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性疼痛的中药外治临床应用概述

癌性疼痛的中药外治临床应用概述
癌性疼痛的中药外治临床应用概述

(完整版)癌痛治疗的现状与癌痛的评估

癌痛治疗的现状与癌痛的评估 癌症疼痛 (cancer pain) 是指由癌症、癌症相关性病变及抗癌治疗所致的疼痛,常为慢性疼痛,是癌症患者的常见症状。晚期癌症患者的疼痛发生率约 60 %~ 80 %,其中 1 / 3 的患者为重度疼痛。癌症疼痛如果得不到恰当的止痛治疗将会对患者及家属的生活质量造成极其严重的影响,可造成抑郁、乏力、焦虑、失眠、全身情况恶化或严重干扰抗癌治疗的施行。进一步提高对癌症疼痛的认识、评估及治疗水平,将造福于广大癌症疼痛患者。 一、癌症疼痛治疗的现状 (一)基本情况 1982 年,世界卫生组织在意大利米兰成立世界卫生组织癌症疼痛治疗专家委员会。专家委员会经讨论一致认为应用现有的镇痛药物可以解除大多数癌症患者的疼痛,同时筹划起草癌症疼痛治疗指南。 1986 年,世界卫生组织正式出版《癌症疼痛治疗》第一版 (Cancer pain relief) 。该书作为癌症疼痛治疗指南,提出癌症疼痛药物治疗的五项基本原则:口服用药;按时给药;按阶梯给药;个体化给药;注意个体细节。按阶梯给药是指根据患者疼痛程度选择不同作用强度的镇痛药物。即轻度疼痛选择非甾体类抗炎药,中度疼痛选择弱阿片类镇痛药,重度疼痛选择强阿片类镇痛药。因此,该指南又被称为癌症三阶梯止痛治疗原则。世界卫生组织推行癌症三阶梯止痛治疗原则的倡导,得到了各国肿瘤学术界及政府管理部门的普遍赞同和支持。 1990 年,我国首次在广州与世界卫生组织共同组织全国性专题会议,开始推行世界卫生组织癌症三阶梯止痛治疗原则。 1991 年,我国卫生部颁布《关于在我国开展癌症患者三阶梯止痛治疗工作的通知》。随后十余年我国相继出台多项管理制度和政策,多次举办各种学习班和研讨会,推行世界卫生组织癌症疼痛三阶梯止痛治疗原则。经过政府部门和专家学者的共同努力,我国开展三阶梯癌痛镇痛治疗原则的努力已初见成效,我国的癌症疼痛治疗工作取得了明显的进展,医护人员在癌痛治疗的临床实践中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但是由于我国人口众多,各地区发展不平衡,工作中仍然存在很多问题,例如大量患者仍然镇痛不足、很多基层医师对于麻醉性镇痛药的使用依然心存疑虑等。因此,进一步加强癌症疼痛及非癌症疼痛知识的普及宣传,推行和完善规范化疼痛治疗工作势在必行。 (二)、癌症疼痛的原因及分类 世界卫生组织将癌症患者的疼痛分为四类,分别为肿瘤侵犯所致疼痛、抗肿瘤治疗所致疼痛、与肿瘤相关的疼痛以及与肿瘤或治疗无关的疼痛 ( 见表 ) 。多数癌症患者尤其是癌症晚期患者常合并多种类型的疼痛。 1. 肿瘤侵犯所致的疼痛:约占癌症疼痛的 80 %。癌细胞直接浸润,压迫或转移可引起严重的癌症疼痛。

癌性疼痛护理常规

癌性疼痛护理常规 定义疼痛是一种与组织损伤或潜在的组织损伤相关的不愉快的主观感觉和情感体验。疼痛既是一种生理感觉,又是对这一感觉的一种情感反应。 观察要点 1.疼痛的起始时间、持续时间、终止时间。 2.疼痛时的生命体征变化、体位、临床表现、伴随症状。 3.疼痛的原因、部位、程度、性质。 4.疼痛对患者生活的影响,如;饮食、睡眠、活动等。 5.疼痛的缓解方式 6.心理状况、大小便情况 7.患者的体重变化及营养状况 护理措施 1.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发现异常及时通知医生。 2.保持病区舒适的环境,给患者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有计划地集中操作,动作宜轻柔,置患者于舒适的体位,争取家属的配合,减少患者对医院的恐惧感,使患者保持心情愉快,可提高痛阈。 3.加强基础护理,指导帮助患者做好个人卫生,注意患者皮肤、口腔、呼吸系统、泌尿生殖系统等的护理,防止各种并发症的发生。 4.配合医生为患者实施三阶梯止痛,保证患者的疼痛得到有效缓解。 5.稳定情绪主动与患者谈心,了解患者的心理需求,解除患者的困扰,如亲人陪伴、疾病相关知识的讲解等,使其情绪稳定,坚定信心,消除引起疼痛的心理因素,减轻紧张、焦虑和疼痛。 6.及时评价和记录各项止痛措施的效果。 7.观察止痛药物的副作用,尤其注意长时间应用止痛药物者 8.给予清淡易消化饮食,保持大便通畅,应鼓励病人多饮水及多摄取富含维生素食物,必要时应用缓泻剂或灌肠。 健康教育 1.教会患者正确认识疼痛,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教给患者和家属有关疼痛和止痛药的知识 2.放松疗法全身松弛可以体会到轻快感,肌肉松弛可减轻疼痛感。放松方法有;音乐疗 法,转移和分散患者的注意力。 3.皮肤护理进行冷敷或热敷、按摩、触摸等松弛技术,可减轻肌肉紧张、炎症及痉挛引 起的疼痛。 4.饮食疗法进行营养护理原则是多样化、均衡化、低脂化和易消化,努力增加患者的 摄入量;若患者不能经口进食,则可考虑鼻饲,每次鼻饲量不超过200毫升,间隔时间不少于2小时;对肠道功能已丧失患者,可采用静脉高营养。 5.心理疗法 (1)提供一定的心理保证,降低焦虑和抑郁,建立正确的心理防御机制 (2)向患者进行疼痛管理宣教 (3)进行心理暗示,必要时应用精神药物和安慰剂。 副作用及对症处理 1.恶心、呕吐临床强调进食后服药方法,可减轻或避免恶心、呕吐,也可选择不同作用形式的镇吐剂来治疗,如胃复安片。 2.便秘便秘是使用美施康定常见的副作用,应鼓励病人多饮水及多摄取富含维生素食物,另外还可服用番泻叶、50℅甘油盐水等,并适当给予胃动力药,如吗丁啉等,重度便秘可给

癌性疼痛处理

癌性疼痛的处理 WHO 3-阶梯镇痛疗法 Management of Cancer Pain WHO 3 – Step Analgesic Ladder Terence L. Gutgsell, MD Hospice of the Bluegrass Lexington, KY 目标 比较,对比感受伤害性的和神经病性的疼痛 了解癌痛镇痛处理的阶梯 了解阿片类镇痛剂给药的其他途径 讲解维持镇痛时阿片类药物间互相转换的技巧 Objectives Compare, contrast nociceptive, neuropathic pain Know steps of analgesic management of cancer pain Know alternative routes for delivery of opioid analgesics Demonstrate ability to convert between opioids while maintaining analgesia 总的原则 多因素对患者反应的影响 环境心理/社会状态年龄 性别多系统疾病和障碍复合用药 General Principles Influences on patient’s response to Rx Environment Psycho/social status Age Sex Multi-system disease and disorders Polypharmacy 普遍原则 “拇指原则” 诊断可能的机制,个体化治疗 ATC和PRN用药,保持简单 反复评价,注意细节 General Principles “Rules of Thumb” Diagnose underlying mechanism Individualize treatment ATC and PRN medications

癌症疼痛治疗综述

癌症疼痛的治疗 一、癌症疼痛的药物治疗 在现有疼痛治疗手段中,药物治疗是基础。严格规范按照WHO推荐的癌症疼痛病人三阶梯止痛方案,可以使90%癌症疼痛病人的疼痛得到缓解。 (一)W HO的三阶梯治疗原则 1、按阶梯给药 止痛药物的选择应根据疼痛程度由弱到强按顺序提高,除非是重度疼痛。一般首选非阿片类药物,属于三级阶梯的第一级,用于轻至中度疼痛。如疼痛继续加剧,则升高到第二级,在非阿片类药物的基础上加上弱阿片类药物。若疼痛仍未控制或继续加剧,则进入第三级,以用于中度到重度疼痛的强阿片类药物替换,也可同时加用非阿片类药,后者既能增加阿片类药物的止痛效果,又可减少阿片类药物的用量。此外辅助药物主要用于增强止痛效果,治疗疼痛加剧的并发症,在治疗特殊疼痛时辅助药物可产生独立止痛作用,因此可用于任何阶梯中。需要注意的是三阶梯应用不要过于教条,因为病人的情况复杂多变,应根据病情灵活掌握和使用镇痛药物,更多现象是需要不同药物的配伍,以求获得更好的镇痛效果。 2、口服给药 在尽可能情况下力争口服给药。因为口服给药方便、经济,无创伤性,不良反应小又能增加病人独立性。血药浓度稳定,与静脉注射用药相比同样有效,免除创伤性给药的不适,在家或医院均可使用。另外口服给药时吸收缓慢,峰值较低,不易产生药物依赖性和耐受性,从而提高病人生活质量。 所以口服给药是一种最简单、最科学的给药方式。 3、按时给药 止痛治疗应根据所用药物药代动力学的规律按时给药,而不是当疼痛达到不能忍受时才给镇痛药物(即按需给药)。因为,镇痛药物需要达到有效浓度时才具有镇痛效能,为保持止痛的连续性,需要在药物浓度下降时,及时给予药物维持有效血药浓度。按时给药可以获得稳定的镇痛效果,减少血药波动而出现的反复疼痛,推迟了药物耐受的出现,是镇痛治疗观念上的进步。 4、个体化给药 个体化原则是根据不同个体对麻醉药品敏感度的差异,既往使用止痛药的情况,及药物的药理特点确定给予药物剂量。对麻醉药品敏感度个体差异很大,所以阿片类药物没有标准量。应该说凡是能

癌症疼痛诊疗规范2011

癌症疼痛诊疗规范 (2011年版) 一、概述 疼痛是癌症患者最常见的症状之一,严重影响癌症患者的生活质量。初诊癌症患者疼痛发生率约为25%;晚期癌症患者的疼痛发生率约为60%-80%,其中1/3的患者为重度疼痛。癌症疼痛(以下简称癌痛)如果得不到缓解,患者将感到极度不适,可能会引起或加重患者的焦虑、抑郁、乏力、失眠、食欲减退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日常活动、自理能力、交往能力及整体生活质量。 为进一步规范我国癌痛诊疗行为,完善重大疾病规范化诊疗体系,提高医疗机构癌痛诊疗水平,改善癌症患者生活质量,保障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特制定本规范。 二、癌痛病因、机制及分类 (一)癌痛病因。癌痛的原因多样,大致可分为以下三类: 1.肿瘤相关性疼痛:因肿瘤直接侵犯压迫局部组织,肿瘤转移累及骨等组织所致。 2.抗肿瘤治疗相关性疼痛:常见于手术、创伤性检查操作、放射治疗,以及细胞毒化疗药物治疗后产生。 3.非肿瘤因素性疼痛:包括其他合并症、并发症等非肿瘤因素所致的疼痛。 (二)癌痛机制与分类。 1.疼痛按病理生理学机制主要分为两种类型:伤害感受性疼痛及神经病理性疼痛。 (1)伤害感受性疼痛是因有害刺激作用于躯体或脏器组织,使

该结构受损而导致的疼痛。伤害感受性疼痛与实际发生的组织损伤或潜在的损伤相关,是机体对损伤所表现出的生理性痛觉神经信息传导与应答的过程。伤害感受性疼痛包括躯体痛和内脏痛。躯体性疼痛常表现为钝痛、锐痛或者压迫性疼痛。内脏痛通常表现为定位不够准确的弥漫性疼痛和绞痛。 (2)神经病理性疼痛是由于外周神经或中枢神经受损,痛觉传递神经纤维或疼痛中枢产生异常神经冲动所致。神经病理性疼痛常被表现为刺痛、烧灼样痛、放电样痛、枪击样疼痛、麻木痛、麻刺痛。幻觉痛、中枢性坠、胀痛,常合并自发性疼痛、触诱发痛、痛觉过敏和痛觉超敏。治疗后慢性疼痛也属于神经病理性疼痛。 2.疼痛按发病持续时间分为急性疼痛和慢性疼痛。癌症疼痛大多表现为慢性疼痛。与急性疼痛相比较,慢性疼痛持续时间长,病因不明确,疼痛程度与组织损伤程度可呈分离现象,可伴有痛觉过敏、异常疼痛、常规止痛治疗疗效不佳等特点。慢性疼痛与急性疼痛的发生机制既有共性也有差异。慢性疼痛的发生,除伤害感受性疼痛的基本传导调制过程外,还可表现出不同于急性疼痛的神经病理性疼痛机制,如伤害感受器过度兴奋、受损神经异位电活动、痛觉传导中枢机制敏感性过度增强、离子通道和受体表达异常、中枢神经系统重构等。 三、癌痛评估 癌痛评估是合理、有效进行止痛治疗的前提。癌症疼痛评估应当遵循“常规、量化、全面、动态”评估的原则。 (一)常规评估原则。 癌痛常规评估是指医护人员主动询问癌症患者有无疼痛,常规评估疼痛病情,并进行相应的病历记录,应当在患者入院后8小时内完成。对于有疼痛症状的癌症患者,应当将疼痛评估列入护理常规监测

晚期癌症疼痛的护理_综述

晚期癌症患者疼痛护理概论 摘要: 本文主要就近年来晚期癌症患者疼痛护理技术概况做一系统性介绍,希望能够有效指导临床护理工作者做好晚期癌症患者疼痛护理工作,帮助晚期癌症患者积极应对疼痛,提高生存质量。 关键词:晚期癌症、疼痛、护理进展 国的调查表明:在综合性医院或专科医院的各期癌症患者中,51.1%伴有不同程度的疼痛,尤其是晚期患者,75%都有疼痛问题,且92.51%的癌症患者为中度疼痛[1],癌症疼痛给患者带来了巨大的痛苦,是患者最为恐惧和最难忍受的症状,其从心理、生理、精神等方面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同时对患者家庭及社会造成巨大的危害。在护理对策中,消极、祈祷的疼痛护理对策与疼痛程度成正相关,积极、勇敢的护理对策与疼痛程度呈负相关[2]。由此可见,采取积极的护理措施以控制癌痛对提高晚期癌症患者的生活质量极其重要。 1.癌症疼痛简介。 疼痛是由实际的或潜在的组织损伤引起的一种不愉快的感觉和情感经历,是一种复杂的生理心理活动,是临床上最常见的症状之一。痛觉可作为机体受到伤害的一种警告,引起机体一系列防御性保护反应,而某些长期的剧烈疼痛,对机体已成为一种难以忍受的折磨,因此,镇痛是医务工作者面临的重要任务。 现在全世界都在关注疼痛,癌痛已成为继体温、脉搏、呼吸、血压4 大生命体征之后的第5 生命体征,日益受到重视。研究表明,中国癌性疼痛病人发病率高达50%左右,肿瘤疼痛原因包括肿瘤本身引起的疼痛占第1位约占80%、肿瘤相关或无关的疼痛综合征占10%左右、肿瘤诊断或治疗相关的疼痛占10%左右等等。另外,大部分肿瘤患者因患“绝症”后的心理改变、对肿瘤知识的缺乏、家庭社会生活的改变加重肿瘤患者的躯体疼痛,故对晚期癌痛患者的医疗护理不仅需要有效的镇痛治疗,还需要针对肿瘤疼痛的特殊护理,给予患者无微不至的关心及指导,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3]。 事实上,让癌症患者无痛或尽量使疼痛减轻到可以耐受的程度是完全能够做到的。只要正确评估疼痛程度,恰当使用止痛剂和有效止痛方法,90% 以上患者的疼痛可以得到缓解。通过1400名注册护士问卷调查表明,最佳处理疼痛的主要障碍是对疼痛估计不足、处理疼痛的知识不够和患者不愿报告疼痛[4]。因此,获得疼痛护理的良好疗效,疼痛的评估和再评估是基础。 2.疼痛评估。 2.1疼痛的分级: 0级:无疼痛。Ⅰ级:轻微可以忍受的疼痛,能正常生活,饮食、睡眠基本不受干扰。Ⅱ级:中度持续或阵发性疼痛,可短时耐受,日常生活、饮食、睡眠受到不同程度的干扰。Ⅲ级:不可忍受的重度疼痛,疼痛剧烈、持续,活动受到限制,睡眠、饮食受到严重干扰,必须服用止痛药。中晚期肿瘤患者大多都是疼痛Ⅲ级。 2.2建立疼痛护理单:疼痛患者建立疼痛护理单对疼痛的观察具有重要临床意义[5]。 2.2.1疼痛护理单的容:患者的、性别、诊断、疼痛的分类( 急性、癌痛、慢性非恶性疼痛);入院时疼痛的情况( 有无疼痛、周期性疼痛、活动性疼痛还是持续性疼痛),疼痛的部位(A、B、C 等),出现的日期、时间、部位、活动情

癌性疼痛

定义 1 癌性疼痛的定义 疼痛是一种与组织损伤或潜在组织损伤相关的、不愉快 的主观感觉和情感体验以及保护性或病理性反应。癌性 疼痛(简称癌痛) 是由癌症本身以及癌症治疗过程中产生的 疼痛 病因 一、肿瘤自身引起疼痛 肿瘤自身引起的疼痛占癌性疼痛的75%。肿瘤的生长部位决定着疼痛的发生频率,进展性肿瘤在不同时期对疼痛程度的影响也不同: 1、肿瘤浸润骨组织: 原发或继发肿瘤直接浸润骨组织和局部伤害感受器的激活;肿瘤压迫周围血管、软组织和神经组织;骨组织被破坏释放前列腺素。80%的原发骨肿瘤有明显疼痛。骨转移可分为局部骨转移或弥散性骨转移,疼痛的特点为持续性胀痛、刺痛或刀割样痛等。如果压迫脊髓则是神经痛,临床治疗上区分伤害感受痛和神经痛非常重要,因后者用强效镇痛药也只能部分缓解。 2、肿瘤侵犯内脏: 肿瘤浸润内脏痛觉敏感的软组织、浆膜或包膜等;肿瘤浸润内脏血管会导致血管痉挛、闭塞;由于肿瘤压迫、阻塞导致内脏器官的坏死,其特点为持续加重的胀痛或绞痛,通常呈弥散性。 3、肿瘤侵犯神经系统:

由于肿瘤生长、压迫、浸润所引起的外周神经、神经根、脊髓或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影响血液循环导致。疼痛大多为持续性烧灼样或针刺样疼痛,常伴有相应神经区域的感觉异常或运动障碍。约95%患者脊髓受侵由于转移至脊椎或脊髓的原发或继发肿瘤引起脊髓受压导 致脊髓压迫症。早期可表现为神经根痛或感觉障碍,还可见于腰椎间盘突出、脊椎结核、颈椎病等。 二、肿瘤诊断和治疗引起的疼痛 1、肿瘤诊断引起的疼痛: 肿瘤在治疗诊断过程中也会引起一定程度的疼痛,如血标本的采集、腰穿、骨穿、血管造影、组织活检等。这种疼痛对肿瘤病人来说并不具有特异性,原因明确。 2、肿瘤治疗引起的疼痛: 临床表明几乎所有的抗肿瘤治疗都可引起疼痛。主要包括四个方面:手术治疗、放化疗和生物治疗。肿瘤治疗可引起疼痛综合征,常表现为急性疼痛,由于的神经损伤和肌肉结构的改变导致手术后疼痛的持续存在或原有疼痛的加重称术后疼痛综合征,对术后疼痛综合征若不积极处理,会发展为病变部位肌肉萎缩、功能障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由于放疗损伤神经、脊髓、导致臂丛、腰丛、骶丛纤维化、微循环障碍及脊髓的脱髓鞘病变或局部坏死导致放疗后疼痛;进行性神经损害也多伴有疼痛,造成感觉和运动神经障碍,并可出现传入神经阻滞性疼痛。对于由一系列因素造成的癌性疼痛应给予积极的治疗,目前临床上治疗癌性疼痛的药物主要采用外用止痛药,如蟾乌巴

成人癌性疼痛护理

成人癌性疼痛护理 1.疼痛评分有哪些 A.NRS评分数字评分量表 B.VRS 口述分级法 C.FPS-R 改良面部表情疼痛评估工具 D.BPI 简明疼痛评估量表 2.疼痛评估时机 A,入院8h 内应对患者疼痛情况进行常规评估,24h 内进行全面评估。 B.疼痛控制稳定者,应每日至少进行1 次常规评估,每2 周进行1 次全面评估。 C.疼痛控制不稳定者,如出现爆发痛、疼痛加重,或剂量 滴定过程中应及时评估;如出现新发疼痛、疼痛性质或镇痛方案改变时应进行全面评估。 D.应用镇痛药后,应依据给药途径及药物达峰时间评估疼 痛程度。 3.非甾体类抗炎药口服给药的注意事项 A.饭前 B.饭后 C.空腹 D.不应空腹 E.不宜同时应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非甾体类抗炎药

4.阿片类药物的注意事项 A.应整片服用,禁碾碎 B.皮下注射30min后评价效果 C.静脉给药30min后评价效果 D.芬太尼透皮贴每72h更换一次 5.非甾体抗炎药的不良反应 A.胃肠道毒性 B.肝肾毒性 C.心脏毒性 D.血液学毒性 E.神经系统毒性 6.阿片类药物不良反应 A.便秘 B.恶心呕吐 C.镇静 D.尿潴留 E.谵妄,瘙痒 7.使用阿片类药物,出现呼吸抑制症状时,如对躯体刺无反应,呼吸频率小于多少次/min,并出现针尖样瞳孔时,应立即遵医嘱停用阿片类及镇静药物,并给予纳洛酮等解救处理 A.8 B.7

C.6 D.5 8.成人癌性疼痛护理的基本要求 A.每次接诊肿瘤患者时均应进行疼痛筛查。 B.疼痛评估应以患者主诉为依据,遵循常规、量化、全面、动态的原则。 C.遵医嘱用药应及时、准确、规范,监测镇痛效果并预防不良反应。 D.应对患者和主要照顾者进行疼痛相关知识教育 答案: 1.第一题全选 2.第二题全选 3.BDE 4.第四题ABD 5.第五题全选 6. 第六题全选 7. A 8.第八题全选

癌症疼痛的应对措施

据统计:癌症新发病人中62%伴有疼痛。癌症疼痛不仅是一个医学问题,它还 是一个社会问题。世界卫生组织曾经于1982年提出“2000年实现全世界无癌痛”的具体目标,但遗憾的是人们还未实现这个目标。 (一)一种有害的误解 经常有人认为,癌症病人一旦用止痛药物,就意味着敲响了不祥的钟声, 这种观念害处非常大。平时在和各位病人及家属沟通的过程中,发现不少人以为只要癌症病人用上了止痛药物,尤其是用上了可待因、吗啡等强效镇痛药, 就说明已进入癌症的“终末期”。这完全是一种误解。由于受到这种误解的 影响,许多癌症病人惧怕所谓的“终末期”来临,便强忍疼痛折磨,拒绝使用 止痛药;或者因疼痛难忍,病人开始使用止痛药,但以为“终末期”来临,从 而丧失了继续治疗和生存的信心。 其实,疼痛是癌症病人的一个常见症状,疼痛的严重程度及是否用上强效镇痛药,与临床期别没有太大的关系。癌症疼痛是癌症发病过程中的普通现象,可以发生在任何期别。尽管晚期癌症病人出现疼痛的比例相对较高,但早期癌症病人也可以出现癌症疼痛,甚至可能出现剧烈的疼痛。癌症病人是否出现疼 痛与病变侵犯的部位有关。例如,一位癌症病人因肿瘤生长于神经丰富的组织

上,尽管属于早期,却可能出现剧烈的疼痛;另一位真正属于终末期的癌症病人,因病变未累及神经丰富的组织,可能没有疼痛症状。(真心的希望病人及家属 看到后能正确的理解癌痛和正确的使用止痛药) (二)癌症疼痛的危害 各个临床期别的癌症病人都可能出现疼痛,而疼痛对他们造成的危害是相 似的。癌症疼痛不仅使病人感到难受,而且还会带来一系列严重的影响。例如,恶心呕吐、食欲减退、失眠、焦虑、恐惧、抑郁、不愿与人交往;各种生理功能减退,活动能力下降;对生活和治疗失去信心等。疼痛对身体、生理和心理方面造成的损害,不仅明显影响到病人的生活质量,而且还会影响到治疗的实施和 效果。部分病人因疼痛未得到满意控制而失去耐心,甚至会放弃根治癌症的机会。 因此,癌症疼痛会造成严重的危害,各期癌症病人都应该积极接受止痛治疗。 (三)癌痛病人都应积极接受治疗 对于各期癌症病人的疼痛都应治疗,止痛治疗除减轻病人的痛苦,还有助于提高生活质量,有助于抗癌治疗的顺利完成。抗癌治疗本身能控制疼痛,但 止痛显效需要一定的时间。因此,在根治性抗癌治疗显效前,也有必要积极进行止痛治疗,以便抗癌治疗能顺利完成。此外,对于已失去根治性抗癌治疗机 会的病人来说,止痛可能是部分病人惟一可接受和有效的治疗方法,因为止痛治疗可能使肿瘤病人在无痛状态下长期带癌生存,争取治疗时间和机会。 (四)形成癌痛的原因与机理 癌性疼痛是一个非常复杂的临床综合征群,并非单一的症状,它涉及到众 多的环节和机理,也受很多因素的影响。 1.中医学的机理解释中医理论认为癌痛的病因病机主要是气滞血瘀、痰 浊凝结、热毒结聚等几个方面。各种病因可导致人体气机失调而致癌瘤产生, 癌瘤本身又可阻滞脏腑经络,产生各种气机失调;瘀血是机体的病理产物,血 行不畅多由气机失调所致。瘀血阻滞经络则疼痛,瘀血日久可使机体失养而致 嬴瘦、肌肤甲错、脏腑功能失调等;痰浊由津液代谢失常凝结而成,痰浊凝聚 也是癌瘤产生的病理基础之一。元·朱丹溪认为“凡人身上中下有块者多是痰。”而痰浊又可阻滞经络气血,致脏腑经络气血失调及疼痛。痰浊又常与气滞、血瘀、火毒相互裹携而致病;癌瘤日久,热毒内生,伤及脏腑经络气血,或与痰浊相合,阻塞经络气血运行,或热毒伤络均可产生疼痛。

癌痛规范化治疗试题答案

癌痛规范化治疗试题答案 篇一:癌痛规范化治疗知识考题与答案(培训参考) 癌症疼痛诊疗规范考试题 一,填空题 1、疼痛是癌症患者最常见的症状之一,严重影响癌症患者 的生活质量。初诊癌症患者疼痛发生率约为;晚期癌症患 者的疼痛发生率约为,其中的患者为重度疼痛。 2、癌症疼痛评估应当遵循、、”评估的原则。 3、癌痛常规评估是指医护人员主动询问癌症患者有无疼 痛,常规评估疼痛病情,并进行相应的病历记录,应当在患 者入院后小时内完成。 4、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 )癌痛三阶梯止痛治疗指南, 癌痛药物止痛治疗的五项基本原则是:、、、、。 5、癌痛应当采用综合治疗的原则,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身体状况,有效应用止痛治疗手段,持续、有效地消除疼痛,治疗方法包括:治疗、治疗和治疗。 6、短效阿片类药物用于爆发痛的解救治疗时,解救剂量为 前24小时用药总量的。 7、阿片类镇痛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存在较大个体差异,需

要逐渐调整剂量,以获得最佳用药剂量,此称为。 &非甾体类抗炎药的日限制剂量为:布洛芬mg/d,对 乙酰氨基酚mg/d,塞来昔布mg/d。 9、口服吗啡的大剂量标准是mg/d,超大剂量标准是mg/d。 10、初次使用阿片类药物止痛的患者,使用口服即释吗啡 片滴定的初始剂量为毫克/次。 11、某癌痛患者经疼痛评估,NRS评分为7分,需剂量滴定,予口服即释吗啡片10mg,60分钟再次NRS评分为7 分,需再给予口服吗啡片mg,若再次NRS评分为4分,需再给予口服吗啡片mg,若再次NRS评分为2分,需再给予口服吗啡片mg。二,选择题 1,癌痛的原因多样,大致可分为() A肿瘤相关性疼痛、抗肿瘤治疗相关性疼痛和非肿瘤因素 性疼痛; B肿瘤相关性疼痛和非肿瘤相关性疼痛; C肿瘤相关性疼痛和抗肿瘤治疗相关性疼痛。 2,疼痛按病理生理学机制主要分为()两种类型。A 伤害感受性疼痛及非伤害感受性疼痛 B神经病理性疼痛及非神经病理性疼痛 C伤害感受性疼痛及神经病理性疼痛 3,癌痛量化评估通常使用

疼痛科癌性疼痛治疗规范与管理

癌性疼痛治疗规范与管理 一癌症疼痛的药物治疗 1 癌症疼痛概念:伤害性疼痛、神经痛、牵扯痛和自发性疼痛;源自肿瘤本身的疼痛、肿瘤治疗引起的疼痛和非肿瘤性疾病引起的疼痛。 2 癌症疼痛的药物治疗→→→麻醉科执行“三阶梯治疗”用药原则用药规范: 第一阶梯:轻度至中度癌痛病人应采用非阿片类镇痛药。如果有特殊指征,可合并应用辅助镇痛药。非甾体类抗炎药,有阿斯匹林、扑热息痛、醋氨酚、双氯芬酸钠等。对骨转移性癌痛常能止痛。这是因为骨转移处癌细胞产生大量前列腺素,而非甾体类抗炎药能阻止前列腺素的合成,同时有解热抗炎等作用。上述药物对骨膜受肿瘤机械性牵拉、肌肉或皮下等软组织受压或胸膜腹膜受压产生的疼痛也有效。 第二阶梯:当非阿片类药物不能满意止痛时,应弱阿片类止痛药,称为第二阶梯。临床主要应用可待因、右旋丙氧酚,可待因效果更好。 第三阶梯:中度和重度癌痛选用强阿片类止痛药。在第一、第二阶梯治疗效果不好时采用,此类药物效果好,但易产生药物依赖和耐药性,连续用药后不能停药,若迅速停药就会产生戒断症状;重复用药效果逐渐下降,需要不断增加剂量,才能维持效果。

强阿片类止痛药的应用需考虑许多因素,如年龄、性别、全身情况、癌症类型及疼痛程度和广泛度。药物有很大的个体差异,通常由小剂量开始,根据临床经验增加到恰当的剂量。 三阶梯治疗中的辅助用药:针对癌痛病人产生的全方位疼痛,除了局部疼痛外,还要治疗社会性、心理性因素所导致的疼痛,此时可选用辅助药物进行治疗。 癌症疼痛药物治疗管理: 病人需持有卫生行政部门的疼痛治疗卡和病人及协办人的身份证,门诊挂号疼痛门诊,由疼痛门诊医生开局处方,依据医院管理规定开出一定数量镇痛药,一般为3天量,同时指导病人用药,评价用药效果,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作好文书记录。不良反应及时反馈科室负责人。 二癌症疼痛的神经介入治疗 1 连续外周神经阻滞术 规范:股神经、臂丛神经穿刺置管术等,常规皮肤消毒,铺巾,1%利多卡因局部浸润麻醉,穿刺确定理想位置,置入导管,导管深度不小于10 CM,缝合固定导管,注入实验剂量,观察效果,无菌贴膜覆盖并妥善固定。 常用药物:利多卡因+ 罗哌卡因

慢性非癌性疼痛治疗指南概要

编者按现有证据表明,在阿片的使用上存在很大差异。为了改善慢性非癌症疼痛的治疗,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减少药物滥用和挪用,提高费用效益比,美国介入疼痛医师学会(ASIPP采用循证医学方法,制定了有关使用阿片治疗慢性非癌症疼痛的指南。指南的全文刊登在最近发表的Pain Physician杂志上。该指南主要由疼痛介入治疗医师使用。本指南没有提出硬性规定的治疗建议。现摘译其中第8.0节阿片使用原则部分供大家参考。 阿片使用的原则 序言 在疼痛介入治疗中,病人可能不仅接受阿片类止痛药的治疗,还可能接受其他控制性或非控制性药物的治疗。另外,病人还可能接受控制性药物作为介入技术的辅助治疗,或用其治疗并存的精神疾病和心理障碍。 基本观念 处方使用阿片类药物的原则是:对病人进行综合评价(法定进行生理评价,选择进行心理评价,正确记录定期评价的疗效结果,特别需要评价的是对功能状态的影响、疼痛缓解程度,发现和治疗不良事件,监测滥用行为。另外,病人还必须遵守控制 性药物协议和各个机构提出的规定指南。图1为疼痛评估和治疗的流程。表1为长期阿片类药物治疗的流程。 图1 慢性疼痛综合评估和处理的建议流程 1、评估和处理 2、病史 疼痛史 用药史

心理社会史 3、评估 生理 功能 心理社会 诊断性试验 4、印象 5、处理计划 6、其他治疗手段 7、诊断性介入技术 8、治疗性介入处理 9、再次评估 10、持续疼痛 新发疼痛 疼痛加重 11、疼痛充分缓解和功能状态改善 12、再次全面评估 13、出院或维持 评价

合适的病史和体格检查,以及基于对病人当前症状的最初评估做出的治疗决策,都是必不可少的。评估和治疗中最关键的三个要素是病史、体检和治疗决策。其他内容包括会诊、协调治疗、当前问题的性质和面对面评估所需要的时间。 病史 病史包括主诉、现病史、系统回顾、过去史、家族史和/或社会史。 现病史是按时间顺序描述由最初发生到现在有关当前疾病的症状和体征的进展情况。现病史包括的内容有:部位;性质、严重程度、持续时间、时间分布、背景情况、影响因素;伴发的症状和体征。 系统回顾是通过全面询问全身系统的情况,以发现病人当前或以前可能有过的症状和/或体征。 过去史、家族史和/或社会史对接受阿片治疗的慢性疼痛病人很重要。这部分内容为回顾病人的过去史,包括过去的经历、疾病、手术、伤害和治疗情况;家族史为病人家族中的医学事件、遗传性疾病和其他因素;社会史为对应于病人年龄的当前和过去的活动。 疼痛介入治疗中的过去史包括过去疼痛性疾病的病史;交通事故、职业或非职业性伤害;各种疼痛性疾病的病史;关节炎、纤维肌痛、系统性红斑狼疮等疾病;药物依赖、酒精中毒或药物滥用;心理性疾病如抑郁症、焦虑症、精神分裂症、自杀倾向等。 家族史也很重要,必须包括各种疼痛性疾病(包括退行性疾病的病史,还要包括家族性疾病、药物或化学物质依赖、酗酒和药物滥用,以及心理性疾病如抑郁症、焦虑症、精神分裂症和自杀倾向等,尤其是第一级直系亲属者。 下列社会史对阿片类药物的使用而言也非常重要:环境、教育、婚姻状态、子女、习惯、爱好、职业史、家族支持系统和娱乐性药物使用。 对功能状态的影响

癌性疼痛的三阶梯止痛治疗原则

多数对青霉素产生变态反应,需要警惕。应用头孢菌素时应注意:d对青霉素变态反应及过敏体质者应慎用,也曾有个别患者用青霉素变态反应而换用头孢菌素不发生变态反应。i有的产品在说明书中规定用前皮试,应参照执行。皮试液参考浓度为300@g mL-1。皮试结果判断按青霉素皮试的规定。@发生变态反应性休克参照青霉素休克同样处理。 3.2胃肠道反应和菌群失调:多数头孢菌素可致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反应。本类药物强力地抑制肠道菌群,可致菌群失调,引起维生素B族和维生素K 缺乏。也可引起二重感染,如伪膜性肠炎、真菌感染等,尤其以第二、三代头孢菌素为甚。 3.3肝毒性:多数头孢菌素大剂量应用可导致转氨酶、碱性磷酸酶、血胆红素等值升高。 3.4造血系统毒性:偶致红细胞或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等。 3.5肾损害:绝大多数头孢菌素由肾排泄,偶可致血液尿素氮、血肌酐值升高、少尿、无尿等。头孢噻啶的肾损害作用最为显著。头孢菌素与高效利尿药或氨基糖甙类抗生素合用,肾损害显著增强。 3.6凝血功能障碍:所有的头孢菌素都有抑制肠道菌群产生维生素K,因此具有潜在的致出血作用。具有硫甲基四氮唑侧链的头孢菌素尚在体内干扰维生素 K循环,阻碍凝血酶原合成,扰乱凝血机制而导致较明显的出血倾向。在7位碳原子的取代基中有-COOH基因的头孢菌素有阻抑血小板聚集的作用,而使出血倾向更加严重。凝血功能障碍的发生与药物的用量大小、疗程长短直接有关。 3.7与乙醇联合应用产生“双硫醒”反应:双硫醒能抑制乙醛脱氢酶,使饮酒者体内蓄积产生难受反应而用于戒酒,含硫甲基四氮唑基因的头孢菌素有类双硫醒作用,当乙醇(即使很少量)联合应用时,也可引起体内乙醛蓄积而呈醉酒状。 4头孢菌素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 4.1头孢菌素与)-内酰氨酶抑制剂合用可以有效地治疗由产生)-内酰氨酶的致病菌引起的感染,常用的)-内酰氨酶抑制剂有:舒巴坦、舒它西林、克拉维酸等,但价格也昂贵。 4.2头孢菌素与氨基甙类抗生素联合应用有协同作用,但必须注意和监护肾功能情况,以免对肾功能损害。此外,与氨基甙类抗生素不能在同一注射器或输液瓶内配伍。 4.3头孢菌素可干扰某些检查结果:以本尼迪特溶液(beni dict)或费林(f ehli n g)溶液及cli nitest试纸检查尿糖时,可出现阳性反应,但不干扰酶法测定的结果。 (2002-11-21收稿;2003-01-03修回) [文章编号]1671-6051(2003)02-0117-03[中图分类号]R730.5[文献标志码]A 癌性疼痛的三阶梯止痛治疗原则 董碧蓉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四川成都610041) 世界卫生组织(W HO)在肿瘤工作的综合规划中,确定了预防、早期诊断、根治治疗和姑息治疗的四项重点。由于在很多国家中癌症在诊断时大部分已经超越了根治范围,因此,一般认为姑息治疗在多数常见肿瘤中都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而在姑息治疗中,W HO 又首先把癌症疼痛提到重要和优先解决的地位。 据W HO统计,1997年全世界有新发癌症患者1000多万,每年620万人死于癌症。而引起病人中最痛苦的经历之一就是疼痛。现有资料表明,60%~90%的癌症患者经历过疼痛,中、重度疼痛占50%,30%伴有重度至非常严重的疼痛。在非转移性癌症患者,疼痛占15%,而其中50%~80%未得到适当的镇痛治疗,世界范围内每天至少有500万癌症病人蒙受疼痛之苦。在中国,癌性疼痛发生率为51%~61.6%,中国现有260多万癌症患者,每年新发180万,死亡140万,每天忍受疼痛者在100万以上。 癌性疾病的早、晚各期都可能发生疼痛,剧烈疼痛有时是患者及家属决定停止治疗甚至自杀的重要原因。1986年W HO提出“癌症能控制,而且必须得到控制”,要达到“2000年时,使癌症病人不痛”的目标。1991年卫生部发出关于在我国开展“癌症病人三级止痛阶梯治疗的通知”。近年来随着三阶梯治疗方法的推广,已有不少患者提高了生活质量,但仍未让癌痛普遍获得理想的缓解,如在发达国家,50%~80%的癌性疼痛没有得到完全控制,而中国还面临着更加严峻的任务。 711 2003年4月成都医药A p r.2003第29卷第2期CHE NGDU MEDI CAL J OUR NAL V o l.29N o.2

癌性疼痛的评估与护理

癌性疼痛的评估与护理 摘要】目的了解癌性疼痛患者的护理需求与情绪状态,对其进行评估和实施相 应护理干预,减轻患者疼痛,改善患者心理状态,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关键词】癌症疼痛评估护理 癌是肿瘤的一种,为恶性肿瘤,因癌肿压迫局部的组织器官,神经或血管, 导致局部缺血缺氧,而致痛。 在人类发展史中,疼痛是最早被重视和探索的医学问题之一。2004年国际疼 痛研究学会(IASP)将10月11日列为世界镇痛日,并建议据各国情况将10月中旬一周定为镇痛周,我国第一个镇痛周是2004年10月20-26日,主题是:免除 疼痛是患者的基本权利。目前出台了第五镇痛周是2008年10月11-17日,主题是:对抗癌痛[1]。 1 疼痛的概念 疼痛是一种与组织损伤或潜在的组织损伤相关的不愉快的主观感觉和情感体验。疼痛既是一种生理感觉,又是对这一感觉的一种情感反应[1]。疼痛现已被列 为“第五生命体征”[2]。 2 疼痛与癌症的关系及发生率 2.1 疼痛是癌症患者最常见和最难忍受的症状之一,而手术、放疗和化疗等治 疗措施均可能引起疼痛。癌痛是从心理、生理、精神和社会多个方面影响患者的 生存质量。 2.2 据WHO估计,全世界每天有300~500万患者在癌痛的折磨中艰难度日,其中50%~80%患者没有得到缓解;每年有250万患者因癌痛得不到及时治疗而 死亡。60%~90%晚期患者有剧痛,约25%患者临终前严重疼痛没有得到缓解。 在临床工作中,疼痛已成为四大生命体征的第五生命体征,日益受到重视。疼痛 不仅给患者躯体带来不适,而且对患者的精神、心理、体质等多方面产生不同程 度的影响。 3 癌痛的评估 3.1 影响癌痛的原因 3.1.1 患者的因素患者的年龄、性别、性格及文化背景:一般来说,年长者 较年幼者耐受疼痛,性格内向者对疼痛的主诉较少,同等程度的疼痛在性格外向 者反应会强烈,主诉更多。民族、家庭、过去的经历对疼痛的评估均会产生影响。癌症病人的疼痛由肉体、心理、社会三方面的因素所决定。 3.1.2 护士因素 在很多医院,对疼痛的评估没有成为护理工作常规,只在患者提出疼痛或要 求镇痛时才被动的予以处理。缺乏准确测量疼痛的工具,导致患者主诉与护士评 估不一致占77%,护士过低评估病人的疼痛占54%,护士过高评估疼痛仅占13%。 3.2 常用的评估方法 3.2.1视觉模拟评分法。 3.2.2 口述评估法。 3.2.3 Wong-Banker面部表情量表法评估疼痛。 3.2.4 Memillan疼痛估计表。 3.2.5 监测患者的变化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呼吸方式、局部肌肉的紧张度、 掌心出汗等间接了解疼痛的程度。 4 疼痛的护理

慢性非癌性疼痛治疗指南

慢性非癌性疼痛治疗指南

编者按现有证据表明,在阿片的使用上存在很大差异。为了改善慢性非癌症疼痛的治疗,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减少药物滥用和挪用,提高费用效益比,美国介入疼痛医师学会(ASIPP)采用循证医学方法,制定了有关使用阿片治疗慢性非癌症疼痛的指南。指南的全文刊登在最近发表的Pain Physician杂志上。该指南主要由疼痛介入治疗医师使用。本指南没有提出硬性规定的治疗建议。现摘译其中第8.0节阿片使用原则部分供大家参考。 阿片使用的原则 序言 在疼痛介入治疗中,病人可能不仅接受阿片类止痛药的治疗,还可能接受其他控制性或非控制性药物的治疗。另外,病人还可能接受控制性药物作为介入技术的辅助治疗,或用其治疗并存的精神疾病和心理障碍。 基本观念 处方使用阿片类药物的原则是:对病人进行综合评价(法定进行生理评价,选择进行心理评价),正确记录定期评价的疗效结果,特别需要评价的是对功能状态的影响、疼痛缓解程度,发现和治疗不良事件,监测滥用行为。另外,病人还必须遵守控制

性药物协议和各个机构提出的规定指南。图1为疼痛评估和治疗的流程。表1为长期阿片类药物治疗的流程。 图1 慢性疼痛综合评估和处理的建议流程 1、评估和处理 2、病史 疼痛史 用药史 心理社会史 3、评估 生理 功能 心理社会 诊断性试验 4、印象 5、处理计划 6、其他治疗手段 7、诊断性介入技术 8、治疗性介入处理 9、再次评估 10、持续疼痛

新发疼痛 疼痛加重 11、疼痛充分缓解和功能状态改善 12、再次全面评估 13、出院或维持 评价 合适的病史和体格检查,以及基于对病人当前症状的最初评估做出的治疗决策,都是必不可少的。评估和治疗中最关键的三个要素是病史、体检和治疗决策。其他内容包括会诊、协调治疗、当前问题的性质和面对面评估所需要的时间。 病史 病史包括主诉、现病史、系统回顾、过去史、家族史和/或社会史。 现病史是按时间顺序描述由最初发生到现在有关当前疾病 的症状和体征的进展情况。现病史包括的内容有:部位;性质、严重程度、持续时间、时间分布、背景情况、影响因素;伴发的症状和体征。

癌性疼痛的评估与护理

癌性疼痛的评估与护理 发表时间:2012-10-18T13:24:48.547Z 来源:《医药前沿》2012年第15期供稿作者:王凤萍 [导读] 癌是肿瘤的一种,为恶性肿瘤,因癌肿压迫局部的组织器官,神经或血管,导致局部缺血缺氧,而致痛。 王凤萍(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中医院江苏淮安 223001) 【摘要】目的了解癌性疼痛患者的护理需求与情绪状态,对其进行评估和实施相应护理干预,减轻患者疼痛,改善患者心理状态,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关键词】癌症疼痛评估护理 癌是肿瘤的一种,为恶性肿瘤,因癌肿压迫局部的组织器官,神经或血管,导致局部缺血缺氧,而致痛。 在人类发展史中,疼痛是最早被重视和探索的医学问题之一。2004年国际疼痛研究学会(IASP)将10月11日列为世界镇痛日,并建议据各国情况将10月中旬一周定为镇痛周,我国第一个镇痛周是2004年10月20-26日,主题是:免除疼痛是患者的基本权利。目前出台了第五镇痛周是2008年10月11-17日,主题是:对抗癌痛[1]。 1 疼痛的概念 疼痛是一种与组织损伤或潜在的组织损伤相关的不愉快的主观感觉和情感体验。疼痛既是一种生理感觉,又是对这一感觉的一种情感反应[1]。疼痛现已被列为“第五生命体征”[2]。 2 疼痛与癌症的关系及发生率 2.1 疼痛是癌症患者最常见和最难忍受的症状之一,而手术、放疗和化疗等治疗措施均可能引起疼痛。癌痛是从心理、生理、精神和社会多个方面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 2.2 据WHO估计,全世界每天有300~500万患者在癌痛的折磨中艰难度日,其中50%~80%患者没有得到缓解;每年有250万患者因癌痛得不到及时治疗而死亡。60%~90%晚期患者有剧痛,约25%患者临终前严重疼痛没有得到缓解。在临床工作中,疼痛已成为四大生命体征的第五生命体征,日益受到重视。疼痛不仅给患者躯体带来不适,而且对患者的精神、心理、体质等多方面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3 癌痛的评估 3.1 影响癌痛的原因 3.1.1 患者的因素患者的年龄、性别、性格及文化背景:一般来说,年长者较年幼者耐受疼痛,性格内向者对疼痛的主诉较少,同等程度的疼痛在性格外向者反应会强烈,主诉更多。民族、家庭、过去的经历对疼痛的评估均会产生影响。癌症病人的疼痛由肉体、心理、社会三方面的因素所决定。 3.1.2 护士因素 在很多医院,对疼痛的评估没有成为护理工作常规,只在患者提出疼痛或要求镇痛时才被动的予以处理。缺乏准确测量疼痛的工具,导致患者主诉与护士评估不一致占77%,护士过低评估病人的疼痛占54%,护士过高评估疼痛仅占13%。 3.2 常用的评估方法 3.2.1 视觉模拟评分法。 3.2.2 口述评估法。 3.2.3 Wong-Banker面部表情量表法评估疼痛。 3.2.4 Memillan疼痛估计表。 3.2.5 监测患者的变化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呼吸方式、局部肌肉的紧张度、掌心出汗等间接了解疼痛的程度。 4 疼痛的护理 4.1 影响癌痛控制的因素 4.1.1 怕麻醉药成瘾:多数情况下,护士只在患者主诉疼痛时才给备用止痛药,而患者也因为怕成瘾而忍痛,只是在疼痛无法忍受时才要求止痛。大量研究表明,不论麻醉药剂量多大,在用麻醉药止痛的患者中,成瘾的发生只是1%,多数患者疼痛控制后即停药,即使出现成瘾也是可以治疗的。在晚期癌症患者中,止痛是首位的。 4.1.2 医疗体制对控制疼痛的制约和限制①医院内制约实施镇痛的因素。②发药制度的制约和约束。 4.2 止痛措施 4.2.1 药物止痛护理 (1)止痛药应从小剂量开始,尽量口服,最后再选择注射。在临床上,药物是癌痛的主要治疗方法。我们要全面、准确、及时地评估疼痛的时间、程度、部位、性质、持续性和间断性、疼痛治疗史,疼痛对患者和家属的影响等。根据评估结果遵医嘱按三级止痛原则给予镇痛药,给药时要特别注意以下几个原则:按时给药;个体化给药;口服给药;按阶梯给药;注意具体细节。 (2)中医治疗:①中药止痛擦剂。②水针治疗。 4.2.2 非药物止痛法护理 (1)转移止痛法。 (2)放松止痛法。 (3)物理止痛法。 4.2.3 心理护理与心理治疗 (1)心理护理: ①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②疏泄。 ③安慰。 ④暗示疗法。 ⑤家属的心理护理:亲人的关心对患者至关重要。指导家属要积极配合医护人员,给病人以安慰、鼓励和支持,使患者从精神上摆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