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结构与检修教案20181224

新能源汽车结构与检修教案20181224
新能源汽车结构与检修教案20181224

新能

答案《_新能源汽车技术》试题(一)

《—新能源汽车技术》试题 专业:汽车运用与维修(技能)课程名称:汽车新能源技术满分:10 0.0 1.1、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 1.2、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 1.3、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 1.4、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 1.5、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 1.6、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 1.7、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 1.8、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 1.9、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 1.10、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 1.11、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1.12、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 1.13、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 1.14、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 1.15、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 1.16、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 1.17、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 1.18、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 1.19、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 1.20、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第 2 部分:判断题((每小题 1.5 分,共30 分)) 2.1、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解析: 2.2、 正确答案:错误答案解析: 2.3、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解析: 2.4、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解析: 2.5、 正确答案:错误答案解析: 2.6、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解析: 2.7、正确答案:错误答案解析:2.8、正确答案:正确答案解析:2.9、正确答案:错误答案解析:2.10、正确答案:正确答案解析:2.11、正确答案:正确答案解析:2.12、正确答案:正确答案解析:2.13、正确答案:正确答案解析:2.14、正确答案:错误答案解析:2.15、正确答案:正确答案解析:2.16、正确答案:错误答案解析:2.17、正确答案:正确答案解析:2.18、正确答案:错误答案解析:2.19、正确答案:正确答案解析: 2.20、

《纯电动汽车结构与检修》课程标准

目录 一、课程性质与定位 (2) 二、课程设计思路 (2) 三、课程教学目标 (2) 四、课程主要容与教学要求 (2) 五、课程实施建议 (3) 六、其他说明 (7)

《纯电动汽车结构与检修》课程标准 一、课程性质与定位 《纯电动汽车结构与检修》是汽车专业群(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汽车电子技术专业、汽车运用技术专业、汽车营销与服务专业)的专业必修课,属于专业群大类培养平台课程。《纯电动汽车结构与检修》在专业课程体系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学校层面设置的必修课等专业课程。 使学生了解汽车行业、产业发展历程和专业背景、课程体系及就业岗位,树立专业思想,激发学习兴趣,了解纯电动汽车技术在行业发展中的重要性,明确职业规划,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二、课程设计思路 第5学期开设,每周6课时,采用讲授形式,根据学时安排,由专业教师、企业专家、高新技术企业负责人等思想,将专业文化、行业技术创新发展与前沿技术等容融入课程,拓宽学生视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 按照“了解汽车专业和行业背景——树立专业思想,激发学习兴趣——了解纯电动汽车技术在行业发展中起到的关键作用,培养学生掌握新知识的思维能力”的依次递进的思路开设学习情景。 三、课程教学目标 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了解纯电动汽车在汽车行业、产业发展历程和专业背景、课程体系及就业岗位,树立专业思想,激发学习兴趣,了解纯电动汽车技术在行业发展中的重要性,明确职业规划,了解纯电动汽车过程,同时,培养学生善于自我学习、沟通表达、团队协助等职业素养,主动探索新知识、新技术的应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四、课程主要容与教学要求 (一)纯电动汽车结构与检修 主要容: 1)项目一概述; 2)项目二纯电动汽车的主要部件及工作原理;

《新能源汽车技术》课程标准(姜娥)

《新能源汽车技术》 课程标准 教学单位汽车与机电工程学院 所属专业汽车电子 使用教材《新能源汽车技术》 编制时间二零一一年四月 教务处制

《新能源汽车技术》课程标准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新能源汽车技 术 课程编码:授课对象:10级汽电专业开设学期:第一学期 学时:30 学分:4 前导课程:汽车电工电子 基础、汽车电器设备检测 与维修、汽车构造后续课程:汽车单片机 编制人:姜娥胡道刚编制时间:2011.4 审定人及审定时间: 教研室主任:王军年月日 教务科长:夏章健年月日 教学单位负责人:年月日 二、课程定位 (一)课程性质 《新能源汽车标准》课程是汽车电子专业一门介绍标准的专业选修课,收录了截止至2009年4月1日我国颁布的新能源汽车专项检验标准。通过本课程的教学,要求学生了解涉及新能源汽车的动力电池、电机电控、零部件、安全要求、性能实验、定型实验等领域的国家及行业专项检验标准,为今后的专业生涯打下基础。要求学生在学习中给予足够的重视。 (二)课程设计理念 ⑴课程采取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 ⑵构建以“岗位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培养”为主线的教育; ⑶推进基于工作工程的课程开发与设计、推进项目教学法; ⑷加强校企合作,坚持产学研相结合。 (三)课程设计思路 本课程是采用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法,将理论知识融入学生操作训练过程中,使学生会新能源汽车电池系统的检验、安装;新能源汽车电机系统的检验、安装;新能源汽车控制系统的检验、安装及新能源汽车的故障分析与排除和新能源汽车系统的生产工艺文件制定。充分体现课程的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将对应的技能训练分为以下几个环节: (一)课堂操作示范。课堂上示范讲解。 (二)课堂模仿操作:学生模仿老师的操作方法,进行现场测量。 (三)学生课外作业:由教师提出一个作业要求,要求学生完成,学生分小组讨论,最后得出结果。 (五)作业展示结果:分小组展示作业结果,,学生和教师共同评价结果。 三、课程目标 对于汽车电子专业的学生,新能源汽车技术课程是汽车电类课程的延伸课程,要求在学习中给予足够的重视。学生通过理论和实践的学习,掌握新能源汽车原理与构造知识;新能源纯电动

新能源汽车教学大纲

《新能源汽车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代码:0803515018 课程名称: 新能源汽车技术 英文名称: Technology on clean energy vehicles 总学时: 36 讲课学时: 36 学分:2 适用对象: 18级汽修,汽配 先修课程: 新能源汽车导论、新能源汽车技术、汽车理论、电力电子技术。 一、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 《新能源汽车技术》课程是车辆工程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必修课,涉及新能源汽车的电机、电池及控制方面的知识。通过本课程的教学,要求学生了解和掌握新能源汽车的基本原理、理论和设计,掌握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构造,电驱动系统,串联式、并联式和轻度混合动力电驱动的设计方法,能量存储系统,再生制动,燃料电池及其在车辆中的应用,以及燃料电池混合动力电驱动系统设计等,为以后从事汽车及新能源汽车检测、服务、科研等方面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教学基本要求 学完本课程应达到以下基本要求: (1)掌握电动汽车构造,了解电驱动系统组成。 (2)掌握串联式、并联式和轻度混合动力电驱动的设计方法。 (3)掌握能量存储系统,了解车辆再生制动。 (4)掌握燃料电池及其在车辆中的应用,了解燃料电池混合动力电驱动系统设计。 教学内容及要求 共分八章教学内容,对每章内容均要求作了解和掌握。第一章环境影响与现代交通运输的历史 第一章 1.1新能源汽车的概述(定义及分类) 了解新能源汽车的定义与分类; 了解发展新能源汽车的重要意义

1.2新能源汽车的发展 了解国内外新能源汽车的发展现状; 了解我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战略; 熟知新能与汽车的关键技术。 第二章 2.新能源汽车高压与防护 掌握新能源高压系统的结构; 熟知新能源汽车高压隐患部位; 掌握新能源汽车高压安全操作规范。 第三章 3.1储能装置概述 了解电池的类型; 掌握电池的主要性能指标; 知道电动汽车对电池的要求 3.2蓄电池 熟知蓄电池的类型的特点; 了解电池的充电方法; 知道蓄电池的测试内容及方法。 3.3燃料电池 了解燃料电池的发展情况; 了解燃料电池的类型,熟知燃料电池的优缺点; 了解燃料电池的结构原理。 3.4超级电容及飞轮电池 简单了解的太阳电池的发展和应用情况; 掌握超级电容的类型原理和优缺点及应用情况; 了解飞轮电池的原理和应用。 3.5电动汽车能量管理系统 熟悉燃料能量管理系统的功能和组成; 了解纯电动汽车和混合动力汽车的能量管理系系统。 3.6电动汽车能量回收系统 熟悉燃料能量回收系统的方法和类型; 掌握电动汽车能量回收系统的组成; 了解典型的能量回收系统。

新能源电动汽车结构与维修试题库

新能源电动汽车结构与维修试题库 试题编写组丁佳乾、夏月琴、陈晨、林金地、俞冬辉 一、选择题 1.混合动力电动汽车和所有电动汽车都使用高压(HV)电路,为做好安全保护,识别高压电线的颜色是()。 A.橙色;B.蓝色;C.黄色;D.灰色。 2.混合动力电动汽车和所有电动汽车都使用高压(HV)电路,此电压为()伏。 A.30~42V;B.100~120V;C.144~600V D.12~24V。 3.混合动力汽车动力发动机燃油泵工作电压检测时,蓄电池电压、()、燃油滤清器和燃油泵继电器均应正常。 A、点火线圈电压 B、发电机电压 C、燃油泵熔丝 D、燃油泵 4.混合动力普锐斯汽车换档指示器上的“B”是什么意思?() A.电池;B.备用;C.预订;D.制动。 5.混合动力汽车离合器踏板的自由行程过大,会造成离合器()。 A、打滑 B、分离不彻底 C、起步发抖 D、半接合状态 6.技术员A说DC/DC变换器用于把电池12V电压转变成更高电压来运转混合动力电动车的电机。技术员B说DC/DC变换器用于电机/发电机的电压转变成更高电压来给高压电充电。哪个说得对?() A.仅技术员A;B.仅技术员B;C.技术员A和B;D.仅技术员A和B都说错了。 7.纯电动汽车续驶里程的测试分为工况法和()。 A.等速法;B.电池放电法;C.电池额定容量法;D.电池储备容量法。 8.混合动力汽车动力发动机点火装置ESA的控制主要包括点火提前角、通电时间及()控制等方面。 A、燃油停供 B、废气再循环 C、爆震防止 D、点火高压 9.纯电动汽车以荣威E50仪表为例,有:行车电脑区域;动力电池剩余电量;电机驱动功率和()。 A.ABS报警器;B.油压报警器;C.冷却水温度指示器;D.电机工作温度。 10.根据《汽车发动机凸轮轴修理技术条件》(GB3803-83)的技术要求,凸轮表面累积磨损量不能超过()mm。 A、0.2 B、0.4 C、0.6 D、0.8 11.混合动力汽车动力发动机活塞环敲击响是钝哑的()声。 A、嗒嗒 B、哗啦 C、铛铛 D、啪啪 12.混合动力汽车动力发动机启动困难是指()下都启动困难。 A、热车 B、冷车 C、常温 D、热车、冷车、常温 13.纯电动汽车按电力驱动子系统的组成和布置形式不同,可分为机械传动型、()、无差速器型和电动轮型四种。A.变速器型;B.无变速器型;C.自动变速器;D.行星齿轮减速器型 14.纯电动汽车主要由驱动系统、充电系统、转向系统、()空调和暖风、以及车身电器组成。 A.动力发动机;B.机械传动系统;C.制动系统;D.悬架系统。 15.混合动力电动汽车配置了电压超过600V的直流电系统。需要用一个认证为()级的数字万用表(DMM)测量这类 高压系统。 A.CAT1级;B.CATⅡ级;C.CATⅢ级;D.CATⅣ级。 16.在实际工作中,常采用模拟信号发生器的()来断定模拟信号发生器的好坏。 A、电流 B、电压 C、电阻 D、动作 17.配合是指()相同的、相互结合的孔和轴公差带之间的关系。 A、基本尺寸 B、实际尺寸 C、极限尺寸 D、作用尺寸作用尺寸 18.配备测试卡的诊断仪测试不同的车时,应选用()的测试卡。 A、故障诊断 B、相同 C、不同尺寸 D、不同型号 19.必须做什么才能起动普锐斯混合动力轿车?()。 A.高压蓄电池组必须有足够电量起动发动机;B.12V辅助电池必须充够电; C.必须踩制动踏板;D.以上所有都对。 20.纯电动汽车当处于R档或D档,行驶速度低于()公里/小时左右时,位于车辆前舱的行人友好提醒报警。 提醒行人注意交通安全。

新能源汽车技术课程教学标准

新能源汽车技术课程教学规范 一、课程在人才培养中的地位和作用 本课程是新能源汽车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主要任务是全面系统地介绍新能源汽车新技术。针对本专业的特点,系统阐述了新能源汽车的类型,发展新能源汽车的必要性和新能源汽车发展现状;重点介绍额电动汽车用动力电池、电动汽车用电动机、纯电动汽车、混合动力电动汽车和燃料电池电动汽车的结构、原理及设计方法等;对天然气汽车、液化石油气汽车、甲醇燃料汽车、乙醇燃料汽车、二甲醚燃料汽车、氢燃料汽车和太阳能汽车的特点、发展现状及趋势也进行了介绍。本课程授予学生新能源汽车构造原理等规律性的知识,使学生具有举一反三的分析能力,对结构原理不断更新的适应能力,为学习后续课程和参加专业实践奠定基础,对于适应地方经济建设的应用性人才培养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课程的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新能源汽车的分类、基本结构、组成和原理,,并对新能源汽车用的电动电池、电动机等各部分的有机联系有清楚的认识。了解新能源汽车领域的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并具有一定的分析能力。 (二)能力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培养学生以下能力: (1)掌握基础的理论知识,提高新能源汽车构造原理的应用能力和发展本专业的能力,提高和专业有关的工作适应性。 (2)有较强的实践技能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受到较强的专业训练,具有一定的实践能力,同时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 (三)素质目标 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和创新意识;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刻苦钻研的学习作风,具有良好的社会责任感和良好的职业道德;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 三、新能源汽车技术的知识体系 新能源汽车技术包括电动汽车用动力电池、电动汽车用电动机、纯电动汽车、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燃料电池电动汽车和其他新能源汽车共六大部分。知识体系的结构化分为三个层次,分别是知识领域,知识单元和知识点。一个知识领域可以包括若干个知识单元,一个知识单元又包含若干个知识点。知识领域是知识体系结构的最高层次,代表一个特定的学科子域。每个知识领域用字母表示,如A1表示电动汽车用动力电池部分,A2表示电动汽车用电动机,A3表示纯电动汽车, A4表示混合动力电动汽车,A5表示燃料电池电动汽车,A6表示其他新能源汽车。知识单元是知识体系结构的中间层次,表示知识领域中独立的主题。每个知识单元用该知识领域名称后加一个字母表示,如A1a表示电动汽车用动力电池分类、性能指标和要求,A1b表示电动汽车用动力电池之铅酸蓄电池。知识单元分为核心知识单元和选修知识单元。核心知识单元是最基本的、学生必须学习掌握的知识单元,此外还要根据不同的专业特点学习部分选修知识单元。知识点是知识体系结构的最底层,表示知识单元中的某个具体问题。 汽车构造知识体系由6个知识领域和32个知识单元构成,其中核心知识单元28个,选

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校企合作课程开发的研究

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校企合作课程开发的研究 一、校企合作开发课程存在的问题 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根本目标是服务于区域经济的发展,这也是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的宗旨。虽然每个高职院校针对各个汽车专业的人才培养都进行着不同程度的改革,但从企业对人才培养质量的反馈上来看,高职层次的毕业生不能满足企业对人才的要求已成为一种普遍现象。人才培养归根结底要落实到课程之中,而课程的开发要从企业来到企业去,做到这一点,单纯依靠高职院校的教师和专家显然是不够的,必须由校企合作进行课程开发。关于校企合作课程开发国内外有着非常多的研究和实践,但通过调查发现目前依然存在很多问题。 1.从校企合作开发课程的意愿上来看,校企双方的最大利益不能结合导致主动参与课程开发的积极性不高 受教育规律约束的高职院校和受快速获取效益约束的企业在合作的出发点上就存在不对等性,具体而言,在合作的人员、周期、实施、管理、成本和满意度上等方面都存在不对等性。这些不对等性很难使校企双方的最大利益找到一个结合点,从而导致主动参与课程开发的积极性不高,即使有合作也是停留在“纸面”上。 2.从校企合作开发课程的过程上来看,校企双方没有一个有效的互动协调机制导致课程开发实施效率低 校企合作课程开发是双向的,这个双向的合作是一个系统的动态过程,需要很强的技术性,各个环节相互关联,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影响到其他环节。双向合作面临着诸如课程开发的意愿、主体、人员的地位、能力要求、职责要求、人力资源和物质资源整合和实施保障机制等诸多问题,解决这些问题必须要有一个有效的互动协调机制。从实际调查结果来看,校企双方没有一个有效的互动协调机制使合作过程障碍重重,阻力不断,从未导致校企合作课程开发实施效率低。 3. 从校企合作开发课程的结果上来看,校企双方没有对课程开发的成果进行有效的追踪评价导致课程开发不能够达到预期的目标 校企合作课程开发的目的就是有效的完成为企业培养符合岗位要求的人才这个任务,所以校企合作课程开发不单是课程开发前期的开发设计和中期的开发的实施,更重要的后期的课程开发评价与改进。从实际调查结果来看,大多汽车专业的课程开发都是简单的停留在课程开发成果上,对课程开发的成果有没有达到预期目标这个很难说清楚,归根结底就是没有课程开发成果进行有效的评价。 二、建立校企合作开发课程的合作机制

新能源汽车技术课程教学标准

新能源汽车技术课程教学标准 一、课程在人才培养中的地位和作用 本课程是新能源汽车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主要任务是全面系统地介绍新能源汽车新技术。针对本专业的特点,系统阐述了新能源汽车的类型,发展新能源汽车的必要性和新能源汽车发展现状;重点介绍额电动汽车用动力电池、电动汽车用电动机、纯电动汽车、混合动力电动汽车和燃料电池电动汽车的结构、原理及设计方法等;对天然气汽车、液化石油气汽车、甲醇燃料汽车、乙醇燃料汽车、二甲醚燃料汽车、氢燃料汽车和太阳能汽车的特点、发展现状及趋势也进行了介绍。本课程授予学生新能源汽车构造原理等规律性的知识,使学生具有举一反三的分析能力,对结构原理不断更新的适应能力,为学习后续课程和参加专业实践奠定基础,对于适应地方经济建

设的应用性人才培养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课程的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新能源汽车

的分类、基本结构、组成和原理,,并对新能源汽车用的电动电池、电动机等各部分的有机联系有清楚的认识。了解新能源汽车领域的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并具有一定的分析能力。 (二)能力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培养学生以下能力: (1)掌握基础的理论知识,提高新能源汽车构造原理的应用能力和发展本专业的能力,提高和专业有关的工作适应性。 (2)有较强的实践技能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受到较强的专业训练,具有一定的实践能力,同时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 (三)素质目标 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和创新意识;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刻苦钻研的学习作风,具有良好的社会责任感和良好的职业道德;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 三、新能源汽车技术的知识体系 新能源汽车技术包括电动汽车用动力电池、电动汽车用电动机、纯电动汽车、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燃料电池电动汽车和其他新能源汽车共六大部分。知识体系的结构化分为三个层次,分别是知识领域,知识单元和知识

新能源汽车维修人才培养方案

新能源汽车维修专业实施性人才培养方案 一、专业与专门化方向 专业名称:新能源汽车维修(专业代码083400) 专门化方向:新能源汽车检测、新能源汽车维修方向 二、入学要求与基本学制 入学要求:应届初中毕业生 基本学制:三年 办学层次:中专 三、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具有与本专业相适应的文化知识、专业知识和良好的职业道德,了解汽车组成构造的基础理论知识,面向汽车特约维修服务公司、汽车检测中心(站)、汽车运输公司等,培养德、智、体等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职业素质,能胜任汽车性能检测、汽车故障诊断与维修、汽车查勘定损等工作的中级技能型专门人才。 四、职业(岗位)面向、职业资格及继续学习专业 (一)职业(岗位)面向 1.汽车特约维修服务公司从事检测维修、前台接待、信息管理等技术服务工作; 2.汽车检测中心(站)从事汽车检测及现场技术管理工作; 3.汽车运输公司从事车辆维护、检测维修及其他技术服务工作; 4.保险机构或汽车维修企业从事汽车保险及定损核赔工 (二)职业资格 1.本专业毕业生应取得以下职业资格证书:汽车维修(中级工)、低压电工操作证。 2.本专业毕业生也可选考以下职业资格证书:汽车驾驶、AUTOCAD(中级工)。 (三)继续学习专业 汽车运用工程、汽车设计与制造。 五、综合素质及职业能力 (一)综合素质 1.思想道德素质: (1)培养学生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拥护共产党的领导,热爱祖国,坚持社会主义道路,了解我国国情,拥护改革开放,关心国家大事; (2)具有建设四化、振兴中华的抱负,热爱人民、热爱劳动、勤奋学习、遵纪守法,具有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具有事业心、责任感和良好的道德素养;

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一、专业名称与代码 (一)专业名称:新能源汽车技术 (二)专业代码:5606707 二、入学要求 高中阶段教育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力者。 三、修业年限 全日制3年。实行弹性学制,学生可通过学分认定、积累、转换等办法,在2-6年内完成学业。 四、职业面向 五、培养目标及培养规格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面向新能源汽车技术服务方向,培养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掌握扎实的现代汽车理论知识以及先进的新能源汽车技术、工艺、设备和管理知识;具有新能源汽车维护、检测、诊断和维修能力;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拓展能力和创新能力;具有较强的就业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具备职业生涯发展基础,能胜任汽车技术服务一线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二)培养规格 1.素质 (1)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职业素养、竞争和创新意识; (2)具有良好的责任心、进取心,积极应对工作中的困难;

(3)具有健康的身体和心理,良好的情绪调控能力与抗挫折能力; (4)具有良好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5)具备相应职业岗位的基本管理能力和独立处理事务的能力; (6)具有良好的法律意识、责任意识、安全意识、竞争意识与创新精神; (7)具有一定的信息检索、资料收集和继续学习的能力; (8)具有职业生涯规划能力和持续发展能力。 2.知识 (1)利用计算机完成各种汽车维修单据、表格处理; (2)利用数学知识进行汽车维修成本核算; (3)会使用外语查阅外文汽车维修资料; (4)会阅读和分析汽车电路图,并能拆画部分主要电路; (5)掌握汽车机械部件各个总成的机械原理及工作原理; (6)掌握新能源汽车电池系统、电机驱动系统以及控制系统的检修,并会对新能源汽车进行整车故障诊断与排除。 3.能力 (1)具备基本的计算机操作能力; (2)具备专业必须的机械、电工电子、电力电子等技术应用能力; (3)具备正确使用外语专业资料的能力; (4)掌握新能源汽车构造原理和维修诊断知识与技能; (5)掌握新能源汽车售后服务知识与技能; (6)具有安全、文明生产和环境保护的相关知识和技能。 六、典型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

新能源汽车运用 与维修专业介绍

新能源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 一、专业简介 专业名称及代码:新能源汽车运用与维修(600212) 招生生源及学制:高中或中职毕业生(三年) 产业背景及就业前景: 2012年以来国务院相继出台了《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等文件,为新能源汽车发展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并起到了强有力的推动作用。2017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均接近80万辆,分别达到万辆和万辆,同比分别增长%和%,预计今年2018年中国新能源汽车的销售增长将达到40%左右。依据十三五规划,到2020年新能源汽车产量将达到200万辆,累计产量超过500万辆。浙江省新能源汽车产业规模居国内领先,形成了包括整车制造、关键零部件、核心基础材料研发生产、新能源汽车示范运营、充电设施制造与建设在内的较为完整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链。 通过调研发现,新能源汽车专业的人才已经成为各个新能源企业争夺的对象,出现了供不应求的局面。目前新能源企业中有85%的技术人员并非新能源专业毕业,而是相近或相关的机械、电子、控制等传统专业。由于从业人员总体素质偏低,导致劳动生产率低、管理水平低、服务质量低、事故率高。通常,汽车保有量与汽车技术服务从业人员比例以30:1为宜,以2020年电动汽车保有量计算,所需技术人员为万人,而现有技术人员数量远远不能达到要求,就业前景非常广阔。 专业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适应社会发展与经济建设需要,掌握新能源汽车结构及工作原理,具备新能源汽车使用、诊断、维修、服务等技能,适应新能源汽车行业技术、管理、生产、服务需要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职业资格证书:汽车维修工技术等级证书、低压电工作业证书、机动车检测维修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证书(选考)、汽车驾驶证书(选考)。 二、专业实力及特色 1.创新师资培养模式,校企共育一流师资队伍 汽车学院多年来通过实践,构建了“多渠道、递阶式、多维提高”的师资培养模式。通过“学校与企业培训互补、理论与技能训练结合、专职与兼职互融、学历提升与终身学习并举”等师资培养机制的运行,培养了一支职教理念先进、理论实践双优的教学团队。 本专业教师团队共计14人,其中专任教师12人,企业兼职教师2人。专任教师学历层次较高荣誉丰硕,其中博士1人、硕士11人,全国交通技术能手2名,省高职高专专业带头人2名,全国技能大赛优秀指导教师3人;教师团队梯次合理,其中副教授6人、高级实验师1人、讲师2人、助教3人,双师型教师有10人,其中8人系统接受过企业培训,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 2.产教融合共建共享,建成一流实训教学平台 汽车学院现有实训基地面积共计12000m2,校内实训条件位居全国一流。为完成本专业教学,汽车学院完成了新能源汽车实训室的建设,陆续采购了吉利、比亚迪、丰田等品牌新能源汽车,以及纯电动汽车整车动力系统实训台、新能源汽车电机电控系统实验台、电机控制与测试实训装置、新能源汽车专用诊断测试仪器等,总价值接近1200余万元。 秉承校企共建共享理念,2018年与浙江吉利汽车销售有限公司合作建立新能源校企合

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doc

广东文理职业学院 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一、专业名称 新能源汽车技术代码:580403 二、招生对象 普通高中毕业及职业高中毕业生、同等学历者 三、学习年限 学制三年 四、培养目标 主要培养面向新能源汽车售后技术服务和管理企事业单位,掌握新能源汽车技术应用必备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能利用新能源汽车检测设备和工具,在生产、服务一线能从事汽车维修、检测、管理等工作,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素质,能独立学习与职业相关的新技术、新知识,对社会、企业和客户有强烈责任意识,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职业生涯发展基础的应用性高技能专门人才。 五、职业面向 1.主要就业领域:新能源汽车维修、新能源车辆质检、新能源汽车技术培训、新能汽车维修业务接待、新能源汽车销售。 2.初始工作岗位:新能源汽车机电维修、新能源车辆性能检测、新能源汽车新技术培训、新能源汽车维修业务接待、新能源汽车销售。 3.可升迁的职业岗位:新能源汽车维修管理,新能源汽车服务企业经营与管理。

六、人才规格 (一) 综合素质 1. 思想政治素质: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和社会主义事业、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具有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基础知识;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明确的职业理想和良好的职业道德,勇于自谋职业和自主创业;具有面向基层、服务基层、扎根于群众的思想观点,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言行一致的思想作风,踏实肯干、任劳任怨的工作态度,不断追求知识、独立思考、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2. 职业素质:具有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能胜任本专业岗位的工作,能在工作中讲求协作,对在竞争中遭遇挫折具有足够的心理承受能力,能在艰苦的工作中不怕困难,奋力进取,不断激发创造热情。 3. 人文素养与科学素质:具有较为宽阔的视野,文理交融,具有一定的科学思维和科学探索精神,具备健康、高雅的审美情趣和正确的审美观点、较强的审美能力,个性鲜明、学有所长。 4. 身心素质:具有一定的体育运动和生理卫生知识,养成良好的锻炼身体、讲究卫生的习惯,掌握一定的运动技能,达到国家规定的体育健康标准;具有坚韧不拔的毅力、积极乐观的态度、良好的人际关系、健全的人格品质。 (二) 职业能力 本专业毕业生应具有以下职业能力: (1) 一般能力:计算机操作能力、语言文字表达能力、英语读写说能力。 (2) 专业能力:具备基本的计算机操作能力;具有使用外语专业资料的能力;具备一定的机械、电工、电子等技术应用能力;掌握新能源汽车构造及原理;掌握新能源汽车电子、电气原理和维修诊断知识与技能;掌握新能源汽车电子产品检测、质量管理知识与技能;具有安全、文明生产和环境保护的相关知识和技能。 (3) 拓展能力:新能源汽车故障诊断仪的使用能力。 (4) 综合能力: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人际交流和沟通能力;具有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客户服务意识;制定工作计划能力;能借

新能源汽车电力电子技术课程标准

《新能源汽车电力电子技术》课程标准、课程计划

、课业计划

应能:作与调试;各小组在任务实施用多媒体 1、描述、制作与 2、放大电路制过程中,对照实施资源进行 检测整流电路;作与调试;活动自查任务完成电路原理 2、描述、制作与 3、稳压电路制的准确程度,做好的学习;学检测放大电路;作与调试;过程记录,根据过2.在面包习3、描述、制作与 4、延时电路制程记录,自我评价板上实践任检测稳压电路;作与调试;解决方案的合理操作和电务4、描述、制作与 5、振荡电路制性。脑仿真模2检测延时电路;作与调试; 2.小组评价拟电路中 5、描述、制作与 6、开关电路制(1)小组内部评相结合。电检测振荡电路;作与调试;价; 子6、描述、制作与7、逆变电路制(2)未作业小组对 电检测开关电路;作与调试;作业小组进行监督 路7、描述、制作与8、直流变换电检查,重点检查作 制检测逆变电路;路制作与调试。业的规范程度,并 作&描述、制作与做记录。小组间交 与检测直流变换电叉评价(重点评价 调路;等等。方案的合理性、可 试操作性和经济性) 3.教师评价 根据学生自评结 果、小组互评结果、 实施过程及完成方 案进行综合评价。

应能:电路制作与检各小组在任务实施教师讲解 测;过程中,对照实施和操作进 1、描述、制作与 2、PLC编程器电活动自查任务完成行教学;学检测单片机控制路制作与检测。的准确程度,做好学生理论习电路;过程记录,根据过描述和实任2、描述、制作与程记录,自我评价操训练相务检测PLC编程器解决方案的合理结合。 4电路。性。 2.小组评价 电(1)小组内部评 子价; 控(2)未作业小组对 制作业小组进行监督 电检查,重点检查作 路业的规范程度,并 制做记录。小组间交 作叉评价(重点评价 与方案的合理性、可 检操作性和经济性) 测 3.教师评价 根据学生自评结 果、小组互评结果、 实施过程及完成方 案进行综合评价。 三、新能源汽车电力电子技术实践教学装备标准 四、实施建议 1.建议本课程采用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和行动导向的教学方法; 2.教学场所中应设置理论教学区和实操教学区,最好在理论教学区中还能设置学习讨论区,配备课程中各学习任务所需的挂图、电子元器件手册、电工手册、计算机查询系统等;

《新能源汽车技术K》课程教学大纲

《新能源汽车技术K》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代码:020232027 课程英文名称: Technology of New Energy Vehicle (K) 课程总学时:24 讲课:24 实验: 0 上机:0 适用专业:车辆工程 大纲编写(修订)时间:2017.9 一、大纲使用说明 (一)课程的地位及教学目标 本课程是车辆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选修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掌握新能源汽车的相关知识,包括:新能源汽车分类,新能源汽车的基本结构和原理,新能源汽车关键部件(电机、电池及电控)的分类和原理,以及新能源汽车新技术等。使学生能够了解和掌握新能源汽车的特点和发展趋势,更好的面对汽车未来的发展。 (二)知识、能力及技能方面的基本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新能源汽车的定义、分类和发展趋势,纯电动汽车、增程式电动汽车、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燃料电池汽车的结构、原理及关键技术,电动汽车动力电池(蓄电池,燃料电池)的结构、原理及工作过程,电动汽车驱动电机的分类、结构、工作原理及其控制方式,汽车能量管理系统及能量回收系统工作原理及工作过程,电动汽车充电设备及方式,碳纤维、合金材料、控制技术、车载网络等在新能源汽车的应用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和理论。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到的传统汽车的构造、理论相关知识,结合化学、电学、控制理论等多学科的知识来学习和理解新能源汽车知识,增强学生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 (三)实施说明 1.教学方法:课堂以教师讲授为主,对新能源汽车的基础理论进行讲解,增加实例教学内容,便于学生对重点难点问题的理解,通过课堂讨论或提问的形式,增强学生的思考能力及自学能力,并增加学生的互动环节,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及课堂的学习效率。 2.教学手段:本课程以多媒体教学方式为主并结合传统教学方式,通过多媒体设备,播放电子讲义,新能源汽车视频、图片及工作过程,通过更直观的方式增强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和学习。 (四)对选修课的要求 本课程的教学必须在完成先修课程之后进行。本课程主要的先修课程有:汽车构造,汽车理论,控制工程基础与信号处理。 (五)对习题课、实践环节的要求 对本门课程的重点知识及核心的内容,在课堂安排相应的实例分析以及习题或者思考题,通过对习题或思考题的练习,增强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课程考核方式 1.考核方式:考查 2.考核目标:重点考核学生对新能源汽车基础知识、基本原理及关键技术的理解和掌握情况 3.成绩构成:本课程的总成绩主要由两部分组成:平时成绩(包括课堂表现、出勤情况等)占20%,实验成绩占10%,期末成绩占70%(期末成绩以小论文或者课堂测试的方式进

新能源汽车结构与维修课程标准—李桂强

附件2 《新能源汽车结构与维修》 课程标准 系部:机电工程系 执笔人:李桂强 审核人:欧卫新 制订日期:2019年6月20日 修订日期:2020年7月15日 北海职业学院 2019年

一、课程信息 表1 课程信息表 二、课程定位 (一)课程性质 本课程是能源汽车技术专业的核心课程。 (二)课程任务 本课程学习和掌握新能源汽车的类型、发展、结构、电机、电池及控制方面的知识。通过本课程的教学,要求学生了解和掌握新能源汽车的基本结构、原理和维修,掌握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构造,电驱动系统,了解电驱动的设计方法,能量存储系统,再生制动,燃料电池及其在车辆中的应用等,为以后从事汽车及新能源汽车检测、服务、科研等方面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做准备,同时培养学生的方法能力、社会能力、职业素质,以及今后从事汽车检测与维修工作奠定一定的理论基础。 三、学习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从整体上对新能源汽车所需要的知识有初步认识,培养学生对新能源汽车的类型,以及电动汽车构造,了解电驱动系统组成。掌握电动汽车各种类型电机与控制技术。了解能量管理与回收系统,了解车辆再生制动与电动汽车充电技术。了解燃料电池及其在车辆中的应用。为接下来的新能源汽车课程开展打下良好的基础,根据本课程面对的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要求,本课程的教学目标为: 1.知识目标:

(1)了解新能源汽车简介; (2)掌握新能源汽车安全操作; (3)掌握动力电池与管理系统; (4)掌握驱动电机及控制系统; (5)掌握整车控制系统; (6)掌握车联网应用技术; (7)掌握辅助电气系统; (8)掌握新能源汽车维护及PDI检验; (9)了解新能源汽车常见故障案例分析。 2. 职业素质养成目标 (1)培养吃苦耐劳的敬业精神和自主学习能力; (2)培养独立工作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3)培养良好的沟通、协调能力和表达能力; (4)培养经济成本意识; (5)培养文献信息检索能力; (6)培养良好的安全环保意识; (7)培养工作建构能力; (8)养成良好的工作责任心和诚实守信的工作作风; (9)具有继续学习和职业发展的潜力; 四、课程设计 以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将教学内容和过程融入其中,实行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的总体设计要求,紧紧围绕工作任务完成的需要来选择和组织课程内容,突出工作任务与知识的联系,让学生在职业实践活动的基础上掌握知识,增强课程内容与职业岗位能力要求的相关性,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学习项目选取的依据是以本专业所对应的岗位群要求而制定,以新能源汽车专业一线技术岗位为载体,使工作任务具体化,针对任务按本专业所特有的逻辑关系编排模块;以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构架尽可能真实的工作过程环境,将教学内容融入典型工作之中,使教学过程和教学内容源于生产实际,设计由工作过程结构和工作过程要素组成的“工学结合”课程;理论教学以“必需、够用”为度,强化技能培养,将理论与实践、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相结合,使能力培养贯穿教学全过程,最终使学生掌握从事本专业领域实际工

新能源汽车维修技术专业_人才培养的方案的报告

高等职业教育新能源汽车维修技术专业教学基本要求 一、专业名称 新能源汽车维修技术专业 二、专业代码 580419 三、招生对象 普通高中毕业及职业高中毕业生 四、学制与学历 三年,专科 五、就业面向 1.就业领域:新能源汽车维修、新能源车辆质检、新能源汽车技术培训、新能源汽车维修业务接待、新能源汽车销售。 2.初始工作岗位:新能源汽车机电维修、新能源车辆性能检测、新能源汽车新技术培训、新能源汽车维修业务接待、新能源汽车销售。 3.可升迁的职业岗位:新能源汽车维修管理,新能源汽车服务企业经营与管理。 六、培养目标及规格 主要培养面向新能源汽车售后技术服务和管理企事业单位,在生产、服务一线能从事新能源汽车维修、检测、管理等工作,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素质,能独立学习与职业相关的新技术、新知识,对社会、企业和客户有强烈责任意识,具有职业生涯发展基础的应用性高技能专门人才。 七、职业资格证书 新能源汽车维修工(中级/高级)职业资格证书(待开发) 八、课程体系与核心课程 1、对岗位职业能力的分析 专业课程体系的建立来自于对岗位职业能力分析。从与专业相对应的专业能力、社会能力和方法能力进行分步分解。 职业能力要求 专业能力社会能力方法能力

1.具备基本的计算机操作能力; 2.具备专业必须的机械.电工电子、电力电子等技术应用能力; 3.掌握新能源汽车构造原理和维修诊断知识与技能; 4.掌握新能源汽车售后服务知识与技能; 5.具有安全、文明生产和环境保护的相关知识和技能; 6.具备正确使用外语专业资料的能力。1.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 遵纪守法; 2.具有良好的人际交流 和沟通能力; 3.具有良好的团队合作 精神和客户服务意识。 1.制定工作计划能力; 2.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3.独立学习新技术的能 力; 4.评估总结工作结果能 力。 2、课程体系的建立 新能源汽车维修技术专业的教学计划主要分为公共(基础)课程、专业(职业能力学习领域)课程、拓展(综合能力)课程等三类课程,如下表所示。 课程体系方案 新能源汽车维修技术专业课程体系 序号分类课程名称学时 参考学时 1 2 3 4 5 6 1 公共 课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52 52 2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与“三 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52 52 3 工程应用数学56 56 4 机械制图与计算机绘图C 48 48 5 公共外语120 60 60 6 体育与健康64 30 34 7 计算机应用42 42 8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16 16 9 应用文写作A 32 32 10 大学生就业指导16 16 11 军事理论与训练48 24×2

最新《新能源汽车》课程标准

新能源汽车课程标准 一、课程基本信息 表1 新能源汽车课程基本信息 二、课程性质 《新能源汽车》是一门能力拓展课。它的作用和任务是使学生系统的掌握电动汽车的基本概念、类型、结构原理和工作特性,了解电动汽车的基本设计方法,为做好毕业实习报告以及今后从事汽车技术工作打下基础。 本课程主要介绍了新能源汽车发展概况、电动汽车类型、电动汽车主要组成部分、电动汽车电机、蓄电池、电动汽车维修与包养等内容,同时介绍了国家现行的有关管理法规和政策,有一定的理论深度,是从事汽车行业人员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学习和参考的实用教程和资料。 三、本课程的基本要求 使学生了解新能源汽车国内外最新发展动态和国内相关政策;掌握电动汽车的基本原理与结构;了解电动汽车常用的动力电池的基本原理与结构、工作特性;了解电动汽车电池能量管理系统的功能;了解电动汽车常用驱动电机的基本结构原理与驱动特性;掌握电动汽车的行驶性能的基本计算方法;了解电动汽车保养和维护的相关知识。 通过本课程学习,主要让学生了解新能源汽车技术以及优势。了解行业发展动态,促进职业意识的形成,为学生毕业后择业提供可以借鉴和参照的新思想和新观念。 本课程建议学时36学时。其中理论20学时,实践16学时。 四、课程目标 (一)知识目标 1.掌握新能源汽车原理与构造知识;

2.熟悉新能源纯电动车电气结构基础知识; 3. 熟练掌握新能源混合动力车电气结构基础知识; 4. 新能源汽车电子故障分级与诊断知识; 5. 熟练掌握新能源汽车电子维修知识。 (二)能力目标 1.有较强的自学能力; 2.能及时了解和掌握新能源汽车电子技术的新发展、新成就; 3.掌握新能源汽车动力系统安装、检测、调试能力; 4.新能源汽车混合动力和纯电动系统安装、检测、调试能力与管理岗位。(三)素质目标 1.具有高尚的思想道德素质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2.具有吃苦耐劳的精神; 3.具有良好的人文素质和团队协作的团队精神; 4.具有良好的科学文化素质、专业业务素质和科学创新的意识。 五、课程内容 (一)课程内容结构安排 表2 新能源汽车课程内容结构安排 1.新能源汽车发展综述 表3 新能源汽车发展综述

新能源汽车课程标准

新能源汽车》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类别:专业课 适用专业: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 先修课程:电工电子基础,汽车构造,底盘机械系统检修、发动机机械系统检修后续课程:二手车鉴定与评估,汽车综合故障诊断 总学时:144 学分: 二、课程教学目的与基本要求: 本课程是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主要知识点是全面系统地介绍新能源汽车新技术。针对本专业的特点,系统阐述了新能源汽车的类型,发展新能源汽车的必要性和新能源汽车发展现状。重点介绍额电动汽车用动力电池、电动汽车用电动机、纯电动汽车、混合动力电动汽车和燃料电池电动汽车的结构、原理及设计方法等。对天然气汽车、液化石油气汽车、甲醇燃料汽车、乙醇燃料汽车、二甲醚燃料汽车、氢燃料汽车和太阳能汽车的特点、发展现状及趋势也进行了介绍。本课程授予学生新能源汽车构造原理等规律性的知识,使学生具有举一反三的分析能力,对结构原理不断更新的适应能力,为学习后续课程和参加专业实践奠定基础,对于适应地方经济建设的应用性人才培养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教学时数分配

四、教学内容与要求 第一章新能源汽车概述 (一)新能源定义与分类主要内容: 1. 新能源汽车的定义。 2. 新能源汽车的分类。 重点:新能源汽车的定义和分类。难点:新能源汽车的分类方法。基本要求: 1. 掌握新能源汽车的定义。 2. 了解新能源汽车的分类方法。 3. 掌握新能源汽车的分类。 (二)发展新能源汽车的必要性 主要内容: 1. 全球背景下的能源危机。 2. 大气环流与环境污染。 3. 新能源汽车的优点。 4. 发展新能源汽车的必要性。重点:能源危机。环境污染。难点:发展新能源汽车的必要性。基 本要求: 1. 了解全球背景下的能源危机。 2. 了解大气环流与环境污染。 3. 掌握新能源汽车的优点。 4. 掌握发展新能源汽车的必要性。 第三章电动汽车基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