县人民的健康状况,充分利用死因监测数据开展疾病预防控制工作,死因监测数据的完整性极其重要,现制定人群死因监测漏报调查方案,请各单位认真组织实施。 二〇一二年五月十四日 主题词:疾病控制死因调查方案通知 抄报:县卫生和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剑河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办公室2012年5月14日印发 (共打印25份)2012年剑河县死因漏报调查实施方案 居民死亡资料是反映人民健康状况的重要指标之一,是生命统计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为准确反映人民的健康状况,充分利用死因监测数据开展疾病预防控制工作,死因监测数据的完整性极其重要,现制定人群死因监测漏报调查方案,指导开展漏报调查,以完善死因监测报告工作。 一、研究目的 1、了解全县死因登记工作漏报情况; 2、查找我县居民死因登记工作漏报原因,以改进、完善死因登记工作; 3、评价我县居民死因登记工作质量。 二、研究设计 (一)覆盖时段 此次漏报调查的覆盖时段为3年,即在2009年1月1日-2011年12月31日期间(包括1月1日和12月31日)死亡的所有个案。 (二)被调查对象的确定 1、本次调查涉及全县所有具有本县户口的常住居民。 2、暂住人口及流动人口不作为本次调查对象。 (三)漏报调查信息: 漏报调查的内容包括(居民死亡原因调查表): 1、基本信息:姓名、性别、出生日期、民族、婚姻、文化程度、职

业、地址、身份证号、联系方式等。 2、死亡信息:出生日期、死亡地点、死亡时间、导致死亡的疾病或事件、诊断单位及依据等。 3、漏报信息:漏报原因调查。 三、研究方法与步骤 (一)死亡名单摸底 1、常规死亡登记资料的收集 (1)利用死因网络直报系统数据库及全县死因登记资料,筛选出2009年1月1日-2011年12月31日全县死亡人员。 (2)与公安局、派出所相互配合,获取公安部门2009年1月1日-2011年12月31日死亡信息,按照死亡登记簿的要求尽可能收集相关信息并汇总; (3)与民政部门(包括殡仪馆)配合,收集调查全县2009年1月1日-2011年12月31日死亡人员名单,收集相关信息并汇总; (4)与医院、社区(三)居委会配合,核对辖区登记死亡名单; 2.死亡信息的清理及漏报确认 对以上各种途径收集到的项目社区死亡名单与户籍名单核对、确认、整理、排重,并且与死亡登记报告系统地名单进行核对,整理出全县2009年1月1日-2011年12月31日死亡漏报摸底库,确定漏报调查名单。 3.入户调查 (1)入户调查对象 死亡漏报摸底库中的所有个案

2016xx死因监测年度分析报告

2016年xx县死因监测年度分析报告 一、背景 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带来了城乡居民生活、行为改变, 也从根本上使人群疾病模式发生改变,随之我国人口的死亡谱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已经成为我国主要死因。全国已经通过开展全人群的死因监测,来了解全人群死亡水平、死亡原因和死亡模式的情况。因此为了评价出我县居民的健康状况和卫生状况,结合我县的地理环境、经济文化、人口学特征,从而为制定相应的卫生策略提供依据,死因监测工作已是我县的重要公共卫生工作。 (一)xx县基本情况 xx苗族土家族自治县位于重庆市东南部,处武陵山区,居乌江下游,乌江流经南北,国道319线、渝怀铁路、渝湘高速公路东西贯通,距主城3小时车程,有较为方便的水陆交通条件,也是重庆的出海通道之一。北接湖北,南连贵州,与市内武隆、黔江等区县为邻。全县幅员面积3903平方公里。人口密度为171人/平方公里。全县最高海拔1859m、最低海拔194m。境内居住着苗、土家、蒙古、回等11个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59.5%。全县辖11镇28乡,300个村(社区),1979个村居民小组;全县总人口69万,常住人口51.34万人,全年出生人口7907人,死亡报告4078人。 (二)xx县死因监测历史和现状 xx县从2008年开始在我县10个乡镇开展人群死因监测(2008年才纳入网络直报),2010年4月开始在我县动态、全面地收集人群死亡信息。目前全县所有乡镇、街道卫生院以及其他所有医疗机构均开展了死因监测工作。 二、目的 死因监测是居民病伤死亡原因监测,由于死亡比疾病具有更明确、更直接的含义,死因监测数据是公共卫生信息最重要和最基本的信息之一,死亡原因资料可以反映一个地区的居民健康状况和卫生状况,是评估人群健康状况的重要指标,是估计人群卫生需要,是制定卫生政策、评价卫生工作质量和效果的科学依据。死因资料也是研究人口自然变动规律的重要依据,同时也间接反映了社会、经济、文化及生物物理因素对居民健康的影响。为掌握我县居民健康水平,分析当地居民的主要卫生问题,从而掌握人群健康与死亡水平、死亡原因、死亡顺位、预期寿命和死亡率变化趋势等指标,为政府保障公民健康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多年来我县一直开展了全人群死因监测工作。 三、死亡病例的收集方法

郭家镇卫生院死因监测实施方案

郭卫【2011】18号 开县郭家镇卫生院 关于进一步加强死因监测工作的通知 各科室、各村卫生室: 根据《开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关于下发县及县以下的医疗机构死亡病例监测网络直报工作实施方案和质量控制方案的通知》文件精神,结合我镇实际,经郭家镇卫生院院管会研究决定,现将郭家镇卫生院关于进一步加强死因监测工作的工作方案下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二〇一一年二月十二日附:1、郭家镇卫生院死因监测工作实施方案 2、郭家镇死因监测工作小组 主题词:死因监测工作方案通知—————————————————————————————发:院内各科室各村卫生室 开县郭家镇卫生院办公室 2011年2月12日—————————————————————————————

附件1 郭家镇死因监测工作实施方案 为全面了解我镇死因构成,分析其动态变化趋势,为制定卫生工作政策和规划提供依据,依据《全国疾病监测系统死因监测工作规划(试行)》、《全国死因登记信息网络报告工作规范(试行)》,结合我镇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目的意义 通过持续、系统地收集死亡病例,了解人群的健康状况,以及影响健康因素,并分析收集的相关资料,确定全镇的主要卫生问题,通过采取符合成本效益原则的干预措施和卫生发展战略,提供群众需求的卫生服务,为制定和评价卫生规划提供依据。 二、监测目标与指标 1、工作目标 全面开展死因监测工作,定期开展漏报调查,按时上报出生人口和死亡监测资料,上报资料的准确、完整。 2、工作任务指标 ⑴、《死亡医学证明书》项目填写完整率≥95%,项目填写正确率≥95%,准确率达100%。 ⑵、以镇为单位网络报告覆盖率达100%;各级报告单位从填卡至网络报告及时率≥95%。要求院内死亡7日内;院外死亡20日之内

死亡漏报调查报告

盛泽镇2011年死亡漏报调查报告 为准确了解我镇死因网络直报的缺陷情况,提高死因网络直报的真实性和准确性,按照吴江市防病科质量控制工作的要求,我院对个科室2011死亡病人进行了漏报调查。现将调查情况分析如下: 一、调查目的: 通过漏报调查获得较准确的数据,校正以获取数据的误差,客观反映我院在死亡统计工作中情况,针对存在问题,采取切实可行的干预措施。 二、调查时限:2010年12月01日-2011年12月01日。 三、调查人员:由我院公共卫生人员组成调查小组,并负责具体指导和组织实施。 四、调查范围:本院各科室,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五、调查方法:通过派出所查户籍档案、医院死亡病例、社区、村委会走访等多种形式,从中筛查出死亡名单,并与死亡卡片核对,是否一致、是否有漏报。 六、漏报调查结果 调查急诊及住院死亡病例数161人,其中漏报0人,漏报率0%。通过漏报调查,校正了数据。提高了数据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七、漏报情况分析 2011年通过我院医护人员不断地努力和辛勤的工作,死亡漏报不存在。 通过漏报调查,提高了我院三网监测和死亡报表质量,同时也暴露出了我们工作中存在着一些疏漏。在今后的工作中,我院应加强

工作宣传力度,与各部门紧密配合,加强人员培训,建立健全各级报告制度和网络。 江苏盛泽医院预防保健科 2011年12月02日

2011年年报漏报调查 填报单位:江阳区邻玉街道卫生院填表时间:2011年10月8日 乡镇 活产数孕产妇死亡数孕产妇死亡原因5岁以下儿童死亡数 5岁以下儿童死亡原 因 围产儿 数 出生 缺陷 儿数实际调查 数 其中 漏报 数 实际调查 数 其中 漏报 数 产科 出血 妊高 症 产褥 感染 内科 合并 症 婴儿新生儿 围产儿 1-4岁儿童 肺 炎 腹 泻 出 生 窒 息 早 产 地 体 重 儿 意 外 其 他 死胎死产七天以内死亡 实际调 查数 其中 漏报 数 实际调 查数 其中 漏报 数 实际调 查数 其中 漏报 数 实际调 查数 其中 漏报 数 实际调 查数 其中 漏报 数 邻玉街道161015200000161016101610161083700000011610

区死因漏报调查报告

区死因漏报调查报告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

2012年X X区死因漏报调查分析报告 摘要 为了解XX区死因登记报告工作的漏报情况,准确估计人群死亡率以及婴儿死亡率,XX区采取医疗机构调查与入户调查相结合的方式,于2012年10月开展了现场漏报调查。结果显示,调查死亡漏报68人,死亡漏报率2.69%;其中婴儿死亡漏报2人,婴儿死亡漏报率6.45%,县及县以上医疗机构漏报率为0.37%。经校正,全人群粗死亡率为601.55/10万,婴儿死亡率为7.11‰。调查发现,院外死亡漏报严重。建议当地卫生局将死因监测工作纳入单位年度责任目标考核,制定切实有效的奖惩制度,充分调动监测责任单位、责任人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确保死因监测工作的正常开展;加强死因监测专业人员的培训,督促其按照《云南省疾病监测系统死因监测工作规范》开展工作,减少死亡漏报病例,提高死亡报告质量;加强死因监测登记报告工作的宣传力度,使基层工作人员和居民正确认识,减少漏报病例,确保死因监测工作的顺利进行。 居民死亡信息是加强人口管理、制定社会经济发展规划、评价居民健康水平、优化卫生资源配置的重要依据,常规的死亡登记报告是获取死亡信息的重要来源。在很多地区的常规登记报告中,漏报是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为了解XX区死因监测工作的漏报情况,准确估计XX区人群死亡率以及婴儿死亡率,我区开展了2012年死因漏报调查。现将调查工作总结如下: 一、目的 了解死因登记报告工作的漏报情况;准确估计人群死亡率以及婴儿死亡率。 二、方法 (一)调查覆盖时间和范围 调查覆盖乡镇14个,县及县以上医疗机构10个,辖区覆盖率100%。调查覆盖时间为2012年1月1日-2012年12月31日。

2014年死亡漏报调查报告

扎鲁特旗2014年死亡漏报调查专题报告为准确了解我旗死因网络直报的缺陷情况,提高死因网络直报的上报率和质量,我中心对全旗2014年死因监测网络直报情况进行专题调查,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调查目的 通过漏报调查获得准确数据,客观的反映出我旗死亡网络直报的情况,针对具体存在的问题,采取切实可行的干预措施。 二、调查时间: 2014年10月30日—2014年11月5日 三、调查人员 扎旗疾控中心公共卫生科人员组成调查小组,负责具体组织实施和落实。 四、调查范围 随机抽取3个村和扎旗殡仪馆。 五、调查方法 调查随机抽取3个村的情况,通过走访村医和村民的形式来获取辖区死亡名单;调查扎旗殡仪馆情况,通过抄取殡仪馆死亡登记表来获取全旗范围内的死亡名单。所有获得的死亡名单与《人口死亡信息登记管理系统》进行核对,确认是否存在漏报。 六、漏报调查结果 随机抽取的3个村有死亡病例19例,其中网络报告17例,漏报2例。扎旗殡仪馆有死亡病例540例,其中网络报告337例,漏报203

例。漏报调查结果合计漏报205例,具体漏报情况见下表: 地区漏报人数 鲁北镇85 阿日昆都楞镇 2 巴雅尔胡硕镇 6 巴彦塔拉苏木 3 查布嘎图 4 道老杜苏木 6 嘎亥图镇10 格日朝鲁8 工农11(其中殡仪馆漏报9人,随机抽取3个村 中漏报2人) 黄花山 2 巨日合 3 毛都9 前德门8 乌力吉木仁苏木 4 乌额格其牧场 6 乌日根塔拉农场 3 香山农场 3 香山 3 伊和9 乌努格其 4 外地16 合计205 七、漏报情况分析及建议 通过漏报调查,反映出我旗死因网络直报工作存在很大的疏漏。主要的漏报原因分析为几下几点: 1、个别医疗机构领导不重视,未作为重点工作来抓,更没有设置专人来完成此项工作。 2、个别医疗单位上报人员未重视此项工作,或不能独立完成此项工作。 3、责任心不够导致部分医疗机构不作为或敷衍塞责,个别报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