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贝尔奖中英文简介

诺贝尔奖中英文简介
诺贝尔奖中英文简介

“诺贝尔奖”知多少

很多人都知道诺贝尔奖是瑞典著名化学家、硝化甘油炸药发明人阿尔弗雷德?诺贝尔用遗产作为基金创立的,那么诺贝尔奖共有几类,每类奖项又有什么特别之处呢?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遵照诺贝尔遗嘱,物理奖和化学奖由瑞典皇家科学院评定,生理或医学奖由瑞典皇家卡罗林医学院评定,文学奖由瑞典文学院评定,和平奖由挪威议会选出。经济奖委托瑞典皇家科学院评定。每个授奖单位设有一个由5人组成的诺贝尔委员会负责评选工作,该委员会三年一届。诺贝尔基金会于1900年成立,1901年首次颁发奖项。

Nobel Literature Prize / Nobel Prize in literature

诺贝尔文学奖

The Nobel Prize in literature has been awarded annually to an author from any country who has, in the words from the will of Alfred Nobel, produced "in the field of literature the most outstanding work in an ideal direction". The Swedish Academy decides who, if anyone, will receive the prize in any given year.

根据创立者的遗嘱,诺贝尔文学奖金授予“最近一年来”“在文学方面创作出具有理想倾向的最佳作品的人”。1900年经国王批准的基本章程中改为“近年来创作的”或“近年来才显示出其意义的”作品,“文学作品”的概念扩展为“具有文学价值的作品”,即包括历史和哲学著作。

Nobel Peace Prize

诺贝尔和平奖

According to Nobel's will, the Peace Prize should be awarded to the person who " ...shall have done the most or the best work for fraternity between nations, for the abolition or reduction of standing armies and for the holding and promotion of peace congresses".

奖给为促进民族团结友好、取消或裁减常备军队以及为和平会议的组织和宣传尽到最大努力或作出最大贡献的人。不过该奖项也可以授予符合获奖条件的机构与组织。

Nobel Physics Prize / Nobel Prize in physics

诺贝尔物理学奖

This award is administered by the Nobel Foundation and widely regarded as the most prestigious award that a scientist can receive in physics.

奖给在物理界有最重大的发现或发明的人,由瑞典皇家自然科学院颁发奖金。

Nobel Chemistry Prize / Nobel Prize in chemistry

诺贝尔化学奖

The award is presented in Stockholm at an annual ceremony on December 10, the anniversary of Nobel's death.

奖给在化学上有最重大的发现或改进的人。该奖项于每年的12月10日——诺贝尔的逝世周年纪念日颁发。

Nobel Prize in physiology or medicine

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This prize is awarded once a year for outstanding contributions in the medical field.

奖给在医学和生理学界有最重大的发现的人。

Nobel Economics Prize

诺贝尔经济学奖

Sveriges Riksbank celebrated its 300th anniversary in 1968 by donating a large sum of money to the Nobel Foundation. The following year, the Nobel Memorial Prize in Economic Sciences was awarded for the first time.

诺贝尔经济学奖并非诺贝尔遗嘱中提到的五大奖励领域之一,是由瑞典银行在1968年为纪念诺贝尔而增设的,全称应为“纪念阿尔弗雷德-诺贝尔瑞典银行经济学奖”。

BobDylan诺贝尔文学奖得奖致辞(中英)

Good evening, everyone. I extend my warmest greetings to the members of the Swedish Academy and to all of the other distinguished guests in attendance tonight. 各位晚上好。我向瑞典学院的成员和今晚所有出席宴会的尊贵来宾致以最热烈的问候。 I'm sorry I can't be with you in person, but please know that I am most definitely with you in spirit and honored to be receiving such a prestigious prize. Being awarded the Nobel Prize for Literature is something I never could have imagined or seen coming. 很抱歉我没能到现场与诸位共享此刻,但请相信,在精神上,我绝对与你们同在,我深感荣幸能获得如此声望卓著的奖项。被授予诺贝尔文学奖,是我从未想象过也没有预见到的事情。 From an early age, I've been familiar with and reading and absorbing the works of those who were deemed worthy of such a distinction: Kipling, Shaw, Thomas Mann, Pearl Buck, Albert Camus, Hemingway. These giants of literature whose works are taught in the schoolroom, housed in libraries around the world and spoken of in reverent tones have always made a deep impression. That I now join the names on such a list is truly beyond words. 从小,我就熟悉、阅读并充分汲取那些被认为值得获得该项殊荣的人的作品,如吉卜林、萧伯纳、托马斯·曼、赛珍珠、加缪、海明威。这些文学巨匠的著作在学堂上被讲授、在世界各地图书馆中陈列、被被人们虔诚地谈论着,它们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如今能加入这样的名列,我的心情无以言表。 I don't know if these men and women ever thought of the Nobel honor for themselves, but I suppose that anyone writing a book, or a poem, or a play anywhere in the world might harbor that secret dream deep down inside. It's probably buried so deep that they don't even know it's there. 我不知道,这些作家是否想过自己能获得诺奖,但我猜想世界上任何一个著书写诗、或创作戏剧的人,内心深处都怀揣着这个秘

盘点近年来获搞笑诺贝尔奖的研究 简直不可思议

盘点近年来获搞笑诺贝尔奖的研究简直不可思议 还记得九月三号阅兵仪式唯一一个带着儿子来的白俄罗斯总统卢卡申科吗?对没错就是他。 不查不知道,一查吓哦一跳。除了教会儿子最萌转圈圈之外,这位总统还获得2013 年IG Noble Prize(搞笑诺贝尔) 和平奖呢!应致力于禁止在公共场所鼓掌而获得和平奖。同时获奖的还有白俄罗斯警察,理由是他们以“公共场所鼓掌罪”带不了一名独臂男子。当然这位总统并没有到场领奖。 IG Noble Prize? 搞笑诺贝尔奖(Ig Nobel Prizes)是对诺贝尔奖的有趣模仿。其名称来自Ignoble(不名誉的)和Nobel Prize(诺贝尔奖)的结合。主办方为科学幽默杂志(Annals of Improbable Research,AIR),评委中有些是真正的诺贝尔奖得主。其目的是选出那些“乍看之下令人发笑,之后发人深省”的研究。颁奖仪式每年十月,在诺贝尔奖颁奖前一至两周举行,地点为哈佛大学的桑德斯剧场(Sanders Theater)。 今天就给大家带来近年来最不可思议的获奖研究: 2014【医学奖】用腌猪肉来治疗流鼻血 2014年的医学奖授予一项同样充满创新的研究工作。一个由美国与印度科学家组成的科研团队发现,培根不但美味,它们还是很好的医疗用品!这个研究组利用咸肉帮助治疗一名4岁的血小板无力症儿童鼻血难以止住的问题,这种病症的患者会出现难以抑制的流鼻血现象。研究组称:“咸肉会成为一种很好的鼻塞物,有效阻止出鼻血的问题。”有关研究工作发表在2011年的研究期刊上。 2014【经济学奖】意大利向自愿交易的色情业,毒品,走私以及其他所有非法交易征税来满足欧盟增加成员国经济规模的要求 授予意大利政府国家统计委员会,理由是他们想出了一个“绝妙”的招数来满足欧盟增加成员国经济规模的要求——那就是向自愿交易的色情业,毒品,走私以及其他所有非法交易征税。评选委员会认为这种做法显然非常具有“创造性”。 当然是他们能够在一周三天的工作日内完成改项目的所有计划。 2014【营养学奖】使用婴儿粪便中的细菌来制作高质量的香肠

与生物学有关的诺贝尔奖

诺贝尔化学奖 诺贝尔化学奖是诺贝尔奖的一个奖项,由瑞典皇家科学院从1901年开始负责颁发。每年于12月10日,即诺贝尔逝世周年纪念日颁发。诺贝尔化学奖是为了表彰前一年中在化学领域有最重要的发现或发明的人。 1901年:雅克布斯·范托夫,发现了化学动力学法则和溶液渗透压 1902年:亚米尔·费歇尔,合成了糖类和嘌呤衍生物 1907年:爱德华·布赫纳,对酶及无细胞发酵等生化反应的研究 1915年:理查德·威尔施泰特,对植物色素的研究,特别是对叶绿素的研究 1918年:弗里茨·哈伯对合成氨的研究 1921年:弗雷德里克·索迪,对放射性物质以及同位素的研究 1929年:亚瑟·哈登, 汉斯·奥伊勒-克尔平对糖类发酵以及发酵酶研究和探索 1930年:汉斯.费歇尔对血红素和叶绿素等的研究 1937年:沃尔·诺曼·霍沃思,保罗·卡勒对碳水化合物和维生素C的研究以及对类胡萝卜素,黄素和维生素A、B2的研究 1938年:理查德·库恩,对类胡罗卜素和维生素的研究 1939年:阿道夫·弗雷德里希·Johann·布特南特, 利奥波德·Ruzicka 对性激素的研究以及对聚亚甲基和高萜烯的研究 1946年:詹姆士·Batcheller·萨姆纳,约翰·霍华德·那斯罗蒲,温德尔·梅雷迪思·斯坦利发现了酶可以结晶以及在生产纯酶和病毒蛋白质方面所作的准备工作 1947年:罗伯特·鲁宾逊爵士对植物产物,特别是生物碱的研究 1948年:阿纳·威廉·考里恩·蒂塞利乌斯对电泳现象的研究和对吸附作用的分析 1955年:文森特·杜·维格诺德对含硫化合物的研究,特别是多肽激素的首次合成 1957年:亚历山大·罗伯塔斯·托德男爵研究了核苷酸和核苷酸辅酶的结构 1958年:弗雷德里克·桑格研究了蛋白质,特别是胰岛素的一级结构

(完整word版)2000年诺贝尔物理奖简介

2000年诺贝尔物理奖简介 ——半导体研究的突破性进展 若尔斯阿尔费罗夫基尔比赫伯特克勒默 2000年的诺贝尔物理奖,颁给俄罗斯艾尔菲物理技术学院(Ioffe Physico-Technical Institute)的阿法洛夫(Z. I. Alferov)、美国加州圣塔巴巴拉大学的克洛姆(H. Kroemer)、以及美国德州仪器公司的基尔比(J. S. Kilby)。他们三个人的得奖理由,是因为研究成果奠定了现代信息科技的基石,尤其是有关于快速晶体管、激光二极管和集成电路的发明。 人类的文明历经石器时代、农业社会、 工业社会,到现在已步入了信息社会。现今 的信息科技进展快速,着实令人目不暇给, 我们正面临着另一次的文化变革。我们现在 透过计算机能很快地接收或传递世界各地的 信息,经由光纤因特网能和全球各式各样的 社群交往;而借着人造卫星,行动电话可以 图一半导体异质结构激光的基本组

无孔不入的找到需要沟通的人。二十年前,我们很难想象信息科技会将人类社会引导入如此的境地,而现在它正变化快速地向不可知的未来迈进。 导致现代信息科技发展的两个主要条件,就是组成信息系统的组件必需运作快速,且必需是轻、薄、短、小。这些电子组件因为运件快速,所以能在短时间内处理大量信息;又因为体积很小,所以能随身携带,为一般的家庭、办公室所接受。 阿法洛夫和克拉姆利用半导体异质结构所发明的快速,光电组件是现代信息科技的必备组件,例如人造卫星与行动电话中的快速晶体管,在光纤中传递讯息的激光二极管, 以及激光唱盘所使用的激光。基尔比所 发明的集成电路,将各种不同的电子组 件聚集在同一芯片上,使得功能强大、 复杂的电路系统能被微小化,促成了现 今微电子工业的蓬勃发展。以下就简单 介绍半导体异质结构的基本特性与应 用、集成电路的发展沿革,以及未来的 展望。 半导体异质结构的基本特性: 所谓半导体异质结构,就是将不同 材料的半导体薄膜,依先后次序沈积在 同一基座上。例如图一所描述的就是利 用半导体异质结构所作成的激光之基本 架构。为了说明半导体异质结构的基本 特性,就以最简单的结构作为例子,如 图二所示。在图二中,中间有一层砷化 图二 砷化镓与砷化铝镓异质结构量子井的 简图。

诺贝尔奖与生物学的发展资料

诺贝尔奖与生物学的发展 一、诺贝尔化学奖与生物化学的发展—— 生物化学是研究生命的物质基础和阐明生命过程中化学变化规律的一门科学。科学家深入到生命体的深层结构,探明构成有机体的蛋白质(包括酶)与带有遗传信息的核酸的组成、结构以及它们在生命过程中的代谢作用。现在,科学家们已可以从分子的水平上研究和解释生命现象。 毕希纳 (1860~1917) 德国生物化学家在发酵罐内,酶使麦芽等发酵,生产出啤酒 1897年发现引起发酵的物质是酶,从而把酵母细胞的生命活力与酶的化学作用联系起来,建立了酶化学。于1907年获奖。 萨姆纳 (1887~1955) 诺思罗普 (1891~1987) 显微镜下的胰蛋白酶美国生物化学家美国生物化学家 萨姆纳1926年首次提纯了酶,诺斯罗普1929年分离和提纯了胃蛋白酶、胰蛋白酶、胰凝乳蛋白酶等,他们证明了酶是一种具有催化作用的蛋白质。于1946年获奖。

托德 (1907~1997) 酶是由数千个原子组成的非常复杂的化学物质。 英国生物化学家图为一个溶菌酶分子的模型。 首先发现并合成了核苷酸单体,证实其具有遗传特性,他还发现了核苷酸辅酶的结构。于 1957 年获奖。他的研究为揭开生命起源之谜开辟了道路。 康福思(1917~)澳大利亚裔英国化学家 60年代证明酶是一种催化效能很高的生物催化剂,某一种酶只能对某一类化学反应起催化作用,于1975年获奖。他为发展立体化学和阐明生物体内许多复杂的化学变化作出了重要贡献。

斯科 (1918~ ) 沃克 (1941~ ) 博耶(1918~ ) 丹麦生物化学家英国化学 家美国生物化学家 1957 年斯科发现了钠+、钾+-腺苷三磷酸酶; 1964至1981年博耶、沃克先后发现并阐明了腺苷三磷酸酶合成的基本酶学机制。这一成果发现了人体细胞内负责贮藏和转输能量的“离子传输酶”,从而揭开生命过程中能量转换的奥秘。三人于1997年获奖。 蛋白质是构成生物体的基本物质。美国化学家鲍林40年代中期以图为电子显微镜下的蛋白质。后提出纤维状蛋白质的螺旋结构,及蛋白质 是具有多肽链结构的物质,打开了通往蛋白 质与 DNA 分子奥秘的大门。

诺贝尔化学奖简介原文及翻译

1. Phase-Switching Catalysis By simply adding or removing carbon dioxide, chemists in Scotland devised a neat trick for reversibly shuttling a homogeneous catalyst between the organic and aqueous phases in a biphasic solvent system (C&EN, Jan. 26, page 11; Angew. Chem. Int. Ed. 2009, 48, 1472). The phase-switchable catalyst designed by Simon L. Desset and David J. Cole-Hamilton of the University of St. Andrews adds flexibility to the often complicated techniques required to isolate products and recycle catalysts during homogeneous reactions. The secret to the switchability is a weakly basic amidine group, –N=C(CH 3)N(CH 3)2, that the researchers added to the phenyl rings of triphenylphosphine. The rhodium catalyst made with the modified phosphine ligand is soluble in organic solvent. On bubbling CO 2 into an aqueous-organic reaction system containing the catalyst, the CO 2 reacts with water to form carbonic acid (H 2CO 3). The transient acid protonates the amidine groups and renders the catalyst water-soluble. Subsequently bubbling N 2 into the biphasic system drives off CO 2 and shifts the equilibrium of the catalyst-carbonic acid complex, leading the catalyst to deprotonate and making it water-insoluble again. After a reaction is completed in either organic solvent or water, the researchers separate the product and catalyst into different phases, remove the product, and then shuttle the catalyst back into the original phase for the next reaction cycle. Building switchability into basic chemicals in this manner could facilitate greener and less-energy-intensive industrial chemical processes. 能够转相的催化反应 通过简单的添加或除去二氧化碳,苏格兰的科学家发明了一种在两相系统中来回转运匀相催化剂的灵巧的把戏。St. Andrews 大学的Simon L. Desset and David J. Cole-Hamilton 发明的这种可以转相的催化剂使得通常需要复杂的技术来分离产品和重复利 Angew. Chem. Int. Ed. Switchphos Bubbling CO 2 and then N 2 into a reaction tube modifies the rhodium catalyst’s phosphine ligands, switching the catalyst (yellow) from the organic reaction phase to the aqueous phase while the organic product is removed, and then back to a fresh organic phase.

2019 搞笑诺贝尔奖 (Ig Nobel Prize)获奖资料整理

Announcing the 2019 Ig Nobel Prize Winners The 2019 Ig Nobel Prizes were awarded at the 29th First Annual Ig Nobel Prize ceremony, on Thursday, September 12, 2019, at Harvard’s Sanders Theatre. The ceremony was webcast. The 2019 Ig Nobel Prize winners MEDICINE PRIZE [ITALY, THE NETHERLANDS] 医学奖 Silvano Gallus, for collecting evidence that pizza might protect against illness and death, if the pizza is made and eaten in Italy. ?REFERENCE: “Does Pizza Protect Against Cancer?“, Silvano Gallus, Cristina Bosetti, Eva Negri, Renato Talamini, Maurizio Montella, Ettore Conti, Silvia Franceschi, and Carlo La Vecchia,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ancer, vol. 107, no. 2, November 1, 2003, pp. 283-284. ?REFERENCE: “Pizza and Risk of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Silvano Gallus, A. Tavani, and C. La Vecchia, European Journal of Clinical Nutrition, vol. 58, no. 11, November 2004, pp. 1543-1546. ?REFERENCE: “Pizza Consumption and the Risk of Breast, Ovarian and Prostate Cancer,” Silvano Gallus, Renato Talamini, Cristina Bosetti, Eva Negri, Maurizio Montella, Silvia Franceschi, Attilio Giacosa, and Carlo La Vecchia, European Journal of Cancer Prevention, vol. 15, no. 1, February 2006, pp. 74-76. WHO ATTENDED THE CEREMONY: Sylvano Gallus. MEDICAL EDUCATION PRIZE [USA] 医学教育奖 Karen Pryor and Theresa McKeon, for using a simple animal-training technique— called “clicker training” —to train surgeons to perform orthopedic surgery. ?REFERENCE: “Is Teaching Simple Surgical Skills Using an Operant Learning Program More Effective Than Teaching by Demonstration,” I. Martin Levy, Karen W. Pryor, and Theresa R. McKeon, Clinical Orthopaedics and Related Research, vol. 474, no. 4, April 2016, pp. 945–955. BIOLOGY PRIZE [SINGAPORE, CHINA, AUSTRALIA, POLAND, USA, BULGARIA] 生物学奖 Ling-Jun Kong, Herbert Crepaz, Agnieszka Górecka, Aleksandra Urbanek, Rainer Dumke,

诺贝尔奖相关资料

诺贝尔奖由来 诺贝尔生于瑞典的斯德哥尔摩,是杰出的化学家、工程师、发明家、企业家。他一生共获得技术发明专利355项,其中以硝化甘油制作炸药的发明最为闻名,他不仅从事研究发明,而且进行工业实践,兴办实业,在欧美等五大洲20个国家开设了约100家公司和工厂,积累了巨额财富。在即将辞世之际,诺贝尔立下了遗嘱:“请将我的财产变做基金,每年用这个基金的利息作为奖金,奖励那些在前一年度为人类做出卓越贡献的人。” 根据他的这个遗嘱,从1901年开始,具有国际性的诺贝尔创立了。并于1901年12月10日即诺贝尔逝世5周年时首次颁发。自此以后,除因战时中断外,每年的这一天分别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和挪威首都奥斯陆举行隆重的授奖仪式。 1968年,瑞典国家银行(世界上最古老的中央银行)于成立300周年之际,提供资金增设诺贝尔经济奖(全称为瑞典中央银行纪念阿尔弗雷德·伯恩德·诺贝尔经济科学奖金,亦称纪念诺贝尔经济学奖,并于1969年开始与其他5项奖同时颁发。诺贝尔经济学奖的评选原则:是授予在经济科学研究领域作出有重大价值贡献的人,并优先奖励那些早期作出重大贡献者。

诺贝尔遗嘱 诺贝尔在遗嘱中,把大约100万瑞典克朗赠与十多名亲友,余下部分(3100万瑞典克朗)用于设立诺贝尔奖,遗嘱中关于诺贝尔奖的内容如下: 我,签名人艾尔弗雷德·伯哈德·诺贝尔,经过郑重的考虑后特此宣布,下文是关于处理我死后所留下的财产的遗嘱:在此我要求遗嘱执行人以如下方式处置我可以兑现的剩余财产:将上述财产兑换成现金,然后进行安全可靠的投资;以这份资金成立一个基金会,将基金所产生的利息每年奖给在前一年度中为人类作出杰出贡献的人。将此利息划分为五等份,分配如下: 一份奖给在物理界有最重大的发现或发明的人; 一份奖给在化学上有最重大的发现或改进的人; 一份奖给在医学和生理学界有最重大的发现的人; 一份奖给在文学界创作出具有理想倾向的最佳作品的人; 最后一份奖给为促进民族团结友好、取消或裁减常备军队以及为和平会议的组织和宣传尽到最大努力或作出最大贡献的人。 物理奖和化学奖由斯德哥尔摩瑞典科学院颁发;医学和生理学奖由斯德哥尔摩卡罗琳医学院颁发;文学奖由斯德哥尔摩文学院颁发;和平奖由挪威议会选举产生的5人委员会

历年诺贝尔奖获奖项目简介(1901-2008).

历年诺贝尔奖获奖项目简介(1901-2008) 1901—19201921—19401941—1960 1961—1980 诺贝尔奖获奖项目简介>>1901—1920 1901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开创了用于治疗白喉的血清疗法 在医学科学领域开辟了一条新路 血清疗法为医生对付疾病和死亡提供了有力武器 贝林 Emil Adolf von Behring 德国 马尔堡大学 1854年—1917年 在贝林生活的时代,传染病是全世界人类死亡率中占第一位的疾病。对于传染病的预防和治疗没有有效的方法。贝林开始了这方面的研究。当豚鼠“感染上”白喉后,他就把碘化物注入这种 动物,白喉杆菌被及时地消灭了,但大多数豚鼠也死了。所幸的是,极少数的豚鼠不仅没因白喉 而死,也没因碘化物而死。在贝林的多次实验中,大批豚鼠已经死亡。为了继续试验,贝林不得 不把那些在实验中幸免于死的豚鼠又用于实验,它们再次被注入新鲜的、活的白喉杆菌。贝林等待着这些豚鼠出现感染。然而奇怪的是,这种接种过白喉杆菌并幸存下来的豚鼠竟没有重新被白 喉杆菌所感染。他从已愈的豚鼠中抽出一点血,将其血清与新鲜白喉杆菌混合,注入一只健康的、未经处理过的豚鼠体内,结果是:该豚鼠保持着健康状态。说明注入的具有免疫力的动物血清使 白喉杆菌不能进一步繁殖、蔓延。不仅如此,他们还进行了对照实验,给健康豚鼠注入一份不加免疫血清的白喉杆菌培养液,这些豚鼠后来出现白喉的典型症状而死去。显然,在相同条件下, 是否注入免疫血清是豚鼠是否患病的决定因素。

有关疟疾和疟原虫的发育环的研究 为成功地研究和防治疟疾奠定了基础 罗斯 Ronald Ross 英国 利物浦大学学院 1857年—1932年 19世纪时疟疾流行,印度每年死于疟疾者达百万人。热带病学先驱A·拉韦朗1880年在疟疾患者的血液中发现疟原虫;P·曼森1893年提出疟疾由蚊传播的假说。1895~1898年罗斯为证实曼森的假说进行深入的研究并得到曼森的帮助。他首先证明饮用污染了受感染成蚊或幼虫的水不 会患疟疾。他学会鉴定蚊种,让蚊吸吮疟疾患者的血液,他在蚊胃中发现疟原虫的配子体和囊合子。进而他研究了疟原虫在鸟体内的生活周期,在蚊的唾液腺中观察到疟原虫子孢子,证实蚊是鸟类疟疾的传播媒介。同年意大利的G·B·格拉西等描述了恶性疟原虫在按蚊体内的发育过程。

生化诺贝尔奖

生物化学研究的诺贝尔奖 (1952——2013) 2012年诺贝尔化学奖。 美国科学家罗伯特.勒夫科维兹(Robert J. Lefkowitz)与布莱恩·K·卡比尔卡(Brian K. Kobilka)因在G蛋白偶联受体方面的研究获奖。 2009年度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得主是三位美国科学家伊丽莎白-布赖克本(Elizabeth H.Blackburn)、卡罗尔-格雷德(Carol W.Greider)和杰克-绍斯塔克(Jack W.Szostak),他们的研究主题是“染色体如何受到端粒和端粒酶的保护”。 2009年诺贝尔化学奖 万卡特拉曼-莱马克里斯南(Venkatraman Ramakrishnan) 、托马斯-施泰茨(Thomas Steitz) 和阿达-尤纳斯(Ada Yonath)三位科学家因对核糖体结构和功能方面的研究而获得。 2008年的诺贝尔化学奖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马丁·沙尔菲与另外两位美国科学家下村修和钱永健共同分享了。 1962年,下村修和约翰逊等发表论文,详细描述了提取发光蛋白质的过程,同时也提到他们分离出一种蛋白质,这种蛋白质在日光下呈淡绿色、灯光下呈黄色、在紫外光下呈绿色。将这种蛋白质称为绿色蛋白,也就是今天的GFP 2007年度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美国科学家马里奥-卡佩奇和奥利弗-史密西斯、英国科学家马丁-埃文斯-胚胎干细胞和哺乳动物DNA重组方面的一系列突破性发现,他们利用胚胎干细胞在老鼠身上引入特定基因修饰。 2006年度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两名美国科学家安德鲁·法尔和克雷格·梅洛,以表彰他们发现了“RNA(核糖核酸)干扰”机制。 2004年诺贝尔化学奖 A.Ciechanover, A. Hershko and I.Rose, 因发现泛素调节的蛋白质降解过程获奖。1999年 生理学或医学奖 美国纽约洛克菲勒大学的Gunter Blobel获得1999年诺贝尔生理学/医学奖。他的贡献是发现蛋白质具有控制其运输和定位的内在信号。 1998年 生理学或医学奖 Rolert F.Furchgott(美国),Louis J.Ignarro(美国)和 Ferid Murad(美 国),发现NO(一氧化氮)是心血管系统的信号分子。 1997年 生理学或医学奖 Stanley B.Prusiner(美国),发现一种新型的致病因子——感染性蛋白质颗粒Prion。

昂山素季迟到21年的诺奖演讲(中英文对照)

昂山素季:迟到21年的诺贝尔奖演讲 Your Majesties, Your Royal Highness, Excellencies, Distinguished members of the Norwegian Nobel Committee, Dear Friends, 国王和王后陛下,王子殿下,阁下们,挪威诺贝尔委员会卓越的委员们,亲爱的朋友们: Long years ago, sometimes it seems many lives ago, I was at Oxford listening to the radio programme Desert Island Discs with my young son Alexander. It was a well-known programme (for all I know it still continues) on which famous people from all walks of life were invited to talk about the eight discs, the one book beside the bible and the complete works of Shakespeare, and the one luxury item they would wish to have with them were they to be marooned on a desert island. At the end of the programme, which we had both enjoyed, Alexander asked me if I thought I might ever be invited to speak on Desert Island Discs. “Why not?” I responded lightly. Since he knew that in general only celebrities took part in the programme he proceeded to ask, with genuine interest, for what reason I thought I might be invited. I considered this for a m oment and then answered: “Perhaps because I’d have won the Nobel Prize for literature,” and we both laughed. The prospect seemed pleasant but hardly probable. 多年以前,有时候回想起来,好象是多生多世以前,我在牛津同我的儿子亚历山大一起收听广播节目《荒岛唱片》。那是个非常著名的节目(我觉得它现在应该还在广播吧),邀请各行各业的名人来谈谈,当你身处在荒岛时想携带一件什么东西,是哪八张唱片,是除了圣经和莎士比亚全集之外的哪本书,还是哪一件奢侈品?当节目结束的时候,亚历山大和我都听得很开心。亚历山大问我是不是可能会上这个节目,我随口答道:“为什么不会呢?”因为他知道只有名人才可以上这个节目,就很真心的问我,如果我被邀请的话,是因为什么理由呢。我想了一会然后答道:“可能是我会得诺贝尔文学奖吧。”然后我们都笑了。这个前景看起来美好,但确实不太可能。 (I cannot now remember why I gave that answer, perhaps because I had recently read a book by a Nobel Laureate or perhaps because the Desert Island celebrity of that day had been a famous writer。) (我现在记不起为什么我会说这么一个答案,可能是因为我那时候刚读了一本由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写的书,或者是那天的名人正好是个著名作家。) In 1989, when my late husband Michael Aris came to see me during my first term of house arrest, he told me that a friend, John Finnis, had nominated me for the Nobel Peace Prize. This time also I laughed. For an instant Michael looked amazed, then he realized why I was amused. The Nobel Peace Prize? A pleasant prospect, but quite improbable! So how did I feel when I was actually awarded the Nobel Prize for Peace? The question has been put to me many times and this is surely the most appropriate occasion on which to examine what the Nobel Prize means to me and what peace means to me. 1989年,当我第一次被软禁时,我的亡夫迈克尔?阿里斯来看我,他告诉我有个朋友约翰?菲尼斯提名我为诺贝尔奖候选人。那时候我也笑了。迈克尔忽然觉得很惊讶,然后他也明白为什么我会笑了。诺贝尔奖?这个愿望是很美好,但确实不太可能。那当我真的获得诺贝尔

诺贝尔化学奖

诺贝尔化学奖

————————————————————————————————作者:————————————————————————————————日期:

近年来的的诺贝尔化 学奖 1990年伊莱亚斯?詹姆斯?科里(Elias James Corey)(美国),由于提出有机合成理论及方法而获奖。他创立了“逆合成分析原理”,并率先用计算机辅助有机合成的方法,使有机合成化学进入到一个新的领域——“分子模拟”,得以模拟生产许多复杂的天然产品。 1991年理查德?恩斯特(RichardRErnst)(瑞士),1933年生于瑞士联邦的温吐尔,苏黎士瑞士联邦理工学院教授,因对开发制造高分辨率核磁共振谱仪技术的贡献而获奖。 1992年鲁道夫?马库斯(Rudolph?Arthur?Marcus)(美国)1923年生于加拿大魁北克蒙特利尔城,加利福尼亚理工学院教授,因为确立化学系统中电子转移反应理论的贡献而获奖。该理论对于生命或生理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1993年发现聚合酶链式反应法的卡里?穆利斯(kary Mullis)(美国)1944年生于美国加州的拉霍亚。与创立寡聚核苷酸导向定位突变法的迈克尔?史密斯(Michaei Smi th,1932年出生的加拿大籍英国人)分享当年的化学奖。 1994年乔治?奥拉(GeorgeA.Olah)(美国),1927年生于匈牙利,美国南加州大学教授,因对有机化学的贡献而获奖。他发现了用超强酸使阳离子保持稳定的方法,对发现新的有机化学反应和推动有机化学工业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1995年保罗?克鲁森(Paul Crutzn,生于1933年,荷兰)、马里奥?莫利纳(Mario Molina,生于1943年,墨西哥)和弗兰克?舍伍德?罗兰(Frank Sherwood Rowland,生于1927年,美国)三人由于在大气化学领域,尤其是在有关臭氧层形成和损耗方面的研究工作而共同获奖。 1996年小罗伯特?柯尔(Robert F.Curl,Jr,美国,生于1933年)、哈罗德?克罗托(Sir Harlod W.Kroto,生于1939年,英国)和理查德?斯莫斯(Richard E.Smalley,生于1943年,美国)等三人由于发现球状碳分子即富勒烯C60而共同获奖。 1997年一半奖金由保罗?博伊尔(Paul D.Boyer,生于1918年,美国)和约翰?约克(John E.Walker,生于1914年,英国)分享,是因其阐明了三磷酸腺苷在体内形成的生物催化原理;另一半由丹麦的延斯?斯科(Jens C.Skou,生于1918年)获得,他发现了钠、钾离子三三磷酸腺苷酶。 1998年本年度诺贝尔化学奖给予量子化学领域的科学家瓦尔特?柯恩(WalterKoh n)和约翰?波普尔(John A Pople Kohn,美国),1923年生于匈牙利维也纳,在美国加州大学工作;PoPle(英国),1925年生于英国,在美国西北大学工作。这俩位科学家各自率先创新了量子化学计算方法,咳对分子的性质及其参与的化学过程进行有效的理论分析。 1999年本年度诺贝尔化学奖给予埃及裔美国人艾哈德?泽维尔(Ahmed H.Zewail),以表彰他为飞秒光谱学(femtosecondspectroscopy,1飞秒=10-15秒)研究所作的贡献。泽维尔的研究成果使得人们便于研究和预测一些重要的化学反应,给化学以及相关科学领域带来了一场革命。

搞笑诺贝尔奖

搞笑诺贝尔奖 开放分类:奖项恶搞文化社会科学科学奖项 搞笑诺贝尔奖(Ig Nobel Prizes)是对诺贝尔奖的有趣模仿。其名称来自Ignoble(不名誉的)和Nobel Prize(诺贝尔奖)的结合。主办方为科学幽默杂志(Annals of Improbable Research,AIR),评委中有些是真正的诺贝尔奖得主。其目的是选出那些“乍看之下令人发笑,之后发人深省”的研究。第一届搞笑诺贝尔奖在1991年举办。颁奖仪式每年十月,在诺贝尔奖颁奖前一至两周举行,地点为哈佛大学的桑德斯剧场(Sanders Theater)。 编辑摘要 百科帮你涨姿势 搞笑诺贝尔奖 奖品是由廉价材料制成手工艺品但颁奖者却是往届诺贝尔奖得主 获奖者也曾获现金奖励为10万亿津巴布韦元只约合人民币24.5元 诺贝尔奖颁奖礼开始时向王室致敬但该奖向瑞典传统食品肉丸致敬 科学+ 2015-09-22 搞笑诺贝尔奖:看到哪条的时候你笑了? 来源:网易科技 搞笑诺贝尔奖 你计算过自己小便的时间吗?人身上被蜜蜂蛰得最疼的地方是哪里?开车经过减速带就能诊断是否患阑尾炎?[详细] 2015-09-18 搞笑诺贝尔奖:日本医生证实“接吻改善皮肤过敏”来源:中国新闻网 2015-09-18 搞笑诺贝尔奖:鸡屁股插棍子走路像恐龙?像吗?来源:中国新闻网 2015-03-26 搞笑诺贝尔奖:绝非只是搞笑获奖研究发人深省!来源:新浪科技 编辑信息模块 中文名称:搞笑诺贝尔奖英文名称:Ig Nobel Prizes 主办单位:《不可思议研究年报》设奖时间:1991年 表彰对象:那些“不能也不应被重复的科学研究”. 奖励:4美元(约24.5人民币)。菠菜菠菜中国语言文学讲师2012年9月21日,一年一度的搞笑诺贝尔奖揭晓。俄罗斯一家公司因将老旧武器制成钻石获和平奖;荷兰和美国科学家因发现黑猩猩通过屁股辨认个体获解剖学奖;文学奖授予了美国政府责任署,以表彰他们发表的有关如何准备一份报告的报告的报告的报告。 目录 1简介 2历史 3颁奖典礼 颁奖时间 举办地 协办者 重要仪式 支持团体 奖杯 4争议 5双料获奖者 6获奖名单

2.《首届诺贝尔奖颁发》复习巩固资料附答案版

首届诺贝尔奖颁发(消息) 一、音、形、义 颁.发()遗嘱( ..)建树仲.裁()联盟巨额 二、文章结构 导语:诺贝尔奖首次颁发 主体:获奖者情况以及颁奖机构和颁奖时间、地点 背景:补充说明资金来源、评奖情况 三、中心主旨 《首届诺贝尔奖颁发》报道了首届诺贝尔奖的获得者、颁奖机构、资金来源等基本情况,便于读者了解和把握。 四、课内探究 1.消息电头交代了哪些内容?(2分) 2.请找出这则消息的导语,并概括其作用。(3分) 3.背景部分作者特别说明资金管理权和评奖权的分离,有什么用意? 五、知识清单 倒金字塔结构:是按照新闻价值的大小,即新闻事实的重要程度、新鲜程度以及读者感兴趣程度等,依次将新闻事实写出的一种结构形式。由于这种结构格局前边重、后边轻,上头大、下头小,所以称之为“倒金字塔”。 《首届诺贝尔奖颁发》就是一篇典型的“倒金字塔结构”新闻。 六、积累拓展 (一)世界四大通讯社——美联社(AP)(美)、合众国际社(UPI)(美)、法新社(AFP)(法)、路透社(the Reuter led.)(英) (二)成语积累:

进退维谷:用来形容进退两难。维:语气助词,无实义。谷:比喻困境。 莫衷一是:用来形容意见分歧,没有一致的看法。莫:不。衷:折衷。是:对。叹为观止:用来指赞叹看到的事物好到极点。 略胜一筹:用来指比较之下,稍强一点。筹:筹码。 惟妙惟肖:描写或模仿得非常逼真。肖:相似。 相形见绌:用来指相互比较之下,显出一方的不足。相形:互相比较。绌:缺陷,不足。 七、典题练习 1.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4分) (1)瑞典国王和挪威诺贝尔基金会今天首次bān()发了诺贝尔奖,多家电台报纸pín()繁地报道了这个盛会。 (2)经济学家帕西建立了促进国际仲()裁的各国会议联盟。这其中渗()透着他的心血。 (3)(诺贝尔奖)从按诺贝儿yí zhǔ()建立的基金中拨款。 (4)法国的普吕多姆(文学奖),他在诗歌创作方面pō()有建树,这项shuò()果引发了文学界诗歌创作的空前热潮。 2.请将下面句子重新排序。(2分) ①这就是世界闻名的“诺贝尔奖”。 ②他在临终前写了一份遗嘱,要求将他的财产分为两部分。 ③这些发明专利使他得到了很多钱。 ④他一生拥有355项发明专利。 ⑤其中一部分钱用来奖励各个领域杰出的人。 ⑥诺贝尔的一生都是在实验室中度过的,他战胜了一次次失败,获得了一次次成功。 正确的顺序是: 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斑羚们发现自己被狩猎队逼到了悬崖边上,焦急之时,老斑羚发现侧面有一条小路能通到悬崖对面,真是到了进退维谷 ....的地步。 B. 村里出现了一个大洞,有人说,咱们把它填起来;有人说,在上面盖一座庙;

杨振宁中英文简介

杨振宁,英文名富兰克,1945年出生于安徽省合肥市,著名美籍华裔科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 杨振宁读小学时,数学和语文成绩都很好。中学还没有毕业,就考入了西南联大,那是在1938年,他才16岁。1942年,20岁的杨振宁大学毕业,随即进入西南联大的研究院。1942年毕业于昆明的国立联合大学,1944年在该校研究生毕业。此后他于1945年考取公费留学赴美,就读于芝加哥大学,取得博士学位。 1957年杨振宁与李政道因共同提出宇称不守恒理论而获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诺贝尔奖的第一个华人,他还获得过美国国家科学奖章和多项荣誉学位。被誉为是“全才的三个理论物理学家之一”。同时,也是国内外许多著名大学的名誉教授。 2005年,他与28岁的翁帆结婚,在国内引起一片轰动。杨振宁现居于北京清华大学,同时身兼广东东莞名誉校长。 Chen Ning Yang, English names Frank, born in 1945 in Hefei city, Anhui Province, the famous Chinese-American scientist, winner of the Nobel Prize in physics. When Yang primary school, math and language achievement is good. Secondary schools have not yet graduated, got into the Southwest, it was in 1938, he was only 16 years old. In 1942, aged 20, Chen Ning Yang graduated from the University, then entered the Southwest Research Institute. Kunming National Union University, 1942, in 1944 the school graduate. In 1945 he studied in publicly funded study abroad to the United States, studied at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hD. In 1957, Lee and Chen Ning Yang jointly made parity conservation theory and won the Nobel Physics Prize, the first Chinese Nobel Prize he won United States National Medal of science and a number of honorary degrees. Being praised as a "well-rounded human beings one of the three theoretical physicist". At the same time, is also a Professor Emeritus of many famous universities at home and abroad. In 2005, he married with 28-year old Weng fan, caused a sensation in the country. Chen Ning Yang now lives in Tsinghua University, Beijing, and Guangdong Dongguan, who is also the Honorary President.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